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2

现时代的你,会用什么

方法,把某个资讯传给
亲友?

思考一下。。。
如果要传递的,
是挺重要的东
西呢?
在生命将尽时,你有什么东
西是想要传承下去的?

你又会托付给谁呢?

~正式开始前,想一想~
最爱的鞋子?

最爱的棉被?
最爱的
零食?

最爱的
宠物?
知识?
事业?
志向?
文化?
爱家的心?

爱国的心?
过年古早美食的滋味,该怎么传承?
00后的你,如何把传统游戏“玩”下去?
 这篇文言文的主题是什么?
 你是否对“桐城三祖”略知一二?
 在你看来,作者透过这篇文言文,想要表达什么
价值/蕴意?

预习方向:
散失而不见于
正史的事迹。

第四课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清】
详见《超时空男臣》~曹永廉
左忠毅公:
•名光斗,字遗直,明朝桐城人。
•因弹劾(he2)宦官魏忠贤,
被诬下狱,受酷刑死于狱中。
•魏忠贤死后,左光斗被明福王
追谥为“忠毅”。
逸事:散失而不见于正史的事迹
明朝大太监“九千岁”魏忠贤
作者:
•方苞,字灵皋(gao1)、凤九,晚号望溪。
•清代散文家。

•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与姚 鼐 (nai4)、

刘大櫆(kui2)合称“桐城三祖”。
•著有《望溪先生文集》。
 方苞幼年时聪颖过人,四五岁能对对子、诵章句,
七岁读《史记》,十岁开始读经书古文,皆能背
诵。一天,方苞在野外玩耍,时值乡村五月农忙
时节,男女老少在田野拔秧、插秧。田头一个拔
秧的农夫一边用稻草捆秧,一边念道:“稻草扎
秧父抱子。”方苞听了,伫足田头。农夫见是一
小孩站在这里,口里又念了刚才的一句,笑着问
方苞:“你能对出下联吗?”方苞认真寻思,自
言自语道:稻草,父也;秧,子也。他举目前望,
见不远处的竹林里,几个妇女正把竹笋投入竹篮
里,他眉毛一扬,自信地点点头,高声对道:
“竹篮装笋母搂儿。”农夫惊喜不已,夸方苞真
是个神童。

轶事趣闻
“桐城派” 简介

 中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
 亦称“桐城古文派”
 世通称“桐城派”
 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
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桐城派” 思想主张

 基本理论从方苞开始建立
 继承归有光的“唐宋派”古文传统
 提出“义法”主张
 “义”即‘言有物’
 “法”即‘言有序’
“桐城派” 思想主张
 主张学习《左传》、《史记》
 讲究义法,提倡义理
 要求语言雅洁,反对俚俗
 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
 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
 “清真雅正”
 特点:论点鲜明,逻辑性强,辞句精练;
写景传神,抓住特征,细节盎然,寄世感
叹,刻画生动,平易清新
体裁:记人散文,属逸事

出处:《望溪先生文集》
正式进入文章解析前,
先多知一点清初文字狱
的可怕吧~

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案
 康熙五十年(1711),戴名世即因行世已久的
《南山集》中录有南明桂王时史事,并多用南明三
五年号,被御史赵申乔参劾,以“大逆”之罪下
狱,又两年后被处死,卒年六十岁(1713)。
 此案株连数百人,震动儒林。当时政界和学术界
的知名人士如桐城派开山鼻祖方苞、尚书韩、侍
郎赵士麟、淮阴道王英谟、庶吉士汪汾等三十二
人都被牵连其中。
 这就是著名的“清初三大文字狱”
之一的“《南山集》 案”。
 与此事有瓜葛被株连者甚众。
 为刻《南山集》出资的尤云鹗、刻《南山集·孑
遗录》的方正玉、为《南山集》作序的方苞等人
以绞刑论处。
 后来康熙又出于收买人心的需要,将原定处死的
近百人改为流徙黑龙江宁古塔,罚入汉军旗籍。
这时余湛已先死于狱中。
 后来康熙得知方苞擅长古文,是个难得的人才,
遂又下令将其召回,赦免其罪,加以任用。
 又因《南山集》多采用方孝标《滇黔纪闻》中所
载南明桂王明史事,遂牵连至方氏宗族,一并治
罪。
 当时方孝标已经去世,亦因《滇黔纪闻》文字案
被剖棺戳尸,妻儿等人被发配流放于黑龙江(后
亦被宽免),财产尽没入官。
 《南山集》案牵连人数达三百人之多,是清前期
较大的一桩文字狱案。
 戴名世、方孝标所有著作及书板被清查以烧毁,
列为禁书。
 戴名世死后,由其弟辅世自京扶梓回故里,葬于
所居南山冈砚庄之南。
大体概念可以吧?
是时候学习逐字逐
句翻译了。。。
弄懂关键动词、形容词
理解全句概念
抓住人物/对象,逻辑明白故
事脉络

