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0

05 地基变形计算

目 录
contents 01 土的压缩性

02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土的压缩性,

课程要求
熟悉压缩试验方法,

掌握土的压缩性指标确定方法,

熟练掌握地基最终沉降计算的分层总和法和规
范法,了解一维固结理论。
01
土的压缩性
01 土的压缩性

土的压缩性指的是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5.1.1 土的压缩性的基本概念

地基土被压缩,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 2 3
固体颗粒被压缩; 土中水及封闭的气体 孔隙中的水和气体被
被压缩; 挤出。

通过试验表明:在一般的压力作用下,固体颗粒和水的压缩量不到地基土压缩量的 1 /4 00 ,可
以忽略不计。 土的压缩被认为只是由于土中水和气体从孔隙中被挤出,孔隙体积减小的结果。
01 土的压缩性

土的压缩变形的快慢与土的渗透性有关。
5.1.1 土的压缩性的基本概念

渗透性大的无黏性土,压
缩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很短 压缩过程与
荷 时间的关系 土的固结指的是土
,压缩变形很快完成;
载 体在外力作用下, 饱和黏性土体
饱和黏性土体

用 渗透性小的饱和黏性土来 压缩量随着时间增
说,压缩过程所需要的时 长的过程。
间很长,甚至几十年才能
达到沉降稳定。
01 土的压缩性

土的压缩变形的快慢与土的渗透性有关。 5.1.1 土的压缩性的基本概念

这种压缩过程与时间的关系,用固结来表示。

在荷载作用下,渗透性大的无黏性土,压缩
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很短,压缩变形很快完成
土的固结指的是土体在外力作
; 用下,压缩量随着时间增长的
但对于渗透性小的饱和黏性土来说,压缩过 过程。对于饱和黏性土体来说
,土的固结问题尤为重要。
程所需要的时间很长,甚至几十年才能达到
沉降稳定。
01 土的压缩性

在计算地基变形时,必须先取得土的各 5.1.2.1 侧限压缩试验


项压缩性指标才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压缩试验在压缩仪(也称为固结
仪)中完成,由于土样受到环刀
、压缩容器的束缚,在整个压缩
过程中只能发生竖直方向的变形
,不可能发生侧向变形,所以这
种试验方法也被称为侧限压缩试
验。
图 5.1 固结仪的固结容器简图
01 土的压缩性 5.1.1 土的压缩性的基本概念

ei 的计算公式

土体在天然状态或是人工饱和后,进行逐级加压。
在每级竖向压力 pi 的作用下使土样变形至稳定,用百分表测出土样稳定后的变形量

si ; p0 p1
通过换算得出每级压力作用下的孔隙比 ei 。

s
Vv = Vv = 土粒高
e0 e 度在受
H0

H1/(1+e)
H0/(1+e0)

H1
Vs = Vs = 压前后
不变
1 1
01 土的压缩性 5.1.1 土的压缩性的基本概念

ei 的计算公式

根据孔隙比的定义,在加荷载前,
假设 Vs=1 ,则有 Vv=e0 ,整个土样的高度为 H0 ,
H0
Vs 
可得 1  e0;
Hi
Vs 
加荷后 1  ei ,
又根据土样的横截面积也不变这个条件,可得
H0 Hi H 0  si
 
1  e 0 1  ei 1  ei
则有: e0  ei
si  H0
1  e0 ( 5.2 )
或是: si
ei  e 0  (1  e0 ) ( 5.3 )
H0
01 土的压缩性 5.1.1 土的压缩性的基本概念

以横坐标表示压力 p ,纵坐标表示孔隙比 压缩曲线


e ,则可绘制出 e-p 曲线,该曲线称为压缩
曲线

si
ei  e 0  (1  e0 )
H0
上式中的 e0 表示土的初始孔隙比,可由

土的三个基本实验指标求得,即为:

Gs (1  w)  w G s (1  w) w
e0  1  1 (5.4 )
 
图 5.2 压缩曲线
01 土的压缩性 5.1.1 土的压缩性的基本概念

压缩曲线可按两种方式绘制 :
一 种 是 普 通 坐 标 绘 制 的 e-p 曲 线 , 在 常 规 试 验 中 , 一 般 按
50 、 100 、 200 、 300 、 400 ( kPa )五级加荷;
另一种方式为半对数直角坐标绘制的 e-lgp 曲线,所示,横坐标按 p 的常用对数取值,试验时
以较小的压力开始,采用小增量多级加荷,并加到较大的荷载为止,压力等级宜为
12.5 、 18.75 、 25 、 37.5 、 50 、 100 、 200 、 400 、 800 、 1600 、 3200 ( kPa )。
01 土的压缩性 5.1.2.2 压缩性指标

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小量与有 ( 1 )压缩系
效压应力增量的比值,用 a 表示,单位 数
为 MPa-1 。
de
a 通常采用压力间隔由 p1=100kPa 增加到
dp
p2=200kPa 时所得的压缩系数 a1-2=10(e1-
e e1  e2 e2) MPa-1 来评价土的压缩性高低
a 
p p 2  p1
土的类别 a1-2 (MPa-1)

高压缩性土 0.5

中压缩性土 0.1-0.5

低压缩性土 <0.1
01 土的压缩性 5.1.2.2 压缩性指标

土的压缩指数是指土体在侧限条件下孔隙比减 ( 2 )压缩指
小量与有效压应力常用对数值增量的比值。 数

对于 e-lgp 曲线,它的后半段接近直线,所以用该曲线中某一压力段的直线段斜
率的负值来表示压缩指数 Cc :

e1  e2 e
Cc  
lg p 2  lg p1 lg  p 2 / p1 
土的类别 CC

高压缩性土 0.4

中压缩性土 0.2-0.4

低压缩性土 <0.2
01 土的压缩性 5.1.2.2 压缩性指标

土的压缩模量定义为:土体在侧限条件下的竖向压应 ( 3 )土的压缩模
力与竖向应变之比,也称为侧限压缩模量,用 Es 表 量
示。
H 2 1  e 2 H 1 - H
 
H 1 1  e1 H1
H e1 - e2

H1 1  e1
p p 1  e1
Es   
H H 1 e1  e2 a 图 5.3 侧限条件下压力增量 p 施加前后土样高度的变
1  e1 化

压缩模量
压缩模量 EEss 是土的压缩性指标的又一个表达式,其单位为 MPa 。由式(
是土的压缩性指标的又一个表达式,其单位为 MPa 5.10 )可知,压缩模量
。由式( 5.10 )可知,压缩模量 EEss 与压缩
与压缩
系数
系数 aa 成反比,
成反比, EEss 越大,土的压缩性就越低。
越大,土的压缩性就越低。
01 土的压缩性 5.1.2.2 压缩性指标

