You are on page 1of 5

美國《香港經貿辦認證法》草案委員會過關 特

區外事能受多大影響
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本周通過《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草案,中國外交部駐香
港公署與香港特區政府「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根據草案內容,若成功立法,美國白宮須向國會詳細說明境內三處香港經貿辦存廢,以及應
否繼續享有各種特權與豁免權。
這是繼11月初美國聯邦參眾兩院跨黨派議員動議《香港制裁法》草案,要求制裁參與實施中
國《香港國安法》的官員與法官後,又一次同類舉措。然而,《香港經貿辦認證法》草案實際上
比《香港制裁法》草案提出得更早。
這也是自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中國國家主席在舊金山會晤後,美國國會
下屬委員會首次審議涉港議案。白宮此前稱,拜登向習近平提出了對香港人權侵害情況的
憂慮。
《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有何內容?
早在英治年代,香港便已在世界不同地方設立經濟貿易辦事處。例如在英國首都的香港駐
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早於1946年便已設立。
在美國,香港先後在1983年、1986年和1987年,於紐約、舊金山(三藩市)和首都華盛頓設
立經貿辦。這些經貿辦現歸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管轄。
香港經貿辦並非外交機構,因此在駐在地是否享有與外國使節一樣的特權,視乎當地禮遇。
美國在1997年6月27日——香港主權移交前三天——通過專項立法,讓三處駐美香港經貿
辦適用於1945年《國際組織豁免權法》(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mmunities Act),享受
官員免遭美國執法人員搜查與沒收財產、免被徵收指定稅項等特權。
同樣根據《國際組織豁免權法》在美國享受「類外交豁免權」的主要是聯合國及其國際組織
——例如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以及諸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等。
2023年2月,被中國外交部頒令制裁的美國聯邦眾議員,共和黨人史密斯(Chris Smith)動
議《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Hong Kong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 (HKETO)
Certification Act)草案,並得到另外六名共和、民主兩黨議員和議。史密斯眾議員同時是美
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主席。
草案要求在其通過生效後不超過30天內,總統須按照1992年《美國—香港政策法》(United
States–Hong Kong Policy Act,又稱為《香港關係法》)規定,向國會提交證明書,說明三所
香港經貿辦是否「值得延續」,以及應否繼續適用各項特權與豁免權。
總統證明書須附上說明報告。若國會議員不認可證明書,則可動議否決。無論是總統證明書
不同意延續,還是說明書遭國會駁回,涉案香港經貿辦均須在180內終止運作。
草案還要求,在獲通過生效後,美國政府各部門須在100天之內,向國務卿與聯邦總務署署
長,就該部門與香港經貿辦已經簽訂的任何合作合同提交證明書。要想為了推廣旅遊、商
貿、文化等而與香港經貿辦簽訂新合同,也須提交此等證明書。
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11月29日對《香港經貿辦認證法》草案作最後審議(markup),並最
終以39票對0票通過草案。到場旁聽,被中國香港國安警察通緝的美國香港民主委員會執行
總監郭鳳儀在社交媒體「X」(前稱推特,Twitter)發文,感謝眾院外委會議員的努力。
如今草案將提交眾議院規則委員會審議,獲通過後方可送交眾議院全體審議。若獲得參眾
兩院全會通過,則送交總統簽署生效。然而,旅英香港社會政策及公共行政學者鍾劍華博士
曾對BBC中文指出:「每年美國國會的議員法案數以千計,提了上去之後,有部分最終都無
法處理。」
對於《香港經貿辦認證法》草案獲眾議院外委會在無人反對的情況下通過,鍾劍華博士對
BBC中文評論說,這反映在歐美國家議會內,朝野對中共政權的看法均相當負面。
鍾劍華說:「很多時候,這些法案都是在國會主導下首先制定。執政部門或許有許多實際利
益、具體操作或政治考慮得兼顧,議會的包袱則較小。所以這次一致通過《香港經貿辦認證
法》也反映了他們對『一國兩制』的看法已經相當負面,相當一致。」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博士對BBC中文指出:「在中美關係上,香
港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已變成角力聚焦點之一。部分美國政客會覺得『打香港牌』能制衡
拜登政府,或是刺激中國政府。」
「在這過程裏面,我們得有心理凖備,這樣的挑釁——也許對於香港部分人士來講覺得很不
爽、不愉快的——將會持續發生。」
史密斯眾議員在29日的審議上說:「今天的香港再也不是我們多數人所認識、尊重和支持的
香港。」
他提到了中國《香港國安法》生效之後,黎智英、黃之鋒等香港民主派人物如今身陷囹圄的
處境,又形容香港經貿辦在美國的存在「無異於一所大使館」,美國允許香港經貿辦享有各
項特權與豁免權是基於香港能保留一定程度上自治的假設。
但史密斯說:「如今它們成為了在美國的額外三處敵對的中國前哨——從這些位於華盛頓、
紐約與舊金山的香港經貿辦,我們看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長臂跨國打壓,包括騷擾流亡
美國的香港民主倡議者。」
同樣遭中國制裁的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在「X」上發帖說:「對於眾議
院外委會通過兩黨《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感到鼓舞。」
「共產中國已把香港自治同化掉,既然如此,香港經貿辦不應在美國享有分開的外交地位。」
盧比奧實際上是《香港經貿辦認證法》參議院版本草案的發起人,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在7月
13日通過了草案。他與史密斯早於2022年12月已提出此法案,但在上一立法年度未能完成
,於是在新一年度再次動議。
以英國為基地的香港監察組織(Hong Kong Watch)在評論美國眾議院外委會通過《香港經
貿辦認證法》草案時稱:「香港監察早於2022年10月13日發表原創研究報告,析述香港駐海
外經貿辦的作用和特權。鑒於中國在香港強推《國家安全法》,報告建議各國政府審視香港
經貿辦的外交地位,並考慮視其為中國大使館。」
《香港經貿辦認證法》草案問世一年,北京、香港反應加劇了嗎?
