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

《有鳳初鳴年刊》 第八期

臺北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碩士班

2012 年 7 月 頁 411~432

東晉王隱的諸葛亮歷史圖像

陳俊偉

提要
劉宋裴松之注《三國志》時徵引諸多史籍,提供後代對三國時期歷史面貌更
多理解的可能性;歷經西晉的東晉史家王隱,其主要涉及三國史的著作《蜀記》
亦有賴於《裴注》一書的保存。然而王隱值得讓人注目的,不僅是其著作相當關
注於較曹魏、孫吳史料來得稀少的蜀漢政權,還有他身為北方史家對於諸葛亮的
情感傾向。先是透過保存李興〈祭諸葛丞相文〉來標示孔明草廬在「隆中」,並
確認「三顧茅廬」故事的存在。其次藉李興該文將諸葛亮比喻成古代名將,並且
又解釋陳壽評價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係挾恨之言,皆間接肯定孔明的
軍事才能。最後還虛構或記載頗受歷代學者質疑的「郭沖五事」,五事之中除兩
次記載諸葛亮在戰場技勝司馬懿,還保留了一條相當精彩的孔明「用刑論」。將
王隱的型塑傾向置諸孔明歷史安頓的長河之中,能夠發現在陳壽一反曹魏史家的
詆毀而客觀書寫孔明之後,王隱實具有嘗試溢美諸葛亮的先驅史家地位,且對後
世的影響實不容小覷。

關鍵詞:陳壽《三國志》、《裴注》、諸葛亮、王隱、魏晉史家

一、前言
劉 宋 (420-478)裴松 之 (370-449) 1 奉詔修撰《 三國志注》 (以下簡 稱《裴
注》),引用書籍約二百二十種以上(史籍近一百六十種),保存的史料提供後
人重建三國(184-280)歷史圖像的可能性。使得研究者能夠窺視漢晉間各位史家對
於三國歷史的認知差異、側重與特色。這時期史著的紛亂現象,裴松之在〈上
《三國志注》表〉:「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三年級
感謝審查老師的審查意見與東海大學中文系劉榮賢教授於 2012 年 6 月 1 日〈第七屆「有鳳初
鳴」──漢學多元化領域之探索學術研討會〉會議上對學生提出的建議與鼓勵,本文構思時
亦蒙東華大學中文系王文進教授慷慨賜正。致上萬分謝意。
1
詳見陳健梅:〈裴松之生卒年考〉,《中國史研究》第二期(2001 年 5 月),頁 52。

411
東晉王隱的諸葛亮歷史圖像

注記紛錯,每多舛互。」 2劉勰(465-?)在《文心雕龍.史傳篇》亦指出:「魏代
三雄,記傳互出。《陽秋》《魏略》之屬,《江表》《吳錄》之類,或激抗難
徵,或疎闊寡要。」 3各家記載眾說紛紜,表現出多元的史觀與對歷史記載不同
殊異面向的關注。

統計《裴注》徵引的史料, 4 東晉(317-420)王隱(284?-354?) 5 《晉書》共 8


條、《蜀記》共 21 條(「郭沖五事」實屬 5 條)。明顯不及在陳壽(233-297)
《三國志》(以下簡稱《陳志》)前撰寫的曹魏(220-266)魚豢《魏略》《典略》
共 219 條、曹魏王沈《魏書》183 條、孫吳(229-280)韋昭(204-273)《吳書》115
條;或是作者身處西晉(266-316)而陳壽未曾目睹該作的虞溥《江表傳》123 條、
張勃《吳錄》109 條6、郭頒《魏晉世語》84 條;或者是王隱之後的東晉史家習
鑿齒(?-384?)、孫盛(302-374),各自著作共約 82 條、95 條。7從量化統計檢視,
王隱在後世若較缺乏關注是很容易理解的事。然而唐初史臣《晉書》將西晉陳
壽、王長文(238-300)、虞溥、司馬彪(243-306),與東晉王隱、虞預、孫盛、干
寶、習鑿齒、鄧粲、謝沈、徐廣(352-425)等重要史家同載於卷八十二,唐代
(618-907)劉知幾(661-721)《史通.外篇.史官建置》:「若中朝之華嶠、陳壽、
陸機、束皙,江左之王隱、虞預、干寶、孫盛……斯並史官之尤美,著作之妙選
也。」 8 王隱皆在行列之中,顯見他在兩晉史學界具有一席之地。又蜀漢(221-
263)因為「國不置史」9的緣故,許多史料沒有保存下來,相關史料遠較曹魏、
孫吳來得稀少(曹魏在《陳志》與《裴注》約佔 56%、67%,孫吳 28%、20%,
蜀漢 16%、13%)10。因而陳壽就透過在《陳志.楊戲傳》收錄楊戲〈季漢輔臣

2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 5 月),頁 1471。
3
[梁]劉勰撰;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2008 年 3 月),頁 594。
4
數量係參酌林盈翔、余志挺之成果與自行統計。見氏:《裴松之與劉孝標史注學比較研究》
(花蓮:東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王文進先生指導,2010 年 7 月),頁 135-142;見氏:
《裴松之《三國志注》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 年 3 月,原臺灣師範大學國
文所碩士論文,林礽乾先生指導,2003 年),頁 93-119。
5
見曹書杰:〈王隱家世及其《晉書》〉,《史學史研究》第二期(1995 年),頁 23-30。
6
《史記.伍子胥列傳》唐代司馬貞【索隱】:「按:張勃,晉人,吳鴻臚嚴之子也,作《吳
錄》,裴氏注引之是也。」[西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
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 6 月),頁 2173-2174。今人邱敏則
認為小司馬指出張勃乃是張儼(?-266)之子未必可信,見氏:《六朝史學》(南京:南京出版
社,2003 年 11 月),頁 69。本文較無涉及《吳錄》,僅此備註。對於該書作者、上下限等
問題研究,松本幸南的成果可備一說,但基本能夠認定脫稿時間於《三國志》之後。[日]
松本幸男:〈張勃呉錄考〉,《學林》第十四&十五期(1990 年),頁 260-302。
7
裴松之批評《蜀記》記載「郭沖五事」之五:「孫盛、習鑿齒搜求異同,罔有所遺,而並不
載沖言,知其乖剌多矣。」從裴松之的語氣判斷,孫、習兩位的史著著述時間應皆在《蜀記》
之後。[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26。
8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通釋,王煦華整理:《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2009
年 12 月),頁 288。
9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02。
10
統計如下(兩家字數接近,僅就崔曙庭為準):

412
《有鳳初鳴年刊》第八期

贊〉並注之的方式,避免讓史料闕漏而不足成傳的蜀漢歷史人物埋沒; 11 王隱
《蜀記》與其著《晉書》中保存的蜀漢相關史料,就顯得彌足珍貴。

就前人研究檢視,對於王隱在咸康六年(340)詣闕奏上的《晉書》則已有學
者專門進行探討;12但是對於《蜀記》一書的探討通常較為簡略, 13因而本文亦
較耗費力氣於該書。清代沈家本(1840-1913)概述《蜀記》:

王隱《蜀記》,《隋志》不著錄。二《唐志》有刪補《蜀記》七卷,在雜
史。……此傳所引龐悳屍喪事,裴以為虛說。《諸葛亮傳》引郭沖五事,
裴逐事難之,其書殆是非參半矣。14

《蜀記》在目錄學歸屬的「雜史」類,根據錢穆定義:「只是抄,沒有一個大系
統,零零碎碎的,這就叫『雜史』」15,該書或早已散佚,或沒有嚴謹的著述系
統,帶有些評價的意味存焉。這或許是劉知幾在《史通.外篇.古今正史》就將
《蜀記》歸入「異聞錯出,其流最多」16一類的原因。僅舉沈家本所指出的「龐
悳屍喪事」如下:「鍾會平蜀,前後鼓吹,迎悳屍喪還葬鄴,冢中身首如生。」

