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2

重庆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广州地区光储充新能源
充电站的初步设计

院 (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电自升 2014-01

学生姓名 赵 松 学号 2016520087

指导教师 苑尚尊/魏钢 职称 教授/正高级工程师

评阅教师 马 伟 职称 讲师

2018 年 06 月 02 日
注 意 事 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 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 1 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
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 1.2 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
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
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
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 A4 单面打印,论文 50 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其它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
的设计(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设计(论文)中引用他(她)人的文
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
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重庆科技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其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设计(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
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

年 月 日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摘 要

摘 要

本课题主要是先对广州的风、光、地热、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供给、分配、发电
情况进行分析,并设计一座采用光伏、市电、储能混合供电的新能源充电站。本课题
主要讲述了整个充电站的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以及电气部分设计内容和充电站
的大体布局的全过程,通过分析充电站的运行方式,及当白天有光照时,由光伏系统
发电,供给充电桩,多余部分优先给蓄电池充电,电池充满后,再供给站内用电负载
使用(如办公照明、充电桩设备等),市电作为补充能源;晚上由市电给蓄电池充电,
由市电给充电机供电。详细的叙述了基于光储充新能源充电站设计过程,本次设计只
针对充电站系统方案作初步设计。

关键词:光伏充电站 新能源 储能系统 供配电 充电桩

I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opic is mainly to the wind, in Guangzhou first light of primary energy, geothermal,
gas supply, distribution, and analyses the effect of power generation, and design a new power
is supplied by Photo Voltaic grid, energy storage hybrid energy charging stations. This topic
mainly tells the story of the charging station of Photo 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storage system, and electrical part of the design content 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general
layout of charging st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mode of charging station, and
when the day light, electricity by the Photo Voltaic system, supply charging pile, spare part
priority for battery charging, the battery, then supply station electricity load using equipment
(e.g., office lighting, charging pile, etc.), the grid as a supplementary energy; In the evening,
the battery is charged by the municipal power supply to the charger. The design process of
new energy charging station based on optical storage is described in detail. This design is only
for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charging station system.

Keywords: Photo Voltaic charging station;New energy;Energy storage;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Charging pile;

II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目 录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目 录..................................................................................................................................III
1绪 论.................................................................................................................................1
1.1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1
1.2 光储充充电站现状...................................................................................................1
1.3 广州地区光伏资源及充电站现状分析...................................................................2
1.4 本文研究内容...........................................................................................................3
2 充电站容量及其设备选型.................................................................................................5
2.1 系统方案说明...........................................................................................................5
2.2 车棚顶光伏电池组方阵...........................................................................................6
2.3 光伏逆变器的选型...................................................................................................7
2.4 储能电池容量与选型...............................................................................................8
2.5 充电桩的容量及其选型...........................................................................................9
3 充电站供配电设计...........................................................................................................11
3.1 配电系统方案.........................................................................................................11
3.2 变压器的选择.........................................................................................................11
3.3 开关设备的选择.....................................................................................................12
3.4 并网供配电主接线.................................................................................................18
3.5 导线的选择.............................................................................................................18
3.6 供配电继电保护.....................................................................................................19
3.7 充电站的布局.........................................................................................................21
结 论..................................................................................................................................22
参考文献..............................................................................................................................23
致 谢..................................................................................................................................24
附录 1 充电站供配电主接线图 1.......................................................................................25
附录 2 充电站供配电主接线图 2.......................................................................................26
附录 3 充电站布局图..........................................................................................................27

III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绪 论

1绪 论

1.1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日益严峻的全球能源危机,我们国家作为能源资源消耗的大国,通过发展新
能源与储能产业来代替和节约能源消已经耗刻不容缓。而在电动汽车行业,充电站的
光储充一体化已经成为了拯救汽车充电的“及时雨”,光储充简单的来说就是“光伏
发电+储电+充电桩充电”,在太阳能光伏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的背景下,现在的光伏汽
车充电产业蒸蒸日上,逐步形成了中国储能充电领域行业新的方向[1]。
在我们国家,“十三五”规划里,已经编入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太阳
能光伏发电和储能技术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可以得出,国家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优惠
政策的实行推进了光储充市场的成长,不容置疑的是,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
消费市场,但是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还是标准不一,从而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发展和
加速布局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了一个发展的中心的问题。大力发展光伏充电站有
利于加大能源的转换效率,减小能源损耗,既节约了能源又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随
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开始加大提倡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其中汽
车尾气排放就是重点之一,加大提倡使用新能源电动汽车,有利于治理这一问题;因
此,电动汽车的基础充电措施就变得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广州地区作为全国重要中心
城市,更应该做出表率,作示范带头作用 [2]。对于集光伏发电与储电于一体的充电站,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能源上的自给自足,相对于传统充电站,减轻了对电网的依赖。

1.2 光储充充电站现状
截止到 2017 年底,国外发达国家都已经开始建设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但主要还是以充电桩为主,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充电站设施。
在美国圣地亚哥国际机场的太阳能遮蔽停车场是第一个光伏发电站,这个发电站
完全是由美国人发明和设计,其实现了全自动的特征,而且可以自由的移动,不需要
设计基坑,而且建设的过程中也不需要审批,也不需要结合电网,其光伏发电量非常
大,而且能及时的储存到装置中。
在我国,电动车的大量使用是在最近几年,发展的时间并不是特别久,并且技术
积累也不是特别的完善。因此,在建设光伏发电站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存在规模
比较小的问题,在市场上,占据主导位置的还是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汽车。电动汽车
在一线城市投入小量使用,致使充电站的规模都不大。
近几年来,国际上能源资源非常的紧张,加上传统能源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大
量向节能汽车的转化非常的必要。最近,我国在节能环保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各类新能源也在不断的研发,小型电动车实现了普及。预计到 2020 年,我国的新能源
1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绪 论

