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8

國 立 成 功 大 學

電 機 工 程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應用於感應加熱之全橋相移換流器

A Full-Bridge Phase-Shifted Inverter for

Induction Heating

研 究 生:陳建智
指導教授:陳建富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七月
應用於感應加熱之全橋相移換流器

陳建智* 陳建富**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摘 要

本論文擬研製一應用於感應加熱之全橋相移式負載並聯諧振換流

器,其電路架構為傳統全橋換流器結合相移式脈波寬度調變技術,並利

用功率變壓器之漏感及功率開關元件上之寄生電容產生諧振,設計出具

零電壓切換特性之感應加熱器。而諧振電容與加熱負載形成一等效

R-L-C 並聯諧振電路,當電路發生諧振時,會有最大功率轉移之效果,

致使加熱負載達到加熱處理之目的。本文首先介紹感應加熱之基本理論,

接著對本文研究之電路之動作模式進行分析,並設計主電路功率元件之

參數。最後實作出一輸入電壓 500 Vdc、輸出電壓 50 Vrms,ac、輸出功率 2

kW 及切換頻率 50 kHz 之雛型電路,並由實驗結果驗證本文之理論分

析。

關鍵字:感應加熱、相移式脈波寬度調變、零電壓切換、負載並聯諧振

* 研究生
** 指導教授

I
A Full-Bridge Phase-Shifted Inverter for Induction Heating

Chien-Chih Chen
Jiann-Fuh Chen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SUMMARY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and implement a full-bridge phase-shifted
load-parallel-resonant inverter for induction heating. Zero-voltage-switching operation of
all switches can be achieved with stray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transformer and four
power switches. Parallel resonance occurs between the load and the resonant capacitor at
a resonant frequency equal to the switching frequency, which results in maximum power
transfer for induction heating. In this thesis, first, the basic theory of induction heating is
introduced. Second, the analysis of operating principles of full-bridge phase-shifted
load-parallel-resonant inverter is performed. Then, the design procedure is described.
Finally, a prototype of the inverter with input voltage 500 Vdc, output voltage 50 Vrms,ac,
and output power 2 kW is implemented to verif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Keywords: induction heating, phase-shifted pulse width modulation, zero voltage


switching, load parallel resonance

INTRODUCTION

Induction heating is the process of heating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workpiece such as


metal by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where eddy currents are generated within the
workpiece and resistance leads to Joule heating of the workpiece. The basic setup is an
AC power supply that provides electricity with low voltage but very high current and
high frequency. The workpiece to be heated is placed inside a working coil driven by the
power supply, usually in combination with a resonant capacitor to increase the reactive
power. The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indueces eddy currents in the workpiece [1], [2].

The energy transfer of induction heating is affected b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working
coil and the workpiece. Energy losses occur through heat conduction from workpiece to
fixture, natural convection, and thermal radiation. The induction working coil is usually
made of copper tubing. Shape, diameter, and number of turns of the working coil
influence the efficiemcy and field pattern [1], [2], [24-27].

II
FULL-BRIDGE PHASE-SHIFTED LOAD-PARALLEL-RESONANT INVERTER

The circuit configure of the full-bridge phase-shifted load-parallel-resonant inverter is


shown in Figure 1. This inverter consists of four power switches S1-S4, four fast recovery
anti-parallel diodes D1-D4, four stray capacitors of power switches Coes1-Coes4, an input
capacitor Cin, a blocking capacitor Cb, a resonant capacitor Cr, an equivalent parallel
inductor of the working coil and the workpiece Leq, and an equivalent parallel resistor of
the working coil and the workpiece Req. The power transformer is modeled as a
magnetizing inductor Lm, an ideal coil Np/Ns, and a leakage inductor Lk.

The control signals of power switches are determined by a phase-shift PWM controller,
UCC3895. The UCC3895 implements control of a full-bridge power stage by phase
shifting the switching of one half-bridge with respect to the other. Four outputs of the
UCC3895 (OUTA-OUTD) operate near 50 % duty cycle and one-half the oscillator
frequency. OUTA and OUTB are intended to drive one haif-bridge circuit in an external
power stage. OUTC and OUTD drive the other half-bridge and have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as OUTA and OUTB. OUTC is phase shifted with respect to OUTA, and
OUTD is phase shifted with respect to OUTB. The UCC3895 allows constant frequency
pulse-width modul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resonant zero-voltage-switching to provide
high efficiency at high frequencies [29].

iS1 Coes1 iS3 Coes3


S1 vce1 S3 vce3

iin iCin D1 D3 Cb Lk ipri isec io


A T1
Cin ip vCb vLk iLm iCr
Vin Cr
vAB vpri vsec Leq Req vo
Lm
B
iS2 Coes2 iS4 Coes4
S2 vce2 S4 vce4
D2 D4

Figure 1. The circuit configure of the full-bridge phase-shifted


load-parallel-resonant inverter

III
RESULTS AND DISCUSSION

To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ull-bridge phase-shifted load-parallel-resonant inverter


in this thesis, a prototype circuit is implemented and test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specification for the full-bridge phase-shifted load-parallel-resonant inverter and for
circuit components including the main circuit, gate drivers, the phase-shift PWM
controller, the power transformer, the working coil, and the workpiece are shown in Table
1 and Table 2. Figure 2 shows the control circuit of the UCC3895. Table 3 shows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the power factor of the inverter under different output power.

Table 1. Specification for full-bridge phase-shifted load-parallel-resonant inverter

Input voltage Vin 500 Vdc

Output voltage Vo 50 Vrms,ac

Output rated power Po 2 kW

Switching frequency fs 50 kHz

Table 2. Specification for circuit components

Turns ratio Np : Ns = 6 : 1

Magnetizing inductor Lm 3.19 mH

Leakage inductor Lk (31.96 H + 52.79 H)

Input capacitor Cin 940 F

Blocking capacitor Cb 8.8 F

Resonant capacitor Cr 13.7 F

Power switch S1~S4 IKW40N120H3 1200V/40A

Stray capacitor Coes1~Coes4 185 pF

IV
VR (W103)

UCC3895
KSP222A
1 EAN EAP 20

2 EAOUT SS/DISB 19
0.1 μF 1.8 kΩ 1 μF
3 RAMP OUTA 18

4 REF OUTB 17
0.1 μF
5 GND PGND 16
10 μF
6 SYNC VCC 15 +15 V
680 pF
7 CT OUTC 14
VR (W104) 220 kΩ
8 RT OUTD 13
6.8 kΩ
9 DELAB CS 12 1 μF 330 μF
6.8 kΩ
10 DELCD ADS 11

Figure 2. Control circuit of UCC3895

Table 3.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power factor under different output power

Pin (W) Po (W) Phase-shift angle Efficiency (%) Power factor


774 619 60° 79.97 % 0.63
1376 1130 90° 82.12 % 0.77
2010 1620 120° 80.60 % 0.84
2400 1940 150° 80.83 % 0.93
2510 2000 178° 79.68 % 0.96

CONCLUSI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and implement a full-bridge phase-shifted
load-parallel-resonant inverter for induction heating. Zero-voltage-switching operation of
all switches can be achieved with stray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transformer and four
power switches. Parallel resonance occurs between the load (the working coil and the the
workpiece) and the resonant capacitor at a resonant frequency equal to the switching
frequency, which results in maximum power transfer for induction heating. Finally, a
prototype of the inverter with input voltage 500 Vdc, output voltage 50 Vrms,ac, output
power 2 kW, and switching frequency 50 kHz is implemented to verif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control signals of this inverter are determined by a phase-shift PWM
controller, UCC3895.

V
誌 謝
本論文得以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陳建富老師給予學生的

指導與關懷,使學生在學識素養及待人處事上獲益良多。同時亦感謝口

試委員賴炎生教授、廖聰明教授、王瑋民教授、黃慶連教授與梁從主教

授嚴謹地審查學生的論文,惠予諸多建議與指正,使內容更臻完善。

求學期間,感謝吳友民學長及謝奕平學長在研究學習上給予諸多的

幫助與電路實作的指導,感謝劉尉仕學長在專業技術上的知識指導,感

謝許文謙學長在研究討論與精神上的鼓勵,感謝陳凱暉學長提供輕鬆的

學習氣氛。感謝林偉群、陳長智、楊文龍、賴德倫、陳信宏、蘇軒瑨、

林怡均、錢立展等畢業學長姐的幫助。感謝同窗好友:佳樺、冠升、博

新、聖凱、偉智、采潔、以謙、義元、季軒、吉祥、孟原、煜坤及思芬

等,在專業知識上的討論,和計畫執行上的支援與幫助,以及求學期間

的相互勉勵。在此也感謝學弟妹:慧雯、耘嘉、剛宏、家銘、培萱、景

翔、錢皓、宸有、家維,平時的幫忙與協助。以及助理:丹玟姐、雅琪

姐、芸芬姐、宛妤姐、香凝姐、易書姐、逸軒哥在實驗室公務上的幫忙

與協助。

最後,我要感謝我最親愛的家人,在各方面上給予全力的支持與陪

伴,使我在求學路程上無後顧之憂。僅將此論文獻給我摯愛的家人與一

路上所有幫助我的摯友們,感謝你們陪伴我度過這段求學旅程。

VI
目 錄
中文摘要..........................I

英文延伸摘要........................II

誌謝............................VI

目錄............................VII

圖目錄...........................XI

表目錄...........................XIII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目的....................1

