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8

第 4 章 專利之申請程序與申請人

第一節 專利權之取得方式
各國立法例對於專利權之取得大抵有兩種制度,其一爲准最先
提出申請者取得專利,稱為「先申請主義」;其一爲准最先完
成發明者取得專利,稱爲「先發明主義」。我國專利法與大多
數外國立法例相同,探行「先申請主義」,此由專利法第 31 條
第 1 項本文規定:「相同發明有二以上之專利申請案時,僅得
就其最先申請者准子發明專利。」即可得知。關於先申請主義
及先發明主義之內涵,說明如下。

1
第一項 先申請主義
壹、意義
所謂「先申請主義」,係指相同發明或新型有兩件以上的專利申請案時,
僅准予最先提出申請者獲得專利,我國專利法第 31 條第 1 項:「相同發
明有二以上之專利申請案時,僅得就其最先申請者准予發明專利。」之
規定(新型專利依同法第 120 條規定準用之),即係探取先申請主義之
體現。又以相同創作分別申請發明專利與新型專利者,依同條第 4 項規
定,亦僅得就最先申請者准予專利。因設計係透過視覺訴求之創作,與
發明、新型爲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創作有别,故發明與設計或新型與設
計間,並不致產生重複專利之情形,是以前揭先申請主義之規定,僅於
二以上申請案爲發明或新型時,始有適用。

2
所謂「相同發明(或新型)」,係指兩個以上先、後申請案或
兩個以上同日申請之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請求項所載之
發明或新型相同而言。需注意者,現行專利法關於專利之審查,
就發明專利係採請求審查制,故專利法第 31 條第 1 項有關先申
請主義規定之適用,須以發明申請案已依第 38 條規定提出實體
審查請求爲前提。

3
何謂實體審查?
答:
「發明請求實體審查」是指提出發明專利申請後,任何人如欲知道該發明是
否符合專利要件,必須於申請日起 3 年內提出實體審查申請 ( 亦可於申請時
同時申請 ) ,若 3 年內無人請求實體審查,該申請案即視為撤回。為避免第
三人重複申請實體審查及審查經濟之考量,不得撤回實體審查申請。實體審
查雖不能撤回,但若是申請人有實際需要,可直接申請撤回該發明案。
隨著科技發展快速以及經濟利益的考量,專利案之申請數量日漸變多。然而,
有一定比例發明專利申請案存在有技術不夠成熟或者不具商業價值,於此,
我國專利法係制定一請求審查制度,以保留一定的時間來讓申請人考量該發
明申請案是否還須投入經費,請求實體審查的必要,如此,不僅可以減少申
請人無謂的支出,且降低專利專責機關的審查負擔。

4
何謂形式審查制?
答:新型專利申請案自 93 年 7 月 1 日起採取形式審查制度。所
謂形式審查制是指本局對於新型專利申請案之審查,依據說明
書、申請專利範圍、摘要及圖式判斷是否符合形式要件,而不
進行須耗費大量時間之前案檢索以及是否符合專利要件之實體
審查 ( 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 ) 。

5
盡管我國發明專利的審查時間已越來越短( 2020 年發明專利初審案件平
均首次通知和審結期間分別降至 8.7 個月及 13.9 個月),但與新型專利
相比,後者因為只採形式審查不需要實審,因此可以更早獲得專利,有
時候甚至在 3-5 個月內專利即可到手。為了盡快取得專利以便在市場上行
使專利權,因此不少申請人會針對相同創作於同一天分別申請一「發明
專利申請案」及與一「新型專利申請案」,如此一來不僅可儘早獲得新
型專利權的保護,亦可同時保有發明專利權之較長專利權期間的保護。

6
由於這種「一案兩請」的情況越來越普及,因此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施
行的專利法,便對此部分詳細規範,新增了第 32 條,以明確規範當同申
請人就相同創作,於同日分別申請發明專利申請案及新型專利申請案時,
專利專責機關應如何審查。

專利法第 32 條:
「同一人就相同創作,於同日分別申請發明專利及新型專利者,應於申
請時分別聲明;其發明專利核准審定前,已取得新型專利權,專利專責
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擇一;申請人未分別聲明或屆期未擇一者,不予
發明專利。申請人依前項規定選擇發明專利者,其新型專利權,自發明
專利公告之日消滅。發明專利審定前,新型專利權已當然消滅或撤銷確
定者,不予專利。」

7
專利法第 32 條的意思是說,如果當同一位申請人就相同創作,
於同日分別申請發明專利及新型專利的時候,因為新型專利採
取形式審查,通常會先取得專利權;後續當智慧局實體審查同
一申請人之發明專利申請案時,如並無發現不予專利之情事,
但基於一創作不能重複授予二項專利的原則,會通知申請人在
限期內選擇保留已取得的新型專利權,或選擇將來取得發明專
利權。如果申請人選擇發明專利權,智慧局才能公告授予發明
專利權,而其新型專利權則自發明專利公告日起向後消滅。
因為相同創作自新型專利權公告日起至發明專利權公告日止是
受新型專利權保護,在發明專利權公告日起是受發明專利權保
護,二項專利權期間不重疊而接續進行,所以稱為一案兩請、
權利接續制。
8
新型專利形式審查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Laws/IPNC_210310_0201.htm

相對於發明專利需要實體審查,新型專利只採形式審查制,因
此從申請到獲證,耗時比發明專利短,新型專利申請案如申請
文件齊備,原則上完成處分書約只須 3 到 6 個月 ( 不含公告及
核發專利證書之處理時限 ) 。因此,有些人為了快速獲得專利,
會採取一案兩請 的方式,以求儘早獲得專利保護的同時,又能
保有發明專利權較長的專利權期間。

9
我國新型專利申請案自 2014 年 7 月 1 日起採取形式審查制度。
所謂形式審查制是指智慧局 (TIPO) 對於新型專利申請案之審查,
依據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摘要及圖式判斷是否符合形式要件,
而不進行須耗費大量時間之前案檢索以及是否符合專利要件之實
體審查 ( 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 ) 。

10
依專利法第 112 條第 1 款至第 6 款規定,新型專利形式審查,係針對下列各項進行審查:

(1) 是否屬物品形狀、構造或組合者。

(2) 是否有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

(3) 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摘要及圖式之揭露方式是否合於規定。

(4) 是否具有單一性。

(5) 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或圖式是否已揭露必要事項,或其揭露有無明顯不清楚之情事。

(6) 修正之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或圖式,是否明顯超出申請時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或圖式所揭
露之範圍。

如新型專利申請案有違反前述任何一項規定,於處分前,智慧局會先通知申請人限期陳述意見或
修正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摘要或圖式。 11
新型形式審查時,新型的修正明顯超出申請時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
或圖式所揭露的範圍之判斷原則

因為新型採形式審查,並不進行專利要件的實體審查,修正時,只
確認修正後是否「明顯超出」申請時之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或圖
式所揭露之範圍。例如:修正時增加申請時未揭露之技術特徵的請
求項;修正時變更請求項之標的名稱及內容等。但若請求項中增加
技術特徵,對請求項作進一步限定,而該技術特徵已為申請時說明
書及圖式所支持者,則判斷無明顯超出。

12
新型專利形式審查之單一性的判斷
申請新型專利時,應就每一創作提出申請。兩個以上的創作屬於一
個廣義創作概念的時候,得於一個申請案中提出申請。新型專利形
式審查時,雖然必須判斷新型是否符合單一性之要件,惟形式審查
並不進行先前技術檢索,因此判斷新型是否具有單一性時,與發明
審查單一性不同,僅須判斷獨立項與獨立項之間於技術特徵上是否
明顯相互關聯,只要各獨立項之間在形式上具有相同或相對應的技
術特徵,原則上判斷為具有單一性,而不論究其是否有別於先前技
術。

13
• 如果是相同的產品,用不同的名稱及不同的敘述方式申請發明專利,若
其發明相同,只會就最先申請者准予專利。若是申請新型專利,因新型
專利是採形式審查,並不對申請案之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進行
審查,若符合新型專利之標的與撰寫格式,且無其他違反專利法事項之
情形 ( 即符合形式要件 ) ,智慧局即會依法准予新型專利。
• 針對已核准的新型專利權,如事後發現有不應准予專利之情事,因新型
專利權並無依職權撤銷之規定,故必須由第三人循舉發制度申請撤銷
( 專利法第 119 條 ) 。
• 此外,因為新型採形式審查,如不服新型形式審查之處分,並無再審查
之適用,申請人可於收到處分書之次日起 30 天內,備具訴願書正、副本
( 正本:經濟部、副本: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 ,並均須檢附處分書影本,
經由智慧局或直接向經濟部提起訴願。

14
一案兩請
根據我國專利法第 31 條先申請原則:「相同發明有二以上之專利
申請案時,僅得就其最先申請者准予發明專利。」如果兩位或兩位
以上的申請者的申請案申請日、優先權日均為同一天者,則以協議
方式定之;協議不成時,均不予發明專利。其申請人為同一人時,
應通知申請人限期擇一申請;屆期未擇一申請者,均不予發明專利。
但是,還是有例外的狀況,這種例外狀況即延伸出專利法第 32 條
一案兩請的規定。

15
專利審查的三部曲:程序、形式與實質審查
https://iptouring.com/%E7%99%BC%E6%98%8E%E5%B0%88%E5%88%A9%E7%9A%84%E5%AF%A9%E6%9F%A5%E4%B8%89%E9%83%A8%E6%9B%B2%EF%BC%9A
%E7%A8%8B%E5%BA%8F%E3%80%81%E5%BD%A2%E5%BC%8F%E8%88%87%E5%AF%A6%E8%B3%AA%E5%AF%A9%E6%9F%A5/

一般來說,(發明專利與設計專利)官方審查的三部曲依序為(我國新
型專利並無實體審查):

程序審查:確認送審文件是否有漏缺,以及是否已繳納規費,兩樣都符
合者才能進入下個審查階段。官方通常會給補件或補繳的期限,逾期未
補件或補繳者,便無法通過程序審查,使得專利申請案被官方拒於門外,
一翻兩瞪眼,沒什麼商量餘地。

16
形式審查:看看送審文件中有沒有一望即知的瑕疵,像是用語前後不一致
( 元件名稱在文章裡各處不相同 ) ,還有專利說明書 / 請求項的撰寫格式不
合規定,舉例來說:

