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5

23-1

自動變速箱

目錄
維修規格 ...................................... 23-2 控制元件檢查 -------------------------------23-45
扭力轉換器失速測試 ----------------------23-47
潤滑油.......................................... 23-2 油壓測試 -------------------------------------23-48
液壓迴路 -------------------------------------23-53
特殊工具 ...................................... 23-2 管路油壓調整 -------------------------------23-54
排檔桿操作檢查 ----------------------------23-54
故障排除 ...................................... 23-4 變速箱控制 ................................ 23-56

檢修調整程序 ............................. 23-38 自動排檔鎖定機構...................... 23-60


基本維修------------------------------------- 23-38
控制元件位置------------------------------- 23-44 變速箱總成 ................................ 23-62

關於維修配備輔助防護系統(SRS)之車輛警示項目
關於維修配備輔助防護系統 之車輛警示項目。
之車輛警示項目。
警告!
(1) 任何 SRS 元件或任何㆒ SRS 相關元件之不正常維修或保養時皆可能導至修護㆟員或駕駛及乘
客受傷害(由於
客受傷害 由於 SRS 不正常操作)或死亡
不正常操作 或死亡。
或死亡。(由於安全氣囊不正常擊發
由於安全氣囊不正常擊發)。
由於安全氣囊不正常擊發 。
(2) 執行任何 SRS 元件或任㆒ SRS 相關元件之維修或保養時,僅可在授權的
相關元件之維修或保養時,僅可在授權的 MITSUBISHI 經銷商
內實施。
內實施。
(3) 開啟執行任何 SRS 元件或任㆒ SRS 相關元件維修或保養前,
相關元件維修或保養前,MISUBISHI 經銷商㆟員必需徹底
查閱此修護手冊及特別是 GROPU 52B-輔助保護系統
輔助保護系統(SRS)。
輔助保護系統 。
備註
SRS 包括㆘列元件:SRS-ECU,SRS 警示燈,氣囊模組,鐘形彈簧,及內部線路。
其它 SRS-相關元件(在維修或保養 SRS 相關元件時,可能需拆除/安裝)藉由星號(*)標示在目錄表㆗。

返回目錄
23-2 自動變速箱-維修規格/潤滑劑/特殊工具

維修規格
項目 標準值
A/T 油溫感知器電阻 KΩ 0℃時 16.5 – 20.5
100℃時 0.57 – 0.69
減震離合器控制(DCC)電磁閥線圈電阻(20℃時) 2.7 – 3.4
低速-倒檔(LR)電磁閥線圈電阻(20℃時) 2.7 – 3.4
第 2 制動器(2ND)電磁閥線圈電阻(20℃時) 2.7 – 3.4
未超速傳動電磁閥(UD 電磁閥)線圈電阻(20℃時) 2.7 – 3.4
超速傳動電磁閥(OD 電磁閥)線圈電阻(20℃時) 2.7 – 3.4
失速轉速 r/min 2,300 – 2,800

潤滑劑
項目 潤滑油的種類 容量(L)
變速箱油 DIA QUEEN ATF SP II M、ATF SP III 或同級品 7.8

特殊工具
工具 零件編號 名稱 用途
MB991502 MUT-Ⅱ副總成 檢查故障代碼,讀取維修資料

MD998330 油壓錶 液壓量測


(包括 (2,942kpa)
MD998331)

MD998332 轉接頭

MD998900 轉接頭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特殊工具 23-3

工具 零件編號 名稱 用途

MB990635 或 方 向 機 連 桿 拉 拔
拆卸球接頭
MB991113 器

㆒般維修工具
引擎吊架 拆卸變速箱時,吊住引擎總成
MZ203827

MB991453 引擎吊架 拆卸變速箱時,吊住引擎總成

返回目錄
23-4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故障排除
故障排除標準流程
詢問顧客故障症狀

NG
檢查 ATF 更換 ATF
OK

檢查故障現象

無法與 MUT-
II 溝通
讀取故障碼 故障代碼檢查表
未顯示故障碼
出現故障碼 更換引擎-AT-ECU
消除故障碼

檢查故障現象
NG
執行基本維修檢查

異常(無故障碼)
路試
異常
(有故障碼) 正常
重新確認路試前之故障碼
是否存在
出現故障碼 無故障碼

依故障症狀分類表檢修 依故障代碼檢查表檢修

尋找故障原因
發現故障原因 找不到故障原因
NG
修理 間歇性故障
OK

NG OK
路試再確認 完成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5

故障診斷功能
1. N 檔指示燈系統
若產生與㆘表㆗與 A/T 系統相關的任何問題時,N 檔指示
燈會以約 1HZ 的頻率閃爍
若 N 檔指示燈以約 1HZ 的頻率閃爍時,請進行故障排除。
N 檔指示燈閃爍項目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系統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系統
電磁閥系統
在各檔位㆖,不同步
A/T 控制繼電器系統

注意
若 N 檔指示燈亮起,並以
檔指示燈亮起,並以 2Hz(每秒
每秒 2 次)的頻率閃爍
的頻率閃爍,代
的頻率閃爍,代
表 A/T 油溫過高。此時
油溫過高。此時;請把車子停在安全的㆞方
。此時;請把車子停在安全的㆞方,並且
;請把車子停在安全的㆞方,並且
讓引擎怠速運轉,直到
讓引擎怠速運轉,直到 N 檔指示燈熄滅為止。
檔指示燈熄滅為止。

2. 讀取故障代碼
使用 MUT-II 或 N 檔指示燈來讀取故障代碼(參閱組別 00
-如何運用故障排除/檢視程序)

返回目錄
23-6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路試
請依㆘列程序檢查
程 測試條件 操作項目 判定值 檢查項目 DTC 檢查是否發現異常現
序 No. 象
1 點火開關:OFF 點火開關: Data List No.54 A/T 控制繼電器 54 A/T 控制繼電器系統
(1)ON 電瓶電壓 (P23-45)
2 點火關關:ON 排檔桿位置: Data List No.61 檔位開關 - 檔位開關系統
引擎:熄火 (1)P、 (1)P、 (P23-46)
排檔桿位置:P (2)R、 (2)R、
(3)N、 (3)N、
(4)D、 (4)D、
(5)3、 (5)3、
(6)2、 (6)2、
(7)L (7)L
排檔桿位置 Data List 排檔桿開關 - 檔位開關系統
67 68 69 (1)D(㆒檔) 升檔開關 (P23-46)
(1) OFF OFF OFF (2)手自排模式選取 降檔開關
(2) ON OFF OFF (㆒檔)
(3) ON ON OFF (3)移動排檔桿到升
(4) ON OFF ON 檔位置並且握住(2
檔)
(4)移動排檔桿到降 排檔指示燈
檔位置,並且握住(1 (1)D 及 1 檔燈亮起
檔) (2)僅 1 檔燈亮起
(3)僅 2 檔燈亮起
(4)僅 1 檔燈亮起

油門踏板 Data List No.11 TPS 11 TPS 系統


(1)完全放開 (1)300 – 1000 mV (節氣門位置感 12 (P23-12)
(2)踩㆘ (2)從(1)漸增 知器) 14
(3)完全踩㆘ (3) 4,500 – 5,500 mV
剎車踏板 Data List NO26 剎車燈開關 26 剎車燈開關系統
(1)踩㆘ (1)ON (P23-14)
(2)釋放 (2)OFF

3 點火開關:ST 排檔桿位於 P 檔或 可以發動車輛 是否可發動車輛 - 無法發動車輛


N 檔,發動車輛 (P23-24)
引擎:熄火

4 暖車 行駛 15 分鐘或以 Data list No.15 自動變速箱油溫 15 自動變速箱油溫感知器


㆖,使自動變速箱 逐漸㆖升到 70-90℃ 感知器 系統
油溫到達 70~90℃ (P23-12)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7

程 測試條件 操作項目 正常結果 檢查項目 DTC 檢查是否發現異常現


序 No. 象
5 引擎:怠速 剎車踏板 Data List No.26 剎車燈開關 26 剎車燈開關系統
排檔桿位置:N (再㆒次測試) (1)ON (P23-14)
(1)踩㆘ (2)OFF
(2)釋放
A/C 開關 Data List No.65 雙壓開關 - 雙壓開關系統
(1)ON (1)ON (P23-32)
(2)OFF (2)OFF
油門踩板 Data List No.21 曲軸角度感知器 21 曲軸角度感知器系統
(1)全關 (1)550 – 580 rpm (P23-13)
(2)踩㆘ (2)由(1)慢慢增加
Data List No.57 與引擎 ECU 溝 - -
(2)資料改變 通
排檔桿位置 換檔時並無異常震動 啟動後故障 - 換檔時引擎熄火
(1)N 到 D 延遲時間在 2 秒內 (P23-26)
(2)N 到 R - N 到 D 震動,延遲較久
(P23-26)
- N 到 R 震動,延遲較久
(P23-27)
- N 到 D,N 到 R 震動,
延遲較久
(P23-28)
無法行駛 - 無法向前移動
(P23-24)
- 無法倒檔
(P23-25)
- 無法移動(前進、倒退)
(P23-25)

返回目錄
23-8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程 測試條件 操作項目 正常結果 檢查項目 DTC 檢查是否發現異常現
序 No. 象
6 排檔桿位置:N 排檔桿位置及車速 Data List No.63 換檔情形 - -
(必須在水平及正 (1)L 檔怠速(車輛停 (2)1 檔
直的路面㆖執行) 止) (3)2 檔
(2)以 L 檔定速 10 (4)3 檔
km/h 行駛 (5)4 檔
(3)以 2 檔定速 30 Data List No.31 低速及倒檔 31 LR 電磁閥系統
km/h 行駛 (2)0% 電磁閥 (P23-15)
(4)以 3 檔定速 50 (3)100% (LR 電磁閥)
km/h 行駛 (4)100%
(5)以 4 檔定速 50 (5)100%
km/h 行駛 Data List No.32 未超速傳動 32 UD 電磁閥系統
(每㆒個測試狀況皆 (2)0% 電磁閥 (P23-15)
必須維持 10 秒以㆖) (3)0% (UD 電磁閥)
(4)0%
(5)100%
Data List No.33 第 2 制動器 33 2nd 電磁閥系統
(2)100% 電磁閥 (P23-15)
(3)0% (2nd 電磁閥)
(4)100%
(5)0%
Data List No.34 超速傳動 34 OD 電磁閥系統
(2)100% 電磁閥 (P23-15)
(3)100% (OD 電磁閥)
(4)0%
(5)0%
Data List No.29 車速訊號 - -
(1)0 km/h
(2)50 km/h
Data List No.22 輸入軸轉速感知 22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系統
(5)1,800-2,100r/min 器 (P23-13)
Data List No.33 輸出軸轉速感知 23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系統
(5)1,800-2,100r/min 器 (P23-14)
7 排檔桿位置:3 檔 排檔桿位置及車速 Data List No.36 減震離合器控制 36 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
(必須在水平及正 (1)在 3 檔行駛 50 (1)0% 電磁閥 52 系統
直的路面執行) km/h 時,完全放開 (2)約 70%-90% (DCCSV) (P23-15)
油門
(2)在 3 檔以定速 50 Data List No.52
km/h 行駛 (1)約 100 – 300 rpm
(2)約 0-10 rpm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9

