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5

大陸工程公司專題演講書面資料

台灣混凝土鹼 -骨材反應問題與對策
田永銘
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

一 緒論
砂石原料為國內經濟建設、公共工程及營建工程不可或缺之基礎原
料。隨著經濟成長伴隨而來的都市更新、新社區開發、以及各項重大公
共建設計劃的陸續展開,近年來砂石需求量急遽增加,價格飛漲。目前
我國耗用骨材量每年約1.2億公噸,其中60用於混凝土,40作為級
配料。就砂石來源分布比重而言,河川砂石佔95,陸上砂石僅為5。
而全臺灣河川砂石補充量每年僅二千萬公噸[1]遠低於耗用量。根據行
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針對交通部國工局等十九個重大工程計畫主辦
機關所作的問卷調查資料顯示,從1997年6月至1999年12月期間,重大
工程短缺之河川砂石量約為2080萬立方公尺,約為全部調查之砂石總
需求量的28[1]。為解決國內砂石短缺問題,增加砂石產量遂有疏緩河
川、東砂西運、進口砂石及開發陸上、農地、海域砂石之策略被提出[1]。
無論採用何策略,此一趨勢將衝擊國內土木工程界現有使用骨材的經
驗與方式。面對多元、多樣化的骨材料源,在使用前尤應針對其各種工
程性質加以試驗與評估,以免因使用不當而造成工程問題。
長期以來,台灣東部開發一直遠不及西部,為了平衡台灣東西部
發展差距,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產業東移」政策,未來政府對台灣東
部所作的公共工程投資勢必大幅增加,即將施工的宜蘭-花蓮高速公路、
花蓮機場擴建工程及規劃中的花東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設,就地取材,
使用東部骨材將是最佳選擇。此外,東部河川砂石補充量甚大,適度的
開採尚具有疏浚河川、免除水患之功效,除可供應當地之需求外,尚是
解決台灣西部骨材短缺問題的理想料源供應地。因此無論是「東砂西運、
南運」或「產業東移」,未來國內使用台灣東部砂石作為各項工程建設

1
之基本原料的機會將與日俱增,對於使用此地區骨材所可能衍生的各
種問題亦應提早研究,並針對問題加以防治,而鹼-骨材反應問題尤應
特別加以注意。。
根據經濟部礦務局土石管理組資料顯示,自民國八十六年起至八十
九年二月份止,由花蓮港運往西部之砂石運載量達45萬公噸左右,且
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顯示東砂西運策略已確實執行中 (圖一)。然而根據
目前的研究結果[2~8],台灣東部某些河川砂石具有引起鹼-骨材反應的
潛能,易導致混凝土構造物的損害。在現地案例方面,堆放在花蓮港、
石梯港、大俱來、嘉平海濱等地區,使用東部骨材所製成的消波塊產生
了嚴重的龜裂,在外觀呈現地圖狀裂縫,並有白色之矽膠出現,此為
鹼-骨材反應所造成的劣化現象;此外,根據作者於2000年4月的普查,
花東縱谷之台九線多處公路橋梁及鄰近之鐵路橋梁出現嚴重的龜裂現
象,極可能是鹼-骨材反應所引起。

3
2.636
2.5

2
百萬公噸

1.5 1.213
0.983
1
0.568
0.5

0
86年(1-12月) 87年(1-12月) 88年(1-12月) 89年(1-2月)

圖一八十六年至八十九年度東砂西運裝卸量總計
(資料來源:台灣省礦務局土石管理組)
鹼-骨材反應係混凝土耐久性問題,因鹼-骨材反應所造成的龜裂不但

2
使得混凝土本身強度折減,龜裂本身亦提供外界物質(水分及有害物
質)深入混凝土內部的通道,將加速鋼筋腐蝕、中性化、鹽害等其他劣
化機制的進行,亦將使得混凝土構造物的使用年限大幅縮短或產生安
全上的疑慮。如同海砂屋、輻射鋼筋屋問題一般,一旦混凝土工程發生
鹼-骨材反應問題,在大眾傳播媒體的報導下,極易成為社會大眾關切
的焦點,除引發民眾不安外,亦將斲傷土木工程人員的專業形象。為挽
救這些混凝土工程,日後所做的工程補強措施更是曠日廢時、所費不貲。

二 何謂鹼-骨材反應
鹼-骨材反應 (Alkali-Aggregate Reaction;AAR) 於 1940 年由美國的
Stanton 所發現,其指出在混凝土結構物中,水泥砂漿內的氫氧根離子
會破壞骨材中的氧化矽鍵結,進一步形成鹼矽膠體,當此膠體遇水時
會吸水產生膨脹的現象,所造成的膨脹壓力將使得混凝土結構物發生
龜裂[9]。由於鹼-骨材反應具有地區性,會因骨材的種類及存在環境的
不同而有不同的反應狀況,所以在不同國家會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現象。
一般而言,鹼-骨材反應會因骨材種類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反應機制。
鹼-骨材反應的分類:
Gillott (1975) 依骨材成份和性質的不同,將鹼-骨材反應分為三類,
即鹼-氧化矽反應、鹼-碳酸鹽反應及鹼-矽酸鹽反應[10]。
(1) 鹼-氧化矽反應 (Alkali-Silica Reaction;ASR)︰1940 年由 Stanton 首
先提出,鹼-氧化矽反應為存在於混凝土結構物內的活性矽質骨材,
被水泥孔隙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破壞骨材內活性矽之鍵結,使氧化
矽被分解,此種被分解出的矽會進一步與鹼金屬離子反應形成鹼矽
膠體,當膠體吸水後會產生膨脹現象,所造成的膨脹壓力將導致混
凝土劣化的現象[11]。其化學反應式如下:
SiO2+2NaOH+H2O→Na2SiO3•2H2O
活性矽 鹼 水分 鹼-矽膠體

式中 Na+離子亦可由 K+離子所取代。
目前已發現易產生鹼-氧化矽反應的礦物有:蛋白石、火山玻璃、
玉髓、石英等。骨材中含有這些氧化矽礦物可能在混凝土中發生反應

