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4

目 錄

封面
扉頁
序言
1 在家創造浸入式英語環境
孩子英語啟蒙的關鍵在家庭
孩子學英語一定要上培訓班嗎
家長英語不好怎麼辦
如何在家創造浸入式英語環境
四個要素
三個階段
需要哪些方面的投入
家庭浸入式英語學習需要避免的誤區
功利心過重,忽視興趣
輕輸入,重輸出
2 親子英語互動
親子英語互動入門技巧
擬定主題,簡單準備
指物認物,情景對應
不苛求孩子用英語回應
親子英語互動進階技巧
增加素材積累,借鑒英文兒歌和繪本
將親子互動融入日常生活
和孩子一起邊動手邊說英語
3 親子共學英文兒歌
英文兒歌資源推薦
媽媽必備的英文兒歌好書
英文兒歌光盤推薦
英文兒歌網絡資源推薦
學唱英文兒歌入門技巧
海量輸入,樂趣為先
媽媽英語不好,怎麼學會唱英文兒歌
學唱英文兒歌進階技巧
將所學兒歌按生活場景分類
綜合音頻、視頻和文本資源
讓孩子隨著兒歌動起來
4 親子共賞英文動畫片和兒童節目
英文動畫片和兒童節目的挑選
選擇適合語感啟蒙的
從孩子的個性特點出發
英美主要兒童節目和動畫片製作公司及品牌
英文動畫片和兒童節目的分類推薦
認知類
歌舞類
情節類
家政手工類
關於英文動畫片的困惑與解答
父母要不要陪孩子看盤,是否需要翻譯講解
看什麼片,看多長時間,聽媽媽的還是聽孩子的
5 英文繪本的選擇與親子閱讀
英文繪本選擇入門技巧
在哪能夠找到英文繪本
為什麼要先去泡繪本館
英文繪本選擇進階技巧
如何從孩子的年齡、興趣和需求出發選擇繪本
選繪本的主要參考因素
英語不好照樣給孩子讀英文繪本的秘訣
讀繪本前的準備
誇張演繹、聲情並茂的講讀
互動式講讀法
英文繪本講讀應避免的誤區
版權
英語!我要怎麼教:在家創造浸入式英語環境

鄔麗娜◎編著

人民郵電出版社

北京
序言

本書截稿之際,四歲的好好(我的女兒)迎來了英語爆發期。姥
姥一直納悶:「也沒見你教過她,沒學過字母、單詞,怎麼就開始用
英語說話了呢?她說得對嗎?」其實關鍵就是不要教。現在好好可以
用英語交流,可以和媽媽用英語討論繪本或玩角色扮演,會寫26個字
母的大小寫形式,還懂得自然拼讀的發音規則,沒事的時候喜歡講給
媽媽聽,甚至開始拼讀、拼寫。我不是要在這裡炫耀自己的女兒,而
是要告訴大家,所有的這些我都沒有教過她,都是她自己看光盤學
的,而且好好並不是神童,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女孩。
回顧好好四年的英語啟蒙之路,我基本都是利用淘寶上淘來的英
文光盤和繪本,利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場景,隨手可得的小道具
和她進行簡單的英語互動的。沒有上過昂貴的英語班,沒有買過點讀
筆、iPad等學習設備。
生活是我們最好的老師。第一次見到本書的策劃編輯時,就聽她
說過,小的時候,她父親經常結合生活中的事物為她解釋一些物理現
象,比如一邊刷切菜板一邊向她解釋摩擦力等。後來她物理特別好。
韓國著名的數學教育專家全平國教授(《10歲前,培養孩子的數學
腦》的作者)也主張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進行數學思
維建構,而無需購買專業教具或上補習班。從我的經驗來看,結合日
常生活進行英語啟蒙是幼兒英語學習的最佳途徑。寫作本書的目的就
是希望給大家提供一種常態化的家庭英語啟蒙參考模式、方法和一些
範例,希望能夠啟發大家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和興趣進行家庭英語啟
蒙。
安妮鮮花老師看到我的博客文章後,便鼓勵我寫一本書,將和孩
子利用日常生活場景進行英語啟蒙的經驗與大家分享,並將我推薦給
了本書的策劃編輯。感謝安妮爸爸媽媽給了我這樣的機會!
特別感謝編輯幫我理出頭緒,並鼓勵我寫一本自己想寫的書。在
寫作和修改過程中,給予中肯的反饋意見。最令我感動的是編輯一直
耐心地等待我,理解並包容我只有在口譯和教學之餘才能寫稿的現
實。還要感謝營銷編輯喻濤不僅幫我完成了網絡掃盲,教我用各種網
絡工具和父母們交流,還允許我在書中引用她的博文。
最後要特別感謝家人在我寫作的過程中給我的支持,感謝我可愛
的女兒好好給了我無限的愛和靈感!感謝我摯愛的英語專業,讓我有
機會走向更加廣闊的人生舞台!
隨著好好一天天長大,我也逐漸把更多的精力轉向工作。我的大
部分時間都是在同傳廂,領導身後的譯員席和天津大學的課堂上度過
的,但好好的英語啟蒙並不會因此而停止。我希望繼續通過本書和網
絡平台與各位志同道合的父母共同分享英語育兒經驗,互相學習。也
希望大家關注「同傳媽媽」的滬江部落、微信、新浪博客和微博,以
及「同傳媽媽雙語育兒」QQ群。
1 在家創造浸入式英語環境

零到六歲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期,相關研究表明,兒童的大腦
在這一時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可以輕鬆習得兩種甚至更多的語言。
現在大多數父母都認可這一點,這多少要感謝英語培訓機構的助推。
大家一般都覺得孩子學英語,上個外教英語班就行了,結果卻可能是
銀子花了不少,效果未必滿意。
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把人的語言系統分為「習得的語言系統
(Acquired Language System)」和「學得的語言系統
(Learned Language System)」。與在課堂上學習外語相比,兒
童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習得第二語言,會表現出更高的實際語言運用
能力。這裡我就向大家介紹一種幫助孩子輕鬆有效地習得語言的方
法:為孩子在家創造浸入式英語環境。聽到這個說法,大家腦子裡一
定會升騰出無數個問號,但只要您具備初中以上英語水平,且每天能
夠有半小時時間陪孩子,就請繼續往下讀,這些問號會一個個消失
的。
 
孩子英語啟蒙的關鍵在家庭

孩子學英語一定要上培訓班嗎

孩子學英語一定要上培訓班嗎?對於這個問題大多數家長的回答
都是肯定的。父母英語不好,沒有辦法在家教孩子,當然要送培訓班
啦,可是又感覺孩子現在上的英語課不管用,於是帶著孩子從一個培
訓班跳到另一個培訓班,但發現也不怎麼見效,孩子會說的就是那幾
個單詞、幾句話。中教課不見效就去上外教課,外教課挺熱鬧,孩子
也開心,至於效果嘛,也就這麼回事,費用倒是超高。於是媽媽們接
著去找更好的英語班,或者乾脆把孩子送到雙語幼兒園。折騰來折騰
去,孩子英語啟蒙的黃金期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這就是家長們的英語培訓班之殤。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首先,
大家都把英語看成了知識,知識是需要老師教的,就像我們上學時學
數學一樣。但英語實際上和我們的母語漢語一樣是人類的一種生存技
能。認知心理學認為人類語言習得與大腦的發育密切相關,語言習得
的最佳時期是在十歲以內(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認為是五歲以
內),即語言習得的關鍵期。雖然語言學家對於關鍵期的年齡界定意
見尚不統一,但都一致認為處於語言關鍵期的兒童無需教授,他們能
夠從所處的語言環境中自然習得任何語言。
根據孩子語言習得方式的特點,可以看出孩子學習語言的最佳途
徑並不是通過課堂講授,而是要浸泡在語言環境中。就像小魚生長在
水中,就不需要去上游泳課了,而生活在陸地上的人類才需要「學」
游泳。這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幫助大家為孩子在家創造一個英語游
泳池,任孩子暢遊玩耍,先是熟悉水性,慢慢自己就會游泳了。
這樣的學習方式就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個概念「浸入式
Immersion」,說得簡單點,就是讓孩子浸泡在第二語言環境中,像
學母語一樣學習外語。雖然很多培訓班號稱是「浸入式」,但是從時
間上來說,每週上英語班的時間最多也就兩三個小時,即使算上幼兒
園的英語課,每週最多也不過四個小時,還不算孩子走神、喝水、上
廁所和等待的時間。這三四個小時的上課時間最多算「沾沾水」,算
不上浸泡。
其次,只依賴英語課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就好像有人只去美容
院做美容,平時在家連臉都不洗,護膚效果估計好不了。英語班的功
能就像美容院,而家庭浸入式英語環境就像日常的護膚。到了三四十
歲的年齡,大家基本都明白了,要想皮膚好,日常護理要做好,卸
妝、保濕、去角質,再加上淋巴按摩、健康飲食、生活規律、心情愉
快等,才能保持良好的肌膚狀態。只要用心呵護自己的肌膚,並且選
擇適合的護膚品,即使不去美容院,不買高檔護膚品,也能保持青
春。當然如果有錢有閒,定期去美容院放鬆一下也挺好。
英語啟蒙也是如此,只要選對方法,用對材料,並且持之以恆,
養成習慣,即使不上英語班,沒有點讀筆,也一樣會獲得非常好的效
果。接下來的幾章我會具體為大家介紹方法和舉實例,幫助大家為孩
子進行家庭英語啟蒙。
其實作為中國的家長,我們並不追求培養出一個只會說英語不會
說中文的孩子,很多家長甚至擔心早期英語啟蒙會影響孩子中文的發
展,其實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孩子的雙語是並列性雙語還是合成性雙語
系統。並列性雙語系統是在不同語境中形成的兩種語言,即兩種語言
都是自然習得的。而合成性雙語是在單一語境中學會的兩種語言,比
如很多人都是通過漢語學習英語,一般說英語的時候,都是用漢語思
維,然後翻譯成英語,這就是大腦中只有一個語言系統的表現,大多
數依賴課堂學習的語言都是這樣的結果。孩子通過浸泡在英語環境中
習得的第二語言是並列性雙語,在他們的頭腦中實際存在的是兩個語
言系統,在使用任何一種語言的時候,都可以使用該語言系統進行思
考,表達自然更加地道流暢。
所有從事同聲傳譯的譯員都必須具備並列的雙語系統,否則無法
在瞬間做出反應,輕鬆快速地輸出譯出語,同時還要留出腦力空間理
解講話人的發言。合成性雙語系統在英語聽力理解和英語語言輸出環
節上將佔用所有的腦力空間,大家想想自己現在或以前英語不太流利
時,大腦竭盡全力的感覺就知道了。
並列性雙語系統就像並行在兩條跑道上的賽車,同傳時就像它倆
在飆車。而合成性雙語系統就像是中文卡車帶英文拖車行駛在路上,
拖車連接得好的,雖然速度比不上跑車,但也能基本順利前行。比如
具有合成性雙語系統的人中英語水平較高的也可以基本流利交流或完
成一般口譯工作。然而,拖車連接不好的前行就很費力,而且不知什
麼時候就掉鏈子,還得停下來修車,等修好再緩緩前行,就像費力地
說英語然後卡殼,停下來查字典,再接著說。
因此,如果孩子在早期英語啟蒙中建立的是並列性雙語系統就不
會影響母語發展。而且國外語言學界和教育界的研究成果表明,及早
學習外語,不僅不會干擾母語,反而會使孩子的雙語能力和智力得到
比單一語言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更快的提升。我一個美國朋友的小兒子
Noah是典型的雙語寶寶,現在兩歲半,用天津話說就是「見嘛人,
說嘛話。」他見到中國人會很自然地說:「我要……謝謝!」見到美
國人會說:「Can I please have... Thank you!」大家比較好奇的
是他會和美籍華人說中文還是英語呢?
再告訴大家一個殘酷的現實,我周圍一起做同傳的朋友,沒有一
個是從小上很多英語班的,甚至這些人連大學的專業課都沒怎麼專心
上過,總是忙著大量背單詞、看英文「閒書」和英文電影(那時候還
沒有美劇,要是有的話,我們絕對是積極擁簇),還會經常逃課去做
翻譯或和外國朋友出去玩。
 

家長英語不好怎麼辦

家長英語不好怎麼辦?我的回答是當然可以。很多媽媽都覺得自
己英語不夠好,擔心是否有能力為孩子在家創造浸入式英語環境。但
是,家庭英語啟蒙是媽媽和孩子一起學習的過程,媽媽是孩子的學習
夥伴,而不是孩子的英語家教老師。在家創造浸入式英語環境不是讓
媽媽在家給孩子上英語課或者在家輔導孩子做英語作業,因此不需要
家長具備高超的英語水平。這裡我給大家三個測試題,也就是在家創
造浸入式英語環境對父母的基本要求。
● 父母一方是否具備初中及以上英語水平?
● 家裡是否有一台電腦並可以上網?
● 平均每天是否能有半小時以上的時間陪伴孩子?
如果三個測試題都是肯定的答案,那麼恭喜您,您具備了在家創
造浸入式英語環境的全部基本條件。如果第三個問題不能給出肯定的
答案,也可以用別的方法彌補,我們將在後面的章節和大家進一步探
討。所以只要前兩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您也確實希望自己的孩子
能夠學好英語,那就繼續前行吧。
大家肯定會問,真的那麼簡單嗎?我們學了這麼多年英語,下了
這麼大功夫,都沒能把英語學好。父母一代沒有學好英語首先是因為
理念和方法錯誤,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強調樹立正確的理念,讓孩子像
學母語一樣學英語,為孩子在家創造浸入式英語環境。我們這一代人
學英語都是一開始花很多年摳單詞、詞組、語法,是典型的本末倒
置。就像要畫一張臉,不是先畫輪廓,而是在老師的要求下,先畫鼻
毛,再畫鼻孔,再畫鼻子……畫不好就反覆練習,最後很多人覺得太
痛苦,畫完鼻孔就放棄了,根本不想再去畫臉了。這很像是我們既刻
苦又痛苦的英語學習過程,因此在孩子英語啟蒙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
這樣的誤區。
美國應用語言學家De Houwer和Lanza認為孩子的外語啟蒙需要
父母具備正確的理念,應用科學的方法,採用合適的材料。正確的理
念是本書從開篇就一直在強調的,至於方法和材料,我們將在後面的
章節作為重點探討。家庭英語啟蒙的關鍵在這三點,父母的英語水平
並不能起決定性作用。
很多媽媽都跟我說過類似的話:「你英語好,從小可以教孩子,
好好 [1]以後英語肯定沒問題。我英語不行,沒法教他。」但事實上,

媽媽英語好,孩子英語不一定好。我周圍的朋友和同事中有很多專業
翻譯、同傳譯員和大學英語老師,但他們孩子的英語並非個個出色,
甚至有些同事會說,他們簡直沒有辦法聽自己的孩子讀英語,實在太
難聽了。
與這些孩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父母英語不太好的孩子英語啟
蒙成功的例子,比如《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的作者汪培珽英語並不
是太好,但孩子的英語啟蒙非常成功。我還認識一個女孩媛媛,她的
父母都是會計,英語基本都忘了。第一次見到他們是在美國朋友John
家,媛媛去上試聽課,John發現五歲的媛媛英語就像英語母語的小孩
兒,基本找不到能和她拼班的孩子。媛媛的父母說他們從小給孩子看
英文動畫片,給她找帶音頻的繪本,後來媛媛經常和毛絨玩具說英
語,他們也不知道孩子說的是什麼。
周圍的很多媽媽認為,好好會唱很多英文歌,會說英語,都是我
教的。其實她會唱的英文兒歌,主要是聽盤自己學的。我做的工作就
是給她選了非常好的兒歌盤,並且和她一起學一起唱,同時在日常生
活中和孩子偶爾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互動。雖然我是英語專業人士,但
現在會唱的兒歌都是和好好一起學的,我們也算是同學吧。
我和好好做的英語互動遊戲都是用非常簡單的英語,利用日常生
活場景進行的,基本有初中英語水平的媽媽都可以做到,我做口譯用
的詞這時都是用不到的。大家可以對照一下你和孩子用中文互動時所
用的語言,是不是也都是些簡單具體的內容,不會談到過於複雜深奧
的東西,並且都是用非常簡短的句子和她交流,英語互動也是如此。
其實,大多數媽媽的英語並不是很差,只是英語水平和思維水平
差距過大,無法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維,從而產生了強烈的受挫感,
影響了信心和學習興趣。 從小進行英語啟蒙的最大好處是,孩子的英
語能力和思維能力是匹配的,這樣英語水平可以和思維水平一起發
展。
此外,很多媽媽還會擔心自己的發音不好會影響孩子的發音,因
此避免和孩子說英語,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媽媽發音不標準帶來
的不利影響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我家鄰居妞妞小時候一直由奶奶
帶,奶奶說保定話,妞妞也就很自然地說保定話,但等妞妞上了幼兒
園自然就說普通話了。
孩子的英語輸入不僅僅來自家長,只要孩子的英語老師的英語發
音標準,看的英文動畫片和聽的英文兒歌的發音很標準,家長就可以
大膽地和孩子說英語。《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的作者汪培珽也表示
她的英語並不標準,甚至因為發音不好還鬧過笑話,但是多年來為孩
子閱讀英文繪本,兩個孩子的英語並沒有被她的發音所影響。
在親子共學的過程中,媽媽們可能會驚喜地發現,小傢伙的發音
和語感很快超過了媽媽,甚至會告訴你:「媽媽,你說的不對,應該
念……」這樣媽媽也會更有動力提高自己的英語發音和英語水平。
即使孩子的中式英語發音今後不改變,中國人說帶有中文口音的
英語也是很正常的,而且是有利的。我在澳洲讀研時的導師就曾經說
過英語學習者的英語發音最好不要太像母語者,因為那樣母語者會把
你當母語者看,期待你瞭解他們的文化和所有的背景知識,和你交流
時自然地加快語速,降低寬容度,這是很麻煩的事情。
讓孩子像學習母語一樣學習英語,我們不可能也不需要做到百分
之百,畢竟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其實只要做到百分之三四十就能達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量化就是能夠超過每年將近兩萬塊外教英語
課的效果。別嘲笑我算計,咱們當年上四年大學的學費也沒有孩子一
年英語外教課的學費高。
 
如何在家創造浸入式英語環境

四個要素

很多媽媽會問每天接觸多長時間的英語才算浸入式呢?那咱們還
是看看小寶寶每天用多長時間學母語吧。據統計,寶寶們每天注意聽
大人語言的時間也就一兩個小時,因為嬰兒每天要睡十幾個小時,醒
著的時候還要哭一段時間,再加上吃手、發呆的時間等,但兩年之後
他們都能和大人交流。因此,在家創造的英語環境只需每天一兩個小
時,據此,我給大家列出了下面的分配比例。
15分鐘親子英語互動遊戲+30分鐘英文動畫片+30分鐘英語兒歌
音樂+15分鐘英文繪本親子閱讀=家庭浸入式英語環境
每天大約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主要是根據加拿大法語浸入式教學的
成功案例設定的。該案例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其中早期浸入式是
指從幼兒園到小學三四年級,大約六七年的時間,最終完成約5000
課時的法語浸入式課程,平均到每一年大概是700至800課時。每天
一個半小時大約相當於兩個課時(以40分鐘為一個課時),一年下來
大約有730課時,基本相當於加拿大早期法語浸入式教育投入的時
間。
需要說明的是,這是我給好好做英語啟蒙的一個基本模式,只是
家庭語感啟蒙的可操作方案之一,但並不是一個數學公式,希望媽媽
們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每天讓孩子看30分鐘英文動畫
片,加至少30分鐘的英文兒歌是為了保證孩子的語言輸入量,但如果
寶寶比較小,或者媽媽不願意讓孩子每天看電視,可以把看動畫片的
時間壓縮到15分鐘或隔天看一次,同時加長聽兒歌的時間。好好一歲
半以前每天只看15到20分鐘的盤。
親子互動的時間媽媽也可以自己掌握,如果在英語啟蒙初期,不
知道該和孩子用英語說些什麼,可以先和孩子一起進行語言輸入。比
如學唱兒歌,看英文動畫片,等媽媽和寶寶有了共同的語言積累和共
學的經驗之後,再進行互動也沒有問題。當然媽媽們也可以借鑒本書
提供的例子。
英文繪本的閱讀則可以充分利用音頻書和繪本光盤,或者簡單做
一下準備工作,畢竟針對五歲以下小朋友的英文繪本的語言都不會太
難。我會在第5章和大家具體探討。
靈活運用這四個要素,每天抽出一段時間和孩子一起學英語、用
英語,就能很好地為孩子在家創造浸入式英語環境。但如果父母不是
每天都有時間陪孩子,該怎麼辦呢?那就需要把光盤選擇好,告訴家
裡的老人或其他照顧孩子的人,每天定時給孩子放盤,但要強調控制
好看盤的時間。
 

