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北魏尔朱氏源出粟特新证 *

——隋修北魏尔朱彦伯墓志发覆

兼说虞弘族属及鱼国今地

王  素

内容提要  北魏尔朱氏出身契胡,亦即羯胡。羯胡成分十分复杂,尔朱氏是否源出粟特,
一直存在不同观点。本文根据新出隋修北魏尔朱彦伯墓志,证明尔朱氏原本姓“安”,来
自西域,确实源出粟特,到达河东尔朱川后,才改姓尔朱。这说明,粟特民族迁居中国,
并不一定都以昭武九姓为姓,也有改姓他姓者。虞弘家族情况相同。虞弘出身稽胡,中
古音“稽”可读 qǐ,与“契”仅一音之转,故稽胡即契胡、羯胡。虞弘为鱼国人,曾
以“鱼”为姓。“鱼”为“渔”之古字,中古时期二者原可通用。“鱼国”实为“渔阳国”
之省称,中古墓志有将“渔阳”写作“鱼阳”之例。虞氏由粟特来中国,初居渔阳所在
的渔水,故以“渔”亦即“鱼”为姓。此后改“鱼”为“虞”,则与北魏孝文帝厉行“汉
化”,少数族纷纷改胡姓为汉姓,并且攀附汉族大姓有关。
关键词  尔朱氏  粟特  墓志  虞弘  鱼国  渔阳国
DOI:10.16319/j.cnki.0452-7402.2018.05.005

1›‹
北魏尔朱氏,正史与碑志“尔”均作“尒”,因“尒”古同“尔”,故今通作“尔”。尔朱氏起家与北魏大致同
时。据《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记载:荣高祖羽健,北魏道武帝登国(386-395)初为领民酋长,曾祖
郁德、祖代勤、父新兴相继袭职。孝明帝正光(520-524)中,尔朱荣继任,时四方兵起,特别是六镇起
事,动摇了北魏的根基,荣招兵买马,参与平叛,将六镇降将高欢、贺拔岳、侯景、宇文泰等皆收入麾
下,势力渐倾朝野。孝明帝与胡太后不睦,胡太后毒杀孝明帝,立临眺王子三岁的元钊为帝。尔朱荣从
晋阳起兵勤王,进入洛阳,发动河阴之变,溺死胡太后及幼主,杀诸王百官等两千余人,立长乐王元子
攸为帝,是为孝庄帝。尔朱荣大权在握,大封叔伯兄弟及子侄,迎来尔朱家族历史上最显赫的时期。两
年后,亦即永安三年(530),孝庄帝设伏,将尔朱荣诛杀。此后,经过短暂的复仇乱局,尔朱家族最终
土崩瓦解。真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学术界对于这样的家族,充满兴趣是必然的。特别是近年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2&ZD137)
” 系列成果之一,得到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资
助,谨此致谢!

北魏尔朱氏源出粟特新证 057
‹1›
来,大量的硕博士加入到历史学队伍,尔朱家族又成为了研究的热门 。但研究的重点,大致都放在军
事集团和北魏政局方面,对于尔朱氏的族属无人关注。因为大家都认为,尔朱氏的族属已有定论,没有
必要再花功夫去研究。然而,我一直认为,尔朱氏的族属虽然已有定论,但还未达到题无剩义,仍有探
讨的余地。

一  北魏尔朱氏族属检讨

关于尔朱的姓氏、居地、职业、族属,前揭《魏书·尔朱荣传》云:
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也。其先居于尔朱川,因为氏焉。常领部落,世为酋帅。高祖
羽健,登国初为领民酋长,率契胡武士千七百人从驾平晋阳、定中山。论功拜散骑常侍。以居
秀容川,诏割方三百里封之,长为世业。
尔朱的姓氏,得名于旧居尔朱川。据分析,尔朱川在今山西西北,应该就是今之朱家川。《大清一
统志》卷一二二保徳州条说:“朱家川在州东六十里,源出宁化山,西南流入黄河。”其流域应涵盖今黄
河东岸的保德、河曲、神池三县地。《大清一统志》保徳州条又说:“土瘠民贫,莫不尚义,质朴刚劲,亦
犹有古风。”这里作为尔朱氏这样的凶悍民族在中国内陆的原居地,倒是十分合适的。
尔朱氏后来因从驾平晋阳、定中山功,封居北秀容川。北魏道武帝平晋阳在皇始元年(396),定中
‹2›
山在皇始二年(397)。则尔朱氏封居北秀容川应在皇始二年稍后 。其时秀容尚未置郡。据《魏书·地
形志上》肆州秀容郡条,秀容置郡在永兴二年(410)。治所当今太原正北的忻州。《资治通鉴》卷一○八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394)八月记西燕主慕容永告急,魏王拓跋珪派将士“屯秀容以救之”,胡三省注
云:“此北秀容也,在汉定襄郡界。”西汉定襄郡治成乐,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不太可能。东汉定襄
郡治善无,在今山西右玉一带,与“既在刬内,差近京师”符合,应为北秀容所在。
尔朱氏原领部落,世为酋帅。归附北魏后,又世为领民酋长。周一良先生《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认
为:“领民酋长之‘民’本指各酋长所统部落,言其领于酋长,不同编民也。”又说:“领民酋长皆鲜卑或服
‹3›
属于鲜卑之敕勒、匈奴、契胡族。” 严耕望先生虽然对领民酋长进行了更为综合的研究,但基本观点与周

‹1› [日]长部悦弘(王冬艳译):《北魏尔朱氏军阀集团考》,《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
会论文集)页304-325,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郑建民:《尔朱集团和北魏末期的政局》,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陈建成:
《北朝隋唐尔朱氏研究》,台湾淡江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黎镜明:《北魏尔朱家族专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余
不一一,另见下文。

‹2› 按:其时,秀容已有其他胡人居住。《魏书·天象志三》天兴四年(401)注:“秀容胡帅亦聚众反,伏诛。”同书《天象志二》天兴
五年(402)十一月云:“秀容胡帅、前平原太守刘曜聚众为盗,遣骑诛之。”胡帅姓刘,有可能为屠各刘渊或铁弗刘虎后裔。他们在尔朱氏
封居北秀容川之后突然连年反叛,不知是否与尔朱氏封居有关。

‹3› 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原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1948年,收入《周一良全集》第1编《中国史》第1册《魏晋
南北朝史论(上)》页199、196,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058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8年第5期・ 第199期