中國社交媒體上對美國眾議院外委會通過《香港經貿辦認證法》的討論未見特別熱烈,但發
帖者多數強調,當天外委會還通過了另外兩項涉華法案草案:透過《維吾爾政策法》(Uyghur
Policy Act)指派「維吾爾事務特別協調員」;透過《西藏政策法》修訂草案申明西藏法律地位
仍待根據國際法確定。
一位北京商人點出,這次外委會審議是緊接著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季
辛吉)逝世後發生的。
這位網友說:「其實就算基辛格曾說中國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就算基辛格在台上的時候,這
種亡華之心也從未消散,只是到了現在,除了大搞意識形態鬥爭,燈塔國會已經顯得黔驢技
窮了!現在的中國,誰還會正眼去瞧瞧這些國會的小把戲?」
香港親建制團體再次到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示威,口號、標語中用上了「廢紙一張」、「紙老
虎」等詞語。
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11月30日發表聲明,形容美國眾議院外委會「打『法案牌』干
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公署發言人稱:「特區經貿辦事處是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海外設立的經濟和貿易機構,其成
功運作有利於擴大香港同有關國家及地區的經貿務實合作。當前,美國有1200多家企業在
港投資興業,幾乎所有美國主要金融企業都在香港營運,美商界持續看好香港發展前景、看
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但美少數政客卻處心積慮炮製涉港惡法,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其所作所為違人
心、背潮流、逆大勢,注定徒勞無功、反受其害。」
在此之前,公署在7月批評參議院外委會的審議結果稱:「美方少數政客置香港民眾求穩求
進求發展的一致訴求於不顧,置國際社會在港共同利益於不顧,處心積慮炮製涉港惡法,將
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服務的是一己政治私利,包藏的是『以港遏華』禍心,暴露的是霸
道霸凌霸權嘴臉。」
香港特區政府30日的聲明稱:「特區政府在美國設立的三個經貿辦會繼續無畏無懼和不偏
不倚地推廣香港的獨特優勢、說好香港故事,並在必要時駁斥不實報道和澄清誤解,冀可在
互惠互利的原則下,推動港美經貿關係發展和不同方面的合作。」其用詞與7月的聲明相似
,標題更是完全一致:《特區政府強烈譴責美國國會干涉香港事務》。
陳家洛博士形容,這些官方言論符合近年流行的「戰狼外交」,屬意料之內。
「外國社會有時候有興趣知道,到底香港特區政府的反應是否一定要緊貼北京中央的表態
方式與字眼,還是可以用一種與眾不同、柔軟一點的身段呢?」
「香港想要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央,或者說要保持我們與全球化、一體化的資本主義世界的緊
密關係的時候,是能採取較有說服力的……有點韌性,但同時有原則的一種表達方法。」
鍾劍華博士認為,如今無論是哪國政府、哪些機構,只要它們批評香港與「一國兩制」,特區
政府便是被動地「一份稿子翻炒再用」,「已經不足以改變西方國家議會甚至是政府的看
法」。
「你整天跟人講『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或者說在《香港國安法》之下香港的環境更加有利,這
樣的說法沒人同意,但你看到北京、香港其實都沒什麼新的論點能提出來。」
香港駐外經貿辦被美國驅逐會造成多大影響?