1.2 論文大綱......................4

第二章 感應加熱基本理論與負載特性分析

2.1 感應加熱基本原理..................5

2.2 感應加熱器之設計考量................7

2.2.1 系統頻率與功率..................7

2.2.2 加熱時間.....................9

2.2.3 金屬加工物件之電阻係數..............9

2.2.4 金屬加工物件之相對導磁係數............10

2.2.5 溫度分佈.....................12

2.3 電磁效應......................14

VII
2.3.1 集膚效應....................14

2.3.2 鄰近效應....................15

2.3.3 磁場集中效應..................16

2.3.4 邊界效應....................17

2.4 焦耳效應......................18

2.4.1 磁滯損.....................18

2.4.2 渦流損.....................19

2.5 加熱負載之等效模型.................20

2.6 感應加熱之應用與特點................24

第三章 全橋相移式負載並聯諧振換流器

3.1 柔性切換技術....................25

3.2 主電路架構.....................27

3.3 基本動作原理與模式分析...............30

3.3.1 模式 I (t0 < t < t1).................30

3.3.2 模式 II (t1 < t < t2).................31

3.3.3 模式 III (t2 < t < t3)................32

3.3.4 模式 IV (t3 < t < t4)................33

3.3.5 模式 V (t4 < t < t5).................34

3.3.6 模式 VI (t5 < t < t6)................35

VIII
3.3.7 模式 VII (t6 < t < t7)................36

3.3.8 模式 VIII (t7 < t < t8)................37

3.3.9 模式 IX (t8 < t < t9)................38

3.3.10 模式 X (t9 < t < t10)................39

3.3.11 模式 XI (t10 < t < t11)...............40

3.3.12 模式 XII (t11 < t < t12)...............41

3.3.13 模式 XIII (t12 < t < t13)..............42

3.3.14 模式 XIV (t13 < t < t14)..............43

3.4 零電壓切換之條件..................44

第四章 電路設計與實驗結果分析

4.1 電路規格......................45

4.2 控制信號元件....................46

4.3 諧振電容......................49

4.4 加熱線圈......................50

4.5 功率變壓器.....................51

4.6 實驗結果......................52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5.1 結論........................58

5.2 未來展望......................58

IX
參考文獻..........................60

X
圖 目 錄
圖 2.1 感應加熱基本原理圖...................6

圖 2.2 各金屬材質於不同溫度下之電阻係數曲線圖........10

圖 2.3 鐵的相對導磁係數與溫度之關係圖............11

圖 2.4 鐵的磁化強度與溫度之關係圖..............11

圖 2.5 平行匯流板之鄰近效應.................16

圖 2.6 磁場集中器......................17

圖 2.7 邊界效應所導致之功率分佈圖..............17

圖 2.8 磁滯曲線圖......................18

圖 2.9 加熱負載之等效模型圖.................21

圖 2.10 加熱負載之等效 R-L 串聯電路圖............22

圖 2.11 加熱負載之等效 R-L 並聯電路圖............23

圖 3.1 硬性切換之電壓電流圖.................25

圖 3.2 柔性切換之電壓電流圖.................26

圖 3.3 負載串聯諧振.....................27

圖 3.4 負載並聯諧振.....................27

圖 3.5 全橋相移式負載並聯諧振換流器之電路圖.........29

圖 3.6 全橋相移式負載並聯諧振換流器之波形圖.........29

圖 3.7 模式 I (t0 < t < t1)電流路徑圖...............31

XI
圖 3.8 模式 II (t1 < t < t2)電流路徑圖...............32

圖 3.9 模式 III (t2 < t < t3)電流路徑圖..............33

圖 3.10 模式 IV (t3 < t < t4)電流路徑圖..............34

圖 3.11 模式 V (t4 < t < t5)電流路徑圖..............35

圖 3.12 模式 VI (t5 < t < t6)及模式 VII (t6 < t < t7)電流路徑圖.....36

圖 3.13 模式 VIII(t7 < t < t8)電流路徑圖.............37

圖 3.14 模式 IX (t8 < t < t9)電流路徑圖..............38

圖 3.15 模式 X (t9 < t < t10)電流路徑圖..............39

圖 3.16 模式 XI (t10 < t < t11)電流路徑圖.............40

圖 3.17 模式 XII (t11 < t < t12)電流路徑圖.............41

圖 3.18 模式 XIII (t12 < t < t13)及模式 XIV (t13 < t < t14)電流路徑圖..42

圖 4.1 實作照片圖......................45

圖 4.2 UCC3895 控制 IC 腳位圖................46

圖 4.3 UCC3895 控制 IC 內部方塊圖..............46

圖 4.4 UCC3895 控制電路圖..................49

圖 4.5 加熱負載之實際照片圖.................53

圖 4.6 輸出功率 Po = 1.94 kW 時之主要波形圖..........54

圖 4.7 輸出功率 Po = 2 kW 時之主要波形圖...........56

XII
表 目 錄
表 4.1 電路規格表......................45

表 4.2 UCC3895 控制 IC 腳位功能簡介表............47

表 4.3 換流器之元件規格與參數表...............52

表 4.4 加熱負載之規格與參數表................53

表 4.5 效率及功率因數量測表.................57

XIII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目的

隨著國內外工業技術與科技之進步,對於各種工業產品品質之要求

日趨嚴謹,因此不同的加熱處理程序被廣泛地應用於金屬加工、熔解、

焊接及半導體製程等工業,且其加熱需求與日俱增。相較於傳統直接加

熱技術而言,感應加熱(Induction heating)技術兼具加熱速度快、加熱品

質好、加熱效率高及低汙染等優點,因此成為現今加熱處理技術之主流

[1-3]。

近年來,由於半導體技術之發展日趨蓬勃,各種功率開關元件相繼

問世,例如:開關元件閘流體(Gate turn off thyristor, GTO thyristor)、金

氧 半 場 效 電 晶 體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MOSFET)、閘極絕緣雙極性電晶體(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

等等,因此許多電子產品朝向體積小、重量輕、效率高的方向發展[4]。

傳統切換式電源轉換器採用硬性切換(Hard switching)技術,當操作頻率

提高時,功率開關元件於切換時所產生之切換損失也將隨之提升,不僅

降低系統效率,更因開關元件的非理想切換產生電壓與電流突波,致使

開關元件上之應力增加,亦成為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之來源[5-7]。為了克服高頻操作下所帶來之問題,興起了柔性切換

1
(Soft switching)技術之研究,所謂柔性切換技術泛指透過減少功率開關

元件於切換過程中電壓與電流的重疊時間,以降低切換損失並改善電磁

干擾問題[8-13]。

目前感應加熱技術之研究大致分為兩方面,其一為換流器之架構,

主要研究電壓饋入式和電流饋入式分別應用於加熱系統上之優缺點與

注意事項[14-21];其二為加熱線圈與加工物件之間的能量轉移與消耗,

主 要 以 有 限 元 素 法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來 模 擬 並 探 討 [22],

[23]。

相移式脈波寬度調變技術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全橋換流器之柔性切

換技術,其中同一橋臂之開關訊號相差一百八十度且互補,而兩臂之開

關訊號之間相差一個相位,即為相移角度,透過調整開關訊號間之相移

角度來改變有效工作週期並調整輸出電壓。若前臂之開關訊號領先於後

臂之開關訊號,則定義前臂為超前橋臂(Leading leg),後臂為落後橋臂

(Lagging leg)。為避免同一橋臂之上、下兩顆開關同時導通,開關之責

任週期須小於50 %,即開關需犧牲一小段時間來進行轉態,一般稱此時

區為怠滯時間(Dead time)。傳統全橋相移式換流器利用降壓型功率變壓

器上之漏感、變壓器一次側外加之諧振電感及功率開關元件上之寄生電

容進行諧振,使電路中功率開關皆能操作於零電壓切換,此控制法之優

2
點為降低開關切換時之電壓應力、不需外加緩震電路、減少切換損失及

改善電磁干擾[20], [21]。

本文研究之目的為研製一應用於感應加熱之全橋相移式負載並聯

諧振換流器,其電路架構為傳統全橋換流器結合相移式脈波寬度調變技

術,並利用功率變壓器之漏感及功率開關元件上之寄生電容產生諧振,

設計出具零電壓切換特性之感應加熱器。而諧振電容與加熱負載形成一

等效R-L-C並聯諧振電路,當諧振發生時,會有最大功率轉移之效果,

致使加熱負載達到感應加熱的目的。最後實作出一輸入電壓500 Vdc、輸

出電壓50 Vrms,ac及輸出功率2 kW之雛型電路,並由實驗結果驗證本文之

理論分析。本文亦對研究之電路進行動作模式分析,並對相關元件之參

數設計進行說明,最後提出相關問題與技術瓶頸待日後改善與克服。

3
1.2 論文大綱

本論文共分為五個章節,內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

說明本論文之研究背景與目的。

第二章 感應加熱基本理論與負載特性分析

針對感應加熱之基本原理進行說明,並對負載特性進行探討。

第三章 全橋相移式負載並聯諧振換流器

說明柔性切換技術與全橋相移式負載並聯諧振換流器之動作原

理與模式分析。

第四章 電路設計與實驗結果分析

針對實體電路之參數設計及元件選用進行說明,並對實體電路

之量測波形及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本論文之總結,並提出未來可研究之方向。

4
第二章 感應加熱基本理論與負載特性分析

2.1 感應加熱基本原理

所謂感應加熱,即是利用電磁感應(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現象對

金屬加工物件進行加熱的方式。電磁感應現象於西元 1831 年由法拉第

發現,而變壓器即為此原理的重要應用之一。一般變壓器為了提高耦合

效果,常採用高導磁率的鐵磁性材料作為鐵芯,而鐵芯所產生之鐵損會

使變壓器的溫度升高。鐵損產生之原因有兩種:其一與鐵芯材料之磁滯

現象有關;其二與變壓器之線圈於鐵芯上產生之渦流有關。就設計變壓

器而言,將鐵損降至最低為佳;而感應加熱則是利用鐵損加熱,使金屬

加工物件的溫度上升。除此之外,由於金屬加工物件具備導電之特性,

因此適合非接觸式電磁感應加熱[1]。

根據法拉第定律(Faraday’s law)與冷次定律(Lenz’s law),透過電源轉

換器將市電轉為高頻之交流電源,並供給負載之加熱線圈使其建立交變

磁場,若將金屬加工物件置於加熱線圈所建立的交變磁場內,由於磁力

線之切割,致使金屬加工物件會於不同深淺層面產生渦流 Ic。渦流於加

工物件上流動,產生 Ic2 × R × t 的能量消耗(R 為加工物件之等效電阻,t

為時間),致使加工物件之溫度升高,達到加熱處理之目的,此即為感應

加熱之基本原理[2], [24]。其加熱原理圖如圖 2.1 所示[2],其中 I 為流經

5
加熱線圈之電流,φ 為高頻交流電源所建立之交變磁場。

磁場 φ

渦流 Ic
I

交流電源
加熱線圈

加工物件

圖 2.1 感應加熱基本原理圖[2]