‹1›
文没有大的差别 。可知尔朱氏原为部落世袭酋帅,归附北魏为领民酋长后仍是领部落世袭酋长,对尔
朱氏部落而言,过的仍是以游牧狩猎为主的生活,并无太大变化。北魏领民酋长人选包括契胡,十分重
要,因为尔朱氏正属契胡族。
尔朱荣的高祖羽健曾率契胡武士一千七百人从驾平晋阳、定中山,已说明尔朱氏属契胡族。《隋书》
卷五五《尔朱敞传》云:“敞字乾罗,秀容契胡人。”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六尔朱氏条云:“其先契胡部落大
人,代为酋帅。”尔朱氏属契胡族更加没有问题。周一良先生《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较早研究契
胡,称:“关于契胡种族,陈寅恪先生以为即是羯胡。《高僧传》里所谓‘瑞应四十二契’‘梵呗三契’的‘契’都
‹2›
是‘偈’字的另一译音。‘契’可以对‘偈’,当然也可以对‘羯’。” 姚薇元先生《北朝胡姓考》“羯族诸姓”门类收
有石氏、张氏、尔朱氏、乙速孤氏、沮渠氏、彭氏六姓。其中尔朱氏云:“本为羯胡,所谓‘契胡’,乃‘羯胡’之
‹3›
异译也。”注:“陈寅恪先生谓‘契胡’即‘羯胡’,《高僧传》之‘梵呗三契’,‘契’即‘偈’之异译。” 二位先生还均引
‹4›
《北齐书》
《洛阳伽蓝记》称尔朱荣从子尔朱兆系“凶羯”为证 。契胡就是羯胡也没有问题。然则,羯又源
出何族呢?
我们知道:西晋末年开始的 “ 五胡乱华 ” 的 “ 五胡 ” ——匈奴、鲜卑、羌、氐、羯,羯专指石勒的石氏。
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据两《唐书》屡称安禄山为“柘羯”或“羯胡”,《大唐西域记》记飒秣建(即
‹5›
康国)多“赭羯”人,而康国本为月氏人,认为康、安、石等皆为“中亚月氏人” 。谭其骧先生《羯考》据《晋
书·石勒载记上》称石氏之先为“匈奴别部羌渠之冑”,谓“羌渠”即“康居”,石氏为康居统治下的石国人,
‹6›
羯应为“中亚阿利安人种” 。业师唐长孺先生《魏晋杂胡考》有“羯胡”条,认为晋人称羯虽然常泛指杂胡,
‹7›
但从石勒之羯族常用火葬和信奉祆教来看,可以相信“西域胡在羯族中必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姚薇元
先生《北朝胡姓考》“羯族诸姓”门类第一姓即为石氏,认为《魏书》卷九五《石勒传》记勒居“羯室”,乃西域

‹1› 严耕望云:“周一良曾撰《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一文,考论北魏领民酋长制度颇详。惟文颇散漫,分析亦嫌不够。兹取该文加
以补充,并为综合说明。”见:《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卷下第14章“领民酋长”条,页838,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2› 周一良:《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四种胡”条,原载《燕京学报》第39期,1950年,收入《周一良全集》第1编《中国史》第1册
《魏晋南北朝史论(上)》页169,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3›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初版本,1962年,此据本书修订本,页387-388,中华书局再版本,2007年。

‹4› 按:称尔朱荣从子尔朱兆系“凶羯”,还见于新出墓志,如《北魏故骠骑大将军司空公定州刺史杨公(昱)墓志铭》云:“除右光禄
大夫、河南尹,迁车骑将军、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大行台。凶羯肆暴,毒害忠良,以普泰元年(531)六月廿九日,薨于习仙里第,时年
五十四。”见故宫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肆],文物出版社,2019年待刊。

‹5› 陈美延编:《陈寅恪集·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页213-214,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6› 《羯考》
谭其骧: 《益世报》
,原载 副刊《历史与传说》 《长水集》
第1期,1947年1月9日,收入 上册,页224-233,人民出版社,1987年。

‹7› 唐长孺:《魏晋杂胡考》,原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此据《唐长孺文集·魏晋南北朝史
论丛》页400-403,中华书局,2011年。按:唐师本文还列举了一些与羯胡相关的西域姓,由于担心会被误解,他特别强调:“虽然列举
了一些西域姓,我丝毫没有企图以之证明羯胡即西域胡,只是说羯胡中有若干出于西域的姓氏而且占很大的比例而已。”

北魏尔朱氏源出粟特新证 059
‹1›
石国原名“赭时”之同语异译,石氏源出中亚之石国,羯乃“匈奴治下之月氏” 。王仲荦先生《魏晋南北朝
‹2›
史》根据史籍记载和前人研究,认为:“石勒的祖先可能就是石国人。” 童超先生《关于“五胡”内迁的几个
问题》认为:羯人是中亚康居(羌渠)游牧人,部分于西汉时期随匈奴东来,后又随之南迁,他们既是康
‹3›
居人,又是匈奴的附庸,故称“匈奴别部,羌渠之胄” 。
综上所述,看得出来,唐长孺师的观点,是最为谨慎的。唐师认为:魏晋时期,北境民族极其复
杂,与匈奴有关的各部,包括羯在内,当时例称杂胡,不仅如此,羯作为杂胡之一种,也并非石勒专
‹4›
用,出身屠各的刘氏,亦常被称为“羯贼”和“凶胡臭羯” 。在此情况下,简单地将羯比附为中亚的某国、
某族、
某人,恐怕是有风险的。至于本文所谈的尔朱氏,常被称为契胡,也就是羯胡,此羯源出何地、
何族,也就
更加不能简单论定了。据我所知,仅施安昌先生曾经明确指认尔朱氏原为月氏人,也就是粟特人。
施安昌先生先撰《北魏冯邕妻元氏墓志纹饰考》,认为:北魏冯邕妻元氏、元谧、元昭、元乂、侯刚、苟
‹5›
景六方墓志所画神像和纹饰,均与火祆教有关 。赵超先生则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指出:神像实际多为
地道的中华文化产物;纹饰除苟景墓志盖上的火焰祭坛外,其他与其说与火祆教有关,还不如说与佛
‹6›
教有关 。施安昌先生后撰《北魏苟景墓志及纹饰考》,先根据苟景墓志说:“源流浩汗,鸿波浚于委水;
基构隆崇,长峰迈于积石。”认为:“委水”即妫水,也就是粟特所居中亚阿姆河;“积石”在河西,即昭武
九姓祖居故地。北魏苟氏应原为粟特人。后根据苟景墓志记景曾为尔朱荣僚属,指出:苟氏与尔朱氏应
为世交。又根据《魏书》
《北史》尔朱荣本传记荣“洁白,美容貌”;所居秀容有池,“相传曰祁连池”;荣善
歌舞,“为《树梨普梨》之曲”,认为:“树梨”应为粟特之异译,“普梨”应为蒲犁之异译。尔朱氏为契胡,
‹7›
亦即羯胡,属于月氏人,也就是粟特人 。但由于所说多出推测,无从征信,前揭赵超先生文章没有提
及,学术界亦无人引用。不过,新出隋修北魏尔朱彦伯墓志,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二  隋修北魏尔朱彦伯墓志发覆

河南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新藏一盒隋修北魏博陵王尔朱彦伯墓志。吴刚先生主编的《全唐文补遗》最

‹1›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初版本,1962年,此据本书修订本,页382-383,中华书局再版本,2007年。

‹2›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页242,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3› 童超:《关于“五胡”内迁的几个问题》,《山西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页61-64。

‹4› 如《晋书》卷八六《张寔传》:怀帝将降于刘曜,下诏于寔曰:“羯贼刘载,僭称大号。”同书卷六三《李矩传》:刘聪遣从弟畅步
骑三万讨矩,矩令郭诵祷郑子产祠曰:“君昔相郑,恶鸟不鸣。凶胡臭羯,何得过庭。《文选》
” 卷三七刘越石《劝进表》李善注引王隐《晋
书·怀帝纪》:“羯贼刘曜破洛,皇帝崩于平阳。”

‹5› 施安昌:《北魏冯邕妻元氏墓志纹饰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年第2期,页73-85。

‹6› 赵超:《式、穹窿顶墓室与覆斗形墓志——兼谈古代墓葬中“象天地”的思想》,《文物》1999年第5期,页76-77。

‹7› 施安昌:《北魏苟景墓志及纹饰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2期,页21-29。

