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年第 3 期 JOU RNAL O F T S IN GHU A U N IV ER S IT Y N o. 3 2002


第 17 卷 (Ph ilo sop hy and Socia l Sciences) V o l. 17

试论语言符号的理据性

范文芳, 王 倩, 许 颖
( 清华大学 外语系, 北京 100084)

摘 要: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
观点是全面理解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关键。多年来, 语言学界对
任意性学说的研究经久不衰。但是,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文章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语用几个层
面提出语言的“理据性”
, 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学说提出挑战, 希望对语言研究者与学习者探讨研究语言符号是否
具有“任意性”
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索绪尔; 任意性; 理据性
中图分类号: H 0; H 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0062 ( 2002) 03- 0087- 04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学说是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 和不同语言的存在就是证明: “牛”这个所指的能指


尔创建结构主义的理论支柱, 是全面理解索绪尔语 在国 界 的 一 边 是 bof ( beouf ) , 在 另 一 边 却 是 ok s
言思想理论体系的关键。因此, 语言符号“任意性”
问 (O ch s) 。[ 2 ]
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们仁者见仁, 索绪尔对任意性的阐释是不够清楚, 也是不够
智者见智, 各自发表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理解。 但 科学的。首先, 这个理论与索绪尔语言学最有价值和
是, 直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 对于语 最具有创新思想的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雅柯布
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这一问题的理解仍然存在 逊指出: “这个理论使我们相信, 不同的语言用不同
各种分歧。 本文从问题的另一个角度——语言的理 的能指来指示同一不变的所指。但是, 索绪尔本人在
据性方面入手, 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进行探讨, 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 亲自正确地支持了这样
希望能对研究者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与探讨语言符 的观点: 词本身的意义在一种语言中与另一种语言
号是否具有“任意性”
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中是不相同的。boeuf 这个词的范围与 O ch s 的范围
不完全一致……所指‘牛’ 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能
一、问题的提出 指, 即同一概念在不同语言中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这 一 思 想, 正 是 索 绪 尔 所 反 对 的 命 名 主 义 的 思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 想”
。[ 3 ] 其次, 用不同语言中的词来说明语言的任意
中, 提出了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他说: “能指和 性有些牵强, 显得毫无力量。 许国璋先生指出: “用
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 或者, 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 不同语言里的词来说明任意性, 其实这是不必要的。
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 我们可以更简单 语言学家的责任是在说明能指与所指之间有没有自
地说: 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1 ] 索绪尔通过以下例子 然的联系。这个联系存在与否, 凭一种语言即可以说
来证明这一点: “姊妹”的概念在法语里同用来做它 明, 不需要比较几种语言”
。[ 4 ]
的 能指的 so r ( soeu r ) 这串声音没有任何内在的关 实际上, 索绪尔本人也意识到了他对语言任意
系; 它也可以用任何别的声音来表示。语言间的差别 性所做的这一论断存在着问题。 因为他在上述论述

收稿日期: 2001- 03- 27


作者简介: 范文芳 ( 1963- ) , 女, 清华大学外语系, 副教授;
王 倩 ( 1977- ) , 女, 清华大学外语系, 硕士研究生.
88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后又加了补充说明: 需要给任意性加上一个注释 现象很多。[ 8 ]