3
造成膨脹現象,導致混凝土產生劣化。

(2) 鹼-碳酸鹽反應 (Alkali-Carbonate Reaction;ACR):鹼-碳酸鹽反應為


1957年Swenson於加拿大京士頓 (Kingston) 調查碳酸鹽岩類造成的
混凝土損害案例時所發現的,造成鹼-碳酸鹽反應的岩石主要為含
有黏土的白雲石質石灰岩,此類骨材的共同點為具豐富的碳酸鹽類
及氧化鈣、氧化鎂等。基本上鹼-碳酸鹽反應對混凝土的影響如同鹼-
氧化矽反應一樣,也是因為反應產生膨脹使混凝土龜裂,但ACR膨
脹較ASR緩慢且持久。當含有黏土的白雲石質石灰岩遇到水泥中的
鹼或來自於外部的鹼時,骨材內部的白雲石 (CaMg (CO3)2) 會與鹼
發生反應,進而分解成水鎂石 (Mg (OH)2) 及方解石 (CaCO3),整個
反應過程即為脫白雲石作用 (Dedolomitization)。岩石發生脫白雲石
作用時,會形成一個較為開放的構造,允許水分進入骨材當中,使
其內的黏土吸水產生膨脹,進而造成骨材的裂化,並使混凝土發生
損害。上述作用會一直持續至當所有的白雲石都反應完成,其化學
反應式如下[12]:
CaMg (CO3)2+2MOHMg (OH)2+M2CO3+CaCO3
白雲石 氫氧化鹼 水鎂石 鹼性碳酸鹽 方解石
M2CO3+Ca (OH)22MOH+CaCO3
鹼性碳酸鹽 氫氧化鈣 氫氧化鹼 方解石
其中 M 為 Na+、K+、Li+等鹼金屬離子。
使用含有黏土的白雲石質石灰岩 (dolomitic limestone) 作為混凝土
骨材,是造成鹼-碳酸鹽反應的可能原因,但是其真正確定的反應
機制,目前仍尚未完全瞭解。

(3) 鹼-矽酸鹽反應 (Alkali Silicate Reaction):鹼-矽酸鹽反應於 1975 年


首先由 Gillott 發現,其與鹼-氧化矽反應類似,但參與反應的並非
骨材中的活性矽,而是位於片狀矽酸鹽 (如蛭石、綠泥石、雲母) 內
的矽質。造成鹼-矽酸鹽反應的岩石主要為泥岩、雜砂岩、硬頁岩及其
它的黏土質岩石[10]。由於鹼-矽酸鹽反應所造成的裂化膨脹速率非
常緩慢,且發生反應的骨材亦很少形成反應圈,造成的反應膠體含

4
量也不多,在鑑定上較為困難;此外,由於此種反應常伴隨著鹼-
氧化矽反應的發生,鑑定時較不易區分。
一般而言,上述三種反應中以鹼-氧化矽反應 (ASR) 較常發生且損害
案例較多。因此本文以分析鹼-氧化矽反應為主,下文中所提及之鹼-骨
材反應如未特別說明,係指鹼-氧化矽反應。

三 影響鹼-骨材反應的因素
鹼-骨材反應在一定的條件或狀態下才會發生,即須有活性矽、鹼量、
水份三項因素同時存在。當周圍的環境符合下列要件時,危害性的膨脹
反應才會發生:
(1) 混凝土中含有反應性骨材,亦即含有危害性礦物或岩石存在。
一般可能會產生鹼-骨材反應的活性骨材包括:(a) 結晶不良或含水
的矽質材料,如︰蛋白石 (opal)、燧石 (chert) 和碧玉 (flint) 等;(b)
含 玻 璃 質 或 半 結 晶 的 骨 材 , 如 ︰ 流 紋 岩 (rhyolite) 、 安 山 岩
(andesite)、石英安山岩 (dacite)、粗面安山岩 (latite) 及人造玻璃等;
(c) 微細結晶或半結晶的石英;(d) 遭受極大應力發生結晶變形的石
英。
(2) 水泥砂漿中需含有足夠的鹼性溶液。
一般鹼主要來自水泥,鹼含量以鈉當量表示 (即 Na2O 當量=
Na2O+0.658×K2O),當水泥鹼含量 (鈉當量) 大於 0.6 %時,會
因鹼含量太高導致反應性骨材產生有害反應。由中部某重大工程之
水泥鹼含量試驗指出,水泥之鹼含量平均在 0.90%Na2O 當量(圖
二),所以倘若使用了具反應潛能的骨材時,極有可能發生鹼骨
材反應鹼骨材反應。另外鹼的來源亦可能由外界獲得,如海水、解
凍的鹽、或骨材中的鹼性礦物,所以關於鹼含量方面,除水泥中的
鹼外,外界可能提供鹼的來源亦應加以考量。

5
水泥鹼含量分佈圖 總樣本數:45
鹼含量平均值:0.90%
20
18
16
14
樣品個數

12
10
8
6
4
2
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1.10

鹼含量(%)

圖二水泥鹼含量分佈圖

圖三呈地圖狀裂縫之消波塊(花蓮港西防波堤)

6
(3) 混凝土需暴露於多雨或潮濕的狀態下。
當周圍環境有水分存在時,才會促使反應膠體吸水發生膨脹,造成膨
脹壓力,因此沿海地區、山區及隧道內部等較溼潤的環境,皆是較
易發生鹼-骨材反應的地帶。

四 鹼-骨材反應裂化特徵
鹼-骨材反應通常在混凝土澆置完成後的五至十二年後發生,當鹼-骨
材反應發生後,若混凝土構造物中的鹼含量未耗盡或外界繼續供應,
則在老的混凝土工程中反應仍會繼續持續進行下去,使損害更加嚴重
[13]。一般當混凝土結構物發生鹼-骨材反應時,會具有下列特徵:
( 1 ) 外觀方面
裂隙的生長為鹼-骨材反應造成的最明顯特徵,當混凝土構造物發生
鹼-骨材反應時,若混凝土內部無法吸收鹼-骨材反應所產生的膨脹,則
混凝土表面會產生裂痕。由於混凝土構造物有埋設鋼筋與純混凝土構造
物之分,所以產生的裂縫形式也會不同。在純混凝土構造物方面,表面
會產生不規則的地圖狀裂縫 (見圖三),且此裂縫會隨時間增長而變寬,
由於內部骨材分佈的不規則性,裂縫的生成始於反應性骨材較集中的
地方,並形成焦點中心,呈現數條不同走向的裂紋交會於焦點中心的
現象。此外,混凝土表面會有起泡爆裂 (pop-out) 的情形。在外表沒有受
到磨蝕與沖刷的情形下,於混凝土表面可觀察到呈透明、白色、或濕點
狀的反應膠體滲出。在含鋼筋(或預力)的混凝土構造物方面,鹼-骨
材反應造成之裂縫,會受到結構物受力的情形而改變,且由於鋼筋的
束制,裂縫將會沿著最大主應力方向開裂或與鋼筋平行。
鹼-骨材反應所產生之裂縫的發展過程如圖四所示,鹼矽膠體在混凝
內骨材四周開始產生膨脹壓力,首先形成一個三或四條尖端分叉的裂
紋,稱為局部膨脹中心,然後各局部膨脹點之裂縫相互連接,形成地
圖狀裂縫,之後再增加裂縫之寬度及長度。但一般 RC 結構物中因埋有
鋼筋,而裂縫通常會受到鋼筋及預應力的束制,所以裂縫龜裂主要方
向會與結構物內主筋埋設方向平行或與最大主應力方向平行,有別於
純混凝土之地圖狀裂縫[14]。