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海量立體式輸入階段
很多人認為學英語不應該貪多,應該精講精學,還有人認為每天
學五個單詞,日積月累就能學好英語。我只感覺這有點像打算買房
子,於是下決心每天存五塊錢,希望有一天攢夠錢,成功住進新房。
這兩個願望都是有生之年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英語學習必須基於海量
輸入,每天至少保證一個小時以上的輸入量,而且要保證質量,要用
國外原版的歌曲或動畫片。
孩子英語啟蒙的第一年,甚至第二年,基本要做到海量立體式輸
入,不要期待孩子的輸出。輸入的形式包括前面提到的家庭浸入式英
語環境的全部要素(本書的第2至第5章會就每一要素進行具體討
論),只是互動環節不要期待孩子的回應。此外,如果小寶寶不能長
時間看盤,可以多放音頻,建議買個播放器掛在推車上,出去曬太陽
的時候聽聽英文兒歌。後面我們還會為大家推薦適合不同年齡段和不
同興趣的孩子的光盤。
什麼時候開始輸入呢?當然是越早越好,懷孕的時候就可以做
了。孩子已經四五歲再開始也不晚,只是這時孩子會有點排斥英語,
比如看盤的時候會說:「我要聽中文。」講英文繪本的時候,會讓媽
媽用中文講。這時媽媽要有耐心,慢慢來,可以先從英文歌曲開始,
比如車裡放《Wee Sing》的音頻,帶孩子去參加聖誕節、萬聖節等
西方節日的活動,用各種方式慢慢滲透,不要硬性要求。
第二階段:情景對應初步輸出階段
情景初步輸出階段一般是從海量立體式輸入階段進行一年半左右
之後出現,就像大部分寶寶一般一歲半左右會說話一樣。但是輸出階
段出現的早晚,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家長只需耐心等待就可以。
好好不到兩歲的時候忽然開始用類似英語發音的音節一串串地亂
說,我現在感覺這時就是她輸出階段的開始,是最初的語音練習階
段。兩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帶她到天津的柳林公園,這是一個比較偏
遠有點荒涼的公園。車還沒停好,好好就忽然冒出一個詞「Bush!」
這個地方還真像個小樹林。看到一個蟒蛇的石雕,好好馬上指著說:
「Snake!」這種簡單的情景對應,她首先想起的是英文單詞。
好好三歲左右的時候開始和我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比如我問:
「How many legs does a frog have?」(初中英語)她會回答:
「Four.」帶她出去玩,我走得快了,好好會在後面喊:「Mama,
wait for me!」聽到外面放炮的聲音,會跑到我懷裡說:「I』m
scared.」
第三階段:親子全面英文互動階段
孩子能夠用英語交流是我們非常期待的英語啟蒙效果,但好事多
磨,這是英語啟蒙的最高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需要媽媽們耐心
地等待。在本書即將截稿之際,也就是好好四歲兩個月的時候,終於
迎來了她的英語爆發期,開始自言自語說英語,流利地和我進行英語
交流,讀繪本的時候開始和我做角色扮演,還會在日常英語交流中應
用光盤和繪本中的句子。這一時刻,是在好好英語啟蒙四年之後才出
現的。作為孩子英語啟蒙的策劃者,我多少還是有些興奮的。
姥姥特別納悶,沒見你教過好好,也沒學過單詞,她怎麼就會說
這麼多英語了?於是姥姥便開始讓好好在親朋好友面前表演,但我從
來不主張這樣做,好好也非常配合地一言不發。
另外要說明的是,好好英語的發展過程和效果並不是一個樣板或
標準,因為每個孩子的個體特點都不一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特點
制定合理的目標,即使是在這個最高階段,媽媽們也不要期望過高,
督促孩子用英語表達或者在人前表演,而是要順其自然。
父母為孩子在家創造一個浸入式英語環境,是孩子學習英語最有
效,也是最經濟的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放下功利心、抱有合理的期
望是基礎。同時選擇適合的英文材料,通過簡單的親子英文互動,不
出國門,不用辭職在家,也不需要大筆投入,孩子的英語啟蒙同樣可
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將為大家介紹英語啟
蒙的方法、材料和範例,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需要哪些方面的投入
以我給好好做英語啟蒙的經驗,在家創造浸入式英語環境首先是
前面提到的時間的投入,每天只需陪孩子一起做一個半小時的英語啟
蒙,其中積極陪伴時間大概只需半小時;其次就是資金投入,我粗略
地算了一筆賬,如下表。

以主婦的智慧來看,這麼做還是很划算的。看完投入再看產出,
孩子在家庭浸入式語言環境中所獲得的語言輸入量遠遠大於英語課,
不管是從相對時間,還是絕對內容上。而且由於這種方法緊密結合了
孩子的生活,符合這個年齡段孩子語言學習的特點,是六歲以下小朋
友學習英語的最佳途徑。
大家可能會發現我沒有列出教材費,在早期的浸入式英語學習
中,主要的目的是通過大量真實語料的輸入,在孩子頭腦裡建立並列
性雙語系統,而不是單純讓孩子掌握某些單詞或語言點。一般教材不
是真實語料,而且是以語言點作為主線編製的,所以不適合這一階段
使用。成功的英語學習不是哪本教材可以幫助我們做到的,我們提倡
的通過創造家庭浸入式英語環境來為孩子做語感啟蒙,就是要摒棄以
「教」為主和教材至上的失敗的傳統英語學習方式。
家庭浸入式英語環境是通過使用國外原版英文兒歌、動畫片、繪
本,並結合孩子的日常生活進行親子英文互動,讓孩子像學母語一樣
習得英語。我們會在後面的章節中根據家庭浸入式英語環境的四個要
素推薦相關的圖書、光盤和網絡資源。
此外,孩子的英語啟蒙,不需要媽媽特意備課,只要能夠利用身
邊隨手可得的材料,在孩子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到。好好兩歲左
右的時候,每次帶她下樓曬太陽,我都會順便帶上粉筆和泡泡水,這
兩樣東西的用處真的很大,可以幫好好還有小區裡的其他小朋友複習
或瞭解顏色、形狀、數字、動物、交通工具等英文詞彙。小區裡的寶
貝兒們看到我都會圍上來,有的說:「bubbles!」這時,就可以從
包裡拿出秘密武器,就是這種吹泡泡套裝(圖1),淘寶上很多玩具
店都可以買到,大家只要輸入「ELC泡泡」就可以搜到,我從天津本
地的一家淘寶店買的,這款泡泡套裝最關鍵的是有不同顏色的泡泡
棒。
圖1
我會對寶貝兒們說:「Choose a color, please!」如果孩子不
會說,就可以指著其中的一個問:「Do you want yellow?」等,用
不了幾次孩子就明白了,會跟著重複「yellow」。過了一段時間,小
區裡的寶寶們張嘴就是「purple, red...」發音的標準程度,真讓人歎
服。小朋友領悟外語的能力是驚人的,主要原因是母語不夠好,沒有
母語干擾。因此,學外語越早越好,而不是等母語流利了再開始。
另一個武器是粉筆,它的妙用自不必說,隨便在地上畫上各種形
狀,讓寶寶們聽指令從一個形狀跳到另一個形狀,「triangle,
square, diamond, rectangle...」大家玩得不亦樂乎,不僅學習了
英語,還鍛煉了體能。有時,我還會利用粉筆畫上跳房子
(Hopscotch)的格子,在裡面標上數字(圖2),一邊跳,一邊
說:「1,2 buckle my shoe, 3, 4 shut the door...」這些簡單的歌
謠在本書後面章節的推薦資源裡都可以找到。
另外我家鄰居的寶貝兒們也特別喜歡我給他們唱轉圈圈的英文
歌,小朋友們見到我和好好的三個主要要求是bubbles、chalk和
make a circle,被我稱為「老三樣兒」。
有的媽媽可能會說,吹泡泡和畫形狀都還好辦,就是這個唱英文
歌,可不是這麼容易做到的。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大家只需要
根據本書後面章節提供的資源,和孩子一起學就可以做到,兒歌對語
言水平的要求並不高,想想咱們中文的兒歌就會明白,兒歌都是簡單
重複押韻的語言,讓孩子們玩語言,培養孩子的語感。
要是實在沒有帶什麼好玩的東西下樓,還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用手
指比劃形狀,這也是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遊戲,他們會跟著我一邊比
劃一邊說:「circle, square, diamond...」還有一些手指遊戲和動
作歌謠,從好好看的盤裡學的,和孩子一起做,百玩不厭,我們會在
第3章具體介紹。
圖2
 
家庭浸入式英語學習需要避免的誤區

功利心過重,忽視興趣

英語啟蒙首先要放下功利心,和孩子一起享受學英語的過程,媽
媽要把自己看成孩子的玩伴。關注他們的語言敏感期,也要尊重他們
的沉默期,不要在日常英語互動中扮演老師的角色,更不要經常口頭
小測驗,增加無形的壓力,扼殺學習興趣。要讓孩子覺得和媽媽說英
語是一件非常有趣,非常好玩,而且很自然的事情。
其次,父母本身要喜歡英語,享受和孩子一起學英語的過程,非
常利於培養孩子學習興趣。道理其實很簡單,大家也都能體會到,孩
子很容易喜歡我們喜歡的人和事,因為他們愛爸爸媽媽,愛屋及烏。
如果父母是因為自己英語不好而在求職陞遷中遇到很多困難,才讓孩
子努力學英語的,就要先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因為父母對英語學習
的痛苦感覺很容易潛移默化地傳染給孩子。
英語啟蒙首先要孩子和父母都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現在想想,
好好的英語啟蒙讓我們一起度過了很多美好的親子時光,留下了許多
溫馨的記憶。一天早上我懶得做早飯,就隨手給好好拿了一個康師傅
的歐式蛋糕吃,兩歲的好好立馬冒出一句:「Cup cake!」仔細一
看,還真是Cup cake,這個詞還是她一個多月之前參加一個
Halloween活動時學到的,當時她和小朋友一起做了Cup cake(圖
3),大家吃得盆干碗淨。好好同學對於食物的熱愛幫助她牢牢地記
住並很好地應用了這個詞,通過情景對應學到的東西是很容易消化
的,好好這裡是雙重消化。
圖3
後來,給好好吃妙芙的時候,我告訴她這是muffin,還給她唱了
「Do you know the muffin man, muffin man, muffin man? Do
you know the muffin man who lives on dreary lane?」(這個
音頻可以在網上下載)她很快就學會了,經常會邊吃邊唱,Muffin渣
渣噴得到處都是。
其實Muffin和Cup cake都挺好做的,可以到烘焙店或淘寶買現
成的材料,加水攪拌之後放入紙質的Cup裡,放入預熱的烤箱,
200℃烤大概10分鐘就差不多了,比作雞蛋餅還簡單,連我這種不怎
麼會做飯的懶人都能做。
和好好玩玩具的時候,我們就是一邊玩,一邊說英語。玩具都是
五顏六色的,而且包含各種圖形、動物、情景。家裡有什麼玩具可以
就地取材。好好一歲多的時候,我會在和她玩積木的時候說:「I
have a red block. What color is your block?」邊說邊指著好好
手裡拿的積木。好好思考了一下,看看自己手裡的積木,用稚嫩的聲
音大聲回答:「Yellow!」此外,兒童木琴、敲敲樂以及有不同木樁的
敲擊台都可以用來玩顏色,可以媽媽說什麼顏色,孩子敲什麼顏色,
速度逐漸加快,孩子會越玩兒越高興的。
好好快兩歲的時候,我就開始和她玩字母拼圖,一邊玩拼圖,一
邊學字母,有一天忽然少了一個,她立刻問我:「媽媽,F哪兒去
了?」原來好好不知不覺已經學會了26個字母。
 

輕輸入,重輸出

很多人學不好英語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語言輸入嚴重不足,
而不是大家一直認為的沒有交流的機會。我認識的北歐人英語都很流
利,問他們原因,很簡單,就是從小看英語電視節目,玩英語電子遊
戲。我的一個丹麥朋友說他沒上過英語培訓班,小學四年級開始有英
語課,就是因為有大量的英語輸入,他的英語水平非常高,遠遠高於
我們的英語專業畢業生,基本接近母語水平。
我個人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同樣是由於語言輸入充分,上大學
時,每天聽一兩小時VOA和BBC的新聞,每週堅持讀至少一本英文原
版閒書或雜誌,定期看英文電影,結合背誦詞彙到後來的背字典,在
那個信息不發達的時代,正是這海量的真實語言輸入幫我建立起了並
列性雙語系統。
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認為輸入是成功語言習得的第一步,在強
調輸入的同時,Krashen更加強調「可理解輸入」。對於孩子的早期
英語啟蒙來講,就是「磨耳朵」(海量輸入)結合「情景對應」式輸
入(看動畫片、讀英文繪本、手指遊戲、動作歌謠等)。在孩子一歲
半以前單純的海量輸入占主導,為他們打好語音基礎,培養韻律感,
以建立對英語的初步感性認識,即語感。一歲半以後,隨著孩子認知
能力的提高,可理解輸入的比例一步步加大,在此基礎上,孩子才會
慢慢輸出。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上總是期待他們快點兒輸出,比如媽
媽說「蘋果是apple」,就要求孩子馬上跟著說「apple」,然後問
孩子「英語蘋果怎麼說?」這麼做大多會遭到孩子的抵制。我家也有
活生生的例子,一天好好爸倒垃圾的時候告訴好好日語「垃圾」的說
法,然後想起來就問孩子日語「垃圾」怎麼說,好好一般都不回答,
好爸就生氣地說:「怎麼這麼笨!告訴你日語垃圾是……」某天好爸
又問好好同樣地問題,好好笑著回答:「倒你臉上!」
我在給孩子做英語啟蒙的四年中從來沒有要求孩子跟我讀某個單
詞,除非她自己想跟讀。因為我始終堅持輸入先行,孩子會不斷消化
她所接收的可理解輸入,這就是語言內化的過程,然後才會慢慢地自
主輸出,而不是很多家長期待的馬上跟讀輸出,未經消化地人云亦
云。
很多人認為孩子英語輸出才算英語好,所以會要求孩子在人前表
演英語兒歌、說英語單詞。我從不要求好好在親朋好友面前表演是因
為不希望孩子將喜歡英語的內在動力(Internal Motivation)轉化為
贏得讚美的外在動力(External Motivation)。一直以來,好好都
覺得英語和中文一樣都是非常有趣的,不論是看盤、聽歌、讀繪本,
還是和媽媽說英語都是讓她感到高興的事,這就是好好接觸英語的內
在動力,每天她都會求著媽媽多講兩本書。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也一
直感到充滿樂趣,從未有過寒窗苦讀的感覺,也沒有想過學好英語是
為了謀生。心理語言學認為內在動力,也就是對語言本身的喜愛,相
比外在動力,如為了升學、找工作等原因而學習英語,會產生更好的
學習效果。
多年來,我國英語教育一直在輸入量上嚴重欠缺,但老師、家長
甚至學生自己都認為英語學不好是因為沒有機會輸出,這種觀念是嚴
重違反人類語言習得機制的。我們都還記得孩子學說話的時候,開始
只是能聽懂我們說的話,但不會說,之後是只能說一個字,然後是兩
三個字,慢慢地就會說句子,用複雜一點兒的句子表達自己,開始編
故事,最後就開始和爸爸媽媽強嘴了,反正都是他的理,從此為人父
母的我們每天都要和他們鬥智鬥勇了。
英語的學習也會經歷一個相似的過程,語言的輸出都會相對延
遲,盡量不要讓孩子通過死記硬背單詞和句型來縮短這個過程,因為
他們正處於語言自然習得的黃金期,通過潛移默化的輸入和生動有趣
的互動遊戲,父母能夠幫助孩子們建構內在英語思維和表達系統,也
就是前面提到的並列性雙語系統,這將是使他們受益終生的語言天
賦。大家一定要有耐心,春耕秋收,切忌拔苗助長。
注 釋
[1].作者的女兒
2 親子英語互動

家庭浸入式英語環境的四個環節中,大家最為頭疼的恐怕就是英
語互動了。很多父母覺得自己英語不好,沒有辦法用英語和孩子互
動,大家更願意讓孩子上課時和外教互動。但是師生互動是無法代替
親子互動的,認知心理學認為,幼兒語言的學習與其認知事物的過程
緊密相關,幼兒只有通過在生活情景中運用語言,才能真正理解並運
用語言,親子在生活場景中的英語互動正是符合了這一幼兒語言習得
的規律。
我國應用語言學家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王初明教授也認為,語言
的學習只有和語境緊密結合才能產生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和內化,語境
是在互動中創造的,因此「有效的語言習得根植於互動」。在我們目
前的條件下,親子互動只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讓孩子感受到,英語是
可以用於和父母進行交流的,也就是學英語既好玩又有用。這是親子
互動的入門級目標。 二是通過親子互動,為孩子提供可理解輸入和豐
富的語境,從而促進孩子的第二語言發展。這一點是夏威夷大學應用
語言學家Micheal Long教授提出的「互動假說」的內容之一,在語
言學界普遍得到認可。因此,親子在生活場景中的英語互動是孩子英
語啟蒙不可或缺的環節。
本章旨在為大家介紹一些簡單易於操作的親子互動技巧,分為入
門級和進階級,如果父母英語不好,那麼就可以將親子英語互動的目
標設定為實現以上提出的第一個目標,只要具有初中英語水平,媽媽
們就可以參考入門技巧進行簡單的親子互動;英語水平較高,或已經
具備一定親子英語互動經驗之後,就可以致力於實現以上兩個目標,
參考進階技巧,發揮大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讓親子英語時光更具樂
趣,收到更好的英語啟蒙效果。
 