魏書 蜀書 吳書
本文 裴注 本文 裴注 本文 裴注
王庭洽 205529 215214 58164 40502 102964 65083
崔曙庭 205259 214978 58452 40473 103616 65354
李純蛟:《三國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 年 9 月),頁 29。
11
清代(1644-1912)章學誠(1738-1801):「陳壽《蜀志》以諸葛不立史官,蜀事窮於搜訪,因錄
楊戲季漢名臣之讚,略存姓氏,以致其意,是史牒闕文之舊章也。」[清]章學誠著;葉瑛
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3 月),頁 675。
12
除前文徵引曹書杰〈王隱家世及其《晉書》〉一文,相關研究還可詳見宋志英:〈王隱《晉
書》初探〉,《文獻季刊》第三期(2007 年 7 月),頁 6-15;羅秉英:〈關於王隱《晉書》
的評價問題〉、〈王隱及其《晉書》的史學思想〉,《治史心裁:羅秉英文集》(昆明:雲
南大學出版社,2005 年 9 月),頁 64-76、77-93。宋志英學位論文又涉及到該書,見氏:《
晉代史學研究》(南開大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博士學位論文,喬治忠先生指導,2002 年 6 月)
,第五章第一節〈紀傳體晉史〉,頁 138-148。古代對該書正反面之意見,負面見《晉書.
王隱傳》:「(王)隱雖好著述,而文辭鄙拙,蕪舛不倫。其書次第可觀者,皆其父所撰;
文體混漫義不可解者,隱之作也。」[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2 月),頁 2143。正面則見南宋(1127-1279)高似孫(1158-1231)在《史略》視王隱屬「才之
俊、筆之英」一流。周天游校箋:《史略》(北京:書目文獻,1987 年 2 月),頁 61。
13
宋志英曾對《蜀記》進行基礎研究,從較正面的角度體認該書的史料價值,指出王隱對蜀人
於晉代的情況較為注意等等。但是尚未將個別史書或個別作者史籍視作一個整體,然後置諸
魏晉史籍的網絡之中定位,並且細部探討敘述內容背後的意涵。見氏:《晉代史學研究》,
頁 125-127。
14
盧弼集解;錢劍夫整理:《三國志集解》(上海:上海古籍,2009 年 6 月),頁 1524。
15
見氏:〈綜論東漢到隋的史學演進〉,《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2011 年 1 月),
頁 128。
16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通釋,王煦華整理:《史通通釋》,頁 322。

413
東晉王隱的諸葛亮歷史圖像

17
裴松之就駁斥:「悳死於樊城,文帝即位,又遣使至悳墓所,則其屍喪不應在
蜀。此王隱之虛說也。」18舉隅而論,該書考證工夫恐不詳實,如是著述心態難
免遭受批評。透過本文對於王隱《蜀記》內容的徵引探析,相信亦能提供讀者理
解該書之內容。

最後在裴松之徵引的《蜀記》21 條之中,關於《三國志演義》濃墨型塑的
「智絕」諸葛亮(孔明,181-234)就有 7 條,其著《晉書》還有記載陳壽挾怨
報復孔明的記載,對後人理解諸葛亮歷史形象非常關鍵。尤其是魏晉時期諸葛亮
已「聲烈震於遐邇」19,對之褒貶不同的傳說故事已經是三國學非常引人注目的
現象, 20 本文亦赫然發現王隱在孔明傳說故事流傳中佔據一定的特殊地位。凡
此,應能說明探討王隱著作中三國歷史圖像具有一定的價值與意義,後文三章即
環繞著王隱筆下之諸葛亮相關敘述為核心進行探討。

二、王隱與李興〈祭諸葛丞相文〉 21

王隱《蜀記》收錄李興〈祭諸葛丞相文〉有兩層意義,涉及「三顧茅廬」的
地點落實化與孔明整體評價轉折(配合第三、四章)的問題。關於孔明草廬究竟
在何處,從古至今爭端不休,同時影響著「三顧茅廬」這一耳熟能詳的故事是在
何處發生的議題探討。支持「南陽說」的是根據《陳志》的記載,推衍出諸葛亮
草廬在南陽「臥龍岡」;支持「隆中說」的是根據王隱、習鑿齒的說法,認為在
襄陽「隆中」。22就目前看來,「隆中說」的影響較廣泛,本來陳壽編纂《諸葛

17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547。
18
同前註。
19
[西晉]張輔著:〈名士優劣論〉,見[唐]歐陽詢編,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
上海古籍,2010 年 6 月),頁 409。
20
可詳見陳翔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諸葛亮故事傳說〉,《三國志演義縱論》(臺北:文津,
2006 年 9 月),頁 248-265;[日]渡邉義浩:〈諸葛亮像の變遷〉,《日本大東文化大學
『漢學會誌』》第三十七號(1998 年 3 月),頁 1-37。張谷良學位論文曾對諸葛亮的人物形
象、傳說故事演變有過概略論述,亦勤奮於整理今人成果,讀者可一併詳參之,見氏:《諸
葛亮民間造型之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鄭清茂/曾永義先生指導,2006
年 6 月)。唯獨衡諸諸葛亮相關研究,日本漢學界之成果似乎還未能得到兩岸重視,本文將
隨文需要而徵引之。
21
王師文進在〈習鑿齒與諸葛亮神話之締造〉(宣讀於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一屆經
學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 年 3 月 16-18 日))提出《漢晉春秋》對「三顧茅廬」畫
龍點睛的意義,強調習鑿齒史著對該君臣佳話流傳的地點落實化上最是居功厥偉,從而成為
論證該書確實是非常關注諸葛亮並嘗試神話化之的一環。本節這部份則將論述重心轉移至王
隱,突顯王隱在提出「隆中」地點的首唱之功,並藉之強調早在習鑿齒之前的王隱,就已經
對於孔明青睞有加。另外,王隱在《晉書》尚有收錄晉人安慮〈使蜀吊孔明〉一文,可惜現
今僅存殘篇,見[唐]虞世南撰:《北堂書鈔》(臺北:藝文,1978 年),第 5 冊,卷 102,
葉 11 上。
22
今人研究舉例,支持「臥龍岡」的像是劉紅玉:〈再論諸葛亮躬耕在南陽〉,《南都學壇(
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三十一卷第三期(2011 年 5 月),頁 37-38。支持「隆中」的例如

414
《有鳳初鳴年刊》第八期

亮集》時應是定名「草廬對」 23,後世卻因王、習等記載的緣故,往往進而稱之
為「隆中對」24。

就漢晉間的史著考察,「三顧茅廬」被視作真實存在的歷史事件實是經歷一
翻波折的;魚豢就在《魏略》特意進行扭曲歷史事實的工夫,試圖另建新說來摧
毀這一家戶傳誦的故事。25《魏略》:

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
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
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
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
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
耳。」亮遂言曰:「將軍度劉鎮南孰與曹公邪?」備曰:「不及。」亮又
曰:「將軍自度何如也?」備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將軍
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備曰:「我亦愁之,當若之
何?」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
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遊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備從其計,
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26

按照《魏略》的說法,諸葛亮乃是自行前往面見劉備,並非劉備三顧草廬禮聘而
出;該條史料除詆毀劉備(161-223)之昧於時政,還同時否定「三顧茅廬」與「草
廬對」的存在。但是考諸其他史料,要證明《魏略》記載有誤並不困難。 27《陳
志》收錄孔明〈出師表〉:「(劉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28《陳志.諸葛亮
傳》:「(徐)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劉

