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2022 年 10 月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Oct.

2022
第 35 卷 第 5 期 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Vol.35 No.5

Doi:10.16061/j.cnki.cn46-1076/c.2022.05.018

“掉笔”的内涵与意义
——以苏轼散文为例

余祖坤
湖北 武汉 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摘 要:
“掉笔”亦称“掉转”
“掉尾”
“神龙掉尾”,是指文章临结尾时使意脉陡然变向的笔法。其具体表现有两种
形态:一种是“转”,即指文章收尾时陡然转折,从而使意脉由正向反逆向变换。这种情况下,
“掉笔”又可以称为“反
掉”;另一种是“折”,即在文章主体内容结束之后另换话题,以生余波。苏轼在散文创作中颇擅长使用“掉笔”,这从
一个侧面体现了他在文章结尾艺术上善于变化出新的精神。运用“掉笔”是古代散文创作的一个悠久传统,体现了
古代散文创作对力量、变化之美和隽永义味的追求。它启示我们,要将结尾艺术纳入古代散文研究的视野之中。
“掉笔”
“掉转”
“掉尾”
“反掉”
等,理应成为今后古代散文研究中的重要概念。
关键词:掉笔;
掉转;
反掉;
古代散文;
苏轼
I206. 2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1674–5310(2022)05–0119–06
文章编号:

中国古代散文创作十分注重布局谋篇,但读者往往更重视文章的主体,对结尾却多轻忽,以为大旨
业已把握,则结尾可以匆匆读过。其实,结尾有时暗藏着一篇文章的重要信息,甚至是全文精神所聚之
处,不能忽视。正如林纾所说:
“ 文章要看结穴。古人文之善者,其妙处多在结穴,故往往能使通篇精神

震动。”
正因为结尾相当关键,所以古代优秀的文家决不苟然为之,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结尾方式。其中,
“掉笔”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在古代文话和散文评点文献中,常可看到评论家标示出这一笔法,以提
醒读者注意和玩味。但他们对于“掉笔”的内涵,多未予说明,有的虽有解释,却又语焉不详,不利于今
人的透彻理解。那么,究竟何谓“掉笔”?它有什么艺术效果?体现了怎样的艺术追求?在今天还有哪
些价值和意义呢?下文拟以苏轼散文为中心,对这些问题做一点探讨。
之所以将苏文作为主要例证,是因为苏轼在“掉笔”的使用上比较突出。唐文治在评苏轼《范增
论》② 一文时就曾指出,该文“结为神龙掉尾法,苏氏父子常用之”③ 。
“ 神龙掉尾”是“掉笔”的一种比喻性
称法,故唐氏此语实际上告诉我们,苏氏父子皆擅长使用“掉笔”。而在他们三人之中,苏轼之文成就最
大,所以我们的论讨不妨以他为中心。

一、
“掉笔”
的内涵、渊源及其在苏文中的运用

苏轼《范增论》是一篇脍炙人口、入选古今诸多选本的论说文。据《史记》载,刘邦采用陈平之计,离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别集所附古文评点研究” (20BZW119)。
收稿日期:2022-07-14
作者简介:余祖坤(1977—),湖北监利人,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散文文法研究。
①林纾:《文微》,
王水照编: 《历代文话》第 7 册,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第 6539 页。
②此文标题,苏文各种版本及后世之选本,或作《范增论》,或作《论范增》,或作《论项羽范增》,略有差异,本文一律称为《范
增论》。
③唐文治:《国文经纬贯通大义》, 王水照编: 《历代文话》第 9 册,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第 8274 页。