……我们的意思是, 它是不可论证的, 即对现实中与 辜正坤在《人类语言音义同构现象与人类文化
它没有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 5 ] 通过这一补充 模式》
一文中指出: “人类语言不仅客观地不同程度
说明, 可以看出, 索绪尔所谓“任意的”指的是“不可 地存在着生理—心理音义同构现象, 而且必然地存
论证的”, 即“无理据的”。 另外, 索绪尔还通过“相对 在着这种现象……音义阴阳同构现象是汉语音义同
任意性原则” 指出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 别 构现象中最中心最有代表性的音义关系现象。 阴阳
的符号中却有一种现象可以使我们看到任意性虽不 性质渗透于汉文化的方方面面” 。他指出朗读成对的
能取消, 却有程度的差别: 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 阳性字和阴性字就可以发现,“阳性字的发音都比阴
论证的。[ 6 ] 他举例说, 法语的 ving “
t 二十”是不能论 性字响亮, 发音器官的共鸣腔此时也相应比阴性字
证的, 而 d ix neuf“十九”却不是在同等程度上不能 的发音大”
。[ 9 ]
论证, 因为它会使人想起它赖以构成的要素和其他 洪德堡也指出, 就一般的单纯词来讲, 其指称概
跟它有联系的要素。 例如, d ix“十” , neuf“九” , d ix 念的三种方式都表明能指和所指直接或间接的可证
neuf“十九” , ving t neuf“二十九” , d ix hu it“十八” , 关系。如, 德语中的 Stehen, sta rr ( 稳定的) 等的听觉
so ixan te d ix“七十” 等等。分开来看, d ix“十” 和 neuf 形象与事物带来的心理印象类似。[ 10 ]
“九” 跟 ving“ t 二十” 一样, 但是, d ix neuf“十九”却有 另外, 象声词虽然在语言中的数量有限, 但是,
相对的可论证性。[ 7 ] 这一现象在每一种语言中都存在, 这反映出人类使
可以看出, 索绪尔本人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 用语言符号的一个共性, 那就是每种语言都有用语
题也是持讨论态度的。所谓的“任意性” 和“相对的论 言符号来模拟现实世界的倾向。 象形文字正好是和
证性” 不仅涉及能指和所指在自然类比关系层面, 即 象声词相对, 前者诉诸视觉符号, 后者诉诸听觉符号
语言符号与其外部事物之间的关系 ( 如“牛”这个声 来建立能指和所指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的可论证性
音与“牛” 这个物体之间的关系) , 而且还涉及语言符 正是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挑战。
号的内部关系层面, 即能指和所指在语言结构中的 汉字是世界公认的象形文字, 只是由于多少年
关系 ( 如“十”
与“九” 和“十九”
的关系) 。 这也许就是 的演变, 在许多情况下, 很难看出其象形特征, 但这
多少年来语言学家对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的研 却不能否认其象形文字的起源。另外, 汉语的其他重
究与探讨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 直到目前 要造字方法, 如形声和指示, 大多是建立在与外部世
为止, 仍然没有得出另人满意的结论。 本文拟从语 界有自然联系的理据之上的。 如“刃” 由指示象形的
音、词汇、句法和语用几个层面提出一些语言的“理 “刀”
字构成。
据性”, 以期对语言符号的“不可论证性” , 即通常所
说的“任意性” 提出挑战。 三、词的理据性

二、音的理据性 语言中的词是有理据的。
前文已经指出, 索绪尔认为, d ix uf“十九”具有
语言中, 音和义之间是有联系的。 相对可论证性, 因为它会使人想起它赖以构成的要
Bo linger 指出: 把舌放在高和前的位置发出的 素和其他跟它有联系的要素。据此可以看出, 在索绪
元 音和“小”的意义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 特别是 尔看来, 像 d ix neuf 这样根据语言系统的某种生成
w ee ( 极小的) 和 teeny ( 极小的) 中的那个元音, 而那 模式而得到的符号是相对可以论证的, 即具有相对
些由舌处在低的位置发出的元音总是表示“大” 的意 非任意性。根据这一原则来考察语言, 就会发现语言
义, 这种联系不论在哪种语言里都是存在的。口腔的 中有大量的词是以某种方式可以论证的, 即相对非
大小 ( 在发 ee 音时口腔的开口度最小) 跟它表达的 任意的。
意义是相称的。 切一块小东西时, 我们用 ch ip ( 切 首先, 从命名说起。 在中国, 起名字多是有根据
削) 这个词; 而切一块大的东西时则改用 chop ( 剁) 。 的。例如, 有个叫文艳的女孩, 她妈妈说, 在生她的前
我们在指一薄片时用 slip ( 薄板条) ; 在指一厚片时 一天晚上, 她梦见有一个地方写着“百花吐艳”4 个
则用 slab ( 厚板) 。再则, n ib ( 笔尖) 描写的突出物要 大字。由于该女孩的姐姐已经取名为文花, 这个女孩
比 knob ( 旗杆的顶球) 描写的小的多。英语中这样的 就取名为文艳。 可见, 起名字时有时是有所根据的,
试论语言符号的理据性 89