黃惠賢:〈重讀李興〈諸葛丞相故宅碣表〉書後──兼証諸葛亮躬耕地在襄陽隆中〉,《魏
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與資料》(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年 1 月),頁 12-18。兩邊意
見爭執不休,本文僅止於標舉王隱在「三顧茅廬」故事發展的意義。
23
[三國]諸葛亮著;段熙仲,聞旭初編校:《諸葛亮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 5 月),
頁 1-2。
24
何茲全:「這段話,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歷史上有名的『隆中對』。」見氏:《三國史》(北
京:人民出版社,2011 年 3 月),頁 47;余明俠:「一般稱之為《隆中對》或《草廬對》。」
見氏:《諸葛亮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 6 月),頁 81。
25
魚豢如何詆毀蜀漢、孔明、「三顧茅廬」,王師文進已有專文探討,見師著:〈論魚豢《魏
略》的三國史圖像〉,《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三期(秋季號)(2011 年 9 月),頁 1-34。
26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13。
27
裴松之對於該條史料之謬誤百思不得其解,其實該謬誤之緣由正是肇因於北方的仇蜀心態:
「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同前註,頁 914。
28
同前註,頁 920。

415
東晉王隱的諸葛亮歷史圖像

備)遂詣亮,凡三往,乃見。」29陳壽〈上《諸葛亮集》表〉:「左將軍劉備以
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 30 說明「三顧茅廬」確曾發生。裴松之在
《魏略》後附記:「《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31《九州春秋》乃是西晉宗室
司馬彪撰寫, 32 若具仇蜀心態應不難想像。因而西晉北人固然不乏像是張輔(?-
305)指出劉備曾「屢造其(諸葛亮)廬」33而承認「三顧茅廬」故事者,亦存在
著繼承魚豢虛說的聲音。

相較之下,歷經西晉的東晉史家王隱,則進一步賦予「三顧茅廬」更確切的
地點,透過細節的補充肯定該故事的存在。本來陳壽記載的〈出師表〉之中,諸
葛亮僅僅言道:「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34,但是沒
有交待草廬在「南陽」的何處,僅留下一個「郡」等級之上的廣泛地理概念。
《蜀記》則首將地點確認於「隆中」:「晉永興(304-306)中,鎮南將軍劉弘至隆
中,觀(諸葛)亮故宅,立碣表閭,命太傅掾犍為李興為文。」35「隆中」地名
已經出現,後來習鑿齒在任職衡陽太守時(356-361)撰寫的《漢晉春秋》,就踵王
隱之步以補充「隆中」相對襄陽城的方向、距離:「亮家于南陽之鄧縣,在襄陽
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36北宋(960-1127)司馬光(1019-1086)更是將王隱首唱的
「隆中說」採進《資治通鑑》:「初,琅邪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每自比管仲、
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穎川徐庶與崔州平謂為信然。」37該書的權威地位,自
然對於宣傳諸葛亮故宅在「隆中」的說法深具效益。

29
同前註。
30
同前註,頁 930。
31
同前註,頁 913。
32
《晉書‧司馬彪傳》:「司馬彪字紹統,高陽王睦之長子也。」[唐]房玄齡等撰:《晉書》
,頁 2141。司馬彪即使是在其東漢史《續漢書》,亦往往按照曹魏政權的立場敘述歷史,尤
其在伏皇后事件上。該書記載:「孝獻伏皇后,琅琊東武人,侍中輔國將軍不其侯完女也。
後坐與父完謀為奸書,詐罔不道。上收後下暴室詔獄,憂死,兄弟皆伏誅。」周天遊輯注:
《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12 月),頁 325。劉宋范曄(398-
445)則在《後漢書.皇后紀下.伏皇后傳》則記載伏皇后入獄本末:「董承女為貴人,操誅
承而求貴人殺之。帝以貴人有姙,累為請,不能得。後自是懷懼,乃與父完書,言曹操殘逼
之狀,令密圖之。完不敢發,至十九年,事乃露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廢後」,司馬彪所謂
的「奸書」,其實正是試圖抵抗曹操之舉。[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
(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3 月),頁 325。另外,司馬彪《續漢書》在曹操南征的敘述上,
亦有替曹操諱敗的情況,詳見王師文進:〈論「赤壁意象」的形成與流轉──「國事」、「
史事」、「心事」、「故事」的四重奏〉,《成大中文學報》第二十八期(2010 年 04 月),
頁 101。
33
張輔著:〈名士優劣論〉,頁 409。
34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20。
35
同前註,頁 937。
36
同前註,頁 911。
37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 6 月),
頁 2074。

416
《有鳳初鳴年刊》第八期

《蜀記》交待完草廬在「隆中」之後,緊接記載李興該文的內容:

天子命我,于沔之陽,聽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遺光。……蓋神物應機,
大器無方,通人靡滯,大德不常。故谷風發而騶虞嘯,雲雷升而潛鱗驤;
摯解褐於三聘,尼得招而褰裳,管豹變於受命,貢感激以回莊,異徐生
之摘寶,釋臥龍於深藏,偉劉氏之傾蓋,嘉吾子之周行。夫有知己之主,
則有竭命之良,固所以三分我漢鼎,跨帶我邊荒,抗衡我北面,馳騁我
魏疆者也。……推子八陳,不在孫、吳,木牛之奇,則非般模,神弩之
功,一何微妙!千井齊甃,又何祕要!昔在顛、夭,有名無跡,孰若吾儕,
良籌妙畫?……夷吾反坫,樂毅不終,奚比於爾,明哲守沖。夷吾臨終
受寄,讓過許由,負扆蒞事,民言不流。刑中於鄭,教美於魯,蜀民知恥,
河、渭安堵。匪皋則伊,寧彼管、晏,豈徒聖宣,慷慨屢歎!38

這篇表彰文章,讚譽諸葛亮諸多面向的才能與表現。僅就治國與軍事兩項能力的
表現試論,前者例如強調諸葛亮治國無論就使用刑法(「刑中於鄭」 39)、推行
禮教(「教美於魯」)、地方治理(「千井齊甃」40)等政治措施,皆有優秀表
現;若將其成績與古人較量,則無疑能跟皋陶、伊尹(1648-1549B.C)、管仲(?-
645 B.C.)、晏嬰(?-B.C.500)等賢相、賢臣分庭抗禮。後者則透過言道「竭命之
良」諸葛亮是造成蜀漢能夠「跨帶我邊荒,抗衡我北面,馳騁我魏疆者也」的關
鍵人物,點明蜀漢君臣對於北方造成過重大的威脅;「馳騁」兩字除形容蜀軍是
一隻強悍的軍隊,亦意味著指揮者乃是能征善戰之人,行文之中都難免讓人想到
孔明與之北伐事蹟。接續尚有「推子八陳,不在孫、吳」一語,將孔明與孫臏
(?-316 B.C.)(或指孫武(535?-? B.C.))、吳起(440-381 B.C.)等「名將」相提並
論。以及考量到諸葛亮平日常常「自比管仲、樂毅」,李興就順勢透過「夷吾反
坫,樂毅不終,奚比於爾,明哲守沖」的敘述,41推崇孔明謙沖明睿能夠慎始慎
終、不犯上而受君王完全信賴之餘,同時肯定其成就足堪與春秋時期的「名相」
管仲、戰國時期的「名將」樂毅抗衡。

回歸「三顧茅廬」地點的標示歷程,確切標舉出「隆中」與襄陽城方位、距
離的習鑿齒固然功不可沒, 42但是這份榮耀應該與最早提出「隆中」地名的王隱

38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36-937。
39
王瑞功:「春秋時鄭國首鑄刑鼎。『刑中於鄭』,中,正也,即其刑法比鄭國的還要公正」。
見氏:《諸葛亮研究集成》(濟南:齊魯書社,1997 年 9 月),頁 719。
40
王瑞功:「千井齊甃,此指地方治理得有條不紊。井,鄉井,鄉里;甃,治也。」同前注。
41
王瑞功釋「夷吾反坫」、「樂毅不終」:「言其(管仲)犯上。」「樂毅攻齊,下七十餘城,
後因齊之反間受疑,逃亡至趙,故曰『不終』」同前注。
42
胡三省(1230-1302)注解原始史料時僅引《漢晉春秋》,一來係該書記載較詳,二來應有將「

