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中國工業工程學會 101 年第二次工業工程師等相關證照考試

考試科目:品質管理 第 1 頁,共 6 頁
選擇題(1~25 題每題 3 分,26~30 題每題 5 分,共 30 題合計 100 分)
1. 在諸多對於品質的定義中,以製造為基礎的觀點來定義之,其義涵為何?
(A) 某個特定可量測變數的函數
(B) 由顧客的需求決定
(C) 用途或滿意程度對價格的關聯
(D) 產品製造的結果與規格的一致性

2. 主張線外品管(Off-line quality control)的品質大師為何?


(A) 朱蘭(Juran)
(B) 修華特(Shewhart)
(C) 田口玄一(Taguchi)
(D) 戴明(Deming)

3. 小型企業在實施全面品質管理(TQM)時,須特別加強下列那一項,以提昇其競爭力?
(A) 產品發展的趨勢
(B) 流程及持續改善
(C) 統計技術的運用
(D) 顧客聲音的傾聽

4. 就製造業的品質管理系統而言,採購單位採買原/物料時,那一項須特別列入考量?
(A) 原/物料的價格
(B) 原/物料於使用後的產品良率
(C) 交期
(D) 付款條件

5. 戴明提出的 PDCA (Plan-Do-Check-Action)循環,通常被應用作為品質改善活動所遵循的


程序。下列那一項通常被使用作為改善活動的驅動力?
(A) Plan
(B) Do
(C) Check
(D) Action

6. 品質改善活動中須針對對策(Action)執行稽核,其最重要的是須確認?
(A) 對策被執行
(B) 對策有效性
(C) 對策如期完成
(D) 對策標準化
中國工業工程學會 101 年第二次工業工程師等相關證照考試
考試科目:品質管理 第 2 頁,共 6 頁
7. ISO 9001 定義資料分析(Analysis of data)須提供的相關資訊,下列哪一項不包括在內?
(A) 顧客滿意度
(B) 符合產品要求
(C) 供應者
(D) 文件管制的適切性

8. 品質管理系統 TS 16949 中變更管制(Change control)的規定,下列哪一項變更時,組織可


不必通知顧客進行審查?
(A) 成本(Cost)
(B) 安裝(Fit)
(C) 功能(Function)
(D) 形狀(Form)

9. 品質工程師要判斷製程改善後的日生產量是否有比原來的 100 噸還要提高。該品質工程


師隨機抽取 16 天的日生產量的數據,計算後發現平均的日生產量為 102 噸,下列敘述何
者正確?
(A) 由於平均日生產量為 102 噸,故可判定製程改善確實有效
(B) 只提升 2 噸,顯示製程改善不顯著
(C) 需要使用單邊 t 檢定來判斷製程改善是否有成效
(D) 因為沒有提供母體標準差的資訊,所以無法進行判斷

10. 在假設檢定中,如果檢定的結果在 α =0.05 時,結論為不拒絕 H0,若更改 α =0.01 時,則


結論為何?
(A) 無法判斷
(B) 不拒絕也不接受 H0
(C) 拒絕 H0
(D) 不拒絕 H0

11. 將兩位不同作業人員(或是不同的機器、或不同的原料)所生產的同一種產品混在一起,
此時所量化的計量值品質特性常呈現何種分配?
(A) 均勻分配
(B) 常態分配
(C) 指數分配
(D) 偏態分配

12. 在製程穩定的狀態下,一般所設定的管制圖,其超出上下管制界限的機率為何?
(A) 5%
中國工業工程學會 101 年第二次工業工程師等相關證照考試
考試科目:品質管理 第 3 頁,共 6 頁
(B) 0.135%
(C) 0.27%
(D) 1%

13. 就型一誤差( α )與型二誤差( β )的觀點來看,管制圖的設計思維為?


(A) 確定型一誤差( α )來設計
(B) 確定型二誤差( β )來設計
(C) 同時考量型一誤差( α )與型二誤差( β )
(D) 與型一誤差( α )與型二誤差( β )無關

14. 以下對管制圖(Control chart)的敘述,何者何者不正確?


(A) Shewhart 博士發展出來,故又稱 Shewhart 管制圖
(B) 包含中心線,上管制界限與下管制界限
(C) 其目的在於偵測非機遇性原因以便採取矯正行動
(D) 只要樣本點都在管制界限內則可視為製程在統計管制下,可以不需採取任何矯正行動

15. 在 X − R 和 X − S 管制圖中,分別利用全距 R 和樣本標準差 S 來推定母群體標準差 σ 。當

樣本大小 n 超過 10 以上時宜採用 s 管制圖而不用 R 管制圖的原因在於:


(A) 電腦的發展與普遍使用
(B) 利用 R 來估計母體標準差 σ 之效率降低
(C) S 管制圖判讀比較容易
(D) 樣本標準差 S 為母體標準差 σ 之不偏估計量

16. 某公司每天都會隨機抽樣,並檢驗紀錄簿不合格數量。過去兩個月每天隨機抽取的樣本
數量分別為 200、195、202、180、…、200。底下哪一個管制圖最合適用來監控?
(A) X − S 管制圖
(B) np 管制圖
(C) p 管制圖
(D) X − R 管制圖