簡而言之,非接觸式電磁感應加熱之能量轉換有三個階段:首先電

源轉換器將電能轉變為磁能,接著利用電磁感應現象將磁能轉變成電能,

最後由金屬加工物件吸收電能並轉換為熱能,達到感應加熱之效果。

6
2.2 感應加熱器之設計考量

於感應加熱器之設計中,系統頻率與功率、加熱時間、金屬加工物

件之電阻係數、金屬加工物件之相對導磁係數及溫度分佈皆須考慮,以

下針對各種因素進行說明。

2.2.1 系統頻率與功率

金屬加工物件置於加熱線圈所建立的交變磁場內,其感應之渦流並

非均勻分佈於加工物件上,而是越靠近加工物件之表面處,其電流密度

越強,且頻率越高,渦流往物件表面集中的程度越明顯,此現象即為集

膚效應(Skin effect)。根據馬克士威方程組(Maxwell’s equations),一圓柱

型金屬加工物件之加熱深度[2]:

ρ
δ = 5033 (2.1)
μr f

其中,

δ: 加熱深度(cm)

ρ: 金屬加工物件之電阻係數(Ω˙cm)

μr: 金屬加工物件之相對導磁係數

f: 工作頻率(Hz)

δ 為渦流密度降為表面電流密度的 1/e (即 36.8 %)處之深度,定義為

加熱深度。在加熱深度範圍內所吸收之功率,佔圓柱型金屬加工物件所

7
吸收之總功率的 86.5 %,因此工作頻率之選擇對於感應加熱之品質與效

率有很重要的影響。如圖 2.1 所示,將單位長之圓柱型金屬加工物件放

入產生均勻磁場的線圈中進行感應加熱時,其所吸收之功率可用下式近

似地表示[2]:

P = 2π 2 H o 2 D k μr ρf × 10 - 9 (2.2)

其中,

P: 金屬圓柱所吸收之功率(W/cm)

Ho: 金屬圓柱表面之平均磁場強度(At/cm)

D: 金屬圓柱之直徑(cm)

μr: 金屬圓柱之相對導磁係數

ρ: 金屬圓柱之電阻係數(Ω˙cm)

f: 工作頻率(Hz)

δ: 加熱深度(cm)

k: 小於 1 的修正係數,它是 D/(2δ)的函數。

當 D/(2δ) = 2 時,k = 0.65;D/(2δ) < 2 時,k 值迅速減小[2]。

由式(2.2)可知,當磁場強度一定時,功率與 μr ρf 及 k 值成正比,

k 值越接近 1,得到的功率越大,加熱的效率亦越高。為了提高加熱效

率就必須增加 D/(2δ),即 D 值一定時,δ 值越小越好;但 δ 值與 f 成

8
反比,當 δ 值變小,f 便需提高。綜合整套設備的技術經濟指標,並考

慮加熱溫度之均勻性,一般都取 D/(2δ) = 2 來計算感應加熱器之最低工

作頻率。將 D/(2δ)之值代入式(2.1)可得[2]:

ρ
f ≥ 4 × 108 (Hz) (2.3)
μr D 2

2.2.2 加熱時間

除了頻率與功率外,另一個需要考量之因素為加熱時間,其著眼處

在於熱之傳導及輻射。當由設定之加熱深度向外傳導或輻射時,不但降

低工作效率且對金屬加工物件之材質有所傷害,因此,盡可能提高工作

頻率與功率,促使加熱時間縮短,提高工作效率[24], [25]。

2.2.3 金屬加工物件之電阻係數

決定加熱深度之另一個因素為金屬加工物件之電阻係數,多數金屬

加工物件之電阻係數與溫度變化呈線性關係,其關係為[25], [26]:

ρ = ρ1[1 + ξ (θ - θ1 )] (2.4)

其中,

θ: 金屬加工物件之起始溫度(oC)

θ1: 金屬加工物件之最終溫度(oC)

ρ: 溫度 θ 時金屬加工物件之電阻係數(μΩ˙m)

9
ρ1: 溫度 θ1 時金屬加工物件之電阻係數(μΩ˙m)

ξ: 金屬加工物件之溫度係數

不同材質之金屬加工物件於不同溫度下之電阻係數曲線如圖 2.2 所

示[1],由圖可知金屬加工物件之電阻係數與溫度成正比,且各曲線中之

轉折點即代表熔點,因此,當溫度超過熔點時,部分金屬加工物件之電

阻係數會明顯地上升[1], [25]。

圖 2.2 各金屬材質於不同溫度下之電阻係數曲線圖[1]

2.2.4 金屬加工物件之相對導磁係數

金屬加工物件之相對導磁係數(μr)亦是決定加熱深度之重要因素。

根據式(2.1),加熱深度與 μr 成反比,μr 值越大,則加熱深度越淺,集

膚效應亦越顯著;反之,加熱深度較深入加工物件內部。相對導磁係數

之大小除了和金屬加工物件之材質及其受磁場強度、磁性飽和及磁化過

10
程的影響外,溫度亦是決定 μr 值之大小的重要因素。對於部分鐵磁性材

料,當加熱溫度超過居里溫度(Curie temperature, TC)時,其鐵磁性質消

失,成為順磁性材料(μr 略大於 1),如圖 2.3 所示[1],[26]。

μr

o
C

圖 2.3 鐵的相對導磁係數與溫度之關係圖[1], [26]

一般鐵磁性材料之居里溫度,除了部分合金約在 360 oC 至 450 oC

之間以外,一般約在 720 oC 至 830 oC 間,其特性如圖 2.4 所示[1], [24]。

M 磁化強度

MS

T 溫度
TC

圖 2.4 鐵的磁化強度與溫度之關係圖[1], [24]

11
MS 為鐵磁性材料之飽和磁化強度,且隨著加熱溫度上升而降低,當

溫度達到居里溫度時,MS 降為零。而非鐵磁性材料如金、銀、銅、鋁,

其相對導磁係數幾乎等於 1,所以高頻時其加熱深度較深。由此可知,

銅製之加熱線圈較不易受集膚效應所衍生之焦耳熱的影響。

2.2.5 溫度分佈

當圓柱型金屬加工物件進行感應加熱時,由於集膚效應之影響,其

表面溫度會快速上升,其中心部分則是藉由熱傳導之作用,由表面高溫

區向中心低溫區傳遞熱量,因此,金屬加工物件內部之溫升較慢。其表

面與中心之溫度差[2]:

Pn D
Δt = 25 × K t (2.5)
Kc

其中,

Δt: 金屬圓柱其表面與中心之溫度差

Kc: 金屬圓柱之導熱率(W/(cm˙K))

Pa: 金屬圓柱之功率密度(W/cm2)

Pr: 金屬圓柱之散熱損失(W/cm2)

Pn: 等於 Pa 減掉 Pr (W/cm2)

D: 金屬圓柱之直徑(cm)

δ: 加熱深度(cm)

12
Kt: 小於 1 的修正係數,與 D/(2δ)及 Pn/Pa 有關。

當 D/(2δ) > 8 時,Kt 值幾乎與 D/(2δ)無關,只與 Pn/Pa 有關且

隨 Pn/Pa 增加而變大;當 D/(2δ) < 8 時,Kt 值隨著 D/(2δ)下降

而變小[2]。

由式(2.5)可知,為了降低 Δt,應選擇較小之 D/(2δ)和 Kt 值;但於表

面淬火工業,則不希望被淬火之工件其溫度均勻地分佈,即要求 Δt 大。

13
2.3 電磁效應

2.3.1 集膚效應

金屬加工物件置於加熱線圈所建立的交變磁場內,其感應之渦流並

非均勻地分佈於加工物件上,而是越靠近表面,其電流密度越強。隨著

渦流由表面往中心分佈之距離增加,其電流密度呈指數函數衰減[2],

[25]:
x
(- )
J x = J0 × e δ (2.6)

其中,

Jx: 由金屬圓柱之表面往中心 x 處之電流密度(A/m2)

J0: 金屬圓柱表面處之電流密度(A/m2)

x: 渦流由金屬圓柱表面往中心分佈之距離(m)

δ: 加熱深度(m)

由式(2.6)可得功率之分佈[2], [25]:

2x
(- )
Pv = Pv 0 × e δ (2.7)

其中,

Pv: 由金屬圓柱之表面往中心 x 處之功率密度(W/m3)

Pv0: 金屬圓柱表面處之功率密度(W/m3)

x: 渦流由金屬圓柱表面往中心分佈之距離(m)

