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4

中一华文

• 星期三 ( 10.30am – 11.30am )

• 叶佩璇老师 ( Pn Yap Pei Suan)

• 华文练习一 (单线簿子)

• (蓝色 / 黑色圆珠笔)

• 电子课本
Google Classroom ( 2021 中一华文)
BAHASA CINA

Code :
hmxlhnq
出席报告:
•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
faF4LMG1QNTiUJUiLNslPk-
RSVAcuzGGIWhJ_VulQBjIw3Jw/viewform
第一单元 ---
成长的足迹

《捅马蜂窝》
冯骥才
日期

1.
2.
3.
4.
5.
6.
第一单元 成长的足迹

一、捅马蜂窝

感悟、品味
问:文章的开头描写了爷爷的后院,作者有何用意?
答:文章的开头描写了爷爷的后院,巧妙地凸显了
人物的性格,为故事情节作了有力的铺垫。

生字新词:
1.

03/01/2021 6
生字新词
:捅 (tǒng) :刺戳 chuō ;扎。
1.

2 马蜂:学名“胡蜂”。昆虫,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
尾端有毒刺,以花蜜虫类为食。

3 冒失 (shi) 鬼:做事鲁莽的人。文中将马蜂拟人化。

4 蜇 (zhē) :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

5 襟 (jīn) :上衣或袍子胸前的部分。

6 摇撼 (hàn) :使劲摇动。 6/6




7 疙 (gē) 瘩 (da) :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

8 罪孽 (niè ) :应当受到报应的罪恶。
《捅马蜂窝》

冯骥才
初步理解
默读任务:
1. 马蜂窝筑在什么地方?
2. 作者用什么工具捅马蜂窝?
3. 作者被马蜂蜇了之后有什么后果?
4. 马蜂后来是怎么死的?
爷爷的后院虽小,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
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
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
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
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
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
蜘蛛网上去。

文章开头描写爷爷的后院,即为马蜂窝
提供了生存的背景,又巧妙地突显了人
物性格,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了有力的
铺垫。
长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
蝉衣
沉甸甸( diàn ) : 形 酷似小苹果,果皮色
容物体因过重,像要 泽鲜红,口感酸甜可
掉下来的样子。 口。

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
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
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
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
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
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
屋来。
做事鲁莽的人。文中将
马蜂拟人化。
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
马蜂窝
“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
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 !” 奶奶总为这个马蜂
窝生气。
蛰( zhē ):蜂、蝎
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动
物。

“不行,要蜇死人的 !” 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
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以反复修辞手法呈现,
强调其后果的严重性。
大人越说做不得的事情,越想尝试。
大人们的对话,使作者的淘气欲望的
产生变得合理。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
强烈渴望。那多有趣 ! 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
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
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
口。
褂子( guà zi ) : 中式 襟( jīn ):上衣或袍
的大上衣。 子胸前或背后的部分。

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
遮盖下半张脸,只露出一双眼。又把两根竹
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
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
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去,然后把门
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
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
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
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
善用动词、形容词和拟声词,生动地
描绘了蜂群受惊且猛然逃出时紧张可
怕的情景。

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
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
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
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
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
我关在门外。
动脑筋:复仇者指的 比喻修辞手法,一方面写
是什么?为什么被作 出了马蜂窝被捅后马蜂的
者称为“复仇者”? 愤怒状态,同时也写出了
作者当时的害怕心理。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
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
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
呆了。我抬乎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
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 ! 我捂着脸大叫。
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疙瘩( gē da ) : 皮肤上
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
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
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
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
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好不轻
呢 ! 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
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
怕那 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我做了“坏事”,所以我的内心一直是害怕的

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
的动作,说明作者战战兢兢的
举动。请问这是什么复句?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
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唤我
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
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
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
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 ! 我惊吓得差
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 怕什么,它早死了 !” 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
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
说:“这就是蜇你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
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
自己也就死了。”“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
它不就完了吗?” 动脑筋:用一句俗语
说明这现象?
河水不犯井水 /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
命的!”爷说。
动脑筋:从这句话说
明作者的情感变化。 从害怕敬佩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
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
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
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
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
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
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罪孽( niè ):应当受到
报应的罪恶。
不是,因为这是作者打
从心里的疑问,所以只
是普通的疑问句。
动脑筋:这是反问修
辞手法吗?为什么?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
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
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句子突显作者懊悔的心理。
动脑筋:以你的 想要重新善待它 / 要向
看法,为什么作 它道歉(自由想象)
者要等马蜂?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
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
,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
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
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
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
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
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
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
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
件伤害旁人的事。
说明作者的刻骨铭心。不单单是因为自己挨蛰,更因为
自己的负罪感。
善待生命
不冒失行事
要为他人着想
理解与赏析
《捅马蜂窝》
1. 爷爷和奶奶的对话,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2. 阅读课文第⑥段至第⑧段,体会“我”捅马蜂
窝前后的心理变化,然后完成以下流程图。

有趣 / 兴奋 胆怯 / 迟疑 害怕 / 后悔
3. 从第⑦段“我”捅马蜂窝的过程中,找出描写马蜂反应的语句。
4.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
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
的气势使我惊呆了。

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作者
要如此写?

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
写出马蜂家园被毁,受
到伤害后拼死复仇的气
势。
5. 从故事的结果
中感悟道理 / 启
发。
我们不应冒失行事
,要善待生命,并
多为他人着想。
1. 我们不应冒失行
事,要善待生命,
并多为他人着想。
1. 我们不应冒失行事,要
善待生命,并多为他人着想

2. 人类与动物应该互不侵
犯,互不干扰,和谐地相处

5. 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
窝,为什么作者会有前后不同的表现?

因为在捅马蜂窝之前,作者只
是基于好奇与渴望之下冲动行
事;捅马蜂窝之后,作者震撼
于渺小的马蜂为了捍卫家园,
视死如归的勇敢产生了敬畏之
情。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