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

國立臺南大學

「人文研究學報」第 卷(民國 年):


17


54 109 17~36

DOI 10.3966/241195042020105400002

以哲學入騷—
試論王夫之《楚辭通釋》之楚辭學詮釋
詹詠翔 1

摘要
王夫之《楚辭通釋》之撰寫,誠然受到傳統《楚辭》學詮釋脈絡之影響,以呈現
個人平生家國黍離之感,並藉由文化事業,表達身為遺民的無奈。但此並不足以解釋
《楚辭通釋》之全部意義與價值。本文擬指出,《楚辭通釋》置於《楚辭》學脈絡之
中,具有其特殊的詮釋手法:一方面遵循傳統詮釋脈絡,指出屈原及其作品的核心義
涵「忠」;另一方面則考察「本事」以還原屈子原意,又以「玄言」概念之變換,曲
折地表達其核心義涵。而無論是何種手法,其背後皆有王夫之厚實的經學哲學思考。
值此,足以架構出屬於《楚辭通釋》的哲學脈絡:
「本質直觀」
、「現象還原」以及「想
像變換」

關鍵字:王夫之(王船山)、楚辭通釋、楚辭學、詮釋、哲學

1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研究所博士生。本文蒙兩位匿名審查委員指教,謹此致謝。
投稿日期: 年 月 日
接受日期: 年 月 日
2020 2 4

2020 9 16
18 人文研究學報

壹、前言
王夫之的《楚辭通釋》,成書於康熙廿四年( ),是時夫之已屆六十七歲,在經
1685

歷患難流離、家國動亂,沉潛後的學術事業、文化傳承,以及生命省思已卓然有成,在
人生最後數年時光裡,著手注釋《楚辭通釋》,反映出更為深刻的生命體悟。
夫之著作等身,以一生所學,建構起龐雜又極富個人特色的學術世界;然其主要成
就,著重在「詩歌」與「經義」領域。一般而言,《楚辭》作為戰國時期韻文代表,在
研究方面多傾向從「詩歌」之文學層面著手;然而筆者留意到,相較於早年諸多感時憂
國之作,如《黃書》、《噩夢》、《永歷實錄》、《讀通論鑒》等所呈現的慷愾激昂、辭氣淋
漓,《楚辭通釋》展現更多王夫之歷盡滄桑的隱微心曲。與其說王夫之認同「瀏漓昂激」、
「磅礴弘肆」之謂《楚辭》餘韻,不如說他更重視詩歌作品能否傳達屈子「幽忠」思想,
如同王夫之將個人生平與屈原相結合,從而呈現在《楚辭通釋》的注釋裡。 而在此際 2

生命經驗的連繫裡,頗能印證王夫之平生由「經義」研考所得之哲學觀;也因此,相較
於諸家注《騷》,《楚辭通釋》可謂「以哲學入騷」的名作。
此外,從楚辭學詮釋脈絡來看待《楚辭通釋》,亦有其代表地位:一來,是書秉持
傳統「情志批評」詮釋手法 ,展現出王夫之於明清異代,映照「屈原於大廈將頹」,詩
3

人敏感的心路歷程;其次,是書亦展現王夫之身處異族統治之下,盡力傳承文化的遺民
書寫。前者詮釋鼎革之際的幽微心曲,連結屈原處於國勢將走向傾覆之際的痛苦;後者
則以異化後的生活處境,表達「不為苟死」於世的掙扎與無奈。而在此二脈絡中,王夫
之藉由「意言相屬」還原屈原,並傾注個人熱血,同時也建構出《楚辭通釋》富有哲學
意涵的體系,獨立於其世。
以下,本文從傳統楚辭學詮釋脈絡出發,考察《楚辭通釋》展現出何種「情志批評」;
其後,就《楚辭通釋》之「情志批評」不足處為前提,分析王夫之揭露「意言相屬」的
主要原則,及其背後透露的哲學思考;最末,則統整《楚辭通釋》頗具哲學意涵的思維
特色並討論之。
貳、《楚辭通釋》的詮釋脈絡
一、情志批評
自漢代始,在帝王貴族的大力支持下,《楚辭》旋即成為頗為盛行的品賞風潮,或
是典籍的整理考察,抑或藝術展演的活動,建構起《楚辭》研究的基石;換言之,今日
「《楚辭》學」可說是成立於漢代,並不斷於後世文人學者的積累下而成。據顏崑陽分
析,「《楚辭》學」大致上涵括以下層面:
2
王夫之於〈招隱士〉序文中說道:「以音節局度,瀏灕昂激,紹《楚辭》之餘韻。」然此僅是文詞形式
之表;王夫之品賞紹嗣屈原之作,更重視「曲達其情」(〈愛遠山〉序)、「曲達幽忠」(〈惜誓〉序)。
此一態度也呈現在注釋《楚辭通釋》時,王夫之將個人憂國愛民之情思、哲理,隱晦寄寓在《楚辭通釋》
各章節之評注裡。(清)王夫之:《楚辭通釋‧卷十二‧招隱士‧序》,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船山
全書》(長沙:岳麓書社,1996 年 2 月)第 14 冊,頁 429、441、449—450。
3
顏崑陽:〈漢代「楚辭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收錄於《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第二輯》(彰化: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1994 年 5 月),頁 187。
以哲學入騷—試論王夫之《楚辭通釋》之楚辭學詮釋 19

(一)有關作者生平、性格、思想的描述、詮釋與評價,屈原是此一問題的焦點
人物;(二)對作品實際的詮釋與評價,屈原的作品也是此一問題的焦點;(三)
「楚辭」這一文學體類的源起、形成與流變,以及它對後世文學創作的影響;(四)
「楚辭」這一文學體類在語言形式上的特徵、題材內容上的特質、及其總體性風
格的特色;(五)作品的作者歸屬權以及寫作時間的考證,這個問題比較集中在
對屈原作品的真偽及寫作時間的辨訂上;(六)其他有關楚辭的音韻、方言、文
法、社會文化、地理、神話等專題性的研究。 4

在以上諸多面向中,前二項目可說是後世《楚辭》研究的重心,結合作者與其作品,建
構出諸多議題,如:《楚辭》篇目的實際安排、〈九歌〉篇目數量的設定、〈九章〉諸
篇創作的時間點、〈離騷〉篇名的解釋、〈九歌〉及〈九章〉之「九」的意義、〈天問〉
創作主旨、〈遠遊〉傳達的思想、二〈招〉作者的歸屬等等,此等皆是歷來《楚辭》研
究者的必修課題。而研究路徑,多藉由分析屈原個人生平,並結合作品的評價與詮釋而
來。縱使研究者普遍訴說其目的乃「不滿前作,亟欲還原屈子」,然其間不免融入研究
者個人情感哲思,此即「情志批評」的必然性,也是中國文學批評的普遍型態。就王夫
之而言,《楚辭通釋》的書寫亦然;其擬作〈九昭〉,仿自屈原之《九歌》以及宋玉之
〈九辯〉而來,表面上乃是代屈原而言,然實際上昭示的是個人處境:
有明王夫之,生於屈子之鄉,而遘閔戢志,有過於屈者。 5

寥寥數言,即道出己身之乖蹇,實是生命重中之重者,故謂「過於屈」。王夫之自撰〈九
昭〉,一定程度上體現「情志批評」的極致之處,如〈引懷〉中,設想屈原與懷王精魄
相遇,篤志之極必有之情:「幸曠古兮良夜,輕千里兮命駕。結蘭佩兮擥羅袪,馳芳皋
兮驅駟馬。」 其意中生象,細緻如此,已是登峰造極之作。而對照夫之生平以及作品
6

文本,約略推知主要內容,集中南明桂王朝廷之事;而此間心境,除積累自清兵入關,
民族情感與對於夷狄之憤恨外,復加上對南明政權內部傾軋之不滿。
滿清進入湖南一帶後,王夫之輾轉到達桂林,憑藉大學士瞿式耜(1590—1651)的
推薦,在桂王朝廷獲任行人司行人 一職,主掌聘問朝覲交際事務,嚴格來說,該職位
7