土体在侧向条件下的竖向应变与竖向附加压应力之比, ( 4 )土的体积压缩系
也称为单向体积压缩系数,即土的压缩模量的倒数。 数

V V / V1 H / H1 1
mv    
 p p Es

图 5.3 侧限条件下压力增量 p 施加前后土样高度的变



01 土的压缩性

天然土层在历史上所经受的最大固结压力(有效应力),称为 5.1.3 天然土层的固结状


先期固结压力,或前期固结压力,以 pc 来表示。 态

正常固结土在历史上所经受的先期固结压力
等于现有覆盖土重( p1 )

pc
OCR  超固结土历史上曾经受过大于现有覆盖土重
p1 的先期固结压力

欠固结土的先期固结压力小于现有覆盖土重。

将先期固结压力与现有覆盖土重的比值定义为超固结比
( OCR )
01 土的压缩性

5.1.3 天然土层的固结状

图 5.4 沉积土层按先期固结压力 pc 分类
01 土的压缩性 5.1.3 天然土层的固结状态

5.1.3 天然土层的固结状

当考虑土层的应力历史进行变形计算时,应进行高压固结试验,确定先期固结压力、
压缩指数等压缩性指标,试验成果用 e-lgp 曲线表示。确定先期固结压力最常用的方
法是 A. 卡萨格兰德建议的经验作图法,作图步骤如下:

( 1 )在 e-lgp 曲线上找出曲率半径最小
的一点 A ,过 A 作水平线 A1 和切线 A2 ;
( 2 )作∠ 1A2 的角平分线 A3 ,与 e-lgp
曲线上直线段的延长线相交预一点 B ;
( 3 ) B 点所对应的有效应力 pc ,即为先

期固结压力。 图 5.5 确定先期固结压力的卡萨格兰德法


01 土的压缩性 5.1.3 天然土层的固结状态

5.1.3 天然土层的固结状

判断土的固结状态还应适当参考建筑物场地、地形、地貌等形成历史的调查资料。

斯开普顿在对大量资料进
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按 cu
pc  ( 5.13 )
塑性指数近似确定 pcc 的公式, 0.11  0.0037 I p
可供近似计算参考: 式中 cu—— 为土的不排水剪抗剪强
度, kPa ;
Ip—— 塑性指数。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02
02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沉降计算方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是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内容,计算地基最终沉
降量的方法有多种。以下主要阐述计算地基沉降:

分层总和法

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方法
5.2.1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总和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分层总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地基最终沉 分层总和
降量的计算方法。 法

 假定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只发生在有限厚度的范围内(即压缩层),
将压缩层厚度内的地基土分层;
 分别求出各分层的应力;
 假定在每个分层内应力呈直线变化,取其平均应力;
 利用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得到各层土的变形参数,计算各分层的压缩变形量;
 最后求和得到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通常采用基底中心点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5.2.1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总和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将基底以下土分为 n 个薄层,假定第 i 层土的厚度为 hi ,其上下表
分层总和
面的自重应力分别为 和 ,取其平均值 法
 cz(i-1)  czi p1i  ( cz ( i 1)   czi ) 2

压缩曲线上与之对应的孔隙比为 1i
e ; 其上下表面的附加应力
 z (i 1)
分别为

和 zi  zi  ( z (i 1)   zi ) 2
,取其平均值为
, p 2i  p1i   zi
2i e
压缩曲线上与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之和 所对应
的孔隙比为 。
根据侧限压缩的基本公式,求得该分层的压缩变形量
e1i  e2i si 为
si  hi ai
1  e1i  s i   zi hi
1  e1i
若已知压缩模量 Esi ,则应
有 n n
a p n n
pi n
s   s    H  
i H
i i
vi i
i  H i   mvi pi H i
i 1 1 e
i 1 i 1 1i i 1 E si i 1
5.2.1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总和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分层总和
计算步骤 : 法
( 1 )分层。分层:① 分层厚度不超过基底宽度的 0.4 倍,即 hi 0.4b ;② 天然土层界
面及地下水位都原则应作为薄层的分界面。
 czi
( 2 )计算基底中心点下各分层面处的自重应力
zi
和附加应力 。
z
( 3 )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n  zn  c zn
。按照  0.2  zn  czn  0.1
(对软土, )确定计算深度或压缩层厚度。
( 4 )计算各分层土的平均自重应力1i
p  czi
, 平均附加应力 p 2i 和p1i   zi
p1i p 2i
,从该土层的压缩曲线中由 及
e1i e 2i
查得相应的 和 。
若已知初始孔隙比和压缩系数,或已知侧限压缩模量,则不需要查 e-p 曲线求孔隙比。
( 5 )由式( 5.14 )或( 5.15 )计算每一分层土的变形量 si ,按式( 5.16 )计算
地基(或基础)的最终沉降量。
5.2.1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总和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例 5.1 】 某厂房柱下单独方形基础,已知基础底面积尺寸为 4m×4m ,埋深 d =

1440kN 
1.0m ,地基为粉质黏土,地下水位距天然地面 3.4m 。上部荷重传至基础顶面 F =
 ,土的天然重度 = 16.0kN/m³
sat ,饱和重度 = 17.2kN/m³ ,有关计算资料
如图 5.6 所示。试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最终沉降(已知 fak=94kPa )。

图 5.6 例 5.1 图
5.2.1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总和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解】
( 1 ) 计算分层厚度
每层厚度不超过 0.4b=0.4×4=1.6m ,地下水位以上分两层,各 1.2m ,地下水位以下按
1.6m 分层。
( 2 )计算地基土的自重应力
自重应力从天然地面起算,计算附加应力时 z 的取值从基础底面起算。自重应力计算结
果见表 5.1 。
表 5.1 例 5.1 自重应力
z (m) 0 1.2 2.4 4.0 5.6 7.2

c (kPa) 16.0 35.2 54.4 65.9 77.4 89.0


5.2.1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总和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 3 )计算基底压力

