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8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機 械 工 程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雙金屬料管感應加熱製程模擬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duction Heating


Process For Bi-metallic Tubes

研 究 生:陳 威 廷
指導教授:張 錦 裕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四 年 六 月
摘要

在雙金屬料管的感應加熱製程中,其內孔之合金層易因感應功率、
溫度、及持溫時間的選用不當,造成大量孔洞缺陷及硬度不足等問題,
損及合金層之瑕疵和孔洞缺陷成因與內徑溫度息息相關,加上料管徑向
溫度分佈對合金層品質也有直接影響。本文將以數值模擬的方式來進行
感應加熱製程溫度的預測並求得料管之加熱製程操作參數,以提供中鋼
製程操作參數,並提升金屬料管感應加熱製程的加熱品質。

本文研究利用電磁學、熱傳學等相關學理,建立合適的電磁場與溫
度場模擬模型,結合數值分析的方法分析雙金屬料管的感應加熱製程中
的溫度場變化。討論三種不同尺寸大小金屬料管分別為 Pipe A、Pipe B、
Pipe C,並輸入對應的操作條件,所得理論分析結果同時與中鋼公司製程
中量測之雙金屬料管的外表面溫度及內表面溫度做比較,以驗證數值模
擬分析結果之正確性,然後並討論各種參數如輸入電壓、電流頻率、工
件的導磁係數、線圈至加熱工件的距離對加熱溫度的影響。

關鍵詞:感應加熱,渦電流,雙金屬料管

I
ABSTRACT
For the induction heating process of bi-metallic tubes, the inner tube of
alloy-layer is much easier to cause a lot of defects of cavities and insufficient
hardness due to the fact that induction power, temperature value and the time
frame of temperature retention were chosen improperly. The defects of the
alloy-layer depend on the temperature of inner tube. In addition, the
alloy-layer quality is corresponded with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radial axis of tubes. The paper predicted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ith
induction heating process numerically to obtain some related process
parameters. Some parameters were tested to increase the heating quality of
induction heating process of metallic tubes for China Steel Corporation.

The study utilized the theorem of electromagnetics and heat transfer to


create a proper simulation model for electric-magnetic and temperature field.
The variety for the temperature field with the induction heating process for
bi-metallic tubes was analyzed numerically. Three different sizes of metallic
tubes with Pipe A, Pipe B, Pipe C we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en, the
supplied corresponding operation conditions and the numeric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measured data from China Steel Corporation. Finally, the
study discussed the influences for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such as the input voltage, current frequency, permeability of work
piece and the air gap between coil and the work piece.

Keywords: induction heating, eddy current, bi-metallic tubes

II
致 謝

本文承蒙指導教授 張錦裕教授之細心指導與斧正,始臻至成。此外
感謝口試委員 王啟川教授及 陳俊達教授對本論文提供寶貴的意見,使
本論文更臻完善。受業期間,在老師的關心與指導下,於待人處世的陶
冶及治學精神、嚴謹的研究態度之啟迪,獲益良多。僅此表達心中最誠
摯的敬意和感謝。

此外感謝實驗室畢業學長 林建南教授在電腦軟體上的指導,並感謝
實驗室學長嘉文、嘉宏及育暐於論文方面的幫助,及同窗好友義雄、彰
祐、鄒穎在學業上之切磋砥礪與生活上之照顧,在此謹致以由衷的感謝。

最後將本文獻給我最敬愛的家人,感謝他們的支持與鼓勵,使我能
無憂無慮地順利完成學業。同時感謝所有曾經幫助過我的朋友,謝謝你
們。

III
目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致謝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

圖目錄 ............................................................................................................. VI

符號說明 ......................................................................................................... IX

一、緒論 ........................................................................................................... 1

二、理論分析 ................................................................................................. 12

三、數值方法 ................................................................................................. 30

四、結果與討論............................................................................................. 42

五、結論 ......................................................................................................... 71

六、參考文獻 ................................................................................................. 72

IV
表目錄

表 3.1 三種尺寸料管使用之格點數............................................................... 35

表 4.1 三種不電流頻率................................................................................... 50

表 4.2 三種不同線圈至工件間距................................................................... 50

V
圖目錄

圖 1.1 雙金屬料管及加熱線圈示意圖......................................................... 8

圖 1.2 圓柱狀金屬及線圈示意圖................................................................. 8

圖 1.3 模型格點示意圖................................................................................. 9

圖 1.4 中空金屬圓柱和加熱線圈................................................................. 9

圖 1.5 工件及線圈剖面圖............................................................................. 9

圖 1.6 磁熱通量感應加熱系統................................................................... 10

圖 1.7 工件及加熱線圈............................................................................... 10

圖 1.8 軸對稱的感應加熱模型................................................................... 10

圖 1.9 工件及線圈....................................................................................... 11

圖 1.10 工件及線圈....................................................................................... 11

圖 1.11 多重線圈加熱 ................................................................................... 11

圖 2.1 料管及加熱線圈尺寸示意圖........................................................... 21

圖 2.2 簡化計算區域示意圖....................................................................... 22

圖 2.3 Pipe A(a)軸對稱模型示意圖及(b)邊界條件示意圖....................... 23

圖 2.4 (a) Pipe A 電壓對時間變化.............................................................. 24

圖 2.4 (b) Pipe A 功率對時間變化 ............................................................. 24

圖 2.5 (a) Pipe B 電壓對時間變化.............................................................. 25

圖 2.5 (b) Pipe B 功率對時間變化 ............................................................. 25

圖 2.6 (a) Pipe C 電壓對時間變化.............................................................. 26

VI
圖 2.6 (b) Pipe C 功率對時間變化 ............................................................. 26

圖 2.7 渦電流分佈特性示意圖................................................................... 27

圖 2.8 熱傳導係數隨溫度變化情況........................................................... 28

圖 2.9 比熱隨溫度變化情況....................................................................... 28

圖 2.10 電阻係數隨溫度變化情況............................................................... 29

圖 2.11 相對導磁係數隨溫度變化情況....................................................... 29

圖 3.1 Pipe A 格點示意圖 ........................................................................... 36

圖 3.2 Pipe B 格點示意圖 ........................................................................... 37

圖 3.3 Pipe C 格點示意圖 ........................................................................... 39

圖 3.4 控制體積格點示意圖....................................................................... 39

圖 3.5 邊界控制體積示意圖....................................................................... 38

圖 3.6 解題流程圖....................................................................................... 40

圖 3.7 Pipe A 被加熱時取不同的 L∞ 在 t=250(s)下的磁通密度.............. 41

圖 4.1 Pipe A 時間間距用 0.0001 秒磁通密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51

圖 4.2 Pipe A 時間間距用 0.0001 秒磁場強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52

圖 4-3 Pipe A 的電阻係數在不同時間下徑向分佈情況 .......................... 53

圖 4.4 Pipe A 的相對導磁係數在不同時間下徑向分佈情況................... 54

圖 4.5 Pipe A 的渦電流在不同時間下徑向分佈情況............................... 55

圖 4.6 Pipe A 的磁通密度在不同時間下徑向分佈情況........................... 56

圖 4.7 Pipe A 的溫度在不同時間下徑向分佈情況................................... 57

VII
圖 4.8 Pipe A 時間在 200 秒之渦電流與溫度剖面圖............................... 58

圖 4.9 Pipe A 時間在 400 秒之渦電流與溫度剖面圖............................... 58

圖 4.10 Pipe A 時間在 600 秒之渦電流與溫度剖面圖............................... 59

圖 4.11 Pipe A 時間在 1060 秒之渦電流與溫度剖面圖............................. 59

圖 4.12 Pipe B 的渦電流在不同時間下徑向分佈情況............................... 60

圖 4.13 Pipe C 的渦電流在不同時間下徑向分佈情況............................... 61

圖 4.14 Pipe A、B、C 數值解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狀況 ................. 62

圖 4.15 Pipe A 數值解與實驗值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狀況............... 63

圖 4.16 Pipe B 數值解與實驗值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狀況............... 64

圖 4.17 Pipe C 數值解與實驗值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狀況............... 65

圖 4.18 三種不同電壓大小隨時間變化曲線及之間的百分比 .................. 66

圖 4.19 三種不同輸入電壓模擬結果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 ...... 66

圖 4.20 三種不電流頻率在時間 800 秒渦電流剖面圖............................... 67

圖 4.21 三種不電流頻率模擬結果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 .......... 68

圖 4.22 三種不同相對導磁係數隨時間變化曲線....................................... 69

圖 4.23 三種不同相對導磁係數模擬結果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 ..