7
8
( 2 ) 內部方面
一般在凍融、乾濕循環以及硫酸鹽侵蝕的情況下,也可能造成混凝
土構造物表面的龜裂,因此要斷定混凝土結構物是否發生鹼-骨材反應,
有必要透過鑽心試體來觀察混凝土內部,加以確認。當混凝土發生鹼-
骨材反應時,其內部的症狀包括有貫穿骨材的裂縫、反應膠體出現 (見
圖五)、骨材邊緣發生暗色或淺色的反應圈 (見圖六)。當骨材與水泥中的
鹼發生反應時,亦會使骨材在化學成分及岩理組構上產生改變。

五 台灣的鹼-骨材反應問題及案例
( 1 ) 台灣相關的鹼-骨材反應研究
在台灣,有關鹼-骨材反應的相關課題直到 1988 年才開始進行較有系
統的研究[2~7,16,17]。成功大學的王櫻茂教授等人首先針對全台灣全區
取得之 123 件骨材樣本進行化學分析法 (ASTM C289),研究結果顯示
台灣東部的砂石較西部具有較高的鹼-骨材反應潛能 (見圖七),其中發
現取自台灣東部海岸之安山岩類骨材具有危害性[2]。
其後,王櫻茂等人利用飛灰及爐石為混合材料,評估此種工業副
產品對抑制前述具反應性之東部海岸安山岩骨材鹼-骨材的效果[16,17]。
研究結果顯示台灣電力公司所產的飛灰及中國綱鐵公司所產的爐石,
對抑制鹼-骨材反應所產生的膨脹有相當的成效。然而,由於台灣一直
沒有發現因鹼-骨材反應而引致混凝土劣化的現地案例,所以在當時,
研究人員對於台灣是否存在鹼-骨材反應的問題仍抱持存疑的態度。

9
10
圖八 台灣地區骨材之鹼反應性
(ASTM C289) [2]

圖七台灣地區骨材之鹼反應分析 (ASTM C289)

1991 年 3 月份,本文第一作者與日本鳥取大學西林新藏教授在台
灣東部進行現地勘察時,發現位於台東縣成功鎮附近的嘉平村海岸消
波塊因鹼-骨材反應而產生嚴重的龜裂,此為在台灣發現鹼-骨材反應引
發混凝土劣化的首例[17]。
1993 年,交通部為興建台灣西部第二條高速公路需大量使用混凝

11
土用骨材,委託中興大學土木系褚炳麟等人,針對台灣西部地區的主
要河川進行沿線骨材之鹼反應性研究。利用化學分析法 (ASTM C289)
所得之試驗結果大致與王櫻茂等人的結論相似。然而,利用水泥砂漿棒
試驗 (ASTM C227) 則發現蘭陽溪、大安溪、濁水溪之骨材具危害性
[18]。
1994 年 10 月份,筆者進行現地調查時發現,置於花蓮港北岸之消
波塊發生疑似由鹼-骨材反應而導致龜裂的案例,而此地消波塊所使用
的骨材主要為各色變質岩,包括矽質片岩、變質燧石、大理岩及少量的
安山岩。
根據上述的研究及現地調查可知,在台灣東部的混凝土結構物的
應有鹼-骨材反應問題存在。
( 2 ) 台灣東部鹼-骨材反應問題所進行的相關室內試驗:
綜合筆者近年來的研究成果,目前台灣東部骨材鹼反應性的研究結
論如表一與表二所示。由表一中可發現,具反應性之磯崎之砂岩與分布
在立德、靜浦、永福、宜灣、白守蓮、三仙台、成功、嘉平等,來自於海岸山
脈的斑狀安山岩經試驗證實皆具有鹼反應性,故運用此種骨材於混凝土
工程上須特別小心。另外,經室內試驗發現當鹼含量較高時
(Na2Oeq.>2.0),花蓮溪與木瓜溪河川骨材具有鹼反應潛能 (見表二)。由
於沿海地區屬於高鹼環境,有利於加速鹼-骨材反應的進行,而使用花蓮
市附近骨材、置放於花蓮港西堤與花蓮港北岸之消波塊,以及輸出至日
本琉球地區之骨材,亦產生因鹼-骨材反應而導致龜裂的現象。花蓮溪、
木瓜溪為花蓮境內主要的砂石料來源,不但供應當地,亦外銷日本琉球
且為『東砂西運』的來源地,因此關於花蓮溪及木瓜溪骨材之使用亦需特
別注意。

( 3 ) 現地案例調查
筆者曾針對台灣東部現有混凝土構造物進行勘察,發現在花蓮與台
東海岸方面,現場有許多因混凝土鹼-骨材反應所引發之地圖狀龜裂案例,
包括:花蓮港與石梯漁港的防波堤及消波塊、大俱來海濱之消波塊、嘉平
海濱消波塊、長濱漁港之防波堤及消波塊、宜灣﹑重安一帶之消波塊、銅
門電廠之混凝土支柱等,均出現明顯的裂縫 (圖八、圖九)。另外

12
13
今年四月份筆者與研究生再度赴花東地區進行現場案例調查,針
對台九線公路花蓮至台東段之橋樑所進行的調查發現,在調查的 50 座
橋樑中共有 18 座橋樑具有龜裂現象,其中 8 座為公路橋,9 座為鐵路
橋,1 座為陸橋 (見表三所示)。雖然尚未進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但從
地質分佈、裂縫型態、使用環境及筆者過去的研究成果綜合研判極可能
係鹼-骨材反應所造成之劣化現象 (圖十~圖十三)。損害案例主要分佈於
花蓮至玉里一帶,因此有必要針對這些重要之橋樑要道進行進一步的
詳細分析與調查。
以目前筆者對東部鹼骨材反應的案例鑽心試體及在琉球地區的現地案
例調查中發現,所有的案例中均含有安山岩骨材,而此類東部安山岩
骨材經試驗 (ASTM C289、ASTM C227、ASTM C1293 及 ASTM C295)
結果均證實為具有鹼-骨材反應之危害性骨材,故應可確認現地的龜裂
現象應與鹼-骨材反應有密切關係。
根據 ASTM C227 試驗法,發現水泥砂漿棒之膨脹量大多會隨鹼含量
的增加而增大,顯示鹼量的提升有助於鹼-骨材反應的進行,由此可見
濱海地區之高鹼環境會加速鹼-骨材反應的發生,故可知為何最常見且
最嚴重之鹼 - 骨材反應破壞案例大多發生在海邊的消波塊與防波堤
[3,5,7,8] 。在台灣北部方面,北部麟山鼻之安山岩骨材經試驗 (ASTM
C227、ASTM C1260) 後亦證實具鹼-骨材反應,所以採用此種骨材亦須
審慎評估[8]。
綜合以上,可知四面環海、多雨潮濕、地質複雜、岩種多樣的台灣地
區屬於易發生鹼-骨材反應之高度敏感區,可能有更多尚未發現的反應性
骨材及案例存在,應積極調查研究以儘速建立鹼骨材反應相關本土性的
基本資料。

