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7

环境、职业与肿瘤高危人群:

从癌症村说起

1
陕西的癌症村—— 2000 年
 华县瓜坡镇马泉村龙岭村 (自然村)
 30 户
 自 1974 年村上发现第一例食道癌患者
至 2000 年,短短的 26 年间,全组共死
亡 55 人,其中死于癌症的就有 30 人
 1974 年以来,该村民小组共死亡 58 人,
死于癌症的 29 人

2
华县龙岭村
 70 年代,死亡者平均年龄为 60 岁;
 80 年代,死亡者平均年龄 50 岁;
 90 年代,死亡者平均年龄为 45 岁。
 2000 年 3 月, 38 岁的妇女马惠珍和年
仅 17 岁的小伙子万成被西安几家大医
院确诊患了癌症。

3
华县龙岭村
 距县城 7-8 公里
 南依秦岭,东西两侧约百米远就是秦岭
山脉的一个梁子
 村北面 3.4 公里有几个工厂

4
华县龙岭村
 80% 患食道癌,最早怀疑的饮用水——
山泉水
 又怀疑空气污染。村北面 3.4 公里处的
几个工厂排放的烟尘,有可能落在龙岭。
村民们说每天早晨都能闻到刺鼻的呛味,
这在未建那几个厂之前是从来没有的。

5
华县龙岭村
 2001 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的林景星教
授曾带领研究团队,通过对龙岭村的土
壤、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取样
检测后发现,村里的土壤、蔬菜等都受
到铅、砷等剧毒元素的污染。

6
华县龙岭村
 村里人丁最兴旺的时候是在上世纪 70
年代,有 30 多户人家,将近 157 口人
 现在的华县龙岭村 ,平常就是十二三
个人

7
中国癌症村地图
 调查记者邓飞发布过一幅广为流传谷歌地图,
显示 100 多个中国的“癌症村”。
 最近报告表明这个数字可能超过了 400 。
 绝大多数都在富裕的东部沿海,有迹象表明,
污染带和癌症将转移到内陆地区。
 陕西两个村上榜:华县瓜坡镇龙岭村和商洛
市贺嘴头村

8
9
中国癌症村
 2009 年 4 月,《凤凰周刊》以《中国百处致癌
危地》作为封面故事,讲述了我国百处致癌危
地。同年,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学生孙月飞在
题为《中国癌症村的地理分布研究》的论文中
指出——“据资料显示,有 197 个癌症村记录
了村名或得已确认,有 2 处分别描述为 10 多个
村庄和 20 多个村庄,还有 9 处区域不能确认癌
症村数量,这样,中国癌症村的数量应该超过
247 个,涵盖中国大陆的 27 个省份。

10
中国癌症村
 中国民间专家估计,若包括非官方数据
资料,全中国大陆的癌症村约达 459 个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环保部终于在
2013 年 2 月官方文件首度承认中国存
在“癌症村”。

11
中国癌症村
 江苏:盐城市阜宁县古河镇洋桥村,盐
城市盐都区龙岗镇新岗村,无锡市广益
镇广丰村,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高桥
村、黄墟镇土门村等)
 江西:南昌市新建县望城镇璜溪垦殖场,
玉山县岩瑞镇关山桥村,余干县新生乡
柏叶房村

12
中国癌症村
 四川:简阳市简城镇民旺村,德阳什邡
市双盛镇亭江村,遂宁市蓬溪县广门桥

 河南:沈丘县周营乡(黄孟营村等 21
个村庄),浚县北老观嘴村,长垣县常
村镇前孙东村
 广东:韶关翁源县新江镇(上坝村等 5
个村庄)

13
中国癌症村
 湖北:襄樊市朱集镇翟湾村,通山县通羊镇
衢潭村
 河北:涉县(固新村等至少 6 、 7 个村庄),
磁河两岸诸多村庄(西南留村等 8 个村庄),
唐山市迁西县吴庄村
 安徽: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刘庄,宿州市杨
庄乡
 湖南:益阳市南县厂窖镇全固村,隆回县金
湖村