119
2022 年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35 卷第 5 期

间项羽和范增之间的关系,项羽不辨是非,怀疑范增暗中勾结刘邦,于是疏远了他。范增乃愤而离项羽
而去,然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苏轼此文认为,范增离开项羽是对的,不然项羽必杀范增;但范增离开
项羽不应在此时,而应在项羽杀卿子冠军宋义之时。为了论证此说,文章展开了层层剖析:
陈涉之得民也,
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
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
以弑义帝。
且义帝之立,
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
岂独为楚之盛衰,
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
未有义帝亡
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
是弑义帝之兆也;
其弑义帝,
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
陈平哉?物必先腐也,
而后虫生之;
人必先疑也,
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
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
义帝,
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
而不遣项羽;
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
而擢
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
义帝必不能堪,
非羽弑帝,
则帝杀羽,
不待智
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
诸侯以此服从,
中道而弑之,
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
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
而杀其所立,
羽之疑增,
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
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
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
力能诛羽则诛之,
不能则去之,
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
合则留,
不合即去,
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
而欲
陋矣!①
依羽以成功名,
三段文字的大意是说:卿子冠军宋义乃义帝所命,而义帝又是因范增建议而被立的,三人的命运紧
密相连。项羽杀宋义,即其弑义帝之兆;而弑义帝,又是疑忌范增的表现。范增不在项羽杀宋义之时离
去,而犹欲依项羽以成功名,可谓陋矣。
行文至此,文章的主旨应该说已经阐发无遗,但作者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笔锋一转,写道:
“ 虽然,
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② 文章的主体部分都是在说范增不识时
机,而末尾却陡然转折,说范增仍可称为一位人杰。前文皆是“抑”笔,最后忽地一“扬”,这种在文章末
尾陡然转折的笔法,古人称之为“掉笔”。
再以《孙武论》
(上)为例。该文全体部分通过反复论证,认为将帅用兵,不应专着眼于“利”,如此才
能明确认清形势,取得最后的胜利。用原文的话说就是:
“ 不役于利,则其见之也明。见之也明,则其发
之也果。”可文章的末尾,却写道:
“ 今夫世俗之论则不然,曰:兵者,诡道也,非贪无以取,非勇无以得,
非诈无以成。廉静而信者,无用于兵者也。嗟夫!世俗之说行,则天下纷纷乎如鸟兽之相搏,婴儿之相
击,强者伤,弱者废,而天下之乱何从而已乎?”③ 对此数句,浦起龙《古文眉诠》在眉批中指出:
“ 末用反

掉,为世俗读孙书而袭其迹者说法。”
《跋〈送石昌言引〉》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其文不长,为了获得直观的感知,不妨照录全文
如下:
右嘉祐元年九月十九日先君《送石昌言北使》文一首。其字则轼年二十一时所书与昌言
本也,
今蓄于陈履常氏。昌言名扬休,
善为诗,
有名当时,
终于知制诰。彭任字有道,
亦蜀人,
从富彦国使虏还,
得灵河县主簿以死。石守道尝称之,
曰:“有道长七尺,
而胆过其身。一日坐
酒肆,
与其徒饮且酣,
闻彦国当使不测之虏,
愤愤推酒床,
拳皮裂,
遂自请行,
盖欲以死扞彦国
者也。 然亦任侠好杀云。元祐三年九月初一日题。⑤
”其为人大略如此,
宋仁宗嘉祐元年八月,刑部员外郎石昌言被命出使契丹。石昌言是苏洵的妹夫,二人关系密切。苏洵
在石昌言临出使之时,写了一篇赠序——《送石昌言使北引》,以提醒他要汲取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不
卑不亢,不辱使命。苏轼这篇跋文,是他在元祐三年重读父作之后写的。文章补充交代了父作没有涉

①张自烈、 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文集校注》卷五, 《苏轼全集校注》第 10 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年,第 539-540


页。下文引用苏文, 皆据此本,为免繁冗, 只注书名及其在全集中的册数、 页码,
不再重复注明责任者和版本信息。
②《苏轼文集校注》卷五, 《苏轼全集校注》第 10 册,
第 540 页。
③《苏轼文集校注》卷三, 《苏轼全集校注》第 10 册,
第 316-317 页。
④[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六六,清三吴书院刊本, 第 6b 页。
⑤《苏轼文集校注》卷六六, 《苏轼全集校注》第 19 册,第 7418-7419 页。