G   G Ad  20  4  4  1  320 kN

F  G 1440  320
p   110 kPa
A 4 4
( 4 )计算基底附加压

p 0  p   m d  110  16.0  1  94 kPa
5.2.1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总和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 5 )计算基础中点下地基中附加应力
用角点法计算,过基底中点将荷载面四等分,计算边长 l=b=2m , z =4cp0 。其中
角点附加应力系数 c 由表 4.4 确定,计算过程见表 5.2 。
表 5.2 例 5.1 附加应力
z(m) z/b c z (kPa) c (kPa) z /c zn
0 0 0.2500 94.0 16.0
1.2 0.6 0.2229 83.8 35.2
 
2.4 1.2 0.1516 57.0 54.4  
4.0 2.0 0.0840 31.6 65.9
5.6 2.8 0.0502 18.9 77.4 0.24
7.2 3.6 0.0326 12.3 89.0 0.14 7.2
5.2.1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总和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 6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zn
根据 z <0.2c 的确定原则,由计算结果,取 zn =7.2m 。

( 7 )最终沉降计算
根据 e-p 曲线,计算各土层的沉降量,计算过程见表 5.3 。

表 5.3 例 5.1 各土层的沉降量(压缩量)计算

z (m) 0 1.2 2.4 4.0 5.6 7.2

c (kPa) 16.0 35.2 54.4 65.9 77.4 89.0

z (kPa) 94.0 83.8 57.0 31.6 18.9 12.3

h ( mm ) 1200 1200 1600 1600 1600


c
(kPa) 25.6 44.8 60.2 71.7 83.2
5.2.1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总和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 z (kPa) 88.9 70.4 44.3 25.3 15.6

 z   c (kPa) 114.5 115.2 104.5 97.0 98.8

e1 0.970 0.960 0.954 0.948 0.944

e2 0.937 0.936 0.940 0.942 0.940


e1  e 2
1  e1 0.0168 0.0122 0.0072 0.0031 0.0021

si(mm) 20.2 14.6 11.5 5.0 3.4

按分层总和法求得基础最终沉降量为
s   si  54.7 mm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提出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以


下简称《规范法》)是一种简化了的分层总和法。

性质相同的同一土层,压缩性指标相同时,按一层进行计算;
该法引入了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和应力面积的概念;
在实践经验基础上,重新规定了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及地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5.2.2.1 计算原理

设每层地基土层均质、压缩模量 Es 不随深度变化,根据变形计算的公式( 5.15 )和


( 5.16 ),总的沉降量为
n
 zi
s   hi
i 1 E si
( 5.17
其中,  zi hi 为第 i 层附加应力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如图总阴影部分,用符号
) A3456 表示。
zi zi 1
 zi hi  A3456  A1234  A1256    z dz    z dz
0 0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5.2.2.1 计算原理