是不得參與朝政;而當時永曆朝廷裡,瞿式耜與何騰蛟(1592—1649)兩人乃是中流砥
柱,能夠支柱朝廷。但一方面宗室子弟怯懦無能、唯求苟安;更難堪者,桂王朱由榔
(1624—1662)自身亦是貪生怕死,未能操持權柄,致大權旁落王化澄(?—1652)、
朱天麟(生卒年不詳)一干人等,於是永曆朝廷分為兩個黨派:「楚黨」與「吳黨」,前
4
顏崑陽:〈漢代「楚辭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頁 181。
5
(清)王夫之:〈九昭‧序〉,《船山全書》第 15 冊,頁 147。
6
(清)王夫之:《薑齋文集‧九昭》,頁 154。
7
據《明史‧職官志三》載,行人掌管:
「頒行詔赦,冊封宗室,撫諭請蕃,征聘賢才,與夫賞賜、慰問、

等撰 北京
賑濟、軍旅、祭祀、咸敘差焉。每歲朝審,則行人持節傳旨法司,遣戍囚徒,送五府填精微冊,批繳內

府。」詳見(清)張廷玉 ,《明史》( : 1974 年 4 月)。


20 人文研究學報
者以言官金堡( )為首;後者以朱天麟為首。於是,朝政重心不在如何擘劃
1614—1680

復興中土之事,反倒時時處於黨爭之中;不久,清兵進攻肇慶,桂王在吳黨人士的安排
下,依恃陳邦傅( )為外援,陳邦傅乃一口才便給之人,本為富家子,因賄
1610—1652

賂而中武科,實為不學無術之徒。在桂王投靠之後,陳邦傅大興黨獄,將楚黨金堡關進
大牢,欲置之死地。王夫之身為行人官,無權過問,亦不屬於任何黨派,但眼見朝政日
非,不得求助內閣大學士嚴起恒(? ),並動之以情、說之以理,最終在王夫之、
—1651

嚴起恆,以及瞿式耜、高必正(? )等人的請求下,桂王終於免除金堡死罪。然
—1651

此事件後,王夫之多次上疏彈劾王化澄,化澄也懷恨在心,在桂王面前進讒言誣陷王夫
之,所幸得到高必正的幫忙,逃過死劫。此番遭遇,在王夫之心繫家國的大背景下,無
疑雪上加霜。國難當前,正須傾全國之力,以求復興之際,朝廷奸佞,尚且熱衷政治遊
戲,視強敵為無物,眼界之淺,令人嘖舌。
二、遺民書寫
明清之交的遺民血淚,遠較此前宋元之際為甚;「遺民」之形成自不待論,而其形
塑的社會圖像,則圍繞在幾大議題:鼎革之際的生死抉擇、生存處境與應對方式、遺民
心態與藝文創作。三者間互為因果,且非三言兩語可道盡 ,然而從「生死」、「抉擇」、 8

「生存」、「心態」諸語來看,也可約略知曉此際遺民們所面對的處境,此皆有利於理解
王夫之晚年注騷的複雜心境。
夫之注解《楚辭通釋》時,慣常於文字訓詁後,抒發其心中苦恨:如〈思美人〉,
於「勒騏驥而更駕兮」至「與纁黃以為期」之段,在文字訓詁後,突加入一段評論:
秦者,楚不共戴天之讎而不兩立之國也。深謀定慮,以西搗其穴,至於嶓冢,雖
未可卒圖,而黃昏不為遲暮。此與岳鵬舉痛飲黃龍之志同。而君懦臣奸,患臣披
禍,其不能雪恥以圖存一也。 9

文中所言秦國、楚國,即現實中的清廷、南明。南明雖退守江南,然軍民士氣,仍有可
為之舉,故有「黃昏不為遲暮」語。然而「君懦臣奸」乃是大患所在,正指涉南明朝廷
內鬥傾軋,且「患臣披禍」者,也暗指自身處境。諸如此等,連接、對照屈原與自身的
注釋手法,於《楚辭通釋》中隨時可見。而思之極痛處,甚至出現「悽愴惝怳」的幽微
面對世變,或以身殉國表忠貞,或因孝親求存而苟活,無論何者,皆不免受世人批評,於是「生難死易」
8

之說漸生,而「不可苟死」遂成為倖存遺民的話語。既然「生難」,則需面對現實中的「仕隱」問題,
以及間接傳達的「政治取向」;於是仕清、不仕之間的互動,伴隨生計考量、學術傳承等出現。而此間
遺民心態的複雜,在諸多藝文創作中呈現:如吳偉業作品中的悔恨、苦悶,又如錢謙益「故明之思」、
「明忘追究」之作,隱藏待人諒解之意。此等現象,皆可視為明清遺民書寫的範疇。詳關引述,可參
閱: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年 月),頁 。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年 月),頁 。孫克寬:〈吳
1997 10 137—160

梅村北行前後詩〉,《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第七卷第 期( 年 月),頁 。劉振華,〈論錢


1999 1 289—372

謙益的「文化遺民」心態〉,《東南文化》第 期( 年 月),頁 。邵紅,〈遺民的心事


1 2011 3 3—13

論陶菴夢憶一書的性質〉,收入《臺靜農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年
11 2000 11 78—84 —

月),頁 。
1981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
12 913—939
9
328
以哲學入騷—試論王夫之《楚辭通釋》之楚辭學詮釋 21

心境:
至於〈悲回風〉之卒章,馳神寫歿後之悲思,生趣盡而以焄蒿悽愴之情與日星河
嶽互相融結,惟貞人志士神遇於霏微惝怳之中,非王逸諸人所能盡知也。 10

〈悲回風〉自「入景響之無應兮,聞省想而不可得」之後,旨在描寫被逐後,不可忍而
誓死之情:「愁鬱鬱之無快兮,居戚烕而不可解。心鞿覊而不形兮,氣繚轉而自締。穆
眇眇之無垠兮,莽芒芒之無儀。」 夫之十分形象地描寫屈原「內心愁結不解,神志昏 11

瞀不能自持」的樣貌;相較前者〈思美人〉評論之急切與激昂,後者〈悲回風〉處,呈
現的則是專屬遺民的焦慮與滄涼。
至此可知,王夫之注騷,充份展現《楚辭》學「情志批評」之傳統,並呈現不同以
往的「遺民書寫」風格;尤其後者,夫之在論屈原「忠」之時,一改自漢代以來「非忠
即怨」的二分傳統,而部份承繼自唐代以來「本圖安楚國,不是怨懷王」 之說法,並 12

拋棄宋代如洪興祖、朱熹等將「忠君」與「愛國」結合之說,不在「忠君」、「怨君」上
糾纏,而強調「家國」之最終目的,以說明屈原面對懷王之不惠,仍徘徊不捨所造成的
愁結、昏瞀等心理背景。 13

唯若以上述視角固化《楚辭通釋》的詮釋,則無法通達理解部份篇章:如〈九歌〉
的屬性定義,抑或〈遠遊〉實是內丹道法的形式變換等等,此即王夫之在「情志批評」
與「遺民書寫」詮釋脈絡外,展現的另一種思考面向。
參、《楚辭通釋》的詮釋原則
《楚辭通釋》之撰寫,主要的參照對象是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於〈序例〉中,
王夫之開首便批評王逸釋《楚辭》之不當:
〈經解〉曰:「屬辭比事。」未有不相屬而成辭者。以子屬天,則為元后;以下
屬天,則為六 。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或積崇隆為泰華,或衍浩瀚為江海,


巵出而不窮,必不背其屬,無非是也。王叔師之釋《楚辭》也異是。俄而可以為
此矣,俄而可以為彼矣,其來無端,其去無止。然則斯製也,其為孛星之欻見,
行潦之忽涸乎?昧於斯旨,疑誤千載。 14