........................................................................................................... 69

圖 4.24 線圈至工件間距(Air gap)示意圖.................................................... 70

圖 4.25 三種 Air gap 模擬結果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 ................ 70

VIII
符號說明

A 磁向量位能[Wb m-1]

 磁向量位能振幅[Wb m-1]

B 磁通密度[Wb m-2]

Cp 比熱[J kg-1 K-1]

D 電通密度[F V m-2]

E 電場強度[V m-1]

f 頻率[Hz]

H 磁場強度[N Wb-1]

Ie 渦電流[A]

Io 加工物件表面的渦電流[A]

Ix 從加工物件表面至距離 x 處的渦電流[A]

j −1

J 電流密度[A m-2]

Je 渦電流密度[A m-2]

k 熱傳導係數[W m-1 K-1]

L∞ 線圈至外壁面距離[m]

n 表面法向量

q 渦電流熱源[W m-3]

R 電阻[Ω]

IX
r 料管上一點之半徑[mm]。

ro 料管外表面半徑[mm]。

S 源項

Sc 線性化源項之定值部分

Sp 線性化源項之φp 之係數

T 溫度[K]

T∞ 大氣溫度[K]

t 時間[s]

x, y, z 卡氏座標軸

希臘符號

α 電荷密度[F V m-3]

β 放射率

γ 密度[kg m-3]

δ 穿透深度[m]

ε 介電係數[F m-1]

εo 真空中介電係數, [8.854187×10-12 F m-1]

εr 相對介電係數

µ 導磁係數

µo 真空中導磁係數, [4π×10-7 Wb2 N-1m-2]

X
µr 相對導磁係數

ρ 電阻係數[ Ω ⋅ m ]

σ 導電係數[Ω-1 m-1]

σb 波茲曼常數[ 5.67 × 10−8 W m-2 K-4]

φ 電位場[V]

φ̂ 電位場振幅[V]

Γ 擴散係數

ω 角頻率[rad s-1], 2πf

下標符號

E, W, N, S, P, Z, T 控制體積格點之中心點位置

e, w, n, s, p, z, t 控制體積格點之介面點位置

XI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

感應加熱(Induction Heating)始於西元 1920 年,但實際發展是在西


元 1960 以後,現今其技術發展已十分成熟,原理主要運用西元 1831 年
法拉第所發現的電磁感應定理(Faraday’s Law)及後來的楞次定律(Lenz’s
Law),感應加熱應用於工業上有許多優點、非接觸的加熱、加熱快速和
均勻、滿足局部加熱、工作環境安靜等。在金屬加工業上,常被用感應
加熱來達到對金屬熔解、提煉與焊接的目的,而在鋼鐵工業上則利用感
應加熱的方式對金屬做熱處理或是表面淬火,以增強鋼鐵的強度。

雙金屬料管及加熱線圈,如圖 1.1 示,製造過程中是利用電磁感應方


式進行加熱,雙金屬料管為兩種不同金屬材質所結合而成的圓管,其製
造方式是先在單一金屬材質圓管內填入其他不同金屬材質的金屬粉末,
高速旋轉圓管在離心力做用下把金屬粉末附著於圓管內壁,再以感應加
熱的方式進行加熱,加熱到約 750℃之間,之後管內抽真空,降低加熱功
率持溫一段時間使得圓管內徑溫度比外徑高後,再回復加熱功率加熱,
管內的金屬粉末會熔解於金屬管內,降溫之後即形成雙金屬材質的料管。

當雙金屬料管利用感應加熱時,而感應加熱過程涉及的物理機制包
括電磁學及熱傳學。當生產料管尺寸改變時,料管的感應電磁場以及溫
度場都隨之變化,因此製程參數也需對應調整,才能確保合金層熔融條
件及降低孔洞缺陷。在內徑溫度無法直接測量的情況下,一般只能以外
徑溫度作為加熱溫控的管制對象。然因感應加熱的透入式加熱特質,即
使在相同外徑溫度下,內徑溫度也會隨輸入功率改變而變異,光控制外
徑溫度仍無法精確掌握合金層熔融條件。在料管壁厚都超過 1000℃的熱

1
態穿透深度,因此在料管感應加熱製程中傳導式加熱扮演關鍵角色。

根據電磁場理論,當具電磁導性的工件擺在通有交流電之線圈內進
行感應加熱時,會有封閉且流向與線圈電流相反的電流迴路(即所謂渦電
流)集中在工件表面的穿透深度內,並藉由穿透式加熱升高表層溫度。當
工件厚度超過熱態穿透深度時,超出部份的厚度則需藉助熱傳導方式來
加熱,造成工件表面與內部有較大的溫度差,需要藉由持溫時間才能使
內外達到均溫。

合金層孔洞缺陷由光學觀察結果也顯示出料管徑向溫度分佈也直接
影響合金層品質,因此要建立符合合金層品質目標的製程熱傳操作參
數,必須具備掌握感應加熱過程料管溫度分佈的能力。

1.2 文獻回顧

有關感應加熱的文獻繁多,首先關於感應加熱未解電磁場部份,
Tudbery【1】在 1974 年發表了一篇有關感應加熱的文章,文中簡單描述
電磁的感應加熱現象,並介紹數種相關的感應加熱應用。Preston【2】在
1997 年分析固體電極發電機的轉子表面溫度情況,在轉子表面假設有一
阻抗,計算阻抗在電磁感應下所產生的熱量,以邊界條件的方式在外表
面輸入一熱量的方式計算轉子的溫度分佈,分析結果與實驗吻合。
Aniserowicz et al.【3】在 1997 年發展一種新的有限元素分析法(FEM)用
來計算圓柱狀的金屬感應加熱,如圖 1.2 所示,此演算法是用來取代一種
前處理軟體(EMRC NISA II),這是一種被設計用來模擬圓柱體溫度分布
的軟體,所模擬出來的結果並用紅外線實驗出來的結果做比較分析,並
且討論它的設計和實用性。為了簡化問題起見,忽略了集膚效應的影響,

2
直接將熱源假設為表面發生,解一單純的熱傳導,最後分析由紅外線儀
器所測得溫度和模擬所測得溫度誤差僅為 1%。此演算法可以用於不同大
小的加工物件、由不同感應電流所產生的熱源、線圈數目對加工物件的
影響。

2001 年 Nerg et al.【4】運用包含電磁場和熱計算模組的有限元素分


析法(FEM),並將其使用於非線性的三維感應加熱問題上,模型格點示意
圖如圖 1.3 所示,這個模型使用了暫態電磁場來計算線性和非線性的表面
電阻,而表面電阻所消耗的功率被轉換成熱能,模擬後發現,溫度的分
佈則符合表面電阻所消耗的功率,模擬模型的表現已經證實和測量的結
果相去不遠。文中指出有可能造成誤差的原因,加工物件的特性性質、
加工物件和線圈的相對位置、交變電流的波動、數值分析在暫態下所出
現的誤差、模擬忽略了磁滯損失。

接下來在熱磁偶合部分,1994 年 Urbanek et al.【5】利用有限元素


分析法(FEM)的軟體(FLUX2D)來模擬磁熱耦合的問題,並用這套軟體來
模擬感應加熱問題,模擬出來的結果和實驗來互相比較,而實驗的溫度
由紅外線量測儀量得,感應加熱現象由此軟體和實驗結果求得驗證。他
們使用一中空金屬圓柱作為模擬和實驗的模型,如圖 1.4 所示,並探討不
同頻率下(4k/16.5k/25k Hz)金屬表面的溫度分布,發現在頻率 16.5k(Hz)
和 25k(Hz)可得到較佳的加熱現象,並和實驗作互相比較,發現其表面的
最高溫度分別是模擬 66℃,而實驗求得為 64℃,兩者誤差僅 4%,證明
此軟體有極佳準確性。

Chaboudez et al.【6】在 1994 模擬導磁性材料及非導磁性材料的長


條狀工件的感應加熱,圖 1.5 為工件及線圈剖面圖,導磁性材料導磁係數
為磁場強度及溫度的函數,非導磁性材料導磁係數為定值,模擬結與並

3
與實驗比較。Bukanin et al.【7】在 1995 年使用 2D 和 3D 的有限元素分
析 法 (FEM) 模 擬 橫 截 面 的 磁 熱 通 量 感 應 加 熱 系 統 (Transverse-Flux
Induction Heating Systems(TFM))如圖 1.6 所示,並且將其模擬結果和實驗
做相互比較驗證,一些比較圖形再經過研究後能夠給設計參數一些修
改。文中提到雖然 3D 模擬需要較多時間和較強大的電腦,但是模擬出來
的單位體積所產生的功率較 2D 來的更為準確可靠,並且為了方便以後模
擬,他們模擬了不同間距下和不同頻率下,單位體積功率的分布情形。

Sadeghipour et al.【8】在 1995 年利用磁熱耦合的有限元素分析法


(FEM)軟體 ANSYS 模擬高頻率感應加熱情形,工件及加熱線圈如圖 1.7
所示,有別於以往低頻率的感應加熱模擬,由於加工物件的材料特性很
多是隨著時間而改變,而低頻由於加熱溫度不高,許多材料特性都假設
為定值,但是由高頻的加熱範圍甚大,所以模擬必須多加考慮材料特性
的變化,以求得更佳的模擬精確度。由模擬數據和實驗數據我們得知時
間間距較小(0.2s)可較時間間距稍大(0.6s)更為精準,並探討溫度達到居禮
溫度(Curie Point)(760℃)後,導磁係數(Permeability)的變化會影響模擬的
溫度分佈,實驗溫度在加熱到居禮溫度後加熱曲線偏向和緩,而模擬的
溫度分佈則由於導磁係數的關係,呈現較為陡峭的加熱曲線,其原因為
溫度高至居禮溫度後,其導磁係數會急遽下降,而模擬未能顯示此一明
顯變化所致。

