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6

第一章 典型方程与定解条件

㈠ 引言

基本规律或定律 物理过程、物理现象

空间位置  x , y, z  边界条件
变化规律 物理量u
时间t 初始条件
如:位移、时间、温度、
密度、场强,等等 .
物理规律u  u  t , x , y , z 
从数量形式上刻画了由相应 求解
的物理定律所确立的某些物
理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偏微分方程 定解问题
 泛定方程  + 定解条件
=  确定系数 
※ 泛定方程反映的是同一类物理现象的共性,和具体条件无关。
☛ 在数学中,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模拟。 —— 拉普拉

☛ 想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就得解微分方程
—— 牛顿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概述性地描述物理系统数学建模中常用的几个物理学定律:
⑴ 牛顿  Newton  第二定律:F  ma;
⑵ 胡克  Hooke  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性体的张应力 单位横截面上的内力
和应变  弹性体的相对伸长  成正比,即
 u  x , t  
张应力  P  x , t    杨氏模量 Y   相对伸长  
  x 
⑶ 热传导  Fourier  定律:在dt时间内,通过面积元dS 流入小体积元的热量dQ
 Fouri er实验定律  与沿面积元外法线方向n的温度变化率 u 成正比,
n
热流强度q 也与dt 和dS 成正比,即
u u
qk  d Q  k dS d t ,
n n
其中,k 为热传导系数,由物体的材料决定。
⑷ 牛顿  Newton  冷却定律:物体冷却时放出的热量  k u,与物体和外界的
温度差 u 边  u0成正比,即

 k u  H u 边  u0 
其中u0为外界介质的温度,H 为比例系数。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⑸ 热量  质量  守恒定律:物体D内部各点温度由任一时刻t1的温度u  x , y , z , t1 
变化为t 2的温度u  x , y , z , t 2  所吸收  或放出的热量Q1,
 浓度变化所需增加 或减少的质量 
等于从t1到t 2这段时间内进入  或流出 物体内部的净
流热量Q2与物体内部的源所产生的热量Q3之和,即
Q1  Q2  Q3 .

⑹ 费克  Fi ck  定律:粒子流强度q与浓度的下降率成正比,即q   k u
 扩散定律  其中,k为扩散系数,负号表示浓度减少的方向。
❈ 一般说来,由于浓度的不均匀,物质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转移,
这种现象叫扩散。例如:气体、液体、固体中都有扩散现象。

⑺ 高斯  Guas s  定律: 通过任一闭曲面S的电通量,等于这个闭曲面所包围的


1
自由电荷的电量的 倍,即

1
n S E  dS   V  dV ,
其中, 为介电常数, 为电荷体密度。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㈡ 方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⑴ 数学物理方程:
① 定义:
主要指从物理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中所产生的偏微分方程,有
时也包括与此有关的一些常微分方程、积分方程、微分积分方程等。 例如:
1 描绘振动和波  振动波,电磁波  动特征的波动方程:
utt  a 2 uxx  f . 双曲型

 2 反映输运过程的热传导 或扩散  方程 :
ut  a 2 u  f , 其中是Laplace算子. 抛物型 典型方程
 3 
描述稳定过程或状态,如:引力势和 静电势满足 的Poi s s on方程;
0  a 2 u  h, 其中是Laplace算子. 椭圆型
若h  0, 则退化为Lapl ace方程: u  0.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⑵ 偏微分方程
① 定义
方程中除了含有几个自变量和未知函数外,还含有未知函数的偏导数
( 也可仅含偏导数 ) 的方程称为偏微分方程。 一般形式:
 u  u u 
F  x1 , x2 ,   , xn , u, , ,   , ,      0,其中F 为已知函数.
 x1 x2 x n 
② 方程的阶
方程中涉及到的未知函数偏导数的最高阶数称为偏微分方程的阶。
③ 方程的分类
● 线性偏微分方程
如果一个偏微分方程对于未知函数及其各阶偏导数都是线性的(一次
的),且其系数仅依赖于自变量,就称之为线性偏微分方程。
●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如果非线性方程对未知函数的一切最高阶偏导数是线性的(一次的),
则称其为拟线性偏微分方程。
若非线性方程对未知函数的一切最高阶偏导数是线性的(一次的),而
其系数不含未知函数及其低阶偏导数,则称其为半线性偏微分方程。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对线性偏微分方程而言,将方程中不含未知函数及其偏导数的项称之为自由项。

