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這些系列圖文資料是:《陳式太極拳 32 式摔法》光碟一盤、 《陳式太極 拳 32 式擒

拿法》光碟一盤、
《陳式太極拳32式打法》光碟一盤,《陳式太極 拳 32 式反擒拿》
光碟一盤......等一套 12 盤光碟。其中《32 式摔法》
、 《32 式擒拿法》已拍
攝完畢,並交出版社向社會公開發行。
http://tai-ji.com/zhangzhijuan/zhangzhijuan.htm

漫談太極拳的鬆靜意 洪塗生 (臺灣)

人體下為陰上為陽,右為陰左為陽,前為陰後為陽。練

習鬆靜的目的,在於調整上下陰陽,平衡左右陰陽和媾通

前後陰陽。媾通前後陰陽,即是打通任督二脈;平衡左右陰

陽,則是要使人體氣血運行平衡;調整上下陰陽,目的在

於(投火入水)。通過練習鬆靜,把易於升浮至頭部的虛陽

虛火降伏下來。
降伏虛陽虛火的惟一關竅是足底的湧泉穴。練習鬆靜,

是從頭頂百會穴開始依次放鬆到湧泉穴。百會穴居人身最高

處,乃陽氣所會。內氣從百會穴直貫湧泉穴後,身體內的虛

陽虛火就會通過湧泉穴被地氣化解而消逝。古人說:「真人

息之以踵」,就是要求把氣降至足底湧泉穴。

練習鬆靜還要講究手掌心的勞宮穴。練習到一定時候,

當手臂和手腕、手掌放鬆後,勞宮穴就會有暖熱感,而當下

肢放鬆到足底,湧泉穴會有麻熱感。勞宮穴能治心火上炎,

清心安神;湧泉穴可退骨蒸熱,引火下潛,如此,身體的

陰陽水火就能互相交濟而收到平衡的效果。
如何體會放鬆、入靜和意守?

一、放鬆:放鬆是一種積極的鍛練,決不是消極疲 。
「鬆 」

是指不緊張的狀態,是一種練功中某些緊張狀態能得到

解除,身體趨於平衡的體會。就人體而言,身體長期受

七情六慾的刺激,或突然受到劇烈的精神創傷時,都足

以呈緊張狀態,使體內陰陽、氣血、臟腑的功能失調而致

病。就功夫而言,只有鬆才能避免使氣則竭,並氣則傷

的弊病。再就放鬆與內氣運行的關係而言,只有放鬆才

能避免武火烹煉過甚,造成走火偏差。

「鬆」可以分成下列三層來體會。
〈一〉鬆弛:感到手足擺得很安穩,頭部也感覺輕鬆,全

身沒有一處 感覺到不舒適。

〈二〉鬆開:進一步放鬆到那一部位,便感覺到那一部位

的肌肉好像在鬆開,骨頭好像 也變了,

全身血流循環上,似乎可以感覺到在靜靜

地流著。

〈三〉鬆靜:再進一步,全身好像溶化了一般,完全沒有

什麼拘束,悠悠自在,雜念全無,感到一

種輕安的舒適(飄飄然,如羽化而登仙)。
二、入靜:入靜指思維活動單一化,雜念減少,對內外刺激

因素反應減弱在主觀感受上常呈現(恬淡虛無)的境況。

能使神經系統的活動功能得到加強,神經調解作用進一

步改善,從而使整個機體達到一個新的動態平衡狀態。

入靜的程式取決於功夫的深淺,可分初,中,高三級來

描述不同程度的大致輪廓。

〈一〉初級:姿勢自然舒適,呼吸柔和,雜念較少,或者

起了念頭能很快排除,可能有一、二次短

時間內感到雜念不起,安靜舒適,這就是

初級入靜。
〈二〉中級:在初級的基礎上,對外界的聲音幹擾聞如不

聞,身體輕鬆,用意自如,呼吸綿綿,輕、

重、暖、癢等舒適感覺常常出現。

〈三〉高級:在中級基礎上,外界的幹擾已不起反應,呼

吸綿綿深長,若有若無,用意自如,若存

若亡,輕鬆飄浮,心情舒暢,精神飽滿。

三、意守:意守乃一念代替萬念之法,通過意守的鍛煉可使

思想集中,排除雜念,達到入靜。通常概括為內守和外

守兩大類。內守指思想集中於自身一部分,如意守丹田、

意守呼吸、意守湧泉等等。外守指思想集中於自身以外的
事物,如意守青山、意守浮雲、意守幻景等等。意守切忌

過度,決不宜用意太重,而必須做到似守非守,有意無

意,勿忘勿助,不即不離,才能活 自然,輕鬆恬淡,

從而避免出偏差。(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一般在練拳時,所表現的解除身體,四肢,肌肉等緊張,

是一種(外鬆)的表現;而解除呼吸,集中和運用意念方

面的緊張,是一種(內鬆)的表現。

先師 潘詠周先生曰:「吾人之胸部,不宜稍呈緊張,

心氣應使下降,心氣下降至何處,乃下降至丹田也。」讀 者
試正身端坐,平心靜氣,緩緩調息,胸部完全不著絲毫之

力;則心部即覺得安放舒適。肺部呼吸必覺得非常通暢。同

時就覺得有一股熱氣自然下降至臍下腹部。此即氣沈丹田之

感覺。能鬆則氣能沈。
「鬆」字之解釋,即毫不著力之謂。如 稍

著力,則不但不能氣沈腹部,氣不能騰然四 ,氣不能斂

入骨。且易致腸病。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也。 」

又曰:「吾人練拳,體質日強,目光清明有神:但此神

光宜使內斂。內斂係不使放逸之謂,欲不使放逸,必使此神

光有所寄託。其方法,即在左右手動時,眼神須分別賓主手

而隨動作注視於主手。靜時目光宜平視,而將眼神收斂於內
與意同時存想丹田,」即道家所謂反觀也。動時眼神注意於

手指;靜時眼神反觀於丹田。同時率領意氣勁三者分動靜而

向外向內。功夫至此,則「意」
「氣」
「勁」
「神」四者已合一矣 。

從此功夫愈練愈深。始則遵乎規矩,繼則化乎規矩,終則神

乎規矩。乃至無行跡可擬,如神龍變化,捉摸不住,說有就

有,說無就無。技而至此,所謂至神化之境矣。 」

詩曰:無心神自健,無肺體自安, 無心又無肺,便是

活神仙。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