親子英語互動入門技巧

擬定主題,簡單準備

剛入門的媽媽們,如果還不能自如地和孩子用英語互動,可以提
前選一個和孩子互動的主題,或者先從參考本書範例裡的主題和互動
形式開始,比如明天打算帶孩子曬太陽時就顏色主題進行互動,就可
以參考本書之前的範例,如果家裡沒有帶彩色泡泡棒的泡泡水,就用
彩色粉筆代替吧,讓孩子選擇她喜歡的顏色的粉筆。媽媽只需知道關
於幾個顏色的詞和範例中用過的幾個簡單句子「Which color do
you want?」「Here you go!」就可以了。建議根據媽媽的英語水
平,選擇簡單可行的方案,不需要像講課或做展示一樣提前準備很長
時間,只需要在擬定主題的基礎上,準備一些簡單的道具,如提前購
買泡泡水等可以用來互動的玩具,同時準備一些相關的詞彙。
作詞彙準備,媽媽們可以準備一個單詞本,比如去動物園之前,
準備一些動物的英文名稱,如Tiger, Bear等;或者去買東西之前在單
詞本上和孩子一起列個Shopping List,媽媽和寶寶可以一起複習蔬
菜、水果和食品類的單詞。關鍵是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列購物清單的
過程也是孩子和我們共同學習的過程,如果有不會的單詞,可以隨時
上網或用字典查,這樣做沒有什麼不好,可以讓孩子瞭解學習的方
法。等到了超市或菜市場,就可以按照Shopping List去找蔬菜水果
了,「Here's the tomato. Here's spinach. Oh, banana is over
there.」。這樣將購物清單上的物品和事物對應上,就實現了情景對
應,進一步加深理解和記憶。
可能大家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有沒有親子互動的常用句型可以
套用。其實親子英語互動都是用的簡單句以及小學初中時學的簡單的
時態,不會出現像「As far as I』m concerned」、「It is
undeniable that」這樣的四六級填空式作文句型,大家想想自己和
孩子用中文互動時用的句子,是不是都是簡單句?因此沒有必要刻意
背句型。我也不希望告訴媽媽們背下這些句子就可以和孩子英語互動
了,這樣做和大家以前應付英語考試沒什麼區別。本書會給大家介紹
一些場景的實例,希望既提供借鑒,又能激發大家的創造和想像力,
發展自己和孩子獨特的親子英語互動與方式。
這裡列出了一些常用的動物和食物分類詞彙,大家可以在和孩子
一起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斷擴充,比如讀了關於海底動物的書,就可
以在動物和海鮮詞彙表中填入沒有列出的詞彙。
常見動物中英文對照單詞表
常見食品中英文對照單詞表
 

指物認物,情景對應

指物認物可以讓孩子把實物或情景與英語直接聯繫起來,從而提
升語感,建立並列式雙語系統,而不是用翻譯的方法通過漢語建立連
接。舉個簡單的例子,不要告訴孩子「蘋果」是「Apple」,而是要
指著蘋果說「Apple」,最好再讓小朋友們摸摸、聞聞或者吃下去。這
種親子互動方法操作簡單,只需要媽媽們提前準備相關的詞彙,當然
如果願意,還可以購買一些能和孩子互動的玩具。
兩歲以上的孩子就開始著迷「過家家」了,我們就可以和他們玩
一些情景玩具,農場、娃娃、玩具別墅、動物園。好好兩歲左右的時
候很喜歡一套塑料動物模型玩具,用這套玩具,她學會了很多動物的
名字。等真的帶她去海洋館和動物園的時候,她已經可以把玩兒玩具
時學過的動物名字都記住了。好好到了動物園看到長頸鹿就直接高興
地尖叫Giraffe,看到犀牛就說Rhinoceros,著實讓好好爸吃了一
驚。
和好好玩這套動物玩具的時候,我們假裝去動物園,讓這些動物
們轉圈圈(Make a circle)或者排排站(Line up)。有一段時間好
好每天都會把這些動物排了一圈又一圈,把名字挨個兒說一遍。指物
認物的方法,孩子學得最快,而且最好等著他們問再告訴他們。當然
玩情景玩具,家長可能要稍微準備一些詞彙,可以參照前面給大家列
出的動物詞彙中英文對照表。
如果帶孩子到了動物園,還可以邊看動物邊描述:「How many
giraffes do you see? Let's count. One, two, three… We see
three giraffes. They are tall. Their necks are very long.」媽媽
們說到Tall和Long的時候可以做出誇張的手勢幫孩子理解,說到Neck
的時候可以指著長頸鹿的脖子,或者還可以指指孩子的脖子幫助他理
解這個單詞。
此外,動物主題的繪本也很多,帶孩子去動物園之前和之後都可
以給孩子講。比較經典的是《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押韻和重複的句子朗朗上口,而且還可以隨意替換。好好
一歲多的時候我開始給她讀這本書,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讀過,但
是,忽然有一天,她竟然自言自語地把這本書幾乎背了下來,還會靈
活替換:「Haohao, Haohao, what do you see? I see mama
looking at me.」
另外,還有一本書《Say Hello to the Baby Animals》,這本
油畫風格的繪本用簡單的語句講述了小獅子出去找朋友和他們打招呼
的故事,「This baby lion is ready to go. He wants to find his
friends and say hello.」語句押韻,而且富含擬聲詞,小朋友們都
非常喜歡「Hello, baby hippo! Splish, splash, splosh!」
好好還有一套玩具別墅,和她一起玩的時候,我會給她介紹家裡
用的東西,還可以用玩具裡的小兔子過家家。
「They are going to sleep. Where is the bedroom?」
「Here!」
「Oh, yes their bedroom is upstairs. They are walking
upstairs. One step, two step... Now it's bed time. Good
night,bunny!」
這裡我還推薦一套超市推車玩具,包括一輛超市小推車和全套仿
真水果、蔬菜、牛奶、奶酪、麵包、火腿、果醬、葡萄酒、啤酒等包
裝食品和飲料。我是在淘寶上買的,連運費還不到七十塊錢,好好用
這套玩具可是學會了不少單詞,等真的帶她到超市的時候,她就會坐
在購物車裡指指點點:「Apple, pear, toast, cheese…」這套玩具
再配上一個玩具收款機,就可以和大一點的寶寶玩Shopping的角色
扮演遊戲了。
「Hello, may I help you?」
「Yes, please. How much?」
「12 dollars. 」
「Here you go.」
「Here's the change.」
「Thanks! Bye bye!」
「Have a good day!」
邊看邊說,指物認物,情景對應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最關鍵
的是這麼做能夠為孩子提供和學習母語相似的學習途徑,英語學習不
再是刻意的追求或者額外的負擔,媽媽們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增加很
多詞彙量。
 

不苛求孩子用英語回應

在孩子的英語啟蒙過程中,父母要耐心等待輸出,在親子互動中
不要苛求孩子回應。有的時候孩子好像並不理會我們說的英語,但是
不用擔心,其實我們說中文時,孩子也不一定每次都會回應(老公都
不一定每次都理會我們),即使當時沒有任何反饋,媽媽的話也會慢
慢流入他們的小腦子裡。孩子最初和家長的英文互動可能是沉默,或
者只說單詞,這都沒有關係,都要經歷一個語言沉默期,這表明孩子
的第二語言發展過程是正常的,和學說中文的時候經歷著相似的階
段。孩子感覺準備好了的時候就自然會輸出的,好好兩歲多的時候開
始在不經意間說英語,比如拿著手機給我拍照的時候,會對我說:
「Smile!」
有的時候,我們問孩子:「Are you happy?」可能孩子扭頭就
跑,這時媽媽千萬不要著急批評孩子,只要一笑置之。如果孩子點點
頭,媽媽就可以用英語說出孩子的感受:「Oh! You feel happy.」
此外,在孩子還沒有準備好語言輸出的時候,父母可以多和孩子
做一些他們可以用行動來回應的遊戲,讓孩子慢慢適應和父母用英語
交流。這樣做符合孩子通過身體動作體驗習得語言的特點,20世紀
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James Asher創立了「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簡稱TPR的外語教學方法,讓孩子通過多感
官共同參與語言記憶與學習,獲得更好的習得效果。因此要和孩子多
玩各種需要動作參與的遊戲,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兩個簡單好玩的遊
戲。在第二節的進階技巧中還會向大家介紹動作歌謠、手指遊戲等。
和小寶寶可以玩兒藏貓貓Peek-a-boo,這是一個很好的激發小
寶寶用歡笑回應我們的遊戲。最簡單的玩法就是,媽媽用手蓋住臉,
然後突然打開,「Peek-a-boo!」還可以拿一塊兒小手絹,蓋在孩
子或者媽媽臉上,說:「Where's Baobao?」然後突然掀起手絹,
「Oh, Here you are! Here's Baobao!」如果媽媽能夠作出吃驚
狀,孩子一定會笑得更開心的。
爸爸媽媽還可以躲在椅子後面,然後忽然躥起來:「Peek-a-
boo!」還可以媽媽問:「Where's Daddy?」爸爸從椅子後面竄起來
喊:「Here I am!」可以分別從椅子後面和側面躥出來,出乎意料的
變化是孩子非常喜歡的。
孩子再大一點兒,這個遊戲也可以繼續升級,收集不同顏色和樣
式的帽子,媽媽和帽子一起躲在沙發後面,每次跳出來的時候都戴上
不同的帽子:「Peek-a-boo!」還可以讓孩子過來摘帽子,
「Baobao, come over here and take off my red hat.」「You
are taking off my blue cap. Good job!」
此外,還有很多Peek-a-boo的繪本或者遊戲書,裡面會存有各
種機關,都是孩子們喜歡的。帶觸摸機關的適合兩歲以前的寶寶,帶
變換畫面或者小鏡子的適合兩到三歲的孩子。好好特別喜歡她的幾本
Peek-a-boo繪本,每次讀都很開心。
三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玩尋寶遊戲(Treasure hunt Game)
了。把她的一些小玩具和好吃的,藏在家裡的一些角落裡,尋寶遊戲
就可以開始了。根據孩子的年齡不同,可以有幾種不同的玩法。
三四歲的孩子,找東西的能力不是很強,所以要盡量降低遊戲的
難度,每次只藏一件東西,而且藏得不要太嚴密,比如故意露出小熊
的一隻腳。開始時可以對她說:「Could you find Teddy bear?
Where's Teddy?」 當她朝靠近Teddy熊的方向走的時候,可以說:
「You are hotter!」當她移動的方向遠離目標的時候,告訴她:
「You are colder!」孩子可能需要多玩幾次才能熟悉遊戲規則,媽媽
不用著急。當孩子找到小熊時,媽媽可以說:「Oh! Here it is!
Here's Teddy. Excellent! Good job! You』re amazing!」總之,
不要吝惜對孩子的誇獎和熱情的擁抱(Hugs)和親吻(Kisses)。
我和好好玩的時候,有時會讓她選擇要藏哪個玩具。而且會給她
一些線索,比如告訴她:「Teddy is in the living room.」她也許不
知道living room的意思,我一般會配合動作指給她方向,然後繼續
給線索:「It's on the table. Yes, you are hotter.」這種玩法可以
幫助孩子學習或複習方位詞。孩子成功以後可以和她做個相互擊掌的
動作以示慶祝。
總體的原則是,最開始玩的時候,是為了讓孩子熟悉遊戲規則和
常用語句,因此要降低難度,保證讓孩子有成就感。對於大一點的孩
子就可以試著同時藏幾樣東西,甚至給她畫個藏寶圖,這樣會更有挑
戰性,也更有意思。
 
親子英語互動進階技巧

增加素材積累,借鑒英文兒歌和繪本

親子互動最好結合和借鑒與孩子一起欣賞的光盤、繪本等其他資
源。比如媽媽們可以多下點功夫學一些簡單的英文兒歌,平時和孩子
一起欣賞的就可以。我從懷孕的時候開始自學英文兒歌,但就是學不
會,等好好出生之後,和她一起看一起聽,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所以
媽媽們要是一時學不會也不用急,只要輸入量夠了,也就是反覆聽了
多遍之後自然就會了。
和孩子一起看的英文光盤,一起學的英文兒歌,一起讀過的英文
繪本,都可以成為親子英語互動極好的語言素材。比如好好上幼兒園
之前,我特意為她買了一些關於幼兒園的英文繪本,其中一本是
《Llama, Llama, Misses Mama》,這本書很好的描寫了小羊駝慢
慢適應幼兒園的過程和心理變化。好好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都很
想念我,放學回家的時候我都會問她:「Did you miss Mama?」她
都會點點頭,然後我會引用書上的最後一句,並稍加改動:
「Haohao will love Mama and school too.」但是通常她會難過
地搖搖頭。等到兩個月之後,好好真正喜歡上了幼兒園的時候,她驕
傲地說:「I love Mama and school too!」
這裡還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小蘋果媽媽借鑒動畫片和孩子進行互動
的例子,本書在徵得果果媽同意後引用節選的博文,謝謝果果媽的分
享。
從4月份開始,小蘋果開始癡迷《The Wheels on the Bus》的碟(這個是天津的一個

同傳媽媽Joy推薦的),包括三個DVD和一個CD。

《The Wheels on the Bus》這首歌是英語國家的經典兒歌,地位相當於咱們的「小燕

子」,而且這首歌還可以配上動作,就成了動作歌謠。小蘋果跟我回老家坐了幾次公交車,

我在車上給她唱了這首歌後,回北京就更加一發不可收拾。

每天看完一集動畫片後,就把家裡能夠擺的椅子都擺成一排,等爸爸、我、玩偶們都坐

好之後,媽媽就要開始唱歌啦。

The wheels on the bus go round and round. Round and round, round and

round .The wheels on the bus go round and round. All through the town.(我和小

蘋果一起兩手做出轉轉轉的動作。)

The window on the bus goes up and down. Up and down, up and down. The

window on the bus goes up and down. All through the town. (我和小蘋果一起兩手

做出上上下下的動作,我認識的一個爸爸——馬丁會邊唱這句邊把孩子舉高放低,我嘗試

過,孩子會好興奮。)

The wipers on the bus go swish, swish, swish. Swish, swish, swish, swish,

swish, swish. The wipers on the bus go swish, swish, swish. All through the town.

(我和小蘋果一人拿把牙刷,抬起胳膊做出雨刷來回刷的動作。)

The door on the bus goes open and shut. Open and shut, open and shut. The

door on the bus goes open and shut. All through the town. (我用手蓋住小蘋果的眼

睛,做出開合的動作。)

The horn on the bus goes beep, beep, beep. Beep, beep, beep, beep, beep,

beep. The horn on the bus goes beep, beep, beep. All through the town. (小蘋果

會做出假裝按喇叭的樣子,因為她是司機。)

The money in the box goes clink, clink, clink. Clink, clink, clink, clink, clink,

clink. The money in the box goes clink, clink, clink. All through the town. (我會把

家裡所有的錢幣都翻出來,給她裝在一個小盒子裡,再給她另外一個盒子讓她倒來倒去地

玩。)
The drum on the bus goes dong, dong, dong . Dong, dong, dong, dong,

dong, dong. The drum on the bus goes dong, dong, dong . All through the town.

(我會把家裡的鼓拿給她敲。)

The baby on the bus says, "Wah, wah, wah! Wah, wah, wah, wah, wah,

wah!" The baby on the bus says, "Wah, wah, wah!" All through the town.(我們倆

都假裝像小寶寶一樣哭。)

The people on the bus say, "Shh, shh, shh! Shh, shh, shh, shh, shh, shh!"

The people on the bus say, "Shh, shh, shh!" All through the town. (我們都會把食

指放在嘴前,說shi, shi,shi。)

The mommy on the bus says, "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 The daddy

on the bus says, "I love you, too!" All through the town.(我說I的時候指自己,說

Love的時候像韓劇裡面雙手在頭上面比劃出心形,說Yo u的時候指寶寶。)

將親子互動融入日常生活

在澳洲讀研的時候,我發現當地的媽媽會一邊做事一邊告訴孩子
她在做什麼,或者孩子做事情的時候,媽媽也會用語言告訴他(她)
正在做什麼。到一些幼兒園調研時,我發現老師也是這麼邊做邊說
的,特別是對那些正在學習說話的低幼小朋友,會更多地使用這種方
法,後來我的導師告訴我這種情景對應法對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非常
有用,被西方的幼兒教師和家長廣泛使用。我們不妨也試試這種方
法,需要的詞彙量不大,而且只用現在進行時,是小學時英語課學到
的第一時態。「I』m walking.」「You are playing with
blocks.」
給好好吃蘋果的時候,我會邊削蘋果,邊說:「Mama is
peeling the apple. Please wait.」之後邊切邊說:「Now I』m
cutting the apple.」對大一點而且英語更好的孩子可以說:「I』m
cutting the apple into small pieces. One, two, three, four...
eight pieces.」端上來的時候可以說:「Here we go. Now we
can have it.」「sweet, yummy(好吃),juicy(多汁)and
crunchy(脆脆的).」
媽媽還可以一邊收拾一邊告訴孩子自己在做什麼,還可以順便介
紹一下傢俱的名稱:「I』m cleaning the chair. It's a yellow
chair. It has four legs. One, two, three, four!」「I』m wiping
the table. It's our dinner table. It also has four legs.」「Let's
wipe the TV clean. We have to be gentle.」「Now let's
vacuum the floor. Vroom, Vroom.」「Vroom」是繪本《Bear's
Day Out》裡面描寫城市聲音的擬聲詞,這裡我借來形容吸塵器的聲
音。
日常生活中蘊含著很多說英語的機會,我們只需要充分利用這些
機會就可以了。每次家裡洗床單、晾床單、鋪床單,好好都特別興
奮,尖叫著鑽進鑽出,還堅持要幫忙。洗衣服的時候可以教孩子說衣
服的名稱,比如:「This is Mama's dress. It's a black dress.
Let's put it in the washing machine.」還可以讓孩子把衣服放進
洗衣機裡,「Could you put it in the washing machine?」媽媽
說Washing Machine的時候一定要同時指著洗衣機。
此外,還可以讓大一點英語基礎更好一點的孩子幫忙把衣服按顏
色分類,媽媽可以先示範如何將Whites, Colors和Darks分類。剛開
始讓孩子做的時候,媽媽可以一點點地指導:「This is Daddy's
white shirt. So it goes to the whites. This is mama's yellow
sweater. It goes to the colors.This is mama's brown pants. It
goes to the darks.」這樣孩子不僅提高了英語水平,還提高了分類
能力,同時媽媽還可以多一個小幫手,這就是懶媽的育兒心得!
和孩子一起晾衣服的時候,告訴他:「Let's hang up the
clothes.」可以讓他幫忙拿著衣架,「Could you hold the
hangers please?」「Thank you! You are such a great
helper.」這裡又可以複習一遍和衣服、顏色有關的詞彙,比如:
「Now let's hang up mama's pants. It's blue. It's mama's
blue pants.」還可以讓孩子摸摸濕衣服,告訴他:「It's wet.」然
後,讓孩子遞給媽媽一個衣架,「Could you pass me a
hanger?」「Thanks! Could pass me another one?」
收衣服的時候也可以讓孩子幫忙拿著衣架(Hangers),還可以
讓孩子摸摸晾乾的衣服「Now the clothes are dry. Touch it. It's
dry.」這樣孩子就能把Dry和晾乾的衣服摸起來的感覺對應上了。收
床單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說:「It's a large sheet. It can wrap
you up.」我有時會突然把好好包在裡面,聽她興奮地尖叫。
疊衣服的時候,可以給他一些小毛巾之類好疊的東西:「Could
you fold this towel? It's Haohao's white towel.」「Fold your
towel like this.」
收拾衣櫃的時候也一樣可以玩遊戲,既培養語言能力又培養數理
能力,像區分大小、長短,或分類的能力。比如,在一堆襪子裡拿出
一隻爸爸或媽媽的襪子,再拿出一隻孩子的襪子,當然是洗乾淨的,
呵呵!一隻手拿大人襪子,另一隻手拿孩子襪子。然後隆重推出大襪
子,對孩子說:「Mama's sock is BIG. Baobao's sock is
SMALL.」可以用兩隻襪子突然輕輕打在孩子臉上,孩子都很喜歡這
麼逗著玩,一定會咯咯笑的。之後可以和孩子唱首歌《Big and
Small》, 唱到Big的時候,舉起大襪子,唱到Small的時候,舉起小
襪子。
Big and small, big and small.
Big, big, big, big, big and small.
Big and small, big and small.
Big, big, big, big, big and small.
除了這首反義詞的歌,還有《Loud and Quiet》等歌曲,是
《Super Simple Songs》裡面的一首歌,我會在第3章列出推薦的
兒歌光盤。
此外,還可以用大人的帽子和孩子的帽子、大人的手套和孩子的
手套,大人的T恤和孩子的T恤等任何手邊方便拿到的東西,向孩子介
紹大小的概念。等孩子理解了《Big and Small》之後,可以問他:
「Which one is big? Which one is small?」
更進一步的話,可以和他玩Bigger和Smaller的遊戲,同樣是媽
媽示範,可能要多次重複示範,等他理解之後再問:「Which one is
bigger? Which one is smaller?」要是手邊實在沒有可以比大小的
東西,還可以用大手比小手。
當媽媽覺得應該把東西收拾起來的時候,可以和孩子玩配對
(Matching)的遊戲,就是讓孩子把襪子配對,還是先示範:
「Socks are in pairs. They are the SAME.」然後把兩隻襪子捲起
來收好,再單獨拿出一隻:「Can you find the other big black
sock? No, not this one. Try again!」玩這個遊戲,小寶寶的成功
率一般不是很高,媽媽不用著急,只需要鼓勵他再試試,甚至可以幫
他縮小範圍,比如從兩隻完全不同的備選襪子裡,選一個配對。
除了Big and Small,媽媽還可以用大人圍巾和孩子圍巾介紹
Long and Short,以及它們的比較級和最高級。還可以複習顏色和
衣服的名稱,但是需要犧牲一下整理的速度。
和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是非常好的契機,公園裡的花草樹木、遊樂
設施,以及中老年人的京劇、歌舞、武術、太極練習都是媽媽和孩子
能夠用簡單英語談論的題目。
「It's sunny today. We are going to the park. Are you
happy?」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想帶著自己的自行車(Bike)或者滑板
車(Scooter)去,我們可以問:「Do you want to bring your
bike or scooter?」給他選擇,既是尊重孩子,也拓展了語言能力,
可以說到Bike的時候指自行車,說到Scooter的時候指滑板車。
公園裡有很多種樹,說句實話,我連它們的中文名稱都不大清
楚,但是很多公園會在樹的旁邊設立說明牌,上面有中英文的名稱,
大家帶個電子詞典查一下發音就可以了,天津話管這叫「現屯現
賣」。
媽媽們需要記住的詞彙無非是Tree、Flower、Rock、Sand、
Waterfall(瀑布)、Stream(小溪)、Lake(湖)、River(河)
等小學學過的詞彙。還可以看著不同顏色的花,複習一下顏色,讚歎
一下:「The flowers are so beautiful! I like the smell.」
小孩子都喜歡隨手撿塊石頭,這也是複習一下Big and Small,
Bigger, Smaller,Biggest,Smallest 的好機會。孩子們還可能喜
歡撿地上的小樹枝,好好每次去公園都要給自己撿根棍棍兒拿著,我
一般會在這個時候和她玩Long and Short的遊戲,每次她都要在幾
根棍棍兒中挑出The longest one拿在手裡揮舞。
公園裡的簡易遊樂設施一般有Slide(滑梯)、Seesaw(蹺蹺
板)、Swing(鞦韆)等。如果孩子說:「我要玩滑梯。」媽媽可以
用英文重複一下她的想法:「Oh, you want to play with the
slide. OK! Let's go.」
玩蹺蹺板的歌謠也可以用在家裡玩「拉大鋸」,有兩個歌謠適
用,這裡列出的是其中的一個我覺得比較押韻而且簡單的。
See-saw, up and down.
This is the way to London town.
One goes up and one goes down.
This is the way to London town.
除了常見的簡單遊樂設施,還有一些大型的遊樂設施,它們一般
都有特殊的名稱,不過媽媽們沒有必要把這些都記下來,只要記得孩
子都喜歡的旋轉木馬叫Merry-go-round,巨大的過山車叫Coaster
就差不多了,其他的孩子能坐的都是些小火車、小汽車和小飛機等。
公園裡還會有在那裡活動的人,孩子們對他們的活動要是感興趣
的話,都可以用英語告訴他們:「They are singing Peking opera.
They are dancing. Do you want to dance with them?」這裡基
本用的都是小學學過的現在完成時,「They are playing table
tennis. They are playing basketball.」要是想給孩子拍照,可以
拿出手機或相機問孩子:「Do you want to take a
picture/photo?」「Smile!」或者「Say cheese. Excellent!
Another one. Cheese!」
 