汽车会非常的普及,各家各户几乎都可以使用新能源汽车,使其在交通工具中成为主
导。所以,快速发展的电动汽车也促成了充电桩以及充电站等基础配套设施产业的成
长。这些年来,我国的充电站与充电桩数量在逐步的提高,实现了弯道超车式的发展,
充电站的建设为电动汽车的投用工作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综合来看全国的情况,充
电站的建设力度 还有待提高,在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最主
要的原因在于电动汽车的数量比较少,充电站建设的过程中成本比较高,因此,在建
设了充电站中,资金的回笼需要大量的时间,这就导致了我国充电站发展比较慢。面
对能源和环保问题,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是今后汽车发展的主要的方向,我国新能源汽
车正在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各类混合动力轿车和小型电动车的形式。
广州地区 2017 年 12 月份公布消息可知,广东地区将在 2017 年底开始投资 460 亿
元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3]。其中包括广州市预计将在 2019 年前建设完成,
到时候广州主城区 1.5 公里内就会有充电桩使用,具体为 80 个左右的汽车充电站,
35000 个左右的充电桩[4]。2017 年开始,各大汽车公司也相继加大投入研发电动汽车 专
利技术,加上广州政府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扶持,因此,电动汽车获得了非常高的热度。
然而,截至到现在,广州地区基础充电设施网络还有很多不足,有不小提高空间。
就现在而言,充电站的未来发展,大体方向是新能源一体化充电站,它可以有效
提高能源之间的转换效率,并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使充电站的电能来源一定程度
的自给自足,不仅能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大的保
证充电质量和可靠性。
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储能技术的渐渐发展,为以光储充为一体化充电站的实现
有了技术上的前提。利用光伏发电为充电站电能的来源提供了关键性作用,基于传统
的充电站只能保持电网输送的电能才能正常运行,并且没有储能装置,对于电网的依
赖性太强。最新的光储充实现了充电站的发电、储能为一体,多样的供电储电保证了
充电站运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3 广州地区光伏资源及充电站现状分析
广州地区的日照时间较长,历年的年平均日照时数都超过 1800 小时以上,太阳能
资源比较丰富,而且由于室外温度相对室内较高,所以温位质量很好,这就为大力发
展光伏太阳能发电这种可再生新能源提供了非常好的外部条件。广州地区的城市整体
经济实力较强,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因此企业和居民对能源的价格承受能力相对比
其他地区较高,对发展和使用成本相对较高的优质清洁能源提供了非常好的外部条件。
从图 1.1 可以得出,广州各地区的太阳总辐射年变化趋势具有双峰型和单峰型两种,单
峰型太阳总辐射以 7 月份最强,2 月份最弱,全省除雷州半岛的徐闻和雷州以外,全省
其他地区都是这种类型的表现 [13]。这主要是由于广州地区 6 月份正处于前讯期后期,
阴雨天较多,日照较少,虽然 6 月份天文总辐射最大,但受阴雨天气的影响,总辐射
2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1绪 论

700 量受到削 减,7 月份正

600 处于夏季风最盛行时期,
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广
500
徐州 东,多晴好天气,天文
400
广州 总辐射也仅次于 6 月份
300 汕头
因此,太阳总辐射最大
韶关
200 [15]
。 2 月 份的 广州 地区
100 处于季节交换时期,这
0 是冷空气从北方向南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来,而广州由于位处海
洋边缘,有海洋暖气流,并且呈向北的方向,当二者相向并且相遇的时候,导致广州地
区的 2 月份出现雨天和阴天的机率,北部地区达 60%~100%,中部地区达 35%~
65%,东部地区
图 1.1 广州地区光伏资源

达 25%-45%,西南地区也有 15%左右。出现阴雨天气时,云层相对较厚、低云较多、
日照小时数一般小于 2.5 小时。因此,虽然太阳能光伏总辐射以 12 月份最低,这是由
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太阳高度相对较低形成的[13]。
太阳能是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新型能源,具有清洁性、永久性和灵活性等三大
优点[16]。太阳能光伏发电相比传统能源更灵活性的原因在于,阵列可以分开组合,以
上优点是传统能源无法提供的。截止 2017 年底,广州地区电动汽车充电以充电桩为主
的现状还是没有变化,以发电、储电、充电为一体的充电站几乎没有,具体的主要情
况如下:以广州地区可查的 510 个完全公众可用的充电站或充电桩为依据,广州市充
电站每 18 平方公里设一座,意味着一个充电站大概需要对方圆 2.5 公里的地区服务,
由此可见,广州地区充电站密度不是特别理想。

1.4 本文研究内容
通过文献及相关资料的查找,对广州的风、光、地热、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供给、
分配、发电情况进行分析。设计一座采用光伏、电网、储能混合供电的新能源充电站。
白天有光照时,由光伏系统发电,供给充电桩,多余部分优先给储能系统充电,电池
充满后,再供给厂内用电负载使用,电网作为补充能源;夜间由电网并网给储能系统
与充电桩供电。