060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8年第5期・ 第199期


早收录,由于无图,又有志无盖,无出土等信息,其人名与籍贯因志石漫漶未能释出,仅定名为《后魏
‹1›
博陵王尔朱府君墓志》 ,没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我主编的《新中国出土墓志》随后收录,有图,又志
盖齐全,有出土等信息,其人名与籍贯亦均经辨识释出,始定名为《隋修北魏博陵王尔朱府君(彦伯)墓
‹2› ‹3›
志铭》 ,才引起个别研究者的关注 。
这盒隋修北魏博陵王尔朱彦伯墓志,20世纪90年代洛阳出土,具体时地不详,1998年12月30日千
唐志斋博物馆从孟津县朝阳村征集。盖文三行,满行三字,篆书。志文十八行,满行十九字,隶书。均
有界格。现将释文迻录如下。
[盖文]
武德公」故尔朱」墓之铭
[志文]
王姓尔朱,字彦伯,秀容人也。惟安命氏,降参作相,」刻昌洪绩,更起真人,王其后
也。金马之难,避居秀」容,拥部抗节,世有土。曾祖勤,后魏梁郡公。祖字真,」始安公。
父珍,相国、始安王。比日出增炎,譬泉流举」浪。功秩并懿,衡宪总归。王体凭鼎气,神散
松风。既」泛岷源,还凝昆质;行方千里,飞固冲天。永安三年」二月,除司徒公,转太傅,
封博陵王。身应槐策,德领」帝师。时教已弘,世命斯在。灾罗人后,衅发我前。逢」彼凶
魁,奄致家祸。春秋卅七,觏疾薨于洛阳所。荣」基倾毁,尸柩幸存。孤嗣彯惋,援号无路。
宇宙有主,」历允大隋。礼及沉灵,诏听改葬。开皇九年十月廿」四日,迁窆洛城西北,灵山
之南。积玉之山,无论木」石;滥觞之下,果蹈江淮。家持铃艥,性克刚柔之囗;」蒙养百
姓,是赖迁绵之末。冀有遗范,乃勒铭曰: 」
体定终名,姓寔安建;惟参比何,方文代献。其一。囗囗」常转,天宿恒明;君子有类,
达土挺生。其二。出为台辅,」入居切对;妖结道虚,当升而晦。其三。尸寓魂愤,岁远」情
深;丧蒙 诏举,铭托灵岑〔图一〕。
“世有土”下原有简注:“‘土’上疑有脱字。”据文意,应脱“爵”字。
尔朱彦伯是尔朱荣的从弟,《魏书》卷七五、
《北史》卷四八有传,与墓志比较,互有详略。譬如《魏
《 北史》本传追溯父祖仅有祖侯真、父买珍二代,而墓志有曾祖勤、祖字真、父珍三代,父祖前为全
书》
名,后为双名单称,也不相同。墓志称彦伯“觏疾薨于洛阳所”,自然是为尊者讳。《魏书》本传说彦伯是
“与(尔朱荣另一从弟尔朱)世隆同斩于(洛阳)阊阖门外,悬首于斛斯椿门树,传首于齐献武王(高欢)”,

‹1› 吴刚主编:《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
(附录)页449,三秦出版社,2006年。

‹2› 中国文物研究所、千唐志斋博物馆:《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
[叁]
(千唐志斋[壹]),上册页5(图),下册页3-4(文),文物出版
社,2008年。

‹3› 王静:《尔朱氏墓志所见隋唐帝国形成中尔朱家族浮沉》页5,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按:本页注②记《新中国出土墓
[叁]
志·河南》 (千唐志斋[壹])出版时间为2006年,应是与《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出版时间混淆致误。

北魏尔朱氏源出粟特新证 061
〔图一〕隋修北魏尔朱彦伯墓志
《北史》本传记载相同。《资治通鉴》
卷一五五系彦伯与世隆被杀于梁武帝
中大通四年(532)四月,即在尔朱荣
被杀两年后。此后高欢尽诛尔朱氏。
仅彦伯子敞,年十二,随母养于宫
中,见情况不对,从宫窦逃脱。此尔
朱敞《隋书》卷五五有传,先仕北周,
官至胶州刺史,封灵寿县公;后又仕
隋,官至徐州总管,封边城郡公。彦
伯得以在被杀五十多年后,于隋开皇
九年(589)十月二十四日迁葬,应该
都是其子尔朱敞的功劳。
这盒尔朱彦伯墓志,最值得注
意之处,是志文 “ 惟安命氏,降参作
相”二句,和铭文“体定终名,姓寔安
建;惟参比何,方文代献 ” 四句。志
文二句是说尔朱氏原本姓“安”,祖先
曾经象曹参一样当过宰相。铭文四句
与之配套,意思相同,不过更加明确。特别是“何”指萧何,用“萧规曹随”的典故,说明祖先能够“守成”
并光大家业。我们知道:“安”是粟特昭武九姓之一。特别举曹参的例子,恐怕与“曹”也是粟特昭武九姓
之一有关。总之,尔朱氏原本姓“安”,源出粟特,是没有问题的。此外,还有二处记载值得注意:一是
志文“金马之难,避居秀容”二句,和铭文“囗囗常转,天宿恒明;君子有类,达土挺生”四句。志文二句
中的“金”是“卯金刀”之“金”,这里指屠各刘氏(渊、聪、曜);“马”指西晋司马氏(怀帝、愍帝)。意思是说,
尔朱氏是在屠各刘渊叛乱,刘聪、刘曜虏杀怀帝、愍帝的西晋末年,才迁居秀容的。当然,这里的秀容属
于以今例古,应作尔朱川。推测这一支粟特安氏,是到达尔朱川后,才改姓尔朱的。铭文四句意思是
说,他们到了新的居地,仍然能够保持光彩,在那里成就一番事业。可见尔朱氏迁居今山西的时间,比
屠各刘氏迁居并州、羯族石氏迁居上党要晚得多,他们不属于当时的匈奴别部杂胡系统。二是志文“既泛
岷源,还凝昆质;行方千里,飞固冲天”四句。前二句中的“岷”即岷江,“昆”即昆仑山,传统认为岷江发
源于昆仑山,而昆仑山则指代西域。这两句无疑暗示尔朱氏来自西域。后二句意思是说,尔朱氏不远千
里来到中国,一定会干出一番大事业,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必定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必定冲天。
尔朱氏原本姓“安”,来自西域,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粟特民族迁居中国,并不一定都以昭武九姓(康、
安、曹、史、米、何、穆、毕、石)为姓,也有改姓他姓的!