5.2.2.1 计算原理

z z z 1 z
  dz  
0
z
0
p0dz  p0   dz  p0 (  dz ) z  p0  z
0 z 0
1 z
   dz 深度 z 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z 0
也可采用“角点法”,应用叠加原理计算。
 zi hi  p0  i zi  p0  i 1 zi 1  p0 ( i zi   z 1 zi 1 )
 zi
n n
p0
所以式( 5.17 )成为 s 
 hi   ( i z i   i 1 z i 1 )
i E si i 1 E si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表 5.5 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
l/b
z/b
1.0 1.2 1.4 1.6 1.8 2.0 2.4 2.8 3.2 3.6 4.0 5.0 10.0
0.0 0.2500 0.2500 0.2500 0.2500 0.2500 0.2500 0.2500 0.2500 0.2500 0.2500 0.2500 0.2500 0.2500
0.2 0.2496 0.2497 0.2497 0.2498 0.2498 0.2498 0.2498 0.2498 0.2498 0.2498 0.2498 0.2498 0.2498
0.4 0.2474 0.2479 0.2481 0.2483 0.2483 0.2484 0.2485 0.2485 0.2485 0.2485 0.2485 0.2485 0.2485
0.6 0.2423 0.2437 0.2444 0.2448 0.2451 0.2452 0.2454 0.2455 0.2455 0.2455 0.2455 0.2455 0.2456
0.8 0.2346 0.2372 0.2387 0.2395 0.2400 0.2403 0.2407 0.2408 0.2409 0.2409 0.2410 0.2410 0.2410
1.0 0.2252 0.2291 0.2313 0.2326 0.2335 0.2340 0.2346 0.2349 0.2351 0.2352 0.2352 0.2353 0.2353
1.2 0.2149 0.2199 0.2229 0.2248 0.2260 0.2268 0.2278 0.2282 0.2285 0.2286 0.2287 0.2288 0.2289
1.4 0.2043 0.2162 0.2140 0.2164 0.2180 0.2191 0.2204 0.2211 0.2215 0.2217 0.2218 0.2220 0.2221
注:表列数值可内插。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1.4 0.2043 0.2162 0.2140 0.2164 0.2180 0.2191 0.2204 0.2211 0.2215 0.2217 0.2218 0.2220 0.2221
1.6 0.1939 0.2006 0.2049 0.2079 0.2099 0.2113 0.2130 0.2138 0.2143 0.2146 0.2148 0.2150 0.2152
1.8 0.1840 0.1912 0.1960 0.1994 0.2018 0.2034 0.2055 0.2066 0.2073 0.2077 0.2079 0.2082 0.2084
2.0 0.1746 0.1822 0.1875 0.1912 0.1938 0.1958 0.1982 0.1996 0.2004 0.2009 0.2012 0.2015 0.2018
2.2 0.1659 0.1737 0.1793 0.1833 0.1862 0.1883 0.1911 0.1927 0.1937 0.1943 0.1947 0.1952 0.1955
2.4 0.1578 0.1657 0.1715 0.1757 0.1789 0.1812 0.1843 0.1862 0.1873 0.1880 0.1885 0.1890 0.1895
2.6 0.1503 0.1583 0.1642 0.1686 0.1719 0.1745 0.1779 0.1799 0.1812 0.1820 0.1825 0.1833 0.1838
2
2.8 0.1433 0.1514 0.1574 0.1619 0.1654 0.1680 0.1717 0.1739 0.1753 0.1763 0.1769 0.1777 0.1784
3.0 0.1369 0.1449 0.1510 0.1556 0.1592 0.1619 0.1658 0.1682 0.1698 0.1708 0.1715 0.1725 0.1733
3.2 0.1310 0.1393 0.1450 0.1497 0.1533 0.1562 0.1602 0.1628 0.1645 0.1657 0.1664 0.1675 0.1685
3.4 0.1256 0.1334 0.1394 0.1441 0.1478 0.1508 0.1550 0.1577 0.1595 0.1607 0.1616 0.1628 0.1639
3.6 0.1205 0.1282 0.1342 0.1389 0.1427 0.1456 0.1500 0.1528 0.1548 0.1561 0.1570 0.1583 0.1595
3.8 0.1158 0.1234 0.1293 0.1340 0.1378 0.1408 0.1452 0.1482 0.1502 0.1516 0.1526 0.1541 0.1554
4.0 0.1114 0.1189 0.1248 0.1294 0.1332 0.1362 0.1408 0.1438 0.1459 0.1474 0.1485 0.1500 0.1516
4.2 0.1073 0.1147 0.1205 0.1251 0.1289 0.1319 0.1365 0.1396 0.1418 0.1434 0.1445 0.1462 0.1479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4.4 0.1035 0.1107 0.1164 0.1210 0.1248 0.1279 0.1325 0.1357 0.1379 0.1396 0.1407 0.1425 0.1444
4.6 0.1000 0.1070 0.1127 0.1172 0.1209 0.1240 0.1287 0.1319 0.1342 0.1359 0.1371 0.1390 0.1410
4.8 0.0967 0.1036 0.1091 0.1136 0.1173 0.1204 0.1250 0.1283 0.1307 0.1324 0.1337 0.1357 0.1379
5.0 0.0935 0.1003 0.1057 0.1102 0.1139 0.1169 0.1216 0.1249 0.1273 0.1291 0.1304 0.1325 0.1348
5.2 0.0906 0.0972 0.1026 0.1070 0.1106 0.1136 0.1183 0.1217 0.1241 0.1259 0.1273 0.1295 0.1320
5.4 0.0878 0.0943 0.0996 0.1039 0.1075 0.1105 0.1152 0.1186 0.1211 0.1229 0.1243 0.1265 0.1292
5.6 0.0852 0.0916 0.0968 0.1010 0.1046 0.1076 0.1122 0.1156 0.1181 m
0.1200 0.1215 0.1238 0.1266
5.8 0.0828 0.0890 0.0941 0.0983 0.1018 0.1047 0.1094 0.1128 0.1153 0.1172 0.1187 0.1211 0.1240
6.0 0.0805 0.0866 0.0916 0.0957 0.0991 0.1021 0.1067 0.1101 0.1126 0.1146 0.1161 0.1185 0.1216
6.2 0.0783 0.0842 0.0891 0.0932 0.0966 0.0995 0.1041 0.1075 0.1101 0.1120 0.1136 0.1161 0.1193
6.4 0.0762 0.0820 0.0869 0.0909 0.0942 0.0971 0.1016 0.1050 0.1076 0.1096 0.1111 0.1137 0.1171
6.6 0.0742 0.0799 0.0847 0.0886 0.0919 0.0948 0.0993 0.1027 0.1053 0.1073 0.1088 0.1114 0.1149
6.8 0.0723 0.0779 0.0826 0.0865 0.0898 0.0926 0.0970 0.1004 0.1030 0.1050 0.1066 0.1092 0.1129
7.0 0.0705 0.0761 0.0806 0.0844 0.0877 0.0904 0.0949 0.0982 0.1008 0.1028 0.1044 0.1071 0.1109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7.2 0.0688 0.0742 0.0787 0.0825 0.0857 0.0884 0.0928 0.0962 0.0987 0.1008 0.1023 0.1051 0.1090
7.4 0.0672 0.0725 0.0769 0.0806 0.0838 0.0865 0.0908 0.0942 0.0967 0.0988 0.1004 0.1031 0.1071
7.6 0.0656 0.0709 0.0752 0.0789 0.0820 0.0846 0.0889 0.0922 0.0948 0.0968 0.0984 0.1012 0.1056
7.8 0.0642 0.0693 0.0736 0.0771 0.0802 0.0828 0.0871 0.0904 0.0929 0.0950 0.0966 0.0994 0.1036
8.0 0.0627 0.0678 0.0720 0.0755 0.0785 0.0811 0.0853 0.0886 0.0912 0.0932 0.0948 0.0976 0.1020
8.2 0.0614 0.0663 0.0705 0.0739 0.0769 0.0795 0.0837 0.0869 0.0894 0.0914 0.0931 0.0959 0.1004
8.4 0.0601 0.0649 0.0690 0.0724 0.0754 0.0779 0.0820 0.0852 0.0878
m
0.0893 0.0914 0.0943 0.0938
8.6 0.0588 0.0636 0.0676 0.0710 0.0739 0.0764 0.0805 0.0836 0.0862 0.0882 0.0898 0.0927 0.0973

8.8 0.0576 0.0623 0.0663 0.0696 0.0724 0.0749 0.0790 0.0821 0.0846 0.0866 0.0882 0.0912 0.0959

9.2 0.0554 0.0599 0.0637 0.0670 0.0697 0.0721 0.0761 0.0792 0.0817 0.0837 0.0853 0.0882 0.0931

9.6 0.0533 0.0577 0.0614 0.0645 0.0672 0.0696 0.0734 0.0765 0.0789 0.0809 0.0825 0.0855 0.0905

10.0 0.0514 0.0556 0.0592 0.0622 0.0649 0.0672 0.0710 0.0739 0.0763 0.0783 0.0799 0.0829 0.0880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10.4 0.0496 0.0537 0.0572 0.0601 0.0627 0.0649 0.0686 0.0716 0.0739 0.0759 0.0775 0.0804 0.0857

10.8 0.0479 0.0519 0.0553 0.0581 0.0606 0.0628 0.0664 0.0693 0.0717 0.0736 0.0751 0.0781 0.0834

11.2 0.0463 0.0502 0.0535 0.0563 0.0587 0.0609 0.0644 0.0672 0.0695 0.0714 0.0730 0.0759 0.0813

11.6 0.0448 0.0486 0.0518 0.0545 0.0569 0.0590 0.0625 0.0652 0.0675 0.0694 0.0709 0.0738 0.0793

12.0 0.0435 0.0471 0.0502 0.0529 0.0552 0.0573 0.0606 0.0634 0.0656 0.0674 0.0690 0.0719 0.0774

12.8 0.0409 0.0444 0.0474 0.0499 0.0521 0.0541 0.0573 0.0599 0.0621 0.0639 0.0654 0.0682 0.0739

13.6 0.0387 0.0420 0.0448 0.0472 0.0493 0.0512 0.0543 0.0568 0.0589 0.0607 0.0621 0.0649 0.0707