3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 充电站容量及其设备选型

2 充电站容量及其设备选型

2.1 系统方案说明
本系统方案基于广州地区设计,储能系统容量建设 30kWH、储能 PCS 拟采用
250kW 功率等级、车棚光伏容量拟计划建设 56kW 功率等级(2*28kW)、停车场安装
直流充电桩 60kW2 台、7kW 交流充电桩 5 台。
光储充系统方案中,储能系统与光伏发电是核心。储能系统具备并网运行模式及
离网运行模式,可实现无功电压控制、调频控制、调峰控制、离网应急供电等运行功
能。
系统特点:双向变流,可接受上级指令进行并离网切换;
系统具有多种保护措施,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配有监控系统,实行全数字化控制,可以查看储能装置变流和光伏逆变的运行状
态等信息,且具有诊断、复位功能,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全自动化运行。
本微网项目实际行动中,还需搭建一套能量管理监控系统(EMS),底层设备:储
能变流器,光伏逆变器,电池管理系统(BMS)、充电桩同时可接入监控系统。
系统整体结构与效果如图 2.1 所示、2.2 所示。

图 2.1 系统整体结构图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 充电站容量及其设备选型

图 2.2 充电站设计效果图

2.2 车棚顶光伏电池组方阵
1 光伏电池板的材质
最常用的光伏发电组件分为聚光型光伏组件、薄膜光伏组件和硅光伏组件等类型。
经过分析,在本设计选择硅光伏组件较为经济适用。
2 太阳能电池板的容量计算与选型
根据设计要求,本系统方案为并网系统,白天 56kW 的光伏优先给负载供电(经
过 2 台 28kW 组串式逆变器),余量给 30kWH 的储能系统充电,晚上由储能系统和电
网共同给负载供电。
本 充 电 站 , 组 件 采 用 单 块 270WP 的 多 晶 硅 组 件 204 块 ( 实 际 总 容 量 为
55.08kW),阵列排布按照 17 串 12 并设计,每 6 路接入一台组串式光伏逆变器。
选择的 270WP 光伏组件的技术参数如表 2.1 所示。

表 2.1 光伏组件型号及其参数
太阳能光伏组件型号 SYE270P6-72
1 厂家 湖南兴业太阳能
2 太阳能电池种类 多晶硅
3 最大功率 270W
4 开路电压 44V
5 最大功率点工作电压 35.5V
6 短路电流 8.14A
7 工作电流 7.61A
8 外型尺寸 1957×992×50㎜
9 重量 16Kg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 充电站容量及其设备选型

组件的排列方式如图 2.3 所示。

图 2.3 光伏组件排列方式

2.3 光伏逆变器的选型
在大多场合,实际使用中一般需要 AC220V、AC380V 等交流电源,由于光伏发电
产生的是直流电源,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采用光伏逆变器,常用的光伏并网功用的逆
变器按分类可分为大功率集中型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两种,本设计采用组串式逆变
器可以实现设计要求。
根据车棚发电的建筑特点,设计要求光伏组机装机容量为 56KW,故配套的光伏逆
变器的容量为 2 台 28KW 可满足设计要求,其具体参数如表 2.2 所示。

表 2.2 逆变器型号及其参数
逆变器型号 GROWATT30000UE
1 厂家 深圳古瑞瓦特
2 功率 30kW
3 输入电压范围 200V-1000V
4 输出电压 230V/400V,3W+N+PE
5 尺寸(宽/高/厚) 470/754/270mm
6 重量 48kg
7 台数 2台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 充电站容量及其设备选型

图 2.4 逆变器外型图

根据储能系统容量大小为 30kWh,设计两组储能电池组容量为 2×15kWh,每一组配


套一台逆变器,两组并联并接到 400V 的母线上。这里选择的逆变器参数型号与上光伏
阵列相同,并且选择 2 台。

2.4 储能电池容量与选型
由于 2×15kWh 的储能电池连接在逆变器上,在由逆变器连接在母线上,所以系统
工作电压为 380V,储能系统的总容量建设为 30kWh,储能用蓄电池选择外型与参数如
图 2.5 与表 2.3 所示。

表 2.3 储能电池型号及其参数
储能蓄电池GFM −3000
1 厂家 天能电池
2 标准电压(V) 2
3 标称容量(10Ah) 3000
4 外型尺寸(mm) 712×353×340
5 重量(kg) 212
6 化学类型 铅酸蓄电池
图 2.5 储能电池外型图

蓄电池组总块数=100×5=500 (块)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一组储能电池共需要 2V/3000Ah 蓄电池 500 块构成蓄电池组,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 充电站容量及其设备选型

其中每 100 块串联后,再 5 串并联。


一组电池的组合方式如图 2.6 所示。

图 2.6 储能电池布局图

2.5 充电桩的容量及其选型
本方案的设计要求为 60kW 直流充电桩 2 台、7kW 交流充电桩 5 台设计,并且充电
桩母线输入电压为 AC380V,因此交直流充电桩的选型如下。
60kW 直流充电桩产品外型与参数如图 2.7,表 2.4 所示。

表 2.4 充电桩型号及其参数
直流充电桩型号EVSED 60
1 厂家 深圳佳美能科技
2 产品规格 60 KW及以下容量
3 输入电压 AC 380V
4 输出电压 DC 200−500 V / DC 200−750 V
5 输出电流 120/80 A
6 充电接口 单枪/双枪兼容同充轮充
7 充电模式 自动充满、 按时间、 按电量 、按金额等充电模式
8 机身尺寸 1620×710×459(mm)
9 充电桩台数 2台
充电站外型如图2.7 所示 。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2 充电站容量及其设备选型

