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國史 概要_ 樊樹志

秦──統一及其地理
秦的大一統是由一系列充滿暴力的戰爭來實現的,在當時情勢下,這是實現統一的唯一途徑。
公元前 293 年伊闕之戰,白起大勝韓、魏聯軍,斬首二十四萬;公元前 279 年鄢之戰,白起引水灌城,淹死楚
國軍民數十萬;公元前 273 年華陽之戰,白起大勝趙、魏聯軍,斬首十五萬;公元前 260 年長平之戰,白起坑
殺趙軍主力四十五萬。正如孟子所說:「殺人盈野,殺人盈城」,但是其直接後果是嚴重削弱了這些國家的戰鬥
力,奠定了此後秦國取得統一戰勝利的基礎。
隨著商業和交的發展,中原地區與周邊地區的聯系與交往也比以往更為密切,正如《荀子》言,當時已出現「四
海之內若一家」的狀況。各國的變法雖有程度不同的差異,但總體目標是一致的,這種同一性為建立一個中央
集權國家鄭定了基礎。況且分裂割據不利於經濟、文化的交流,各國各階層都渴望統一。
《孟子》一書關於水利的談話有十一次,都涉及洪水泛濫殃及鄰國,暗示國家統一將帶來安定與安全,因為治
理黃河不能由流域的各國各自為政,必須統盤考慮。在黃河兩岸五十里間,河水時來時去,給人民生命財產帶
來威脅。各自為政的結果,只顧自己的利益,遇到天旱就爭奪水源,故意阻塞別國水源;遇到洪水放水到鄰國
這就是孟子所說的「以鄰國為壑」。處於戰爭狀態的各國,把決堤放水作為進攻或防御的手段,造成嚴重後果 。
從公元前 332 年到公元前 272 年的 60 年間,黃河三度為災,便是明證。
歷史事實表明,戰國時化秦、趙、燕三國以北強大的游牧民族如林胡、樓煩、東胡、匈奴等不斷南下侵擾,對農業
區形成極大的威脅。為了抵御匈奴的侵擾,秦、趙、燕三國動用了五十萬大軍駐扎北方邊境。由於各國忙於兼併
戰爭,削弱了邊防,匈奴乘機向南移動,占領了河套一帶的草原。因此迫切需要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集中力量
強化北方邊防。

漢──皇帝與中央集權
三皇五帝~歷化王朝統治者並沒有廢棄秦始皇創建的皇帝制度
刺史~這種監察權包括:省察治狀、黜陟能否、斷治冤獄,以督察郡國守相、強宗豪右為宗旨…然而刺史是小官,
俸祿僅六百石,群國守相是高官,俸祿二千石,以小官監察大官,既防止監察區變成一級行政區,又收到史
央管理之效。
平准法是由中央政府在首都長安設平准官,接受均輸貨物,按長安市場價格的波動情況,貴賣賤買,從而調
劑供需、控制市場。均輸法是由中央政府在各地設均輸官,把應由各地運往首都的物資,由產地運往別處出售
再在別處收購物資易地出售,這權輾轉販賣,把關中所需物戈倶運至長安。
快到武帝晚年時,已明顯地出現了過度使用武力的跡象。皇帝的內兄李廣利對大宛的戰爭,以敗退敦煌而告終
其後以慘重代價才挽回了一點面子。以後,李陵在深入異域時幾經奮戰而告兵敗,李廣利也被匈奴戰敗,像李
陵那樣被迫向宿敵投降。
大規模的戰爭,先後動員了二百多萬兵力,造成人民無法忍受的苦難。漢樂府《戰城南》明顯地反映了人民的厭
戰情緒。戰爭使國庫空虛,民力衰竭。漢武帝不僅好大喜功,而且奢侈無度,擴建上林苑,開鑿昆明池,建造
宮殿幾十處;還不遠萬里率領大批隨從去祭泰山,為此修建了馳道、橋梁、離宮別館。

