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8

03 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目 录
contents
01 土的三相组成

02 土的结构和构造

0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04 土的物理状态

05 岩土的工程分类
了解土中固体颗粒、水和气体的分类和对土
的影响,熟悉土的结构和构造
课程要求
掌握无黏性土和黏性土物理状态的判定方法

熟练掌握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测定方法或
换算公式。

掌握岩土的工程分类
土的三相组成
01
01 土的三相性

体 固相
土是由岩石风化生成的松散沉积物,其物质成分包括构成土骨架的矿
相 液相
物颗粒及填充在孔隙中的水和气体,形成所谓的三相体系。
三 气相

干土

饱和土
01 土的三相性 3.1.1 土中固体颗粒

固体颗粒构成土的骨架,土粒的大小与颗粒的形状、矿物成分、结构构
造存在一定关系。

01

岩石经物理风化形成的碎屑,形状成块
或粒状,颗粒粗大;

02

化学风化形成次生矿和有机质,多呈片
状,颗粒细小。
01 土的三相性 3.1.1 土中固体颗粒
3.1.1.2 颗粒级配

土由大小不同的土粒所组成,其粒径由粗到细逐渐变化时,土的性质
会相应发生变化。土粒的大小称为粒度,通常以粒径表示。介于一定粒度范围内
的土粒,称为粒组。
根据土粒的粒径大小,可将土粒划分为以下六大粒组:
漂石或块石颗粒 卵石或 碎石颗粒
1 粒径 >200mm 。透水性很大 2 粒径 200-20mm 。透水性大,无
,无黏性,无毛细水。 黏性,无毛细水。

圆砾或角砾颗粒 砂粒
3 粒径 20-2mm 。透水性大,无黏 4 粒径 2-0.075mm 。易透水,当混入云母等杂质时,
性,毛细水上升高度不超过粒径 透水性减小,而压缩性增加;无黏性,遇水不膨胀,
大小。 干燥时松散;毛细水上升高度较小,随粒径变小而增
大。
粉粒 黏粒
5 粒径 0.075-0.005mm 。透水性小;湿时稍 6 粒径 <0.005mm 。透水性很小;湿时有黏性、可塑
有黏性,遇水膨胀小,干时稍有收缩;毛细水 性,遇水膨胀大,干时收缩显著;毛细水上升高度大
上升高度较大、速度较快,极易出现冻胀现象 ,且速度较慢。

01 土的三相性 3.1.1 土中固体颗粒
3.1.1.2 颗粒级配

土中土颗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用颗粒级配来表示。
所谓颗粒级配,就是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即各粒径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
分数。
土的颗粒级配是通过试验测定的,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筛分法和沉降分析法两种

沉降分析法

筛分法 当粒径小于 0.075mm 时,采用沉降分析法。


该法通常采用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其基本原
理是土粒直径大小不同,在水中沉降的速度也
当粒径等于或大于 0.075mm 时,采用筛分法
不同 [4] ,用特制的密度计便可分离出不同粒
测定颗粒级配。试验时,将风干、分散的土样
径的土。
,放入一套从上到下筛孔由大到小的标准筛
(比如 60 、 40 、 20 、 10 、 5 、 2 、 1 、
0.5 、 0.25 、 0.075mm )进行筛分,称量
出留在各个筛子上的颗粒质量,便可计算得到
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
01 土的三相性 3.1.1 土中固体颗粒
3.1.1.2 颗粒级配

根据颗粒分析试验结果,常采用累
计曲线法表示土的级配。如图 3.1
所示,以横坐标表示粒径,由于土
粒粒径的取值范围很宽,且相差较
大(上千倍、上万倍),因此采用
对数坐标;纵坐标表示小于(或大
于)某粒径的土的含量(以质量的
百分比表示)。由累计曲线的坡度
,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均匀程度或级
配是否良好。

