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第 2 课

名词、动词

第一节
名词

名词:表示人、事物、时间和地点的词。根据意义可以分为:
1.一般名词
2.时间词
3.处所词
4.方位词
** 专有名词:中国、北京、鲁迅、成龙
** 集体名词:人民、书本、车俩、树木、人类

名词的语法特征——句法功能
“句法功能” 指的是词与词的组合能力,词在句子中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的能力。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主语
今天有课。
我们学习汉语。 宾语
哥哥去中国。
汉语语法很难。 定语
我要上面的书。
今天星期一。(时间) 谓语
现在春天了。(节令)
今天阴天。(天气)
他上海人,我北京人。(籍贯)

《现代汉语语法》 1
名词语法特征
一本书 两只鸟 三把雨伞 四辆汽车
——— 可以受量词修饰。
ø 抽象名词和集体名词可受不定量的数量短语修饰,如:
一片树林 一些纸张

* 很国家 * 不人 * 也朋友
——— 一般不能受副词“很”、“不”等的修饰。
人不人鬼不鬼 非常专业 很中国 很女人

同学们 朋友们 女士们 先生们


——— 汉语名词没有复数形式,但表示人的名词后可以加“们”。

名词与“们”
指人名词后面可以加上“们”例如:
同学们 老师们 朋友们 孩子们
*书们 *桌子们 *苹果们 *衣服们
** 其他名词表示复数时不能加们。

名词与“们”——能加“们”的指人名词
1.单个名词加“们”
例如:
老师们都很辛苦。(主语)
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也非常重要。(定语)
感谢老师们!(宾语)
2.并列的指人名词
例如:
老师、学生们都非常辛苦。
院长、主任们都来了。

《现代汉语语法》 2
名词与“们”——不能加“们”的指人名词

1.数量+名词
例如:
*这八个学生们都会说一点儿汉语。
*他有很多朋友们。

2.谓语中有表示数量的词语,做主语的名词后不能加“们”
例如:
*个高的孩子们很多。
*会游泳的同学们不好。

处所词和方位词
1.处所词和方位词的语法功能
1.1 做主语
1.2 做宾语
1.3 做定语
2.单纯方位词和复合方位词的区别
2.1 复合方位词还可以单独做主语、宾语,单纯方位词一般不行。
2.2 单纯方位词一般不能做主语,复合方位词可以带“的”做定语。
2.3 汉语中有“名词+的+复合方位词”,但没有“名词+的+单纯方位词”
2.4 “人称代词+复合方位词”
2.5 复合方位词可以单用,单纯方位词不行。

名词作定语带“的”问题
1. 在句子中,结构助词“的”前用来修饰、限制名词的词或短语就是定语。也
就是说,结构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
(海南)(名词作定语)的工业发展很快。
2. 有时定语后可不带“的”。
例如:
这里盖起了(一座)(数量词作定语)房子。
3. 名词前有时定语不止一个。
例如:
(我们学校)的(两位)(数量词作定语)(有三十年教龄)
(动词短语作定语)的(语文)(名词作定语)老师当上了代表。

《现代汉语语法》 3
4. 定语的位置在主语前面,和宾语前面。
例如:
(代词作定语)(小明)的爸爸是(一名)(数量词作定语)教师。
(夜幕下)的黑翼(方位短语作定语)

第二节
动词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 表示动作行为:说、看、走、听、笑、拿、飞翔、跑、吃、唱、喝、敲、坐、
吆喝、盯、踢、闻、摸、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
开始、停止、禁止
-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在、死、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
死亡、存在、消灭
- 表示心理活动:想、爱、恨、怕、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怕、担心、
讨厌、觉的、思考
- 表示判断:是、为、乃
- 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
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宁可
-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
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
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 表示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

动词的语法功能
1. 词形变化
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
表示法。

《现代汉语语法》 4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 想——想想
试——试试 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 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 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2. 多数动词能够带宾语
多数的动词是充当句子的谓语或谓语中心,在及物动词后面加上宾
语,称为粘宾动词,例子: 弟弟 II 在学 习 国语语法;也可以不带宾语,例子:
属 于 大家;不及物动词就不能带宾语,例子:这部戏我看过了。
3. 绝大多数动词能够受副词修饰或限制
大多数动词能够受副 词 修饰或限定,例子:正在表演、尽情欢唱;但
是,除心理动词外,一般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或限定,如:“很”、“非常
“极”等,例子:非常乐意、有点过分。
4. 多数动词能够后附动态助词
动词后面可以加上动态助词。如:“了”、“过”、“着”,分别
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态”、“完成态”、和“经济态”,如:哭了、哭
着、哭过。
5. 大多数动词能重叠
重叠表示“动作时间短暂”或“尝试”等意思;重叠形式单音节为 AA
式,例子:看看、听听;双音节多数是 ABAB 式,例子:表扬表扬、还行还
行。有一些动词还可作 AABB 式重叠,通常为联合式,重叠表示动作频繁,例
子:熙熙攘攘、原原本本。

