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吶喊自序心得

吶喊自序中的第一段指出全文的文眼在於「夢」,而

「夢」指的是魯迅他對於青年時所追求的理想最終未能實

現而感嘆,一方面覺得因為已經嘗試過去實現而感到歡欣

雀躍,一方面又因為他的理想沒有人能夠理解而感到寂寞

難耐。

從文章的第二段開始,魯迅開始敘述自己的經歷過程,

從一開始給父親看醫生的故事內容中,可以看出清末民初

時期的中國社會黑暗的一面,這也埋下了魯迅他後來立志

從醫的伏筆,之後在南京求學時的經歷,更加深了自己打

算學醫的想法,不久之後魯迅進入了清朝政府在自強運動

的環境之下,所興建的江南水師學堂學習洋務,而在這段

求學過程中,他了解到了用中國民俗療法給父親治病是件

多麼荒謬的事,在留學日本後,有一位教導微生物學的教

師,在課餘時間放的畫片上面出現了他許久不見的同鄉,

在這群中國人裡,其中一個被綁在中間,而周圍則站著許

多他的同胞,被綁著的那個人將要因給俄羅斯人做了間諜

而被斬首示眾,眼看著自己的同胞將要被取了性命,周遭

的人卻露出麻木且一副無關緊要的表情,這顯示出了當時
中國人對自己同胞生命的漠視,也恰恰證明了中華傳統民

族精神幾乎消失殆盡。幹擬將掰靠夭看不到我吧

看到這些畫片,魯迅認為從醫對拯救社會幫助不大,真

正能夠幫助到中國人民的只有文學,他認為文學能改變精

神,中國人需要的治療,不再於身體而在於心靈。因此他

與幾位同志創辦了《新生》雜誌,但最終卻因為經費不足

種種原因以失敗告終,魯迅再次感到了寂寞,他覺得最無

奈的並不是他的理想遭到多少人的贊成或反對,而在於無

論他如何振臂高呼他的理想,他的同胞中卻沒有人應和,

因此他開始麻醉自己的靈魂。

之後一位朋友來找他寫《新青年》
,當時的魯迅做了一個

鐵屋子的比喻,如果一間鐵屋子無窗戶而使人萬難逃脫,

而在這鐵屋子裡面有一群熟睡的人們,讓他們無聲無息地

死去會不會比叫醒他們再讓他們感到毫無希望而痛苦的死

去還好呢?但另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叫醒了他們,會不會有

希望逃脫出來呢?我認為這是個很困難的問題,即使是現

在也對我們來說相當困難,前段時間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

決定以安樂死結束他的生命,有些人會覺得應該和病魔奮

戰到最後一刻,但痛苦地活著真的會比安心地死去好嗎?
我想這是魯迅當時猶豫的關鍵,但他最終還是決定喚醒那

些人去賭那一點點的希望,他覺得既然是希望那就是不可

抹殺的,那怕只有一斯渺茫的希望,於是答應去寫文章,

這也是他開始寫小說的開始,一直到他寫到能出集,他將

他寫的一些小說集結起來,取名為《吶喊》
,我覺得吶喊這

個名子不僅僅代表著魯迅想要將自己的理想吶喊給社會

聽,更是為了吶喊給當日的寂寞聽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