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第 42 卷 第 1 期

·48·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2019 年 1 月

*
汉英翻译界面下的语义韵探究
———来自 《红楼梦》 英译本的证据
高 歌,卫乃兴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在汉英翻译界面下,通过对比研究 hear of 在 《红楼梦》 英译本与原创英语中的异


同,探索语义韵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及变化特征。语义韵常模在翻译过程中起着统领作用,制约
着译者的词汇、语法选择。译者对语义韵进行操控与利用,为态度意义转述策略的一体两面,使
得翻译文本中高频出现原创英语中的低频共选型式,特定语义韵呈现凸显和显化趋势。
关键词: 语义韵; 共选型式; 红楼梦; 可比语料库; 平行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 H31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22X ( 2019) 01-0048-09

0. 引言
语义韵是语料库语言学的重要发现 : 节点词与搭配词语义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在语境
内形成一种语义氛围,表达说话者的态度与交际目的。近年来,双语视角下的语义韵研究在
探索语义韵本质、确立跨语言对应单位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已颇有成果 。作为意义单位
的最高制约,语义韵传达了隐含的态度意义和交际目的, 是文本语义、 语用功能的重要组
成。翻译过程,尤其文学翻译过程,是译者通过目的语对原文进行释义 、重现和再创作的过
程。好的译文须寻求两种语言在说话者态度 、动机、判断等人际意义的对等 ( 胡壮麟等 2008:
366) ,以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和功能 。翻译界面下的语义韵探讨 , 既是对双语视角下语义韵
研究的进一步延伸,又对翻译研究具有启示。
本文基于 《红楼梦》 汉英平行语料库,探索 hear of
在 《红楼梦》 英译本中的语义韵, ①

对比分析该短语在英语原创语料库中的语义韵 ,探究翻译文本语义韵特征,并讨论其语用动
因,以期对语义韵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启示 。
1. 共选及语义韵相关研究
共选 ( co-selection) 蕴含着语料库语言学的核心思想和研究范式 , 它与 Firth 的语境论
一脉相承,强调形式、 意义和功能的综合一体 ( 卫乃兴 2007) 。 成语原则 ( idiom principle)
是共选理论的精髓,明确了意义主要由大量半预制 ( preconstructed) 词组实现 ( Sinclair 1987,
1991) 。扩展意义单位模型 ( model of extended unit of meaning) 是共选理论的重要工作模型。
节点词为核心,搭配揭示词与词的共选, 类联接 ( colligation) 揭示词与语法的共选, 语义

收稿日期: 2017-12-22; 作者修订: 2018-12-05; 本刊修订: 2018-12-15


作者信息: 高 歌 ( 1989-) ,女,河南南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系统功能语
言学和应用语言学,E-mail: gog1209@ 163. com; 卫乃兴 ( 1955 -) ,男,河南济源人,教授,博士,博士
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词语学等,E-mail: nxwei@ buaa. edu. cn。
第1期 高 歌,卫乃兴 汉英翻译界面下的语义韵探究 · 49·