10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298。
11

唐 崔塗 廟 唐 增訂 北京 華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343。
12

有言 懷 不聰不信……猶且低回而不遽舍 斯 為千古獨絕 ……而往復圖


( ) :〈屈原 〉,《全 詩( 本)》( :中 書局,2013 年 3 月),冊 10,頁 7842。
13

維 去留 際 非不 身 善術 言下 認為 可 就 怨
夫之 :「夫以 王之 , 以 之忠

極端 或 君死諫 或 懷怨他就 而 低回不舍 圖維去留 際 事實


於 之 , 審於全 之 。」 之意,王夫之 屈原大 以 「忠」、「 」兩

白 身 善術 否無關 反倒 不忍家 沉淪 故觀 待變 又言 沈
個 行之, 是忠 , 是 ;然 屈原「 」、「 之 」,

湘 雖 頃襄 世 遷竄 後 而知幾自 當懷 矢 已夙 密 君子 進
上與明 「全 之 」與 , 是 國 , 時 。夫之 :「原之

退 死 因死 決 若 要終自靖 非 夕 樹 唯極 死 為 故可任性孤
, 在 之 、 之 , 審, 王之時, 志 , 於此見之。 之

無 疑懼 即 千古獨絕 涵
生 , 以 。 其 ,則 一朝一 之 立。 於 以 志, 行,

所 也。」此 是「 之忠」內 之一。詳見(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212、

219。
14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207。
22 人文研究學報

這段置於《楚辭通釋》篇首的〈序例〉,預告著王夫之在《楚辭》詮釋上所持有的態度。
首先,夫之引用《禮記‧經解》說:「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作為王夫之經學研 15

究的重點,《春秋》被視為「義之海」 ,即謂《春秋》為「一切事之客觀標準之集合」。
16

以夫之視《春秋》為「事之客觀標準」,置之於《楚辭通釋》,即可理解「屬辭比事」
17

之要義:著重事理之本末、先後、因果;縱然引而伸之,也各有所當,無可紊亂,如此
方能洞悉「客觀標準」。因此,凡是割裂文句,破壞章法以理解《楚辭》者,必然落得
如王逸者流「俄而為此」、「俄而為彼」 。第二,《春秋》有微言、有大義:「義也者,
18

以治事也;言也者,以顯義也。」 對照〈經解〉所言「屬辭比事」來看,夫之《楚辭
19

通釋》所欲傳達者,顯然在「義」。 20

誠然,王逸之《楚辭章句》的重要性,無論是文獻資料的保存、文字訓詁的奠基,
都具有其歷史價值,但不能否認:其中「託以諷諫」、「取喻立說」(朱熹語)者,如若
置之於〈離騷〉、〈九章〉等篇,尚可以理解其中的「諷」與「喻」,但若置於〈離騷〉、
〈九歌〉、〈天問〉、〈遠遊〉、二〈招〉等文來看,則其中多有神仙遊歷、歷史神話,「諷
諫」與「取喻」便顯得拘泥不通。總體來看,有捉襟見肘之困,從而減損《楚辭》之價
值。第三,王夫之注釋《楚辭通釋》之大方向,雖然定於「大義」的探求,然而實際操
作上,仍需要策略,大要有三:「取本事以求情」、「本孤心以髣髴」、「極玄言以為寄」,
此三者皆見於〈序例〉,以下分別而論:
一、取本事以求情
〈序例〉言曰:
舍本事以求情,謂山為窪沼,謂海為岡阜……〈九歌〉以娛鬼神,特其悽排內儲,
含悲音於不覺耳。橫摘數語為刺懷王,鬼神亦厭其瀆矣。至於〈天問〉,一皆諷
刺之旨,覆使忠告不昭,而別為荒誕,何也?凡此類,交為正之。 21

此則重點放在「本事」;誠如前論,《楚辭通釋》既已是「微言」所在,「本事」便在其
中,注釋者所要做的,便是「取本事以求情」,而非率「意」為之、「不度其旨」。可留
意者乃「情」字,王夫之有言:

15
(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年 12 月)下頁 1254。
16
(清)王夫之:《春秋家說》,《船山全書》第 5 冊,頁 263。
17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臺北:里仁書局,2008 年 3 月),頁 143。
18
此說基本上沿襲南宋朱熹之說,在《楚辭集注》裡已指出其詮釋謬誤。詳見何寄澎、吳旻旻:〈「平心
看他語意」—朱熹《楚辭集注》之詮釋理念及其意義〉,《中文學刊》第 3 期(2003 年 12 月),頁 168—169。
19
(清)王夫之:《春秋家說》,頁 109。
20
王夫之以為:《春秋》之「言」與「義」皆屬重要,故有「非事無義,非義無顯」、「夫言可立義,而義
非事有」之說,而對照《楚辭通釋‧序例》所言,是書即是「微言」,夫之所欲追求者,乃在其「大義」;
而王逸之惡,即在混淆「微言」,致使「大義」難明。
21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207。
以哲學入騷—試論王夫之《楚辭通釋》之楚辭學詮釋 23

萬物之交,必以其氣相致也,必以其情相攝也,必以其物相求也。故有嘉魚而後
罩汕集,維其物也。有樛木而後甘瓠纍,維其氣也。有良蔭而後翩鵻來,維其情
也。君子之酒不妄施,嘉賓之燕不妄受也。猗與!人道得萬物之良,惟斯而已矣。
或不揣而廣之曰:均生也,而氣無異;均氣也,而情無殊;均情也,而物無擇。
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共命……。悲夫,吾知其施罟於鼃黽之窪,引蔓於童山
之麓,翔集於惡木之叢也。 22

這段論《詩經‧南有嘉魚》的論述,充分體現王夫之對於人「情」應有之特性:萬物相
接,必有其情於中,情之所起,必有所應;因此,王夫之反對「均情」之論,從而提出
「應幾」之說:「人但需誠於其當下之情,即可當幾直通全體之性;而於此當前一幾言,
此情亦即與性不二矣。」 換言之,人之情性不是石頭,而應能隨天地形色變化,做出
23

相應的反應。對照「取本事以求情」來看,即表明屈原在情性上的多樣性,絕非王逸者
流,以「香草美人」、「忠君愛國」等說法可以一律概括;即此,夫之面對〈九歌〉,適
足以體察屈原面對楚地祭典,樂取其「娛鬼神」之情而改編。夫之肯定〈九歌〉各篇主
旨,在表現巫者與諸神靈間的婉娩愛慕之情,行文之間,未曾明確指出屈原個人的冤愁;
然之所以後世有此一說,無非由其旨意,以及渲染之情緒引伸所致。換言之,夫之不反
對「依慕君父、怨悱合離」之可能,但不宜反客為主,將屈原身而為人的感性,禁錮在
單一對象上。
至於「情」之另一義,則在「真實」義上。夫之曾論「心物之交」,於《尚書引義》
之「仲虺之誥」有言:「是故酌自然之衡,持固有自真,以範圍往來於不過。」「夫民
受天地之中以生者也。耳、目、口、體,形著於實,受來以虛;視、聽、言、動,幾發
於虛,往麗於實。」 夫之認為,心物之交,所據者乃自然固有之真,如此方能範圍往
24

來,使其交正而不妄,這種權衡能力是與生俱有者,也因此在判斷對象上,掌握「實情」
亦是「受天地之中以生者」。故面對〈天問〉中,諸多傳說神話之事,需具有探求實情
的辨識能力:
蓋欲使聞之者,於其有實者,窮所自之理,以推得失興喪之故,而擴其心志,勿
迷錮於牀笫戶牖之間,於其無實者,知人之爲言,詭譎面欺,無所不至,必聽之
審,辨之明,而後不為所惑也。
面對〈天問〉中琳瑯紛呈的神話歷史,夫之秉持「酌自然之衡,持固有自真」予以範圍、
交正之,「有實」、「無實」之辨,自各有得,或知得失興喪之緣由,或知言之詭譎,
皆當辨明之。

22
廣 有嘉魚
曾 旭
(清)王夫之:《詩 傳‧卷三‧論南 》,《船山全書》第 3 冊,頁 395。
23

尚 引
昭 :《王船山哲學》,頁 103—105。
24
(清)王夫之:《 書 義》,《船山全書》第 2 冊,頁 290。
24 人文研究學報

二、本孤心以髣髴
〈序例〉有言:
蔽屈子以一言曰「忠」。而〈七諫〉以下,悻悻然如息夫躬之悁戾,孟郊之齷齪,
忮人之憎矣。……既為滌雪,復綴〈九昭〉於卷末,匪曰能賢,時地相疑,孤心
尚相髣髴。25

