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2019

N o v e mb e r

VOLUME

008
是誰帶著颱風胡搞瞎搞
颱風與臺灣森林
島嶼沉沒的兇手
臭氧層破洞
亞馬遜雨林大火
舞動的精靈
消失的冰河
錄 ,若你願 意陪我
我缺 人 手 作 紀
「剛好
年級 的準畢業生 考察 之旅,
家齊是大學四 進行一場環境 你順利畢業。」
末 報 告 , 讓
中 紀錄當 作期
畢危機之 環境的
但 他 正 陷 入 延 我就把你對於
通識課 ,只能當 場答應教授
堂兩學分的 空 間
唯一能 拯救他的是一 家齊沒 有任 何 選 擇
分數被當 理的行李
家齊以58分的 一 點 都不想整
沒想到期末 公布成績時, 因此必須著 手準 備 其 實
個條件
,於是教授開了一 開始考察
懇 求 教 授 讓他通過 即 將 從 故 鄉 ──臺灣
家 齊 他
瓦魯、南美 洲的巴西
沿途經 過大洋洲的吐
的冰島
最後抵達北歐
考 察紀錄
完成他的環境
臺灣
是誰帶著颱風胡搞瞎搞
4 5

「海面溫度」對颱風的生成是非常重要 當我把洋洋灑灑寫滿了上述我根本不在

的影響因素,當海溫升高時,水氣含量也會 乎內容的作業繳交後,教授語重心長地叮嚀

變多,使颱風生成前的對流運動更加旺盛。 我們:「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的

氣象學家們透過一套大氣環流 資料分析指出,未來的颱風將呈

模式來模擬各種因素對氣候變 現強度增強、影響時間延長的趨

遷的影響情況,並加以分析。 勢,而且隨著氣候的變遷,颱風

是 帶著颱風 模式預測顯示,當全球溫度每

上升1℃,大氣中的水氣將增
的移動路徑將更加變化莫測。身

處在常受颱風侵襲的臺灣,我們

誰胡 搞 瞎 搞
加7%,如果熱帶氣旋吸收的水 應該做好萬全的準備,因為在未

氣增加,水氣凝結釋放潛熱 來,颱風所帶來的破壞力將會更
▲2018年第25號颱風—
會導致更多空氣上升,造成 康芮衛星雲圖 加劇烈。」然而,當時的我就跟

氣旋對流作用更加旺盛,颱風將會變強, 現在的我有著一樣的想法:那遠在天邊的未知
    我好整以暇地躺在床上玩著我的手機遊戲,一條訊息出現在畫面上方,標題敘述著
數量也會變多,降雨量亦會增加。然而對於 危機,怎麼比得上到底能不能拿到學分順利畢
颱風的災情。「唉……一個剛走一個又來,臺灣哪來那麼多颱風啊!」我
低聲埋怨,一邊把防颱準備的乾糧送入口中。趁著空檔,我點開頁面,當 颱風數量是否變多這一點,也有些氣象學家 業的危機呢?

頁篇幅報導著颱風帶來破紀錄的陣風和雨量,屋外颯颯作響的狂風與滂 抱持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從統計數據來 我把文章頁面關閉,並點開即將開始下一


沱灑落的大雨,都彷彿在附和著誇耀它的強大。「現在的遊戲平衡亂改、 看,近年的颱風數量其實沒有顯著地增加, 場對戰的遊戲,順手撈了一下旁邊的零食包裝
角色被下修,連颱風都跟著胡搞瞎搞……」
可能是因為海溫一旦過高,反而會讓氣流的 卻空空如也,我才發現不知不覺間,就已經把

上下分層結構更加穩定,使得颱風不易生 防颱屯糧吃光了。沒關係,颱風還是個順理成
頁面內容中出現了一個名詞吸引了我的 與艾瑪颶風還有澳洲的黛比氣旋均在當地造成
成,但是一旦生成的颱風就很容易變為結構 章買零食的好藉口,我在心中竊笑著。就在遊
注意力,螢幕上以斗大的標題打著「颱風之 嚴重的傷亡;還有不可不提,是許多臺灣民眾
紮實、完整的「超級颱風」。世界氣象組織 戲打得正激烈時,又一條颱風訊息跳出在畫面
島」,原來這個名詞源自於2016年7月,《國 心中夢魘的2009年中颱莫拉克,在短短幾天之
(WMO)也在2018年發表的聲明中指出,如 上方,我不耐煩地快速滑掉小視窗,繼續投入
家地理雜誌》刊登的一篇介紹臺灣多颱風氣候 內降下超過3000毫米的驚人雨量。
果地球升溫2℃,颱風強度將增加1∼10%,颱 在未完的戰鬥中。
型態的報導,文中便以「颱風之島」一名來形 我想起在課堂上,教授曾經提起,由於極
風降雨也可能增加10∼15%。
容臺灣。事實上,臺灣受颱風侵襲的頻率在世 端氣候下的颱風破壞力遠遠超過以往的想像,

