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9

2022-23年度中醫學高等文憑

第七講
腹部檢查
Dr. Brian Chi Yan Cheng
鄭智仁中醫博士
October 2022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版權所有
7 腹部檢查
• 檢查腹部首先要熟悉腹部臟器的
體表標誌及內在部位的關係,順
序進行視、觸、叩、聽診,防止
遺漏。

一、腹部範圍
• 體檢中所指腹部範圍,其頂部為
膈肌(Diaphragm),底部為恥骨聯
合(Pubic symphysis)上緣和骶骨
岬的橫面,四周為腹壁,中間為
腹腔(Abdominal cavity)。
岬: 骶骨的腹側角連接脊椎骨的地方
7 腹部檢查
二、腹部分區
• 臨床用體表標誌將腹部劃分成不同
區域,對診斷疾病起很大作用
• 腹部的症狀體徵與腹內臟器位置有
一定關係
• 臨床常用有九區法和四區法
(一)九區法
• 井字型分區,用兩條水平線和兩條
垂直線將腹部分成九個區
• 上水平線又稱肋線,為兩側肋緣最
低點(相當於第十肋骨)的連線
• 下水平線又稱髂棘線,為兩側髂前
上棘的連線;
• 左、右兩條垂直是在髂前上棘至腹
正中線的水平線的中點上所作的垂
直線
7 腹部檢查
二、腹部分區
(一)九區法
1. 右上腹部(右季肋部):肝右葉、膽囊、結腸肝曲(hepatic flexure/ right colic
flexure)、右腎、右腎上腺等
2. 右側腹部(右腰部):升結腸、空腸(Jejunum)、右腎
3. 右下腹部(右髂部):盲腸(Caecum)、闌尾(Vermiform appendix)、迴腸
(Ileum)下端、女性的右側卵巢及輸卵管、男性的右側精索、淋巴結
4. 上腹部:肝左葉、胃、十二指腸、橫結腸、大網膜(Greater omentum)、胰頭和
胰體、腹主動脈
5. 中腹部(臍部):橫結腸、十二指腸下部、空腸和迴腸、腹主動脈、輸尿管、
大網膜、腸繫膜、淋巴結等
6. 下腹部:迴腸、輸尿管、脹大的膀胱、增大的子宮、乙狀結腸(Sigmoid colon)
7. 左上腹部(左季助部):胃、脾、結腸脾曲(splenic flexure)、胰尾、左腎、左
腎上腺
8. 左側腹部(左腰部):降結腸、空腸或迴腸、左腎
9. 左下腹部(左髂部):乙狀結腸、女性的左側卵巢及輸卵管、男性的左側精
索、淋巴結
7 腹部檢查
二、腹部分區
(一)九區法
7 腹部檢查
(二)四區法
即十字型法,以臍為中心劃一水平
線和一垂直線,兩線相交,把腹部
分成四區
1. 右上腹:肝、膽、幽門、十二指腸、小
腸、胰頭、右腎、右腎上腺、結腸肝曲、
升結腸、部分橫結腸、腹主動脈
2. 右下腹:盲腸、闌尾、部分升結腸、小
腸、膨脹的膀胱、增大的子宮、女性的
右側輸卵管和卵巢、男性的右側精索、
右輸尿管
3. 左上腹:肝左葉、脾、胃、小腸、胰體、
胰尾、左腎、左腎上腺、結腸脾曲、部
分橫結腸、腹主動脈
4. 左下腹:乙狀結腸、部分降結腸、小腸、
膀胱、左輸尿管、膨脹的膀胱、增大的
子宮、女性左側卵巢和輸卵管、男性的
左側精索
7 腹部檢查
(二)四區法
7.1 腹部的視診
• 腹部視診時,室內需溫暖,最好採取自然光

• 病人取仰臥位,充分暴露全腹
• 醫生站在病人右邊,按一定的順序作全面的
觀察,保持視線與病人的腹部在同一平面上,
有利於觀察腹部細微的變化。

• 腹部視診的主要內容有
1. 腹部外形
2. 腹壁狀態
3. 臍部改變
4. 蠕動波
5. 腹部搏動等
7.1 腹部的視診
(一)腹部外形
• 應注意腹部是否對稱、有無局部
腫脹、隆起或凹陷、有腹水或腹
部包塊時還應測量腹圍的大小
• 健康成年人腹部兩側對稱,外形
平坦,即仰臥時前腹壁與肋緣至
恥骨聯合大致位於同一平面