14
中国癌症村
 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新村
 陕西:华县瓜坡镇龙岭村,商洛市贺嘴
头村
 浙江:萧山区南阳镇(坞里村、赭山街
村)
 山东:肥城市肖家店村,宁阳县华丰镇
前吕村
 内蒙:包头打拉亥
15
中国癌症村
 云南:宣威市来宾镇虎头村
 天津:西堤头镇西堤头村和刘快庄村
 重庆:梁平县碧山镇黄桥村,合川龙市
镇飞龙村
 福建:闽侯县上街镇新洲村
 台湾:台中县大肚乡王田村
 上海 : 金山区漕泾镇增丰村
16
商洛市商州区贺嘴头村
 处于南秦河与丹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全
村共有 280 户, 885 人。
 从 1991 年到 2003 年的 12 年间,贺嘴
头村全村共有 46 人因癌症死亡,高峰
期时几乎一个月死亡一名村民,多以罹
患食道癌、胃癌为主 。

17
商洛市商州区贺嘴头村
 当年参与调查的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肿
瘤科主任雷培森说:
 我们去看,水有一股酸臭味,这个情况,
我们就和有关单位进行了研究,我们认
为,这个村的发病率高,可能与局部的
水质污染有关。

18
商洛市商州区贺嘴头村
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上世纪末期,南秦
河上游一批重污染工厂投入生产,这些
企业大都采用原始排污方式,污水直接
排入流经贺嘴头村的南秦河,加上粉尘
污染,最严重的时候,贺嘴头村田地里
的庄稼都成活不了,自家井里打出来的
水,连牲口都不愿意喝。

19
商洛市商州区贺嘴头村
 2010 年前后,在当地政府推动下,商
洛市酒精有限责任公司、商洛市造纸厂、
淀粉厂,以及冶炼厂等一批企业相继停
产或迁往别处,并协调资金给贺嘴头村
全体村民在丹江边上打了一口深井。
 “ (以前)打的井水有白质,烧的水里
边白色的东西太多,(现在)这水没
有。”
20
商洛市商州区贺嘴头村
 企业迁走了,村中因癌去世的人数在逐
年下降
 但环境的恢复绝非易事

21
肿瘤病因
 目前人类对肿瘤病因的认识已深入到细胞水
平和分子水平,认为肿瘤是一类细胞疾病,
其基本特征是细胞的异常生长。
 每个肿瘤都起源于单一细胞,其恶性行为是
通过细胞增殖传递给子代细胞,因此肿瘤是
涉及 DNA 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 从肿瘤的基本特征出发,理论上,任何引起
DNA 损伤并最后导致细胞异常生长和分化的
物质, 都是潜在的致癌因素。
22
肿瘤病因
 现在普遍认为,绝大多数肿瘤是环境因素与细胞
的遗传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
 “ 环境因素”是指诸如香烟、膳食成分、环境污
染物、药物、辐射和感染原等。
 然而,个体自身因素如遗传特性、年龄、性别、
免疫和营养状 况等,在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同样暴露于特定的环境, 有些人患肿瘤,而另一
些人却能活过正常寿命期。
 肿瘤的病因非常复杂,常常是一种致癌因素可诱
发多种肿瘤, 而一种肿瘤又可能有多种病因。总
的来说,大多数肿瘤的病因 还没有被完全了解,
尽管在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3
环境致癌因素 ( 外因 )
 化学因素
外源性:吸烟、饮食、工业污染、职业
接触、药物
内源性:过氧化产物、自由基、雌激素
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辐射、石棉等
 生物因素:致癌性病毒
(HBV 、 HPV 、 EBV) 、幽门螺杆菌
WHO 估计,人类恶性肿瘤的 80~90% 与
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环境化学因
素。

24
— —
恶 性 肿 瘤 的 主 要 危 险 因 素 生 物

H B V H C V — —
、 原 发 性 肝 细 胞 癌

— —
幽 门 螺 杆 菌 胃 癌

— —
埃 及 血 吸 虫 膀 胱 癌

1 6 1 8 — —
人 乳 头 状 瘤 病 毒 型 、 型 宫

E B
病 毒
— —
鼻 咽 癌
25
— —
恶 性 肿 瘤 的 主 要 危 险 因 素 物 理

— —
紫 外 线 皮 肤 癌

— —
电 离 辐 射 多 种 癌 症

1 9 4 5 8
典 型 的 电 离 辐 射 致 癌 见 于 年 月 在 日

和 长 崎 原 子 弹 爆 炸 后 的 幸 存 者 中 , 其 白

1 9 5 0 ~ 1 9 5 4
率 明 显 增 高 , 年 达 到 高 峰 ,

炸 中 心 越 近 , 接 受 辐 射 剂 量 越 大 者 , 白

26

率 越 高 。
化学因素
 吸烟
 膳食:著名的流行病学家 Doll 认
为, 20%~60% 的癌症与膳食有关。
 药物因素
 被污染的饮用水和含酒精饮料
 空气污染物:汽车尾气排出的苯并( a )芘
——肺癌。有学者提出大气中苯并( a )芘含
量每增加 1 个单位,肺癌死亡率将增加 5 %。
 职业因素

