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孔子的儒家学说

“礼”

一、礼的来源

礼是随着“神”这一观念而产生的,所以礼的本源具有宗教性质,礼的形式就是通
过祭神仪式体现出来的,这一认识在《说文》中有所体现。这表明礼的这种宗教性
是由于当时人们对自然的不了解,这一时期人们完全依赖于自然,人们对于一些自
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便产生了神这一观念,随着神思想的产生礼也产生了。

孔子竭力主张以“礼”治国,“礼”是其思想的核心。他所说的“礼”, “即“周礼”

从狭义上讲,包括祭礼、婚礼、丧礼、外交礼、作战礼等各种礼仪;

从广 义上讲, 是指周代的一切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二、礼的原则

周礼的基本原则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即周代社会各阶层的亲疏、尊卑、长幼
宗法等级关系。孔子认为,周礼所规定的等级制度、 社会秩序、道德规范、礼仪要
求,是最完善、最理想的,只要每个人都能严格遵守,社 会就能稳定,天下就会太平。
针对春秋时代新旧势力斗争激烈,社会动荡不安,“礼崩 乐(yuè)坏”的局面,孔子主张
“正名”,要求人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也就是说,要用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一套礼仪制度,把搞乱的秩序纠正过来。

孔子在他的儒家学说中“礼”讲得最多,实际上,就是要人们承认奴隶社会宗法等级
关系的合理性,恢复和继承周代的传统

三、孔子礼学思想的作用

孔子把礼的作用从调节人的伦理关系推至改善社会关系,最后调整政治关系。孔子
提出礼的目的是为了拨乱反正,所以礼的作用可由个人推到国家层面。孔子利用礼
来规范长幼、先后次序,如此一来就能整理好亲缘和社会关系,那么政治关系自然
能够得到改善,如此一来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也就达成了,进而在稳定的社会秩序
下百姓实现安居乐业。

“仁”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
富的概念, 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什么是“仁”呢? 孔子的解释很多, 主要内容是要“爱人”, 即人与人之间要相爱。


孔子“仁”的学说, 实际上就是人学。“仁”被规定为多方面的伦理原则, 包括了义、
礼、智、信、 勇、恭、宽孝悌忠、忠等, 成为一切优秀品行的总汇故“仁”为“全
德”之称。

怎样才能做到“爱人”呢? 他指出,

一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想站得住,也得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
满足的 要求,也应使别人满足;

二是“己所不欲,勿(wù)施于人”, 自己所不希望,不喜欢的, 也不要强加于别人。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点, 人与人的关系就和谐了,社会也就 安定了。

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认为, 凡是符合“礼”的思想、行为、道德,都是“仁”。他说“克己复礼为
仁”, 意思是, 克制自己, 使之符合“礼”的要求, 就是“仁”。这说明, 孔子所 讲的
“仁”和“礼”,精神实质是一样的,“礼”强调的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强 调的
是内心的道德自觉, 二者结合, 使社会安定而有秩序, 人与人之间友爱和睦(mù), 便
是他的理想。

影响

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
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 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
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其影响。

“中庸”

中庸之道
“礼”与“仁”是孔子的理想原则, 为了在政治生活和日常社会生活中实现这些原
则, 还应该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孔子认为,这个正确的方法就是“中庸”。《大学》
有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孔子为代表的
儒家所,提倡的“中庸”思想。“中”有中正、中和的意思,”庸”是用的意思,
合起来说,中庸也就是“用中”,即反对“过”和“不及”两种片面性,“允执
中。”也就是不走极端, 而取中间, 使两端既互相制约, 又互相补充, 达到令人满意的
结合。如果只顾一端,不顾另一端, 那就成了“极端主义”, 其结果是 “过犹不及”

中庸之理

+中庸之理是儒家根据中庸之道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所谓德、仁、义、礼、信等各
个方面

+中庸之理是出于中庸之道,是中庸道的具体化,它们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中庸之理在一般看来似乎很高深,其实它既深刻,又很平常

孔子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朱熹解释为

“中才,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至,极也”

儒家主张用中庸之道和中庸之理为手段去解决,并判其当与不当的标准,如在处理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上。

中庸之法

孔子说

“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

朱熹注

“凡物皆有两端,如大小厚薄之类。于善之中,

又执其两端,而度量以取中,然后用之”

什么是中?