小技巧
先父 曾经
先君子 尝 言,
先父 曾 经说过,

乡 先辈左忠毅公 视学京畿,
同乡的前辈左忠毅公在京城一带担任
主考官。
一日, 风雪 严寒,
一天, 风雪交加 气候寒冷,

从数骑出,
(他)带着几个骑马的卫士,
隐藏自己的
身份改装出行
微行 入 古寺。
打扮成平民出去访察,进入一座古庙。
厢房里

庑下 一 生 伏 案 卧,
厢房里一个书生 伏在书桌上睡着了,
刚刚 写成草稿
文 方 成 草,
他的文章 刚 写成 草稿,

公 阅 毕,
左公 看 完了,
diāo 覆盖
即解 貂 覆 生,
就脱下 貂皮袍子 盖在 书生身上,

为 掩 户。
又给他 掩上 门。
“解貂”、“掩户”,
表现的是左光斗怎样的
性格、形象?

想一想~
询问
叩之 寺 僧, 则史公可法也。
(他)问 庙里的和尚,才知书生叫
史可法。

及 试, 吏 呼名至史公,
到考试时,官吏 喊到史公的姓名,
瞪眼惊视的样子

公 瞿然 注视, 呈 卷,
左公睁大眼睛注视着,等交上考卷,
当面书写
即 面署 第一。
就 当面批他 为第一名。
你如何评价左光斗
选才的眼光?

反思一下~
召 入, 使 拜 夫人, 曰:
又召到内宅,让他拜见左夫人,说:

“ 吾 诸 儿 碌碌,
“我的几个儿子都平庸无能,
他日 继 吾 志 事,
日后 继承 我的志向和事业的,

惟 此 生 耳!”
只有 这个 年轻人了!”
你觉得左光斗和史可法
这对师徒,用什么“名言”
来形容最为贴切?
A 相逢恨晚
B 英雄识英雄
C 千里马遇上伯乐
D 长江后浪推前浪……
及 左公 下 厂 狱,
到 左公 被关进 东厂的 监狱,

史 朝 夕 狱门外。
史可法 从早到晚 守在狱门外,
窥探/
窥视
逆阉 防 伺 甚严,
逆贼太监(魏忠贤)防守监视得很严,

虽 家仆 不得 近。
即使是 家里的仆人 都不得 接近。
久之,
过了一段时间, 烧烫的
酷刑
闻 左公 被 炮烙,
听说 左公 受了 烙铁的酷刑,
旦夕 且 死,
早晚间 即将 死去,

持 五十金,
(史公就)拿了 五十两银子,
涕泣 谋于禁卒, 卒 感 焉。
哭着找狱卒商量,狱卒被感动了。
破旧
一日,使 史 更 敝 衣,
一天,让 史可法 换上 破 衣服,
鞋 铲子
jù chán
草屦 , 背筐, 手长镵,
穿上草鞋,背着筐子,手拿长铲,

为 除不洁 者, 引入。
装成 清扫卫生的人,把史公带进去。
为什么乔装成清洁工人
比较容易潜进监狱?

想一想
微 指 左公 处,
悄悄地 指点 左公 所在的地方,

则 席地倚墙而坐,
(左公)正 靠着墙坐在地上,
面 额 焦烂 不可辨,
面部、额头都烧得焦烂辨不清模样,

左膝以下 筋骨 尽脱 矣。
左膝以下的筋骨 都脱落 了。
史 前 跪 抱 公 膝而呜咽。
史公上前跪下抱着左公的 膝盖呜呜
咽咽地哭着。
公 辨 其 声, 而 目不可开,
左公分辨出他的声音,但是 眼睛却
睁不开,
眼角
用力地举起手臂 zī
乃 奋臂 以 指 拨 眦,
于是使劲抬起手臂,用手指 拨开
眼眶,

目光 如 炬,
眼光 如 火炬一般,
怒 曰: “庸 奴!
发怒地说:“无能的奴才!

此何地也, 而汝来前!
这是什么地方,你却跑来!
国家之 事 糜烂至此,
国家的事情 糟糕到如此地步,

老夫 已矣,
我老头子 已经完了,
汝 复 轻身 而 昧大义,
你 再 不注重自身 不明大义,

天下事 谁 可 支柱者?
国家的事 谁 能 支撑?
等待、期待

不速 去, 无 俟 奸人 构陷,
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坏人来了构成
罪名陷害,
吾 今 即 扑杀汝。”
我 现在 就 打死你!”
因 摸 地上 刑械
于是 摸索着地上 的刑具,

作 投击 势。
做出要 投击的姿势。
闭口
jìn 小步快走
史 噤 不敢发声, 趋 而出。
史公闭口不敢作声,快步走了出去。
告诉别人

后常 流涕 述其事以语人,
后来他常常流着眼泪把 这件事告诉
别人,
曰:“ 吾师肺肝,
说:“我老师的肺肝,

皆 铁石 所铸造也。”
都是 铁石 铸成的啊。”
你如何理解“吾师肺肝,皆铁石所
铸造也。”这句话?
本句看似含贬义,其实是赞扬左
忠毅公坚贞不屈、以国事为重的
精神。
左光斗坚贞不屈的精神?