【請求項 1 】任何如專利說明書中所述的新穎特徵組合。

很清楚地,把保護範圍的界定推回給專利說明書,只會製造解讀上的困擾。
因此形式審查對於這些瞄個幾眼就能發現的問題,會請申請人限期修正,
以利於下個審查階段的進行。

17
實質審查:又稱實體審查,但並不是審查實體產品,而是在
紙上審查實質的技術內容。首先檢視專利說明書是否包含實
施細節,讓一般業內人士能瞭解裡面的內容,並有辦法依樣
畫葫蘆;再來則是探究請求項的保護範圍是否不為法定排除
可申請專利的事物 ( 具有可申請性 ) ,是否能作為產業上的應
用 ( 具有產業利用性 ) ,是否屬於跳脫現有技術框架的創新技
術 ( 具有新穎性、進步性 ) ,全部過關才能獲得專利保護。

18
https://iptouring.com/%E7%99%BC%E6%98%8E%E5%B0%88%E5%88%A9%E7%9A%84%E5%AF%A9%E6%9F
%A5%E4%B8%89%E9%83%A8%E6%9B%B2%EF%BC%9A%E7%A8%8B%E5%BA%8F%E3%80%81%E5%BD%A2%E5%BC%8F
%E8%88%87%E5%AF%A6%E8%B3%AA%E5%AF%A9%E6%9F%A5

19
可能有人會問,怎樣才算跳脫既有的技術框架呢?這時就必須要看看請
求項的保護範圍,是否屬於現有技術。如果請求項所有的限制條件,都
能在審查人員手邊的某一份資料中找到 ( 資料的公開日期,要早於專利送
審之日 ) ,就可證明所要保護的內容為現有技術,而不具新穎性。以下圖
的漢堡專利申請案為例:
【請求項 2 】一種漢堡,包括:一上層麵包;一下層麵包;一肉餅,其
設置於該上層麵包與該下層麵包之間;一起司;其設置於該肉餅之上;
以及一可食容器,其設置於該肉餅之上並以一凹形構造容納一沙拉。

20
只要比對結果有差異,就能順利取得專利了嗎,還有一關!審查人
員會繼續判斷這樣的差異,是不是業內人士能輕鬆想到的!如果審
查人員有辦法拿出另一份資料 ( 資料的公開日期,要早於專利送審
之日 ) ,顯示蛋塔派皮可用來裝載漢堡的配料,就能證明可食容器
在漢堡上的應用在業內並不稀奇,雞排堡與可食容器的結合,屬於
微不足道的改變,因此請求項 2 不具進步性。反之,若審查人員無
法拿出以上的證明,可食容器在漢堡上的應用就會被視為實質上的
創新,而使得請求項 2 具有進步性。
由此可知,官方審查其實還滿繁瑣的,平均需要耗費兩年甚至更長
的時間。如何能加快審查速度,仍是各國專利行政機關努力的重點。

21
「實體審查」之相關法源
第 36 條
專利專責機關對於發明專利申請案之實體審查,應指定專利審查人員審查之。

第 38 條
發明專利申請日後三年內,任何人均得向專利專責機關申請實體審查。
依第三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申請分割,或依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規定改請為發明專利,
逾前項期間者,得於申請分割或改請後三十日內,向專利專責機關申請實體審查。
依前二項規定所為審查之申請,不得撤回。
未於第一項或第二項規定之期間內申請實體審查者,該發明專利申請案,視為撤回。

22
實體審查係就發明專利申請案是否有不予專利事由進行審查,依專利法規定,
是否准予發明專利,應審酌之事項如下:

( 1 )發明之定義。

( 2 )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要件。

( 3 )擬制喪失新穎性要件。

( 4 )法定不予發明專利事由。

( 5 )記載要件。

( 6 )先申請原則。

( 7 )同人同日就相同創作分別申請發明及新型,不依期擇一,或其新型專利於發明專利審定前已不存在。

( 8 )單一性要件。
23
( 9 )分割後之申請案超出原申請案申請時所揭露之範圍。

( 10 )修正超出原申請時所揭露之範圍。

( 11 )補正之中文本超出申請時外文本所揭露之範圍。

( 12 )誤譯之訂正超出申請時外文本所揭露之範圍。

( 13 )改請後超出原申請案申請時所揭露之範圍。

只要有任一項不准專利事由,即可為不予專利審定,若無不准專利事由,則應
予發明專利。
24
有申請實體審查與未申請實體審查有何差異?

有申請實體審查者,智慧財產局將進行專利要件審查,審查符
合規定者,發給核准審定書,申請人繳交第一年年費及證書費
後,自公告之日起給予專利權。審查不符合規定者,發給審查
意見通知書,限期通知申復或修正,申請人如逾限未申復或修
正,或申復或修正的結果無法克服不予專利之事由,將發給核
駁審定書,不予專利。至於未申請實體審查者,智慧財產局不
會進行專利要件審查。

25
可以在申請專利同時一併申請實體審查嗎?
答:可於申請時一併申請實體審查,亦可於申請後 3 年內申請,由
申請人自行斟酌。如自申請日起(不含優先權日) 3 年內,未申請
實體審查者,依專利法第 38 條第 4 項之規定,申請案視為撤回。

26
發明專利的實體審查時間要多久?
答:須視審查類別不同而有不同時間,目前提出實體審查後平均審結期
間為 21 個月。發明專利申請案若符合加速審查 AEP 或專利高速公路
PPH 規定或優先審查者,亦可申請加速審查或優先審查。(請詳參本局
局網首頁→專利→進入專利主題網→申請專利→處理時限)。

27
公眾如何得知發明申請案是否已申請實體審查?

答:申請實體審查之事實,會刊載於發明公開公報。公開前申請實體審查
者,刊載於發明公開公報之內容中;公開後申請實體審查者,刊載於發明
公開公報之申請實體審查目錄中,公眾可自發明公開公報查閱之,亦可利
用本局網站之中華民國專利資訊檢索( http://twpat.tipo.gov.tw/ ),或親
至本局查閱或電話查詢。

28
發明專利審查及行政救濟流程

• 發明專利申請案,經程序審查認無不合規定程式且無應不予公開之情事
者,自申請日起 18 個月後公開之。
• 發明專利申請日後 3 年內,任何人均得申請實體審查,始進入實體審查。
• 發明專利申請案經核准審定者,申請人應於審定書送達 3 個月內,繳納
證書費及專利年費後,始予公告。
• 發明專利申請案經初審審定為核駁,申請人對於審定有不服者,得於審
定書送達後 2 個月提起再審查。
• 發明再審申請案經再審審定為核駁,申請人對於審定有不服者,得依法
於審定書送達後 30 日內提起行政救濟。

29
30
貳、採行先申請主義之利弊

探先申請主義之立法例,僅准最先申請專利者獲得專利,關於
申請日之判斷,易於舉證與認定,對專利專責機關及申請人而
言,均可減少爭議之發生。此外,先申請主義可鼓勵發明人於
發明完成後儘速提出申請,有助於發明創作技術內容之早期揭
露,可避免公眾因不知相同發明己有他人完成,而仍重複就該
相同發明繼續從事研發,造成時間、成本等資源浪費。

31
惟在探先申請主義制度下,發明人有可能會爲了避免有其他發明人
就相同發明早先提出申請,而在實驗階段末完成前即行提出專利申請,俟
取得申請日後,再補正其說明書不足之處。如此不僅延緩程序,同時也造
成真正發明人反而未能獲得專利之保護。蓋困真正發明人於其試驗均進行
完成後提出專利申請時,將因有相同之發明申請在先而無法獲得專利。此
爲先申請主義之缺點。爲解決此問題,各國專利法多訂有所謂「先寶施權
之抗辯」,明定於他人申請專利前已在國內實施,或已完成必需之準備者,
先實施者在原有事業目的範圍內之繼續利用行爲,不爲他人專利權效力所
及。
國內優先權制度目的均係爲保障首先發明人之權益,使首先完成發明之人
可以在提出專利申請後繼續從事改良使其申請之技術內容更臻完備,並主
張優先權,既可確保發明之完整性,又可獲得專利保護。

32
何謂國內優先權?
https://topic.tipo.gov.tw/patents-tw/cp-783-872080-e0590-101.html

答:申請人基於其在國內先申請之發明或新型專利案 ( 以下稱先申請案 ) 再提出專利之


申請者 ( 以下稱後申請案 ) ,得就先申請案申請時說明書或圖式所載之發明或新型,主
張優先權,此即國內優先權。
目的係為使申請人於提出發明或新型專利申請案後,可以該先申請案為基礎,再進行改
良或合併新的請求標的而提出後申請案,且能就先申請案已揭露之技術內容享受和國際
優先權相同之利益。此種改良或新的請求標的,當以修正的方式在先申請案中提出時,
常會被認為超出原說明書或圖式所揭露之範圍而全案不予專利,但倘若運用國內優先權,
則仍有機會併在 1 個申請案中申請,從而可取得總括而不遺漏之權利。
此時後申請案已揭露於先申請案之技術內容將以優先權日為專利要件審查基準時點,未
揭露於先申請案之技術內容則以後申請案之申請日為專利要件審查基準時點。簡言之,
國內優先權制度,是以一件或多件本國申請案為基礎案(即先申請案),使申請人得將
各該申請案彙整為一件,並加入新的事項再提出申請,而得享有與國際優先權相同之利
益。惟應注意者,設計並無國內優先權之適用。

33
何謂優先權日?
答:優先權可分為國際優先權及國內優先權二種。以在我國以外之
國家或世界貿易組織(以下簡稱 WTO )會員提出之申請案為基礎案,
據以主張優先權者,稱為國際優先權,以在我國提出之申請案為先
申請案,據以主張優先權者,稱為國內優先權。無論是國際優先權
或是國內優先權,後申請案皆能以其基礎案或先申請案之申請日為
優先權日。

主張優先權者,其專利要件之審查,應以優先權日為準;如果是發
明專利申請案,應自最早優先權日後 18 個月公開;如果是申請生物
材料或利用生物材料之發明專利,應自最早國際優先權日後 16 個月
內檢送寄存證明文件。
34
參、禁止重複授予專利權原則
一、相同發明或新型有二以上申請案時之處理
我國專利法第 31 條採先申請主義,已如前迹。茲所謂相同發明或新型有
兩個以上申請案,可能發生情形包括:
一、同一人於同日就相同發明或新型提出二個以上申請案
二、不同人於同日就相同發明或新型提出二個以上申請案
三、同一人於不同日就相同發明或新型提出二個以上申請案
四、不同人於不同日就相同發明或新型提出二個以上申請案