14
15
16
表一台灣東部海岸斑狀安山岩及磯崎砂岩之鹼反應性
採樣地點 ASTM C289 ASTM C227 ASTM C1293 ASTM C295
(由北到南)
磯崎(砂岩) PD D Y (G≧0.8%) Y(G≧1.25%) qtz 
   (G≧0.8%)  (G≧1%)
立德 D Y ~~ qtz ,pl,hb,
(安山岩)
  (G≧0.8%) glass,maf
靜浦 PD Y ~~ pl, px, hb,
(安山岩)
  (G≧0.8%) glass ,maf
永福 PD Y ~~ pl, hb,px,bio,
(安山岩)
  (G≧0.8%) maf ,glass
宜灣 PD Y Y hb , pl,px,
(安山岩)
  (G≧2%)  (G≧2%) glass, maf
白守蓮 PD D Y ~~ hb, pl,px,
(安山岩)
   (G≧2%) glass, maf
三仙台 PD Y ~~ hb, pl,px,
(安山岩)
  (G≧1.2%) glass, maf
成功 PD Y ~~ pl, hb,glass
(安山岩)
  (G≧1.2%) dol 
嘉平 PD D Y (G≧2%) Y hb, pl,px,
(安山岩)
   (G≧1.2%)  (G≧1.25) glass, maf
 (G≧1.2%)
D:具危害性, PD:具潛在危害性, Y:具鹼反應性, I:不具鹼反應性, ~~:尚無數據
qtz:石英 hb:角閃石 pl:斜長石 px:輝石類 maf:鐵鎂礦物 glass:玻璃質 dol:白雲石
G: 水泥中鹼當量 Na2Oeq
資料來源︰王櫻茂等(1989)楊世和(1997)陳仁達(1998)王淑慧(1999)林晏
吉(1999)

17
表二花蓮地區花蓮溪及木瓜溪骨材之鹼反應性
ASR(ASTM) ACR(ASTM)
取樣 C289 C227 C1260 C1293 C586 C1105

地點 G≦2% G≧2% G≦1.25% G≧2% G≦1.25% G≧2%

花蓮溪 I PD I Y Y I Y I I Y
         

 
木瓜溪 I I Y Y I Y I I Y
        
Y:具鹼反應性 I:不具鹼反應性 PD:具潛在危害性 G:水泥中鹼當量 Na2Oeq
資料來源︰王櫻茂等(1989)楊世和(1997)陳仁達(1998)王淑慧(1999)林晏
吉(1999)

表三台九線上疑似受鹼-骨材反應侵害之橋樑名稱及位置

(田永銘等 2000a)
橋樑名稱 位置 建造日期 橋齡 損壞位置
和榮大橋 232 K 86 年 3年 橋台
豐平橋 243K 70 年 19 年 橋墩及拱型下部結構
鐵路橋 245.5K - - 橋台
鐵路橋 248.5K - - 橋台
鳳林橋 249K 62 年 27 年 橋墩及橋台
馬太鞍溪橋 258.5K 66 年 23 年 預力樑、帽樑及橋墩
中興橋 263K 75 年 14 年 帽樑
鐵路橋 263K - - 橋墩
大富橋 269K 72 年 17 年 橋台
富裕橋 272.5K 74 年 15 年 橋墩
馬蘭鉤溪橋 275.5K 73 年 16 年 帽樑
鐵路橋 285.5K - - 橋墩
鐵路橋 308K - - 預力樑
鐵路橋 311K - - 預力樑
鐵路橋 315K - - 預力樑
鐵路橋 323.5K - - 橋墩
陸橋 323.5K - - 預力樑
鐵路橋 361.5K - - 橋墩

18
六 鹼-骨材反應的防治方法
鹼-骨材反應以及其所引發的膨脹現象,與混凝土的年齡有關。一般
鹼-骨材反應所造成的損害在五至十二年以上才有明顯的癥候產生,有
時需歷時更久才會造成危害性的破壞,且當反應發生後,所進行的修
補工作耗費人力、物力且效果有限,故事先的預防是最好的防制策略。
在鹼-骨材反應的反應過程中可發現,鹼-骨材反應的發生除了與骨
材本身的鹼反應潛能、孔隙鹼含量有直接關係外,混凝土周圍的環境因
素亦是重要條件。一般認為在高溫、高濕度的環境下會加快反應的進行
速度。此外,含鹽份的拌合水與海砂,亦會促進鹼-骨材反應的發生。為
了防制鹼-骨材反應對混凝土所產生的損害,除需了解鹼-骨材反應的機
制外,並研究防制的對策。最根本的防治方法即是在設計階段選擇適當
的非反應骨材及良好的配比,預防重於治療,這便是防治鹼-骨材反應
的重要觀念。鹼-骨材反應的防治方法,可透過影響鹼-骨材反應的因素
加以控制,而影響鹼-骨材反應進行的因素主要有:(1) 活性二氧化矽的
數量 (2) 鹼含量 (3) 孔隙溶液中的pH值 (4) 鹼矽膠體之性質及 (5) 水分等,
所以要作好鹼-骨材反應防治的工作最主要可從控制上述因子來進行。
( 1 ) 事先的預防
( a ) 使用非反應性骨材
可透過岩相分析 (ASTM C295),了解混凝土結構物設計階段所選
擇的骨材性質、骨材礦物成分,並可利用化學分析法 (ASTM C289) 及
水泥砂漿棒試驗 (ASTM C227) 判定骨材是否具有反應潛能,儘可能避
免使用具鹼-骨材反應潛能之骨材。但有時就經濟的觀點,要完全避免
使用具反應性之骨材並不一定可行,此時可透過適合的岩石分類檢測
法分析骨材的成份與特性,再根據骨材的性質建議生產者控制反應性
骨材之尺寸及數量,使其膨脹量控制在一安全值內。