图 3.1 颗粒级配累计曲线
如曲线较陡,则表示粒径大小相差不多,土粒较均匀,级配不良;
反之,若曲线平缓,则表示粒径大小相差悬殊,土粒不均匀,级配良好。
01 土的三相性 3.1.1 土中固体颗粒
3.1.1.2 颗粒级配

d 60
Cu 
d10

d 302
Cc 
d10 d 60

图 3.1 颗粒级配累计曲线

式中 d60—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 60% 时所对应的粒径,又称限定粒径( m


m );
d30—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 30% 时所对应的粒径,又称中值粒径( mm );
d10—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累计百分数为 10% 时所对应的粒径,又称有效粒径( mm )。
01 土的三相性 3.1.1 土中固体颗粒
3.1.1.2 颗粒级配

d60> d30> d10


一般情况下,
Cu<5 的土看作级配均匀的土,属于级配不良;

Cu>10 的土看作级配不均匀的土,属级配良好

对于级配连续的土,采用单一指标 Cu 即可达
到比较满意的判别结果。 图 3.1 颗粒级配累计曲线
但对于缺乏中间粒径的土,即级配不连续,累
计曲线上出现台阶状(如图 3.1 中 C 曲线),
01 土的三相性 3.1.1 土中固体颗粒
3.1.1.3 矿物成分

土粒的矿物成分主要有原生矿、次生矿和腐殖质胶态物质,取决
于母岩的成分及其所经受的风化作用。粗大颗粒中存在原生矿和
次生矿,而细粒土中则含次生矿和有机质。
01 土的三相性 3.1.1 土中固体颗粒
3.1.1.3 矿物成分
土粒的矿物成分

漂石、卵石、砾石等 砂粒
1 2
粗大颗粒都是岩石的碎屑 大部分是母岩中的单矿物颗粒
,它们的矿物成分与母岩 ,如石英、云母和长石等。其
相同。 中石英的抗风化能力强,在砂
粒中尤为多见。
粉粒 黏粒 腐殖质等胶态物质
3 4 5
若黏土中含有大量的蒙脱石、伊利石和胶态腐殖
主要是石英和难溶的盐类 黏土矿(蒙脱石、伊利石 粒子细小,能吸附大量水
质,则极易与水结合,使土具有高塑性、膨胀性
如碳酸钙( CaCO3 )、碳 和黏性,并极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工程性质复
、高岭石)、氧化物 分子。
酸镁( MgCO3 )等颗粒。 杂多变。
( Al2O3 、 Fe2O3 等)、
氢氧化物等各种难溶盐类

01 土的三相性 3.1.2 土中水

土中水
土孔隙中的水可以处于液态、固态和气态。根据作用力的不同,土中水可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类。

固态水 气态水 液态水


当环境温度低于 0℃ 时,土中水便冻结成冰, 气态水对土的性质影响不大。 土中以液态水为主,它是
形成冻土。冻土的强度提高,体积可能会增大 成分复杂的电解质水溶液
(冻胀)。但融化以后,强度会急剧降低,体 ,与土粒有复杂的相互作
积缩小。冻融交替,可能会引起不均匀沉降和 用。
抬升,对建筑物不利。
01 土的三相性 3.1.2 土中水
3.1.2.1 结合水

结合水
当土粒与水相互作用时,土粒会吸附一部分水分子,在土粒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水膜,成
为结合水。细小土粒表面一般带有负电荷,在土粒周围形成电场,使水分子或水溶液中的
阳离子一起被吸附在土粒表面,吸引力可达数千甚至上万个大气压。

吸附力的强弱

强结合水 弱结合水
强结合水是指紧靠土粒表面的结合水。其特征是没有 弱结合水是指存在于强结合水外围的一层结合水膜,又
溶解盐类的能力,不能传递静水压力,只有吸热变成 称为薄膜水。弱结合水仍不能传递静水压力,但较厚的
蒸汽时才会移动。这种水牢固地结合在土粒表面,其 水膜能向邻近较薄的水膜缓慢转移。黏土含有较多的弱
性质接近于固体。 结合水时,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01 土的三相性 3.1.2 土中水
3.1.3 土中气体
对于淤泥和泥炭等有机质土,由于
对于淤泥和泥炭等有机质土,由于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在土中蓄积了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在土中蓄积了
某种可燃气体(如硫化氢、甲烷
某种可燃气体(如硫化氢、甲烷
等),使土层在自重作用下长期得
等),使土层在自重作用下长期得
不到压密,而形成高压缩性土层。
不到压密,而形成高压缩性土层。
这种土层不宜作为建筑物地基。
这种土层不宜作为建筑物地基。
与大气相通的气体为自
01
由气体,它对土的性质
影响不大;
与大气隔绝的气体形成封
02
闭气泡,常存在于细粒土
中,它在外力作用下具有
弹性,使土的透水性减小

