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2021 年第 4 期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No.

4 2021
第 61 卷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Vol. 61
(总 292 期) (SOCIAL SCIENCE EDITION) General No. 292

亦列、
合答、 蒙古史书中的三位金朝将领 *
豁孛格秃儿:

[美]艾骛德著,马晓林译

摘 《元朝秘史》第 251 节记载了三位金朝将领亦列、合答、豁孛格秃儿,波斯语史书也有类似的记载。


要:
以往学者勘定前二人为移剌蒲阿、完颜合达,但未考出第三人。综合全部史料,从蒙古文、波斯文的写形来看,
可以推知:合答在波斯语史书中的写形当为 Qadāy Wangšay,三人名的蒙古语形式当为 Ila、Qada、Qu Bögetür。
这些名字在契丹语、女真语中具有形态的演变。Qu Bögetür 可勘同为汉文史料中的纥石烈牙吾塔。联系契丹
语、女真语形态,可认为 Qu 即纥石烈的蒙古语形式,而 Bögetür(蒙古语,意为驼背)的词意对应了他与南宋作战
时所得的绰号“卢鼓椎”
(汉语俗语,意为曲脊)。
关键词:蒙古帝国;人名学;蒙金战争;元史
DOI:10. 13471/j. cnki. jsysusse. 2021. 04. 013

蒙古征金朝的史料之难读,在于《元朝秘史》
《圣武亲征录》
《世界征服者史》
《史集》
《金史》
《元史》等
书所载人名、专名很多难以勘同。蒙古文史料原文皆散佚,只能依靠其他语言文献构拟复原;诸书在流
传中文字舛讹颇多,必须校正,都给研究带来了困难。近期的研究越来越发现很多问题不只涉及中古蒙
古语、中古突厥语、汉语,更关乎方言以及一些迄今研究不足的语言,如契丹语、女真语等①。如果超越纯
粹汉语、蒙古语的视野,考虑有些词汇是从契丹语、女真语进入中古蒙古语或汉语的,那么很多疑难问题
就容易解决了。本文将考察三个案例。

一、文本与写形

我最近的一篇文章,勘定波斯史家拉施特(Rašīd al-Dīn)
《史集》所记窝阔台平金史事有两种蒙古语
史源。第一种是“史料 A”,叙事核心是金朝皇帝“阿勒坛汗”
(Altan Qa􀆳an)及其残余势力的内部矛盾。第
二种是“史料 T”,叙事核心是拖雷(Tolui)平金事迹、其死亡及其寡妻唆鲁禾帖尼别吉(Sorġaqtani Beki)的
事迹②。拉施特还利用了波斯史家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中关于蒙古征金的记载,志费尼的记载本身显
然源自另一种蒙古语史料。经过分析后,我认为,志费尼所用的这种蒙古语史料,后来编入史料 T,而史

* 收稿日期:2021—03—2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13—14 世纪欧洲文献中的蒙元史料译注与研究”
(20VJXG009)
作者简介:艾骛德(Christopher P. Atwood),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费城 19104)。
译者简介:马晓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 300350)。
感谢南开大学马晓林教授在翻译本文过程中作出的数处订正。
① 本文的女真语转写,大致遵循穆麟德(Paul Georg von Möllendorff)系统,但不使用 w、y 划分音节,而使用 ḥ、ġ 表示
后元音。
② 我又称史料 T 为 (Encomium of Tolui Khan),
“拖雷汗颂” 见 Christopher P. Atwood,
“Rashīd al-Dīn􀆳s Ghazanid Chron⁃
icle and Its Mongolian Sources”,In New Approaches to Ilkhanid History,ed. Timothy May,Dashdondug Bayarsaikhan,and
Christopher P. Atwood,Leiden:Brill,In Press,pp. 53-120(76-80).
13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4 期