齐次方程 当自由项为零时 3 非线性 半线性


线性偏微分方 阶 3
程可分为 u u  u
非齐次方程 当自由项为非零时 6  cu  3  0;
t x x
例如:判断下列方程的类型,并指出方程的阶   u v
  x  y  0 1 线性
u  2
u  2
u  2
u  
1   a  2  2  2    f  x, y, z, t ;
2
7  ; 阶齐次
t  x y z   u  v  0
2 线性 非齐次  y x
 2u  2u  2u
 2 2
 2  2  0; 2 阶
线性 齐次
x y y 阶    u
 t  u   0
 2u 2
2  u x x
3 2
a 2
; 2 线性 齐次 8  ;
t x 阶  u  u c 2
 
 u  0
 2u 2  u
4
 t x  x
4 2
a 4
 f  x , t  ; 4 线性 非齐次
t x 阶 1 非线性 拟线性
  u    2 u
2 阶
u u  2 u   u    2 u
2

5 1     2  2  1     2  0;
  y   x x y xy   x   y
2 非线性 拟线性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例如:判断下列方程的类型,并指出方程的阶
u  2 u  2 u
1   2  2  u p,其中p  1是常数; 2 非线性 半线性
t x y 阶
  u u   2 u  2u  u u 
 2 a  x , y , ,  2  b  u  2  f  x , y , u, ,  ;
  x y   x y  x y  2 非线性 拟线性
2 2 阶
  2u    2u 
 3  2    2   u; 2 非线性 完全非线性
 x    y  阶
④ 偏微分方程具有 3 个特点
特点 1 :解的自由度比常微分方程大。这是因为 n 阶常微分方程的解通常
依赖于 n 个任意常数;而对 n 阶偏微分方程,其解通常依赖于 n 个任意函
数 .注:一般地,任意函数的个数与方程的阶数相等 .
特点 2 :偏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较常微分方程相比,有较大的差别。
注:常微分方程在相当一般的条件下,解是局部存在的。但偏微分方程也
有在条件非常好的情况下,解在非常小的局部范围内也不存在
特点 2 的。
:解具有叠加性
注:解的叠加原理对任何阶的线性方程都适用,而对非线性方程不成立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⑶ 定解条件与定解问题
① 定解条件的定义
定解条件是确定数学物理方程解中所含的任意函数或常数,使解具有唯一
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② 定解条件的种类 定义:体现物理过程初始状况的数学表达式
初始条件
个数:关于时间 t 的 n 阶偏微分方程,要给出 n
个初始条件才能确定一个特解
定义:体现物理过程边界状况的数学表达式
第一类边值条件
边界条件
定解条件 种类 第二类边值条件
第三类边值条件
个数:类似于初始条件的情况
衔接条件 由于系统由不同介质组成,在两种不同介质的交
界处需给定两个衔接条件
其他条件:由于物理上的合理性的需要,有时还需对未知函
数附加以单值、有限、周期性等限制,这类附加
条件称为自然边界条件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③ 定解问题、微分方程的解、定解问题的适定性
初值问题: 由泛定方程和初始条件构成的定解问题,也称为柯西
( Cauchy )问题 .
定解问题
边值问题: 由泛定方程和边值条件构成的定解问题 .
混合问题:由泛定方程和初、边值条件构成的定解问
题.
注意:泛定方程只能反映和描述同一类现象的共同规律,即共性 . 定解条件
描述物理问题的特性,即个性。二者构成了描述具体物理问题的定解
问题(数学模型) .
微分方程的解 假设方程的阶数为 n ,若函数 u 在所考虑的区域内具有 n 阶的

