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WENSHITIANDI

各抒己见

史可法的“忠正”

钱谦益的“变节”
本文的观点可谓“ 异”而且“ 新”。 用这样的观
点反观历史,读者以为然否?

□孙存准

史可法(1602—1645)和钱谦益(1582— 官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年而已,根本谈
1664)都是明末清初响当当的的大名人。两人 不上什么政治作为和声望了。
有不少的相似之处:史可法于崇祯元年(1628 1644 年 3 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
年) 中进士,钱谦益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 帝吊死在寿皇殿旁的槐树上,大明王朝灭亡。
年)中进士;崇祯登基后,史可法任户部主事, 史可法和钱谦益同南方的一批明臣在南京挑
钱谦益任礼部侍郎;
“南明”政权建立后,史可 出皇室后裔朱由崧做皇帝(弘光皇帝),即史
法出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钱谦益出任 称的“南明”
。之后,钱谦益留守南京,史可法
礼部尚书;
弘光政权时,两人皆遭马士英等当 则督师扬州,
1645 年 4 月 17 日,清廷多铎率
权派排斥。 八旗军围困扬州,兵力单薄的史可法虽然明
但两人的人生经历和政治作为又迥然不 知抵挡不住声势浩大的压境清兵,但他誓与
同。史可法官运顺畅,声名远播,他在崇祯元 扬州共存亡,面对多铎对他的 5 次招降,一概
年四月中进士,当年六月就出任陕西西安府 拒绝,说“城亡我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
推官,
公正廉洁,赈灾救民,赢得好声名,崇祯 甘之如饴” “法死矣。
。还给他的妻子写信说:
五年入京任户部主事,为官清正,办事干练, 前与夫人有定约,当于泉下相候也。”又道:
一时声名大噪。钱谦益文才横溢,
凭借其雄视 “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
天下的文才,被称为江左三大家之一和士林 界,
生亦无益,
不如早早决断也。”
领袖之一,然而,他仕途坎坷,从中进士到明 4 月 22 日,军民奋力死守的扬州城被清
亡长达 35 年的时间里,他三起三落,全部做 军攻破,恼羞成怒的清军统帅多铎下令屠城

50
各抒己见 WENSHITIANDI

今,史可法的衣冠墓还
在扬州城外梅花岭,被
称为“史忠正公墓”
。同
时,
痛斥钱谦益投降“变
节”
,直到今天,还有人
喋喋不休地说钱谦益
“作为读书人的气节还
之类风凉话,
不如妓女”
依然被某些史学家视为
知识分子的反面教材。
但不可否定的是,
,是自
史可法的“忠正”
知不可为而为之,且让
80 万之 众的生灵作 殉
葬品,其代价可谓惨重
钱谦益 史可法 无比。而钱谦益站在历
史的紧要关隘,审时度
十天。一时间,
昔日繁华的扬州变成了人间地 势,明识时务,并不惜自个承担“变节”的骂
狱,全城血腥弥漫,
“杀声遍至,刀环响处,怆 名,
来换取近百万民众的生命,这是需要勇气
呼乱起,齐声乞命者或数十或百余人……纷 的。试想,
假如钱谦益也仿效史可法,为博个
纷子女,百口交啼,哀鸣动地”
,“城中积尸如 “节”名,逞一时之勇,举城抵抗,那代价可就
乱麻”
。至 5 月 2 日,被屠杀者,
“前后约计八 大了,
不仅无法挡住八旗军的铁骑,而且南京
这就是著名的“扬州十日”
十万余。” ! 将成为第二个扬州,那么史书上就不只是一
清兵攻陷扬州后,继而陈兵长江,南明的 个“扬州十日”了,还将平添一个血淋淋的“南
江防驻军全部溃逃,而那个沉醉在酒林肉宴 京十日”

中的弘光皇帝闻讯后,
慌忙逃出南京。马士英 史可法对他的身后事是有所安排的,他
则率四百护卫,
挟逼皇后及妃子逃往浙江。此 在给多铎的信中明确写道,他死后,
“得以骸
时的南京,
上无君王,下无主臣,内无守将,外 骨归葬钟山之侧,求太祖高皇帝鉴此心,于愿
无援兵,
已成清军的囊中之物。在此情势下, 足矣!”
可见,
他在意的是他的皇帝,
他不在意
以京营总督赵之龙、大学士王铎、礼部尚书钱 的是他治下的百姓生命。而钱谦益南京降清
谦益在内的数百名文武官员不战自降。清军 后,
在给苏州等四郡长官的亲笔信中提出,如
兵不血刃进入南京城后,果然没有屠城,近百 今是“大事已去,杀运方兴”
,“为保全百姓之
万的南京百姓性命得以保全。 计”
,不如举郡以降。可见,
他在意的是他治下
然而,正是由于史可法在扬州的拼死抵 的百姓生命,
他不在意他的皇帝。
抗和钱谦益在南京的出城降清,导致了后人 如此比较,孰重孰轻,孰忠孰节,确实令
对他们给予了迥然不同的“待遇”
。人们高度 人回味。
赞美史可法的“忠正”
,将他视为民族英雄。至 (湖南省永州市作者)

5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