料 T 后来编入《元睿宗实录》,后者是《元史·睿宗传》的史源;在这种史料编入史料 T 之后的某个时间点,
它也被《元朝秘史》所使用①。
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有这样一段记载:
“ 那些地方的汗——阿勒坛汗(Altun-Khan,即金朝皇帝
——引者),得到蒙古军来临的消息,派出他的两员大将 QDAY RNKW 和 QMR NKWDR 御敌。”②拉施特
《史集》引用这段文字时,将 QMR NKWDR 写作 QMR TKWDR,波斯文字母 N 变为 T,即识点从一点变为
两点③。波伊勒(John Andrew Boyle)英译此二书时,请教了柯立夫(F. W. Cleaves),将 QDAY 勘同为《秘
《金史》之合达;但他对 QMR NKWDR 的处理前后不一致,在《世界征服者史》英译本
史》之合答(Qada)、
中转写为 Qamar Neküder,在《史集》英译本中却作 Höbegedür④。后者显然改动了波斯文,但未作说明。
萨克斯顿(Wheeler Thackston)的《史集》英译本将此二人名写作 Qoda Rigo 和 Qobägädür⑤。Qoda 显然是
根据威妥玛拼音 Ho( )构拟的,又以 Rigo 对“芮国”
“合” (详见下文),对音拙劣,不足为训。第二个人名从
Neküder 到-bägädür 不难,字母 n 上面的点下移即为 b,而字母 k 和 g 是不明确的,而元音在波斯文中皆省
略了。但是在一个词里将后元音 qo 与前元音 g、ä、ü 并置,严重违背了蒙古语元音和谐律。不过,萨克斯
顿凑巧与正确读音接近。
《元朝秘史》第 251 节有一段对应的记载,但是出现了三个人名。蒙古文复原及译文如下:
Cinggis Qa 􀆳 an-i Tunggon Amasar-iyar bolba ke 􀆳 en Altan Qan medejü Ila Qada Qu-Bögetür ġurban-
a ceri 􀆳 üt mede 􀆳 üljü cerik böklejü Hula 􀆳 an Degelen-i manglailan jasaju Tunggon Amasar-i temecen daba 􀆳 a
bu daba􀆳ulutqun ke􀆳en Ila Qada Qu-Bögetür ġurban-i ceri􀆳üt qurduilan ile􀆳ejü􀆳üi.
阿勒坦汗闻知成吉思汗前来潼关,命亦列、合答、豁孛格秃儿三人统率军队守关,说:
“以红袄军
为先锋,固守潼关,勿使过岭!”就这样派亦列、合答、豁孛格秃儿三人率军疾驰前去。⑥
这与波斯文史书的叙述结构是相似的——阿勒坦汗派遣将军抵御蒙古军。
《元朝秘史》所记地点潼
关更具体。这是《元朝秘史》所用的史料 T 比志费尼所用的蒙古语史源有进步之处。史料 T 中也多出了
第三位将领亦列。而且在《元朝秘史》后文中,金军将领是亦列、合答二人,豁孛格秃儿不见了。
以往学者皆未能正确处理这三个人名,因为他们过于遵从《元朝秘史》的明初汉字音写(约 1395
年),而没有充分参校其他文献,也没有参考 17 世纪蒙古文史书罗桑丹津(Lubsang-Danzin)
《黄金史》
(Altan tobci)。 “ 豁孛格秃舌 儿”可还原为 Ile、Qada、Höbögetür。第一
“ 中 合荅”
《元朝秘史》明初音写“亦列”
个人名的回鹘体蒙古文 AILA,读音既可以是 Ile 也可以是 Ila⑦。明初人音写《秘史》时显然已不知其正确
读音,将其读作蒙古语词 ile(明显的、公开的)。然而 ile 并不用作人名。实际上,Ila 即契丹皇族姓氏移

① 见 Christopher P. Atwood,
“Pu􀆳a􀆳s Boast and Doqolqu􀆳s Death:Historiography of a Hidden Scandal in the Mongol Con⁃
quest of the Jin”,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Vol. 45,2015,pp. 246-251.
② Juvaynī,cAlā􀆳al-Dīn cAṭā Malik,Trans. John Andrew Boyle,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Conqueror,Cambridge:Har⁃
vard University Press,1958,p. 192. 有疑问的专名以大写拉丁字母换写,遵从波伊勒所用的波斯文换写系统。
③ Rashīd al-Dīn,trans. John Andrew Boyle. Successors of Genghis Kha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p. 35. 波斯文本,见 Rašīd ad-Dīn,Faẕlallāx,ed. A. A. Ali-Zade. Džāmi‘at-Tavārīx,vol. 2,part 1,Kritičeskii text.
Moskva:
“Nauka”,1980,p. 61。
④ Juvaynī/Boyle,p. 192 n. 5. Rašīd/Boyle,p. 35 n. 115.
⑤ Rashiduddin Fazlullah,trans. and ed. W. M. Thackston. Jami‘u􀆳t-Tawarikh:Compendium of Chronicles:A History
of the Mongol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1999,p. 314.
⑥ 《元朝秘史(校勘本)》续集卷 1,北京:中华书局,2012 年,第 12r-v 叶,第 345 页。Igor de Rachewiltz,In⁃
乌兰校勘:
dex to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1972,ll. 10111-10114(p. 147). Šarawyn Čoimaa,
“Mongolyn nuuc towčoon”;Luwsandanzany“Altan towč”exiin xaricuulsan sudalgaa. Ulaanbaatar:Mongolian National Univer⁃
sity and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ongol Studies,2002,§251(pp. 168-69)。
⑦ 大写拉丁字母换写,遵从亦邻真的换写系统。亦邻真:
《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第 629ff 页。
132
亦列、合答、豁孛格秃儿:蒙古史书中的三位金朝将领

剌。《圣武亲征录》此人名作“移剌蒲阿”①,契丹人,金朝将领,生平事迹清晰。 《秘史》的汉字音写显误。
第三个人名的问题不是在于译音,而在于文本传承。罗桑丹津《黄金史》中的文本与《元朝秘史》相
当接近,只是人名有差异,作 Ila、Qataġu、Bögetür②。Qataġu 是蒙古语常用形容词,义为“坚硬”。而合达
(Qada,Ḥada)作为著名的女真将领,其名在女真语、蒙古语中义为“山崖、山峰”,是毫无疑问的。因
此-ġu 原本并不是 Qada 名字的一部分③。
将 Qada 分离出去,就很容易调和《秘史》和《世界征服者史》的写形。第三个人名由 Qo/Qu 和 Bögetür
两部分组成。Qo/Qu 在波斯语中作 QW,后者容易讹写为 QMR,尤其是在蒙古时期的抄写者知道有个蒙
古语词 qamar(鼻子)的情况下。 《元朝秘史》音写原应作“ 中 豁孛格秃舌 儿”。前面的小“中”字标识刚性元
音,后来在文本流传中脱漏了。也有可能是“豁” “孛”之间原有空格,后来在传抄中不明显了,两部分连
在一起, “豁”就被跟着后面一起被理解为柔性元音 Hö-。蒙古文文献仍然传承了 QO,但后人不解其意,
便将其与前面的 Qada 连起来,成了 Qataġu。
将第三个人名分成两部分后,立刻就能发现后半部分是蒙古语。在现代蒙古语中,bögetür、bögtür
义为“弯曲的、驼背的”④。 《元朝秘史》描述一匹马时用到了这个词,音写为“孛戈秃儿” (bögötür),旁译“拱
脊” 。因此,Qo/Qu 是这位将领的姓或者名,而孛格秃儿是他的绰号。复原了蒙古文写形之后,我们便