续偏导数,且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成为恒等式,则称 u 为方程
解(或古典解) . 的
若方程解 u 的表达式中含有 n 个任意常数(或函数),则称 u
是方程的通解(或一般解) .
通过定解条件确定了通解中的任一常数(或函数)后所得到的
解,称之为定解问题的解。
未经过验证的解,称之为形式解。
注:除了古典解外,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还研究各种广义意义下的解。它们
按较弱的意义满足方程,这种解称为广义解。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定解问题的适定性 1923 年,阿达马( J.S. Hadamard ,法国)提出
定解问题是否能够反映实际, 或者,定解问题的提法是否适合? 从数学的
角度看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验证:
解的存在性: 即在给定的定解条件下,定解问题是否有解存在 ?
解的唯一性: 即在给定的定解条件下,定解问题的解若存在,是否唯一?若
能确定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就能采用合适的方法去寻找它。
解的稳定性: 当定解条件及方程中的参数有微小变化时,解也只有微小的变
动, 则称该定解问题的解是稳定的,否则称之为不稳定的。
如果一个定解问题的解存在、唯一、且解连续依赖于定解条件中的初始数据
或边界数据,则称该定解问题是适定的,否则称它是不适定的 .
注:对不适定问题的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例如:在流体力学、电磁学、金属探矿、气象预报等实际问题中 .
例如: 对于某物体,希望在某时刻具有一个实际的温度分布,那么在初始
时刻物体应具有一个什么样的温度分布才能达到此目的?
— 这是个不适定的问题,它是所谓的数学物理问题的反问题。
注:对不适定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偏微分方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㈢ 数学物理方程的导出
基本步骤
1 、明确要研究的物理量是什么?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从所研究的系统中
划出任一微元,分析邻近部分与它的相互作用;
2 、研究物理量遵循哪些物理规律?据此,以数学式子表达这个作用;
3 、化简、整理即得所研究问题的偏微分方程(泛定方程)。
① 弦振动方程和定解条件
物理模型(弦的微小横振动问题)
设有一根拉紧的均匀柔软细弦,其长为l,线密度为,且在单位长度上受到
垂直于弦向上的力F 初始小扰动后,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微小横振动.
试确定该弦上各点的运动规律.
分析. 如图选择坐标系, 设u  x , t  表示弦上各点在时刻t沿垂直于x方向的位移.
利用微元法建立方程. u F
任取一弧段  x , x  x  , 它的弧长为 P Q
x  x
PQ   1  ux2 dx  x . o
x x x  x A x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Q TQ
这说明:弧段  x , x  x  在整个振动过程中始终没 u F 
发生伸长变化. 由Hooke定律,张力T 与时间t 无关. P
另一方面,注意到 
T  x  cos   T  x  x  cos  TP
由于 cos   1,cos   1,所以 x x  x x
T  x   T  x  x 
这说明:张力T 与位置x无关. 故张力T 是一个常数.
作用于弧段  x , x  x 的张力T 沿着u轴方向的分量为
T sin   T sin  ,
其中
1 1 ux
sin   tan   cos   tan    tan     ux  x , t  .
sec  2
1  tan  2
1  ux
类似地, sin   ux  x  x , t  .
作用于弧段  x , x  x 的合外力为
T sin   T sin   F x ,
根据Newt on第二定律,可得微元dx的横振动方程为
T sin   T sin   F x  x  utt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即 Tux  x  x , t   Tux  x , t   F x  x  utt
应用Lagrange微分中值定理,有
Tuxx  x  x , t  x  F x  x  utt ,    0,1 .
令x  0,有x  x  x,上式可写为
Tuxx  x , t   F   utt ,
T F
记a 2  ,f  ,上式可化简为
 
utt  a 2 uxx  x , t   f .
公式被称为弦的强迫横振动方程(又称一维非齐次波动方程) .
若外力F 消失,即F  0,则公式被称为弦的自由横振动方程.

讨论 若考虑弦的重量,则 作用于弧段  x , x  x 的合外力为


T sin   T sin   F x  xg
根据Newt on第二定律,可得微元dx的横振动方程为
T sin   T sin   F x  xg  x  utt
或者 Tuxx  x , t   F   g   utt , utt  a 2 uxx  x , t   f  g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推广

(如薄膜振动等)
二 utt  a 2 ( uxx  u yy ), 或utt  a 2 ( uxx  u yy ) +f ( x , y , t )

(如弹性体振动、电磁波或声波传播等)


utt  a 2 ( uxx  u yy  uzz ) 或
utt  a 2 ( uxx  u yy  uzz ) +f ( x , y , t )
2 2 2
  2  2  2 称为Laplace算子
x y z
说明:
上述公式虽然为弦振动方程,但在力学上弹性杆的纵振动,建筑物的剪振
动,潮汐波,地震波,管道中气体小扰动的传播以及电报方程等问题,都
可以用这个方程描述。 这些物理现象的共性是振动产生波的传播。只是其
中的未知函数表示的物理意义不同。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定解条件的提法
 初始位移 u  x , 0     x  或 u t  0    x 
● 初始条件 
u  x , 0 
(初始状态) 初始速度    x  或 ut t  0    x 
 t
注:未知函数关于时间为二阶导数,需要两个初始条件!

