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1

单元 1

I)周朝封建体制的兴衰

I)西周的建立

A)建国

商纣王暴虐,周武王姬发起兵灭商,建周朝 定都镐京

B)三监之乱

武王灭商后去世,幼主成王继位,周公旦辅政。管叔有意篡位,联合武庚,
蔡叔和霍叔叛乱,但被周公旦平定

C)灭亡

西方的犬戎攻陷镐京,西周灭亡

II)分封制
A)性质
西周权力分配的制度(地方分权)

B)执行

I. 土地的分割:天子分封土地给诸侯
II. 权力的分化:受封者在领地内有独立权力

C)意义

I. 夏商周同时存在,大家臣服最强的势力
II. 分封制即将此一行为制度化,让土地的分配有迹可循

D)隐患

土地的持续分封使西周的国势逐渐衰弱

III)宗法制
A)性质

西周权力分配的原则

B)执行

I. 按血缘亲疏来继承权力
II. 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

C)阶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D)意义

I. 以族权强化君权,团结同族巩固政权
II. 成为中国权力分配的重要原则

IV)礼乐制

A)性质
I. 西周对各阶级的权力规划
II. 确立上下尊卑来维持社会稳定

B)执行

不同的阶级在各项活动配有不同的音乐

V)井田制

A)性质

西周的土地制度

B)执行
I.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拥有权
II. 农民要定期上缴收获和服劳役

三代的天命观
进入农耕社会的夏人对自然界产生的各种现象,十分畏惧。认为一切由天所控制,只能
听天由命;有能力与天沟通的巫师,具备领袖的地位

商人相信天神 (也称天帝)主宰天地万物,并能操纵人的祸福,因而统治者特别重视
祭祀和占卜,凡事都要记录结果。对象有天神、地与祖先。
商人数天畏祖的信仰,成为中国人祭拜祖先的渊源

周朝建立后,认为天命并非无条件地支持及庇佑统治者,产生了“天命靡常”和
“以德配天”的观点。周人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提出“尊礼尚德”,“以刑辅德”的主
张。
“礼”不仅是祭祀鬼神。还用以规范人的行为; “德” 则是-种思想规范,包括对天帝的
尚重,以及对个人品德和行为自觉更求。

夏商周三代敬天的意识成为中华人文精神的根本。
周初《易经》又称《周易》,记裁 “太极” “阴阳” “三才”(天地人)、“八卦”等
概念。阐述述了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规律,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
体,体现
“天人合一”思想,中华文化思想之源。

1. 春秋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a. 学术思想普及:
春秋战国时诸侯各自为政,封建体制崩溃使许多贵族沦为平民,原由贵族
掌握的书籍也流入民间,他们为了生计以教书为业。思想自由的环境使知
识渊博者可成一家之言,至此私学取代官学,教育不再被贵族垄断。此外,
当时的文字趋于简化,书写材料也更加实用,利于知识传播。
b. 国君的支持: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为了加强对国家的统治,争相招贤纳士,对各家学说
采取“兼而礼之”的态度,布衣也可以卿相,于是社会上涌现许多有才干
的人。

c. 经济发达:
当时虽然战乱频繁,但经济贸易仍蓬勃发展,人民有闲时余力从事文化活
动,养士之风极盛。

d. 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动乱让学者相继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试图对纷乱的社会做出
解释,形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

2. 儒墨道法四家的主要思想。
a. 儒家孔子:
学说核心是“仁”,主张国君应行仁政。认为天下无道,主张以“礼治”
来纠正时弊,即遵守周礼中“君君、臣臣、夫夫、子子”的等级秩序。实
现“礼治”就必须提倡“仁”,强调内心修养并主张律己,即“克己复礼
为仁”。教育上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被后世尊为“至圣
先师”。
b. 儒家孟子:
主张仁政与王道,反对霸道,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民
思想。主张“性善论”,认为人天生拥有恻隐之心。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
的学说,被尊为“亚圣”。

c. 儒家荀子:
主张“重君”,认为国君为一国元首,应受到尊重。主张“性恶论”,认
为恶是社会秩序的乱源,故认为要以“礼”和“法”去其恶性。

d. 道家老子:
道家思想不喜受到当权者的束缚,以终生不仕来追求精神自由。老子认为
“道”是宇宙
自然的本源,乱世的出现是因为人追求过多的欲望,因此主张清静无为和
顺应自然,提倡小国寡民和无为而治。