和孩子一起邊動手邊說英語

我給大家推薦幾樣玩英語的好東西——彩泥、手指畫顏料、彩
筆。其中,和孩子一起玩彩泥,不僅可以學顏色,還可以和他們捏各
種動物、植物、蔬菜、水果,做麵條、冰淇淋,變化無窮。大家可以
買現成的彩泥,也可以自己做麵團給孩子玩,主要是因為安全、且成
本低廉。
自製麵團需要的材料包括:麵粉、食用色素、鹽、油、水。其中
麵粉最好選擇顆粒面,我用過的各種面中,這種廉價麵粉做出來效果
最好,如果買不到,就隨便用普通麵粉,但年底單位工會發的餃子面
不大好用。製作方法非常簡單。
(1)將麵粉、鹽、油、水按照6︰2︰1︰1比例混合,用孩子的
奶粉勺作量具,滿足這個比例就好。可以讓兩歲以上的寶寶幫著一起
作:「Could you mix them up?」「Thank you! You are a
great helper!」孩子喜歡被需要的感覺,好好每次都幹得很賣力。
(2)再拿一個小盆兒,將食用色素倒入,加少許水沖淡,將適
量面、鹽、油、水混合物放入,用勺子將色素攪拌均勻,再在案板上
把麵團揉到不粘手為止就可以了。
(3)將小盆洗淨,滴入另一種顏色的食用色素,繼續製作。
(4)將所有的麵團包在保鮮膜裡,放在保鮮盒中,放入冰箱保
存,用的時候取出一部分,剩餘放回。
我是在淘寶上買的十色分裝食用色素,另外還買了一些彩泥的小
工具。玩彩泥特別能夠殺時間,不要輕易把彩泥給孩子,而是問他:
「What color do you want?」「Orange.」「OK, here you
are.」一天晚上和好好玩麵團,她拿了一塊橙色的,然後說:「我要
捏個Pumpkin。」我馬上跟上說:「Oh, good! You want to make
a pumpkin.」好好當時還基本處於說英語蹦單詞的階段,就像剛會
說中文時也是先會說單詞,後會說句子。那時家長需要做的是將孩子
的詞補充為句子,學英文也是一樣,孩子的中文中夾雜英文單詞,就
給他說個句子,慢慢地孩子也就會說英語句子了。在孩子說得不標準
或不完美的時候,盡量不要指出她說錯了,甚至批評,而是馬上用正
確的方式重述一遍就可以,專業上把這種方法叫做「Recast(重
述)」,根據Michael Long教授的「互動假說」,父母或看護人不
斷應用「Recast」是幼兒母語水平提升很快的原因之一。
如果孩子年齡在三歲以上,可以給他買一些Workbook或者
Activity book,就是那種可以塗色、連線、找迷宮或者做簡單邏輯練
習之類有智力遊戲的書。比如我給好好買了一本《Never Bored》
(圖1),裡面有幾頁是關於Rainbow(彩虹)的活動,下圖左邊的
塗色練習就比較簡單,媽媽可以和孩子說:「Let's color the
rainbow. Could you color red here? Good!」
我們的孩子最早學說話,主要是通過跟家人的互動。但是英語畢
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孩子無法完全依賴和家人的互動來學習,因此我
們需要結合聽盤、看盤,送他們去上英語課等方式。其實即使父母的
英語能力達到母語水平,也不一定願意和孩子完全用英語交流,比如
我在家也只是偶爾和好好說英語玩,好好爸爸偶爾和孩子逗樂說說日
語(好爸在日本學習工作八年)。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和孩子用第二語
言交流,還是覺得有點彆扭。因此,大家對於親子英語互動不要感覺
壓力過大,如果覺得自己英語不太好,就可以只去實現入門級目標。
大家只需以和孩子一起玩的輕鬆心態,借鑒本書的方法和實例,充分
利用生活情景,融入動作元素,根據自身英語能力和孩子的特點,和
孩子盡情享受親子英語時光吧!

圖1
3 親子共學英文兒歌

英文兒歌大都簡單上口,是孩子語感培養的絕好素材。孩子聽英
文兒歌可以培養辨音能力和韻律感,擴大詞彙量,增強理解能力。同
時,孩子在兒歌活動中所體會到的快樂也將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持久
的興趣。聽英文兒歌是以孩子喜歡的方式進行語言輸入,孩子在隨著
音樂起舞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歌謠,時不時地唱上兩句,
之後隨著生活經歷的增加和語言的積累,孩子就會慢慢理解歌謠的內
容,甚至隨口自創一些韻律歌謠。
常見的英文兒歌主要包括押韻歌謠(Rhymes)或童詩,手指歌
謠(Finger plays),還有動作歌謠(Action songs)。孩子特別喜
歡運用肢體語言的手指歌謠和動作歌謠。蒙台梭利和皮亞傑的理論都
認為幼兒是靠身體動作來記憶的,美國心理學家James Asher則在觀
察孩子母語學習方式的基礎上,創立了「全身反應法(TPR)」的語
言教學方法。因此,在和孩子一起學習英文兒歌的過程中,一定要讓
孩子動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樂趣,同時增加可理解輸入並提高記
憶。
本章將給大家推薦一些簡單好用的英語兒歌資源,快速學習兒歌
並在生活場景中應用的技巧。同時就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如「父母
英語不好也能學會英文兒歌嗎?」「該怎樣在生活場景中用上合適的
兒歌?」以及「如何控制孩子看盤的時間?」等和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和建議。希望大家通過閱讀本章的內容,能夠放下對自己能力的懷
疑,自信地和孩子一起學唱英文兒歌,為親子英文時光增添更多樂
趣。
 
英文兒歌資源推薦

媽媽必備的英文兒歌好書

首先推薦每位媽媽都備一本英國的Miles Kelly出版社的
《Nursery Treasury》(圖1),我是在淘寶上買的,這本書很厚,
有512頁,印刷非常精美,裡面幾乎包括了經典英文兒歌和英語國家
的傳統故事。雖然對於大多數媽媽來說,這本書看上去有點難度,但
是作為一本工具書使用還是非常方便的。
有這本書作底,無論聽到什麼兒歌都可以到上面查歌詞。此外,
對一些手指遊戲和動作歌謠,書上還有動作說明,比如《This Little
Pig》中就教家長說第一句的時候,扭動孩子的大腳趾;說第二句,扭
動二拇哥;以此類推,說到最後一句撓撓孩子的小腳丫。
圖1
如果不知道怎麼唱這本書上的兒歌,可以上網搜視頻或音頻,一
般都能找到,我下面推薦的光盤,如《Wee Sing》系列、
《Mommy and Me》等,也都有這些兒歌的精彩音頻和視頻,各類
資源互相借鑒之後,學唱英文兒歌就成了非常簡單的事情。
此外,還想推薦鵝媽媽Mother Goose童謠集,淘寶上有不同版
本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我給好好買了一本Tomie de
Paola(湯米‧狄波拉)的《Tomie's Little Mother Goose》(圖
2),這本紙板書的童謠並不多,但都挺經典,並且全部都是最簡化
的版本,適合年齡小或者剛開始語感啟蒙的孩子,插圖非常可愛有
趣,出遊的時候方便隨身攜帶,晚上催眠的效果也不錯。

圖2
對於有一定語感啟蒙基礎的四歲以上的孩子,特別是女孩兒們,
推薦Gaby Hanson的《My Favorite Nursery Rhymes》。插畫作
者非常瞭解四五歲女孩的心理特點,封面上的城堡和公主一下子就能
抓住小姑娘的心。這本書中的兒歌一般比較長,很多是de Paola書中
歌謠的擴展版,適合有基礎的大孩子,能夠幫助孩子進一步發展韻律
感,擴大詞彙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好好很喜歡「One,two,
buckle my shoe」這首兒歌,一般的書或光盤說到「Nine, ten, a
big fat hen.」就結束了,但這本書,還會有「Eleven, twelve,
...」好好就特別高興,總是要求我給她念,大概聽了四五遍之後,就
基本學會了,比媽媽會得還快,大概因為孩子不識字,只能依靠記憶
記下自己喜歡的兒歌,而媽媽是可以依賴書本的。
 

英文兒歌光盤推薦
目前英文兒歌的資源非常豐富,大家打開幾個主營英文兒歌光盤
或原版兒童圖書的淘寶網店,就可以非常全面地瞭解相關資源了。因
此,我感覺全面介紹的意義不是很大,這裡給大家推薦的都是我用過
感覺比較好的材料。
英文兒歌圖書和光盤有國內出版的,也有國外原版的,當然還有
盜版的。我用的材料大部分是國外原版的,因為這樣才能保持內容的
原汁原味,可以讓孩子積累和美國孩子一樣的文化背景知識,對將來
長大後的跨文化交流非常有益。但缺點是這樣的材料沒有中文字幕,
好在兒歌的語言都比較淺顯,即使英語不太好的媽媽,借助字典也可
以理解,同時,還可以借助本書向大家推薦的文本、音頻和視頻資
源。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在淘寶上買到,電腦技術好的媽媽也可以在網
上下載。
相信很多媽媽都認可光盤在孩子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畢竟我
們生活在非英語母語的環境中,光盤能為孩子提供標準的發音和情
景。這裡我將結合我的英語育兒經驗為大家推薦一些光盤。
首先,Wee Sing(圖3)系列有DVD、CD還有配套的圖書,我
個人感覺其中CD中的《Children's Songs and Fingerplays》和
《Games,Games,Games》 兩張光盤對孩子韻律感的培養最為有
用,《Children's Songs and Fingerplays 》幾乎囊括了英語世界
中所有的經典童謠和手指歌謠,建議各位媽媽至少準備這兩張以上的
音頻,一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能隨著節奏起舞了,非常可愛。此外這套
光盤不久前又新推出了幾張,如《Animals》《Silly Songs》等,編
曲配樂都非常棒,強力推薦家長備一套最全版本的。
圖3
《 Rock Me Baby》是Susie Tallman(蘇西托曼)演繹的
Children's Songs(孩子的歌),這套光盤用變幻的風格演繹了經典
兒歌, Susie聲音柔美,曲風悠揚,百聽不厭,建議大家買七張一套
的,其中有三張經典的催眠曲和歌詞,媽媽們可以學會哄孩子睡覺的
時候唱。要是對催眠曲特別感興趣,還可以上這個網站http://www.
lullaby-link.com/,上面有大量催眠曲的視頻和歌詞。
《Mommy and Me》(圖4)是一套非常好的DVD光盤,共兩
張,每張有14首英文兒歌,教父母們如何和孩子一起隨著兒歌起舞,
玩手指遊戲。媽媽和孩子可以一起看,並跟著模仿,就像一起在上美
國親子課一樣,他們還有專門的網站www.mommyandme.com,媽
媽們可以上去看更多的育兒指導。一歲半以後的孩子很喜歡模仿光盤
裡的動作,在只放音樂,不放圖像的時候,好好會拉著我一起跳,做
出相應的動作,音樂裡唱「Make a face」,她就做個鬼臉。小孩兒
對於動作的記憶力超過大人。

圖4
《Super Simple Songs》是一套三張的CD光盤,這套光盤中的
歌曲是由一群在日本教英語的美國老師根據傳統兒歌改編的,語言更
加簡化,歌曲的節奏也相對緩慢,適合非英語母語的孩子,比如傳統
兒歌「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clap your hands.」而
且唱的時候語速很快,無論父母還是孩子跟著唱都會覺得有難度,而
《Super Simple Songs》裡面就變成了「If you are happy,
happy, happy, clap your hands.」唱起來就會容易得多。同時,
這套光盤中歌曲的主題多樣且適合孩子的特點,如顏色歌、動作歌謠
等,目前國內的一些教育機構也會把這套光盤裡的歌用於主題式幼兒
英語教學。此外,《Super Simple Songs》還有自己的網站和視頻
資源,會具體在下面的兒歌網絡資源中介紹。
《The Wheels on the Bus》,包括三張DVD和一張CD,像是
一部音樂劇,通過真人和卡通人物的互動,教小朋友們良好的行為和
社交習慣,如take turns,line up, help others,eat healthy
等。最具特色的是,片中人物對這首經典兒歌的精彩演繹,是媽媽和
孩子一起玩的絕好的動作歌謠,一般兩歲左右的孩子會特別喜歡,好
好這麼大的時候是Bus姐姐的忠實粉絲。
《Barney》(紫色小恐龍班尼)是好好三歲左右非常著迷的一套
光盤,也是一部真人和卡通人物互動的音樂劇,劇中融合了大量英文
兒歌,特別是把動作歌謠和手指遊戲融合在了每一集的劇情中。其中
有一首《手指歌》,聽上去還是比較複雜的,但因為有了動作元素,
孩子學起來就比較快,好好在看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能一邊唱一邊跟
著做動作了,「Where's thumpkin? Where's thumpkin?」兩隻
小手擺來擺去,然後藏到身後。「Here I am. Here Iam.」一隻手蹺
著大拇指出來,另一隻手也跟著出來,「How are you today,
sir?」「Very well, thank you!」兩個大拇指相互點頭問好。「Run
away, run away!」兩隻手先後藏到身後,然後繼續其他手指的動
作。好好還很喜歡《Barney》的片尾曲「I love you, you love me.
We are one big family. With a very big hug and a kiss from
me to you,won』t you say you love me, too.」每次看到這裡,
好好都要對我說:「I love you.」然後給我一個Big kiss和Big
hug。
此外,《100 Favorite Action Songs and Rhymes》和《100
Favorite Nursery Songs and Rhymes》的歌詞都是簡化版的,非
常適合兩歲以內,特別是一歲左右的小寶寶。好好還看過一套
《Teddy's Train》也是非常不錯的,同樣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小寶寶。
這三張盤的動畫和編曲都是很不錯的,每首歌都很短,適合小寶寶注
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點。
以上推薦的大都是國外製作的語感啟蒙光盤,主要是感覺國外在
這一方面確實有一定優勢。媽媽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適合的兒
歌光盤。兩歲以內的小寶寶適合《Teddy's Train》《100 Favorite
Action Songs and Rhymes》和《100 Favorite Nursery Songs
and Rhymes》,這些簡短且動畫設計簡單的兒歌光盤。兩歲以上的
孩子就可以看《Wee Sing》《Barney》和《The Wheels on the
Bus》,這三套光盤很好地將兒歌與故事情節相結合,更加吸引這個
年齡段的孩子,同時圖像配上歌曲能夠讓孩子更好地理解兒歌。我一
般會買《Wee Sing》《Mommy and Me》《Super Simple
Songs》和《Rock Me Baby》送給懷孕的朋友們,因為這幾套光盤
是所有年齡孩子都適合的。
 

英文兒歌網絡資源推薦
網上的兒歌資源非常豐富,這裡我給大家推薦三個我常用的國外
兒歌網站。相信也有很多不錯的國內英文兒歌網站,但是我目前還沒
有發現,看到的幾個國內網站感覺好像視頻製作的不是很有創意,音
頻也大多不是英語母語者錄製的,所以就先不推薦了。
British Council(英國文化委員會)兒童英語網站
http://learnenglishkids.britishcouncil.org/en/songs
這是英國文化委員會提供的兒童英語學習網站,網站上的兒歌既
有傳統兒歌,也有很多原創的新兒歌,非常簡單且配有同步的字幕,
還有很多與歌曲配套的活動資源可供下載。好好很喜歡看網站上的兒
歌和故事視頻,手工活動材料也很好玩。這個網站的資源非常豐富,
有待進一步發掘。
Mother Goose Club(鵝媽媽俱樂部)http://www.
mothergooseclub.com/
Mother Goose Club的創立者是一位育有四個孩子的媽媽,她
之前是教師,通過教學和育兒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網站的兒歌視頻非
常不錯,好好特別喜歡,就是數量較少。此外,媽媽們還可以在
「Printables」裡下載和兒歌有關的塗色Worksheet,為自己熟悉並
喜歡的兒歌卡通人物塗色,可以從另一個途徑激發孩子對兒歌的興趣
和記憶。
Super Simple Learning http://supersimplelearning.com/
這個是超讚的《Super Simple Songs》的作者們建立的網站,
他們是一群在東京幼兒英語學校教課的美國老師,他們把複雜的傳統
兒歌簡化,同時自創了很多與教學有關的押韻歌謠、動作歌謠和手指
歌謠。網站上有兒歌等許多幼兒英語學習資源可供免費下載,還有針
對不同節日推薦的兒歌視頻、歌詞和相關活動方案,但唯一的問題
是,視頻資料因為是在YouTube上所以國內無法打開。
這三個網站是我個人覺得比較好的兒歌網絡資源,但由於沒有中
文界面,可能有些媽媽用起來會有點小困難,不過這也是媽媽們提高
英語水平的好機會,就像目前公認最為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是「任務
導向(Task-based)」的,就是將英語學習融於真實的任務中,在
純英文網站為孩子找英文兒歌資源,應該算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任
務。不過媽媽們如果實在覺得困難或沒有時間,就不用強求,只要備
好光盤,哪怕是自己去上班,讓老人幫著放盤都沒問題。孩子的英語
啟蒙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差不多,我們只需要在現有條件下,做到最
好就是了,不必過分苛求自己和孩子。
 