14.4 0.0367 0.0398 0.0425 0.0448 0.0468 0.0486 0.0516 0.0540 0.0561 0.0577 0.0592 0.0619 0.0677

15.2 0.0349 0.0379 0.0404 0.0426 0.0446 0.0463 0.0492 0.0515 0.0535 0.0551 0.0565 0.0592 0.0650

16.0 0.0332 0.0361 0.0385 0.0407 0.0425 0.0442 0.0469 0.0492 0.0511 0.0527 0.0540 0.0567 0.0625

18.0 0.0297 0.0323 0.0345 0.0364 0.0381 0.0396 0.0422 0.0442 0.0460 0.0475 0.0487 0.0512 0.0520

20.0 0.0269 0.0292 0.0312 0.0330 0.0345 0.0359 0.0383 0.0402 0.0418 0.0432 0.0444 0.0468 0.052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5.2.2.2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经理论计算与建筑物沉降观测相比较
:
中等压缩 计算的沉降量与实际情况基
性地基 本吻合;

高压缩 计算沉降量小于实测沉降量,
性地基 最多可相差 40% 以上;

低压缩
计算沉降量大于实测沉降量。
性地基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5.2.2.2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引入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 s ,对式( 5.18 )进行修正,即


: n
p0
s   s s   s  ( z i  i  z i 1  i 1 ) ( 5.19
i 1 E si )
s—— 地基最终变形, mm;
s—— 按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 mm;
s——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根据地区变形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无地区经验时可按表 5.4 采用;
n—— 计算深度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
p0—— 相对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应力, kPa ;
Esi—— 为基础底面下第 i 层土的压缩模量,取土的自重应力至土的自重应力与附加应
力之和的压力段计算, MPa;
zi 、 zi-1—— 基础底面至第 i,i-1 层土底面的距离, m;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5.2.2.2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当量模量Es 的定义是根据总沉降量相等的原则按土层的分层变形量进行的加权平均值
,或定义为按附加应力面积 A 的加权平均值,即

Es 
Ai

p0 z n  n
A s
Ei

si
( 5.20
显然,Es 体现了各分层土的 E si 在沉降计算中的作用,完全等效于各分层的综合影响。

表 5.4 沉降计算经验系
数 s

基底附加压力 E s( MPa )
p0 (kPa) 2.5 4.0 7.0 15.0 20.0

p0 fak 1.4 1.3 1.0 0.4 0.2


p00.75 fak 1.1 1.0 0.7 0.4 0.2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5.2.2.3 沉降计算深度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 zn ,可通过试算确定,即要求满足:
n
s n  0.025 si ( 5.21
i 1 )

式中 s i i
——在计算深度 zn 范围内,第 层土的计算沉降值, mm ;
s n—— 在计算深度 zn 处向上取厚度为z 土层的计算沉降值, mm;
z 的值可由基
底宽度 b 按表 5.6 确定。
b(m) b ≤2 2 < b ≤4 4 < b≤8 b>8

z (m) 0.3 0.6 0.8 1.0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5.2.2.3 沉降计算深度

按式( 5.21 )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方法称为变形比法。


先假设一个沉降计算深度,进行校核,如不满足,再改变沉降计算深度,直至满
足为止。
如按式( 5.21 )计算确定的 zn 下仍有软弱土层时,在相同条件下,变形会较大
,所以尚应继续往下计算,直至软弱土层中所取规定厚度的计算沉降量满足式
( 5.21 )为止。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5.2.2.3 沉降计算深度

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 1~30m 范围内时,基础中点的地基沉降计算


深度 zn 也可由基底宽度 b 按下式估算

z n  b(2.5  0.4 ln b) ( 5.22



在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基岩时, zn 可取至基岩表面;当存在较厚的坚硬黏
性土层,其孔隙比小于 0.5 、压缩模量大于 50MPa ,或存在较厚的密实砂卵石层
,其压缩模量大于 80MPa 时, zn 可取至该层土表面。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计算方法优点

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物理意义比较明确。

《规范》推荐法,应用附加应力面积的原理,考虑了分层总和法的理
论简化所造成的计算值与实测沉降之间的差别,并进行了校正,计算
结果更符合实际。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5.2.2.3 沉降计算深度

【例 5.2 】 用《规范法》计算例 5.1 。


【解】
( 1 ) 自重应力、附加压力和附加应力的计算值同例 5.1 分层总和法计算过程;
( 2 )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z n  b(2.5  0.4 ln b)  4  (2.5  0.4 ln 4)  7.8 m

( 3 )确定各土层的压缩模量
1  e1i
E si  ( p 2i  p1i )
e1i  e2i
( 4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将基底分为四个 2m2m 的小矩形,计算尺寸 b=2m , l/b=1.0 ,基底中心点位于四个小矩
形的公共角点。中点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 角点平均附加应力系数的四倍,而角点平均附加
应力系数查表 5.5 ,结果见表 5.7 。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5.2.2.3 沉降计算深度

( 5 )计算各层沉降量
p0
s i  ( z i  i  z i 1  i 1 ) , 计算过程见表 5.7 。
E si
表 5.7 例 5.2 计算过程
z (m) l/b z/b Esi e2 s s
 z  i z i   i 1 z i 1
(m)


01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计算 5.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法

5.2.2.3 沉降计算深度

根据计算表所示,应有
z=0.6m , sn =0.9mm<0.025s =0.02555.6=1.39mm ,满足规范要求

( 6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p 0 z n  n 94  3.5443
Es    6.0 MPa
s 55.6
且 fak=p0 ,所以查表 5.4 得到 s=1.1 。
( 7 )基础最终沉降量
s   s s   1.1  55.6  61.2 mm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03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前面介绍的方法是确定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即地基土在建筑荷载
作用下达到压缩稳定后的沉降量。

在工程实践中,常需预估建筑物完工及一定时间后的沉降量和达
到某一沉降所需要的时间,这就需要解决沉降与时间的关系问题。

渗透固结理论是土力学的重要理论,本节重点介绍饱和黏性土体
的一维渗透固结理论。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1 饱和黏性土的渗透固结

饱和黏性土在外荷载引起的单向渗透固结过程,可借助弹簧 - 活塞模型来说
明。

过程的机械模型
土一维渗透固结
图 5.8 模拟饱和
z u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1 饱和黏性土的渗透固结