Chaboudez et al.【9】在 1997 年利用數值方法求解一個軸對稱的感


應加熱模型,如圖 1.8 所示,並且利用實驗和模擬的結果互相比較討論,
由於實驗控制的關係,本篇是由電壓大小來當作功率的改變變數,而非
一般由電流大小當作改變變數,文中並指出由於感應加熱的效應多集中
在表層,也就是所謂的集膚效應(Skin Effect),所以在工件的表層格點必

4
須多而集中,才能準確的看出溫度變化和效應的發生,減少誤差。比較
實驗和模擬的數據圖發現的誤差,作者認為是電壓在步階方程式不能精
準模擬,還有實驗的線圈為螺旋管狀和模擬的軸對稱圓環狀稍有不同所
導致。

Lee et al.【10】 在 1992 年使用有限元素分析法(FEM)分析軟體


ANSYS 以 3D 實體模型來模擬,工件及線圈如圖 1.9 所示,在不同加熱
時間、不同線圈、加工物件間之距離和不同的輸入電流時,感應線圈對
加熱模板的加熱情形,並配合實驗來做驗證。分析中使用磁熱耦合(Couple)
方法分析,將電磁分析中所求得之焦耳損,作為熱傳分析中的熱源,求
出加工物件在不同時間的溫度表現,並利用熱影像儀量取加工物件溫度
分佈情形,使其瞭解分析與實驗的差異。

Kang et al.【11】 在 2003 年為了減少電腦運算時間,運用了四個最


佳化的步驟用來設計感應線圈,工件及線圈如圖 1.10 所示。第一,運用
理論設計的線圈被用來求得工件和線圈長度的定量關係,第二,使用有
限元素分析法(FEM)軟體 ANSYS 模擬感應加熱現象,並預測加工物件的
溫度表現,第三,最佳化的過程中必須使用客觀的方程式是用來作為最
佳化的工具,最後,最佳化的線圈設計應該被應用於感應加熱的過程中。
由實驗和模擬可以得到加工物件和線圈在長度上的定量關係,而本篇實
驗用在共鎔合金的融化線圈,經計算後的最佳長度 Hopt 為 180mm,在此
長度下可以得到表面和中心最小的溫度差,並且可以得到最好的微小材
料特性並適用於共鎔成形上。

Chen et al.【12】在 2004 年將原本由單一線圈加熱的模板改採多重


線圈加熱,如圖 1.11 所示,使用有限元素分析法(FEM)軟體 ANSYS 分析
加熱情形,並使用熱影像儀量取模板溫度分佈,發現多重迴圈有較單一

5
線圈更為均勻的加熱表現。Wang et al.【13】在 2001 年利用有限元素分
析法 (FEM) 設計一個能夠精確的預測熱狀態的精密橫向條狀加熱裝置
(Transverse Flux Induction Heating (TFIH)) ,使我們能清楚的了解在加熱
物件上有多少的感應電流,並計算有多少功率損失發生。

Runde & Magnusson 【 14 】 在 2002 年 提 出 應 用 高 溫 超 導 體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HTS))材料應用於線圈上來當作纏繞在
以往由銅或是鋁所製成的加熱器,它能夠實際的改善加熱效率,使用高
溫超導體的線圈加熱它只有非常少數的磁損失,而小尺寸的高溫超導體
加熱裝置已經被設計使用中。Jang et al.【15】在 2003 年探討在感應加熱
下有沒有加上熱管對溫度的改變和影響,還有在非常高的熱傳導下嵌入
熱管對改善溫的佈均勻有沒有幫助,使用熱和磁結合在一起的有限元素
分析法(FEM)來分析集膚效應對表面溫度的影響,而模擬的結果由實驗已
獲得印證。

Preis【16】在 1983 年對一個平板和軸對稱多重導體(multiconductor)


系統的穩態感應電流問題進行研究,使用幾不同數值離散方法解電磁方
程式,在文章裡指出在多重導體系統下較高數量的導體和較少的有限元
素 使 用 superposition method(SPM) 有 較 好 的 效 率 , integrodifferential
method(IDM) 則在較少數量的導體和較多的有限元素下有較好的效率。
Massé et al.【17】在 1985 年研究一磁場及熱傳的感應加熱問題,認為工
件的材料特性將會強烈受溫度的影響,把工件的電阻係數、比熱及熱傳
導係數都設成溫度的函數,並在不同加熱時間下取不同的 time step,能
有效節省電腦運算的時間。Mühlbauer et al.【18】在 1993 年利用邊界元
素分析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模擬三維高頻感應加熱,並討
論電流的分佈情況。

6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目前感應加熱過程只能對料管外徑溫度進行溫度控制,無法精確掌
握料管整體溫度分佈。唯有藉助感應加熱的熱傳模式來監控,才能精確
掌握合金層的熔融條件與品質。然而這類模式無法由設備供應商提供,
必須依據設備特性自行開發方能建立相關技術。本研究之目標乃建立雙
金屬料管產線感應加熱製程之三維溫度熱傳分析技術,以便提升生產良
率及產品品質。首先根據由中鋼公司提供的三種料管(pipe A, B 及 C)幾
何尺寸及操作條件,使用套裝軟體 CFD-RC【19】模擬求解料管溫度變化
情況,再與中鋼所提供實驗數據做比較,以驗證模擬結果正確性。

7
圖 1.1 雙金屬料管及加熱線圈示意圖

圖 1.2 圓柱狀金屬及線圈示意圖,Aniserowicz et al.【3】

8
圖 1.3 模型格點示意圖,Nerg et al.【4】

圖 1.4 中空金屬圓柱和加熱線圈,Urbanek et al.【5】

圖 1.5 工件及線圈剖面圖,Chaboudez et al.【6】

9
圖 1.6 磁熱通量感應加熱系統(TFM),Bukanin et al.【7】

圖 1.7 工件及加熱線圈,Sadeghipour et al.【8】

圖 1.8 軸對稱的感應加熱模型,Chaboudez et al.【9】

10
圖 1.9 工件及線圈,Chen et al.【10】

圖 1.10 工件及線圈,Kang et al.【11】

圖 1.11 多重線圈加熱,Chen et al.【12】

11
第二章 理論分析

2-1 物理模型

本文主要以數值分析中鋼所提供的三種不同尺寸大小金屬料管分別
為 Pipe A、Pipe B、Pipe C,料管及加熱線圈尺寸示意圖分為圖 2.1 所示,
根據實際操作參數如電壓、電流和功率(Power)大小隨時間變化情況進行
數值模擬,同時數值解和中鋼實驗的結果做比較。

為了節省電腦計算所須的時間,數值模擬時根據實際尺寸簡化計算
的物理模型,料管由實驗結果發現軸向溫度變化不大,並以高速旋轉進
行加熱,圓周方向沒有溫度變化,因此在數值模擬時軸向長度只取 1 公
分做計算,在圓周方向取角度 15 度做計算,實際加熱時料管有旋轉但在
數值模擬時料管旋轉不易模擬,因此把原本非軸對稱模型轉換成軸對稱
模型,在數值模擬時把加熱線圈截面形狀以相同截面積由矩形改變為圓
弧形包圍加熱物件,簡化計算區域示意圖如圖 2.2 示,根據以上的簡化後
的 Pipe A 軸對稱模型示意圖如圖 2.3(a)所示,Pipe B、Pipe C 使用以相同
方式化簡的軸對稱模型。

2-2 統御方程式

基本假設

為了簡化電磁場及溫度場分析以便於計算,本文做下列假設:

1. 工件表面考慮熱輻射,且放射率為常數。

2. 體積為定值。

3. 交流電頻率為定值。

12
4. 材料性質皆為等向性(isotropic)。

感應加熱為利用交變的電磁場在工件上產生渦電流,渦電流在工件
流動達到加熱的目的,因此要解感應加熱的問題須同時解電磁場及溫度
場的方程式,下面將分別說明。

2-2.1 電磁場統御方程式

在電磁場方面,先從 Maxwell 微分方程式推導電磁場的統御方程式。

∇•D = α (2-1)

∇•B=0 (2-2)

∂B
∇×E =− (2-3)
∂t

∂D
∇×H=J+ (2-4)
∂t

其中:

D:電通密度(electric flux density)。

α:電荷密度(space charge density)。

B:磁通密度(magnetic flux density)。

E:電場強度(electric field)。

H:磁場強度(magnetic field)。

J = σE

J :流密度(current density)。

σ:導電係數(electric conductivity)。

13
電磁場的本質方程式

D = εE (2-5)

B = µH (2-6)

其中:

ε :介電係數(electric permittivity), ε = ε r ε o 。

εr:相對介電係數(electric relative permittivity)。

εo:真空中介電係數(electric permittivity of free space),

8.854187×10−12 F( m) 。
µ :導磁係數(permeability), µ = µ r µ o 。

µr:相對導磁係數(relative permeability)。

µo:真空中導磁係數(permeability of free space),4π × 10−7 Wb(


2

N − m2
)。
因 ∇ • B = 0 ,存在一向量為磁向量位能(magnetic vector potential) A 使得
滿足向量恒等式 ∇ • (∇ × A) = 0 ,因此 B = ∇× A,把代入(2-3)式中可得:

⎛ ∂A ⎞
∇ × ⎜E + ⎟=0 (2-7)
⎝ ∂t ⎠

根據(2-7),存在一純量函數為電位場(electric potential)φ使得滿足向量恒等

式的定義 ∇ × ∇φ = 0 ,因此 ∇ × ⎛⎜ E + ∂ A ⎞⎟ = ∇ × (− ∇ φ ) ,化簡可得:


⎝ ∂t ⎠

∂A
E=− − ∇φ (2-8)
∂t

把 B = ∇× A與(2-6)式代入(2-4)可得:

14
1 ∂D
∇×∇×A = + σE (2-9)
µ ∂t

由向量恒等式的定義 ∇ × (∇ × A ) = ∇(∇ • A ) − ∇ 2 A ,(2-9)可改寫為:

∂D
1
µ
( )
∇ (∇ • A ) − ∇ 2 A =
∂t
+ σE (2-10)

根據 coulomb gauge (∇ • A = 0 ) ,並把(2-5)代入(2-10)式可得:

1 2 ∂εE
∇ A=− − σE (2-11)
µ ∂t

把(2-8)代入(2-11)式可得以 A 及φ表示的電磁場方程式:

1 2 ∂ 2A ∂∇ φ ∂A
∇ A = ε 2 +ε +σ + σ∇ φ (2-12)
µ ∂t ∂t ∂t

其中:

∂ 2A ∂∇φ
ε 2 +ε :為位移電流項(displacement current)。
∂t ∂t

∂A
σ :渦電流項(eddy current)。
∂t

σ∇φ :傳導電流項(conductive current)。

在高頻感應加熱的理論發展中,忽略位電流所造成的影響,方程式簡化
為:

1 2 ∂A
∇ A+J−σ =0 (2-13)
µ ∂t

其中: J = − σ ∇ φ

當磁場以單一頻率變化時,A 及φ可表示為:

15
A (x , y, z, t ) = Â ( x , y, z )e jωt (2-14)

φ (x , y , z , t ) = φˆ ( x , y , z ) e jωt (2-15)

其中:

j = −1

ω:角頻率, 2πf

f:頻率

把(2-14)、(2-15)代入(2-13)式,最後可得電磁場頻率域(frequency domain)
的統御方程式:

1 2
∇ Â + J − jωσ Â = 0 (2-16)
µ

其中: J = − σ∇ φˆ

φ̂ 由電場頻率域統御方程式解出。

(σ + jωε )∇ 2
φˆ = 0 (2-17)

2-2.2 溫度場統御方程式

在熱傳方面,使用能量方程式如下:


∂T
k (∇ 2 T ) + q = γ C p (2-18)
∂t
其中:

k:熱傳導係數。

16
γ:密度。

Cp:比熱。
• 2

(
q :渦電流熱源, J e = σ ⎛⎜ ∂ A ⎞⎟ = σ ⎛⎜ ∂ ( Â e ) ⎞⎟ = σ j ω Â e jω t )
2 2 jω t
2

σ ⎝ ∂t ⎠ ⎜ ∂t ⎟
⎝ ⎠

2-3 邊界條件

計算空間的邊界條件如圖 2.3(b)示,下面將分別說明。

電壓差邊界條件

在加熱線圈軸向(z 方向)兩個端截面輸入一交流電壓差,輸入的電壓
差的大小是先算出模擬長度與實際長度的比例,把實際電壓再根據此比
例縮小輸入,三種 Pipe 輸入條件分別為圖 2.4、圖 2.5、圖 2.6 所示。

週期性邊界條件

在 x-y 兩端截面設定為週期性邊界(Cyclic boundary condition),

其兩截面上的:

溫度 T:T1=T2。

電位場 φ̂ : φ̂1 = φ̂ 2 。

磁向量位能 Â:Â1=Â2。

對稱面邊界條件

垂直該面方向之變化量為零

∂ ∂ φˆ ∂T
= 0; = 0; = 0 ,n 為垂直表面的法向量。
∂n ∂n ∂n

17
絕熱邊界條件

垂直該面方向溫度之變化量為零

∂T
= 0 ,n 為垂直表面的法向量。
∂n

熱幅射邊界條件

工件外表面考慮熱幅射損失。

∂T
k + βσ b (T 4 − T 4 ∞ ) = 0
∂n

其中:

T : 表面溫度(K)

T∞ :大氣溫度 296(K)

n : 表面法向量

β : 放射率,設 0.8。

σb : 波茲曼常數= 5.67 × 10 −8 ⎛⎜ W ⎞
4 ⎟
⎝m K ⎠
2

2-4 感應加熱特性

感應加熱原理是利用加熱線圈通一交流電源,加熱線圈產生交變磁
場,再將一具有磁性或非磁性的導電加工物件,本文的加工物件為金屬
料管,置於加熱線圈所產生的交變磁場內,由於磁力線的切割,導致在
不同深淺的加工物件面上產生渦電流 Ie(eddy current),並因加工物件材料
的阻抗特性及感應之渦流於加工物件上的流動,產生 I e2 ⋅ R 的熱量,使加

18
工物件溫度身高。

加熱物件上的溫度分佈跟渦流的深度有很大的關係,渦電流在工件
表面最大,距離表面愈遠渦電流大小成指數函數減少,如圖 2.7 所示,其
電流穿透關係如下【20】:
−x
Ix = Io ⋅ e δ
(2-19)

其中:

Ix : 從工件表面至距離內部 X 處的渦電流(A)。

Io : 工件表面的渦電流(A)。

δ : 在工作頻下的穿透深度(m)。

2ρ ρ
δ= ≅ 503 (2-20)
µ oµ r f µrf

µo:真空中導磁係數, 4π × 10−7 Wb
2
( N − m2
)。
µr:相對導磁係數。

f :頻率(Hz)。

ρ :電阻係數( Ω ⋅ m )。

2-5 加熱物件材料性質

在加熱過程中溫度變化非常的大,材料性質會因溫度的改變而變
化,為求模擬較符合真實情況以及計算的準確度,建立工件材料性質隨
溫 度 變 化 的 關 係 , 使 用 碳 鋼 的 材 料 性 質 , 包 括 熱 傳 導 係 數 (thermal
conductivity)、比熱(specific heat)、密度(density)、電阻係數(resistivity)、

19
相對導磁係數(relative permeability)。

圖 2.8 為熱傳導係數隨溫度變化情況,溫度約 1100(K) 以下熱傳導


係數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在溫度約 1100(K) 以上熱傳導係數隨溫度升高
而稍微變大,圖 2.9 為比熱隨溫度變化情況,比熱亦隨溫度之升高而增
大,因為密度對溫度變化不大,將其定為定值 7900(Kg/m3),圖 2.10 為電
阻係數隨溫度變化情況,電阻係數隨溫度之升高而急速增大,但溫度在
1053(K)後電阻係數變化會較平緩,因此將其分為兩個不同關係式,圖 2.11
為相對導磁係數隨溫度變化情況,溫度在 865(K)之前相對導磁係數變化
不大,溫度在 865(K)至 1018(K)之間相對導磁係數會很明顯下降,達到居
里點溫度 1018(K)以上為失磁狀態將保持一定值 2,因此將其劃分為三個
不同關係式。

20
圖 2.1 料管及加熱線圈尺寸示意圖

21
圖 2.2 簡化計算區域示意圖

22
(a) 軸對稱模型示意圖

(b) 邊界條件示意圖

圖 2.3 Pipe A(a)軸對稱模型示意圖及(b)邊界條件示意圖

23
圖 2.4(a) Pipe A 電壓對時間變化

圖 2.4(b) Pipe A 功率對時間變化

24
圖 2.5(a) Pipe B 電壓對時間變化

圖 2.5(b) Pipe B 功率對時間變化

25
圖 2.6(a) Pipe C 電壓對時間變化

圖 2.6(b) Pipe C 功率對時間變化

26
Ix
Io

x
δ

圖 2.7 渦電流分佈特性示意圖

27
K-T
experimental data
curve fitting
K = 7.789 + 0.0223 * T - 4.388E-006 * T2
50

45

40
K(W/m-K)

35

30

25
0 400 800 1200 1600
T(K)

圖 2.8 熱傳導係數隨溫度變化情況

Cp - T
experimental data
curve fitting
Cp = 265.9078 + 0.5904 * T - 0.0002188 * T2
700

600
Cp (J/kg-K)

500

400

300

200
0 400 800 1200 1600
T(K)

