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 33卷 第 1期  四 川 兵 工 学 报  201

2年 1月 

【武器装备理论与技术】
 

某 型 火 控 雷 达 组 网诱 偏 ARM 研 究 
黄 鹏 ,
季新 源 ,
邱 一文 
(桂林空军学 院 a
.研究生 队 ;b.
防空反导系 ,桂林 541
000)
 

摘要 :
文章通过 分析 ARM(反辐射导 弹)的特点与局 限 ,
从火控雷达组 网诱 偏 ARM 工作原理 出发 ,
研 究在不 同 ARM参数 和 
不同雷达配置 间距下火控雷 达的生存 概率 ,
并 给出某 型火控雷达组 网抗 ARM 的配置要 求与建议 。
 
关键词 :
火控雷 达组网 ;
诱偏 ;
ARM 
中图分类号 :
E9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
6—07
07(
201
2)O1—0
029—04
 

反辐射导 弹(ARM)是 现代 雷达 面 临的 “四大威 胁 ”中最具  2)ARM 的导 引头 角分 辨力 差。 由于受体积的限制 ,


天线 的 
毁灭性的一种 ,
它在战场上 的作用 主要是直 接压制敌 辐射源 ,
为  尺寸较小 ,
所 以分辨角大 ,
抗两 (
多 )点源干扰的能力差 ;
 
己方飞机 的突 防和空 战提供 支援 ,
摧 毁武 器平 台和杀 伤操 纵人  3)ARM是一 个很 强 的红外 辐射 源 ,
飞 向雷 达径 向速度 很 
员。ARM不仅实现 了对 防空武器的“硬杀伤 ”,
而 且还对作 战人  大,
明显大于飞机 ,
容易被雷达识别 ;
 
员形成 巨大 的心理压 力 ,
直接 影 响部 队战斗 力 的正常 发挥 。从  4)工 作 频 率 范 围有 限 ,
不 能 将 敌 各 种 雷 达 的频 率 包 括 
近几年几场局 部战争来 看 ,
反辐射 导弹 的技 术不断更 新 ,
性能不  进去;
 
断提高 ,
其 寻的头覆盖频谱更宽 、
速度更 快 、
制导精度更 高 、
战斗  5)ARM需在 载机 平稳 飞行段进行发射 ,
即发射 前载机必须 
威力 更大 、
攻击 模式更 灵活 、
且具 备 了抗 雷达关 机能 力 ,
使 其 战  有 平稳 飞 行 段 ;
 
斗威力倍增 。ARM 己经成为现代 战争 中的重要 武器 ,
是 取得制  6)载机所 载 ARM数量有 限,
一般为 1—2枚 。上述 弱点均 
空权不可缺少 的重要手段 。因此 ,
ARM作 为防空 雷达 的重大威  可作为对抗 ARM 的依据 。
 
胁之一 ,
将 其 纳 入 火控 雷 达 的 防 御 范 围 ,是 一项 十 分 紧 迫 的 
任务 。
  2 火 控 雷 达 组 网对 抗 ARM 方 法 


  ARM 特 点 与 局 限性  目前对抗 ARM可采取单部 雷达抗 ARM和雷达组 网体系抗 
ARM。从抗 ARM 手段一
L可分为反 侦察 、
反截 获 、
告警 、
诱偏 、
辐 
1.1
  ARM 主 要 特 点 分 析  射控制和收发分 离等 六种 。这些 途径 与手 段既 可 以协 同使 用 ,
 
通过 现有资料的分析和总结 ,
现役 ARM 的主要特 点有 :
  也可独立使用 。火控雷达可从 空域 、
时域 、
频 域及具体 战术措施 
1)飞行速度快 ,
射程远 ,
雷达反射面积小 ,
隐蔽性好。
  几 方面防 ARM攻击 ,
在 战区 内多部相 同体 制雷达 协 同运用 、
设 
2)采用多种 复合制导方式 ,
命 中概率高 。
  置假辐射源等 ,
这样 不仅 能保 证情 报 的连续 性 ,
而 且还 使 ARM 
3)智能化程度 高 ,
还能在敌雷 达警戒 区域上 空执行 长时 间  迷 盲或使其攻击成功概率下 降。
 
