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4

第三单元:小学华文课程

姓名 身份证号码 班级 手机号码
黄慧萍 970808-38-5220 PL 2 016-5303955

洪田纹 970918-07-5442 PL 2 017-4463985

林薇薇 960926-13- PK 1 010-9611180


6154
小学华文课程
(教学大纲)
概述
语文课程标准的功能
1. 语文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
 编写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2. 语文教学的基本依据
 进行教学前,教师须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所倡导的理念、目标。
 教学才不会偏离轨道,不人云亦云。

3. 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依据
 规定了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水准。
 为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基本尺度。
总目标

小学华文
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小学华文课程标准》总目标

 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充分掌握听、说、读、
写的技能。
 学生能应用华文来学习、思考, 能以规范的华
文来交际、处理信息和写作,并养成良好的语
文学习习惯。
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高思想素质和心理
素质, 培养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操。
课程概要
 “ 课程内容”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其中包括“内容标准”与“学
习标准”。
 “ 内容标准”以“课程目标”为根据,总括性地列出从小学华文的教学内
容。
 “ 学习标准”则较详细地、具体地说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应掌握的语文
技能、趣味语文与语文基础知识的标准。
 “ 学习标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达到的指标,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的指南,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进行,须以“学习标准”为依据。
 因此,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内容标准”和“学习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才
能有效地策划和进行教学。
课程标准示例
1.0 听说教学
内容标准 一年级学习标准 二年级学习标准
1.1聆听和理解指示 1.1.1 聆听和理解单项 1.1.2 聆听和理解多项
与要求,能抓住 指示与要求后,能 指示与要求后,能
重点,做出适当 抓住重点,做出适 抓住重点,做出适
的反应。 当的反应。 当的反应。

1.2聆听和理解他人 1.2.1 聆听和理解日常 1.2.2 在集会上,聆听


在各种场合的讲 生活中的口头通知 和理解师长的讲话
话,能边听边记 ,能边听边记边想 ,能边听边记边想
边想,抓住其重 ,抓住其重点。 ,抓住其重点。
点。
听话教学
 要求学生能听准字音,理解字义
 听话时要专注、耐心,听懂各类说话的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说话教学
 要求学生能准确地叙事说理、表情达意,做到口齿清楚、 语调适当、措辞得体、语言流
畅、条理分明、态度自然有礼,并能够在各种场合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

阅读教学
 要求学生能掌握各种阅读方法,熟练地使用工具书及其他媒体以协助理解、欣赏和分析各
类教材。

书写教学
 学生能以规范的词语和优美通畅的文句写作,做到内容具体充实、中心明确、结构完整、
用词准确,没有错别字。
 为使语文教学更添趣味,提升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本
课程纳入一系列趣味性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多元活泼
的活动中学习语文,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
集体协作的精神。

 此外,为使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课程也列出语
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项目。

 让学生能凭借语文的基础知识,在阅读时疏通教材中的
学习难点,从而正确地解读文本,更有效地学习语文。
课 程 标 准

听说教 阅读教学 书写教学 趣味语文 语文基础知


学 识
•识字 • 写字 • 语文游戏 • 汉字基本 知
• 听懂说话 •理解 • 写话和段 • 背诵古诗 识
• 口语交际 •欣赏 落 • 诵读教材 • 汉语拼音
• 叙事 •朗读 • 写报告 • 分享阅读 • 词语
• 说明 •阅读技巧 • 写作 心得 • 句子
• 发表意见 • 做摘录笔 • 说话表演 • 标点符号
• 发问 记 • 修辞
现行华文课程
的基本理念
o 贴近儿童生活,
o 先教简单完整的句子
要有教育意义

一、听说教学
o 用多样化的语句进行说话练习
■阅读教学: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识字、理解与欣赏篇章及朗读等项目
■强调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
■注重情感的体验,语文材料的积累和语感的发

二、阅读教学
■多读:数量多、体裁多、遍数多
■能发展出独立阅读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
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感
■语感: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能力
阅读 ■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视教材的不同而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法
■例子:诗歌 = 注重欣赏和吟诵
话剧 = 注重欣赏、阅读和表演
■必须使学生明白内容概要,而后才探求文
章的形式
(先求理解,而后求记忆)
阅读

词语教学 朗读

从课文挑出生字 反复朗读:让学生更
深入地了解教材内
容。掌握其中意境

结合上下文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而有
感情,教师需泛读

以课文语境,指导
汉语拼音教学:实现正确朗读
学生了解有关词语
的重要手段,,要学会认读音
的意思和用法
节,并能读准字音
■辨识字形相似、读音相近或其他容易出现混淆
识字 的字
■识字容易写字难,应多识字,少写字
(不可识写同步)
■要注意每个字的形、音、义三方面的联系
三、书写教学
■第一学段的的书写活动主要是写字和写