圖 2.9 比熱隨溫度變化情況

28
-T
experimental data
curve fitting (1) 300(K)~1053(K)
= 3.122E-007 - 6.128E-010 * T + 1.323E-012 * T2
curve fitting (2) 1053(K)~1600(K)
1.6E-006 = 6.227E-007 + 5.863E-010 * T - 6.708E-014 * T2

(ohm-m) 1.2E-006

8E-007

4E-007

0
0 400 800 1200 1600
T(K)

圖 2.10 電阻係數隨溫度變化情況
Relative Permeability - T
experimental data
Curve fitting (1) 300(K)~865(K)
µr =29.6274 + 0.015041 *T - 2.30518E-005*T2
Curve fitting (2) 865(K)~1018(K)
µr = -671.01505 + 1.61904*T - 0.000941117*T2
40 Curve fitting (3) 1018(K)~1600(K)
µr = 2
36
32
Relative Permeability

28
24
20
16
12
8
4
0
0 400 800 1200 1600
T(K)

圖 2.11 相對導磁係數隨溫度變化情況

29
第三章 數值方法

3-1 數值模型

為了求解第二章中所描述之各統御方程式,本文利用有限容積法
(finite-volume method)將計算區域切割成許多控制體積之計算格點,再將
各統御方程式離散為計算格點上之代數方程式,以便在電腦上來執行計
算。本文分析三種不同尺寸大小金屬料管分別為 Pipe A、Pipe B、Pipe C,
所建立的格點分別如圖 3.1、3.2、3.3 所示。

3-2 數值方法

本論文利用有限容積法離散偏微分方程式,解電、磁場及溫度擴散
方程式獲得計算區域之電場、磁場及溫度場。如(3-1)式所示為一通用守
恆方程式(generic conservation equation),等號左邊為暫態項(transient term)
及對流項(convection term),右邊則為擴散項(diffusion term)及源項(source
term)。在本文中並沒有解到流場,守恆方程式中的速度都為零,因此所

使用的方程式將簡化為(3-2)式,若將φ分別以電位場 φ̂ 與磁向量位能 Â 或

溫度 T 代入(3-2),將Γ分別以( σ + jωε )與 1/µ或 k/Cp 代入(3-2)則式分別可

代電場與磁場及溫度擴散方程式。對通用傳輸方程式之離散方法便可用
於各守恆方程式中。為了方便於說明,以下將以二維通用守恆方程式作
為說明。

∂(γφ) ∂(γuφ) ∂(γvφ) ∂(γwφ) ∂ ∂φ ∂ ∂φ ∂ ∂φ


+ + + = (Γ ) + (Γ ) + (Γ ) + S
∂3
12 t ∂x ∂y ∂z ∂x ∂x ∂y ∂y ∂z ∂z {φ
1444442444443 144444 42444444 3
transient convection diffusion source

(3-1)

30
∂ (γφ ) ∂ ∂φ ∂ ∂φ ∂ ∂φ
= (Γ ) + (Γ ) + (Γ ) + S (3-2)
12∂3t ∂x ∂x ∂y ∂y ∂z ∂z {φ
14 4 4 4 4 42 4 4 4 4 44 3
transient diffusion source

如(3-3)式所示為二維通用守恆方程式,為了離散此方程式,我們利
用有限容積法將計算區域分割成多個控制體積,如圖 3.4 所示,斜線部份
為一控制體積,P 點為此控制體積的中心點,而 E、W、N、S 則分為其
相鄰之控制體積的中心點。若我們在此斜線之控制體積中對(3-3)式作體
積分,則可獲得(3-4)式。

∂ (γφ ) ∂ ∂φ ∂ ∂φ
= (Γ ) + (Γ ) + S (3-3)
∂t ∂x ∂x ∂y ∂y φ

n e ∂ (γφ ) n e ∂ ∂φ ∂ ∂φ
∫ ∫
s w
[
∂t
]dxdy = ∫ ∫
s w
[
∂x

∂x
)+
∂y

∂y
) + S φ ]dxdy (3-4)

首先,對等號左邊暫態項離散,將暫態項體積分後可得(3-5)式。

n e ∂ (γφ ) γφ − γ ′φ ′p
∫s ∫w [ ∂t
]dxdy = ( p
∆t
) dxdy (3-5)

其中 γ ′φ′ 表示舊時間下的密度及任意變數φ, φ′ 為已知值,γφ表示新

時間下的密度及任意變數,若密度不隨時間變化時都使用舊間下的γ。對
(3-3)式中等號右邊之擴散項作積體分則可得到(3-6)式,再利用中央差分
法(central difference scheme)作離散,如(3-7)式所示,再將(3-7)式代入(3-6)
式,獲得擴散項之離散式,如(3-8)式所示。

n e ∂ ∂φ ∂ ∂φ ∂φ ∂φ ∂φ ∂φ
∫ ∫ [ ∂x (Γ ∂x ) + ∂y (Γ ∂y ) ]dxdy = [(Γ ∂x )
s w e
− (Γ
∂x
) w ]∆y + [(Γ ) n − (Γ ) s ]∆x
∂y ∂y

(3-6)

∂φ φ − φP
( )e = E (3-7a)
∂x ∆x

31
∂φ φ − φW
( )w = P (3-7b)
∂x ∆x

∂φ φ − φP
( )n = N (3-7c)
∂y ∆y

∂φ φ − φS
( )s = P (3-7d)
∂y ∆y

n ∂e ∂φ ∂ ∂φ
∫∫
s
([Γ )
∂x ∂x ∂y ∂y
w
+ ( Γ ) ]dxdy
(3-8)
φ − φP φ − φW ∂φ − φ P φ − φS
= [(Γ E ) − (Γ P )]∆y + [(Γ N ) − (Γ P )]∆x
∆x ∆x ∆y ∆y

對源項之離散,首先如(3-9)式所示,將其分成兩部分,一為不與φp

相乘的項之和 Sc,另一則為與φp 相乘的項之和 SP,若 S 不為φp 之函數則,

SP 為零,反之則不為零。若 SP 亦為φp 之函數,則其所含之φp 用前次疊代


的值計算。

Sφ = Sc + S p φ P (3-9)

對(3-9)式作控制體積之體積分則可獲得(3-10)式。
n e
∫∫
s w
Sφ dxdy = (Sc + Sp φ P )∆x∆y (3-10)

最後,我們將上述各項之離散之結果合併整理獲得有限差分式(finite
difference equation) (3-11)式,a 稱為連接係數(link coefficient),其中 aP、

aE、aW、aN、aS 分別為與φp、φe、φw、φn、φs 相乘的項之係數之和,如此

一來便可對(3-11)式作疊代計算來求得φ之值。若(3-11)式為非線性,即 aP、

aE、aW、aN、aS 為φ之函數,則其所含之φ用前次疊代的值作計算。

a P φP = a E φE + a WφW + a NφN + a SφS + b (3-11)

其中:

32
⎛γ ⎞
a P = a E + a W + a N + a S + ⎜ − Sp ⎟∆x∆y (3-12)
⎝ ∆t ⎠

⎛ γφ′ ⎞ (3-13)
b = ⎜⎜ Sc + p ⎟⎟ ∆x∆y
⎝ ∆t ⎠

在本文中之三維模式下,則(3-11)式改寫成如(3-14)式之三維模。

aPφP = aEφE + aWφW + aNφN + aSφS + aTφT + aZφZ + b (3-14)

⎛γ ⎞
aP = aE + a W + a N + aS + aT + a W + ⎜ −SP ⎟∆x∆y∆z (3-15)
⎝ ∆t ⎠

在邊界條件之離散,如圖 3.5 所示,一個控制體積附著於計算區域的


西側的邊界上。點 B 為一邊界上虛構的點,P 點上的有限容積方程式建
構如下

a P φ P = a E φ E + a N φ N + a SφS + S (3-16)

再將邊界點與源項 S 的線性化形式(如 3-17 式所示)結合後,將 aW 設為零。

γ ′φ′p
S = Sc ∆x∆y + Sp ∆x∆yφ P + ∆x∆y (3-17)
∆t

若邊界的值為固定值φB,則源項調整如下

S c ∆ x∆ y = S c ∆ x∆ y + a W φ B (3-18)

Sp ∆x∆y = Sp ∆x∆y − a W (3-19)

在零通量(zero-flux)邊界中源項不須作任何改變,如絕熱及對稱邊界。

3.3 解題流程

本文為節省開發時間,所以直接利用 CFD-RC 計算流體力學軟體作

33
感應加熱之數值模擬,其解題流程如圖 3.6 所示。首先,輸入各邊界上所
設定的值或條件,並且在各計算區域中對計算格點給一猜值,之後便開
始疊代運算,模擬時間從零秒開始,解完一個時間後再把上一次解完的
答案當初始值去算下一個時間下的電磁場及溫度場,在本文中使用的時
間間隔(time step)為 1 秒,在疊代運算中先電磁場方程式,之後再解溫度