夫之此處所言「孤心」,正是前述「遺民書寫」之論「忠」:屈原非不審全身之術者,實
乃置生死於度外,一皆以家國為慮。此等氣度,自然非如〈七諫〉以下作者,「懷才不
試而詆君」、「奪祿位、罹卮窮」好勇嫉貪之亂人能比擬。 26

而夫之論忠之始,乃起自「憂患」,此與夫之前半生出入於險阻有關,即所謂「《易》
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也。」(張載語)王夫之橫逆大半人生,每際憂患時刻,必於《易》
理有得,故而知「君子小人」之分野,從而自立於世間。
如夫之注「坎卦」之大象「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以剛中敦信之心行乎險,而變動不居者皆依有形之靜體而不妄,則行可有攻而足
尚。君子所貴乎坎者,此也,孟子所謂有本也。 27

坎卦象徵極險之境,君子唯有自持「剛中敦信之實心」,方足以開來日之亨,此即「貴
乎坎者」意。而夫之處於國亡家破之死地,猶能發強剛毅,應是有恃於此。如夫之於〈九
昭〉所言:
君心邪正之分,社稷存亡之介,雖不屑與匪人爭,而觸權姦以死,無所悔也。 28

此種堅毅不拔、生死置外之精神,也正是夫之行世之準則;誠如前述,「遺民」或懼死
降清,或奉養親族選擇苟活,然極少數者如夫之,以國族文化的傳承為使命,正與屈子
處絕境,猶一心家國,兩者皆為「不苟死」之徒,誠可謂之「孤心相髣髴」。
三、極玄言以為寄
〈序例〉又有言:
〈遠遊〉極玄言之旨,非〈諾皋〉、〈洞冥〉之怪說也。後世不得志於時者,如鄭
所南、雪菴,類逃於浮屠。未有浮屠之先,逃於長生久視之說,其為寄焉一也。
29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
25

(清)王夫之:〈九昭‧悼孑〉,《船山全書》第 冊,頁 。
208
26

(清)王夫之:《周易內傳》,《船山全書》第 冊,頁 。
15 160
27

(清)王夫之:〈九昭‧懲悔〉,《船山全書》第 冊,頁 。
1 261
28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
15 161
29
208
以哲學入騷—試論王夫之《楚辭通釋》之楚辭學詮釋 25

此番言論自提出後,頗受諸家抨擊。對此,夫之所持之理由,除此處「不得志於時而逃
於長生久視之說」外,尚從個人處境上說明。〈離騷〉篇末「亂辭」之前,夫之語重心
長:
即以巫咸之告,於道無損,抑無以平其不已之情,而況比匪姦邪以求容,背去宗
邦而外仕,曾足以動其孤貞哉?……是知養性立命之旨,非秦皇、漢式所得有事,
而君子從容就義,固非慷慨輕生、奮不顧身之氣矜決裂者所得與也。審乎進退者
裕而志必伸,原之忠,豈忠而過乎! 30

這段文字,基本上概括王夫之以「學仙」說,論屈原遠遊事的主要理由。首先應注意到,
夫之特別提及「於道無損」一詞,此乃大前提,其後數語,不斷強調屈原在奸佞攻擊、
遠走他方的背景下,未曾「動其孤貞」。即此,按王夫之「君子《易》」的哲學思考,
則可推知其「學仙」說法的可行性,其釋「觀卦」大象「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君子之處亂世,陰邪方長,未嘗不欲相忮害,而靜正剛嚴,彼且無從施其干犯而
瞻仰之。乃以愛身而愛道,蓋亦若此。德威在己而不在物,存仁存禮,而不憂橫
逆之至。率其素履,非以避禍而徼福,而遠恥辱之道存焉矣。 31

夫之認為:君子若自失其可觀之德威,與小人競相爭逐,未有不反被其所凌者。故處亂
世,仍需「靜正剛嚴」,嚴守己分、愛身愛道,小人者便「無從施其干犯」,甚或「瞻仰」
君子威儀。此等「在己不在物」之修身之道,是不必擔憂「橫逆」之到,表面上對於世
局未能有「力挽狂瀾」之舉,然興亂有常,當非一己所能當之之時,唯有「率其素履」,
方能重新「掌握人道之主動」 ,返回乾剛之動無息也。明瞭此一前提後,方可理解「非 32

以避禍而徼福」所言為何:「福禍」非君子者所求,而乾剛之動方為是。即此思考「遠
遊之旨」,便有不同景象 福禍生死之理已達,則忠孝之心長存;而慷慨輕生,氣矜
——

決裂,不能實踐忠孝,與之長存者,實非「養性立命之旨趣」。意即:面對橫逆,秉持
「修身」大義,堅持一己之忠孝;然天地形色於現前,當機之情性必然於此一現前之變
有所應對,在忠孝之大前提下,遁隱至「鍊氣化神」之說中,一來俟機而動,再者掌握
乾卦剛健之主動。
即此,與道家「內丹修鍊」對照,前者目前學界普遍以內丹修鍊之三段式,來解釋
夫之〈遠遊〉呈現之理論依據。 〈遠遊〉序文有言: 33

30

周易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242。
31

曾 旭
(清)王夫之:《 內傳》,頁 200。
32

或有 丹 想源自 丹 但未 盤 丹 畢竟維繫了儒者 懷 刻
昭 :《王船山哲學》,頁 54。
33

『淡 』 般 丹 房 想 不死 而 焦點放 儒 身相對缺乏 身體技術 關


說,夫之內 思 內 南宗, 全 接受:
「船山內 學 的本 ,所以 意

呼吸 氣 靜坐凝神 實踐要領 符合 貫 氣 場 康自強 丹 想


化 一 內 學中的 中思 與長生 , 將詮釋 在 學本 的 ,

遊 註為核心 考察 術 刊 四 秋季號 另
注 行 與 的 , 船山一 的重 立 。」詳見 :
〈王船山內 思 研究—

術界對 丹修鍊 尚有多種 述 亦可參 伍 泉 對 略析


以〈遠 〉 的 〉,《中國學 年 》第 十期( )(2018 年 9 月),頁 1—26。 ,

學 於王夫之的內 , 論 , 見 成 :
〈王船山 道教的研究 〉
,《船山
26 人文研究學報

要之在求神意精氣之微,而非服食、燒煉、禱祀及素女淫穢之邪說可亂。 34

此處所言「神意」、「精」、「氣」等說,即內丹「鍊精化氣」、「鍊氣化神」、「鍊神合道(或
言「還虛」)」之三階段,然夫之有所取捨:獨取「鍊氣化神」,而排斥「鍊精化氣」等
與房中術有關之說,亦淡化「鍊神合道」等強調長生不死者。夫之曾言:「(按:玄家)
棲心淡泊,神不妄動,則醞釀清微而其行不迫,以此養生,庶乎可矣。」 所言「棲心 35