35
在審查第一、二種情形同日申請的申請案與第三種情形的
後申請案時,應適用專利法第 31 條所定先申請原則;至
於第四種情形,倘先申請案在後申請案申請前尚末公開或
公告,而於後申請案申請後始公開或公告者,則審查後申
請案時,應優先適用專利法第 23 條所定「擬制喪失新穎
性」規定,茲分述如下:

36
( 一 ) 同日申請

「同一人於同日就相同發明或新型提出二個以上申請案」時,依
專利法第 31 條第 1 項規定,僅准最先提出申請之申請案獲准專
利。惟因這些申請案均係於同日提出申請,依同條第 2 項規定,
專利專責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擇一申請;届期未擇一申請者,
均不予發明專利,所有申請案都將遭駁回。若所提出之申請案中
有已公告,而其他申請案經審查後亦無不予專利事由者,專利專
責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就所有的申請案擇一申請。

37
倘申請人選擇該已公告的專利案,則所有審查中的相同發明
或新型申請案都將依第 31 條第 2 項核駁;倘申請人選擇其
他相同發明或新型的申請案者,專利專責機關應准予經選擇
之申請案專利,並辦理公告相關專利案(即已公告的專利
案)視為自始不存在。倘申請人未擇一申請者,專利專責機
關將依第 31 條第 2 項核駁所有審查中的申請案,並辦理公
告相關專利案視爲自始不存在。

38
「不同人於同日就相同發明或新型提出二個以上申請案」時,倘
這些相關申請案均無其他不准專利事由而得准子專利者,依專利法第 31
條第 2 項規定,專利專責機關應通知各申請人協議定之,並依專利法第
31 條第 3 項規定,指定相當期間通知申請人申報協議結果。申請人在指
定期限內申報協議結果者,專利專責機關待申請人撤回其他相關申請案
後,應就達成協議之申請案准予專利。
倘申請人屆期未申報者,視為協議不成,依專利法第 31 條第 2 項規定,
均不予專利。前述情形,若有其中一申請案已公告,而審查中的其他申
請案無不淮專利事由者,倘申請人遵期申報協議結果,專利專責機關於
申請人等撤回其他相關申請案、放棄或更正其他相關專利案後,應准予
達成協議之申請案專利,並辦理公告相關專利案視爲自始不存在。若申
請人協議不成或末遵期申報協議結果而視爲協議不成者,專利專責機關
應依第 31 條第 2 項,核駁所有審查中之相關申請案,並辦理公告相關專
利案視為白始不存在。
39
( 二 ) 不同日申請
「同一人於不同日就相同發明或新型提出二個以上申請案」時,依專利法
第 31 條第 1 項規定,僅准最先申請者獲得專利。
但倘先申請案在後申請案申請前已公開或公告者,則審查後申請案時,應
優先適用新穎性規定,亦即此時應基於後申請案之申請日前己有公開之事
實(即先申請案經專利專責機關公開或公告的事實)之理由,認定後申請
案喪失新穎性。

40
「不同人於不同日就相同發明或新型提出二個以上申請案」時,
倘先申請案在後申請案申請日之前尚末公開或公告,而於後申
請案申請日之後始公開或公告者,則後申請案應依專利法第 23
條規定,擬制喪失新穎性而無法獲得專利。倘先申請案在後申
請案申請日之前已公開或公告者,則於審查後申請案時,應有
專利法第 22 條第 1 項第 1 款適用,亦即後申請案之技術內容於
申請前已見於刊物,喪失

41
「不同人於不同日就相同發明或新型提出二個以上申請案」
時,倘先申請案在後申請案申請日之前尚未公開或公告,而
於後申請案申請日之後始公開或公告者,則後申請案應依專
利法第 23 條規定,擬制喪失新穎性而無法獲得專利。倘先
申請案在後申請案申請日之前已公開或公告者,則於審查後
申請案時,應有專利法第 22 條第 1 項第 1 款適用,亦即後
申請案之技術內容於申請前已見於刊物,喪失新穎性。

42
二、同一人就相同創作於同日分別申請發明及新型專利:一案二請權利接續

如前所述,相同技術有二以上申請案時,專利法第 31 條禁止重複授予專
利權。惟當「同一人」就「相同創作」,於「同日」分別申請發明專利及
新型專利時,因新型專利採形式審查,可較發明申請案先取得專利權。倘
經審查後亦認該發明申請案應准子專利權時,應予申請人選擇之機會。因
此,專利法第 32 條第 1 項規定,有前開情形者,申請人應於「申請時分
別聲明」其就相同創作已同時申請發明專利與新型專利,其發明專利核准
審定前,申請人已取得新型專利權者,專利專責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
選擇其ー」;申請人未分別聲明(包含皆未聲明,或其中一申請案未聲明
之情形)或屆期末擇一者,此時應依先申請原則審査(詳前述「同一人於
同日提出二個以上申請案且其中一申請案已公告」之情形),不予發明專
利,以避免重複授予專利權。

43
所謂「同一人」,係指申請專利時、經通知限期擇一時、核准審定與
公告時的發明與新型專利申請人完全相同。故讓與時,需一併將發明、
新型專利護與給同一人;倘僅將發明或新型其一讓與他人,造成發明
專利申請人與新型專利權人爲不同人者,因不同人闆無從限期擇一,
此時應依第 31 條第 2 項不同申請人之規定處理。
所謂「同日」,係指發明與新型專利申請日相同,有主張優先權者,
其優先權日亦須相同。倘申請日或優先權日不同,則應依第 31 條第
1 項規定,僅准最先申請者專利。所謂「相同創作」,係指發明與新
型任一吉求項所載內容相同而言。

44
申請人經通知擇一後,如選擇新型專利權,該發明專利申請案即不予專
利,固無疑問。惟倘其選擇發明時,因新型已取得專利權,基於禁止重
複授子專利權原則, 100 年專利法修正時於第 32 條第 2 項規定,其新型
專利權視爲自始不存在,即所謂「權利擇一」。
惟倘原新型專利權曾授權第三人,或權利人業據以向他人請求侵權損害
賠償並經法院判賠,則在新型專利權視爲自始不存在情形下,原被授權
人之權益如何獲得保障?又已獲得之賠償金應否返還?被告是否得以資
作爲提起再審之理由?爲解決此等爭議問題, 102 年修法時將第 32 條第
2 項由「權利擇一」修正改探爲「權利接續制」,規定申請人若選擇發
明專利者,新型專利權,自發明專利公告之日消滅。

45
正因如此, 102 年修法時始增訂申請人有應於申請時分别聲
明之義務,以使公眾知悉申請人就該相同創作有二專利申請
案,即使先准予之新型專利權因申請人其後選擇發明專利而
消滅,該創作之保護乃接續存在於審定公告之發明專利權
19 。本條關於一案兩請之聲明義務、權利接續規定,於修正
施行後(即 102 年 6 月 13 日後 ) 提出之專利申請案,始有適
用。修正條文施行前已提出申請,但於施行後尚未審定之案
件,仍適用修正前第 32 條規定。

46
第二項 先發明主義
壹、意義
所謂「先發明主義」,係以完成發明之先後,作爲判斷同
一發明有二以上申請案時應准予何人專利之基準。換言之,
首先完成發明之人,縱使專利申請提出時已有他人就同一
發明提出專利申請,仍應准該首先完成發明之人專利。

47
貳、採行先發明主義之利弊
探先發明主義之優點在於可以確保真正的發明人能獲得專利權
保護;相對於先申請主義,取得專利者爲最先申請者,故有可
能獲得專利權之人非首先完成發明者,先發明主義似比較符合
公平。
惟採先發明主義下,倘發生相同發明有兩個以上申請案情形,
則必須舉證證明爲首先完成發明之人,才能獲得專利,此舉證
責任相較於先申請主義立法例,較爲困難。蓋因申請日先、後
之證明易由客觀證據,如郵戳、收件日期等證明之,此爲採先
發明主義缺點之一。

48
此外,採先發明主義者,倘先發明人遲未提出專利申請,則
公眾在無法得知相同之發明、技術已有他發明人完成情況下,
仍繼續從事該相同發明之研發,待後完成發明者提出專利申
請時,可能發生先發明人主張其為首先完成發明者,致後完
成發明者無法取得專利 ,造成重複發明、浪費資源等弊端,
此爲其缺點之二。

49
第二節 發明單一性
科技發展快速,有關發明申請之技術內容日趨多元及複雜化,是兩個以上
的發明,在利用上形成有密切不可分離關係的情形所在多有。外國立法例
中,爲了使得申請人、第三者及專利專責機關可方便處理此類案件,以利
於發明專利申請之分類,檢索和審查等作業,多訂有一發明一申請原則,
例如:美國、德國等。
我國專利法第 33 條亦探「一發明一申請」原則,併案申請爲例外,亦即
申請發明或新型專利時,應就每一發明、新型各別提出申請。此一方面係
避免對同一發明賦予重複專利,另一方面係考量若採多件發明或新型案得
於同一申請案提出,審查時間可能因此延宕。此外,申請人僅繳一筆申請
費即可將多案併於一件申請案,對各案分別申請者亦有不公平。

50
儘管我國專利法採一發明一申請原則,惟依同法第 33 條第 2 項
規定,二個以上發明,屬於一個廣義發明概念者,得於一申請
案中提出申請。
所謂「二個以上發明,屬於一個廣義發明概念」,係指各該發
明間於技術上相互關聯,亦即各該發明之請求項所載發明包含
一個或多個相同或相對應之技術特徵,例如:一請求項記載的
技術特徵爲金屬彈簧,另一發明請求項之記載爲橡膠,兩個技
術特徵均具有彈性的性質,足認定為具有相對應之特定技術特
徵。

51
新型專利因探形式審查,審查時並未檢索先前技術,故判斷新
型是否具備單一性與發明單一性之審查不同。新型專利單一性
之審查,僅須判斷新型專利請求項中所載獨立項興獨立項之間
在技術特徵上足否明顯相互關聯,若有相同或相對應的技術特
徵,即具有單一性。

