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第 46 卷 第2期 2022 年 1 月 25 日 Vol. 46 No. 2 Jan.

25,2022
DOI:10. 7500/AEPS20210308003

双馈风电机组系统功率响应特性建模方法
孔旻玥,孙 丹,年 珩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省杭州市 310027)

摘要:为分析双馈风电机组并网特性,建立其并网点处功率响应特性的准确模型极为重要。文中
提出一种建模方法以解决双馈风电机组并网点处功率响应特性的建模问题 。首先,针对双馈风电
机组的矢量控制与虚拟同步机控制,分别进行功率响应特性建模及分析。然后,基于对双馈风电机
组施加功率指令扰动得到的并网点处功率响应数据 ,提出阻尼最小二乘法中阻尼因子的优化调整
方式,并基于改进方法进行模型辨识,以实现并网点处功率响应特性的拟合。接着,分析双馈风电
机组电机参数对模型拟合误差的影响,通过参数轨迹灵敏度计算分析其影响程度,并结合仿真进一
步明确模型的适用范围。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功率响应特性模型的合理性和所提建
模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双馈风电机组;功率响应特性;参数辨识;矢量控制;虚拟同步机控制

0 引言 精度的概率评估方法和改进竞技粒子群算法实现了
双馈风电机组各项参数的辨识。但是对变桨系统、
随 着 可 再 生 能 源 渗 透 率 的 不 断 提 高 ,以 风 电 和
传 动 系 统 和 发 电 机 参 数 的 辨 识 ,其 辨 识 方 法 并 不 适
光 伏 为 代 表 的 新 能 源 具 有 随 机 性 、间 歇 性 和 波 动 性
用 于 功 率 控 制 系 统 。 文 献[8]针 对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的
等特点,给电网调峰、调压和电能质量等带来负面影
故 障 穿 越 ,采 用 遗 传 算 法 辨 识 了 外 环 控 制 参 数 和
响[1]。 为 分 析 新 能 源 机 组 的 并 网 影 响 ,需 对 其 所 在
Crowbar 参数。但辨识时对故障期间影响较 小 的 内
区域电网进行系统级建模。双馈风电机组建模是系
环控制参数取典型值,并忽略了发电机参数的影响,
统 级 建 模 的 重 要 基 础 之 一 ,建 立 能 充 分 体 现 其 实 际
不适用于功率响应特性建模。
并网特性的功率响应特性模型尤为重要。
针对功率响应特性建模,文献[9]基于寻优算法
针 对 新 能 源 机 组 的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建 模 ,目 前 常
辨 识 了 永 磁 风 机 的 比 例 -积 分(PI)调 节 器 参 数 。 文
见的方法有机理建模和系统辨识建模。机理建模基
献[10]提 出 了 对 并 网 变 流 器 VSG 控 制 系 统 的 线 性
于准确的参数、结构等通过理论分析建模[2],存在以
化 模 型 及 其 有 效 范 围 ,并 采 用 最 小 二 乘 法 辨 识 得 其
下局限:1)商业变流器广泛使用,使得准确的控制参
控制参数。文献[11-12]分别采用高斯-牛顿 法 和 阻
数 和 结 构 难 以 获 得 ;2)双 馈 风 电 机 组 目 前 常 用 的 矢
尼最小二乘法辨识了双馈风电机组和光伏并网变流
量 控 制(VC)和 虚 拟 同 步 机(VSG)控 制 模 型 具 有 显
器 的 VC 参 数 。 文 献[9-12]均 为 具 体 控 制 参 数 的 辨
著 差 异 ,需 单 独 建 模 ,过 程 冗 杂 ;3)双 馈 风 电 机 组 系
识 ,但 新 能 源 机 组 建 模 是 为 区 域 电 网 的 系 统 级 建 模
统复杂,现有机理建模的模型阶次较高,不适用于区
服务的,系统级建模并不关注具体控制参数的取值,
域 电 网 的 建 模[3]。 相 较 于 机 理 建 模 ,系 统 辨 识 建 模
仅 关 注 并 网 点 处 的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因 此 上 述 建 模 方
不 依 赖 于 内 部 参 数 甚 至 结 构 ,仅 基 于 输 入 和 输 出 数
法不适用。
据 即 可 准 确 拟 合 实 际 系 统 ,兼 具 理 论 研 究 和 工 程 实
为 满 足 系 统 级 建 模 要 求 ,文 献[13]整 体 辨 识 了
践意义[4]。
并网变流器 VSG 有功功率传递函数,避免了具体控
目 前 ,新 能 源 机 组 的 系 统 辨 识 建 模 已 有 较 多 研
制参数值的计算。为进一步满足新能源机组在不同
究成果。文献[5-7]分别通过最小二乘法、基于识别
控制策略下的建模需求,文献[14-15]通过逐次增阶
确定了并网变流器直流和交流侧电量模型的结构,
收稿日期:2021-03-08;修回日期:2021-06-21 。
上网日期:2021-09-13。 并辨识了各系数。文献[16]通过迭代预报误差法辨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Z18E070001)。 识了内部结构未知的微网系统二次电压频率响应特

118
孔旻玥,等 双馈风电机组系统功率响应特性建模方法

性 模 型 。 但 文 献[14-16]构 建 的 并 网 变 流 器 和 双 馈 ■ k p2
| M2 + -m
风 电 机 组 的 并 网 拓 扑 存 在 较 大 差 异 ,上 述 建 模 均 无 ||ζ p,VC = σL r

