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

目送

龍應台
導讀

• 《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
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
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
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
壁。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龍應台 1952-

• 祖籍湖南衡山,生於台灣高雄縣大寮鄉的眷
村, 1974 年畢業於成功大學外文系,後獲美國堪薩
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
• 曾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淡江
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等。
• 1999 年,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為期 3 年,期間
推動本土文化及保護樹木等政策措施。
• 之後客居香港,先後任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大學的客
座教授,現時在香港大學擔任傑出人文學者。
著作
• 《龍應台評小說》,爾雅出版社, 1985.06
• 《野火集》,圓神出版社, 1985.12
• 《野火集外集》,圓神出版社, 1987.02
• 《人在歐洲》,時報文化公司, 1988.06
• 《寫給臺灣的信》,圓神出版社, 1992.01
• 《看世紀末向你走來》,時報文化公司, 1994.03
• 《孩子你慢慢來》, 皇冠文學出版公司, 1994.03
• 《孩子,你慢慢來》,時報文化公司, 2005.05 (改版)
• 《美麗的權利》,圓神出版社, 1994.04
• 《在海德堡墬入情網》,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5.04
• 《乾杯吧,托瑪斯曼》,時報文化公司, 1996.04
• 《我的不安》,時報文化公司, 1997.09
• 《未完成的革命:戊戌百年紀》,商務印書館, 1998
著作
• 《百年思索》,時報文化公司, 1999.08
• 《銀色仙人掌:龍應台小說集》,聯合文學, 2003.12
• 《面對大海的時候》,時報文化公司, 2004.01
• 《請用文明來說服我》,時報文化公司, 2006.07
• 《親愛的安德烈》,天下雜誌, 2007.10
• 《目送》,時報文化公司, 2008.07
• 龍應台 .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 天下雜誌 . 2009 年 8 月《大江
大海一九四九(書+紀錄片限定版)》,天下雜
誌, 2009.11.13
• 龍應台 . 美麗的權利 . INK 印刻文學 . 2016 年 3 月
• 龍應台 . 傾聽 . INK 印刻文學 . 2016 年 4 月
• 龍應台 . 《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 . 天下雜誌 . 2018 年 4
寫作風格

針砭時事,鞭辟入裡,以有情眼光觀察社會:

• 其中《野火集》、《百年思索》、《面對大海的時
候》…討論的均是台灣面對國際面對世界時人民應有
的自我反省與探討。其中辛辣諷刺的文筆雖遭人反對、
謾罵,但他仍秉著客觀批判的精神,持續而正中要害
的不斷寫出他的社會觀察,龍應台無所畏懼,因為它
筆下台灣的醜惡和腐化,是源自於他愛台灣的不捨與
心疼。
寫作風格

溫柔纖細,深情動人:

• 其中《孩子你慢慢來》與《目送》均是以溫柔筆觸描
寫親子間的親密互動,同時身為父母與子女雙重身份
的她逐漸明瞭人世中親情的牽絆,不僅是當下的感動
,亦是漸行漸遠的必經路程。
• 龍應台一反批判犀利的筆調,描寫諸多生活中有情細
節,在在反映出其細膩情感,讀起來溫馨有味,情意
盎然。
《孩子你慢慢來》