能讨论此三人名的拼写了。

二、三位将领

下面我将逐一讨论这三人。前二人移剌蒲阿(契丹语 Ila Puwa)、完颜合达(女真语 Wongian Ḥada)


的事迹是很清楚的, 《金史》皆有传⑥。忽必烈潜藩时知此二人为金朝最后的将领⑦。 《圣武亲征录》记平金
史事时只记合答、移剌二人之名⑧。从 1229 年到 1232 年,此二人作为金朝最高将领,常常同时出现在文
献中⑨。
(一)亦列(Ila):移剌蒲阿
1. 其姓移剌
移剌(Ila)是契丹皇族姓氏的两种形式之一。另一种形式是耶律(契丹语 Yäruwud),此处不展开讨
论。
《元史》中载录了多种音译。移剌蒲阿本人的姓名就有两种音译:第一种是亦剌哈台,根据元代汉语
蒙古语译音规律,可复原为 Ilaqadai;第二种是亦来哈䚟,可复原为 Ilaiqadai⑩ 。这两种形式都可以拆分

①⑧ 《圣武亲征录(新校本)》,北京:中华书局,2020 年,第 326,326 页。


贾敬颜校注,陈晓伟整理:
② Čoimaa 2002,pp. 168-69(据 Lubsang-Danzin,Altan tobci,112r-v)。
③ 回鹘体蒙古文 t、d 不分。而 q、ġ 在 18 世纪末才用两点加以规范区分,此前如罗桑丹津《黄金史》中也不予区分。
④ Ferdinand D. Lessing,Mongolian-English Dictionary,Bloomington:Mongolia Society 1982,s. v. Bøgtyr,Bøgetyr
(pp. 126a,125a). Charles Bawden,Mongolian-English Dictionary,London:Kegan Paul International,1997,s. v. Бөгтөр
(p. 61a).
⑤ SHM §§95,205;栗林均:
《「元朝秘史」モンゴル語漢字音訳·傍訳漢語対照語彙》,仙台:东北大学,2009 年,第
84、85 页(bögötür、bökötür)。
⑥ 《金史》卷 112,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 2463—2470、2470—2474 页。
脱脱等:
⑦ 《元朝名臣事略》卷 13,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1 页。Hok-lam Chan,
苏天爵著,姚景安点校: “A Recipe to
Qubilai Qa􀆳an on Governance:The Case of Chang Te-hui and Li Chih”,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series 3,vol. 7,
no. 2,1997,pp. 257-283(273)。
⑨ 《金史》卷 17,第 381—385 页;卷 112,第 2467 页。Atwood 2015,pp. 239-278。
脱脱等:
⑩ 《元史》卷 120,北京:中华书局,1976 年,第 2963 页;卷 122,第 3015 页。
宋濂等:
13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4 期

为:Ila(i)+ qa(人名后缀)+ dai(阳性后缀)①。注意-a ~ -ai 之异在蒙古语中相当常见,但只出现在词尾


或词根之尾②。因此整个词的意思是姓移剌的男人。
姚景安《元史人名索引》将亦剌哈台、亦来哈䚟勘同,但没有指出这就是移剌蒲阿③。
《元史·朮赤台
传》载,朮赤台(Ĵürčedei)之子怯台(Ke􀆳etei)之子端真拔都儿(Dönǰin Ba􀆳atur)
“太宗时与亦剌哈台战,胜。
帝即以亦剌哈[台]妻赐之。”④《元史·昔儿吉思传》载,昔儿吉思“太宗时,从睿宗西征,师次京兆府,会亦
来哈䚟率诸部兵作乱,昔儿吉思挺身斫贼阵,下马搏战,贼众莫不披靡,俄失所乘马,步走至睿宗军中。
贼退,睿宗嘉其勤劳,妻以侍女唆火台”⑤。这两处记载的只能是蒙古军围攻凤翔府期间的华阴之战。
《金
史》记载,移剌蒲阿和完颜合达出潼关,解救凤翔府,遂有华阴之战。京兆府位于潼关和凤翔之间,围攻
凤翔时,肯定有一支蒙古军驻扎于此,防御潼关的金朝大军。这就是拖雷军,端真拔都儿、昔儿吉思皆在
其麾下。这两篇列传都使用了契丹人名的蒙古化形式,说明在那场战争中这种形式是通用的。这证明
Ila、Ilaqadai、Ilaiqadai 都源自同一个契丹姓,经过蒙古语的人名化(anthroponymic)、族名化(demonymic)
过程,成为了人名。
辽金史料中还有基于契丹语 Ila、Ilai、Ilaqa 的其他音译形式:1)Ila:金元时期的姓氏曳剌⑥,如《元史·
食货志》所载“曳剌中书兀图撒罕里”⑦,即移剌楚材,中书是他的职官。兀图撒罕里(Urtu-Saqal)是他的
蒙古语绰号,义为“长髯”。因此,曳剌是移剌的异译。2)Ilai:辽代人名夷列⑧。虽然我们不清楚其音为
Ile 或 Ilia 抑或类似 Iliä 的混合形式,但它肯定经历了从契丹语到中古蒙古语的 ia~ai 单元音化、颚音化以
及音位转换。3)Ilaqa:辽代人名夷腊葛、夷剌葛⑨。
关于移剌的词源,罗依果指出,这个词是一个常用名词,本义是“种马、低级官员(使臣、旗手、士

