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6

学校代号10532 学号

学号S170900732
分类号 TM76 密级
密级公开

硕士学位论文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
次/超同步振荡
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抑制方法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刘津铭

培 养 单 位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导师姓名及职称 罗安 教授

学 科 专 业 电气工程

研 究 方 向 电力电子与新能源发电技术

论文提交日期 2020 年 5 月 17 日
学校代号:10532

学号:S170900732

密级:公开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
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学位申请人姓名: 刘津铭

导师姓名及职称: 罗安 教授

培 养 单 位: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名 称: 电气工程

论 文 提 交 日 期: 2020 年 5 月 17 日

论 文 答 辩 日 期: 2020 年 6 月 3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帅智康 教授
Research on Sub/super-synchronous Oscillation
Mechanism and Suppression Method of Doubly-fed
Wind FarmConnected to Weak Grid
by

LIUJinming

B.E. (Hunan University) 2017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satisfac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unan University

Supervisor

Professor Luo An

May, 2020
湖 南大 学

学位论文原创 性声 明

本人郑重声 明所呈 交 的 论 文 是本 人 在 导师 的 指 导 下 独 立 进



行 研 宄所 取得 的 研 宄成 果 除 了 文 中 特别 加 以 标注 引 用 的 内 容 外 。 

本 论 文 不 包含 任 何 其他 个 人或 集 体 已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的 成 果 作 品 

对本文 的 研 宄做 出 重要贡献 的 个人和集体 , 均 己在文 中 以 明 确方




式标 明 。
本人 完 全 意识 到 本 声 明 的 法律后 果 由 本 人 承 担 

作者签名 :
士 ;
丰 緣 日 期 :
》 年 / 月 夂 


学 位论 文版 权使 用 授权 书

本学 位论文作 者 完全 使用 学位 论文 的 

 了 解 学校有 关保 留 、

定 同 意 学校保 留 并 向 国家 有 关 部 门 或机 构送 交 论 文 的 复 印 件 和
, 

电子 版 允许论文被查 阅 和 借 阅
, 本人 授权湖 南大 学可 以 将 本 学
 。

位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编入 有 关 数 据库 进 行检索 可 以 采用 影
 ,

印 、
缩 印 或 扫 描等 复 制 手 段保存 和 汇 编本 学位 论文 

本 学 位 论文 属 于


1 .
保密□ 在 ,

年解 密后 适用 本 授权 书 

2 .
不保密 0 

请在 以 上相应方框



内 V 

作者签名 :
日 期 :
年 b
月 V 

导师 签名 日 期 :
年 月 I 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能源战略的转型,能源开发的重心正向以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倾斜。
近年来,风力发电发展迅速,大量风电并入电网,双馈风电机作为风力发电的主
流机型,其装机容量不断提升。与其他形式的新能源发电类似,双馈发电机需要
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作为桥梁接入电网。随着新能源并网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网,传统电网的电力电子化特征凸显,电网强度
降低,导致双馈风电场并网时,振荡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
降低了电网对风电的消纳能力。因此,本文将对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振荡机
理和振荡抑制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创新点如下:
1、综合考虑双馈异步风电机励磁回路、控制环节的锁相环、电流环等因素的
影响,建立了单台双馈风机在静止自然坐标系下的正、负序宽频带阻抗模型。然
后,在单机阻抗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双馈风电场中机组的箱式变压器、35kV 集电
线路以及风电场主变压器等元件,建立了双馈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模型。阻抗扫
描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双馈风电场阻抗模型的正确性,该阻抗模型为揭示双馈风
电场接入弱电网的宽频带振荡机理和研究振荡抑制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2、采用阻抗分析方法,基于所建双馈风电场正负序阻抗模型分析了双馈风电
场接入感性弱电网的振荡机理。双馈风电场的序阻抗在超同步频段呈现电阻分量
为负且呈容性的阻抗特性,与感性弱电网交互时,容易使并网系统呈现负阻尼状
态,引发振荡。然后,分析探明了场站内集电线、变压器、电网强度、风电场中
风机台数和控制器锁相环带宽以及风电场输出功率对双馈风电场稳定性的影响。
最后,仿真结果证明了双馈风电场振荡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3、针对双馈风电场与弱电网交互而产生的次/超同步振荡现象,在源-荷阻抗
稳定性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弱电网下对双馈风电机进行阻抗重构的控制方法。此
振荡抑制方法,减小了振荡频段中双馈风电场的负阻值阻抗特性,增大并网系统
的阻尼,可有效抑制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振荡问题。然后根据阻抗稳定性分
析方法,在理论上验证了阻抗重构控制方法的正确性。最后,仿真结果证明了本
文所提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双馈风电场;序阻抗建模;阻抗稳定性分析;次/超同步振荡机理;振荡
抑制方法

II
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nergy strategy, the focus of energy


production is tilting towards new energy represented by wind energy. In recent years,
wind power gener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a large amount of wind power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power grid. As a mainstream model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doubly-fed wind turbines have continuously increased their installed capacity. Similar
to other forms of new energy generation, doubly-fed generators need to be connected
to the power grid through power electronic converters.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new energy grid-connected power generation, more and more power
electronic equipment is connected to the power grid, the power electro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power grid are prominent, and the power grid
strength is reduced. When the double-fed wind farm is connected to the grid,
oscillation problems frequently occur, which seriously threatens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grid and reduces the power grid's ability to absorb wind power.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and study the oscillation mechanism and oscillation
suppression method of the doubly-fed wind farm connected to the weak grid. The
main innovations are as follows:
(1)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the excitation circuit, phase-locked loop of the
controller, and current control loop of the doubly-fed asynchronous wind turbine, a
positive-negative sequence impedance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harmonic
linearization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quence wideband
impedance model of a single doubly-fed wind turbine in the stationary natural
coordinate system. Then, based on the single-machine impedance model and
considering Box-type transformers, 35kV collector lines, and the main transformer in
doubly-fed wind farm, the positive-negative sequence impedance model for
doubly-fed wind farms is established. The impedance scanning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impedance model of the doubly-fed wind farm. The
impedance model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vealing the oscillation mechanism
of the doubly-fed wind farm connected to the weak grid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oscillation suppression method.
(2) The impedance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oscillation
mechanism of the doubly-fed wind farm connected to the inductive weak power grid
III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based on the positive-negative sequence impedance model of the doubly-fed wind


farm. The impedance of a single doubly-fed wind turbine and a doubly-fed wind farm
exhibits negative resistance capacitance in the super-synchronous frequency band.
When interacting with an inductive weak grid, it is easy to make the oscillation
suppression damping of the grid-connected system negative, and cause oscillation.
Then, the effects of collector lines, transformers, power grid strength, the number of
wind turbines in the wind farm, the phase-locked loop bandwidth of the controller,
and the wind farm output power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doubly-fed wind farm are
analyzed. Finally,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oscillation mechanism of the doubly-fed wind farm.
(3) Aiming at the sub/super-synchronous oscillation phenomenon caus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oubly-fed wind farm and weak grid, a control method for
impedance reconstruction of doubly-fed wind farm is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urce-load impedance stability. This oscillation suppression method reduces the
negative resistance impedance characteristic of the doubly-fed wind farm in the
oscillating frequency band and increases the damping of the grid-connected system,
which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oscillation problem of the doubly-fed wind farm
connected to the weak grid. According to the impedance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impedance reconstruction control method is theoretically verified.
Finally,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oscillation
suppression method.

Key Words: Doubly-fed wind farm; Sequence impedance modeling; Impedance


stability analysis; Sub/super-synchronous oscillation mechanism;
Oscillation suppression method

IV
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I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I
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目录 ............................................................................................................................ V
第 1 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振荡问题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 双馈风电场宽频带阻抗建模方法 .........................................................3
1.3.2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宽频带振荡机理分析 ..................................4
1.3.3 双馈风电场的宽频带振荡抑制方法 .....................................................5
1.4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各章节安排 ...................................................................6
第 2 章 双馈风电场的序阻抗建模 ..................................................................................... 8
2.1 序阻抗建模理论基础的基本方法 ................................................................8
2.1.1 序阻抗建模的数学理论基础 .................................................................8
2.1.2 序阻抗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9
2.2 双馈风电场拓扑结构 ................................................................................. 10
2.3 双馈风力发电装备的序阻抗建模 .............................................................. 11
2.3.1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装备的拓扑结构与控制方法 ................................ 11
2.3.2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系统等效电路 ................................................... 13
2.3.3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装备的序阻抗建模 ................................................ 14
2.3.4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装备阻抗扫描仿真验证与阻抗特性分析 ............. 18
2.4 双馈风电场站内其他主要器件的序阻抗建模 .......................................... 28
2.4.1 箱式变压器和主变压器的序阻抗建模 ................................................ 28
2.4.2 场站内输电线路的序阻抗建模 ........................................................... 29
2.5 双馈风电场的序阻抗建模 ......................................................................... 30
2.5.1 双馈发电机与箱式变压器的序阻抗模型 ............................................ 31
2.5.2 风电场中接入同一馈线的机组群序阻抗建模 .................................... 31
2.5.3 风电场包含主变的整体输出序阻抗建模 ............................................ 33
2.5.4 风电场阻抗扫描仿真验证与阻抗特性分析 ........................................ 34
2.6 小结 ............................................................................................................ 38
V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第 3 章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振荡机理分析 ......................................................... 39
3.1 阻抗法分析双馈风机并网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基本原理 ....................... 39
3.2 双馈风电场接入 110kV 弱电网的稳定性分析 .......................................... 41
3.2.1 场站内变压器与 35kV 集电线路对风电场阻抗稳定性的影响 .......... 41
3.2.2 电网短路比与控制器锁相环带宽对风电场阻抗稳定性的影响 ......... 44
3.2.3 风机并网台数与输出功率对风电场阻抗稳定性的影响 ..................... 46
3.3 仿真验证 .................................................................................................... 49
3.4 小结 ............................................................................................................ 51
第 4 章 基于阻抗重构的双馈风电场次/超同步振荡抑制 ....................................... 52
4.1 基于双馈风电机输出阻抗重构的系统阻尼增强方法 ............................... 52
4.1.1 阻抗重构控制的基本原理 ................................................................... 52
4.1.2 阻抗重构控制的双馈风电场序阻抗模型 ............................................ 56
4.1.3 阻抗重构控制的参数设计 ................................................................... 58
4.2 基于阻抗重构方法的双馈风电场阻抗稳定性分析 ................................... 61
4.2.1 阻抗扫频验证与阻抗特性分析 ........................................................... 61
4.2.2 接入 110kV 弱电网的阻抗稳定性分析 ............................................... 66
4.3 仿真验证 .................................................................................................... 69
4.4 小结 ............................................................................................................ 71
总结和展望 ............................................................................................................... 73
参考文献 ................................................................................................................... 75
致谢 ........................................................................................................................... 80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81
附录 B ....................................................................................................................... 82
附录 C ....................................................................................................................... 86