的巡逻 飞行 ,
具有 自动捕 获和锁定 目标能力 。
  火控雷达组 网抗 ARM 的方 法可以从 以下几种入手 :
 
4)具有先 敌攻 击优 势。
  1)闪光轮换工作方式 
5)可低空发射 ,
增加 了捕获难度 。
  ARM局限性之一是 对辐 射源 的高度 依赖 性 。ARM攻 击 的 
1.
2  ARM 局 限 性 分 析  初始阶段 即是 被动 雷达 导 引 头对 辐射 源 的频 率 和空 间搜 索 过 
任何先进 武器都有其 自身 的弱点 ,
ARM也 不例外 。ARM 的  程,
辐射源 的频率 和 空 间位置 是 ARM 选择 目标 的 2个 首选 参 
弱点是 由体制 、
技 术条 件 造 成 的,
也 受 制 于最 佳作 战 效果 的需  数 。火控 雷达 网在指挥信息 系统 的协调控制 下 ,
分 时工作 ,
信 息 
求 。这 些 弱 点 … 主要 表 现 在 :
  共享,
共 同完成 作战 空域 的火力 单元控 制任 务 。这种 工作模 式 

)对辐射源 的依赖性 。ARM 的导引头大多是被动体 制 ,
需  称之为闪光轮换 工作模 式 。在 这种模 式下 ,
网内火控 雷达 的轮 
收到辐射源 的照射 ,
才能确定所要 攻击 的辐射源 ;
对于 已发射 的  流不定 时关 机给 ARM构成 闪烁 电磁环境 ,
使 跟踪方 向、
频率 、
波 
ARM,
采取关 天线 、
大 角度转 天线 等手 段 ,
可 降低 其命 中精 度 和  形 混淆 。闪光轮换工作 的组 网火控 雷达相 当于一部火控 雷达 随 
毁伤效 果。此外 ,
由于 ARM 导 引头 自动跟踪辐 射源 ,
所 以可 能  机 变换工 作频段 、
重 复频率 、
发射 功率 等参数 和工作地 点 ,
使得 
被诱饵欺骗 ;
  被 动雷达导引头始终处于搜索 阶段 ,
最终 导致 ARM找不 到 目标 

收 稿 日期 :
2011—11—1
7 
作者 简介 :
黄鹏 (1
985一 ),
男,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 事防空兵作战指挥研究 。
 
30
  四 川 兵 工 学 报  ht
tp:
//s
cbg.
jour
ser
v.c
om/ 

而不 能进行有 效的攻击 。
  点;
使得 ARM在角度上无法 区分相 邻雷达 ,
落入 两雷达之 间 ,
以 
2)同步 同参数工 作方式  达到保护雷达 的 目的。
 
ARM 的局 限性 之二是被动 雷达 导引头 的分辨 角较大 ,
多 雷  设有 Ⅳ个 (
通 常为 3—4个 )火控 雷达 构 成诱 偏态 势 ,
设 受 
达诱偏干扰抗 ARM攻击就是根据 ARM的这一局 限性 而采取 的  ARM攻击 的火控 雷 达位 置为 坐标 原 点处 。其余 火控 雷 达坐 标 
措施 。多雷达诱偏 系统 由若干雷达组 成 ,
它 使得 ARM 的被 动雷  为(
 ,Y 
, ),
发射 的信 号形式与雷达信号相 同 ,
载频一致 。
 
达导 引头的跟踪误 差增 大 ,
从 而起到 保护 雷达 的 目的。组 网火  Z 

控雷 达的同步 、
同参数工作模式 ,
是指在指 挥信息 系统 的协 调控 
制下 ,
以相同 的工作参 数 ,
同步工 作 ,
信 息共享 ,
共 同完 成某空 域 
的火力控 制任 务 。当网 内火控 雷达分 布较 近 ,向同一空 间 同步 
辐射 同参 数的 电磁波 时 ,
由于组 网的雷 达相互 同步 ,
频率 稳定 ,
 
各雷达采用不 同且互 不相关 的幅度 或相 位编码 ,
所 以 它们虽 同 
时工作却互 不影响 ;
而对 被动 雷达 导 引头 引入大 范 围的角度 起 
伏变化或 者雷达角 噪声 ,
从 而造成 被动 雷达 导 引头产 生错误 控 
制,
致使 ARM失效 。
 