• 腹部飽滿:小兒因腹腔內臟發育
較快且腹肌較薄弱,故腹部呈圓
形微隆起,亦可見於肥胖者
• 腹部低平:前腹壁稍內凹,低於
肋緣至恥骨的水平面,多見於老
年人和消瘦者
7.1 腹部的視診
(一)腹部外形
腹部膨隆:
• 仰臥時前腹壁明顯高於肋緣至恥骨聯合的平面
• 生理性如妊娠、肥胖等
• 病態性如腹水、氣腹及鼓腸 (Meteorism)等
• 腹部膨隆可分為瀰漫性膨隆和局限性膨隆。
• 腹水:腹腔積液腹腔內有大量液體滯留
(1)瀰漫性膨隆:腹外形可呈球狀或蛙腹樣,主要
原因有下列幾種
• 大量腹水而腹壁張力減低時,腹部外形可隨體位
而變化,取仰臥時,腹壁鬆弛,液體下沉於腹腔
兩側呈蛙腹,取立位時腹水積於下腹部呈懸垂腹
• 常見於肝硬化、心功能不全、縮窄性心包炎、腹
膜轉移癌和結核性腹膜炎等
7.1 腹部的視診
(一)腹部外形
腹部膨隆:
(1)瀰漫性膨隆
• 胃腸脹氣當胃腸道梗阻時或某
些疾病的晚期,其中內容物發
醇,使胃腸道大量積氣,引起
全腹膨隆,呈球形,兩側腰部
膨出不明顯,外形不隨體位變

• 多見於腸梗阻(Bowel
obstruction)、腸麻痹
(Enteroparalysis)、晚期肝硬
化等
7.1 腹部的視診
(一)腹部外形
腹部膨隆:
(2)局限性膨隆
• 見於腹內有增大的臟器、腫瘤、
炎性腸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局部積液或局部腸曲
脹氣,以及腹壁上的腫物和疝等。
• 視診時應注意局部膨隆的部位、
外形、有無搏動和是否隨體位改
變,或隨呼吸運動而移位等。
7.1 腹部的視診
(一)腹部外形
腹部膨隆:
(2)局限性膨隆
• 右上腹膨隆:肝腫瘤、肝膿腫、瘀血性肝腫大、膽囊腫大積液或結
腸肝曲脹氣等
• 上腹膨隆:各種原因所致肝腫大、胃擴張、胃癌和胰腺囊腫等
• 左上腹膨隆:脾腫大
• 腰部膨隆:患側多囊腎、巨大腎上腺瘤、巨大腎盂積水或積膿
• 右下腹膨隆:闌尾周圍膿腫、回盲部結核或腫瘤
• 左下腹膨隆:左腎下垂並高度腫大,降結腸或乙狀結腸癌
• 下腹部膨隆:尿瀦留,經導尿後膨隆可立即消失
7.1 腹部的視診
(一)腹部外形
腹部凹陷(Abdominal retraction)
• 仰臥位前腹壁明顯低於肋緣至恥
骨聯合的水平面
• 見於顯著消瘦、嚴重脫水、惡病
質等

舟狀腹(Scaphoid abdomen)
• 腹部向下塌陷幾乎貼近脊柱,肋
弓,髂嵴和恥骨聯合顯露,全腹
呈舟狀
• 常可看到腹主動脈搏動及胃腸輪

7.1 腹部的視診
(二)呼吸運動
• 腹壁呼吸運動而上下起伏稱為腹式呼吸

• 正常時,男性及兒童以腹式呼吸為主
• 女性則以胸式呼吸為主,呼吸時腹壁運動
不明顯

• 當腹膜有炎症、大量腹水、巨大腫塊時,
膈肌及腹肌運動受限或膈肌麻痹,則腹式
呼吸運動減弱或消失
7.1 腹部的視診
(三)腹壁靜脈
• 正常人腹壁靜脈一般看不清楚
• 在較瘦和皮膚色較白的人,腹壁
靜脈常隱約可見
• 在腹壁皮膚薄而鬆弛的老年人多
易看出,且可突出皮膚,但靜脈
條數不多,也不紆曲怒張,無病
理意義