兵)”。他将此名联系到唐代安禄山的亲兵“曳落河”,其成员有突厥、契丹、奚、室韦等,按唐代读音可构
拟为 Yaila(k)ğa􀃊􀁉􀁓。这个词大概就是更早时期辽东慕容鲜卑首领的名字弈洛韓(*Yailaqan)、弈洛瓌
(*Yailaqai)􀃊􀁉􀁔 。蒙古语人名 Ilqa~Ilaqa、Ilaqan 无疑与其同源。最著名的当属王汗之子 Ilqa Senggüm,
《元
朝秘史》音写误作“你勒合” )􀃊􀁉􀁕,因为在不加点的蒙古文中 Ilqa 与 Nilqa 写形难以区分。
(Nilqa,义为“婴孩”

① 关于名词构词后缀-KA(∅~-i~-n),学界少有讨论。但它在 12 世纪仍很活跃。伯希和(Paul Pelliot,and Louis


Hambis,trans. and ed. ,Histoire des Campagnes de Gengis Khan:Cheng-wou ts􀆳in-tcheng lou,Leiden:E. J. Brill,1951,pp.
23,129)曾论及之,例证为含义不明的词根 čara-与 sö􀆳e-。但更清晰的例证是人名 Ca􀆳urqa、Ca􀆳urqai、Ca􀆳urqan,来自契丹
语、中古蒙古语词根 čawur~ča􀆳ur“战争、战士”;还有人名 Taġaiqa,来自突厥语 taġai“舅舅”。后缀-dAi 是阳性的,对应的阴
性 后 缀 是 - ǰin(Nicholas Poppe,Grammar of Written Mongolian,Wiesbaden:Otto Harrassowitz,1974,§125)。 见 Rašīd/
Thackston,pp. 44-45。它常与中性后缀-tai 混淆。
② Pelliot and Hambis 1951,pp. 23,129,252. Paul Pelliot,Notes on Marco Polo,Vol. 1,Paris:Adrien-Maison⁃
neuve,1959,31,136,220.
③ 《元史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13c 页。
姚景安:
④ 《元史》卷 120,第 2963 页。
宋濂等:
⑤ 《元史》卷 122,第 3015 页。
宋濂等:
⑥ 《金史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第 314c 页;姚景安:
崔文印: 《元史人名索引》,第 349b 页。
⑦ 《元史》卷 95,第 2438 页。
宋濂等:
⑧⑨ 《辽史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47b-c,47c 页。
曾贻芬、崔文印:
⑩ Igor de Rachewiltz,
“Some Remarks on the Khitan Clan Name Yeh-lü~I-la”,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9,
1974,pp. 191-198。但罗依果认为移剌、耶律是同一个词的不同音译。这显然是不对的,导致他的文章中出现了一些
混淆。
􀁓
􀁉
􀃊 W. South Coblin,A Compendium of Phonetics in Northwest Chinese,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No. 7,1994,§0230,0883,0019.
􀁔
􀁉
􀃊 《魏书》卷 101,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 2233、2234 页;卷 92,第 2060 页。
魏收:
􀁕
􀁉
􀃊 栗林均:
《「元朝秘史」モンゴル語漢字音訳·傍訳漢語対照語彙》,第 319 页。
134
亦列、合答、豁孛格秃儿:蒙古史书中的三位金朝将领