离合词
1.什么是离合词
离合词是由一个动词性成分(或语素)和其所支配的名词性成分(或语
素)组成的语言形式。如“散步”、“睡觉”、“游泳”、“起床”、“鼓

《现代汉语语法》 5
掌”、“唱歌”、“跳舞”等。从词汇意义的角度看,它们很像一个词,但
从语法的角度看,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语法学界有的认为这种语言形式
是词;有的认为是短语;还有的说是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过渡成分。由于
“离合词”的说法已为大家所熟知,我们仍称之为“离合词”。
2.常用离合词
为了便于大家熟悉离合词,我们把常用离合词列举如下: 帮忙、过瘾、
成家、出力、喘气、道歉、见面、做寿、招手、唱歌、照相、谈话、让座、争光、
受伤、带路、抬头、打工、带头、开会、操心、点头、请假、跑步、做操、打拳、
洗澡、散步、聊天、跳舞、离婚、生病、撑腰、睡觉、争气、打球、看病、骑马、
认错、刷牙、跳绳、洗脸、起床、录音、游泳、住院、超车、打仗、当兵、坏事、
理发、吹牛、考试、鼓掌、毕业、发烧、生气、吵架、放假、养伤、办事、出国、
下雨、下雪、上课、保密。
3. 离合词用法特点
留学生之所以出现上述那么多偏误,一方面是汉语的离合词在外语
(比如英语)里多相当于一个动词,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教材和老师对离合词
的特点认识不足。面对留学生形形色色的偏误,我们作为老师首先要了解离
合词的语法特点。
(1) 离合词中间可插入很多成分,比如动态助词“了、着、过”和动量补
语(„„次)、时间段词语等。如:
请了三天假。/我和他见过面。/她结过两次婚。
(2) 离合词的重叠形式和一般动词是不同的,离合词只重叠前面的动词性
成分。 如:
散散步、洗洗澡、聊聊天、唱唱歌、跳跳舞、理理发等。
(3) 带时量补语、情态补语时要重复其前面的动词性成分。如:
我们照相照了半个小时。/他跑步跑得满头是汗。
(4) 离合词一般不带宾语,涉及到的另一对象要通过介词或助词引入。
如:
我下午和他见面。 你不要跟她结婚。 他帮了我的忙。

《现代汉语语法》 6
能愿动词
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
的动词。例如:
表示可能:能 能够 会 可 可能 可以 得以
表示意愿:愿意 乐意 情愿 肯 要 愿 想要 要想 敢 敢于 乐于
表示必要:应 应该 应当 得(dei) 该 当 须得 犯得着 犯不着 理当
表示估价:值得 便于 难于 难以 易于

能愿动词语法功能
1. 能愿动词不能直接带体词性宾语,但可以加上谓词性词语形成述宾结构。

2. 能愿动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但不能重叠,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

但有些能愿动词可以用在“不~不”和“~不~”的格式中。例如:
能——不能不/能不能
要——不要不/要不要
会——不会不/会不会
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应该——不应该不/应该不应该
3. 能愿动词常在句中做状语,例如:我们要认真对待。(“要”是能愿动词,常

做状语)。
* 但是与作状语的副词不同,如上第 2 点所提到的。它有“V 不 V”式和“不 V
不”式。

参考文献:
杨德峰.《对外汉语教学核心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吴颖.《轻轻松松学语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纲要》,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1.
http://iask.sina.com.cn/b/8954561.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能愿动词/7485322?fr=aladdin
https://wenku.baidu.com/view/41fcbc8671fe910ef12df89c.html

《现代汉语语法》 7
https://wenku.baidu.com/view/ddb8c49b28ea81c758f5788f.html
http://xh.5156edu.com/page/z7668m4418j19061.html

《现代汉语语法》 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