純真喜悅

《親愛的安德烈》

坦率得近乎「痛楚」

《目送》

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1QhAhNSg8c
• 書展名作家:龍應台的歷久常新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4qcgVBzdc8
• 《目送》朗誦 ( 普通話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xXaLGmRsrlA&list=PLtGIUu08lyvsFg0IVnPlxkzUgKtPnV
2Lj&index=25
• 三 代 人 的 深 情 对 望 龙 应 台 新 作 《目 送》 9’50
篇章問題 【擷取自 2012 年文憑試中國語
文科練習卷】
• 1. 第一篇共 9 個段落,按結構可分成六個部
分。請在下表橫線上填寫該部分的大意。
• 部分一 段落 1-2 大意:
• 1 記敍華安上小學的情景,藉此凸顯:
• 兒子對母親 ( 自己 ) 的依戀。
• 部分二 段落 3-4 大意:
• 2 記敍華安出國和候車的情景,藉此凸顯:
• 兒子對母親 ( 自己 ) 的疏離。 (3 分 )
• 部分三 段落 5 大意:
• 抒發作者對人生的體會和感悟。
• 部分四 段落 6 大意:
• 3 記敍父親送自己到大學的情景,藉此凸顯:
• 父親照顧女兒 ( 自己 ) 無微不至/父親因未能照
顧女兒而愧疚。 (3 分 )
• 部分五 段落 7-8 大意:
• 4 記敍探望老病的父親及目送父親火葬的情景,藉此
凸顯:
• 作者 ( 自己 ) 卻未能盡力照顧父親/作者未能
照顧父親而愧疚。 (3 分 )
• 部分六 段落 9 大意:
• 抒發作者對人生的體會和感悟。
• 2. 以下一則是分析第一篇文章結構的短文,部分內容未曾填寫。請在短文下方
的分題橫線上填寫答案。
• 本文共有六個部分,文章結構嚴謹精巧,呼應綿密。首先,第 (a) 部分和
第 (b) 部分呈現對比關係,第 (c) 部分和第 (d) 部分也呈現對比關
係,而四個部分都同樣描寫 (e) 的情景。其次,第三部分的文字在第六部
分重複出現,但這兩部分對文章結構所起的作用卻不相同:第三部分用以 (f)
,第六部分則用以總結全文。這兩部分的文字大體相同,無論在內容和形式
方面,都起了 (g) 的作用,使結構更形緊密。
• (a) 一 (1 分 )
• (b) 二 (1 分 )
• (c) 四 (1 分 )
• (d) 五 (1 分 )
• 2. 以下一則是分析第一篇文章結構的短文,部分內容未曾填寫。請在短文
下方的分題橫線上填寫答案。
• 本文共有六個部分,文章結構嚴謹精巧,呼應綿密。首先,第 (a) 部
分和第 (b) 部分呈現對比關係,第 (c) 部分和第 (d) 部分也
呈現對比關係,而四個部分都同樣描寫 (e) 的情景。其次,第三部分
的文字在第六部分重複出現,但這兩部分對文章結構所起的作用卻不相同
:第三部分用以 (f) ,第六部分則用以總結全文。這兩部分的文字大
體相同,無論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都起了 (g) 的作用,使結構更形緊
密。
• (e) 離別/分別/目送 (2 分 )
• (f) 承上啟下 (2 分 )
• (g) 反復強調/前後呼應 (2 分 )
• 3. 試概括第一篇的主旨。 (4 分 )
• 本文通過敍述作者目睹孩子成長和父親老病逝
世,由此感悟摯親的生離死別乃人生之必然,
不必強求和摯親永不分離。
• 4. 第一篇中,「背影」和「目送」兩詞均出現多次,哪
一個用作篇名更貼合文意?試略加說明。 (4 分 )
• 《目送》較貼合文意。本文旨在抒述作者見證生
離死別而引發的人生感悟。「背影」雖暗示了離
別,並在文中反復出現,但它只是用來構築場面
、推動情節 ── 背影只凸顯目送的對象,而主
旨卻在於目送者對離別的省思。換言之,以「背
影」為題只凸顯了離別,以「目送」為題更能體
現作者對兒子和父親遠去的無可奈何,和由此而
生的感悟。
• 5. 「一會兒公車開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
的街,只立着一隻郵筒。」
• 這段文字摘錄自第一篇第 4 段,下列哪段文字的意象和蘊含的情感,與這
段文字描寫的最貼近? (2 分 )
• A 他在長長的行列裏,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
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 ( 第 3 段 )
• B 我看着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然後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
煙。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我還站在那裏,一口皮箱旁。 ( 第 6 段 )
• C 護士接過他的輪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輪椅的背影,在自動玻璃
門前稍停,然後沒入門後。我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 ( 第 7 段 )
• D 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
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 第 8 段 )

• B(2 分 )
• 6. 第一篇第 5 段和第 9 段中,作者多次說「我慢慢地、慢
慢地」,在語言節奏和情感表達兩方面營造了甚麼效果?
• 1 語言節奏:
• 使節奏緩慢。 (1 分 )

• 2 情感表達:
• 凸顯出作者內心悵惘感慨之深/強調作者經歷了
很久才能接受人生分離之必然,流露作者對親人
的深情。 (2 分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WuRbs-1ogI
• 國文報告《目送》剪影述說家庭
• ( 講述與母親相處的點滴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W2eoAmm0_NA&list=PLtGIUu08lyvsFg0IVnPlxk
zUgKtPnV2Lj&index=35
• 【杨澜访谈录】 2012 098 埋‘水管’的人生——龙
应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