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建筑理论及手法

论文题目 解构主义高层建筑
学生姓名 李宁博
指导老师 李卫东
学 院 建筑与艺术学院
专业班级 建筑 1601
完成日期 2019.12.19
解构主义高层建筑
李宁博
摘要: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但它的哲学
渊源则可以追溯到 1967 年【1】。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中意义是透过什么
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反对结构主
义的解构主义,即反对 Logos 及二元对立。对人类把握宇宙本体的能力感到怀
疑,因为这种能力建立的基础——语言,本身就是不可靠的。解构主义并非一
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

1 解构主义的观点
事物呈现出两个对立的面,事实上是流动与不可能完全分离的,而非两个
严格划分开来的类别。中国的阴阳学说中的,两极相对立又同时融合在一个圆
之中,以及在对方的中心是另一极,这无疑是解构主义的体现。主观与客观两
者之间的界限在很多的情况下是模糊的与相互渗透的,仅仅是客观的断定就离
不开主观的意识。
无意义的符号——在其中,句法、语义和逻辑都土崩瓦解。它既涵盖着矫
揉造作的、隐喻的、愚蠢的机制,但也同样涵盖着呐喊—呼吸,生成—动物,
分子性的生成。【2】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更加强调理性,拒绝不确定,同时
梁柱墙、楼板都有着严格明确的界限,而解构主义所针对的也就是建筑特有的
这些语法,对其进行打碎,叠加,重组,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形式,各个部件之
间的界限模糊了,淡化了自身的本来属性,又赋予其它的信息。建筑仅仅是
“文章本体”(TEXT),需要其他的因素,比如语法,语义,语音这些因素使之
具有意义。【3】
游戏、偶然是解构主义带给人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反阐释的,容易引起
误解。无序的即兴表演,有着分散、缺席的特点,也额外有体现为欲望的活
力,夸张的变化,注重作为建筑使用者人的参与。可以说解构主义是两性同体
与精神分裂的,它的不确定性是对明确存在的反讽,是极为强调内在性的,也
时刻想要将其最大化地表达出来。
“在纹理化与平滑化的操作之中,展现出其他的力,涌现出新的平滑空
间。即便是最为纹理化的城市也会产生出平滑空间。海洋是平滑空间的原型,
山脉、河流是纹理化的原型。平滑空间始终拥有着一种比纹理化空间更强的解
域之力。”【4】纹理与平滑是对立的两种表现,它们分别体现着理性与感性、确
定与模糊,但这并不是说两者间的完全对立。纹理可以用平滑的方式表现出
来,同时,平滑也可以由纹理组成。两者更多的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 语言的不准确性
语言不是直接由说话者的心理支配的。心理的状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
混沌不清的,而作为表的语言却是极为明确的一种符号,作为能指,言语是将
假设的可确定作为自己存在的基础,这也导致了它的不可靠。差别造成特征,
思想离开了词地表达,只是一团没有定形地、模糊不清的浑然之物。在语言出
现之前,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含义的绝对性和原初性是幻想,这一幻想之所以
是幻想,并非因为它是荒诞不经的,而是由于绝对性和原初性的理想被遥遥无
期地延迟了,【5】也即“延异”。德里达的延异体现了解构主义的特点。指出必
然与偶然、理性与情感两者是一种延异的关系。
艺术不再具有“超越性”,艺术成为适应性和沉沦性的代名词,艺术等同
于生活。只有一串串若明若暗的音流在时间中零碎地闪现,零碎、片断的材料
就是一切,它永不会给出某种意义组合或最终“解决”个体经验和人们的生活
永远是个别的、杂乱的、不协调的、否定的。【6】摆脱对概念的崇拜,研究被
中心同一性哲学所放逐的“非概念性、个体性、特殊性”,通过概念去力求超
越概念。

3 解构主义中的未完成
反秩序(anti-order)的概念和在纪念性尺度上意外的概念被动部分地先
于所有地主动性,部分地在所有地主动性本身中获得,其综合地特殊性质——
未完成性,部分被动综合的因素只有通过主动综合在意向性上的激发才成为可
能,而主动性在意向上无论是回溯还是前摄都是无限的,这导致被动综合永远
无法结束。意向的回溯与前进在原则上是无限的,因此,我们无法把握含义的
绝对性。【7】解构主义认为世界是无法被认知的,这是其荒诞不经的表现背后
的基础,打破了对 Logos 存在的武断假设,这就如同去掉了持续限制建筑表现
的一道枷锁,既然连唯一的明确都不存在,那么又有什么是不可以存在的,这
样一种精神分裂出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方方面面,政府的不在场,经济策略
的放任,一次又一次将资本主义引向不可避免的危机。作为假设存在一个终极
Logos 的现代主义,却陷入一个不断自我批判的怪圈。
直观在本源上可能不过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直观”,从本源上说,它不是
对某物的直观。每一体验在一个按其种类和形式来说并非任意的,而是被规定
的关联体中都“需要补充”,那么事物在假设存在的时间、空间之中始终处于未
完成的状态,之间是不明确的,而且这种状态似乎有向准确发展的趋势,但却
只能在未完成中。
如果一个城市的意向十分完整,建筑群体及街道等城市要素能给人一种各
部分之间有机协调,结构完好的印象,这种完好的结构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
立面的。随着人们连续持久地在某个地区生活,则对该地区地印象会不断丰富
和改变,如果该地区地结构变了,则人们地印象也会改变。但是人的主观印象
具有相当顽固的滞后效应,即有一个在较长时期内逐渐改变的过程。人们总是
习惯用已有的记忆去解释和观察新事物。这种对于城市的印象既要继承过往,
又要因现在的变化而对未来造成影响,唯一不变的是一种持续的变化,没有起
点,也没有终点,集体无意识把握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的建筑始终是未完成
的。在设计之前,意义的不确定就像它的作品结构一样不确定,在设计之后,
我们看到了意义的消失,或者说,将作品构造为一个空的形式,最好的城市设
计是未完成的,是精心制造的意义的缺失,当作品在城市中被阅读、被使用、
被各色主体用身体去体验时,这个空间的形式被赋予意义,不只一种。【8】建
筑只有经过主体的体验,才能趋向完成,体验又被持续,以及无限期的延迟,
使得作为被动的建筑始终处于未完成。