3)火控 雷达通过组网对 ARM有 较强的告警能力 。
 
相对 于单个火控雷达独 立作 战而言 ,
由于实现 了组 网作 战 ,
  图1
  雷达 组 网诱 偏 ARM 示 意 图 
只要 网 内 有 一 个 火 控 雷 达 探 测 到 ARM ,
则 网 内 皆知 ,
从而可迅速 
此 时 ARM始终 以远场 的瞄准轴作为攻击 方 向 ,攻击 的是各 
给被 攻击 雷达提供告警信 息 ,
提高 了网内雷 达的生存 能力 。
  雷达的功率质心 , 即图 1中的 M 点 。功率 质心 的公式㈦ 如下 :
 
4)实施 支援或佯攻策 略,
增强整体抗 ARM 能力 。
  Ⅳ 

当判定敌发射 ARM后 ,
组 网中心 站可选择最 有利 的高炮连  ∑P
 
=  

提供火力 支援 ,
通 过拦截 ARM 载机 消灭 其发射 平 台 ,
或直 接拦 
∑P
 
截 ARM,
以掩护 受到攻击的雷 达 ;
在 组 网中心站 的协 调下 ,
可选 
Ⅳ 
择 1—2个火控雷 达作为诱饵 ,
对 PRS引入 了大范 围的角度起伏 
∑Pl
Y 
变化或雷达角 噪声 ,
从 而造成 PRS产生错 误控 制 ,
致 使 ARM失  Y=上;
一一 
) (1
) 
效,
以掩 护其他火力单位实施拦截 。
  ∑P 
5)组 网后便 于组 织对 ARM载机 的集火射击 。
 
受敌发射 ARM攻击 的火控雷达 ,
可立 即关闭天线 或与相邻  ∑ 
z=
  J
一一 
的火控雷达构成诱偏 态势 ;
未受 敌攻击 的火控雷 达 ,
可 为相邻 的 
∑P
 
火力单元提供诸元 ,
以便 同时向 ARM或载机发起集火攻击 。
 
当 ARM 向 目标雷达发起攻击之初 ,
导 弹到两雷 达的距 离远 
可 以看 出 ,
在对抗 ARM 的过 程 中 ,
火 控雷 达组 网实 现 了雷 
大于两雷达 之间距 ,
且导 引头分 辨角 0≥A0(导 弹与雷 达 问的夹 
达情报 的实时 共享 ,在组 网 中心 站 的统 一 指挥 和 协调 下 ,
对 抗 
角 ),
这时导 弹按 上述 所示规律 瞄准 目标 ;
ARM 在追踪 接近 目标 
ARM 的能力 得到 了增强 ,
生存 能力得 到 了明显提 高。初步 具备 
的过程 中 ,
两雷达与 导弹间形 成 的夹 角不断 加大 ,
当 0≤A0时 ,
 
了体 系对 抗 ARM 的 基 本 条件 。下 面 针对 火 控 雷 达 组 网诱 偏  导引头分辨 出并 稳定跟踪单一 目标 雷达 ,
此时 ARM 会 以最 大过 
ARM 进 行 阐 述 。
  载修正失误距离 。如图 2所示 ,
设 两雷达 A、
B间距 为 d,
ARM 分 
辨角 为 0,
攻击俯 仰角为  ,
当 ARM距离 功率质心 M 点为 r时恰 

  火 控 雷 达 组 网 雷 达 对 ARM 诱 偏 原 理  好将两 雷达分 辨 开 ,
并 以最 大过 载 调整 攻 击 方 向 ,
最终 命 中 Ⅳ 
点,
设 C点为 ARM此时坐标点 G到 AB延 长线 的垂线 。根据 质 
火控雷达可 以利 用 ARM 的对辐 射源 的高度 依赖 性 和被 动  心定理可知 ,
GM将 LAGB平分。
 