界各國中可算是首屈一指,「颱風之島」一名 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往往造成嚴重的災

可說是實至名歸。 情。教授還為此特別出了一份報告,要我們蒐

文章繼續描述著極端氣候下的各種異變, 集資料,探討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颱風進化成

像是超級颱風、多颱共舞、影響時間延長等 為超級颱風。我永遠記得那個讓我一邊呻吟一

等,造成世界各地都傳出破紀錄的災情,光 邊敲打鍵盤,煞費苦心才完成報告的可恨兇

2017年,日本的南瑪都颱風、美國的哈維颶風 手—溫室效應。
臺灣
颱風與臺灣森林──是豪雨?是甘霖?
6 7

「生態學者在研究一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時,常使用二個指標進行判斷,分別是『抵抗力』
    「教授,在這種颱風天裡,我們不好好待在
與『回復力』。生態系統受到擾動,能抵禦破壞、維持結構與功能的能力就稱為『抵抗力』。而
家,還跑來這種山區做什麼啊?」我用手壓住差
在受擾動之後能回復到原先結構與功能的能力就稱
點被風掀起的雨衣帽緣,一邊以蓋過大雨聲音的
為『回復力』。」教授指向森林,示意我仔細觀察
聲量問道。此時的我,要說有多無奈,就有多無
眼前的景象,同時繼續說明:「你看,臺灣森林被
奈了。為什麼剛剛還好端端地躺在床上滑手機,
颱風連根拔起或折斷的比例非常稀少,也因為如
現在我卻必須來到宜蘭的福山植物園!我怎樣也
此,在風雨過後不需要等待小苗變為大樹的小規模
想不通,為何在這種天氣,會收到來自教授的考
次級演替,就能回復原本的結構。」
察通知呢?

我們走進濃密的森林中,狂風驟雨頓時減弱了

颱風與臺灣森林 不少,拐過一個彎,就看到不遠處的研究團隊一行

人正在對著樹木比劃記錄著。教授向兩位博士寒暄

是 豪 雨?是 甘 霖? 問候完,便帶我到一旁避免妨礙作業。「感覺進了

森林,風雨就減小了很多呢!」我把溼漉漉的雨衣

抖一抖,感慨地仰望林蔭中零星的天空,教授掀起

帽緣向我說明:「這就是臺灣森林具有高抵抗力的
教授小心地跨過大雨造成的水窪,一邊大聲地回答我:「金恆鑣博士與夏禹九博士所率領
原因之一啊!我們可以從三個特徵來解釋:第一個原因來自於密集的植被,當森林中千百棵樹木
的團隊每到颱風警報發布時,就會來到這裡調查,希望能解開臺灣的森林生態系究竟是如何在
彼此支撐,互相幫忙抵抗強風,就不易形成風倒木;第二個原因來自於相對低矮的樹冠高度,臺
如此頻繁的颱風侵擾下,依然蓊鬱聳立的疑問。這麼難得的機會,怎麼可以錯過呢?」好不容
灣森林的平均高度均在15公尺以下,所謂「樹大招風」,低矮的樹冠層反而能在颱風摧殘下屹立
易走到植物展示區的解說亭,我們便進去躲雨歇息。教授也趁著這個機會,跟我說明這次調查
不搖;第三個原因來自於落葉特性,當強風吹拂時,會導致大量樹葉掉落,雖然這對樹木而言也
的基礎知識。
是一種損傷,但卻可以減少受風面積,降低被吹倒的機率。」
臺灣
島嶼沉沒的兇手──全球暖化
8 9

