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Electronic Technology • 电子技术

水下机器人的无线充电
文/曹朝阳 赵新灿

本文主要从水下机器人及无
摘 要

线充电概述角度出发,阐述了无
线充电技术分析,并对水下机器
人无线充电技术进行细致化论述,
首先对整个充电结构与过程进行
分析,其次和传统充电方式作出
对比,最后对其水下机器人无线 图 1:无线充电流程图
充电创新点进行分析,从而为水 同时,通过应用无线充电能过使得水下 在应用水下机器人时,可以充分发挥无限
下机器人的无线充电研究提供参
机器人电子系统全部封闭,不会受到空气中氧 充电技术,例如采用 IPT 无限充电技术,在实
考。
气和水的腐蚀,使水下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更高、 际应用过程中,传统充电方式需要对 AUV 发
使用寿命更长。 布指令,并且将其回收至水面,因此会耗费大
量的人力、物理以及财力,同时,在拆卸电池
3 水下机器人无线充电技术分析
【关键词】无线充电 传输系统 工作效率 过程中,会由于密封不严实出现进水等问题。
如果利用感应电能传输方式,可以实现在不拆
3.1 水下机器人无线充电装置结构分析
电池状态下完成充电工作,保障整个水下机器
无线充电主要利用的是无线电力传输系 人密封性,减少因二次拆装导致密封不严漏水
无线充电装置结构如图 1 所示,利用整
统,其主要是将电能以无线连接方式从发射器 等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流滤波将电网中的电能转变为直流电,然后利
传输到接收器。水下机器人通过利用无线充电 用逆变器实施高频逆变,该环节得到的高频交 4 结束语
不仅能够提升其自身工作效率,同时有效避免 变电流在测补偿电流作用下通过发射线圈,通
因电池拆卸出现进水等现象,将无线充电技术 过此环节会获取到高频交变电磁场,并且与逆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创新
与水下机器人结合起来将大大提高水下机器人 变器变化相跟随,在电磁场场中接收电圈在电 与发展,水下机器人开发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
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应用无线 磁感应下产生频率相同的交变电流,然后在无 升,大大提升我国在深海内探索和研究水平,
充电能过使得水下机器人电子系统全部封闭, 线供电接收装置作用下,交变电流会产生频率 在应用水下机器人时,要尽量提升其应用效率,
不会受到空气中氧气和水的腐蚀,使水下机器 相同的交变电磁场。因为振荡频率相同,所以 同时,随着无线充电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很
人的工作效率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两个装置通过共振提升传递能量效果,最终在 多行业已经逐渐引进无线充电技术,为了提升
电磁耦合技术作用下,让电能由无线供电发送 水下机器人工作效率,避免其因充电对电池实
1 水下机器人及无线充电概述
线圈传送给无线供电接收线圈,从而实现对水 施拆卸,导致整个机器人出现漏水、渗透等现
水下机器人是一种工作与水下极端条件 下机器人充电目的,为了进一步提升整流的效 象,通过,通过利用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大大
的机器人,能潜入水中代替人完成某些操作, 率,将高频同步整流电路融入整个无线充电系 提升水下机器人应用效果,为相关研究和探索
又称潜水器,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 统当中,保障整体充电效率提升。 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度有限,而水下机器人可以在水下各种复杂环
3.2 水下机器人无线充电应用对比分析
境中作业,因此,该类机器人在水下搜救、水 参考文献
域检测、海底勘探、水面应急处理、极限环境 [1] 曾 广 移, 覃 丹, 巩 宇 . 张 先 奎 一 种 具 备
水下机器人应用无线充电,能够保障其
作业、军事侦查、环境感知与探索等领域有着 ROV/AUV 双工模式的水电站检测水下机器
自主完成无线充电路径规划、数据采集、自动
广阔的作用。水下机器人是一项技术密集性高、 人研究 [J]. 科技广场 ,2017(09)74-78.
返航以及传送采集得到的数据,并能够定点循
系统工程强的智能技术,用途之分广泛,具有 [2] 王涛 . 关于水下机器人在海上油田安全
环上述几个环节,保障其功能最大化。传统充
非常重要的民用价值和军事应用价值。作为探 保 障 方 面 的 应 用 研 究 [J]. 中 国 化 工 贸
电方式主要涉及两种,一种是锂电池供电,其
索内空间的重要手段,与探索外空间相关技术 易 ,2017,9(01):141-141
主要应用在一些运动灵活、活动范围大、续航
有同等意义,同时,水下机器人的开发与研究 [3] 谢 基 榕 , 苏 涛 , 韩 冲 . 基 于 OpenCV 的 水
能力差以及工作效率低的机器人当中,而由于
逐渐朝着远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下机器人单目定位技术研究与仿真 [J].
需要经常性拆卸充电,使得水下机器人密封性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7(12):219-223
2 无线充电技术分析 受到影响,导致机器人寿命被缩短。另外一种
[4] 马中原 , 李均锋 , 廖成林 . 无线电能传输
是脐带缆供电,其主要应用在密封性好、供电
在水下机器人中应用无线充电,其主要 技术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中的应用 [J].
稳定、持续性工作的水下机器人当中,但是应
利用的是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主要是将电能 现代物理知识 ,2015(02):51-53.
用时其工作范围会受到限制,导致其灵活性受
以无线连接方式从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采用 到影响。由此可见,采用无线充电能够有效解
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如下优点, 决以上传统通电方式存在问题,对水下机器人 作者简介
(1)方便,不必连接电力线缆,设备可 曹朝阳(1997-),男,河南省安阳市人。大
供电方式和工作方式进行改变。在实际应用过
按放在充电板或支架上。操作简单,比起插入 学本科学历。单位: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程中,无线充电可以实现水下机器人无需拆卸
电力电缆,操作更简单。 即可充电功能,并且通过低电压自动续航返回
(2)耐用,无需频繁插拔设备,拥有更 充电,进而保障水下机器人提升工作效率和质 作者单位
耐磨损和撕裂的设备插槽和附加线缆。将无线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量。
充电技术与水下机器人结合起来将大大提高水 450000
3.3 水下机器人无线充电创新点分析
下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 8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