27
膳食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1 、食物中含有致癌物或被致癌物污染
在生产、加工、保存与烹饪过程中受致
癌物污染,如:储存的蔬菜水果有高浓度的
亚硝胺;黄曲霉菌污染米、麦;熏肠含苯并
( a )芘。

2 、由于膳食不平衡导致营养失调,从而失去了
正常食物营养成分的保护作用。
( 1 )营养缺乏时的间接致癌作用
( 2 )过多营养的间接致癌作用

28
被污染的饮用水和含酒精饮料与癌症

1 、长期饮用含藻类毒素的宅沟水或井水
的地区——肝癌发病率显著升高。
2 、过度摄入酒精——口腔癌、咽癌、喉
癌、食管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升高。

29
氯化消毒副产物
① 挥发性卤代有机物:主要有三卤甲烷
( trihalomethanes , THMs ),包括三氯
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三溴
甲烷;
② 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主要有卤代乙酸
( haloacetic acids , HAAs ),如二氯乙酸、
三氯乙酸、溴乙酸、二溴乙酸等;此外还有
卤代醛、卤代酚、卤代腈,卤代酮、卤代羟
基呋喃酮(如 3- 氯 -4- 二氯甲基 -5- 羟基 -
2(5 氢 ) 呋喃,简称 MX )等。
西安交大医学院 李宇飞 3030
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形成
① 有机前体物( organic precursor ):指水中
):指
能与氯形成消毒副产物的有机物,主要有腐殖
酸、富里酸、藻类及其代谢物、蛋白质等,排
入水中的污染物也是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重要
来源。
② 加氯量、溴离子浓度、温度、 pH 等,投加
到水中的氯量越大,接触时间越长,则生成的
三卤甲烷类物质越多。

西安交大医学院 李宇飞 3131


氯化消毒副产物对健康的影响
致突变性
或致癌性
致畸性
神经毒性作用
对生殖和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西安交大医学院 李宇飞 3232


臭氧消毒副产物
 臭氧作为饮水消毒剂不会生成氯化消毒副产
物,但能生成甲醛、溴酸盐等具有潜在毒性
的消毒副产物。
 体内和体外实验均表明,溴酸盐具有明显的
遗传毒性,溴酸盐对实验动物的致癌性已有
充足证据,国际癌症研究所将溴酸盐列为对
人可能的致癌物( 2B 类)。

西安交大医学院 李宇飞 3333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 藻类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藻毒素,蓝藻可产
生 40 多种毒素,其中尤以铜绿微囊藻产生的
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 MC )存在最普遍;
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是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前体
物质,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可与氯作用生成
三氯甲烷等多种有害副产物,增加水的致突
变活性。

西安交大医学院 李宇飞 3434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 微囊藻毒素是有毒蓝藻释放的肝毒性代
谢物,能破环肝细胞结构,同时也是一
种促癌剂。
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某些地区肝癌的发生
与水中受微囊藻毒素污染有密切关系。

西安交大医学院 李宇飞 3535


职业接触环境确认致癌的生产过程有

铝生产、金胺制造、靴鞋制造
及修理、家具制造、油漆工、橡胶行业、
铸铁和铸钢等。

36
化学致癌物分类
1999 年国际肿瘤研究所公布了他们历年对 833 种
化学物、混合物、物理和生物因素对人类致癌
危险性评价结果。
确认为人致癌物( 1 组) 75

可疑致癌物 ( 2A 组)
59 种
潜在致癌物 ( 2B 组)
227 种
37
化学致癌物
 1 类:对人致癌, 95 种
苯、黄曲毒素、放射性物质、砷、石棉、铬、 BaP 、
甲醛、氯乙烯
 2A 类:对人很可能致癌, 64 种
氯霉素、多氯联苯、硫酸二甲酯、环氧氯丙烷、苯
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
 2B 类:对人可能致癌, 234 种
四氯化碳、氯丁二烯、氯丹 、对氯苯胺 、 DDT 、
敌敌畏 、肼 、铅
 3 类: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即可疑对人致癌, 493 种
咖啡因、食用色素
 4 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仅 1 种