淡白,神不妄動」同於內丹修鍊之「收視返聽」、「存神冥想」等術,而「醞釀清微」者,
即內丹修鍊的「調息養氣」、「緣督踵息」等。換言之,夫之的內丹修鍊,集中在「養氣」、
「煉神」以達養生目的,若逾越而求長生服食、逐素女淫穢,則屬邪妄之說。
綜合前述三點說明,王夫之《楚辭通釋》除了繼承傳統「情志批評」的詮釋脈絡,
也同時發展了屬於自己的詮釋原則:一方面,夫之從「意言相屬」確立《楚辭通釋》詮
釋方向的終極目標——義;另一方面,面對傳統「情志批評」所不能全然解釋之篇章,
則採用「取本事以求情」、「本孤心以髣髴」以及「極玄言以為寄」等方式補充,同時也
帶出其背後的哲學思考。以下,筆者將統整性地描述王夫之《楚辭通釋》的哲學思考架
構。
肆、《楚辭通釋》之哲學思考
經過前述分析,可以確認,王夫之於《楚辭通釋》所運用之脈絡、原則,事實上皆
有其厚實的治經哲學支撐著。唯落實在注釋《楚辭》時,彼此之間,是否隱隱然塑造著
一套思考模式?一套可用以考察《楚辭通釋》,在詮釋屈原及其相關作品時的鷹架?即
此,筆者擬「參考」西哲胡塞爾(Edmund Husserl,1859-1938)之現象學哲學,提取其
中足以用來參照說明《楚辭通釋》的哲學思考。然而在操作之前,仍有幾點必要說明。
首先,筆者之所以使用「參考」、「參照」、「說明」等用語,而非直接搬用西哲學說
介入分析過程,最主要是考量「胡塞爾現象學觀點」,與「王夫之《楚辭通釋》」兩者間,
所存在的不同歷史脈絡;誠然,東西方哲學有其共性,然而在不同的社會、文化、歷史
脈絡等之大前提下,貿然將兩個在時間、空間有巨大差異的哲學思考,以直接粗暴的方
式結合,並非學術研究的最好方式。其次,對於何以「不採用中國傳統哲學來分析王夫
之《楚辭通釋》」之問,原因十分明顯:既然王夫之《楚辭通釋》本身,即涵括十分豐
富的「中國傳統哲學」思考,於其上再加諸何種中國傳統哲學,皆難跳脫慣性思考,故
而「參照」西方哲學,可由其間的相互「觀看」,而擦出富有思辨意義的結果。最末,
則是為何選擇「胡塞爾之現象學」,而非其他西方哲學家?此則是筆者對於「現象學」,
尤其是「胡塞爾現象學」的多方考察後,所擬定之方向。唯碍於主題以及篇幅,以下實
際操作上,筆者不對「胡塞爾現象學」做過多的學術名詞堆砌,而採用解說方式介紹、

學刊》復總第 期( 年 月),頁 。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
82 2011 4 16—20
34

(清)王夫之:《思問錄》,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 年 月)
348
35

第 冊,頁 。
1996 2

12 450—451
以哲學入騷—試論王夫之《楚辭通釋》之楚辭學詮釋 27

分析。 36

胡塞爾認為,在自我意識流轉經驗中,每個意識皆牽涉到「能識」的意識經驗,以
及作為「能識」的對象「所識」之存在;在流變不止的意識流轉中,存在一個核心,它
不隨時間意識更換,而本質地存在,也是一種「主體性的存在」。如同楊牧在〈野櫻〉
一文中所觀看的野櫻,經過秋季的落葉凋零、冬季的黯淡默立、春季的槎芽新葉,到夏
季的翠綠豐美;儘管野櫻始終處於流變之中,但我們的意識仍然將其萬象,收束在一株
野櫻的四時變化中,這種能力,正是人類主體意識的奇妙之處。然而,這種能力不能帶
領我們尋找事物的「本質」。
所謂「本質」,正是事物之所以成立的「決定性條件」;然而若以前述「主體意識」
的運作來面對對象,意識終究不免將時間、空間因素附加其上,如此產生的「本質」,
其實仍是有所待,而無法「獨立存在」的,因為它是「經驗」的產物 。對此,胡塞爾 37

提出「本質直觀」,或稱之為「觀念化」( Ideation )、「觀念化的抽象」(Ideierende


Abstraktion),是一種對於純粹意識體驗的形態本質(die morphologischen Wesen)的統
攝方法。它的具體操作是:以意向對象之各種體驗的「感性直觀」為基礎,輔以「想像
力」的運作,而從雜多的意識內容之中,掌握其普遍的同一形態,即是此意向對象的本
質。而「從雜多的意識內容之中,掌握其普遍的同一形態」的具體作法,則是「還原」,
意即「回到事物自身」,藉由徹底地「無前設」來達成者。 38

一、「孤心髣髴」與本質直觀
胡塞爾之學說,以追求「純粹意識」來明白世界真理,而「本質直觀」近乎感性直
覺的模式,正是王夫之面對「屈原及《楚辭》」的操作手法,故王氏逕以一「忠」字,「孤
心髣髴」般地去感受屈子心路,此法不僅是兩個迥異時空的比附對照,也是夫之有意尋
找、回應「自身存有」價值良方。正是如此努力,夫之明白千載以前的屈原,也同樣面
對「存有」之大問;而在一次次「作者—文本—讀者」交互詰問之中,王夫之以「獨絕
之忠」綰合三者,完整屈原存在之意義,同時也完成自我價值之認定,同時豐富文本詮
36
復簡要 對 非西方 特別 而言 借用
自 世紀 留 荷蘭 西周 にしあまね 針對 字翻譯
於此, 說明「哲學」一詞, 於 文化, 是中國文化 的意義。
「哲學」一詞,

必須承認 東方 至少 圈 智慧
19 , 學於 之日人 ( ,1829—1897)
, 「Philosophy」的日文漢 ;

確無 從 統 得到任何借鑒 亦即 純 西方 下 產物 如同牟
,在 社會, 在中國文化 中,
「Philosophy」代表的「愛(Philo)」與「 (sophy)」,

先 凡 對 性 活動 及 智及觀念加 反省 便 西方 不同
的 法 傳 文化中 , 「哲學」一詞, 然是 文化 的 。然 宗三

東方 反省 對象 命 身 而西方 反省 對象 外 世界 帝 知識 故可 東
生所論:「 是 人 的 所 ,以理 以 說明的, 是哲學。」與 哲學 ,

方亦有 而 體 西方截 不同 自 處 不能完 西方 主導 彼


哲學 的 是生 本 , 哲學 的 則是 在 、上 與 。 以說:

借鑒誠宜 需要 些彈性空間 牟 特質 牟 著 牟 先
「哲學」
, 其理論與 系與 然 , 然在 理時, 全受 哲學 , 此的

對 牟 北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
,然更 一 。詳見 宗三,《中國哲學的 》,收入 宗三 , 宗三 生全

經驗 產物 不能 質 可 由胡塞爾 活 起 向來追 質
集編委會校 :《 宗三全集》(臺 : 司,2003 年 4 月)冊 28,頁 3。
37

胡塞爾 活 主流 想 經驗 藉由 歸納 來尋找對象 共性 這 共性 便
之所以說「 的 」 是「本 」
, 以 生 時代之哲學說 。哲學 問「本 」,

質 而 歸納 必定 經驗性 經驗 言言殊 莫衷 得出來 共


在 生 的年代, 的思 是「 論」
, 「 」
, 的「 」
, 「 」

性 必定 經驗層次 無 脫離 某種程 主觀性 而 客觀性


是「本 」;然 「 法」 是「 」的,「 」是人 , 一是的, 的「

謂 無前設 即 胡塞爾提出 懸置 藉 讓 識對象如 自己地 出來


」,也 是「 」, 法 ( 度)的「 」, 達成「 」。
38

德 胡塞爾著 荷 舒曼 李幼蒸譯 純粹 象 純粹 象 和 象 觀念
所 「 」, 是 的「 」(Epoche)。 此, 意 其 呈現 。詳

北京 商務印 館
見( ) ,
( ) 編, :
《 現 學通論: 現 學 現 學哲學的 (第

一卷)》( : 書 ,2009 年 8 月),頁 98。


28 人文研究學報
釋的深度與廣度。
其〈序例〉有言:「蔽屈子以一言曰『忠』。」 此處的「屈子」,不單指人,亦指其
39

言,即《楚辭》相應篇章,故夫之指摘後人仿作之失,而有「患失尤人」的評論。此外,
夫之仿作〈九昭〉,正是繼屈子「忠」之精神而來。其實,屈原所面對的處境,正是夫
之於〈離騷〉、〈惜誦〉等諸篇中屢次指出者:
夫以懷王之不聰不信,內為艷妻佞幸之所蠱,外為橫人之所劫,沈溺瞀亂,終拒
藥石,猶且低回而不遽舍,斯以為千古獨絕之忠。(頁 ) 212

故兩端交戰於心,退而靜默,進而號呼,皆有所不可,唯煩惑鬱邑而已。(頁 ) 300

屈原因惑「君王不慧」、「奸小蠻橫」,之所以低回不捨者,乃因一己對家園君國的熱愛,
斯人斯土,如何棄之?況且素修志業,正是擔負此重責大任之際,此間冷暖,他人又如
何能識?於生死之間,並非難以抉擇,而其間種種思考往復,即「獨絕之忠」之成因。
碍於篇幅,此處筆者僅以「君王不慧」為例說明之。
與其說屈原表現出「恨鐵不成」的怨憤,不如說「思君不得」方是無奈;如果說屈
子於〈離騷〉中「傷靈修之數化」(頁 ),已屬「怨之深」者,則夫之的表現更為激
328