图 2.7 直流充电桩外型图

7kW 交流充电桩参数如表 2.5,外型如图 2.8 所示。

表 2.5 交流充电桩型号及其参数
交流充电桩型号 EVSE927
1 厂家 深圳佳美能科技
2 产品功率 7KW
3 输入电压 AC380V
4 额定电流 32A
5 充电接口 单枪/双枪兼容同充轮充
6 充电模式 自动充满、 按时间、 按电量 、按金额等充电模式
7 充电接口标准 国家标准GB /T 20234−2015
8 机身尺寸 1500×400×170(mm)
9 充电桩台数 5台

图 2.8 交流充电桩外型图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充电站供配电设计

3 充电站供配电设计

3.1 配电系统方案
按照设计要求,本充电站的负荷级别确定为 2 级,由于有储能系统可用于紧急情
况供电,所以不配置后备电源,并采用单回路供电,,其配电室的设计负荷按常规的
工厂配电系统设置,其输出为 AC380V、50Hz。配电变压器容量应考虑办公用电、动
力用电等。

3.2 变压器的选择
变压器主要作用是将电网的 10kV 等级的电压变换成充电站中充电桩的输入电压。
3.2.1 台数与联结组别
由于本充电站是二级负荷,并且采用有储能电池组作备用电源,
故选择一台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压器采用 Dyn11 联结组别的优点在于, Dyn11 比Yyn 0
联结组别的变压器更有利抑制高次谐波电流 ,选择 Dyn11联结组别的变压器。
3.2.2 变压器调压方式与容量
无载调压一般多用于工业或民用供配电系统中,有载调压一般多用于 35kV 变电所,
和用户对电压要求严格的 10kV 及以下配电变压器。因本设计多为二三级负荷、对电压
要求不高,故选用无载调压的变压器。
整个充电站需要的配电容量
S C 即全部用电设备的用电量, S C 的计算方法如下
S C =S1 + S 2 (3.1)
式(3-1)中, S 1 —动力用电; S 2 —照明及办公用电量。
动力用电总电量 S 1 估算值为
NP
S 1 =K
η cosϕ (3.2)
上式 3.2 中, N —充电桩的台数,本充电站为 7 台; P —充电设备最大输出功
率,取值 60kW; η —充电设备效率,取值 0.9; K —充电设备同时系数,取值
0.7; cosϕ —充电设备功率因数,取值 0.85;
所以,通过计算可知 S 1 ≈384.3kW,此外,设照明及办公用电量大约为 50kW,即,
整个充电站所需的用电量 434.3kW。设 cosϕ 大约为 0.85,则有
P 434 . 3
S= = =510. 9 k VA
cos ϕ 0. 85
由于变压器容量的选取还需要考虑到留有余量,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为 630kAV。
3.2.3 变压器参数
综合以上数据,变压器的具体型号、参数选择如表 3.1 所示。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充电站供配电设计

表 3.1 SC-630/10 变压器参数


型号 SC−630/10
额定容量 630 kVA
二次侧电压 0.4 kV
联结组别 Dyn11
空载损耗 1.45 kW
负载损耗 5.95 kW
阻抗电压 4.0
空载电流 1.8
质量 2405 kg

3.3 开关设备的选择
1 变压器高低压侧的计算电流
根据前面所选择的充电桩的参数,计算得出变压器低压侧计算电流
I 30 ,与变压
'
器高压侧计算电流 I 30 ,以下为计算过程;
S 155 kW
I 30 = = =223 . 7 A
√ 3 U N √3×0 . 4 kV
式中,计算处的
U N ,由于充电桩只有有功功率,没有无功功率,即视在功率等
于有功功率(即 S=P), P=( 7×5 ) + ( 60×2 )=115 kW ;
按照一般变压器计算损耗公式为:
ΔP T =0. 015 S 30=2 .325 , ΔQT =0 . 06S 30=9 .3
ΔS= √ ΔP 2T +ΔQ 2T =9. 586 kW
S '30=S30 + ΔS=164 .6 kW
S'30 164 . 6 kW
I '30 = = =9 . 5 A
√3 U N √3×10 kV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得出高低压侧的计算电流见表 3.2 所示。

表 3.2 高低压侧计算电流
名称 计算电流 A
高压侧 9.5
电压侧 223.7

2 短路电流的计算

图 3.1 充电站的并网系统

基准容量:
S d =100 MVA
U =U av =1. 05×U n =1. 05×10=10 . 5 kV
基准电压: d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充电站供配电设计

基准电流: I d .1 =Sd /( √ 3×U d .1 )=100/( √ 3×10 .5 )=5 .5kV


I d .2 =Sd /( √ 3×U d .2 )=100/( √ 3×0. 4 )=144 . 3kV
电力系统:
X ¿1 =Sd / Soc =100 /500=0 .2
输 电 线 路 : 查 《 工 厂 供 电 》 表 3-1 , 对 10kV 的 电 缆 线 路 , 单 位 阻 抗
X 0 . 1=0 . 08 Ω/km 。
X ¿2 =X 0. 1×l×( S d /U 2av )=0 . 08×1×( 100 /10 . 52 )=0. 07
SC-630/10 配电变压器( U k %= 4.0, 0
I %= 1.8)
X ¿3 =( U k %×S d )/( 100×S n )=( 4. 0×100 )/( 100×0.63 )=6 .35
本充电站的并网供电系统的等值电路图如图 3.2 所示。