虽然早期的形式 Yailaqa 的第一音节已有发展①,但与移剌词义相吻合,所以罗依果将它们勘同无疑是正


确的 ② 。拉施特记载察兀儿罕(Ča􀆳urqan)绰号 Īlāğān(Ilaqan),而他实际上是一位使臣 ③ ,可以证实这一
词源。
2. 其名蒲阿
蒲阿之名,在《元史》中又作蒲瓦(Puwa)、蒲兀(Puwu)④。这些转写都体现出契丹语音 p-,这个音位
在女真语、中古蒙古语中都是没有的。
《元史·按扎儿传》记载了第四种音译“移剌不花”,与姚景安索引中
的其他形式不能勘同⑤。
“(蒙古大军)至钧州三峰山,金将完颜合达引兵十五万来战,俘其同佥移剌不花
等,悉诛之。”从事迹来看,这位移剌不花只能是移剌蒲阿。但众所周知,不花音译自蒙古语 buqa,义为
《元史·按扎儿传》的蒙古文史源肯定作 AILA BOQ-A,是 Puwa 的“蒙古化”形式。蒙古语中没有
“牤牛”。
p-,只能用 b-来表示。蒙古文的 Q 可以表示 q 或者 ġ,契丹语的-w-可以用中古蒙古语-ġ-表示。书写者
是用 BOQ-A 表示 Bu􀆳a 的读音,但这个写形也可以读作 buqa,因而被音译为不花。
契丹语 puwa 与中古蒙古语 buqa 的相似只是一种巧合。
《金史·国语解》释“蒲阿”为“山鸡”⑥。鉴于蒲
阿、蒲兀指的是一个人,我们认为 puwa~puwu 是同一个词的两种形式。契丹语词首的 p-,对应于女真语
f-、中古蒙古语 h-。虽然在蒙古语中没有同源词,但这两个形式在满语中都能找到。满语通常称山鸡为
ulḥûma,但 也 常 常 加 上 各 种 前 缀 ,其 中 之 一 是 fa ulḥûma,义 为“ 黑 松 鸡 ”。 其 他 加 前 缀 的 形 式 还 有
nilḥûma、salḥûma、šalḥûma、fulḥûma。显然,最后一个是由 fu + ulḥûma 构成的。我们推测前缀 fa、fu,分
别是契丹语 puwa、puwu 的女真语同源词。而 fa、fu 从女真语进入满语,构成了 fa ulḥûma 和 fulḥûma。
(二)合答(Ḥada):完颜合达
1. 其名字
合答的姓是完颜(女真语 Wongian,满语 Wanggiyan)⑦。他的名字的音译,
《金史》作合达、合打,
《元
史》作合达、哈达、合答⑧。所有这些音译都来自女真语 Ḥada 或蒙古语 Qada。女真语 Ḥada 即《金史》之
哈丹(Ḥadan),义为“山之上锐者”⑨ 。其同源词是蒙古语 qada(n) )以及满语 ḥada
(义为“岩、崖、峭壁”
( )⑩。
“峭壁、小山崖;岩顶;山峰”
因此 Ḥada~Qada 可能有 Ḥadan~Qadan 的形式。就完颜合达本人而言,文献中没有记录带有尾音-n
的形式,但波斯史家记载了尾音-i 的形式。志费尼所记 QDAY,即 Qadāy,此前一直被认为是误写􀃊􀁉􀁓 。但
正如上文所述 Ila~Ilai 的情况,蒙古语族中-A∅与-An 并存互换是常见的现象。在-A∅与-An 并存的时
候,Ai 也很可能存在,构成-Ø、-i、-n 一组。这是伯希和最先发现的,例证如 Čaraqa~Čaraqai~Čaraqan,

① 类似的现象,见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中 Imar(鄂毕河)作 Yamār。Maḥmūd al-Kāšğarī􀆳s Compendium of the


Turkic Dialects.
② 施姆内克提出的“Erlig Qa-”于音于义皆不合。Andrew Shimunek,Languages of Ancient Southern Mongolia and
North China,Wiesbaden:Harrassowitz,2017,pp. 201-202.
③ Rašid-ad-Din,trans. L. A. Xetagurov,ed. A. A. Semenov. Sbornik letopisej,Vol. I,part 1. Moscow:Academy of
Sciences Press,1952,p. 192. Rašid/Thackston,p. 108. Rašīd ad-Dīn,Faẕlallāx,ed. A. A. Romaskevič,A. A. Xetagu⁃
rov,A. A. Ali-Zade. Džāmi
‘at-Tavārīx,vol. 1,part 1,Kritičeskii text. Moskva:
“Nauka,”1968,p. 545.
④ 《元史人名索引》,第 175c 页。
姚景安:
⑤ 《元史》卷 122,第 3007 页;姚景安:
宋濂等: 《元史人名索引》,第 175b 页。
⑥⑨ 《金史·金国语解》,第 2896,2895 页。
脱脱等:
⑦ 关于 Wongian,见金启孮:
《女真文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年,第 12、86、132、263 页。其中古蒙古语形式
*Wongion 在拉施特《史集》中讹为*Yūnkyūn。关于此问题,我拟另文探讨。
⑧ 《金史人名索引》,第 203 页;姚景安:
崔文印: 《元史人名索引》,第 184 页。
⑩ Jerry Norman,A Comprehensive Manchu-English Dictionary,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13,s. v.
hada(p. 159).
􀁓
􀁉
􀃊 拉施特《史集》显然逐个字母抄自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J̌uvaynī/Boyle,p. 192,n. 5.
135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4 期