固定端  第一类边值条件  u x 0  1 t  , u x l  2 t  , t  0.
1 
( Dirichlet 边界条件)
● 边值条件
2 自由端  第二类边值条件  T sin  x 0  T tan  x 0
(边界上的约束)  
( Neumann 边界条件) u
T , t  0.
 3  弹性支承端  第三类边值条件  x x 0
( Robin 边界条件)u   u   0, u   u  k
x x  0,   .
x 0 x L
T
注:如果研究无界区域中的问题,当然就不再需要边界条件,
但有时需对解在无穷远处的渐进状况加以限制,这实际
上也是边值条件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 2 自由端  第二类边值条件 

① 两端受垂直方向的(已知)外力的作用。
记垂直方向的外力分别为: 1  t , 2  t ,由于
T B 
两端弦的张力对外界沿着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分别是 u
u u A
T , T
x x  0 x x  l 
它们的负值应分别等于沿着垂直方向所受外力,即
u u 0 l x
T   1  t , T   2 t  .
x x  0 x x  l
u  t  u  2 t 
  1 ,  .
n x  0 T n xl T

② 两端不受垂直方向的外力的作用(即,可沿着垂直方向自由滑动)。
此时边界条件为
u u
  0. 称为自由边界条件
x x  0  x x  l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 3 弹性支承端  第三类边值条件 
若弦的两端被束缚在可沿垂直方向位移的弹簧上,其中左、右两弹簧平衡位
置的高度分别为u0和u1,弹性系数分别为 0和 1。
根据胡可定律,左边弹簧产生偏离其平衡位置的位移u - u0的作用力为
 0  u x  0  u0  ,  1  u x  l  u1  ,
它应等于弦对左侧弹簧沿垂直方向的作用力
u u
T , T ,
x x  0 x x  l

u u
T
x x  0

  0 u x  0  u0 .  T
x x  l

  1 u x  l  u1 . 
或者
 u  0  0  u  1  1
  x  T u  
T
u0 .  x  T u   T u1 .
  x0   xl
 
记 0  0 , 1  1 ,则上面边界条件可写成
T T
 u   u 
 n   u
0    u
0 0 ,  n   u
1    1 u1
  x0   xl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② 热传导方程(也统称为输运方程)和定解条件
物理模型(热传导问题)
在三维空间中,考虑一均匀、各向同性的导热物体G,假设它的内部有热源,
且与周围介质有热交换,研究它的内部各点在任意时刻的温度所满足的方程.
物理定律:
热量守恒定律:
通过物体截面流入  或流出的热量Q2
物体内部的热量的增加  或减少 Q1 = +
物体内部的热源所产生的热量Q3
热传导定律  Fourier实验定律 :
u u
热流强度q与温度沿界面外法向n的变化率 成正比,即q   k .
n n
其中k  k  x , y , z  为热传导系数.
分析. 设导热物体在R 3空间内占据的区域为G,u  x , y, z , t  表示它在t时刻
 x , y, z  处的温度. 利用微元法建立方程. n
① D内温度改变所需要的热量Q1 . dS
dQ1    x , y , z  dV  u  x , y , z , t 2   u  x , y , z , t1   c  x , y , z   M

D S
则在区域D内,温度由u  x , y , z , t  到u  x , y , z , t  所需的热量为
1 2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Q1   c   u  x , y , z , t 2   u  x , y , z , t1  dV n
D
 t 2 u  x , y , z , t   t2  u  dS
  c    dt dV     c  dV  dt
D 
t1 t  t1
 D t   M

D S
② 通过S 进入D内的热量Q2 .
根据热传导定律,在dt时刻内通过法向n的曲面微元dS,流向n所指那一侧的
热量为: u
dQ2  q  dt  dS   k  dt  dS
n
则从时刻t1到t 2,通过S 进入D的热量为
t2  u  t2  
   3 .
T
Q2     k d S d t     k n   u d S d t 其中 n  n1 , n2 , n
 S n 
t1 t1
S 
t2     ku    ku    ku   
     n1   n2   n3   dS dt
t1
 S  x y z  
t2     u     u     u   
      k    k    k   dV dt
t1
 D  x  x  y  y  z  z  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③ 热源提供的热量Q3 .
在dt时刻内从微体积dV内放出的热量为
dQ3  F  x , y , z , t   dt  dV 其中F  x , y , z , t  是热源强度.
则从时刻t1到t 2,D内热源提供的热量为
t2  
Q3     F  x , y , z , t dV  dt .
t1
 D 
于是,根据热量守恒定律:Q1  Q2 +Q3,有
t2  u  t2      u    u    u   
 t1
  c  dV  dt 
t  t1
    k    k    k   dV dt
 D  x  x  x  y  x  z   
 D 
t2  
+    F  x , y , z , t dV  dt .
t1
 D 
由时刻t1,t 2和区域D的任意性,可得
u   u    u    u 
c   k    k    k  +F  x , y , z , t  .
t  x  x   x   y   x   z 
方程称为非均匀的各向同性体的热传导方程.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k
如果导热体是均匀的,此时k , c, 以及 均为常数. 记,a 2  ,f  x , y , z , t  
c
1
F  x , y , z , t  . 则上述方程化为
c
2  u  2u  2u 
2
u
 a  2  2  2  +f  x , y , z , t 
t  x y z 
 a 2 u  f  x , y , z , t  .
方程称为三维热传导方程.
特例
1 若考虑一根均匀的导热细杆,假设它的侧面绝热且在同一截面上的温度分
布相同,那么温度u只与x, t有关,方程变成一维热传导方程
ut  a 2u xx .
 2 若考虑一块导热的薄板,且它的侧面绝热,则可得二维热传导方程
ut  a 2 u xx  u yy  .
说明 方程虽通常被称为热传导方程,但绝不只用于表述热传导现 例如:
象.
考察气体的扩散 , 液体的渗透 , 半导体材料中的杂质扩散等物理过程,都可
用这个方程来刻画 . 故该方程也被称为扩散方程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定解条件的提法
● 初始条件 初始温度 u t  0    x , y , z ,其中 是已知函数。
(初始状态) 注:未知函数关于时间为一阶导数,故只需一个初始条件!