趋向 ( semantic preference) 揭示词与语义的共选。语义韵是该模型中最重要的标准,制约着


所有的词汇、语法选择,界定意义单位的边界 ( Sinclair 2004: 141- 142) 。Sinclair ( 1996) 指出
“语义韵为接近语义 -语用连续统语用一侧的态度意义 ”; Stubbs ( 2001: 198) 和 Thompson &
Hunston ( 2000: 5) 也明确了语义韵表达说话者对实体和命题隐含态度的本质属性 。
近年来,双语视角下的语义韵研究进一步明晰了语义韵与态度意义的紧密联系 ,考察了
语义韵对不同语言系统的适用性 ,探索了语义韵在确立跨语言对应单位中的重要作用 ( Tog-
nini-Bonelli 1996,2001,2002; Xiao & McEnery 2006; 李晓红、卫乃兴 2012a,2012b; Wei & Li 2014; 濮建
忠 2014) ,开启了翻译研究中语义韵探索的先河 。Stewart ( 2009: 29-46) 认为语义韵虽可帮助
译者产出高质量的译文,但会凸显语言之间的不可译性。唐义均 ( 2012) 基于政府文件英译
文中 persistent / persist 的考察,发现了高级汉英翻译人员在这两个词项使用上的严重语义韵
冲突。刘克强 ( 2013) 对 《水浒传》 英译本中报道动词 “道” 的语义韵探索,表明译者基于
语义韵的翻译能够将形式、 功能和意义紧密联系于一体。 赵朝永 ( 2014) 通过对 《红楼梦 》
三个英译本中 “忙 XX” 结构的考察,指出语义韵作为表达交际功能的态度意义 , 可成为翻
译评论的指标和译者风格的分析维度。 然而, 翻译界面下的语义韵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
段,翻译文本语义韵的特征、语义韵在翻译过程的作用等问题仍需深度探讨 。
2. 研究设计
2. 1 研究问题
为探索语义韵在翻译文本中的变化特征及作用 ,本研究提出以下问题:
1) 翻译文本中节点词的共选型式及语义韵同原创英语相比具有怎样的特征 ?
2) 翻译文本中语义韵特征的动因有哪些 ?
3) 语义韵在翻译过程中具有什么作用 ?
2. 2 工作定义
本文以习语原则为指导,扩展意义单位模型为框架。文中的语义趋向指与节点词 hear of
共现的名词搭配词所体现的语义特征。语义韵指由节点词、语义趋向和语境信息共同构建的跨
越词界的具体态度意义。此外,本文采用语义韵力度② ( prosodic strength) : 节点词表达态度意
义的频数与其总频数的比值,以显示翻译文本的语义韵特征。为分析语义韵在翻译过程中的
作用,本文采用语义韵常模 ( prosodic norm) ,以概括节点词构筑某种语义韵的常规态势 。
2. 3 研究对象与工具
本研究使用 《红楼梦 》 汉英平行语料库 ③ ( the Chinese-English Parallel Corpus of Hong
Lou Meng,以下简称红译库 ) 与英国国家语料库 (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以下简称 BNC)
( http: / / bncweb. lancs. ac. uk / ) 对比 考 察 翻 译 文 本 语 义 韵 与 原 创 英 语 的 异 同。 本 文 选 取
hear of 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为其在红译库和 BNC 中高频出现, 且型式构成特征及语义韵
较为明显,便于进行比较和深入分析。有关文本信息如下: 红译库中文底本为蔡义江校注、
浙江文艺 出 版 社 1993 年 版 的 120 回 《红 楼 梦 》。 三 个 英 文 全 译 本 为: 霍 克 斯 ( David
Hawkes) 所译、英国企鹅出版社 1973 ~ 1986 年间出版的全译本 The Story of the Stone; 杨宪
益及其英国夫人戴乃迭 ( Gladys Yang) 所译、 中国外文出版社 1978 ~ 1980 年间出版的全译
本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英国传教士邦索尔 ( Bramwell Bonsall) 的 120 回翻译手稿 The
Red Chamber Dream。④ 检索工具方面,本文借助 WordSmith 6. 0 进行 《红楼梦》 英译本的语料
· 50·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年