腹壁靜脈曲張
• 當門靜脈或上、下腔靜脈迴流受
阻而成側肢循環時,腹壁靜脈可
顯著的擴張或紆曲
7.1 腹部的視診
(四)腹壁皮膚
• 檢查腹壁皮膚的顏色、彈性及水腫,注意
有無蒼白、發紅、黃染,有無脫水外,還
檢查下列內容。

皮疹
• 見於發疹性高熱疾病,藥疹及某些傳染病
的皮疹、傷寒的玫瑰疹多最早見於腹壁皮

色素
• 正常腹壁皮膚顏色較暴露位稍淡
• 腹部和腰部出現不規則的斑片狀色素沉著,
見於多發性神經纖維瘤
(Neurofibromatosis)
7.1 腹部的視診
(四)腹壁皮膚
腹紋
• 多分布於下腹部
• 肥胖者和高度水腫的病人,腹壁出
現白色縱形條紋稱腹紋(striae),為
真皮層彈力纖維斷裂所致
• 經產婦腹部常有縱行的條紋,稱妊
娠紋 (striae gravidarum)
• 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病人,腹部、
腰部及臀部都可出現紫紅色縱形條
紋稱紫紋,多為對稱性,系蛋白質
發解作用增強,引起組織疏鬆與血
管擴張所致
7.1 腹部的視診
(四)腹壁皮膚

• 正常臍位於第四腰椎平面與腹壁相平或稍凹

• 臍至劍突及恥骨聯合的距離和臍至左右髂前
上棘的距離大致相等
• 臍深陷:見於腹壁肥胖者
• 臍稍突出:見於少年和腹壁薄者
• 臍明顯突出:見於大量腹水

• 上腹有包塊:臍至劍突的距離增大
• 下腹有包塊:臍至恥骨聯合的距離增大
• 一側下腹部有包塊:患側的髂前上棘至臍的
距離增大
7.1 腹部的視診
(四)腹壁皮膚

• 腹腔內容物易經腹壁或骨盆壁的間隙或薄弱部分向體表突出而形成。
• 如臍疝、腹壁疝、股疝等
7.1 腹部的視診
(五)胃腸型和蠕動波
• 當胃腸道梗阻時,梗阻上端的胃腸道,
由於脹氣膨隆,可見到胃型和腸型
• 為了克服其下端梗阻,常有陣發性蠕
動增強,故在腹壁上可看到蠕動波
(peristalsis)
• 幽門梗阻:上腹部可見有自左至右下
的蠕動波
• 迴盲部梗阻:臍周可方向不定的蠕動
波及腸型
• 降結腸梗阻:可見從右至左的蠕動波
• 消瘦而腹壁較薄的人,可能看到輕微
的胃腸蠕動波,但在輕按時消失
• 胃腸道器質性梗阻時,用手輕彈或按
摩腹壁後,微弱的蠕動波更為明顯
7.1 腹部的視診
(六)上腹部搏動
• 上腹部搏動大多由主動脈傳導所
致,可見於正常人較瘦者
• 見於右心室肥大、腹主動脈或其
分枝的動脈瘤病人

• 由於肝臟搏動,上腹部可出現明
顯的搏動
• 見於三尖瓣關閉不全和肝血管瘤
7.2 腹部的觸診
• 腹部檢查以觸診最為重要,需要反
覆實踐,才能正確掌握這一檢查方

• 觸診時一般採用仰臥位,頭墊低枕,
兩手平放於軀幹兩側,兩腿併攏屈
曲,使腹壁肌肉放鬆,作緩慢的腹
式呼吸運動

• 醫生站在病人右側,面向病人,以
便觀察病人有無疼痛等表情
• 檢查時,手應溫暖,動作輕柔
• 冰冷或粗重的手法,可使腹肌緊張,
影響觸診的進行
• 對於精神緊張的病人,觸診時可與
病人談話,轉移其注意力使腹肌放