學唱英文兒歌入門技巧

海量輸入,樂趣為先

英文兒歌一定要每天大量輸入,反覆播放。我們在第1章給出的
每天半小時聽英文兒歌,是最低的輸入量,建議大家在條件允許的情
況下,多點佈陣,把兒歌資源植入孩子不同的活動場所,如家中、車
裡,甚至是戶外。只要父母抱著和孩子一起欣賞、一起玩,而不是強
迫孩子學會的心態,即使是每天兩三個小時的兒歌時間也不會讓孩子
感到厭煩,有的時候可以把兒歌就當成背景音樂,給父母和孩子磨耳
朵,很多兒歌都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的。
學習兒歌首先要父母和孩子都感受到樂趣,一定要避免兩個錯誤
做法。一是不能採取媽媽和孩子每週精學一首的策略。如果媽媽要求
孩子每週學會一個英文兒歌,把歌詞查出來,一個詞一個詞地教,一
句歌詞一句歌詞地學唱,之後還要在親朋好友的面前表演,那樂趣就
無從談起了。另一個就是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都比較短,如果聽
兒歌時孩子走神或去玩別的,父母千萬不要批評孩子,要求他們像上
課一樣認真聽,快點學會,這樣會讓孩子把聽英文兒歌和不愉快的經
歷聯繫起來,損傷學習興趣,甚至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其實就像咱
們前面說的,就拿兒歌當背景音樂好了。
有的媽媽可能會擔心看光盤對孩子不好,會影響視力和注意力,
我也有同樣的擔心。我用了兩個辦法,第一是我買了一個可以在放
DVD時,不出圖像只放聲音的音響—— 飛利浦的DCD132/93(圖
5),這裡不是做廣告哦!只是想省得媽媽們再上網去搜有這樣功能
的音響了。這個東東真的很好用,當好好哪天看過一次盤之後要求再
看的時候,我會告訴她:「今天你已經看過了,現在只能聽盤。」這
個音響就派上了用場。此外,它還能播放U盤和iPhone、iPod裡面的
音樂,適合處在不同技術時代的各年齡層次的人群,嗯,越聽越像廣
告了。

圖5
第二個辦法就是控制時間。好好每天看光盤的時間,一歲半以前
一般會控制在20分鐘左右,現在一般是看一張光盤,每天只看一次,
如果喜歡可以繼續光聽盤。好好每天聽光盤的時間其實並不固定,但
是我會在車裡、家裡都給她放,聽著聽著她就會唱了。另外,我還買
了一個隨身可以外放的播放器,存了一些好好最喜歡的歌在裡面,出
門散步的時候也能聽聽。不過大家可別以為好好每時每刻都在聽英文
兒歌,我們只是隨心情,她想聽的時候就放,不想聽的時候絕不強
求。
和好好一起欣賞英文兒歌給我們的親子時光帶來了無限樂趣,寫
這本書的時候我還特意看了好好一歲半時一邊聽著《This Old Man》
和《Hickery Dickery Dock》,一邊扭著小屁股跳舞的錄像。
好好現在經常在不經意間唱英語兒歌,一天晚上,她倚在沙發
上,一邊活動胳膊一邊唱:「Arms up, arms down. Arms up and
down.」這是她看《Hi5》時學的動作歌謠。有時還會自編兒歌,好
像唱過:「This little mouse live in a green house.」之類的押韻
句子,先不說語法是否正確,至少我知道好好已經通過大量接觸英文
兒歌有了韻律感,並在語言輸出中體現出來。
在英語啟蒙的過程中,我們在思考孩子能學到什麼之前,最應該
考慮的是孩子能否感到有趣。樂趣能夠培養喜好,喜好能夠激發熱
情,對英語有持久的熱情才能夠帶來英語學習的成功,所以說樂趣是
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媽媽英語不好,怎麼學會唱英文兒歌

生好好以前,我根本就不會唱歌,開Party時我的保留節目是學
貓叫和學狗叫,去K歌我就成了純聽眾兼服務員,但是現在的我,成
了小區裡最受歡迎的兒歌媽媽,帶孩子讓我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發
現自己原來很會唱歌。已經很會唱歌的媽媽們就更不用擔心學不會
了,下面我們先分析一下英文兒歌的語言和旋律特點,再和大家討論
學唱英文兒歌的方法。
兒歌都是簡單重複的押韻語句,而且旋律也不複雜。很多英文兒
歌都是同樣的旋律,配上不同的歌詞,而且有些旋律是我們所熟悉的
中文歌裡也有的旋律。假如你會唱《兩隻老虎》,你就可以唱出好幾
首英文兒歌,比如《Walking, Walking》:Walking, walking.
Walking, walking. Hop, hop, hop. Hop, hop, hop. Running,
running, running. Running, running, running. Now let's stop.
Now let's stop. 這是《Super Simple Songs》裡的一首動作歌謠
的第一段,還有上一節提到的《Barney》裡的《手指歌》等都是這個
旋律,唱一下,就會發現實在太簡單了。
美國的幼兒園裡,老師還會根據孩子當時正在做的事情,隨時編
出兒歌唱出來,用的都是非常經典的兒歌旋律,比如《The Wheels
on the Bus》的旋律,就可以用在洗漱或做家務時唱:「This is the
way we wash our hands, wash our hands, wash our hands.
This is the way we wash our hands so early in the
morning.」或者在做家務時唱:「This is the way we clean the
house.」也就是說,學唱英文兒歌可以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大家還可以想想自己去K歌時唱的那些歌是怎麼學會的呢?無非
是反覆聽著喜歡的歌,等差不多能哼唱出來了再找歌詞看,就會唱
了。英文兒歌也這麼學,反覆聽光盤,聽到喜歡的兒歌,多注意聽,
等基本熟悉旋律之後,就可以從前面介紹過的《Nursery Treasury》
或者網上查找歌詞,跟著錄音一句一句地學,發音拿不準時就查查電
子詞典。兒歌裡沒有太難的詞,而且有很多重複的內容,如果有感覺
語言比較難的地方,就先反覆念,再反覆唱,二十遍左右就基本沒問
題了。比如《Mary Had a Little Lamb》基本就四句話。
Mary had a little lamb, little lamb, little lamb.
Mary had a little lamb.
Its fleece was as white as snow.
Everywhere that Marry went, Mary went, Mary went.
Everywhere that Marry went.
The lamb was sure to go.
這首歌的旋律很簡單,歌詞多重複,但唯一的難點是「Its
fleece was white as snow.」我感覺音節比較多,要跟上旋律就有
些趕,建議感覺困難的媽媽,可以先把這句話的「was」去掉,改成
「Its fleece white as snow」就會好唱得多。把這句話反覆念多
遍,再聽著錄音跟著唱,慢慢就能熟練地唱出來了,等唱熟了以後再
按原句唱。
此外,還有一些兒歌就是我們小時候會的兒歌的英文版。比如,
我們小時候都喜歡玩拉大鋸扯大鋸,現在發現原來這也是一項全世界
小朋友都喜歡的遊戲,只是他們的兒歌可能比我們稍多一點。大家可
以一邊唱Row, Row, Row Your Boat, 一邊拉大鋸扯大鋸。
Row, row, row your boat.
Gently down the stream.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Life is but a dream.
還有一個拉大鋸的歌謠就是。
See-saw, Margery Daw.
Johnny shall have a new master.
He shall have but a penny a day.
Because he can』t work any faster.
這個歌謠不僅適合拉大鋸扯大鋸,還適合玩蹺蹺板的時候說,不
過我個人感覺有點拗口,所以和好好玩蹺蹺板的時候,我會說另外一
個歌謠,在前面第2章也提到過,這裡再次列出來,大家可以自己選
擇比較。
See-saw, up and down.
This is the way to London town.
One goes up and one goes down.
This is the way to London town.
密切的國際交流不過是近幾十年的事情, 但是有趣的是, 在各國不
怎麼交流的時代流傳下來的兒童遊戲卻驚人地相似,全世界的小朋友都
玩拉大鋸扯大鋸,還有你拍一我拍一,一網不打魚二網下小雨, 只是歌
謠內容不同而已。媽媽們可以試著背一背下面這個歌謠,就可以用英
語和孩子玩你拍一,我拍一了。
Pat-a-cake, pat-a-cake, baker's man.
Bake me a cake as fast as you can.
Roll it and pat it and mark it with a 「B」.
Put it in the oven for baby and me.
還有一個拍手遊戲的歌謠,是關於豆子稀飯的,也非常有趣。
Peas porridge hot, peas porridge cold.
Peas porridge in the pot nine days old.
Some like it hot, some like it cold.
Some like it in the pot nine days old.
拍手遊戲能夠幫助媽媽和孩子更好地掌握節奏,同時也可以鍛煉
孩子大腦的協調性和多任務處理的能力。
 
學唱英文兒歌進階技巧

將所學兒歌按生活場景分類

能夠根據場景選擇運用契合的英文兒歌是活學活用的最高境界。
媽媽們對自己的要求不要太高,不要期望自己從一開始就能做到。但
實際做起來也並不是什麼高難度的事,最關鍵的是當我們看到一首兒
歌的時候,就應該想這首兒歌能對應什麼場景。有些兒歌可以根據其
中的關鍵詞,或反覆出現的詞,來判斷可以對應的場景,但有些兒歌
需要瞭解它的主題才能判斷。
看到《The Wheels on the Bus》,大家肯定會想到坐公車時可
以唱的兒歌。帶好好坐公車的時候,我都會和她一起唱《The
Wheels on the Bus》。媽媽們可以在網上下載或者購買《The
Wheels on the Bus》的光盤。
「坐Bus」也可以是在家裡玩的遊戲,只需要兩把小椅子和一個
塑料或者紙質的盤子——當方向盤(Steerin gwheel)。兩把小椅子
並排放,還可以多加幾把椅子放上孩子喜歡的毛絨玩具,媽媽假裝是
Driver,可以自創,也可以模仿《The Wheels on the Bus》中的
場景。「Hello!Welcome on board. Our next station is ______
.」然後可以和孩子一起唱《The Wheels on the Bus》,一邊根據
歌詞做動作。前面推薦的Miles Kelly出版社的《Nursery
Treasury》給出歌詞的同時也給出了動作的指導,值得參考。
媽媽可以根據場景選擇適合的兒歌,但如果沒有現成的場景,就
可以像這樣創造場景,或者運用誇張的演繹來突出情景,孩子的記憶
會更加深刻,比如剛才那首《Walking, walking》第二段: Tiptoe,
tiptoe. Tiptoe, tiptoe. Jump, jump, jump.Jump, jump,jump.
Swimming, swimming, swimming. Swimming, swimming,
swimming. Now let's sleep. Now let's sleep.唱到「Sleep」
時,媽媽可以假裝倒在地上打呼嚕,然後尖叫「Wake up!」我和好
好唱的時候,會做出睡覺的樣子,但是很快就會被好好的尖叫Wake
up,嚇得睜開眼睛。
像《Down by the Station》這樣的兒歌就需要去猜它的主題,
整首兒歌都找不到Train這個單詞,但是看過視頻或瞭解了兒歌的內容
後就會知道這首歌可以在和孩子玩小火車的遊戲或者和孩子在公園坐
小火車時唱。
Down by the station.
Early in the morning.
See the little pufferbellies.
All in a row.
See the station master.
Turn the little handle.
Puff, puff, toot, toot.
Off we go!
 

綜合音頻、視頻和文本資源

學唱英文兒歌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我
們和孩子都是第一次接觸這些歌謠,而我們的語言和音樂天分可能遠
遠不如小傢伙們,但是成年人也是有優勢的,我們可以利用現有的資
料進行綜合分析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可能我們聽到有的歌謠之後覺得挺好,那就可以上網或查書找到
歌詞,如果再能夠找到相關的視頻就會更好地瞭解這首歌是如何演繹
的,比如《Intsy Wintsy Spider》這首歌的歌詞可以在網上、各類
兒歌書上查到,同時這首歌還是一首手指歌謠,像《Nursery
Treasury》上還給出了如何做動作,但我看了之後還是不會做,網上
搜到的視頻也打不開,後來在《Mommy and Me》裡面看到了這首
歌謠,和好好跟著美國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學手指動作。看動作歌謠和
手指歌謠的視頻比閱讀文字對動作的解釋要更直觀,也不需要我們過
多地研究再去教給孩子。
如果是先看到視頻,再去找歌詞,只要聽出兒歌的第一句話基本
就能查出來,比如好好在《Barney》(紫色小恐龍班尼)裡聽到
《Where's thumbkin》,非常喜歡,慢慢地就能跟著一邊唱一邊做
動作了,我查了幾本兒歌書都沒有找到歌詞,上網輸入第一句
「Where is thumbkin」一搜,非常容易就得到了歌詞。
Where is thumbkin? Where is thumbkin?
Here I am. Here I am.
How are you today Sir? Very well, I thank you.
Run away. Run away.
Where is pointer? Where is pointer?
Here I am. Here I am.
How are you today Sir? Very well, I thank you.
Run away. Run away.
Where is tall man? Where is tall man?
Here I am. Here I am.
How are you today Sir? Very well, I thank you.
Run away. Run away.
Where is ring man? Where is ring man?
Here I am. Here I am.
How are you today Sir? Very well, I thank you.
Run away. Run away.
Where is baby? Where is baby?
Here I am. Here I am.
How are you today Sir? Very well, I thank you.
Run away. Run away.
Where are all the men? Where are all the men?
Here we are. Here we are.
How are you today Sir? Very well, we thank you.
Run away. Run away.
不同版本的歌詞可能會有些小差異,但只要不影響演唱就沒什麼
問題。通過唱這首歌,孩子不僅可以瞭解各個手指的暱稱,還可以學
會見面打招呼和應答的方法,同時理解了「Run away」的意思。
 

讓孩子隨著兒歌動起來

孩子是利用身體動作來學習的,前面我們也提到過全身反應法
(TPR)認為孩子在習得母語的過程中,接收了大量聽力信號,隨之
發出對應的身體反應。如媽媽說:「Look at Mom! Look at
Mom!」孩子就會轉頭看媽媽,爸爸又說:「Look at Dad!」孩子又
會轉頭看爸爸。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遊戲性質的語言活動,讓孩子
能夠先對語言進行理解和消化,並通過動作表達出他的理解,慢慢地
自然而然就會輸出,所以家長不要過分追求孩子的英語輸出,只要耐
心等待就可以。
基於幼兒語言學習的特點,家長應該充分利用英語中的動作歌
謠、手指遊戲和日常生活場景,將語言和動作結合起來,讓孩子隨著
兒歌動起來,才能達到真正的理解和內化。
小一點的寶寶,父母可以幫助他結合語言動起來,比如可以一邊
動著寶寶的小胳膊一邊說:「Arms up, arms down, arms up and
down.」動腿的時候,只要把「Arms」換成「Legs」就可以了。好
好小的時候,我經常一邊說英文兒歌,一邊和她玩抓癢癢的遊戲。還
記得我小時候,奶奶一邊輕輕抓我的膝蓋,一邊說:「一抓金,二抓
銀,三不笑,四好人。」我都強忍著不笑,但一般都會在「好人」之
前爆笑出來。同樣的遊戲,美國的奶奶和媽媽們則會說: 「Tickly,
tickly, on your knee. If you laugh, you don』t love me.」原來
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歡這麼玩。
有時我還會拉過好好的小手,用食指在她的小手心上畫圈圈,
說:「Round and round the garden,went the teddy bear.」
然後用食指和中指在她的小胳膊上交替走兩步:「One step, two
steps, tickle you under there.」呵呵,當然是走到腋窩咯吱她
了,「Tickle, tickle, tickle…」如果還覺得不過癮,可以接著說:
「Round and round the haystack. Went the little mouse. One
step, two steps, in his little house.」動作和第一段是一樣的。
有時我還會用食指和中指在好好的背上爬,也是好好非常喜歡的
玩法,甚至會主動要求,一邊爬一邊念著Ian Serraillier的小詩《The
Tickle Rhyme》,
「Who's that tickling my back?」Said the wall.
「Me,」said a small Caterpillar.
「I』m learning To crawl.」
我的手指一會兒慢慢爬,一會兒快速爬,一會兒前進,一會兒後
退,一會兒轉圈圈,好好會告訴我「Fast!」原來好好喜歡後背上的
Caterpillar爬得快一點。有時候,我還會故意一會兒快一會兒慢,快
的時候用很快的語速說「Fast fast fast...」慢的時候用很慢的語速
說:「Slowly slowly...」這首小詩出自《The Booktime Book of
Fantastic First Poems》,這本書非常不錯,漂亮的插圖,朗朗上口
的小詩和兒歌,唯一的難點可能就是目前沒有音頻,比較適合英語好
的媽媽。
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玩一些更加複雜的動作歌謠和手指遊戲了,
這些都是讓孩子們感到高興好玩且收效明顯的學習方法。比如學習身
體各部位英文名稱的時候,就有很多歌謠可以唱,如《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唱這首歌的時候,第一遍可以先慢
慢唱,然後慢慢加速,直到唱得孩子手忙腳亂,孩子一定會高興地不
得了,甚至會瘋狂地尖叫。另外,就這一主題,還可以唱《This is
the way we wash our hands》,只需要用不同的身體部位單詞替
換「Hands」就可以在洗臉、洗手、洗澡時和寶寶一起唱。另外,
《Super Simple Songs》裡還有一個簡單版的《The Bath
Song》。
Can you wash your hair?
I can wash my hair.
Can you wash your feet?
I can wash my feet.
Can you wash your face?
I can wash my face.
Can you wash your knees.
I can wash my knees.
I can wash my hair.
I can wash my feet.
I can wash my face.
I can wash my knees.
This is the way we take a bath!
Can you wash your shoulders?
I can wash my shoulders.
Can you wash your toes?
I can wash my toes.
Can you wash your hands?
I can wash my hands.
Can you wash your nose.
I can wash my nose.
I can wash my shoulders.
I can wash my toes.
I can wash my hands.
I can wash my nose.
This is the way we take a bath!
這首歌既可以在給孩子洗澡時唱,也可以和孩子一邊聽歌,一邊
假裝洗相應的身體部位,媽媽不一定要馬上會唱,但能夠和孩子一起
一邊聽一邊帶領孩子將詞彙和內容對應起來,就可以幫助孩子通過動
作理解英語。
利用英文兒歌為孩子磨耳朵,應用英文兒歌為親子英文互動增添
素材和樂趣,媽媽們只需要利用我剛才推薦的資源,稍加努力學習就
可以輕鬆做到。這些資源在淘寶上就可以買到,價格絕對實惠,質量
也不錯哦。很多媽媽都善於下載,這樣就連去淘寶買光盤的錢也可以
省下,直接利用網上的免費資源。
4 親子共賞英文動畫片和兒童節目