统计和分析,借助 ParaConc ⑤ 进行红译库的检索和观察。


2. 4 研究步骤
首先,词语索引提取、观察与统计。分别在红译库和 BNC 中提取 hear of 的全部词语索
引,观察并统计其共选型式,概括语义韵常模。其次,共选型式及语义韵对比分析。通过对
比上述两个可比语料库中共选型式及语义韵常模 ,探讨翻译文本语义韵特征。最后,分析与
讨论。基于平行语料库证据,探讨红译库中 hear of 语义韵特征的动因及译者的翻译策略 。
3. Hear of 语义韵考察
3. 1 红译库中 hear of 语义韵考察
经检索,节点词 hear of 在红译库中共计出现 78 次 ( 标准频次: 33. 07 次 / 百万词 ) 。 其
有以下 5 种共选型式,按出现频次高低排列如下:
型式 1: ( Conj.) ⑥ +Pron. +hear of +Unreasonable Act ( 20)
( 1) ... but if I hear of anyone showing them the least disrespect,there's going to be trouble!
型式 2: ( Conj.) +Pron. +GET ⑦ +to +hear of +Irritating Event ( 19)
( 2) I knew that Their Ladyships would be very angry if they got to hear of it.
型式 3: Pron. +WILL not +hear of +Reasonable Act ( 18)
( 3) ... they would not hear of her widowed aunt staying anywhere but in their house.
型式 4: NP +V link +Adj. +to +hear of +Pleasant Event ( 8)
( 4) Aunt Xue had been so delighted to hear of Xianglian's betrothal to Third Sister...
型式 5: ( Aux.) +Pron. +( Neg.) +hear of +Unexpected Event ( 7)
( 5) Did you ever hear of anything so ridiculous?
可见,不同共选型式具有不同的类联接和语义趋向 , 表达不同的语义韵。 在共选型式 1

中 常见 trouble、make fun of、a bad reputation 等表示 “麻烦性后果 ” 的搭配词。 短语 hear
of 宾语均指有伤风化、不合常理的消极事项,如贾珍、贾琏和尤氏姐妹厮混等。语境中也多
次出现这些事项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 there's going to be trouble ( 例 <1>) , 表示若被某人听
到,则将产生麻烦性后果。因此, 可将共选型式 1 的语义趋向概括为 “不合常理 ” ( unrea-
sonableness) ,其语义韵常模为 “引起麻烦” ( causing trouble) 。
共选型式 2 中,hear of 的常见搭配词有 rage、angry、bad enough 等,以描述相关人物听
到某事之后的愤怒、不悦,做出有损说话人利益的举动,如 made a most terrible scene。hear
of 的宾语均为消极事项: 邢岫烟在园中过得不遂意、迎春哭诉婚姻的委屈等。文中主语认为
这些消极事项倘若被相关人物知道 , 则会令其气恼, 引发愤怒行为。 可见, 此型式具有
“令人气恼” ( irritating) 的语义趋向,语义韵常模为 “不情愿” ( undesirability) 。
共选型式 3 中,最突出的类联接特点为情态动词 would not 的使用,表达了主语 “不肯、
不愿” 听到 hear of 所述之事。如例 ( 3) 中贾母、王夫人素喜李纨贤惠且年轻守节,见她来
了,便不肯令她住在外面。hear of 宾语则为合乎情理之事,如王熙凤生病,平儿心想着给她
请大夫瞧瞧。这些事项虽合常理, 但对 hear of 的主语而言, 却不可接受。 语境中弥漫着主
语 “不肯” 的坚决态度。Will not hear of 这一否定结构已非表达 “不听” 之义,更传达了当
事人不肯的坚定性、坚决性。因此,共选型式 3 的语义趋向可归纳为 “合乎常理 ” ( reason-
ableness) ,具有 “坚决不肯” ( determined refusal) 的语义韵常模。
第1期 高 歌,卫乃兴 汉英翻译界面下的语义韵探究 · 51·