程 測試條件 操作項目 正常結果 檢查項目 DTC 檢查是否發現異常現


序 No. 象
8 使用 MUT-II 暫停 使用 MUT-II 來監測 Data 第(1),(2)及(3)項 換檔時有問題 - 震動,引擎轉速升高
INVECS-II 功能 List No. 11, 23 及 63 之讀數應與輸出 (P23-28)
排檔桿位置:D (1)以 TPS 輸出 1.5V (開啟 軸轉速相同,並 換檔機時不正確 - 所有檔位
檔 角度 30%)加速到 4 檔 且不可有異常的 (P23-29)
(必須在水平及正 (2)慢慢減速至停止 震動 - 某些檔位
直的路面㆖執行) (3)以 TPS 輸出 2.5V(開啟 至於(4),(5)及(6) (P23-30)
角度 50%)加速到 4 檔 項,應在排檔桿 無法換檔 - 無故障代碼
(4)4 檔時速 60 km/h 時, 切換檔位後操作 (P23-30)
將排檔桿排入 3 檔,使檔 後,立刻降檔 22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
位㆘降至 3 檔 (P23-13)
(5)3 檔時速 40 km/h,將 23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
排檔桿排入 2 檔,使檔位 (P23-14)
㆘降至 2 檔 無法從 1 檔換到 31 LR 電磁閥系統
(6)2 檔,時速 20 km/h, 2 檔,或無法從 (P23-15)
將排檔桿排入 L 檔,使檔 2 檔換到 1 檔 33 2nd 電磁閥系統
位㆘降至 1 檔
(P23-15)
41 1 檔不同步
(P23-26)
42 2 檔不同步
(P23-27)
無法從 2 檔換到 33 2nd 電磁閥系統
3 檔,或無法從 (P23-15)
3 檔換到 2 檔 34 OD 電磁閥系統
(P23-15)
42 2 檔不同步
(P23-17)
43 3 檔不同步
(P23-18)
無法從 3 檔換到 32 UD 電磁閥系統
4 檔,或無法從 (P23-15)
4 檔換到 3 檔 33 2ND 電磁閥系統
(P23-15)
43 3 檔不同步
(P23-18)
44 4 檔不同步
(P23-19)
9 排檔桿位置:N 使用 MUT-II 來監測 Data Data List No.22 無法換檔 22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系統
檔 List No.22 及 23 及 23 之比值,應 (P23-13)
(必須在水平及正 (1)將排檔桿排入 L 檔,以 與倒檔齒輪比相
直的路面㆖執行) 定速 10 km/h 行駛 等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系統
(P23-14)
R 檔齒輪比不正確
(P23-13)

返回目錄
23-10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換檔模式
昇檔模式

TPS 開度%

2→3 檔
換檔區間

3→4 檔
換檔區間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 rpm

降檔模式
TPS 開度%

2←3 檔 3←4 檔
換檔區間 換檔區間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 rpm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11

故障代碼分類㆒覽表
故障代碼 診斷項目 參考頁數
11 節氣門位置感知器(TPS)系統 短路 23-12
12 斷路 23-12
14 感知器調整不良 23-12
15 A/T 油溫感知器系統 斷路 23-12
21 曲軸角度感知器系統 斷路 23-13
22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系統 短路/斷路 23-13
23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系統 短路/斷路 23-14
26 剎車燈開關系統 短路/斷路 23-15
31 LR 電磁閥系統 短路/斷路 23-15
32 UD 電磁閥系統 短路/斷路 23-15
33 2nd 電磁閥系統 短路/斷路 23-15
34 OD 電磁閥系統 短路/斷路 23-15
36 DCC 電磁閥系統 短路/斷路 23-15
41 1 檔齒輪比不正確 23-16
42 2 檔齒輪比不正確 23-17
43 3 檔齒輪比不正確 23-18
44 4 檔齒輪比不正確 23-19
46 倒檔齒輪比不正確 23-20
52 減震離合器控制系統 系統故障 23-15
54 A/T 控制繼電器系統 搭鐵短路/斷路 23-21
56 N 檔指示燈系統 搭鐵短路 23-21

返回目錄
23-12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依故障代碼分類之檢查程序
故障碼 No. 11、
、12、、14 節氣門位置感知器(TPS)
節氣門位置感知器 可能原因
怠速時,若 TPS 輸出電壓等於或大於 4.8V 時,會被判定 •TPS 故障
為輸出電壓過大,並輸出故障碼 No.11。當引擎不在怠速 •線束或接頭故障
運轉時,TPS 輸出電壓低於 0.2V,會被判定為輸出電過低, •引擎-AT-ECU 故障
並且有故障碼 No.12 輸出。引擎怠速時,若 TPS 出電壓低
於 0.2V 或高於 1.2V 時,故障碼 No.14 被輸出,表示 TPS
調整不當。

NG
檢查節氣門位置感知器 更換
OK

NG
檢查㆘列接頭 修理
z A-73、B-52、B-53
OK

NG
檢查線束 修理
z TPS 與引擎-AT-ECU 間的線束
OK

NG
檢查故障現象 更換引擎-AT-ECU

故障碼 No. 15 自動變速箱油溫感知器 可能原因


若行駛 10 分鐘以㆖(油溫未㆖升),且 A/T 油溫感知器輸出 •A/T 油溫感知器故障
電壓大於 2.6V 時,則判斷為 A/T 油溫感知器斷路,並且輸 •線束或接頭故障
出故障碼 No.15。 •引擎-AT-ECU 故障

NG
檢查 ATF 油溫感知器 更換
OK
NG
檢查㆘列接頭:A-80、B-53 修理
OK
NG
檢查線束 修理
z ATF 油溫感知器及引擎-AT-ECU 間的線束
OK
NG
檢查故障現象 更換引擎-AT-ECU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13

故障碼 No. 21 曲軸角度感知器 可能原因


當車速 25km/h 以㆖時,若 5 秒鐘以㆖無來自曲軸角度感 z 線束或接頭不良
知器的訊號,則被判定為曲軸角度感知器斷路,並且輸出 z 曲軸角度感知器故障
故障碼 No.21。 z 引擎-AT-ECU 故障
NG
檢查㆘列接頭:A-71、B-53、B-54 修理
OK
NG
檢查線束 修理
z 曲軸角度感知器與引擎-AT-ECU 間的線束
OK

檢查曲軸角度感知器
OK
NG
檢查故障現象 更換引擎-AT-ECU

故障碼 No. 22 輸入軸轉速感知系統 可能原因


車輛在 4 檔且車速在 30km/h 以㆖時,若持續 1 秒以㆖無 z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故障
法從輸入軸轉速感知器偵測到車速脈衝訊號,則判定輸入 z UD 離合器擋圈故障
軸轉速感知器故障,並輸出故障碼 No.22。 z 線束或接頭故障
若故障碼 No.22 輸出 4 次,變速箱會進入失效安全模式, z 引擎-AT-ECU 故障
並鎖定在 3 檔(D)或 2 檔(手自排模式降檔操控),並且 N 檔
指示燈會以 1HZ 頻率閃爍。
NG NG
量測輸入軸轉速感知器 A-90 檢查㆘列接頭:A-90、B- 修理
z 拆開接頭量測線束測 14、B-93、B-89、B-51
(0) No.3 端子與搭鐵間的電壓 OK
(點火開關:ON)
OK:電瓶電壓 NG
檢查㆘列線束 修理
(0) No.2 端子與搭鐵間的電壓 z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與點
(點火開關:ON) 火開關間的線束
OK:約 5V z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與引
(0) No.1 端子與搭鐵間的導通性 擎-AT-ECU 間的線束
OK:導通
OK
OK
NG
檢查故障現象 更換引擎-AT-ECU

NG
量測輸入軸轉速感知器(使用示波器) 更換輸入軸轉速感知器
z 引擎轉速:2000 rpm(約 50 km/hr)
z 變速箱 3 檔
OK:請依 23-37 之波形檢查(使用 NG
示波器檢查波形),無雜訊。 檢查故障現象 AT 大修
z 更換 UD 離合器擋圈
OK
NG
檢查故障現象 更換引擎-AT-ECU 檢查故障現象
NG

消除產生雜訊的原因

返回目錄
23-14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故障碼 No. 23 輸出軸轉速感知系統 可能原因
以 4 檔行駛車速超過 30km/h,而輸出軸轉速感知器連續 1 z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故障
秒鐘以㆖之輸出訊號低於 50%,則會被判定為輸出軸轉速 z 驅動齒輪或被動齒輪故障
感知器短路或斷路並輸出故障碼 No.23。 z 線束或接頭故障
若故障碼 No.23 輸出 4 次,變速箱會進入失效安全模式, z 引擎-AT-ECU 故障
並鎖定在 3 檔(D)或 2 檔(手自排模式降檔操控),並且 N 檔
指示燈會以 1HZ 頻率閃爍。

NG NG
量測輸出軸轉速感知器接頭 A-82 檢查㆘列接頭 修理
z 拆開接頭量測線束測
OK
(0) No.3 端子與搭鐵間的電壓 NG
(點火開關:ON) 檢查㆘列線束 修理
OK::系統電壓 z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與點火
(0) No.2 端子與搭鐵間的電壓 開關間的線束
(點火開關:ON) z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與引擎-
OK::約 5V AT-ECU 間的線束
(0) No.1 端子與搭鐵間的導通性 OK
OK::導通 NG
檢查故障現象 更換引擎-AT-ECU
OK

量測輸出軸轉速感知器(使用示波 OK 更換輸出軸轉速感知器
器)
z 引擎轉速:2000 rpm(約 50 NG
km/hr) 檢查故障現象 AT 大修
z 變速箱 3 檔 z 更換 UD 離合器擋圈
OK:請依 23-37 之波形檢查(使
用示波器檢查波形),無
雜訊。 檢查故障現象
OK NG
NG
檢查故障現象 更換引擎-AT-ECU 消除產生雜訊的原因

故障碼 No. 26 剎車燈開關系統 可能原因


當車輛行駛時,剎車燈開關 ON 5 分鐘以㆖,則會判定剎 z 剎車燈開關故障
車燈開關短路,並且輸出 No.26 故障碼。 z 線束或接頭故障
z 引擎-AT-ECU 故障
NG
檢查煞車燈開關 更換
OK
NG
檢查㆘列接頭:B-28、B-65、B-66、B-14、B-51 修理
OK
NG
檢查線束 修理
z 煞車燈開關與引擎-AT-ECU 間的線束
OK
NG
檢查故障現象 更換引擎-AT-ECU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15

故障碼 No. 31 LR 電磁閥系統 可能原因


故障碼 No. 32 UD 電磁閥系統
故障碼 No. 33 2ND 電磁閥系統
故障碼 No. 34 OD 電磁閥系統
若電磁閥的電阻過大或過小,則 ECU 判定為電磁閥迴路短 z LR 電磁故障
路或斷路,而其相關故障碼會被輸出。 z 線束或接頭故障
此時變速箱會進入失效安全模式,並固定在 3 檔,且 N 檔 z 引擎-AT-ECU 故障
指示燈會以 1HZ 的頻率閃爍。

NG
檢查電磁閥(參考 P.23-46) 更換
OK
NG
檢查㆘列接頭:A-80、A-12X、B-51 修理
OK
NG
檢查線束 修理
z 檢查電磁閥與引擎-AT-ECU 間的線束
OK
更換電磁閥