417
東晉王隱的諸葛亮歷史圖像

同享才是。尤其《蜀記》該條記載相當具權威性,王隱《晉書》:「李興,密之
子;一名安。」43李興就是撰寫〈陳情表〉的蜀漢舊臣李密(224-287)之子,這層
連結使得該文作者對諸葛故宅的地點說法深具說服力。〈祭諸葛丞相文〉還論及
「摯解褐於三聘,尼得招而褰裳,管豹變於受命,貢感激以回莊」,用伊尹
(1648-1549 B.C.)44、孔子(551-479 B.C.)45、管仲46、貢禹(124-44 B.C.) 47受禮聘、
重用的古事比附劉、葛的互動,又言「異徐生之摘寶,釋臥龍於深藏,偉劉氏之
傾蓋,嘉吾子之周行」,敘述徐庶(「徐生」)向劉備(「劉氏」)推薦孔明
(「臥龍」48),與劉備、諸葛亮一見如故的記載。皆指涉著「三顧茅廬」故事
的存在與稱道兩者之君臣關係,態度係與魚豢、司馬彪等史家大相逕庭。

三、王隱與「陳壽報復說」
《蜀記》收錄的〈祭諸葛丞相文〉對於諸葛亮屢屢讚揚,這點當與王隱自己
選擇敘述的「陳壽報復說」相互補充。曹魏史家往往負面型塑諸葛亮,魚豢除企
圖摧毀「三顧茅廬」,還與王沈皆過份貶低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魏略》就記錄
曹魏官方文宣:「(諸葛)亮反裘負薪,裏盡毛殫,刖趾適屨,刻肌傷骨,反更
稱說,自以為能。行兵於井底,游步於牛蹄。」 49 「反更稱說,自以為能」、
「行兵於井底,游步於牛蹄」等,批判孔明是自誇自詡者的同時更直斥其毫無軍
事才能。類似後者的詆毀又見王沈《魏書》:「亮糧盡勢窮,憂恚嘔血,一夕燒
營遁走,入谷,道發病卒。」50兩位史家的說法對後世亦產生一定影響。 51裴松

隆中」說歸功習鑿齒而非王隱的意味。[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
,頁 2074。
43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37。
44
《孟子•萬章下》:「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
天下,弗顧也。繫馬千駟,弗視也。……湯三使往聘之。……故就湯而說之,以伐夏救民。」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2 月),頁 653-654。
45
《史記•孔子世家》:「季康子逐公華、公賓、公林,以幣迎孔子。孔子歸魯。」[日]瀧
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年 2 月),頁 741。
46
《史記•管晏列傳》:「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
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同前註,頁 829。
47
《漢書•貢禹傳》:「遷(貢)禹為光祿大夫。卿之,禹上書曰:『……臣禹犬馬之齒八十
一……願乞骸骨,及身生歸鄉里,死亡所恨。』天子報曰:『……傳曰亡懷土,何必思故鄉!
生其強飯慎疾以自輔。』後月餘,以禹為長信少府。會御史大夫陳萬年卒,禹代為御史大夫,
列於三公。」[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 10 月)
,頁 3073-3074。
48
習鑿齒則稱諸葛亮為「伏龍」,而且還將之與「鳳雛」龐統(179-214)並稱。《三國志‧蜀書
‧諸葛亮傳》注引習氏《襄陽記》:「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
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13。
49
同前註,頁 95。
50
同前註,頁 926。
51
例如北魏(386-557)崔浩(?-450)對孔明的貶抑論述就很接近魚豢、王沈:「(諸葛)亮旣據蜀,

418
《有鳳初鳴年刊》第八期

之則駁斥王沈的記載:

亮在渭濵,魏人躡跡,勝負之形,未可測量,而云嘔血,蓋因亮自亡而自
誇大也。夫以孔明之略,豈為仲達歐血乎?及至劉琨喪師,與晉元帝箋亦
云「亮軍敗歐血」,此則引虛記以為言也。52

兩軍對峙之時諸葛亮正好過世,曹魏趁機「因亮自亡而自誇大也」。相同論述尚
見《晉書.樂志下》,記載西晉官方宣揚王朝正統與誇飾勝利的〈鼓吹曲〉之一
主旨53:「改〈思悲翁〉為〈宣受命〉,言宣帝禦諸葛亮,養威重,運神兵,亮
震怖而死也。」 54 劉琨 (270-317)寫給晉元帝(276-323)書箋中言道「亮軍敗歐
血」,基本就是繼承詆毀一脈的「虛記」。

陳壽則避免如同北方史家之詆毀,並且高度推崇諸葛亮乃是「識治之良
才」,足以媲美管仲、蕭何(257-193 B.C.)等「賢相」。僅於實錄原則下略為提
及諸葛亮尚非完人,還是有美中不足之處:「(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
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55「亮才於
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56西晉同期平日「著文立論,甚
重諸葛(亮)之為人」57的袁準,亦認為「(諸葛)亮,持本者也,其於應變,
則非所長也,故不敢用其短。」58倘若明顯推崇孔明者亦如是,當見陳壽的評價
係屬客觀之語。王隱卻對陳壽率先發難,除記載李興之文說明諸葛亮各面向皆表
現優秀,甚至不惜犧牲陳壽的史德,王隱《晉書》記載:「壽父為馬謖參軍,諸

恃山嶮之固,不達時宜,弗量勢力。嚴威切法,控勒蜀人;矜才負能,高自矯舉。欲以邊夷
之衆抗衡上國。……出兵隴右,再攻祁山,一攻陳倉,疏遲失會,摧衄而反;後入秦川,不
復攻城,更求野戰。魏人知其意,閉壘堅守,以不戰屈之。」[北齊]魏收撰:《魏書》(
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12 月),頁 961。崔浩的三國史觀點與曹魏史家類似,很可能是因
北魏與曹魏擁有地域、國號、土德的雷同關係,北魏之國號又是由其父親起議,見孫險峰:
〈北魏土德運次的制定〉,《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六期(2010 年 12 月),
頁 76-81。過往學者,面對該條史料通常會較簡略的指出崔浩之北魏與曹魏國號相同的因素,
見[日]渡邉義浩:《諸葛亮孔明:その虛像と實像》(東京都:新人物往来社,1998 年 2
月),頁 107。筆者則曾對崔浩等評價諸葛亮的論學事件有過較完整的探討,從而更進一步
解析崔浩與蜀地民眾的史觀以及來龍去脈,詳見拙著:〈崔浩評價諸葛亮一事探賾〉,發表
於「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第十八屆研究生論文發表研討會」(2012 年 3 月 24 日),預期
刊登於《思辨集》第十五集(編輯中)。
52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26-927。
53
〈鼓吹曲〉之概述與漢、魏、吳、西晉各朝之題名,可詳見[日]満田剛:《三囯志 : 正史
と小說の狭間》(東京都:白帝社,2006 年 2 月),頁 40-42。
54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頁 702。
55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34。
56
同前註,頁 930。
57
裴松之語。同前註,頁 916。
58
同前註,頁 935。

419
東晉王隱的諸葛亮歷史圖像

葛亮誅謖,髡其父頭。亮子瞻又輕壽。故壽撰《蜀志》,以愛憎為評。」59該類
記載的謬誤,後代研究成果已經定論。 60只不過,王隱的指控似乎是晉唐間的一
股潮流,例如魏收(506-572)《魏書.毛脩之傳》就記載毛脩之(374-446)曾聽聞:
「昔在蜀中,聞長老言,壽曾為諸葛亮門下書佐,被撻百下,故其論武侯云:
『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61 往後唐初史臣撰晉史則用「或云」 62 二字「備
異」王隱的「陳壽報復說」,而未嚴正否定之;可能是王隱的說法某種程度已經
積非成是,使得史臣對於該條史料的真偽亦處於半信半疑之間,反而助長謬聞傳
播,使得後代論史者不得不嚴加辯駁。63