共选型式 4 中,系动词后为情感形容词: delighted、pleased 和 fortunate 等,表示当事人


“听到” 某事的喜悦之情。如例 ( 4) 中薛姨妈听说柳湘莲定了尤三姐为妻, 心中甚喜。 其
宾语大都为积极事项,如 Bao-yu's arrival 之于水仙庵的老姑子等。 故共选型式 4 的语义趋向
可概括为 “令人欣喜” ( pleasantness) ,具有 “愉快” ( delight) 的语义韵常模。
共选型式 5 实为 hear of 的疑问和否定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hear of 的宾语均为罕见之
事,如第 42 回中 “读了书倒更坏了 ”。 这些事项均令 “听到 ” 的人感到吃惊、 出乎意料,
譬如第 113 回 中 刘 姥 姥 在 得 知 赵 姨 娘 去 世 后 感 叹 道 “Amida Buddha! ... She was in good
health...”。可见,共选型 式 5 具 有 “出 人 意 料 ” ( unexpectedness) 的 语 义 趋 向,“惊 讶 ”
( astonishment) 的语义韵常模。
以上观察与分析表明,红译库中 hear of 存在 5 种共选型式, 向译文读者传达了 5 种态
度意义。表 1 概括了 hear of 在红译库中的共选型式构成。
表 1. 短语 hear of 在红译库中的型式构成
hear of 类联接 语义趋向 语义韵常模
共选型式 1 连词、动词不定式 不合常理 引起麻烦
共选型式 2 连词、动词不定式 令人气恼 不情愿
共选型式 3 情态动词、否定词 合乎常理 坚决不肯
共选型式 4 系动词、情感形容词 令人欣喜 愉快
共选型式 5 疑问词、否定词 出人意料 惊讶
3. 2 共选型式及语义韵对比考察
经检索,短语 hear of 在原创库中共出现 377 次 ( 标准频次: 3. 83 次 / 百万词 ) 。 观察其
全部词语索引,可见红译库中 hear of 的 5 种共选型式在原创库中均有出现。 然而, 两库中
hear of 的具体型式使用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红译库中的高频共选型式实为原创库中的低频共选型式 ,而红译库中的低频共选
型式反为原创库中的高频共选型式 ,见表 2 所示。
表 2. 短语 hear of 在红译库与原创库中的频次差异
hear of 红译库 原创库

共选型式 频次 百分比 ⑧ 频次 百分比


型式 1 20 25. 6% 16 4. 2%
型式 2 19 24. 4% 14 3. 7%
型式 3 18 23. 1% 62 16. 4%
型式 4 8 10. 3% 94 24. 9%
型式 5 7 9. 0% 35 9. 3%

可见,红译库中的高频共选型式 1、2 和 3,其百分比在原创库中均较低,且共选型式 1


和 的百分比在两库中差异悬殊。这表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频繁地使用了原创英语中的低频
2
共选型式。同时,红译库中的低频共选型式 4 和 5,其百分比在原创库中均较高, 且共选型
式 4 的百分比在两库中差异较大。这表明译者在译文中较少地使用了原创英语中的高频共选
型式。
其次,红译库中各共选型式的具体构成,尤其是语义趋向和语义韵常模,同原创英语存
· 5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年

在较大差别,见表 3 所示。
表 3. 短语 hear of 在红译库与原创库中的型式构成差异
hear of 红译库 原创库

共选型式 语义趋向 语义韵常模 语义趋向 语义韵常模


型式 1 不合常理 引起麻烦 混杂 混合
型式 2 令人气恼 不情愿 令人气恼 不情愿
型式 3 合乎常理 坚决不肯 混杂 坚决不肯
型式 4 令人欣喜 愉快 问题 / 混杂 沮丧 / 愉快
型式 5 出人意料 惊讶 出人意料 惊讶