52
設計專利之申請亦應就每一物品外觀提出。惟考量有些產品在販賣或使
用時,習慣上係結合數個物品整體為之。故專利法第 129 條第 2 項規定,
二個以上之物品,屬於同一類別,且習慣上以成組物品販賣或使用著,
得以一設計提出申請,此即所調「成組設計,消費習慣上以成組物品販
賣之情形,例如:祭祀貢盤組(包含基盤、座、杯體等)錶殼及錶盤組
(包含錶殼與錶艦)、一套之餐具(包含碗、杯子、餐盤、餐墊、湯匙
及止滑墊)等;使用上會從一個物品聯想到其他物品者,例如:咖啡組
(包含咖啡杯、攪拌棒、咖啡壺、奶精壺等)、文具組(包含筆、橡皮
擦、尺、鉛筆盒等)、多功能移動電源組(包含移動電源、手電筒等)、
戲水玩具組(包含水筒、抽水組、轉輪組、耙子組及杓子組等)等。應
注意者,成組設計係以該二以上物品整體爲一個設計專利權,不得分別
就其一物品或多個物品分別拆開單獨主張權利。

53
第三節 發明人與專利申請權人
第一項 發明人
經由精神創作完成發明或創作者,在發明專利稱為「發明人」在新型專
利,稱爲「新型創作人」,設計專利則以「設計人」稱之。
由於發明係一種人格的及精神的勞動成果,而法人只能藉由機關爲行爲,
本身並無法從事精神創造的活動,所以發明人必定是自然人,法人不得
爲發明人(但法人仍可以獲得發明專利申請權或發明專利權)。
申請發明專利者,必須於申請書上記載發明人,至於是否爲真正發明人,
智慧財產局就申請書所載之發明人並不做實質認定,由申請人自負
其責。

54
第二項 專利申請權人

我國專利法採先申請主義,故欲取得專利者,必須向智慧財產
局提出申請。依專利法第 5 條第 1 項規定,得依專利法規定申
請專利之權利,爲專利申請權。有專利申請權者,始為專利申
請權人。自然人與法人均得爲專利申請權人。依專利法第 6 條
第 1 項規定,專利申請權得爲讓與或繼承之標的。

55
壹、發明人、新型創作人、設計人或其受讓人、繼承人

依專利法第 5 條第 2 項規定,專利申請權人,除本法另有規定
或契約另有約定外,指發明人、新型創作人、設計人或其受讓
人或繼承人。所謂「本法另有規定」,係指專利法第 7 條與第
8 條所定 「僱傭關係存續中所完成之發明」與「出資聘人完成
發明」等情形。因此,專利申請權人
包括:

56
一、完成發明或創作之人。
三、由發明人或創作人受讓申請權之人。
三、由發明人或創作人繼承申請權之人。
四、雇用人 (職務上所完成之發明創作)。
五、受雇人〔非職務上所完成之發明創作)。
前述專利申請權人若爲二人以上者,則專利申請權爲其等所共有。
依專利法第 12 條規定,專利申請權為共有者,應由全體共有人提出申請。
又依同法第 13 條規定,非經共有人全體同意,不得讓與或拋棄專利申請
權;各共有人非經其他共有人之同意,亦不得以其應有部分讓與他人。
惟各共有人拋棄其應有部分者,則與前述讓與情形有别,各共有人得逕
行爲之。專利申請權共有人抛棄其應有部分時,依專利法第 13 條第 3 項
規定,該部分歸屬其他共有人。
57
貳、僱傭關係存續中所完成發明艺權益歸屬
有關僱傭關係存續中,受雇人所完成的發明或創作權利歸屬,專利法第
7 條至第 10 條分別定有明文。在民國(下同) 83 年專利法修正前,我
國專利法就受雇人於僱傭關係存續中所完成之發明權利歸屬,探取「三
分法」,分別就受雇人「職務上之發明」、「與職務有關之發明」
與「與職務無關之發明」予以規定;現行專利法就此改探「二分法」,
以「職務上所完成」與「非職務上所完成」之發明或創作分別規定其專
利申請權與專利權歸屬

58
一、職務上所完成之發明、新型或設計
所謂職務上之發明、新型或設計,依專利法第 7 條第 2 項規
定,係指受雇人於僱傭關係中之工作所完成之發明、新型或
設計。雇用人主張受雇人完成之發明、新型或設計爲其職務
上創作者,應負舉證責任,惟是否以受雇人職務範圍從事硏
發爲限?抑或只要係於僱傭闢係存續期間所完成之發明與創
作,均屬於職務上之發明?有認爲雇用人僅需證明其與受雇
人約定之工作內容屬爲研究開發性質即足;有認爲雇用人應
證明受雇人係從事與其完成之發明或創作技術有關的工作。

59
吾人以爲受雇人所完成之發明或創作是否屬職務上之發明、
新型或設計,應探實質認定,故雇用人應證明受雇人之職
務即在於從事研發、生產工作,至於受雇人之職稱為何,
並無關聯。因此,受雇人原約定的工作內容雖未記載有研
發項目,惟實際上受雇人有參與相關技術研發者,倘該受
雇人於僱傭關係存續中完成發明、新型或設計,應屬職務
上之發明、新型或設計。

60
( 一 ) 權利歸屬
受雇人職務上之發明、新型或設計,其專利申請權與專利權
究應歸屬於何人?依專利法第 7 條第 1 項規定,其專利申請
權與專利權均歸屬於雇用人,但雇用人必須支付受雇人適當
之報酬。惟雇用人與受雇人間之契約若有特約約定者,即依
該約定行之。又雇用人與受雇人雙方若就受雇人職務上發明、
新型成設計之權利歸屬有爭執,惟事後達成協議者,得依專
利法第 10 條規定,附具證明文件,向專利專責機關申請變
更權利人名義。

61
( 二 ) 姓名表示權
受雇人於職務上完成之發明、新型或設計依專利法第 7 條第 1
項規定,專利申請權與專利權歸屬於雇用人者 ,發明人、新型
創作人或設計人依同法第 7 條第 4 項規定,享有姓名表示權,
雇用人應於申請書上揭載完成該發明、新型或設計之發明人、
創作者與設計人姓名。

62
二、非職務上所完成之發明、新型或設計

( 一 ) 權利歸屬
受雇人於非職務上所完成之發明、新型或設計,依專利法第
8 條第 1 項規定,其專利申請權與專利權均屬於受雇人。惟
若受雇人係利用雇用人之資源或經驗而完成發明、新型或設
計者,雇用人得支付合理報酬後,於該事業實施其發明、新
型或設計。此規定惟雇用人得實施專利權之依據,具有法定
授權之性質。因此,縱雇用人未得受雇人同意即實施該專利,
或雇用人未支付合理報酬,均不構成侵權,僅受雇人得請求
支付合理報酬。
63
倘雇用人與受雇人就報酬有争執, 92 年專利法修正前原於同條
第 4 項規定,由專利專責機關協調之,惟 92 年修法時刪除此規
定,其理由爲此種報酬之爭議乃屬私權事由,可由民事救濟途
徑或仲裁制度解決此類紛爭;且專利專責機關對報酬爭議所為
之協調,並無拘束力,同時此種報酬衡量攸關市場價值判斷,
非專利專責機關之專業範疇。

64
( 二 ) 受雇人書面通知義務
受雇人於完成非職務上之發明、新型或設計後,應即以書面通
知雇用人,如有必要,並應告知創作之過程。其目的在使雇用
人碓定該發明究竟是否爲非職務上之發明,雇用人應於受雇人
之書面通知到達後 6 個月內,提出反對之表示,否則不得於日
後復行主張該發明喬職務上之發明(發生失權效果)。此書面
通知義務攸關失權效果之認定,故倘受雇人未依第 8 條第 2 項
規定以書面通知雇用人者,例如:僅口頭告知或均末通知,應
認無前揭規定適用。

65
( 三 ) 不利約定之無效

雇用人與受雇人間就發明、新型或設計權利歸屬所
訂立之契約,若有使受雇人不得享受其發明或創作
之不利約定者,依專利法第 9 條規定該約定爲無效。

66
參、出資聘人完成發明
出資聘人從事研究開發者,其權利之歸屬原則上依雙方契約約
定。
倘出資人與受聘人約定專利申請權與專利權歸屬於出資人者,
發明人、新型創作人或設計人仍享有姓名表示權。
出資人與受聘人末就專利申請權與專利權權利歸屬爲約定者,
依專利法第 7 條第 3 項規定,專利申請權與專利權歸屬發明人、
新型創作人或設計人。但出資人無須額外給付報酬,得實施其
發明、新型或設計。

67
第三項不得為專利申請人

依專利法第 15 條規定,「專利專責機關職員」 及「專利審查人員」於任


職期間丙,除纖承外,不得申講專利及直接、間接接受有關專利之任何權
益。此項規定旨在避免其藉職務之便而有抄襲他人發明創作之情形。
此外,外國人所屬之國家與我國如未共同參加保護專利之國際條約或無相
互保護專利之條約、協定或由團體、機構互訂經主管機關核准保護專利之
協議,或對我國國民申請專利,不子受理者,其專利申請,得不子受理。
因此,不符合前述互惠原則之外國人,我國亦得不子受理之申請案。

68
第四節 代理

有關申請專利及辦理有關專利事項,申請人可自行
爲之,亦得委任代理人辦理之。惟在我國境内無住
所或營業所者,申請專利及辦理專利有關事項,則
一定要委任專利代理人辦理之。

69
第一項 代理人之資格
壹、專利師
專利代理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以專利師爲限。有關專利師之資格
及管理,以專利師法定之。專利師之積極要件與消極要件如下:
一、積極要件
經我國專利師考試及格,並領有專利師證書者,不問爲本國人或外國
人,均得充任專利師。非領有專利師證書者,不得使用專利師名稱。

70
二、消極要件
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不得充任專利師;已充任者,撤銷或
廢止其專利師證書:
( 一 ) 因業務上有關之犯罪行爲,受本國法院或外國法院一年有
期徒刑以上刑之裁判確定。但受緩刑之宣告或因過失犯罪,不
在此限。
( 二 ) 受本法所定除名處分。
( 三 ) 依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法規定,經撤銷考試及格資格。
( 四 ) 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末撤銷。
( 五 ) 受破產之宣告尚末復權。
71
貳、專利代理人
在專利師法制定前,有關專利代理人之管理,智慧財產局前依
修正前專利法第 11 條第 4 項後段規定,訂有「專利代理人管理
規則」。本規則隨專利師法之制訂施行,已於 97 年 1 月 9 日廢
止。惟依前揭規則充任專利代理人者,於專利師法施行後,仍
得繼續從事專利師法第 9 條所定之業務。
專利代理人之積極資格與消極資格如下 :