VI
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与能源的使用息息相关,能源给国民的经济与生活
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
等不可再生能源为主。随着 40 多年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国 GDP 总量跃居世界第
二,2019 年经济总量接近百万亿大关。在经济腾飞的背后,是国家能源消费的大
幅提升。据统计,2018 年我国连续十年位于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第一位,能源消
费总量为 46.4 亿吨标准煤,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 23.6%,而能源消费中的 85.7%
为化石能源 [1] 。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的开采,国家
将面临很大的能源压力。我国现有探明的储量中,石油资源、天然气的开采年限
不过数十年,而煤炭也只有 200 年的开采年限 [2-4] ,导致国家能源有较高的对外依
存度,影响我国能源供给安全,势必会威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7] 。除此之外,
化石能源的使用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生态环
境问题 [8] 。
为了应对和解决传统化石能源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家层面上,颁布实施了一
系列的政策,提高新能源发电的占比。其中,风能在新能源领域中,潜力巨大,
发展势头迅猛 [9,10] 。我国的风力发电从 20 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风电装机容量
持续增加,据统计,2012 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为 12.96GW [11] 。据国家有关部门
统计,2019 年,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210GW,占全国发电装机的 10.4%,
发电容量为 4057 亿千瓦时 [12] 。2012 至 2019 年间,风电的装机容量增加了约 15
倍,中国风电正在以爆发式的模式快速发展,新装机容量与总装机容量连续数年
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风机机组的总装机容量达 1TW,
可以为全国提供 17%的电量,届时风力发电将成为我国的主要电力来源之一 [13-16] 。
现有的风电机中,主要分为双馈风电机和直驱风电机两种。双馈与直驱两种
发电技术同时出现,但是发展至今,双馈发电技术因其良好的技术稳定性占据了
风电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17] 。相比直驱风电机,双馈风机制造成本较低、机体重量
小、运维成本低;直驱风机采用全功率变频器,导致变频器的容量大,技术难度
提高;双馈风机采用齿轮箱传动结构,提高风能利用率,增加发电效率 [18,19] 。在
全国的风电场中,超过 85%的风电机组采用双馈风电机 [20] 。双馈发电技术占据了
当今的风能利用的主流市场。所以,对双馈风电机和双馈风电场的并网稳定性研
究,具有很重大的实际需要和工程意义。

1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1.2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振荡问题

风力发电接入电网时,均要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作为桥梁。对于传统的电力
系统而言,在较少的风电并网时,其负荷变化具有相对的规律,系统运行的方式
固定,系统几乎不受风电接入的影响 [21] 。随着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并网容量的大幅
提高,接入电网中的电力电子变换器规模急剧增大,传统电网中包容的电力电子
变换器数量越来越高,大量新式电力电子装备作为接口接入电网,导致传统电网
有了明显的电力电子化特征 [22] 。与传统的电网相比,电力电子化的电力系统随着
电力电子器件开关而发生变换,系统时变而非自治,同时存在多时间尺度控制的
相互作用,而电力电子变流器存在很强的非线性,使得系统具有弱抗扰性 [23] 。
风能资源分布主要受到地形影响,世界范围内,风能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与
内陆广袤的开阔地带 [24] 。对于我国而言,风能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分布不均。风
力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北部内陆与东南沿海两大区域 [16] 。由此可见,在全世界范
围内,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不是用电需求的中心地带,为了解决此矛盾,远
距离输电成为必然的选择 [25] 。虽然长距离输电可以解决上述矛盾,但是长距离的
电力输送必然会导致传统电网强度的降低 [26-28] 。当风电场接入弱电网时,振荡问
题频频发生。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莫哈维火力发电厂发生了有史以来最早的次
同步振荡现象 [29] 。而在 2009 年,美国德州某风电场发生了风电并网历史上的第
一次次同步振荡 [30,31] 。2011 年以来,我国河北沽源地区发生多次由风电场与串联
补偿系统交互而引发的次同步谐振,振荡频率为几赫兹等级,造成了大规模风电
机脱网和许多一次设备的异动 [32,33] 。2015 年 7 月,我国西北地区风电场出现了次
/超同步振荡,引发远处的火力发电厂的保护装置动作 [34,35] 。国内某大型海上双馈
风电场,接入 MMC-HVDC 系统时曾出现过 SSO 现象,最终导致 MMC-HVDC 系
统停运 [36] 。面对上述历史上所发生的各种振荡问题,只有研究与分析其产生机理,
以制定对应的振荡抑制方法,才能解决我国风电并网中现实存在的振荡新问题,
对风能利用和风电场并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为了研究双馈风电场等新能源场站接入弱电网的稳定性问题,国内外的科研
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小信号阻抗建模方法、新能源
场站接入弱电网的稳定性分析以及能源源发电设备振荡抑制方法等方面奠定了很
深厚的理论基础。