土中气体 存在于土孔隙中未被水所占据的空间。
土的结构和构造
02
02 土的结构与构造 3.2.1 土的结构

土的结构
土粒或土粒集合体的大小、形状、相互排列与联结等。

单粒结构 絮状结构 蜂窝结构


02 土的结构与构造 3.2.1 土的结构

( 1 )单粒结构
单粒结构是土粒在水或空气中下沉形成的一种土的结构。由碎石
(砾石)颗粒或砂粒组成的土,具有单粒结构。这种结构颗粒粗
大,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土粒之间的分子引力很小,颗粒之间几
乎没有联结,如图 3.2 所示。

疏松状态的单粒结构的土,其骨架 呈紧密状态的单粒结构的土,
不稳定,当受到振动或其他外力作 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是比
用时,土粒容易发生相对移动,引
较好的天然地基;
起很大的变形。
疏松状态的单粒结构的土,需要经
过压实处理才能作为建筑物或构筑
物的地基。 图 3.2 土的单粒结构
02 土的结构与构造 3.2.1 土的结构

( 2)蜂窝结构
蜂窝结构是由较细土粒下沉形成的一种土结构。土粒在水中单个下沉,当碰
到已经沉积的土粒时,由于土粒之间的分子吸引力大于土粒的重力,因此土
粒就停留在最初的接触点上不再下沉,逐渐形成土粒链。土粒链组成弓架,
形成孔隙体积很大的蜂窝状结构。

形成蜂窝结构的土粒主要 但是,当承受高应力或动应
是粉粒。该结构的土孔隙 力时,其结构将破坏,并可
很大,因为弓架作用和一 导致严重的地基沉降。
定程度的粒间联结,所以
可承载一定大小的静力荷
载。
图 3.3 土的蜂窝结构
02 土的结构与构造 3.2.1 土的结构

( 3 )絮状结构
黏粒重力作用很小,能够在水中长期悬浮,不因自重而下沉。当
悬浮液介质发生变化时,黏粒便凝聚成絮状的集粒絮凝体,并相
继和已沉积的絮状集粒接触,从而形成空隙体积很大的絮状结构

具有絮状结构的黏性土,在长期
絮状结构的土骨架不稳定,
的固结作用和胶结作用下,土粒
随着溶液性质的改变或受到
之间的联结得到加强,具有一定
振荡作用后,可重新分散。
的承载能力。

图 3.4 土的絮状结构
02 土的结构与构造 3.2.2 土的构造

在同一土层中其结构不同部分相互排列的特征,称为土的构造。

层理构造
土的成层性,就是层理构造,如图 3.5 所示。它是土在形成过程中,由于
不同阶段沉积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或颜色不同,而沿竖向呈现的成层
特征。常见有水平层理构造和交错层理构造,其中交错层理构造带有夹
层、尖灭和透镜体。

裂隙构造
所谓裂隙构造就是土体被许多不连续的小裂隙所分割,在裂隙中常充填
有各种盐类的沉积物。不少坚硬和硬塑状态的黏性土具有这种构造,黄
土中具有特殊的柱状裂隙。裂隙的存在会大大降低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增大透水性,对工程不利。
02 土的结构与构造 3.2.3 土的灵敏度和触变性

土的触变性:饱和黏性土的结构受到
扰动,导致强度降低,但当扰动停止后
饱和黏性土 qu
灵敏土( St≤2 ) St  ,土的强度又会慢慢恢复或部分恢复。
中灵敏土
( 2<St≤4 ) q u 这是因为土体中土颗粒、离子和水分子
高灵敏土( St >4 ) 体系随时间而逐渐趋于新的平衡状态的
缘故的性质。
式中 qu— 原状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kPa );
q’u— 重塑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kPa )。
灵敏度 St :当黏性土受到外来因素的
土的灵敏度越高,结构性越强,受扰动后强度降 扰动时,土粒间的胶结物质以及土粒、
低越多。施工中应注意保护基坑和基槽,尽量减少 离子、水分子所组成的平衡体系受到破
对坑底土结构的扰动。
坏,土的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