( b ) 降低混凝土中的鹼含量
一般要求水泥中鹼含量低於 0.6Na2O 當量,和限定混凝土中總鹼
含量在 3.0kg/m3 以下,即可有效抑制鹼-骨材反應的發生,因此使用低
鹼水泥可事先預防鹼骨材反應的發生。

19
( c ) 增加混凝土中的孔隙率
鹼-矽膠體吸水產生的膨脹壓力可對混凝土造成危害,故當混凝土
孔隙率上升時,由於混凝土的孔隙能緩和膠體吸水膨脹的壓力,而使
混凝土的膨脹量逐漸減低,所以增加混凝土中的孔隙率可減少膨脹量
的發生 [15]。欲增加孔隙率可利用輸氣劑及使用多孔隙之天然骨材及輕
質骨材來減少鹼-骨材反應的膨脹。但孔隙率的增加亦將使混凝土強度
下降,應審慎評估。

( d ) 添加波索蘭材料
以波索蘭礦物混合材料替代部分水泥量,能有抑制鹼-骨材反應的
膨脹,這是目前最具效益及實用性的防治方法,在國內亦有相關之研
究[5,7,16,17]。一般常用的波索蘭礦物混合料有:天然波索蘭材料 (高嶺
土及稻殼灰) 及人造波索蘭材料 (飛灰、爐石及矽灰)。當水泥量被以20
的飛灰或30的爐石取代時 (或更多),可以有效抑制鹼-骨材反應[14]。
另外經本實驗室之試驗證明,將具有高度鹼 -骨材反應性之磯崎骨材
(砂岩) 與嘉平骨材 (安山岩),以不同比例之飛灰及爐石置換水泥量,結
果可發現飛灰與爐石的確可抑制鹼-骨材反應所造成的膨脹量,使膨脹
量降至危害門檻值0.1以下[5] (圖十四、圖十五)。
波索蘭材料能抑制鹼-骨材膨脹反應的機制如下[19]:
鹼含量下降
當使用低含鹼量的波索蘭物質時,因其可溶性鹼量比水泥所含的
鹼量要小,所以降低了拌合料中之可用鹼含量。另外波索蘭材料因反
應較慢,使得其所可溶性鹼溶出之速率較慢,所以會有降低孔隙溶液
中的鹼含量的效果[20]。
孔隙溶液中OH-濃度下降、pH值下降
因波索蘭物質中有大量的玻璃質結構,可令孔隙溶液中的氫氧根
離子和這些玻璃質結構進行反應,使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下降,造
成反應速率變慢。且波索蘭反應同時會消耗孔隙溶液中之氫氧化鈣,
形成C-S-H膠體,當減少氫氧化鈣時會使孔隙溶液中之pH下降,令反

20
21
應減緩。且由於波索蘭反應所生成之C-S-H膠體,其鈣/矽比較低,
依Shayan等人 (1996) 表示,較低鈣/矽比之C-S-H膠體可以吸附較多
之鹼離子,所以可以減緩鹼-骨材反應[21]。
降低滲透性
加入波索蘭物質的混凝土,其組織較為緻密、滲透性較低,可使
孔隙溶液中離子的擴散能力下降,因而降低反應速率。另外,低滲透
性之混凝土可令反應膠體吸水不易,使得膠體膨脹量減低。
提高強度
在混凝土中使用適量的波索蘭材料,可以提升混凝土晚期強度,
增加其抵抗膨脹壓力的能力。
( e ) 添加活性較大的鹼鹽
添加鋰或鋇等離子活性高於鈉與鉀的鹽類可降低膠體的膨脹壓力
[22]。因為當活性骨材 (OSiO) 被氫氧根離子 (OH) 侵蝕時,矽氧鍵
結會被打斷形成SiO,由於鋰原子 (或鋇原子) 較小且活性較鉀、鈉鹼
性金屬離子高,可搶先和SiO 結合,平衡負電荷形成鋰-矽膠體 (或
鋇-矽膠體),由於此種膠體屬不溶性質,不會溶解也不會吸水,不易膨
脹,故可抑制鹼-骨材反應[23]。

( 2 ) 事後的補救
當混凝土構造物發生鹼-骨材反應時,其表面會產生地圖狀裂縫,
嚴重時甚至起泡爆裂,因此將會影響混凝土原有的設計功能,強度也
會大幅的降低,嚴重者甚至造成構造物的崩壞。因此當確認混凝土構造
物有鹼-骨材反應而尚不影響結構物安全時,通常一般的維修方法係以
填補裂縫或覆層為主,但此種施工方式會因材料品質、施工良劣、外在
環境的影響、材料壽命和維修材料與混凝土之相容性等問題而影響修補
成效。就混凝土構造物產生鹼-骨材反應的現象而言,水分的滲入是一
項重要且關鍵的因素,因此阻止水分進入混凝土內部為維修方法的一
項重要指標。目前混凝土發生鹼-骨材反應的維修方法包括下列幾種︰
1. 表面被覆法︰當有水分進入混凝土內部時,鹼-骨材反應所生成的膠
體會可因吸水而產生膨脹,造成混凝土結構物因內部壓力無法自行

22
吸收而造成龜裂。因此採用表面封阻法,對於已產生鹼-骨材反應的
混凝土構造物而言,在早期對於防止混凝土繼續裂化有其成效。目前
表面封阻法所使用的材料以環氧樹脂及高分子材料加水泥漿居多,
但由於表面封阻法僅能將水隔絕,使鹼-骨材反應趨緩,倘若有水分
再度進入時,則鹼-骨材反應又行恢復,因此表面封阻的技術性及封
阻材料的耐久性為是否能有效防治的重要關鍵[24]。
2. 裂縫封阻法︰本法係以加壓的方法將封阻材料灌入裂縫中,防止水
分沿裂縫進入混凝土內部,以避免反應膠體吸水產生膨脹現象,而
使用封阻材料亦具修補作用,可使混凝土強度提升。目前大部分使用
的裂縫封阻材料包括下列幾種:
(1) 環氧樹脂
(2) 高分子水泥漿
(3) 兩液型或單液型填縫膠
3. 裂縫封阻法加表面被覆法︰本法係以前述兩種方法合併使用,先以
灌入的方法將裂縫填塞,再以覆面材料將表面被覆,使用的材料亦
如前述。由於封阻和被覆同時進行,因此對於防止水分的進入有較佳
的結果。
4. 電化學處理:添加鋰化合物對抑制鹼-骨材反應方面相當有成效。圖
十六及圖十七分別為添加了氟化鋰與碳酸鋰化合物的高反應骨材水
泥砂漿棒膨脹曲線,由圖中可發現,當添加0.5wt的氟化鋰,可有
效的抑制水泥砂漿棒的膨脹量,而添加1wt的碳酸鋰則可使水泥砂
漿棒的膨脹量降至危害門檻值 (0.1) 以下,因此可證明鋰離子的抑
制效果[25]。利用電化學處理技術將鋰離子傳送到已發生鹼-骨材反應
的結構中,讓鋰離子取代鹼矽膠體中的鈉、鉀離子,使反應膠體形成
一種不吸水的鋰矽膠體,是一種較新、較有發展潛力的維修方式。由
於鋰離子和活性矽作用後形成的產物屬於不溶的性質,此化合物不
會溶解也不會吸水,所以當然也不會膨脹。