( )
||
须考虑双馈风电机组中存在的电机参数对模型的 || k p2 k i2
| 2 m2 - M2 + m + M1 +
影响。 σL r σL r
■ (2)
|
( )
考 虑 到 实 际 工 程 中 VC 和 VSG 控 制 均 会 应 用
|| k k
于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并 网 运 行 ,亟 需 一 种 方 法 以 实 现 不 ||ω np,VC = m 2 - M 2 + p2 m + M 1 + i2
|| σL r σL r
同控制策略下双馈风电机组功率响应特性的建模, |
■τ p,VC = m
而 这 两 种 控 制 策 略 差 异 显 著 ,现 有 的 方 法 难 以 简 单
式中:k p1 、k i1 、k p2 和 k i2 分别为 d 轴控制外环和内环的
而 准 确 地 拟 合 其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并 兼 顾 电 机 参 数 的
比 例 、积 分 增 益 ;L r 为 电 机 的 转 子 电 感 ;σ 为 漏 磁 系
影响。
数 ;M 2 = k p1 k p2 / ( σL r ) ;M 1 = ( k p1 k i2 + k p2 k i1 ) / ( σL r ) ;
本 文 对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的 VC 和 VSG 控 制 系 统
m 为 方 程 x 3 - [ M 2 + k p2 / ( σL r ) ] x 2 + [ M 1 +
分 别 进 行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建 模 和 分 析 ,以 实 现 模 型 统
k i2 / ( σL r ) ] x + M 0 =0 的根,其中 M 0 = k i1 k i2 / ( σL r )。
一 化 。 然 后 ,提 出 一 种 优 化 阻 尼 最 小 二 乘 法 阻 尼 因
子 调 整 方 式 的 辨 识 方 法 ,以 满 足 系 统 级 建 模 对 并 网 针对该双闭环系统,根据经典控制理论,工程上

点 处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的 拟 合 需 求 。 接 着 ,研 究 电 机 参 为 获 得 良 好 的 系 统 稳 定 性 和 快 速 性 ,一 般 要 求 外 环

数 变 化 对 上 述 模 型 辨 识 精 度 的 影 响 ,以 实 现 误 差 评 的参数取值满足如下条件[19]。
k i1 1
估 。 最 后 ,通 过 仿 真 和 实 验 来 验 证 建 模 方 法 的 有 = (3)
k p1 4τ i
效性。
式中 :τi 为电流环的等效时间常数 ,由于电流 环 响 应
1 VC 和 VSG 控制系统模型 速度极快,等效时间常数极小,因此该值较大。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并 网 拓 扑 、VC 和 VSG 控 制 的 统 内环参数的取值需保证电流对指令的跟踪效
一 结 构 如 附 录 A 图 A1 所 示 [17]
。双馈风电机组通过 果,综合考虑相角裕度和增益幅值,选取的积分增益
定子、转子双通道和电网实现功率交换,并网点处的 也需远大于比例增益[20]。
功 率 输 出 为 双 通 道 输 出 之 和 ,其 控 制 通 过 对 机 侧 变 综 上 ,选 取 的 内 外 环 积 分 增 益 均 远 大 于 比 例 增
流器的控制和网侧变流器的控制实现。由于双馈风 益 ,因 此 可 得 G P,VC ( s ) 的 两 个 零 点 s01 和 s02 满 足 式
电机组网侧控制时间常数较小,响应速度较快,对机 (4),零点位置均远离虚轴,可近似忽略[21]。
组并网点处动态影响较小,分析时可忽略其动态;而 ■ k i1
|s 01 = - k ≪ - 1
机侧控制时间常数较大,响应速度较慢,对机组的动 | p1
■ (4)
态影响较大[2]。 | k i2
|s 02 = - k ≪ - 1
因 此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并 网 点 处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可 ■ p2

近似为机侧的功率响应特性。本文仅以机侧控制系 同 时 考 虑 VC 中 滤 波 环 节 和 控 制 延 时 的 影 响 ,
统 作 为 建 模 对 象 ,提 出 能 够 描 述 VC 和 VSG 控 制 系 其有功功率响应特性模型可表示为:
统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的 等 效 模 型 。 此 外 ,本 文 讨 论 的 是 ω 2np,VC 1
G P,VC ( s ) = ⋅
功率响应特性建模,其响应过程中三相电压对称,建 s + 2ζ p,VC ω np,VC s + ω np,VC τ p,VC s + 1
2 2

模可忽略锁相环控制结构的影响[9]。 1
(5)
1. 1 VC 系统 τ dp,VC s + 1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VC 系 统 结 构 如 附 录 A 图 A2 所 式 中 :τ dp,VC 为 滤 波 环 节 和 控 制 延 时 的 时 间 常 数 ,由
示 [12,18]
,可 进 一 步 推 导 得 到 系 统 的 有 功 功 率 响 应 特 于 τ dp,VC 通 常 很 小 ,式(5)可 简 化 为 典 型 二 阶 附 加 极
性模型为: 点的形式,如式(6)所示。

G P,VC ( s ) =
σL r (
k p1 k p2
s+
k i2
k p2 )( s+
k i1
k p1 ) G P,VC ( s ) =
ω 2np,VC
( s 2 + 2ζ p,VC ω np,VC s + ω 2np,VC ) ( τ p,VC s + 1 )
( s + 2ζ p,VC ω np,VC s + ω
2 2
np,VC ) ( τ p,VC s + 1 ) (6)
(1) 同 理 可 得 无 功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模 型 ,如 式(7)
其中 所示。