檢索唐前「陳壽報復說」存在的基礎,主要就是諸葛亮崇拜。 64王隱雖非蜀
人,但是採用孔明史料時擁有一定偏好(配合第四章就更明確);另一方面,蜀
地長期以來本就有緬懷諸葛亮的傳統,西晉袁準:「亮死至今數十年,國人歌
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65唐代孫樵:「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梁、漢之民,
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於民如此而久也。」66如是則容易理解《陳志.
諸葛亮附子瞻傳》的這段記載:

(諸葛)瞻工書畫,彊識念,蜀人追思亮,咸愛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
佳事,雖非瞻所建倡,百姓皆傳相告曰:「葛侯之所為也。」是以美聲溢
譽,有過其實。67

「追思亮」情緒濃厚的蜀地民眾,恐怕亦難以接受諸葛亮並非完人的事實。同類
型史料尚見《陳志.諸葛亮附子瞻傳》:「自(諸葛)瞻、(董)厥、(樊)建
統事,姜維常征伐在外,宦人黃皓竊弄機炳,咸共將護,無能匡矯,然建特不與

59
余嘉錫撰;周祖謨,余淑宜整理:《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2003 年 11 月),
頁 811。
60
見[清]王盛鳴撰;陳文和等校點:《十七史商榷》(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年 1 月),
頁 214。今人辯誣的成果,見陶懋炳:〈陳壽曲筆說辨誣〉,張越主編:《《後漢書》、《
三國志》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年 1 月),頁 220-227。
61
[北齊]魏收撰:《魏書》,頁 960。
62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頁 2137。
63
清代朱彝尊(1629-1709):「陳壽良史也。世誤信《晉書》之文。」[清]朱彝尊著:《曝書
亭集》(臺北:世界書局,1989 年 4 月),頁 696;王盛鳴(1722-1797):「《晉書》好引雜
說,故多蕪穢,此亦其一也。」[清]王盛鳴撰;陳文和等校點:《十七史商榷》,頁 213。
64
李純蛟:「貶責陳壽的『雜說』和『流俗妄言』,之所以被人堅信不疑,以致廣為流傳……
不能不說是崇信諸葛亮、神話諸葛亮所造成的。」見氏:《三國志研究》,頁 203-204。
65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34。
66
[唐]孫樵:〈刻裴晉公武侯碑陰〉,引自[三國]諸葛亮著;段熙仲,聞旭初編校:《諸
葛亮集》,附錄卷 2,頁 129。
67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32。

420
《有鳳初鳴年刊》第八期

皓和好往來。」68之下條引孫盛《異同記》:「晉永和三年(347),蜀史常璩說蜀
長老云:『陳壽嘗為瞻吏,為瞻所辱,故因此事歸惡黃皓,而云瞻不能匡矯
也。』」69諸葛瞻(227-263)是諸葛亮之子,愛屋及烏,該條記載應當也能夠反映
蜀地因緬懷孔明而替諸葛瞻辯解的微妙心理。《華陽國志》不收錄《異同記》該
條史料,已經說明常璩(291?-361?)本人對傳聞的否定;另外,常璩又記載:
「(諸葛)瞻長子尚歎曰:『父子荷恩,不早斬黃皓,以至敗國殄民,用生何
為。』」70顯見陳壽指責諸葛瞻之辭,是經得起檢驗的。

南宋後讓「陳壽報復說」繼續支撐的基礎之中,蜀漢道義救贖的力量就表現
得相當亮眼,例如南宋蕭常撰寫將蜀漢視作正統的《續後漢書》時:「先公言:
壽之父以罪違諸葛亮所髡,而壽之身復為亮之子所笞,又仕漢久不得志,庸是貶
其好而詆訕其君臣,且以尊魏也。」71「陳壽報復說」不僅成為解釋陳壽何以指
出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的緣故,甚至推演成《陳志》「尊魏」的原
因。追根究底,陳壽評價諸葛亮父子所言所論既屬公允之辭,當然更不可能進而
挾怨對待蜀漢。另外,陳壽之所以在蜀漢政權仕宦失志,乃是肇因於不願屈從宦
官黃皓的緣故,《晉書.陳壽傳》:「宦人黃皓專弄威權,大臣皆曲意附之,壽
獨不為之屈,由是屢被譴黜。」72原本頗具風骨的舉動,竟然反而使其史德蒙上
一層不明的陰影,這恐怕是陳壽始料未及的狀況。後來元代(1271-1368)黃溍
(1277-1357)替撰寫過《續後漢書》的史家張樞寫作墓表時,同樣指出:「壽父獲
罪諸葛武侯,而壽又為武侯子瞻所薄,故於武侯之駿公偉烈,多略弗著。而武侯
再挫司馬懿,亦沒而不及。內以報私撼,外以為時諱也。」 73 這裡涉及一項議
題,為何諸多諸葛亮的優秀表現不見載《陳志》,除作者未曾見及,難不成是陳
壽刻意遺漏?還是另有玄機?爬梳《裴注》後,不難發現孔明「駿公偉烈」史料
的主要來源,正是王隱與習鑿齒的著作;王隱係本文探討中心,後文緊接即概述
習鑿齒與諸葛亮的關聯性。

襄陽土著習鑿齒記載孔明諸多正面史料之動機,除因正統論而同情蜀漢英
傑,74還有孔明係屬襄陽寓賢的緣故。 75 《漢晉春秋》就記載蜀漢南征時「七擒

68
同前註,頁 933。
69
同前註。
70
[晉]常璩著;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2009 年 7 月),頁
424。
71
[南宋]蕭常撰;嚴一萍輯選:《續後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年,《百部書集成》
影印《宜稼堂叢書》),第 5 冊,卷 42,葉 16 上。
72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頁 2137。
73
[元]黃溍撰;嚴一萍輯選:《金華黃先生文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年,《叢書集
成三編》),第 10 冊,卷 30,葉 17 上。
74
關於習鑿齒、袁宏(328-376)等史家進蜀抑魏的理論,見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1990 年 10 月),頁 337-357。亦有成果指出習氏實是視三國係屬沒有正統的

421
東晉王隱的諸葛亮歷史圖像

七縱」孟獲的過程:

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旣得,使觀
於營陣之間,曰:「此軍何如?」獲對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
賜觀看營陣,若祇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禽,而
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遂至滇池。
76

這條史料基本是虛構的,77「南人不復反」的記載係屬誇飾之辭。《陳志.譙周
傳》記載譙周(201-270):「南方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亮
南征,兵勢逼之,窮乃幸從,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
也。」78《陳志.李恢傳》:「南土平定,(李)恢軍功居多。……後軍還,南
夷復叛,殺害守將。」79說明南征一事是依賴兵勢擷取資源,往後南方依然屢屢
叛亂。習鑿齒係透過南征一事溢美孔明的軍事才能與誇大其心戰的卓越效果。從
而應能理解《漢晉春秋》記載諸葛亮北伐時大敗司馬懿(179-251)的用意:

(司馬懿)旣至,又登山掘營,不肯戰。賈栩、魏平數請戰,因曰:「公
畏蜀如虎,柰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諸將咸請戰。五月辛巳,乃使張郃
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
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80

透過司馬懿的畏懼與蜀漢軍隊的勝利來襯托孔明,提升諸葛亮在北伐戰場的表現
實績。倘若運用習鑿齒的史著來佐證「陳壽報復說」,恐怕忽略其中作祟的「襄
陽意識」 81 ;反而是用較難徵信的史料,來否定獨享「文質辨洽」 82 美稱的陳