Sö􀆳eke~Sö􀆳ekei~Sö􀆳ekei,Alta~Altai~Altan,Qita~Qitai~Qitan①。因此,Qada~Qadai~Qadan 应该是同一个名
字的三种形式。在满语中,确实有人名 Ḥada 与 Ḥadai,尽管 Ḥadan 未见记载②。
2. 其称号
志费尼用波斯文记载合答的称号为 RNKW,拉施特从之。正如 Qamar Nekūder 之名所示,志费尼原
文已有讹误。波伊勒建议将 RNKW 校改为 SNKM,读作 seng􀆳üm(将军)。但是词首字母 R 与其他字母是
分写的,不太可能是字母 S 之讹。萨克斯顿读作 Rigo,以对应合达的封号“芮国公”③。但这不能成立:第
“ 芮”在中古蒙古语中作 šui
一,金朝芮国公不止一人;第二,在非汉语文献中,这种称号极为罕见;第三,
而非 rui。波斯文在转写汉语、女真语、蒙古语时,词首不可能出现字母 R,因此我认为,R 很可能是字母
W(vāv)之讹。
《金史》指称合达的职衔时,最常用的是元帅、帅臣,另外常用的是平章,只有一次称他为行省。元朝
文献最常称他为“将”,其次是“帅”。平章,女真语作 finǰan,蒙古语作 bingǰang,与 RNKW 相差很远。元
《史集》所转写的回鹘体蒙古文写形当为 yongšai~ĵongšai、wangšai、wanšai④。志费尼省略了元音,那么
帅,
Wangšay 应转写为波斯文 WNKŠY。后者容易讹为 WNKW。总之,志费尼的 QDAY RNKW 原来应作
*QDAY WNKŠY,即译写回鹘体蒙古语 Qadai Wangšay(合答元帅)。
(三)豁孛格秃儿(Qu Bögetür):纥石烈牙吾塔
Qu Bögetür 的勘同不容易。在合答、蒲阿之下有完颜草火讹可、纥石烈牙吾塔、完颜陈和尚等几位
《秘史》先记载了豁孛格秃儿,后来不提他,说明他在 1229—1330 年金朝的胜仗中是主要角色,但
将领。
没参加 1231—1232 年的潼关之战、三峰山之战。陈和尚在三峰山英勇赴死,如果他足够重要,不可能不
见于蒙古文史料,所以陈和尚可以排除。从史实角度,备选项限定于完颜草火讹可、纥石烈牙吾塔。如
果其中一人是驼背,那么就很容易勘同了,但史料中似乎没有直接的记载。我们需要从他的名号入手。
1. 豁(Qu)、纥石烈
牙吾塔的姓是纥石烈。契丹语、女真语研究显示这个姓由纥、石烈两部分组成。纥的词义不明,石
烈是一个常用词,指一个行政层级。吴英喆的研究显示,石烈可与契丹语 šire(契丹小字§§028,235,
348)勘同⑤。
《辽史·百官志》记载⑥,
“ 斡鲁朵” (ñowur)之下皆有石烈(šire)⑦。石烈之下又分
(ordo)或“部”
为更小的单位“瓦里”
(war)或“弥里” (mir/*meiri)⑧。
“抹里”

① Pelliot and Hambis 1951,pp. 23,129,252. Paul Pelliot 1959,pp. 31,136,220.


② Giovanni Stary,A Dictionary of Manchu Names:A Name-Index to the Manchu Version of the“Complete Genealogies of
the Manchu Clans and Families of the Eight Banners”,Weisbaden:Harrassowitz 2000,s. vv. Hada,Hadai(pp. 169a-b).
③ 《金史》卷 112,第 2467 页。
脱脱等:
④ 在拉施特《史集·成吉思汗纪》中,这三种形式所指的人物如下:1)yongšai~ĵongšai:高琪、留哥、李英;2)wangšai:
乌也儿(Üyer)、秃花(Tuġan);3)wanšai:乌也儿、秃花。
⑤ 契丹字形见 Shimunek 2017,pp. 425-440,441-444;Wu Yingzhe and Juha Janhunen,New Materials on the Khitan
Small Script :A Critical Edition of Xiao Dilu and Yelü Xiangwen,Folkestone,Kent:Global Oriental,2010,pp. 259-272;
Daniel Kane,The Kitan Language and Script,Leiden:Brill,2009,pp. 301-305,index,and 35-81。
⑥ 《辽史》卷 31,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 362—370 页;卷 33,第 384—389 页;卷 46,第 723—726 页。
脱脱等:
⑦ Ñowur 契丹小字作 222(~251)、090(~252~377~138)、97。见 Kane(2009,§3. 223,cf. §3. 024);Wu Yingzhe,
“A
Study of the Tribal Name Diela in the Khitan Small Script”,In Tanguty v Central􀆳noj Azii:Sbornik statej v čest􀆳 80 letija professso⁃
ra E. I. Kyčanova,ed. I. F. Popova,Moscow:Oriental Literature. 2012,pp. 454-460。不同的字形表示的是 ñowur、ñuwur、
nowur(见 Kane 2009 §§2. 138,2. 377)。这个词就是满族的显赫部落钮祜禄(Niohuru)的词源。Stary 2000,s. v. Niohuru,
p. 596。
⑧ 关于瓦里,见 Christopher P. Atwood,
“Some Early Inner Asian Terms Related to the Imperial Family and the Comita⁃
tus”,Central Asiatic Journal 56,2012/3,pp. 53-57。Mir 契丹小字作 133,235。我认为 mir(弥里)是*meiri(抹里)的音变,
其词根是 mei-,与满语 meiren(mei+re)
(肩、边)以及 meilembi(mei+le+mbi)
(切除、剖开)是平行词。
136
亦列、合答、豁孛格秃儿:蒙古史书中的三位金朝将领