14
δ: 加熱深度(m)

再由式(2.6)及(2.7)可得,從表面至 x = δ 處其電流及功率佔總電流及

總功率之比例[2], [25]:

𝛿
𝐼(𝛿) = ∫0 Jx dx= 0.632 Io (2.8)
𝛿
𝑃(𝛿) = ∫0 (Jx2ρ) dx =0.865 Po (2.9)

其中,

Io: 金屬加工物件其表面每單位長度之有效渦流(A/m)

Po: 金屬加工物件其每單位面積之有效功率(W/m2)

由式(2.8)及(2.9)可知,感應加熱之電流及功率主要集中在金屬加工

物件的加熱深度內,分別佔 63.2 %與 86.5 %,因此,調整工作頻率即可

配合加熱時所需之加熱深度。

2.3.2 鄰近效應

當電流流經兩相鄰之帶電導體且電流方向不同,由於電磁感應作用,

使電流集中於導體鄰近側流動,如圖 2.5 所示[2]。當頻率越高或加熱線

圈與金屬加工物件之間的間隙越小,則鄰近效應越明顯,同時其產生之

渦流使加熱線圈與金屬加工物件的相鄰側之磁通加強,加熱深度較淺,

致使加熱效果提升。

根據集膚效應與鄰近效應,在實務上,若為局部加熱,則將金屬加

15
工物件置於加熱線圈之外側;若為全面性加熱,則將金屬加工物件置於

加熱線圈內,可獲得較佳之加熱效果。

圖 2.5 平行匯流板之鄰近效應[2]

2.3.3 磁場集中效應

平面型之加熱線圈,其磁場向槽面開放處排出,導致磁場強度衰退。

改善方法為加入一磁場集中器(由銅片所組成),如圖 2.6 所示[1],槽內

渦流分佈便會越集中,致使金屬加工物件擁有良好之加熱效果。

螺管型之加熱線圈,其磁場強度會於線圈內部增加,渦流會集中在

線圈內側之表面,因此,若將金屬加工物件置於螺管型加熱線圈內,則

不需加入磁場集中器[1]。

16
圖 2.6 磁場集中器[1]

2.3.4 邊界效應

邊界效應指的是磁場在金屬加工物件與加熱線圈末端之間的行為。

一置放於縱向磁場中之圓柱型金屬加工物件與加熱線圈產生邊界效應

所導致之功率分佈,如圖 2.7 所示[1]。邊界效應亦影響溫度之分佈。

若金屬加工物件為非鐵磁性材料,則其末端之功率密度增加;反之,

對鐵磁性材料而言,功率密度於其末端之增減是根據頻率、磁場強度及

材料特性而定。越靠近線圈末端,其磁場強度越低,致使相對功率減小。

圖 2.7 邊界效應所導致之功率分佈圖[1]

17
2.4 焦耳效應

2.4.1 磁滯損

加熱線圈與金屬加工物件之間為非接觸式電磁感應加熱,由於加工

物件經磁化、去磁及再磁化之分子往復運動,造成磁滯損失(Hysteresis

loss),致使加工物件產生熱而達到加熱之效果,如圖 2.8 所示[1], [27]。

圖 2.8 磁滯曲線圖[1], [27]

若磁滯環之面積(a-b-c-d-e-f 所圍之面積)越大,表示矯磁力(Hc)及剩

磁(Br)之值較大,磁滯損也較高。根據德國物理學家史坦麥(Steinmetz)

所提出對於計算磁滯損之經驗公式[1]:

Ph = K h Bm x U f (2.10)

其中,

Ph: 金屬加工物件之磁滯損(W)

18
Kh: 磁滯係數

Bm: 最大磁通密度(T)

x: 材質係數,其值約在 1.5 ~ 2.5 之間

U: 金屬加工物件之體積(m3)

f: 工作頻率(Hz)

2.4.2 渦流損

透過電源轉換器將市電轉為高頻之交流電源,並供給負載之加熱線

圈使其建立交變磁場,若將金屬加工物件置於加熱線圈所建立的交變磁

場內,由於磁力線之切割,金屬加工物件會於不同深淺層面產生渦流並

產生能量消耗,即為渦流損(Eddy current loss),可用下式近似表示[1],

[27]:

Pe = K e ( Bm d f ) 2 (2.11)

其中,

Pe: 單位重量下之渦流損(W/kg)

Ke: 渦流損比例係數

d: 金屬加工物件之厚度(m)

在不同的工作頻率下,磁滯損與渦流損其所佔之比重不盡相同。由

式(2.10)及(2.11)可知,當工作頻率越高時,渦流損所佔之比重越大。

19
2.5 加熱負載之等效模型

在電氣結構上,負載之加熱線圈可視為一個電感。若以匝數為 N,

圓周半徑為 r,長度為 l 之加熱線圈為例,假設流過此線圈之交流電流

為 I,且無漏磁通,則線圈中心之磁場強度及磁通密度[1], [2]:

NI
H= (2.12)
l

B = μH (2.13)

其中,

H: 線圈中心之磁場強度(At/m)

B: 磁通密度(Wb/m2)

μ: 導磁係數

由式(2.12)及(2.13),且線圈之磁通截面積為 A,可知加熱線圈之電

感值:

φ BA μA 1
L= N =N = N2 = N2 (2.14)
I I l Rm

其中,

L: 加熱線圈之電感值(H)

φ: 磁通量

l
Rm: 磁阻,等於
μA

20
對實際之螺管型線圈而言,因形狀不同,會產生少許漏磁通,所以

用一修正因數 Kφ 表示,並將式(2.14)改寫為[1], [2]:

1
L = Kφ N 2 (2.15)
Rm

由式(2.15)可知,加熱線圈之電感值與線圈匝數、線圈材料之導磁

係數、線圈之磁通截面積及線圈長度有關。

實際之加熱負載,其包含加熱線圈與金屬加工物件。理想上,可將

加熱負載假想為一耦合變壓器,加熱線圈視為變壓器一次側,金屬加工

物件視為變壓器二次側,其等效模型如圖 2.9 所示[28]。

A
A N:1
加熱
線圈
LC RC LK LW
金屬加
工物件
LM RW
B
B

圖 2.9 加熱負載之等效模型圖[28]

其中,

RC: 加熱線圈之等效電阻(Ω)

RW: 金屬加工物件之等效電阻(Ω)

LC: 加熱線圈之等效電感(H)

LK: 漏感(H)

21
LM: 磁化電感(H)

LW: 金屬加工物件之等效電感(H)

N: 加熱線圈之匝數

再將圖 2.9 中之等效模型簡化成一等效 R-L 串聯電路,如圖 2.10 所

示,其等效阻抗為:

Z eq = Rs + jωLs (2.16)

其中,

Zeq: 加熱負載之等效阻抗(Ω)

Rs: 加熱負載之等效串聯電阻(Ω)

Ls: 加熱負載之等效串聯電感(H)

A N:1 A

LC RC LK LW
Ls
LM RW
Zeq Zeq Rs
B B

圖 2.10 加熱負載之等效 R-L 串聯電路圖

亦可將圖 2.10 中之等效 R-L 串聯電路轉換成一等效 R-L 並聯電路,

如圖 2.11 所示,其等效阻抗為:

Z eq = R p // jωL p (2.17)

22
Rs 2 + (ωLs ) 2
Rp = (2.18)
Rs

Rs 2 + (ωLs ) 2
Lp = (2.19)
ω 2 Ls

其中,

Rp: 加熱負載之等效並聯電阻(Ω)

Lp: 加熱負載之等效並聯電感(H)

A A

Ls
Lp Rp
Zeq Rs Zeq
B B

圖 2.11 加熱負載之等效 R-L 並聯電路圖

實際之加熱負載,其等效模型中之參數受電磁感應、集膚效應及材

料特性等因素之影響,上述之等效模型僅為一理論架構。

23
2.6 感應加熱之應用與特點

隨著感應加熱基本理論與技術之發展,其應用領域亦隨之擴大,概

略可分為金屬熔解、預熱、表面熱處理及焊接等應用。感應加熱技術具

有以下之特點[1], [2], [24], [25]:

 加熱速度快:感應加熱器可提供高功率密度之電流,於加工物件上

產生較大之渦流,可快速地完成加熱需求。

 加熱效率高:直接加熱技術之能量是由外界環境傳遞而來,部分能

量會散失在空氣中;感應加熱技術之能量產生於加工物件內,功率

損失較小。

 可局部加熱:利用不同頻率之電源及不同形狀之加熱線圈,可滿足

局部加熱之處理。

 產品品質好:利用渦流於加工物件內部或表面流動,搭配精確的溫

度控制,使加熱工件上之溫度均勻地分佈。

 低汙染:感應加熱技術不像以油、煤為來源的直接加熱技術有廢氣、

塵埃等汙染,對環境的汙染相當少。

 不受環境限制:感應加熱技術將電能轉變為熱能,不需介質,不受

環境因素所限制。

 經濟效益提升:利用感應加熱器進行熱處理,可減小電源裝置與相

關附屬設備之體積,進而減少成本支出,提高經濟效益。

24
第三章 全橋相移式負載並聯諧振換流器

3.1 柔性切換技術

傳統切換式電源轉換器採用硬性切換技術,當功率開關元件作硬性

切換時,由於功率開關元件上之寄生電容、功率變壓器之漏感及線路上

之雜散元件等影響,在開關元件截止瞬間,會產生一電壓突波,致使開

關元件之電壓應力增加;在開關元件導通瞬間,會產生一電流突波,造

成開關元件之電流應力增加,如圖 3.1 所示[29]。此外硬性切換技術亦

使開關元件上之電壓及電流於切換過程中發生重疊現象,造成開關之切

換損失與轉換器效率降低等問題。

Vce

Ice

Vin
Iin

截止 導通

圖 3.1 硬性切換之電壓電流圖[29]