062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8年第5期・ 第199期


近百年来,洛阳一带出土过不少尔朱氏家族的碑志。李献奇1998年统计有八方尔朱氏家族碑志,
‹1›
碑志主人分别为尔朱绍、尔朱袭、尔朱敞、尔朱端、尔朱休、尔朱义琛、尔朱杲、尔朱旻 。王静2014年统计
现存尔朱氏家族碑志约有十八方,包括尔朱氏本族碑志十一方,与尔朱氏有婚姻关系的尔朱氏夫人及
尔朱氏女子碑志七方,其中九方碑志主人之间有明确的血缘延续关系,依次为:尔朱彦伯、尔朱绍、尔
‹2› ‹3›
朱袭、尔朱敞、尔朱端、尔朱休、尔朱义琛、尔朱杲、尔朱旻 。仅较李献奇统计多尔朱彦伯一方 。这些尔
朱氏家族碑志,除了尔朱彦伯墓志外,追溯家族姓氏起源,皆未提及粟特昭武九姓,更显得这方尔朱彦
‹4›
伯墓志的珍贵。不过,其中有一方民国十二年(1923)洛阳北阎凹村出土的《唐故尔朱夫人穆氏墓志》 ,
也披露出重要信息,因为尔朱夫人穆氏之“穆”也是粟特昭武九姓之一。从出土的南北朝后期至唐前期众
‹5›
多入华粟特昭武九姓墓志看,粟特昭武九姓入华后主要是内部通婚 。尔朱氏与昭武九姓之一的穆氏通
婚,似乎也可作为尔朱氏源出粟特的一个旁证。

三  关于虞弘的族属及鱼国的今地

1999 年 7 月,山西太原发掘隋虞弘夫妻墓,出土石椁浮雕显示的都是粟特地区流行的祆教色彩图
像,另有墓志二方,其中虞弘本人墓志有云:
公讳弘,字莫潘,鱼国尉纥驎 城人也……奕叶繁昌,派枝西域……祖□奴栖,鱼国领民
酋长。父君 陁 ,茹茹国莫贺去汾,达官,使魏□□□□朔州刺史。公……年十三,任莫贺
弗,衔命波斯、吐谷浑。转莫缘, 仍使齐国。文宣……弗令返国。……大象末……检校萨保
府。开皇……薨于并第……铭曰:……润光安息,辉临月支……翱翔数国,勤诚十主……
文中“鱼国”出现两次,还有“尉纥驎城”,均未见任何记载。虞弘北周时曾检校主要由粟特人任职的
萨保府,看起来与出土石椁浮雕显示的粟特地区流行的祆教色彩图像正相吻合,然而虞氏虽然“奕叶繁
昌,派枝西域”,却并非粟特昭武九姓。加以虞弘家族仕宦复杂,所谓“翱翔数国,勤诚十主”,虞弘本人

‹1› 李献奇:《武周尔朱杲及夫人韦氏墓志考释》,《中原文物》1998年第4期,页80-86。另参见李献奇、张钦波:《隋边城郡公尔
朱休神道碑考》,《中原文物》1992年第4期,页85-91。

‹2› 王静:《尔朱氏墓志所见隋唐帝国形成中尔朱家族浮沉》页5-15,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3› 按:还有一些非洛阳出土的尔朱氏家族墓志没有统计在内。譬如2008年河北临漳古邺城遗址附近出土的北齐尔朱世邕墓志。
参阅:陈瑞青、吴玉梅:《〈北齐尔朱世邕墓志铭〉考释》,《文物春秋》2010年第1期,页68-72;王连龙:《新见北齐〈尔朱世邕墓志〉及相
关问题研究》,《华夏考古》2014年第4期,页116-123。

‹4› 郭玉堂原著,郭培育、郭培智主编:《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页117,大象出版社,2005年。

‹5› 卢兆荫:《何文哲墓志考释——兼谈隋唐时期在中国的中亚何国人》,《考古》1986年第9期,页844-845;程越:《从石刻史料
看入华粟特人的汉化》,《史学月刊》1994年第1期,页24-25;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页22-23,中华书局,1998年;陈海
涛:《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唐代入华粟特人研究》页195-200,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另参见陈海涛、刘惠琴《来自文明十字
路口的民族:唐代入华粟特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

北魏尔朱氏源出粟特新证 063
‹1›
还曾出使波斯,比附“润光安息,辉临月支”。遂导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实,只要将这些问题置
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以来的“汉化”大背景下,并不难解决。
先谈虞弘的族属。关于虞弘的族属,众说纷纭中,惟稽胡一说正确,可惜论者对稽胡并不了解,导
致后来的比附均难落到实处。按稽胡虽然迟至《周书》
(卷四九《异域传上》)始为立传,但其原名山胡却
在十六国时期就已存在。稽胡全名步落稽,但很少用;《魏书》作步落坚,亦仅一见。关于其源出,《周
书》原有“匈奴别种刘元海五部之苗裔”和“山戎赤狄之后”二说。周一良先生《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
‹2›
最早研究山胡或稽胡,说:“我疑心山胡或稽胡原是服属于匈奴的西域胡人。” 唐长孺师《魏晋杂胡考》
对周一良先生的观点表示赞同,但认为:“如果如周先生之说将稽胡完全当作西域胡也欠妥……稽胡的
‹3› ‹4›
种族成分应不限于西域胡人。” 还有一些见解,这里不赘举 。我认为:稽胡就是契胡。也就是前文所
说的羯胡。理由之一:中古音中,“稽”有qǐ音,《广韵》康礼切,上声荠韵,“契”音qì,《广韵》苦计切,
去声霁韵,二字均为溪母,实仅一音之转。理由之二:羯胡、契胡、稽胡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包括大量
的西域胡人。理由之三:羯胡、契胡、稽胡并不同时存在,魏晋主要称羯胡,北魏主要称契胡,北周以后

‹1› 程书林、郑喜梅、张兴民:《太原清理一罕见隋代墓》,《中国文物报》1999 年10 月24 日第1 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


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张庆捷等执笔):《太原隋代虞弘墓清理简报》,《文物》2001年第1期,页27-52;张庆捷:《虞弘墓志
中的几个问题》,《文物》2001年第1期,页102-108;荣新江:《隋即唐初并州的萨保府与粟特聚落》,原载《文物》2001年第4期,页84-
89,修订收入《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页169-17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聚落的内部形态》,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页111-168,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张庆捷:《虞弘墓志考释》,《唐研究》第7卷,页145-176,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余太山:《鱼国渊源臆说》,《史林》2002年第3期,页16-20、68;林梅村:《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
弘墓志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页71-84;罗丰:《一件关于柔然民族的重要史料——隋〈虞弘墓志〉考》,《文物》2002
年第6期,页78-83、93;陈海涛:《胡旋舞、胡腾舞与柘枝舞——对安伽墓与虞弘墓中舞蹈归属的浅析》,《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
页56-60、91;周伟洲:《隋虞弘墓志释证》,《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页247-257,科学出版社,2004年;杨晓春:《隋〈虞弘墓
志〉所见史事系年考证》,《文物》2004年第9期,页74-80、84;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页419-421,中华书局,2005年
(按:本书后出“ 修订本 ” ,其中关于《虞弘墓志》的论述一字未改。见:页391-393,中华书局,2016年);杨巨平:《虞弘墓祆教文化
内涵试探》,《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页103-111;齐东方:《虞弘墓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文物》2006年第8期,页78-
84;郭平梁:《〈虞弘墓志〉新考》,《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页64-70;王小甫:《拜火教与突厥兴衰——以古代突厥斗战神研究为中
心》,《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页24-40;杨晓春:《隋〈虞弘墓志〉所见“鱼国”“尉纥驎城”考》,《西域研究》2007年第2期,页113-120;
罗新:《虞弘墓志所见的柔然官制》,《北大史学》第12期,页50-7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张金龙:《隋代虞弘族属及其祆教信仰
管窥》,《文史哲》2016年第2期,页91-113。此外,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
(文物出版社,2001年)与《汉唐之间的
(文物出版社,2003 年)以及叶奕良主编:《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第3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 、姜伯勤:《中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中,还有一些相关论文,此不具列。
祆教艺术史研究》

‹2› 周一良:《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四种胡”条,原载《燕京学报》第39期,1950年,收入《周一良全集》第1编《中国史》第1册
《魏晋南北朝史论(上)》页161,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3› 唐长孺:《魏晋杂胡考》“稽胡”条,原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此据《唐长孺文集·魏晋
南北朝史论丛》页428-429,中华书局,2011年。

