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第一篇 《濟南的秋天》 老舍

1 濟南 的秋天是詩境的。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
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牆,環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 ,
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麼個境界,那便是濟南 。設
若你幻想不出--許多人是不會幻想的--請到濟南 來看看吧。

2 請你在秋天來。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你預備著的。
可是,加上濟南 的秋色,濟南 便由古樸的畫境轉入靜美的詩境中了。這個詩
意秋光秋色是濟南 獨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 ,
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 。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
不願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做了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 。

3 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請看濟南 吧。那顏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
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發的不同了。以顏色說吧,山腰中的松樹是青黑的 ,
加上秋陽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把旁邊的
黃草蓋成一層灰中透黃的陰影。山腳是鑲著各色條子的,一層層的,有的黃 ,
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山頂上的色兒也隨著太陽的轉移而
不同。山的顏色是永遠在那兒變動,特別是在秋天,那陽光能夠忽然清涼一
會兒,忽然又溫暖一會兒,這個變化並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顏色也覺得出這
個變化,而立刻隨著變換。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調合著彩色,輕輕的
抹上一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有這樣的山,再配上那藍的天,晴
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完全綠了;晴暖得要發燥了,可是
有點涼風,正像詩一樣的溫柔;這便是濟南 的秋。況且因為顏色的不同,那
山的高低也更顯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線在晴空
中更真了,更分明瞭,更瘦硬了。

4 再看水。以量說,以質說,哪兒的水能比 濟南 ?有泉到處是泉。有
河,有湖,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麼清,全是那麼甜 ,
哎呀,濟南 是「自然」的情人吧?濟南 有秋山,又有秋水,這個秋才算個秋,
因為秋神是在濟南 住家的。先不用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 ,
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這種鮮綠色借著水的清
澄顯露出來,好像美人借著鏡子鑒賞自己的美。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
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為誰看的。它們知道它們那點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
兒吻著水皮,做著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
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只有這個,是它們的香甜的煩惱。羨慕
死詩人呀!

5 在秋天,水和藍天一樣的清涼。天上微微有些白雲,水上微微有些波皺。
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著一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
秋山秋水虛幻的吻著。山兒不動,水兒微響。那中古的老城,帶著這片秋色
秋聲,是濟南 ,是詩。
第二篇
《齊王 使使者問趙威后 》

齊王 使使者問趙威后 。書未發,威后 問使者曰:「歲(1)亦無恙(2)耶?

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3)使使威后 ,今不問王,

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后 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
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4)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

注釋
(1) 歲:年內的收作。
(2) 恙:病,引申為毛病,問題。
(3) 奉:奉命。
(4) 故:表示疑問,「哪裡」的意思。
試根據文章 一 回答以下問題。

1 「濟南 的秋天是詩境的。」這一句(第 1 段)在全文中起了甚麼作用?(1


分)
A 設下懸念,吸引讀者。
B 直抒胸臆,點明作者的感情。
C 埋下伏墊,為下文寫老城作準備。
D 點明主題,總寫了濟南 秋天的特點。

2 根據第 1 段,下列哪一項不是 作者眼中的濟南 的特點?(1 分)

A 古樸
B 滄桑
C 秀美
D 安靜

3 根據文章一第 3 段,完成下表。(5 分)

景物 具體描述 抒發的感情

松樹是青色,陰影部分則
山腰 (1 分)

山影 有 (1 分) (2 分)

色兒也隨著太陽轉移而不同
(1 分)
4 《濟南 的秋天》作者運用了哪種抒情方法?請略作說明。(3 分)

5 文中(第 2 段) 提到「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 ,把春天的賜給西湖 ,


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 」。作者這樣寫有甚麼目的?(2 分)
試根據文章 二 回答以下問題。

1 趙威后問使者三件事,這三件事的對象依次序分別是 、 、
。 (3 分)

2 文中使者「不說」的「說」的意思是:(1 分)

A 解釋
B 通「悅」「高興」之意
C 責備
D 勸告、游説

3 請解釋下面句子中帶「」的字的意思。(4 分)

(1) 齊王 使使者問趙威后 。

(2) 威后 問使者曰

(3) 臣奉使使威后

(4) 使者不說

4 趙威后 如何回答使者的質問?(用自己文字作答) (3 分)

5 由這件事中,你認為趙威后 是一位怎樣的人?為甚麼?你認為他是一個
出色的上位者嗎?(5 分)

6 文中這一句「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解釋

趙威后 所說的「本」是指 (1 分),「末」是指 (1 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