图 3.2 系统等值电路图

1) 当 K1 点发生短路时的短路阻抗
X ¿∑ .1 =X ¿S + X ¿L1 =0 . 2+0.07=0 .27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标幺值:
I¿K 1 =1/ X ¿∑ .1 =1/0.27=3.7
I K 1 =I ¿K 1×I d .1 =3 .7×5 .5=20.35 kA
冲击电流的最大瞬时值:
i(sh3 )=2 .55 I ''( 3)=2 .55×20 .35=51. 9 kA
短路电流的最大有效值:
I (sh3 )=1 .51 I ''( 3)=1. 51×20 . 35=30 . 7 kA
短路功率:
¿
S KT =I K 1×S d =3 .7×100=370 MVA
2) 当 K2 点发生短路的短路阻抗
X ¿∑ . 2 =X ¿S + X ¿L1 +X ¿T =0 .2+0 . 07+6 . 35=6. 62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标幺值:
I ¿K 2 =1/ X ¿∑ .2 =1/6.62=0.15

I K 2 =I ¿K 2 ×I d .2 =0.15×144 .3=17 .1kA
冲击电流的最大瞬时值:
i (sh3 )=1 . 84 I ''( 3)=1. 84×17 .1=31. 5 kA
短路电流的最大有效值: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充电站供配电设计

(3 ) ''( 3)
I sh =1 .09 I =1 .09×17 .1=18 .6 kA
短路功率:
S KT =I ¿K 1×S d =0 . 15×100=15 MVA
则,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见表3.3所示。

表 3.3 三相短路电流
三相短路电流/kA 三相短路功率/ MVA
短路计算点 I (K3) I
''( 3) (3)
I∞
( 3)
ish I (3sh ) S KT
K 1 ( 高压侧 ) 20.35 20.35 20.35 51.9 30.7 370
K 2 ( 低压侧 17.1 17.1 17.1 31.5 18.6 15

3.3.1 高压设备的选择
1 高压开关柜
根据充电站的设计要求,适用于 3-10kV,50 Hz系统中作为接受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并具有对电力线路进行保护、控制、监测功能,选择的固定式高压开关柜参数见表 3.4
所示。

表 3.4 高压开关柜参数
型号 额定电压 10kV
额定电流 600-3000A
电流互感器 LAJ-10
电压互感器 JDZJ10-10A2
GG-1A-10(F)
断路器 ZN63A-12(VS1)
高压熔断器 RN2-10
接地开关 JN15
2 高压断路器
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高压断路器有油断路器、真空断路器和六氟化硫断路器,三
者相比较,油断路器主要起灭弧、绝缘和保护接地的功用,但是一旦有电弧,油会经
过电弧产生大量易燃气体,不适用于大型建筑物的底层或地下室的高压配电室,有易
燃易爆的特殊环境下更不能使用油断路器,故从安全的角度将放弃选择油断路器;真
空和六氟化硫气体不存在以上所描述的问题,它们分别减小自由电子的自由行程和采
用强电负性的气体进行灭弧,虽然这两种断路器都能满足设计要求,但在价格方面,
六氟化硫断路器价格是真空断路器价格的十几倍,显然选择真空断路器更为合理。
1) 额定电压的选择
设备的额定工作电压
U N .e 不应该小于所在线路的额定电压 U N ,即
U N . e ≥U N =10kV
2) 额定电流的选择
设备的额定工作电流
I N .e 不应该小于所在线路的计算电流 I 30 ,由表 3.3,即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充电站供配电设计

I N .e ≥I 30=9. 5 kA
3) 断流能力的选择
设备的额定开断电流
IOC 或断流容量 S OC 不应该小于设备分段瞬间的短路电流
有效值 I K 或断流容量 S K ,即
I OC ≥I K 1=20 . 35
由设计要求高压断路器的断流容量 S K =500 MVA ,即
S OC ≥S K =500 MVA
4) 动稳定度的校验
设备通过电路的极限峰值
imax 不应该小于该设备所在位置的三相短路冲击电流的
(3 )
瞬时值 ish ,由表 3.3,即
i max ≥i (sh3 )=51 . 9 kA
5) 热稳定度的校验
由于供配电常用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
t op=1.0s ,对于真空断
t =0 .1 s ,所以短路发热假想时间 t ima 为:
路器而言断路器全分断时间 oc
(3 )2
I 2t ×t ≥I ∞ ×t ima
综合以上对断路器的选择和校验,汇总见表 3.5 所示,可见所选高压断路器满足充
电站的设计要求。

表 3.5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
动稳定 是否
额定电压 额定电 开断电 热稳定电
类型 型号 电流峰值 满足
kV 流A 流 kA 流 kA
kA 要求
设备 所在
— 10 9.5 20.36 51.9 20.35(1.15s) —
位置参数
真空断路 ZN63A 12 630 25 — — 满足

按照对高压真空断路器选择和校验的方法,对后文的高压熔断器、高压侧电压互
感器、电流互感器和接地开关进行选择和校验。
3 高压熔断器
本设计中的高压熔断器均为保护电压互感器,在工厂供电系统中,室内广泛采用
RN1、RN2 型高压熔断器,即为限流型熔断器。本设计旨在保护电压互感器,故选择
RN2 型,具体见表 3.6 所示。