e. 道家庄子:
提出“逍遥”的理念,认为世上的成败、得失和毁誉都是相对的,人生在
世应该任其自然,自得其乐,不必自寻烦恼。

f. 墨家墨子:
主张“兼爱”和“非攻”,强调广泛爱人和反对战争;为避免争夺利益而
主张“节用”和“节葬”,反对“久丧”和“厚葬”,维持基本生活即可;
主张“尚贤”,由贤者领导国家,实行上述主张来建立一个贫富贵贱之分
和仇视相争的“尚同”理想社会。

g. 法家韩非子:
中心思想是提高君主权威以建立中央集权政府。“重法”指利用严格的刑
罚来实行法律;
“重术”指君主应有控制臣民的手段;“重势”指君主应手握所有权力,
提高权威以服众人。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将三个学派的思想合
二为一。

天下秩序观

商朝=中心与四方的天下观。

周朝=以王朝为中心,四方臣服周天子。建立以礼制维系的天下秩序,周
天子可命令诸侯讨伐不遵守礼制者。

秦汉=沿用周朝的天下秩序观。皇室以宗主国册封外邦或与外邦联姻。
丝绸之路
 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上三次北征打败匈奴,开通丝
绸之路。

胡汉交流
 西汉经营西域促进胡汉交流。

 东汉时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南匈奴降汉后打败北匈奴,北匈
奴战败后西迁。引发“日耳曼民族大迁移”,造成西罗马灭亡。

 胡人降汉后迁入长城以南与汉人杂居。加深胡汉文化交流。为
日后五胡乱华埋下祸根。
单元 2
世族门阀形成与发展
 东汉以后出现的世家大族,加上曹魏九品中正制 1 的实施,
家世逐渐成为进入官场的唯一品评标准

九品中正制: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将人才分为
九个品级,中正官根据家世、品德与才能来评定人才,作
为中央政府选官的依据。由于中正官被世家大族垄断,他
们只根据家世来评定品级,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
族”的门阀政治局面,庶民与士族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利平民当官晋升。
 两晋南北朝沿袭此制度,世族门阀形成,政治上出现“上
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 社会上,占田制和荫客制的推行,保障了世族门阀的土地
和荫客的数目。不仅可以占山封泽,还可以享有租税,徭
役的豁免权。

 西晋在法制上正式承认世族门阀的地位,开启了门阀统治
(变相封建制度)的时代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世族子
弟依靠门第就可以步入仕途,世代任官,成为特权阶级

 世族门阀也因掌握经济优势,豪华奢侈之风甚为普遍

 世族门阀政治鼎盛的结果,促成“士庶天隔”社会之形成。
世族门阀以家谱的建立来标榜郡望,来区别是世族与庶民。
也借由婚姻维系门第。

 到了东晋,皇权低落。有赖于世族的辅助才能在江南建立
政权,朝廷因此对世族门阀相当礼遇。

世族门阀的没落
 南朝以后,由于各代帝室出生寒微,与东晋司马氏有别,
便不愿与世族门阀共治。纷纷采取强化君权,抑制门阀权
力的做法

 在这种情况下,世族政治亦渐渐式微,庶人寒门迅速崛起
胡汉互化(始于两汉,终于隋唐)
 自五胡十六国开始,北方的胡人政权大多积极推动汉化。
帝王不仅好读汉人经史,也多用汉族士人治国。当中有前
秦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得以集权中央,经济提升,国
势强盛

北魏
 北魏为推动汉化的典型。建国之初,除了设立太学与置五
经博士外,还大量征引汉族士人。

 到了北魏孝文帝时期对汉化的推动更具规模
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a. 缘起:
为了达成全面汉化的目的与摆脱鲜卑保守贵族的束缚,孝
文帝下令迁都经济富厚、文化底蕴深厚的洛阳,后推行汉
化政策。

b. 政策内容:
i. 禁胡服,胡人改穿汉服。
ii. 断北语,禁用鲜卑语及其他民族语言,汉语为通用语言。
iii. 改鲜卑复姓为汉姓,孝文帝的拓跋姓氏改穿元。
iv. 鼓励胡汉通婚。
v. 重文教祭孔子。

c. 影响:
i. 强制性的汉化政策,加剧中原汉化鲜卑人与北方守旧鲜卑
人的矛盾,最终导致北魏分裂。
ii. 胡汉界限逐渐消除,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对中华民
族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iii. 除了胡人汉化,汉人也接受游牧民文化而“胡化”,如
饮食丶音乐丶舞蹈丶服裝和习俗等皆产生变化,其中包括
妇女地位提升。