土的孔隙水压力 u 与有效应力对外荷载 z 的分担作用,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 1 )当 t=0 时,活塞瞬间施加压力,水来不及排出,弹簧没有变形,附加应力全部由水承担,
即 u=z , =0 ;
( 2 )当 t>0 时,随着荷载作用时间的延续,水受到压力后逐步排出,弹簧开始受力。逐步
增长,孔隙水压力 u 相应减小,但满足关系 z =+u , <z , u<z 。
t 
( 3 )当 时,即固结变形的最终时刻,水从孔隙中充分排出,孔隙水压力完全消散,
活塞最终下降到外荷载 z 全部由弹簧承担,饱和土的渗透固结完成,即 z = , u=0 ;
由此可见,饱和土的渗透固结过程也就是孔隙水压力随时间逐步消散和有效应力逐步增加的过程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1925 年,太沙基( K.Terzaghi )就建立了饱和黏性土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并


获得了一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的解析解,这一方程迄今仍被广泛应用。
适用条件:为荷载面积远大于压缩土层厚度,地基中的孔隙水主要沿着竖向渗流

不适用:堤坝或高层建筑地基的渗透固结,则是二维或三维的问题。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1 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及其解

在厚度为 H 的饱和黏性土层面施加一无限宽广的均布荷载 p ,土中所产生的附加应力 z 沿着


深度均匀分布,如图 5.9 中面积 abcd ,土层只沿深度 z 方向渗流,属一维问题。
在渗透过程中( t>0 ),面积 abce 和面积 bde 分别表示某时刻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沿深度
的分布情况。假定上表面( z=0 )可自由排水,下表面( z=H )不透水且不可压缩。

饱和黏性土
一维固结模型

u  超静水压力; z  有效应力;p  附加应力;u   z  p


u 0  起始超静水压力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1 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及其解

在厚度为 H 的饱和黏性土层面施加一无
限宽广的均布荷载 p ,土中所产生的附加应力
 z 面积 abcd, 沿着深度均匀分布 , 土层只沿
深度 z 方向渗流,属一维问题。
在渗透过程中( t>0 ),面积 abce 和面
积 bde 分别表示某时刻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 u  超静水压力; z  有效应力;p  附加应力;u   z  p
u 0  起始超静水压力
沿深度的分布情况。
假定上表面( z=0 )可自由排水,下表 饱和黏性土
面( z=H )不透水且不可压缩。 一维固结模型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1 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及其解

( 1 )外荷载是一次瞬间施加的,附加应力沿深度 z 均匀分
布。
(2) 土层的压缩速率取决于自由水的排除率,水的渗流符合达西定
律;

(3) 土层的渗透系数 k 和压缩系数 a 为常数;


(4) 土层仅在竖向产生排水固结(相当于完全侧限条件);

基本
假设 (5) 在固结过程中,土粒和孔隙水是不可压缩的;

(6) 土层是均质的、完全饱和的;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1 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及其解

在黏性土层中距顶面 z 处取一微分单元体,长度为 dz ,断面面积为 1×1 ,土体初始孔


隙比为 e0 ,单元体体积为 1×1×dz 。根据孔隙比的定义,可得其中土粒的体积为 :

( 5.2
4)

设在固结过程中的某一时刻 t, 从单元底面流入的流量为 q ,从单元顶面流出的流量为


q
q  dz ,此时的孔隙比为 e 。在 dt 时间段内,单元体内的水体积减少量为
z

 q   q
dVw   q  dz   q  dt  dzdt ( 5.2
 z   z
5)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1 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及其解

dz
Vv  eVs  e
此时的孔隙体积为 dt 。在 时间内,单元体孔隙体积
1  e0
的变化量为 Vv   dz  dzdt e
dV v  dt   e dt  ( 5.26
t t  1  e0  1  e0 t

根据假设,土体中土粒和水都是不可压缩的,所以此时间内单元体的水量变化量
应 该 等 于 单 元 体 孔 隙 体 积 的 变 化 量 ,dV
即w  dVv , 综 合 式 ( 5.25 ) 和
( 5.26 ),得
q dzdt e q 1 e
dzdt  即  ( 5.27 )
z 1  e0 t z 1  e0 t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1 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及其解

这就是饱和土体渗透固结过程的基本关系式。根据渗流达西定律,单位时
间内通过断面面积 A=1×1 的流量为
h k u
q  vA  ki  k  ( 5.28
z  w z )

h
式中 i
i—— 水头梯度, ;
z
u—— 超孔隙水压力,u   w h ;
h—— 测压管水头高度。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1 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及其解

de
由a dp 和有效应力原理,有
de  adp  ad   ad ( p  u )  adu
e u
a ( 5.29 )
t t
把式( 5.28 )、式( 5.29 )代入式( 5.27 ),得
 2u u
Cv 2 
z t ( 5.30
其中 Cv 称为土的竖向固结系数,单位为 m2/ 年或 cm2/)年,计算公式为
k 1 e0 
Cv  ( 5.31
a w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1 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及其解

式( 5.30 )即为饱和土的一维固结微分方程,根据不同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
件可求得方程的特解。如图 5.9 所示课题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为

t  0,0  z  H , u   z  p
0  t  , z  0(透水面),u  0
u
0  t  , z  H (不透水面),  0
z
t  , 0  z  H , u  0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1 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及其解

根据以上条件,采用分离变量法求得式( 5.30 )的特解,即深度 Z 处时刻 t 的


孔隙水压力为
m 2 2
4 
1  Tv  m 
u z ,t  p e 4
sin  z ( 5.32
 m 1 m  2H 

式中 m—— 正奇数,即 1 , 3 , 5 ,……;
e—— 自然对数的底;
H—— 排水最长距离,当土层单面排水时, H 等于土层厚度;当土层双面排水时,
H 等于土层厚度的一半;
Tv—— 时间因素(无量纲),有下式确定
Cv t
Tv  2
H (5.33)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1 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及其解

所谓固结度,是指在某一固结应力作用下,经过时间 t 后,土体发生固结或孔隙水
压力消散的程度。对于土层任一深度 Z 处经时间 t ,其有效应力为
zt  与总应力 p 之比
U zt
定义为固结度 ,即
 zt u0  u z ,t u z ,t
U zt    1
p u0 u0
( 5.34
式中 )
u —— 初始孔隙水应力,其大小即等于该点的初始固结应力。
0

对于工程而言,更有意义的是平均固结度。
平均固结度 Ut 定义为固结时间 t 时,土骨架已经承担的有效应力与全部附加应力
的比值,即有效应力沿着土层厚度的积分与初始孔隙水压力沿土层厚度积分的比值。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1 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及其解