場方程式,被加熱物件材料性質都是溫度的函數,如相對導磁係數µr(T)、

電阻係數ρ(T),熱傳導係數 k(T),比熱 Cp(T),解出新的溫度後就更新材


料性質,重複以上步驟,直到時間達到目標。

本文之收斂條件為以整個計算區域兩次疊代之殘值最大相對誤差小
-4
於 10 為基準。

3.4 無窮遠邊界測試

空氣最外側邊界條件設為壁面,壁面上磁場大小為零,如太接近加
熱線圈則會引響到線圈磁場,以下將做無窮遠邊界測試,先定義線圈至
外壁面距離為 L∞ ,線圈至線圈外一點的距離為 L,圖 3.7 為 Pipe A 被加
熱時在同一時間下設不同長度的 L∞ ,分別為 0.5、1.0、1.5、2.0、2.5(m),
可以發現取 L∞ 為 2.0(m)以上時磁通密度不會再改變了,所以 Pipe A 的
L∞ 將取 2.0(m)。同樣的測試方式,可得 Pipe B 的 L∞ 為 2.5(m),可得 Pipe
C 的 L∞ 為 3.5(m)。

3.5 格點測試

先以 Pipe A 做測試,本文之格點測試採用三組不同格點,分別為
(i)20×5×3、(ii)59×5×3、(iii)100×5×3,比較三組格點下整體溫度場之計算

34
結果,結果顯示格點(i)與(ii)之間之誤差約為 5%,而(ii)與(iii)之間之誤差
則約為 2%。因此在經濟與可靠性的取捨下,本文採用 62×5×3 的格點來
進行數值模擬,同樣的測試方式 Pipe B 採用 64×5×3 的格點數,Pipe C 採
用 75×5×3 的格點數,三種尺寸料管使用的格點數整理如表 3.1 所示。

本文之數值計算在採用 Intel Pentium4 3.0GHz CPU 個人電腦上執


行,達收斂標準所耗費之計算時間(CPU time)約為 1~2 小時。

表 3.1 三種尺寸料管使用之格點數

金屬料管 Pipe A Pipe B Pipe C

Workpiece 360 390 510

Coil 75 75 75

Air 495 495 540

格點總數 930 960 1125

35
圖 3.1 Pipe A 格點示意圖

36
圖 3.2 Pipe B 格點示意圖

37
圖 3.3 Pipe C 格點示意圖

38
N

∆y

∆x
W P E

control
volume
S

圖 3.4 控制體積格點示意圖

B E
P

圖 3.5 邊界控制體積示意圖

39
開始

輸入邊界條件

猜一初始值

t=t+∆t

解電場 φ

解磁場 A

解溫度場 T

更新材料性質
µ(T )
  、   ρ(T )
k (T ) 、 C (T )
p


判斷收斂



達到目標時間


資料輸出

停止程式

圖 3.6 解題流程圖

40
圖 3.7 Pipe A 被加熱時取不同的 L∞ 在 t=250(s)下的磁通密度

4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文以數值分析中鋼所提供的三種不同尺寸大小金屬料管分別為
Pipe A、Pipe B、Pipe C,跟據所對應的加熱條件如操作電壓、電流和功
率大小及加熱線圈截面積大小進行模擬,模擬結果與中鋼實驗作比較,
然後並討論各種參數如輸入電壓、電流頻率、工件的導磁係數及線圈至
加熱工件的距離對加熱溫度的影響。

感應加熱中電磁場與溫度場為互相影響,當加熱進行中溫度的變化
會改變加熱物件材料性質,如相對導磁係數、電阻係數等,熱傳導係數,
比熱等,磁場中的磁通密度和感應電流會受材料性質變化所產生改變,
又因磁場中的磁通密度和感應電流的變化使得加熱的情況又會有所不
同,加上料管外壁大量的熱量散失,內壁真空絕熱,輸入電壓的下降與
上升,料管厚度等,種種因素使得料管溫度會有不同的分佈及不同的升
溫曲線,以下將對影響溫度的因素由模擬結果來分析與比較,首先先從
微觀的角度觀察電磁場的分佈與加熱的情況。

4-1 電磁場分佈

在模擬的時後,可以把時間間距取小於交流電周期變化的時間,以
便觀察磁場的變化,以 Pipe A 為例,使用交流電頻率為 460 Hz,模擬時
間間距用 0.0001 秒,觀察在加熱時間 0 秒至 0.0019 秒磁場變化情況。圖
4.1 為 Pipe A 時間間距用 0.0001 秒磁通密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圖中橫
軸座標 X 為徑向與內表面的距離,當 X=0 m 為工件(Workpiece)內表面,
當 X=33 mm 為工件外表面的位置。因線圈輸入交流電壓,產生為正負交
替的磁場,由圖中可以看出隨時間的增加磁通密度會有一個正負交替的

週期性變化,磁通密度與導磁係數µ及磁場電度 H 成正比,工件外表面較

42
接近線圈因此磁場強度較大所產生的磁通密度較大並向內快速減小。磁
通密度為一向量,正値表示逆時針圓周方向,負値表示順時針圓周方向。

圖 4.2 為 Pipe A 時間間距用 0.0001 秒磁場強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圖中橫軸座標 X 為徑向與內表面的距離,當 X=0 m 為工件內表面,當
X=33 mm 為工件外表面的位置,X 在 48~51.4 mm 之間為線圈(Coil),磁
場強度也是會正負交替的周期性變化,因線圈在軸向有一電壓差存在,
電場強度都集中在線圈上,電場強度為一向量,方向與軸向平行。

4-2 電磁場與溫度場分析

因為線圈上輸入為交流電壓,由之前的討論知道磁場會以正負交替
的週期性變化,為求分析方便,都取在變化週期整數倍時間下的結果來
做討論。模擬時被加熱料管的材料性質都設定成溫度的函數,由模擬結
果可看出在不同時間下材料性質的變化情況,借由材料性質變化及加熱
中電壓的改變來討論不同時間下的加熱情況,探討溫度分佈變化的原
因,針對 Pipe A 加熱情況來討論。

圖 4.3 為 Pipe A 的電阻係數(resistivity) ρ分別在 100 秒、200 秒、300


秒、400 秒、800 秒、1060 秒時料管上徑向分佈情況,橫座標上的符號 ro
為料管外表面半徑,r 為料管上一點之半徑,所以橫座標上 0(mm)表示在
外表面,33(mm)表示在內表面,從圖中可看出大約在 400 秒前電阻係數
變化量很大,在同一時間下外徑會比內徑的電阻係數大,但在約 400 秒
後電阻係數變化量就很小了,在同一時間下外徑會比內徑的電阻係數
小,但整體來看電阻係數變化都是隨時間的增加而變大,電阻係數增加

會使得穿透深度δ增大,渦電流分佈會較平坦。

43
導磁係數(permeability)是指材料在受一個磁力作用時,其所能產生多
少磁通量的指標,相對導磁係數為導磁係數與真空中的導磁係數之比

值。圖 4.4 為 Pipe A 的相對導磁係數(Relative permeability) µr 分別在 100


秒、200 秒、300 秒、320 秒、340 秒、380 秒時料管上徑向分佈情況,大
約在 380 秒前料管的磁性都存在,200 秒前變化量不大,相對導磁係數大
約都在 30 上下,當溫度超過居里點(Curie-point)時材料的鐵磁性質會瞬間
消失,相對導磁係數會降至稍大於 1,本文將失磁的相對導磁係數設定為
2,在 300 秒至 340 秒間溫度接近居里點,相對導磁係數變化量大,從 320
秒、340 秒的分佈曲線可看當外徑溫度達到或是超過居里點溫度時,相對
導磁係數就保持在 2,內徑溫度尚未達到居里點,因此還保有一些磁性,
大約在 380 秒後料管溫度都在居里點以上,整個料管都為失磁的狀態,
相對導磁係數都維持在 2。整體來看相對導磁係數變化都是隨時間的增加

而變小,相對導磁係數減小會使得穿透深度δ增大,渦電流分佈會較平坦。

圖 4.5 為 Pipe A 的渦電流(eddy current) Je 分別在 100 秒、200 秒、340


秒、380 秒、600 秒、900 秒時料管上徑向分佈情況,圖中可看出在未失
磁前的時間,100 秒、200 秒電流的分佈都集中在靠近外壁面 20mm 厚的
地方,且靠近外壁面 5mm 厚的地方渦電流明顯高出內壁面許多,接近內
壁面的地方渦電流幾乎為零,這意味著初期表面的加熱能力比內壁面強
很多。根據經驗公式(2-19)、(2-20)可看出影響渦電流的分佈參數有電阻
係數、相對導磁係數及交流電的頻率,在這裡交流電的頻率為一定值,
所以會影響渦電流分佈的只有電阻係數、相對導磁係數,根據之前的討
論可知道電阻係數會逐漸上升,相對導磁係數會逐漸減小且失磁後為一
定值,由電阻係數及相對導磁係數變化的趨勢可得知(2-20)式的穿透深度
會越來越深,因此(2-19)式的電流分佈會由穿透深度加深變的較平緩,圖