英文動畫片和兒童節目作為真實語料或近似真實語料,在幼兒英
語啟蒙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專業上來講,真實語料的輸入是最有
利於語言習得的,但在非母語環境中,孩子很難從家人、老師和社交
中獲得真實語料輸入,動畫片的劇情則很好地將語言和場景對應,孩
子通過劇情理解了語言,起到了真實語料輸入的作用。
同時,幼兒一般具有非常強的模仿能力,看多了會很自然地模仿
劇中人物的對白,一般都是和劇中人物一樣的標準發音。通過看原版
動畫片,我周圍的很多孩子都能夠模仿片裡的台詞,甚至能在日常生
活中應用,有一次好好拿著手機給我照相,笑著跟我說:「Smile!
Say cheese!」後來和她看《卡由》的時候才知道她是從片裡學的。
此外,除了學到語言,我還希望孩子能夠積累一些與西方人共有
的文化背景知識,這樣能夠幫助孩子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跨文化交流
的能力,也就是會和外國人溝通,和他們聊得起來,更加理解他們的
思維。看原版動畫片和讀國外繪本就是比較容易做到的積累文化背景
知識的方式。
 
英文動畫片和兒童節目的挑選

選擇適合語感啟蒙的

最開始給好好選盤的時候,我真的感覺一片茫然,隨便打開一個
淘寶網店,裡面有上百種光盤,總不能每個都買回來吧。這類資源太
多了,弄得大家反而不知該如何挑選了。在這一章中,我將根據自己
選盤的經驗和教訓,給大家介紹一些方法選擇孩子喜歡且對他們的學
習成長有益的光盤。
首先建議大家選原版的,而不是幼兒學英語類的動畫。我們這裡
所說的原版不是以知識產權法來界定的,因為那樣界定太難買到,即
使買到價格也太貴了,我們說的「原版」是指國外兒童節目製作公司
為以英語為母語的小朋友製作的節目。同時建議大家首選純英文不帶
字幕的,因為如果是中英雙語的,大一點的孩子肯定會要求看中文
的。也不用擔心純英文的光盤孩子能否看懂,孩子們主要是通過圖像
來理解,然後對應語言。
可能有的媽媽還是覺得應該先看學英語的盤,但是我個人不太推
薦這麼做,因為孩子在五歲之前都是處在「語言習得」的黃金時期,
為什麼要放棄讓孩子「習得」的大好機會,而讓他去「學得」呢?學
英語的光盤類似於教材,屬於非真實語料,也就是和人們實際使用語
言有所不同,是為學習者編寫的語言,更適合過了語言敏感期的成年
初學者。如果不太明白非真實語料的含義,建議大家去書店看看對外
漢語的教材,就會發現教材上的語言和我們平常說話不太一樣。
從好好出生起,我就開始在淘寶上淘盤,如今已經四年多了,我
以前經常買盤的一些店舖都已經關張,其中一個深圳的幼兒原版光盤
店店主改行賣臍橙了,還有一家改賣女包了,扼腕歎息之餘,我又踏
上了新的征程去發現其他的好店。
「淘寶網」是我最為推薦的淘盤寶地,媽媽們可以在這裡以超低
的價格買到基於國外原版的光盤,看著好好的五個大盤包的光盤,我
總是在偷笑:「賺到了!」我一般會買淘寶上最奢侈的「高清彩
盤」,大概三四塊錢一張,這樣好好可以根據盤面自己挑選她喜歡的
盤。
有的媽媽可能會問,淘寶上這樣的店太多了,該選哪家的盤呢?
唉,選擇多了就是這麼麻煩,我也是很多家試過來的。不過可能還會
有一些地域特色,比如深圳的賣家光盤種類非常全,也比較新,可能
是臨近香港的原因,一般最先上市的系列光盤都是先出現在深圳的網
店裡,之後再北上到北京。北京的光盤網店感覺比較經典的光盤價位
較低。上海和江浙一帶也有很多不錯的店,個人感覺他們在光盤品種
上屬於比較有特色的,這可能和店主本身的偏好有關。
由於我常買盤的店舖大部分已轉行或關張,沒有辦法給大家推
薦。媽媽們可以在淘寶上搜搜,第一次少買點兒,先試試看光盤質量
怎樣。當然,媽媽們還可以在網上下載動畫片,全看個人的能力和偏
好。我電腦技術差,而且我家好好喜歡一邊看盤一邊蹦蹦跳跳,在電
視裡看會比較方便。
此外,有很多幼兒學習資源的網站,這一點上,國內的網站可能
會更方便,父母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搜索下載,這裡就不做具體
的推薦了,因為我真的是個網絡菜鳥。
 

從孩子的個性特點出發
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性別、興趣點和孩子目前的狀況選
擇。這就要求父母要在和孩子的日常接觸中,用心去瞭解孩子,從孩
子的興趣和特點出發,而不是單純從父母的喜好出發,來做出選擇。
首先,根據孩子的年齡。一歲半以內的寶寶一般是不建議看盤
的,如果媽媽不太介意,寶寶又很喜歡,可以每天看20分鐘以內,建
議以兒歌光盤為主。如果媽媽們喜歡孩子看一些認知類的節目,可以
試一下《Preschool Prep》,這套光盤9個月以上的寶寶就可以看,旨
在幫助寶寶在說話前掌握字母、數字、形狀、顏色等。這樣做對孩子
到底好不好,大家見仁見智。好好一歲時,我給她買過這套光盤,但
她不喜歡看,我也沒有強求。後來把盤給了好友的兒子小寶,他就特
別喜歡看。
大家只要上一個品類比較全的相關網店,從店裡所有帶「Baby」
字樣的光盤裡選,應該基本可以選擇到適合兩歲以內寶寶的光盤,比
如《Baby Einstein》由迪士尼公司推出,以低齡孩子的視角為出發
點,再現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音樂、藝術、語言、科學、自然和詩
歌等。這套盤是我同學的兒子小丁一歲多的時候最喜歡的。我給好好
買過一張,但她好像不大喜歡。
孩子的興趣點天生就不一樣,比如好好從小就喜歡歌舞類的盤,
媽媽們需要根據自己孩子的興趣來選擇光盤。好好喜歡的歌舞類光
盤,除了前面提到的兒歌光盤之外,我還給她買了澳洲製作的
《Hi5》和《Wiggles》。有一段時間,好好癡迷於《Hi5》,每次都
選這套盤裡的一張,因為買的是彩盤,她能清楚地知道每一張盤裡的
內容,姥姥不喜歡她看這種「傻蹦」的盤,我倒是覺得無所謂,孩子
喜歡,看著玩唄,就當健身了,每次好好都是一邊看一邊跟著蹦,看
完盤出一身汗。這種節目也體現了澳洲輕鬆娛樂的文化特色,而美國
製作的兒童節目則更注重智力開發和情商培養。
我給朋友的兒子也買了一些兒歌類的光盤作為英語啟蒙,但他並
不怎麼喜歡,而是喜歡有情節的片子,比如宮崎駿的《龍貓》《千與
千尋》。另外我還發現他很喜歡各類工程車,因為爸爸是工程師,孩
子從小就對各類工程機械非常瞭解,因此,我又給他買了一套《巴布
工程師》,這個他就喜歡看了。看來給孩子選光盤,首要考慮的不是
哪張盤對語感啟蒙最有利,而應該是孩子的興趣點在哪裡,只有當孩
子對光盤的內容感興趣時,才可能去理解片子的情節和語言。
當然男孩和女孩天生的喜好就不一樣,男孩喜歡《托馬斯》、
《Fireman Sam》之類的片子,而女孩更喜歡《朵拉》、《芭蕾小
精靈》這類以女孩為主角的動畫片。
此外,媽媽們還要細心觀察孩子目前的需要和興趣點。比如,好
好快兩歲的時候,就要進行Potty training的準備了,我給她買了一
張《Potty Power》,講一個小公主學坐盆盆兒的故事,她每天坐在
盆盆兒上看一遍,再配合上有關這一主題的繪本,不僅學會了相關的
詞彙,還幫助緩解了孩子面臨新挑戰的壓力。
孩子的興趣和需求變化很快,前一段時間喜歡看某套光盤,可能
過一段時間興趣就轉移到別的動畫片上了,所以家長一定要隨時觀察
瞭解孩子。好好兩歲左右的時候,很喜歡看《The Wheels on the
Bus》,每天必看,根本無法接受我向她推薦的其他光盤,但過了一
段時間就開始喜歡《Barney》了,三歲多的時候迷上了《Hi5》,現
在剛過四歲的好好,最喜歡的是兼具劇情和閱讀學習的《Super
Why》,基本不再看《The Wheels on the Bus》,偶爾才看
《Barney》和《Hi5》。好好在快到四歲的時候,對字母和拼寫非常
感興趣,我就適時地把《Super Why》推薦給了她。
 

英美主要兒童節目和動畫片製作公司及品牌
大家還可以根據光盤的出品製作團隊進行選擇。「迪士尼」估計
是我們最熟悉的品牌了,「迪士尼」的動畫電影都非常經典,可以作
為父母和孩子一起欣賞動畫片的入門劇集,因為很多迪斯尼的動畫片
是我們小時候也看過的。
好好的光盤收藏裡最多的還是PBS的,像《紫色小恐龍班尼》
《卡由》,還有《芝麻街》《單詞世界》等。PBS的網站
http://pbskids.org/也為喜歡這些動畫片的孩子和家長提供了很多資
源,大家可以在網站首頁的轉盤上選擇自己喜歡的PBS動畫片,之後
就會進入這個片子的頁面。比如,選擇卡由的頭像,就進入了卡由的
頁面,可以進入games頁面和孩子一起玩卡由的電腦遊戲,或者進入
「Printables and Activities」,這裡的活動是好好最喜歡的,可以
下載打印卡由的塗色Worksheets;還有製作卡由和妹妹Rosie紙娃娃
的材料,塗色後剪下來,玩換衣服的遊戲,順便複習一下衣服和顏色
的詞彙,也可以成為親子英語互動的好機會;此外,還可以和寶寶利
用這裡提供的材料自製卡由的圖畫書,玩記憶和連線遊戲,提升孩子
的興趣,增強記憶。建議媽媽們到這個網站看一下,內容真的非常豐
富。
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品牌就是大名鼎鼎的BBC旗下的CBeebies,
這是以六歲以下兒童為目標受眾群體的幼兒頻道。但頻道在開播之初
還是面臨了很多挑戰的,由於開辦較晚,當時英國的幼兒電視市場基
本被美國節目佔據。為了應對嚴峻的市場競爭,CBeebies請來兒童
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參與節目製作,不斷推出受到孩子們歡迎的高水
平節目,比如大家熟悉的《天線寶寶》就是BBC製作的。
我給好好買的一套CBeebies的兒童節目《I can cook》,這是
一套教小朋友做飯的節目,當然也適合我這個初學者,孩子們不僅可
以跟著節目中的簡單步驟做出好吃的飯菜和點心,而且還可以瞭解食
材的生長過程,並且養成良好的烹飪習慣,讓孩子感覺做飯很有趣,
做飯很簡單。
此外,CBeebies的官網上還有很多免費資源提供給小朋友和家
長們,大家可以登錄http://www.bbc.co.uk/cbeebies/看一下,網
站上可以找到兒歌、視頻、故事、遊戲等資源,好好和我最喜歡
「Make and Color」,在這裡可以下載手工和塗色Worksheet, 還
有小點心的製作方法介紹。
另外一個品牌就是Nick Jr. ,大家也許不太瞭解這家公司,但一
定知道《愛探險的朵拉》,很多孩子特別是女孩都特別喜歡朵拉,媽
媽們要是想和孩子做一些和朵拉有關的活動,可以到Nick Jr. 網站
http://www.nickjr.com/上面找。
 
英文動畫片和兒童節目的分類推薦

認知類

認知類光盤幫助孩子從中學到知識,開發智力。這類光盤應該是
家長最希望孩子看的,比如好好一歲半左右的時候,不可能看太多的
盤,因此需要精選,當時我就在《天線寶寶》和《芝麻街》之間選擇
了後者,因為《芝麻街》是非常有名的幼兒認知類節目,而《天線寶
寶》更接近情節類。
《芝麻街》即《Sesame Street》是美國最為經典的兒童節目,
分為適合1-3歲和3-8歲寶寶的節目。目前淘寶上可以找到1-4季,共
40張盤。大家買盤的時候要注意選《芝麻街》,而不是《芝麻街英
語》,後者是一套基於《芝麻街》人物的幼兒英語教學片。
圖1
《單詞世界》(圖1)(Word World)這套光盤是PBS製作的,構
思非常巧妙,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動物都是由字母單詞組成的,比如
下圖中的狗狗就是由「D-O-G」組成的,這樣孩子就能很容易地將單
詞拼寫和單詞含義聯繫起來。實際上是適合四歲以上的孩子,但好好
從兩歲多就開始看,因為對於小寶寶來講,即使不學單詞,情節和畫
面本身也非常有趣。
《Super Why》是一套旨在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的光盤。在每
一集裡,神奇的主人公們都會帶引孩子們去體驗閱讀探險,通過孩子
們熟悉的故事,玩故事遊戲,有認識字母、理解詞意、學習拼讀、記
憶詞彙和閱讀理解等。《Super Why》還會利用魔法讓每天的故事情
節發生變化,出現新的結局,這一細節是對三四歲的孩子非常有吸引
力的。
Phonics系列:Phonics系列的種類非常多,大家可以用
「Phonics」或「自然拼讀」這樣的關鍵詞就可以搜到很多相關的資
料。這一系列的盤主要針對四歲以上的孩子,不過一些有意思的片
子,小寶寶也可以看,藉以培養語感,或者乾脆看熱鬧。這裡我給大
家推薦《跳跳蛙》(Leap Frog)。 這套光盤將枯燥的自然拼讀規則
編入青蛙們的冒險故事裡,以孩子喜歡的方式呈現知識。好好在看了
幾遍之後,自己就會唱裡面的拼讀歌謠了。此外,《跳跳蛙》還出了
許多配套產品,有玩具、點讀筆,甚至還有Leap Pad。
此外,認知類光盤中,以介紹科學知識為主的光盤比較適合四歲
或五歲以上的孩子,大多是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而《神奇校車》
(圖2)則是一部以生動幽默的動畫形式讓孩子們瞭解科學的好片
子,被紐約時報評為「最新鮮有趣、最富有創意和想像力的科學啟蒙
方式」。《神奇校車》的繪本是美國國家圖書館推薦給所有學齡前兒
童和小學生的課外自然科普讀物。不過,給孩子讀這套繪本對家長的
英語水平要求較高,所以這裡給大家推薦光盤。
圖2
《西德科學小子》(Sid The Science Kid)也是一部適合四五
歲小孩兒的動畫片,符合這個階段孩子好奇心強的特點。五歲的Sid
喜歡觀察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事件,在此過程中,他學到了我們
身邊的科學常識,也體會到了探索發現的樂趣。
認知類光盤中,美國製作的種類最多,水平也最高。除了上面介
紹的幾套,還有很多不錯的光盤,媽媽們可以根據孩子的需要隨時關
注,可以看淘寶,也可以到前面介紹的幾個主要製作公司的官網上查
詢。
 

歌舞類

歌舞類中首先可以選擇兒歌光盤,在上一章我也給大家推薦了一
些,如《Wee Sing》《The Wheels on the Bus》和《Barney》
等。這裡我再給大家推薦兩套兒歌以外的歌舞類光盤,也是愛跳舞的
好好最喜歡的。
《芭蕾小精靈》(Angelina Ballerina)是情節和歌舞的有機結
合,是由繪本改編而成的,畫面和音樂非常溫馨唯美,對人物內心世
界的表現也很細膩,情節不失幽默。透過活潑可愛的安琪拉,我們看
到這個世界不同的面貌,安琪拉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也學習到了責
任感,以及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相信會對孩子的成長有所幫
助。
《Hi5》(圖3)是一套澳洲的兒童節目,以唱歌跳舞為主,融入
了不同的主題單元,如身體律動、認知主題、故事等。這個節目是澳
洲的獲獎節目,也集中體現了澳洲的文化特色,即輕鬆、直白。
《Hi5》沒有《芭蕾小精靈》的深刻與唯美,也沒有美國認知類兒童
節目的巧妙設計,用我媽的話說就是一瞎蹦的盤,但好好就是特別喜
歡,有幾個月只看這套盤,知道每一個角色,會唱很多《Hi5》的
歌,也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
此外,還有澳洲製作的《Wiggles》,這套光盤比較有意思的地
方是幾個長相搞笑的大男人邊唱邊跳,如果家裡有愛跳舞的男孩兒可
以買來或下載看看,節奏挺歡快的,好好看了也還算喜歡。
圖3
歌舞類光盤的主要特點是融入了孩子們喜歡的音樂元素,對培養
韻律感也非常有好處。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目標以及孩子的愛好進
行選擇,小寶寶和女孩可能會更加喜歡這類光盤,好好在四歲以後,
就不像之前那樣著迷於歌舞類光盤了,而是更加喜歡認知類的動畫
片。
 

情節類
情節類動畫片的特點是對話多,適合在利用歌舞類或兒歌語感啟
蒙之後,提高孩子的英語對話與表達能力,特別是三四歲的孩子多看
幾遍,就能把片中的對話背下來。媽媽們可以根據孩子的性別和興趣
點來選擇,下面我給大家推薦幾套光盤。
《卡由》(圖4)是PBS出品的一套非常貼近孩子生活的情節類
動畫片,男孩女孩都很喜歡。卡由(Caillou)是一個四歲的光頭(法
語「小石頭」的意思)小男孩。劇集就是敘述他和兩歲的妹妹
Rosie、小貓Gilbert及家人和小朋友的生活故事。劇情貼近小孩的生
活,孩子會感到親切,特別是片中對卡由心理的描寫非常真實細膩,
能夠引起孩子的共鳴,可見作者是完全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編寫的。媽
媽們還可以上PBS官網去下載各類配套的活動材料,和孩子一起玩。

圖4
《卡由》是好好非常喜歡的一套光盤,不僅跟著學會了唱主題
歌,知道劇中每個人物和小動物的名字,還能把劇中的一些對話應用
在生活中,我前面也舉過例子,像好好拿手機給我拍照時說:
「Smile! Say cheese!」更有意思的是,好好會經常在和我出去的
時候,提到《卡由》裡的情節,比如一次她和我一起去洗車的時候
說:「Caillou去Car wash的時候哭了,我不害怕。」好好甚至要我
給她生個小妹妹,因為Caillou有個可愛的妹妹Rosie。
此外,情節類中比較不錯的動畫片還有《粉紅豬小妹》(Peppa
Pig)很多媽媽覺得這部片子情節具有吸引力,內容幽默,其對話適合
孩子學習語言。
適合女孩兒的情節類動畫片很多,凡是有仙女、芭比或者女孩兒
主角的,女孩兒們大概都會喜歡,其中《愛探險的朵拉》(圖5)是
由美國Nick Jr. 公司製作的風靡世界的一部劇集。朵拉每一次探險的
故事都會令小朋友門為之著迷,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模仿劇中的對話。
男孩們大多喜歡各種車,甚至是機械設備,媽媽們可以通過淘寶
店的光盤簡介選到適合孩子的片子,其中比較受男孩歡迎的比如《巴
布工程師》(Bob the Builder)、《托馬斯》(Thomas)、
《Fireman Sam》等。
圖5
 