7.2 腹部的觸診
(一)腹壁緊張度
• 正常人腹壁柔軟無抵抗
• 在某些病理情況可使全腹或局部緊張
度增加、減弱或消失。

1. 腹壁緊張度增加
• 按壓腹壁時,阻力較大,有明顯抵抗

• 多為腹腔內有急性炎症,刺激腹膜引
起反射性腹肌痙攣,使腹壁變硬稱腹
肌緊張
• 腹肌緊張可分瀰漫性或局限性
7.2 腹部的觸診
(一)腹壁緊張度
瀰漫性腹肌緊張
• 多見於胃腸道穿孔或實質臟器破裂所
致的急性瀰漫性腹膜炎,此時腹壁常
強直,硬如木板,稱板狀腹

局限性腹肌緊張
• 多為局限性腹膜炎所致,如右下腹壁
緊張多見於急性闌尾炎
• 腹膜慢性炎症,使腹膜增厚,全腹緊
張,觸診有時如揉麵糰一樣,稱揉麵
感,常見於結核性腹膜炎、癌腫的腹
膜轉移
7.2 腹部的觸診
(一)腹壁緊張度
2. 腹壁緊張度減低或消失
• 按壓腹壁時,感到腹壁鬆軟無力,多為腹
肌張力降低或消失所致

全腹緊張度減低
• 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剛放出大量腹水者
• 也可見於身體瘦弱的老年人和經產婦

全腹緊張度消失
• 見於脊髓損傷所致腹肌癱瘓和重症肌無力
(Myasthenia Gravis)等
7.2 腹部的觸診
(二)壓痛及反跳痛
• 正常腹部在觸診時一般不引起疼痛

壓痛(tenderness)
• 由淺入深按壓發生疼痛
• 出現壓痛的部位多表示所在內臟器官或腹膜有病
變存在,如炎症、結核、結石、腫瘤等病變引起
• 壓痛可分為廣泛性和局限性

• 廣泛性壓痛:見於瀰漫性腹膜炎
• 局限性壓痛:見於局限性腹膜炎或局部臟器的病

• 壓痛點:壓痛局限於一點時
7.2 腹部的觸診
(二)壓痛及反跳痛
• 明確而固定的壓痛點,是診斷某
些疾病的重要依據

麥氏(McBurney)點
• 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中外1/3交界
處)壓痛
• 多考慮闌尾炎

膽囊區壓痛
• 右腹直肌外緣與肋弓交界處
• 考慮膽囊病變
7.2 腹部的觸診
(二)壓痛及反跳痛
反跳痛
• 用一、二隻手指(多用拇指)逐漸用
力壓迫腹部某一局限部位後
• 手指可於原處稍停片刻,給病人有短
暫的適應時間
• 然後迅速將手抬起,如此時病人感覺
腹痛加重,並有痛苦表情
• 表示炎症已波及腹膜壁層

• 臨床上把腹肌緊張、壓痛及反跳痛統
稱為腹膜刺激症,是急性腹膜炎的可
靠體征。
7.2 腹部的觸診
(三)腹部包塊
• 腹腔內臟器的腫大、異位、腫瘤
囊腫或膿腫、炎性組織粘連或腫
大的淋巴結等,均可形成包塊。

如觸到包塊要鑒別
1. 其來源於何種臟器
2. 是炎症性還是非炎症性
3. 是實質性還是囊性
4. 是良性還是惡性
5. 在腹腔內還是在腹壁上,左下
腹包塊要注意與糞塊鑒別
7.2 腹部的觸診
(三)腹部包塊
觸診腹部包塊時必須注意下列各點:
1. 位置
• 包塊的位置可根據腹部分區推測包塊可能來源於那個臟器
• 如右腰部觸及包塊,考慮為右腎下極或升結腸腫塊,但也可能為轉移
性腫瘤
• 若不伴有腸梗阻現象,多來源於腸繫膜、腹膜或腹膜後的臟器

2. 大小
• 凡觸及包塊均要用尺測量其上下(縱長)、左右(橫徑),其大小以
厘米記載
• 明確體積便於動態觀察。也可用實物比擬其大小,如雞蛋、拳頭、核
桃、黃豆等
• 如包塊大小變異不定,甚至消失,則可能是痙攣的腸曲引起
7.2 腹部的觸診
3. 深淺
• 腹膜前包塊,一般較易觸及
• 腹膜後包塊,由於部位較深,若非明顯腫大,不易觸及