1.3.1 双馈风电场宽频带阻抗建模方法
建立正确的系统小信号阻抗模型,是对双馈风电场进行并网稳定性分析的理

2
硕士学位论文

论基础和研究前提。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对风电场等新能源场站的阻抗建模主要
分为时域状态空间建模方法 [37] 和 s 域阻抗建模方法 [38] 。
当采用时域状态空间法进行建模时,只有获取建模对象的电气拓扑结构、具
体的控制方法、控制参数以及系统电气参数,才可以搭建起具体、统一且解析的
电气时域状态空间模型 [39] 。从此处可知,该建模方法只是针对建模对象为“白箱”
的情况。当系统结构和规模发生变化、控制方法改变、电气和控制参数发生改变
或者网络构造变复杂时,需重新建立系统时域模型 [40-41] 。文献[42]基于区域子系
统独立建模方式建立了不同机组类型的多风电场时域状态阻抗模型,但是把电网
的状态模型看作简单的架空传输线路,模型的简化导致难以反映各电气量波动之
间的物理联系。文献[43]采用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不平衡非线性负载下的
三相逆变器的时域模型,所建模型忽略电压外环的影响,且模型维数过大,增加
了系统建模的复杂度,而当逆变器的负载发生变化时,已建模型不再适用。可见,
时域状态空间建模方法存在其局限性,该方法难以适应双馈风电场与弱电网之间
的交互情况的精准稳定性分析。
为了对新能源场站进行更为正确且简化的阻抗建模,学者们把建模的目光从
时域转向了 s 域,提出了在 s 域对新能源并网发电装备及场站进行阻抗建模的方
法。该建模方法在对新能源并网发电装备与电网互联系统的进行阻抗建模时,在
公共连接点处,将交互系统割裂为两个各自独立稳定运行的子系统,然后,根据
两个子系统的电气结构和控制方法分别独立建立各自的阻抗模型。两个互相独立
的子系统各自内部的结构、参数和控制方法的改变都不会对对方的阻抗造成影响,
所以不需要重新建立新的阻抗模型,提高了阻抗的适应性,降低了系统出现变化
时 系 统 建 模的 难 度 。所 建 立 的 阻抗 模 型 , 可 以 用 来 判断 子 系 统 交 互 的 稳 定性 。s
域阻抗建模的方法主要有 dq 阻抗建模方法、极坐标建模方法和序阻抗建模方法。
早期,Wester 教授和 Middlebrook 教授最先提出了不同于状态空间建模方法
的基于电路平均概念的频域阻抗建模方法 [44] ;其后,又提出了输出状态平均法,
对采用开关器件的电力电子变流器采用平均等效的建模思路 [45] 。此方法相比时域
空间状态法而言,建模过程更简单,但是模型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更强。因为新能
源场站的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器的非线性度高,系统无稳定工作点,为了解决
此问题,文献[46]建立了电力电子变流器 dq 坐标系的阻抗模型,此阻抗模型较为
复杂且为一个二阶阻抗矩阵,无实际的物理意义,在进行阻抗稳定性分析时需要
采用广义 Nyquist 判据,加大了稳定性分析的复杂度。除此之外,文献[47]提出了
一种 极 坐 标下 的 广义 阻抗 建 模 方法 , 此法 建立 的 阻 抗为 对 角耦 合项 为 零 的 2×2
的阻抗矩阵,使得逆变器系统由 MIMO 系统降阶为 SISO 系统,但是该阻抗却没
有明确的电气物理意义,且该建模方法对于功率因数不为 1 的系统不适用,具有
其本身的局限性。文献[48]提出了一种序阻抗建模方法。此方法基于谐波线性化
3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理论,把系统中的时域交流量转化为频域上的相量形式,利用卷积定理,根据电
路模型与控制方程建立目标系统的序阻抗模型。正负序阻抗的物理意义清晰,稳
定性判断相对简易。序阻抗建模方法已经推广应用至孤岛微电网 [49] 、虚拟同步电
机 [50] 和 MVDC 系统 [51] 。文献[52]推导出 type-III 型风机的正负序阻抗频域模型,
但是建模过程中忽略了风电机励磁回路,且没有建立风电场的阻抗模型。
综上所述,s 域阻抗建模方法相比时域建模方法而言,建模难度降低,适应
范围更广泛。当风电场电路可控制参数无法获知时,只需通过频域阻抗测量直接
得到被测风电场的阻抗特性数据,然后通过一定数学手段构造其 s 域阻抗模型,
大大降低了模型构建的难度。在 s 域阻抗建模方法中,主要分为 dq 阻抗建模方法
和正负序阻抗建模方法。两者相比,采用序阻抗建模方法得到的阻抗模型具有更
明确的物理意义,且阻抗模型相对简单,便于理论分析和实际测量。但是,采用
序阻抗对双馈风电场进行建模的研究尚未全面,亟需建立考虑励磁阻抗以及集电
线路的双馈风电场的序阻抗模型,并对风电场的阻抗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1.3.2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宽频带振荡机理分析
分析双馈风电场等新能源场站接入弱电网的振荡机理是为了从根源处找到并
网系统的不稳定因素,进而为抑制振荡提供理论依据。目前,针对风电场的并网
振荡机理分析,文献[53]在 PSCAD 中建立了单台双馈风机与串联补偿系统的仿真
模型,并推导了相应的次同步振荡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控制参数和不同串补度
对引发振荡的影响,但是却没有说明引起振荡的根本机理。文献[54]采用时域仿
真法,首先建立双馈风机与串补系统的时域空间状态方程模型,通过特征值灵敏
度分析引起系统振荡的主导因素。最后,利用 PSCAD 时域仿真得到多重因素作
用下的次同步振荡区间。该方法所需要的双馈风机空间状态模型阶数较高,模型
不解析,稳定性分析难以得出具体的振荡模式和产生机理。除了上述的时域仿真
法外,文献[55]采用频率扫描法分析不同风速和串补度以及转子侧电流环的闭环
控制角度分析双馈风电机并网的振荡机理,但是此分析方法忽略了系统运行工况
以及风机控制系统暂态特性的影响,简化了异步电机的模型,分析所得的振荡原
因不够具体精确。文献[56]建立了传统风力发电场站的模型,并分析得出结论:
风电场的稳定性受电网强度影响较大。但是此方法所建立的系统模型维数会随着
电场规模增加而提高,使得模型和分析变得复杂 [57] 。
另一个重要的宽频带振荡机理分析方法是阻抗分析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重
点关注。孙建教授提出了基于谐波线性化的正负序阻抗建模方法,得到了电气物
理意义明确的正负序 阻抗以及比较简便且 实用的稳定性判断标 准,结合 Nyquist
判据,可准确分析交互耦合系统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38,58,59] 。此方法简单有效,只
需要分别对交互的子系统分别独立建模,避免了时域空间状态法分析稳定性的复

4
硕士学位论文

杂过程,克服了电力电子变换器和控制器的强非线性问题,而且此阻抗分析法可
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新能源发电装备、场站与电网交互的稳定性分析,能有效地
揭示并网系统发生振荡的机理 [57] 。文献[60]分别建立了传统逆变器与虚拟同步机
的序阻抗模型,并采用序阻抗稳定性分析法对比分析了两种并网变流器的阻抗特
性,分析出虚拟同步机的并网特性要优于传统控制的逆变器。文献[61]建立了采
用 LCL 型滤波器的三相并网型变流器的正、负序序阻抗模型,采用阻抗分析法针
对锁相环控制带宽的因素对三相 LCL 并网型变流器的并网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
表明,锁相环带宽参数的设置是否合理对逆变器并网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文
献[62]基于阻抗稳定判据方法分析了直驱/双馈风机经 MMC-HVDC 送出系统的并
网稳定性,但是未分析汇集网络对并网稳定性的影响,但是分析结果对振荡抑制
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文献[50]采用阻抗分析方法从电网强度、锁相环带宽和
并网台数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电压型和电流型虚拟同步电机的并网稳定性,得出结
论,电压型虚拟同步电机比电流型的具有更优越的稳定性能。
目前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阻抗稳定性分析还不够全面,而且其并网稳定
性受其他主导因素的影响,譬如集电线路网架错综复杂、控制相互作用、电网强
弱、运行工况等。所以,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系统因素分析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
的稳定性,从本质上揭示并网系统振荡机理。对于考虑单机励磁阻抗、电场内部
集电线路、箱式变压器与主变压器以及电场规模的双馈风电场而言,采用此方法
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可以正确分析出发生振荡的机理,为抑制振荡提供扎实的
理论基础。

1.3.3 双馈风电场的宽频带振荡抑制方法
近年来多处双馈风电场并网发生次/超同步振荡,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研究团队
对风电场并网系统的次/超同步振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抑制风电场次
/超同步振荡或者降低振荡发生风险的方法。
当风电场发生次/超同步振荡现象时,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可通过避开引发振
荡的运行方式来避免振荡的持续扩大。例如可以采取切机保护,降低风电场输出
功率,切除过多的无功补偿设备,柔性直流输电降功率运行,降低线路阻抗等等
方式来抑制风电场的振荡。但是上述方法没有从根源上消除振荡源,只是对振荡
的不得已的处理方式。除此之外,使用 FACTS 装置也是一种抑制次同步振荡的工
程方法,并在实际风电场中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 [63-67] 。虽然此方法取得了一定
的振荡抑制效果,但是 FACTS 装置串联或者并联在风电场中,结构不灵活,制造
成本高。
新能源发电装备控制环节引入阻尼反馈增强系统阻尼的方法也是一种新能源
抑制次/超同步振荡的方法。文献[68]首先通过建立双馈风机的数学模型,根据模

5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型分析得出影响双馈风机次同步的等效电阻的具体因素。然后提出相应的抑制方
法,采用该策略可有效抑制次同步谐振。但是该策略只是分析了单机的抑制效果,
没有对风电场进行相应的分析。文献[69]针对双馈风电 LCL 型网侧变流器提出了
一种有源阻尼方法,根据电网电压和网侧逆变器并网电流计算得到 LCL 滤波器中
滤波电容电压,在电流控制环中加入电容电压有源阻尼控制环节,控制网侧电流。
此方法只能抑制网侧逆变器引起的振荡,对风电机其他结构引发的振荡无抑制作
用。文献[70]采用了基于双馈风电机机侧变流器的控制系统的阻尼器,并通过特
征根法计算设计得到阻尼器的最优控制参数。此方法通过控制环节增加系统的阻
尼,相对于在风机上增加抑制设备而言更经济,但是该方法鲁棒性较弱。目前只
有较少的文献在正负序阻抗的角度去抑制次/超振荡,本文第四章基于正负序阻抗
的阻抗稳定性原理,采用阻抗重构的控制方法抑制双馈风机和风电场的振荡现象。
风电场并网规模逐渐扩大,同时,电网强度在逐渐降低,短路比可能小于 2,
现有的振荡抑制方法已经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并网系统的稳定性需求。随着双馈
风电场的继续蓬勃发展,在极弱电网下的双馈风电场稳定性的控制问题亟需突破
解决。

1.4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各章节安排

本论文研究的课题来源于 2017 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直


流外送系统的稳定控制技术”(2017YFB0902000)和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弱电网下新能源场站集群系统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BX20190109)。本文主要研究了双馈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建模方法;采用阻抗分
析法,分析了双馈风电场与弱电网的振荡机理;并提出了一种阻抗重构的控制方
法解决双馈风电场的振荡现象,解决弱电网下双馈风电场稳定控制的关键技术难
题。本论文针对双馈风电场的宽频带阻抗建模、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阻抗稳
定性分析以及双馈风电场的振荡抑制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论文各章节安排
如下:
第 1 章,从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风电发展的重要性简述了本文研究
的背景和意义。为了缓解能源压力,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提高风电的能源占比是
实现国家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政策。相比于传统化石能源,风电具有绿
色环保的优势,但是大规模风电并入电网会引起电力系统的振荡问题。然后介绍
了目前发生的各类风力发电接入弱电网的振荡问题及其特征。然后,综述了双馈
风电场的阻抗建模方法、并网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双馈风电场振荡抑制方法的国内
外研究现状。
第 2 章,研究了双馈风电场的宽频带阻抗建模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励磁回
路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装备在静止自然坐标系下的正负序宽频带阻抗模型,双馈
6
硕士学位论文