烈。屈原除「傷靈修之數化」、「怨靈修之浩蕩兮」(頁 )等較明確地表現出「對楚
220

王之怨尤」外,其餘影涉國君不智之言論,多借助歷史典故的回溯,以及譬喻手法呈現,
如時而論及歷代帝王重用能臣:
湯禹嚴而求合兮,摯咎繇而能調。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説操築於
傅巖兮,武丁用而不疑。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寗戚之謳歌兮,齊桓聞
以該輔。(頁 )
235

商湯與摯、夏禹與咎繇(皋陶)的相合相知,周武王與傅說、周文王與呂望的用人不疑,
以及對屈原而言的近世齊桓公與甯戚,皆指涉屈原其時面對懷王之不悟的困局,然則屈
原仍有所待,故不離不棄。
又如〈天問〉中:「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士四方。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台桑?
閔妃匹合,厥身是繼。胡嗜不同味,而快朝飽?」(頁 )借禹聖同常人好悅美色,
281

然節用有度,循理遏欲,對比懷王朝陷溺於鄭袖女色而不自拔者,雲泥之別也。此外,
如屈原論及夏桀與妺嬉、舜與其父、堯與二女等事,而有「厥萌在初」(頁 )之感, 285

也可視為間接影涉懷王自身缺失。再者或〈涉江〉中謂:
接輿髠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葅醢。與前
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頁 ) 307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為免繁複,本小節以下引自《楚辭通釋》者,皆採隨文註。
39
208
以哲學入騷—試論王夫之《楚辭通釋》之楚辭學詮釋 29

屈原舉接輿剔髮、桑扈裸行之事,對比伍員逢殃、比干葅醢,說明自己對於重昏於南夷
荒遠之地,並無所怨,但由其後的亂詞,隱約感受到屈原對於懷王昏憒的不滿。
至於屈原以譬喻手法,表達對君王不智之怨尤者,如〈離騷〉中常言「恐時不及」
之論:「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爲之不芳。」(頁
)此言承自歷數古代帝王將相之相知相惜,借動、植物表達對懷王不悟的心情,自
236

是不言可喻。
對照屈原的「哀而不怨」,王夫之作為注者及讀者,在義理的揭示上,表現自身處
末世之忠,不得不然的憤恨。如面對屈原「怨靈修之浩蕩」,夫之則直揭「君之不慧」、
「聽羣小之妬,誣我以罪」(頁 );又如歷數古聖賢相合之事,夫之點破「原之不用,
221

實懷王之昏昧,終不可輔」(頁 )之實;或對比禹得嵞山女而自克之事,夫之謂懷
236

王「徒以色故而寵鄭褏,縱嗜欲而無厭足之心」,高下立判;而夏桀妺嬉、舜與其父等
事,夫之則直斥鄭褏之惑,「實懷王自貽」(頁 );另如「鵜鴂先鳴、百草不芳」之 285

喻,夫之有懷王「非天下之至愚者乎」(頁 )之詰! 236

至於其他直斥懷王者,如「君之不慧」(頁 )、「懷王之昏庸」(頁 )、「懷 221 226

王之昏昧」(頁 )、「君昏國危」(頁 )、「君又無特達之知」(頁 )、「君懦臣


236 307 325

姦」(頁 )等語,皆可視為夫之處理屈原「獨絕之忠」時,以「孤心髣髴」的姿態
327

來設身反證。而此等義理的揭示手法,同樣出現在夫之處理屈原面對「奸小蠻橫」的書
寫上,然碍於篇幅,於此暫且不論。
綜觀王夫之《楚辭通釋》在解讀屈原上,直覺地以「忠」字涵括屈子的手法,近似
於「直覺感悟」之審美 ,唯是筆者轉換概念,將原本的審美思維,轉變為面對對象下
40

的哲學思考,即此,「忠」字不再只是審美中的道德觀念,而實有人類追求自身存在意
義的思考。
誠然,此一直感悟式的理解,並非始於夫之,西漢司馬遷( )《屈原列 145—86 BC

傳》的描寫,早已指出「忠」作為屈原人格特色;但王夫之的說法,在於指出「忠」的
核心,它並非靜態的人格圖象;反之,夫之以「忠」字涵括屈原面對「君王不慧」、「奸
小蠻橫」的現況,與之衝撞,既有妥協,亦有對抗的屈折反應,並在自身「孤心」髣髴
下,直觀屈原「獨絕」之成因與價值,描繪出一幅動態人物實相。
二、「本事求情」與現象還原
此處所言「取本事以求情」,與胡塞爾所謂「現象學之還原」有其相似處,皆是面
對對象時,以「懸置( )」而「不預設立場」的態度,讓對象如實展現自身;唯
Epoche

有「不預設立場」,方能直探對象真實存在之背景,進而明白其中的真與偽。夫之《楚
辭通釋》在「序例」有言:
唯意謂然,不度其指,作者既杳,亦孰與正之?舍本事以求情,謂山為窪沼,謂
40
毛慶 出 至少有 著 確主 和具體實踐了這 方
按 直覺感悟 如李陳 箋 賀直孫 筏 子貫 夏 霖 心印
指 :
「清代《楚辭》研究中, 十人以上於其《楚辭》 作中明 張 一

世 離 解 胡浚源 新 求確 等 毛慶 直覺感悟 型而傑出


法( : 法)
, 玉《楚辭 注》
、 《騷 》
、張詩《屈 》
、 大 《屈騷 》、

北京 苑出版
謝濟 《 騷 》、 《楚辭 注 》 。」詳見 :〈 :清代楚辭研究成

之法〉,《中國楚辭學》第九輯( :學 社,2007 年),頁 219—220。


30 人文研究學報
海為岡阜,洞崖似沼,波濤似阜,亦何不可!昔人有云:「後世誰定吾文者?」
憚人之髣髴而迷謬之也。 41

夫之文中所言「誰定吾文者」,實出自於曹植〈與楊德祖書〉一文:「敬禮謂僕,卿何所
疑難,文之佳惡,吾自得之,後世誰相知定吾文者邪?」這段言及曹植( )與 192—232

丁廙(? )針對文章潤筆之論(姑且不論曹丕、曹植兄弟倆太子權位之爭),就「文
—220

之佳惡,吾自得之」二句來看,表達出作者藉文章表情達意,無非希望讀者能同感共鳴,
但顯然兩者間的授與受不是全面的;故夫之此處標誌解讀前人文章,常見「唯意謂然,
不度其指」的毛病,任憑個人意念解讀,欠缺「本事」的識別工夫,故有「山為窪沼」、
「海為岡阜」毫無邏輯之情事出現,所言「憚人之髣髴而迷謬之」,即體認背景事實的
還原,是召喚作者情志的最佳途徑。而《楚辭通釋》中,最能體現此一概念者,非〈九
歌〉與〈天問〉諸篇章莫屬。夫之於〈九歌〉序文有言:
熟繹篇中之旨,但以頌其所祠之神,而婉娩纏綿,盡巫與主人之敬慕,舉無叛棄
本旨,闌及己冤。但其情貞者其言惻,其志菀者其音悲,則不期白其懷來,而依
戀君父、怨悱合離之意致,自溢而莫圉。 42

此處夫之論述分為兩個層面:其一強調屈原書寫〈九歌〉,或有「依戀君父」、「怨悱合
離」之意,然此是「自溢而莫圉」,無需言詮者而若有此意,適足令讀者悠遊於意言之
表,領會屈原之「孤心」。其二則是暗示屈原之情志,有超乎君父、怨悱以外的可能性,
方有與「婉娩纏綿」、「巫主敬慕」之共感可能。
在實際操作上,夫之首先確立〈九歌〉創作時空,應在楚懷王之世;相較其後頃襄
信讒,屈原愁憂日迫,「亦無閒心及此矣」 。此一「閒心」,間接標誌屈原更為符合人
43