17. 使用 p 管制圖,樣本數 n=100,其中上管制界限( UCL p )與中心線( CL )的間距為 1。當樣本


數 n 改為 400 時,若 p 不變,則上管制界限( UCL p )與中心線( CL )的間距調整為?
(A) 4/1
(B) 1/4
(C) 2/1
(D) 1/2
中國工業工程學會 101 年第二次工業工程師等相關證照考試
考試科目:品質管理 第 4 頁,共 6 頁
18. 下列何者與製程能力指標 Cp 無關?
(A) 製程平均值
(B) 製程標準差
(C) 規格上下界限值
(D) 製程變異數

19. 在計數值驗收抽樣計畫中,當樣本數 ( n ) 與批量大小(N)維持一定比例時,當允收數 c =0


固定時,下列哪一種抽樣計畫之操作特性曲線(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最陡峭?
(A) N=1000, n=100
(B) N=500, n=50
(C) N=250, n=25
(D) N=100, n=10

20. 某雙次抽樣計畫 n1=75,C1 =1; n2=150,C2 =4。又 d1 表示第一次抽樣之不合格品數,


d2 為第二次抽樣的不合格品數。下列敘述何者為不正確?
(A) 如果 d1=1,則允收貨批,且不再進行第二次抽樣
(B) 若 d1=3,則再抽 n2=150,若 d2= 0 則允收貨批
(C) 若 d1=2,則再抽 n2=150,若 d1 + d2=3 則允收貨批
(D) 如果 d1=3,則再抽 n2=150,若 d2=3 則允收貨批

21. 以下關於使用 MIL-STD-105E 抽樣計畫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 確保平均出廠品質界限的抽樣計畫
(B) 是根據可接受品質水準(Acceptable Quality Level)所設計
(C) 也可稱之為 ANSI/ASQC Z1.4 抽樣計畫
(D) 是一計數型(Attribute type)抽樣計畫

22. 下列那一描述 MIL-STD-414 抽樣檢驗計畫是正確的?


(A) 是計量值的逐批抽樣計畫
(B) 只適用在製程標準差未知的情況
(C) 須評估樣本數據是否符合常態分配
(D) 允收條件型式 k 法應用於單邊與雙邊規格界限,M 法應用於雙邊規格界限

23. 有關 MIL-STD-105E 與 MIL-STD-414,下列何者為不正確?


(A) MIL-STD-105E 以 AQL 為基礎,MIL-STD-414 則以 LTPD 為基礎
(B) MIL-STD-414 需假設品質特性符合常態分配
(C) MIL-STD-105E 包含 7 種檢驗水準,MIL-STD-414 則有 5 種檢驗水準
(D) 兩者均為調整型抽樣檢驗計畫,一般均先採用正常檢驗,再依轉換程序進行變化
中國工業工程學會 101 年第二次工業工程師等相關證照考試
考試科目:品質管理 第 5 頁,共 6 頁

24. 「中華民國國家品質獎」企業獎評審標準中共有八個項目,以權重為準下列那一項是最
重要的評審項目?
(A) 策略管理
(B) 領導與經營理念
(C) 經營績效
(D) 品質保證

25. 一個雙邊規格的製程,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 若目標值設定在規格中心值,已知 C pk =2,則估計製程不合格率為 1350 PPM
(B) 製程能力指標 C p >1,表示 C pk >1
(C) 若目標值設定在規格中心值,如果製程能力指標 CPU = CPL,那麼 C p = C pk
(D) 兩個具有不同平均值之製程,不可能具有相同的 C pk 值

26. 製程中某一條生產線能夠正常運轉的機率為 0.9,在此狀態下,可生產出 95%的合格品;


在不正常運轉時,則可生產出 10%的合格品。若生產後,進行抽樣檢驗發現所生產的產
品為不合格品,則此時該生產線正常運轉的機率為何?
(A) 0.865
(B) 0.333
(C) 0.988
(D) 0.855

27. 若 X − R 管制圖之 X =163.256,R =14.2,當樣本數 n =5 時, A2 =0.577, D3 =0, D4 =2.114。

在生產過程中,某次抽樣得到 5 個樣本值分別為 159、165、147、151、153。則此項抽

樣結果在 X 管制圖和 R 管制圖的呈現的是?

(A) 均在管制界限內
(B) 都不在管制界限內
(C) X 管制圖示超出下管制界限
(D) 管制圖上的點呈現不隨機跳動

28. 有一選別檢驗(Rectifying inspection)的抽樣計畫 N= 215, n= 8, c= 0,試求 p= 0.08 時


之允收機率?
(A) 0.487
(B) 0.513
(C) 0.545
(D) 0.455
中國工業工程學會 101 年第二次工業工程師等相關證照考試
考試科目:品質管理 第 6 頁,共 6 頁

29. 承上題,其平均總檢驗數 (Average Total Inspection, ATI) 為?


(A) 207
(B) 223
(C) 119
(D) 109

30. 產品品質特性之規格為 150 ± 12。已知製程平均值為 153,製程標準差為 2,下列何者為


正確?
(A) C p = 1 , C pk = 0
(B) C p = 2 , C pk = 1.5
(C) C p = 2 , C pk = 1
(D) C p = 1.5 , C pk = 2

<<以下空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