可见,红译库中 5 种共选型式的构成虽与原创英语大体一致 ,但二者在语义趋向、语义


韵层面存在明显区别。
第一,红译库中语义韵呈现专门化 ( specialization) 、凸显趋势: 共选型式 1 为原创库中
的低频型式。短语 hear of 之宾语既有 a prang、Jahanara's orgies 等不合常理之事, 又有 any
leads、a conference in Atlanta 等客观陈述。在红译库中, 译者高频使用此共选型式, 使得其
原 “混杂” 的语义趋向具体化为 “不合常理”,从而具有了 “引起麻烦” 的态度意义。 共选
型式 3 在两库中虽有相同的语义韵, 但在红译库中,hear of 宾语均为 “合乎常理 ” 之事,
而原创库中,hear of 宾语既有合乎常理的 have a change of hairstyle 等,又有 such idiocy、the
killing 等不合常理的消极事项。可见,红译库中该型式 “坚决不肯” 的态度意义通过语义趋
向的专门化,得以凸显。共选型式 4 为原创库中的高频型式。当短语 hear of 宾语为 problem、
accident 等 “问题” 类词汇时,其前多为 sorry、distressed、saddened 等表 “沮丧 ” 的情感形
容词。而当 hear of 前为 delighted、pleased、interested 等表 “愉快 ” 的情感形容词时, 其后
宾语既有 success、intended marriage 等具有积极语义的搭配词,又有 two lecture series 等中性
搭配词。 故在原创库中, 型式 4 时而具有 “问题 ” ( problem) 的语义趋向, 表达 “沮丧 ”
( sadness) 的语义韵; 时而具有 “混杂 ” ( miscellaneous) 的语义趋向, 表达 “愉快 ” 的语
义韵。然而,在红译库中,该共选型式的语义趋向集中于 “令人欣喜 ” 之事, 仅表达 “愉
快” 的语义韵。也即,其语义韵在红译库中仅凸显为 “愉快”。
第二,红译库中语义韵呈现显化 ( explicitation) 趋势: 整体而言, 红译库中 72 条 hear
of 的词语索引具有明显的态度意义, 语义韵力度高达 92. 3%; 而原创库中仅 202 条 hear of
词语索引具有明显的语义韵, 语义韵力度仅为 54. 4%。 这表明红译库中 hear of 的态度意义
高频出现,语义韵意义与原创库相比,力度整体升高,态度意义更加明示。具体而言,红译
库中消极态 度 意 义 明 显 显 化。 红 译 库 中 共 选 型 式 1、2 和 3 均 为 消 极 语 义 韵, 力 度 高 达
73. 1%。然而,原创库中仅共选型式 2、3 和部分共选型式 4 表达消极态度意义, 消极语义
韵力度仅为 29. 2%。这表明红译库中 hear of 的消极语义韵同原创库相比, 力度大幅上升,
呈现显化趋势。 需要明确的是, 本文所述显化趋势与翻译共性中 “显化 ” 研究略有不同。
“显化” 作为翻译共性之一,指 “原文隐含内容在译文中得以明示 ” ( Baker 1996) 。 但以往的
翻译共性 研 究 更 多 关 注 于 翻 译 文 本 中 特 定 形 式、 结 构 的 高 频 出 现, 如 Olohan & Baker
( 2000) ,王克非、胡显耀 ( 2008) 等。 而本文的显化趋势, 则关注于某种语义韵意义在翻译
文本中的高频出现,也即意义的显化与明示。
第1期 高 歌,卫乃兴 汉英翻译界面下的语义韵探究 · 53·