4. 形態
• 要摸清包塊的形狀如何,輪廓是否清楚,表面是否光滑,有無結節,
邊緣是否規則,有否切跡等
• 表面光滑的圓形包塊:膨脹的空腔臟器或良性腫物
• 形態不規則,且表面呈結節形狀或凸凹不平:惡性腫瘤,炎性腫物
或結核包塊
• 條索狀或管狀腫物,且形態多變者,多為蛔蟲團或腸套疊
• 明顯的切跡:腫大的脾臟內側
7.2 腹部的觸診
5. 硬度、質地
• 可區別腫塊是囊性的或實質性的
• 若為囊性包塊、其質地柔軟,見於囊腫、膿腫、多囊腎等
• 實質性包塊,其質地柔軟、中等硬或堅硬,見於腫瘤、炎性或結核
浸潤塊
• 堅硬包塊多為癌腫,如肝癌、胃癌
6. 壓痛
• 炎症性包塊及部分腫瘤有明顯壓
• 無壓痛的包塊多為囊腫
7. 活動度
• 如包塊隨著呼吸上下移動,多為肝、脾、腎、膽等
• 如包塊隨體位移動或用手推動者,可能來自胃、腸或腸繫膜,移動
範圍較廣且距離較大,見於帶蒂的腫物、遊走脾、遊走腎等。腹腔
後腫瘤及炎症性腫塊一般無移動性。
7.2 腹部的觸診
1. 肝臟觸診
• 可用單手或雙手觸診法
• 腹壁較薄,軟,肝位置較淺者可用單手觸診法
• 腹壁較薄,肝臟位置較深者,可用雙手觸診

(1)單手觸診
• 將可手掌緊貼腹壁,使手指的方向與右肋緣平
行,或以食指、中指之尖的聯線與右肋弓緣平
行,從右鎖骨中線的延長線上,自臍水平以下
開始,逐步向上移動右手
• 觸診時囑嘖人作均勻而較深的腹式呼吸
• 觸診的手法應與呼吸運動密切配合
• 呼氣時,腹壁鬆弛下陷,右手逐漸向腹部加壓
• 吸氣時,腹壁隆起,右手隨腹壁緩慢被動抬起
7.2 腹部的觸診
1. 肝臟觸診
(2)雙手觸診法
• 在單手觸診的基礎上,將左手掌與四
指平放於病人右腰部後方,相當於第
11、12肋骨與其稍下的部位,大拇指
張開,置於季助上,右手下壓時,左
手向前托起肝臟便於右手觸診

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DBif1jjAfKk
7.2 腹部的觸診
2. 膽囊觸診
• 用單手滑行觸診法,同肝臟觸診類似
• 正常膽囊不能觸到
• 膽囊腫大時,在右肋弓與腹直外緣交
界處可觸到一梨形或卵圓形,張力較
高的隨呼吸上下移動的腫塊,質地視
病變性質而定
• 如膽囊腫大,有囊性感且壓痛明顯者,
見於急性膽囊炎
• 如膽囊腫大,有實體感者,見於膽囊
結石或膽囊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37vWt
9xMEk
7.2 腹部的觸診
2. 膽囊觸診
膽囊觸痛檢查方法
• 醫生將左手掌平放在病人的右肋,
拇指放在膽囊點用中等壓力按壓
腹壁,然後囑病人緩慢深呼吸,
如果深吸氣時病人因疼痛而突然
屏氣,則稱膽囊觸痛徴(Murphy
征)陽性