為了克服高頻操作下所帶來之問題,近年來興起了柔性切換技術之

研究,柔性切換技術可分為零電壓切換(Zero voltage switching, ZVS)及零

電流切換(Zero current switching, ZCS)兩種方式,如圖 3.2 所示[29]:

25
1. 零電壓切換:開關欲導通時,其跨壓須維持在零電壓的狀態,如此

便不致使開關上之跨壓與開關上之電流形成交越而產生功率損失。

2. 零電流切換:開關欲截止時,其電流須維持在零電流的狀態,如此

便不致使開關上之電流與開關上之跨壓形成交越而產生功率損失。

Vce

Ice

Ii Vin
n

截止 導通

圖 3.2 柔性切換之電壓電流圖[29]

因此,採用柔性切換技術不僅有效地改善硬性切換技術所帶來之問

題,且能降低開關元件上之應力、減少高頻操作下所產生之切換損失、

提高轉換器效率及減少電磁干擾現象。

26
3.2 主電路架構

根據圖 2.10 及圖 2.11,對加熱負載而言,可分為負載串聯諧振及負

載並聯諧振兩種,如圖 3.3 及圖 3.4 所示。串聯諧振之特點為:當電路

發生諧振時,其總阻抗為最小,電流為最大,且會於電容和電感上產生

高諧振電壓,導致電路產生過電壓及大電流;而並聯諧振之特點為:當

電路發生諧振時,其總阻抗最大,電路總電流為最小,但流過每一分支

之電流會比總電流來的大。因此,本文採用負載並聯諧振之方式,來實

現本文所研究之全橋相移式負載並聯諧振換流器。

A A

Cs
Ls
Cp Lp Rp
Rs
B B

圖 3.3 負載串聯諧振 圖 3.4 負載並聯諧振

圖 3.5 為全橋相移式負載並聯諧振換流器之電路圖,功率開關元件

S1、S2、S3、S4 組成全橋架構,Cin 為輸入穩壓電容,Coes1、Coes2、Coes3、

Coes4 為開關元件上之寄生電容,D1、D2、D3、D4 為與開關並聯之反向二

極體,Cb 為阻隔電容,T1 為功率變壓器,漏感 Lk 由功率變壓器之漏感

及一外加電感所組成,Cr 為諧振電容,Leq 為加熱負載之等效並聯電感,

27
Req 為加熱負載之等效並聯電阻。

漏感 Lk 與開關元件上之寄生電容進行諧振,致使電路中之四顆開關

皆能操作於零電壓切換。阻隔電容 Cb 之功用為抑制兩臂中點之跨壓(vAB)

的直流成分,使正、負半週之電壓波形達到平衡且無直流偏移量(DC

offset),以保護變壓器之鐵芯不因直流磁化而飽和。諧振電容 Cr 與加熱

負載形成一等效 R-L-C 並聯諧振電路,當電路發生諧振時,電抗部分為

零,電路呈現電阻性,此時會有最大功率轉移之效果,致使加熱負載達

到感應加熱之目的。

本文採用之控制方式為相移式脈波寬度調變技術,其中同橋臂之開

關訊號相差一百八十度且互補,而兩臂之開關訊號之間相差一個相位,

即為相移角度(α)。若開關 S1、S2 之開關訊號分別領先於開關 S3、S4,則

定義開關 S1、S2 所組成之橋臂為超前橋臂,開關 S3、S4 所組成之橋臂為

落後橋臂。為避免同一橋臂之上、下兩顆開關同時導通,開關之責任週

期須小於 50 %,即開關需犧牲一小段時間來進行轉態,一般稱此時區為

怠滯時間。

28
iS1 Coes1 iS3 Coes3
S1 vce1 S3 vce3

iin iCin D1 D3 Cb Lk ipri isec io


A T1
Cin ip vCb vLk iLm iCr
Vin Cr
vAB vpri vsec Leq Req vo
Lm
B
iS2 Coes2 iS4 Coes4
S2 vce2 S4 vce4
D2 D4

圖 3.5 全橋相移式負載並聯諧振換流器之電路圖

vge1
0 t

vge2
0 t

vge3
0 t

vge4
0 t

vce1
0 t

vce2
0 t

vce3
0 t

vce4
0 t
vp
0 t

ip
0 t

vsec
0 t

io
0 t

t0 t2 t3 t4 t6 t7 t9 t10 t11 t13


t1 t5 t8 t12 t14

圖 3.6 全橋相移式負載並聯諧振換流器之波形圖

29
3.3 基本動作原理與模式分析

圖 3.6 為此電路之主要開關訊號及其他重要的相關波形,於一工作

週期內可分為 14 個動作模式,以下將針對各個模式進行分析。

為了簡化電路之分析,作了以下幾點假設以便於動作原理之說明:

1. 輸入穩壓電容 Cin 夠大,可視為一穩定直流電壓源 Vin。

2. 與開關並聯之反向二極體 D1~D4 視為理想元件。

3. 功率變壓器 T1 之匝數比 n 等於 Np/Ns。

4. 跨壓 vp 等於漏感上之跨壓(vLk)加上磁化電感上之跨壓(vpri),即

v p = v Lk + v p r i。

3.3.1 模式 I (t0 < t < t1)

當 t < t0 時,開關 S2、S4 導通,開關 S1、S3 截止,反向二極體 D4 導

通。當 t = t0 時,開關 S4 導通,開關 S1、S2、S3 截止,其電流路徑如圖

3.7 所示。漏感 Lk 對開關 S2 上之寄生電容 Coes2 充電,並使開關 S1 上之

寄生電容 Coes1 放電。反向二極體 D4 持續導通並提供一次側電流續流路

徑,一次側電流便從阻隔電容 Cb 流經開關 S2 上之寄生電容 Coes2、反向

二極體 D4 及功率變壓器 T1 形成迴路,將能量傳遞至二次側給加熱負載,

同時加熱負載提供能量給諧振電容 Cr。當 t = t1 時,開關 S2 上之跨壓上

升至 Vin,開關 S1 上之跨壓下降至 0,此工作區間結束,進入下一個模式。

30
Coes1 Coes3
S1 S3
D1 D3 Cb Lk
A T1
Cin Cr
Vin Leq Req vo
Lm
B
Coes2 Coes4
S2 S4
D2 D4

圖 3.7 模式 I (t0 < t < t1)電流路徑圖

3.3.2 模式 II (t1 < t < t2)

當 t = t1 時,開關 S1 上之跨壓為 0,致使與開關 S1 並聯之反向二極

體 D1 自然導通;開關 S4 及反向二極體 D4 導通,開關 S2、S3 截止,兩臂

中點之跨壓 vAB = Vin,其電流路徑如圖 3.8 所示。因一次側電流具有連

續性,一次側電流便從阻隔電容 Cb 流經反向二極體 D1、輸入電源 Vin、

反向二極體 D4 及功率變壓器 T1 形成迴路,將漏感 Lk 上之能量回饋至輸

入電源 Vin,部分能量傳遞至二次側給加熱負載,同時加熱負載提供能

量給諧振電容 Cr。當 t = t2 時,一次側電流下降至 0,反向二極體 D1、

D4 自然截止,此工作區間結束,進入下一個模式。

31
Coes1 Coes3
S1 S3
D1 D3 Cb Lk
A T1
Cin Cr
Vin Leq Req vo
Lm
B
Coes2 Coes4
S2 S4
D2 D4

圖 3.8 模式 II (t1 < t < t2)電流路徑圖

3.3.3 模式 III (t2 < t < t3)

當 t = t2 時,將開關 S1 導通即可達成零電壓切換之目的;開關 S1、

S4 導通,開關 S2、S3 截止,兩臂中點之跨壓 vAB = Vin,其電流路徑如圖

3.9 所示。輸入電源 Vin 對漏感 Lk 儲能,致使一次側電流上升,能量便從

輸入電源 Vin 經由功率變壓器 T1 傳遞至二次側給諧振電容 Cr,同時加熱

負載亦提供能量給諧振電容 Cr。當 t = t3 時,加熱負載完全釋能至諧振

電容 Cr,此工作區間結束,進入下一個模式。

32
Coes1 Coes3
S1 S3
D1 D3 Cb Lk
A T1
Cin Cr
Vin
Leq Req vo
Lm
B
Coes2 Coes4
S2 S4
D2 D4

圖 3.9 模式 III (t2 < t < t3)電流路徑圖

3.3.4 模式 IV (t3 < t < t4)

當 t = t3 時,開關 S1、S4 持續導通,開關 S2、S3 持續截止,兩臂中

點之跨壓 vAB = Vin,其電流路徑如圖 3.10 所示。輸入電源 Vin 持續對漏

感 Lk 儲能,能量從輸入電源 Vin 經由功率變壓器 T1 傳遞至二次側給加熱

負載,同時諧振電容 Cr 亦提供能量給加熱負載。當 t = t4 時,開關 S4 截

止,此工作區間結束,進入下一個模式。

33
Coes1 Coes3
S1 S3
D1 D3 Cb Lk
A T1
Cin Cr
Vin
Leq Req vo
Lm
B
Coes2 Coes4
S2 S4
D2 D4

圖 3.10 模式 IV (t3 < t < t4)電流路徑圖

3.3.5 模式 V (t4 < t < t5)