72
一、積極資格
( 一 ) 在我國境內有住所。
( 二 ) 具備下列情形之一:
1 取得法官或檢察官或律師或會計師或技師資格者;或
2. 畢業於專科以上學校,並曾在專利專責機關擔任專利審查事務三年以
上者。
( 三 ) 向專利專責機關申請核發專利代理人證書。

73
二、消極資格
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不得擔任專利代理人 ; 已擔任專利代
理人者,撤銷或廢止其專利代理人證書
( 一 ) 因業務上有關之犯罪行爲,受一年有期徒刑以上刑之裁
判確定。但受緩刑之宣告或因過失犯罪者,不在此限。
( 二 ) 今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
( 三 ) 受破產之宣告尚末復權。
( 四 ) 據以領得專利代理人證書之資格,經依法律撤銷或廢止。

74
壹、程序
申請人委任代理人時,應向專利專責機關提出委任書,載明代
理權限及送達處所。代理人權限若有變更或申請更換代理人者,
應以書面通知專利專責機關,否則對專責機關不生效力。代理
人之送達處所有變更時,亦應向專利專責機關申請變更。申請
人委任代理人不得逾了人(含複代理人),代理人有 2 人以上
者,原則上均得單獨爲代理行爲,違反此一規定而為委任者,
其代理人仍得單獨代理。

75
貳、代理權限

一、一般代理權
申請人就專利申請及其他專利程序委任代理人者,代理人就受
委任之權限內有爲一切行爲之權。
二、特別代理權
惟有關重大影響申請人權益之事項,例如:選任或解任代理人、
撤回專利申請案、撒回分割案、撒回改請案、撒回再審查申請、
撒回更正申請、撤回舉發案或抛棄專利權等,非受申請人特別
委任,不得爲之。

76
第五節 專利之申請程序

專利之申請得以書面提出,亦得以電子化方式爲之。除依專利
法第 19 條規定以電子方式爲之者外,申請之書面應使用專利
專責機關指定之書表、格式與份數,申請書面上由申請人簽名
或蓋章;委任有代理人者,得僅由代理人簽名或蓋章。

77
第一項 申請文件
申請專利者,專利申請權人應備具申請書、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摘
要及必要之圖式提出申請。所檢附之證明文件,應以原本或正本爲之,
惟除優先權證明文件外,經當事人釋明與原木或正本相同者,得以影本
代之。但舉發證據爲書證影本者,應證明與原本或正本相同。
另,申請專利及辦理有關專利事項之文件,應用中文;證明文件為外文
者,專利專責機關認有必要時,得通知申請人檢附中交譯本或節譯本。

78
壹、申請書
專利申請書應載明下列事項,如有聲明事項者(如聲明主張優

權),應一併於申請書上叙明:
一、發明、新型或設計名稱。
三、發明人、新型創作人、或設計人姓名、國籍。
三、申請人姓名或名稱、國籍、住居所或營業所;有代表人者,
並應載明代表人姓名。
申請人與發明人、新型創作人、或設計人非同一人時,申請人
應檢具申請權證明文件,證明其業已合法取得專利申請權。
79
專利專責機關認有必要時,得通知申請人檢附身分證明或法人證明文件
86 。申請人之姓名或名稱、印章、住居所或營業所變更時,應檢附證明
文件向專利專責機關申請變更。但其變更無須以文件證明者,則免予檢
附。
四、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事務所,申請人並應檢具委任書。
五、 106 年 5 月 1 日以前所提出之專利申請案,主張有修正前專利法第
22 條第了項第 1 款至第 3 款規定之新穎性優惠期者,應於申請時敘明事
實及其發生之年、月、日。申請人有多次事實主張者,應於申請時敘明
各次事實,其新穎性優惠期間之計算,以最早之事實發生日爲準。但各
次事實有密不可分之關係者,得僅叙明最早發生之事實 8 日。

80
六、主張專利法第 28 條第 1 項所定國際優先權者,應於申請時敘明
第一次申請專利之國家及申請日。
七、主張專利法第 30 條第 1 項所定國內優先權者,應於申請時敘明
各申請案號及申請日。
八、有專利法第 32 條第 1 項一案二請 (同日分别申請發明專利及
新型專利者)情形者,應於申請時分別聲明之。

81
申請生物材料或利用生物材料之發明專利者,依專利法第
27 條規定,申請生物材料或利用生物材料之發明專利,申
請人最遲應於申請日將該生物材料寄存於專利專責機關指
定之國內寄存機構。但微生物爲熟習該項技術者易於獲得
時,則無須寄存,因此,申請標的雖屬生物材料或利用生
物材料之發明專利,申請人得聲明該生物材料爲所屬技術
領线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易於獲得,不須寄存。

82
申請人並應於申請日後 4 個月內(主張優先權者,為最早之優先權
日後 16 個月內 ) ,檢送寄存證明文者,視爲未寄存。
偷已搭南論路在重利美武機關認可 之國外奇存被精的存,並於前
述期間內檢送已寄存於國內的指定寄存機構證明交件者,依第 27
條第 3 項規定,即不受最遲應於申請日在國內寄存之限制。倘在與
我國有相互承認寄存效力之外國所指定該外國國內之寄存機構寄存,
並已
遵期於前述期間內檢送該國外奇存機構出具之寄存證明交件者,依
同條第 4 項規定,即不須再於我國國內重複寄存。

83
貳、專利說明書

一、申請發明、新型專利
申請發明、新型專利者,其說明書應依下列順序及方式撰寫,並附
加標題。但發明或新型之性質以其他方式表達較爲清楚者,不在此
限:
(一)發明、新型名稱
發明、新型名稱,應簡明表示所申請發明與新型之内容,不得冠以
無關之文字。

84
(二)技術領域
(三)先前技術
申請人所知之先前技術,並得檢送該先前技術之相關資料。
(四)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及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五)圖式簡單說明
有圖式者,應以簡明之文字依圖式之圖號順序說明圖式。
(六)實施方式
記載一個以上之實施方式,必要時得以實施例說明;有圖式者,應參照圖式加以說明。
(七)符號說明
有圖式者,應依圖號或符號順序列出圖式之主要符號並加以說明。
(八)基因序列表
發明專利包含一個或多個核苷酸或胺基酸序列者,說明書應包含依專利專責機關訂定之格式單獨記
載之序列表,並得檢送相符之電子資料。其序列表得以專利專責機關規定之電子檔爲之。

85
二、申請設計專利

申請設計專利者,其說明書應載明下列事項 :
( 一 ) 設計名稱
依專利法第 129 條第了項規定:「申請設計專利,應指定所施予之
物品。」是申請專利之設計名稱應明確指定所施子之物品,不得冠
以無關之文字。設計名稱未明確或未充分指定所施予之物品,專利
專責機開應以違反第 126 條所定「可據以實現」要件,通知申請人
限期修正。

86
( 二 ) 物品用途
指用以輔助說明設計所施予物品之使用、功能等叙述。
( 三 ) 設計說明
指用以輔助說明設計之形狀、花紋、色彩或其結合等叙述。
物品用途及設計說明即設計專利之「創作說明」。 若該物品用途或
設計說明已於設計名稱或圖式未能清楚表達清楚者,得不記載:但專
利專責機關若仍認為設計名稱或圖式未能清楚表達該設計所應用之物
品的用途或設計時,仍得依職權限期通知申請人修正。
說明書應依前開順序及方式撰寫並附加標題。倘說明書或圖式的記載
經審查認定有不符合可據以實現之要件者,專利專責機關將以違反
專利法策 126 條第 1 項馬由,通知申請人申復或修正。

87
參、申請專利範圍

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得以一項以上之獨立項表示;其項
數應配合發明之丙容;必要時,得有一項以上之附屬項。
獨立項、附屬項,應以其依附關係,依序以阿拉伯敷字編
號排列。附屬項僅得依附在前之獨立項或附屬項。但多項
附屬項間不得直接或間接依附。

88
發明獨立項之撰寫,以二段式爲之者,前言部分應包含申請
專利之標的名稱及與先前技術共有之必要技術特徵;特徵部
分應以「其特徵在於」、「其改良在於」或其他類似用語,
叙明有别於先前技術之必要技術特徵。獨立項應叙明申請專
利之標的名稱及申請人所認定之發明之必要技術特徵。附屬
項應叙明所依附之項號,並敘明標的名稱及所依附請求項外
之技術特徵,其依附之項號並應以阿拉伯數字爲之;於解釋
附屬項時,應包含所依附請求項之所有技術特徵。附屬項應
叙明所依附之項號,並敘明標的名稱及所依附請求項外之技
術特徵,其依附之項號並應以阿拉伯數字爲之;於解釋附屬
項時,應包含所依附請求項之所有技術特徵。

89
肆、摘要
發明或新型摘要,應簡要敘明發明所揭露之內容,並以所欲解決之問題、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及主要用途篇限;其字數,以不超過 250 字爲原則;
有化學式者,應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之化學式。此外,不得記載商業
性宣傳用語於摘要上。
由於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及摘要所載內容與專利範圍之認定攸關
甚鉅,故其所使用之技術用語及符號應一致,並應以打字或印刷爲之。
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及摘要以外文本提出者,其補正之中文本,另應
提供正確完整之翻譯。

90
伍、必要之圖式

一、發明、新型專利
發明或新型之圖式,應參照工程製圖方法以墨線繪製清晰,於
各圖縮小至三分之二時,仍得清晰分辦圖式中各項細節。圖式
應註明圖號及符號,並依圖號順序排列,除必要註記外,不得
記載其他說明文字。
申請人應指定最能代表該發明技術特徵之圖爲代表圖,並列出
其主要符號,簡要加以說明。

91
二、設計專利
設計之圖式,應備具足夠之視圖,例如:立體圖、前視圖、後視圖、左
側視圖、右側視圖、俯視圖、仰視圖、本面圖、單元圖或其他輔助圖等,
以充分揭露所主張設計之外觀;設計爲立體者,應包含立體圖;設計爲
連續本面者,應包含單元圖。設計專利若包含主張色彩者,前項圖式應
呈現其色彩。圖式中主張設計之部分與不主張設計之部分,應以可明確
區隔之表示方式呈現。
設計之圖式,應標示各圖名稱,並指定立體圖或最能代表該設計之圖爲
代表圖。未依規定指定或指定之代表圖不適當者,專利專責機關得通知
申請人限期補正,或依職權指定後通知申請人。其標示爲參考圖者,不
得用於解釋設計專利權範圍,但得用於說明應用之物品或使用環境。