http ://www.aeps -info.com 119


2022,46(2) · 学术研究 ·

ω 2nq,VC 为等效阻抗,即线路阻抗、杂散阻抗和电机等效阻抗
G Q,VC ( s ) =
( s + 2ζ q,VC ω nq,VC s + ω 2nq,VC ) ( τ q,VC s + 1 )
2
之 和 ,由 于 线 路 阻 抗 和 杂 散 阻 抗 远 小 于 电 机 等 效 阻
(7) 抗 ,Z 近 似 为 电 机 阻 抗 ;D q 和 k q,VSG 为 无 功 功 率 控 制
式 中 :ζ q,VC 、ω nq,VC 、τ q,VC 为 无 功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模 型 的 系数;τp,VSG 和 τq,VSG 分别为滤波环节和控制延时的时
等效参数,取值同式(2)。 间常数,取值通常很小。
等 效 后 的 VC 系 统 结 构 如 图 1 所 示 。 图 中 :P 、 有功功率响应特性模型可简化为典型二阶系统
P 、Q 、Q 分别为机侧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
* * 模 型 ,无 功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模 型 可 简 化 为 一 阶 系 统 模
反 馈 值 和 参 考 值 ;ΔP 、ΔP 、ΔQ 、ΔQ 分 别 为 其 对 应 * * 型 。 简 化 后 的 VSG 控 制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的 等 效 模 型
量的扰动值;Δω 为电网角频率扰动值。 可表示为:
■ ω 2n,VSG
VC 典型二阶 附加极点 |G P,VSG ( s ) = 2
| s + 2ζ VSG ω n,VSG s + ω 2n,VSG
■ (10)
2
ωnp,VC
+ 1 P
P*
+
s(s+2ξp,VCωnp,VC) τp,VCs+1 | K 1q,VSG
-
|G Q,VSG ( s ) = s + K
+
2
ωnq,VC 1 Q ■ 2q,VSG

+
Q*
-
s(s+2ξq,VCωnq,VC) τq,VCs+1 等效后的 VSG 控制系统结构如图 1 所示。

VSG控制 Δω
- 2 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建模方法
+ 1 + 1 EU ∆P
+ + s Z
(Js+Dp)ω*
∆P* - 第 1 章建立了 VC 和 VSG 控制功率响应特性模
K1q,VSG ∆Q 型 ,由 式(6)— 式(7)可 得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VC 系 统 的
∆Q* s+K2q,VSG
一阶 有功、无功功率响应特性模型为三阶;由式(10)可得
图 1 等效后的 VC 和 VSG 控制系统结构 VSG 控 制 系 统 的 有 功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模 型 为 二 阶 。
Fig. 1 Equivalent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of 若不对 VSG 控制系统作式(9)和式(10)的简化,VC
VC and VSG
的 有 功 和 无 功 功 率 与 VSG 控 制 的 有 功 功 率 响 应 特
1. 2 VSG 控制系统 性模型均可由式(11)统一描述。
VSG 控 制 通 过 模 拟 同 步 发 电 机 的 转 子 运 动 方 ω 2n
G VC/VSG ( s ) = (11)
程 来 实 现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并 网 运 行[10],其 系 统 结 构 见 ( s + 2ζω n s + ω 2n ) ( τs + 1 )
2

附 录 A 图 A3。 考 虑 滤 波 环 节 和 控 制 延 时 影 响 并 进 式中:ω n 、ζ 、τ 为功率响应特性模型的等效参数。


一步推导后,可得其功率响应特性模型为 [3,10]
: 由于 VSG 控制更侧重有功回路[13],其无功回路
■ ω 2n,VSG 结 构 较 简 单 ,为 式(10)所 示 的 一 阶 模 型 ,和 VC 的
|G P,VSG ( s )= 2
| ( s + 2ζ VSG ω n,VSG s+ ω 2n,VSG ) ( τ p,VSG s+ 1 ) 三 阶 模 型 阶 次 差 距 较 大 ,无 法 用 统 一 化 形 式 表 示 。

| K 1q,VSG 因此,在建模中需对两种控制方式分开讨论。至此,
|G Q,VSG ( s )= ( s+ K ) ( τ q,VSG s+ 1 )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模 型 结 构 已 确 定 ,建 模 工 作 简 化 为 对
■ 2q,VSG

(8) 参数 ζ 、ω n 、τ 或 K 1q,VSG 、K 2q,VSG 的辨识过程。


其中 具 体 的 建 模 流 程 见 附 录 A 图 A4。 阻 尼 最 小 二
■ 乘 法 通 过 阻 尼 因 子 λ 结 合 高 斯 -牛 顿 法 和 最 速 下 降
D Zω *
|ζ VSG = p 法 这 两 种 最 小 二 乘 法 的 优 势 ,实 现 快 速 迭 代 和 准 确
| 2 EUJ
| 收 敛 的 求 解 效 果[4,12]。 因 此 ,本 文 采 用 阻 尼 最 小 二
| EU
|ω n,VSG = 乘 法 作 为 辨 识 算 法 ,基 于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并 网 点 处 的
| ZJω *
■ (9) 功 率 响 应 数 据 来 实 现 参 数 寻 优 ,从 而 确 定 模 型 中 各
| E* - U
|K 1q,VSG = 参数的取值。其参数寻优的目标函数 F 为:
| k q,VSG Z
| F= ∑ ( y ( t )- y ′ ( t ;ζ,ω ,τ ) ) 2
(12)
| Dq E* - U j j n

|K 2q,VSG = k +
k q,VSG Z 式中:tj 为第 j 个采样点的时间 ;y 为采样点处的实际
■ q,VSG

式 中 :D p 为 阻 尼 系 数 ;J 为 虚 拟 转 动 惯 量 ;ω 为 电 网 *
观测值;y ′ 为数学模型的计算值。
额 定 角 频 率 ;E 为 VSG 输 出 电 势 实 际 幅 值 ;E 为 *
在本文的实际应用中,由于采样点较多、计算量
VSG 输出电势参考幅值;U 为电网电压反馈幅值;Z 较大、初值选取范围宽泛等特征,阻尼最小二乘法的