天然状态下的黏性土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性 , 土的结构性是指天然土的结构受到扰动
影响而改变的特性。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03
0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土的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组成中,各部分的质量(或重
量、重力)和体积之间的比例关系,反应了土的不同物理性
状和工程性质。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表明土的物理性质,是质量(或重量)之
间、质量(或重量)与体积之间以及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
0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3.3.1 三项比例指标的定义

土的三相组成示意图

Va— 土中气的体积;
m— 土的质量(总质量)。
Vw— 土中水的体积;
空气的质量可以不计,故土 Vv— 土中孔隙的体积,
的质量 V v = V w + Va ;
Vs— 土粒的体积;
等于土粒质量和水的质量之
V— 土的体积(总体积),
和。 V= Vs + Vv= Vs + Vw + Va
mw— 土中水的质量,重量用 Ww 表示 。


ms— 土粒的质量,重量用 Ws 表示;
0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3.3.1 三项比例指标的定义
3.3.1.1 三项基本指标

01 02
密度 含水量
基本指标就是需要通
过试验测定的指标,也
称为试验指标,共有三
项。 比重

03
0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3.3.1 三项比例指标的定义
3.3.1.1 三项基本指标

( 1 )密度
密度包含质量密度和重量密度。质量密度就是单位体积土的质量,简称土的密度,用符号
r 表示,定义为

而土的重量密度就是单位体积土的重量或重力,又称重力密
度,简称重度,用符号 g 表示:

密度并不直接应用于工程计算,工程实际计算都采用重度。
天然状态下,砂土重度 g=16~20kN/m3 ,粉土和黏性土重度
g=18~20kN/m3 。
0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3.3.1 三项比例指标的定义
3.3.1.1 三项基本指标

( 2 )含水量
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间的百分比,称为土的含水
量,用 w 表示:

在数值上它和土中水的重量与土粒的重量之百分比相同。
含水量是表示土的湿度的一个指标,对粉土、黏性土的
性质影响较大,对粉砂、细砂稍有影响,对碎石土没有
影响。
天然状态下土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很大,砂土一般
w=0~40% ,黏性土 w=20%~60% 。
0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3.3.1 三项比例指标的定义
3.3.1.1 三项基本指标

( 3 )土粒比重
土粒比重是单位体积的土粒重力(重量)与同体积
纯水 4°C 时的重力(重量)之比,用符号 Gs 表示

这是一个无量纲的量,在数值上也等于土粒质量与同
体积纯水 4°C 时的质量之比。常见的土粒比重为,
砂土 Gs =2.65~2.69 ,粉土 Gs =2.70~2.71 ,黏性土
Gs =2.72~2.74 。
0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3.3.1 三项比例指标的定义
3.3.1.2 六项非基本指标

非基本指标是不需要经过实测,直接由基本指标计算得到的
三相比例指标,也称为换算指标,共有六项。

01 02 04 05
孔隙比 饱和度 干重度 饱和重度

孔隙率 有效重度

03 06
0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3.3.1 三项比例指标的定义
3.3.1.2 六项非基本指标

( 1 )孔隙比
孔隙比定义为土中孔隙体积与土颗粒体积的比值,用 e 表
示:

这是表示土密实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孔隙比 e 的数值,可以初步评价天然土层的密实程度
: e<0.6 的土是密实的,压缩性小; e>1.0 的土是疏松的,
压缩性高。
( 2 )孔隙率
土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间的百分比,称为土的孔隙率,
用 n 表示:
0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3.3.1 三项比例指标的定义
3.3.1.2 六项非基本指标

( 3 )饱和度
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间的百分比,称
为土的饱和度,用 Sr 表示:

根据饱和度 Sr ,砂土的湿度可分为

稍湿( 0<Sr≤50% )

很湿( 50%<Sr≤80% )