家政手工類

大家一定很佩服西方人的創造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在孩
子小的時候花很多時間和孩子一起做手工。這一點,我們中國的媽媽
也能做到,其實就是買幾本手工書,或者看看光盤,跟學做飯差不
多。這裡給大家推薦《藝術創想》和《Mister Maker》。媽媽和孩子
可以一邊看一邊做。
對手工感興趣的媽媽還可以結合原版的手工書,和孩子一起玩,
比如我給好好買了《My Big Book of Art》(圖6)以及其他一些淘
寶上淘來的手工書,和孩子一起做一些Art project,重溫一下童年的
快樂。
圖6
同時,由於孩子是通過動作來學習語言的,父母和孩子可以一邊
做手工,一邊加深對語言的理解,手工材料的詞彙和動作的詞彙得以
進一步加強。
此外,注重孩子全面發展的媽媽可以看看《I can cook》,這套
盤我在前面已經介紹過了,是BBC製作的一套非常有意思的光盤,不
僅教孩子做西餐,還介紹了各種食材的生長和特性,在每一集的最
後,還會把該集所介紹菜的做法編成一首歌,唱給孩子們聽。
看了光盤之後,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列一個Shopping List,再
去市場和超市採購,當然如果能夠去農家樂採摘蔬菜水果就更好了。
備好食材和工具,就可以一起做西餐了(圖7),做飯的過程中,可
以通過實物和操作,繼續深化孩子對於食材、工具和烹飪動作詞彙的
理解,孩子會在快樂的親子互動中,體會到英語學習和生活的樂趣。

圖7
 
關於英文動畫片的困惑與解答

父母要不要陪孩子看盤,是否需要翻譯講解

陪還是不陪是件挺矛盾的事情,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帶孩子,當
父母的真的感覺筋疲力盡,孩子一般在看光盤的時候最省心,她專心
投入地看,我們感覺終於可以鬆口氣了。但這時耳邊又會想起專家們
的話:「不能讓孩子自己看電視,會影響他的智力、視力、交流能
力……」糾結還是糾結。
我個人認為在盡全力做一個好家長的同時,我們也要現實一點,
同時照顧到自己的感受。如果沒有個人時間,當然可以在孩子看盤的
時候休息一下,讓她自己獨享也無妨啊。我也經常在好好看光盤的時
候幹幹自己的事情,或者乾脆休息一下,她自己看的也挺開心,過幾
天再陪她看的時候,她自己都看明白了就開始給我講了。所以說,這
也算不上值得糾結的問題,順其自然就可以了,能夠每天陪孩子看光
盤,一起討論當然很好,如果條件不允許也無所謂。
不過,如果可能,還是盡量陪孩子,三四歲的孩子在看盤看書的
過程中會問很多問題,媽媽陪著就可以和她一起討論,解答孩子的問
題,解答不了的,就可以說咱們一起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說不定他
們比我們明白得還快,這樣孩子會感覺很有成就感。
此外,如果父母能夠陪著孩子一起看,還可以在親子英語互動中
應用劇中的素材。孩子就能經常結合生活經驗,聯想劇中的情節,我
們會驚喜地發現,小傢伙很好地理解了劇情,根本不需要父母費心翻
譯。
本章開始的時候,我們也說過盡量不要選中英雙語的光盤,但是
有的媽媽會擔心孩子看不懂純英文沒字幕的,很多媽媽會問我要不要
給孩子翻譯,我感覺沒有必要,其實孩子的理解能力比我們想像的要
強得多,他們主要是靠看圖像來理解情節,比如朋友的兒子愛看宮崎
駿的片子,基本是日語的,但他看完幾遍之後基本能夠理解故事情
節,講給大人聽。
我從來沒有給好好翻譯講解過她所看的光盤,甚至在我工作忙的
一段時間裡,她基本上是自己看《Hi5》,知道了每個角色的名字,
每張盤的情節。有一次,我得空和她一起看,她指著電視告訴我:
「他過生日,他們一起玩。」還有一天好好一手拿一個玩具鍋蓋往一
塊兒敲敲敲,告訴我這是「Cymbal(鈸)」,當時我真的挺驚訝,
問她從哪知道的這個詞,她說是《Hi5》裡面的,這個詞兒好好應該
是「習得」的,通過情景對應知道然後記住的。
如果是四歲以上才開始看英文動畫片的孩子,媽媽們可以先上網
瞭解或自己先看明白,在孩子看之前先把大意講給孩子聽,這樣會有
助於孩子理解片中的英文,這種方法叫「Top-down」, 孩子對片子大
意的預先理解,將有助於他們的英語聽力,而且能夠保持興趣,因為
四歲以上的孩子可能會比小寶寶們更急於瞭解劇情,如果總是看不懂
可能有些孩子會產生受挫感。但越小的寶寶就越不需要這樣做,因為
他們對漢語的理解能力也不太好,反而更依賴圖像和情景來理解語
言,不論是英語還是漢語。
不推薦的做法是孩子一邊看,媽媽一邊給翻譯,搞動畫片同傳,
不僅父母自己累,也不利於孩子通過情景對應來理解英文,干擾了孩
子建立並列性雙語體系,反而起了負面作用。
 

看什麼片,看多長時間,聽媽媽的還是聽孩子的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增強和家裡光盤儲備的增多,他們就開始要
求看自己選的盤了,當媽的心裡還真挺糾結,孩子有時候連續好幾天
就看一張盤,有時候她喜歡看的盤偏偏是一些我們不想讓她看的,看
盤這事兒到底誰做主呢?各家自有各家的規則,但我個人感覺至少要
保留孩子部分的自主權,一方面是尊重孩子的權力,另一方面也是為
了保持他對英語的興趣。
如果父母想向孩子推薦更適合他的光盤,對於三四歲的孩子就一
定要用一些方法了,因為一般他有了自己的偏好之後,就不太願意接
受新的光盤了。在好好快四歲的時候,我給她買了《Super Why》,
但她那時沉迷於《Hi5》,堅決不要新光盤。於是我就跟她說,今天
可以看兩張盤,但另一張是媽媽給你選,而且要先看媽媽選的,小傢
伙自然很喜歡多看一張盤,非常高興地答應了,看了一集之後就每天
都看《Super Why》了。好好到了四歲多以後想法更加靈活了,更容
易接受新的光盤了,像這幾天剛給她買了她很喜歡的繪本Little
Princess的動畫光盤,不需要我推薦,她自己就主動要求看。
很多小孩都會有看光盤不想停下來的情況,只要一關電視就哭,
有的媽媽乾脆就不讓看了。讓不讓看是媽媽的選擇,如果想讓孩子
看,控制看光盤時間的關鍵是要把規則告訴孩子,並且嚴格執行。我
家的規矩是每天看一次,每次看一集,像《卡由》那樣的短片可以看
三集,一結束就關電視。開始好好是無法接受的,關掉電視的時候就
號啕大哭,我就看著她哭,告訴她媽媽知道好好很喜歡看這個光盤,
結束了你很難過,但是這是規則,每天只看一集,我們明天再看。然
後給她點好吃的,或者建議去玩彩泥或者其他吸引她的活動。
另外比較關鍵的一點是倒計時提醒,比如結束前十五分鐘提醒一
次,差五分鐘再提醒一次,差兩分鐘再提醒一次,孩子在有心理準備
的情況下要比把電視突然關掉反應會小一些。其實比較困難的就是立
規矩的階段,等孩子接受了規則就會很自然的遵守,好好現在基本是
自己看完自己關電視。
因此,父母的陪伴和對時間的控制有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特別是在最初階段,如果放任不管或交給老人則很有可能造成孩子時
間失控地看光盤,這樣對孩子視力、智力和情商的發展都是非常不利
的。
選片我們可以以孩子為主,輔以父母的引導,而時間則要控制
好,不可以放任。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合理利用英文動畫片和兒童節
目,為孩子的英語啟蒙提供最好的素材。
英文動畫片和兒童節目為非母語環境中的孩子們提供了非常好的
真實語料資源,只要父母認可並精心選擇,正確引導,孩子會從中獲
得包括英語、文化、科學、情商等多方面的知識,同時豐富了孩子的
生活,增加了親子英語互動的素材。
5 英文繪本的選擇與親子閱讀

說到給孩子讀英文繪本,很多媽媽可能會感到壓力巨大,困難重
重。怎麼能夠找到英文繪本?國外的繪本太貴了,買不起啊!我的孩
子會喜歡我給他選的繪本嗎?我英語不好,該怎麼給他讀呢?
最讓大家撓頭的可能還是讀繪本。我們心裡會有各種擔心,特別
是對自己英語的不自信,不亞於當年面對英語老師時的緊張感覺,我
們的腦子裡會冒出無數個問號,質疑自己的英語水平,擔心自己對孩
子英語發音的負面影響……唉!都是當年的英語老師給大家造成的心
理陰影。現在就請和我一起走出陰影,迎接美好的親子閱讀時光吧!
這裡我將根據自己通過給好好選書、讀書,經營英文繪本館和查
閱相關書籍的經驗,給大家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議。大家只要能夠靈活
運用這些方法和技巧,就能和孩子輕鬆享受親子英文繪本閱讀的樂趣
和收益。
 
英文繪本選擇入門技巧

在哪能夠找到英文繪本

國內的媽媽們一般有兩個渠道能夠得到英文繪本,一是在網上和
實體店購買,另一個渠道是到英文圖書館借。下面我就根據自己的經
驗給大家介紹一下借書和買書的主要渠道。
首先說說借書,目前國內的英文繪本館基本都是私立的,大多是
媽媽們開的,整體數量不多,藏書量不一,而且我們周圍並不一定有
實體英文繪本館。另一種選擇是網上英文繪本館,比如安妮鮮花總
館。此外,一些開辦較早、規模較大的繪本館也開了網上借閱業務,
比如快樂開始中英文圖書館。下面給大家推薦幾家比較有規模的英文
繪本館。
安妮鮮花英文圖書館
對孩子英語啟蒙比較感興趣的媽媽們大概都會熟悉安妮鮮花,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的作者。加拿大海
歸安妮爸媽創辦了安妮鮮花英文圖書館,目前藏書量已有二十萬冊,
除了北京和上海兩家總館之外,已在全國擁有50家分館和10餘個大
型讀書會。
媽媽們可以選擇從總館網上借書,或到附近分館借書。安妮各家
分館目前書的保有量一般在1500-3000冊,各館還有一些自有圖書。
剛剛起步的媽媽可以在附近的實體分館開始,因為能夠直接翻看,還
可以和管理員面對面交流。但分館的藏書量和藏書品種畢竟有限,總
館網上借書是處於進階水平或附近沒有分館的媽媽們不錯的選擇。
媽媽們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加盟安妮鮮花的讀書會,在安妮鮮花英
文圖書館的首頁上有加盟細則,大家可以去看一下,這種方式可以讓
孩子有一個讀書團體的氛圍,而且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繪本,但媽媽的
工作量也會增加不少,本身工作比較忙的媽媽就不要考慮了。
安妮圖書館北京總館網址:http://www.anniekids.org
快樂開始中英文圖書館
「快樂開始」中英文圖書館是由一位曾經在英國學習生活過的媽
媽創辦的,應該是國內最早的英文繪本館之一。我曾經去過「快樂開
始」位於北京東城一座寫字樓裡的實體圖書館,感覺不論是藏書的種
類還是整體的佈局擺放都非常專業。每本書都精心套上了塑料書皮,
就像我美國朋友的孩子從國際學校借回的繪本一樣。「快樂開始」的
老師們應該都是非常愛書、懂書,也非常瞭解孩子的,感覺這裡的藏
書非常豐富,而且年費的價格也很划算。
圖書館網址:http://www.kuailekaishi.com
皮卡書屋
皮卡書屋是由一位留美海歸創立的,是國內最早的英文繪本館之
一,目前在北京設立了多個實體圖書館。
圖書館網址:http://www.peekalibrary.org
紐帶中英文圖書館
美國大叔Jim一家與中國志願者,2009年12月在北京通州創立了
這家民間公益英文圖書館,免費對外開放。館內目前有各類英文原版
藏書近4000冊,以少兒英語及人文社科類為特色,致力於搭建中美
文化交流平台,營造全英語環境。與美國明德圖書館基金會及首都圖
書館合作,紐帶圖書館為北京明德少兒英文圖書館通州分館。
新浪博客網址:http://blog.sina.com.cn/ngfll
大家只要在網上搜索「英文圖書館」、「英文繪本館」、「英文
童書館」等就可以搜到很多的相關信息,最好是能夠找到身邊的實體
繪本館。此外,有些中文繪本館也引進了一些英文繪本或雙語繪本,
還有一些英文繪本網店也在開展借閱業務,比如北京的「小樹書
屋」,大家可以查詢一下。
再說買書。有一些選書經驗的媽媽就可以出手買書了,這樣孩子
可以保有一些他自己的書,而且也不用擔心衛生問題。建議大家買書
最好以平裝繪本為主,而紙板書、遊戲書則以借為主。首先,很多紙
板書主要適用於低齡寶寶,做成紙板狀多是為了防止他們撕書,因此
內容也比較低幼,孩子大點之後讀的意義就不大了;其次,紙板書、
遊戲書一般價格較高,而且由於重量大運費也貴。
現在原版的英文繪本在淘寶,以及卓越、當當、京東等網上商城
都可以買到,另外一些專門經營進口繪本和二手繪本的網上書店,但
好像目前還在起步階段。商城的繪本都是原版進口,在質量和品相上
肯定是更有保障,而且免運費,無需顧慮郵費成本,但價格略高。
淘寶上有很多書是外貿尾單,價格非常合適,但會有一個運費問
題,因此,建議在滿一定數額包郵的店裡買,但需要一次性買很多,
或者和人拼單。媽媽們要多比較價格和質量,還要看該賣家的運費政
策,因為有些賣家會把書價壓低,但提高運費。
這幾年,淘寶上的英文繪本店越來越多,媽媽們也就有了更多的
挑選空間,我一般是從北京、深圳和上海的網店淘繪本。深圳的很多
印刷廠為國外印刷繪本,是淘寶繪本店主要的供貨渠道,北京的「小
樹書屋」和上海的「夏花秋葉」是淘寶上比較資深的繪本店。淘寶上
的繪本有很多都會有瑕疵,好的賣家會在描述中說明,一般自己用的
話,品相差點也可以接受。不過大家要小心的是,有個別網店賣的是
盜版繪本,印刷裝訂質量比較差,我也曾經買到過這樣的劣質繪本。
此外,大家還可以關注一下當地的網站會有一些二手繪本轉讓,
或英文繪本清倉的信息。我和朋友通過網上信息,一起找到過一個位
於天津某居民樓裡繪本清倉的小店,比淘寶上的價格還合適,一下子
花了八百多塊入了一百餘本繪本,超划算。
 

為什麼要先去泡繪本館

有了這麼多的選擇,媽媽們可能會更迷惑了,該從哪裡開始呢?
我的建議是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從實體書店和實體圖書館開始。因為
畢竟我們從小沒有接觸過繪本,到實體書店或圖書館泡上一段時間能
夠讓我們對繪本有一種感性的認識和更加全面的瞭解。我剛開始給好
好買書的時候,天津基本沒有英文繪本館,所以只能從網購開始,但
買回來的書大概只有三分之一適合孩子。後來和朋友一起做過一段時
間的英文繪本館,通過廣泛接觸繪本,大量翻看,慢慢便發現了自己
和孩子喜歡的繪本風格,再上網淘書,就發現更有感覺了,每次買到
的書都感覺很滿意。
如果能夠找到實體繪本館,就可以去那裡泡,主要是多翻看,繪
本館泡多了就會有書感,這就是父母和孩子的書感啟蒙。最好帶孩子
一起去泡,讓小朋友自己選他喜歡的書,這樣可以瞭解到孩子的喜
好,將來買書的時候可以少花很多冤枉錢。此外,還要多和管理員交
流,雖然目前國內英文繪本館的工作人員不一定是這方面的專家,但
至少是具備一定的繪本知識的,一般都會對館藏圖書、家長反饋有所
瞭解,可以為最開始選書的媽媽們提供不少建議。大家可以和他們多
探討,讓他們推薦一些書借回家給孩子看。還可以在圖書館和其他會
員一起探討,互相推薦好書。通過多交流來提高自己的繪本鑒賞力。
因此,建議大家再最初涉足繪本的時候,最好辦一張圖書館的會
員卡,不論是網上還是圖書館的都可以。有的媽媽可能會擔心借書的
衛生問題,理論上來講繪本館是應該配備消毒設施的,但是並沒有嚴
格的行業規定,因此如果借書,建議媽媽們自己配備消毒設備,一個
小型的紫外線消毒櫃也就幾十塊錢。
從泡繪本館借書入手,可以隨意選書,選的書孩子不喜歡也不用
自己買單,還回去就是了。在這個不斷嘗試的過程中,媽媽會更加瞭
解繪本,清楚孩子的喜好,為今後買繪本打好基礎。如果從圖書館借
來的某本書孩子特別喜歡,就可以上網去買,這樣買到的肯定是孩子
喜歡的。全國各地英文繪本館的年費都不高,大多在每年六七百元,
也有一些是一千出頭,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
如果身邊實在沒有實體繪本館,還可以在網上找到繪本的電子
版,有的還有MP3的音頻,大家可以到網上搜搜,或者有一些兒童英
語資源的網店也有賣,價格一般幾塊錢,可以買到一百到三百本繪本
的電子版,價格還是挺合適的。如果使用淘寶,只要在搜索欄輸入
「英文繪本」,再選擇「早教CD/VCD/DVD」這一大類就能看到很
多,大多為電子傳輸,下載後多看看,培養一下對繪本的感覺。
孩子小媽媽選繪本經驗少的時候,建議多帶孩子去泡繪本館或多
看看電子繪本合集,以借書為主買書為輔;等孩子三四歲以後,媽媽
的繪本經驗也有一定積累的時候,可以考慮以買書為主。一般紙板書
和遊戲書價位較高,重量較大,而且更適合閱讀初期,所以比較適合
從圖書館借。而薄本的繪本內容值得回味,適合反覆閱讀,價位一般
不高,可以考慮收藏。
 