120
孔旻玥,等 双馈风电机组系统功率响应特性建模方法

辨识效果仍不够理想,为提高算法效率,本文提出了 的影响,受电机参数 L r 变化的影响较小。


阻 尼 因 子 λ 的 优 化 调 整 方 法 。 通 过 引 入 两 个 常 数 l1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在相同功率指令下,分
和 l2 作 为 判 断 基 准 来 确 定 第 i 次 迭 代 计 算 中 目 标 函 别 调 整 转 子 电 感 L r 以 及 对 动 态 响 应 影 响 较 大 的 kp1
数 F i 相 对 变 化 量 F i′ = ( F i - 1 - F i ) /F i - 1 所 在 的 区 和 ki1 进行仿真 ,得到有功功率响应曲线如图 2(b)所
间,分段调整 λ,具体表述如下。 示 。 图 中 L r 调 整 前 后 曲 线 拟 合 度 都 高 于 99%。 仿
1)若 F i′ ≤ 0 ,误差不减小,则通过阻尼因子调整 真结果验证了电机参数对 VC 系统动态响应过程影
系数 r 修正 λ,λ = λr ,i 不变,重复本轮迭代。 响较小,不影响本文所提 VC 等效模型的精确性。
2)若 0 < F i′ ≤ l 1 ,误 差 略 有 减 小 ,则 修 正 λ = kp2灵敏度
0.02 ki2灵敏度
λ/ ( 2r ),i 不变,进入新一轮迭代。 0.25

轨迹灵敏度
0.01 kp1灵敏度
0.20
0
3)若 l 1 < F i′ < l 2 ,迭 代 步 长 合 适 ,则 λ 不 变 ,i= 0.15
0.10 10.0 10.1 10.2 10.3 ki1灵敏度
0.05 Lr灵敏度
i+1,直接进入新一轮迭代。 0
10.0 10.5 11.0 11.5
4)若 F i′ ≥ l 2 ,误 差 大 幅 减 小 ,则 修 正 λ = λ/r ,i t/s
(a) 计算结果
不变,进入新一轮迭代。 0.18
本 文 选 取 阻 尼 因 子 调 整 系 数 r = 10 ,判 断 基 准 0.13
0.08
0.6 10.000 5 10.0030
l 1 = 0.1 ,l 2 = 0.75 ,改 进 前 后 效 果 对 比 如 附 录 A 图

有功功率/p.u.
0.5
0.4 原始参数; kp1×60%
A5 所示,可看出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更精细地动态修 0.3
0.2
Lr×140%; ki1×140%
0.1 Lr×60%
正迭代步长,从而加快收敛速度并减少无效迭代。 0
10.0 10.5 11.0 11.5
t/s
3 考虑电机参数影响的建模结果误差分析 (b) 仿真结果

双馈风电机组的功率响应特性的模型结构与光 图 2 VC 参数灵敏度分析
Fig. 2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VC parameters
伏 和 储 能 并 网 变 流 器 的 模 型 结 构 类 似 ,但 其 参 数 的
取值存在显著差异。光伏和储能并网变流器功率响 3. 2 VSG 控制系统建模结果的误差分析
应特性模型的各参数与网侧滤波电感和电阻取值相 对 VSG 控制系统的功率模型(式(8))中相关的
关[10,12];而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模 型 各 参 数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参 数 D p 、J 、Z 、k q,VSG 、D q 分 别 进 行 轨 迹
的 取 值 ,例 如 式(2)和 式(9),仅 和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的 灵 敏 度 计 算 。 系 统 参 数 见 附 录 A 表 A1 和 表 A2,系
参数相关。而电机参数在电机运行过程中会发生变 统 功 率 指 令 为 :1)无 功 功 率 指 令 为 0 p.u.,在 10 s 时
化[22],使 得 所 建 模 型 仅 能 准 确 拟 合 机 组 处 于 某 一 运 有 功 功 率 指 令 发 生 0.33 p. u. 到 0.36 p. u. 的 阶 跃 ;
行状态下的功率响应过程。 2)有功功率指令为 0.8 p.u.,在 10 s 时无功功率指令
因 此 ,为 明 确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电 机 参 数 对 建 模 误 发生 0.5 p.u. 到 0.6 p.u. 的阶跃。计算得到各参数对
差的影响,保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对各参数的 功率响应的轨迹灵敏度如图 3(a)所示。
轨 迹 灵 敏 度[23]进 行 计 算 ,并 结 合 仿 真 分 析 提 出 模 型 kq,VSG灵敏度
0.20 Dq灵敏度; Z灵敏度 0.000 5
的 适 用 条 件 。 其 中 ,轨 迹 灵 敏 度 计 算 为 求 解 各 参 数 Z灵敏度
无功功率响应

有功功率响应
轨迹灵敏度

0.000 4 Dp灵敏度
轨迹灵敏度

0.15
对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模 型 的 偏 导 ,能 够 反 映 其 对 功 率 响 0.000 3 0.000 3 J灵敏度
0.10
0 0.000 2
应过程的影响程度[23]。 0.05 10 11 12
0.000 1
3. 1 VC 系统建模结果的误差分析 0
10 11 12 13 14 15
0
10 11 12 13 14 15
由 式(6)— 式(7)可 得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VC 的 有 t/s t/s
(a) 计算结果
功和无功功率模型一致,因此,仅对其有功功率模型
0.60
Z
进行误差分析,所得结论同样适用于无功功率。 0.58 Z×60%
0.62 10.4 11.0 0.45 Z×80%
对式(1)中的双馈风电机组参数 k p1 、k i1 、k p2 、k i2 、
无功功率/p.u.

有功功率/p.u.