NG
檢查故障現象 更換引擎-AT-ECU

故障碼 No.36、、52 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系統 可能原因


當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的電阻過高或過低時,ECU 判斷 z 電磁閥故障
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的線路短路或斷路,並輸出故障碼 z 線束或接頭故障
No.36。若減震離合器控制系統作動時,DCC 電磁閥任務 z 引擎-AT-ECU 故障
控制比為 100%,並且持續 4 秒以㆖,則會被判定為減震
離合器控制系統故障,No.52 故障碼被輸出。產生故障碼
No.36,且 AT 進入失效安全模式並鎖定 3 檔。

NG
檢查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參考 23-46) 更換
OK
NG
檢查㆘列接頭:A-80、A-12X、B-51 修理
OK
NG
檢查線束 修理
z 檢查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與引擎-AT-ECU 間的
線束 OK
檢查故障現象

NG
檢查故障現象 更換引擎-AT-ECU

返回目錄
23-16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故障碼 No. 41 1 檔齒輪比與規格不符 可能原因
變速箱排入 1 檔後,如果輸出軸轉速感知器的轉速乘㆖ 1 z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故障
檔齒輪比,與輸入軸轉速感知器的值不同,則 ECU 會輸出 z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故障
故障碼 No.41。如果故障碼 No.41 出現 4 次,則變速箱會 z UD 離合器擋圈故障
鎖定在 3 檔,且 N 檔燈會以 1Hz 的頻率閃爍。 z 驅動齒輪或被動齒輪不良
z LR 制動器系統故障
z UD 離合器系統故障
z 產生雜訊

MUT-II 故障碼? 依故障碼 No.22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之檢查步驟
是否產生 No.22 故障碼 (參考 P22-13)


MUT-II 故障碼? 依故障碼 No.23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之檢查步驟
是否產生 No.23 故障碼 (參考 P22-14)

NG
使用示波器量測輸入軸轉速感知器輸出波形 更換輸入軸轉速感知器
z 不拆㆘ No.A-90 接頭,量測引擎-AT-ECU 端子
No.103 及 No.16 端子間的電壓
z 引擎轉速(約 50 km/hr) 檢查故障現象
z 排檔桿位置:3 檔 NG
OK:請依 23-37 之波形檢查(使用示波器檢查波
形),應在 0←→5V 間波動且無雜訊。 AT 大修
z 更換 UD 離合器檔圈
OK
檢查故障現象
NG
消除雜訊

NG
使用示波器量測輸出軸轉速感知器輸出波形 更換輸出軸轉速感知器
z 不拆㆘ No.A-82 接頭,量測引擎-AT-ECU 端子
No.16 及 No.104 端子間的電壓
z 引擎轉速(約 50 km/hr) 檢查故障現象
z 排檔桿位置:3 檔 NG
OK:請依 23-37 之波形檢查(使用示波器檢查波
形),應在 0←→5V 間波動且無雜訊。 AT 大修
z 更換驅動齒輪及被動齒輪
OK
AT 大修 檢查故障現象
z 檢查 UD 離合器系統 NG
(產生 No.42 或 No.43 故障碼,或無故障碼時)
z 檢查 LR 制動器系統 消除雜訊
(產生 No.46 故障碼,或無故障碼時)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17

故障碼 No. 42 2 檔齒輪比與規格不符 可能原因


變速箱排入 2 檔後,如果輸出軸轉速感知器的轉速乘㆖ 2 z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故障
檔齒輪比,與輸入軸轉速感知器的值不同,則 ECU 會輸出 z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故障
故障碼 No.42。如果故障碼 No.42 出現 4 次,則變速箱會 z UD 離合器擋圈故障
鎖定在 3 檔,且 N 檔燈會以 1Hz 的頻率閃爍。 z 驅動齒輪或被動齒輪不良
z 2ND 制動器系統故障
z UD 離合器系統故障
z 產生雜訊


MUT-II 故障碼? 依故障碼 No.22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之檢查步驟
是否產生 No.22 故障碼 (參考 P22-13)


MUT-II 故障碼? 依故障碼 No.23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之檢查步驟
是否產生 No.23 故障碼 (參考 P22-14)

NG
使用示波器量測輸入軸轉速感知器輸出波形 更換輸入軸轉速感知器
z 不拆㆘ No.A-90 接頭,量測引擎-AT-ECU 端子
No.16 及 No.103 端子間的電壓
z 引擎轉速(約 50 km/hr) 檢查故障現象
z 排檔桿位置:3 檔
NG
OK:請依 23-37 之波形檢查(使用示波器檢查波
形),應在 0←→5V 間波動且無雜訊。 AT 大修
z 更換 UD 離合器檔圈
OK
檢查故障現象
NG
消除雜訊

NG
使用示波器量測輸出軸轉速感知器輸出波形 更換輸出軸轉速感知器
z 不拆㆘ No.A-82 接頭,量測引擎-AT-ECU 端子
No.16 及 No.104 端子間的電壓
z 引擎轉速(約 50 km/hr) 檢查故障現象
z 排檔桿位置:3 檔
NG
OK:請依 23-37 之波形檢查(使用示波器檢查波
形),應在 0←→5V 間波動且無雜訊。 AT 大修
z 更換驅動齒輪及被動齒輪
OK
AT 大修 檢查故障現象
z 檢查 UD 離合器系統
NG
(產生 No.41 或 No.43 故障碼,或無故障碼時)
z 檢查 LR 制動器系統 消除雜訊
(產生 No.44 故障碼,或無故障碼時)

返回目錄
23-18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故障碼 No. 43 3 檔齒輪比與規格不符 可能原因


變速箱排入 3 檔後,如果輸出軸轉速感知器的轉速乘㆖ 3 z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故障
檔齒輪比,與輸入軸轉速感知器的值不同,則 ECU 會輸出 z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故障
故障碼 No.43。如果故障碼 No.43 出現 4 次,則變速箱會 z UD 離合器擋圈故障
鎖定在 3 檔,且N檔燈會以 1Hx 的頻率閃爍。 z 驅動齒輪或被動齒輪不良
z OD 離合器系統故障
z UD 離合器系統故障
z 產生雜訊


MUT-II 故障碼? 依故障碼 No.22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之檢查步驟
是否產生 No.22 故障碼 (參考 P22-13)


MUT-II 故障碼? 依故障碼 No.23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之檢查步驟
是否產生 No.23 故障碼 (參考 P22-14)

NG
使用示波器量測輸入軸轉速感知器輸出波形 更換輸入軸轉速感知器
z 不拆㆘ No.A-90 接頭,量測引擎-AT-ECU 端子
No.16 及 No.103 端子間的電壓
z 引擎轉速(約 50 km/hr) 檢查故障現象
z 排檔桿位置:3 檔
NG
OK:請依 23-37 之波形檢查(使用示波器檢查波
形),應在 0←→5V 間波動且無雜訊。 AT 大修
z 更換 UD 離合器檔圈
OK
檢查故障現象
NG
消除雜訊

NG
使用示波器量測輸出軸轉速感知器輸出波形 更換輸出軸轉速感知器
z 不拆㆘ No.A-82 接頭,量測引擎-AT-ECU 端子
No.16 及 No.104 端子間的電壓
z 引擎轉速(約 50 km/hr) 檢查故障現象
z 排檔桿位置:3 檔
NG
OK:請依 23-37 之波形檢查(使用示波器檢查波
形),應在 0←→5V 間波動且無雜訊。 AT 大修
z 更換驅動齒輪及被動齒輪
OK
AT 大修 檢查故障現象
z 檢查 UD 離合器系統
NG
(產生 No.41 或 No.42 故障碼,或無故障碼時)
z 檢查 LR 制動器系統 消除雜訊
(產生 No.44 故障碼,或無故障碼時)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19

故障碼 No. 44 4 檔齒輪比與規格不符 可能原因


變速箱排入 4 檔後,如果輸出軸轉速感知器的轉速乘㆖ 4 z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故障
檔齒輪比,與輸入軸轉速感知器的值不同,則 ECU 會輸出 z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故障
故障碼 No.44。如果故障碼 No.44 出現 4 次,則變速箱會 z UD 離合器擋圈故障
鎖定在 3 檔,且N檔燈會以 1Hz 的頻率閃爍。 z 驅動齒輪或被動齒輪不良
z 2ND 制動器系統故障
z UD 離合器系統故障
z 產生雜訊


MUT-II 故障碼? 依故障碼 No.22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之檢查步驟
是否產生 No.22 故障碼 (參考 P22-13)


MUT-II 故障碼? 依故障碼 No.23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之檢查步驟
是否產生 No.23 故障碼 (參考 P22-14)

NG
使用示波器量測輸入軸轉速感知器輸出波形 更換輸入軸轉速感知器
z 不拆㆘ No.A-90 接頭,量測引擎-AT-ECU 端子
No.16 及 No.103 端子間的電壓
z 引擎轉速(約 50 km/hr) 檢查故障現象
z 排檔桿位置:3 檔
NG
OK:請依 23-37 之波形檢查(使用示波器檢查波
形),應在 0←→5V 間波動且無雜訊。 AT 大修
z 更換 UD 離合器檔圈
OK
檢查故障現象
NG
消除雜訊

NG
使用示波器量測輸出軸轉速感知器輸出波形 更換輸出軸轉速感知器
z 不拆㆘ No.A-82 接頭,量測引擎-AT-ECU 端子
No.16 及 No.104 端子間的電壓
z 引擎轉速(約 50 km/hr) 檢查故障現象
z 排檔桿位置:3 檔
NG
OK:請依 23-37 之波形檢查(使用示波器檢查波
形),應在 0←→5V 間波動且無雜訊。 AT 大修
z 更換驅動齒輪及被動齒輪
OK
AT 大修 檢查故障現象
z 檢查 OD 離合器系統
NG
(產生 No.43 故障碼,或無故障碼時)
z 檢查 2ND 制動器系統 消除雜訊
(產生 No.42 故障碼,或無故障碼時)

返回目錄
23-20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故障碼 No. 46 R 檔齒輪比與規格不符 可能原因
變速箱排入 R 檔後,如果輸出軸轉速感知器的轉速乘㆖ R z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故障
檔齒輪比,與輸入軸轉速感知器的值不同,則 ECU 會輸出 z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故障
故障碼 No.46。如果故障碼 No.46 出現 4 次,則變速箱會 z UD 離合器擋圈故障
鎖定在 3 檔,且N檔燈會以 1Hz 的頻率閃爍。 z 驅動齒輪或被動齒輪不良
z LR 制動器系統故障
z UD 離合器系統故障
z 產生雜訊


MUT-II 故障碼? 依故障碼 No.22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之檢查步驟
是否產生 No.22 故障碼 (參考 P22-13)


MUT-II 故障碼? 依故障碼 No.23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之檢查步驟
是否產生 No.23 故障碼 (參考 P22-14)

NG
使用示波器量測輸入軸轉速感知器輸出波形 更換輸入軸轉速感知器
z 不拆㆘ No.A-90 接頭,量測引擎-AT-ECU 端子
No.16 及 No.103 端子間的電壓
z 引擎轉速(約 50 km/hr) 檢查故障現象
z 排檔桿位置:3 檔
NG
OK:請依 23-46 之波形檢查(使用示波器檢查波
形),應在 0←→5V 間波動且無雜訊。 AT 大修
z 更換 UD 離合器檔圈
OK
檢查故障現象
NG
消除雜訊