38
化学致癌物及其特性
 化学致癌物种类繁多、结构多样、性质不同
多环芳烃类、芳香胺类、亚硝胺类、
杂环胺类、 霉菌毒素、生物碱、某些重金属、
其它有机化物
 亲电子性是大多数化学致癌物的共同特性
大多数致癌物具有共同的性质,即
形成亲电子衍生 物。在细胞内,亲电子致癌
物极易与亲核的细胞大分子,如核酸和蛋白
质相互作用

39
化学致癌物的代谢活化
前致癌物

中间代谢产物 排出体外

亲电子终致癌物

DNA 损伤 突变 / 癌变

40
实验动物和人的致癌物代谢途径
酶系统 典型的底物 催化的反应 主要作用 同工酶 诱导性 多态

细胞色素 P450 多环芳烃,亚硝胺类,N- 或 C- 氧化 激活 ( 解 >40 种 可诱导 多


芳香胺,杂环胺,黄 反应 ( 还原 ) 毒) 态
曲霉毒素,苯
微粒体黄素单氧 2- 萘胺 N- 或 S- 氧化 解毒 5种 ? 多态
化酶 反应
过氧化物酶类 芳香胺类 氧化反应 激活 多种 可诱导 多态
NADPHP450 还 二硝基芘,铬 还原反应 解毒 ( 激 1种 可诱导 ?
原酶 活)
N- 乙酰基转移 4- 氨基联苯, 2- 氨 N- 或 O- 乙酰 激活或解 >2 种 ? 多态
酶 基呋喃,杂环胺类 基化反应 毒
磺基转移酶 4- 氨基联苯, 2- 氨 O- 硫酸酯化 激活 ( 解 >2 种 ? 多态
基呋喃,杂环胺类 反应 毒)
谷胱甘肽 S- 转 亲电子代谢产物 谷胱甘肽结合 解毒 ( 激 >10 种 可诱导 多态
移酶 反应 活)
UDP- 葡糖醛酰 4- 氨基联苯, 2- 萘 N- 或 O- 葡糖 解毒 >10 种 可诱导 多态
转移酶 胺,杂环胺类 醛酰结合反应 41
环氧化物水解酶 多环芳烃环氧化物 还原反应 解毒 3种 可诱导 多态
亲电子致癌物与细胞大分子反应
(1) 与 DNA 反应
 取代磷酰氧阴离子形成磷酸三酯或引起脱嘌呤
或脱嘧啶,导致 DNA 链断裂和染色体重排
 形成致癌物 - 碱基加合物引起基因突变
非随机性:每一类致癌物都有其选择
性的碱基攻击对象和特定的结合部位,取决于
致癌物性质、核酸序列和细胞类型
(2) 与蛋白质反应
 与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的成分或受体结合
 与调控基因表达的核蛋白结合
 与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血液中蛋白质结合
42
化学致癌的基本原理
(1) 体细胞突变学说
目前普遍认为,化学致癌物与
DNA 反应引起的体细胞突变 (somatic
mutation, 相对于 germline mutation) ,
是启动细胞癌变的最主要原因。

43
支持体细胞突变学说的证据
 致癌物可与 DNA 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形成
加合物的能力与致癌强度密切相关;加合物
持续存在或错误修复可引起突变。
 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同时具有致突变性质。
 遗传性 DNA 修复缺陷者肿瘤发生率显著高于
正常人。
 化学致癌物诱发的实验性肿瘤与人的肿瘤一
样, 往往在调控细胞生长的基因上有点突变。

44
化学致癌的基本原理
(2) 其它可能的机制
 化学致癌物与病毒联合作用
化学致癌物引起 DNA 损伤,有利于致癌性病
毒的整合; 引起 RNA 损伤,后者被逆转录到 DNA 导
致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改变。
 化学致癌物修饰 DNA 聚合酶,使 DNA 复制和修复的忠
实性降低,导致突变。
 非遗传机制
损伤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蛋白质; tRNA 或
RNA 聚合酶损伤,蛋白质合成出错;抑制机体的免疫反
应。
45
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因素 ( 内因 )
 高度外显的遗传综合征与肿瘤易感性
抑癌基因胚系突变
癌基因胚系突变
DNA 修复缺陷和基因组不稳定性
 基因多态与肿瘤易感性
致癌物代谢基因多态
DNA 修复基因多态
其它相关基因多态