結束森林觀測後,團隊移往林間溪流進行採樣,我和教授也跟隨他

們的腳步,來到暴漲溪流旁的安全地區。「教授,為什麼森林生態系的 島嶼沉沒的兇手──全球暖化
調查還需要溪水的採樣?是為了分析溪水混濁程度的影響嗎?」我看著

研究人員小心翼翼地拿著採樣瓶取水,向教授詢問道。「這是因為我們     要說到我是如何認識吐瓦魯這個國家,
可以用溪流中營養鹽的濃度來作為生態系統是否回復的指標。」教授搖 應該是因為課堂上的氣候災民議題吧!其實
搖頭向我說明。「當颱風來臨時,溪流水營養鹽會大幅上升,表示有大 剛開始我對於這件事並沒有深刻的體悟,然
量營養鹽被帶離生態系統,但臺灣森林只需要5天左右的時間就能回復 而在實際走訪當地後,我卻稍稍有些動容
到原本數值,相對於中美洲森林所需的500天,具有極高的回復力。至 了。站在一半泡在水中的房屋前,我開始擔
於為什麼能如此快速地回復,答案還是歸因於高抵抗力。由於風倒木的比例非常低,使樹木在颱 心是否這也是臺灣的未來呢?
風過後仍可透過根吸收營養鹽,因此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回復水準。」
到達吐瓦魯後,我隨著教授前往一個泡在水中的無人村落。我不解地問:「我們來這裡就
經過2天的調查與觀摩,我覺得我的身心比受風雨摧殘的森林還要悲慘。終於隨著颱風的離
是為了看這個?」教授點點頭和我說明:「許多島嶼因海平面的上升而有沉沒的危機。同為海島
去,我也可以離開山區,回歸我的舒適生活。在回程的路途中,我回想這幾天的研究分析,就有
國家的臺灣當然也存在著這樣的隱憂,此趟的目的就是為了實際觀察海平面上升對於島國的衝
滿滿的怨氣,忍不住開口抱怨:「教授,如果臺灣森林有如此高的抵抗力與回復力,那颱風不就
擊。吐瓦魯政府從2001年宣布因海平面的上升,國民必須撤出島嶼,並與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協商
根本沒有影響嘛!」還害我在颱風天不能在家打遊戲,反而吃足了苦頭!我在心中大吐苦水。
有關國民撤離至該國的計畫,結果紐西蘭同意每年定額接受其國民的撤離,但澳大利亞並沒有接
教授輕笑一聲,目光追逐著逐漸遠去的蓊鬱山林慢慢開口:「生態系統是個由生物與環境交織而
受。」當殘酷的現實忠實地呈現在眼前,我突然覺得有點擔心,吐瓦魯的人民因為海平面上升,
成,複雜而強韌的作品,颱風這項天然災害不僅不會摧毀生態系統,反而還能造成天然的次級演
要被迫撤離自己的國家,而成為氣候變遷下的孤兒。雖然臺灣並不會完全消失,但是否也會有流
替,增加生物多樣性。而對臺灣的森林而言,颱風已經成為天擇的一部分,唯有在一次又一次的
離失所的那一天?
颱風侵襲下存活下來的樹種,才能在這片土地上發展成蓊鬱的森林,對生態系統理所當然是意義

非凡的。」

「然而,極端氣候下的颱風,強大破壞力正在改變著各地森林過去的生長環境,面對愈來愈

強的擾動力量,一旦超出生態系統的抵抗力與回復力,將會導致整個系統的改變。我們可以猜想

未來其他地區的森林或許會發展出類似於臺灣的抵抗能力,那臺灣未來的演變方向又會如何呢?

應該只有自然和時間可以回答……」隨著車子的搖晃,我的眼皮也愈來愈沉重,耳邊隱隱約約傳

來教授帶著略帶擔憂的感嘆,但我還沒有聽完,意識就陷入濃重的黑暗中。在夢中,我早已回到

舒舒服服的床上滑著我的手機。 海平面上升1公尺,除了河川外,新莊(左側)、
大臺北地區現在的狀況
蘆洲(左上)的部分地區及松山機場(右上)開始被淹沒
吐瓦魯
臭氧層破洞!真的破了嗎?
10 11

於是,我擔心地向教授詢問海平面上升的

原因,教授一邊拍照記錄一邊開口:「主要的
溫室氣體
水蒸氣
二氧化碳
影響溫室效應程度
36~70%
9~26%
臭氧層破洞!真的破了嗎?
原因是溫室效應加劇了全球暖化,造成地球平 甲烷 4~9% 在回飯店的路上,教授和我談論著另外一項氣候變遷議題──臭氧層破洞。
臭氧 3~7%
均溫度升高,使得南北極的冰持續融化,而且 (資料來源:Water vapour feedback or forcing ) 「其實我們的地球還面臨著另一個問題,你還記得我在課堂上提過,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線,
水在4°C以上時,溫度愈高體積膨脹愈大,也 示著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比例,然後指著二氧化 所以……」我當然不能錯過這個表現自己還是有認真讀書的機會,搶在教授說下去之前開口:
造成海平面相對升高。此外兩極的冰會反射太 碳那一欄跟我說明:「主要是工業革命後,大 「當然記得!是在教臭氧層破洞的那堂課嘛!所謂臭氧層破洞並不是該地區完全沒有臭氧層的覆
陽輻射,減少地球吸收熱能的機會,但是現在 量排放二氧化碳使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對地 蓋,而是指平流層中的臭氧濃度偏低,情況又以兩極地區特別地嚴重。」
冰層因融化而減少,相對來說就增加了吸收輻 球而言,已經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 教授讚許地點了點頭,繼續問我:「那你知道造成這個現象的成因是什麼嗎?」「是因為氟
射的機會,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另一個主 教授改以輕鬆的語氣繼續說:「不過,聯 氯碳化物吧!氟氯碳化物因無味、無毒、無易燃性、無腐蝕性以及相當穩定,以前常用於冷媒、
因。」 合國已經簽訂了許多的國際公約來改善這個 清潔劑、發泡劑、抗凝劑……等等,但其在紫外線下會分解為氯的自由基,氯的自由基會破壞臭
「這麼說來,造成全球暖化的兇手就是溫 情況,從1992年簽署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 氧,造成臭氧層破洞,連化學反應方程式我都還記得:
室效應嗎?」我將得出的結論向教授確認,卻 約、1997年簽訂的京都議定書、2009年通過的 CFCl3+ hν → CFCl2 + Cl • 2000 2015