92
陸、規費

關於專利之各項申請,依專利法第 92 條、第 120 條準用


第 92 條、第 142 條第 1 項準用第 92 條規定,申請人於申
請時應繳納申請費。經核准專利者,應繳納證書費及專利
年費,至各項收費數額,依專利規費 收費辦法 121 辦理。

93
第二項 送達
壹、申請人書面申請文件之送達
專利之申請及其他程序,以書面提出者,原則上探到達主
義、以書件到達專利專責機關之日為準 : 惟若係郵寄者,
則例外採發信主義,以郵戳所載日為準 ; 所載日不清晰,
除由當事人舉到達專利專責機關之日為準。

94
貳、申請人電子申請之送達

有關專利之申請及其他程序,依專利法第 19 條規定,得以電子方式
爲之。智慧財產局依此並訂有「專利電子申請及電子送達實施辦法」。
依該辦法所爲之專利電子申請文件,與書面申請文件有同一之效力。專
利電子申請,向專利專責機關電子傳達之送達時間,以專利專責機關之
資訊系統收受之時間爲準。
但使用人己取得系統自動回復送件或繳費成功之訊息,實際未完成傳送
程序者,視爲已送件或已繳費。

95
參、專利專責機關審定書或其他文件送達

一、紙本送達
審定書或其他文件應以申請書上所載申請人之住居所或營業所爲送
達,若有指定送達代收人者,則以該代收人之住居所或營業所爲送達
地點。二人以上共同爲專利申請以外之專利相關程序時,原則上各人
皆可單獨為之。惟下列事項,除已約定代表人,得由代表人為之,原
則上應共同連署,並應指定其中一人爲應受送達人;未指定應受送達
人者,專利專責機關應以第一順序申請人爲應受送達人,並應將送達
事項通知其他人。

96
一、撤回申請案。
二、抛棄申請案。
三、申請分割。
四、申請改請。
五、其他專利法另有規定者。
前兩項應共同連署之情形,倘無從送達者,專利專責機關應於專利
公報公告之,並於刊登公報後滿 30 日,視爲已送達

97
二、電子送達
事利專責機關應送達專利申請人或其代理人之公文,得於經專利申
請人或其代理人同意後(由專利申請人或其代理人簽署專利專責機
關訂立之電子形式同意書),以儲存於電子公文下載不台之電子公
文代之,該電子公文與紙本公文有同一效力。
同一申請案如有二個以上送達處所相同之代理人,若其中一人同意
電子送達,則不另行寄送紙本公文,且任一受送達人均有下載電子
公文之權限,但其中一人下載完成後,其他人即不得下載。

98
專利專責機關得以電子郵件通知受送達人至電子公文下載本台
下載該電子公文。電子送達之時間,以專利專責機關之資訊系
統所記錄受途達人下載電子公文之時間爲準,並自次日起算法
定期間。但倘受送達人未於專利專責機關傅送電子公文至電子
公文下載本台後 5 個工作日內下載電子公文者,專利專責機關
應取下該電子公交,改以紙本公女送達之。

99
專利電子申請依現行規定須透過網際網路電子傅達為之,
倘發生因電子申請文件電子檔過大,導致網路傳輸耗時過
長;以及專利專責機關資訊系統發生故障情事,導致使用
人無法進行專利電子申講等情形時,使用人可改依專利專
責機開公告之電子傳達替代方式爲電子申請。例如以光碟
等儲存專利電子申請交件檔案,再將該專利電子申請文件
送至專利專責機關,以完成電子申請。

100
依前述電子傳達替代方式所爲之送達時間,以專利專責機
關收受之時間爲準;如係郵寄者,以郵寄地郵戳所載日期
爲準。但郵戳所載日期不清晰者,除由當事人舉證外,以
到達專利專責機關之日爲準。有關專利電子申請及電子送
達實施辦法中關於專利電子申請文件之要件、收受專利電
子申請文件後之通知、不符合要件之處理等探電子傳達方
式之相關規定,於電子傳達替代方式均準用之。

101
第三項 回復原狀
壹、遲誤期間之效果
凡申請人爲有關專利之申請或其他程序,遲誤法定或指定之期間
者,除專利法另有規定外,專利專責機關應不子受理。所謂「指
定期間」,係指專利專責機關依職權所定之期間,例如:專利法
第 42 條之「限期」通知。依專利法及其細則指定之期間,申請
人得於指定期間屆滿前,叙明理由向專利專責機關申請延展。遲
誤指定期間專利法另有規定其效果者,例如違反第 43 條第 3 項
及第 4 項等規定,依同條第 5 項規定,專利專責機關得逕爲審定。
申請人雖遲誤指定期間,但於專利專責機關處分前補正者,依第
17 條第 1 項但書規定,專利專責機關仍應受理之。
102
例如:申請文件不符合法定程式而得補正者,專利專責機
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補正;屆期末補正或補正仍不齊備者,
專利專責機關應爲不受理處分,但於專利專責機關處分前
補正者,專利專責機關仍應受理之。所謂「法定期間」,
係指專利法所明文規定之期間而言。遲誤法定期間而專利
法另有規定其效果者,例如第 27 條第 2 項視爲未寄存、
第 29 條第 3 項視爲未主張優先權、第 38 條第 4 項視爲撒
回及第 70 條第 1 項第 3 款專利權當然消滅等均是。

103
貳、申請回復原狀程序

申請人遲誤法定期間若係因天災或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所
致者,得依專利法第 17 條規定申請回復原狀。申請回復
原狀,需於原因消滅後 30 日內,以書面敘明遲誤期間之
原因及其消滅日期,並檢附證明文件向專利事責機關申請
回復原狀。但遲誤法定期間已通 1 年 者,則不得申請回復
原狀。申請人申請回復原狀之同時,應一併補行期間內應
為之行為。

104
需注意者,申請人或專利權人遲誤主張優先權、繳納證書
費及第 1 年專利年費與補繳第 2 年以後專利年費之法定期
間,依專利法第 29 條、第 3 條與第 70 條等規定,已生未
主張優先權或失權之法律效果,惟 100 年專利法修正時分
別增訂申請人或專利權人如非因故意遲誤者,得繳納一定
費用,於一定期間內例外給予救濟之機會,因此,此等期
間之遲誤不宜再有回復原狀規定之適用。是專利法第 17
條第 4 項規定,遲誤第 29 條第 4 項、第 52 條第 4 項與第
70 條第 2 項之期間者(第 120 條與第 142 條第 1 項準用
之),並無前述回復原狀規定之適用。

105
第六節 專利申請日與優先權制度
我國專利法採先申請主義,因此,申請日之認定與專利要件之審查與專
利權之准駁攸關甚鉅。對於在我國申請專利前,己經以相同發明在國外
或我國提出專利申請者,專利法定有優先權制度,允許申請人在第一次
申請案提出後一定期間內,若就相同發明於我國提出專利申請者,得以
其第一次提出申請之申請日(即優先權日)作爲在我國專利申請案審查
專利要件之基準日。此與專利法第 22 條所定之優惠期規定有別,應予辨
明。專利申請前申請人出於本意或非出於本意所致公開事實,只要申請
人於該公開事實發生後 12 個月內(設計專利爲 6 個月)提出申請者,該
公開事實將不致使該申請案喪失新穎性或進步性(創作性)。前開 12 個
月(設計專利爲 6 個月)期間,此乃所謂優惠期。第 22 條優惠適用結果,
並不改變專利要件審查基準日仍爲申請日。

106
第一項 申請日之認定
壹、文件齊備之日
申請專利,以申請人依其所申請之專利種類檢具申請書、說明書、
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等文件齊備之日爲申請日。若說明書、申請專
利範圍及圖式保以外文本提出者,申請日依下列情形各有不同:
一、於專利專責機關指定期間丙補正中交本者,以外文本提出之日
為申請日 。
二、未遵期補正者,原則上不受理該申請案。但申講人在處分前補
正者,則以補正之日爲申請日 。

107
申請案之說明書有部分缺漏或圖式有缺漏情事,而經申請人補正者,
以補正之日爲申請日。但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仍以原提出申請之日
爲申請日:
一、補正之說明書或圖式已見於主張優先權之先申請案。
三、補正之說明書或圖式,申請人於專利專責機關確認申請日之處
分書送達後 30 日內撒回

108
貳、分割申請之申請日
申請專利之發明、新型或設計,實質上若爲二個以上時,依
「一發明一申請」原則,經專利專責機開通知,或據申請人申
請,得爲分割之申請,將原本申請案分割爲二個以上之個别申
請案。因此,分割申請可解決不符發明單一性之申請案問題,
同時也可處理一申請案中有部分請求項應准予專利,部分請求
項不准專利之情形

109
一、分割申請之程序
申請人就發明專利申請案爲分割之申請者,應就每一分割案,備具
申請書,並檢附:(一)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摘要及圖式;
(二)原申請案有主張本法第 22 條第 3 項規定優惠期之事實者,
其證明文件;與(三)申請生物材料或利用生物材料之發明專利者,
其寄存證明交件。倘有主張(一)專利法第 22 條第 3 項第 1 款至
第 3 款規定之優惠期情事,或(二)同法第 28 條第 1 項規定之國
際優先權,或(二)同法第 30 條第 1 項規定之國內優先權者,並
應於每一分割申請案申請時敘明之。
發明專利案之分割申請,應於以下期間爲之
1. 原申請案再審查審定前;
2. 原申請案核准審定書、再審查核准審定書送達後三個月內
110
此爲 108 年修正時所放寬之規定。修正前專利法第 34 條第 2 項
第 2 款原規定,分割申請應於原申請案核准審定書送達後 30 日
內為之;但經再審查審定者,則不得爲分割申請。 108 年除放寬
核准審定後得申請分割之期限,並刪除原但書所定經再審查審定
者,不得申請分割之規定。此乃係考量依專利法第 52 條規定,
經核准審定者,申請人應於審定書送達後 3 個月內,繳納證書費
及第 1 年專利年費,始子公告之作業期程,故申請人在初審或再
審查核准審定後,如發現其發明內容有分割之必要,亦應命其有
提出分割之機會。