‹4› 参阅:马长寿:《匈奴后期活动和稽胡》,《北狄和匈奴》页132-165,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林幹:《稽胡(山
胡)略考》,《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1期,页148-156;周伟洲:《西魏、北周对西北诸族的统治》,《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页
147-150,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不赘举。

064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8年第5期・ 第199期


主要称稽胡,属于不同时代的不同称谓。因此,虞弘与本文主要探讨的尔朱氏实为同族。尔朱氏源出粟
特,虞弘也应源出粟特。
再谈鱼国的今地。关于鱼国的今地,众说纷纭中,似无一说能中肯綮。如果“鱼国尉纥驎城”是西域
地名,后面不可能再续说“奕叶繁昌,派枝西域”。这应该是常识。虞弘祖□奴栖曾任“鱼国领民酋长”,
‹1›
前文谈到“领民酋长”是北魏官名,实际也是北朝的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 ,可知“鱼国”至迟也应是北魏
地名。这也应该是常识。按“鱼”为“渔”之古字,中古时期二者原可通用。《易·系辞下》:“作结绳而为
罔罟,以佃以渔。”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音义》:“渔,音鱼,本亦作鱼。”此处“鱼国”实为“渔阳国”
之省称。理由之一:“渔阳”之“渔”为水名,“阳”为方位词(水北山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可以省略。
《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条《正义》引《括地志》云:“渔阳故城在檀州密
云县南十八里,在渔水之阳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 更始二年正月“渔阳太守彭宠”条李贤注云:“渔
阳,郡,在渔水之阳。”理由之二:“渔阳”在东汉时期曾封为“国”,《续汉书·郡国志》虽然失载,但《旧
唐书·地理志二》河北道蓟州渔阳县条却有记录:“后汉县,属渔阳国。”北魏时期有渔阳郡。《魏书·地
形志上》幽州渔阳郡条云:“秦始皇置。真君七年并北平郡属焉。”当地沿用旧称,仍称“渔阳国”,不足为
奇。理由之三:“渔阳”原本可作“鱼阳”,《北魏司马昺墓志》即称志主为“魏平北将军固州镇大将鱼阳郡宜
‹2›
阳子兴之子” ,又前文提到的《北齐尔朱世邕墓志》记祖汗曾封“鱼阳郡开国公〔图二〕
” 。渔阳自汉以来就
是汉族与东胡乌丸杂处之地,到了北魏仍是如此。《魏书·道武帝纪》天兴元年(398)七月记有“渔阳乌丸
库傉官韬复聚党为寇”事。同书卷一○三《徒何段就六眷传》:“徒何段就六眷,本出于辽西。其伯祖日陆
眷,因乱被卖为渔阳乌丸大库辱官家奴。”乌丸在渔阳居住了数百年,渔阳有乌丸语地名应不足为怪。
因此,所谓“尉纥驎城”,应为渔阳当地的乌丸语地名。顺带提一下,唐玄宗末年爆发的以粟特人为主导
的安史之乱,白居易《长恨歌》以“渔阳鞞鼓动地来”高度概括,说明当时人都知道,渔阳是粟特人的集中
居住区。而从发展看,渔阳作为粟特人的居住区,应有较长的历史。
最后谈改姓虞氏的意义。按此粟特虞氏来中国后,最初改姓 “ 鱼 ” 。虞弘墓志并没有说虞氏曾经姓
鱼。《隋书》卷四○《虞庆则传》始云:“虞庆则,京兆栎阳人也。本姓鱼。”隋有大将鱼俱罗,为尚未改姓
‹3›
虞氏者。我怀疑此粟特虞氏来中国后,最初是在渔水定居,故以“渔”亦即“鱼”为姓 。与尔朱氏以尔朱川
为姓情况相同。
虞氏与尔朱氏都喜欢以水名为姓,或许二者有一定的渊源。前文说过 “ 鱼 ”“ 渔 ” 可以通用。实则
“虞”“鱼”也可以通用。因为中古音中,“鱼”,《广韵》语居切,平声鱼韵,“虞”,《广韵》遇俱切,平声虞

‹1› 牟发松等:《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附编第1章“领民酋长”,页1038-1084,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

‹2›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页117,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3› 据北魏皇兴二年(468)十一月十九日《鱼玄明之铭》,中国之有鱼氏应该很早。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页35,天津古籍出
版社,1992年。

北魏尔朱氏源出粟特新证 065
〔图二〕北齐尔朱世邕墓志
韵,二字均为疑母,亦仅一音之
转。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八《菜
三·丝瓜》别名鱼鰦条注: “ 昔人谓
之鱼鰦,或云虞刺。 ” 可为二字通用
之例。因此,敦煌曲子词有曲牌名
《鱼美人》,或以为即后来的《虞 美
人》,以歌颂鱼国美人得名,实际上
应属 “ 虞 ”“ 鱼 ” 通用之例。然而,既然
“ 虞 ”“ 鱼 ” 可以通用,那么,改鱼氏为
虞氏有什么意义呢?这就是当时 “ 汉
化”的需要。北魏孝文帝厉行“汉化”,
拓跋鲜卑带头,其他少数族紧跟,纷
纷改胡姓为汉姓,并且是攀附汉族大
姓,已为人所共知,无须多说。前揭
《隋书·虞庆则传》云: “ 其先仕于赫
连氏,遂家灵武,代为北边豪杰。 ”
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二虞氏灵武回
乐条云: “ 状云,本自会稽(今浙江
绍兴)徙焉。后周有泌(沁)源公虞详(祥);生庆则,隋右仆射、鲁公;孙操,唐长江令。”岑仲勉先生“四
校记”据《隋书·虞庆则传》驳云:“此自承为会稽之虞,非所谓数典忘祖者耶?林氏竟不一检国史证之,
‹1›
亦太疏忽。” 按舜号有虞氏,故称虞舜,天下虞氏多出于舜与商均父子。《元和姓纂》卷二虞氏条云:“虞
(舜)有天下,号曰虞,子商均因以为氏。《元和姓纂》
” 所引之“状”,或为虞庆则本人“行状”,自称“本自
‹2›
会稽徙焉”,首先是因为会稽余姚相传为虞舜出生之地及虞舜支庶所封之地 ,其次是因为会稽余姚为虞
氏之望,虞世南即为会稽余姚人。这不仅属于攀附汉族大姓,还属于攀附古圣先贤,虽然有些过份,但
从“汉化”大背景观之,倒也不足为异。至于虞弘家族,攀附更加遥远和广泛。
虞弘墓志多处追溯虞氏的渊源,兹摘要迻录如下:
高阳驭运,迁陆海□□□;□□膺箓 ,徙赤县于蒲坂……春秋五十有九,薨于并第。以
开皇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葬于唐叔虞坟东三里……铭曰:水行驭历,重瞳号奇;隆基布政,
派胤云驰。……

‹1›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
(附四校记)页229,中华书局,1994年。

‹2› 《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条《正义》引《括地志》云:“越州余姚县,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县西
七十里有汉上虞故县。《会稽旧记》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

