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3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历史语言学
作者=吴安其著
页数=210
SS号=11873969
出版日期=2006.12
封面
前言
目录
历史语言学常用符号
导言
上篇 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历史语言学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
1.格里姆定律
2.谱系理论
3.方言地理学
4.波浪理论
5.新语法学派的理论
6.类推
二、结构主义历史语言学
1.索绪尔和结构主义历史语言学
2.布拉格学派的观点
3.内部构拟法、空格和互补
4.链移
5.语音演变过程的解释
6.语言年代学
7.语言的接触关系和底层理论
8.有关形态和句法演变的理论
9.类型学和历史语言学
第二章 方言和亲属语
一、社团方言和地域方言
1.社团方言
2.地域方言
二、方言的演变
1.方言的传播和演变的趋向
2.方言的底层
3.文白异读
三、方言的分化史和亲属语的谱系关系
1.方言的分化史
2.确定方言分化史的原则
第三章 语言结构的历史演变
一、语言演变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语言演变的内部因素
2.语言演变的外部因素
二、语音结构的历史演变
1.语音的演变
2.音位结构的演变
3.声韵调结构的演变
4.声调的起源和格局的调整
5.语音存古的方式
三、形态的历史演变
1.形态的范畴和类型
2.形态的历史演变
3.形态系统变化的原因
4.形态的存古
四、句法的历史演变
1.句法的范畴
2.句法历时变化的特点
3.句法演变的机制
五、词汇的历史演变
1.借词和借词的历史层次
2.词的废弃与创新
3.词义的变化
4.同源词根和同源词
六、系统间的关系
1.语音系统和形态系统的关系
2.语音系统和词汇系统的关系
3.形态句法系统和词汇系统的关系
第四章 发生学关系的研究
一、原始语和祖方言
1.原始语
2.不同历时阶段的划分
二、语音对应的解释和构拟
1.语音的对应
2.语音对应关系的解释
3.文献的利用
4.语音系统的构拟
三、同源词和借词
1.词的同源对应关系
2.借词的区分
3.词源研究
四、形态和句法的历史比较
1.形态和句法的历史比较
2.形态和句法的构拟
下篇 印欧语、汉藏语的分类和比较
第五章 印欧语的分类和比较
一、印欧语的分类
1.日耳曼语族
2.罗曼语族
3.凯尔特语族
4.希腊语族
5.印度—伊朗语族
6.波罗的语族
7.斯拉夫语族
8.阿尔巴尼亚语和亚美尼亚语
9.吐火罗语族和安纳托利亚语族
二、日耳曼语的比较
1.日耳曼语的语音
2.日耳曼语的形态
三、罗曼语的比较
1.罗曼语的语音
2.罗曼语的形态
四、古印欧语的构拟
1.古印欧语的语音
2.古印欧语的形态
3.古印欧语的数词、亲属称谓及其他
第六章 汉藏语的分类和比较
一、汉藏语的分布和分类
1.汉藏语的发生学关系
2.汉语的古今方言
3.藏缅语的分布和分类
4.侗台语的分布和分类
5.苗瑶语的分布和分类
二、汉藏语谱系关系的不同观点
1.汉藏语发生学关系研究史
2.关于侗台苗瑶语归属的不同观点
3.汉藏语系诸语内部的分类问题
三、汉语的历史比较
1.汉语古音构拟依据的材料和方法
2.中古音的构拟
3.上古音的构拟
4.汉语的历史形态
5.汉语的历史句法
6.词源研究
四、藏缅语的历史比较
1.文献材料
2.亲属语的比较
3.藏缅语的发生学关系和原始藏缅语的构拟
五、侗台语的历史比较
1.文献材料
2.亲属语的比较
3.原始侗台语的构拟
4.侗台语与南岛语的接触关系
六、苗瑶语的历史比较
1.苗瑶语族语言的关系
2.苗瑶语共同语与原始苗瑶语
3.苗瑶语与南亚语的历史关系
七、汉藏语发生学关系的证明
1.汉藏语的语音对应关系
2.汉藏语的同源词
3.汉藏语的历史形态
附录
汉语音韵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