目前,中國香港特區在全球設有14處經貿辦,但經貿辦並非香港特區唯一的派出機構。直
屬商經局的投資推廣署、法定機構香港貿易發展局與政府資助的香港旅遊發展局,也有布
置國際辦事處網絡。
就在美國眾議院外委會審議《香港經貿辦認證法》草案前不久,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11月22
日會見了各駐外辦主管。李家超在社交媒體上稱:「在今日地緣政治錯綜複雜的環境下,駐
海外辦事處更肩負起維護國家及香港利益的重要角色。」
「其中,經貿辦應重點推廣香港參與國家重要戰略的角色,以及香港的優勢和機遇……我鼓
勵所有經貿辦的主管加強力度與各界合作共同說好真實的香港故事,宣揚香港『背靠祖國、
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以香港所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作出貢獻。」
翌日,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在立法會行政長官施政報告辯論上發言:「我們已經在
12個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和五個內地辦事處設立『招商引才專組』,並會繼續主動接觸高潛
力的目標企業和人才,積極招攬他們來港發展。」這相信是呼應李家超2022年上任後提出
的「搶企業、搶人才」措施。
但接連有香港報章引述消息人士稱,香港駐美國總經貿專員懸空超過一年仍未填補。這個
官職在香港公務員體系內屬相當於處長的D6級政務官,月薪至少27.96萬港元(3.58萬美元
;25.3萬元人民幣;111.88萬元新台幣),從前在特區政府高級公務員之間甚為吃香。
香港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兼立法會議員,曾擔任保安局局長的葉劉淑儀7月曾在香港書展
的一場講座上稱,即使關閉海外經貿辦,對特區政府「實際影響極少」,其中駐美經貿辦處長
——在總經貿專員之下的三地經貿辦首長——用處不大,想要尋求會見美方人員沒人理
睬。
葉劉淑儀稱,以紐約為例,經貿辦處長曾須負責跟美國媒體溝通,但「派一個D4去《紐約時
報》能講什麼?都不接見你啦。」
「把人撤回來還更好,我們都不夠人用,回來還省很多錢。」
鍾劍華博士對BBC中文評論說:「在承平歲月,經貿辦有一點點『親善大使』的功能:不時辦
些活動,出席美國國會聚會,或者跟議員們打交道。對於推動外國資金來香港投資有多大作
用,其實很難講得清楚。」
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已解散民主派政黨公民黨前主席陳家洛博士則認為,葉劉淑儀的說
法猶如「鬧脾氣」,甚至可以說「正中下懷」。
陳家洛對BBC中文評論說:「香港自稱國際金融中心、樞紐的話,這些辦事處對外去建立不
同的關係——文化的,軟實力的推廣——始終有其一定的作用和角色。過去一段時間,立法
會也有經常詢問這些經貿辦的關鍵表現指標(KPI),它們辦過哪些活動、接觸過哪些人、活
動反應如何,這些都很重要。」
《香港經濟日報》報道稱,各海外經貿辦主管出席與特首的會議後,曾到立法會向相關的事
務委員會匯報工作,「但多位議員看完工作報告後,並不完全『收貨』,質疑經貿辦的角色和
功效,甚至私下提出,有些經貿辦應考慮縮減人手和規模」。然而有不具名議員稱,現在有
美國法案「打壓」,港府乃至中國中央政府必須據理力爭,畢竟「被撤和主動撤,完全是兩回
事」,變成現在不是「動」經貿辦的最佳時機。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本週通過了《香港經貿辦事處認證法案》的草案,引起了中國外交部
在香港的辦事處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強烈譴責。草案規定,美國總統必須向國會詳細
解釋三個香港經貿辦事處在美國的繼續或終止以及它們是否應保留各種特權和豁免。

香港經貿辦事處是在英國殖民時期全球設立的,1983年、1986年和1987年分別在紐約、舊
金山和華盛頓特區設立了經濟和貿易辦事處。這些辦事處目前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
及經濟發展局的管轄。 1997年,美國國會通過特別法案,將這三個香港經貿辦事處納入《國
際組織豁免法案》範圍,賦予它們特權,如免受搜查和扣押的豁免、指定稅收的豁免等。現
在,眾議院通過的法案要求總統根據1992年的《美國-香港政策法》規定,在其生效後的30天
內向國會提交一份詳細證書,解釋這三個香港經貿辦事處是否「值得繼續」以及它們是否應
繼續享有各種特權和豁免。

該法案的通過標誌著美國國會再次審議與香港相關的問題,此前在喬·拜登與習近平會晤後
,白宮表達了對香港人權侵犯的關切。這也是繼11月初《香港自治法案》之後的類似舉措,
呼籲對實施中國國家安全法的官員和法官實施制裁。法案的最終通過將取決於眾議院規則
委員會和全體眾議院的審議,再經總統簽署。一些學者表示,這反映了西方國家對中共政權
的主要負面看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