左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
惨受酷刑,可是仍能“目光如
炬”,痛责冒险前来探狱的史,
斥责中寄寓着对史深沉的爱护
与殷切的期望。
左和史的师生关系如何?

左待史有着亲如子弟般的深情;
史对老师言传身教能深刻感受,
学习及追随老师的志愿。
崇祯 末, 流贼 张献忠
崇祯末年, “流贼” 张献忠


出没蕲、 黄、 潜、 桐间,
在蕲州、黄州、潜山、桐城一带出没,
 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定边县人
 明末农民军领袖,与李自成齐名
 是大西开国也是唯一的皇帝
 出身贫苦家庭,从小聪明倔强,跟着父亲做小生
意,贩卖红枣
 当过捕快,后又来到延绥镇当一名边兵
 生性刚烈,爱打抱不平,为此几乎丢了性命

张献忠
(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
 崇祯年间,组织农民军起义,1640年率部进兵
四川
 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其起事
后,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

 崇祯十六年克武昌,称大西王,次年,建大西于
成都,即帝位,年号大顺
 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
凤凰山被流矢击中而死
奉上级的命令

史公以凤庐道 奉檄 守御。
史公以凤庐道身份 奉命守卫这一带
地区。
每 有警, 辄数月 不就寝,
每当有警报,(他)就几个月不睡觉,
军用的帐幕

使 将士 更休, 而 自 坐幄幕外。
让将士们轮流休息,自己却坐在帐幕
外,
择 健卒十人,
选择 十几个健壮的士兵,
令二人 蹲踞 而 背倚 之;
让两个人蹲着,自己靠着他们的背,
打更
的鼓 轮换
漏 鼓移 则 番代。
过一段时间 再 轮换。
每 寒 夜 起立, 振衣裳,
每当在寒冷的夜晚站起身来,抖动
衣裳,

甲 上 冰霜 迸落, 铿然有声。
战甲上的冰霜散落地上,发出清脆的
响声。
或劝以 少 休, 公曰:
有人劝他 稍加 休息,史公说:

“吾 上恐 负 朝廷,
“我 上怕 对不起 朝廷,
下恐 愧 吾 师也。”
下怕 对不起 我的老师啊!”
史公 治兵, 往来 桐城,
史可法统率军队 来往经过 桐城,

必 躬造 左公第,
一定要亲自到左公家中,
候太公、太母起居,
向左公的父母请安,

拜夫人于堂上。
到堂上拜见左夫人。
余 宗 老 涂山, 左公甥也,
我的 同族老前辈方涂山,是左公的
外甥,

与 先君子 善,
与 我父亲 要好,
谓 狱中 语
(他说)关于狱中 的一些话,

乃 亲得之于 史公 云。
是 亲自听 史公 讲的。
课文分析:
第①段:
写左光斗勤于国事,乐于提拔人才。
第②段:
写左光斗为阉党陷害,身陷狱中而坚强
不屈。
第③段:
写左光斗的爱国精神对史可法的影响,
史可法在军中恪尽职守。
课文分析:
第④段:
写史可法敬事左光斗的父母及妻子。
第⑤段:
补说左光斗逸事的由来。
中心思想:
监狱
líng yǔ
写左光斗身陷囹圄而坚毅不屈,
表现了他锄奸救国的高尚情操。
也写在左光斗的影响下,史可
法卫国效忠的精神和对老师的
尊敬。
补充资料:
• 本文记了2个人的事迹,着重在写左,
写史只是为了衬托左。
• 写史寄身寒寺,刻苦攻读,被左慧眼
识才,突出了左求贤若渴和善于识才、
爱才及提拔人才。
• 写史为狱中的左焦急,并去探视,突
出的是左威武不屈,大义凛然、先国
家而后私情的精神品质。
补充资料:
• 记史在左死后奉命守御,不忘师教,
恪尽职守,是表现左的言传身教产生
的巨大影响。
• 从史身上,使我们看到左的“他日继
吾志事”的意愿完全实现了。
• 全文扣紧“左忠毅公逸事”的标题,
表现左的光辉形象,赞扬了他的爱国
精神。
写作手法

正面 侧面
课文 页数 词汇
3 13 3.来归 4.踰年 5.期 6.殇
14 3.数 6.喑 10.赀 12.姁姁
15 1.问遗 8.龃龉
4 19 3.瞿然 4.面署 8.屦 12.奋臂
20 1.噤 2.趋 3.语

课文注释重温
说到传承,关于
对联的文化,你
理解多少?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