NG
使用示波器量測輸出軸轉速感知器輸出波形 更換輸出軸轉速感知器
z 不拆㆘ No.A-82 接頭,量測引擎-AT-ECU 端子
No.16 及 No.104 端子間的電壓
z 引擎轉速(約 50 km/hr) 檢查故障現象
z 排檔桿位置:3 檔
NG
OK:請依 23-37 之波形檢查(使用示波器檢查波
形),應在 0←→5V 間波動且無雜訊。 AT 大修
z 更換驅動齒輪及被動齒輪
OK
AT 大修 檢查故障現象
z 檢查倒檔離合器系統(無故障碼時)
NG
z 檢查 LR 制動器系統
(產生 No.41 故障碼,或無故障碼時) 消除雜訊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21

故障碼 No. 54 A/T 控制繼電器系統 可能原因


若 A/T 控制繼電器電壓於點火開關切到 ON 之後,為 7V z A/T 控制繼電器故障
以㆘,則可判定為搭鐵迴路短路或 A/T 控制繼電器內部斷 z 線束或接頭故障
路,並且輸出故障碼 No.54。 z 引擎-AT-ECU 故障
此時變速箱進入失效安全模式,並固定在 3 檔,而 N 檔指
示燈會以 1Hz 步率閃爍。

NG
檢查 AT 控制繼電器(參考 P23-46) 更換
OK
NG
檢查㆘列接頭:A-12X、A-80、B-51 修理
OK
NG
檢查㆘列線束 修理
z 控制繼電器與 AT 搭鐵間的線束
z 控制繼電器與易熔絲間的線束
z 控制繼電器與引擎-AT-ECU 間的線束
OK
NG
檢查故障現象 更換引擎-AT-ECU

故障碼 No. 56 N 檔燈系統 可能原因


N 檔燈亮起(ON),若 N 檔訊號為 OFF 後,ECU 判定為 N •N 檔指示燈燈泡不良
檔燈搭鐵短路,並輸出故障碼 No.56。 •線束或接頭故障
•引擎-AT-ECU 故障

NG
檢查 N 檔指示燈燈泡 更換
OK
NG
檢查㆘列接頭:B-01、B-14、A-89、B-93 修理
OK
NG
檢查線束 修理
z N 檔指示燈燈泡與引擎-AT-ECU 間的線束
OK
NG
檢查故障現象 更換引擎-AT-ECU

故障症狀分類表
故障症狀 檢查程序編號 參考頁數
無法與 MUT-II 溝通 1 23-22
MUT-II 無法與 AT 系統溝通 2 23-23
無法啟動 3 23-24
無法前進 4 23-24
無法行駛
無法倒檔 5 23-25
無法移動(前進或倒退) 6 23-25

返回目錄
23-22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故障症狀分類表
故障症狀 檢查程序編號 參考頁數
換檔時,引擎熄火 7 23-26
N 到 D 震動,延遲過久 8 23-26
啟動後故障
N 到 R 震動,延遲過久 9 23-27
N 到 D,N 到 R 震動,延遲過久 10 23-28
換檔問題 震動,引擎轉速升高 11 23-28
所有檔位 12 23-29
換檔時機不正確
某些檔位 13 23-30
不會換檔 無故障碼 14 23-30
加速不良 15 23-31
行駛時問題
震動 16 23-31
檔位開關系統 17 23-32
雙壓開關系統 19 23-32

故障現象檢查程序
檢查程序 1
無法與 MUT- II 溝通 可能原因
若無法與 MUT-II 交換訊息,可能的原因為診斷線路故障或 z 診斷線路故障
引擎-AT-ECU 不作動。 z 線束或接頭故障

NG NG
量測診斷接頭 B-25 檢查㆘列接頭:B-25、B-91、B- 修理
z No.16 端子與搭鐵間的電壓 66
OK::電瓶電壓 OK
NG
OK 檢查故障現象 檢查易熔絲與診斷接頭間的線
束,如有需要請修理。
量測診斷接頭 B-25
z No.4/No.5 端子與搭鐵間的導 NG
NG
通性 檢查㆘列接頭:B-25 修理
OK::導通
OK
OK NG
檢查故障現象 檢查診斷接頭與搭鐵間的線束,
檢查故障現象 如有需要請修理。
NG
更換 MUT-II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23

檢查程序 2
MUT- II 無法與 AT 系統溝通 可能原因
若無法與 MUT-II 交換訊息,可能的原因為診斷線路故障或 z 線束或接頭故障
引擎-AT-ECU 不作動。 z 引擎-AT-ECU 故障

NG NG
量測引擎-AT-ECU 接頭 B-52 及 檢查㆘列接頭:B-25、B-102、 修理
診斷接頭 B-25 B-14、B-52
z 拆開接頭量側線束側 OK
z 檢查㆘列端子間的導通性 NG
診斷接頭 NO.1 端子與引擎- 檢查故障現象 檢查引擎-AT-ECU 接頭及診斷接
AT-ECU 接頭 B-52 端子 頭間的線束,如有需要請修理。
NO.84
診斷接頭 NO.7 端子與引擎-
AT-ECU 接頭 B-52 端子
NO.85
OK::導通
OK
NG NG
量測引擎-AT-ECU 接頭 B-52 檢查㆘列接頭:B-12、B-14、B- 修理
z 拆開接頭量側線束側 93、B-89
z 點火開關:ON OK
z NO.84、85 端子與搭鐵間的 NG
電壓 檢查故障現象 檢查引擎-AT-ECU 接頭及點火開
:電瓶電壓
OK: 關間的線束,如有需要請修理。

OK
NG NG
量測引擎-AT-ECU 接頭 B-52 檢查㆘列接頭:B-52、B-53、B- 修理
z 拆開接頭量側線束側 54
z NO.16、57、76、88、97 端 OK
子與搭鐵間的導通性 NG
:導通
OK: 檢查故障現象 檢查引擎-AT-ECU 接頭及搭鐵間
OK 的線束,如有需要請修理。
OK NG
檢查㆘列接頭:B-52、B-53 檢查故障現象 更換引擎-AT-ECU

修理

返回目錄
23-24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檢查程序 3
無法啟動 可能原因
當排桿桿位於 P 或 N 檔,若引擎無法啟動,可能原因為檔 z 檔位開關故障
位開關,變速箱控制拉索總成,引擎系統,扭力轉換器或 z 變速箱控制拉索總成故障
油泵故障。 z 引擎系統故障
z 扭力轉換器故障
z 油泵故障

NG
檢查檔位開關系統(參考 P23-42) 修理、更換
OK
NG
檢查變速箱控制拉索總成 修理、更換
OK
NG
檢查引擎系統 修理、更換
z 控制系統、點火開關、燃油系統、引擎主系統
OK
NG
檢查扭力轉換器 請先修理,無法修理時,請更換新品
z 檢查安裝是否正常(安裝時未對正、有角度存在),
栓槽不良
OK
更換油泵(油泵不可分解)

檢查程序 4
無法前進 可能原因
引擎怠速運轉,排檔桿由 N 排入 D,3,2 或 L,或以手自 z 管路油壓異常
排模式排入 1 或 2 檔時,車子仍無法前進,可能原因為管 z UD 電磁閥故障
路油壓,UD 離合器或閥體故障。 z UD 離合器系統故障
z 閥體故障

NG
MUT-II 作動器測試 更換電磁閥
z NO.2UD 電磁閥
OK: :可以聽見作動聲
OK
NG
油壓測試 分解及清潔閥體總成
z 排檔桿於 L 檔位時,量測各元件油壓 z 請注意螺栓是否鬆動,閥門或油封是否損壞
標準值:
標準值:參考 P23-48 z 無法修理時,請更換閥體
OK
OK
檢查 UD 離合器系統
z 卸㆘變速箱總成,拆開油底殼及閥體 檢查 UD 離合器
NG z 檢查離合器片、壓板是否燒毀,活塞油封是否
z 由變速箱 UD 離合器油孔吹入壓縮空氣,活塞必
須移動,且保持在定位 損壞,擋圈是否有干涉現象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25

檢查程序 5
無法倒退 可能原因
當引擎怠速運轉,把排檔桿從 N 排入 R 檔,若車輛無法倒 z 倒檔離合器油壓異常
退,則可能的原因為倒檔離合器油壓或 LR 制動器油壓有 z LR 制動器油壓異常
問題,或是倒檔離合器,LR 制動器或閥體故障。 z LR 電磁閥故障
z 倒檔離合器故障
z LR 制動器故障
z 閥體故障

NG
MUT-II 作動器測試 更換 LR 電磁閥
z NO.1 LR 電磁閥
OK: :可以聽見作動聲
OK
NG
量測油壓(參考 P.23-48)
z R 檔時,量測倒檔離合器油壓
標準值:
標準值:參考 P.23-49
OK
NG
量測油壓(參考 P.23-48) 分解及清潔閥體總成
z R 檔時,量測 LR 制動器油壓 z 請注意螺栓是否鬆動,閥門或油封是否損壞
標準值:
標準值:參考 P.23-49 z 無法修理時,請更換閥體
OK
檢查倒檔離合器及 LR 制動器系統 OK
z 卸㆘變速箱總成,拆開油底殼及閥體 檢查 UD 離合器
NG z 檢查離合器片、壓板是否燒毀,活塞油封是否
z 由變速箱倒檔離合器油孔或 LR 制動汽油孔吹入
壓縮空氣,活塞必須移動,且保持在定位 損壞,擋圈是否有干涉現象

檢查程序 6
無法移動(前進或倒退) 可能原因
引擎怠速運轉,當排桿排入任㆒檔位時,若車子無法前進 z 管路油壓異常
或倒退時,其可能的原因為管路油壓問題或動力傳輸系統 z 動力傳輸元件故障
㆗的油泵及閥體故障。 z 油泵故障
z 閥體故障

OK
量測油壓(參考 P.23-48) 檢查動力傳輸元件
z 排入前進或倒檔時,量測各元件油壓 z 檢查離合器片、壓板是否燒毀,活塞油封是否
標準值:
標準值:參考 P.23-49 損壞,擋圈是否有干涉現象
NG
NG
更換油泵總成 檢查 UD 離合器
(油泵不可分解) z 檢查離合器片、壓板是否燒毀,活塞油封是否
損壞,擋圈是否有干涉現象

返回目錄
23-26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檢查程序 7
換檔時,引擎熄火
換檔時,引擎熄火 可能原因
引擎怠速運轉時,當排檔桿從 N 檔排入 D 或 R 檔時,若引 •引擎系統故障
擎熄火,可能的原因為引擎系統,DCC 電磁閥,閥體或扭 •DCC 電磁閥故障
力轉換器(減震離合器)故障。 •閥體故障
•扭力轉換器(減震離合器)故障
NG
檢查引擎系統 修理、更換
z 檢查控制系統、點火系統、燃油系統及引擎主系

OK
檢查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
OK
NG
分解及清潔閥體總成 更換扭力轉換器
z 請注意螺栓是否鬆動,閥門或油封是否損壞
z 無法修理時,請更換閥體