饱和( 80%<Sr≤100% )三种状态。


0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3.3.1 三项比例指标的定义
3.3.1.2 六项非基本指标

( 4 )干重度
干土的重度称为干重度,也就是土单位体积中固
体颗粒那部分的重力:

( 5 )饱和重度
土中孔隙完全被水充满时土的重度:

( 6 )有效重度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扣除浮力后单
位体积土所受的重力:
0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3.3.2 三项比例指标之间的换算

表 3.1 土的三相组成比例指标换算公式

试验测定土的三个物理性质
指标 r (或 g )、 w 、 Gs ,根据定义
和三相组成图,可得到其余指标的换算
公式,见表 3.1 。

根据表 3.1 给出的换算公式,可计


1
算其他物理性质指标;

也可以先根据基本指标填写三相组
2 成图,然后按定义计算其他物质性
质指标。
0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3.3.2 三项比例指标之间的换算

【例 3.1 】 某土样经试验测得:体积 V=100cm3 ,质量 m=190g ,烘干后的质量


ms=148g ,土粒比重 Gs =2.70 。试求除比重以外的物理性质指标。
【解】
( 1 )土的重度 ( 5 )孔隙率
N/m3 =19.0 kN/m3

( 2 )干重度 ( 6 )饱和度

N/m3 =14.8 kN/m3


( 7 )饱和重度
( 3 )含水量 kN/m3

( 8 )有效重度
( 4 )孔隙比 kN/m3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1 无黏性土的物理状态

物理状态 孔隙比 e 动力触探锤击数

孔隙比 e 可作为判断指标, e 大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无黏性土指砂土和碎石
说明土质疏松, e 小表明土质密
土。这类土中缺乏黏土 范》采用动力触探(见第
实。但现场采取原状不扰动的砂
矿物,不具有可塑性, 土样和碎石土样比较困难,所以 8 章)锤击数作为判别其
孔隙比及其与孔隙比有关的参数 物理状态的指标。
呈单粒结构,物理状态 均不能很好地判断无黏性土的密
就是密实程度。 实程度。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1 无黏性土的物理状态

3.4.1.1 砂土的密实度 标准贯入试验就是在现场将质量为


63.5kg 的穿心锤以 760mm 的落距自由下
落,先将贯入器打入土中 150mm ,然后
记录每打入 300mm 的锤击数 N 。
砂土用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N 来确定其密实度。
砂土越疏松或孔隙比越大,锤击数越少;
砂土越密实或孔隙比越小,锤击数越多。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
N≤10 10<N≤15 15<N≤30 N>30

图 3.8 标准贯入试验现场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1 无黏性土的物理状态

3.4.1.2 碎石土的密实度

对于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 50mm 且最大粒径不超过 100mm 的卵石、


碎石和砾石,采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确定其密实度。实测锤击数,经杆
长修正后的数值记为 N63.5 。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
N63.5≤5 5<N63.5≤10 10<N63.5≤20 N63.5>20

对于平均粒径大于 50mm 或最大粒径超过 100mm 的碎石土,现场触


探试验难度大,通常采用野外鉴别法确定其密实度。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2 黏性土的物理状态

黏性土的物理状态和含水量有关,可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

固态和半固态时,土较坚
01
硬,统称为坚硬状态。

可塑状态下,用外力将土塑成任何形
02 状而不发生裂纹,并且当外力移去后
仍能保持既得的形状。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2 黏性土的物理状态

3.4.2.1 界限含水量
黏性土由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称为界限含水量。

图 3.9 黏性土
物理状态与含
水量的关系

黏性土由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液限 wL

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 限含水量 塑限 wP

由固态转到半固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缩限 缩限 ws

界限含水量都以百分数表示,但省去 % 符号。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2 黏性土的物理状态

( 1 )液限

将调成均匀的浓糊状土样装满置于底座上的盛土杯(试杯)内,刮平杯口
01 表面;

