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2000 年第 3 期 外国语 总第 127 期

No .
3 , M ay 2000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 ener al Se rial N o .
127

文章编号 :
1004_5139( 2000) 03_0077_03 中图分类号 :
H 030 文献标识码 :
E

语义 、语用和语法
———何自然《英语语用语法》导读
徐盛桓
(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Grammar :the Fossilization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 n Introduction to E ng lish Gram m ar in U se by HE Zi_ran
X U Sheng_huan
(Facult y of Foreign Lang uages, Henan Universit y , Kaifeng 475001, China)

读了何自然教授的 《英语语用语法》 (本书将由 与功能 。换句话说, 语义 、语用是构成语法形式的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觉得饶有新意 。预料 容;
语法是语义 、语用在形式上的反映 。于是就有了
这一新作会为我国外语界语 言学研究和外语教学研 “语法化” 的研究 ———研究语义 、 语用因素如何被形
究 提供 一些 可供 参考 的新 理念 。 “ 语用 语法 ” 式化地凝固为语法规则 。这样来看语法, 语法规则就
( g ramm ar in use) 是个老概念, 但《英语语用语法》赋 不是一大堆 “无厘头”( 意即随意而没有因由) 的规则
予这个概念以新的思路 。 的汇集, 而是一个 由有一定理据的规则集合构成的
过去的几十年间已有中外学者发现, 按 “用法” 系统 ———规则的本质规定性来 自语义内容和语言环
分成若干范畴来编写英语语 法, 有其方便学习者之 境的需要, 有一定的内在逻辑依据, 而且有一定的人
处, 并出版了好些不无影响的诸如 “意念语法” 、“功 类思维共性, 只是 形成规则的形式手段会因各种语
能语法” 一类的实用英语语法教科书 。《英语语用语 言不同的形式特点而有异 。不言而喻, 如果能从 “语
法》在这方面又有了新的开拓 。 法化” 的角度来反溯 、说明语法的现状, 学习者必然
现代语言学在语言的构成和 运用方面揭示了一 会对语法有更为透 彻深入的了解 。《英语语 用语法》
些更为本质的东西, 于是人们认识到, 语言与其说是 就是从 “语法化” 的过程和实质来对英语语法的主要
由语音 、语法 、词汇构成的, 不如说是由语音 、语义 、 方面作出一些新说明 、新概括 。这就是 《英语语用语
语 法构 成的 , 而 在语 言运 用的 过程 中又 离不 开语 法》的新意所在, 这也就是何自然在本书的 “前言”所
境 。这样, 语法 、语用 、语义这三个方面, 就成了研究 说的, “从语义 —语用角度对英语 ( 语法) 进行描写”,
语言及其运用的三个基本平 面 。语法研究语言结构 “从一个新的 、 实用的角度讲语言的表现法和使用原
各部分之间形式上的关系 ;语义研究这些部分同意 则 。”
义间的联系 ;语用研究同一 意义上的联系可能有的 这样做有着明显的好处 。从实践来说, 语义 、语
各种表达形式的异同, 以及 这些形式所适应的语言 用 因素 是比 较具 体的 、 感 性的 , 人 们也 会比 较熟
环境 。同时人们也对语法 、语义 、语用之间的关系加 悉 。通过比较具体 、 感性 、 熟悉的东西来反溯 、 来
深了认识 。语义决定语法 ;
确定句法要依靠语义 。语 说 明一 种异 族语 言的 ——— 因 而也 会是 比 较生 疏的
用是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一些 临时意义, 主要是表示 ———形式上的规则, 会有助于 理解 、 有助于增加这
语言运用者对有关成分的识别与态度 。因此, 语义首 些 形式 上的 规 则作 为学 习内 容 的 “ 可达 性”
先是形成语法关系的基础, 制约着语法单位的表达 ( a cce ssibilit y ) 。从理论上看, 这样的语法著作既