46
肿瘤发生的内因和外因
 如上所述,大多数人类肿瘤是环境因素引起
的。然而,同样暴露于特定致癌物,有些人
发 病而其他人则不发病;此外,有些肿瘤具
有明 显的家族聚集现象。
 这些事实提示,肿瘤的发生还与个人的遗传
因素有关。
 目前认为,环境因素是肿瘤发生的始动因素,
而个人的遗传特征决定肿瘤的易感性。

47
癌基因 (Oncogene)
 能在体外引起细胞转化,在体内诱发肿瘤的基
因.
 细胞内的原癌基因高度保留,从酵母到人都存
在,这些基因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有关,
并受到精细和严格的控制。
 原癌基因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在正常细胞中,
负责调控基因表达、 DNA 复制、细胞分裂和
细胞死亡的基因。

48
癌基因致癌机制
(Mechanisms )
点突变
原癌基因 ras 编码 189 个氨基酸的蛋白是一个细
胞信号传导中起着开关作用的蛋白,当 ras gene
突变时, ras 蛋白一直处于开的状态,细胞生长。
ras proto-oncogene
1 12 61 189
gly gln

arg ( G C), k-ras oncogene

49
癌基因的种类
(Types of Oncogene)
 abl
 bcl
 erb
 fos
 myc
 ras
 sis
 src
等 100 多种。

50
癌基因的肿瘤诱发机制
(Mechanism of
 癌基因突变
Oncogene)
ras 的第 12 个密码子突变, G - T
arg - val, ras 蛋白与 GTP 结合,
促进了细胞的生长。
 ras 附近插入了启动子,启动癌基因表达。
 ras 的 CCGG 甲基化程度降低,癌基因异常高表
达。

51
ras 癌基因家族
(Family members of ras)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组织的癌基因表达,将 ras
基因家族分为三类:
H-ras 11p15.5 胃癌 膀胱癌 宫颈癌
N-ras 1p13.2 白血病 肝癌
K-ras 12p12.1 胰腺癌 肺癌结 肠癌

52
肿瘤抑制基因
一类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的基因,当这些基因正常表达时,
具有抑制细胞分裂的功能。这些基因的失活或缺失,会导
致细胞非正常的分裂,正常细胞有可能转化为肿瘤细胞。
1968 年 Harris 实验:
癌细胞系 X 正常细胞

无恶性表型细胞

正常 癌细胞 (染色体部分丢失)

53
高外显度的癌遗传综合征
 抑癌基因胚系突变 (germline mutation) 是强
烈的肿瘤遗传易感性因素;
 此外, DNA 修复基因胚系突变也是强烈的肿
瘤遗传易感性因素。
 这些基因胚系突变通过孟德尔方式遗传,形
成所谓的“遗传性癌综合征”。
 这些遗传性癌综合征外显度极高,易感基因
携带者发生特定肿瘤和其它部位肿瘤的风险,
比正常人高数十倍至数百倍。

54
与抑癌基因有关的常染色体显性肿瘤遗传易感综合征
遗传综合征 染色体 / 基因 肿瘤类型
Li-Fraumeni 综合征 17q13/p53 肉瘤、白血病以及乳腺、 脑、肾上腺皮质、 肺、前列
腺等肿瘤
家族性成视网膜细 13q14/Rb 成视网膜细胞瘤、骨肉瘤;乳腺、前列腺、 膀胱和肺
胞瘤 癌

家族性结肠腺瘤样 5q21/Apc 结肠腺瘤和腺癌、脑肿瘤、纤维瘤、 其他胃肠道肿瘤、


息肉病 (Gardner 肉瘤、肾上腺皮质、甲状腺、 垂体及其他内分泌肿瘤、
综合征 ) 肝胚细胞瘤

遗传性黑素瘤 9p21/p16 黑素瘤、 胰腺肿瘤

双侧听神经多发性 22q11-12/ 脑膜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 神经胶质瘤、听神