換來教授搖頭嘆息:「唉……我在上課你到底 哥本哈根協議到2016年的巴黎協議,明訂了減 Cl • + O3 → ClO • + O2


有沒有在認真聽啊!如果沒有溫室效應,地球 少二氧化碳的目標。相信在未來,我們可以減 ClO • + O3 → Cl • + 2O2
也是會完蛋的。所謂溫室效應是指,太陽輻射 緩失速的全球暖化,不再讓更多的氣候孤兒無 總反應式:O3+O • →2O2。」 臭氧層破洞 臭氧層破洞縮小
經由地表吸收後會轉換成地表輻射散發,而溫 家可歸。」
我繼續說明:「地球在無臭氧層的保護下,紫外線就會直射地表,過高的紫外線會造成生物
室氣體會吸收並放出這些能量,增加地表輻射 聽完教授的話,我回頭檢視自己的生活方
的突變機率增加,更容易罹患皮膚癌、白內障……等等疾病。因此於1987年簽訂的蒙特婁議定書
留在地表的機會,而不會直接散失於宇宙中。 式,才發現自己其實也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兇手
,已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改以不含氯的氫氟碳化物取代氟氯碳化物。慶幸的是,人類的努力有
如果沒有溫室效應,地球可是會變成平均氣溫 之一。正是我們貪圖一時的懶惰或方便,而一
了一點成果,2015年南極洲上方的臭氧層破洞,與2000年相比,已經有縮小了。」
-18℃ 的永凍星球。」 點一滴地傷害著地球。如果平時能落實一些環
教授愣了一下,才開口說道:「不錯不錯,如果你每堂課都這麼認真,現在也不用為了這兩
「那為什麼現在的溫室效應會如此失控 保的細節,就可能因為我們這些小小的改變,
學分這麼奔波勞頓了。」我只能不好意思地搔了搔頭。
呢?」教授將一份資料傳到我手機裡,內容標 讓地球有修復的機會。

平流層
O2

紫外線
O3
Cl•
臭氧分子被破壞
CFCl3

對流層
巴西
亞馬遜雨林大火!
12 13

  第二天一早,我和教授邊吃著早餐邊

亞馬遜雨林大火! 聊著天。我終於知道教授雀躍的原因了,

原來教授跟我一樣都是足球愛好者!經過

    終於到達巴西了!!巴西可以說是這趟考察中我最期待的一站,因 熱烈的討論後,我們決定先去觀賞一場足

為,這裡可是我最愛的足球的重點發展國啊!!然而,當我懷著興奮的 球賽再繼續未完成的考察工作。在我們搭

心情準備前往足球場,欣賞一場熱血沸騰的比賽時,卻親眼目 車前往球場途中,四周的景色卻被濃密的

睹了令人心痛的景象,燃燒中的地球之肺 ── 白煙遮蓋,耳邊不停傳來啪啦啪啦的燃燒

「亞馬遜雨林大火」。 聲。我們請計程車司機停在路邊下車察

看,竟然目睹不遠處的森林正在燃燒著!

下了飛機,炙熱的溫度立刻伴隨著潮溼的風拂面而來。「教授,我們來這 教授感嘆地說著:「唉……怎麼還沒燒完
▲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的衛星圖,其中橙色區域是
裡就是為了考察熱帶雨林對吧?」教授用手帕擦拭額頭滲出的汗,點頭回答:「是啊!熱帶雨 啊……,今年這麼頻繁的亞馬遜雨林大火 8月15日到22日的起火地點
林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態環境,分布於南北緯10度之間,在東南亞、中美洲、非洲剛果河流域及南 不知道會對未來造成多大的影響……」

美亞馬遜河流域都有廣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其中近三分之一面積的亞馬遜森林就是位在巴西境   我們繼續乘車前進,但雀躍的心情早已冷卻了一半。我打開手機,在關鍵字中打上「巴西