120
余祖坤:
“掉笔”
的内涵与意义

及的几点信息,尤其是通过石守道之言,补叙了彭任出使契丹时的一段往事,从而表现了他胆略过人、
慷慨豪壮的个性。这是该文的主体内容,但结尾“然亦任侠好杀云”一句,又揭示了他任侠好杀的特
点①,与前文相比有一个明显的转向,这也是“掉笔”的表现。
通过对上述例文的细读,并参照前人相关评点,可知“掉笔”是指文章临结尾时使意脉陡然变向的
笔法。其具体表现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转”,即指文章临结尾时陡然转折,从而使意脉由正向反逆向变
换的笔法,相当于现代汉语中以“但是”
“ 然而”
“ 不过”等关联词领起的转折复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
“掉笔”之后的内容与上文语意正好相反,所以又可以称为“反掉”。另一种表现形态是“折”,即在文章
主体内容结束之后另换话题,以生余波。
“ 折”后的意脉虽然转向,但与前文之间的关系不是相反,而是
另生一意后戛然而止。
由于“掉”字有“转”义(此处的“转”,取其泛义,既包括“转”,也包括“折”
),所以古人又常将“掉笔”
称为“掉转”;亦常采用比喻手法,形象地称之为“神龙掉尾”。清人曹宫《文法心传》云:
“ 掉者,掉转一
笔,如舟子掉舟,神龙掉尾。转在文中,掉在文末。”② 此言清楚地证明,古人将“掉笔”亦称作“掉转”和
“神龙掉尾”。
除上举例文之外,苏轼《书陶渊明〈孟府君传〉后》
《书孟东野诗》
《记子美陋句》
《学士院试〈春秋〉定
天下之邪正论》等,皆运用了此法。类似的例子在苏文中当然还可以找到,不再一一列举。这些例子足
以说明,苏轼在“掉笔”的运用上,确有较强的自觉意识,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他在散文艺术上善于变化出
新的精神。
不过,
“ 掉笔”并非苏轼首创,甚至也不是宋人首创,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行文技巧。日本学者海保
元备在《渔村文话》中指出:
东坡《范增论》批评范增未能及早看出成败之机,
并使范增无所避其指责。到了文末,

“虽然,
增,高帝之所畏也;
增不去,
项羽不亡。呜呼,
增亦人杰也哉”一句结尾。这是法式韩文
《争臣论》。
《争臣论》前段尽力贬斥阳城,
文末以“今虽不能及己,
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结尾。
这是众所周知的。
其实,庄子早就这样写了。
《庄子·天下篇》先将墨子猛烈排击,到了文末,笔锋一转,
“虽
然,
墨子真天下之好也,
将求之不得也,
虽枯槁不舍也,
才士也。
”以此结尾。这是韩、苏二家章
法的由来之处。韩、苏这两篇文章的妙处,
做文章的都知道,
但是其章法源于《庄子》这一点,
未见前人论及。③
一位作家的具体笔法,是他长期博览、体悟的结果,很难说他取法的仅仅是某一人、某一书。海保
元备发现《范增论》末尾的“掉笔”与韩愈《争臣论》 《庄子·天下篇》之间的相似性,这是难能可贵的;但
他认为《范增论》乃法式《争臣论》,而此二文又取法于《庄子·天下篇》,似乎将纷繁复杂的文学史发展历
程简单化、单线化了。
在先秦两汉典籍中,并非只有《庄子》才有“掉笔”, 《左传》
《国语》《孟子》 《史记》中其实也不少。如
张时中《黼社笔谈》论“反掉笔”,以《左传》之文为例说:如“楚公子围聘郑”篇云: “ 距违君命,而有所壅

塞不行是惧。”下接云: “ 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反掉,妙。
再如《国语·楚语》 “王孙圉论楚宝”一节中写道: “ 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焉?”余诚《古文释义》

批曰:
“ 掉转作收。” 又《孟子·尽心下》篇云:“ 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今之
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康濬《孟子文说》评曰: “ 斥今人作反掉,喻语生新。”⑥

①[明]王纳谏辑: 《苏长公小品》卷四于此句有眉批曰: “不掩其疵。 ”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20 年影印本, 第 308 页。
②[清]曹宫: 《文法心传》卷上, 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 6 册,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第 5320 页。
③[日]海保元备撰,吴鸿春译: 《渔村文话续》,王水照编: 《历代文话》第 10 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10126-
10127 页。
④[清]张时中辑: 《黼社笔谈》,余祖坤编:《历代文话续编》中册,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3 年, 第 696 页。
⑤[清]余诚编: 《古文释义》,
长沙: 岳麓书社, 2003 年,
第 96 页。
⑥[清]康濬: 《孟子文说》卷七, 清嘉庆刻本, 第 25b 页。