雷达导引头分辨角 较大 的缺 陷进 行火 控雷 达 网的设置 ,
灵 活运 
用火 控雷达组 网工作模 式 ,
能够达 到抗 反辐射摧毁的效果 。
 
所谓雷达组 网诱偏 系统是指组 网雷达 由一 部主雷 达和若 干 
部辅助雷达组 成 ,
主雷达 与辅 助雷 达协 同工作 ,
使得雷 达系统 对 
ARM形成诱偏 态势 。作 战时若 某一 火控 雷 达受 到 ARM 攻击 ,
 
则同步控制 火控雷达 信号 ,
使相 邻 火控雷 达在 同一 时 间辐射 和 
主雷 达相 同的 电磁波 ,
其辐 射 的时间 、
方向、
功率 大小 等根据 火 
控雷达 的配置 和 ARM位置进行实 时调整 ,
以使诱偏 系统信 号与 

 , )
  (
 ,Y 
) 
雷达信号 同时到达 ARM 的导 引头 ,
当 ARM 的雷 达角 分辨率 不 
能区分 主雷达 和 辅 助雷 达 时 ,
ARM 通 常 跟 踪 两者 的能 量质 心  图 2  ARM 与 雷达 之 间 关 系 图 
黄 鹏,
等 :某型 火控 雷达组 网诱 偏 ARM研 究  31
 

则 ARM修 正的距离值 MN为  :


  式 中:
A 为网 内第 i部雷达 的重要性 权重 因子 ,
取 值时可 以认 为 

  ,2 
网 内骨干雷达的权重 因子较大 ;
P 为 ARM 对 网内第 i部 雷达 的 
△  …  (2)
 
毁伤概率 ;
N为 网内雷达 的数 目。
 
式 中:
  =nma
x g;
n一 为 ARM 最大过载 ;
g为重力 加速度 ;
r为 
ARM到 理论 落点的距离 ;
Vm为 ARM速度 。
 
5 火 控 雷 达 组 网诱 偏 ARM 配 置 分 析 
根据几何定理 可知 :
 

r : — — — — — — — — — —  
_————————一  
I f
 
3  5.1
  各 种 情 况 下火 控 雷 达 组 网 诱 偏 ARM 生 存 概 率 

co
t(
 一号)
一t(
 +号)
].
si

  一  5.1.1
  不 同 ARM 攻 击速 度 与 火控 雷达 配 置 间距 时 火控 雷达 生 

当两雷达之间的 间距 d设 置不 当时 ,
ARM在 到达 其分辨 角  存 概 率 的 变化 

后跟 踪某 一 目标 ,
极 有可能会 命 中 目标 ,
或虽 然不命 中但是落 点  根据式 (
2)、
(3)、(
6),
设 ARM 速度 分别 为 2M、
2.5M、
3M,
 
离 目标很 近 ,
由于 ARM 的杀伤 半径 和命 中误差 的原 因 ,
也会 对  导引头分辨 角 0=2
0。,
最大 过载 r

… =1
0,攻击 迎角 o
l=6
0。,
ra 
目标 造成破 坏 。如果 ARM 飞行 速度极快 ,
过载能 力有 限 ,
若 两  =
35
 m,
CEP=2
5 m,
火控雷达配 置间距 不 同时的生存概 率如 图 
雷达 间距 选择适 当,
ARM 最终将 不能完 全修正 失误 而落在两 雷  3所 示 。
 
达之间。即 AN>r
a+CEP,
根 据几何定理得 :
 
AN = AM — MN = 



ot

 一手)
  衄d̈
  眺  辞 
壁 


ot

a一÷)
 (a
+÷)
]2[

0l

a一÷)
_c
0f

 +÷)

2*S

  心 

蚪 

a+CEP  (4)
  啦  1   1   O   O   0  O  
1   0   9   8   7  6  
1   0   O   0   O   O  O  

根据诱 偏原 理 的分析 ,
除 了雷达功 率 、
信号形 式外 ,
雷达 之  O   9   8   7   6   5  4  

间配置间距也是 一个 重要参 数 。配 置 问距 有 两种选 择 :


一是 使 
ARM在 失控前保证多部雷达共 同处 于导 引头分辨 角 内 ;
二是 适 
200  400  600  800 1
 oo0 l
 200 l
 400 1
 600 1
 800 
当选 择间距 ,
使 ARM 虽然 能在 失控 前分 辨 出某 一 雷达 ,
但 由于  火 控 雷 达 配 置 间 距 