4. 翻译文本语义韵特征的动因
4. 1 翻译过程中的语义韵操控
由第 3 小节可见,在原创库中低频出现的 hear of 共选型式, 在红译库中高频出现, 且
其语义韵呈现凸显趋势和显化趋势 。这些特点的形成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义韵常模
的操控 ( manipulation) 。这一操控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操控共选型式的频次, 显化译
文语义韵意义; 二是对具体语义韵意义的操控,使某一态度意义专门化。
首先,译者通过对共选型式使用频次的操控 ,高频使用原创库中的低频共选型式 ,改变
语义韵常模,使特定语义韵力度提高,消极语义韵明显显化。如前所言,共选型式 1 和 2 均
为原创英语中的低频共选型式,而译者却在翻译过程中高频使用,使之成为译文中最高频出
现的两个型式。这一高频使用提高了译文整体语义韵力度 。由于二者均表达消极语义韵,译
者的高频使用加强了译文消极语义韵力度 ,显化了消极语义韵。
再以共选型式 3 为例,hear of 在该型式中的汉语对译项为: “不从 ” ( 4 次) 、“不肯 ”
( 2 次) 、“不依” ( 2 次) 等, 且这些表 “不肯 ” 之词前多有 “执意 ” ( 3 次) 、“固是 ” ( 2
次) 、“还” 等搭配词表示当事人对自己意见的 “坚持”。原文中还有 “死拉着不放” “你太
固执了” 等刻画当事人的 “坚决”。对于原文中这一 “坚决不肯” 的态度意义,译者并未使
用 refuse 或 not agree 等词汇直接译出, 而是使用了 hear of 的共选型式 3, 利用其 “坚决不
肯” 的语义韵常模来重现原文的这一态度意义 。 也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全然不拘泥于字面
表达,而以态度意义转述为最重要考量 。语义韵意义在翻译过程中的统领作用可见一斑 ,这
与 Wei & Li ( 2014) 的研究结果一致。译者以语义韵为重要翻译手段, 通过语义韵来实现态
度意义对等,从而高频使用共选型式 3,显化了译文的语义韵意义。
其次,译者通过对具体语义韵意义的操控 ,凸显某一特定意义,使其专门化。共选型式
1 和 4 在红译库中语义韵常模与原创库相比 ,发生了明显变化。 基于平行语料库可见, 共选
型式 1 中 hear of 对译项为: “听见” ( 8 次) 、“知道” ( 6 次) 、“闻 ” ( 1 次) 、“听 ” ( 1 次 )
等。常见于被动结构 “叫 × 听见 ” ( 3 次) 、“被 × 知道 ” ( 2 次 ) 。 在原文中, 这些当事人听
见,或被他人听见之事均为不雅、 不合常理且有失体面之事。 当事人听见这些事后会 “不
依” ( 5 次) 、“笑话 ” ( 3 次) 、“一概不饶 ”、 觉得 “不甚雅观 ” 或 “岂有干休之理 ”。 可
见,原文表达了 “引 起 麻 烦 ” 这 一 态 度 意 义。 另 据 王 力 ( 2013: 418 - 422) 之 研 究,“被 ”
“叫” 等被动标记在传统汉语中多表述 “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 ”。Hear of 汉语对译项中的被
动结构更体现了 “听见不愉快之事产生麻烦 ” 之义。 译者为重现这一态度意义, 操控了共
选型式 1 的语义韵常模, 通过强化其搭配行为, 将 hear of 宾语强化为 “不合常理 ” 之事,
从而使该型式凸显 “引起麻烦 ” 的语义韵意义。 同理, 共选型式 4 中,Hear of 汉语对译项
为表 “听说” 意义的 “闻、见、闻知” 等,均表达愉悦之情。 因为原文中均为 “愉快 ” 之
态度,译者通过强化该型式的积极搭配行为 ,弱化其消极搭配行为,改变其语义韵常模,从
而使 “愉快” 的语义韵意义专门化。
可见,译者以语义韵为重要翻译手段, 操控 hear of 语义韵常模, 统领态度意义翻译。
这一策略选择,凸显了红译库中的语义韵,且语义韵力度整体提高,态度意义得以显化。
4. 2 翻译过程中的语义韵利用
红译库中语义韵的变化特征也体现了译者基于对原文的解读 ,在翻译过程中利用语义韵
· 54·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年