● 边值条件
①  第一边值条件  在边界上直接给出未知函数u的值,即
u     x , y , z , t  ,  x , y , z    , t  0.
当 为常数时,表示物体的边界保持恒温。

②  第二边值条件  在边界上给出未知函数u沿边界的外法向n的方向导
数的值,即 u
   x , y , z , t , x , y , z    , t  0.
n 
特别地,当  x , y , z , t   0,表示边界面绝热。
u
在导热过程中,由Fourier定律知, k    x , y , z , t ,t  0.
n 
故第二类边界条件表示:已知通过物体的边界流入物体的热流强度。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③  第三边值条件  在边界上给出未知函数u及其沿边界的外法向n的方向
导数的线性组合的值,即
 u 
 u     .
 n  
在导热过程中,设导热物体外界的温度为u1,且物体内部与外界有热交换,
则由Newton冷却定律可知,
u
k
n 
 
 q  H u   u1 ,其中H  0是热交换系数。


 u  H
 hu    hu1, 其中 h   0.
 n   k
故第三类边界条件表示:已知通过物体的边界与周围介质交换热量。

牛顿冷却定律:在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中流向外界的热量 q ,与
物体外表面的温度和外界在表面处的温度差成正比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③ 薄膜平衡方程和定解条件
物理模型(薄膜平衡问题)
将均匀柔软的薄膜张紧于微翘的固定框架上,除薄膜自身的重力外,无其
他外力. 求静态薄膜上各点的横向位移.
分析. 如图选择坐标系,设u  x, t  表示薄膜所形成的曲面方程. 利用微元法建
立方程.
假设: 3 T
u Q R
① 均匀——薄膜的面密度 为常数; 1
② 柔软——张力T的方向总在该点处的薄膜 T 2
P
的切平面与法平面的交中; x  x ST
 4T Q R
③ 微翘——张力密度T 是常数;其方向与切
平面的方向近似垂直; x
P S
物理原理: 沿位移 u 方向的张力和重力的 o y y  y y
合力等于 0 —— 平衡状态;
1  作用在PQ与RS上的张力沿u方向的合力为
T sin  2  T sin 1  x  T tan  2  T tan 1  x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 T tan  2  T tan 1  x 3 T
u Q R
 u  x, y  y  u  x, y   1
T   x
y y  T 2
 P
 2u  x, y  x  x ST
 4T Q R
T 2
xy
y
x
类似地, P S

 2 作用在QR与SP上的张力沿u方向的合力为 o y y  y y
 2 u  x, y 
T sin  3  T sin  4  x  T 2
xy 一般地,称形如
x
u xx  u yy  f  x, y 
则由微元力的平衡关系可得
的方程为二维泊松方程 .
 2 u  x, y   2 u  x, y 
T xy  T xy  xy  g
x 2
y 2 若薄膜的重力可忽略,即
g f = 0 ,则方程被称为二维
记f  ,则
T  2 u  x, y   2 u  x, y  拉普拉斯方程(或调和方
2
 2
 f. 程) .
x y
这就是微翘的薄膜平衡方程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说明:
Poisson 方程和 Laplace 方程还可描述许多物理现象,如静电场的电势分
布、热传导问题中定常温度分布、引力势、流体力学中的势和弹性力学中
的调和势,概括地说,它所描写的自然现象是稳恒的、定常的,即与时间
无关的——反映物理量在稳恒状态下的变化规律 .
例如:
稳定温度分布 —— 导热物体内的热源分布和边界条件不随时间变化 .
故热传导方程中对时间的偏微分项为零,从而前述热传导方程即为下列拉普
拉斯方程和泊松方程 .
1
u   2 f  x , y , z  .
a
 有热源 