纤维瘤病 经瘤
Merlin
von Hippel-Linndau 3p25/VHL 肾细胞壁癌、 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成血管细胞瘤、
病 嗜铬细胞瘤

von 17q11.2/NF- 视神经瘤、脑瘤、 神经原性和非神经原性肉瘤、


Recklinghausen 多 Wilms 瘤、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黑素瘤、肝细胞瘤
1
发性神经纤维瘤病
Wilms 瘤 /Drash 综 11p13/WT-1 Wilms 瘤、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 、肾小球硬化
合征 55
与 DNA 修复基因相关的遗传性肿瘤易感综合征
遗传因素 染色体 / 基因 肿瘤类型
遗传性非息肉病结肠 2p16/MSH2 结肠癌、内膜癌、 结肠癌、内膜癌、其他
癌 (HNPCC) 3p21/MLH1 胃肠道肿瘤、卵巢肿瘤、泌尿生殖道肿瘤
2q31-33/PMS1 等
7p22/PMS2
家族性乳腺 / 卵巢癌 17q21/BRCA1 乳腺癌、卵巢癌
13q14/BRCA2
Muir-Torre 综合征 2p16/MSH2 结肠癌、内膜癌、 其他胃肠道肿瘤、卵巢
3p21/MLH1 肿瘤、泌尿生殖道肿瘤、 皮脂腺瘤
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 11q22-23/ATM 淋巴瘤、 白血病 、 Hodgkin 氏病和脑、
扩张症 (A-T) 胃、卵巢或其他上皮肿瘤

Bloom 综合征 5q26.1/BLM 白血病、淋巴瘤、胃肠道、 皮肤及其他上


皮肿瘤
Fanconi 贫血 9q22.3 (FACC) 白血病、肝肿瘤、 雄激素治疗后脑瘤、妇
20q? 科肿瘤、 胃肠道肿瘤
着色性干皮病 (XP) XPA~XPG 皮肤基底细胞和鳞状细胞癌、 黑素瘤、舌
鳞状细胞癌

56
致癌物代 DNA 修
谢基因 复基因
遗 肿瘤易
传多 感性
态 细胞生长 其它相关
调控基因 基因

57
多态性致癌物代谢酶
 细胞色素 P450 (CYPs) )
基因座 底物 ( 致癌物 ) 相关的肿瘤
CYP1A1 B(a)P, PAHs 等 肺 乳腺 结肠
CYP1A2 AFT, 芳香胺 , 杂环胺 肝 结肠

CYP2A6 亚硝胺 肺
CYP2D6 亚硝胺等 肺 肝 胃
CYP2E1 亚硝胺 , 苯 , 氯乙烯等 肺 食管 肝
CYP3A4 AFT, 芳香胺 , 杂环胺 肝 膀胱 结肠58

多态性致癌物代谢酶
 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s)
基因座 底物 ( 致癌物 ) 相关的肿瘤
GSTM1 BPDE, BPO 等 肺 乳腺 结肠 膀胱
GSTP1 BPDE 等 肺 膀胱 食管 ( 腺
癌)
GSTT1 卤代烷烃类 肺 乳腺 结肠
 N- 乙酰基转移酶 (NATs)
基因座 底物 ( 致癌物 ) 相关的肿瘤
NAT-2 芳香胺类 膀胱 结肠 乳腺
NAT-1 芳香胺类 膀胱 结肠 59
化学致癌的多阶段过程
 启动阶段 (initiation)
 促进阶段 (promotion)
 进展阶段 (progression)

60
启动阶段
 启动阶段是由致癌物造成的一系列基因
损伤引起的,这种基因损伤是永久性的
和可遗传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它赋予
转化细胞具有恶性生长的潜力。
 致癌物与 DNA 相互作用引起的体细胞
突变是启动细胞癌变的最主要的原因。

61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发现,为致癌物引
起的 DNA 损伤与细胞生长失控之间建立
了直接联系。
 实验证明:
化学致癌物可激活原癌基因
化学致癌物可使抑癌基因失活
不同类型的致癌物诱发的基因突
变谱不同, 与 DNA 加合物模式密切相关

62
促进阶段
 促进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基因表达异常和细
胞的异常增殖,使已启动的细胞克隆不断扩
展为可辨别的癌细胞群。
 促进阶段是癌变的限速步骤,是可逆的、漫
长的过程。
 促癌物 (promoter) :本身没有基因毒性,但
具有特别强的能力促使细胞增殖和促使调控
细胞生长的基 因表达发生显著改变,与致癌
物一道使用可显著增 加肿瘤诱发率,加速肿
瘤的发生和发展。