內。」難怪剛剛在飛機降落時可以見到底下綠蔭一片,原來那些就是熱帶雨林,還真是壯觀呢! 森林大火」,立刻跳出滿滿的新聞報導。2019年亞馬遜雨林大火,是指2019年熱帶旱季發生在亞

馬遜雨林的一系列數千起獨立森林火災。著火的區域多集中在巴西亞馬遜社會地理大區(Legal

Amazon),鄰近國家如玻利維亞、祕魯和巴拉圭均受到波及,其中光是玻利維亞就失去了7200多

平方公里的雨林面積……

幾天前才剛體悟到的吐瓦魯滅國危機,約還有數十年的時間可以緩衝或彌補,但今天親眼所

見的景象,只需要數個月甚至數天就能剝奪如此龐大的土地,這樣的噩耗更讓我全身顫慄。在不

知不覺中,地球也正一分一秒地持續被破壞著,殘酷的事實擺在眼前,我們還能置身於度外不管
▲全球熱帶(深綠色)及溫帶(淺綠色)雨林分布圖
嗎?
「這裡好熱啊!」終於搭上前往旅館的接駁車,少了酷烈的太陽直射,讓我有重新活過來的
「教授剛剛特別強調『今年』的大火,難道雨林每年都有火災嗎?」我提出疑問,教授語重
感覺。「這樣又溼又熱的天氣就是熱帶雨林氣候的特色,巴西的每月平均氣溫就超過26℃,且年
心長地回答:「是啊!其實雨林在大約 5∼8月的旱季時,的確有可能發生自燃的現象,因此對於
降雨量大約在1750∼2000毫米之間。這樣的環境也造就了豐富多元的生物多樣性,事實上全球有
這次的大火是農民非法砍伐和焚燒樹林的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或是季節性的現象,仍受到諸多的
超過一半的物種是以熱帶雨林作為棲息地呢!」聽到這裡我原本雀躍的心情又更加地興奮了。
討論。但巴西國家太空研究院透過衛星偵察得出的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到8月23日,巴西共錄得
我將相機從背包中拿出來,仔細地擦拭鏡頭,恨不得立刻前往雨林區,捕捉這些美麗、珍貴的景
至少75336起大火,其中亞馬遜雨林占了4萬多起,是自從2013年相關數據開始採集以來最多的一
色,如果可以拍到幾隻稀有的動物就更好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總覺得教授似乎也感染了
年。」
我雀躍的心情,除了滿臉的笑容外,話語中也有著藏不住的喜悅。「由於茂密的植被可以進行光

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並釋放出氧氣,面積最大的亞馬遜雨林因此有『地球之肺』的稱號呢!」

說完,教授就搖下車窗轉頭欣賞沿途的風光,口中哼著不知名的曲子。
巴西
舞動的精靈
14 15

  我繼續閱讀著網路資料,許多專家都對此事件作出分析與推測。國家太空研究院及部分專家

認為,大火發生的原因是利用刀耕火種的方式,清理林地和耕地以發展牛肉出口產業所導致。國 舞動的精靈
家太空研究院的阿爾貝托•瑟特澤(Alberto Setzer)估計,亞馬遜盆地99%的大火是人類活動的

結果,不管它是蓄意引發還是意外所致。雖然全球暖化導致氣溫升高,但溫暖天氣不太可能直接
    來到冰島的第二天,趁著教授還沒有安排
引發大火,乾燥的生物質只是促使火勢蔓延的因素之一。另一項證據是,藉由衛星圖像可發現,
任何參訪計畫,我一個人獨自來到位於冰島西
這些大火集中在道路附近及現存的農業地區,而不是森林的偏遠地帶。
邊的教堂山(Kirkjufell)。教堂山本身景色優
計程車還沒到達目的地卻停了下來,原來是當地的原住民正在封街抗議著。隔著車窗都可
美之外,也是觀測極光的好地點。知名的美國
以清楚聽見民眾高聲怒喊著:「波索納洛下臺!」教授露出無奈的苦笑:「新總統波索納洛反
影劇《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曾經也
對1988年巴西憲法所寫的尊重原住民劃定土地的需要,比起環保他更注重經濟發展。在政策轉變
在這裡取景。我這麼早來到這裡,就是為了等
下,有時原住民會遭到暴力手段脅迫離開家園,而農民的刀耕火種也持續焚燒著他們的故鄉,因
待夜晚在空中舞動的精靈──極光。
此走投無路的原住民朋友只好走上街頭,表達他們的憤怒。」