檢查程序 8
N 至 D 震動,延遲太久
震動,延遲太久 可能原因
引擎怠速運轉,當排檔桿從 N 排入 D 檔,若發生異常震動 z UD 離合器油壓異常
或入檔延遲時間超過 2 秒以㆖,其可能原因為 UD 離合器 z UD 電磁閥故障
油壓異常,或 UD 離合器,閥體或 TPS 故障。 z UD 離合器系統故障
z 怠速位置開關不良
z 閥體故障
z TPS 故障

NG
MUT-II 作動器測試 更換 UD 離合器電磁閥
z NO.2 UD 離合器電磁閥
OK: :聽到作動聲
OK
發動時
何時產生震動 偶而發生震動
檔位變換時 否 是
NG
量測油壓(參考 P.23-48)
z N 檔排入 R 檔時,量測 UD 離合器油壓 MUT-II 維修資料
標準值:
標準值:參考 P.23-49 z NO.11 TPS
OK: :隨油門踏板開度變大時,TPS 值逐漸增
OK 加
OK OK NG
檢查 UD 離合器系統
z 卸㆘變速箱總成,拆開油底殼及閥體
z 由變速箱倒檔離合器油孔或 LR 制動汽油孔吹入
壓縮空氣,活塞必須移動,且保持在定位 參考故障碼檢查程序 NO.11、12、14(P23-12)
NG
檢查 UD 離合器 分解及清潔閥體總成
z 檢查離合器片、壓板是否燒毀,活塞油封是否損 z 請注意螺栓是否鬆動,閥門或油封是否損壞
壞,擋圈是否有干涉現象 z 無法修理時,請更換閥體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27

檢查程序 9
N 至 R 震動,延遲太久
震動,延遲太久 可能原因
引擎怠速運轉,當排檔桿從 N 排入 R 檔,若發生異常震動 •REV 離合器油壓異常
或入檔延遲時間超過 2 秒以㆖,其可能原因為 REV 離合器 •LR 制動器油壓異常
油壓異常,或 LR 制動器、閥體或 TPS 故障。 •LR 電磁閥故障
•REV 離合器故障
•LR 制動器故障
•閥體故障
•TPS 故障
•引擎-AT-ECU 故障

NG
MUT-II 作動器測試 更換 LR 制動器電磁閥
z NO.1 LR 制動器電磁閥
OK: :聽到作動聲
OK
發動時
何時產生震動 偶而發生震動
檔位變換時 否 是
NG
量測油壓(參考 P.23-48)
z 排檔桿位於 R 檔時,量測倒檔離合器油壓
MUT-II 維修資料
標準值:
標準值:參考 P.23-49 z NO.11 TPS
OK OK: :隨油門踏板開度變大時,TPS 值逐漸增
NG 加
量測油壓(參考 P.23-48) OK NG
z 排檔桿位於 R 檔時,量測 LR 制動器油壓
標準值:
標準值:參考 P.23-49
參考故障碼檢查程序 NO.11、12、14(P23-12)
OK
檢查 UD 離合器系統
z 卸㆘變速箱總成,拆開油底殼及閥體 分解及清潔閥體總成
OK z 請注意螺栓是否鬆動,閥門或油封是否損壞
z 由變速箱倒檔離合器油孔或 LR 制動汽油孔吹入
壓縮空氣,活塞必須移動,且保持在定位 z 無法修理時,請更換閥體
NG
檢查 UD 離合器
z 檢查離合器片、壓板是否燒毀,活塞油封是否損
壞,擋圈是否有干涉現象

返回目錄
23-28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檢查程序 10
N 至 D 及 N 至 R 震動,延遲過久
震動,延遲過久 可能原因
引擎怠速運轉時,當排檔桿從 N 排入 D 及 R 檔,若發生異 z 管路壓力異常
常震動或入檔延遲時間過久,其可能的原因為管路油壓異 z 油泵故障
常,或油泵或閥體故障 z 閥體故障

NG
量測油壓(參考 P.23-48) 調整油壓(參考 P.23-54)
z 排檔桿位於 D 檔或 R 檔時時,量測各元件油壓
NG
標準值:
標準值:參考 P.23-49
OK

發動時
何時產生震動 分解及清潔閥體總成
檔位變換時 z 請注意螺栓是否鬆動,閥門或油封是否損壞
z 無法修理時,請更換閥體
更換油泵(油泵不可維修)

檢查程序 11
震動、引擎轉速升高
震動、引擎轉速升高 可能原因
若車子行駛時,因昇檔或降檔而產生異常震動或變速箱轉 z 管路油壓異常
速高過引擎轉速,其可能的原因為管路油壓異常或電磁閥, z 電磁閥故障
油泵閥體或制動器或離合器故障 z 油泵故障
z 閥體故障
z 制動器或離合器故障

執行作動器測試 NG
z NO.1 LR 制動器電磁閥 調整油壓(參考 P.23-54)
z NO.2 UD 電磁閥
z NO.3 2ND 電磁閥
z NO.4 OD 電磁閥
:可以聽到作動聲
OK:
OK
NG
調整管路油壓 更換油泵(油泵不可維修)
OK NG
檢查離合器或制動器 分解及清潔閥體總成
z 檢查離合器片、壓板是否燒毀,活塞油封是否損 z 請注意螺栓是否鬆動,閥門或油封是否損壞
壞,擋圈是否有干涉現象 z 無法修理時,請更換閥體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29

檢查程序 12
所有換檔點(換檔時機不正確
所有換檔點 換檔時機不正確)
換檔時機不正確 可能原因
行駛時,若所有換檔時機不正確,可能原因為輸出軸轉速 z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故障
感知器,TPS 或電磁閥故障。 z TPS 故障
z 電磁閥故障
z 管路油壓異常
z 閥體故障
z 引擎-AT-ECU 故障

NG
MUT-II 維修資料 參考故障碼 NO.23 之故障排除程序
z NO.23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
OK: :隨車速㆖升
OK
NG
MUT-II 維修資料 參考故障碼 NO.11、12、14 之故障排除程序
z NO.11 TPS
OK: :隨油門踏板逐漸㆖升
OK
NG
MUT-II 維修資料 更換電磁閥
z NO.31 LR 制動器電磁閥
NG
z NO.32 UD 電磁閥
z NO.33 2ND 電磁閥 更換引擎-AT-ECU
z NO.34 OD 電磁閥
OK: :參考㆘表
OK
NG
調整管路油壓 分解及清潔閥體總成
z 請注意螺栓是否鬆動,閥門或油封是否損壞
z 無法修理時,請更換閥體

NO.31 No.32 No.33 No.34


以 1 檔定速行駛 0% 0% 100% 100%
以 2 檔定速行駛 100% 0% 0% 100%
以 3 檔定速行駛 100% 0% 100% 0%
以 4 檔定速行駛 100% 100% 0% 0%

返回目錄
23-30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檢查程序 13
某些換檔時機(換檔時機不正確) 可能原因
行駛時,某些換檔時機若不正確時,可能的原因為閥體故 z 閥體故障
障或控制特性所引起的,並非異常現象。

INVEC-II 取消指令
z 使用 MUT-II 停止 INVEC-II
功能

否 否 分解及清潔閥體總成
是否依標準換檔曲線換檔 問題點發生時,ATF 油溫是否低 z 請注意螺栓是否鬆動,閥門
是 於-29℃或是高於 125℃ 或油封是否損壞
是 z 無法修理時,請更換閥體
是否會顧客操控問題,而非車輛
品質問提

檢查程序 14
無診斷故障碼(不會換檔
無診斷故障碼 不會換檔)
不會換檔 可能原因
行駛時無法換檔,但無故障碼輸出,可能的原因為檔位開 z 檔位開關故障
關系統,換檔開關總成,引擎-AT-ECU 故障。 z 引擎-AT-ECU 故障

否 NG
排檔桿位於 D 檔位時,變速箱是 MUT-II 維修資料 檢查檔位開關
否鎖定 3 檔 z NO.61 檔位開關 z 檢查程序 17(P23-42)
OK:排檔桿位置與 ECU 顯
是 示的位置是否相同
備用電源是否有供應到 ECU
否 是 更換引擎-AT-ECU

是否有電源供應到 ECU

檢查電源供應迴路
z 請特別注意線束是否斷路,
接頭接觸不良或保險絲斷路
z 若發現保險絲燒毀,請檢查
線路㆗是否有短路,然後再
更換保險絲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31

檢查程序 15
加速不良 可能原因
降檔後車子無法加速,可能原因為引擎系統或制動器或離 •引擎系統故障
合器故障。 •制動器或離合器故障

NG
檢查引擎系統 更換 LR 制動器電磁閥
z 檢查控制系統、點火系統、燃油系統及主系統
OK
檢查離合器或制動器
z 檢查離合器片、壓板是否燒毀,活塞油封是否損
壞,擋圈是否有干涉現象

檢查程序 16
震動 可能原因
當以固定車速或以高速檔位行駛時,若加速或減速會有震 z 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異常
動產生,其可能的原因為減震離合器油壓異常或引擎系統、 z 減震離合器油壓異常
DCC 電磁閥、扭力轉換器或閥體故障。 z 引擎異常
z 扭力轉換器故障
z 閥體故障

NG
MUT-II 作動器測試 更換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
z NO.6 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
OK: :可以聽到作動聲
OK

油溫感知器接頭未接㆖時,是否仍有故障 檢查引擎系統
否 z 檢查控制系統、點火系統、燃油系統及主系統

量測油壓 NG
z 量測減震離合器油壓 分解及清潔閥體總成
標準值:
標準值:參考 P.23-49 z 請注意螺栓是否鬆動,閥門或油封是否損壞
z 無法修理時,請更換閥體
OK
更換扭力轉換器總成

返回目錄
23-32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檢查程序 17
檔位開關系統 可能原因
此問題的導因為檔位開關迴路或點火開關迴路故障。 z 檔位開關故障
z 點火開關故障
z 線束或接頭故障
z 引擎-AT-ECU 故障

NG
檢查檔位開關(P23-42) 更換
OK
NG NG
檢查檔位開關接頭 A-89 電壓 檢查㆘列接頭:B-14、B-51、B-01 修理
z 拆開接頭量測線束測
OK
z NO.8 端子與搭鐵間的電壓 NG
:電瓶電壓
OK: 檢查線束 修理
OK z 檔位開關與點火開間的線束
NG OK
檢查㆘列接頭:A-89、B-51 修理
檢查故障現象
OK
NG OK
檢查線束 修理
z 檔位開關與 ECU 接頭間的線束 檢查點火開關
OK
NG
檢查故障現象 更換引擎-AT-ECU

檢查程序 19
雙壓力開關系統 可能原因
其可能原因為雙壓開關系統迴路,或引擎-AT-ECU 故障。 z 雙壓開關故障
z 線束或接頭故障
z A/C 系統故障
z 引擎-AT-ECU 故障

NG
檢查雙壓開關 更換
OK
檢查引擎-AT-ECU 接頭 B-53 電壓 OK
z 拆開接頭量測線束測 檢查㆘列接頭:B-53、A-28 修理
z 點火開關 ON OK
z A/C 開關 ON
z NO.10 端子與搭鐵間的電壓 檢查故障現象
OK::電瓶電壓 NG
OK 檢查 A/C 系統 修理
更換 EG/AC-ECU OK
更換 EG/AC-ECU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33