常模,进行创造性翻译。根据 Hanks ( 2013: 212) ,“利用” ( exploitation) 指说话人对语言使


用常规的有意违反,也即 Hunston ( 2007) 所言的规范与个例间的断裂。 这一 “违反 ” 往往
是说话人为创造新的特定意义或试图以新方式谈论常见事件的刻意为之 ,体现了说话人的创
造性。据此,本文中语义韵利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为制造语义韵冲突 ( prosodic clash) ,
二为译者对语义韵的增译。
首先,制造语义韵冲突。 在翻译过程中, 语义韵常模统领意义的转述, 制约着词语选
择,但并不意味着译者对原文的亦步亦趋。 我们发现, 红译库中 hear of 部分词语索引的态
度意义与原文并不一致, 译者有意违反 hear of 原创库中的语义韵常模, 制造语义韵冲突。
如下例所示:
( 6) 先生实在高明, 如今恨相见之晚。( 第 10 回) / I only wish we had got to hear of you
earlier. ( 霍译)
例 ( 6) 为 hear of 的共选型式 2,在原创库具有 “不情愿” 的语义韵常模。 然其汉语对
译项 “相见”,却在此句中表达贾蓉 “十分期待” 见到前来为秦可卿诊病的张先生, 并无任
何 “不情愿” 的态度意义。以 “不情愿” 之语义韵常模, 译 “愿意 ”, 这一利用看似误译,
实则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由上下文可见,虽然贾蓉十分期待见到张先生,但秦可卿的病还
是回天无力。译者此处故意违反型式 2 的语义韵常模, 使用这一型式转述原文中的 “愿
意”,传达自己对此情此景的解读,巧妙地为后文的悲凉之事埋下伏笔 。
其次,译者有意增译 hear of, 在译文中增添态度意义。 例 ( 7) 中并无 “听见 ” 之字
词,但译者增译了 would not hear of,从而增添了 “坚决不肯” 的态度意义。
( 7) 黛玉忙止道: “罢了! 此刻夜深, 明日再看不迟。” ( 第 3 回) / But Daiyu would not
hear of this as it was now late. “I can look at it tomorrow,”she said. ( 杨译)
具体而言,例 ( 7) 中,袭人询问黛玉是否想看宝玉的玉,黛玉因夜深为由婉拒。 译者
在此增译 hear of 的共选型式 3, 表达了黛玉 “坚决不肯 ” 的固执, 使读者在开篇不久, 即
对黛玉的性格知晓一二。可见,译者基于对原文的解读,通过制造语义韵冲突和增译,进行
创造性翻译。
5. 结论
本文基于可比语料库和平行语料库, 对比考察了红译库与原创库中 hear of 语义韵的异
同,分析了翻译文本语义韵特征,探讨了这些特征的成因。总体而言,翻译文本语义韵呈现
以下特征: 一是译文中高频共选型式实为原创英语中的低频型式 ,反之亦然,语义韵常模存
在巨大差异; 二是译文语义韵表现出专门化的凸显趋势 ,某些态度意义得以凸显; 三是译文
语义韵具有显化趋势,语义韵力度整体提高,态度意义更加明示。这些特点的形成与翻译过
程中译者对语义韵常模的操控和利用密不可分 。 在汉英翻译界面下, 语义韵统领意义的转
述。一方面,译者总体上遵循译入语有关词汇的语义韵常模 ,选择合适的词汇、语法,实现
原文态度意义的转述。另一方面,译者凭借娴熟的译入语技能,对语义韵常模进行操控和利
用,创造语义韵冲突或意义增添,凸显并显化原文隐含的态度意义。这些操作是翻译过程中
语义韵策略使用的一体两面。无论哪一种情况,都揭示出译者在转述原文态度意义时的重要
策略选择: 他们趋于放弃原文字面表达,选择语义韵来转述态度意义。
汉英翻译界面下的语义韵探索表明 ,语义韵在转述态度意义中的统领作用不容小觑 。不
第1期 高 歌,卫乃兴 汉英翻译界面下的语义韵探究 · 55·