道教的兴起与发展
 道教为中国本土的宗教,早期渊源应该是东汉晚期的太平
道与五斗米道。

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贫苦,都是促成道教快速发展的
背景条件。

 早期道教是民间巫术和黄老思想的混合物。

 魏晋以后,道教逐渐与老庄,儒家和佛学思想结合,建立
起自己的理论基础。

 重要代表人物有晋人葛洪,南朝的陆修静和陶弘景。

 葛洪注重个人炼丹,著有《抱朴子》一书,其所倡导修炼
成仙的方法,影响上层士大夫和统治阶级的道教信仰。

 南北朝时期,道教获得官方的重视与支持,一度成为北魏
的国教,在北方大为盛行。

 统治阶级和知识分子是以服用丹药追求长生为主;庶民则
是以道士做法祈福和用符箓驱鬼的道教。
隋朝的建立
 杨坚在北周末年以外戚身份入朝辅政,于 581 年篡位,建立
隋朝,年号开皇,以大兴城(今陕西西安)为都,是为隋
文帝。589 年,文帝灭陈,完成统一。

开皇之治
隋文帝在位期间勤俭爱民,严惩贪污、实行均田制、罢除
杂税,让人民修养生息;又广设谷仓,储粮备急。一时民
生富庶,府库充实,国势蒸蒸日上,史称“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
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好大喜功,于洛阳另建东都,修筑长
城,开凿多条运河,对军事、交通和经济都有重大贡献

 但其建设动员人数往往数十万至数百余万,又在长安和江
都之间,广置离宫,肆情玩乐,劳民伤财。

 隋炀帝为三征高丽广征兵粮,加上天灾肆虐,政府未能开
仓赈恤。最终民乱四起,众叛亲离,被部将宇文化及溢死
在江都,隋朝灭亡
唐朝盛世
 618 年,李渊见天下大乱乃自立为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
是为唐高祖

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知人善任,用人不拘门第民族,并
乐于接受谏诤,虚心纳重用房玄龄和魏征等良臣。以农为
本,厉行节约,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使社会安定天下富
足。同时大力平定外患,对外开疆拓土,尊重游牧民风俗,
得到边疆民族臣服,被西北各族尊为“天可汗”,最终取
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 武则天为第三任唐高宗皇后,在高宗晚年因病体弱时,协
助理政,得以操控政权。高宗逝世后自立为帝,以洛阳为
都,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熟悉经史,登上帝位后推行许多提升女子地位的措施,用
人不问门第,且经常亲自策试,更首创殿试和武举,对唐
内政改颇有贡献。但她为压制反对势力,曾行高压政策,
杀戮众多。

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励精图治,政策上宽缓服役,生
活上提倡节俭,随后帝国户口增加,唐超国势达到巅峰,
是为“开元之治”。
科举制度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
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朝将科举考试分为进士与明经两科,武则天时增加殿试和武举,
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明朝时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作文只能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议
论,且规定用形式呆板的八股文。
 科举制的优点在于政权开放与机会均等,庶民也可以通过
科举考试当官,打破魏晋士族对官场的垄断,社会阶级开
始流动。
 科举考试的方式客观公平,更容易选拔优秀的人才,可以
提高官员素质;且科举取士不再依据家世门第,将选拔人
才与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回收到中央政府手
上,加强中央集权。
 科举考试偏重诗词文章,学子埋头专研,创作许多流传千
古的名句,丰富中国古代文学创作。
 科举制也有其缺点,唐朝进士是做高官的资格,但需要经
过吏部选官考试,录取后才能正式当官,这种考试方式容
易发生流弊,且士人为获官职不得不依附权贵,助长朋党
之争。
 唐宋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导致读书人忽略其他实用知识
造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现象。明清科举只
能以《四书集注》和呆板的八股文议论与作文,此举禁锢
读书人的思想,使得明清读书人思想僵化,扼杀变革的可
能性。