异步风力发电装备的序阻抗在低频段呈感性,在超同步频段阻抗成电阻分量为负
且呈容性的阻抗特性,容易与弱电网发生振荡,在 100Hz 以上频段,其阻抗转变
为感性。然后分析了不同转速、不同锁相环带宽和不同并网台数下的阻抗特性。
然后建立了风电场中箱式变压器、35kV 集电线路以及主变压器的阻抗模型,在单
台风电机阻抗的基础上,建立了双馈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模型。然后分析了不同
工况下,双馈风电场的阻抗特性,并仿真扫频验证了所建阻抗的正确性。
第 3 章,首先分析了阻抗视角下,源-荷系统交互稳定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将
阻抗稳定性判据应用于整个双馈风电场,从风电场内的集电线路、变压器、电网
短路比、控制器锁相环带宽、并网风机台数以及输出功率几个方面,具体对比分
析了双馈风电场与 110kV 电网的阻抗比 Nyquist 曲线和阻抗特性图,揭示了双馈
风电场发生振荡的机理:110kV 电网短路比过低、双馈风电场中风机台数增多和
锁相环带宽选择不合适、并网风机台数增加和输出功率过大都会导致系统稳定性
变差。最后,仿真结果都证明了对于双馈风电场振荡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第 4 章,针对双馈风电场阻抗与弱电网阻抗交互而产生的次/超同步振荡现象,
研究了双馈风电场的振荡抑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弱电网下阻抗重构控制方法。此
控制方法优化了双馈风电场在超同步频段处的负阻容性的阻抗特性,给并网系统
提高了振荡抑制阻尼,在阻抗的角度上破坏了振荡源,从机理上对振荡进行了扼
制。然后通过阻抗稳定性分析方法,在理论上验证了阻抗重构控制方法的正确性。
最后,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阻抗重构控制对于双馈风电场有很好的振荡抑制作用。
最后,在总结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并
指出了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及工作重点。

7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第2章 双馈风电场的序阻抗建模

由于风电场发出的电能需要远距离传输才能馈入大电网,而电能的远距离传
输就意味着线路阻抗很大而不能忽略,故本文主要分析双馈风电场与弱电网交互
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估双馈风电场与弱电网之间交互作用的重要方法就是基于序
阻抗稳定性分析方法,正确的双馈风机正负序阻抗模型是阻抗稳定性分析的基础。
为此,本章首先简单介绍了正负序阻抗建模方法的理论基础,然后基于正负序阻
抗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双馈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模型,并搭建阻抗扫频仿真验证了
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分析双馈风电场在不同频段上的正负阻抗特性,为
后面章节的阻抗稳定性分析与振荡抑制方法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1 序阻抗建模理论基础的基本方法

双馈风力发电装备接入弱电网的方式为:定子侧绕组直接接入电网,而转子
侧绕组经过变流器并入电网。在弱电网与双馈风机的接口处看,由于变流器自身
控制中带有非线性环节,导致双馈风机阻抗特性是强非线性的。所以,序阻抗建
模的基础就是采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对变流器的控制环节进行线性化处理。

2.1.1 序阻抗建模的数学理论基础
采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建立双馈风电机正负序阻抗模型首先要把时域上的变
量通过 Fourier 变换转为频域上的变量,此法的数理基础是 Fourier 变换和卷积定
理。假设一个时域表达式 f T (t)为:
f T (t )  a1 cos(2 f1t  1 )  a2 cos(2 f 2t   2 )  
(2.1)
 an cos(2 f n t  n ), n  0,1, 2 
对式(2.1)进行 Fourier 级数展开为:
n
ak j 2 fk t
f T (t )  
k  n 2
e (2.2)

对式(2.2)进行 Fourier 变换,把 f T (t)由时域量转化为频域量,为:


0.5a1e  j1 , f   f1
  j
0.5a2 e 2 , f   f 2
FT [ f ]   (2.3)
 
0.5a e  j n , f   f
 n n

由式(2.3)可以看出,在经过 Fourier 变换后,时域函数表达式中的多个复杂频


率成分就被变换成为频域里的互相独立的不同频率成分,如此转换有利于计算不

8
硕士学位论文

同频率量之间的相互卷积和交互作用,使得阻抗建模过程得到简化。
现假定有时域的两个函数 f T1 (t)和 f T2 (t)的乘积等于 H(t),即:
H (t )  f T1 (t )  f T2 (t )=
[at11 cos(2 f1t  t11 )  at12 cos(2 ft 2t  t12 )    at1n cos(2 f n t   t1n )]  (2.4)
[at 21 cos(2 f1t  t 21 )  a2 cos(2 f t 22t  t 22 )    at2n cos(2 f n t   t2n )]
如果在时域上进行乘积运算,运算量会十分庞大。而在频域上计算时运用卷
积定理,即

H[ f x  f y ]  F
f x 
T1 [ f x ]  FT2[ f y ] (2.5)
f y 

式中,f x 与 f y 分别为 f T1 (t)和 f T2 (t)中所含有频率分量。采用卷积定理进行计算,


把时域中复杂的多项式乘积运算简化为频域中对应的两个单一的频率分量之间的
简单乘法运算,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

2.1.2 序阻抗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图2.1 静止自然坐标系下序阻抗建模的基本原理
序阻抗建模是基于三相 abc 静止自然坐标系对发电设备进行阻抗建模,其基
本方法如图 2.1 所示。此种建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变流器电流控制器等非线
性环节的相关交流时域变量变换为频域变量。经过此变换后,交流变量转化为不
同频率下的常量相量,并利用卷积定理求出两个时序变量乘积的频域表达式,最
后由于高阶小信号量与小信号扰动量存在很大的数量级差,所以高阶小信号的项

9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可以舍去,从而,把控制环节的非线性量处理掉。
使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对双馈风机进行序阻抗建模的基本思路为:假定在双
馈风机并网点处有谐波源向风机注入不同频率的电压型小信号扰动,电压扰动经
过风机系统产生相应频率的电流小信号扰动。通过对称分量法,通过双馈风机系
统的电路方程,控制方程以及相关的电路和控制参数,建立正负序电压和电流谐
波小信号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求出双馈风机的正负序阻抗的频域表达式。

2.2 双馈风电场拓扑结构

双馈风电场站多分布于地形复杂的高山或丘陵地区,在线路设计时多采用多
路传输的方式,场站里由多条 35kV 集电线组成,每集电线末端连接分布于场站
各处的双馈机组。对于兆瓦级双馈发电风力机组,则通过每机组配备一台箱式变
压器的方式与集电线联络。场站内各条集电线在 35kV 交流母线端汇集,并经过
场站内主变压器与外部电网联络,实现电能的就地输出。

图 2.2 双馈风电场拓扑结构
双馈风电场的拓扑结构如图 2.2 所示,双馈风电场通常由数十台风双馈风力
发电机组构成。由于机组数量庞大,排列机组时,通常采用辐射型串并联的连接
方 式 , 从 而 方 便 实 现 风 电 场 内 机 组 的 聚 合 。 如 图 2.2 所 示 , 风 电 场 中 有
m(m=1,2,3,……)条 35kV 馈线,每条馈线中有 n(n=1,2,3,……)台风电机经箱变
接入,多路馈线汇集至风电场主变压器低压侧 35kV 母线。接入同一馈线中的每
台双馈风电机组的等效序阻抗为 Z DFIGn ,输出电压为 0.69kV。机组出口处连接一
个 0.69kV/35kV 的升压变压器,变压器的等效阻抗为 Z WTn (n=1,2,3,……)。由于
每个双馈风电机组在风电场中的空间分布位置不同,风电机组之间存在
10
硕士学位论文

0.5km~1km 的空间直线距离,此距离使用 35kV 集电线路连接,所以会存在机组


间集电线路阻抗 Z LTn (n=1,2,3,……)。由于机组之间存在集电线路阻抗,每台双
馈风机并入 35kV 馈线的集电线路阻抗也会因为空间分布的位置而不同,此阻抗
的存在会对风电机组阻抗聚合造成影响。风电场不同馈线上的双馈风电机组汇集
后接入 35kV 交流母线,为进行远距离输电,电压经过一个 35kV/110kV 的升压变
压器提升至 110kV,该变压器的阻抗为 Z WF 。然后,经远距离输电线路馈入 110kV
交流母线上,输电线路阻抗为 Z LF ,且配有串联补偿线路。最后,经过 110kV/220kV
升压变压器汇入 220kV 交流母线,与外部电网连接。