再将质量为 76g 、锥角为 30° 的圆锥体放入土试样表面的中心,使其在自


02 重作用下沉入土样。

03 若圆锥体经 5s 时恰好沉入 10mm 深度,则杯内土样的含水量就是液限 wL 值。

04 用调土刀取锥孔附近土样 10~15g ,测定其含水量,该含水量即是 wL 。

图 3.10 锥式液限仪
若圆锥体沉入土中超过或低于 10mm ,则应将土样全部取出,放在毛玻璃
05 板上,边调边用吹风机吹干或用滴管适当加水重新拌合,重新试验。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2 黏性土的物理状态

( 1 )液限 我国采用锥式液限仪来测定黏性土的液限 wL 。国外也有采用碟式液限仪来


测定黏性土的液限。

将调成浓糊状土样装在碟内,刮平表面,用
1 切槽器在土中成槽,槽底宽为 2mm ;

试验时将碟子抬高 10mm ,使碟自由下落


,如此反复 25 次后,如土槽合拢长度为
2 13mm ,这时土样的含水量就是液限;

研究表明:锥式液限仪圆锥下沉 17mm 时的含水量与碟式


液限仪测出的液限值相当,说明碟式液限仪的结果偏大。
图 3.11 碟式液限仪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2 黏性土的物理状态

( 2 )塑限 塑限通常采用“搓条法”来测定

取一小块制备好的土样,用手掌在毛玻璃上轻轻
1
滚搓。

当土条 搓到直径为 3 mm 时,表面出现很多裂 纹,


2
并断成 若干段,此时 土样的含水量就是塑限 w P 。

3 如果土样搓到直径 3mm 时不断,则说明土样太湿;

4 如果土样搓到 3mm 以上就断了,说明土样太干。

5
太湿和 太干的土样, 都要进行重新制备(蒸发或加 图 3.12 搓条法
水), 直到符合要求 为止。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2 黏性土的物理状态

( 2 )塑限
搓条法的技术要求较高,不易掌握。可利用锥式液限仪联合测定液限和塑限。
以电磁放锥法对黏性土试样以不同的含水量进行若干次试验(一般为 3 组),测定锥体入
土深度。

下沉深度为 17mm 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 ; 下沉深度为 2mm 处所


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2 黏性土的物理状态

( 3 )缩限:黏性土的缩限 w s ,一般采用收缩皿法测定。用
收缩皿或环刀盛满含水量为液限的土试样,放在室内逐渐晾
干,至试样的颜色变淡时,放入烘箱中烘至恒重,测定烘干
后的收缩体积和干土质量,就可求得缩限。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2 黏性土的物理状态
3.4.2.2 塑性指数

液限与塑限的差值(省去 % 符号)称为塑性指数,用 IP 表示黏性土


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

土粒 愈细,则比 表面积愈 大,结 合水含量愈 高, IP 随之 在一定程度上,塑性指


增大 ; 数综合反映了影响黏性
黏土矿物含 量愈多, 水化作用剧 烈,结合 水含量愈高 土特征的各种因素,常
, I P 也大。 按 IPP 对黏性土进行分
类。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2 黏性土的物理状态
3.4.2.3 液性指数

液性指数:将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除去 % 号)与塑性指数的
比值,用 IL 表示:
液性指数是判定
黏性土软硬程度
的指标。

表 3.2 黏性土的状态

状态 坚硬 硬塑 可塑 软塑 流塑
液性指数 IL IL≤0 0< IL≤0.25 0.25< IL≤0.75 0.75< IL≤1 IL >1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3 土的压实性

土的压实就是通过碾压或振动的方法,将具有一定级配、含水量的松散土压实
到具有一定强度的土层。
土的压实效果除取决于压实功能以外,还与土的颗粒级配和含水量密切相关。

颗粒级配好的土,即不
均匀系数 Cu 大的土,
容易被压实;

02

01
含水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级配不良的土,不容易被
润滑作用促使颗粒移动以 压实。
及当孔隙中出现自由水时
可以阻止压实两方面。 03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3 土的压实性
3.4.3.1 击实试验

压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应
采用击实试验确定。
对于碎石、卵石、或岩石碎屑等填料,
其最大干密度取 2100kg/m3 ~2200kg/m3 。
对于黏性土或粉土填料,当无试验资料
时,可按下式计算最大干密度:

式中: h—— 经验系数,粉质黏土取 0.96 ,粉土取 图 3.13 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


0.97 ;
线
rw—— 水的密度( kg/m3 );
Gs—— 土粒相对密度(比重);
wop—— 最优含水量( % )。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3 土的压实性
3.4.3.2 压实系数

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及框架结构,在地基主要受
01
力层范围内, lc≥0.97 ;
施工时所控制
的土干密度 rd 与
02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 lc≥0.95 。
最大干密度 rdmax
之比,称为压实 对于排架结构,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
系数,用 lc 表示 03
内, lc≥0.96 ;

04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 lc≥0.94 。

填土压实施工的控制含水量( % )为: wop ±2 。


04 土的物理状态 3.4.3 土的压实性
3.4.3.2 压实系数

【例 3.3 】 某施工现场需要填土,填土体积为 2000m3 。土方来源是附近土丘开挖,其土粒


比重 2.70 ,含水量 15% ,孔隙比 0.60 。要求填土的含水量是 17% ,干密度 1.76 t/m3 。问题
:( 1 )取土场土的 g 、 gd 、 Sr 为多少?( 2 )应从取土场开挖多少方土?( 3 )碾压时应
加多少水?
【解】
( 1 )取土场土的性质指标
kN/m3 取土场土的干密度

kN/m3

m3

( 2 )挖方量计算
填土所需干土质量 ( 3 )加水量
t
t

挖方体积
岩土的工程分类
05
05 岩土的工程分类

岩土的分类方法很多,在建筑工程中,主要依据岩土的工程性质、地质成因类
型来进行分类。

碎石
碎石
岩石
岩石 砂土
砂土
土土

黏性
黏性 人工 特殊
粉土 人工 特殊
粉土 土土 填土 土
填土 土

岩土工程分类
05 岩土的工程分类3.5.1 岩石

岩石应为颗粒间牢固联结,呈整体或具有节理裂隙的岩体。
岩石的分类可分为地质分类和工程分类。

1 未风化 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
地质分类主要根
微风化 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
据其地质成因,矿 2

物成分、结构构造
中风化 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
和风化程度进行, 3
切割成岩块,用镐难挖,岩芯钻方可钻进;
可以用地质名称加
强风化 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
风化程度表达。 4
破碎,用镐难挖,干钻不易钻进;
全风化 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
5
钻可钻进。
05 岩土的工程分类3.5.1 岩石

岩石按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和极软岩五级,其坚硬程度
由岩块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frk 来确定。
当缺乏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资料或不能进行该项试验时,可在现场通过观察定性划
分。
表 3.3 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

坚硬程度类别 坚硬岩 较硬岩 较软岩 软岩 极软岩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frk >60 60³ frk >30 30³ frk >15 15³ frk >5 frk £5
标准值 frk (MPa)

表 3.4 岩体完整程度划分

完整程度等级 完整 较完整 较破碎 破碎 极破碎


完整性指数 > 0.75 0.75 ~ 0.55 0.55 ~ 0.35 0.35 ~ 0.15 < 0.15
05 岩土的工程分类3.5.2 碎石土

3.5.2 碎石土
碎石土为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 50% 的土。

表 3.5 碎石土的分类

土的名称 颗粒形状 粒 组 含 量
漂石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粒径大于 200mm 的颗粒含量
块石 棱角形为主 超过全重 50%
卵石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粒径大于 20mm 的颗粒含量超
碎石 棱角形为主 过全重 50%
圆砾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含量超
角砾 棱角形为主 过全重 50%
注:分类时应根据粒组含量栏从上到下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05 岩土的工程分类3.5.3 砂土

3.5.3 砂土
砂土为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 50% 、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
粒含量超过全重 50% 的土。
表 3.6 砂土的分类
土的名称 粒 组 含 量
砾砂 粒径大于 2mm 的颗粒含量占全重 25% ~ 50%
粗砂 粒径大于 0.5mm 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 50%
中砂 粒径大于 0.25mm 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 50%
细砂 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 85%
粉砂 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 50%
注:分类时应根据粒组含量栏从上到下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05 岩土的工程分类3.5.4 粉土 3.5.5 黏性土