因此,用契丹的方式来说,纥石烈是一个具体的石烈(分部)的名称,意思是一个叫作纥的分部。关
键问题是纥的读音。这个字除用于译音外很少见①,最常见的是唐代音译回纥(Huyġur),纥字反映了唐
代的入声。
契丹语资料反映出纥用于音译后元音 qu。 《辽史·营卫志》记载,耶鲁盌(Yäruwun)斡鲁朵下属的十
抹里之一是纥斯直②。纥斯直可以勘同为突厥语 quščï,义为“鹰人”③,旁证是其他斡鲁朵位下多次出现
“稍瓦直”“稍瓦只”,即契丹语 šawačï,义为“鹰人”。语音 š > s 的转变,是远东突厥语方言的特点④。纥字
在契丹、奚人名中各出现了一次:纥石保、搭纥。此二人名完全可以对应满语人名 Ḥûsiboo、Daḥû⑤。这
反映出契丹时期的纥读音是 Qu-。总之,辽代纥石烈应为*Qu-Šire。
但是,纥石烈在女真语中的读音是 He-Širie⑥。对应“纥”的女真字(496)频繁地用作前元音词的前
缀,因此,从元音和谐的角度看 He 是前元音。除此之外,这个女真字显然只用于汉语借词 hē(来自汉语
动词“刻”)⑦。后来在明代,它更频繁地见于其他词汇中,而且不是汉语借词⑧,发音与现代汉语官话 hé
相合。
虽然纥石烈无疑是女真姓,但我相信它更像是契丹语形式。就像大多数女真姓一样,纥石烈在辽代
契丹统治下的女真人中已经出现。而且“石烈”来自契丹语,除了纥石烈这一姓之外不见于女真语中。
元代汉语“纥”的读音是 ğu 或 hu⑨;现代官话 hé 的发音尚未出现。女真姓 He-Širie 的第一音节 he-相对于
契丹语形式 qu-,第三音节-rie 相对于契丹语形式-re,都产生了音变。类似的音变例子,如 čenhu(千
户)⑩。金末牙吾塔的姓也被写成“克石烈”􀃊􀁉􀁓,也说明了音变。无论是受汉语影响还是女真语自身发展的

① Edwin G. Pulleyblank,Lexicon of Reconstructed Pronunciation in Early Middle Chinese ,Late Middle Chinese,and
Early Mandarin,Vancouver:UBC Press,1991,s. v. hé 纥(p. 122).
② 《辽史》卷 31,第 364 页。
脱脱等:
③ Drevnetjurkskij slovar􀆳,ed. V. M. Nadeljaev,D. M. Nasilov,E. R. Tenišev,and A. M. Ščerbak. Leningrad:Nauka,
1969,p. 471a.
④ Christopher P. Atwood,
“Middle Turkic Dialects as Seen in Chinese Transcriptions from the Mongol Yuan Era”,In
Philology of the Steppes:Essays in Mongolic,Turkic,and Tungusic Studies,ed. Ákos Bertalan Apatóczky and Christopher P.
Atwood,Leiden:Brill,2018,pp. 16-27.
⑤ 《辽史》卷 70,第 1182 页;卷 85,第 1314 页。参 Stary 2000,s. v. Husiboo(p. 200a),s. v. Dahū(p.
见脱脱等:
82b)。关于满语人名作为契丹语词汇库的重要性,见 Christopher P. Atwood,
“Looking for Words in All the Wrong Places:
Using Stary􀆳s Dictionary of Manchu Names to Shed Light on the Vocabulary of the First Inner Asian Linguistic Exchange”,Pa⁃
per,Manchu Studies Conference,University of Michigan,May 7,Ann Arbor,2016。
⑥ 女真字 496、556、610,见金光平、金启孮:
《女真语言文字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年,第 308 页;金启孮:
《女真文辞典》,第 138、192 页;Gisaburo N. Kiyose,A Study of the Jurchen Language and Script:Reconstruction and Decipher⁃
ment,Kyoto:Hōritsubunka-sha,1977,pp. 62-94。
⑦ 《女真文辞典》,第 138 页;金光平、金启孮:
金启孮: 《女真语言文字研究》,第 283 页。
⑧ 例如:heki“堤” 《女真文辞典》,第 138 页;Kiyose 1977,p. 100);heke“ 西瓜”
(金启孮: (金启孮:
《女真文辞典》,第
138 页;Kiyose 1977,p. 104;参 Daniel Kane,The Sino-Jurchen Vocabulary of the Bureau of Interpreters,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1989,p. 205);hetun“ 横” 《女真文辞典》,第 138 页;Kiyose 1977,p. 131);helun“ 黑龙江”
(金启孮: (金启孮:
《女真文辞典》,第 139 页;Kiyose 1977,p. 164)。
⑨ 八思巴字作 Xu,柯蔚南释为 γu 或 ğu(W. South Coblin,A Handbook of 'Phags-pa Chinese,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7,p. 130)。虽然这个字不见于《中原音韵》,但其同音字作[xu]。见杨耐思:
《中原音韵音系》,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第 104 页。
⑩ 《女真文辞典》,第 112、131 页。这种音变亦见于马可·波罗所记 cenchu(千户),接近于现代汉语官话
金启孮:
[ʨ iɛn]。而在 14 世纪北京附近的回鹘体蒙古文音写用 s 而非 č,说明千的读音仍是[ʦh]。
h

􀁓
􀁉
􀃊 元好问: 《元好问文编年校注》卷 6,北京:中
《通奉大夫钧州刺史行尚书省参议张君神道碑铭并引》,狄宝心校注:
华书局,2012 年,第 1256 页;脱脱等:
《金史》卷 119,第 2596 页。
137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 4 期