2.3 双馈风力发电装备的序阻抗建模

2.3.1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装备的拓扑结构与控制方法

图 2.3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装备拓扑结构图
双馈风机发电机是双馈风电场构成的核心装备,是风电场的主要能源来源。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拓扑结构如图 2.3 所示,风力机通过齿轮箱带动双馈异步发电
机的转子一定的转速旋转,其定子直接并入电网,而转子绕组经过一套三相双向
功率变换器,即图 2.3 中的机侧和网侧变流器与电网连接。其中机侧变流器与转
子直接连接,可以通过控制器使其产生不同幅值、相角和频率的三相电压来控制
发电机转矩和定子侧与电网交换的无功功率。而网侧变流器主要负责与电网交换
有功功率,其输出电压的频率恒定而输出电压的幅值、相位根据交换的功率性质
而调整。
用阻抗的视角在并网点处往风机侧看,此处阻抗为双馈风机定子侧阻抗与网
侧变流器阻抗的并联输出阻抗。而在电气关系上看,双馈风机网侧变流器通过直
流母线大电容与双馈风机的异步电机及机侧变流器连接,因为在设计双馈风机时,
双向功率变换器的直流侧电容设计得足够大,使其在风机正常稳定运行时的电压
波动较小,故机侧变流器与网侧变流器之间的相互影响在阻抗建模时可忽略。因
此,在对双馈风机进行阻抗模型时,先分别单独建立定子和机侧变流器的阻抗模
型 Z rc 和网侧变流器的阻抗模型 Z gc ,最后将二者输出阻抗模型并联可以求出双馈

11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异步风力发电装备的总输出阻抗 Z DfIG ,即 Z DFIG =Z gc ||Z rc 。

 
 

 
 

 



 


 

图 2.4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装备控制框图
图 2.4 为双馈风机发电装备的控制框图,整体的控制具体分为两大部分:机
侧变流器控制部分和网侧变流器控制部分,以及锁相环部分。网侧变流器采用带
解耦的三相输出电流闭环控制加并网电压前馈控制方法,其中 v sa 、v sb 、v sc 为网
侧变流器并网输出电压,v sd 和 v sq 分别为网侧变流器三相并网电压(v sa 、v sb 、v sc )
在经过 Park 变换后的 d 轴和 q 轴分量;Vdc 为网侧变流器直流侧电压,V dcref 为其
指令值,H sv (s)为直流侧电压 PI 控制器,H sv (s)=k svp +k svi /s;i ca 、i cb 、i cc 为网侧变
流器的三相交流侧输出电流,对应地,i cd 和 i cq 分别为网侧变流器三相交流侧输出
电流(i ca 、i cb 、i cc )在经过 Park 变换后的 d 轴和 q 轴分量,而 I cdref 和 I cqref 分别为 i cd
和 i cq 的指令值;网侧变流器的电流控制器为 PI 控制器 H si (s),H si (s)=k sp +k si /s,k sp
和 k si 分别为控制器的比例和积分系数,k sd 为相应的电流解耦系数;i rca 、i rcb 、i rcc
为网侧变流器的三相滤波电容电阻上的电流;i gca 、i gcb 、i gcc 为网侧变流器的三相
并网侧电流;L f 、C f 和 R f 分别为网侧变流器的滤波电感、滤波电容和滤波电阻;
c cd 和 c cq 分别为网侧变流器的电流控制器输出的 dq 同步旋转坐标下的调制波,对
应的,c ca 、c cb 、c cc 为 c cd 和 c cq 经过反 Park 变换后的三相调制波;在加入电压前

12
硕士学位论文

馈后,d ca 、d cb 、d cc 为最后输出的网侧变流器调制波。机侧变流器也是采用带解
耦的三相输出电流闭环控制策略,其中,i ra 、i rb 、i rc 为机侧变流器输入风机转子
绕组的三相电流,i cd 和 i cq 分别为机侧变流器的三相输出电流(i ra 、i rb 、i rc )在经过
Park 变换后的 d 轴和 q 轴分量,对应地,I rdref 和 I rqref 分别为 i rd 和 i rq 的指令电流;
机侧变流器的电流控制器为 PI 控制器 H ri (s),H ri (s)=k rp +k ri /s,k rp 和 k ri 分别为控制
器的比例和积分系数,k rd 为相应的电流解耦系数;c rd 和 c rq 分别为机侧变流器的
电流控制器输出的 dq 同步旋转坐标下的调制波,对应的,c ra 、c rb 、c rc 为 c rd 和 c rq
经过反 Park 变换后的三相调制波。锁相环部分控制器 H pll (s)为 PI 控制器与积分
环节构成,H pll (s)=(k pllp +k plli /s)/s,k pllp 和 k plli 分别为对应 PI 控制器的比例和积分
系数。

2.3.2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系统等效电路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主体结构为异步发电机和与之并联的双向电力电子功
率变流器。异步电机定子直接与电网连接,可以向电网直接输送发电功率。而转
子则经过双向功率变换器间接与电网侧相连,由于双向功率变换器的存在,使得
风机转子可以与电网进行双向的能量交换。风机为超同步运行的工作状态时,可
以通过双向功率变换器向电网输出电功率;风机为亚同步运行的工作状态时,转
子绕组则需要经变流器从电网吸收电能,为其励磁供电;风机为同步运行的工作
状态时,风机运行状态与同步电机类似,只通过直流励磁机励磁,双向功率变流
器中几乎无电功率交换。


2.5 双馈风机单相等效电路
本章上一小节 2.3.1 提到,双馈风电机在阻抗建模时,可以看成为网侧变流
器和机侧变流器(包括异步电机)的并联阻抗。根据此思路,在分析双馈风机的
等效电路时,在双向功率变换器的直流电容处把风机系统等效为两个子系统:网
侧逆变器子系统和机侧逆变器带异步电机子系统。网侧变流器与机侧变流器的单
相等效电路如图 2.5 所示,图中,V s 为双馈风电机输出端电压;V r 为机侧变流器

13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输出至转子的端电压,E c 为网侧变流器的交流侧输出电压;I s 为风力异步电机定


子电流,而 I r 异步电机的转子电流,I c 为网侧变流器的输出电流;E s 和 E r 分别为
定子绕组感应电动势和转子绕组感应电动势;r s 和 r r 分别为定子绕组电阻和转子
绕组电阻;L f 为网侧逆变器的滤波电感,r f 为电感的寄生电阻;L ls 为定子绕组的
漏感,对应地,L lr 为转子绕组漏感;L ms 和 L mr 分别为形成电机旋转主磁场的定子
互感和转子互感;f s 和 f r 分别为定子电流电压的频率和转子电流电压的频率,σ
为转差率,其中 σ=(f s - f r )/f s ;n s 和 n r 分别为定子绕组匝数和转子绕组匝数。
图 2.5 中的机侧变流器(带异步电机)的单相等效电路的定子侧和转子侧电
路的工作频率不一致,以及定转子绕组的匝数不一致,故需要对转子绕组各个电
气量进行频率折算,经过折算后异步电机的单相等效电路如图 2.6 所示,其中 L m
为异步电机等效主励磁绕组电感,上标加“'”的均为对应的从转子侧折算至定子
侧的变量。图中各电气量如式(2.6)和式(2.7)所示。

L'lr Rr' I r'

Vr'

图 2.6 双馈异步风机折算到定子侧的单相等效电路

' ns2 ' ns2 rr


L  2 Llr , Rr  2
lr (2.6)
nr nr 
n n V
I r'  r I r,Vr'  r r (2.7)
ns ns 

2.3.3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装备的序阻抗建模
2.3.3.1 双馈风机网侧变流器建模

双馈风电机网侧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如图 2.4 所示,对双馈风电机


网侧变流器进行序阻抗建模时,因为直流侧连接了容值足够大的电容,在风机稳
定运行时,直流侧的电压近乎保持稳定,波动微乎其微,且直流侧电压控制器的
控制带宽远小于内环电流控制器带宽,反应速度较慢,所以可将直流侧电压看作
是稳定值,所以网侧变流器的外环电压控制器输出在序阻抗建模时可以用电流控
制指令 I cdref 、I cqref 代替,以减少建模困难度。
根据图 2.5 的网侧变流器单相等效电路可得到网侧变流器的电感电流 i c 、变
流器输出电压 e c 和并网点电压 v s 的关系式为:

14
硕士学位论文

 Dsa   I gca   Vsa 


  Vdc   Lf Cf s 2  Rf Cf s  1  
 D sb  2  sLf  I gcb  
R C s  1  Vsb  (2.8)
 Dsb    f f
 Vsc 
 I gcc 
其中,
 I gca   I ca   I rca   I ca   Vsa 
        Cf s  
 I gcb  =  I cb    I rcb  =  I cb    Vsb  (2.9)
   I   I   I  1  Rf Cf s  V 
 I gcc   cc   rcc   cc   sc 
D sa [f]的频域表达式为(推导详见附录 B):
 1
 j 2 Gpll ( s  j 2 f1 ) H si ( s  j 2 f1 )( I cqref  jI cdref )Vp 

[ H si ( s  j 2 f1 )  jksd ]I cp , f   fp
Dsa [ f ]  
(2.10)
  j 1 G ( s  j 2 f ) H ( s  j 2 f )( I
cqref  jI cdref ) Vn 
 2 pll 1 si 1

