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王维《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弓声强风一起呼啸!英武的将军飞驰在渭城
的郊野狩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枯草茫茫,挡不住猎鹰敏锐的双眼;积雪溶尽,疾驰的马蹄越发
轻快。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转眼之间,马队穿过新丰市,回到细柳营中。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再回首,遥望那挽弓射雕的地方,暮云笼罩着一片平静的原野大
地。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其诗画成就非常
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与孟浩然合称
“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
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
理。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诗歌创造背景
从诗篇遒劲有力的风格来看,此诗是王维前期的作品,是一首写
将军打猎的诗。

诗歌主题思想
诗的内容不过是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却写得激情洋溢,豪放有
力。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遣词用字准确
锤炼,巧妙地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

诗歌赏析
首联(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风劲角弓鸣”,未及写人,先全力写其影响。风声与角弓声彼
此相应:风之劲由弦的震响听出,弦鸣声则因风而益振。
“角弓鸣”三字已带出“猎”意,能使人去想象那射猎场面。劲
风中射猎,该具备何等手眼!这就唤起了读者对猎手的悬念,待
声势俱足,才推出射猎主角来:“将军猎渭城”。这发端的一笔,
胜人处全在突兀,能先声夺人。
沈德潜:两句“若倒转便是凡笔”

颔联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平原草枯,积雪已消,冬末的萧条中略带一丝儿春意。“草枯”
“雪尽”四字如素描一般简洁、形象,颇具画意。
“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绝无滞

“草枯鹰眼疾”不言鹰眼“锐”而言眼“疾”,意味猎物很快被
发现,紧接以“马蹄轻”三字则见猎骑迅速追踪而至。这两句具
体描写纵鹰击捕,怒马追逐,进一步渲染了打猎的气氛,细致地
刻画出打猎的场面。
第三与第四句读起来虽各表一意,但却意脉相承,属于“流水
对”。

以上写出猎,只就“角弓鸣”、“鹰眼疾”、“马蹄轻”三个细
节点染,不写猎获的场面。一则由于猎获之意见于言外;二则射
猎之乐趣,远非实际功利所可计量,只就猎骑英姿与影响写来自
佳。

颈联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颈联紧接“马蹄轻”而来,意思却转到罢猎还归。虽转折而与上
文意脉不断,自然流走。言“忽过”,言“还归”,则见返营驰
骋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
“新丰市”、“细柳营”两地相隔七十余里。 “细柳营”本是
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用来就多一重意味,似谓诗中狩猎的主人
公亦具名将之风度,与其前面射猎时意气风发、飒爽英姿,形象
正相吻合。这两句连上两句,既生动地描写了猎骑情景又真切地
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受和喜悦心情。

尾联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写到猎归,诗意本尽。尾联却以写景作结,但它所写非营地景色,
而是遥遥“回看”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
“射雕处”出之于《北史·斛律光传》,作者借此以暗示将军的
体力强,箭法高的意思。
此景遥接篇首,首尾彼此呼应,适成对照:当初风起云涌,与出
猎紧张气氛相应;此时风平云定,与猎归后从容自如的心境相称。
写景俱是表情,于景的变化中见情的消长,堪称妙笔。诗的这一
结尾遥曳生姿,饶有余味。

总结
《观猎》有三大妙:
第一妙:章法之妙
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
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相连,体合五律。

第二妙:句法之妙
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至如
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
- 三地名:渭城,新丰市,细柳营
- 用典:运用《北史·斛律光传》中的“射雕手”

第三妙:字法之妙
“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
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

所有这些手法,都能巧妙地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