结果,He-Širie 是*Qu-Šire 的音变。


总之,牙吾塔的姓纥石烈(*Qu-Šire)与豁孛格秃儿的第一部分 Qo/Qu 相契合。回鹘体蒙古文 Qo/Qu
写形相同,虽然《元朝秘史》的明初译者将其读作“豁”,但也可能读作 Qu。在蒙元时期,契丹语尚未消
亡,蒙古人在使用契丹语 Qu-Šire 时,省去 Šire(部),简称为 Qu,并不令人奇怪。
2. 牙吾塔、孛格秃儿、卢鼓椎
在金代文献中,牙吾塔(Yawuta)又译牙吾答、牙古塔、牙古太①。 《金史·国语解》释牙吾塔为“疡疮”②。
其满语同源词应是 yoo(在满语正字法中,oo 代表双元音 au)。塔、答(-ta)是分配性复数后缀(例如满语
aḥûn“ 哥哥”,aḥûta“ 哥哥们” )。古、吾的歧异,说明更早时期的音节-aġu-脱落了中间辅音而成为 au、
awu。女真语、蒙古语都有这种脱落中间辅音的倾向。其他的例子如 begile(勃极烈)> beile(贝勒);
digu- > diu-(来);jugu > juu(路)。元代音译牙吾塔之名为牙兀䚟③,也能证实这种倾向。此名在回鹘体
蒙古文中肯定写作 IAQODAI,读作 Ya􀆳udai 或 Yaġudai④。
纥石烈牙吾塔姓名的字面意思是纥部落的一个有疡疮的人。这与豁孛格秃儿(Qu Bögetür)的驼背
之义不完全吻合。但从史实来看,牙吾塔很可能就是蒙古语史料 T、 《世界征服者史》 《史集》《元朝秘史》
中的豁孛格秃儿。牙吾塔与完颜合达、移剌蒲阿、完颜草火讹可、完颜陈和尚率军在庆阳府取得金朝的
最后一场胜利,大败蒙将朵豁勒忽(Doqolqu),以致窝阔台为之震动,御驾亲征⑤。幸运的是,宋、金史料
皆记载,牙吾塔在淮泗与南宋交战时,有“卢鼓椎” “ 卢鼓槌”的绰号⑥。 金朝史料释此绰号为“好用鼓椎
击人”⑦,但无法解释“卢”字的含义。金、元史料又称他为“卢国瑞”⑧,看起来像是汉名,然而纥石烈对应
的汉姓是高,而且《金史·牙吾塔传》开篇记载他“一名志”更可能是他的汉名。实际上,牙吾塔的绰号来
自汉语俗语,因为当时用字不固定而出现了不同的写法。 “卢鼓”应该来自“瘘痀”, 《广韵》(1008 年成书)
释“瘘痀”为“曲脊”⑨。今之俗语“罗锅”,亦源自“瘘痀”。 “罗锅”一词最早在元末才出现,作为非汉人的人
名 ⑩ 。因此,宋元时期这一俗语词用字不固定, “ 卢鼓”是 13 世纪初的一种写法。中古“椎” “ 槌”同音
(ɖjwi),且与“瑞” (dʑjwe)音近。此处之“椎”当指脊骨。总之,牙吾塔的汉语绰号“卢鼓椎”与蒙古语
Bögetür 的驼背之义是完全一致的。

【责任编辑:李青果;责任校对:李青果,张慕华】

① 《金史》卷 111,第 2456—2460 页;刘祁著,崔文印点校:


脱脱等: 《归潜志》卷 6,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第 64 页
(参 Hok-lam Chan,The Historiography of the Chin Dynasty:Three Studies,Wiesbaden:Franz Steiner,1970,p. 154);崔文
《金史人名索引》,第 137 页。元好问:
印: 《元好问文编年校注》卷 5,第 562 页。
《内翰冯公神道碑铭》,
② 《金史·金国语解》,第 2894 页。
脱脱等:
③ 《元史》卷 199,第 4476 页。脱脱等:
宋濂等: 《金史》卷 111,第 2460 页。
“‘塔’亦作‘太’,亦曰‘牙忽带’,盖女真语,
无正字也。“
”䚟”
“太”
“带”是元人将女真语复数后缀-ta 重释为蒙古语阳性部族后缀-dai。
④ 刘祁所记“牙虎带”
(《归潜志》卷 5,第 51 页;卷 6,第 61、64 页)可能来自蒙古语形式,或者反映了女真语、满语将
原始的 ġ 读作 ḥ 的例子(例如满语 Barḥu、Daḥur 的原始形式是 Barġu、Daġur)。
⑤ 关于这场战役,参 Atwood 2015,pp. 263-66。
⑥ 《宋史》卷 419,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2561 页;卷 476,第 13823 页;卷 477,第 13838—13839 页。感
脱脱等:
谢马晓林教授提示牙吾塔的汉语绰号。
⑦ 《金史》卷 111,第 2460 页;刘祁:
脱脱等: 《归潜志》卷 6,第 65 页。
⑧ 元好问: 《元好问文编年校注》卷 5,第 1256 页;王恽:
《通奉大夫钧州刺史行尚书省参议张君神道碑铭》,狄宝心:
《王恽全集汇校》卷 29,北京:中华书局,2013 年,第 1429 页。
《题张季云先生山庄图》,杨亮、钟彦飞点校:
⑨ 《广韵校本》卷 1,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第 79 页。
周祖谟:
⑩ 《元史》卷 192,第 4365 页;蔡美彪:
宋濂等: 《元代白话碑集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年,第 82、108 页。
13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