77
是一本“语义 —语用语法学”, 使相关的语言学理论 的解释和说明, 是人们学而后知的 ;人们还可以根
具体化 、感性化, 又是一本从语法的角度进行阐述 据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对语法 Ⅱ的不同成果作出选
的“语义 —语用学” 。这一点, 何自然在“前言”中也 择 。中国学生要掌握英语, 学好英语的语法 Ⅱ是一
有提及 :
一方面, 作者“要求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最 个必要条件 。这里也就有对这一类成果的选择与学
好具备语义学 、语用学和英语教学法的一般知识”, 习的问题 。
另一方面作者又说明, “学习本书的读者将会同时 据我的理解, 《英语语用语法》所进行的英语语
学到一些当代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知识”, 提醒读者 法总结, 是以语义为基础, 并将范畴论 、表达论结合
注意在这方面的吸收 。我建议本书的学习者仔细体 起来, 这可从 “目录” 在第 1 章就开宗明义提到“句
会作者的这一提示 。 义和命题” 以及其后的章节提到的各种同表达有关
语法可分为语法 Ⅰ 、语法 Ⅱ 。语法 Ⅰ是凝结了 的范畴看出 。这可能是近年来国内英语语法专著写
语义 —语用因素的语言运用规律自身 。作为某一种 作的一个较新的角度 。以语义为基础, 有利于学习
语言的语法 Ⅰ, 经过世世代代的语言运用者的实 者从中把握英语语法的基本理据, 在大量实践中悟
践, 成为不以现代语言运用者的主观设想为转移的 出这些理据后面的语义 —语用方面的因素, 易于以
客观存在, 并且已经内化为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群 简驭繁 、纲举目张 。我们从《英语语用语法》 的研究
体的智力结构 。对于这个语言群体的个人来说, 经 中可以看到作者作为一位语用学家在研究语法 Ⅱ
过自幼开始的语言习得, 语法 Ⅰ是 “不学而会” 的,
过程中所倾注的学术功力 。
并在口耳相传中不知不觉地内化于个体的智力结
由于这一语法新作牵涉到新角度 、新观点 、新
构之中, 表现为一种 “语感”, 也有语言学家称之为
方法, 我这里尝试找出本书论述的基础 ;从这一基
“语言能力” 。语法 Ⅰ 作为一个语言群体的集体性的
础入手, 把握其精要, 读者也许就比较容易进入本
文化财富, 是群体中的每一个语言能力正常的个体
书了 。我的体会是 :
作为本书论述的基础, 是对“命
必定具有的, 不以个人的因素而有所变化 。 语法 Ⅱ
题”论述的展开 。“命题”是逻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却是语言学家以语法 Ⅰ这种客体作为研究对象而
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命题由一
创造出来的一种理论体系, 是渗透了研究主体的主
个 “述谓” ( predicate) 和一个或若干个 “谓元”
观印记的一种对象性的认识, 有研究者自身意识形
( ar gumen t) 构成 。述谓同谓元的结合, 通常被看作
态的投射, 是一种主客观结合的产物 。以文字形式
是述谓对谓元的“分配” 。现代语言学非常重视述谓
写出来或在课堂上教的语法, 都是语法 Ⅱ, 都是以
对谓元分配的研究, 例如在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的
不同的理论为背景对语法 Ⅰ作出的或以系统性称
“管约论” 中 、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 “及物性系
著 、 或以实用性见长的解释性或描写性的说明, 是
统”中 、在狄克功能语法的总论中, 都将述谓对谓元
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对语法 Ⅰ作出的或以理论抽象
的分配作为他们语言学理论模型的一部分内容, 虽
为其特点 、或以形象可具操作性见长的人为研究成
然他们所用的术语不一定都是 “述谓” 和 “谓元”,
果 。语法 Ⅱ的说明性文字作为研究主体的研究成
而且某些具体的描写 、 解释和规定也不尽相同( 例
果, 即使是针对同一个语言现象, 也会因研究者的
不同而有异 ;
语法 Ⅰ 中同一个现象在不同的研究者 如韩礼德分别称之为“过程” 和“参与者 、环境”, 下

笔下其提法会大异其趣, 研究者的语言观 、 理论素 文为行文方便, 姑且仍都一概采用 “述谓” 、“谓元”