■第二学段主要在各类问题的写作
■写字教学应该从写话、写段到写作逐步
为学生打好基础,同时强调情感和态度方
面的因素,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
■要求学生会使用田字格练习写
写字 字;执笔方法、坐姿正确;掌
握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字的
间架结构;按照笔顺规则书写
;要求字写得正确、端正、整
洁。
■使用普通的木制铅笔
■汉字的基本书写笔画是横、竖
、撇、捺、点、提、钩、折等
八等
■写字要注意笔画和笔顺
■练习书空,念完了笔画之后,
一定要读出字音和了解字义
■写话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学生
写话 写自己想说的话,并对些话有
兴趣。
■不必过于强调书面语的表达,
鼓励学生把心里所想,口中要
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看
图写话、听故事写话、感受生
活写话等活动
■说和写训练是同步进行
■学生必须在识字、写字方面有
一定的基础
■ 掌握写作各种题材文章的基本能力
写作
■ 写作教学须注重培养学生从阅读和生活中
积累语言素材的能力和习惯,同时兼顾思
维的开发,指导学生搜集、筛选、组织写
作材料,掌握基本的写作知识。
■ 要重视扎实的文学修养和文字功底
■ 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
段,并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生活体验
■ 作文教学突出写作主体,倡导自由地表达
个人的观点,强调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
抒真情
■ 想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必须培养学生丰
富的情感和记忆表象
四、趣味语文
■趣味语文的教学,重点在其趣味性
■趣味语文的教学的材料要合乎学生的生活经验
,并富有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时要寓教育于
游戏,不要板起脸孔说教,更不要采用庸俗的
手法,一味搞笑,流于低级趣味。
■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教师也须承认学生在能力上的差异,学生达不
到的要求,不要强人所难
■适当地组织语文课外活动。
五、语文基础知识
 目的:帮助学生理解
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 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能更有效地解 :有用、易懂为原则
读文本,学习语文

 语感:大量的阅读才可能实现

 掌握听、说、读、写的语文技能
,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
 语文实践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

 教师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
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 语文知识的学习,融入语文技能的教学之中,语音
、词语、句子、修辞和标点符号等应在解读文本的
时候,视情况需要随文带出
课堂教学 每周课堂时间
听说教学 第一学段: 90 分钟
第二学段: 60 分钟

阅读教学 第一学段: 150 分钟


第二学段: 120 分钟

书写教学 60 分钟
趣味语文 30 分钟
语文基础知识 30 分钟
I. 让学生通过各种富有挑战
性的活动汲取经验和知识
,以满足个人的求知欲

II. 从中培养自立又互助的
六、增广教学 精神和能力,发展领导才华

III. 通过增广阅读、设计
工作、游戏等活动
e. 辅导教学:应是延续性的,在辅导教学过
a. 旨在协助在 后,教师应给予巩固学习活动,接受辅导之
学习上有困 后的学生也可以参与增广活动
难的学生
d. 采用具体的,容易
七、辅导教学 掌握基本教学方法来指
导有关的学生

b. 重点以补底为主,尽早识别学
生们所面对的学习瓶颈
c. 以小组或个别指导方式辅助学
生解决功课上的疑难
语文教材
• 是达到《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的媒介之一
• 必须以《小学华文课程标准》为根据,并须适合教学、具有典
范性、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文质兼美的要求
• 须遵循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
• 使用的语文必须规范、优美,教材的题材、体裁、风格应丰富
多样,内容应涵盖各门各类的知识,富有社会文化内涵和时代
气息
• 应选形象、直观、具想象力、感性且色彩较强的儿童文学作品
题材

编入教材 融入教材
• 人文因素:文学、艺术文化、 • 思维技能、学习技能、未来
思想感情、节日庆典、风土人 研究技能、信息通讯技术
情、品德修养
• 社会生活内容:人际沟通、生
活起居、公共设施、休闲保健
、时事文化
• 普及知识:工艺与科技、自然
环境、生物世界
必须重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注重其对学生情操的
陶冶和潜移默化之作用
教材内容须符合我国的国情,以加强学生对本身的文化
和价值观的认识,在道德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方面获得
熏陶
配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跟上时代,开拓学生的视野
增值元素
创造与革新元素 创造 : 产生原本的、创始的、新颖的想法
革新:产生创意的想法并应用在实际的情境中
信息通讯技术 应用信息通讯技术来通讯、获取资料和完成任务
用来巩固和加强语文学习
企业家元素 培养学生拥有企业家及系统化的工艺和职业知识之技能、态度、精神
及道德价值与操守
思维技能 训练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提升认知和感知能力,提出创意看
法和完成创意作品,有能力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学习技能 能够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随时更新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未来研究技能 是整理思绪,规划生活的一种方式。帮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和采取适
当的行动以免对未来的挑战
多元智能 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学习者的重要性,促进主动学习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更
了解、更有信心及乐于终身学习
情境学习 运用既有的经验与日常生活、社会及工作领域联合起来
高层次思维技能的说明
高层次思维技能 说明
应用 在不同的情况下应用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以处理事情