066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8年第5期・ 第199期


‹1›
“高阳”即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五帝之一。“蒲坂(今山西永济)
” 相传曾为舜都 ,此处指代虞
舜。虞舜为颛顼六世孙。这两句是说虞弘家族为颛顼、虞舜之苗裔。铭文前二句与之配套:“水行”指代
颛顼,颛顼“以水德王”。“重瞳”指代虞舜,虞舜“目重瞳子”。续“隆基布政,派胤云驰”二句,也是说虞弘
家族为圣贤之后源远流长。虞弘卒于“并”也就是太原。“唐”原为尧的后裔所封之国,“叔虞”为周武王之
子,被封于唐,故称“唐叔虞”,其中也有一个“虞”字。周王室姬姓,为后稷之后,而后稷为帝喾弃子,
帝喾为黄帝曾孙。最终都可追溯到黄帝,属于同源异流。“唐叔虞坟”在晋祠西南。晋祠原名唐叔虞祠,
后改名晋王祠,最后定名晋祠。虞弘葬在“唐叔虞坟东三里”,西向唐叔虞坟,北向唐叔虞祠,颇有“狐死
首丘”的意思。
同出粟特的两个虞氏家族,攀附的汉族大姓和古圣先贤不尽相同,亦不足为异,本文主要探讨的尔
‹2›
朱氏家族也有这种情况。何德章曾说 :
从墓志中我们还发现,同一家族的北族人物墓志中,虽均引华夏先代圣王和名人为先祖,
但说法并不一致。如永安二年(529年)《尔朱绍墓志》说:“其先出自周王虢叔之后,因为郭
氏,封居秀容,酋望之胤,遂为尔朱。”而河清三年(564年)《叱列延庆妻尔朱氏墓志》却
称:“郡君讳元静,北秀容人也,其先盖夏后氏之苗裔。……”同出秀容尔朱氏,却一称“周王虢
叔之后”,一称“其先盖夏后氏之苗裔”,表明他们在新的族源的选择上,还未达成共识。
何德章还列举了父子两代的墓志对地望与始祖的叙述差异颇大的例子。我认为他的说法是正确的。
因此,这些情况,都不应影响我们对虞氏和尔朱氏等稽胡或契胡家族族属的判断。如前所说,粟特民
族迁居中国,并不一定都以昭武九姓为姓,也有改姓他姓的。尔朱氏证明了这一点,虞氏也证明了这一
‹3›
点。总之,虞氏与尔朱氏一样,也源出粟特,是没有问题的 。

四  必要的思考

本文撰写完毕,感觉还有一些话想说,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冥思苦想良久,偶然的机会,

‹1› 《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条《正义》云:“蒲州河东县(即故蒲坂县)本属冀州。《宋永初山川记》云:‘蒲阪城中有舜庙,
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又“舜耕历山”条《正义》引《括地志》云:“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

‹2› 何德章:《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人墓志为中心——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数据》第17辑,页
141,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这里顺便提一下虞弘墓遗骨鉴定问题。我们知道:虞弘墓遗骨由于盗掘遭到严重破坏,多成碎渣,特别是最重要的面颅全部
残失,已经不能作为种族鉴定的依据。但研究者根据从残骨和牙齿中提取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仍得出了“虞弘本人的线
粒体DNA序列具有欧洲序列的特征,而虞弘夫人的线粒体DNA序列则同时具有欧洲序列和亚洲序列的特征”的结论。参见:韩康信:《虞
弘墓人骨鉴定》,谢承志、崔银秋、刘树柏、张全超、周慧、朱泓:《虞弘墓出土人类遗骸的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载山西省考古研究
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虞弘墓》页183-188、204-207,文物出版社,2005年。而这个结论,与本文
的观点是完全吻合的。

北魏尔朱氏源出粟特新证 067
获得了两个切入点,这里就将我的思考报告如下。

(一)学术论著不讨论常识
早年读陈寅恪先生和唐长孺师的学术论著,发现他们常用“人所共知,可以不论”等类似话语带过常
识问题,这给我留下两点深刻印象:(1)学术论著不讨论常识;(2)他们认为的常识其实很多现代学人
并不清楚。我的学术论著很少讨论常识,不太关心别人是否都清楚,盖皆源于此。
本文完成后,先作为“敲门砖”参加了“纪念西安碑林930周年华诞学术研讨会”,然后应约给了北京某核
心期刊。但结果令人很无语。因为该刊转来审稿专家提的意见,都是本文有意不讨论的常识。这里选择
四条他人可能还会提的意见,去其枝蔓繁芜,迻录如下,并加按语,进行解说,也算是防患于未然吧。
意见一:该文以《尔朱彦伯墓志》中“惟安命氏”和铭文“姓寔安建”解读作尔朱氏原本姓“安”,似属误
解。此处“惟安”实是“命氏”之修饰词,墓志中此类语法常见,如《隋姚孝宽墓志》:“因灵命氏。”又《唐潘
卿墓志》:“以德命氏。”此处“因灵命氏”“以德命氏”是同样句式,不能说其人姓“灵”姓“德”,同样不能因墓
志出现“安”字就谓其姓“安”。
按:清章学诚曾指出:“古人作书,漆文竹简,或著缣帛,或以刀削,繁重不胜,是以文辞简严,
‹1›
章无剩句,句无剩字。良由文字艰难,故不得已而作书,取足达意而止。” 竹帛刀漆,不仅材质难得,
而且加工费事,故文字力求简严节省。墓志多为砖石,材质同样难得,故书写最忌重复。“姚”为舜姓,
“潘”源出于“姚”,该“姚”“潘”二姓在各自墓志首题中早已出现,故此处不欲重复,以“灵”“德”代“姚”“潘”,
‹2›
“灵”“德”实际是与“姚”“潘”有密切关系的代字 。中国姓氏实际多出周初封土建国,故更为常见的是“因
国命氏”“以邑命氏”。如《宋吴廷祚墓志》:“因国命氏。《唐彭师德墓志》
” :“以邑命氏。”情况与前相同,
也是不欲重复,以 “ 国 ”“ 邑 ” 代 “ 吴 ”“ 彭 ” , “ 吴 ” 本为 “ 国 ” , “ 彭 ” 本为 “ 邑 ” , “ 国 ”“ 邑 ” 同样是与 “ 吴 ”“ 彭 ” 有密切
关系的代字。而《尔朱彦伯墓志》的“惟安命氏”与此完全不同,原本就不存在可比性。历代墓志中,以
“灵”“德”“国”“邑”等“命氏”可以找到很多例子,而“惟安命氏”仅此一例,也足以说明其特殊性。须知首题
中出现的是“尔朱”氏,“尔朱”原是水名,本身并没有“安”的意思,若按前例,此处只能作“惟水命氏”才能
吻合。此外,首题中并未出现“安”姓,此处“惟安命氏”不存在与首题重复的问题,故必须点出,不然,
谁知道“尔朱”原本姓“安”呢?何况“安”本是粟特国邑名,该国人民到中国多以“安”为姓,不仅符合中国姓
氏产生的传统,也符合前揭墓志“惟(因、以)某命氏”的表述规范。
意见二:该文论证《隋虞弘墓志》所见鱼国即渔阳国,虽然“鱼”是“渔”之古字,二字可通用,然并非
所有“鱼”字都必须作“渔”解。盖鱼国多指春秋古鱼国,未见与渔阳国有所联系。

‹1› 章学诚稍后接云:“自后世纸笔作书,其便易十倍于竹帛刀漆,而文之繁冗芜蔓,亦遂随其人所欲为。虽世风文质固有转移,
人情于所轻便则易于恣放,遇其繁重则自出谨严,亦其常也。”见《乙卯札记》页194,中华书局,2006年。现代学人行文冗蔓多源于此。