养会对语法 Ⅱ的总结产生影响 。作为一个语言群体 的说法) 。在这些理论模型中, 动词充当述谓, 并据

里的个人, 可能会对语法 Ⅱ的任何一种理论形态都 动词表现出的语义特征, 要求有若干个有某种性


不了解, 也有可能了解了其中的多种理论形态, 并 质或特征的谓元与之相匹配, 这就是述谓对谓元
有所扬弃 。总之, 语法 Ⅱ作为一种人为的对语法 Ⅰ 的 “分配” 。不同性质或特征的谓元表现为不同

78
2000 年 第 3 期 外国语 总第 127 期
No .
3 , M ay 2000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 ne ral Serial N o .
127

文章编号 :
1004_5139( 2000) 03_0079_02 中图分类号 :H 0_01 文献标识码 :
E

《M I T 认知科学百科全书》评介
孙玉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上海 200083)

A Review of T he M IT Enc yclopedia o f the Cognitive Sciences

S UN Y u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Shanghai 200083, China)

认知科学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是一门以 认知科学不是简单地重复 或者深化过去各门学


研 究人 类心 智和 认知 的工 作原 理为 对象 的交 叉学 科从各自的角度对 人的心智的研究, 而是强调运用
科 。在 20 世纪, 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 人类 多门学科使用的工 具和方法, 从完整的意义上对智
已经能够在宏观上瞄向遥远 的天体, 在微观上深入 能系统进行全方位 的综合研究 。不同领域的人的理
量子, 然而对自身的大脑和 心智却仍然非常陌生 。 论和研究方法也不 一样, 甚至有些术语也不同 。因
1999 年 10 月,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中国科协首 此, 目前急需一本 全面反映认知科学研究成果和最
届学术年会上作题为 《科学技术百年的回顾和展望》 新动态的工具书 。《M I T 认知科学百科全 书》 ( T he
的报告时称, 21 世纪将要面临的 4 大科学难题之一 MI T Ency clopedia of the Cogni tive Sciences)
就是脑与认知科学中脑质结 构及其本质的问题 。因 ( cx x xii +964 页 , 麻 省理 工学 院出 版 社 1999 年 9
此, 认知科学 和生命科 学一起 被称为 21 世 纪的科 月,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3 月) 的出版恰恰
学。 满足了这一需求 。

的“语义格”, 属句法语义范畴 。谓元依一定的规则向 对谓元一旦确定, 就会制约有关语言单位的表达功


句法投射, 生成诸如主语 、宾语 、状语之类的成份, 成 能和表达行为 。语法关系可以变化, 但语义关系是不
为句法语法范畴 。这些理论模型是将动词 、名词的语 变的 。语法就是从 不同的角度来组织语义内容的形
义特征通过述谓和谓元的中 介使之进入句法结构 。 式手段, 以此来强化或弱化 、显化或隐化 、限定或扩
因此, 句法形式通过命题反映语义关系, 语义关系通 展 、肯定或异化其中的某些信息, 达到较为合理的组
过命题同句法挂钩 ;
命题是句法同语义的接口 。弄清 织话语的目的 。把握住这一点, 也许就较容易理解自
楚这一点, 并以这一点为纲来把握本书关于 “句子与 第 2 章起围绕述谓( 谓语) 和谓元( 补语) 而延伸开来
命题”和 “命题和句子结构”的讨论, 就可以更好地把 的多方面的讨论 。
握全书的基础与论述的脉络了 。还要说明的是, 本书
将 “述谓” 、“谓元” 分别直接以语法的术语 “谓语” 、 收稿日期 :
1999_10_04
“补语”称之, 这也许是为了减少“接口”的枝节 。各学
者有权为自己的理论体系选 择自己认为是最恰当的 作者简介 :
徐盛桓 ( 1938_) , 男, 教授, 博士生导
术语, 以利自己理论系统的精当简明 、前后一贯, 请 师。
读者在阅读时给予留意 。总之, 命题一旦建立, 述谓

7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