分析 把信息分解成各小部分,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概念,并厘清各部分之
间以及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评价 应用知识,经验,技能和价值来进行衡量,作出决定,并提出理由

创造 产生具创造性和革新性的想法、产品或方法
语文评价
o 需以《小学华文课程标准》为依据,评价目标须与教学目标
一致,要覆盖课程标准的全部重要内容
o 具有强化教学、促进学习、评估水平和反馈课程
o 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与需求,重视教与学的质量、历程,
并全面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能力
o 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树立信心,激励学生积极主动
地发展语言能力
o 需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o 注重学生的考查能力和表达能力
o 强调开放式内容,实践真实性评价
教学设备
•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
• 重视教师的培训
• 备有一定数量的收录机、头影仪、幻灯机、电视机、录像机、电
脑及其它辅助器材
• 也可装备视听教师、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
• 教师应努力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
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课程目标

修完小学华文课程后,学生应能:
1.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和感受;在讨论中跟别人达成共识,以解决问题 .

2. 专注、耐心地听话,以获取信息,针对课题发问,
流畅地叙事说理,发表意见。
3. 认识约 2500 个汉字,并能以硬笔和毛笔书写汉字。

4. 掌握各种阅读技巧,从各种媒体获取信息;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发展良好的语感。

5. 具有自行阅读、独立思考与欣赏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
阅读习惯。
6.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各种媒体,有效地以各类应用文与人
互通信息。

7. 掌握书写技巧,写作各体裁的文章。

8. 积极参与语文活动,养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

9. 提升道德观念和培养国民意识
现行华文课程的实施建议
(一)汉语拼音

降低对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如儿化、轻声词等不应“贪多”“贪

深”,至少不应超出《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的要求。笔者发
现有几年的 UPSR 考题中的轻声和儿化超出了该纲要的范围。这不
是说我们可以忽视语音规范,但是,对小学生作出这样的要求毕竟
是不切合实际的。有迹象显示,我国的许多语文教师,甚至学院讲
师,在这方面都会面对问题,与其昏昏,又怎能使人昭昭?
(二)识字教学

柳斌先生也曾说过“人生识字聪明始”。小学低年级基本上是文字教

育,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是语言教育,而高中则是文学教育。因此我们
认为《华文课纲》应该有识字教学的专项要求,而不是像目前这
样“附属”在书写教学中。 正如前文田本娜说的以及在本文“附
录”所见到的:我国小学六年级识字量为最高的情形( 508 字)在其
他国家 / 地区早已不复存在,应将识字教学列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并且加大低年级的识字量。
(三)教材

阅读是内化的吸收,表达是文化的运用,没有大量的“进”,也就没

有办法“出”。因此,实有必要加强我国教材课文的长度和深度。目
前,从小四开始,国文科和英文科已有固定的课外文学读本(惟独华
文科没有),这也足以证明其它语文科也着重“吸收”。
(四)写作教学

作文不能脱离儿童的生活,背离儿童心智发展的客观规律。”孩子的世界原本

就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因此,在小学阶段就作出习写议论文的要求,恐怕是
在“好心做坏事”。 此外,写儿童诗应算是一种文学创作,而‘创作’与‘写
作’的性质是不同的,创作是文学,写作的则是文章”。
小学教育属基础教育,在此阶段要求创作,似乎过早了一些。同时,目前的在

职教师对写儿童诗的教学也不甚了解,市面上也难以找到相关的资料,有关单
位的培训课程也似乎没有展开。因此,有关习写儿童诗的技能在基础教育阶段
出现是有欠妥善的。
(五)语文知识

中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已提出要淡化语法和语文知识教学,“我

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是能使用这种语言讲话
的人,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的人”。这显示学了语文知识,我们对该
种语言认识很多,但却可能一点也不会使用该种语言。所以,《华文
课纲》有必要在这方面作进一步淡化。
思考题

1. 依据国家教育哲理,探讨教师如何达致小学华文课程的
总目标。( 20 分)
参考资料
吴忠豪 . (2010).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马来西亚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小学课程标准 · 基础模组 · 华文》,马


来西亚: 马来西亚教育部, 2012 ,页 4 。

吕立民 正视我国华文小学 《华文》课程与教学问题 http://


www.dongzong.my/resource/images/doc/mlxyhwjy/serial08/
mlxyhwjy08-001.pdf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