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0

《与妻诀别

书》
组别:第四组
组长:许绍恒
组员:邱莉燕、林愿彤、梁玮殷、陈彦希
目录 创作
背景

反思
与妻诀 作者
别书

翻译
林觉民
1911 年,林觉民受同盟会第十四支部派遣回闽,联络
革命党人,筹集经费,招募志士赴广州参加起义,他率
第一批义士从马尾港上船赴香港。黄花岗起义的前三天,
即 4 月 24 日,林觉民与战友在香港滨江楼同宿。夜晚,
他想到自己的弱妻稚子,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死未卜,林
觉民在一块白方巾上给妻子陈意映写下这封最后的家书。
在写《与妻书》的同时,林觉民还给他叔父林孝颖先生
写了一封不到 40 字的信。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
两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
才发现这两封信。
陈意映
螺江陈氏十九世孙女,幼年受庭训,耽诗书
好吟咏。他和丈夫的婚姻虽然是父母包办,
但感情深厚。林觉民牺牲后,陈意映无法承
受丧夫之痛的沉重打击,一度意欲轻生。在
林觉民的父母跪求下,她才强忍悲伤、痛苦
地活下来,但终因悲伤过度,在 1913 年病逝,
年仅 22 岁。
• 林觉民( 1887 年— 1911 年 4 月
27 日),字意洞,号抖飞,又
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县(今
福州市区)。中国民主的先驱,
革命烈士。
• 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
由平等学说。

• 参加广州起义, 4 月 27 日失败被俘,从
容就义,牺牲时年仅 24 岁,为黄花岗七
十二烈士之一。

• 著有论文《原爱》,《驳康有为
物质救国论》,小说《莫那国之
犯人》,翻译《六国宪法论》等。
人物评价 :
 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
 韩梅梅:投革命舍妻儿,为民主志不移。
 胡歌:我觉得林觉民是一个内心很强大、对自己特别狠的人。
 顾甫涛:林觉民少年时代就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
 梁尚玉:林觉民立志救国救民,言辞敏锐、胸襟开阔、热心公益、
不畏强暴。
《与妻诀别书》简介:
• 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
至深的抒情散文。
• 反映了一个民主主义革命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表达了革命者
的生死观和幸福观。
• 作者委婉曲折地叙说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
祖国深沉的大爱。
《与妻诀别书》

翻译
丈夫写给妻子的家书
林觉民妻子

与 妻 诀别 书

无会期的死别
写在一帕方巾上

赴战场前写给妻子的一封遗书

寄托了为国捐躯的思想

对妻子和孩子的不舍
第一段 段落大意

作者(林觉民)忍着悲痛于妻子别离
又恐汝 不 察 吾 衷, 谓吾忍 舍 汝而死,
又担心你不能体察我的衷情,以为我忍心抛弃你而去死,

谓 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故 遂 忍 悲为汝言之
以为我不了解你是多么希望我活下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写下去。
第二段 段落大意

作者向妻子分析自己诀别的原
因,希望妻子能体谅他的决定。
吾 充 吾爱汝之心, 助 天下人爱其所爱, 所以 敢 汝 而死,不顾汝也。
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

汝 体吾 此 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 为 念,
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 在哭泣之后, 也把 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

当亦乐牺牲吾 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应该也乐意牺牲 我一生和 你一生的福利, 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了。你不要悲伤!
第三段 段落大意

作者回忆往事,担心妻子无法接受作
者较她早去世的悲痛,表达了对妻子
的至爱之情。
四五年前:表明希望意映先死,因为不想让她承受失去自己的悲伤。
初婚三四个月:花前月下,情深意切。抒发对爱情与婚姻的
珍惜,以免意映误以为
自己不在乎这一切。
六七年:逃家复归,答应他日远行,必让意映跟随。

起义前十余日:不能以革命赴死之事相告,内心悲痛,唯有日
日买醉。强调了作者内心
的矛盾和苦楚。
第四段 段落大意

谈国家局势问题,为国捐躯在所不
辞。告知妻子参加革命的原因,叮
嘱妻子照顾儿子和遗腹子长大成人,
完成作者的志愿。
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 离 而 离 者 ,不可数计。
全国人民中不当死而死 和 不愿 分离而被迫分离的人,多得不能用数字来计算。

钟情如我辈者, 能忍之乎?
像我们这样感情浓挚的人,能忍看这种惨状吗?