111
至於新型專利案之分割申請,應於以下期間爲之:
(一)原申請案處分前;
(二)原申請案核准處分書送達後三個月內。此為 108 年
修正時所增訂,放寬新型專利申請人於核准處分書送達後
亦得提出分割申請之期限。

112
二、分割後申請案之申請日

分割申請經准予分割者,分制後之申請案,仍以原申請案之申請日
為申請曰 ; 如有優先權者,仍得主張優先權。

113
三、分割後申請案之續行審查
分制申請涉及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之變動,且因分割案得援用
原申請案之申請日,變動後之記載內容如增加新事項,將影響他
人之權益,故分劃後之申請案,不得超出原申請案申請時說明書、
申請專利範圉或圖式所揭露之範圍。分割申請,亦不得變更原申
請案之專利種類。

114
依專利法第 34 條第 2 項第 1 款規定,於原申請案再審查審定
前爲分割申請者,分割後之申請案,應就原申請案已完成之程
序續行審查。若係以該條項第 2 款規定,於原申請案核准審定
書、再審查核准審定書送達後 3 個月內申請分割者,其原申請
案既經核准審定,自不應受分割申請之影響。因此,僅能自原
申請案說明書或圖式所揭露之發明且與核准審定之請求項非屬
相同發明者,申請分割。

115
原申請案之審查程序雖已因初審審定而終結,惟爲使分割
案之審查不致因重複相同之處理程序造成延宕,故專利法
第 34 條第 6 項規定,分割後之申請案,續行原申請案核
准審定前之審查程序。原申請案經核准審定之說明書、申
請專利範圍或圖式不得變動,以核准審定時之申請專利範
圍及圖式公告之 。新型專利案之分割申請程序,依第 120
條準用第 34 條第 3 項至第 7 項規定,同前開所述內容。

116
參、申請後改請之申請日
發明人或創作人完成之發明或創作,若同時合於發明與新型定義,或同
時合於新型與設計定義時,發明人或創作人於申請案提出後,發現原申
請之專利種類不符其實際需求,或申請之標的不合原申請案之保護客體,
則申請人得於申請後改申請爲其他專利種類,此即「改請制度」

117
一、發明、新型、設計與衍生設計專利間之改請
依專利法第 108 條、第 131 條與第 132 條等規定,申請後改請之情形如下:
1. 申請發明專利後改請新型專利。
2. 申請發明專利後改請設計專利。
3. 申請新型專利後改請發明專利。
4. 申請新型專利後改請設計專利。
5. 申請設計專利後改請新型專利。
以上 1-5 所列情形之改請,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爲之:
1. 原申請案准予專利之審定書、處分書送達後; 2. 原申請案爲發明或設計,於不予專利之
審定書送達後逾 2 個月 ; 3. 原申請案爲新型,於不予專利之處分書送達後逾 30 日。
6. 申請設計專利後改請衍生專利。
7. 申請衍生設計專利後改請設計專利者。
以上 6 及 7 所列情形之改請,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為之: 1. 原申請案准予專利之審定
書送達後; 2. 原申請案不予專利之審定書送達後逾 2 個月 。 118
二、改請案之申請日
前開所述發明、新型、設計與衍生設計間之改請,以原申請案
之申請日為改請案之申請日。由於改請涉及說明書、申請專利
範圍或圖式之變動,而改請案得援用原申請案之申請日,故變
動後之記載內容如增加新事項,將影響他人之權益,是改請後
之申請案,不得超出原申請案申請時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或
圖式所揭露之範圍。

119
肆、真正申請權人援用非申請權人之原案申請日

按發明、新型或設計若係由非專利申請權人申請獲准,真正申請權
人得依專利法規定提起擧發撤銷該專利權。惟真正申請權人於舉發
撤銷確定後就相同發明再申請專利時,該申請案將因欠缺新穎性遭
核駁而不予專利。如此對真正申請權人之權益保障未周。因此,專
利法第 35 條第 1 項規定,專利權經真正專利申請權人或專利申請
權共有人提起舉發撤銷確定後 2 個月内就相同發明申請專利者,以
該經撤銷碓定之專利權之申請日為其申請日。亦即真正申請權人所
提之後申請案,得援用非申請權人之原案申請日。依前揭規定申請
專利者,應備具申請書,並檢附舉發撤銷確定證明文件。

120
第二項國際優先權

按新穎性為審查是否准予專利的要件之一,倘申請專利之發明或創作於
申請前已見於刊物或公開實施者,即欠缺新穎性而無法獲准專利。
如此,將使發明人或創作人於某國申請專利後,即無法再就相同發明於
另一國家提出申請。因此, 「巴黎公約 」 ( Paris Convention for
theProtec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 )第 4 條訂有「優先權」制度,規定申
請人就相同發明或創作,於提出第一次申請案後,在法定期間内以相同
之發明或創作向其他國家提出專利申請時,得主張以第一次申請案之申
請日(即優先權日),作為後申請案審查專利要件之基準日。我國專利
法民國 83 年修正時,亦增訂此「國際優先權制度」。

121
壹、主張國際優先權之要件

依專利法第 28 條規定,申請人就相同發明在與中華民國相互承認
優先權之國家或世界貿易組織會員第一次依法申請專利,並於第一
次申請專利之日後 12 個月内,向中華民國申請專利者,得主張該
第一次外國專利申請案(以下稱優先權基礎案)之申請日為優先權
日。因此;主張優先權之要件如下 :

122
一、申請人
申請人需爲中華民國國民:倘爲外國申請人,須其國家爲世界貿易組纖
(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下稱 WTO )會員、 WTO 之延伸會員(例如:
英屬曼島 (Isle of Man) 、荷屬安地列斯群島 (NetherlandsAntilles) )、或
與我國相互承認優先權之互惠國國民。若外國申請人所屬國非 WTO 會
員之國民或與我國無相互承認優先權者,只要該外國人於 WTO 會員、
WTO 之延伸會員、互惠國境内設有住所或營業所者,亦得以準國民身分
主張優先權。倘申請人爲複數者,每一申請人均應符合資格,始得主張
國際優先權。此主張優先權身分條件之認定,以於我國提出專利申請時 ,
其申請書上記載之申請人是否符合主張優先權之身分條件為準。倘申請
時已合於主張優先權之身分,縱申請人嗣後有變更國籍、佳所、營業所,
或變更申請權人名義等情事,均不影響其仍得主張優先權。

123
二、優先權基礎案
優先權基礎案,即在外國第一次提出的專利申請案,僅需於受理國合法
取得申請日即爲已足,至於該優先權基礎案嗣後有撒回、拋棄、不受理
或核駁等情事,均不影響在我國之後申請案主張優先權。其受理國需爲
WTO 會員或與我國相互承認優先權之國家 1 。由於我國係於 91 年 1 月 1
日加入 WTO ,故 WTO 會員向我國主張之優先權日不得早於 91 年 1 月 1
日 1 。至於與我國相互承認優先權國家之國民於我國主張之優先權日,
亦不得早於該優先權基礎案受理國家或申請人所屬之國家與我國簽署相
互承認優先權之備忘錄或協約或合議書生效之日。若涉及二互惠國以上
者,所主張之優先權日不得早於所涉及互惠國中生效日較晚者。

124
三、遵守優先權期間
申請人擬主張優先權者,必須於優先權期間內向我國提出專
利申請。發明、新型專利申請人,必須於其第一次在外國申
請專利之日後 12 個月內,向我國申請專利;設計專利申請人
則須於 6 個月內向我國提出申請,始得主張優先權。逾期,
即喪失優先權。

125
按專利法有關期間之計算,其始日不計算在内。是優先權期間,指
自優先權基礎案〔第一次申請案)申請日之次日起至向我國提出申
請並取得申請日之期間。至於優先權期間之末日,則以最後之月與
起算日相當日之前一日,爲期間之末日。
由於發明、新型與設計專利之優先權期間不同,因此,有關優先權
期間之認定,應依優先權基礎案與後申請案的類型爲考量。倘優先
權基礎案與後申請案均爲發明或新型類型者,優先權期間爲 12 個
月:倘優先權基礎案與後申請案有其一爲設計申請案者,則優先權
期間爲 6 個月。基此,若申請人在我國申請時,優先權基礎案與後
申請案均屬發明或新型類型,但後申請案嗣後經申請人改請爲設計
專利申請案者,則優先權期間爲 6 個月

126
四、優先權基礎案與後申請案具有同一性

申請人第一次於外國所提之申請案,與其後在我國申請專利之內容
需爲相同。是否爲相同之發明、新型或設計,應以後申請案申請專
利範圍中所載之發明是否已揭露於優先權基礎案之說明書或圖式爲
基礎,而不單以優先權基礎案之申請專利範圍爲準,惟不得以優先
權基礎案所載之先前技術及已聲明排除之內容為判斷的基礎。

127
五、應於我國申請專利「同時」聲明主張優先權

申請人於我國主張優先權者,應於申請專利同時聲明之,並於申請
書中記載以下事項:
1. 第一次申請之申請日
2. 受理該申請之國家或 WTO 會員
3. 第一次申請之申請案號數。申請人末於申請時同時聲明並於申請書中記載第 1 、 2
事項者,視爲未主張優先權。
倘主張複數優先權者,因係依申請書所載之聲明項數認定有幾個優先權,故每一個
優先權基礎案均應聲明並逐項於申請書中記載基礎案資料。末依前揭
規定於申請時聲明主張國際優先權 (含主張複數優先權但有漏未聲明的部分),可
依下述申請回復優先權主張補聲明或增加聲明辦理。至於第一次申請之申請案號數,
屬得補正之事項,如未於申請時一併聲明者,不視爲末主張優先權。
128
六、遵期檢附優先權證明文件
申請人應遵期於法定期間內(發明或新型專利申請案為最早優先權日後
16 個月;設計專利申請案為最早優先權日後 10 個月),檢送經優先權
基礎案受理國或 WTO 會員證明受理之申請文件正本。申請人檢送之優先
權證明交件爲影本者,專利專責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補正與該影本爲
同一文件之正本:屆期未補正或補正仍不齊備者,視爲末主張優先權。
但其正本已向專利專責機關提出者,得以載明正本所依附案號之影本代
之。優先權證明文件,倘專利專責機關與該國家或世界貿易組織會員之
專利受理機關已爲電子交換者,視爲申請人已提出。