Z×120%
Z 0.40 Z×140%
L r 分别进行灵敏度分析。系统参数见附录 A 表 A1, 0.55 Z×60%
Z×80%
0.35
系统有功功率指令在 10 s 时发生 0 p.u. 到 0.5 p.u. 的 Z×120%
Z×140%
0.48 0
阶跃。 7.5 10.0 12.5 15.0 7.5 10.0 12.5 15.0
t/s t/s
计 算 各 参 数 对 功 率 响 应 过 程 的 轨 迹 灵 敏 度 ,结
(b) 仿真结果
果 如 图 2(a)所 示 。 对 比 图 中 各 曲 线 可 得 ,系 统 动 态
图 3 VSG 控制参数灵敏度分析
响 应 特 征 主 要 受 到 外 环 比 例 增 益 kp1 和 积 分 增 益 ki1 Fig. 3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VSG control parameters

http ://www.aeps -info.com 121


2022,46(2) · 学术研究 ·

为进一步分析电机阻抗 Z 对系统功率响应的影 电 机 运 行 过 程 中 各 参 数 可 通 过 辨 识 得 到 ,对 变
响 程 度 ,验 证 灵 敏 度 分 析 结 果 ,在 相 同 功 率 指 令 下 , 化不大的参数 L m 和 L l 仅需离线辨识获得初始值,对
对 Z 的 取 值 调 整 ±20% 和 ±40% 进 行 仿 真 ,得 到 各 变 化 显 著 的 参 数 R 通 过 在 线 辨 识 得 到 ,其 最 大 变 化
功率响应结果如图 3(b)所示。 范 围 为 2 倍[22],变 化 范 围 满 足 本 文 精 度 要 求 。 若 需
由图 3(a)中无功功率相关参数 k q,VSG 、D q 和 Z 的 满 足 更 高 精 度 的 建 模 需 求 ,则 可 在 离 线 辨 识 得 到 的
灵 敏 度 计 算 结 果 可 得 ,电 机 阻 抗 Z 的 参 数 灵 敏 度 最 模 型 基 础 上 ,根 据 风 电 机 组 运 行 过 程 中 基 于 电 机 阻
低,对无功功率响应特性的影响最小。 抗 的 在 线 辨 识 值 和 式(9)所 示 ζ VSG 、ω n,VSG 与 Z 的 比
由图 3(b)中无功功率在 Z 取值不同时的仿真结
例关系来实时修正原参数辨识值,在线调整原模型。
果可得,Z 的偏移使曲线拟合度下降 5%~6%,但仍
高 于 90%,验 证 了 灵 敏 度 分 析 结 果 ,进 一 步 证 明 了 4 建模方法的仿真和实验验证
电机参数变化时无功功率模型仍有效。 4. 1 仿真验证
由 图 3(a)中 有 功 功 率 相 关 参 数 D p 、J 和 Z 的 灵 分 别 建 立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VC 和 VSG 控 制 系 统
敏 度 计 算 结 果 可 得 ,系 统 有 功 功 率 响 应 受 电 机 阻 抗 的 仿 真 模 型 ,其 主 要 参 数 取 值 见 附 录 A 表 A1 和 表
Z 的影响较大。
A2。仿真验证过程为:对仿真模型施加扰动并采集
由图 3(b)中有功功率在 Z 取值不同时的仿真结
机 组 功 率 阶 跃 响 应 的 仿 真 数 据 ,进 而 辨 识 系 统 功 率
果可得,Z 变化时模型误差显著增大,拟合度会低于
响 应 特 性 模 型 的 各 个 系 数 从 而 得 到 其 模 型 ,最 后 对
90%。为进一步明确电机阻抗对模型误差的影响程
比相同输入下辨识所得模型和仿真模型输出的功率
度,确定模型的适用范围,基于仿真结果得到电机阻
曲 线 ,若 曲 线 拟 合 度 高 于 90%,则 认 为 建 模 结 果 准
抗偏移量和拟合度的关系如图 4 所示。
确,仿真验证成立。
110 105 Lm; L1; R
有功功率曲线

对 VC 系 统 的 仿 真 模 型 ,施 加 两 组 扰 动 :第 1 组
有功功率曲线

90 100
拟合度/%
拟合度/%

70 95
50 90 保 持 无 功 功 率 指 令 为 0 p.u.,有 功 功 率 指 令 在 49.8 s
处 发 生 1.05 p.u. 到 0.85 p.u. 的 阶 跃 扰 动 ;第 2 组 保
30 85
10 80
50 100 150 50 100 150 200 250
Z取值与Z原值乘上100的比值 参数取值与参数原值乘上100的比值
持 有 功 功 率 指 令 为 0.85 p.u.,无 功 功 率 指 令 在 10 s
(a) 变电机阻抗 (b) 变电机电阻、互感与漏感 处 发 生 0.3 p.u. 到 0.27 p.u. 的 阶 跃 扰 动 。 基 于 两 组
图4 VSG 控制模型拟合度随电机参数 仿真数据辨识得到有功和无功模型的等效参数分别
偏移量变化情况
Fig. 4 Fiting degree of VSG control model changes with 为 :ζ p,VC = 0.66 ,ω np,VC = 11.39 ,τ p,VC = 1.33 ,τ dp,VC =
motor parameter offset 0.01 ;ζ q,VC = 0.08 ,ω nq,VC = 786 ,τ q,VC = 0.14 ,τ dq,VC =
10 - 6 。将上述辨识结果代入式(6)和式(7)即可建立
图 4(a)为 Z 偏移量与有功功率曲线拟合度的关
系 。 分 析 可 得 :1)Z 偏 移 量 越 高 ,曲 线 拟 合 度 越 低 ; 功率响应特性模型。相同输入下辨识所得模型和仿

2)Z 变 大 对 拟 合 度 影 响 显 著 ,Z 变 小 对 拟 合 度 影 响 真模型输出的功率曲线如图 5(a)所示。


0.305
较 小 ,当 Z 减 小 40%,曲 线 拟 合 度 仍 高 于 80%。 因 1.1 仿真模型 仿真模型
无功功率/p.u.
有功功率/p.u.