──罷黜百家
漢初奉行黃老思想,無為而治,最大的貢獻是培養國力,但不適合於統一帝國的治理。
三綱五常對於整合社會不同階層的價值觀,對於農業社會人們的安身立命,提供了一個可資利用的行為規範
和心靈歸依。
漢武帝並不完全依賴儒士,在宗教方面,他相當依賴道家方士,在政治方面,他相當依賴法家。儒家拘泥迂腐
的作風,與漢武帝好大喜功的秉性格格不入,他一生的所作所為多與儒學大相徑庭。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讀通鑑論》評論:汲黯「責武帝之崇儒以虛名而亡(無)實。」儒表法裡也是後世統治者 的
治國秘訣。漢元帝在做太子時,見其父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便諫道:「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
生。」宣帝勃然變色斥責道:「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從中透露出所 謂
獨尊儒術的背後,王道與霸道即儒與法並用的秘密。
此後一百多年,「傳業者寖盛,支葉蕃滋,一經說至百余萬言,大師從至千余人,蓋祿利之路然也。 」

──王莽
葛劍雄《泱泱漢風》:如果政治家都願意付出如此大的代價來作假,政治一定會清明得多。

王莽企圖按照儒家經典重建一個「大同」世界,一勞永逸地解決長期棘手的土地兼併、貧富不均、商人盤剝農民
等社會問題。然而,要解決社會問題,倒退是沒有出路的,倒行逆施的結果,不但無助於社會問題的解決,反
而使它更加激化,加深了社會危機,引來了綠林、赤道起義。
費正清、賴肖爾《中國:傳統與變革》指,王莽的志地國有和放免奴婢的努力,使他得到了「中國第一個社會主
義者」這一錯置時代的稱號。這是有所指的。
著名學者胡適認為王莽是「一個九百年前的社會主義皇帝」,他的失敗是因為這樣的人過早地在中國出現。
美國歷史學家畢漢斯認為,這是一種「浪漫主義的非歷史性的解釋」。他指出,王莽不是班固所說那個無能、 狡
猾、偽善和妄自尊大的蠢人,從積極方面衡量,王莽是機智而能干的;從消極方面衡量,王莽不過是一個過分
依賴古文經學的有點迂腐的儒生。

──絲綢之路
漢朝不僅農業有長足進步,手工業也令人刮目相看,紡織業尤其如此。男耕女織的農民家庭手工紡織業,多半
生產麻布、葛布、絹帛,產品部分自給,部分作為商品出售。一些城市有發達的手工業作坊,從事大規模生產,
製作各種精美的絲織品。
中國是絲綢之國,絲織品產量很大,除國內服用外,還銷往匈奴、西域、中亞、西亞乃至歐洲。
漢朝向西域擴展是和匈奴對抗的直接後果。
漢的使臣後來還到達奄蔡、安息(波斯=伊朗)、條支、黎靬。中亞、西亞各國經常派人到長安訪問、貿易,漢朝為了
發展同這些國家的往來與貿易,修築道路,設置驛站。漢朝絲綢的出口成為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份,由中亞
西亞運到羅馬帝國,成了羅馬元老院議員和其他貴族的夫人的珍貴服飾;羅馬的鐵制品、玻璃、金銀由西向東
流入了漢朝。漢朝用絲綢向中亞換回馬四和玉器,並引進了新的作物和果品,如苜蓿、石榴、葡萄等,盡管有了
絲綢之路,但羅馬帝國和中國漢朝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商業往來,它們之間的往來,全靠各種中國人,尤其是
安息人的中轉。
漢朝為了開拓這條絲綢之路所花的代價是巨大的,據張春樹《漢代絲綢之路的開拓與發展》估計:僅漢武帝一
代,對這些地區用兵,先後累計,騎兵一百二十萬人次,步兵九十萬人次,後勤補給人員一千萬人次,簡直
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全國總動唄。財力消耗更為驚人,單就開辟、經營河西來說,所費至少在一千億錢上下,而
當時國家全年收入僅四十億錢。
這南北兩條商路,是當時中國和中亞、西亞經濟交流的大動脈,因為運往西方的貨物主要是絲綢,所以後來被
稱為絲綢之路。羅馬帝國的人民把漢朝的絲綢當作珍貴的物品,對東方絲國充滿了憧憬和向往。
明代-崇禎:攘外與安內的兩難選擇
遼東巡撫方一藻派遣一名「瞽人賣蔔者」周元忠到清方透露口風。周元忠受到使節待遇,清方表示:如有確議,
即撤兵東歸。
周元忠帶回皇太極致遼東總監太監高起潜的信,信中說:「仍言講款,若不許,夏秋必有舉動。」楊嗣昌接到 方
一藻報告後,向皇帝對以和議消禍作了說明:必須以和議換回邊境三年平靜,方可集中加量一舉平定內亂。明
思宗對此沒明確表態,廷臣又群起而攻之,此次和議終於不了了之。皇太極既然有言在先:「若不許,夏秋必
有舉動」,困然到了九月間,滿洲兵從長城牆子岭、青山口南下。不,久京師戒嚴,明思宗下令征調洪承疇、孫
傳庭人衛,使中原「安內」戰場的兵力陷於空虛狀態。