121
2022 年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35 卷第 5 期

又如《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在其主体部分叙述张耳、陈余的事迹以及二人由交好而至反目成仇的过程
后,又附带叙及贯高义不背君的事迹,也是以另起一意、以生余波的反掉笔法,故吴见思《史记论文》评
曰:
“ 耳、余传,如两龙同一海,始则弭耳而游,后则嶷角而斗,水立云飞,一海皆动。乃既去之后,双尾一

掉,而余波犹复翻天,则贯高一段是也。”
总之,
“ 掉笔”是历代作家在长期的写作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古代文章写作的一个
悠久传统。苏轼继承这一传统,将它自如地运用到自己的散文创作中,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艺术。

二、力量、变化之美与隽永的意味:
“掉笔”
的艺术追求

“掉笔”的第一个、也是最常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文章的结尾摆脱衰惫无力之态。计有功《唐诗纪
事》卷三云:
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赋诗,
群臣应制百余篇。帐殿前结采楼,
命昭容选一首为新翻御
制曲。从臣悉集其下,
须臾纸落如飞,
各认其名而怀之。既进,
唯沈、宋二诗不下。又移时,

纸飞坠,
竞取而观,
乃沈诗也。及闻其评曰:
“二诗工力悉敌,
沈诗落句云:
‘ 微臣凋朽质,
羞睹
豫章材’,
盖词气已竭。宋诗云:‘不愁明月尽,
自有夜珠来’,
犹陟健举。
”沈乃伏,不敢复争。②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今虽无法确定,但它至少说明,对于一篇文学作品而言,结尾是否有力,往往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着整体的水平。
又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云:
乔孟符(吉)博学多能,以乐府称。尝云:
“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
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
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
矣。”此所谓乐府,乃今乐府, 如折桂令、水仙子之类。③
陶宗仪是元朝人,他所谓之“今乐府”乃指散曲。他认为“结要响亮”,要像豹尾,可见在他看来,散曲创
作也要讲求结尾有力。
诗歌、散曲要如此,散文当然也不例外。崇尚气势乃是古代散文创作的本质特征之一,对此,古人
有相当丰富的论述。而对气势的崇尚,其实也意味着对力量的讲求。孙万春《缙山书院文话》卷四云:
“夫作文者,字欲其响,句欲其洁,笔欲其健,韵欲其悠,气欲其壮,意欲其精,理欲其细,神欲其闲。”继
而又引张洪阳之言曰: “ 行文知其忌,则文自工。忌俗,忌粗,忌庸,忌泛,忌弱,忌冗,忌生,忌空,忌疏,
忌促,忌险,忌板,忌晦,忌淡,忌颠倒,忌斩绝,忌雕琢,忌诡,忌哑,忌赘,忌涩,忌杜撰,忌套,忌合掌,
忌叠床架屋。”④所谓“笔欲其健”“ 气欲其壮”,行文“忌弱”
“ 忌冗”“ 忌哑”等,都意味着文章须有力度,而
不能臃肿拖沓、软弱无力。
一般而言,作家为文,倾注心血最多的是正文主体部分;开头部分由于直接决定着文章是否能够吸
引读者的兴趣,所以也能引起一些作家的重视;至于结尾,则很容易流于俗套而显得疲软无力。这是因
为,作家在写完主体部分之后,心气转衰,很容易草草了事。就像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此乃自然之
理。或者有的作家认为结尾不是一篇文章的重心,所以不甚措意,致使其流于庸弱无力。一篇文章的

结尾无力,无疑会降低其整体水准,因此有的理论家就明确提出: “ 结杀处要得紧而又紧。”
而“掉笔”,就是增强文章结尾力量的一种有效方式。 “ 掉笔”之所以能增强文章结尾的力量,乃是因
为它通过陡然的“转”或“折”,使语句产生了逻辑重音,而逻辑重音就是力量的一种外在表现。日常生
活中,我们经常在水中看到鱼儿在缓缓游动时,其尾陡然一拨,水中顿生波澜。这种情景,蕴含着一种
灵动和力量之美。同样,船夫掉舟时,需在尾部用桨使劲拨动;也就是说,掉舟也是一种力量的体现。

①[吴]吴见思:《史记论文》卷八九《张耳陈余列传》尾评, 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 第 13b 页。


②[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第 28 页。
③[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103 页。
④[清]孙万春:《缙山书院文话》卷四,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 6 册,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第 6015-6016 页。
⑤[明]高琦:
《文章一贯》卷下引欧阳起鸣语, 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 2 册,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第 2182 页。