44
中可看出 200 秒比 100 秒時平緩,在 340 秒時比 200 秒平緩,且渦電流
深度會較深,100 秒和 200 秒時渦電流並無分佈到內壁面,其中在 340 秒
時外表面向內 13mm 的地方渦電流分佈有一個轉折,這是由於靠近外表
面的地方已經失磁但內部並未完失磁的關係,且內壁面已有少量的渦電
流出現,圖中在 380 秒、600 秒、900 秒都為失磁後的時間,可以看出渦
電流的分佈大致相同,都較失磁前變化平緩且渦電流在內壁都有產生,
在 600 秒的渦電流明顯比 380 秒及 900 秒來的小,這是因為在製程中 460
秒至 700 秒之間電壓下降的關係。

圖 4.6 為 Pipe A 的磁通密度(Magnetic flux density) B 分別在 100 秒、


200 秒、300 秒、340 秒、600 秒、900 秒時料管上徑向分佈情況,磁磁通
密度為向量,這裡所只有表示其大小,磁通密度與導磁係數及磁場強度
成正比,隨導磁係數的降低磁通密度也會減小,圖中可看出在未失磁前
的時間,100 秒、200 秒、300 秒磁磁通密度明顯比失磁後的時間 600 秒、
900 秒大的許多,在 340 秒時可看出靠近外壁磁通密度較小,在料管中間
磁通密度突然變大,這是因為外表面已經失磁但靠近內壁則未失磁的關
係,600 秒與 900 秒同為失磁下的磁通密度,但 600 秒時為電壓下降期間
的磁通密度明顯 900 秒時來的小。

圖 4.7 為 Pipe A 的溫度(Temperature)T 分別在 100 秒、300 秒、500


秒、700 秒、900 秒、1060 秒時料管徑向的分佈曲線圖。從 100 秒與 300
秒的溫度分佈曲線可以看出外徑溫度比內徑溫度高,由之前所討論的渦
電流分佈可以發現在初期加熱渦電流都大都集中在表面,內壁的溫升則
主要是由熱傳導的方式從表面高溫傳向內壁傳遞,內外表面溫度差 300
秒比 100 秒大,主要原因由於在初期熱傳導係數漸漸變小使得外表面的
溫度不易向內傳遞。觀察 500 秒與 700 秒的溫度分佈曲線,可看出內徑

45
溫度已經高於外徑,原因可由之前所討論的渦電流分佈情況在 380 秒左
右渦電流分佈已經平坦許多,內壁面也會由渦電流來加熱,內外徑加熱
接近相等,再加上電壓在 460 秒至 700 秒由原本的 460(V)降至 300(V),
使得加熱能力瞬間降低,料管外表面有大量的熱量由熱幅射及熱傳導的
方式傳出,使得靠近外表面加入的熱量與散出的熱量接近平衡且有持溫
的現像,內壁則為絕熱狀態熱量不易散出並一直有渦電流的加熱,因此
內壁面的溫度漸漸比外壁面高。在 700 秒至加熱結束的 1060 秒電壓又回
復為原來的 460(V),從 900 秒與 1060 的溫度分佈曲線可看出溫度又繼續
上升。

圖 4.8 為 Pipe A 時間在 200 秒之渦電流與溫度剖面圖,從剖面圖中


可以更清楚看出渦電流與溫度的關係,在 200 秒時渦電流非常集中在外
表面,內表面並無渦電流出現,所以在 200 秒時的溫度外表面高於內表
內有 100℃之多,圖 4.9 為 Pipe A 時間在 400 秒之渦電流與溫度剖面圖,
渦電流此時分佈較平坦,內表面已有渦電流的出現,因此可看出溫度分
佈較均勻,內外表面之溫度差已減少至 20℃左右,圖 4-10 為 Pipe A 時間
在 600 秒之渦電流與溫度剖面圖,渦電流此時因電壓下壓渦電流明顯比
400 秒小許多,使得外表面的加熱與散熱幾乎達到平衡,內表面為絕熱狀
態且有渦電流存在持續的加熱,所以造成此時的溫度內表面溫度高出外
表面現象,圖 4.11 為 Pipe A 時間在 1060 秒之渦電流與溫度剖面圖,電
壓回升渦電流大小回復成原來的大小,因此整個料管溫度繼續上升,最
高溫在內徑為 1082℃。

4-3 Pipe A、Pipe B、Pipe C 模擬結果比較

溫度的高低渦電流分佈佔了很大的影響力,因此首先比較三種料管

46
渦電流分佈的狀況,圖 4.5、4.12、4.13 分別為 Pipe A、Pipe B、Pipe C 各
種時間下渦電流在料管上徑向分佈情況,從圖中可看出三種厚度的料管
渦電流在初期未失磁前都集中在外表面 10mm,內表面幾乎無渦電流存
在,且三種尺寸渦電流密度大小在相同時間下差異並不大,在中後期失
磁後渦電流分佈都較為平均。接著觀察三種料管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
化狀況,圖 4.14 為 Pipe A、B、C 數值解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狀況,
因初期未失磁前渦電流集中在外表面所以可以看出溫度內外表面溫度差
大,Pipe C 厚度最厚熱量從外表面較不易傳入至內表面,可看出 Pipe C
內外表面溫差明顯比 Pipe A 及 Pipe B 來的大,在中後期失磁產生的效應
及加上輸入電壓的下降使得內表面溫逐漸超越外表面溫度,這樣溫度徑
向分佈情況的變化也受料管徑向厚度影響,從圖中比較可看出較大厚度
的 Pipe C 內表面溫度超越外表面溫度的時間較晚,管壁最薄的 Pipe A 內
表面溫度高出外表面溫度的溫差較其它兩種尺寸料管來的大。

4-4 模擬結果與實驗比較分析

圖 4.15 為 Pipe A 數值解與實驗值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狀況比較


圖,觀察內外表面溫度,在初期加熱 200 秒之前數值解內外表面溫度與
實驗量測結果比較誤差並不大,實驗與模擬結果的溫度差都保持在約
30℃以下,接著觀察 200 秒至 460 秒數值解內外表面溫度上升速率明顯
比實驗量測結果溫度上升快,數值與實驗溫度比較誤差較大些,實驗與
模擬結果的溫度差保持在約 100℃以下,造成的主原因可能是模擬時間在
0~460 秒加熱線圈輸入為一固定電壓 460(V),模擬時線圈的電阻係數為
定值因此所產生的電流也為定值,但實驗真實情況隨然在 0~460 秒是輸
入固定電壓 460(V),但電流在這段時間因線圈溫度上升使得電阻係數有

47
所變化,使得電流有變小再回升的現象,電流的變小使得加熱效果減少,
因此模擬在 200~460 溫度較實驗值高,其次像模擬時選用的材料性質熱
傳導係數及比熱與實驗的料管材質熱傳導係數有些出入,造成傳熱效果
不同及溫度上升速率的差異。再觀察中期加熱時間 460 秒至 700 秒時輸
入電壓下降的溫度變化曲線,可看出在這段時間實驗外表面有持溫的現
像溫度保在約 760℃,內表面溫度有緩慢持續上升的現像,數值解外表面
溫度持溫在 828℃,內表面則緩慢的上升。觀察後期加熱在 700 秒至 1060
秒電壓回復的溫度變化曲線,可發現數值解溫度上升速率較實驗溫度上
升速率快,這段時間數值與實驗溫度差都在 100℃以內,造成誤差的原因
成能為模擬時所作的簡化把軸向兩端線圈忽略和未考慮工件旋轉而產生
磁場的變化及線圈形狀轉換所造成的。Pipe A 的整個加熱時間模擬與實
驗溫度變化趨勢接近,誤差值階在 20%以內,最大誤差在 416 秒的內表
面溫度為 14.3%。

圖 4.16 為 Pipe B 數值解與實驗值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狀況比較


圖,比較數值與實驗溫度可發現與 Pipe A 情況相同,時間在 200~500 的
溫度誤差較大,在電壓下降時間模擬比實驗有較高溫度的持溫,後期模
擬溫度上升速率則較實驗慢,整體溫度的誤差皆在 20%以內,最後加熱
時間終了 1130 秒模擬與實驗溫度差在 50℃以內。

圖 4.17 為 Pipe C 數值解與實驗值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狀況比較


圖,比較數值與實驗溫度可發現與 Pipe A、Pipe B 情況相類似,模擬與
實驗溫度比較大致上都接近,整體溫度的誤差皆在 20%以內。

4-5 各種參數對加熱溫度的影響

影響加熱溫度的參數包括輸入的功率、使用電流的頻率、加熱時間、

48
工件的材料性質、線圈構造、工件與線圈間距,及工件散熱情況等。本
文將討論四個影響溫度的參數分別為不同的輸入電壓、不同電流頻率、
工件不同導磁係數、線圈至工件不同的間距。

首先針對 Pipe A 來做測試,輸入不同的電壓來討論,圖 4.18 為三種


不同電壓大小隨時間變化曲線及三種電壓之間的百分比,圖 4.19 為三種
不同輸入電壓模擬結果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