u  0. 无热源 
薄膜振动方程
utt  a 2 (u xx  u yy ) u xx  u yy  0

  1
u
 tt  a 2
(u xx  u yy ) +f ( x, y , t ) u
 xx  u yy
  f ( x, y )
 a 2

(二维波动方程) (薄膜平衡方程)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定解条件的提法
● 初始条件 无!
(初始状态) 注:由于它们都是描述稳定状态的,与时间无关,故不提初
始条件!
● 边值条件
① 第一边值条件  在边界上直接给出未知函数u的值,即
u     x, y, z  ,  x, y, z   .
② 第二边值条件  在边界上给出未知函数u沿边界的外法向n的方向导
数的值,即 u
   x, y, z , x, y, z   .
n 
③ 第三边值条件  在边界上给出未知函数u及其沿边界的外法向n的方向
导数的线性组合的值,即  u 
u    .
 n  

注意:边界条件并不只限于以上三类,还有其他边界条件(热传
导中有辐射条件),有时甚至还有非线性边界条件。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㈣ 几个重要的基本原理
叠加原理
—— 在物理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不同的单个原因的综
合所产生的综合效果等于这些不同的单个原因各自产生的单
个效果的累加,这就是叠加原理 .
例如: 1. 物理中几个外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所产生的加速度 , 于
各个外力单独作用在该物体上所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
这叫做力的叠加原理(或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
2. 如果几个电荷同时存在 , 它们电场
它们 就互相叠加 , 形成合

场 . 这时某点的场强等于各个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
3.生的场强的 矢量和 , 这叫做电场的叠加原理 .
点电荷系产生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各个点电荷单独
存在时 , 在该点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 , 称为电势叠加原
理.
适用条件: 泛定方程、定解条件都是线性的——线性定解问题 .
数学表述: 可将复杂的定解问题看作是若个相对简单部分的线性叠加而
成,那么这几个部分所得出的解的线性叠加给出的形式解,
即为原定解问题的解——体现了“化归”思想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叠加原理Ⅰ. 设uk  x, t  k  1, 2, , n  分别满足齐次方程
 2 uk 2
2  uk
2
a 2
, 0  x  l, t  0
t x
u
uk t  0   k  x  , k   k  x  , 0  x  l,
t t 0
uk x 0
 0, uk x l
 0, t  0,
n
则函数 u  x, t     k uk  x, t  其中常数 k 是任意的 满足
k 1

 2u 2  2
u
2
 a 2
, 0  x  l, t  0
t x
u n n
u t 0    x  ,   t  , 0  x  l , 其中   x     k k  x ,  x     k k  x .
t t 0 k 1 k 1

u x 0  0, u x l  0, t  0,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例如:齐次边界条件的齐次方程 定解问题的分解
utt  a 2u xx , 0  x  l , t  0

u t 0    x  , ut t  0    x  0 xl

u x 0  0, u x l  0, t 0
利用叠加原理,可以分解成如下两个问题

utt  a 2u xx , 0  x  l , t  0 utt  a 2u xx , 0  x  l , t  0
 
u t 0    x  , ut t 0  0 0 xl u t  0  0, ut t  0    x  0 xl
 
u x 0  0, u x l  0, t0 u x 0  0, u x l  0, t0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叠加原理Ⅱ. 设uk  x, t  k  1, 2, , n  分别满足非齐次方程
 2 uk 2
2  uk
2
a 2
 f k  x, t  , 0  x  l , t  0
t x
u 有限叠加
uk t  0   k  x  , k   k  x  , 0  x  l,
t t 0 原理
uk x 0
  k  t  , uk x l
  k t  , t  0,
n
则函数 u  x, t     k uk  x, t  其中常数 k 是任意的 满足
k 1
n
 2u 2
2  u f  x, t     k f k  x, t 
2
a 2
 f  x, t  , 0  x  l , t  0
t x k 1
n n
u
u t 0    x  ,   t  , 0  x  l ,   x     kk  x ,  x     k k  x 
t t  0 k 1 k 1
n n
u x 0   t  , u x l   t  , t  0,   x     k k t ,   x     k k t .
k 1 k 1