佛教传入中国与佛教的“中国化”。

a. 传入:
东汉初年,佛教从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魏晋时天下大乱,儒家
思想因无法解释混乱的社会而式微,佛教成为民众的精神寄托,经帝
王推广后更是兴盛。

b. 中国化:
两晋时僧侣为传播佛教,往往将佛学与老庄思想相结合,将佛法与道
家玄学相结合,使佛教开始“中国化”。隋朝时儒学家提出儒、道、
佛三教调和的主张,称“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兼收佛教与道教
思想。唐朝时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
教与道教开始挑战儒学正统的地位,至此出现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如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与禅宗,其中讲求顿悟、简朴与重视个人
修养的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宗派。

c. 影响:
从魏晋至隋唐,佛教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丰富中国古代哲学思
想,对中国文学、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与日常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d. 西行僧侣:
东晋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到达印度中部,后经海路返国,共历时
15 年,后将印度佛经翻译成汉文,对中国佛学研究与传播有着重要
的贡献。唐代成就最大的僧侣是玄奘,他逗留印度 5 年,携带大量佛
经归国,后主持佛经翻译工作,丰富中国佛学;其口述的《大唐西域
记》详记他在印度的所见所闻,是研究中亚与印度历史地理的史料。

契丹与辽
 契丹人原来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过着游牧和渔猎生活

 唐朝末年,一些汉族农民因中原战祸,迁到长城以北,同契丹
人杂居相处。契丹人逐渐学会种植庄稼、织布、建造城郭房屋,
开始了农耕生活
 10 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他提倡农业。
逐步接受汉人文化,仿照汉字创制契丹文字。916 年阿保机称
帝,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

 阿保机儿子耶律德光统治时期,契丹得到燕云十六州,并以此
为基地,不断袭掠中原。

 947 年,契丹改国号为辽,正式治理汉地与汉民。中央政府实
行南北面官制,治理契丹人的北面官权力比治理汉人的南面官
大;地方上是部族制与州县制并存。

宋朝
(一)宋的建国与灭亡
 宋朝继五代的后周而立。开国者赵匡胤(宋太祖)原为后
周统领禁军的将领,于 960 年在率军前往边境抵御辽军途中,
与陈桥驿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史称北宋。

 1127 年,来自东北的金人攻破开封,掳走太上皇宋徽宗和
皇帝宋钦宗,以及皇族、大臣等三千多人,史称“靖康之
难”,北宋亡。与此同时,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称帝
是为宋高宗,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 南宋延续北宋的统治政策,面对北方金国的侵扰,朝廷出
现主战派和主和派,但主和派始终占据上风。在持续和与
守得备战情况下,偏居南方,直到 1279 年被元朝攻灭

(二)两宋的政治制度
 宋太祖建国后,定下“强干弱枝”、“重文轻武”(防止
军人叛变)的国策,以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和武人专政
的局面

强干弱枝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将中央政治机构分为政、
军、财三个系统,中书门下管政事,军事大权由枢密院掌
握,号位“二府”,财政大权则归三司。御史台监察朝廷
百官,护卫皇宫的禁军将领直接听命于皇帝,这样就避免
任何部门的权力过大而便于皇帝的统治

 地方上,权力收归中央,如县级以上的官员由朝廷任命,
三年一易,财权划归朝廷管理,并将地方上的精兵编入禁
军,由禁军轮番到各地戍守,地方军不离本土,也不进行
训练

重文轻武
 指在根除唐末以来军人左右政治的弊病。宋太祖立下礼优
士大夫,“不杀士大夫和言事者”的祖训,此后宋廷大幅
增加科举录取名额,由文人出任枢密使等均是此政策的方
案,故宋代文人普遍具有强烈为国服务的的热情,名臣辈
出,吏治循良。

 “重文轻武”的国策也使到士大夫的地位崇高,逐渐成为特
殊的社会阶级;在社会上通过科举竞试以光耀门楣成为风
气,“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
两项国策影响
 北宋初年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
以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
展。但北宋中央集权也带来了严重恶果:

I)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财政开支庞大

II)军队作战指挥不当,战斗力下降

III)地方财政困难

 北宋中期,因行政机构臃肿,军队数量激增,国库日渐空
虚,宋仁宗和宋神宗时期,分别以整顿吏治、整军和理财
为目标,变法图强。但都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最终以
失败收场
三)澶渊之盟与岁币外交
 为夺回燕云十六州,宋太宗曾亲自率兵攻辽,但是兵败,
从此转攻为守

 1004 年,辽军进逼澶州,宋真宗采纳宰相寇准等的建议,
带兵亲征,击溃辽军。但是,真宗一心求和,与辽定下
“澶渊之盟”,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两国结
为兄弟之邦;开启宋朝的“岁币外交”政策

宋元商业
(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 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宋朝的商业活动日益兴盛。在
北部岁币外交为各国边境带来了和平,彼此在边境地区设
置由官方控制交易的定点市场——“榷场”

 为了应付兴盛的贸易活动,北宋时发行具有信贷性质的纸
币“交子”,朝廷设交子务管理;南宋发行“会子”,可
与铜钱同时使用;元朝时,纸币“宝钞”成为主要的货币
配置一套严格的管理系统

 宋朝大城市的商业活动不受坊与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
受限制,商业城市人口达到百万;元大都不仅是政治中心
也是国际性大都会,商业繁荣

(二)宋元的对外交通
 宋朝造船技术提升,航海技术成熟,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
展,也开拓了其后期各朝的海上贸易路线。
 宋元商船遍及东、西洋各地,在主要贸易港口广州、泉州
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事项和税收,每年的市舶
税是宋元廷一项重要的收入

 元朝时,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商港,元商船远航至印度
洋、波斯湾、红海,甚至非洲北岸

 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高丽、日本和东南亚、
印度、中亚等地。印度的香料、珠宝,高丽的人参则成为
中国的主要输入产品。

 马六甲海峡上的三佛齐是宋朝商人于印度商人贸易的集中

 蒙古人建立的帝国版图很大,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重新繁
荣起来;元朝还在全国各地办置驿站来给使者、官员住宿
或换马,以大都为中心,沿交通干线一直通到边疆,再连
接四大汗国,对元朝的陆路交通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

中外往来
 赵汝适的《诸蕃志》记录了他担任市舶司主管时,与外国
商人交流所获之各地风土民情和海上航行经历,是宋人认
识海外世界的最重要作品
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到大都,其口述的
《东方见闻录》记录了中国富饶的风土人情,使欧洲人对
东方产生种种幻想,渴望东来。

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于 1346 年以德里苏丹使者身份来


元朝考察,其游记中对元朝数个重要的商业城市评价很高
也留下当时各城市穆斯林生活概况的详细介绍。

 元朝周达观曾随使节团出访真腊,回国后撰写《真腊风土
记》,记载了真腊吴哥王朝在 13 世纪末叶的社会生活情景。

 汪大渊曾两次从事远洋考察,行踪遍及百多个国家,他撰
写的《岛夷志略》,记录了所经各地的地理、风土和人情
其中有彭坑、吉兰丹、丁家庐,是了解中外海上交通以及
我国古代历史的珍贵史料

 元朝陆海交通的繁荣,促进东西方的交流,许多西方的科
学、美术、建筑等随西方使节、商人和旅人等的东来传入
亚洲;而东方的印刷术、火药等重要发明也随蒙古西征传
入欧洲,促成欧洲近代文明的发展,改变了后来的世界格

学术与文化
宋朝对文人的重视,为中国文化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其学术思
想后来传到朝鲜半岛、日本,对当地社会的思想文化产生一定的
影响,进而发展成为当地思想的主流

(一)理学与书院
 宋朝哲学思想最主要的是理学。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
收唐朝以来盛行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从讲究实践的形
而下层次提升至上衔天理的形而上哲学层次。其中北宋五
子穷探宇宙根源,进而谈到人生心性,为理学奠定了方向。

 南宋时期,朱熹集理学之大成,他强调儒学应重视基本哲
理,“存天理,去大欲”为其主张,认为“理”存在于万
事万物之中,强调借由阅读书籍、接触事物以及专注三纲
五常的道德实践,便能从个别的事理当中,逐渐认识一切
事物的普遍规律。朱熹注释《论语》《孟子》《大学》和
《中庸》的《四书集注》,因为讲究伦理道德,成为明清
科举考试的定本。