辨识模型1 辨识模型1
此 ,为 保 证 VSG 模 型 的 有 效 性 ,使 得 有 功 功 率 曲 线 1.0 辨识模型2 辨识模型2
0.285
的 拟 合 度 不 低 于 90%,辨 识 时 应 基 于 Z 处 于 较 大 值 0.9

时 的 测 试 数 据 展 开 ,机 组 运 行 过 程 中 Z 的 偏 移 量 需 0.8 0.265
20 50 80 110 7 11 15
在图 4(a)的阴影部分范围内。 t/s t/s
电 机 阻 抗 Z 由 电 机 电 阻 R、互 感 L m 和 漏 感 L l 组 (a) VC系统
0.40 0.62
成 ,三 者 变 化 量 与 有 功 功 率 拟 合 度 的 变 化 关 系 如 图
有功功率/p.u.

无功功率/p.u.

4(b)所 示 。 分 析 图 中 各 曲 线 可 得 :① 电 机 漏 感 L l 对 0.35 0.55 仿真模型


仿真模型 辨识模型1
拟 合 度 影 响 最 小 ,取 值 在 50%~250% 范 围 内 时 ,曲 辨识模型1 辨识模型2
辨识模型2
线 拟 合 度 不 低 于 95%,其 影 响 可 忽 略 不 计 ;② 电 机 0.30 0.48
7 11 15 7 11 15
电阻 R 对拟合度的影响较大,取值在 52.5%~220% t/s t/s
(b) VSG控制系统
范 围 内 时 ,曲 线 拟 合 度 高 于 90%,模 型 有 效 ;③ 电 机
图5 VC 和 VSG 控制辨识和仿真模型输出功率
互 感 L m 对 拟 合 度 的 影 响 最 大 ,取 值 在 52.5%~
Fig. 5 Output power identification and simulation
154% 范围内时,曲线拟合度高于 90%,模型有效。 models of VC and VSG control

122
孔旻玥,等 双馈风电机组系统功率响应特性建模方法

图 5(a)中辨识模型 1、2 分别为考虑延时环节前 1.10

有功功率/p.u.
辨识模型输出
0.85 实际系统输出
后 辨 识 所 得 的 模 型 ,其 有 功 输 出 曲 线 的 拟 合 度 分 别
为 99.83% 和 99.84%,无 功 输 出 曲 线 的 拟 合 度 均 为
0.60
0.35
96.66%。对比可知,考虑延时环节前后辨识所得模 0 100 200 300 400
t/s
型 输 出 的 曲 线 拟 合 度 近 似 不 变 ,且 均 远 高 于 90%, (a) 有功功率响应对比

证明式(5)中延时环节对模型准确度的影响可忽略, 0.4

无功功率/p.u.
0.2
VC 系统的功率响应特性模型准确,辨识方法有效。
0
对 VSG 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施加两组扰动,操 -0.2
辨识模型输出
实际系统输出
作 与 VSG 模 型 误 差 分 析 中 相 同 。 基 于 两 组 仿 真 数 -0.4
0 100 200 300 400
t/s
据分别辨识出有功和无功模型的等效参数分别为: (b) 无功功率响应对比
ζ VSG = 0.24 ,ω n,VSG = 5.51 ,τ p,VSG = 0.05 ,K 1q,VSG = 图 6 辨识和实测输出功率
2.98 ,K 2q,VSG = 2.99 ,τ q,VSG = 0.006 ,代入式(10)即可 Fig. 6 Output power of identification and
actual measurement
建立功率响应特性模型。相同输入下辨识所得模型
和仿真模型输出的功率曲线如图 5(b)所示。 综 上 所 述 ,通 过 计 算 结 果 与 实 测 曲 线 之 间 的 对
图 5(b)中辨识模型 1、2 分别为考虑延时环节前 比 ,验 证 了 所 提 建 模 方 法 的 正 确 性 ,对 采 用 VC 和
后 辨 识 所 得 的 模 型 ,其 有 功 输 出 曲 线 的 拟 合 度 分 别 VSG 控 制 的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均 可 实 现 对 实 际 系 统 功
为 95.84% 和 99.24%,无 功 输 出 曲 线 的 拟 合 度 均 为 率响应特性的准确模拟。
99.40%。 辨 识 所 得 模 型 的 输 出 曲 线 的 拟 合 度 均 远
5 结语
高于 90%,证明了式(8)中延时环节可忽略,VSG 控
制的功率特性模型准确,辨识方法有效。 本文针对双馈风电机组系统的功率响应特性,
4. 2 实验验证 提 出 了 一 种 考 虑 不 同 控 制 方 式 的 建 模 方 法 ,仿 真 和
上文通过仿真验证了各模型简化和等效的正确 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
性,VC 的有功、无功功率和 VSG 控制的有功功率响 1)建 立 了 VC 和 VSG 控 制 的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模
应特性模型均可用式(11)表示,VSG 的无功功率响 型,并通过分析控制参数的影响规律和取值条件,实
应 特 性 模 型 可 用 式(10)表 示 。 在 上 述 结 论 基 础 上 , 现了两者有功模型的统一化。
为 进 一 步 验 证 所 提 建 模 方 法 ,对 某 风 电 场 内 采 用 2)基 于 数 学 模 型 提 出 了 优 化 阻 尼 最 小 二 乘 法
VC 的 双 馈 风 电 机 组 进 行 功 率 扰 动 测 试 ,并 基 于 并 阻 尼 因 子 调 整 方 式 的 辨 识 方 法 ,进 而 实 现 了 并 网 点
网点处采集的功率数据进行功率响应特性建模。 处功率响应特性的准确拟合。
实 验 测 试 系 统 如 附 录 A 图 A6 所 示 ,其 主 要 参 3)分 析 了 辨 识 精 度 受 电 机 参 数 变 化 影 响 的 程
数见表 A1。测试在风电机组正常运行过程中进行, 度 ,VSG 有 功 模 型 的 辨 识 精 度 受 影 响 较 显 著 ,但 仍
对系统施加两组功率扰动,具体操作如表 A3 所示。 具有较好的功率响应曲线拟合能力。
由于上文仿真结果已详细对比分析了各模型中 本文建模方法对弱电网或多机并网情况同样有
的延时环节,充分验证了其简化的正确性,因此实验 效 ,其 思 想 亦 可 推 广 至 其 他 新 能 源 机 组 。 后 续 研 究
验证中不再重复对各模型的延时环节进行分析对 可结合离线建模和电机阻抗在线辨识进一步提高建
比 。 基 于 第 1、2 组 实 验 结 果 ,分 别 辨 识 得 到 有 功 和 模精度。
无 功 模 型 的 参 数 为 :ζ p = 0.38 ,ω np = 0.82 ,
附录见本刊网络版(http://www.aeps-info.com/
τ p = 0.91 ;ζ q = 0.46 ,ω nq = 11.34 ,τ q = 0.14 。 将 辨 识
aeps/ch/index.aspx),扫英文摘要后二维码可以阅读
结 果 代 入 式(6)和 式(7),可 得 功 率 响 应 特 性 模 型 。
网络全文。
辨识所得模型与实验测试系统输出的功率曲线如图
6 所示。 参考文献
图 6(a)和(b)分 别 为 有 功 和 无 功 功 率 的 对 比 结
[1]文云峰,杨伟峰,汪荣华,等 . 构建 100% 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述
果。图中辨识所得模型和实际系统的功率响应曲线
评与展望[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40(6):1843-1856.
高 度 相 似 ,有 功 曲 线 的 拟 合 度 为 99.06%,无 功 曲 线 WEN Yunfeng, YANG Weifeng, WANG Ronghua, et al.
的拟合度为 98.97%,拟合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oward 100% renewable energy power