注 . 上面列出的两端边界条件都是第一类的 . 实际上,对于第二类边界条
件以及两端不同类型的边界条件,也成立叠加原理。 n 可取无穷大。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例如:非齐次边界条件的非齐次方程 定解问题的分解
ut  a 2u xx  f  x, t  , 0  x  l , t  0

u t 0    x  , 0 xl

u x 0   t  , u x l   t  , t0
利用叠加原理,可以分解成如下三个问题

ut  a 2u xx  f  x, t  , 0  x  l , t  0 ut  a 2u xx , 0  x  l, t  0
 
u t 0  0, 0 xl u t 0    x  , 0 xl
 
u x  0  0, u x l  0, t 0 u x 0   t  , u x l   t  , t0

ut  a 2u xx , 0  x  l, t  0 ut  a 2u xx , 0  x  l, t  0
 
u t 0  0, 0 xl u t 0    x  , 0 xl
 
u x 0   t  , u x l   t  , t 0 u x 0  0, u x l  0, t 0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积分形式的)叠加原理 III. 非齐次方程
设u  u  x, t , M  是含参数M  D的非齐次方程
2
u  u
 a 2 2  f  x, t , M  ,  x, t   G
t x
的解,若函数
U  x, t    u  x, t , M  dM
D

可逐项求一阶、二阶导数,则函数U  x, t  在G上是非齐次方程
2
U 2  U
a 2
  f  x, t , M  dM
t x D
的解.

注意:关于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也有类似的叠加原理。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
 u 2  u
叠加原理 IV. 设v  v  x, t  是定解问题  t  a x 2  f  x, t  , l  x  0, t  0

v t 0  0, l x0

v x 0  0, v x l  0, t0

的解, 2
带  w 2  w
设w  w  x, t  是定解问题  a , l  x  0, t  0
齐 2

次  t x
边  w t 0    x  , l  x0
界 
条  w x 0  0, w x l  0, t0


的 的解,则函数u  x, t   v  x, t   w  x, t  是定解问题
初  u  2
u
边  t  a 2
2
 f  x, t  , l  x  0, t  0
值  x
问 v t  0    x  , l x0
题 
v x 0  0, v x l  0, t 0

的解.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例如 . 考虑弦振动的初值问题
utt  a 2u xx  f ( x, t ), t  0,

 u ( x, 0)   ( x), ut ( x, 0)   ( x)
利用叠加原理 IV ,可以分解成如下两个问题
2

utt  a u xx  0, t  0,
1 
u ( x, 0)   ( x), ut ( x, 0)   ( x)



Du
ha
 utt  a 2u xx  f ( x, t ), t  0,

m
2 

el

u ( x, 0)  0, ut ( x, 0)  0




说明:
问题是由两部分干扰引起的,一是外界的强迫力,另一是弦所处的初始状态.
由物理意义知,这种振动可看成是仅由强迫力引起的振动和仅由初始状态引
起的振动的合成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利用叠加原理 IV ,问题( 1 )又可分解成如下两个问题

 utt  a 2u xx  0, t  0,  utt  a 2u xx  0, t  0,
 
u ( x, 0)  0, ut ( x, 0)   ( x) u ( x, 0)   ( x), ut ( x, 0)  0
于是,原问题可分解为如下三个问题

 utt  a 2u xx  0, t  0,  utt  a 2u xx  0, t  0,
 
u ( x, 0)  0, ut ( x, 0)   ( x) u ( x, 0)   ( x ), ut ( x, 0)  0

 utt  a 2u xx  f ( x, t ), t  0,

u ( x, 0)  0, ut ( x, 0)  0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叠加原理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它可以把非齐次的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求解
叠加原理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它可以把 化为齐
次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即所谓的齐次化原理,又叫杜阿梅尔(
,又叫 Duhame
l )原理 . 例如:双曲型及抛物型
齐次化( Duhamel )原
理 —— 非定常、非齐次线性偏微分方程、齐次条件
(杜阿梅尔,法国, 1797-1872 ) 的定解问题(柯西问题、初边值问
⑴ Duhamel 原理(齐次初始条件的非齐次方程的初值问题)
题) .
 2 2
2  
2
a 2
,    x  , t   ,
t x
设    x, t ,  是初值问题 的两次连

 t   0,  f  x,  ,    x  
t t 
续可微解,则 t
u  x, t      x, t ,  d 双曲型方程
0

 2u 2
2  u
2
a 2
 f  x, t  ,    x  , t  0,
是初值问题 t x 的解.
u
u t 0  0,  0,    x  
t t 0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t
证明. 在等式u  x, t      x, t ,  d中,令t  0,有 u  x, 0   0.
0
t
对等式u  x, t      x, t ,  d 两端关于t求偏导数,有
0
u  x, t   t
    x , t ,   d
t t 0
  x, t , 
t
   x, t ,     t  d
0 t
0 t  x, t , 
 d
0 t
u  x, 0 
令t  0,有  0.
t
u  x, t  t   x, t , 
两端关于t求偏导数  d 有
t 0 t
f  x, t    2u  x, t    x, t ,  t    x, t ,  
2