 朱熹也强调“礼”,认为古人留下的礼乐制度能起到规范
人与人之间的秩序与和谐,“理”是做人的哲理,“礼”
是实践“理”的方法。其编纂的《家礼》和《仪礼经传通
解》,整理了从个人、家族,到社会、天子的礼仪规范,
并结合他的“天理”说,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中对统治者
的王道正统和人伦名分观念,为后世所重视;传到日本和朝
鲜,也为统治者所用,成为显学,影响了当地的社会思想
与文化。

 理学家在新的哲学基础上重建了传统礼制秩序,注重社会
责任,建立道德自觉的理想人格,有助于社会安定。但伦
理道德逐渐教条化、却也形成对个人的牵制,受这种礼教
秩序影响最为深重的是妇女地位愈益下降; 完全从属于道德
范畴的政治思维,加深了君臣的从属观念,容易出现“忠
臣愚民”,使专制皇权更进一步发展。

 宋朝名儒大师参考佛教精舍,集众生讲学,发展书院,以
宣传、推行他们的道德理想;儒生士大夫往往在书院讲台上
批评现实,议论朝政。朱熹主持的白鹿洞为宋代四大书院
之一,其《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元明清各代书院的范本
也成为书院教育的精神指标。
(二)科技与文化
 宋朝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颇有成就的朝代,其中活字印刷
术的发明罗盘以及火药的运用对后世的影响最大。沈括的
《梦溪笔谈》记载北宋的科学成就,遍及天文、数学、物
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
等各个方面。宋仁宗下令曾公亮等编纂的《武经总要》,
是世界上最早记载有关火药配方和工艺程序的书籍。

 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用于测量天体位置的简仪、根据
日影长短测定节气和时间的圭表,还编定《授时历》,以
365.2325 天为一年的周期,与现行阳历完全相同。

 宋元史学,以宋朝的成就最为突出,司马光(1019-1086)从
集中历代统治者政绩的角度,使君主借鉴其中经验出发,
编成《资治通鉴》,记载上起战国下迄五代的历史,是中
国编年体的史学名著;袁枢(1131-1205)写的《通鉴记事本
末》,以历史事件为中心记述历史,为中国的通史编纂创
造了新的体裁。

 文学方面,“词”是宋朝文学的代表,文人以长短句运用
来表达思想情感,风格多样化;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
疾和陆游等是著名词人。市民文学——“话本”因应宋朝
城市的发展而迅速兴起,对后世小说和戏剧的影响很大。
元朝文学的突出成就为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大部分,
传世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

 宋人也留下许多传世的书法和山水画。到元朝,画家求意
趣而不注重形似,以水墨山水画为主,画上题诗写字,诗
书画相结合,再印上朱红印章为现今水墨画的规范
平民化宗族组织与士绅社会

a. 宗族组织:

 宗族是由父系血缘家族所组成的社会群体,宋朝以前只局
限于皇室与士族之间,是为官的依据。
 宋朝时士族彻底没落,科举成为当官的主要途径,士大夫
兴起成为新的上层阶级,由于官职不再世袭,为保宗族昌
盛和稳定社会秩序,士大夫开始以儒的纲常伦理和传统的
宗法思想来建立宗族组织。
 具体措施有修订族谱以维系宗族;建立家庙或祠堂作为宗
族礼仪中心;以朱熹的《家礼》制定祭拜祖先的礼仪,将
原为贵族的礼仪庶民化;设置族田赡养族人;兴办族学教
育子弟,帮助族人参与科举考试等。
 宗族组织以父权和夫权为基础,族长的职责是调解族内纠
纷,对内支持家长,对外保护族人利益,是中国重要的地
域组织,起着维持地方秩序的作用。
b. 士绅社会:

 明清时期士大夫发展成地方士绅,地方士绅指的是考取功
名但未入官场的举人,或是透过捐纳获取头衔的虚衔者,
以及退休归乡的官员。
 士绅不仅是宗族代表,也是地方领袖,是地方官与百姓沟
通的桥梁,将民意反映给地方官;曾在中央任官的显赫士
绅甚至能将意见上达中央,影响朝廷决策。
 士绅担任许多地方公共事务,如铺桥造路、赈灾、资助教
育事业等,还有调解纠纷与主导地方防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