看過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氣候孤兒,又目睹因家園被破壞而走上街頭的民眾,我心中滿是不
極光是如何產生的呢?當我正準備取出手機
忍。我低聲喃喃說著:「難道為了發展,地球就應該犧牲嗎?」教授望向已經遠去的燃燒大地升
搜尋解答,此時身旁出現一個聲音:「太陽並不
起裊裊白煙,沒有回頭。 太陽風
是只會放射出光,還會放射出具有帶電粒子的
  原本期待著能拍攝各種珍貴畫面的相機,卻一次都沒有用上。我還有機會拍到那些珍貴的動 N
『太陽風』。當太陽風吹向地球,地球的磁場像
植物嗎?對於未來我有滿滿的憂慮籠罩。其實不僅大火造成大量動植物死亡,更嚴重的是棲地破 S
是擋風玻璃一般,擋住了太陽風並將它引至地球
地球
壞、土壤流失、水質變質等等的影響,在在都威脅著許多動植物的生存。當過多的物種消失時,
的兩極。太陽風吹至地球高緯度地區,與兩極附
影響將擴及食物鏈,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崩壞。聽著火花爆裂的聲響,我彷彿聽著雨林的輓歌。 ▲地球磁場向擋風玻璃般,擋住了太陽風
近的大氣相撞產生的光芒就是極光。」這聲音該
  教授看我眉頭深鎖地抱著照相機,猜出我在擔心什麼,便以沉重的語氣告訴我:「我想你應
不會是……
該明白了,雨林大火的影響並不是遠在天邊,只危害局部地區動植物的事件,而是全球人類都將

面臨的大自然反撲。因為大氣中有許多的氧氣是來自雨林,大火不僅減少了氧氣的供給,亦在燃 我還來不及插話,又聽他說道:「與地

燒中導致更多的二氧化碳留存在大氣中,加速了全球暖化的速率。而燃燒中排出的一氧化碳也將 球大氣層碰撞的太陽風使得大氣中的空氣分

以酸雨的形式,影響我們的生活。」 子受到激發,當處於激發態的分子恢復至基

  「你也別太過擔心,其實除了委內瑞拉以外的亞馬遜雨林國家,已經在2019年9月6日於哥倫 態時,便會釋放出不同波長的光。例如大氣

比亞所舉行的高峰會簽署了協定,將共同保衛森林,聯合防控火災,努力守護地球上珍貴的淨 中受到撞擊的氧分子輻射出約557奈米波長

土。」教授拍了拍我的肩膀,以開朗的語氣鼓勵我。「那就 的光,天空就會呈現出綠色的極光,而綠色

好。啊!精采的球賽已經快開始了,我們快走!」我暫時 正也是極光最為常見的顏色。還有,自己一

將哀傷的心情放下回答。 個人來看極光什麼的,太奸詐了。」我一轉

身,就看到教授生氣的面容。 ▲從外太空觀察地球上的極光
冰島
消失的冰河
16 17

大約經過2小時車程,終於來到Ok冰河附近,在徒步走往目的地的途中,我注意到教授的面

容漸漸嚴肅起來。教授突然停下了腳步,我隨著教授的目光向前望去,只有一片岩石覆蓋的荒涼

景色,預期中的雪白美景只剩下頹喪的零星白皚散落。我呆立在原地震驚地詢問教授:「教授,

這裡真的是Ok冰河嗎?」教授沒有回答,只是指了指前方一塊安置於岩上的銅製牌匾,示意我閱

消失的冰河 讀上面的文字:

    我和教授坐在靠近港口的一家海鮮餐廳,一邊喝著龍蝦湯一邊談論這次冰
島行程的參訪重點。由於接下來要參訪的是在地頗具盛名的Ok冰河(冰島語: 致未來的一封信:
Ok是第一個失去冰河地位的冰島冰河。
Okjökull),因此教授幫我重新複習了一遍冰河的相關知識。
未來的200年,我們所有的冰河都將走向一樣的道路。
這個紀念牌匾就是為了提醒我們正視現在正在發生的事,
冰河又稱為冰川,是由冰組成如同河
以及實踐我們知道但未進行的事。
川般的地理景觀。冰河與河川一樣具有侵 而只有你才會知道我們是否有履行承諾。

蝕的作用,但不一樣的是冰河流動的速度
2019年8月
相當緩慢,也因此當冰河在移動時能夠緩
二氧化碳濃度415 ppm
慢地摩擦、侵蝕,使得切出來的山谷更為

寬廣。經侵蝕後的U形山谷是冰河地形獨

特的自然景觀之一。 ▲Svinafellsjökull冰河 原來這個銅匾是在2019年的8月18日時,為了哀悼消失的Ok冰

我們從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出發,在向東北 河而設立的。在2000年的時候,曾經有冰河學者統計過全球的冰河