英文繪本選擇進階技巧

如何從孩子的年齡、興趣和需求出發選擇繪本

無論是在圖書館還是在書店選繪本,首先還是要從孩子的個性特
點出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合不同的繪本,比如一兩歲的小寶寶更
適合布書、紙板書,因為這些材質的書比較結實,不容易撕壞。
圖1
從形式上來說,這麼大的孩子更適合遊戲書。遊戲書的種類特別
多,也是最吸引孩子和家長的,像立體書、翻翻書、觸摸書、地板書
等,適合在閱讀初期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一兩歲的寶寶特別喜歡觸
摸書,因為他們處在觸摸敏感期,非常喜歡感受不同的質地,像這本
《GlitterBook》(圖1)很好地滿足了一歲左右寶寶愛用食指摳東西
的興趣。每個圖片都有一部分是挖空後襯上亮紙,比如Train的車輪中
間部分,Radio的正面,和Spade的鏟子部分,孩子們會很自然地去
摳,這是好好一歲左右時非常喜歡的一本書。
語言方面應力求簡短,以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注意力時間短的特
點,可以先從以單詞為主的書開始,慢慢過渡到以重複的短句為主的
繪本。好好小時候看過的一些遊戲書,基本每頁只有一兩句話,而且
是以重複的句子為主。
孩子兩歲半以後就可以從布書、紙板書、遊戲書過渡到圖畫書,
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繪本。這些薄本的圖畫書,雖然看上去並不起
眼,不如遊戲書吸引人,但很值得我們和孩子細細品味。媽媽們可以
從語言量非常少的繪本開始,比如《No,David》,好好有一段時間
特別喜歡這本語言極其精煉的繪本,通過看圖孩子會很容易和這個調
皮的小男孩產生共鳴,被幽默的情節吸引,每當看到最後母子相擁的
溫馨畫面,好好都會上來抱住我。
我是從好好兩歲多開始慢慢引入畫面更加唯美、內容更加深刻的
圖畫書的。最初是從好好熟悉的鵝媽媽兒歌書和斯貝蔓的「我的感
覺」系列開始的。斯貝蔓的這套書畫面是清新的水彩畫風格,從孩子
的視角講述了不同的情緒感受以及如何與這些情緒相處,能夠引起寶
寶的共鳴。語言量比好好一歲左右看的書稍大一點,一般每頁一兩句
話,有時稍長,但基本符合兩三歲寶寶的注意力長度,是從語言量很
少的遊戲書向普通繪本過渡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挑選繪本的時候選擇語言簡潔押韻的,一般孩子都會比較喜
歡,越小的孩子越喜歡有韻律感的語言,就像兒歌一樣,比如《Duck
in the Truck》, 好好兩歲多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讀,雖然語言量稍
大了點兒,但文字非常有韻律感,還有幽默的情節,讀到最後Duck開
車揚長而去,其他人摔得渾身是泥「Stuck in the muck」,好好就
會笑著問:「怎麼蘸醬了呢?」。
父母在選擇的時候,需要遵循文字量循序漸進的原則。如果您的
孩子五歲開始接觸繪本,也可以從每頁一兩個單詞的遊戲書開始,但
可能漸進的速度會比小寶寶快一些,需要我們認真觀察孩子英語水平
進展的情況。
除了年齡因素外,每個孩子的興趣點都有所不同,比如有的男孩
特別喜歡車,還有喜歡工程機械的,甚至還有喜歡蜘蛛的;女孩則會
喜歡仙女、公主。孩子的興趣是最好的切入點,如果繪本能夠滿足孩
子的興趣需求,他就會對書和書中的語言更加感興趣。孩子的年齡越
大,家長在選擇繪本的時候就越需要從他的興趣點出發。
同時,孩子的需求也是選繪本的一個很好的依據,我們可以根據
季節變化或節日,以及孩子當時所面臨的情況來選擇繪本。孩子的生
活中遇到的各種情況,都能找到相應的繪本,不論是聖誕節、復活節
等西方節日,還是下雨、下雪,入園、搬家,比如帶孩子去動物園之
前和去過之後,都可以給她讀一些跟動物有關的繪本,像《Say
Hello to Baby Animals》、《Good Night, Gorrilla》等。
好好要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給她買了一些和幼兒園生活有關的繪
本,其中包括之前提到的《Llama Llama Misses Mama》講了小羊
駝慢慢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故事,書中把剛上幼兒園的小羊駝對媽媽的
思念之情描寫得非常真實貼切,在好好剛入園的時候給了她一些安
慰,她也和小羊駝一樣經歷了從不適應到「…Loves mama and
school too」的過程。
 

選繪本的主要參考因素

選繪本最重要的是從孩子的年齡和個性特點以及興趣和需求出
發,同時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可以作為選繪本的參考,大家可以考慮
繪本的出版社、作者、所獲得的獎項以及專家推薦等。
國外的家長們在選書的時候也會看出版社,畢竟好的出版社出版
的圖書質量會更有保證,就像我們買衣服和化妝品都願意選品牌的一
樣。下面是一些國外主要兒童圖書出版社。
Scholastic中文譯成學樂,是一個全球性的集兒童書籍發行、教
育和媒體為一體的公司。
英國的Usborne Publishing是世界上最大的兒童書籍出版社之
一。Usborne的遊戲書受到全世界小朋友的喜愛,像「That's
not…」系列和適合有一定英語基礎的遊戲書「Look inside」系列
等。
Walker Books中文翻譯成點燈人,Logo(標誌)是一隻拿著燈
的小熊,低幼圖書非常受家長和孩子的歡迎。
此外,Puffin出版社也有很多低幼的圖書很適合剛接觸英文故事
的孩子。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出版公司和School Zone是重
要的學前和學齡教育教材出版商。還有Harper Collins哈珀柯林斯出
版社旗下的哈珀柯林斯兒童圖書出版公司。
就像成年人看小說一般會選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繪本也有許多
名家,如Dr. Seuss、Eric Carle、Leo Lionni等,媽媽們也可以從那
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家繪本入手為孩子選書,不過建議媽媽們不要局
限於這些著名作者,這樣孩子會錯過很多好書。好好很多喜歡的書都
不是大名鼎鼎的作者的作品。有時候覺得咱們中國人讀書必看名著、
買包必買大牌,在某種程度上是讓思維和品味受到了局限。
因此,建議媽媽們讓孩子盡可能廣泛地接觸不同作者的繪本,如
果孩子喜歡某個作者的繪本,可以繼續找這個作者其他的作品。比如
好好很喜歡Anna Dewdney的《Llama Llama Mad at Mama》,
我就又給她買了Anna Dewdney其他的作品,包括《Llama Llama
Misses Mama》、《Llama Llama Red Pajama》和《Llama
Llama Time to Share》等,小羊駝系列書中貼近孩子感受的故事、
富於質感的繪畫風格、押運風趣的語言,讓好好欲罷不能,我還在繼
續為她淘著這一系列的書。
國外有一些比較權威的繪本獎項,如美國凱迪克獎、國際安徒生
獎、英國格林威大獎等,選繪本經驗不足的媽媽可以從獲獎繪本開
始,獲獎繪本就像是權威推薦一樣,一般都是不錯的繪本,但是繪本
所獲得的獎項只能作為參考,因為很多非常好且適合自己孩子的繪本
不一定獲得過獎,好好和我喜歡的很多繪本好像都沒有得過獎。
國內外都有很多閱讀推廣人或機構,比如紐約圖書館書單、汪培
珽書單,還有一些繪本館的微博「快樂開始中英文圖書館」、「皮卡
書屋」、「麥克中英文圖書館」等,都會為大家推薦好的繪本,媽媽
們可以定期關注這些推薦信息,遇到感覺孩子會喜歡的繪本就收著。
以上這些因素可以為父母提供選書的參考,但希望大家不要局限
於此,隨著繪本經驗的增加,父母和孩子都會更加瞭解自己的喜好,
這樣就可以根據繪本的繪畫風格和語言特點進行更加個性化的選擇,
像我和好好就非常喜歡水彩、油畫和彩鉛風格的作品。個性化的選擇
因人而異,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英語不好照樣給孩子讀英文繪本的秘訣

讀繪本前的準備

讓媽媽們感到最困難的恐怕還是讀繪本,很多媽媽擔心自己的英
語不好,其實即使媽媽英語不是很好也是有辦法的,那就是借助音
頻,大家在網上搜搜就可以找到,像優酷上就有很多繪本的視頻加上
專業人士的朗讀。我在淘寶上也看到過,其中有單本書的音頻,也有
前面介紹過的很多書的電子版加音頻或繪本動畫的材料,一般都是幾
塊錢,採取網絡傳輸的形式。
媽媽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聽音頻看繪本動畫。同時,這些類似繪本
合集的光盤還可以作為媽媽們選繪本的參考,特別適合周邊沒有實體
繪本館的家長。此外,大家還可以咨詢網上或實體英文繪本館,他們
一般都會有音頻提供給會員。
雖然有這麼多的繪本音頻和視頻資源,媽媽的聲音和媽媽的懷抱
還是孩子最喜歡的。如果有時間,還是建議媽媽們多下點功夫做準
備,親自給孩子讀繪本,因為孩子會在讀的過程中提出很多問題,媽
媽隨時能夠停下來和孩子一起討論,這一點繪本音頻可是做不到的。
首先,媽媽可以準備一個單詞本,注意這個本子是給我們自己用
的,不是用來教孩子單詞的。把繪本看一遍,找出生單詞查出來,寫
在本子上,聽著電子詞典或網上的單詞發音反覆跟讀,直到讀熟為
止。然後再把整個繪本讀熟,如果有音頻,可以練習跟讀或復讀。
如果媽媽對自己的英語實在沒有信心,一個比較實際的辦法是從
你能找到的帶音頻的繪本中選擇,當然如果周圍有英語母語的外國朋
友或英語非常好的朋友就可以請他們幫忙錄音,然後給孩子聽,效果
也是不錯的。其實,就像前面說過的,大多數媽媽的英語要比自己想
像的好很多,所以只要把單詞查出來,提前讀熟練並理解繪本故事就
可以了。
除了每天溫馨的讀繪本時間之外,有興趣的媽媽還可以和孩子做
繪本活動,但這一項並不是每個媽媽都必須做的,大家不要感到壓力
太大,其實我平時也很少有時間和好好做這些活動的。
國外的親子繪本閱讀已經有很長的歷史,繪本有很多的配套活
動,比較常見且在家容易做的是繪本手工。我常用的網站是
「Making Learning Fun」 http://www.
makinglearningfun.com/index.html,這個網站上有不少繪本活動
可以下載,此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幼兒學習資源。媽媽們如果有能力也
有時間,可以上網查到很多的相關資源,只要在搜索中輸入「picture
book activity」就可以搜到很多鏈接,比如我在Google上搜到了這
個類似繪本活動的宣傳版的網站,感覺《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圖2)的相關活動比較好操作,看上去就是用一個藍色和
一個黃色的超輕黏土的球混合成Little Green (綠色的小球)。
圖2
然後根據上面的網址追到了http://buggyandbuddy.com,這個
網站上的資源真是不少,不過還是先去找我要的活動吧,在網站右上
角搜索欄裡輸入「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我就找到了活動的
網頁。
根據網頁的介紹找來兩塊超輕黏土,就可以和寶寶一起再現Little
Blue和Little Yellow的故事了,有點像繪本劇哦,還可以讓孩子直觀
地看到黃和藍混合是如何變成綠色的。
此外,國內的網站,如滬江網上,也有很多和繪本有關的活動,
有很多是媽媽們自己做的,非常令人讚歎。媽媽們還可以考慮買相關
的繪本手工書,我在淘寶上給好好買了《Story Time Crafts for
Kids》,裡面的手工雖然有些複雜,適合大點的孩子,但還是有一定
的啟發性的。我看了這些繪本手工,受到啟發之後,可以想出一些孩
子喜歡的書的簡單配套活動。
 

誇張演繹、聲情並茂的講讀

很多繪本裡都蘊含著孩子喜歡的幽默方式,這時只要父母用誇張
的表情和語氣演繹出來,如模仿動物的叫聲,發出繪本中的打嗝聲、
噴嚏聲等,都能逗得寶寶咯咯大笑,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哦。比如
《The Flea's Sneeze》是一本語言押韻而且非常幽默的繪本,小跳
蚤得了感冒,想要一張紙巾擦鼻涕,可是農場裡的動物們都睡著了,
沒有人聽到他用微弱的聲音發出的請求,「Does eddybody hab a
tissue for be?」作者用這樣的拼寫表現出感冒的小跳蚤的發音,每
次讀到這兒的時候我都會做出馬上就要打噴嚏的樣子,還要用手抹抹
鼻涕。等到小跳蚤真的忍不住打出噴嚏的時候,就要做得更加誇張,
好像是個排山倒海的噴嚏一樣,寶寶一定會覺得特別好玩。
小跳蚤的噴嚏吵醒了所有的動物,大家一通狂叫,媽媽們可以在
讀這一段的時候過足戲癮。最終小豬被傳染了感冒,一個大大的噴嚏
把小豬送到了天上,媽媽們最後一個噴嚏一定要打得直衝雲霄。
立體書《Three Little Pigs》(圖3)也是好好特別喜歡的一本
書,老狼一出場就想像著他的大餐「A juicy pig with apple sauce
and vegetables to munch.」讀這一句的時候,我總是在腦子裡想
像著法式大餐,表現出無比的慾望,然後大聲嚥口水。
圖3
由於老狼的鼻子和嘴巴是立體突出的,媽媽們甚至可以一邊拿著
書假裝老狼去追咬寶寶,一邊大叫:「Greedy wolf is coming!」這
樣的效果會更具戲劇性。當讀到老狼使勁兒吹第二隻小豬的木房子的
時候,「And huffs and puffs until…」我會邀請好好和我一起使勁
兒吹。
這樣讀繪本不僅讓孩子覺得好玩,能提高閱讀興趣,同時實現了
情景對應,好好有一次玩她的小房子玩具時,模仿三隻小豬的場景,
「媽媽,和我一起Huffs and Puffs。」用簡單有趣的方式,孩子會
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英語水平。
 

互動式講讀法
三四歲的孩子在讀繪本的時候就會提很多問題了,這表明孩子在
思考,孩子一般會用中文問,媽媽可以用英文或中文答,不必要求孩
子一定要用英文問,如果媽媽覺得用英語和孩子交流有困難,也不必
強求,這個環節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對繪本閱讀的興趣和思考與表達
的習慣。
讀繪本的過程中,媽媽們如果能夠和孩子就故事內容進行探討,
將會有利於提高孩子對繪本的興趣和親子閱讀的樂趣,現在有的繪本
館就在推廣互動式閱讀法。比如在我第N次給好好讀斯貝蔓的
《When I feel jealous》(圖4)的時候,當讀完「Sometimes I
feel jealous.」我會問好好:「What happens? Why does she
feel jealous?」好好會看著圖告訴我:「她媽媽和小妹妹玩,不喜歡
她了。」然後我會用英文總結一下她的回答:「Her mother plays
with her baby sister, so she feels jealous, huh?」「Yes.」好好
一邊點頭一邊用簡短的英文回答。最後我再讀一遍右頁的英文:「I
feel jealous when I think my mommy likes someone else.」
圖4
不過有一點媽媽們需要注意,這樣針對繪本具體情節的提問比較
適合孩子已經非常熟悉的繪本。第一次給孩子讀的繪本,媽媽們可以
在讀的基礎上,適當地用中英文解釋說明,或者只讀不解釋,留時間
讓孩子自己翻閱,消化吸收,如果孩子提問,則耐心解答,並引導孩
子深入思考。
第一次讀到上圖的故事,孩子可能會問:「這個小Baby是誰?」
媽媽說:「I think the baby is her little sister.」然後媽媽可以問
問孩子:「What do you think?」我有一次問好好時,她說:「她
是別人的孩子。」對於孩子的回答不要做判斷性的評價,如「你說的
不對!」「錯了!」等,而是要認可孩子的想法,「Oh, OK.
Youthink...」重複一遍孩子的想法,然後還可以問她:「Why do
you think so?」
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和孩子的情況靈活掌握,但千萬不要把互動
提問搞成知識考察,更不要就某個語言點或單詞考孩子,這樣做只能
讓孩子對繪本閱讀產生牴觸心理,或者把本該是孩子享受的事情任務
化。
等孩子的英語啟蒙到了全面互動階段,媽媽就可以和孩子在讀繪
本的時候玩角色扮演了,可以一人扮演多個角色。好好特別喜歡扮演
Usborne Farmyard Tales系列書裡的小貓Whiskers,在《Telling
the Time》裡面有一張Whiskers瞇著眼睛笑得超萌的畫面,好好模
仿得特別像。讀這一系列的書時,好好和我都是一人扮演兩三個角
色。在讀《Spot's Fun Week》的時候,好好喜歡扮演媽媽,因為她
喜歡說那句「Go easy on the icing」的台詞,覺得特別好玩。
 

英文繪本講讀應避免的誤區

給孩子讀繪本時最應該避免的誤區是強調語言點、過多翻譯中文
和以家長為主導。我們從小到大上英語課都是以語言點為主的,基本
是把課文大卸八塊,講語法、講單詞、講搭配,老師期望通過這樣的
細緻講解能夠提高學生們的英語水平,結果怎樣大家都看到了,大多
數學生不僅沒有學好英語,無法應付日常交流,而且還可能對英語感
到厭惡。
之前我們也提到過以語言點為主的英語學習方法,就像第1章提
到的「畫人臉」的比喻,先從鼻毛畫起,然後畫鼻孔,畫不好就被老
師要求反覆修改,直到把鼻毛畫好才能畫鼻孔,然後再畫鼻子…… 很
多學生在畫完鼻孔後就感到絕望放棄了,再也沒有興趣好好畫剩下的
部分了,即使勉強走完程序,畫出來的也是一個歪歪扭扭殘缺不全,
甚至無法見人的臉,父母一代的英語學習之路就是這樣夭折的。
而語感啟蒙的方式則像鼓勵孩子們多接觸臉,先觀察臉,對臉產
生感性認識,等有了一定的積累之後,再勾畫大的輪廓,讓孩子先享
受成就感,然後再慢慢斟酌完善,孩子能夠帶著興趣和期待完成他們
的英語習得之旅。
因此,讀繪本的目的一方面是讓孩子享受繪本之美,另一方面就
是讓孩子獲得語言的感性體驗。千萬不要拘泥於語言點,父母當年在
語言點上跌到,但我們的孩子是不會從語言點上爬起來的。因此,無
論是選繪本還是讀繪本,買繪本的時候千萬切忌以語言教學為目標進
行選擇和講讀。雖然學英語是我們給孩子讀英文繪本的主要原因之
一,但孩子的興趣和繪本的美感還是不要為了我們的目的全部犧牲為
好。讓我們暫時放下功利心,敞開心扉和孩子一起去感受繪本世界的
美好吧!
此外,很多媽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讀繪本時要不要把繪本的內
容翻譯成中文?其實這要看孩子的年齡和要求。孩子越小越不會有翻
譯成中文的要求,媽媽堅持用英文講就可以了。但如果英文親子閱讀
起步較晚,孩子在語言方面已完全是中文主導的話,就會要求媽媽用
中文講或把英語翻譯成中文,這種情況下,媽媽們一定要有耐心。開
始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接受英文繪本,培養閱讀興趣,盡量滿足
孩子的要求,可以採用「三明治」講讀法,也就是先讀書頁的一遍英
文,然後和孩子用中文討論,等孩子感覺盡興之後,再讀一遍英文,
然後翻到下一頁繼續這麼做。
有的媽媽會抱怨孩子在媽媽沒讀完的時候翻頁,如果是第一次讀
這本書,很可能是孩子很喜歡並想看看後面發生了什麼,或者可能是
這本書的文字量和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能力不匹配,也就是文字量太多
了。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可以問孩子:「是不是很想看看後面發生了
什麼事情啊?」可以和她一起往下看,看完再回來講。如果是第二種
情況,媽媽可以揀著重點內容講一下,等孩子再長大一點再看這本
書。主要是因勢利導,而不是單純批評孩子,完全以家長的要求為主
導。
好好有時也會出現提前翻頁的情況,一兩歲的時候,我會隨著
她,孩子小的時候重點是要培養和保持她對閱讀的興趣,現在我會告
訴她,「稍等,媽媽還沒講完」。她一般都會等到我講完再翻頁,或
者媽媽還可以告訴孩子等媽媽說「next page」再翻頁。
英文繪本可能是英語啟蒙四個環節中難度比較大的一個環節,但
只要父母願意去做,肯用心,充分利用本書提供的各類資源,都能夠
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無論是否能夠親自給孩子讀繪本,父
母只要以一顆平常心和孩子一起享受繪本世界的精彩,都能夠收到很
好的英語啟蒙效果。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英語!我要怎麼教:在家創造浸入式英語環境/鄔麗娜編著.--北
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1
ISBN 978-7-115-33179-3
Ⅰ.1英… Ⅱ.1鄔… Ⅲ.1英語—兒童教育—教育方法 Ⅳ.1
H319.3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3)第237267號
內容提要
本書講述了家長在家為孩子營造浸入式英語環境的4個關鍵點,
即每天15分鐘英語互動,30分鐘英語兒歌音樂,30分鐘英文動畫
片,15分鐘英文繪本親子閱讀。細緻地解答了家長在以上這 4 個方
面的困惑,逐一給出了具體的指導方法,並舉例說明。
本書適合對英語啟蒙非常感興趣的0~6歲幼兒家長閱讀。
◆編著 鄔麗娜
責任編輯 董靜
責任印製 楊林傑
◆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發行 北京市豐台區成壽寺路11號
郵編 100164 電子郵件 315@ptpress.com.cn 網址
http://www.ptpress.com.cn 北京隆昌偉業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開本:880×1230 1/32
印張:4.125 2014年1月第1版
字數:78千字 2014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定價:26.80元
讀者服務熱線:(010)81055296 印裝質量熱線:
(010)81055316
反盜版熱線:(010)8105531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