崇禎九年把盧象升從中原五省總理調任宣大總督己屬失策,時隔兩年之後又把威震陝豫的陝西三邊總督洪承
疇、陝西巡撫孫傳庭調往北方邊防線,使楊嗣昌精心策劃的對付李自成、張獻忠的「中面張網」戰略功虧一簣。鑄
成大錯的關錯就在於對「安內」形勢判斷失誤,把李自成息馬商雒、張獻忠偽降谷城,看作內亂己經平定。明思
宗因京師戒嚴而征調洪承疇、孫傳庭人衛,待清兵出塞後,仍不把兩人及所率精兵遣返原地,也反映了這種情
緒。乘中原空虛之機,李自成由商雒挺進河南,張獻忠谷城起兵轉戰湖廣、四川,明朝從此在「安內」方面喪失
了主動權。

攘外:
薊遼總督洪承疇奉旨率十三萬精兵,於崇禎十二年五月出山海關,解綿州之圍。洪承疇本擬打一場持久戰,無
奈兵部企求速戰速決,終於導致全線崩潰。
崇禎十五年正月初一,元旦朝賀完畢,兵部尚書陳新甲向皇帝提出了「款建虜」的建議,明思宗對山海關外松
山、錦州兩城的困境一籌莫展,便答道:「可款則款,不妨便宜行事。」與清朝重開和談之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

平心而論,明思宗授權陳新甲秘密與清朝議和,在當時內外交困的形勢下,毋庸置疑不失為一時權宜之計,
對內對外都是利大於弊的。經過此次波瀾,明思宗再不敢與清和談,同年十一月清兵又一次南下,明朝的困境
較前更為嚴重。

出征:
(用人)由剛入閣不久的李建泰代帝出征山西。明思宗對他寄予厚望,因為他是山西人,為了保衛家鄉定會殊
死拼搏,何況此人又是巨富,軍餉不必擔心。不料他剛離開北京,就聽說家鄉陷落,從此進退失措,徘徊於畿
南觀望,還沒有望到三晉大地的影子,就當了農民軍的俘虜(派中軍郭中杰出城投降)。

南遷:
把首都從北京遷往南京,以躲避農民軍的鋒芒,徐圖恢復的應急方案。這一決策如果立即執行,那麼對明朝擺
脫行將覆滅的命運或許不失戈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案,因為長江中游有左良玉,長江下游又有劉澤清、劉良佐、
黃得功、高杰等總兵的軍隊,南京比北京要安全得多。況且清朝在山海關外,李自成在陝西、山西,張獻忠在四
川。然而內閣、部院大臣中沒有一個人有如此膽識支持南遷之議,終於議而不決,化作泡影。
明之亡實亡於內而非亡於外。其中原因很多,最顯而易見的直接原因便是在攘外與安內的兩難選擇中舉棋不定
或者說對楊嗣昌提出的「必安內方可攘外」,缺乏足夠清醒的認識。

康熙初年,張岱《石匱書後集》對明思宗給予相當富有感情色彩的評價:「古來亡國之君不一,有以酒亡者,以
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窮兵武亡者。嗟我先帝,焦心求治,旰食宵衣,恭食辛勤,萬幾無曠,
即古之中興令主,無以過之。乃竟以萑苻劇賊,遂致殞身。 」(過失:吝嗇、朝令夕改)

乾隆年間的歷史學家全祖望《莊烈帝論》客觀評價:「莊烈之明察濟以憂勤,其不可以謂之亡國之君固也;而性
愎而自用,怙前一往,則亦有不能辭亡國之x者」(其中過失: 拒絕議和)

孟森《明清史講義》:「熹宗,亡國之君也,而不遽亡,祖澤猶未盡也」;「思宗而在萬歷以前非亡國之君,也在
天啟之後,則必亡而己矣。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