平均固结度为沿土层厚度有效应力图形的面积与初始孔隙水压力图形面积之比
,即 Ut= 面积 abec/ 面积 abdc ,或
H H H H

Ut 

0
  dz 
zt
 0
u0 dz   u z ,t dz
0
 1

0
u z ,t dz
H H H
 pdz
0 0
u0 dz 
0
u0 dz ( 5.35 )

当土层为均质时,地基在固结过程中任一时刻 t 的固结沉降量 st 与地基的最终


沉降量 s 之比即为地基在 t 时刻的平均固结度,即
st
Ut  ( 5.36
s )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1 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及其解

当地基的固结应力、土层的性质和排水条件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固结度仅仅是
时间 t 的函数。它反映了孔隙 水压力向有效应力 转化的完成程度。显然, t=0
时, Ut=0 ; t= 时, Ut=1 。把式 (5.32) 代入式 (5.35) ,积分整理后得:
2
 2 2 2
8 1 m Tv 8  Tv 1 9 Tv
Ut  1 2


m 1 m
2
e 4
 1  2 (e

4
 e
9
4
 ......) (5.37)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1 一维固结微分方程及其解

该级数收敛很快,当 U t  0.3 时,可近似取其第一项


,即 2
8  Tv
Ut  1 2 e 4

(5.38)
为便于应用,常将 Ut 与 Tv 关系绘制成曲线。另外,为了简化计算,可用以下近似公
式表示:
 2
Tv  U t ,U t  0.60
4 (5.39)
Tv  0.933 lg(1  U t )  0.085, U t  0.60
以上解答是在起始孔隙水压力沿土层厚度均匀分布、单面排水的情况下求得的,
称为情况 0 。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2 固结度及其应用

在计算 中,将 起 始超孔 隙 水压力 近似 为 沿土层厚 度线性 变化。


单面 排 水 情况 下 , 设 土 层 排 水面 和不 排 水面的 起 始 超孔 隙 水压力 分别为 u 0
和 u 0 , 根据  u0 u0取 不 同可 分为 五 种 情况 :

图 5-10 固结土层中的起始压力分布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2 固结度及其应用

图 5-10 固结土层中的起始压力分布

情况 0 : a=1 ,应力图形为矩形,相当于土层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已经固结,基础底面积较大而压缩土层较
薄的情况;
情况 1 : a=0 ,应力图形为三角形分布,相当于大面积新填土层(饱和时)由于本身自重应力引起的固结
,或者土层由于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在地下水变化范围内,自重应力随深度变化的情况;
情况 2 : a=∞ ,应力图形为三角形分布,相当于基础面积小,土层厚,土层底面附加应力已接近于 0 的
情况;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2 固结度及其应用

图 5-10 固结土层中的起始压力分布

情况 3: a<1 ,应力图形为梯形分布,相当于土层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尚未固结,又在上
面修建建筑物的情况;
情况 4 : a>1 ,应力图形为梯形分布,上大下小,且土层底面附加应力大于 0 。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2 固结度及其应用
对于情况 1 和情况 2 ,根据其边界条件同样可求得平均固
结度公式,并制成表格,见表 5.8 。 表 5.8 U t  Tv 关系对照表
时间因数 Tv
固结度 Ut ( % )
情况 0 情况 1 情况 2
0 0 0 0
5 0.002 0.024 0.001
10 0.008 0.047 0.003
15 0.016 0.072 0.005
20 0.031 0.100 0.009
25 0.048 0.124 0.016
30 0.071 0.158 0.024
35 0.096 0.188 0.036
40 0.126 0.221 0.048
45 0.156 0.252 0.072
50 0.197 0.294 0.092
55 0.236 0.336 0.128
60 0.287 0.383 0.160
65 0.336 0.440 0.216
70 0.403 0.500 0.271
75 0.472 0.568 0.352
80 0.567 0.665 0.440
85 0.684 0.772 0.544
90 0.848 0.940 0.720
95 1.120 1.268 1.016
100 ∞ ∞ ∞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2 固结度及其应用

情况 3 和情况 4 ,则按照情况 0 与情况 1 或情况 2 叠加求得 Ut 与 Tv 关系。


情况 3 ,根据平均固结度的定义,把总应力分布(起始超孔隙水压力)图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即为情况 0 ,第二部分即为情况 1 。
对于第一部分
A1
Ut0  或A1  U t 0u0 H (a)
u0 H
第二部分
A2 1
U t1  , 或A2  U t1 (u0  u0 ) H (b)
1 2
 
(u0  u0 ) H
2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2 固结度及其应用

A1  A2
Ut3 
情况 3 的平均固结度 1 (c)
(u0  u0 ) H
2

把式( a )和式( b )代入式
1
( c )得 U t 0u0 H  U t1 (u0  u0 ) H
2 2U to  (1   )U t1
U t3  
1
(u0  u0 ) H 1  ( 5.40 )
2

式 中 Uti— 情 况 i 的 平 均 固 结 度 , 即
i=0,1,3 。
2U t 0  (  1)U t 2
情况 4 的 平均固结 Ut4  ( 5.41 )
1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2 固结度及其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推导中, 0 和
u u 0 分别表示排水面和不排水面上
的初始孔隙水压力或附加应力,并非完全对应土层上下表面处的附加应力

在一般实用计算中,可取参数 a= 排水面附加压力 / 不排水面附加压力。

若是双面排水,则不管附加应力分布如何,只要是线性分布,均按照情况
0 计算。但此时时间因数表达式中的 H 需以 H/2 代替,双面排水时取
a=1 。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3 固结系数的测

平均固结度 Ut 与时间因数 Tv 有关,而 Tv 又与固结系数 Cv 有关。


土的固结系数越大,土层固结越快。
为了正确估算地基固结和建筑物沉降速率,必须合理地测定固结系数。

01
时间对数法

02
时间平方根法

常用测定方法 03
三点计算法等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3 固结系数的测

时间平方根法:

由式( 5.39 )可知


2
U t  0.60时,U t  Tv ( 5.42 )

即 Ut 与 Tv 呈直线关系。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3 固结系数的测

要注意,当 Ut 较大时,( Ut>0.60), 两者并非直线关系。


对于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其平均固结度为
h0  h
Ut  ( 5.43 )
h0  h

式中 h0—— 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土样起始固结时的高度;
h—— 土样固结完成后的高度;
h——t 时刻土样达到 Ut 固结度的高度。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3 固结系数的测