仅如此,该研究进一步表明语义韵属于整个共选型式 ,不属于单个的词,甚至也不属于传统
意义上的单个词组,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语义韵态度意义本质属性的理解 。语义韵对翻译实
践的适用性,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 感谢审稿专家和编辑部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注释:
① 本文中的英语斜体均指词汇形符 ( token) 。
② 语义韵力度最早由李晓红、卫乃兴 ( 2012b) 提出,指节点词表达 “积极” 或 “消极” 态度意义的频次
与节点词总频次的相对比值。本文指节点词表达态度意义的频次与其总频次的比值。
③ 本研究运用河南大学刘泽权及其团队创建的 《红楼梦》 汉英平行语料库,库容约 87. 6 万汉字,235 万
英文词。
④ 邦索尔译本未能出版发行,现以手稿形式存于香港大学。
⑤ ParaConc 由 Michael Barlow 开发,本研究使用 ParaConc 269 版本,主要针对平行语料的检索和统计。
⑥ 此处共选型式描写中,Conj. 指连词; Pron. 指代词; NP 指名词短语; Adj. 指形容词; Neg. 指否定词;
Aux. 指助动词; ( ) 表示可选项目,括号内数字为该型式频次。
⑦ 文中大写英文字符均指词元 ( lemma) 。
⑧ 此表中的百分比指各共选型式频次占该库 hear of 总频次的百分比。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高鹗. 红楼梦 [M]. 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
[2] 胡壮麟,等.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 第二版)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李晓红,卫乃兴. 汉英对应词语单位的语义趋向及语义韵对比研究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a,
( 1) : 20-33.
[4] 李晓红,卫乃兴. 双语视角下词语内涵义与语义韵研究 [J]. 现代外语,2012b,( 1) : 30-38.
[5] 刘克强. 《水浒传》 四英译本翻译特征多维度对比研究 [D].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3.
[6]濮建忠. 语料库驱动的翻译研究: 意义单位、翻译单位和对应单位 [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
( 1) : 53-63.
[7] 唐义均. 论汉英翻译中的语义韵问题 [J]. 中国翻译,2012,( 5) : 109-113.
[8] 王克非,胡显耀.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汉语词汇特征研究 [J]. 中国翻译,2008,( 6) : 16-21.
[9] 王力. 汉语史稿 [M]. 北京: 中华书局,2013.
[10] 卫乃兴. John Sinclair 的语言学遗产———其思想与方法评述 [J]. 外国语,2007,( 4) : 14-19.
[11] 赵朝永. 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翻译语义韵研究———以 《红楼梦》 “忙 XX” 结构的英译为例 [J]. 外
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 4) : 75-82.
[12] Baker,M.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hallenges that lie ahead [C] / / H. Steele. Terminology,
LSP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n Language Engineering, in Honour of Juan C. Sager.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1996: 175-186.
[13] Bonsall,B. S. The Red Chamber Dream ( manuscript) [M / OL]. ( late 1950s) [2017 - 08 - 23]. http: / /
· 56·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年

lib. hku. hk / bonsall / hongloumeng / index1. html.


[14] Hanks,P. Lexical Analysis: Norms and Exploitations [M]. Cambridge: MIT Press,2013.
[15] Hawkes,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 vol. 1) [M]. London: Penguin Group,1973.
[16] Hawkes,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 vol. 2) [M]. London: Penguin Group,1977.
[17] Hunston,S. Semantic prosody revisited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2007,12 ( 2) : 249-
268.
[18] Olohan,M. & M. Baker. Reporting that in translated English: Evidence for subliminal processes of explicita-
tion? [J].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2000,1 ( 2) : 141-158.
[19] Sinclair,J. Collocation: A progress report [C] / / R. Steele & T. Threadgold. Language Topics: Essays in
Honour of Michael Halliday. Singapore: UniPress,1987: 319-331.
[20] Sinclair,J. 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 [M]. Oxford: OUP,1991.
[21] Sinclair,J. The search for units of meaning [J]. Textus,1996,9 ( 1) : 75-106.
[22] Sinclair,J. Trust the Text: Language, Corpus and Discourse [M]. London: Routledge,2004.
[23] Stewart,D. Safeguarding the lexicogrammatical environment [C] / / A. Beeby. Corpus Use and Translating.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9: 29-46.
[24] Stubbs,M. Words and Phrases: Corpus Studies of Lexical Semantics [M]. Oxford: Blackwell,2001.
[25] Thompson,G. & S. Hunston. Evaluation: An introduction [C] / / S. Hunston & G. Thompson. 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27.
[26]Tognini-Bonelli,E.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in a corpus linguistics framework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
icography: Special Issue on Corpora in Multilingual Lexicography,1996,9 ( 3) : 197-217.
[27] Tognini-Bonelli,E. Corpus Linguistics at Work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1.
[28] Tognini-Bonelli,E. Functionally complete units of meaning across English and Italian: Towards a corpus-driven
approach [C] / / B. Altenberg & S. Granger. Lexis in Contrast: Corpus-Based Approach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2: 73-95.
[29] Wei,N. & X. Li. Exploring semantic preference and semantic prosody across English and Chinese: Their roles
for cross-linguistic equivalence [J]. 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2014,( 1) : 103-138.
[30] Xiao,R. & T. McEnery. Collocation,semantic prosody,and near synonymy: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J]. Applied Linguistics,2006,27 ( 1) : 103-129.
[31] Yang,H. & G. Ya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1978.
( 责任编辑 张新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