2
  2
d
t t  t
0 t

 2
  x, t ,  
t
a 
2
2
d  f  x, t 
0 x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t 2  x, t , 
 2
d  f  x , t 
0 x
2 t
 2    x, t ,  d  f  x, t 
x 0
 2u  x, t 
 2
 f  x, t 
x
t
故函数u  x, t      x, t ,  d 是初值问题的解.
0
该方法可以看作是求解非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时使用的常数变易法的推
广.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
 2  
a 2
,    x  , t   ,
t x
设    x, t ,  是初值问题 的两次连
 t   f  x,  ,    x  
续可微解,则 t
u  x, t      x, t ,  d
0 抛物型方程
2
u 2  u
a 2
 f  x, t  ,    x  , t  0,
是初值问题 t x 的解.
u t 0  0,    x 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物理背景:
 2u 2
2  u
2
a 2
 f  x, t  , x   ,   , t  0,
1 t x t
u  x, t      x, t ,  d
u 0
u t 0  0,  0, x   ,  
t t 0

 2 2
2  
2
a 2
, x   ,   , t   ,
2 t x
    x, t ,  

 t   0,  f  x,  , x   ,  
t t 
由弦振动方程的推导,可知
f  x, t  ——表示时刻t时在x处单位质量所受的外力(力密度);
u  x, t 
——表示时刻t时在x处速度;   d
t

假设:
x x  dx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① 在每个时间段  ,  d 内,视f  x, t  与t无关. 从而,以f  x,  来表示;
② 将u ( x, t )看作是前后相继的瞬间外力作用的冲量
在时间微元d内作用效果的叠加.   d
换句话说,我们先考察时间微元 dτ 内弦的位移量,然后再进 
行 0~t 段的积分,就是 t 时刻 x 处弦的位移量 u(t,x).
x x  dx
分析:
在时刻 ,弦段  x, x  dx 上受到的外力是:  dx  f  x,  F  m 力密度
在小时间段  ,  d 内产生的冲量是:  dx  f  x,   d I  F t
弦段  x, x  dx 上得到一个速度增量: f  x ,    d I  mv
假设:③ 把此速度改变量f  x,   d 视为时刻 时的初始速度.
则它所产生的自由振动可由如下初值问题来刻画.
 2~ 2~
2  
问题 2  与 3 的解之间的关系:
a , x   ,   , t   , ~   x , t ,   d
3 t 2
x 2   
~
~
 t   0,  f  x,   d , x   ,   按照叠加原理,问题 1的解为
t t  t
u  x , t      x , t ,   d
0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注:通常在求解( 2 )时,作变换 t   t   ,
则问题(  22 ) 2  2
2
a 2
, x   ,   , t   ,
 2  t x
    x, t ,  

 t   0,  f  x,  , x   ,  
t t 
可转化为   1  x, t   , 
 21 2
2  1
a , x   ,   , t   0,
t  2
x 2
1  1  x, t , 

1 t 0  0, 1  f  x,  , x   ,  
t  t 0

t
问题 1的解:u  x, t      x, t ,  d .
0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⑵ Duhamel 原理(齐次边界条件的非齐次方程的初边值问题)
2 2
双曲型方程   2  
2
 a 2
, 0  x  l, t   ,
t x
设    x, t ,  是初值问题   0,   f  x,  , 0  x  l 的两次连
t 
t t 
 x 0  0,  x l  0,

续可微解,则 t
u  x, t      x, t ,  d
0

 2u 2
2  u
2
a 2
 f  x, t  , 0  x  l , t  0,
t x
u
是初边值问题 u t 0  0,  0, 0  x  l 的解.
t t  0
u x  0  0, u x l  0, t  0

注 : 上面对第一边值问题的求解方法,同样适用于第二边值问题及其它类型
的混合问题(比如半无界弦的振动问题等)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抛物型方程 2
 2  
a 2
, 0  x  l, t   ,
t x
设    x, t ,  是初值问题  t   f  x,  , 0 xl 的两次连

 x 0  0,  x l  0,

续可微解,则 t
u  x, t      x, t ,  d
0

2
u  u
 a 2 2  f  x, t  , 0  x  l , t  0,
t x
是初边值问题 u t 0  0, 0 xl 的解.

u x  0  0, u x l  0, t  0

注 : 热源能转化成相应问题的初始条件,这就是 Duhamel 方法的精髓!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