時期,但是依然認同習氏最同情蜀漢,見莊瑲逸:〈司馬光《資治通鑑》帝魏疏論〉,《中
國文化月刊》第二百五十八期(2001 年 9 月),頁 111。田中靖彥曾指出《漢晉春秋》記述
的四項特色,其中兩項即是對蜀漢的讚美與對襄陽地區的關注,[日]田中靖彥:〈<漢晉
春秋>に見る三國正統観の展開〉,《東方學》第一百一十輯(2005 年 7 月),頁 53。
75
習鑿齒的襄陽意識與對諸葛亮等襄陽前賢的溢美,見林盈翔:〈習鑿齒《襄陽記》與臥龍、
鳳雛並稱的源起──兼論《三國志演義》中龐統角色的成敗〉,《雲漢學刊》第十八期(
2009 年 6 月),第二、三章,頁 28-41。
76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21。
77
余明俠:「縱擒孟獲的史實是可信的,但七擒七縱則是不可信的。……首先,它是為了誇大
諸葛丞相的天威和用兵如神;其次,則是為了證實馬謖『攻心為上』的建議的正確性;再次,
很可能是與漢代的喜歡以七命名的習俗有關。」見氏:《諸葛亮評傳》,頁 216。
78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1030-1031。
79
同前註,頁 1046。
80
同前註,頁 925-926。
81
該意識對習鑿齒史著的影響,最顯著的表現應是習氏對諸葛亮斬馬謖的不諒解;箇中原因乃

422
《有鳳初鳴年刊》第八期

壽。然而僅就嘗試溢美諸葛亮的命題檢視,王隱其實在習鑿齒之前就著手進行
了。除記載李興該文之外,先是透過詆毀陳壽的史德,否定諸葛亮的「應變將
略」有所不足,並且虛構或記載「郭沖五事」進行具體事蹟的補充(見第四
章)。唯有揭示王隱這一環節,方能發現從陳壽否定曹魏史家而讓孔明盡量回歸
歷史的真面目,到往後習鑿齒著意神話化諸葛亮之間,王隱實是在史籍中有溢美
諸葛亮傾向的前驅史家,這是過往較缺乏關注之處。83

四、王隱與「郭沖五事」 84

「郭沖五事」的內容雖然非常新奇,卻同時是錯誤連連;王隱則不顧真偽或
有疑慮地將之收錄在《蜀記》,說明著王隱對諸葛亮的關愛。《蜀記》:

晉初扶風王駿鎮關中,司馬高平劉寶、長史滎陽桓隰諸官屬士大夫共論諸
葛亮,于時譚者多譏亮託身非所,勞困蜀民,力小謀大,不能度德量力。
金城郭沖以為亮權智英略,有踰管、晏,功業未濟,論者惑焉,條亮五事
隱沒不聞於世者,寶等亦不能復難。扶風王慨然善沖之言。85

王隱、郭沖反對將諸葛亮視作「勞困蜀民」、「不能度德量力」者,因而條列五
事來駁斥該類具備中原霸權意識的說法。但是平反過程列舉的事蹟,難免有矯枉
過正之嫌,裴松之:「亮之異美,誠所願聞,然沖之所說,實皆可疑」86,在客
觀欣賞諸葛亮「異美」的同時,對於過於美化的史料亦不忘發出責難。「郭沖五
事」之中,本文僅探討涉及諸葛亮、司馬懿交鋒的第三、五事,與後代史家頗青
睞的第一事,避免篇幅贅冗。87

(一)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戰場交鋒

是馬謖係襄陽土著,從襄陽本位出發只好「親疏有別」的犧牲其特別關愛的寓賢諸葛亮。詳
見林盈翔:〈習鑿齒《襄陽記》與臥龍、鳳雛並稱的源起──兼論《三國志演義》中龐統角
色的成敗〉,頁 28-36。
82
《文心雕龍.史傳篇》:「唯陳壽《三志》,文質辨洽,荀張比之於遷固,非妄譽也。」[
梁]劉勰撰;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頁 594。
83
需要補充的是,東晉常璩(291?-361?)在永和四年(348)於其舊著基礎上改寫而成的《華陽國志》
,亦有記載「七擒七縱」這類具有溢美之嫌的史料。王隱的這份榮耀,或許應當與同期的史
家常璩共享為是。[晉]常璩著;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補圖注》,頁 241。
84
關於王隱記載的「郭沖五事」,亦有些學者專文探討之,例如何偉康:〈從郭沖五議看諸葛
亮治兵治蜀的雪泥鴻爪〉,《歷史月刊》第二三七期(2007 年 10 月),106-115。主要是嘗
試是從郭沖的引述中,試圖窺見一些實情。謹此附記。
85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17。
86
同前註。
87
「郭沖五事」之二、四與裴松之的駁斥,見同前註,頁 917-918、922-923。

423
東晉王隱的諸葛亮歷史圖像

「郭沖五事」之中,就有兩事涉及到諸葛亮的具體戰場表現與實績。這兩條
史料中的諸葛亮,於戰場上面對強敵司馬懿或能化險為夷、或能以寡擊眾,比習
鑿齒的史著更早記載、誇飾諸葛亮於戰場技勝司馬懿的表現。先就第五事如下:

魏明帝自征蜀,幸長安,遣宣王督張郃諸軍,雍、涼勁卒三十餘萬,潛軍
密進,規向劍閣。亮時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險要,十二更下,在者八
萬。時魏軍始陳,幡兵適交,參佐咸以賊眾彊盛,非力不制,宜權停下兵
一月,以並聲勢。亮曰:「吾統武行師,以大信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
惜;去者束裝以待期,妻子鶴望而計日,雖臨征難,義所不廢。」皆催遣
令去。於是去者感悅,願留一戰,住者憤踴,思致死命。相謂曰:「諸葛
公之恩,死猶不報也。」臨戰之日,莫不拔刃爭先,以一當十,殺張郃,
卻宣王,一戰大剋,此信之由也。88

先是說明魏明帝親至長安坐鎮,派遣司馬懿督領三十餘萬士兵潛軍密進。如是危
急之時,諸葛亮卻應變有方,決定要堅持信義讓蜀兵如期輪替;最終使得蜀漢軍
隊上下感悅,臨戰之時無不以一當十。對於士卒內心感受的同情感受、心理掌
握,引導出擊退勁敵司馬懿、射殺對方大將張郃(?-231)的戰果。尤其值得注意的
是,身為晉臣竟能如是大幅收錄對於晉室實際開國君王司馬懿戰敗的記載;東晉
史家之中,唯二如是曝露司馬懿戰敗事蹟的史家正是王隱與前章徵引的習鑿齒。
然而,裴松之卻對這條史料的真實性發出責難之音:

亮前出祁山,魏明帝身至長安耳,此年不復自來。且亮大軍在關、隴,魏
人何由得越亮徑向劍閣?亮既在戰場,本無久住之規,而方休兵還蜀,皆
非經通之言。89

據陳壽記載:「(建興)九年(231),亮復出祈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
將張郃交戰,射殺郃。」90射殺張郃是在曹魏太和五年,該年魏明帝(205-239)沒
有親臨長安。倘若帝王之尊曾經遠赴長安,史籍應有「行幸長安」一類的敘述,
因而這條史料已經不能被視作信史。91

88
同前註,頁 926。
89
同前註。
90
同前註,頁 925。
91
另外,裴松之在地理位置的駁斥應該也是正確的,元代郝經(1223-1279):「世期謂無徑向劍
閣之理,是也。」盧弼集解;錢劍夫整理:《三國志集解》,頁 2479。陳翔華亦辨析該事,
見氏:〈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諸葛亮故事傳說〉,頁 256-258。

424
《有鳳初鳴年刊》第八期

「郭沖五事」之三則是諸葛亮「空城計」故事的史料素材:

亮屯于陽平,遣魏延諸軍並兵東下,亮惟留萬人守城。晉宣帝率二十萬眾
拒亮,而與延軍錯道,徑至前,當亮六十里所,偵候白宣帝說亮在城中兵
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偪,欲前赴延軍,相去又遠,回跡反追,
勢不相及,將士失色,莫知其計。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
妄出菴幔,又令大開四城門,埽地卻灑。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
疑其有伏兵,於是引軍北趣山。明日食時,亮謂參佐拊手大笑曰:「司馬
懿必謂吾怯,將有彊伏,循山走矣。」候邏還白,如亮所言。宣帝後知,
深以為恨。92