http ://www.aeps -info.com 123


2022,46(2) · 学术研究 ·

systems[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20,40(6):1843-1856. model[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7,41


[2]PAL B C, MEI F. Modelling adequacy of the doubly fed (10):37-43.
induction generator for small-signal stability studies in power [11]ROSE J,HISKENS I A. Estimating wind turbine parameters
systems[J].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2008,2(3): and quantifying their effects on dynamic behavior[C]// 2008
181-190. IEEE 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3]周 鹏 ,张 新 燕 ,邸 强 ,等 . 新 型 自 适 应 虚 拟 同 步 机 控 制 的 双 馈 风 Conversion and Delivery of Electrical Energy in the 21st
电 机 组 并 网 小 信 号 建 模 及 参 数 分 析[J/OL]. 中 国 电 力 :1-10 Century,July 20-24,2008,Pittsburgh,USA.
[2021-05-10]. http://kns. cnki. net/kcms/detail/11.3265. TM. [12]沈欣炜,郑竞宏,朱守真,等 .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参数的 dq 轴
20201118.0915.004.html. 解耦辨识策略[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4):38-43.
ZHOU Peng,ZHANG Xinyan,DI Qiang,et al. Grid connected SHEN Xinwei,ZHENG Jinghong,ZHU Shouzhen,et al. A
small signal modeling and parameter analysis of a novel adaptive dq axis decoupling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strategy for grid-
virtual synchronous control of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connected inverter controller of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system
wind turbines [J/OL]. Electric Power: 1-10 [2021-05-10]. [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4,38(4):
http://kns. cnki. net/kcms/detail/11.2107. TM. 20201112.1424. 38-43.
003.html. [13]颜湘武,贾焦心,王俣珂,等 . 基于频域特性测试的 VSG 功频传
[4]ZHU Y C. Nonlinear process identification[M]. Amsterdam, 递 函 数 辨 识 方 法[J/OL].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报 :1-14[2021-03-
Netherlands:Elsevier,2001:217-250. 03]. https://doi.org/10.13334/j.0258-8013.pcsee.200507.
[5]田 德 ,高 洋 ,闫 肖 蒙 ,等 . 基 于 差 分 进 化 算 法 的 风 电 机 组 变 桨 参 YAN Xiangwu,JIA Jiaoxin,WANG Yuke,et al. A VSG
数寻优[J]. 太阳能学报,2019,40(8):2154-2161. power frequency transfer function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TIAN De,GAO Yang,YAN Xiaomeng,et al. Optimization of characteristic test in frequency domain[J/OL]. Proceedings of
pitch controller parameters for wind turbine based on differential the CSEE: 1-14[2021-03-03]. https://doi. org/10.13334/j.
evolution algorithm[J].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2019,40 0258-8013.pcsee.200507.
(8):2154-2161. [14]徐 岩 ,靳 伟 佳 ,雷 晰 . 基 于 递 推 最 小 二 乘 的 光 伏 逆 变 器 动 态 模
[6]JIN Y Q, LU C J, JU P, et al. Probabilistic preassessment 型辨识[J]. 太阳能学报,2019,40(10):2797-2805.
method of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with an application to XU Yan,JIN Weijia,LEI Xi. Dynamic model identification of
identify the drive train parameters of DFIG [J]. IEEE photovoltaic inverter based on recursive least squares[J]. Acta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20,35(3):1769-1782. Energiae Solaris Sinica,2019,40(10):2797-2805.
[7]蒋 莹 莹 ,田 娜 ,纪 志 成 . 基 于 改 进 竞 技 粒 子 群 算 法 的 DFIG 参 数 [15]VALDIVIA V,LAZARO A,BARRADO A,et al. Black-
辨识[J]. 控制工程,2018,25(1):122-130. box modeling of three-phase voltage source inverters for system-
JIANG Yingying,TIAN Na,JI Zhicheng. Improved competitive level analysi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DFIG Electronics,2012,59(9):3648-3662.
[J]. Control Engineering of China,2018,25(1):122-130. [16]施 永 ,徐 冬 ,于 鸿 儒 ,等 . 基 于 系 统 辨 识 建 模 的 微 网 二 次 电 压 频
[8]颜 湘 武 ,崔 森 ,孙 雪 薇 ,等 . 双 馈 风 力 发 电 机 组 全 运 行 工 况 与 快 率 控 制 器 参 数 设 计 方 法[J]. 电 力 系 统 自 动 化 ,2020,44(13):
速 启 动 电 磁 暂 态 建 模[J/OL]. 电 网 技 术 :1-15[2021-05-16]. 89-97.
https://doi.org/10.13335/j.1000-3673.pst.2019.2532. SHI Yong,XU Dong,YU Hongru,et al. Parameter design
YAN Xiangwu,CUI Sen,SUN Xuewei,et al. Research on method of secondary voltage and frequency regulation controller
transient modeling of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ind in microgrid based on system identification modeling [J].
turbine on full operation condition and rapid starting period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20,44(13):89-97.
[J/OL].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1-15 [2021-05-16]. [17]年 珩 ,潘 再 平 . 双 馈 风 力 发 电 机 变 流 控 制 技 术[M]. 北 京 :科 学
https://doi.org/10.13335/j.1000-3673.pst.2019.2532. 出版社,2015.
[9]秦 继 朔 ,贾 科 ,孔 繁 哲 ,等 . 基 于 寻 优 算 法 的 永 磁 风 电 机 组 并 网 NIAN Heng,PAN Zaiping. Variable flow control technology of
逆 变 器 故 障 穿 越 控 制 参 数 分 步 辨 识[J/OL].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DFIG[M]. Beijing:Science Press,2015.
报 :1-13[2021-01-2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107. [18]EKANAYAKE J B,HOLDSWORTH L,WU X G,et al.
TM.20201112.1424.003.html. Dynamic modeling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wind
QIN Jishuo,JIA Ke,KONG Fanzhe,et al. Stepwise parameter turbin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03,18
identification of fault ride-through control parameters of PMSG (2):803-809.
grid-connected inverter based on optimization algorithm[J/OL]. [19]毛 丁 辉 ,邱 建 琪 ,史 涔 溦 . 基 于 转 动 惯 量 的 异 步 电 机 参 数 自 整
Proceedings of the CSEE:1-13[2021-01-24]. http://kns. cnki. 定系统研究[J]. 机电工程,2015,32(6):830-835.
net/kcms/detail/11.2107.TM.20201112.1424.003.html. MAO Dinghui,QIU Jianqi,SHI Cenwei. Parameter self-tuning
[10]曾 正 ,邵 伟 华 . 基 于 线 性 化 模 型 的 虚 拟 同 步 发 电 机 惯 性 和 阻 尼 system of induction motor based on inertia[J]. Journal of
辨识[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10):37-43.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2015,32(6):830-835.
ZENG Zheng, SHAO Weihua. Estimation of inertia and [20]刘 飞 ,段 善 旭 ,查 晓 明 . 基 于 LCL 滤 波 器 的 并 网 逆 变 器 双 环 控
damping for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based on linearized 制设计[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29(增刊 1):234-240.