23
24
七 鹼-骨材反應的相關試驗
欲判定混凝土骨材的鹼反應性,以及其將來是否具有易導致混凝土
結構物損害的潛能,必須藉由一系列相關的鹼-骨材反應試驗,進行骨
材料源之反應性高低檢測。針對不同性質之骨材必須採用不同的試驗方
法,所得的結果才會準確,並必須將數種試驗結果進行相互對比佐證,
綜合研判,如此方可得到較為可靠的結論。本文就不同的試驗方法敘述
如下:
( 1 ) 骨材之岩象分析 (ASTM C295) (相當於 CNS A3353)
岩象分析 (礦物成份分析) 可鑑定骨材是否含有鹼-氧化矽反應及鹼-碳
酸鹽反應之成份,岩象分析主要包括有:
( a ) 利用偏光顯微鏡對骨材薄片進行礦物定性分析。
不同的礦物岩石具有不同的光譜、偏光角、晶相及組成成分,岩象分
析即運用偏光顯微鏡觀察骨材之礦物成分組成及岩象特徵,利用岩象
學 知 識 推 測骨 材 和 鹼 的 反應 潛能 ,並 將具 有 活 性之 骨材 進行 分 類
(ASTM C295, 1990)。
( b ) 利用 X-ray 擾射分析,測定骨材之礦物成份。
通常物質結晶體中之原子排列可以利用 X 光分析法測定其性質,因
此原子排列相異之同類物質,當使用化學分析不易分辨時,則可運用
X 光分析方法鑑別,故 X 光分析可廣用於礦物之鑑定並進行定性分析。
( c ) 利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對鑽心試體及反應產物進行微觀分析。
將試驗後發生反應之骨材,取至 SEM 下進行分析,可觀察骨材表面
所產生之反應產物的構造特徵。另外自現地取得之反應產物進行 SEM
觀測,可對鹼-矽反應膠體的特徵提出說明,並與室內試驗相互驗證。

( 2 ) 化學分析法 (ASTM C289) (相當於 CNS A3354)


此法是依據ASTM C289規範 (ASTM C289, 1994),透過骨材所釋放
的矽含量 (Sc),及耗鹼量 (Rc) 來判定骨材是否具導致鹼-骨材反應之潛
能,是一種透過化學反應來檢測骨材的實驗方法。化學分析法的優點為
快速、經濟且簡便,但因試驗結果僅能提供概括性的判斷,當骨材性質

25
落在邊界上時,往往無法精確判定骨材之鹼反應性屬有害或無害,在
詮釋這些數據時應特別小心。

( 3 ) 水泥砂漿棒試驗 (ASTM C227) (相當於CNS A3355)


本試驗依據 ASTM C227 規範 (ASTM C227, 1990),將欲試驗的骨材
與添加了氫氧化鈉使鹼含量達 0.6 Na2Oeq.以上的水泥混合製成水泥砂
漿 棒 ( 試 體 尺 寸 為 25×25×285mm) , 並 在 指 定 的 養 護 條 件 下
(37.8℃,R.H.=100) 定期量測養治期間的水泥砂漿棒長度變化,最後
針對水泥砂漿對氫氧化鹼的膨脹反應來判斷其是否具危害的活性反應
(ASTM C490, 1997)。當三個月的齡期水泥砂漿棒之膨脹量超過 0.05,
或六個月膨脹量超過 0.1時,則判定組成此水泥砂漿棒的骨材具鹼反
應性。
( 4 ) 加速水泥砂漿棒試驗 (ASTM C1260)
ASTM C1260 試 驗 法 是 根 據 加 拿 大 的 NBRI (National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加速試驗法修改而成,此法對於具反應緩慢或晚期膨
脹特性之骨材特別有用 (ASTM C1260, 1994)。加速水泥砂漿棒試驗為因
應使用一般試驗方法無法檢測出鹼反應潛能的危害性骨材所設計出來
的新方法,對於檢測一般試驗法無法檢測出的緩慢膨脹性骨材 (如石英
岩、花崗岩、輝綠岩),或具有晚期膨脹特性的骨材 (石英脈、變質雜砂
岩) 特別有用。當岩石中具緩慢膨脹機制,如含有微晶質石英、晶格缺陷
的粗粒石英、內有應變葉狀 (strain lamellae) 構造現象的應變石英,或可
導致結構物緩慢損害之岩石,利用加速水泥砂將棒試驗可較一般的試
驗法得到準確得結果[26~30]。
加速水泥砂漿棒試驗為將製作完成之水泥砂漿棒 (尺寸及配比與
ASTM C227 相同) 置於 801.0℃之 1N NaOH 溶液中,此 NaOH 溶液需
能將全部的砂漿棒完全蓋滿。待砂漿棒全部放入後,需將裝有 1N NaOH
溶液及砂漿棒之容器密封並置於恆溫水槽 (801.0℃) 中。之後於每天相
同時段定期測量砂漿棒的長度變化。自水泥砂漿棒澆注完成開始計算,
當至第十六天時,若水泥砂漿棒的膨脹量小於 0.1 ,則判定組成此水
泥砂漿棒之骨材是屬於無害的;若水泥砂漿棒之膨脹量大於 0.2 ,則
判斷組成此水泥砂漿棒之骨材具潛在的危害性;倘若水泥砂漿棒的膨脹

26
量介於 0.10   0.20 之間,則此組水泥砂漿棒需延至第二十八天再進
行判斷,當膨脹量大於 0.2%時則屬具危害性。

( 5 ) 混凝土角柱試驗 (ASTM C1293)


