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5

单元二

篇章九、笑谈端午

学习标准
1.3.2 说明事理,要求说明清楚,条理分明。做到语音
正确,话语流畅,语速恰当,用语准确,态度自信。
制作手工粽子
(课本第 61 页)

1. 端午节会做些什么特别的事呢?

2. 你们有没有吃过粽子呢?

3. 你们有没有裹粽子的经验呢?
互动平台(课本第 61 页)

让我们一起来看
一看制作手工粽
子的过程
互动平台(课本第 61 页)

一边跟着老师示范
及讲解,一边制作
手工粽子
互动平台(课本第 61 页)

制作粽子手工,展示作品并讲解你
的制作过程与心得
运用以下的连接词,说一说制作手工粽子的过程

• 首先
• 接着
• 然后
•再
• 最后
说一说,制作手工粽子的过程与心得

2. 对折右下角和左 3. 顶端纸张往下折,再
1. 折出横向、竖 往下折三角。底部重
下角;翻面同对
向四等分折痕 复步骤 3 ,但把三角
折两小角
塞到内侧
说一说,制作手工粽子的过程与心得

4. 翻面对折上下
三角。重复以 5. 左右两侧插入中 6. 翻面把左右尖角塞入
上步骤,多做 间部件 组合,呈菱形
两个相同部件
制作手工粽子(范文)
要制作粽子手工非常简单。首先,我先准备一张颜
色纸,将纸张折出横向及竖向四等分折痕。接着,对
折右下角和左下角再翻面同对折两小角。我把顶端纸
张往下折,再往下折三角。之后,底部重复步骤 3 ,
但把三角塞到内侧。我把纸张翻面对折上下三角。再
重复以上步骤,多做两个相同部件。紧接着,我把左
右两侧插入中间部件。然后,翻面把左右尖角塞入组
合,呈菱形。最后,粽子就折好了。
完成粽子手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心得?

参考词语
愉快 高兴 快乐 放松 得意

舒服 挫折 生气 担心 失望
第九单元
笑谈端午

教学目标
学生能
1. 理解教材,能借助工具书认识教材中的汉
字,掌握词语,理解句子、段落、篇章的内
容。
2. 阅读教材,培养语感。能展开想象,体验文
章表达的情感,领会其教育意义, 体会阅读
的乐趣。能感受语言的优美, 初步积累优美
的词句,对文章表达的基本规律有所认识。

11
相声
• 一种曲艺,由传统口技发展而成。以「说、学、
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具有幽默风趣的特
点。内容多为讽刺,也有用来歌颂的。按表演人
数可分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以对
口相声为基本形式。
甲:五月五,庆端午。
乙:端午情浓粽飘香。
甲:传统的节日,传统的粽香,咱们就来

传统游戏怎么样?
乙:我最喜欢玩游戏了。你说说怎么玩
儿?
甲:玩耍嘴皮儿。
乙:耍嘴皮儿? 耍嘴皮儿:卖弄口才
就是很会说话,也指贫嘴,故意跟人斗嘴
乙:你是说咱俩说相声?
甲:对呀,说相声是传统艺术。
乙:说相声还能传承优良的中华文化呢!
甲:嗯……(拼命点头表示同意)你听听,端午节呀端
午节,吃粽子呀吃粽子,真好吃呀真好吃……
乙:千万别把粽子当饭吃。 食物塞住了嗓子
甲:为什么?
乙:糯米粘性高,难消化,吃急了,会噎着;吃多了,
肚子会涨气。 胃内充满气体而膨胀的现象

甲:原来如此。你这个人不光语文强,科学知识也挺丰
富的。
乙:你过奖了。再问问你,端午节你会想起谁?
甲:当然是屈原。
乙:屈原?
甲: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诗人。
乙:年代久远。
甲:我们真要感谢他!
乙:因为他投江自尽,咱们才在这天有粽子吃啊!
甲:馋嘴。 贪吃
乙:民也食为天嘛。
甲:他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心情
乙:他是爱国诗人!
甲:写了非常有名的楚辞——《离骚》。
乙: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甲:屈原的作品反映了自己的身世、品德和理想。
乙:他还抒发了遭谗言迫害的苦闷与矛盾。
诽谤或挑拨离间
甲:他痛心楚王昏庸、朝政腐败。 的话
乙:咦,竟然苦闷与不满通通都发泄了,干吗还想不开呀?
甲:他不愿意与恶势力同流合污。 同流合污:
与恶人共同作恶
乙:爱国热情至死不渝!