當 t = t4 時,開關 S1 導通,開關 S2、S3、S4 截止,其電流路徑如圖

3.11 所示。漏感 Lk 對開關 S4 上之寄生電容 Coes4 充電,並使開關 S3 上之

寄生電容 Coes3 放電。能量持續從輸入電源 Vin 經由功率變壓器 T1 傳遞至

二次側給加熱負載,同時諧振電容 Cr 亦提供能量給加熱負載。當 t = t5

時,開關 S4 上之跨壓上升至 Vin,開關 S3 上之跨壓下降至 0,此工作區

間結束,進入下一個模式。

34
Coes1 Coes3
S1 S3
D1 D3 Cb Lk
A T1
Cin Cr
Vin
Leq Req vo
Lm
B
Coes2 Coes4
S2 S4
D2 D4

圖 3.11 模式 V (t4 < t < t5)電流路徑圖

3.3.6 模式 VI (t5 < t < t6)

當 t = t5 時,開關 S3 上之跨壓為 0,致使與開關 S3 並聯之反向二極

體 D3 自然導通;開關 S1 持續導通,開關 S2、S4 截止,兩臂中點之跨壓

vAB = 0,其電流路徑如圖 3.12 所示。因一次側電流具有連續性,一次側

電流便從功率變壓器 T1 流經反向二極體 D3、開關 S1 及阻隔電容 Cb 形成

迴路,並將能量傳遞至二次側給加熱負載,同時諧振電容 Cr 亦提供能量

給加熱負載。當 t = t6 時,開關 S3 導通,此工作區間結束,進入下一個

模式。

35
Coes1 Coes3
S1 S3
D1 D3 Cb Lk
A T1
Cin Cr
Vin
Leq Req vo
Lm
B
Coes2 Coes4
S2 S4
D2 D4

圖 3.12 模式 VI (t5 < t < t6)及模式 VII (t6 < t < t7)電流路徑圖

3.3.7 模式 VII (t6 < t < t7)

當 t = t6 時,將開關 S3 導通即可達成零電壓切換之目的;開關 S1、

S3 導通,開關 S2、S4 截止,反向二極體 D3 持續導通,兩臂中點之跨壓

vAB = 0,其電流路徑亦如圖 3.12 所示。一次側電流從功率變壓器 T1 續流

經反向二極體 D3、開關 S1 及阻隔電容 Cb 形成迴路,並將能量傳遞至二

次側給加熱負載,同時諧振電容 Cr 亦提供能量給加熱負載。當 t = t7 時,

開關 S1 截止,諧振電容 Cr 完全釋能至加熱負載,此工作區間結束,進

入下一個模式。

36
3.3.8 模式 VIII (t7 < t < t8)

當 t = t7 時,開關 S3 導通,開關 S1、S2、S4 截止,其電流路徑如圖

3.13 所示。漏感 Lk 對開關 S1 上之寄生電容 Coes1 充電,並使開關 S2 上之

寄生電容 Coes2 放電。反向二極體 D3 持續導通並提供一次側電流續流路

徑,一次側電流便從阻隔電容 Cb 流經功率變壓器 T1、反向二極體 D3 及

開關 S1 上之寄生電容 Coes1 形成迴路,並將能量傳遞至二次側給加熱負

載,同時加熱負載提供能量給諧振電容 Cr。當 t = t8 時,開關 S1 上之跨

壓上升至 Vin,開關 S2 上之跨壓下降至 0,此工作區間結束,進入下一個

模式。

Coes1 Coes3
S1 S3
D1 D3 Cb Lk
A T1
Cin Cr
Vin
Leq Req vo
Lm
B
Coes2 Coes4
S2 S4
D2 D4

圖 3.13 模式 VIII (t7 < t < t8)電流路徑圖

37
3.3.9 模式 IX (t8 < t < t9)

當 t = t8 時,開關 S2 上之跨壓為 0,致使與開關 S2 並聯之反向二極

體 D2 自然導通;開關 S3 及反向二極體 D3 導通,開關 S1、S4 截止,兩臂

中點之跨壓 vAB = -Vin,其電流路徑如圖 3.14 所示。因一次側電流具有連

續性,一次側電流便從阻隔電容 Cb 流經功率變壓器 T1、反向二極體 D3、

輸入電源 Vin 及反向二極體 D2 形成迴路,將漏感 Lk 上之能量回饋至輸入

電源 Vin,部分能量傳遞至二次側給加熱負載,同時加熱負載提供能量

給諧振電容 Cr。當 t = t9 時,一次側電流下降至 0,反向二極體 D2、D3

自然截止,此工作區間結束,進入下一個模式。

Coes1 Coes3
S1 S3
D1 D3 Cb Lk
A T1
Cin Cr
Vin
Leq Req vo
Lm
B
Coes2 Coes4
S2 S4
D2 D4

圖 3.14 模式 IX (t8 < t < t9)電流路徑圖

38
3.3.10 模式 X (t9 < t < t10)

當 t = t9 時,將開關 S2 導通即可達成零電壓切換之目的;開關 S2、

S3 導通,開關 S1、S4 截止,兩臂中點之跨壓 vAB = -Vin,其電流路徑如圖

3.15 所示。輸入電源 Vin 對漏感 Lk 儲能,致使一次側電流上升,能量便

從輸入電源 Vin 經由功率變壓器 T1 傳遞至二次側給諧振電容 Cr,同時加

熱負載亦提供能量給諧振電容 Cr。當 t = t10 時,加熱負載完全釋能至諧

振電容 Cr,此工作區間結束,進入下一個模式。

Coes1 Coes3
S1 S3
D1 D3 Cb Lk
A T1
Cin Cr
Vin
Leq Req vo
Lm
B
Coes2 Coes4
S2 S4
D2 D4

圖 3.15 模式 X (t9 < t < t10)電流路徑圖

39
3.3.11 模式 XI (t10 < t < t11)

當 t = t10 時,開關 S2、S3 持續導通,開關 S1、S4 持續截止,兩臂中

點之跨壓 vAB = -Vin,其電流路徑如圖 3.16 所示。輸入電源 Vin 持續對漏

感 Lk 儲能,能量從輸入電源 Vin 經由功率變壓器 T1 傳遞至二次側給加熱

負載,同時諧振電容 Cr 亦提供能量給加熱負載。當 t = t11 時,開關 S3

截止,此工作區間結束,進入下一個模式。

Coes1 Coes3
S1 S3
D1 D3 Cb Lk
A T1
Cin Cr
Vin
Leq Req vo
Lm
B
Coes2 Coes4
S2 S4
D2 D4

圖 3.16 模式 XI (t10 < t < t11)電流路徑圖

40
3.3.12 模式 XII (t11 < t < t12)

當 t = t11 時,開關 S2 導通,開關 S1、S3、S4 截止,其電流路徑如圖

3.17 所示。漏感 Lk 對開關 S3 上之寄生電容 Coes3 充電,並使開關 S4 上之

寄生電容 Coes4 放電。能量持續從輸入電源 Vin 經由功率變壓器 T1 傳遞至

二次側給加熱負載,同時諧振電容 Cr 亦提供能量給加熱負載。當 t = t12

時,開關 S3 上之跨壓上升至 Vin,開關 S4 上之跨壓下降至 0,此工作區

間結束,進入下一個模式。

Coes1 Coes3
S1 S3
D1 D3 Cb Lk
A T1
Cin Cr
Vin
Leq Req vo
Lm
B
Coes2 Coes4
S2 S4
D2 D4

圖 3.17 模式 XII (t11 < t < t12)電流路徑圖

41
3.3.13 模式 XIII (t12 < t < t13)

當 t = t12 時,開關 S4 上之跨壓為 0,致使與開關 S4 並聯之反向二極

體 D4 自然導通;開關 S2 持續導通,開關 S1、S3 截止,兩臂中點之跨壓

vAB = 0,其電流路徑如圖 3.18 所示。因一次側電流具有連續性,一次側

電流便從功率變壓器 T1 流經阻隔電容 Cb、開關 S2 及反向二極體 D4 形成

迴路,並將能量傳遞至二次側給加熱負載,同時諧振電容 Cr 亦提供能量

給加熱負載。當 t = t13 時,開關 S4 導通,此工作區間結束,進入下一個

模式。

Coes1 Coes3
S1 S3
D1 D3 Cb Lk
A T1
Cin Cr
Vin
Leq Req vo
Lm
B
Coes2 Coes4
S2 S4
D2 D4

圖 3.18 模式 XIII (t12 < t < t13)及模式 XIV (t13 < t < t14)電流路徑圖

42
3.3.14 模式 XIV (t13 < t < t14)

當 t = t13 時,將開關 S4 導通即可達成零電壓切換之目的;開關 S2、

S4 導通,開關 S1、S3 截止,反向二極體 D4 持續導通,兩臂中點之跨壓

vAB = 0,其電流路徑亦如圖 3.18 所示。一次側電流從功率變壓器 T1 續流

經阻隔電容 Cb、開關 S2 及反向二極體 D4 形成迴路,並將能量傳遞至二

次側給加熱負載,同時諧振電容 Cr 亦提供能量給加熱負載。當 t = t14 時,

開關 S2 截止,諧振電容 Cr 完全釋能至加熱負載,此工作區間結束,進

入下一個週期。

43
3.4 零電壓切換之條件

由 3.3 節可知,漏感 Lk 透過諧振之方式,使同一橋臂中欲導通的開

關上之寄生電容放電,並對已截止的開關上之寄生電容充電,以實現零

電壓切換之目的。

於落後橋臂之開關切換過程中,參與諧振之等效電感是由漏感 Lk

及加熱負載之等效電感 Leq 所構成。因參與諧振之等效電感其感量甚大,

致使一次側電流衰減之量極小,故落後橋臂之開關切換過程可近似為一

恆電流(模式 V 或模式 XII)對開關上之寄生電容作充放電。因此,落後

橋臂實現零電壓切換之條件為:
1 1
( Lk + n 2 Leq )(i p, t 4 ) 2 ≥ (2Coes + Ctransformer )Vin2 (3.1)
2 2