表 3.6 高压熔断器的选择与校验
开断电流 是否满足要
类型 型号 额定电压 kV 额定电流 A
kV 求
设备所在位置参数 — 10 — 20.35 —
户内高压管式熔断器 RN2-10 10 0.5 50 满足
4 高压电压互感器
由主接线设计图可知,对电能计量柜和继电保护电压柜中电压互感器的选择,预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充电站供配电设计

选用两只单相电压互感器接成 VV 接线,计量用选择 0.2 级的准确级,一般测量和保护


用选择 0.5 级的准确级。由于电压互感器的一、二次侧均有熔断器保护,故不需要进行
短路稳定度的校验,具体见表 3.7 所示。

表 3.7 高压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
额定电压k 准确等 额定输出 是否满足
类型 型号 位置
V 级 VA 要求
设备 所在 — — 10 — — —
位置参数
JDZ10-10A2 电能计量柜 10 0.2 15 满足
电压互感
JDZ10-10A2 电压电流测 10 0.2 15
器 满足
量柜
5 高压电流互感器
高压电流互感器分别接测量仪表和继电器,以满足测量和保护的不同要求。根据
我国 GB1208-1997 规定,3 级、5 级的用于一般的测量和继电器保护上,具体见表 3.8
所示。

表 3.8 高压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

额定一 热稳 是否
额定电 动稳定
类型 型号 位置
压 kV
次电流 额定二次负 Ω 电流 kA
定电 满足
A 流 kA 要求
设备
所在 — — 10 9.5 — 51.9 20.35 —
参数
LAJ-10 电能 10 20 0.8 215 120
电流 满足
计量
互感
LAJ-10 电流 10 20 0.8 215 120
器 满足
测量
6 接地开关
高压接地开关的功用是在高压电器设备检修时接地所用,配置在出线回路靠线路
的一侧,在线路检测或开关柜维护时,需要保证电缆或开关柜母线接地,释放余压,
以保证安全,具体参数见表 3.9 所示。

表 3.9 接地开关的选择与校验
额定 额定短 额定短 额定短 额定峰
是否满
类型 型号 电压 时耐受 时持续 时关合 值耐受
足要求
kV 电流 kA 时间 S 电流 kA 电流/kA
设备位置参数 — 10 30.7 — 20.35 51.9 —
高压接地开关 JN15 12 40 4 100 165 满足
3.3.2 低压设备的选择
1 低压配电屏
由本设计为充电桩和充电站提供动力和照明,一般中小型工厂选用固定式配电屏,
比如 GCK 低压抽屉结构合理先进、通用性强等特性。低压配电屏具体参数型号见表
3.10 所示。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充电站供配电设计

表 3.10 低压配电屏选择
型号 额定电压 V 400V
额定电流 A 4000A
电流互感器 LMZ1-0.5
电压互感器 JDG1-0.5
GCK
低压断路器 DW15-400
低压熔断器 RT0-400
刀熔开关 HR5-630

2 低压断路器
低压断路器作为线路的开关,起到通断线路以及对线路保护的功用。其具体型号
如表 3.11 所示。

表 3.11 低压断路器选择
额定电流 开断电流 是否满足
类型 型号 额定电压 V
A kA 要求
设备位置参数 — 380 223.7 17.1 —
低压断路器 DW 15−400 400 256 40 满足
3 低压熔断器
低压熔断器主要是实现低压配电系统短路保护,实现其过负荷保护,其选择的型
号为 RTO−400,具体参数见表 3.12 所示。

表 3.12 低压熔断器选择
额定电压 开断电流 是否满足求
类型 型号 额定电流 A
V kA
设备位置参数 — 380 223.7 17.1 —
熔断器 RT0-400 380 250 50 满足
4 低压电压互感器
用于计量、测试、及继电保护,其选择的型号为 JDG1-0.5,具体参数见表 3.13 所示。

表 3.13 低压断路器选择
额定电压 额定输出 是否满足要求
类型 型号 V 电压比 准确级 VA
设备位置参 — 380 — — — —

电压互感器 JDG1-0.5 380 380/100 1 25 满足
5 低压电流互感器
所选电流互感器见表 3.14 所示,并且满足充电站设计要求。

表 3.14 低压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额定
额定一 额定二次输出Ω 是否满足要求
类型 型号 次电流
电压 V 0.5 级
A
设备位置参数 — 380 223.7 — —
电流 LMZ1-0.5 400 5-400 0.2 满足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充电站供配电设计

互感器
6 刀熔开关
所选刀熔开关见表 3.15 所示,并且满足充电站设计要求。

表 3.15 刀熔开关的选择
类型 型号 额定电压 V 额定电流 A 开断电流 kA 是否满足要求
设备位置参 — 380 223.7 17.1 —

刀熔开关 HR5-630 380 630 37 满足

3.4 并网供配电主接线
配电室作用是把电网 10kV 进线,通过变压器变换电压等级,再经过一次与二次设
备供给充电桩,并满足充电站照明,控制设备的供电,在变压器的高压侧装设高压计
量柜。低压侧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还应提供独立的保护接地回路 。
380V 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的主接线形式,通过分段断路器实现与储能系统相互切换。
并在变压器低压侧装设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装置。
同时,配电室必须配备相关消防设施。配电室的电气主接线图见附录一充电站供
配电主接线图 1 与附录二充电站供配电主接线图 2 所示,充电站的变压器高压交流侧
配置全国统一标准的电能计量柜或电能计量箱,按照国家电力行业标准 DL/T448—
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划分,充电站电能计量柜为Ⅲ类电能计量
装置。