为非作歹祸害人民的
到死都不改变 政治力量或社会力量
甲:楚国百姓到江边凭吊,还划船来回搜寻,后来
演变成划龙舟习俗。 面对遗迹、坟墓等怀念
乙:滑龙粥?滑滑的,用龙虾熬煮的粥?
甲:嘿,龙舟是用来划的,吃不得,吃不得。
乙:说笑啦!当年,老百姓把米装进竹筒里“扑通、
扑通”地丢进汨罗江。 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
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甲:这是筒粽,使调虎离山之计!
乙: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原的身体了。
甲:从此端午节就吃粽子啦!
乙:历代相传下来,端午还有一习俗。
甲:是啥?
乙:五月初五被当做恶月恶日。
甲:听起来很可怕。
乙:所以这一天便流传喝雄黄酒,还要佩戴香囊
儿。
甲:香囊驱邪避祸去五毒。
乙:这和现代人在身上喷驱蚊剂是同一个道理。
甲:古人也是发明家!
乙:优良的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端午节为什么又被称为“恶月恶
日”,还有五毒为害,五毒是什么?

农历五月,开始入夏,阳光热辣,气温猛
升,南方气候潮湿,细菌、蚊蝇滋生,衣物
都容易霉烂,稻田亦易遭虫害。 因此毒虫
横行、食物容易腐败,导致疫病开始蔓延在
生活中。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农历五月是
“毒月”“恶月”,五日是“恶日”,五月五日这一
天更被认为是“恶月恶日”。
五毒

五毒是古人眼中五种具有强烈毒性的
动物:
蜈蚣、毒蛇、蝎子、蟾蜍、壁虎。
• 蜈蚣:是一种十分常见且繁殖能力超强的动物,具有一定毒性,但并不强,但如果被蜈蚣叮咬,非
常疼痛难受,古人对其深恶痛绝。而根据中医理论,蜈蚣是五毒中药用价值最大的一毒,因此也被
评为五毒之首。
• 毒蛇:古人评选五毒中的蛇,不单指毒蛇,而是所有蛇类。因为被蛇咬的事情实在太常见了,很多
人都对蛇有恐惧感,俗话说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所以即使蛇也分有毒无毒,但在人们心
中,只要是咬人的蛇,就非常讨厌,打入五毒之列。
• 蝎子:具有较强毒性,可以毒死小体型的昆虫和动物,但对人没有致命危险,只不过被蝎子蛰了会
引起灼烧般的疼痛,比蜈蚣更厉害,而且蝎子和蛇不一样,任何种类的蝎子都有毒性,它们体型又
小、又常见,让人防不胜防。而且其他四毒见到蝎子都会逃走,故而有蝎子才是五毒之首的说法。
• 蟾蜍:跟其他四毒比起来,蟾蜍就具有十分强的毒性了,严重者会致人死,而且蟾蜍是五毒中繁殖
能力最强的一种,所以人们对其尤为深恶痛绝,没成为五毒之首,大概跟蟾蜍与神话有关,这点我
们在后面细说。
• 壁虎:壁虎并没有毒性,且以害虫为食,是一种益虫,被列入五毒简直是天大的冤枉,这也体现了
古人对事物认知的不足,他们认为,壁虎会钻入人耳,并把尾巴断在耳朵里面,导致耳聋。
甲:就像(唱)每一条河是一则神话……
乙:(唱)每一盏灯是一脉香火……
甲:(唱)每一个粽子是一个端午……
乙:(唱)每一艘龙舟都要划划划下去……(笑)
甲、乙:(鞠躬)

【端午节的活动,
反映人们爱戴有崇高爱国情操的人士,
也是社会大众善良品德的自我发扬。】
甲、乙围绕着端午节主题在说相声。
屈原是爱国诗人,因为爱国,所以被流放。后
来投江死了。爱戴他的人们,就在他投江这天
(农历五月初五),用芦苇叶包裹糯米,投入
江中,喂食鱼虾,以便它们不吃掉屈原沉入江
中的遗体,而为了纪念屈原,这天农历五月初
五被定为端午节。
相同,带香囊和喷驱蚊剂的用意一
样都用于驱蚊虫。