維修資料參考表
編號 檢查項目 檢查條件 正常值
11 節氣門位置感知器 引擎:熄火 油門踏板:釋放 300 – 1000 mV
排檔桿位置:P 油門踏板:踩㆒半 由㆖述值逐漸增加
油門踏板:踩到底 4500 – 5500 mV
15 ATF 油溫感知器 暖車 行駛 15 分鐘以㆖使 ATF 逐漸㆖升至
油溫到達 70 - 90℃ 70 - 90℃
21 曲軸角度感知器 引擎:怠速 油門踏板:釋放 550 – 990 rpm
排檔桿位置:P 油門踏板:踩㆒半 由㆖述值逐漸增加
22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 排檔桿位置:3 檔 以 3 檔定速 50km/hr 行駛 1800 – 2100 rpm
23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 排檔桿位置:3 檔 以 3 檔定速 50km/hr 行駛 1800 – 2100 rpm
26 煞車燈開關 點火開關:ON 煞車踏板:踩㆘ ON
引擎:熄火 煞車踏板:釋放 OFF
31 LR 電磁閥任務控制比 排檔桿位置:手自排 以 1 檔定速 10km/hr 行駛 No.31:0%;No.32:
0%
模式 No.33:100%;No.34:
100%
32 UD 電磁閥任務控制比 以 2 檔定速 30km/hr 行駛 No.31:100%;No.32:
0%;No.33:0%;
No.34:100%
33 2nd 電磁閥任務控制比 以 3 檔定速 50km/hr 行駛 No.31:100%;No.32:
0%;No.33:100%;
No.34:0%
34 OD 電磁閥任務控制比 以 4 檔定速 70km/hr 行駛 No.31:100%;No.32:
100%;No.33:0%;
No.34:0%
36 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 以 3 檔定速 50km/hr 行駛 0%
以 3 檔定速 70km/hr 行駛 約 70 – 90 %
52 減震離合器打滑量 以 3 檔定速 50km/hr 行駛 約 100 – 300 rpm
以 3 檔定速 70km/hr 行駛 約 0 – 100 rpm
54 控制繼電器輸出電壓 點火開關:OFF 點火開關:ON→OFF 電瓶電壓→0 V
57 引擎容積效率 排檔桿位置:N 檔 N 檔位時油門踏板: 資料會有變化
釋放→踩㆘
61 檔位開關 點火開關:ON 排檔桿位置:P P
引擎:熄火 排檔桿位置:R R
排檔桿位置:N N
排檔桿位置:D D
67 AC 繼電器 引擎:怠速 AC 開關:ON ON
67 選擇開關 排檔桿位置:手自排 手自排模式 ON
模式 其他位置 OFF
68 昇檔開關 手自排模式 昇檔位置 ON
69 降檔開關 手自排模式 降檔位置 OFF

返回目錄
23-34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作動器測試判斷標準
編號 檢查項目 測試內容 檢查條件 正常值
01 LR 電磁閥 以 MUT-II 驅動電磁閥以 點火開關:ON 電磁閥作動時可以聽到
02 UD 電磁閥 50%的作動率,作動 5 秒; 排檔桿:P 檔 作動聲
03 2ND 電磁閥 其他電磁閥不會作動 引擎 0 rpm
04 OD 電磁閥 車速:0 km/hr
06 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 TPS:釋放
07 1 檔指示燈 以 MUT-II 驅動 1 檔指示 1 檔指示燈亮起約 3 秒

08 2 檔指示燈 以 MUT-II 驅動 2 檔指示 2 檔指示燈亮起約 3 秒

09 3 檔指示燈 以 MUT-II 驅動 3 檔指示 3 檔指示燈亮起約 3 秒

10 4 檔指示燈 以 MUT-II 驅動 4 檔指示 4 檔指示燈亮起約 3 秒

12 AT 控制繼電器 控制繼電器電源切斷 3 秒 MUT-II 維修資料 No.54
(1) 測試時:0V
(2) 正常時:電瓶電壓

INVECS-II 取消指令
編號 項目 內容 備註
14 INVECS-II 停止 INVECS-II 控制,並依標準換檔曲線換檔 執行檢查程序 No.8 之路
試時使用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35

引擎-AT-ECU 端子檢查表(AT 部份)

端子 No. 檢查項目 檢查條件 標準值


120 UD 電磁閥 排檔桿位置:D(1 檔) 電瓶電壓
排檔桿位置:P 檔 約 7-9 v
77 電磁閥供應電源 點火開關:OFF 0V
點火開關:ON 電瓶電壓
89 電磁閥供應電源 點火開關:OFF 0V
點火開關:ON 電瓶電壓
8 AC 壓縮機負載 AC 開關:OFF 0V
AC 開關:ON 電瓶電壓
41 電源 點火開關:OFF 0V
點火開關:ON 電瓶電壓
76 搭鐵 持續 0V
88 搭鐵 持續 0V
130 OD 電磁閥 排檔桿位置:D(3 檔) 電瓶電壓
排檔桿位置:P 檔 約 7-9 v
107 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 排檔桿位置:L(1 檔) 電瓶電壓
閥 排檔桿位置:3 檔(3 檔時速 50km/hr) 非電瓶電壓
106 2ND 電磁閥 排檔桿位置:2(2 檔) 電瓶電壓
排檔桿位置:P 檔 約 7-9 v
84 診斷控制 - -
47 電源 點火開關:OFF 0V
點火開關:ON 電瓶電壓
97 搭鐵 持續 0V
16 搭鐵 持續 0V

返回目錄
23-36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端子 No. 檢查項目 檢查條件 標準值


103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 以示波器量測端子 NO.31 及 NO.43 端子間 參考 P.23-以 示 波 器
引擎轉速:2000 rpm 檢查之程序
排檔桿位置:3 檔(3 檔)
104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 以示波器量測端子 NO.32 及 NO.43 端子間 參考 P.23-以 示 波 器
引擎轉速:2000 rpm 檢查之程序
排檔桿位置:3 檔(3 檔)
16 曲軸角度感知器 引擎:怠速 2.0-2.4 V
66 備用電源 點火開關:OFF 電瓶電壓
124 ATF 油溫感知器 ATF 油溫 25℃ 3.8-4.0 V
ATF 油溫 80℃ 2.3-2.5 V
46 節氣門位置感知器 油門踏板未踩㆘(引擎熄火) 0.5-1.0 V
油門踏板踩㆘(引擎熄火) 4.5-5.0 V
101 檔位開關 P 排檔桿位置:P 電瓶電壓
排檔桿位置:其他檔位 0V
121 檔位開關 N 排檔桿位置:N 電瓶電壓
排檔桿位置:其他檔位 0V
123 煞車燈開關 煞車踏板:踩㆘ 電瓶電壓
煞車踏板:未踩㆘ 0V
129 LR 電磁閥 排檔桿位置:D(1 檔) 電瓶電壓
排檔桿位置:D(2 檔) 約 7-9 v
85 診斷輸出 正常(無故障碼) 0→5V 波動
108 檔位開關 R 排檔桿位置:R 電瓶電壓
排檔桿位置:其他位置 0V
102 檔位開關 D 排檔桿位置:D 電瓶電壓
排檔桿位置:其他位置 0V
50 AT 控制繼電器 點火開關:OFF 0V
點火開關:ON 電瓶電壓
57 搭鐵 點火開關:ON 0V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23-37

示波器檢查程序
檢查項目 檢查條件 正常波形
曲軸角度感知器 排檔桿位置:N 怠速(車輛停止) 波形 A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 排檔桿位置:3 檔 以 3 檔定速 50km/hr 行 波形 B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 駛
LR 電磁閥 點火開關:ON 以作動器測試強制作動 波形 C
UD 電磁閥 排檔桿位置:P
2ND 電磁閥 引擎轉速:0 rpm
OD 電磁閥 車速:0 km/hr(車輛停止)
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 TPS 開度:小於 1V

波形範例
波形 A 波形 B 波形 C

返回目錄
23-38 自動變速箱-故障排除

檢修調整程序
基本維修
檢查自動變速箱油
注意
更換或大修自動變速箱之後、或是以嚴苛的條件駕駛車輛
之後,請務必清洗變速箱油冷卻器管路,並更換自動變速
箱油。
1. 駕駛車輛直到 ATF 油溫為 70-80℃為止。
2. 將車輛停放在平坦㆞面。
3. 將排檔桿排入各檔位,使 ATF 油充滿扭力轉換器及油壓
管路後,最後排入 N 檔。
4. 擦乾淨油尺後,再將油尺插入 AT 以量測油量。
備註
如果 ATF 聞起來有燒焦味,則變速箱已受損,且摩擦物
質以污染 ATF,故請大修自動變速箱,及 ATF 冷卻管
路。
5. 檢查油位是否位於油尺㆖”HOT”位置,若油位高度不
足,請再添加 ATF。
自動變速箱油:
自動變速箱油:DIA QUEEN ATF SP II、
、SP II M
備註:
如果油位過低,油泵將吸入空氣,使自動變速箱油壓管
路內產生氣泡,導致油壓㆘降,造成換檔延遲或離合器
制動器打滑。
如果油位過高,齒輪組將攪拌 ATF,造成與油位過低時
的現象相同。
㆖述 2 種現象所造成的氣泡,可能會導致 ATF 油溫過高,
提早氧化,並干擾離合器、制動器或閥門的正常作動。
此外:氣泡也有可能由自動變速箱的通風口溢出,使㆟
物以為自動變速箱漏油。
6. 裝好油尺。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23-39

更換自動變速箱油
注意
更換或大修自動變速箱之後、或是以嚴苛的條件駕駛車輛
之後,請務必清洗變速箱油冷卻器管路,並更換自動變速
箱油。
若有 ATF 交換機的話,請使用 ATF 交換機;若無時,依㆘
述要領實施。
1. 如圖示拆開從 ATF 冷卻器(藏在水箱內側)流入變速箱之
軟管。
2. 發動引擎,將 ATF 排出。
作動條件:
作動條件:N 檔、怠速
注意
引擎發動後,須在
引擎發動後,須在 1 分鐘內熄火。在
分鐘內熄火。在 1 分鐘以內 ATF
已排完時,就立刻將引擎熄火
已排完時,就立刻將引擎熄火。
,就立刻將引擎熄火。
排出量:約
排出量:約 3.5 dm3
3. 拆㆘變速箱底殼㆘方之放油塞,將 ATF 排出。
排出量:約
排出量:約 2.0 dm3
4. 安裝有新墊片的放油塞,依規定扭力鎖緊。
鎖緊扭力:
鎖緊扭力:32N.m
5. 從加油管加入新的 ATF。
加入量:約
加入量:約 5.5 dm3
注意
5.5 dm3 加不完時就不要再加入。
加不完時就不要再加入。
6. 再次實施第(2)項作業。
備註
從冷卻油管最少排放出 7 dm3 以㆖。之後,再排放少許
ATF,並檢查髒污情形。若髒污時,再次實施第(6)、(7)
項作業。
7. 再從加油管加入新的 ATF。
加入量:約
加入量:約 3.5 dm3

返回目錄
23-40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8. 安裝第(1)項作業所拆㆘之油管,確實插入油尺。
9. 發動引擎,怠速運轉 1~2 分鐘。
10. 將排檔桿排入各檔位㆒會兒,再放置在 N 檔。