122
余祖坤:
“掉笔”
的内涵与意义

明乎此,就不难体会“掉笔”所体现的力量之美。
“掉笔”体现的第二个艺术追求——变化。崇尚变化是古代散文的本质特征之一,对此,历代古人
多有强调。刘大櫆《论文偶记》中的一段话颇具代表性:
“ 文贵变。
《易》曰:
‘ 虎变文炳,豹变文蔚。’又
曰:
‘ 物相杂,故曰文。’故文者,变之谓也。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
气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①这段话体现了古代文章家的共识。
在正文行将结束之时,陡然一“掉”,从意脉上看,往往使文章别开新境,令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感觉。而从表层看,
“ 掉笔”中以“虽然”
“ 则不然”等关联词领起的转折句、否定句与之前的陈述句、肯
定句形成鲜明的变化。苏轼《书孟东野诗》云:
“ 元丰四年,与马梦得饮酒黄州东禅。醉后,诵孟东野诗
云:
‘ 我亦不笑原宪贫。’不觉失笑。东野何缘笑得原宪?遂书此以赠梦得。只梦得亦未必笑得东野
也。”②“遂书此以赠梦得”一句,语意似完,但下句陡然一“掉”,另生新意,遂给读者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新
警感受。
不唯一篇文章要变,同一位作家的所有文章,更不能像出自同一个模子。王葆心说:
“ 尝求之古人
之文,实莫不有一定之局法。……总结通篇之意以回应首段,谓之收束。或引他事作证,或从后面衬
论,谓之掉尾,所谓一篇之去路也。”③ 如果一位作家的所有文章均以“收束”之法结尾,势必流于单调呆
板;而适当的时候偶用“掉笔”,自然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苏轼散文结尾的手法不拘一格,其中“掉
笔”的恰当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其结尾的多样性和新颖性。
除了力量和变化之美,
“ 掉笔”还体现了对隽永效果的追求。鱼儿在水中陡然掉尾,必然会激起层
层涟漪,形成一幅新鲜优美且富有动态感的画面。与此类似,为文临结束时陡然“掉笔”,往往使文章顿
生波澜,给读者留下长久的回味。如苏轼《自评文》云:
“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
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
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④这是一篇人们耳熟能详的文章,它的主体,即“吾文如万斛
泉源”至“如是而已矣”数句,经常为人们所引用。但末尾的“掉笔”,却常常受到忽视。其实,一个作家
的文章风格,决非三言两句所能说清,只能就其荦荦大者而言之,而其精妙细微之处,非语言所能充分
传达,只能留待会心人自己去细细体悟。因此,
“ 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一句,虽然简短,但给读者留下
广阔的思考空间,具有隽永悠长的韵味。

三、
“掉笔”
概念的当代启示与价值

任何一个学术领域的概念,都是一代代的人们长期思考探索、积累经验的结晶,都凝聚着这一领域
为人们所共同接受的立场、观念和传统,抓住这一领域的某些重要概念,是把握其整体观念体系的关
键。
“ 掉笔”是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一种较为重要的笔法,也是历代散文评点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概念,从
一个具体的侧面体现了古代散文创作的观念传统和艺术追求。上文中,我们在“掉笔”概念的启示下,
对苏轼散文的结尾艺术形成了新的认识,加深了对苏轼散文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传统的理解。
它启示我们,
“ 掉笔”
“ 掉转”
“ 掉尾”
“ 反掉”等理应成为我们今后分析古代散文作品的概念。
推而广之,
“ 掉笔”还启示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散文作品时,不能轻忽文章的结尾,不仅要留意不
同作家在结尾技巧上有无差异性和共通性,而且要关注同一作家所有作品在结尾方面的多样性。一句
话,
“ 结尾”应该成为古代散文作品研究的一个重要通道、重要方面。
谢无量说:
“ 学文者于结束处多忽略,谓文章之功,不在于尾,不知一篇命脉归束于此,此尤篇法之
要也。唐宋八大家之文,其结处每有可观。”⑤ 不仅学文者对文章的结尾多有忽略,而且读者、研究者也