63
进展阶段
 经启动和促进的癌细胞群进一步生长扩展,从
局灶性的原位癌转变成具有侵袭性的肿块。
 这个阶段的 特征是 DNA 损伤更加严重而广泛。

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系列与细胞周期调节有关
的基因扩增和高表达、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改变、
基因剪接改变以及血管新生等。
 由于癌细胞基因组不稳定,经启动和促进的癌
细胞可自发地进入进展阶段,然而持续暴露于
致癌物包括化疗药物可加速这个过程。
64
化学致癌物检测和危险性评价
 化学致癌物的检测目的:确定特定致癌
物对人类癌症的风险
 方法:实验室方法、流行病学方法
 已知的和可疑的人类致癌物
WHO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 (IARC) 资

美国环境保护局 (EPA) 资料

65
已知的和可疑的人类致癌物及职业
器官 肿瘤类型 致癌物 职业
口腔 鳞癌 吸烟、饮酒、镍化合物 鞋和靴制造、家具制 造、
异丙醇生产
食管 鳞癌 吸烟、 吸烟、 —

肺 鳞癌 、 小细胞和大 吸烟、砷、石棉、晶体硅、苯并 (a) 芘 铝生产、煤的气化、 焦


细胞癌、腺癌 、铍、二 ( 氯 ) 甲醚、 1,3- 丁二烯、 炭生产、赤铁矿开采、油
六价铬化合物、煤焦油、 沥青、镍化 漆
合物、煤烟、 芥子气
胸膜 间皮瘤 石棉 —

胃 腺癌 烟熏食品、 盐腌食品和酸渍食品 橡胶工业

肝 肝细胞癌、 血 管肉 黄曲霉毒素、氯乙烯、吸烟、 饮酒 —

结肠 腺癌 杂环胺类、 石棉 模具制造

肾 肾细胞癌 吸烟 —

膀胱 移行细胞癌 吸烟、 4- 氨基联苯、联苯胺、 2- 萘 品红、 金胺生产



前列腺 腺癌 镉 —

皮肤 鳞癌 、 基底细 胞癌 砷、苯并 (a) 芘、煤焦油、沥青、矿物 煤的气化、焦炭 生产


油、煤烟 66

骨髓 白血病 苯、吸烟、环氧乙烷、抗肿瘤药 橡胶工业


空气污染与肺癌
 上海( 1973~1975 ):肺癌死亡率
市中心区 27.26 / 10 万
郊区 14.27 / 10 万
农村 8.5 / 10 万
 沈阳( 1979 ):肺癌标化死亡率
市区 20.63 / 10 万
农村 5.94 / 10 万

67
空气污染与肺癌
 云南宣威( 1973~1979 ):肺癌调整死亡率
城关镇(县城) 174.21 / 10 万
来宾镇 128.31 /
10 万
热水镇 2.08
/ 10 万
 空气中的致癌物: BaP 、石棉、砷、铬、铅、
镍、氡等

68
肺癌的病因因素
 环境因素
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其他环境致癌因素
 遗传易感因素
基因 - 环境交互作用

69
苯并 [a] 芘 (benzo[a]pyrene,
BP)
CYP1A1

BP-7,8- 环氧化物

环氧化物水解酶

BP-7,8- 二醇

CYP1A1

BP-7,8- 二醇 -9,10- 环氧化物


70
CYP1A1 基因与肺癌
 CYP1A1 基因变异是中国人的肺癌遗传
易感性因素

71
全世界的恶性肿瘤

 2002 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为 1090 万,发病


率前三位: 肺癌( 12.4% )、乳腺癌( 10.6
% )、结直肠癌( 9.2% )
 2002 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约 670 万,主要死因
前三位: 肺癌( 17.6% )、胃癌( 10.4% )、
肝癌( 8.9% )
 估计到 2015 年,发病人数可达 1500 万,死亡
人数达 900 万, 2/3 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72
中国的恶性肿瘤
 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从 20 世纪 70 年代
以来一直↑,至 90 年代的 20 年间,癌症死
亡率↑ 29.42% ,年龄调整死亡率↑ 11.56%
 主要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食管
癌、结直肠癌以及乳腺癌等
 1990 年我国因恶性肿瘤造成的伤残调整生
命年( DALY )占总疾病负担的 8.7% ,
并推测 2020 年此比例将↑至 18.7%
( WHO)
73
1930-2001 年美国男性几种主要恶性肿瘤年龄调整死亡率
( /10 万) 74
中国 1973 ~ 1975 年和 1990 ~ 1992 年癌症死亡率( /10
万)
癌症 1972 ~ 1975 年 1990 ~ 1992 年 两个时期变化%
部位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男 女 合计