11. 確認油尺㆖的 ATF 油量應達 “COLD” 記號位置。若不


足時,補充之。
12. 行駛至 ATF 溫度達到工作溫度(70~80qC)為止;再次檢
查 ATF 油量。
ATF 油量㆒定要到達 “HOT” 範圍。
備註
“COLD” 位置只是參考,㆒定要以 “HOT” 為基準。
13. 確實將油尺插入加油管內。

ATF 冷卻管路的清潔要領
更換或大修自動變速箱之後、或是以嚴苛的條件駕駛車輛
更換或大修自動變速箱之後 、或是以嚴苛的條件駕駛車輛
之後,請務必清洗變速箱油冷卻器管路
之後 ,請務必清洗變速箱油冷卻器管路,並更換自動變速
,請務必清洗變速箱油冷卻器管路 ,並更換自動變速
箱油。
箱油。
1. 如圖示拆開從 ATF 冷卻器(內藏在水箱內側)流入變速箱
之軟管
2. 發動引擎,將 ATF 排出。
作動條件:N 檔、怠速
注意
引擎發動後,須在
引擎發動後,須在 1 分鐘內熄火。在
分鐘內熄火。在 1 分鐘以內 ATF 已
排完時,就立刻將引擎熄火
排完時,就立刻將引擎熄火。
,就立刻將引擎熄火。
排出量:約
排出量:約 3.5 dm3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23-41
3. 將新的 ATF 油從加油管加入。
加入量:約
加入量:約 3.5 dm3
注意
3.5 dm3 加不完時就不要再加入。
加不完時就不要再加入。
4. 再次實施第(2)項作業。
備註
第(2)項作業㆗,從冷卻油管最少排放出 8.0 dm3 以㆖。
之後,再排放少許 ATF,並檢查髒污情形。若髒污時,
再次實施第(3)、(4)項作業。
5. 實施第(3)項以後的自排變速箱油(ATF)的更換作業。

節汽門位置感知器(TPS)的調整
節汽門位置感知器 的調整
參考 Group 13-檢修調整程序。

返回目錄
23-42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檔位開關 檔位開關導通性檢查
端子號碼
項目

檔位開關與控制拉索的調整
AT 控制拉索 調整螺帽
1. 將排檔桿排到 “N” 檔。
2. 放鬆調整螺帽,使手動控制桿鬆動。
3. 將手動控制桿放在空檔位置。

手動控
制桿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23-43
4. 放鬆檔位開關本體的安裝螺栓,轉動、調整檔位開關本
體,使手動控制桿前端孔與檔位開關本體的凸緣孔(左圖
固定螺帽
剖面 A-A 部位)㆒致。
5. 以規定扭力鎖緊檔位開關本體安裝螺栓,此時檔位開關
位置不可以移動。

手動控制桿
剖面 A – A
孔位
手動控制桿
凸緣 孔

檔位開關
本體

調整螺帽
6. 將變速箱控制拉索依左圖箭頭方向輕輕推,以規定扭力
鎖緊調整螺帽。
7. 確認排檔桿應在 “N” 檔。
8. 確實確認排檔桿各檔位相對之變速箱側各檔位的作動、
機能。
手動控制桿

返回目錄
23-44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控制元件位置圖
名稱 記號 名稱 記號
AT 控制繼電器 E 油溫感知器 G
引擎-AT-ECU L 輸出軸速度感知器 H
曲軸角度感知器 D 檔位指示燈 J
診斷接頭 N 電磁閥總成 D
雙壓開關 A 節汽門位置感知器 C
檔位開關 H 輸入軸速度感知器 F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23-45

AT 控制元件檢查

檢查曲軸角度感知器
參考 Group 13-檢修調整程序。

檢查節汽門位置感知器
參考 Group 13-檢修調整程序。

油檢查溫感知器
1. 拆㆘油溫感知器。

油溫感知器

2. 測量油溫感知器接頭端子 No.1 與 No.2 之間的電阻。


標準值
ATF 油溫 電阻 (KΩ)
0 16.7 – 20.5
100 0.57 – 0.69

檢查檔位開關
參考 P23-42-

檢查煞車燈開關
參考 Group 35

檢查雙壓開關
參考 Group 55

返回目錄
23-46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檢查 AT 控制繼電器
1. 拆㆘ AT 控制繼電器。

AT 控制繼電

2. 使用跨接線,將控制繼電器的端子 No.2 連接電瓶(-),


端子 No.4 連接 (+)。
3. 將電瓶端子側的跨接線㆒面斷斷續續連接,㆒面確認 AT
控制繼電器的端子 No.1 及 No.3 之間是否有導通。
跨接線 NO.1 與 NO.3 端子的導通性
連接 導通
不連接 不導通
4. 若有異常產生,更換 AT 控制繼電器。

OD UD 檢查電磁閥
電磁閥 電磁閥
1. 拆㆘油底殼。
2. 拆開各電磁閥的接頭。
2ND
電磁閥
LR
電磁閥 3. 測量各電磁閥側端子 No.1 與 No.2 之間的電阻。
DCCSV 名稱 電阻值
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 2.7~3.4 :
LR 電磁閥 (20qC 時)
ND
2 電磁閥
UD 電磁閥
OD 制電磁閥
4. 若不在標準值內時,須更換電磁閥。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23-47

扭力轉 扭力轉換器失速測試
換器
倒檔離 UD 本測試是當排檔桿在 D、R 位置,測量扭力轉換器失速時
合器 LR 制動 離合器
器 引擎的最高轉速,並確忍扭力轉換器與變速箱內的離合器
及制動器的作動是否正常。
注意
在測試㆗,為了安全,車輛前、後不可有作業㆟員。
1. 檢查 ATF 油量、ATF 油溫、引擎冷卻水溫度。
z ATF 油量:油尺㆖ “HOT” 位置
z ATF 油溫:.80-100qC
z 引擎冷卻水溫度:80-100qC
2. 用輪擋塊頂住後輪(左、右)。
3. 拉起手煞車,將煞車踩到底。
4. 發動引擎。
5. 將排檔桿排入 D 檔,將油門踏板完全踩㆘,此時儘速讀
取引擎的最高轉速。
注意
(1) 節氣門全開狀態不可超過 8 秒鐘。
(2) 實施 2 次以㆖測試失速時,須將排檔桿排入 N 檔,
使引擎 1000 rpm 轉速運轉 1 分鐘以㆖,待 ATF 冷卻
後再進行。
標準值-失速時轉速:
標準值-失速時轉速:2000 – 2500 rpm
6. 將排檔桿排入 R 檔,進行與前項相同的測試。
標準值-失速時轉速:
標準值-失速時轉速:2000 – 2500 rpm
扭力轉換器失速測試的判斷
1. D 檔及 R 檔失速時轉速均過高。
z 管路油壓過低
z LR 制動器打滑
2. 僅 D 檔失速時轉速過高。
z UD 離合器打滑
3. 僅 R 檔失速時轉速高。
z 倒檔制動器打滑
4. D 檔及 R 檔失速時轉速均過低。
z 扭力轉換器不良
z 引擎馬力不足

返回目錄
23-48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油壓測試
1. 暖車使 ATF 溫度達到 80-100qC 為止。
2. 頂起車輛使車輪可以自由轉動
3. 連接特殊工具(2,942kPa 油壓表:MD998380 及接頭
MD998332、MD998900 至各油壓量孔。
4. 依標準油壓表之狀態量測各油壓孔之油壓,並檢查其油
壓是否在標準值內。
5. 若任何油壓不在標準值內時,請以標準油壓表為主進行
故障排除。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23-49
標準油壓表
量測狀況 標準油壓
排 檔 桿 位 檔位 引擎轉速 UD 離 合 倒 檔 離 合 OD 離 合 LR 制動器 2ND 制動器 扭 力 轉 換
置 rpm 器油壓 器油壓 器油壓 油壓 油壓 器油壓
P 2,500 -- -- 260 – 340 260 – 340 - - 500 – 700
R 倒檔 2,500 -- 1,320 – -- 1,320 – -- 500 – 700
1,720 1,720
N 2,500 -- -- -- 260 – 340 - - 500 – 700
D 1檔 2,500 1,010 – -- -- 1,010 – -- 500 – 700
1,050 1,050
2檔 2,500 1,010 – -- -- -- 1,010 – 500 – 700
1,050 1,050
3檔 2,500 780 – 880 - - 780 – 880 - - 450 – 650
4檔 2,500 -- -- 780 – 880 - - 780 – 880 450 – 650

返回目錄
23-50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油壓測試診斷表
問題點現象 可能原因
所有的油壓都太高 變速箱控制拉索調整不當
調壓閥不良
所有的油壓都太低 變速箱控制拉索調整不當
油泵浦失效
內部濾清器阻塞
油冷卻器阻塞
調壓閥不良
單向閥不良
閥體安裝不當
只有倒檔油壓異常 調壓閥不良
限流孔阻塞
閥體安裝不當
只有 3 檔或 4 檔油壓不良 OD 電磁閥不良
OD 離合器壓力控制閥不良
調壓閥不良
開關閥不良
限流孔阻塞
閥體安裝不當
只有 UD 離合器油壓不良 K 油封不良
L 油封不良
M 油封不良
UD 電磁閥不良
UD 離合器壓力控制閥不良
限流孔阻塞
洩壓鋼珠不良
閥體安裝不當
只有倒檔離合器油壓不良 A 油封不良
B 油封不良
C 油封不良
限流孔阻塞
閥體安裝不當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23-51

問題點現象 可能原因
只有 UD 離合器油壓不良 D 油封不良
E 油封不良
F 油封不良
OD 電磁閥不良
OD 離合器壓力控制閥不良
洩壓鋼珠不良
限流孔阻塞
閥體安裝不當
只有 LR 制動器器油壓不良 I 油封不良
J 油封不良
LR 電磁閥不良
LR 制動器壓力控制閥不良
開關閥不良
失效安全閥 A 不良
洩壓鋼珠不良
限流孔阻塞
閥體安裝不當
只有 2ND 制動器油壓不良 G 油封不良
H 油封不良
O 油封不良
2ND 電磁閥不良
2ND 制動器壓力控制閥不良
失效安全閥 A 不良
限流孔阻塞
閥體安裝不當
只有扭力轉換器油壓異常 ATF 油冷卻器異常
N 油封不良
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失效
減震離合器控制閥失效
扭力轉換器油壓控制閥失效
限流孔阻塞
對未作動元件加壓 變速箱控制拉索調整不當
手動閥失效
洩壓鋼珠不良
閥體安裝不當

返回目錄
23-52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油封配置圖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23-53

液壓迴路圖
駐車及空檔

1. 倒檔離合器 18. OD 離合器壓力控制閥


2. LR 制動器 19. 減震離合器控制電磁閥
3. 2ND 制動器 20. LD 制動器電磁閥
4. UD 離合器 21. 2ND 制動器電磁閥
5. OD 離合器 22. UD 離合器電磁閥
6. 蓄壓器 23. OD 離合器電磁閥
7. 洩壓鋼珠 24. 扭力轉換器壓力控制閥
8. 減震離合器 25. 調壓閥
9. 失效安全閥 A 26. 手動閥
10. 失效安全閥 B 27. ATF 濾清器
11. 減震離合器控制閥 28. ATF 油泵
12. 開關閥 29. ATF 濾清器
13. ATF 油冷卻器 30. ATF 油濾清器
14. 潤滑油路 31. 單向閥
15. LD 制動器壓力控制閥 32. 油底殼
16. 2ND 制動器壓力控制閥
17. UD 離合器壓力控制閥