①[清]刘大櫆: 《论文偶记》,
[清]刘大櫆、 [清]吴德旋、林纾著,范先渊校点: 《论文偶记 初月楼古文绪论 春觉斋论文》
(合订
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年版,第 8 页。
②[清]《苏轼文集校注》卷六九, 《苏轼全集校注》第 19 册, 第 9490-9491 页。
③王葆心: 《古文辞通义》卷九, 王水照编: 《历代文话》第 8 册,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第 7489 页。
④《苏轼文集校注》卷六六, 《苏轼全集校注》第 19 册, 第 7422 页。
⑤谢无量: 《实用文章义法》,台北: 华正书局, 1979 年,
第 31 页。

123
2022 年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35 卷第 5 期

常等闲视之。林纾《春觉斋论文》论“收笔”时指出:
“ 即读者亦不甚注意,大抵注意多在中坚,于精神团
结处击节称赏,过后尚有余思;及看到末路,以为事已前提,此特言其究竟,因而不复留意。”① 不得不承
认,这种情况至今依然存在。但上文对苏轼“掉笔”艺术的探讨启示我们,欲将古代散文作品研究推向
深化和细化,有必要将文章的结尾艺术纳入研究视野。
在此方面,前人已作出较好的示范。旧题归有光所编的《文章指南》,是一部讲解古文写作之法的
参考书。该书选录《左传》以下迄于明代名文为例,揭示出文法 60 余种,其中,
“ 缴应前语”
“ 叠用缴语”
“结意有余”
“ 竿头进步”
“ 结束括应”
“ 结束推原”
“ 结束推广”
“ 结束有力”
“ 结束断制”等,总结了文章结
尾的多样方式,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另外,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总结了《史记》的
6 种不同结尾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我们应接续这一视角,以拓展古代散文研究的空间。继承
这种传统的方法和路径,有利于摆脱“以西释中”的理论痼疾,彰显我们的本土特色和民族优势。
有人也许会说,仅仅关注文章的结尾,视野是不是偏窄了呢?其实不然。在古人笔下,结尾决非孤
立的存在,而是与文章其他部分血脉相连的重要部分。旧题杨慎辑《三苏文范》评苏轼《上韩太尉书》
“ 前段若是没紧要语,妙在后段结束成文,如棋师胜人,全于结处用力。”②棋师必须从整体着眼,从一
曰:
开局就苦心经营,务使环环相扣,方有可能取得最后胜利。作文的道理与此相似,也必须在胸有成竹后
下笔,务使有条不紊,丝丝不乱,只有这样,结尾方能做到新警有力,令人回味。历代优秀的作家无不深
谙此理。既然如此,那么考察结尾其实离不开对文章整体的观照。换言之,考察文章的结尾,其实是研
究其整体结构及意脉的一个具体方式,一个特殊通道。

(责任编辑:李 莉)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Meaning-Reversal”or“Topic-


Switching”
——A Case Study of Su Shi’s Prose

YU Zu-ku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uhan 430079,China)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Meaning-reversal”,also known as“turning around”,


Abstract: “conclusion-reversal”or“topic-change”,
refers to the writing manner leading to the change in sense or style towards the end of an article/essay ,as is mani⁃
fest in two specific forms as follows:one is“turning”,that is,an abrupt turn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essay which
may result in the meaning change in an opposite direction,and is referred to as“reversal”in such a case. The other
is“folding”,that is,changing the topic after the end of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article/essay,in order to generate
the aftermath. Su Shi was quite good at using“meaning-reversal”or“topic-switching”in his prose writing,which
shows in one way that he was good at generating some new spirit in the conclusion of the article. The use of
“meaning-reversal”or“topic-switching”,a long-standing tradition in ancient prose writing,embodies the pursuit
of strength,beauty of change and meaningful taste in ancient prose writing,as well as inspires one to bring the art
of conclusion into the domain of ancient prose research. In short,
“meaning-reversal”,
“conclusion-reversal”or
“topic-change”,etc. should be important concepts in the future study of ancient prose.
Key words:topic-change;
turning around;
reversal;
ancient prose;
Su Shi

①林纾:《春觉斋论文》, 刘大櫆、 吴德旋、 林纾著,范先渊校点:


《论文偶记 初月楼古文绪论 春觉斋论文》
(合订本),
北京:
人民文
学出版社, 1959 年,
第 126-127 页。
②旧题[明]杨慎辑: 《嘉乐斋三苏文范》卷一三, 明天启刻本,第 13a 页。

12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