110%輸入電壓 Case 1 溫度上升速率較快,100%輸入電壓 Case 2 溫度上

升速率次快,90%輸入電壓 Case 3 溫度上升速率最慢。

針對不同的電流頻率來討論,表 4.1 為三種不電流頻率,圖 4.20 為


三種不電流頻率在時間 800 秒渦電流剖面圖,在 800 秒料管都已失磁狀
態渦電流不會受導磁係數影響,從圖中可以看出較高的電流頻率有較大
的渦電流,圖 4.21 為三種不電流頻率模擬結果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
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電流頻率為 800(Hz)的 Case 1 溫度上升速率較快,
電流頻率為 460(Hz) Case 2 溫度上升速率次快,電流頻率為 250(Hz)Case 3
溫度上升速率最慢。

針對工件不同相對導磁係數來討論,圖 4.22 為三種不同相對導磁係


數隨時間變化曲線,圖 4.23 為三種不同相對導磁係數模擬結果內外表面
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室溫下相對導磁係數為 45 的 Case
1 溫度上升速率較快,室溫下相對導磁係數為 24 的 Case 2 溫度上升速率
次快,室溫下相對導磁係數為 8 的 Case 3 溫度上升速率最慢。

針對線圈至工件不同的間距來討論,圖 4.24 為線圈至工件間距(Air


gap)示意圖,表 4.2 為三種不同線圈至工件間距,圖 4.25 為三種 Air gap
模擬結果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 5 mm 間距的
Case 3 溫度上升速率較快,15 mm 間距的 Case 2 溫度上升速率次快,25

49
mm 間距的 Case 1 溫度上升速率最慢。

表 4.1 三種不電流頻率

Case 1 Case 2 Case 3

Current Frequency (Hz) 800 460 250

表 4.2 三種不同線圈至工件間距

Case 1 Case 2 Case 3

Air gap (mm) 25 15 5

50
圖 4.1 Pipe A 時間間距用 0.0001 秒磁通密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51
圖 4.2 Pipe A 時間間距用 0.0001 秒磁場強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52
圖 4.3 Pipe A 的電阻係數在不同時間下徑向分佈情況

53
圖 4.4 Pipe A 的相對導磁係數在不同時間下徑向分佈情況

54
圖 4.5 Pipe A 的渦電流在不同時間下徑向分佈情況

55
圖 4.6 Pipe A 的磁通密度在不同時間下徑向分佈情況

56
圖 4.7 Pipe A 的溫度在不同時間下徑向分佈情況

57
(a) 渦電流 (b) 溫度

圖 4.8 Pipe A 時間在 200 秒之渦電流與溫度剖面圖

(a) 渦電流 (b) 溫度

圖 4.9 Pipe A 時間在 400 秒之渦電流與溫度剖面圖

58
(a) 渦電流 (b) 溫度

圖 4.10 Pipe A 時間在 600 秒之渦電流與溫度剖面圖

(a) 渦電流 (b) 溫度

圖 4.11 Pipe A 時間在 1060 秒之渦電流與溫度剖面圖

59
圖 4.12 Pipe B 的渦電流在不同時間下徑向分佈情況

60
圖 4.13 Pipe C 的渦電流在不同時間下徑向分佈情況

61
圖 4.14 Pipe A、B、C 數值解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狀況

62
圖 4.15 Pipe A 數值解與實驗值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狀況

63
圖 4.16 Pipe B 數值解與實驗值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狀況

64
圖 4.17 Pipe C 數值解與實驗值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狀況

65
圖 4.18 三種不同電壓大小隨時間變化曲線及之間的百分比

圖 4.19 三種不同輸入電壓模擬結果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

66
(a) 800Hz

(b) 460Hz

(c) 250Hz

圖 4.20 三種不電流頻率在時間 800 秒渦電流剖面圖

67
圖 4.21 三種不電流頻率模擬結果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

68
圖 4.22 三種不同相對導磁係數隨時間變化曲線

圖 4.23 三種不同相對導磁係數模擬結果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

69
圖 4.24 線圈至工件間距(Air gap)示意圖

圖 4.25 為三種 Air gap 模擬結果內外表面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

70
第五章 結論

本文以三維數值模擬分析雙金屬料管的電磁場及溫度場分佈情況,
最後可得到下列幾點結論:

(1)模擬由中鋼提供的三種不同尺寸金屬料管,模擬結果與中鋼所做的實

驗結果比較,內外徑溫度分佈的趨勢接近平均誤差皆在 8%之內,Pipe

A 模擬與實驗內外徑溫度比較最大誤差為 14.3%,Pipe B 模擬與實驗

內外徑溫度比較最大誤差為 13.6%,Pipe C 模擬與實驗內外徑溫度比

較最大誤差為 9.6%。

(2)在初期加熱中,三種料管的渦電流 90%會集中在外表面 10mm 內,內


表面無渦電流的產生,內表面升溫是由外表面熱量靠熱傳導的方式傳
入,在失磁之後渦會變較平均分佈,內外表面均由渦電流來加熱,配
合在中期電壓的下降使得較高溫度由外表面轉換成在內表面出現,但
料管的厚度增加,使得溫度轉換時間向後延遲。

(3)輸入電壓增加、較高頻率電流、使用較大導磁係數的工件、線圈至

工件較小的間距能有較好的加熱較果。

71
參考文獻

1. Tudbury, C. A., “Electromagnetics of induction heating”, IEEE Trans.


Mag-10, pp. 694-697, 1974.

2. T., W., Preston, “An economic solution for 3D coupled electromagnetic


and thermal eddy current problems”, I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Vol. 28, No. 2, 1992.

3. Aniserowicz, K., Skorek, A., Cossette, C., and Zaremba, M.B., “A new
concept for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of induction heating of steel
cylind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Vol. 33, No. 4,
1997.

4. Nerg, J., and Partanen, J., “A simplified FEM based calculation model for
3-D induction heating problems using surface impedance formul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Vol. 37, No. 5, 2001.

5. Urbanek, P., Skorek, A., and Zaremba, M.B., “Magnetic flux and
temperature analysis in induction heated steel cylinder”,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Vol. 30, No. 5, 1994.

6. Chaboudez, C., Clain, S., Glardon, R., Rappaz, J., Swierkose, M.,
Touzani, R., “Numerical modeling of induction heating of long
workpie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Vol. 30, No. 6, 1994.

7. Bukanin, V.,, Dughiero, F., Lupi, S., Nemkov, V., and Siega, P.,
“3D-FEM Simulation of transverse-flux induction hea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Vol. 31, No. 3, 1995.

8. Sadeghipour K., Dopkin J. A., “Acomputer aided finite element /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induction heating process of steel”, Computers
In Industry, Vol. 28, pp. 195-205, 1995.

72
9. Chaboudez, C., Clain, D., Glardon, R., Mari, D., Rappaz, J., and
Swierkosz M., “Numerical modeling in induction heating for
axisymmetric geometr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Vol. 33, No.
I , 1997.

10. 李育芸,陳夏宗,“ 感應加熱應用於模具表面快速加熱之研究",


私立中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1992。

11. Kang, C.G., Seo, P.K., and Jung, H.K., “Numerical analysis by new
proposed coil design method in induction heating process for semi-solid
forming and it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with globalization evaluati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341, pp, 121-138, 2003.

12. Chen S. C., Peng, H. S., Chang, J. A., Jong, W. R., “Simulations and
verifications of induction heating on a mold plate”, Int. Comm. Heat
Mass Transfer, Vol. 31, No. 7, pp. 971-980, 2004.

13. Wang, Z., Yang, X., Wang, Y., and Yan, W., “Eddy current and
temperature field computation in transverse flux induction heating
equipment for galvanizing lin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Vol. 37, No.
5, 2001.

14. Runde M., Magnusson, N., “Induction heating of aluminium billets using
superconducting coils”, Physica, C 372–376, pp. 1339-1341, 2002.

15. Jang, S.M., Cho, S.K., Lee, S.H., Cho, H.W., and Park, H.C.,“Thermal
analysis of induction heating roll with heat pipes”,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Vol. 39, NO. 5, 2003.

16. K., Preis, “A contribution to eddy current calculations in plane and


axisymmetric multiconductor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Vol. 19, NO. 6, 1983.

17. Ph., Massé, B., Morel, Th. Breville, “A finite element prediction

73
correction scheme for magneto-thermal coupled problem during curie
transi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Vol. 21, NO. 5, 1985.

18. A., Mühlbauer, A., Muižnieks, H.-J., Leßmann, “The calculation of 3D


high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 during induction heating using the
BEM”,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Vol. 29, NO. 2, 1993.

19. CFD-ACE(U),CFD Research Corporation, Alabama, USA,2003.

20. Semiatin, S. L., Stutz, D. E., “Induction heat transfer of steel”, American
Society for Metals, 1986.

74
自述

姓名:陳威廷

籍貫:台灣省苗栗縣
出生日期:民國 69 年 11 月 3 日

學歷:國立新竹高工(85~88)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88~92)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92~迄今)

通訊處:苗栗縣三灣鄉三灣村 16 鄰博愛路 161 號

電話:(037)834920

7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