由式( 5.33 )得:

CV ( 5.4
Tv  t
H 4)

把式( 5.43 )、( 5.44 )代入式( 5.42 )得:

2 Cv (h0  h )
h  h0   t ( 5.45 )
 H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3 固结系数的测

土样在固结过程中,其高度 h 与 t 呈直线关系( Ut<0.60 ) , 室内侧限压缩试

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如图 5.11 所示,该直线与纵轴交点为 A 点(坐标为 h0 ),该直


线记为 AB 。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3 固结系数的测定

当平均固结度 Ut=0.9 时,由式 (5.43) 可知,此时土样高度 h90=0.1h0+0.9h∞ 。由

式 (5.37) 可得 Tv=0.848, 所对应的固结时间 t90 为


H H
t90  0.848  0.921
Cv Cv (5.46)

点 C ( t90 , h90 ) 位于压缩曲线上,直线 AC 的方


程为 0 .9 Cv (h0  h )
h  h0   t ( 5.47 )
0.921 H

比较直线 AC 与直线 AB , AC 的斜率与 AB 的斜率之比为 1:1.15 。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3 固结系数的测

固结系数求解方法:
(1) 根据室内压缩试验绘制土样高度 h与 t 的关系曲线;
(2) 延长曲线开始段的直线,交纵坐标于 A 点;
h
(3) 过 A 作一直线,令其横坐标为前一直线横坐标的 1.15 倍,则直线与 t 曲
线
交点 C 对应的时间的平方根即为试验固结度达到 90% 所需要的时间 t90 。
2
(4) 该级压力下的固结系数 Cv 为: C  0 .848 H
v ( 5.48
t90

式中, H—— 最大排水距离,可取某级压力下试样的初始和终了高度平均值的一半。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3 固结系数的测定

【例 5.4 】 某工程地基为饱和黏土层,厚度为 8.0m ,顶部为薄砂层,底部为不透水基


岩。基础中点 O 下的附加应力:基底处 240kPa ,基岩顶面为 160kPa 。黏土地基的孔隙比
e1=0.88 , e2=0.83 ,渗透系数 k=0.610-8cm/s 。求地基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
【解】 ( 1 )计算最终沉降量
e1  e2 0.88  0.83
s h  800  21.3 cm
1  e1 1  0.88
( 2 )固结系数计算
e 0.88  0.83
a   0.25 MPa-1
 (0.24  0.16) / 2
0.88  0.83
em   0.855
2
k  0.6  10 8  3.15  10 7  0.19
k (1  em ) 0.19  (1  0.855)
Cv    14100 cm2/a
 ma 10  0.25  10 5
03 饱和黏性土体一维固结理论 5.3.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5.3.2.3 固结系数的测定

( 3 )时间因数
C v t 14100t 表 5.9 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Tv  2 
H 800 2
( 4 )计算附加应力比值 固结度 系数 时间因子 时间 沉降量


 1 240
  1.50
Ut /%  Tv t/a st / cm
 2 160
25 1.5 0.04 1.82 5.32
( 5 )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50 1.5 0.175 8.0 10.64
st  U t s
75 1.5 0.45 20.4 15.96
计算过程见表 5.9 。
90 1.5 0.84 38.2 19.17
04 有效应力原理 4.4.2 部分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

【本章小结】

1.压力作用下土体积缩小的特性称为土的压缩性,它是孔隙体积减小的结果。通过侧限
压缩试验可测定土的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等压缩性指标,用于地基沉降计
算。根据应力历史,可将地基土分为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和欠固结土三类。
2.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可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也可采用规范推荐公式法计算。分层总
和法是先将压缩范围内的土分层,然后计算各土层的压缩量,最后叠加各层压缩量得
到最终沉降量。分层总和法的概念清楚,但计算精度与分层厚度有关,还和地基土软
硬有关。中等地基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而坚硬地基、软弱地基,沉降计算
值与实测值相差甚远。沉降计算的规范推荐法一是对分层总和法的公式进行了改造,
对于分层厚度不要求,二是引进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修正计算结果,使得沉降量的计算
值与建筑物的实际沉降量接近。
04 有效应力原理 4.4.2 部分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

【本章小结】

3. 黏性土的固结与排水条件有关。对于均质土层,地基任一时间点的沉降量与
总沉降量的比值,定义为地基的固结度,用 Ut 表示。固结度与时间因数 Tv 有关
,还和排水面的附加应力与不排水面的附加应力之比有关。
课后思考题

5.1 土的压缩性指标各具有什么意义?如何获得各种指标,各指标间又有
何关系?
5.2 解释超固结比的定义,并根据超固结比来划分土层的状态。
5.3 计算最终沉降量的分层总和法的步骤有哪些?
5.4 分层总和法与规范法有何不同?
5.5 固结度的概念是什么?
课后思考题

5.6 某矩形基础的底面尺寸为 4m×2m ,天然地面下基础埋深为 1m ,设计地


面高出天然地面 0.4m ,计算资料见图 5.13 (压缩曲线用例 5.1 给出的曲
线)。试绘出土中竖向应力分布图 [ 计算精度;重度( kN/m3 )和应力
( kPa )均至一位小数 ] ,并分别按分层总和法的单向压缩基本公式和规范修
p 0  0.75 f ak
正公式计算基础底面中点沉降量( )。
课后思考题
5.7 由于建筑物传来的荷载,地基中某一厚度为 4m 的饱和黏土层产生梯
形分布的竖向附加应力,该层顶面和底面的附加应力分别为 240kPa 和
160kPa ,顶面和底面透水(见图 5.14 ),土层平均 k=0.2cm/
年, e=0.88 , a=0.39MPa-1 , Es=4.82MPa 。试求:① 该土层的最终沉降
量;② 当达到最终沉降量之半所需的时间;③ 当达到 120mm 沉降所需的时
间;④ 如果该饱和黏土层下卧不透水层,试求达到 120mm 沉降所需的时
间。
课后思考题
5.8 如图 5.15 所示厚度为 8m 的黏土层,上下面均为排水砂层,已知黏土层孔
隙比 e0=0.8 ,压缩系数 a=0.25MPa ,渗透系数 k=6.310-8cm/s ,地表瞬时加一无
限均布荷载 p=180kPa 。
试求:( 1 )加荷半年后地基的沉降量;
( 2 )黏土层达到 50% 固结度所需要的时间。
谢谢观看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