朱熹解释为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释义: 中正平庸的人,不偏袒任何一边,不会超过或少于本来的度,只是按照平
常的道理和规则行事而已。

=》按照中的方法去观察事物和利用这种方法去得出真正的道理,达到应有的目的。

儒家主张用中庸的方法去观察自然和社会,天性、天道、人性、人道等,制定维护
封建统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并用以判断和解释道德规范的顶撞,社会行为的
矛盾

意义

中庸作为儒家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庸之道已经随着儒学的发展深 深深
入到了中国每一个元素当中,成为构成社会与文化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它会影响
人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甚至你的人生抉择。

天命观

什么是天命观?

“天命观”是古人对“天命”的基本看法,“天”即是这世间最为神圣的法则秩序,
“命”即是“天”造就的人的生老病死、穷富祸福的生存状态。

孔子天命观的思想起源

孔子生活在宗教祭祀氛围浓烈的东周时期,其思想的诞生基础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其
生活的环境和文化氛围。

孔子天命观的思想来源决定了孔子不会如一些学者认为的不信天命,甚至唯物思想。

相反,孔子之天命观既尊天命,又重人事,而 且以“人事”为重心。

孔子天命观的思想内容

(1)“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一个人的生死贫富早就是命理注定了的。对于一个君子,非得知命不可,否则他
就不够格做君子。正因为君子是知命的,所以他能安分守己,服从老天爷的安排。
然而,小人却有别于君子,他们往往不听从天命,总是冒险强求,希望能有幸的个
好结果。

(2)“知其不可而为之”

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
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3)“五十而知天命”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生到了五十,就更应该云淡风轻些。“知天命”不是听
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所以,
“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
结果。五十年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
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4)“子不语怪、力、乱、神”

一般译为“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 ”

孔子教育弟子们,对于鬼神要敬而远之,君子当正道在心。如果自己不以正念做主
而去崇拜鬼神,那就要为鬼神所制。儒家讲究中庸之道,以人道为修行准则。儒家
相信有鬼神,但不主张去追求、崇拜。正念若衰,邪念则主。

(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有一次,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

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

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

孔子回答:“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意思是说,你不能够事奉人,怎么可能事奉好鬼神?这是从反面来讲。从正面说,
就是你能够事奉好人了,你自然就能够事奉好鬼神。你想知道如何事奉鬼神,那你
首先应该学习如何事奉人。

孔子的天命观对中国宗教历程的影响

孔子以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取代了宗教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民族精神。

儒家文化代替了原始宗教成为汉民族的信仰。
中国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也出现过几次恢复宗教信仰的机会(如:道教、佛教),但
最终还是被儒家思想所抵制或扼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现在的宗教已经失去了其原始的意义。孔子所
创立的儒家思想虽然截断了中国宗教思想发展的道路,但也为中华民族树立了自己
的民族信仰和精神。

“教育思想”

学习态度

刻苦学习,歡奋追求学问-“我非生而知之者”

将学与问联系起来-“不耻下问,虚心笃实”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
装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缺点-”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习方法

温习旧知识,得到新知识-“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思考学习的内容-“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不同资质而各有侧重-”因材施教“

不要赶快去开导或启发一个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举一反三”

总结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教
育教学原则,他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

他首次提出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
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先河打破了“学在官府”局面,成为

百家争鸣先驱。

他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

他提倡“学而优则仕的从政君子,为封建官僚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

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撰了“六书”作为教材,保存了

中国古代文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