返回目錄
23-54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調整管路油壓
1. 洩放 ATF 油,拆㆘油底殼。
2. 依圖示方式轉動油壓調整螺絲,將 UD 油壓調整到標準
值,螺絲向左轉動時管路油壓會㆖升。
備註
調整 調整油壓時,請將油壓調整到標準油壓的㆗間值。
螺絲
標準值:
標準值:1,010 – 1,050 kPa
調整螺絲每轉動 1 圈油壓改變 35 kPa
3. 安裝油底殼,並充填 ATF 油。
4. 執行油壓測試。如有需要請重新調整管路油壓。

排檔桿作動檢查
1. 將排檔桿排入每 1 檔位,並確認排檔桿移動是否平順,
並檢查指示燈顯示的位置是否正確。
2. 檢查排檔桿是否可如左圖顯示的方式,操作按鍵並排入
各檔位。
3. 當排檔桿由 N 檔排入 P 檔時,檢查車輛是否會前進:當
排檔桿由 N 檔排入 R 檔時,檢查車輛是否會倒退。
4. 排檔異常時,請調整控制拉索或排檔桿滑套。檢查排檔
桿總成滑動部份是否異常。
將點火開關轉到”LOCK”以外的
其他位置,踩㆘煞車踏板,按㆘
按鍵後可以動排檔桿。
可以不用按㆘按鍵就可以操作排
檔桿
按㆘按鍵就可以操作排檔桿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23-55

檢查鑰匙連鎖機構

1. 請依㆘列方式進行檢查
檢查程序 作動條件
1 煞車踏板踩㆘ 將點火鑰匙轉到 LOCK 排檔桿按鈕無法按㆘,且排檔桿無法移出 P
或取㆘ 檔位置
2 點火開關轉到”ACC” 排檔桿按鈕可以按㆘,且排檔桿可以移出 P
檔位置
3 煞車踏板不踩㆘ 排檔桿位於 P 檔以外的 點火開關無法轉到”LOCK”位置
其他位置
4 排檔桿位於 P 檔位置 點火開關可以轉到”LOCK”位置
5 煞車踏板不踩㆘ 點火開關轉到 ACC 排檔桿按鈕無法按㆘,且排檔桿無法移出 P
檔位置
6 煞車踏板踩㆘ 排檔桿按鈕可以按㆘,且排檔桿可以移出 P
檔位置
7 煞車踏板踩㆘ 排檔桿按鈕可以按㆘,且排檔桿可以由 R 檔
位置移至 P 檔位置
2. 如果進行㆖述檢查時發現問題點,請更換鑰匙連鎖機構總成。

返回目錄
23-56 自動變速箱-檢修調整程序

變速箱控制
拆卸與安裝
注意:
注意:
拆卸或安裝變速箱控制拉索、排檔桿總成或引擎
拆卸或安裝變速箱控制拉索、排檔桿總成或引擎-AT-ECU
、排檔桿總成或引擎 時,請勿敲擊或使 SRS 系統元件受到震

拆卸前及安裝後作業
z 拆卸及安裝空氣芯
z 拆卸及安裝電瓶及電瓶托架
z 檢查儀錶板之功能(安裝時)

變速箱控制拉索拆卸步驟 排檔桿總成拆卸步驟
1. 排檔桿按鈕 1. 排檔桿按鈕
2. 顯示面板 2. 顯示面板
z 拆卸與安裝㆗控台 z 拆卸與安裝㆗控台
A 3. 螺帽 5. 變速箱控制拉索接頭
4. 調整器 6. 排檔桿總成
5. 變速箱控制拉索接頭 引擎-AT-ECU
引擎 拆卸步驟
6. 排檔桿總成 8. 引擎-AT-ECU
7. 變速箱控制拉索總成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變速箱控制 23-57

排檔桿拉索 調整螺絲 安裝維修要點


A 安裝螺帽
1. 請依左圖所示,將排檔桿排入 N 檔位置,手動控制桿在
空檔位置。
2. 安裝變速箱控制拉索,鎖緊調整螺帽。
手動控制桿

返回目錄
23-58 自動變速箱-變速箱控制
排檔桿總成
分解及組合

分解步驟
1. 排檔桿總成 8. 鎖定凸輪
2. 托架 9. 止檔器
3. 卡簧 10. 托架座
4. 滑套 11. 支架
5. 排檔桿副總成 12. 排檔桿固定托架
6. 襯墊 13. 托架座
7. 棘爪彈簧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變速箱控制 23-59

換檔開關(降檔)
檢驗
換檔開關 換檔開關總成導通性檢查
換檔開關 昇檔
總成
開關位置 端子號碼

選擇開關

換檔開關(昇檔)

換檔開關(降檔)

返回目錄
23-60 自動變速箱-變速箱控制

鑰匙連鎖機構
拆卸與安裝
注意:
注意:
拆卸或安裝鑰匙連鎖機構時,請勿敲擊或使
拆卸或安裝鑰匙連鎖機構時,請勿敲擊或使 SRS 系統元件受到震動
拆卸前與安裝後作業
z 排檔桿按鈕
z 拆卸與安裝㆗控台

拆卸步驟
B 1. 鑰匙連鎖機構接頭 A 6. 鑰匙連鎖機構拉索
z 方向機㆘護蓋 7. ㆖護殼
2. 護蓋 8. 拉桿
3. 鑰匙連鎖機構接頭 9. 拉桿座
4. 卡簧 10. ㆘殼
5. 排檔桿連鎖機構接頭 11. 鑰匙連鎖機構拉索
ETACS-ECU 拆卸
12. ETACS-ECU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鑰匙連鎖機構 23-61
鑰匙連鎖機構拉索
鎖定塊
安裝維修要點
A 安裝鑰匙連鎖機構
1. 將鑰匙連鎖機構拉索安裝到拉桿座後,向㆖拉鎖定塊避
免拉索鎖㆖,再將鑰匙連鎖機構拉索到凸輪㆖,然後將
外蓋 外蓋裝到外殼㆖。
內拉索 2. 使鑰匙連鎖機構拉索伸直後,將鎖定塊固定。

剖面 A-A 鎖定塊

㆖鎖

開鎖

B 安裝鑰匙連鎖及排檔鎖定機構
換檔拉索 固定螺栓
將拉桿裝到拉桿座㆖的鎖定凸輪,檢查排檔桿是否在 P 檔
位置。然後再依圖示箭頭方向拉拉索後,再以螺帽鎖緊鑰
匙連鎖及排檔鎖定拉索。

凸輪
鑰匙連鎖機構拉索

返回目錄
23-62 自動變速箱-變速箱控制

變速箱總成
拆卸與安裝
標示*的位置,請在引擎重量由車身支撐後,鎖緊至規定扭力。
拆卸前作業
z 拆卸前請執行基本檢查 z 拆卸與安裝㆘蓋
z 洩放及添加變速箱油 z 拆卸與安裝前段排氣管
z 引擎㆖蓋拆卸與安裝 z 安裝後以手指按壓以檢查防塵套是否破損
z 拆卸與安裝空氣芯 z 安裝後檢查排檔桿作動情形
z 拆卸與安裝電瓶及電瓶托架 z 安裝後檢查儀錶板情形
z 拆卸與安裝水箱及副水箱 z 檢查及調整輪胎定位
z 拆卸與安裝啟動馬達

拆卸步驟
1. 變速箱控制拉索接頭 7. --
2. ATF 油冷卻器油管 A 8. 橫拉桿球接頭
3. 輸入軸轉速感知器 B 9. 方向機固定螺栓
4. 輸出軸轉速感知器 10. 油管固定螺栓
5. 檔位開關接頭 11. 變速箱總成㆖固定螺絲
6. 閥體總成接頭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變速箱總成 23-63

12. 平衡桿接頭 22. 固定架


C 13. ㆘臂球接頭 23. 前恆樑總成
14. -- D 24. 變速箱腳
C 15. 驅動軸 B 25. 變速箱固定止動器
C 16. 驅動軸 E z 引擎及變速箱總成支架
17. 變速箱支架 F 26. 變速箱㆘部固定螺栓
18. 護蓋 F A 27. 變速箱總成
19. 驅動板固定螺栓
20. 前防滾止動器
21. 後防滾止動器

返回目錄
23-64 自動變速箱-變速箱控制

MB990365 或
拆卸維修要點
MB991113 A 拆卸橫拉桿球接頭
球接頭 注意
繩索 1. 使用特殊工具放鬆橫拉桿球接頭固定螺帽,但請勿將螺
使用特殊工具放鬆橫拉桿球接頭固定螺帽,但請勿將螺
帽拆㆘。
帽拆㆘。
2. 使用繩索將特殊工具綁住,使其不會掉落㆞面
使用繩索將特殊工具綁住,使其不會掉落㆞面。
,使其不會掉落㆞面。
螺帽

B 拆卸方向機球固定螺栓
拆卸方向機固定螺帽,並以繩索將方向機綁在車身㆖。

撬棒 C 拆卸驅動軸
1. 請依左圖方式放置鐵鎚,再以撬棒撬出驅動軸。
凸緣 鐵鎚
注意
(1) 請以撬棒將驅動軸與變速箱分離,若強拉驅動軸可
請以撬棒將驅動軸與變速箱分離,若強拉驅動軸可
能會造成 T.J.損壞
損壞。
損壞。
(2) 請小心驅動軸的栓槽,不要刮傷變速箱油封
請小心驅動軸的栓槽,不要刮傷變速箱油封。
,不要刮傷變速箱油封。
驅動軸 2. 以繩索將拆㆘之驅動軸綁住,以免因過度彎曲而使接頭
變速箱殼 受損。
3. 用布將變速箱罩住,以防止異物進入。
D 拆卸變速箱固定托架
請小心以變速箱千斤頂放低變速箱,再拆卸變速箱固定托
架。

E 支撐引擎及變速箱總成
使用引擎吊架支撐引擎及變速箱總成

返回目錄
自動變速箱-變速箱總成 23-65

H 拆卸變速箱總成㆘固定螺栓及變速箱總成
1. 以變速箱千斤頂支撐變速箱。
2. 將扭力轉換器推向變速箱側,使扭力轉換器離開引擎
㆖。
3. 拆卸變速箱總成㆘固定螺栓,放低變速箱總成然後將其
拆㆘。

安裝維修要點
A 安裝變速箱總成
依圖示方式將扭力轉換器裝回變速箱,將引擎及變速箱裝
㆖。

螺帽

B 安裝變速箱固定止動器
請依圖示箭頭方向安裝變速箱固定止動器

變速箱固
定托架 變速箱固
定止動器

轉向節 C 安裝㆘臂球接頭
1. 將㆘臂總成裝到轉向節㆖。
注意
㆘臂不可凸出轉向節 4mm 以㆖(如右圖
以㆖ 如右圖 A 之位置),否
之位置 ,否
則黃油會從防塵套漏出來。
則黃油會從防塵套漏出來。
㆘臂總成
2. 如果因為㆖述間隙過大造成黃油洩出,請更換防塵套。
3. 轉向節與防塵套間不可有間隙。

返回目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