只是他人不容易看出。 再看语言中新增加的词。 如 得到的句子是相对可以论证的, 即句法具有相对非


现在流行的“硅谷” 一词。 美国的科学家们将高科技 任意性。
转化为产品, 使斯坦福大学 ( Stanfo rd U n iversity ) 的 法国保尔・罗瓦雅尔 ( Po rt Roya l) 理性主义学
周边地带成为高科技中心, 为美国创造了极大的经 派认为, 语言范畴与概念范畴一致——名词指物质,
济效益。其主要科技产品使用了一种硅片 ( silicon ) 。 动词指动作, 形容词指方式等; 句子结构与思维结构
另外, 斯坦福大学的周边地带是山谷, 于是, 得名“硅 一致。换句话说, 语法范畴和句子结构是与逻辑范畴
谷”( Silicon V a lley ) 。中国目前力争将地处北京中关 和思维结构一致的。[ 14 ]L akoff 也指出: 概念是隐喻
村地带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周边地 的, 活动是隐喻的, 因此语言也是隐喻的。[ 15 ] 这就是
带也建成高科技中心, 于是将这一带称为中关村“硅 说, 语言范畴反映的是人的认知结构和人类所从事
谷”
地带。逐渐地,“硅谷”成为高科技的代名词, 有些 的活动, 即语言范畴是有理据的。 这正如 H a lliday
公司便以“硅谷”命名, 如北京中关村地带的“硅谷电 在他的系统功能语法中指出的: 动词及物性系统是
脑城”
。事实上, 近代所产生的词多是复合词。 在语 再现人类外部经验过程的模式。[ 16 ] 他还明确指出:
“意义和语法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 语法的形式与
言中, 自由词根从数目上说是无穷的 [ 11 ] , 由自由词
它所表达的意义之间有着自然的联系” 。[ 17 ] 实际上,
根 组 成 的 复 合 词 如 typ ew riter, dayb reak, b lack 2
这也是 H a lliday 把所创建的语法起名为“系统功能
boa rd, ha ircu t 也就是不可记数的。 像复合词一样,
语法” 的原因。 系统功能语法的建立, 是对语言符号
根据英语构词规则形成的派生词的数量也是不可记
任意性学说的严峻挑战。
数的, 并且是在不断产生的。 英语中, 一个词根往往
美国功能主义语言学家对语言符号的相似性作
可以有几个派生词, 如以 na t ion 为词根的就有 na 2
了许多颇具说服力的研究, 得出了许多结论。
t iona l, na t iona lize, na t iona liza t ion, na t i2 ona lism ,
Peirce 指出: “每种语言的句法, 借助约定俗成
na t iona lity 等多个派生词, 于是其数目也是不可记
的规则, 都具有合乎逻辑的相似性。”[ 18 ] 他们提出了
数的。复合词和派生词不仅数量极大, 而且都是语言
许多相似性原则来证明句法的相似性。例如, 其中一
系统的有机成分, 复合词和派生词在不断产生。
个相似性原则是, 语言反映言语链中所描述的事件
另 外, 音译词也是很多的, 如“克力架”由英语
的顺序, Shakesp ea re 的 T hey cam e, they saw and
cracker 音译而来,“奔驰”由 B en tz 音译而来, 只是
they conquered. 就是典型的例子。 另一个相似性原
受到了汉语意义系统的影响。事实上, 正如许国璋先
则是, 在名词词组中, 位置上接近中心名词的元素意
生指出的那样: “……直到近代科学家造词, 词根词 义上也更接近。 例如, 在名词词组 tho se tw o sp len 2
缀无不以希腊语为宗, 力求新创术语立意明白, 这已
d id o ld elect ric t ra in s 中, 中心词是 head, 其 5 个修
是 17 世纪科学兴起后的惯例了。”[ 12 ] 现在的问题 饰词按照各自与它的意义远近关系排列, 与中心词
是, 组成这些词的词根、词缀是否是任意的, 即有无 head 最接近的 elect ric 指明该火车的类别, 使它与
理据性?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考虑。词根、词缀是组成 w ooden t ra in s, toy t ra in s 等区分开来, 因此, 它与
词的原始词素, 是被科学家接受下来的东西, 已经成 中心词的距离最近; Sp lend id 和 o ld 指明该电动火
为公理性的东西, 就像数学中的数字 1、2、3 等以及 车的一些特征, 是其本身的一部分, 于是他们被放在
其他自然科学中的符号一样。因此, 就像现在没有人 与中心词较近的位置上。 这 o ld 和 sp lend id 二者相
追究 1、2、3 这些数字是否有理据性一样, 对词根、词 比, 前者表示该物体本身的特征, 后者表示说话者的
缀等原始词素也不需要追究其是否具有理据性。[ 13 ] 主观态度, 因此 o ld 放在离中心词更近的位置上。一
句话, 名词词组中修饰词与中心词之间的意义远近
四、句法的理据性 关系, 决定了在名词词组中, 这些修饰词与该词组中
心词之间的距离。
语言作为一个系统, 具有两套结构, 一套是声音 总之, 目前一个被基本认可的观点已经形成, 那
结构, 由此, 有限的声音可以组合、再组合成许多词; 就是, 句法是有理据性的。
另一套是意义结构, 由此, 词可以排列、再排列成无
限多的句子。但是, 由词排列成句子是受句法规则限 五、语言层面的理据性
制的。 这些“规则”就是生成模式, 根据索绪尔的观
点,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根据句法规则生成模式而 语用学家指出, 人类交际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人
90 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类的交际是遵守一定的交际原则的。 G rice 指出, 人 参考文献:


们的言语交际总是互相合作的, 谈话双方都怀有一 [ 1 ] [ 2 ] [ 5 ] [ 6 ] [ 7 ]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M ]. 高名凯

个共同愿望: 双方话语都能互相理解, 共同配合。因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 3 ] Ho ldcroft, D avid. Sau ssu re: Sign s, System s, and A r2
此, 他们都遵守着某些合作的原则, 以求实现这个愿
b itra riness. CU P, 1991.
望。 这就是 G rice 提出的著名的“合作原则”
。[ 19 ] 具
[ 4 ] [ 12 ] [ 13 ] 许国璋. 许国璋论语言 [A ]. 北京: 外语教
体地说, 合作原则便是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
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1.
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交谈目标或方向。后来, [ 8 ] Bo linger, Sw igh t. A sp ects of L anguage. 方立等译, 北
这一学说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成为语用学领域的 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g
1999.
一个重要理论。 既然人们使用语言时需要遵守一定 [ 9 ] 辜正坤. 互构语言学纲要 [J ]. 北京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
的交际原则, 其使用的语言就不能是任意的。 科学版) , 1993, ( 3).
[ 10 ] 洪堡特.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
六、结 束 语 的影响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 11 ] H u, Zhuang lin et a l. L ingu istics: A Cou rse Book.
Pek ing U n iversity P ress, 1988.
从本质上, 索绪尔把语言看作由整个社会群体
[ 14 ] Rob in s, R. H. A Sho rt H isto ry of L ingu istics. Ind i2
所遵守的抽象的语言系统。 语言既然是一种社会现
ana U n iversity P ress, 1967.
象, 必然受到社会的制约, 因此, 决不能是任意的炮
[ 15 ] L akoff, Geo rge, M a rk John son. M etap ho rs W e L ive
制。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观点, 主要是
B y. Ch icago and L ondon: T he U n iversity of Ch icago
从词汇层面论述的。 但是, 语言是个多层次系统, 要 P ress, 1980.
确定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 , 需要从语音、词 [ 16 ] [ 17 ] H a lliday, M. A. K. A n In troduction to Func2
汇、句法、语用等各个层面进行考察与分析。 本文从 tiona l G ramm a r. L ondon: Edw a rd A rno ld. 1994.
这几个层面做了初步尝试, 讨论了语言的一些“理据 [ 18 ] Peirce, C. S. T he Ph ilo sop h of P ierce. B uch ler, T.
性”, 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学说提出挑战, 希望这一 (ed. ) , N Y: H a rcou rt, B race, 1940.

初步尝试能够对语言研究者和学习者, 研究理解语 [ 19 ] 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 [M ].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
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 的问题时起到借鉴作用。

On the M otiva tion s of Language


FAN W en 2fan, W AN G Q ian, XU Y ing
(D ep a rtm en t of F oreig n L ang uag es , T sing hua U n iv ersity , B eij ing 100084, C h ina )

Abstract: A rb it ra riness of language, p u t fo rw a rd by Sau ssu re, is taken a s one of the m o st im po rtan t
theo ries in understand ing the w ho le theo ry of Sau ssu re. T hu s, the study on the a rb it ra riness of language
ha s a lw ay s been a hea ted top ic in the lingu ist ics field. How ever, there ha s no t a convincing conclu sion to
show w hether language is a rb it ra ry. T h is a rt icle p u t s fo rw a rd som e m o t iva t ion s of language a t the levels of
sound, vocabu la ry, syn tax and p ragm a t ics, hop ing to m ake som e con t ribu t ion s to stud ies on the a rb it ra ri2
ness of language.
Key W ords: Sau ssu re; a rb it ra riness; m o t iva t ion 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