胃 27.14 12.98 19.79 30.12 13.80 21.76 10.98 6.32 9.95


食管 25.50 13.30 19.79 20.35 10.01 15.02 - 20.20 - 24.74 - 21.32
肝 18.30 6.99 19.09 26.14 9.36 17.83 42.84 33.91 41.17
肺 9.94 4.59 12.63 21.96 8.74 15.19 120.93 90.41 111.85
子宫颈 10.28 7.17 3.25 1.64 - 68.39 - 69.00
结/直 5.30 4.11 5.29 5.29 3.86 4.54 - 0.19 - 6.08 - 2.78

白血病 3.00 2.41 4.67 3.89 3.18 3.53 29.67 31.95 30.26
鼻咽 3.07 1.62 2.71 2.11 0.93 1.53 - 30.27 - 42.56 - 34.62
乳腺 3.24 2.34 2.99 1.49 - 7.72 - 10.24
75
中华肿瘤杂志 1997;19(1):3-9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的地区分布
癌症部位 地区分布
鼻咽癌 华南五省相对高发,主要分布于广东(肇庆、
佛山、广州)、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省
食管癌 极为集中,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
四川川北地区、大别山、闽南和广东东北地区,
江苏苏北地区,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地区
胃癌 主要集中在西北和沿海各省,尤以甘肃、青海、
宁夏、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及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地区更为突出
肝癌 东南沿海地区、吉林长白山地区
肺癌 以京、津、沪为多,云南个旧、宣威高发
宫颈癌 连接成片:内蒙-山西-陕西-湖北-湖南-
江西-浙江、福建、江苏、上海
76
2001 年我国城市、农村恶性肿瘤前五位死因顺位
城市 农村
死因 死亡率 死因 死亡率
( /10 万) ( /10 万)
恶性肿瘤 135.59 恶性肿瘤 105.36
肺癌 40.31 肝癌 24.58
肝癌 20.87 肺癌 20.23
胃癌 17.00 胃癌 19.22
结肠、直肠和 10.25 食管癌 13.08
肛门癌
食管癌 7.77 结肠、直肠 6.58
和肛门癌
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癌症流行趋势
1、城市发病高于农

2、高发癌谱不断变

3、存在许多高发区

78
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

准确鉴定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和早期干预

早期警报与监测

重点保护恶性肿瘤的易感人群

79
恶性肿瘤的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80
恶性肿瘤的一级预防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和体力活动
环境保护和职业防护
控制感染

81
恶性肿瘤的二级预防

癌症的筛检

警惕癌症的早期“危险信号”

82
癌症的早期“危险信号”
身体任何部位的肿块
身体任何部位的非外伤性溃疡,特别是经久不愈的
不正常的出血或分泌物
久治不愈的干咳、声音嘶哑和痰中带血
长期消化不良、进行性食欲减退、消瘦等而原因不明者
大便习惯改变或有便血
鼻塞、鼻忸,单侧头痛或伴有复视者
黑痣突然增大或有破溃出血者
无痛性血尿

83
常见恶性肿瘤的癌前病变
肿瘤名 癌前病变 ( 状态 )

口腔癌 口腔白斑、红斑
食管癌 食管重度增生、 Barrett’s 食管
胃癌 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
乳腺癌 良性乳腺病、乳腺管内乳头瘤
宫颈癌 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
外阴癌 外阴白斑
大肠癌 腺瘤样息肉
皮肤癌 日光性 ( 光化性 ) 角化病 84
肿瘤标志物
 胚胎类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EA )、甲胎蛋白
( AFP )等
 糖类抗原标志物: CA125 、 CA19-9 、 CA50 、 CA242

 酶类标志物: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 NSE )、乳酸脱氢酶
( LDH ) 等
 激素类标志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降钙素

 其它蛋白质类标志物:本 - 周蛋白、铁蛋白等
 基因类标志物: K-RAS 、 P53 等

85
各系统血清标记物检测
 肺系统: CEA 、 SCC 、 NSE 、 Cyra-211
 前列腺系统: PSA 、酸性磷酸酶
 结肠系统: CEA 、 CA199 、 TPA
 肝脏系统: AFP 、 AKP 、同工酶、 R 谷氨
酰转肽酶
 胃系统: CEA 、 CA199 、 CA724
 胰腺系统: CA199 、 CA242 、 CEA

86
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
制定和完善癌症诊断、治疗和随访方案
综合治疗
开展癌症病人的社区康复工作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晚期病人施行止
痛和临终关怀

8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