[ H ( s  j 2 f )  jk ]I , f   fn
 si 1 sd cn

将式(2.10)代入式(2.8),采用对称分量法进行变换后,可以得到双馈风电机网
侧变流器的的正、负序阻抗表达式分别为:
Vp ( s)
Z gcp (s)  
I gcp ( s)
Vdc L C s2
 {sL f   H si (s  j 2 f1 )  jksd  H delay (s)}  {1  f f 
2 Rf Cf s  1
(2.11)
Cf s Vdc V
 H si (s  j 2 f1 )  jksd  H delay (s)  dc Gpll (s  j 2 f1 ) 
Rf Cf s  1 2 4
H si (s  j 2 f1 )( I cdref  jI cqref ) H delay (s)}1
Vn ( s )
Z gcn ( s )  
I gcn ( s )
Vdc Lf Cf s 2
 {sL f   H si ( s  j 2 f1 )  jksd  H delay ( s )}  {1  
2 Rf Cf s  1
(2.12)
Cf s Vdc V
 H si ( s  j 2 f1 )  jksd  H delay ( s )  dc Gpll ( s  j 2 f1 ) 
Rf Cf s  1 2 4
H si ( s  j 2 f1 )( I cdref  jI cqref ) H delay ( s )}1

2.3.3.2 双馈风机机侧变流器建模

双馈风电机机侧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如图 2.4 所示,因直流侧配备


了容值足够大的电容,在风机稳定运行时,直流侧的电压可以视为保持稳定,直
流波动很小可忽略,可将直流侧电压看作是稳定值,所以网侧变流器的外环电压
控制器的输出在序阻抗建模时可以用电流控制指令 I rdref 、I rqref 代替,以在不影响

15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模型准确性的前提下,减少建模困难度。
根据图 2.6 可以得到双馈风机定子并网处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电路方程:
 
 2 2
s Lm  I sa 
  
[ s( Lls  Lm )  rs ]  2 2  I sb  =
 ns rr ns
 s( 2 Llr  Lm )  I sc 
 nr2  ( s) nr 
(2.13)
Cra   Vsa 
sLm Vdc ns    
Crb  Vsb
ns2 rr ns2 2 ( s) nr    
 s( 2 Llr  Lm ) Crc   Vsc 
nr2  ( s) nr
式中,r s 为定子绕组电阻;r r 为转子绕组电阻的阻值; L ls 为定子绕组漏感,
L lr 为转子绕组漏感的感值;n s 与 n r 为别为定子绕组的线圈数与转子绕组的线圈数;
L m 为等效励磁绕组电感值;σ(s)为异步电机转差率,其表达式为:
s  j 2 f r
 p ( s)  (2.14)
s
s  j 2 f r
 n ( s)  (2.15)
s
C ra [f]的表达式为(推导详见附录 C):
 1
 j 2 Gpll ( s  j 2 ( f1  f r )) H ri (s  j 2 ( f1  f r ))( I rqref  jI rdref ) H delay ( s)Vp 

[ H ri ( s  j 2 ( f1  f r ))  jkrd ]H delay (s)I rp , f  ( f p  f r )
Cra [ f ]   (2.16)
 j 1 G ( s  j 2 ( f  f )) H (s  j 2 ( f  f ))( I  jI ) H ( s ) V 
 2 pll 1 r ri 1 r rqref rdref delay n

[ H ( s  j 2 ( f  f ))  jk ]H (s)I , f  ( f n  f r )
 ri 1 r rd delay rn

把式(2.16)代入式(2.13),可得出双馈风机的机侧正负序阻抗表达式为:
Vp ( s )
Z rcp ( s )  
I sp ( s )
Rr n2
 s ( s2 Llr  Lm )
s 2 L2m V n  p ( s) nr
 [ s ( Lls  Lm )  rs   dc s 
ns2 Rr ns2 2 nr Rs  s ( Lls  Lm )
 s ( Llr  Lm )
nr2  p ( s ) nr2
H ri ( s  j 2 f1 )  jK rd 1 Vdc ns
H delay ( s )]  [1  2 
 p (s) ns rr 2
ns 2 p ( s ) nr (2.17)
 s ( 2 Llr  Lm )
nr2  p ( s ) nr
Vdc ns sLm
 H ri (s  j 2 f1 )  jK rd  H delay (s )  2
Gpll ( s  j 2 f1 ) 
4 p ( s ) nr ns rr ns2
 s ( 2 Llr  Lm )
nr2  p ( s ) nr
H ri ( s  j 2 f1 ) H delay ( s )( I rdref  jI rqref )]1

16
硕士学位论文

Vn ( s)
Z rcn ( s)  
I sn ( s)
Rr n2
 s( s2 Llr  Lm )
s 2 L2m V n  (s) nr
 [ s( Lls  Lm )  rs   dc s n 
ns2 Rr ns2 2 nr Rs  s( Lls  Lm )
 s ( Llr  Lm )
nr2  n ( s) nr2
H ri ( s  j 2 f1 )  jK rd 1 Vdc ns
H delay ( s)]  [1  2 2

 n (s) ns rr ns 2 n ( s) nr (2.18)
 s( 2 Llr  Lm )
nr2  n ( s) nr
Vdc ns sLm
 H ri (s  j 2 f1 )  jKrd  H delay ( s)  2
Gpll ( s  j 2 f1 ) 
4 n ( s) nr ns rr ns2
 s( 2 Llr  Lm )
nr2  n ( s) nr
H ri ( s  j 2 f1 )  H delay ( s)( I rdref  jI rqref )]1

2.3.3.3 双馈风机的总输出阻抗模型

对于双馈风力发电机来说,其独特的结构使其阻抗模型可以看成两部分的并
联结构,即定子侧直接并网,转子侧则通过双向功率变换器并网。因为机侧变流
器与网侧变流器之间通过直流母线连接。由于直流母线所配的电容容量足够大,
在风机正常运行时,直流电压的波动可忽略不计,因此无需考虑网侧变流器与机
侧变流器和定子互联的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以可以在直流电容处解耦,把整
机总的输出阻抗分成网侧变流器与定子侧系统的并联阻抗,双馈风机的总输出阻
抗如图 2.7 所示。其正、负序阻抗表达式如公式(2.19)、(2.20)所示,Z gc (s)为机侧
变流器阻抗。

图 2.7 双馈风力发电机总输出阻抗示意图
根据图 2.7 所示,得到双馈风机总输出阻抗的正、负序阻抗表达式为:
1
Z DFIGn ( s )  (2.19)
1 1

Z gcn ( s ) Z rcn ( s )
1
Z DFIGp ( s )  (2.20)
1 1

Z gcp ( s ) Z rcp ( s )

17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2.3.4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装备阻抗扫描仿真验证与阻抗特性分析
为了验证上述所建立的双馈风机正负序阻抗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搭建了双馈
风电机的 simulink 仿真,并使用电压型谐波源对其进行扫频验证。双馈风电机的
电路和控制参数如表 2.1 所示。
表 2.1 双馈风机的电路与控制参数

参数 符号 数值

直流侧电压 V dc 1200V

基波电网电压幅值 V1 563V

额定频率 f1 50Hz

额定有功功率 PN 1.5MW

额定无功功率 QN 0Var

转子额定转速 ωN 1750r/min

定转子线圈匝数比 n s /n r 0.369

异步电机极对数 p 2

网侧变流器滤波电感 Lf 3mH

网侧变流器滤波电容 Cf 167μF

网侧变流器滤波电阻 Rf 0.03Ω

开关频率 fs 4.5kHz

锁相环电流 PI 控制器的比例系数 k pllp 0.0533

锁相环电流 PI 控制器的积分系数 k plli 12.1729

网侧变流器电流 PI 控制器的比例系数 k sp 0.00056

网侧变流器电流 PI 控制器的积分系数 k si 1.074

网侧变流器前馈解耦增益系数 k sd 0.000262

机侧变流器电流 PI 控制器的比例系数 k rp 0.00106

机侧变流器电流 PI 控制器的积分系数 k ri 0.058

机侧变流器前馈解耦增益系数 k rd 0.000055

定子侧漏电感 L ls 0.0683mH

转子侧漏电感 L lr 0.771mH

定子侧绕组电阻 rs 0.00328Ω

转子侧绕组电阻 rr 0.01755Ω

定转子互感 Lm 2.83mH

阻抗验证仿真的主体思想是,当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在稳定运行点时,此
时,分别在其与电网连接处注入幅值为电网电压幅值的 10%的小信号正负序扰动

18
硕士学位论文

电压,然后在注入电压处测量相应的正负序电流响应;然后,通过傅里叶变换,
把测量到的正负序电流电压时域信号转化至频域后,提取相应的注入小信号电压
的频率点处的电流和电压值;接着,正负电压电流幅值对应相除得到正序阻抗幅
值,正负电压电流相角对应相减得到正序阻抗相角。然后继续进行其他频率小扰
动电压的注入,电压电流的提取、计算,直至全频段(10Hz 至 1000Hz)频率的
电压扰动注入完毕和阻抗计算结束。最后,画出仿真测量值与理论值的正负序阻
抗幅值与相位曲线,对比验证所建阻抗模型的正确性。

2.3.4.1 网侧变流器器阻抗模型

(a)原参数 (b)有功功率为 0.5pu

(c)锁相环带宽 100Hz (d)电网电压幅值 1.2pu


图 2.8 网侧变流器的正负序阻抗特性及其仿真验证结果
双馈风电机网侧变流器的正负序阻抗特性及其仿真验证结果如图 2.8 所示,

19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图 2.8(a)至图 2.8(d)分别为原参数、输出有功功率为 0.5pu、锁相环带宽为 100Hz