• 急性膽囊炎,由於發炎的膽囊隨
深吸氣時膈肌下降,膽囊下移,
碰到正在加壓的手指引起疼痛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T0XU
Q1M-x0
7.2 腹部的觸診
3. 脾臟觸診
• 對脾臟明顯腫大而位置又較表淺,
用淺部觸診法就可以觸到
• 若脾臟位置較深或腹壁較厚,則
用雙手觸診法
• 病人仰臥醫生左手掌平放於病人
左腰部第七至第十肋處,試將脾
臟從後向前托起
• 右手掌平放於左側腹部,與肋弓
成垂直方向,自下而上隨病人的
腹式呼吸進行觸診檢查
• 脾臟輕度腫大而仰臥位不易觸到
時可囑病人改用右側臥位檢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c8-CenxJH8
7.2 腹部的觸診
4. 腎臟觸診
• 觸診腎臟用雙手觸法
• 觸診右腎時。醫生將左手托住病人
的右腰部,右手掌放在同側且緣下,
將微彎的手指末端置於肋弓下方,
囑病人作腹式呼吸,當呼氣末,右
手逐漸壓向腹腔深部,同時用左手
將後腹壁推向前方,兩手互相配合,
即可觸及腎臟或腎下極
• 觸診左腎時,醫生的左手自病人前
方繞過,左手掌托住病人左側後腰
部,右手同上觸診,如呼氣末未觸
及腎及,可讓病人作深吸氣,使腎
臟下降,有時腎臟可從觸診的雙手
中滑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v=fjsBpUNhdmA
7.3 腹部的觸診
腹部叩診有直接叩診和間接叩診,一般多採用間接叩診法,因其較為
可靠,檢查震水音及叩擊痛時,也用直接叩診法,腹部叩診內容:

(一)腹部叩診音
• 正常腹部叩診除肝、脾區呈濁音或實音外,其餘部位均為鼓音
• 鼓音的程度與胃腸道的氣體有直接關係,與液體和固體含量多少有
一定影響
• 胃腸高度脹氣、人工氣腹和胃腸穿孔時,腹部呈高度鼓音
• 實質臟器極度腫大、腹腔內腫物或大量腹水時
• 病變部可出現濁音或實音,鼓音範圍縮小,借叩診可協助鑒別腹部
病變的性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EJXQ-JmEr4
7.3 腹部的觸診
(一)腹部叩診音
7.3 腹部的觸診
(二) 移動性濁音
• 是檢查腹腔主要體徵
• 腹腔內有游離液體超過1000ml以
上時,當病人仰臥位因重力關係
液體積於腹部兩側,故該處叩診
呈濁音,腹部中間因腸管內有氣
體而浮在液面上,故叩診呈鼓音
• 當病人側臥位時,因腹水積於下
部而腸管上浮,故下部叩診為濁
音,上部呈鼓音,此種因體位不
同而出現濁音區變動的現象,稱
移動性濁音(shifting dullnes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9rs_cVCvg
7.3 腹部的觸診
(二) 移動性濁音
檢查方法:
• 病人先取仰臥位、自臍部向一側
腰部叩診,當鼓音變為濁音處
• 讓病人轉向對側,而醫生的左手
中指不離開腹壁,此時濁音如變
為鼓音,則為移動性濁音陽性
• 此為診斷腹水的重要方法
• 如果腹水量少,可採取胸膝位,
使臍部處於最低位,叩臍部,如
該部由仰臥位的鼓音轉為濁音,
則提示有腹水可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JKXf5osCHE
7.3 腹部的觸診
(三) 液波感(fluid wave sensation)
• 腹腔內有大量腹水時可出現液波感
• 檢查時讓病人仰臥,醫生用一手的掌
面輕貼於病人的一側腹壁,用另一手
手指叩擊對測腹壁,如有大量腹水,
則叩擊產生的震水波衝動可借液體傳
導至對側腹壁,使貼在腹壁的手掌有
一種液體衝擊的感覺,稱液波感,又
稱液波震顫。
• 但在腹壁脂肪過多或腹壁比較鬆弛者,
由於腹壁震動也可傳至對側,可讓另
一個人將一手掌尺側緣輕壓於臍部腹
正中線上,即可阻止腹壁震動的傳導
的波動,但不能阻止真正腹水所產生
的水波傳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4p6ZEalmU
7.3 腹部的觸診
(四)叩擊痛
• 醫生用左手手掌平放在某臟器的
體表相應部位,右手握拳用尺側
輕叩左手背,如病人感到疼痛即
為叩擊痛
• 正常人各臟器無叩擊痛,當腹腔
內臟器或其周圍有病變時,可出
現叩擊痛
• 如右季肋叩擊痛,見於肝炎、肝
膿腫等
• 膽囊叩擊痛為膽囊炎等
• 腎區叩擊痛見於腎炎、腎盂腎炎、
腎結核、腎結石及腎周圍炎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bIdJsgi_gs
7.4 腹部的聽診
(一)腸鳴音
• 當腸蠕動時,腸管內氣體和液體隨之流動,產生一種斷斷續續的咕
嚕聲,稱腸鳴音
• 正常情況下,腸鳴音一般每分鐘約4~5次
• 當腸蠕動增加時,腸鳴音每分鐘在10次以上,稱腸鳴音亢進
• 其音響亮、亢時,見於急性腸炎、服瀉藥後或胃腸道大出血等
• 若腸鳴音響亮,使腸壁變薄,且極度緊張,與亢進的腸鳴音產生共
鳴所致
• 腸鳴音減弱或消失,是指持續3~5分鐘以上才聽到一次或聽不到腸
鳴音者,見於急性腹膜炎、電解質紊亂或腸麻痹等
7.4 腹部的聽診
(二)震水音
• 胃內氣體與液體相撞擊而發出的聲音稱震水音(succussion splash)。
• 檢查方法:病人取仰臥位,醫生用兩手搖晃病人上腹部,不用聽診
器即可聽到震水時
• 正常人在進食多量的液體後可出現震水音,但若在空腹或飯後6~8
小時以上仍有震水音,則表示胃內有液體瀦留,見於幽門梗阻或胃
擴張
7.4 腹部的聽診
(三)血管雜音
• 正常腹部無血管雜音
• 在妊娠5個月以上,腹部可聽於胎心音
病理性血管音可見於:
(1)腎動脈狹窄
• 在上腹部或臍水平正中線兩側可聽到強弱不等的吹風樣雜音,有時
較粗糙,尤其是年輕高血壓患者,應考慮腎動脈狹窄所致
(2)門靜脈高壓
• 有時可在臍附近或胸骨劍突下部,聽到連續性靜脈營營音,此音可
能產生於臍靜脈重新開放與腹壁靜脈形成側枝循環
• 肝血管瘤或左葉肝癌壓迫肝動脈或腹主動脈,在腫大的肝表面聽到
連續性血管雜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jo2mOxqwk
病名 視 觸 叩 聽 其它
• 全腹膨隆,外形可隨
• 肝上界上移
體位而變化
肝硬 • 腹壁緊張增 • 平臥時腹部中
• 腹壁靜脈曲張,血流
變 高。 間為鼓音,兩 • 臍周或劍突下可
方向:臍上向上,臍
(腹 • 尺壓試驗(-) 側濁音 聽到血管營營音
下向下
水型) • 脾大 • 移動性濁音(+)
• 臍平或外突呈臍疝
• 液波感(+)
• 腹式呼吸受限
• 腹壁緊張度
卵巢 • 全腹膨隆,平臥時呈 增高 • 肝上界上移
如同是並發胸
囊腫 球形,不隨體位而變 • 有時可觸到 • 平臥時腹部中
水、腹水、稱
(巨 化 囊性包塊 間為濁音
米格氏症候群
大型)• 臍位置偏斜 • 尺壓試驗 • 兩側為鼓音
(+)
• 全腹膨隆,以腹中部 • 腸鳴音早期亢進,
• 有輕壓痛 • 肝上界上移
腸梗 明顯 呈金屬音或氣體
• 有時可捫到 • 一般為高度鼓
阻 • 不全梗阻時,可出現 水聲
腫塊 音
腸型及蠕動波 • 晚期消失
幽門 • 上腹膨隆 • 按壓後蠕動
• 胃鼓音區增大 • 震水音(+)
梗阻 • 上腹可見胃蠕動波 波更為明顯
• 腸鳴音明顯減弱,
以致消失
胃擴 • 腹部彭隆以上腹為主 • 震水音可在髂棘
• 輕壓痛 • 胃鼓音區增大
張 • 腹式呼吸受限 線以下
• 胃下界下移
• 用聽搔法判定
• 腹肌緊張呈
胃腸 板狀腹 • 早期腸鳴音減弱、
• 肝濁音界消失
穿孔 • 明顯壓痛及 晚期消失
反跳痛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