惯性 ,
在 时 间上有 可能来不 及转 向命 中 目标 ,
因此 ,
这 样就可 能 
图3
  不 同 ARM 速 度 和 配置 间距 下 火控 雷 达 生 存概 率 
存在 一个 最佳间距 。由于 ARM 的控制是受其 自身参数 决定 的 ,
 
要在 ARM 失控前受到雷达 的影 响存 在一定 的难度 ,
但可 以选 择  5.1.
2 不 同 ARM 攻 击 迎 角与 火控 雷 达 配 置 间距 时 火控 雷 达 生 
合适 间距 达到抗 ARM 的 目的。对 雷达来说 ,
最理 想的情况是 使  存 概 率 的 变 化 
ARM 落在所有雷达 的安全距 离之 外 ,
从 而两 者都 被保存 。因此  设 ARM 速度 分别为 3M,
导 引头分辨角 0=2
0。,
攻击迎 角 
选择合适 的距 离和两 雷达 连线 方 向,
可 以得 到诱偏 成功 最大 的  =3
0。、
60。、
90。,
最 大过 载 n
  =1
0,r
a=3
5 m,
CEP=25
 in,
火 控 
概率 。
  雷达配置 间距不 同时的生存 概率如图 4所示 。
 

4 火控雷达对 ARM 诱偏后生存概率 


讳 

4.
1  单 发 ARM 对 单 个 火 控 雷 达 的 毁 伤 概 率  壁 
妇 

因为 ARM对雷达 的毁伤 是破 片毁伤 ,


因此 当雷达诱偏 系统 
未工作 时 ,
单发 ARM 对单个火控雷达 的毁伤概率  为  啦 

Q = 1一o.
5  (
5) 
式 中:
ra为 ARM 的有效杀伤半径 ;
CEP为 ARM攻击 目标时瞄准 
轴距离偏差 。
 
当 ARM受 雷达诱偏时 ,
雷 达的生存概率 即抗摧毁效能 为 :
 

1一Q =o.
5 l
争 一
  (
6) 
图 4 不 同 ARM 攻 击 迎 角和 配置 间距 下 
式 中:
△为 ARM 修正 目标后 ARM 的偏移距 离 ;
d为 两火控 雷达  火控 雷达 生存 概 率 
的间距 。
 
4.
2  ARM对整个 火控雷达 网的毁伤概率  5.1
.3  不 同 ARM 导 引 头 分辨 角 与 火控 雷 达 配 置 间距 时 火控 雷 

以上 是 ARM 对单 部雷 达 的毁伤 概率 ,
ARM 对组 网雷 达 的  达 生 存 概 率 的 变化 

毁伤概率定义  为  设 ARM速度分别为 3M,


导引头分辨 角 0=1
0。、
20。、
30。,
攻 
击迎角  =60。,
最 大过载 n
  =1
0,r
a=3
5 m,
CEP=25
 in,
火 控 

 =∑Ai
P  (
7) 
雷 达配 置间距不 同时的生存概率如 图 5所示 。
 
32  四 川 兵 工 学 报  ht
tp:
//s
cbg.
jour
ser
v.c
orn
/ 

6 结 束 语 
讣 
孽 
O   O   0   O   O   0  
l   雌 
O 9   8   7   6  5   4  

刊 
综上所述 ,
火 控雷 达 组 网抗 ARM 的 最佳 配 置 间距 主要 跟 

峋 
ARM 的参数有关 ,
在进行组 网诱 偏 ARM 配置 时 ,
应 当对 敌现 役 
趟 
的主要 ARM使用特 点 、
作 战性 能 、
型号参 数 、
战术使 用及发射 距 
离等指标充分掌握 ,
在配置 时应综 合考虑 以上几 种因素 ,
选取 诱 
偏生存概率较大 的配置间距 ,
合理进 行部署:
 
200  400  600  800 1
 000 1
 200 1
 400 l
 600 1
 800  2 
000  通 常在 实际作战 中我 防空兵 以营 为战术 单位 进行 布 防 ,
因 
火 控 雷 达 配 置 间 距  此可 以在配置上 构成 正三角形诱偏 系统 。先确 定两部 火控雷 达 
之间间距 ,
再根 据 几何 关 系确 定 另一 部 火控 雷 达 的配 置 距离 。
 