以及电网电压为 1.2pu 四种不同工况下的阻抗特性及其仿真验证图,图中实线代
表式(2.11)所建的正序阻抗,虚线代表式(2.12)所建的负序阻抗。由图 2.8(a)至图
2.8(d)可知,在不同的工况和锁相环控制器带宽,阻抗测量结果和所建的阻抗模型
能够很好地吻合,证明了网侧变流器正负序阻抗建模的正确性,说明了此模型可
用于接下来的理论研究中。
从图 2.8(a)至图 2.8(d)中的网侧变流器正 负 序 阻 抗 特 性 曲 线 可 知 ,正 序 阻 抗
在 小 于 50Hz 的 频 段 里 , 主 要 表 现 为 感 性 阻 抗 。 在 50Hz 处 , 正 序 阻 抗 幅 值 达
到最大值,且相角发生突变,阻抗特性也随之发生突变,从感性变为容性。
在 大 于 50Hz 的 频 段 里 ,正 序 阻 抗 幅 值 先 减 小 后 增 大 ,在 幅 值 极 小 值 与 极 大 值
处,伴随着阻抗感性与容性之间的变换。负序阻抗在低频段呈容性,且幅值
呈 下 降 趋 势 。 在 100Hz 附 近 , 阻 抗 幅 值 减 小 至 最 小 值 , 阻 抗 特 性 由 容 性 跳 变
为感性。最后,负序阻抗幅值增至最大值后,由感性变为容性。
本文所建的网侧变流器的正负序阻抗模型是小信号阻抗模型,其稳定运行工
作点对其阻抗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网侧变流器的正负序阻抗特性还
与控制器的类型、控制参数以及其实际电路参数有关。
如图 2.9 所示,同颜色的实线与虚线分别代表相同锁相环带宽下的网侧变流
器正、负序阻抗,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不同锁相环带宽的正负序阻抗模型。图中可
观察出锁相环带宽对负序阻抗的影响较小;锁相环带宽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对
正序阻抗的影响主要集中在 100Hz 以下的频段。在基频附近,锁相环带宽越大,
正序电压相角波动越小。

图 2.9 不同锁相环带宽,网侧变流器的正序阻抗特性对比图
如图 2.10 所示,同颜色的实线与虚线分别代表相同电流环带宽下的网侧变流
器正、负序阻抗,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不同电流环带宽的正负序阻抗模型。图中可
观察出电流环控制带宽对负序阻抗的影响微乎其微;对正序阻抗的影响较大,主

20
硕士学位论文

要体现在 100Hz 以下的频段,正序阻抗的幅值随着电流环的带宽的增大而减少,


特别是在 50Hz 附近的阻抗幅值减少的幅度较大,而对于正序阻抗相角而言,电
流环带宽影响不大。
如图 2.11 所示,同颜色的实线与虚线分别代表相同滤波电感下的网侧变流器
正、负序阻抗,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不同滤波电感的正负序阻抗模型。图中可观察
出滤波电感对正、负序阻抗的影响十分明显。在滤波电感对阻抗的影响主要集中
在 100H 至 1000Hz 的中高频段,由于滤波电感的变化,阻抗的感性与容性的跳变
频率点和幅值的峰值点也相应出现变化。
20
10
(dB)

0
fBi=200Hz Zgcp(s)
-10 fBi=200Hz Zgcn(s)
-20 fBi=400Hz Zgcp(s)
200 fBi=400Hz Zgcn(s)

100 fBi=1000Hz Zgcp(s)


fBi=1000Hz Zgcn(s)
(°)

0
-100
-200
10 100 1000
(Hz)

图 2.10 不同电流环带宽,网侧变流器的正序阻抗特性对比图

图 2.11 不同滤波电感,网侧变流器的正序阻抗特性对比图
综上所述,锁相环带宽主要影响网侧变流器在 0-100Hz 频段中的阻抗相位,
对其电阻分量为负且呈容性的阻抗特性影响较大。电流环带宽主要影响阻抗的
0-100Hz 频段中的幅值,而不同的滤波电感主要影响阻抗中高频段的阻抗特性。

21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2.3.4.2 机侧变流器与电机序阻抗模型

图 2.12 为机侧变流器与电机系统的正负序阻抗特性图,图中实线代表正序阻
抗的理论值,而虚线代表负序阻抗的理论值。仿真结果显示,正负序阻抗的扫频
结果在各个频段均与理论值相差不大,基本吻合,验证了所建的机侧变流器与电
机系统的正负序阻抗(式(2.17)、式(2.18))的正确性。观察图 2.12,不难看出机侧
变流器与电机系统的阻抗特点。正序阻抗在 10 至 1000Hz 范围内阻抗幅值均小于
0dB,这是因为网侧变流器与电机系统的外端口特性表现为电压源,等效输出正、
负序阻抗小。在小于 50Hz 频段中,正序阻抗特性呈现为负阻值感性;在超过 50Hz
的频段时,其阻抗特性突变为电阻分量为负且呈容性的阻抗特性,然后迅速转变
为正阻值感性。同样的,负序阻抗在 10 至 1000Hz 范围内抗幅值均小于 0dB,且
随频率的上升而缓慢增大;而且其阻抗特性一直保持为正阻值感性。

图 2.12 机侧变流器及电机系统的序阻抗特性及其仿真验证结果
本章所建的机侧变流器及异步电机系统的正负序阻抗模型是小信号阻抗模型,
一个稳定的安全工作点对其正负序阻抗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其
电气参数、控制系统的参数以及外部风速等因素都是影响机侧变流器及异步电机
系统的正、负序阻抗特性的因素。
如图 2.13 所示为不同转速,而其他参数一样的情况下,机侧变流器及异步电机系
统的序阻抗特性及对比图。同颜色的实线与虚线分别代表相同转速的机侧变流器
及定子系统的正、负序阻抗,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不同转速的正负序阻抗模型。对
于正序阻抗而言,在低频段,其特性为负阻值感性,且随着转速的增大,负阻性
增强,阻抗幅值也增大。而且转速的减小,正序阻抗幅值会在 58Hz 至 59Hz 之间
出现尖峰值,且该峰值随着转速减少而增大。大于 50Hz 频段时,正序阻抗受转

22
硕士学位论文

速影响较小。对于负序阻抗而言,转速对其影响不大。不同转速下,负序阻抗均
呈现正阻值感性,其幅值均随着频率增加而变大。

(dB)
(°)

图 2.13 不同转子转速下,机侧变流器及电机系统的正序阻抗特性对比图
10
0

-10
fBpll=20Hz Zrcp(s)
-20 fBpll=20Hz Zrcn(s)
-30 fBpll=60Hz Zrcp(s)
200 fBpll=60Hz Zrcn(s)

100 fBpll=100Hz Zrcp(s)


fBpll=100Hz Zrcn(s)
0

-100
-200
10 100 1000
(Hz)

图 2.14 不同锁相环带宽,机侧变流器及电机系统的正序阻抗特性对比图
图 2.14 所示为不同锁相环带宽,而其他参数一样的情况下,机侧变流器及异
步电机系统的序阻抗特性及对比图。由图可知,可观察出锁相环带宽对负序阻抗
的影响较小,不同锁相环带宽的负序阻抗曲线几乎一致;对正序阻抗的影响主要
集中在低频段。在基频附近,锁相环带宽越大,正序电压相角波动越小,负阻性
越明显。
图 2.15 为不同电流环带宽下的机侧变流器及异步电机系统的序阻抗特性图,
对比发现,正序阻抗在基频附近的阻抗幅值与相角在不同的电流环带宽控制下基
本无变化;除了基频附近的其他频段,正序阻抗的幅值随着电流环带宽的增大而
增大;对于负序阻抗而言,其幅值随着电流环带宽的减小而减小,且随着频率的
增加而缓慢增加。负序阻抗相角在低频段相差很小,在大于 100Hz 的频段,相角
受电流环带宽的影响变大。
23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dB)
(°)

图 2.15 不同电流环带宽,机侧变流器及电机系统的正序阻抗特性对比图

2.3.4.3 双馈风机系统输出阻抗模型

图 2.16 双馈风机系统的序阻抗特性及其仿真验证结果
如图 2.16 所示为双馈风机系统总的正负序阻抗特性图,图中实线代表正序阻
抗的理论值,而虚线代表负序阻抗的理论值。仿真测量值与理论值对比结果显示,
双馈风机系统的正负序阻抗扫频结果 10Hz 至 1000Hz 频段内均与理论值基本吻合,
验证了所建的双馈风机系统的正负序阻抗的正确性。观察图 2.16,易得出机双馈
风机系统的正负序阻抗特点:因为双馈风电机系统的外端口特性表现为电压源,
等效输出正、负序阻抗小,所以正序阻抗在 10 至 900Hz 范围内阻抗幅值均小于
0dB,只有在超过 900Hz 之后才超过 0dB,且增加的趋势缓慢。在小于 50Hz 频段
中,正序阻抗特性呈现为负阻值感性;在超过 50Hz 的频段时,其阻抗特性突变
为电阻分量为负且呈容性的阻抗特性,且负阻值很大;然后,其负阻值迅速减小

24
硕士学位论文

突变为正阻值,但是维持弱容性;最后,在 200Hz 附近正序阻抗从容性转变为正


阻值感性。对于负序阻抗而言,在 10 至 900Hz 范围内抗幅值均小于 0dB,只有
在超过 900Hz 之后才超过 0dB,且增加的趋势缓慢,随频率的上升而缓慢增大,
而且其阻抗特性一直保持为正阻值感性。