這條史料表現出諸葛亮的冷靜、膽識,還交待孔明平日作戰雖往往「持重」,但
是依然能夠臨機應變的思考出最適合戰場現況的謀略;如是史料,對於修飾諸葛
亮「應變將略」、軍事才能不足的部份無疑最為對症下藥。然而該條史料敘述之
內容明顯有誤,裴松之就批評:

案陽平在漢中。亮初屯陽平,宣帝尚為荊州都督,鎮宛城,至曹真死後,
始與亮於關中相抗禦耳。魏嘗遣宣帝自宛由西城伐蜀,值霖雨,不果。此
之前後,無復有於陽平交兵事。就如沖言,宣帝既舉二十萬眾,已知亮兵
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設防持重,何至便走乎?案魏延傳云:「延
每隨亮出,輒欲請精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
為怯,歎己才用之不盡也。」亮尚不以延為萬人別統,豈得如沖言,頓使
將重兵在前,而以輕弱自守乎?且沖與扶風王言,顯彰宣帝之短,對子毀
父,理所不容,而云「扶風王慨然善沖之言」,故知此書舉引皆虛。93

裴松之先是查閱曹魏、蜀漢在陽平交兵的時間點,確切判斷司馬懿根本不可
能在陽平關遭遇諸葛亮;還有據《陳志.魏延傳》:「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
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94蜀漢大將魏延(?-234)曾
向諸葛亮請求精兵萬人尚且不遂,已經說明諸葛亮不至於將重兵賦予他人而讓自
己僅用少數兵力自守。再來則按照常理推論,司馬懿若懷疑有伏兵,僅需設防持
重即可,沒有必要撤軍;況且為人子者就人情事故而言又豈會「慨然」稱許其父
親的敗績醜事(第五事亦能如是反駁)?從實據與人情事故等等討論,應足資證

92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21。
93
同前註,頁 921-922。
94
同前註,頁 1003。

425
東晉王隱的諸葛亮歷史圖像

明這條神話諸葛亮的「空城計」故事,只能列入虛言一流而已。

(二) 孔明「用刑論」
《蜀記》收錄的「郭沖五事」,不僅裴松之屢屢辯駁,章學誠亦贊同:「五
事實皆可疑。」95但是五事之中的第一事卻彷彿異軍突起的備受後代史家青睞,
內容如下:

亮刑法峻急,刻剝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懷怨歎,法正諫曰:「昔高祖入關,
約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據一州,初有其國,未垂惠撫;
且客主之義,宜相降下,願緩刑弛禁,以慰其望。」亮答曰:「君知其一,
未知其二。秦以無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
弘濟。劉璋暗弱,自焉已來有累世之恩,文法羈縻,互相承奉,德政不舉,
威刑不肅。蜀土人士,專權自恣,君臣之道,漸以陵替;寵之以位,位極
則賤,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實由於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
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榮恩並濟,上下有節。為治之要,於斯
而著。」96

諸葛亮認為蜀土頗多因「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導致的弊病,必須要「威之
以法」的方式才能夠切中時弊,展現出儒家治國「寬猛兼濟」 97的思維。裴松之
則質疑該條史料:

案法正在劉主前死,今稱法正諫,則劉主在也。諸葛職為股肱,事歸元首,
劉主之世,亮又未領益州,慶賞刑政,不出於己。尋沖所述亮答,專自有
其能,有違人臣自處之宜。以亮謙順之體,殆必不然。又云亮刑法峻急,
刻剝百姓,未聞善政以刻剝為稱。98

這條史料頗有讓人質疑之處,王隱卻還是從寬量刑地不做調整就收錄。東晉史家
袁宏則與裴松之等的態度有別,在《後漢紀》完整記載該文而略為修飾。 99《後
漢紀》本就同情蜀漢,100筆者甚至發現該書有違反常例於東漢史替諸葛亮特立個

95
盧弼集解;錢劍夫整理:《三國志集解》,頁 2453。
96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17。
97
胡三省:「孔子曰:『政寬則濟之以猛』,孔明其知之。」[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
省音注:《資治通鑑》,頁 2074。
98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917。
99
[晉]袁宏著;張烈點校:《後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 3 月),頁 585。
100
袁宏進蜀退魏是為了「以古喻今」,透過否定曹魏篡漢的正當性,奉勸永和十年(354)後大權

426
《有鳳初鳴年刊》第八期

傳的現象。101然而除情感傾向的原因之外,「郭沖五事」的第一事本身說明「用
刑」原則相當精彩的這點,102在史家「史為今用」的著述概念下,應是被採納的
另一層因素。往後司馬光《資治通鑑》亦採用之,文字上則略做斟酌以增加真實
性,將「(諸葛)亮刑法峻急,刻剝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懷怨歎」改成「諸葛亮
佐備治蜀,頗尚嚴峻,人多怨歎者。」103讓孔明不再是用法「刻剝百姓」,淡化
裴松之「未聞善政以刻剝為稱」一類的指控,表現出對孔明「用刑論」的肯定。

五、結語
過往三國學研究對史料的關注,主要聚焦在判斷何者為是、為真,何者為
非、為偽的層面即止步的二元慣性思路; 104 本文則奠基於傳統研究徑路的基礎
上,進一步思索個別史家記載三國史的殊異性。固然透過史料的比對,後人能夠
趨近於歷史真相,然而每位史家的著作相信都有其獨特存在的意義;換言之,每
位史家心目中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三國史,皆能自成宇宙存在。透過該思維進行
研究,同時能避免陷入特定史家對歷史理解的偏好、傾向。

基於前述原則,本文檢視王隱對於三國史的特殊解讀,從而發現其在諸葛亮
歷史安頓的長河之中擁有不可抹煞的地位105。王隱是歷經西晉的北方史家,心目
中的「三國正統觀」應該還是歸屬曹魏,106但是沒有因而貶抑敵國名相諸葛亮。

在握的權臣桓溫(312-373)。詳見張蓓蓓:〈袁宏新論〉,《魏晉學術人物新研》(臺北:大
安,2001 年 12 月),頁 186-187。
101
[晉]袁宏著;張烈點校:《後漢紀》,頁 574-575。袁宏在《後漢紀》末卷卷三十處,特
別推崇諸葛亮以及孔融,給予相當長篇幅的記載;這兩位歷史人物在魏晉的史籍間,往往因
不同政治立場撰史者而有迥異的歷史圖像。尤其是本文探討的諸葛亮,雖然相關研究數量十
分驚人,但是在新研究視野下相信還能有持續突破的空間。
102
明代(1368-1644)李贄(1527-1602)即評:「至言。至言。」[明]李贄評纂:《史綱評要》(
臺北:里仁書局,1983 年 3 月),頁 340。
103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頁 2131。
104
將史料置諸追求歷史真相的架構,正是裴松之面對史料時採用的徑路。見逯耀東:〈裴松之
與魏晉史學評論〉,《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臺北:東大圖書,2000 年 2 月),頁
456。
105
王隱史著還有一些史料涉及諸葛亮,顯見其對諸葛亮的關注。《三國志.蜀書.譙周傳》注
引《蜀記》:「(譙)周初見(諸葛)亮,左右皆笑。旣出,有司請推笑者,亮曰:『孤尚
不能忍,況左右乎!』」[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頁 1027;又有一條
「《蜀記》」,不知是否為王隱的著作,抑或是後世同名書籍,見《蜀中廣記.犍為縣》引
《蜀記》:「昔諸葛亮征蠻中,十里刻一石人,今黎嶲之路尚有存者。」[明]曹學佺撰:
《蜀中廣記》(臺北:臺灣商務,1970 年,《四庫全書珍本初集》),第 1 冊,卷 11,葉
25 上。
106
從一些跡象能夠查見,例如《蜀記》書名採用地名「蜀」而未涉及國號「漢」,又《蜀記》:
「魏明帝問(黃)權:『天下鼎立,當以何地為正?』權對曰:『當以天文為正。往者熒惑
守心而文皇帝崩,吳、蜀二主平安,此其徵也。』」[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
國志》,頁 1045。黃一農已推算出該次天文現象純屬捏造之辭,見氏:〈星占、事應與偽造
天象──以「熒惑守心」為例〉,《自然科學史研究》第十卷第二期(1991 年),頁 124。