就整體而言,由於混凝土角柱體試驗所採用的骨材顆粒較大,其粒
徑之級距、配比及儲存條件較接近一般的混凝土構造物,是最接近現場
條件的試驗方法,所得之數據較具有代表性。惟混凝土試體需要較大的
養治空間與較長的養治時間,才可判定骨材之鹼反應性,故大部分國
內之鹼-骨材反應研究或工程皆未進行此項試驗,中國國家標準此一試
驗尚付闕如。由於混凝土角柱試驗在實務上極具代表性,是不可或缺的
研究項目,且要判定骨材之鹼 -反應潛能,透過砂漿棒試驗 (ASTM
C227)、加速水泥砂漿棒試驗 (ASTM C1260) 及混凝土角柱試驗 (ASTM
C1293) 並進的方式,所得的結果較為可靠[31]。利用氫氧化鈉提高水泥
中的鹼含量,使水泥中總鹼含量超過 1.25%Na2O eq.,當混凝土角柱
(試體尺寸為 285×75×75mm) 一年之膨脹量大於 0.04%時,判斷其所含
的骨材具有危害性,反之則否 (ASTM C1293, 1995)。
( 6 ) 混凝土角柱試驗 (ASTM C1105)
此混凝土 角柱 試驗的骨材大 小與配比與 ASTM C1293 相 同, 但
ASTM C1293 主要針對具鹼-氧化矽反應 (ASR) 之矽質骨材進行試驗,
而 ASTM C1105 則是針對具鹼-碳酸岩反應 (ACR) 之碳酸岩類骨材進行
試驗。其中 ASR 試 體養 置溫 度為 38±1.7℃,ACR 試 體養置溫度為
23±2℃;ASR 以混凝土角柱一年之膨脹量大於 0.04%來判斷其具有危
害潛能,而 ACR 則以混凝土角柱 3 個月之膨脹量大於 0.015%、6 個月
之膨脹量大於 0.025%或一年的膨脹量大於 0.03%進行判斷。

( 7 ) 岩石圓柱試驗 (ASTM C586) (相當於CNS A3356)


此方法為針對碳酸鹽質岩石所設計的試驗,利用碳酸鹽質岩石在室
溫下浸泡於氫氧化鈉溶液中膨脹特性,檢測混凝土骨材之潛在膨脹反
應性,由於此法可提供相當快速之指標,目前已成功運用於研究工作
及骨材初期篩選 (ASTM C586, 1992)。試體之形狀為直條圓柱體且兩端
呈圓錐形,縱向全長須為 9 1mm。試體浸泡於氫氧化鈉溶液中經
7 、14、21 及 28 天後,量測其長度,28 天後則每隔 4 週量測一次,若試

27
體持續至超出 1 年時,則量測間隔為每 12 週 1 次。當 1 個月的膨脹量超
過 0.1%或是 4 個月膨脹量超過 0.2%時,則視為有害骨材。
各項相關的鹼-骨材反應試驗判釋標準如表四所示。
表四相關的鹼-骨材反應試驗之判斷標準
試驗方法 判斷標準 判斷所需時間

骨材之岩象分析 反應成分 (如玻璃質或石英 數天


(ASTM C295) 顆粒存在與否)
即 CNS 13617A3353
化學分析法 依照骨材之 Sc 值與 Rc 值求 一天
(ASTM C289) 出其落在判斷圖的反應區或
即 CNS 13618A3354 非反應區
水泥砂漿棒試驗 三個月膨脹量>0.05%或 至少三個月
(ASTM C227) 六個月膨脹量>0.1%
即 CNS 13619A3355
加速水泥砂漿棒試 16 天膨脹量>2.0%或 至少 16 天
驗 (ASTM C1260) 28 天膨脹量>2.0%
混凝土角柱試驗 一年膨脹量>0.04% 至少一年
(ASTM C1293)
混凝土角柱試驗 3 個月膨脹量>0.015%、6 個 至少三個月
(ASTM C1105) 月>0.025%或一年>0.03%
岩石圓柱試驗 1 個月膨脹量>0.1%或 至少一個月
(ASTM C586) 4 個月膨脹量>0.2%
即 CNS 13620A3356

28
九 結論與建議
( 1 ) 經 過 室 內 試 驗 證 明 (ASTM C289 、 ASTM C227 、 ASTM
C1293、ASTM C295),花東海岸磯崎的砂岩與分布在立德、靜浦、
永福、宜灣、白守蓮、三仙台、成功及嘉平等地之斑狀安山岩具有
明顯的鹼-骨材反應性,而在現地調查方面也證實此類源自於海
岸山脈的斑狀安山岩的確可引起混凝土構造物龜裂、損害 (嘉平海
濱的消波塊、石梯漁港的防波堤及消波塊、大俱來海濱之消波塊、
宜灣﹑重安一帶之消波塊均出現因鹼-骨材反應而劣化的案例),
因此運用此類骨材於混凝土工程時應謹慎考量。

( 2 ) 經現地調查顯示,使用花蓮市附近骨材所製成之花蓮港西堤與花
蓮港北岸之消波塊,以及自花蓮地區輸出至日本琉球地區的骨材,
均發生因鹼-骨材反應而導致龜裂的案例。針對此現象,利用一系
列 鹼 - 骨 材 反 應 試 驗 法 (ASTM C289 、 ASTM C227 、 ASTM
C1260、ASTM C586、ASTM C1293、ASTM C1105) 對花蓮溪與木
瓜溪骨材進行試驗,結果發現當鹼含量較高時 (Na2Oe.q.>2.0),
花蓮溪與木瓜溪骨材均出現鹼反應性。由於沿海地區屬高鹼環境,
可加速促進鹼-骨材反應之發生,因此關於花蓮溪及木瓜溪骨材
之運用須加以注意。

( 3 ) 針對台九線公路花蓮至台東段之橋樑所進行的鹼-骨材反應調查發
現,和榮大橋、豐平橋、鳳林橋、馬太鞍溪橋、中興橋、大富橋、富
裕橋、馬蘭鉤溪橋及與台九線沿線平行之鐵路橋 (共有九座) 均
發生了疑似由鹼-骨材反應所造成之劣化現象,由於這些混凝土
橋樑所使用的骨材均為當地骨材,針對此區域骨材之性質與反
應性,以及橋樑劣化的真正原因,有必要進行更詳細分析與調
查。
( 4 ) 由於水泥製程的改變以及添加物的運用,使得混凝土鹼含量逐漸
提高;又台灣位處亞熱帶地區且四面環海,氣候溼潤,水分充足,
地質複雜、岩種多樣,欲避免混凝土構造物發生鹼-骨材反應,選
用良質骨材為根本之道。為確保混凝土工程之耐久性,相關工程

29
在選用骨材前應先進行相關的鹼-骨材反應之檢測試驗,並應建
立台灣地區骨材之鹼反應性資料庫,以避免鹼-骨材反應的危害。
( 5 ) 當混凝土構造物已發生因鹼-骨材反應導致的龜裂情形,可利用防
止水分繼續入侵的表面被覆法、裂縫封阻法或兩者並用,以及改
變反應生成物的電學處理進行保護修補的工作,但由於此類補強
措施所費不貲且修補工作曠日費時,因此事先的預防依然是最好
的防治策略。