此 吾所以敢率性 就死不顾汝也。
这就是我断然干脆地为革命而死、舍你不顾的原因。

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

或许又是个男孩,那么也要教育他,以父亲的志向为志向,那么,我死了以
后还有两个林觉民呢。幸运极了,幸运极了!
第五段 段落大意

述说作者对妻子的情肠,虽然以往
不相信鬼,但现在又希望有,让灵
魂来陪伴妻子,让她不要悲伤。
吾平日不信有鬼, 今则又望其真有。
我 平时 不相信有鬼,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

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
现在 又有人说心电感应有道, 我也希望这话是真的,那么我死了,

吾 灵 尚依依旁 汝也,汝不必以 无 侣 悲。
我的灵魂还能依依不舍地伴着你, 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
第六段 段落大意

作者向妻子做最后的告别,解释
为什么不告诉妻子参加起义的事
情,不忍心妻子为自己担忧。希
望妻子能够理解而后释怀。
吾牺牲 百死而不辞, 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我为国牺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辞,可是让你担忧,的确不是我能忍受的。

汝 幸 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吾幸而 得 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你有幸嫁给了我,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到你,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

卒 不忍 独善其身。嗟夫! 巾短 情长, 所未尽者,


我终究不忍心只顾全自己。唉! 方巾短小情义深长,没有写完的心里话,

尚有 万千, 汝可以 模拟 得之。

还有成千上万,你可以凭此书领会没写完的话。
反思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林觉民对妻子的
浓厚爱意。透过文字,会发现他有时候会
用叠叠字,如“低低”、“切切”、“真
真”、“的的”、“日日”、“依依”等,
把作者对妻子无限爱恋,对人生无限眷恋
的浓烈感情传达了出来。可以感受到林觉
民是抱着对妻子的不舍却又不得不离开的
心情含着泪写着这封遗书的。
《与妻书》起笔非凡 , 书信开头即表现出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意
映卿卿如晤” , 是这份绝笔信的开头。“意映”为作者爱妻之名 , 即陈意
映 , 而“卿卿”是作者对爱妻的尊称。“卿卿”二字一般用于妻子对丈夫
的尊称 , 作者用于此 , 可见其对妻子的敬佩与尊重。林觉民是知识分子 , 曾
东渡日本留学 , 归国后在家人的介绍下与陈意映结为连理 , 二人恩爱情长 ,
后因林觉民加入爱国同盟组织 , 常年奔波在外 , 疏于照科妻子而心存内疚
与亏欠 , 在今壮志未酬事业未竟之际 , 仍无法忘怀自己的爱妻 , 而爱妻的形
象已超出单纯的夫妻之爱 , 为了称呼她 , 而用“卿卿”二字。此二字比
“亲爱的”多了敬重 , 比“尊敬的”多了亲切。“如晤”即好像会面的意
思。由于革命 , 作者与妻子聚少离多 , 有时候好几个月不见面 , 今在狱中恍
若梦中一般 , 想起了爱妻的音容笑貌 , 好像看到了她的倩影 , 仿佛回到了爱
妻面前。当然这一见面就有好多话要对自己挚爱的妻子说 , 而这些话是拖
欠爱妻的 , 是以前从未说过 , 也不可能说出口的 , 因为爱的表露永远都在生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1 年 4 月 27 日在中国广东
省广州黄花岗起义中遇害的
革命党人,后葬于广州市东
北郊(现越秀区)黄花岗七
十二烈士墓。
马来西亚华裔也有参与!
和林觉民帅哥一起 fight
如果你是林觉民,。。。。。。。

A)忍气吞声,隐姓埋名,并和妻子安安静
静平平淡淡过完余生
B)和妻子当面对峙,说清楚,再投入战争
C)听从妻子和家人的话再决定是否投入战

D)和林觉民的做法一致
谢谢大家
The End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