‹2› 古称前贤为“前灵”,称有德的前辈为“先德”。如唐韩愈《复志赋》:“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又唐张九龄《酬周判官兼
呈耿广州》诗:“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故知此处“灵”紧扣“姚”,“德”紧扣“潘”,均有专指。下同。

068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8年第5期・ 第199期


按:首先需要强调,本文并未认为“所有‘鱼’字都必须作‘渔’解”,而只想说明“此处‘鱼国’实为‘渔阳国’
之省称”。至于所谓古鱼国,只有二个:一即鱼复国,在今重庆奉节东的白帝城;二即鱼伯国,在今陕
西宝鸡市之茹家庄。须知《隋虞弘墓志》原文并非孤立记“鱼国”。该“鱼国”在墓志中出现两次:一次说虞
弘是“鱼国尉纥驎城人”,一次说虞弘祖曾为“鱼国领民酋长”。“尉纥驎城”虽然未见记载,“领民酋长”却是
人所共知的。因而必须连带“领民酋长”一并解释。《隋虞弘墓志》所记“领民酋长”为北魏官称,对此已有
很多研究。其名虽始见于前秦,但主要源于北魏道武帝“离散诸部(或
” “散諸部落”“分散諸部”)以及六镇
起事后安抚统领六镇流民。故“领民酋长”只设置于北朝的北部边境地区。鱼复国所在白帝城当时属于南
朝,鱼伯国所在茹家庄属于关中内陆,都不可能设置“领民酋长”,实际上也从未见有在此二地设置“领民
酋长”的例证。在此情况下,古鱼国之说不能成立应属常识。而“渔阳国”正在北朝的北部边境地区,以之
当《隋虞弘墓志》的“鱼国”没有任何问题。
意见三:该文将《尔朱彦伯墓志》中的“降参作相”之“参”释为曹参,比较牵强,似应理解为参宿,盖
参宿有胡将之意。
按:《尔朱彦伯墓志》中的“惟安命氏,降参作相”并非本文将“参”释为曹参的根据。本文的根据是同
志铭文“惟参比何,方文代献”,前句无疑是用“萧(何)规曹(参)随”的典故(否则“比”与“何”二字都无法解
释),后句的“代”表达的也正是曹参代萧何“作相”的意思。至于“参宿有胡将之意”云云,将其置于北魏孝
文帝改革以来的“汉化”大背景下,有点匪夷所思。《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云:“尔朱荣于魏为贼,(魏)
收以高氏出自尔朱,且纳荣子金,故减其恶而增其善。”前揭周一良、姚薇元二先生论著均暗示《魏书》记
尔朱种族,不用“羯”而用“契”,与魏收纳荣子金有关。此说虽不尽可信,但方向却没有问题,因为当时
各内入中国的少数族,都在忙着攀附汉族古圣先贤和高门大姓,改贯易姓,重新追认祖宗,有谁会公然
称自己为“胡将”呢?
意见四:《尔朱彦伯墓志》中“金马之难,避居秀容”一句,金马当指金马之难,即是西晋之难,司马
氏金德,与卯金无关。故此论证,似亦难成立。
按:关于“金马”有多种解释。西汉长安宫有“金马门”也是一种解释。金元好问《寄钦止李兄》“铜驼荆
棘千年后,金马衣冠一梦中”用的就是“金马门”的典故,从前句“铜驼荆棘”来看也可涉及国家动乱。属于
“司马氏金德”的“金马之难”,指西晋司马氏内乱,亦即“八王之乱”。这是另一种解释。但这种解释与《尔
朱彦伯墓志》所想表达的意思不合。关于“八王之乱”,所谓“八王”,指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
‹1›
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其中仅“中心人物”赵王伦的封地涉及尔朱氏的居地山西 。然
而人所共知,西晋之初虽有分封,但实际上王国在泰始年间并没有建立,后来建立也不过一郡,王国的
‹2›
相由朝廷任命,和太守无异,王国官并不掌握地方政权,司马宗王的权力实际来自出任地方都督 。据

‹1› 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陈寅恪文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页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2› 唐长孺:《西晋分封与宗王出镇》,《唐长孺文集·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页124-141,中华书局,2011年。

北魏尔朱氏源出粟特新证 069
《晋书》卷五九《赵王伦传》记载:伦先封琅邪郡王,咸宁中改封于赵,迁平北将军、督邺城守事,进安北
将军。元康初,迁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关中。因刑赏失中,氐羌反叛,征还京师。寻拜车骑将
军、太子太傅。可知赵王伦的足迹从未到过山西。而据相关记载,西晋因“八王”引起的战乱,仅限于以
洛阳、邺城为中心的中原,从未影响到尔朱氏早年活动的山西北部。那么,尔朱氏“避居”什么?显然,
这是讲不通的。本文认为:“‘金’是‘卯金刀’之‘金’,这里指屠各刘氏(渊、聪、曜)。”屠各刘氏出身匈奴北
部,在今山西忻州北,应与尔朱氏原居地邻近,他们后来起兵,才对尔朱氏的安危构成了威胁,逼迫尔
朱氏迁居避其锋芒。这其实也是常识。

(二)时代需要呼唤“南学”
1933年12月,陈寅恪先生给陈垣先生写了一封信。该信全文如下:
援庵先生道鉴:
久未承 教,渴念无已。岑君文读讫,极佩(便中乞 代致景慕之意)。此君想是粤人,中
国将奉(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更不论黄河流域矣。寅近作短文数篇,俟写清后呈
正。所论至浅陋,不足言著述也。
匆此奉复,敬叩
著安
寅恪再拜 十二月十七夕
‹1›
“岑君”下原附注:“岑君,指岑仲勉。岑文载《圣心》季刊。” 陈寅恪先生当时能够读到《圣心》发表的
岑文,是1932年出版的《圣心》第1期刊登的岑氏十五篇中外史地论文,1933年7月出版的《圣心》第2期刊
‹2›
登的岑氏十六篇中外史地论文。这些中外史地论文后来都被收入岑氏自编的《中外史地考证》一书 。“将
‹3›
奉”,不辞,《陈垣往来书信集》作“将来” ,正确。
陈寅恪先生在信中对“南学”极为推崇,从先前推测岑仲勉先生“想是粤人(岑是广东顺德人)
” ,然后
称:“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更不论黄河流域矣。”可知所谓“南学”,实际就是粤学或广
东之学。“南学”的核心,从岑仲勉先生的这些中外史地论文,对很多中古人名、地名、官名的对音进行
新的研究和考证来看,主要应指中古音韵学和中古语言学。当然,陈寅恪先生给陈垣先生写信推崇“南
学”,还因为陈垣先生本人也是广东新会人,也精通中古音韵学和中古语言学。此外,还有一个背景值得
一说,这就是,尽管陈寅恪先生精通多种语言文字,但他自己对中古音韵学和中古语言学却了解不深。

‹1› 陈美延编:《陈寅恪集·书信集》页12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2› 参阅:佚名:《岑仲勉编成“中外史地考证”等书》,《历史研究》1961年第3期,页120-121;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
(上、下
册),中华书局,1962年;肖楚雄:《陈垣与岑仲勉的学术交往》,《五邑大学学报》2011年第2 期,页19-22。

‹3› 陈智超编:《陈垣往来书信集》页37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070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18年第5期・ 第199期