於超前橋臂之開關切換過程中,因電路處於續流階段(模式 I 或模式

VIII),參與諧振之電感僅為漏感 Lk,故實現零電壓切換之條件為:
1 1
Lk (i p, t 6 ) 2 ≥ (2Coes + Ctransformer )Vin2 (3.2)
2 2

由式(3.1)及(3.2)可知,超前橋臂比落後橋臂更難實現零電壓切換,

為滿足式(3.2)且怠滯時間需大於四分之一諧振週期之條件,故怠滯時間

為:
1
Dead time ≥ × 2π Lk (2Coes + Ctransformer ) (3.3)
4

44
第四章 電路設計與實驗結果分析

4.1 電路規格

本章節將實現本文所研究之全橋相移式負載並聯諧振換流器,於所

需之電路規格下,計算相關元件之參數,並選用適當規格之元件,最後

對實作波形進行分析及討論。此換流器之電路規格如表 4.1 所示,圖 4.1

為本文所實作之換流器之實際照片。

表 4.1 電路規格表

定義 規格

輸入電壓 Vin 500 Vdc

輸出電壓 Vo 50 Vrms,ac

額定功率 Po 2 kW

開關切換頻率 fs 50 kHz

加熱負載
功率變壓器

輸入穩壓電容

匹配電容 全橋相移式換流器

圖 4.1 實作照片圖

45
4.2 控制信號元件

在控制電路部分,本文所使用之控制 IC 為 Texas Instruments 公司所

生產之相移脈波寬度調變控制器(Phase shift PWM controller) UCC3895,

各腳位之位置圖及內部方塊圖如圖 4.1 及圖 4.2 所示[30],而各腳位之功

能簡介如表 4.2 所示[30]。

圖 4.2 UCC3895 控制 IC 腳位圖[30]

圖 4.3 UCC3895 控制 IC 內部方塊圖[30]

46
表 4.2 UCC3895 控制 IC 腳位功能簡介表[30]

Pin no. 腳位名稱 功能簡介

1 EAN 誤差放大器反相輸入端

2 EAOUT 誤差放大器輸出端

3 RAMP PWM 比較器反相輸入端

4 REF 參考電壓

5 GND 接地

6 SYNC 同步

7, 8 CT, RT 振盪頻率設定

9, 10 DELAB, DELCD 輸出延遲控制

11 ADS 適當延遲設定

12 CS 電流檢測

18, 17, 14,13 OUTA, B, C, D 輸出 A, B, C, D

15 VDD 電源輸入端

16 PGND 輸出接地

19 SS/DISB 緩啟動

20 EAP 誤差放大器同相輸入端

47
本文所使用之全橋相移式換流器控制電路,如圖 4.4 所示,主要腳

位之功能概述如下:

 RAMP:PWM 比較器之反相輸入端,可產生一鋸齒波與誤差放大器

之輸出端作比較,以調整 PWM 訊號。

 CT, RT:內部高頻振盪器之振盪頻率可由 CT 腳位上之電容與 RT 腳

位上之電阻來設定,如式(4.1)所示:
5 × RT × CT
tOSC = + 120 ns (4.1)
48

 OUTA, B, C, D:兩組互補輸出訊號(OUTA/OUTB 及 OUTC/OUTD),

四個獨立輸出可驅動四顆功率開關,其中 OUTC 相對於 OUTA 及

OUTD 相對於 OUTB 之相移角度可調。

 DELAB, DELCD:調整 DELAB 及 DELCD 腳位上之電阻可設定輸

出訊號 OUTA/OUTB 及 OUTC/OUTD 之延遲時間,即控制開關切換

時之怠滯時間,如式(4.2)及(4.3)所示:

VDEL = [0.75 × (VCS - VADS )] + 0.5 V (4.2)

(25 × 10 -12 ) × RDEL


t DEL = + 25 ns (4.3)
VDEL

48
VR (W103)

UCC3895
KSP222A
1 EAN EAP 20

2 EAOUT SS/DISB 19
0.1 μF 1.8 kΩ 1 μF
3 RAMP OUTA 18

4 REF OUTB 17
0.1 μF
5 GND PGND 16
10 μF
6 SYNC VCC 15 +15 V
680 pF
7 CT OUTC 14
VR (W104) 220 kΩ
8 RT OUTD 13
6.8 kΩ
9 DELAB CS 12 1 μF 330 μF
6.8 kΩ
10 DELCD ADS 11

圖 4.4 UCC3895 控制電路圖

4.3 諧振電容

本文採用負載並聯諧振之方式,諧振電容 Cr 與加熱負載形成一等效

R-L-C 並聯諧振電路,當發生諧振時,電抗部分為零,電路呈現電阻性,

將有最大功率轉移之效果,致使加熱負載達到感應加熱之目的。諧振頻

率 fr 為:

1
fr = (4.4)
2π Leq C r

本文設計諧振頻率與開關頻率相同,而加熱負載之等效並聯電感 Leq

可透過阻抗分析儀得知。因此,根據式(4.4)便可選擇所需要之諧振電容

值。

49
4.4 加熱線圈

為了因應各種不同的加工物件及加熱需求,加熱線圈之形狀種類五

花八門。一般常見的感應加熱設備中,若無特殊之加熱需求,其加熱線

圈之形狀多為螺管型,如圖 2.1 所示。加熱線圈之電感量主要與線圈之

匝數、線圈尺寸及線圈形狀等因素有關,以下便以一般空心圓筒型螺旋

線圈之設計為例[21]:

D2 N 2
L= (4.5)
1.3HT
50( D + 2 H + )
D
其中,

L: 空心圓筒型螺旋線圈之電感值(μH)

D: 加熱線圈平均直徑(m)

H: 加熱線圈之高度(m)

T: 加熱線圈之管壁厚度(m)

N: 加熱線圈之匝數

50
4.5 功率變壓器

本文所選用之鐵芯,其有效磁通面積 Ae 為 1225 mm2,其繞線面積

Wa 為 1540 mm2。假設匝數比(Np : Ns)為 6 : 1,操作磁通密度 ΔB 為 0.4 T,

變壓器一次側電壓 Vp 為 Vin,工作頻率為 fs,有效責任週期 Deff 為 0.45。

由法拉第定律:

Δφ ΔB ΔB
V p = Vin = N p = N p Ae = N p Ae (4.6)
Δt Δt 1
Deff ×
fs

1
Deff × × Vin
fs
可求得 N p = = 9.18 。因此,取 Np = 12 匝,而 Ns = 2
Ae × ΔB

匝。

接著計算一、二次側之電流,作為線材選擇之參考依據。假設負載

端之功率因數(Power factor, PF)為 0.95:

Po
I s , rms = (4.7)
Vs , rms × PF

可求得 I s ,rms ≈ 42 A ,則由匝數比之關係可得 I p ,rms ≈ 7 A 。因

此,一次側選用一條 AWG 32 105 股之絞線繞 12 匝,二次側選用四條

AWG 32 105 股之絞線繞 2 匝。

51
4.6 實驗結果

本文所研究之換流器之元件規格與參數如表 4.3 所示,加熱負載之

規格及實際照片如表 4.4 及圖 4.5 所示。

表 4.3 換流器之元件規格與參數表

定 義 規格

變壓器匝數比 Np : Ns = 6 : 1

磁化電感 Lm 3.19 mH

漏感 Lk
(31.96 H + 52.79 H)
(變壓器之漏感+外加電感)

輸入穩壓電容 Cin 940 F

阻隔電容 Cb 8.8 F

諧振電容 Cr 13.7 F

IKW40N120H3 1200V/40A
功率開關 S1~S4
(含反向二極體 D1~D4)

開關上之寄生電容 Coes1~Coes4 185 pF

52
表 4.4 加熱負載之規格與參數表

定 義 規格

線圈平均直徑 Dcoil 56 mm

線圈管壁厚度 Tcoil 1 mm

線圈匝數 N 3.5

鐵棒直徑 Diron 150 mm

鐵棒實際放入線圈之長度 Leff 90 mm

加熱負載之等效並聯電感 Leq 738.1 nH

加熱負載之等效並聯電阻 Req 1.77 Ω

鐵棒

加熱線圈

圖 4.5 加熱負載之實際照片圖

53
圖 4.6(a)~(d)為輸出功率 Po = 1.94 kW 時之開關訊號波形圖及變壓

器一、二次側之電壓、電流波形圖,此時相移角度為 145 度,負載端之

功率因數 PF = 0.93。因同一橋臂之上、下兩顆開關其開關訊號為互補,

故開關訊號波形皆以兩橋臂之上臂開關作為代表,由圖 4.6(b)可知,四

顆功率開關皆具有零電壓切換之特性。

vce1
(500 V/div)

vge1
(20 V/div)

vge3
(20 V/div)
vce3
(500 V/div)

Time:5 μs/div

(a) vce1, vge1, vge3, vce3 波形圖(Po = 1.94 kW)

vce1
(500 V/div)

vge1
(20 V/div)

vge3
(20 V/div)
vce3
(500 V/div)

Time:2 μs/div

(b) 開關零電壓切換波形圖(Po = 1.94 kW)

54
vce1
(500 V/div)

ip
(20 A/div)

vp
(500 V/div)

Time:5 μs/div

(c) vce1, ip, vp 波形圖(Po = 1.94 kW)

vce1
(500 V/div)

isec
(100 A/div)

vsec
(100 V/div)