方前進的路途中,可以在四周聳立的山巒上觀察 數量大約有300多個大大小小的冰河,但因為全球暖化的關係,如

到教授先前向我提及的「雪線」。雪線是雪山堆 今已經有許多冰河正在衰退當中。

積與融化的平衡之處,在雪線以上的位置屬於堆 此時教授嚴肅的臉泛起淡淡的哀傷,感嘆的語氣中帶著濃濃
▲1986年9月的Ok冰河
積帶,積雪的速度比融雪的速度還快,同時也是 的惋惜:「冰河形成需要足夠的低溫,否則無法累積到一定的厚

冰河形成之處;而在雪線以下的位置則是損耗 度,而冰河的厚度至少需要40到50公尺才能達到壓力限度的標準,

▲冰河造成的U形山谷 帶,融雪的速度快過於積雪。 若無法達標,那麼剩下的就僅是個無法移動的大冰塊罷了。」聽


若要尋找冰河的蹤跡,可以從高海 完教授這番話,就如同Ok冰河上銅匾所寫的文字,我們應該明白
拔、高緯度的地區去搜尋,因為低溫是冰 雪 現在正在發生的事,以及實踐我們應該要做的事,從生活中一些
堆積帶
河形成的必要條件。目前統計冰島共有 冰 小小的行動開始,為減緩全球暖化而做出改變,不要再讓我們與
雪線 冰河
▲2019年8月的Ok冰河
269個大大小小的冰河,豐富的冰河地形 損耗帶 下一個冰河說再見。
加上稀有的極光景觀,正是教授選擇到冰
冰河冰季節性的融化
島參訪的原因。
NOTE
考察學習單
18 19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們該如何保護地球。 考察學習單
直到我步出捷運出口,收到了這張傳單,讓我有了一點點想法。 1. 臺灣的森林生態系具有很高的抵抗力與回復力,而回復力又來自於高抵抗力。請問下列哪一項

節 能 減 碳 10 大 宣 言
不是造成臺灣森林具有高抵抗力的特色之一?

(A)樹木生長茂密 (B)樹幹較為堅硬 (C)具有落葉特性 (D)樹冠高度較低矮

冷氣控溫不外洩 隨手關燈拔插頭
2. 透過資料分析與模擬,我們已經可以確定溫室效應確實影響著颱風的生成,請問下列何者為溫

室效應影響颱風的主要原因?
少開冷氣,多開窗;非特定場合不穿西裝領帶; 隨手關燈關機、拔插頭;檢討採光需求,提升
(A)大氣中的水氣增加 (B)科氏力變大 (C)垂直風切變弱 (D)大氣擾動更頻繁
冷氣控溫26∼28℃且不外洩。 照明績效,減少多餘燈管數。

省電燈具更省錢 節能省水看標章 3. 於〈島嶼沉沒的兇手──全球暖化〉的表中,顯示水對於溫室效應的影響,是所有溫室氣體當

中最高的,那為何教授會說全球暖化主要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不是水使然?
將傳統鎢絲燈泡逐步改為省電燈泡,一樣亮度 選購環保標章、節能標章、省水標章及EER值
更省電、壽命更長、更省錢。 高的商品,節能減碳又環保。 (A)對人類而言水很重要,水占人身體組成比例70% (B)水是液態而二氧化碳是氣態 (C)水在大

氣中的含量變化不大 (D)二氧化碳的比重較重

4. 家齊完成了考察後,非常關心人們訂定了哪些合約或協議保護地球,避免其遭受嚴重破壞,於

是他查詢GOOGLE,找到了很多相關的資料,請問下列哪一項簽訂目的不是為了保護環境?

▲環保標章 ▲節能標章 (A)開羅宣言 (B)蒙特婁議定書 (C)巴黎協議 (D)京都議定書

鐵馬步行兼保健 每週一天不開車 5. 家齊在巴西考察完後,立即在Instagram上發布心得,也引起同學們的關注並留言。請問以下哪

多走樓梯,少坐電梯,上班外出常騎鐵馬,多 多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減少一人開車騎機車次 一位同學的留言與地球環境變遷有所出入? 