‹1›
陈寅恪先生的名作《四声三问》,首次发表是在 1934 年 4 月 ,推测撰写时间至迟也应在 1933 年 12
月,正在给陈垣先生写信推崇“南学”之时。文中云:“寅恪于考古审音二事皆未尝致力,故不敢妄说……
凡所讨论,大抵属于中古文化史常识之范围,其牵涉音韵学专门性质者,则谨守‘不知为不知’之古训,
概不阑入,藉以藏拙云尔。”这并非谦虚,而是因为陈寅恪先生为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先天就不具备
这种审音和辨音能力。以是之故,陈寅恪先生对于“转读佛经之声”的中古音韵,自不敢作超越常识之探
讨。而中古音韵,在中原早已亡佚,现在仅集中保存在闽南粤东一隅。譬如中古时期,一字分八声(平、
上、去、入各分阴、阳);今闽南粤东地区,一字能分九声(另加中入)。而现在的江淮地区已经无此辨音
能力,现在的黄河流域自然更不足论。陈寅恪先生“江淮已无足言,更不论黄河流域矣”云云,自是对此
抒发的感慨。因为陈寅恪先生在撰写《四声三问》过程中深知,从事中古文史研究,如果没有中古音韵学
和中古语言学的知识作支撑,很多领域是很难登堂入室的。香港饶宗颐先生为广东潮州人,曾是当今
‹2›
“ 南学 ” 之代表,读其《悉昙学绪论》 ,就知没有中古音韵学和中古语言学的知识,是无法窥探悉昙学
的门径的。
现在再回过头来谈谈本文副题所说虞弘族属及鱼国今地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稍具中
古音韵学和中古语言学的知识,就可以比较容易解决。如前所说,尔朱氏出身契胡,虞弘出身稽胡,
中古音中,“稽”可读qǐ,上声荠韵,“契”音qì,去声霁韵,二字均为溪母,实仅一音之转。古人倚声摄
韵,上、去二声可以通押,也说明此二字音韵十分相近。因而稽胡即契胡固无疑问。此外,中古音中,
“鱼”“渔”,《广韵》均语居切,平声鱼韵,疑母,自应可以通用。譬如《左传》隐公五年条:“春,公将如棠
‹3›
观鱼者。”杨伯峻注:“鱼者,意即捕鱼者,与《孟子》‘刍荛者’‘雉兔者’语法相同。” 这是以“鱼”作动词指
代“渔”之例。故“鱼国”为“渔阳国”之省称亦固无疑问。可惜现在已是“专家型社会”,文史早已分途,历史
研究者不懂音韵和语言,属于普遍现象,遂导致虞弘族属及鱼国今地问题,歧见迭出,是非难衷,甚且
将简单事情复杂化。这是历史研究者应该引以为鉴的。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研究室]

(责任编辑:宋仁桃)

‹1› 陈寅恪:《四声三问》,原载《清华学报》第9卷第2期,1934年(4月),收入陈美延编《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页367-
381,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2› 饶宗颐:《悉昙学绪论》,《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第5卷《宗教学》,页641-790,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2年。

‹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修订本)页41,中华书局,1990年。

北魏尔朱氏源出粟特新证 071
Keywords: Hónglì ( 弘历 );  Giuseppe Castiglione;  oil on canvas;  newly-established government
office (yamen);  emperor’s portrait

The Erzhu Clan Originates from Sogdiana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More Proofs from The Newly-Issued Sui-dynasty Epitaph of Erzhu Yanbo’s
Tomb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nd A Concurrent Talk about The
YuHong Clan from The State of Yu

Wang Su

The article Chinese appears Abstract: The farther origin of the Northern-Wei Erzhu (reads ěr zhū in Chinese pinyin, the same
from page 057 to 071. below) clan is tracked down to the Qihu(qì hú) or Jiehu(jié hú) tribe made of the peoples from complex
sources. The debate remains on Erzhu clan being the descendant of Sogdiana, but the newly-issued
Sui-dynasty inscription on Erzhu Yanbo’s Tomb suggests that the Erzhu clan was originally surnamed
‘An’(ān) who was from the western region, the offspring of the Sogdiana, but changed to Erzhu after
they moved to the area of Erzhuchuan (ěr zhū chuān), that’s, the new surname of Erzhu is named after
Erzhuchuan (ěr zhū chuān). What is discussed above, therefore, suggests that not all Sogdiana people
took Zhaowu’s nine surnames after they came to China. Coincidentally, the Yuhong (yú hóng) clan
descended from the Qihu( 稽胡 qǐ hú) tribe, ‘ 稽 ’read ‘qǐ’ in middle ancient sound, which is equivalent
to Qihu ‘ 契胡 ’(Qì hú) and Jiehu ‘ 羯胡 ’(Jié hú). The Yuhong clan was originally from the State of ‘Yu’,
once surnamed ‘Yu’( 鱼 yú). The character of ‘ 渔 ’ was based on ‘ 鱼 ’, both mean the same in middle
ancient times. So the ‘State of Yu’ ( 鱼国 ) is actually shortened from the ‘State of Yu Yang’ ( 渔阳国
), which has been supported by ‘ 鱼阳 ’ instead of ‘ 渔阳 ’ on the tomb epitaphs of the middle ancient
times. When the Yu ( 虞 yú) clan first settled down along the Yu River of the ‘State of Yu Yang’ ( 渔阳
国 ) from Soghd to China, they took the place name 渔 (yú) as their surname, then changed to ‘ 鱼 ’(yú),
finally to ‘ 虞 ’(yú) in response to the Hanization policy strictly enforced by Emperor Xiaowen( 孝文 )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Some clans took the Han surnames instead of their original ones with
the intention of putting themselves under the patronage of higher-up clans.

Keywords: the Erzhu clan; Sogdiana; epitaph; the Yuhong clan;  State of Yu;  State of Yu Yang

An Interpretation to Four Groups of Terms in Dunhuang Literature

Zhao Jinglian

The article Chinese appears Abstract: The unearthed materials offers appropriate interpretation to such confusing Chinese
from page 072 to 079. terms included in Dunhuang literature as 朱履椀 (zhū lǚ wǎn in Chinese pinyin, the same below), 朱履
柒垒子 (zhū lǚ qī lěi zǐ), 铜沟桥 (tóng gōu qiáo), 白去 (bái qù), ( 夹 ) 缬绮 (jiá xié qǐ) , 綖 (yán) and
颜 (yán). Specifically, the character of 履 (lǚ) from 朱履椀 (zhū lǚ wǎn) and 朱履柒垒子 (zhū lǚ qī lěi
zǐ) means the same as 里 (lǐ). Either 朱里椀 (zhū lǚ wǎn) or 朱履柒垒子 (zhū lǚ qī lěi zǐ) is named for a
type of lacquerware dressed in black-outside and red-inside decoration. 铜讲桥 (tóng jiǎng gōu qiáo) is
a mistaken copy of 铜沟桥 (tóng gōu qiáo). 铜沟桥 ( tóng gōu qiáo) is equivalent to 铜钩桥 (tóng gōu
qiáo) named for a copper cramp used in mending crockery. 去 (qù) out of 白去 (bái qù) means the same
as 绮 (qǐ). 白绮 (bái qǐ) is a kind of silk fabric of ancient times. ( 夹 ) 缬绮 (jiá xié qǐ) is called for the
silk fabrics with dyeing ornaments over the woven patterns. The characters of 綖 and 颜 (both yán)
refers to the term of 綩綖 (wān yán) frequently appearing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s the definition of a
kind of high-quality silk fabrics from abroad.

160 Palace Museum Journal   No.5,2018 vol.19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