3.5 导线的选择
3.5.1 电网进线的选择
根据本充电站设计要求,需要从电网并网到充电站,由于充电站设计位于广州城
区,电网进线相对变电所与发电厂较短,而且为电缆进线,当 10kV 供电线路较短时,
则先按发热条件选择线路截面,最后校验机械强度与电压损失。根据前面所得出变压
'
器高压侧的计算电流 I 30 与按发热条件选择截面公式,查《供配电系统》附录表 5,
2
选择 ZLQ5 型 3×16(芯数×截面/ mm )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并且埋地敷设。
K θ I al (49 . 4 )≥I '30 (9 .5 )
式 中 , 所 选 择 的 电 网 进 线 满 足 要 求 , 式 中 温 度 校 验 系 数
θ al−θ'0
K θ=

θ al−θ0
=0 .76
θ θ
, al 表示导线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为 60℃; 0 表示电
'
缆线允许载流量所用的环境温度为 25℃; θ0 表示导线敷设地点的实际环境温度,查
得广州地区最热月平均温度大约为 40℃。
3.5.2 母线的选择
为使充电站正常运行时母线的发热温度不超过允许值,按发热条件进行选择,其
必须满足下式条件: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充电站供配电设计

I al K θ ≥I 30 (3.3)
K
式(3.3)中温度修正系数 θ 为 0.81,查《供配电系统》附录表 5,选择 ZLQ2 型
2
3×150(芯数×截面/ mm )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并且埋地敷设 ,允许载流为 305A,即
0 . 81×305≥232. 7 ,满足条件。

3.6 供配电继电保护
由于本充电站的设计要求没有说明具体需要用那种方案进行继电保护,继电保护
分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反时限电流保护等,按照
常规继电保护要求,在工厂配电中一般对变压器,线路进行保护,由于设计原始资料
没有要求,本设计方案选用对变压器进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具体见
图 3.5 所示。

图 3.5 变压器保护二次回路

1 电流速断保护
1) 动作电流:
K rel ×K W
I qb= ×I K . max
K T ×K i (3.4)
I I
其中 K .max 为变压器低压侧发生三相短路的短路电流值,据查表 3.3, k.max 为
17.1 kA ;因本充电站中的电流互感器采用的是两相电流差接线进行电流保护,则 K W
取 √3 ;根据表 3.1 和表 3.8,可得变压器变比与电流互感器变比:
10
K T= =25
0.4
100
K i= =20
5
将各参数代入式(3.4)中得: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充电站供配电设计

1 .2×√ 3
I qb= ×17 .1=71 A
25×20
2) 动作时间:
t 1 =0 s
3) 灵敏度系数:
I k . min
S P=
I op . 1 (3.5)
I
其中 K .min 为变压器高压侧发生两相短路的短路电流:
( 3)
I k . min=0. 86×I K 1 =0 . 866×20. 35=17 .62 kA
I op.1 为把动作电流折算到变压器高压侧的值:
I qb×K i 71×20
I op. 1 = = =819 . 83 A
KW √3
将各参数代入(3.5)中得:
1762
S P= =2 .2>2
819 .83
则满足灵敏度系数的校验,故继电器保护装置能正常对变压器进行电流速断保护。
2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1) 动作电流:
K ×K W
I op= rel ×I L . max
K rel×K i (3.6)
其中,变压器的最大负荷电流
I L.max 为 2 倍的变压器一次工作电流:
I L. max=2×9 .5=19 A
(3.6)式中的其它参数已在电流速断保护计算中体现。将各参数代入(3.6)中得
1.2×√ 3
I op=
×19=2 .5 A
0 .8×20
I
因所选继电器为感应式,故 op 取 10A。
2) 动作时间:
因本设计中变压器作为配电用,并主保护仅为电流速断保护,所以要求过电流保
护在主保护失效后能及时动作:
t1 =0 . 5
3) 灵敏度系数:
I k . min
S P=
I op . 1 (3.8)
I
其中 K .min 的值是将变压器低压侧发生两相短路 的短路电流折算到高压侧的值:
0 . 866×17 .1
I K . min = =592 A
25
I op.1 为把动作电流折算到变压器高压侧的值: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3 充电站供配电设计

I op ×K i 2. 5×20
I op .1 = = =28. 87 A
KW √3
将各参数代入(3.8)中得:
592
S P= =20 . 5>1. 5
28 .87
则满足灵敏度系数的校验,故继电器保护装置在正常情况下,能对变压器进行过
电流保护。其保护参数见表 3.16 所示,由表得,该保护满足设计要求。

表 3.16 变压器继电保护参数
保护方式 动作电流/A 动作时间/A 灵敏度系数
速断保护(主保护) 71 0 2. 2>2
定时限过电流(后备) 2.5 0.5 20 .5>1 . 5

3.7 充电站的布局
充电站的大概布局情况如附录三充电站布局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充电站右边
是配电室和监控室并且相对独立,跟充电区域分开,充电站左下方是电动汽车进口,
配有停车位置,左上方是电动汽车出口,并配有消防设施,车站工作人员从右下方进
入,至于发电的太阳能光伏阵列安装在充电站车棚顶,由于是俯视视角,图中没有示
意体现。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结 论