4 来自现代主义的批判
反对一切审美方面的虚夸、教条和形式主义
要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赋以今天的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是
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
不承认有单纯形式的问题,只承认有整个建筑的问题
形式并非我们工作的目的,它们只是结果
形式本身是不能独立存在的
把形式本身当作目的,这就是形式主义,这是我们所反对的【9】

密斯在一百年前的观点巧合地可以作为是针对解构主义提出的尖锐批评,
对建筑的解构,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的统
一,这在密斯眼中类似于古典建筑的矫揉造作,完全的形式主义。对形式的各
种打破,却更加显出对形式的重视程度。但是,在一些方面,解构主义与密斯
是契合的,例如建筑要反映所处的时代,无疑,解构主义在后现代主义的洪流
之中是有着巨大的潜力的,它的种种观点不仅有着哲学的根据,在文学上也有
充分的表现,量子力学在物理层面上佐证了其合理性。
解构就不仅是将对立的等级秩序颠倒过来,而且要摧毁这个二元对立赖以
产生的整体思想体系。于是,在场不断地被否定,中心不再存在,二元对立不
断转化为不在场地共存。精神、价值、生命、意识、真理、意义,这一切犹如
枯萎的落叶,在现代思想的深谷飘荡,元话语、元叙事的失效,建筑艺术的传
达方式分为“隐喻”、“词汇”、“句法”和“语义学”四种语言是不可靠
的。

5 解构主义中的表现主义
“他将为意志构筑自己的堡垒,他将征服空气中的向心精神,拉伸弹缩,将那
像皮肤一样紧裹住他的迷罩撑张开,一层又一层地剥去,更高更纯地远离这些
已被创越了的东西。千万个裸露的灵魂,千万个渺小的、消亡的灵魂在等待
着,那些应当在前方注视着他们的目标,一个人间天堂。”【10】表现主义建筑
师赫尔曼·芬斯特林所表达的恰似解构主义追求的。表现主义独特强调的内心
情感,以及对原本形式的有意忽视,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的扭曲和抽象化。
但是表现主义仍然想要强调永恒品质,抽象的情感表达是一种另辟蹊径,有意
扭曲客观事实,但却并不否定它。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
性,相比之下,解构主义发展为主观如同客观一样,也不是真实的,也需要对
其进行否定。表现主义的不连贯、不清晰是想要从侧面表达真实。

5 高层建筑
提取解构主义中的否定二元对
立,将裙楼与塔楼作为“一体”,两
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了,以至于可以
说是不存在。塔楼之上夸张的表皮
是向推动高层建筑发展的金钱提出
否定。肤浅的装饰是即兴表演,承
认技穷与反叙事,在这里个人语型
超过大师法则,游戏性胜过意图,
作者的不在场与缺席。达达主义超
图 1 高层建筑案例 过象征主义,对超验的否定,对超
越性的反讽,对暗喻弃之不用。
刻意扭曲墙体的功能,窗也可以是墙,墙体的意义不准确,其上凌乱的细
节、不规则的切割,之间的错位与不协调,是对墙与窗进行解构又重组

图 2 侧墙装饰 图 3 入口墙体装饰

室内的瀑布将流动的水引入静止的建筑,同时打破二元对立,将其融合在
一处,成为不可分的整体。每一个空间都必须由它的结构和它的自然光线的特

图 4 室内中庭瀑布
征来界定,一个有建筑感的空间必须展现它来自于空间本身的证据。【11】光线
顺着水流“流”入建筑内部,在这里,光绝不是糊弄人的戏法或耀人眼睛的把
戏,而是限定某些空间的一个重音。

参考文献
【1】【3】百度百科·解构主义词条
【2】【4】千高原. 德勒兹
【5】【7】生成与解构. 方向红
【6】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 王岳川
【8】虚构城市. 王澍
【9】关于建筑和形式问题的一些警句. 密斯·凡·德罗
【10】20 世纪西方建筑史. 吴焕加
【11】静谧与光明. 约翰·罗贝尔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