不相同,带香囊是为了驱魔避邪,
而喷驱蚊剂是为了驱赶蚊虫。
第二单元 9 笑谈端午

5.4.1 通过阅读,认识不同类型的句
子,了解关联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并能在表达时正确地使用。
默读以下句子,
然后应用句中的关联词写句子。
4 )你这个不光语文强,科学知识也挺丰富。

不光……也……
不光……也…… (递进关系)
表示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不止

不但:~数量多,质量也不错。
例句
1.我不光吃完了饭,也写完了作业。
2.这幅画不光有草,有花,也有绿油油的大树。
3.你不光吃了薯条,冰箱的水果也给吃了。
4.小明不光学习好,也乐于助人。
5.我们不光要学好主科,也要学好副科。
6.不光钱包被送回来了,也没有少任何东西。
7.警察不光抓到了嫌疑人,也找到了作案工具。
第二单元 9 笑谈端午
4.3.1 诵读和演绎教材,做到语音正确,语调恰
当,表现生动自然有感情。
相声
简介 解说
一种民间说唱曲艺 • 它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深受群
众欢迎
• 它是由宋代的“象声”演变而来的
• 原是模拟别人的言行,后来逐渐从
一个人模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
以及后来的对口相声,在形成过程
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
长。
采用口头方式表演 • 它以用笑话、滑稽的问答、说唱等
引起观众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
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有三种表演形式 • 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
相声

起源 名字由来 常用的道具

❖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 十三门
源地:北京天桥、 ❖ 它是由宋代的“像
要钱 口技 数来宝
天津劝业场和南京 生”演变而来的
夫子庙。 太平歌词 白沙撒字
❖ 相声艺术源于华 单口相声 逗哏 捧哏
北,流行于京津
冀,普及于全国及 群口 怯口 / 倒口 柳活
海内外,始于明 贯口 开场小唱
清,盛于当代。
讲故事,还有 模仿各种人
说话和铺垫的 物、方言、和
方式。主要是 其他声音,学
说一些大笑 唱戏曲的名家
名段,现代也
话,小笑话,
绕口令等等。 说 学 有学唱歌和跳
相声 舞。
基本功
常被误认为唱
制造笑料,但 戏或唱歌。实
“逗”是相声的 逗 唱 际上相声的
灵魂。 “唱”是指演唱
“太平歌词”和
“数来宝”
相声三种表演方式
(按演员人数来分为)

单口 ⮚长篇单口相声,通常分为数次表演,类似于评
书,但更多注重笑料。
对口 ⮚演员人数为 2 人
(男女相声,对口相声的一种,演员为一捧一逗)
群口 ⮚群口相声,演员人数在 2 人以上

请点点我的头
像!我们来为你
呈现对口相声
儿化韵
儿化韵
儿化韵
有一些词带着“儿尾”,但它并
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只是被加
在一个音节的后面,用来表示该
音节被收尾时要卷舌( -r) 。
儿化韵
翘舌音加在一个音节的韵
母尾部,使那个韵母的读
音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
韵母叫做“儿化韵”
儿化韵
读儿化词时,要把“儿尾”
( r) 。
和前一个字念成一个音节,起翘
舌作用。
例如:“花儿”念作 huār ,不念
作 huā ér 。
儿化韵
“ 儿化”有修辞或表示语
法功能的作用,也可以用
来区别词义。
儿化韵
i) 表示喜爱、亲切、遗憾等的意
思:

例:玩意儿、小孩儿、脸蛋儿、有
趣儿、唱歌儿。
儿化韵
ii) 形容细小或轻微的性质和形
状:

例:小鱼儿、小刀儿、门缝儿、
一口水儿、一会儿、小事
儿。
儿化韵
iii) 转换词语:
(a) 动词和名词的区别:

例:钉(动词) --- 钉儿(名


词)
盖(动词) --- 盖儿
(名词)
儿化韵
iii) 转换词语:
(b) 形容词和名词的区别:
例:
尖(形容词)
尖儿(名词,指出类拔萃的人或物品;物体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头
儿)

大小(形容词)
大小儿 ( 名词,指大、小的程度 )
儿化韵
iv) 区别词语:
例:信(来信) --- 信儿(消息)
头(脑袋) --- 头儿 ( 领导人 )
口(嘴巴) --- 口儿(门口、瓶口)
儿化韵
现在我们来读读课文里的
儿化韵。
词语 音节 音变
玩儿 wán er  wár