结 论

针对本次题目“广州地区光储充新能源充电站的初步设计”,在反复熟悉设计要
求之后,查阅光伏发电、储电、与工厂供电相关的资料,进行毕业设计的框架的构思,
首先是对广州地区的太阳能光伏资源进行分析,在对充电站整体负荷进行负荷计算,
本文对光伏发电系统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具体对光伏电池组方阵进行选型、串并联方
式做初步设计;并选择了光伏逆变器型号参数,设计了储能系统的初步方案,选择了
交直流充电桩和型号。对充电站供配电做出来初步设计方案,并在满足可靠性的前提
下尽可能的经济,简单的选择变压器。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我按照满足规定要求的前提
下让接线尽可能的简单、经济、灵活、便于检修。供配电设计包括主接线、主设备、
继电保护。在本次的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短路电流的计算,短路电流的计算
的正确性牵涉到后面的一次设备、进出线、母线与继电保护等一系列的正确性。从而
才能根据实际的环境,进行一次的选择与校验,保证基本的可靠性,经济性。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罗为,姚希.光伏充电站模型与谐波研究[J].电气自动化,2018,40(01):51-54.
[2] 李朝晖,艾瑶瑶,宋宁希,杨海晶,王骅,李相俊.基于电池储能的光伏充电站经济性评估[J].电器与能
效管理技术,2018(01):33-38+59.
[3] 洪亮.电动汽车并网光伏充电站的研制[J].西藏科技,2017(10):70-73.
[4] 赵越.全国首个电动汽车高原光伏充电站试运行[J].电动自行车,2017(10):7.
[5] 卫 婧 菲 , 刘 其 辉 . 居 民 小 区 电 动 汽 车 光 伏 充 电 站 三 分 段 能 量 管 理 策 略 [J]. 电 力 自 动 化 设
备,2017,37(08):249-255.
[6] 邢毓华,罗林洁.分布式光伏充电站 Web 实时监控平台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25(03):73-
76.
[7] 陈奇芳,刘念,陈征,张建华.考虑充电需求与随机事件的光伏充电站实时运行策略[J].电工技术学
报,2016,31(18):142-150.
[8] 充电桩建设规划将出 或开启超万亿元市场[J].电源世界,2015(08):10.
[9] 殷 时 蓉 , 姬 伟 超 , 刘 朝 涛 . 新 能 源 汽 车 光 伏 充 电 站 的 MPPT 技 术 研 究 [J]. 农 业 装 备 与 车 辆 工
程,2015,53(07):34-37.
[10] 李志阳.多功能小型光伏充电站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制作,2015(08):217-218.
[11] 蔡滨,徐燕燕.屋顶光伏电站建设在高校中的综合效益研究[J].南方农机,2014(05):32-33.
[12] 陈征,肖湘宁,路欣怡,刘念,张建华.含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多目标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J].电工技术学报,2013,28(06):238-248.
[13] 李艳兰,何如,杜尧东.华南区域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J].可再生能源,2012,30(01):13-16.
[14] 张帅.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简介[J].灯与照明,2009,33(03):49-51.
[15] 丁丽佳,林巧美.粤东地区太阳能资源及其利用气候分析[J].气象科技,2008(04):491-494.
[16] 杜尧东 , 毛慧琴 ,刘爱君 , 潘蔚娟 .广东省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及其分布 特征 [J].资源科
学,2003(06):66-70.
[17] Ingersoll,John G.,2.1kW photovoltaic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in the city of Santa Monica,
California,Conference Record of the IEEE Photovoltaic Specialists Conference, p 1509-1512, 1996.
[18] Abella, M. Alonso,Photovoltaic charging station for electrical vehicles,Proceedings of the 3rd World
Conference on Photovoltaic Energy Conversion, v C, p 2280-2283,2003.
[19] Lamb, H.C.,Efficient photovoltaic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Southcon Conference Record, p 47-52,
1994.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致 谢

致 谢

本次毕业论文对我个人来说,是对专升本两年来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
毕业论文工作的结束,首先我要感谢魏钢老师的悉心的指导与解惑,在整个毕业论文
的设计过程中,魏钢老师全程参与,并为我们提供了参考资料与相关的书籍,就整个
充电站系统方案的确定进行了不下三次的系统讲解,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同学之间
的毫无保留的交流对我的帮助也非常之大,大家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进步,虽然很
忙碌,但时间过得非常充实,使自己也受益良多。
本次设计在理论计算的同时,也需要联系到广州地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专业
知识来解决设计难点,逐步掌握了设计的方法。设计的完成也标志着大学生活与学习
的圆满结束。

在文末的最后,我再次感谢对我提供热心帮助的老师和同学,再次感谢魏钢老师
对我的指导。

赵松
于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附录 1 充电站供配电主接线图 1

附录 1 充电站供配电主接线图 1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附录 2 充电站供配电主接线图 2

附录 2 充电站供配电主接线图 2

重庆科技学院 使用单位 赵松

专 室审

电自升 —
组审 充电站供配 图号
审核
设计比例
比例 设计
电主接线图 日期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附录 3 充电站布局图

附录 3 充电站布局图

重庆科技学院 使用单位 赵松

专 室审

电自升 —
组审 充电站布局 图号
设计比例 审核
图 日期
比例 设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