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在短诗《一段柳木支柱的命运》中,作者郭安文描写了在工业时代后期,一个废弃

的采矿场中一段年轻的柳木,如何从无忧无虑的青年状态过渡到在采矿场深深的忧
郁和失望直到最终的倔强。作者巧妙的托物言志,表面上是在描写柳木,实际感叹
了柳木在逆境中不屈不挠、顽强生长的精神。

本诗在结构的安排上十分精妙,再辅以开头与结尾的强烈对比,使得诗作浑然一
体,成功地抒发了作者内心所想。《一段柳木支柱的命运》第一节,由“春暖”开始
描写,鲜活地刻画了柳木在青春时的自然美好。在这一部分,行文风格是十分正面
活泼的,明显地向读者展示了这一段支柱的曾经是那样无忧无虑。而第二三四节则
话风一转,开始描写被“砍伐下来”的柳木是在一个“泛滥着腐臭”的地方成为了一段
支柱。作者借此影射了在艰苦的环境中更能够激发人的潜在意志的道理。少了第一
段美好的春色的感慨而多了“空旷无人”、“废弃”、“腐臭”这样极端负面的语言,诗
人无奈地感叹这段柳木已经回不到从前、只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坚强生长。而后
作者又重复了在第一段中描写过的景象:鱼和水、梦和鹅、树木和阳光,虽然没有
直接写出沧海桑田,但是却暗示了柳木所遭遇的巨大变化,给读者造成了一种希望
落空的空虚感,悲伤和同情在这样的前后呼应中油然而生。作者由此带领读者深刻
体会柳木的经历,使得最终柳木的不屈不挠合情合理又使人信服。在全诗的最后两
行,柳木“让纤细的枝干仍然倔强地/长出一支/顶天立地的绿来”又将全诗推上新
的高潮。在描写柳木的艰苦环境之后,单用一个“绿”字就描绘出了生机,是本诗的
点睛之笔。这样精妙的结构和强烈的对比使得《一段柳木支柱的命运》层层推进,
兼具可读性和思想性,成功地将读者带入所描写的柳木的情境中去,体现了诗人的
巧妙用心。

本诗在旋律和节奏的排布上也别具匠心。文中有多处不寻常的停顿不仅为整个诗作
增添了音韵美,更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穿透表面、直达内心的思考。第一处和第二
处“记忆中 河里的鱼”和“星星 却一直没有抵达”,这里的停顿在表面上来看是从整
体到细节描写的分割,但如果没有停顿,描写就会平铺直叙、毫无波澜。短短的分
割就抓住了后续描写的“神”,形散神聚,使读者在阅读时自然地带入作者的情感,
体验了短暂的美好和长久的失望之后,更好地理解这段柳木的“顶天立地”是多么的
难能可贵。第三处是在最后一节,“煤 采空了/人 撤离了/你 被遗弃在这里”,
留给读者一个思考的空间。这段对逆境的描写加深了读者悲伤的情感,并成为了后
续柳木坚强、不放弃的铺垫,更好地将文章的情绪推向高潮。第四处是“但你知道
从此”,作者巧妙的借用了双关,写出了柳木生长背后的深刻含义。这里既可以理
解成为作者对柳木的直接呼告,也可以理解作“你知道……”实是对读者无奈的表
达。不同的理解方式,不但没有产生歧义,反而增添了文字的层次感和丰富感,成
功地塑造了柳木在逆境中顽强不屈的形象。这几处停顿不仅很好的把控了行文的韵
律,也引领着读者的情绪节奏,逐渐将逆境中倔强生长的柳木的形象建立起来。

《一段柳木支柱的命运》一诗还运用了移就的修辞手法,将柳木永不言败的精神描
写的淋漓尽致。如在第四节中,诗人写:“只是你没有哭出声来/你紧紧地咬住下
唇/吸吮着顶板的淋水和潮气/紧抓住大地的骨骼和筋脉”,将本属于人的动作用
来描写柳木,让读者更能切身的体会到这一段柳木是通过了怎样一段艰苦的努力抗
争才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一枝“绿”来。移就的使用不仅生动形象地塑造了柳木顽强奋
斗的不屈形象,还叩问读者的灵魂:这段柳木究竟有多么强大的力量支持着它继续
生长?移就这一手法使人切身体会到柳木所处环境的艰难,而更是突出了在艰难环
境下奋力生长,紧紧地咬住下唇而不诉苦、哀嚎,吸吮一切能得到的资源,紧紧抓
住一切能维持自己的东西,倔强地生长。作者由此毫无保留的抒发柳木永不言败、
顽强生长的积极精神,烘托出了全诗的主题。

《一段柳木支柱的命运》一诗在语言上简洁明了,却短小精悍、颇具深意,有着耐
人寻味的风格。在结构上错落有致、一波三折。在生动鲜活的移就和抑扬顿挫的停
顿的带领下,读者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了这段柳木的故事以及“命运”的真正含义,并
进一步为柳木不屈不挠、顽强生长的精神所感染、打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