走路,增加運動健身的時間。 數;每週至少一天不開車。
(A)孝孝:這次的雨林大火燒掉了大片的森林面積,地球又要變得更熱了 (B)君豪:我發現若將
選車用車助減碳 多吃蔬食少吃肉 南美洲東岸與非洲西岸連接在一起,雨林的分布並沒有連續的現象,由此現象我認為此兩大陸

選用油氣雙燃料、油電混合或電動車輛與動力 愛用當地食材;每週一天或一日一餐蔬食;吃 以前不曾接合在一起 (C)卲翔:這次事件使得受災地區的土壤酸化,可能導致當地許多生物物


機具,養成停車就熄火習慣。 多少點多少,減少碳排量。
種滅絕 (D)家齊的姊姊:東南亞也有大片的熱帶雨林,且東南亞多數國家屬開發中國家,這次
自備杯筷帕與袋 惜用資源顧地球 亞馬遜的災情正好可以當作東南亞國家的借鏡,希望未來不要再發生相同的事件
自備隨身杯、環保筷、手帕及購物袋;少喝瓶 雙面用紙;選用再生紙、省水龍頭及馬桶;不
6. 極光較常見的是波長為557 nm的光,主要是由受到激發的氧原子回到基態時所產生的光。除此
裝水;少用一次即丟商品。 用過度包裝商品;回收資源。
之外,亦有機會看到630 nm波長的極光。請問在空氣中557 nm與630 nm的光,分別為下列何種
EER 顏色?
是指此臺冷氣的能源效率,計算方式為冷房能力(kW) 使用電力(W),也就是每
(A)藍色、紅色 (B)黑色、白色 (C)綠色、藍色 (D)綠色、紅色
瓦特的電力所能產生的冷氣能力值。EER愈高表示能源效率愈好且較省電。
7. 如果百年後的二氧化碳濃度為現在的兩倍,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應選兩項)
省電燈泡
原理與日光燈相似,利用激發汞原子的電子,使其激發後再躍遷回基態產生紫外光, (A)冰河消失的速度變快 (B)看不到極光 (C)亞馬遜雨林生態變得更豐富 (D)海平面上升許多

紫外光撞擊螢光塗層時就會被轉化為可見光。
答 案 : 1 . ( B )   2 . ( A )   3 . ( C )   4 . ( A )   5 .(B )  6 .(D)  7 .(A)(D)
參考資料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1056
(科學人:氣候越暖颱風越強)
https://www.cwb.gov.tw/V8/C/  (中央氣象局)
https://www.tfri.gov.tw/main/download.aspx?dlfn=110%E5%B0%88%E8%A8%8A_2%E6%9E
%97%E6%A5%AD%E8%AB%96%E5%A3%87_01.pdf  (颱風與臺灣森林生態系)
https://dq.yam.com/post.php?id=11118  (地球圖輯隊)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D%E6%B0%A7%E5%B1%82%E7%A9%BA%E6%
B4%9E  (維基百科:臭氧層破洞)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AF%E6%B0%9F%E7%83%83  
(維基百科:氟氯烴)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3%AD%E5%B8%A6%E9%9B%A8%E6%9E%97
(維基百科:熱帶雨林)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9%E5%B9%B4%E4%BA%9A%E9%A9%AC%E5%AD%99%
E9%9B%A8%E6%9E%97%E9%87%8E%E7%81%AB (維基百科:2019年亞馬遜雨林野火)
https://spaceplace.nasa.gov/aurora/en/ (NASA kids:What is an Aurora)
https://travelade.com/iceland/stories/day-trip-dead-glacier-okjokull-iceland/
(Travelade旅遊網站)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9387225 (BBC)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17248 (Insid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wKjU0G04Qs  (黃柏欽的線上地理教室)

圖片來源
https://www.cwb.gov.tw/V8/C/  (中央氣象局:康芮颱風衛星雲圖)
http://flood.firetree.net/?ll=-67.9933,-33.6954&zoom=1  (海平面升降圖:Flood Map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enhouse_effect  (維基百科:溫室效應示意圖)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Rain_forest_location_map.png (熱帶雨林分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9%E5%B9%B4%E4%BA%9A%E9%A9%AC%E5%AD%99%
E9%9B%A8%E6%9E%97%E9%87%8E%E7%81%AB (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的衛星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irkjufell  (維基百科:Kirkjufell教堂山)
https://images.nasa.gov/details-iss032e007896.html  (NASA:從外太空觀察地球上的極光)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shaped_valley  (維基百科:U-shaped valley)
https://earthobservatory.nasa.gov/images/145439/  (NASA:Ok冰河空拍)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kj%C3%B6kull  (維基百科:Ok冰河銅匾)
〈島嶼沉沒的兇手──全球暖化〉前言圖:Shutterstock
〈是誰帶著颱風胡搞瞎搞〉、〈颱風與臺灣森林〉與〈舞動的精靈〉背景圖:圖片來源
均為Visual Hunt

復北門市 臺北市10476復興北路386號 TEL:(02)2500-6600
重南門市 臺北市10045重慶南路一段61號 TEL:(02)2361-7511
學校訂購 TEL:(02)2500-6600 (分機507、512、518、520、521)
     E-mail : school@sanmin.com.tw 三民網路書店 三民東大學習網
郵政劃撥 0009998-5 (三民) 0107175-0 (東大) www.sanmin.com.tw www.grandeast.com.tw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