性常情的一面。其後,夫之則以「頌神」的角度,一一注釋各篇,盡量減少屈原君父冤
結的份量,還他原本性情,如〈東皇太一〉,謂之「陳設之盛以徼神降」;〈雲中君〉僅
是「雲之神」;〈湘君〉、〈湘夫人〉則考察地理典故,求證舊說;〈大司命〉、〈少司命〉
則言其神職;〈東君〉重在「迎神祓妖」;〈河伯〉即「黃河之神」;〈山鬼〉則謂之「深
山所產之物類」者;〈國殤〉乃為國戰死者。此等定位,務在排除王逸「寄託興感」的
迷霧,而從楚地祠神的風俗角度切入。還原其民間色彩的同時,也還原屈原的真實情性。
倘說〈九歌〉作為楚地祠神之藝術還原,講求人性之「真情」,則〈天問〉之「真
情」,則是「實情」之意。〈天問〉之序文,肯定其中「舉天之不測不爽者,以問憯不畏
明之庸主具臣」 者,對比王逸慣常「託以諷諫」、「取喻立說」,於此可謂得心應手,然
44

而夫之質疑者為何?〈序例〉有言:「至於〈天問〉,一皆諷刺之旨,覆使忠告不昭,而
別為荒怪,何也?」 「別為荒怪」者,乃針對王逸注釋〈天問〉之態度:「見楚有先王
45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207。
41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243。
42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243。
43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273。
44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
45
207
以哲學入騷—試論王夫之《楚辭通釋》之楚辭學詮釋 31

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天地山川神靈,琦瑋譎詭,及古賢聖怪物行事。周流罷倦,休息
其下,仰見圖畫,因書其壁,何而問之。」 夫之認為〈天問〉脈絡明晰,由「天地幽 46

明」起,依序詢問「二曜顯晦之理」、「氣化之變」、「晝夜之分」、「因地形而問鮌禹之事」,
以至「康回共工之爭」、地理之問、物變之問,終及人事。此等皆可不設立場,逐一檢
視、考證者,夫之反對王逸一概以「琦瑋譎詭」供賞玩之說,故予以批評。
三、「玄言以寄」與想像變換
「想像變換」,是胡塞爾進行「現象學還原」過程中的產物。這是針對對象,而有
的諸多設想,若剝除這些想像變換的部份,而仍有所存留,則此一「存留」,即事物之
所以為事物的本質。
針對屈原與《楚辭》,歷代注者如此直截地連結「玄言之寄」與「忠孝節義」者,
蓋夫之一人而已。王夫之也因為將「極玄言以為寄」,視為忠孝之進路,而遭後世注家
諸多非議。王夫之的解釋直截明白,於其注〈離騷〉有言:
考郭景純不屈於王敦,顏清臣不容於盧杞,皆嘗學仙以求遠於險阻,而其究皆以
身殉白刃,則遠遊之旨,固貞士所嘗問津,而既達生死之理,則益不昧其忠孝之
心。 47

郭景純即郭璞( ),乃東晉末年著名術士,傳說擅長奇異方術,而受王敦重視,
276—324

任為記室參軍,其後王敦欲謀反,命令景純為之卜,言無成,因而被斬。郭璞並非純然
以方外之士的身份行世,其家學淵源,除祖傳的易學,對於各種經籍也多有注述見解,
如《山海經》、《穆天子傳》、《方言》及《楚辭》、《爾雅》,文學成就上最著名者乃其代
表作《遊仙詩》,內容多涉及玄理,然大致上是透過對神仙世界的追求,表達憂生避禍
的想法,具有現實意義。由此點來看,郭璞實非傳統一心嚮往「滓穢塵網,錙銖纓紱,
餐霞倒景,餌玉玄都」 之人,而是對現實的失望,進而有遊仙之思;換言之,郭璞是
48

對現實有清醒的認識,甚至是積極的自我要求,從幾次郭璞上疏所言,無非不是傳達君
王治國之要便可知之。
至於顏清臣,即顏真卿( ),中唐著名政治家與書法家。因十分不恥當時709—785

宰相盧杞(? )於廷上所作所為,多次直言其失,遂為盧杞所惡。德宗皇帝建中
—785

四年( ),淮西李希烈叛變,攻陷汝州,盧杞進言德宗,遂派顏真卿招撫之;然李希
783

烈生性殘暴,料招撫無望,必招殺身之禍,而得知此事的顏真卿,僅以君命不可違,前
往招撫,終死於李希烈之手。由此可知,顏真卿與郭璞同樣屬於忠志之臣,於宋人李昉
《太平廣記》中,顏真卿有「兵解成仙」之說 ,被視為神仙行跡。 49

46
(漢)王
47
逸 句 宋 洪興祖補
章 ,( 句補) 注:《楚辭章 注》(長沙:岳麓書社,2013 年 1 月),頁 83。

選 有言 凡遊仙 篇 皆 滓穢塵網 錙銖纓紱 餐霞倒景 餌 玄都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241。
48

梁 蕭統 唐 李善 選 北京 京華出版
《昭明文 》 :「 之 , 所以 , , , 玉 。」詳見(南朝

太平廣記 記 李希烈陷汝州 宰相盧杞 素忌 剛正 害 奏 真卿 德 四方 瞻


) 編,( ) 注:《昭明文 》( : 社,2000 年 5 月)冊中,頁 67。
49

使往 希烈 可不血刃而平 寇矣…… 別 又雲 真卿 往蔡州 謂 子曰 『吾 元 俱服 藥


《 》 載:
「時 , , 其 ,將中 之。 以 重 , 所 。

諭 , 大 《 傳》 , 將 , 其 : 與 載 上 ,
32 人文研究學報
而郭、顏二人,於險阻之際,求遠於學仙之術,其目的乃「達生死之理」,即「〈遠
遊〉之旨」,反而益加明白忠孝之心,而身殉白刃之下。這段敘述,一來指出〈遠遊〉
之旨趣有助明白忠孝大義,其關鍵則在「達生死」;二來,〈遠遊〉隱然被船山視為寄託
玄者之奧」的「寓言」創作 ,如東漢末魏伯陽( )作《周易參同契》 ,及
50
147—167
51

宋人張伯瑞( )作《悟真篇》等,皆以文學隱語或詩歌來闡發內丹修鍊經驗。
983—1082

前述二點,結合〈離騷〉透露之「珍生」思想, 即有助於理解夫之以內丹修鍊釋〈遠 52

遊〉。:傳統注家,或視〈遠遊〉為屈原面對苦難下的另類想像,在一定程度上,如此
說法確實符合人性,也可視為重現屈原之忠的進路;然夫之採取另一取徑,他認可傳統
上詮釋屈原「珍生卻擇義而死」的說法,但重塑傳統詮釋〈遠遊〉的「想像」之說,而
寓以內丹修鍊之言,寄託個人實際經驗,其結果亦成功詮釋「珍生」至「達生死」間的
哲學思考。 無論傳統舊論,抑或夫之新說,其目的皆是後世注家透過「想像變換」,試
53

圖還原屈原之「忠」;若傳統詮釋能「較好」理解屈原,則夫之新說,亦成功採取「不
同地理解」重現屈原。
即此,王夫之賦予屈原人格在「忠」字外的另一種面貌:面對理想的失落,如何能
夠「審乎進退」而不迷其途?而這正是夫之屢次在《楚辭通釋》注釋中,欲明白告訴世
人者;而在〈遠遊〉序文,夫之有言:「若原達生知命,非不習於遠害尊生之道,而終
不以易其懷貞之死。」 在夫之的想法裡,「遠害尊生」,並不必然與「懷貞之死」相衝
54

突,通過修練,適足以建立兩者互通之橋樑,彰顯生命價值。而此一價值,又回環往覆
地指涉到「忠」此一本質上。
伍、結論
本文以分析王夫之注釋《楚辭》之策略入手,確認夫之以身為遺民之身,藉由傳統
「情志批評」之策略,成功詮釋出屈原「獨絕之忠」之內涵,並在遺民書寫中,確立自
身處境,以及生存價值,有與屈子千古映照之處。
然除去此一「情志批評」主軸外,夫之尚且在「言意相屬」的微言大義前提下,以
彼為酒色所敗,故不及吾。此去蔡州,必為逆賊所害。』」詳見(唐)李昉等編:《大平廣記‧第三十
二》(北京:中華書局, 年 月),頁 。
王夫之自言:「所述遊僊之說(按:即〈遠遊〉),已盡學玄者之奧。後世魏伯陽、張平叔所隱祕密傳,
1981 8 205
50