427
東晉王隱的諸葛亮歷史圖像

如果說魚豢、王沈等曹魏史家慣於負面化諸葛亮,往後西晉陳壽採取客觀態度書
寫孔明,再之後東晉習鑿齒基於「正統論」、「襄陽意識」而著力神話化諸葛
亮,那麼王隱其實是習鑿齒之前率先處處嘗試抬昇諸葛亮形象的先驅史家。習鑿
齒對諸葛草廬確切地點與相對襄陽城方位距離的標示、對於孔明軍事表現實績的
記載、對於晉室開國君王司馬懿慘遭諸葛亮指揮的蜀漢軍隊擊敗等等,都能夠於
王隱的著作中或多或少查見類似敘述。

況且王隱不僅僅是扮演嘗試美化諸葛亮的先驅角色,對於後代三國學議題亦
擁有廣泛的影響力。例如其率先記載虛謬的「陳壽報復說」,就契合蜀地民眾熱
愛孔明的心理,伴隨唐初史臣《晉書》的傳播,更讓後世、尤其是對於蜀漢與諸
葛亮抱持同情者所接受。還有收錄孔明非常精采的「用刑論」,使得原本就對諸
葛亮懷持好感的東晉袁宏,以及北宋司馬光皆願意採納;《後漢紀》、《資治通
鑑》的認同,必然使得更多人直接視該條史料係屬信史。倘若解讀王隱的孔明書
寫不能關注其殊異性,很可能陷入弄假成真的困境之中,甚至於使用較「激抗難
徵」的史料指責陳壽居心叵測,從而妨礙認識較接近歷史真實面貌的諸葛亮了。

428
《有鳳初鳴年刊》第八期

參考書目

【古籍文獻】

[西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
《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 6 月),頁 2173-2174。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 10 月)。
[三國]諸葛亮著;段熙仲,聞旭初編校:《諸葛亮集》(北京:中華書局,
2010 年 5 月)。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 5
月)。
[晉]常璩著;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2009
年 7 月)。
[晉]袁宏著;張烈點校:《後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 3 月)。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3 月)。
[梁]劉勰撰;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2008 年 3
月)。
[北齊]魏收撰:《魏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12 月)。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2 月)。
[唐]虞世南撰:《北堂書鈔》(臺北:藝文,1978 年)。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通釋,王煦華整理:《史通通釋》(上海:上海
古籍,2009 年 12 月)。
[唐]歐陽詢編,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2010 年 6 月)。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2007 年 6 月)。
[南宋]蕭常撰;嚴一萍輯選:《續後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年,
《百部書集成》影印《宜稼堂叢書》)。
[元]黃溍撰;嚴一萍輯選:《金華黃先生文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年,《叢書集成三編》)。
[明]李贄評纂:《史綱評要》(臺北:里仁書局,1983 年 3 月)。
[明]曹學佺撰:《蜀中廣記》(臺北:臺灣商務,1970 年,《四庫全書珍本
初集》)。
[清]王盛鳴撰;陳文和等校點:《十七史商榷》(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429
東晉王隱的諸葛亮歷史圖像

年 1 月)。
[清]朱彝尊著:《曝書亭集》(臺北:世界書局,1989 年 4 月)。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3
月)。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2 月)。
余嘉錫撰;周祖謨,余淑宜整理:《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2003
年 11 月)。
周天游輯注:《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12 月)。
周天游校箋:《史略》(北京:書目文獻,1987 年 2 月)。
盧弼集解;錢劍夫整理:《三國志集解》(上海:上海古籍,2009 年 6 月)。
[日]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年 2 月)。

【近人著作】

王文進:〈論「赤壁意象」的形成與流轉──「國事」、「史事」、「心事」、
「故事」的四重奏〉,《成大中文學報》第二十八期(2010 年 04 月),
頁 83-124。
王文進:〈論魚豢《魏略》的三國史圖像〉,《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三期(秋
季號)(2011 年 9 月),頁 1-34。
王文進:〈習鑿齒與諸葛亮神話之締造〉,宣讀於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
「第一屆經學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 年 3 月 16-18 日)。
王瑞功:《諸葛亮研究集成》(濟南:齊魯書社,1997 年 9 月)。
余明俠:《諸葛亮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6 年 6 月)。
余志挺:《裴松之《三國志注》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 年 3
月,原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林礽乾先生指導,2003 年)。
何兹全:《三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年 3 月)。
何偉康:〈從郭沖五議看諸葛亮治兵治蜀的雪泥鴻爪〉,《歷史月刊》第二三七
期(2007 年 10 月),106-115。
宋志英:《晉代史學研究》(南開大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博士學位論文,喬治忠
先生指導,2002 年 6 月)。
宋志英:〈王隱《晉書》初探〉,《文獻季刊》第三期(2007 年 7 月),頁 6-
15。
李純蛟:《三國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 年 9 月)。
林盈翔:〈習鑿齒《襄陽記》與臥龍、鳳雛並稱的源起──兼論《三國志演義》
中龐統角色的成敗〉,《雲漢學刊》第十八期(2009 年 6 月),頁 25-

430
《有鳳初鳴年刊》第八期

54。
林盈翔:《裴松之與劉孝標史注學比較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王文進先生指導,2010 年 7 月)。
邱敏:《六朝史學》(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 年 11 月)。
曹書杰:〈王隱家世及其《晉書》〉,《史學史研究》第二期(1995 年),頁
23-30。
莊瑲逸:〈司馬光《資治通鑑》帝魏疏論〉,《中國文化月刊》第二百五十八期
(2001 年 9 月),頁 106-126。
黃一農:〈星占、事應與偽造天象──以「熒惑守心」為例〉,《自然科學史研
究》第十卷第二期(1991 年),頁 120-132。
黃惠賢:《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與資料》(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年
1 月)。
孫險峰:〈北魏土德運次的制定〉,《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六
期(2010 年 12 月),頁 76-81。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年 10 月)。
陳俊偉:〈崔浩評價諸葛亮一事探賾〉,《思辨集》第十五集(2012 年 3 月)。
陳健梅:〈裴松之生卒年考〉,《中國史研究》第二期(2001 年 5 月),頁 52。
陳翔華:《三國志演義縱論》(臺北:文津,2006 年 9 月)。
張谷良:《諸葛亮民間造型之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鄭清茂
/曾永義先生指導,2006 年 6 月)。
張越主編:《《後漢書》、《三國志》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9 年 1 月)。
張蓓蓓:《魏晉學術人物新研》(臺北:大安,2001 年 12 月)。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臺北:東大圖書,2000 年 2 月)。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2011 年 1 月)。
劉紅玉:〈再論諸葛亮躬耕在南陽〉,《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三
十一卷第三期(2011 年 5 月),頁 37-38。
羅秉英:《治史心裁:羅秉英文集》(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5 年 9 月)。
[日]田中靖彥:〈〈漢晉春秋〉に見る三國正統観の展開〉,《東方學》第一
百一十輯(2005 年 7 月),頁 49-64。
[日]松本幸男:〈張勃呉錄考〉,《學林》第十四&十五期(1990 年),頁
260-302。
[日]渡邉義浩:〈諸葛亮像の變遷〉,《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漢學會誌』》第
三十七號(1998 年 3 月),頁 1-37。
[日]渡邉義浩:《諸葛亮孔明:その虛像と實像》(東京都:新人物往来社,

431
東晉王隱的諸葛亮歷史圖像

1998 年 2 月)。
[日]満田剛:《三囯志 : 正史と小說の狭間》(東京都:白帝社,2006 年 2
月)。

43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