30
參考文獻

1. 李建中,「公共工程砂石供需問題與因應之道」,國立中央大學土木
工程系邀請演講資料,中壢 (1997)。
2. 王櫻茂、吳振成、楊宏儀、田永銘、陳裕新,「台灣地區鹼-骨材反應特
性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NSC78-0410-E006-20,
共98頁 (1989)。
3. 楊世和,「台灣東部反應性骨材之探討及分析」,碩士論文,國立中
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中壢 (1997)。
4. 田永銘、楊世和,「台灣東部反應性骨材之探討及分析」,East Asia
Alkali-Aggregate Seminar, Tottori, Japan, pp.13-26 (1997).
5. 陳仁達,「花東地區鹼-骨材反應及防治方法」,碩士論文,國立中
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中壢 (1998)。
6. 田永銘、楊世和、彭柏翰、王淑慧,「台灣的鹼-骨材反應問題與對策」,
土木水利,第二十六卷,第一期,第78-94頁 (1999)。
7. 林晏吉,「花東地區鹼-骨材反應之成因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
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中壢 (1999)。
8. 王淑慧,「台灣地區岩石之鹼-骨材反應潛能研究」,碩士論文,國
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中壢 (1999).
9. Stanton, T. E., “The expansion of concrete through reaction between
cement and concrete,” Proc. American Soc. Civil Engineers, Vol.66, pp.
1781-1811 (1940).
10. Gillott, J. E., “Alkali-aggregate reaction in concrete,” Engineering
Geology, Vol. 9, pp. 303-326 (1975).
11. Stanton, D. E., “Expansion of concrete through reaction between cement
and aggregate,” Proc. ASCE Vol.66, pp.1781-1811 (1940).
12. Hadley, D. W., “Alkali reactivity of carbonate rocks expansion and
dedolomitization,” Proceeding Highway Research Board, Vol. 40, pp.
462-474 (1961).

31
13. Gillott, J. E. and C. A. Rogers, “Alkali-aggregate reaction and internal
release of alkalis,” 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Vol. 46, pp. 99-112
(1994).
14. Swamy, R. N., The Alkali-Silica Reaction in Concrete, 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 (1992).
15. Hobbs, D. W., Alkali-Silica Reaction in Concrete, Thomas Telford,
London (1988).
16. 王櫻茂、吳振成、楊宏儀、田永銘、許智能,「以普蜀蘭混合材料防制
鹼-骨材反應(一)」,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NSC79-0410-E006-
32,臺北 (1990).
17. 王櫻茂、楊宏儀、田永銘、許智能,「以普蜀蘭混合材料防制鹼-骨材
反應(二)」,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NSC80-0410-E006-27,臺
北 (1991).
18. 褚炳麟、顏聰、盧俊寬,「台灣西部地區砂石料源鹼質反應調查研究」,
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研究報告,臺北 (1994)。
19. Duchesne, J. and M. A. Berube, “The effectiveness of supplementary
cementing materials in suppressing expansion due to ASR︰another look
at the reaction mechanisms part1 ︰ concrete expansion and portlandite
depletion,”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24, pp.73-82 (1994a).
20. Duchesne, J. and M. A. Berube, “The effectiveness of supplementary
cementing materials in suppressing expansion due to ASR: another look
at the reaction mechanisms part2 ︰ pore solution chemistry,”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24, pp.221-230 (1994b).
21. Shayan, A., R. Diggins and I. Ivanusec, ”Effectiveness of fly ash in
preventing deleterious expansion due to alkali-aggregate reaction in
normal and steam cured concrete,”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
26, pp. 153-164 (1996).
22. Diamond, S., ”A review of alkali-silica reaction and expansion
mechanism, alkalis in cement and in concrete pore solutions,”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Vol. 5, pp.329-346 (1975).

32
23 謝文凱,「抑制鹼-骨材反應之基礎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土木工程研究所,中壢 (1997)。
24 Wang, J., “Control of ASR expansion by coatings,”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lkali-Aggregate Reaction, Melbourne, Australia, pp. 622-
629 (1996).
25 Stark, D. C., “Lithium salt admixtures-an alternative method to prevent
expansive alkali-silica reactivity,”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lkali-Aggregate Reaction, London, pp.1017-1025 (1992).
26 Davies, G., and R. E. Oberholster, “An interlaboratory test programme on
the NBRI accelerated test to determine the alkali-reactivity of
aggregates,” National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CSIRO, Special
Report BOU 92, Pretoria, RSA, pp.150-1165 (1987).
27 Davies, G., and R. E. Oberholster, “Use of the NBRI accelerated test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mineral admixtures in preventing the alkali-
silica reaction,” Cem. Concr. Res., Vol. 17, pp. 97-107 (1987).
28 Oberholster, R. E., “Alkali reactivity of siliceous rock aggregates :
diagnosis of the reaction testing of cement and aggregate and prescription
of preventative measures,” Alkali in Concrete Research and Practice,
Copenhagen, Danish Concrete Association, pp. 419-433 (1983).
29 Oberholster, R. E., and G. Davies, “An accelerated method for testing the
potential alkali reactivity of siliceous aggregates,” Cem. Concr. Res., Vol.
16, pp.181-189 (1986).
30 Wigum, B. J. and W. J. French, “Sequential examination of slowly
expanding alkali-reactive aggregate in accelerated mortar bar testing,”
Mag. Concr. Res., Vol. 48, pp. 281-292 (1996).
31 Shayan, A., R. Diggins, D. F. Ritchie, and P. Westgate, “Evaluation of
western Australian aggregates for alkali-reactivity in concrete,” Proc. 7th
ICAAR, pp. 247-252 (1987).
田永銘,楊世和,彭柏翰,王淑慧, 1999, "台灣的鹼—骨材反應問題與對策", 中國土木
水利工程學會會刊,第二十六卷,第一期,第78~94頁。

33
田永銘, 楊世和, 王淑慧, 2000, "台灣東部骨材鹼反應潛能研究",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
學刊。(已接受)

34
作者簡介
田永銘
 現職: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
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
 經歷:Cambridge University Engineering Department Visiting Scholar
從事台灣的鹼-骨材反應問題研究已有十三年的經驗。
發表有關鹼-骨材反應問題的論文、著作二十二篇。
 專長:1.岩石力學 2.工程地質學 3.岩石工程 4.大地工程 5.鹼-骨材反應
 聯絡方式:中壢市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
TEL:03-4227151-4146
E-mail;ymt@cc.ncu.edu.tw

3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