124
孔旻玥,等 双馈风电机组系统功率响应特性建模方法

LIU Fei,DUAN Shanxu,ZHA Xiaoming. Design of two loop wide-area measurement systems[J].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controller in grid-connected inverter with LCL filter [J].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2016,4(3):383-393.
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9,29(Supplement 1):234-240.
[21]辛海燕 . 自动控制理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 孔旻玥(1997—),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可再生
XIN Haiyan.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M]. Nanjing:Southeast 能源发电并网控制技术。E-mail:3150102995@zju.edu.cn
University Press,2018.
孙 丹 (1975—),女 ,通 信 作 者 ,博 士 ,教 授 ,主 要 研 究 方
[22]牛 莹 ,路 建 ,尹 小 龙 . 一 种 有 效 的 异 步 电 机 参 数 辨 识 方 法 及 运
向 :可 再 生 能 源 发 电 并 网 控 制 技 术 与 交 流 调 速 。 E-mail:
用[J]. 微特电机,2020,48(10):54-57.
sundan@zju.edu.cn
NIU Ying,LU Jian,YIN Xiaolong. An effective parameter
年 珩(1978—),男,博士,教授,IEEE 高级会员,主要研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asynchronous motor and application
究 方 向 :可 再 生 能 源 发 电 技 术 、交 直 流 混 合 供 电 等 。 E-mail:
[J]. Small & Special Electrical Machines, 2020, 48(10):
54-57. nianheng@zju.edu.cn
[23]WANG Y F, LU C, ZHU L P, et al. Comprehensive (编辑 鲁尔姣)
modeling and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wind farms based on

Modeling Method for Power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DFIG -based Wind Turbine System
KONG Minyue,SUN Dan,NIAN Heng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grid-connected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 based wind turbines,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n accurate model of the power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t the grid-connected point. A modeling
method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modeling problem of the power characteristics of DFIG-based wind turbines at the grid-connected
point. First, aiming at the vector control and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control in the DFIG-based wind turbine system, power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models are established and analyzed separately. Then, based on the power response data at the grid-
connected point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 power disturbance command to the DFIG-based wind turbine, the optimal adjustment
method of the damping factor in the damping least square method is proposed, and the model is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improved
method to realize the fitting of the power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t the grid-connected point. Moreover, the influence of generator
parameters of DFIG-based wind turbines on model fitting error is analyzed, whose influence degree through parameter trajectory
sensitivity calculation is analyzed, and combined with simulation, the applicable scope of the model is further clarified. Finall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built power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model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ing method.
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Zhejiang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LZ18E070001).
Key words: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 based wind turbine; power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vector control;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control

http ://www.aeps -info.com 12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