耍嘴皮儿 shuǎ zuǐ pí ér shuǎ zuǐ pír

香囊儿 xiāng náng er xiāng nár


语文万花筒
当 dāng
义 : 1) 对着;向着
2) 两两相对,相称 语文
3) 承担;承受
4) 担任;充任
5) 阻拦;抵挡
6) 掌管;主持
7) 表示正在某事或某地
语文万花筒
当 dāng
当班 当兵 当差 当头棒喝
当场 当家 当局 当头一棒
当红 当空 当时 当务之急
当众 当选 当初 当之无愧
当今 当心 当然 当仁不让
当面 当街 当堂 当牛作马
语文万花筒
当当dàngdàng

义: 1) 合适;适宜
2) 等于;抵得上
3) 当作;作为
4) 以为
5) 用实物作抵押向专营抵押放贷的店铺借钱
6) 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
7) 引进事情发生的时间
语文万花筒
当 dàng
妥当 当成 当作 当真
当铺 当当 当票 赎当
得当 当头 当年 当时
当日 当天 当晚 当夜
语文万花筒
比较词语不同读音的含义
多音多义字 dāng dàng
当时 指过去某种事情发生的那 (就在)那个时候
个时候;当初

当夜 当天夜里 同一天的夜里
当天 指过去某事情发生的那一 指事情发生的同一天(就
天 在)这一天
当晚 当天晚上 指事情发生的同一天晚上
凉州词 【唐】王翰
诗人简介
• 王翰:字子羽,晋阳
(今山西太原)人。唐
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先
在朝中任职,后贬道
州。 《凉州词二首》是
唐代边塞诗中传诵千古
的名篇。他恃才不羁,
性情豪放,以豪放之情
写军中生活。
凉州词 【唐】王翰
将要
催促欢饮
葡萄美酒夜光杯, 战场
欲饮琵琶马上催。
不要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自古以来 您



夜光杯:传说周穆王时西域胡人用晶莹的白
玉精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
杯。
夜光杯的由来
传说西周国王姬满受到西王母的邀请去参加瑶池盛会,席间,西
王母赠送了姬满一只碧光粼粼的酒杯,名字叫做“ 夜光常满杯” 。
姬满好像得到宝贝一样,对它非常喜爱,从此夜光杯名扬千古。
夜光杯造型别致,风格独特,质地光洁,好像碧绿的翡翠一样,
倒入美酒,酒色晶莹澄碧,尤其在明月的映射下,清澈的玉液透
过薄如蛋壳的杯壁熠( yì )熠发光。到了唐代,夜光杯更有名
气。夜光杯采用祁( qí )连山的老山玉、武山鸳鸯玉等优质名玉
雕琢而成,造型多样,小巧玲珑,晶莹剔透,让人非常喜爱。要
是在夜晚,对着皎洁的月光,把酒倒入杯中,杯体顿时生辉,光
彩熠熠,令人心旷神怡,豪兴大发。


琵琶:弹拨乐器,源于波拉伯,汉代经西域
传入我国,军中弹奏琵琶常在马上。

文:
精美的酒杯盛着甘醇的葡萄美酒,
将要喝的时候琵琶声响了起来,韵律使人心潮澎湃。
开怀畅饮吧,就算是醉倒沙场,诸位也请不要见笑,
自古征战沙场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去的?
赏析
•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写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
面。
•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
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
• 全诗描写了边塞征战将士们纵情饮宴的热烈场面,并抒发了他们置生死于
度外的豪放气概。
• 全诗语言浅白,色彩浓郁,节奏明快,声情壮烈,是唐代不可多得的边塞
佳作。
中心思想

• 这首诗描写战士们战前饮酒的情景,
表达了戍边战士早已把生死置于度外
的情怀
考你知多少!
1.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
王翰
2. 你觉得这首诗的场景在哪里?
在战场上
3. 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不写战争,反而写将士们开怀痛饮
考你知多少!
4. 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用什么饮酒?
夜光杯
5. 诗人准备饮酒的时候传来什么乐器的声音?
琵琶
6. 为什么将士们一开始并不敢饮酒?
备战
考你知多少!
7. 为什么将士们在饮酒方面态度有了转变?
诗人说征战的将士很少能平安回家
8. 这首诗在最后表达什么情感?
将士们的洒脱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9. 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

战争的无奈和残酷
么感慨?
爱思考的孩子,
最棒!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