129
貳、申請回復優先權主張

申請人欲主張優先權,但未於我國申請專利時同時主張優先權,或
雖有主張,但未同時聲明 1. 第一次申請之申請日與 2. 受理該申請
之國家或 WTO 會員者,倘非因申請人故意所爲,國際公約有賦予
申請人回復優先權主張之機制。因此,專利法第 29 條第 4 項明定
申請人於前述情形下,得於最早之優先權日後 16 個月內(設計專
利申請案為最早優先權日後 10 個月),提出回復優先權主張之申
請。

130
所謂「非因故意」,指因過失所致未主張優先權情形,例如
實務上常遇申請人生病無法依期為之,即得作為主張非因故
意之事由,申請回復優先權之主張。至於申請人遲誤檢送優
先權證明文件之期間,倘係因天災或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所
致者,因第 17 條第 4 項規定並未排除遲誤第 29 條第 2 項期
間之適用,自仍得依第 17 條第 2 項規定申請回復原狀。

131
申請回復優先權主張者,應依下列程序為之:
一、應於最早之優先權日後 16 個月內(設計專利申請案篇最早優
先權日後 10 個月),向我國提出回復優先權主張的申請;
二、申請人應繳納回復優先權主張之申請費;
三、申請人應補行專利法第 29 條第 1 項所定主張優先權之行為。
申請人得先主張並聲明在外國之申請日、案號及受理該申請之國家,
再補正優先權證明交件,只要均於最早之優先權日後 16 個月(設
計專利申請案為最早優先權日後 10 個月)內完成即可。
遲誤第 29 條第 4 項申請回復主張優先權之期間者,不問原因爲何,
依第 17 條第 4 項規定,不得再依該條申請回復原狀。

132
參、主張國際優先權之效力

主張優先權者,其效果爲專利要件之審查,以優先權日為基準。在
我國提出的申請案申請日,仍然係申請人實際在我國提出申請之日,
並非將我國申請案之申請日回溯至優先權日 19 。因此,主張優先
權之申請案,縱優先權日至我國實際申請日期間,申請之發明或創
作內容有見於刊物或公開實施等情形,亦不因此被認定不符專利要
件。

133
肆、撤回國際優先權之主張

主張國際優先權之申請案,申請人得於該申請案審定前以書面撤回
國際優先權之主張。主張複數優先權者,得撤回全部或部分優先權
主張。惟需留意在複數優先權情況下,若撒回最早優先權主張者,
最早優先權日因此將受影響變更,此時各種自優先權日之次日起算
的期限尚末屆滿者,該期限應自變更後的最早優先權日或申請日之
次日起算。

134
伍、國際優先權之類型

申請人主張優先權時,其優先權基礎案與在我國申請專利之申請案
( 下稱「後申請案」 ) ,可能完全同一,或是後申請案部分內容為
優先權基礎案之發明或創作,亦可能以複數優先權基礎案於後申請
案主張優先權。因此,國際優先權之主張,有以下情形:

135
一、一般優先權
申請人以一件優先權基礎案主張優先權者,後申請案的申請專
利範圍若已全部揭露於該優先權基礎案者,爲「一般優先權」。
例如:申請人先以 A 發明向 WTO 會員申請專利,其後於優先
權期間向我國提出專利申請,請求案的獨立項記載爲 A 發明,
並主張優先權。於此情形下,後申請案專利要件的審查,應以
優先權日爲準。

136
二、複數優先權
後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所載之發明或創作內容,已全部揭露於多件優先權
基礎案,而申請人以該複敷僾先權基礎案,於我國主張僾先權者,爲「複
數優先權」。例如:申請人於我國提出專利申請前,會分別就發明 A 與發
明 B 向 WTO 會員各自申請專利( A 案與 B 案),其後,申請人於優先權
期間內向我國申請專利,後申請案請求項有两個獨立項,分别記載爲發明
A 、發明 B ,並援引 A 案申請日與 B 案申請日主張優先權。
此時,優先權期間之計算以最早的優先權日之次日起算。於此情形下,後
申請案專利要件的審杳,就發明 A 部分得主張 A 案申請日爲優先權日;就
發明 B 部分得主張 B 索申請日爲優先權日。

137
三、部分優先權
倘後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發明或創作,有部分已揭露一件
或多件優先權基礎案,而申請人以該優先權基礎案主張優先權者,稱爲
「部分優先權」。例如申請人於我國提出專利申請前,會就發明 A 向
WTO 會員申請專利( A 案),其後,申請人於優先權期間內向我國申請
專利,後申請案請求項有兩個獨立項,分别記載爲發明 A 、發明 B ,並
援引 A 案申請日主張優先權。倘優先權主張經認可,則後申請案關於發
明A
專利要件之審查,以 A 案優先權日為準;關於發明 B 專利要件審查,則
以後申請案申請日爲準。

138
第三項國內優先權
申請人提出專利申請後,倘於核准專利前再就該申請案所載發明或創作
子以改良或修正,而將經補充、修正或合併後的新請求標的,以補充修
正申請案方式提出時,往往會被認爲已超過原申詩案說明書或圖式所載
範圍。爲使申請人以原申詩案爲基礎,加入其他申請案發明或創作內容,
或加入其他新穎事項後再行提出申請的申請案能享有與國際優先權相同
的利益,我國專利法於 90 年 10 月 24 日引進「國內優先權」制度。
所謂「國內優先權」,係指申請人於我國提出發明或專利申請後(先申
請案),於優先權期間內,再提出專利申請者(後申請案),得於後申
請案申請時,就與先申請案申請專利範圍所載之發明或創作相同之技術,
主張優先權。亦即以先申請案之申請日作爲後申請案中相同發明或創作
部分專利要件審查之基準日。

139
壹、主張國內優先權之要件

一、申請人
申請人必須爲依專利法規定,得於我國提出專利申請之本國人或外國人。
先申請案與後申請案之申請人應為同一人,倘先申請案申請人為多數,
後申請案之申請人亦須完全一致。
二、先申請案須為發明或新型
先申請案必須係於我國提出發明或新型專利申請之申請案(發明專利與
新型專利之間,可互爲主張優先權之基礎案),設計專利並無國內優先
權之適用。申請人亦不得以設計專利爲先申請案,而據以主張國內優先
權。

140
三、遵守優先權期間
申請人應自先申請案申請日後 12 個月内提出後申請案。若申請人主張複
數優先權者,則應以其主張之最早優先權日之次日起算 12 個月的優先權
期間。此之 12 個月僾先權期間之計算,自先申請案申請日之次日超算至
後申請案文件齊備之日 (即第 25 條第 2 項所訂之申請日)止
四、應於後申請案提出申請時同時聲明主張國內優先權
主張國內優先權者,應於後申請案申請時,於申請書中載明先申請案之
申請日及申請案號數。未聲明者,視爲未主張優先權。

141
五、無不得主張國內優先權事由
依專利法第 30 條第 1 項規定,有下列情事之一,不得主張國內優先權:
( 一 ) 先申請案所記載之發明或新型已經主張國際優先權或國內優先權
此乃避免優先權期間被延長,即「禁止累積主張優先權」原則。
惟若先申請案的技術內容只有特定部分曾主張過優先權者,則其他未曾
主張過優先權的技術,仍應可主張國內優先權。
( 二 ) 先申請案為分割後之子案(分割案)或改請案者
例如:申請人原提出申請案 A ,其後 A 申請案經分割,則分割後的子
案 a ,即不得再被據以主張國内優先權,但分割後存續的原申請案仍得作
爲主張國内優先權之基礎案;又例如先申請案原為發明,後改請為新型專利者,
則改請後之新型申請案亦不能被另一申請案據以主張國內優先權。蓋因該分割
後子案與改請案已依法援用原申請案之申請日。
142
( 五 ) 先申請案業經公告、審定或不予專利處分確定者

所謂「審定」,係指先申請案經初審審定核准或核駁;所謂「處分」,係
指新型專利申請業經形式審查核准專利或不子專利情形。由於先申請案何
時審定或處分,申請人無法預期,倘先申請案已於優先權期間內即經審定
或處分者,則後申請案即無法主張國內優先權。
尤其新型案形式審查甚爲快速,通常在 5 個月內即可發給處分書,使得申
請人喪失在 12 個月內得主張優先權之機會。復按專利申請人在收到審定書
或處分書後有 3 個月之繳納證書費及第 1 年專利年費之期間,必要時亦可請
求延緩公告 3 個月。因此,先申請案爲發明案者,若已經公告或不子專利
審定確定,後申請案不得主張國內優先權;先申請案爲新型者,若已經公
告,或不予專利處分確定(包括先申請專利經核准審定後,末於期限內

143
繳納證書費及第一年專利年費,且不得再行補繳前述費用之情形),後
申請案不得主張國內優先權。倘申請人提出後申請案並主張國內優先權
之同時或先後,亦就其先申請案依規定繳納證書費及第一年專利年費,
專利專責機關應通知申請人限期撤回其後申請案之優先權主張或先申詩
案之領證申請;屆期末擇一撤回者,其先申請案不子公告,並通知申請
人得申請退還證書費及第一年專利年費。

144
( 四 ) 先申請案業經撤回或不受理

按主張國內優先權時,先申請案之標的必須存在,否則優先權之主
張即失其附麗,故先申請案如經撒回或不受理者,標的已不存在,
後申請案自不得主張國內優先權。

145
貳、主張國内優先權之效力

主張國內優先權之效力與國際優先權相同,後申請案專利
要件之審香以優先權日(即先申請案之申請日)為準。此
外,國內優先權制度有使後申請案取代先申請案中相同發
明之效果,故專利法第 30 條第 2 項規定,先申請案自申
請日後滿 15 個月,視爲撤回,以避免重複公開與審查。

146
參、國內優先權之類型

國內優先權之態樣包含:含「一般優先權」、「複數優先權」及
「部分優先權」等三種,其概念請參見前述國際優先權類型之說明。

147
肆、撤回國內優先權之主張

主張國內優先權者,申請人得撤回之。但爲確保程序之安定,優先
權之主張自先申請案中請日後通 15 個月,不得撒回 。易言之,後
申請案優先權之主張,自先申請案申請日後 15 個月內,申請人得
隨時撤回,逾 15 個月,即不得撤回優先權之主張,其仍申請撤回
者,將不予受理。撤回國內優先權主張後,先申請案將續行審查程
序。
後申請案於先申請案申請日後 15 個月內撤回者,視爲同時撒回優

權之主張,先申請案將續行程序。

14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