图 5  不 同 ARM 导 引头 分 辨 角和 配置 间距 下 
在多雷达诱偏 系统 中,
任 意两部 雷达 之 间的 配置 间距都 必须 满 
火 控 雷达 生存 概 率 
足安全配置 间距要求 。
 
当某部火控 雷达正在遭受 ARM攻击 时 ,
指挥员 应及 时通 过 
5.
2 火控 雷达组网诱偏 ARM 生存 概率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令相邻 火控雷达将天线转 向 ARM 构成诱偏 系统 ,
 
从 图 3可 以看 到 :
在 相 同 的导 引头 分 辨 角 和攻 击 迎角 下 ,
 
对其进行诱偏 ,
并适时组织满足 射击 条件 的火力单 元对 ARM 进 
ARM速度越 快 ,
火 控 雷达 生 存 概率 随 着 配置 间距 的增 大 而 升  行拦截摧毁 。
 
高 。这是 因为 ,
ARM 攻 击速 度越 快 ,当在 相 同 的距 离 分辨 出 攻 
击雷达 和诱 饵雷达时 ,
能调整 的距 离越短 。因此 ,
火控 雷达 可适  参 考文献 :
 
时增大 配置间距 ,
以满 足诱偏 需要 。
 

1 
二 
1』 2  3  4 
]J   5 
1J   6 
1j  

从 图 4可 以看 到 :
当其 他参 数相 同条件 下 ,
攻击 迎 角 O
L越  张肃 ,
曹泽阳 ,
王颖龙.防空 系统 对抗 ARM 攻 击的 对策分 
大,
即 ARM距离 雷达诱偏 系统 越远 ,
可 用于 修正误 差 的时 间越  析[
J].
战术导 弹技 术 ,
200
5(1):
29—33.
 

长,
能够修正 的距 离也越大 ,
因此 允许火 控雷达配 置间距要 求也  陈永光,
李 修 和 ,沈 阳.组 网 雷达 作 战 能 力 分 析 与评 估 
『M].北 京 :
国 防 工 业 出版 社 ,
2006.
 
就越 小。
 
杨涛.
组 网雷达 系统“四抗 ”效能评估方 法研 究[D].长 沙:
 
从图 5可以看到 :
当其他参数相同条件下 ,
ARM 导引头分辨 
国防科技 大学 ,
2008.
 
角越 大 ,
则 意味着 ARM 在分 辨 出两雷 达时 与雷达 的距 离越 近 ,
 
刘钰英 ,
尚朝 轩 ,
韩壮 志.雷达组 网中的两点源反 辐射 导弹 
ARM 修正误差 的时 间越 小 ,
误 差距 离越 大 。反 之 ,
ARM 导引 头 
诱偏仿 真[J]
.空 间电子技术 ,
2006(
4):
19—23.
 
分辨角越小 ,
ARM 分 辨雷 达诱 偏 系统 时刻 早 ,
有 足够 的 时间来  陈建虎.美军反辐射导 弹的发展 历程 和趋势 [
J].
世界 空军 
修 正跟踪误差 ,
当诱 偏 系统 间距 再大 一点 ,
则 ARM 可能就 能够  装备 ,
2008(5):
34—41
. 
完全修 正 ,
因此误 差距 离越小 ,
对 两雷 达的 间距 要求 越严格 ,
其  郑祝龙 ,
夏伟 杰,
周建江.
机 载 火控 雷 达 仿 真 器 目标 探 测 功 
允许的间距范 围更 窄。当 导引头 分辨 角小 到一定 程度 时 ,
即使  能建模 与仿 真[J].重庆科技 学院 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201
1 
火控雷达配置 间距 满 足诱偏 要求 ,
但 因 为火控 雷 达之 间配置 间  (4):1
42—1
46.
 

距过小 ,
ARM 又有一定 系统误 差 ,
而导致 雷达 落入 ARM 杀伤 半 
(责 任 编 辑 周江川 )
 
径 内,
生存概率 降低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