3.5.4 粉土
粉土为塑性指数 IP ≤10 且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 50% 的土

它介于砂土和黏性土之间。
砂粒含量较多的粉土,地震时可能产生液化,类似于砂土的性质。
黏粒含量较多( >10% )的粉土不会液化,性质近似于黏性土。
3.5.5 黏性土
黏性土为塑性指数 IP 大于 10 的土。
根据塑性指数的不同,黏性土分为黏土( IP>17 )和粉质黏土( 10< IP ≤17 )
两类。
05 岩土的工程分类3.5.3 砂土

3.5.6 人工填土
人工填土根据其组成和成因,可分为素填土、压实填土、杂填土和冲填土四类

杂填土为含有建筑垃圾、工业
素填土为由碎石土、砂土、粉
废料、生活垃圾等杂物的填土
土、黏性土等组成的填土。

A B C D

压实填土为经过压实或夯实 冲填土为由水力冲填泥砂形
的素填土。 成的填土。
05 岩土的工程分类3.5.7 特殊土

3.5.7 特殊土
物理力学性质有别于常规土的土,归入特殊土范畴,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A B C

淤泥 红黏土 膨胀土
D E

湿陷性土 冻土
05 岩土的工程分类3.5.7 特殊土

湿陷性土
湿陷性土为在一定压力下浸水后产生附加沉降,
其湿陷系数大于或等于 0.015 的土。黄土的湿陷性
更为典型,又称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土
膨胀土
膨胀土为土中黏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
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特性,其自由膨胀率 膨胀土
大于或等于 40% 的黏性土。
红黏土
红黏土为碳酸盐系的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
高塑性黏土。其液限一般大于 50 。红黏土经再 红黏土
搬运后仍保持其基本特征,其液限大于 45 的土
为次生红黏土。
淤泥
淤泥为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
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 淤泥
05 岩土的工程分类3.5.7 特殊土

淤泥

02 04
03
当天然含水量大于
01 有机质含量大于
液限而天然孔隙比 含有大量未分解
或等于 10% 且小
其天然含水量大 小于 1.5 但大于或 的腐殖质,有机
于或等于 60% 的
于液限、天然孔 等于 1.0 的黏性土 质含量大于 60%
土为泥炭质土。
隙比大于或等于 或粉土为淤泥质土 的土为泥炭;
1.5 的黏性土。 。
05 岩土的工程分类3.5.3 砂土

【例 3.4 】 某土样体积 50cm3 ,已知湿土质量 88g ,烘干后的质量 67g ,液限


wL=33.5 ,塑限 wP=17.3 。试确定土的名称和物理状态。
【解】
( 1 )土的名称

该土样为粉质黏土
( 2 )物理状态

因为 0.75<IL=0.86<1.0 ,所以土处于软塑状态。
课后思考题
 3.4 什么是土的结构?如何分类?
 3.5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如何定义?哪些指标需要由试验
测定?
 3.9 什么是土的塑性指数?有何应用?
课后思考题
 3.13 某原状土样,经试验测得:重度 =18kN/m3 ,含
水量 w=15% ,土粒比重 Gs =2.68 ,试求孔隙比 e ,
孔隙率 n 和饱和度 Sr 。
 3.14 今有一个湿土样,质量 200g ,含水量
w=13.5% 。若要制备含水量为 w=22.0% 的试样,问需
加多少水?
课后思考题
 3.15 某建筑地基土的试验中已测得土样的
d=15.4kN/m3 , w=18.2% , Gs
=2.70 , wL=29.5 , wP=16.7 ,试求土样的天然重度、有
效重度 和孔隙比 e ,并确定土的名称和软硬状态。
 3.16 一体积为 50 cm3 的原状土样,湿土质量为 90g ,烘
干后的质量为 69g ,土粒比重 2.69 ,液限 37 ,塑限 22 ,
试求:( 1 )土的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并确定该土的名称
;( 2 )若将土样压密,使其干密度达到 1610kg/ m3 ,问
此时土样的孔隙比减小多少?
谢谢观看
毕业答辩 | 毕业论文 | 开题报告 | 专业研究 | 学习课

汇报人: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