Time:5 μs/div

(d) vce1, isec, vsec 波形圖(Po = 1.94 kW)

圖 4.6 輸出功率 Po = 1.94 kW 時之主要波形圖

圖 4.7(a)和(b)為輸出功率 Po = 2 kW 時之變壓器一、二次側之電壓、

電流波形圖,此時相移角度為 178 度,負載端之功率因數 PF = 0.96。由

圖 4.6(d)及圖 4.7(b)可知,所選用之諧振電容 Cr 確實與加熱負載形成一

55
等效 R-L-C 並聯諧振電路,且發生諧振時,有達到最大功率轉移之效果。

表 4.5 為此換流器於不同之輸出功率下,所實際量測到之效率與負載端

之功率因數。

vce1
(500 V/div)

ip
(20 A/div)

vp
(500 V/div)

Time:5 μs/div

(a) vce1, ip, vp 波形圖(Po = 2 kW)

vce1
(500 V/div)

isec
(100 A/div)

vsec
(100 V/div)

Time:5 μs/div

(b) vce1, isec, vsec 波形圖(Po = 2 kW)

圖 4.7 輸出功率 Po = 2 kW 時之主要波形圖

56
表 4.5 效率及功率因數量測表

負載端之
Pin (W) Po (W) 相移角度 Efficiency (%)
功率因數 PF
774 619 60° 79.97 % 0.63
1376 1130 90° 82.12 % 0.77
2010 1620 120° 80.60 % 0.84
2400 1940 150° 80.83 % 0.93
2510 2000 178° 79.68 % 0.96

57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5.1 結論

隨著科技之發展,對於各種工業產品品質之要求日趨嚴謹。而感應

加熱技術兼具加熱速度快、加熱品質好、加熱效率高及低汙染等優點,

因此,成為現今加熱處理技術之主流。

本文研製一應用於感應加熱之全橋相移式負載並聯諧振換流器,透

過傳統全橋換流器結合相移式脈波寬度調變技術,改變有效工作週期來

調整輸出功率,且利用功率變壓器之漏感與功率開關元件上之寄生電容

產生諧振,設計出具零電壓切換特性之感應加熱器。而諧振電容與加熱

負載形成一等效 R-L-C 並聯諧振電路,當電路發生諧振時,電抗部分為

零,電路呈現電阻性,此時會有最大功率轉移之效果,致使加熱負載達

到感應加熱之目的。最後,本文採用控制 IC UCC3895 來實現一輸入電

壓 500 Vdc、輸出電壓 50 Vrms,ac、輸出功率 2 kW 及切換頻率 50 kHz 之雛

型電路,並由實驗結果驗證本文之理論分析。

5.2 未來展望

本文所研究之電路架構已由實作電路驗證其可行性,但於過程中發

現許多不足的地方或瓶頸需改善與克服,因此於未來研究方向的部份提

出下列幾點進行研究:

58
1. 針對加熱負載於不同溫度及頻率下,量測其等效電感值及等效電阻

值並進行分析探討。

2. 加熱負載之電氣特性隨溫度變動而改變,之後可設計一頻率控制之

閉迴路系統,致使工作頻率於一定之範圍內追隨負載之共振頻率。

3. 增加溫度回授控制,並藉由相位之調變來調整輸出功率,進而達到

溫度之控制。

4. 此電路為一雛形架構,於未來的之研究上可嘗試提高輸入電壓或提

高輸出功率等級,以因應更多不同場合的適用性,但元件散熱問題

需納入考慮。

59
參考文獻
[1] 周坤成,高周波的基礎與應用,文笙書局,台北,民國八十四年。
[2] 潘天明,現代感應加熱裝置,冶金工業出版社,北京,民國八十五年。
[3] O. Lucia, P. Maussion, E. J. Dede, and J. M. Burdio, “Induction heat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past developments, current technology, and
future challenges,” 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 61, no. 5, pp.
2509-2520, May. 2014.
[4] N. Mohan, T. M. Undeland, and W. P. Robbins,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s, applications, and design, thir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Inc.,
U. S. A., 2002.
[5] J. Shao, R. L. Lin, F. C. Lee, and D. Y. Chen, “Characterization of EMI
performance for hard and soft-switched inverters,” IEEE APEC, vol. 2, pp.
1009-1014, Feb. 2000.
[6] M. P. Chen, J. K. Chen, K. Murata, M. Nakahara, and K. Harada, “Surge
analysis of induction heating power supply with PLL,”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 16, no. 5, pp. 702-709, Sep. 2001.
[7] J. Acero, J. M. Burdio, L. A. Barragan, D. Navarro, and S. Llorente, “EMI
improvenents using the switching frequency modulation in a resonant inverter
for domestic induction heating appliances,” IEEE PESC, vol. 4, pp.
3108-3112, June. 2004.
[8] J. G. Cho, J. A. Sabate, G. Hua, and F. C. Lee, “Zero-voltage and
zero-current-switching full bridge PWM converter for high-power
applications,”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 11, no. 4, pp. 622-628,
July. 1996.
[9] E. S. Kim, K. Y. Joe, M. H. Kye, Y. H. Kim, and B. D. Yoon, “An improved
soft-switching PWM FB DC-DC converter for reducing conduction losses,”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 14, no. 2, pp. 258-264, Mar. 1999.
[10] T. Morimoto, S. Shirakawa, O. Koudriavtsev, and M. Nakaoka, “Zero-voltage
and zero-current hybrid soft-switching phase-shifted PWM DC-DC power
converter for high power applications,” IEEE APEC, vol. 1, pp. 104-110, Feb.
2000.
[11] F. S. Hamdad and A. K. S. Bhat, “A novel pulsewidth control scheme for
fixed-frequency zero-voltage-switching DC-DC PWM bridge converter,”
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 48, no. 1, pp. 101-110, Feb. 2001.
[12] X. B. Ruan and Y. G. Yan, “A novel zero-voltage and zero-current-switching
PWM full-bridge converter using two diodes in series with the lagging leg,”

60
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 48, no. 4, pp. 777-785, Aug. 2001.
[13] K. W. Seok and B. H. Kwon, “An improved zero-voltage and
zero-current-switching full-bridge PWM converter using a simple resonant
circuit,” 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 48, no. 6, pp. 1205-1209,
Dec. 2001.
[14] E. J. Dede, J.Jordan, J. V. Gonzalez, J. Linares, V. Esteve, and E. Maset,
“Conception and design of a parallel resonant converter for induction
heating,” IEEE APEC, pp. 38-44, Mar. 1991.
[15] S. Dieckerhoff, M. J. Ruan, and R. W. De Donker, “Design of an IGBT-based
LCL-resonant inverter for high-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 IEEE IAS, vol.
3, pp. 2039-2045, Oct. 1999.
[16] E. J. Dede, J. Jordan, V. Esteve, J. M. Espi, and S. Casans, “Behaviour of
series and parallel resonant inverters for induction heating in short-circuit
conditions,” IEEE IPEMC, vol. 2, pp. 645-649, Aug. 2000.
[17] T. Mishima, C. Takami, and M. Nakaoka, “A new current phasor-controlled
ZVS twin half-bridge high-frequency resonant inverter for induction heating,”
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 61, no. 5, pp. 2531-2545, Dec.
2001.
[18] S. Chudjuarjeen, A. Sangwang, and C. Koompai, “An improved LLC resonant
inverter for induction-heating applications with asymmetrical control,” IEEE
Tra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vol. 58, no. 7, pp. 2915-2925, July. 2011.
[19] A. Cleary-Balderas and A. Medina-Rios, “Improving power quality in series
resonant inverter for induction heating applications,” IEEE IEMDC, pp.
1137-1141, May. 2013.
[20] 劉明峰,「全橋相移式柔性切換負載並聯共振電流型感應加熱器之設計
與研製」,中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21] 陳建興,「全橋相移式高頻溫控感應加熱器之設計與研製」,中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22] P. Poulichet, F. Costa, and E. Laboure, “High-frequency modeling of a current
transformer by finite-element simulation,” IEEE Trans. on Magnetics, vol. 39,
no 2, pp. 998-1007, Mar. 2003.
[23] V. Fireteanu and P. Roeh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tranverse flux
induction heating of moving magnetic steel sheets,” IEEE ATEE, pp. 1-6,
May. 2013.
[24] J. Davies and P. Simpson, Induction heating handbook,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London, 1979.
[25] S. Zinn and S. L. Semiatin, Elements of induction heating: design, control,

61
and applications,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Inc., U.S.A., 1988.
[26] D. Wetz, D. Landen, S. Satapathy, and D. Surls, “Inductive heating of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high tem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IEEE
Tra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vol. 18, no. 4, pp. 1342-1351,
Aug. 2011.
[27] J. R. Garcia, J. M. Burdio, A. Martinez, and J. Sancho,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workpiece power dissipation in induction heating processes,”
IEEE APEC, vol. 1, pp. 302-307, Feb. 1994.
[28] J. G. Lee, S. Y. Lim, K. H. Nam, and D. G. Choi, “An optimal selection of
induction-heater capacitance considering dissipation loss caused by ESR,”
IEEE Tra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vol. 43, no. 4, pp. 1117-1125, July.
2007.
[29] 梁適安,高頻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原理與設計,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
司,台北,民國八十四年。
[30] UCC3895 datasheet, Texas Instrument, Inc., Dallas, Dec. 1999.
[31] 梁從主,電力電子與電源轉換器設計講義,國立成功大學,台南,民國
九十九年七月。
[32] 林瑞禮,電力電子特論講義,國立成功大學,台南,民國一百年九月。

6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