以詑妙解者,皆已宣洩無餘。蓋自彭、聃之術興,習為淌洸之寓言,大率類此。」此處夫之認為屈原
作〈遠遊〉,乃是藉文字隱語來說明自身修鍊經驗,可謂之「寓言」者。詳見(清)王夫之:《楚辭通
釋》,頁 。
夫之在卅七歲左右完成《周易外傳》,其中已有涉及道教內丹學修鍊旨趣,如「刀圭入口」等,此亦可
348
51

作為夫之個人與內丹修鍊可追溯之最早記錄。詳見(清)王夫之:《周易外傳》,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
編校,《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 年 月)第 冊,頁 。
王夫之釋〈離騷〉之「帝高陽之苗裔兮」等八句:「言己與楚同姓,情不可離;得天之令辰,命不可褻;
1996 2 1 837
52

受父之鑒錫,名不可辱也。」強調屈原因珍惜生命根源之「內美」,輔以「脩能」,乃是「珍生」思想
的具體表現。詳見鄭富春:〈安死自靖,貞魂恆存 從《楚辭通釋》看王船山的生死觀〉,《鵝湖月刊》
第 卷第 期( 年 月),頁 。
——

碍於篇幅限制,此處無法完整地分析夫之如何詮釋〈遠遊〉之生死觀,唯摘錄其中關鍵如後:「天地之
33 8 2008 2 21
53

氣可至者,神氣皆可至,而變化在我也。」內丹修鍊,總以「氣化於神,與天合一」為目的,而能參
透其中,即可破除生死之執。詳見(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頁 。
364
54
348
以哲學入騷—試論王夫之《楚辭通釋》之楚辭學詮釋 33

「本事求情」、「孤心髣髴」、「玄言為寄」等策略,為傳統情志批評難以收攝之篇章,如
〈九歌〉、〈遠遊〉(兼〈離騷〉後部)、〈天問〉等,提供解析大義的途徑。而取徑背後,
筆者凸出夫之「人性之情」、「心物之情」的思考,以及憂患之下的《易》理闡發、並君
子禍福生死之達等哲理機轉等等,此皆是構成夫之詮釋《楚辭》之策略背後,所具有的
哲思源頭。
而此等哲思源頭,彼此間適足以成為一哲學架構,自洽地詮釋《楚辭》。在取法近
代西哲胡塞爾在現象學上的成果,筆者拈出「本質直觀」、「現象還原」與「想像變換」
等三者,與「孤心髣髴」、「本事求情」與「玄言為寄」之對照與聯結,而此三組對照,
一來證明夫之釋屈子為「忠」所由來,並回應自身心境;其次以「不預設立場」的懸置
態度,解釋〈九歌〉、〈天問〉;最末,則以「想像變換」的寓言手法,點出〈遠遊〉(兼
〈離騷〉後部)中「珍生」至「達生死」的思考機轉,並以此回應「屈子之忠」的核心
觀。
夫之的經學研究,訓練出其富有思辨的哲學洞察能力,《楚辭通釋》雖屬文學注釋,
然不經意間,形成另一種「典範塑造」 ,置於傳統「情志批評」詮釋脈絡中,《楚辭通 55

釋》透露出的哲學思考,確實有其價值。
引用書目
一、傳統文獻
(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注:《楚辭章句補注》。長沙:岳麓書社, 年。 2013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北京:京華出版社, 年。 2000

(唐)李昉等編:《大平廣記‧第三十二》。北京:中華書局, 年。 1981

(清)王夫之:《周易內傳》。《船山全書》第 冊。長沙:岳麓書社, 年。 1 1996

(清)王夫之:《尚書引義》。《船山全書》第 冊。長沙:岳麓書社, 年。 2 1996

(清)王夫之:《詩廣傳》。《船山全書》第 冊。長沙:岳麓書社, 年。 3 1996

(清)王夫之:《春秋家說》。《船山全書》第 冊。長沙:岳麓書社, 年。 5 1996

(清)王夫之:《楚辭通釋》。《船山全書》第 冊。長沙:岳麓書社, 年。 14 1996

(清)王夫之:〈九昭〉。《船山全書》第 冊。長沙:岳麓書社, 年。 15 1996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 年。 1974

(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 年。 1989

二、近人著作
55
典 術 撰寫 必 出 選擇 題 黃 慎認為 無可諱言 某些『典 』 被
『塑造』出來 『典 塑造』並非負面 語 就客觀層面而言 科 某些『典 』 價
「 範」在學 史的 中是 然 現的 問 , 忠 :「 的是, 範 是

值 乃 隨著 術 潮 變動 或 外 因素 介 而被標舉樹 誠 並
的。 範的 的詞 , ,人文學 中的 範 之

非 著 當世便聲 噪 甚至可 湮沒無聞 而當 潮 起 或因


, 是 學 思 的 , 是 在 的 入 立。」 然,王夫之《楚辭通釋》

術 撰寫者推舉 抑或 容符合新 潮 眾 標舉 加 譽 典 因 而
在 作 名大 , 以說,
《楚辭通釋》長時期 ;然 時代思 一 , 學

黃 慎 術 典 塑造 者 獨 治 家為例 獨 治
史的 , 其內 時代思 , 人 、大 賞 ,
「 範」也 此 成形。詳見

家 北 圖 出版股份有限公
忠 :
〈學 史上的 範 —以民國學 評論清代 立 《詩》三大 〉
, 《清代 立 《詩》

三大 研究》(臺 :五南 書 司,2012 年 7 月),頁 188—189。


34 人文研究學報
毛慶:〈直覺感悟:清代楚辭研究成型而傑出之法〉,《中國楚辭學》第九輯。北京:學
苑出版社, 年。2007

易重廉:《中國楚辭學史》。長沙:湖南出版社, 年。 1991

牟宗三著:《牟宗三全集》冊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年。
28 2003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年 月。 2010 8

廖棟樑,《倫理‧歷史‧藝術:古代《楚辭》學的建構》。臺北:里仁書局, 年。 2008

(德)胡塞爾著,(荷)舒曼編,李幼蒸譯:《純粹現象學通論: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
學的觀念(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年。 2009

三、期刊論文
王沐:〈析王船山《楚辭通釋‧遠遊》〉,《船山學報》。 年第 期。 1984 1

李豐楙:〈六朝仙境傳說與道教之關係〉,《中外文學》第 卷第 期。 年。 8 8 1980

伍成泉:〈王船山對道教的研究略析〉,《船山學刊》復總第 期。 年。 82 2011

何寄澎、吳旻旻:〈「平心看他語意」 朱熹《楚辭集注》之詮釋理念及其意義〉,《中文

學刊》第 期。 年。
3 2003

柳存仁:〈王船山注《楚辭‧遠遊》〉,《新古典新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年。 2001

顏崑陽:〈漢代「楚辭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第二輯》。
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年。 1994
以哲學入騷—試論王夫之《楚辭通釋》之楚辭學詮釋 35

The Philosophy in Chu Ci Studies:

The Exegesis of Chu Ci Studies in Wang Fu-chih’s A


Comprehensive Commentary of the Chu Ci.

Chan Yung-hsiang

ABSTRACT
A Comprehensive Commentary of the Chu Ci by Wang Fu-Chih (Wang Ch’uan-shan)
has not received due empha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u Ci studies.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the book succeeded in revealing Wang’s sentiments toward being a adherent of
a former Ming dynasty, still it failed to make a full interpretation of the author and his work.
Wang’s book was reckoned to be a practice of typical Chu Ci exegesis. As a matter of fact,
Wang’s exegetical attempts were based on his philosoph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which in consequence frameworks the philosophic in A Comprehensive Commentary of the
Chu Ci.

Keywords : Wang Fu-chih (Wang Ch’uan-shan), Chu Ci, exegesis, philosophy


PhD student, Depart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