(a)正序阻抗 (b)负序阻抗
图 2.17 网侧变流器、机侧变流器及电机系统以及双馈风机系统的正序阻抗特性对比图
图 2.17 所示为网侧变流器、机侧变流器及电机系统以及双馈风机系统的正序
阻抗特性对比图。由图可知,因为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功率仅为定子的输出功率的
10%左右,而从电源的角度看,相同的输出电压下,输出功率大者内阻小,所以
网侧变流器的正负序阻抗的幅值远大于机侧变流器及电机系统以及双馈风机系统,
且机侧变流器及电机系统的阻抗在整个风机阻抗中占主导地位。观察图 2.17,不
难发现在 0Hz 至 100Hz 频带,双馈风机与机侧变流器及电机系统的正负序阻抗的
幅值和相角几乎重合。但是,在大于 100Hz 的频段里,网侧变流器的阻抗由于其
电流控制环谐振的影响,阻抗幅值大幅减小,与机侧变流器及电机系统阻抗幅值
大小接近,导致风机总阻抗同时受网侧变流器、机侧变流器及电机系统的影响。
而在更高频处,双馈风机系统总阻抗主要受 LC 滤波器的影响。
图 2.18 为不同转速下,双馈风机总阻抗的阻抗特性对比图,同颜色的实线与
虚线分别代表相同转速的双馈风机系统的正、负序阻抗,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不同
转速的正负序阻抗模型。转速的大小最主要的影响便是转差率。对于正序阻抗而
言,主要的影响体现在次同步频段,该频段处的阻抗特性呈负阻值感性,当转速
变大时,阻抗幅值变大,且具有更强的负阻特性。
图 2.19 为不同锁相环带宽下,双馈风机的正负序阻抗图,同颜色的实线与虚
线分别代表同一锁相环带宽的双馈风机系统的正、负序阻抗,不同颜色的线代表
不同锁相环带宽的正负序阻抗模型。观察图 2.19 可知,锁相环带宽主要影响 20
25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至 100Hz 频段的阻抗特性。在工频附近,正序阻抗特性会出现由负阻值感性跳变
至电阻分量为负且呈容性的阻抗特性;随着锁相环带宽的增大,工频附近的负阻
值特性增强。对于负序而言,其特性受锁相环带宽影响不大。
如图 2.20 所示,同颜色的实线与虚线分别代表相同电流带宽下的网双馈风机
正、负序阻抗,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不同锁相环带宽的正负序阻抗模型。正序阻抗
在基频附近的阻抗幅值与相角在不同的电流环带宽控制下基本无变化;除了基频
附近的其他频段,正序阻抗的幅值随着电流环带宽的增大而增大;对于负序阻抗
而言,其幅值随着电流环带宽的减小而减小,且随着频率的增加而缓慢增加。负
序阻抗相角在低频段相差很小,在大于 100Hz 的频段,相角受电流环带宽的影响
变大。

图 2.18 不同转子转速,双馈风机系统的正序阻抗特性对比图

图 2.19 不同锁相环带宽,双馈风机系统的正序阻抗特性对比图

26
硕士学位论文

图 2.20 不同电流环带宽,双馈风机系统的正序阻抗特性对比图

2.4 双馈风电场站内其他主要器件的序阻抗建模

2.4.1 箱式变压器和主变压器的序阻抗建模
Rl X 1l X 2l R2
N1 : N 2

U1 E1 E2 U2

   

图 2.21 变压器的单相等效电路

Rl X 1l X 2' l R 2' I 2'

U1 Xm E 1  E 2' U 2'

 

图 2.22 变压器的单相 T 型等效电路


如图 2.2 所示,每个双馈风电机组输出端都会连接一台 690V/35kV 箱式变压
器,在进行升压之后,与其他机组并联接入 35kV 交流母线;然后,35kV 交流母
线经过一台 35kV/110kV 主变压器升压后接入 110kV 交流母线。双馈风电场 110kV
等级的主变压器的额定工作功率可高至数百兆瓦,而单台双馈风机机组的额定输
出功率在兆瓦等级,所以在双馈风机电站内部杂散地分布着几十上百台

27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690V/35kV 箱式变压器。
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如图 2.21 所示。图 2.21 中,I 1 是变压器一次侧电流;R 1
是变压器一次侧电阻,其消耗的功率 I 1 2 R 1 代表一次侧铜耗;X 1l 为一次侧的漏电
抗;I 2 是变压器二次侧电流;R 2 为变压器二次侧绕组的等效电阻;X 2l 为二次侧的
漏电抗; N 1 、N 2 分别为变压器一次侧绕组匝数、二次侧绕组匝数;E 1 和 E 2 分别
为主磁通在一次侧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和在二次侧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
经过绕组折算后,可以得到如图 2.22 所示的变压器 T 型等效电路,X m 为励
磁电抗;R ’ 2 为变压器二次侧绕组的电阻的折算值;X ’ 2l 为二次侧的漏电抗的折算
值;I ’ 2 是变压器二次侧电流的折算值;I 0 是变压器空载励磁电流。Z T1 、Z T2 和 Z Tm
为 T 型电路的等效阻抗。
图 2.22 中 Z T1 、Z T2 和 Z Tm 的表达式为:
 Z T1 =R1  jX 1l
 2 2
  N1   N1 
 Z T2 =   R2  j   X 2l (2.21)
  N2   N2 
 Z  jX
 Tm m

2.4.2 场站内集电线路的序阻抗建模
风电场内有多台风机分布于场站的不同位置,每台风机经过箱式变压器升压
至 35kV 后,通过 35kV 的集电线路连接汇入 35kV 交流母线,其中每个分布式机
组中的距离大概为 0.5 至 1km。典型 35kV 集电线路是由在两根平行直导体构成,
为了考虑不同长度的集电线上的电压与电流的变化量,可以把集电线路的每单位
无限小长度上的的电阻和电感看做无限小,而在导线与导线之间存在着电容和电
导,此即为 35kV 集电线路导线的分布参数模型。
但是由于集电线的分布参数等值电路过于复杂,在理论上需要无限多个单元
串联才能精确计算,而风电场中的实际计算中,主要关注的是集电线两端的电压
与功率,因而,在本文分析与建模时,采用的是集中参数等值电路。集中参数等
值电路采用 Π 型等效电路,如图 2.23 所示。

图 2.23 35kV 集电线等效 Π 型电路模型


图 2.23 中,Z L,Y L 分别为集电线等效阻抗和导纳,其表达式分别为:

28
硕士学位论文

Z L =r0l  jx0l

 1 (2.22)
YL  j 2 b0l
式中,r 0 、x 0 以及 b 0 分别为集电线单位长度的电阻、电抗以及电纳值;l 为
集电线的长度。

2.5 双馈风电场序阻抗建模

对于同一个双馈风电场而言,在设计和安装时,一般会采用同一型号的双馈
风电机组,即为风电场内的所有机组的机械参数、电气参数与控制参数全部相同。
除此之外,与双馈风电机组配套的箱式变压器也统一采用同一型号,保证了每台
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气输出阻抗在正常工况下保持一致。同样的,风电场内连接各
个风电组的 35kV 集电线路,也采用同一型号。再者,由于双馈风电机组采用的
控制方法主要针对控制其输出电流,所以每台风电机组在建模时均可以等效为可
控电流源与阻抗并联。机端箱式变压器采用 T 型等效电路代替,而集电线路采用
Π 型等效电路代替。双馈风电站等效电路见图 2.24 所示。

图 2.24 双馈风电站等效电路
图 2.24 中,双馈风电场由 m(m=1,2,3……)条馈线并联而成,每条馈线上有
N(N=1,2,3……)台风电机组并联接入。Z dfigN 为并联接入每一条馈线中第 N 台双馈
风电机组的等效序阻抗,i sN 为其等效可控电流源的输出电流;Z dt1N 、Z dt1N 分别为
29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第 N 台风机出口处的箱式变压器原边、副边折算至高压侧等效阻抗;Z dtmN 为第 N
台风机出口处的箱式变压器的等效励磁阻抗;k dt 为箱式变压器原边、副边绕组匝
数比;Z LN 、Y LN 分别为场站内连接第 N 台和第 N-1 台风力发电机组的 35kV 集电
线路的等效阻抗和导纳;i om (m=1,2,3……)为第 m 条馈线的输出电流;i og 为场站
内的 35kV 母线侧总电流;U out 为 110kV/35kV 升压变压器的低压侧汇集交流母线
电压;Z zt1 、Z zt1 分别为双馈风电场主变压器原边、副边折算至高压侧等效阻抗;
Z dtm 为双馈风电场主变压器的等效励磁阻抗;k zt 为主变压器原边、副边绕组匝数
比;i grid 为并网 110kV/35kV 主变压器的高压侧电流,同时也为风电场并网电流;
Z g 、v g 分别为 110kV 电网的等效阻抗和电网电压;U g 为 110kV 电网公共连接点电
压。

2.5.1 双馈发电机与箱式变压器的序阻抗模型
如图 2.24 所示,双馈风电场结构相对复杂,对于阻抗建模而言难度较大。为
了对其进行序阻抗建模,需要把风电场抽丝剥缕地分成几个部分,然后进行各部
分独立建模,然后再把模型统一,进而建立整个风电场模型。

图 2.25 双馈风电机与箱式变压器等效电路
首先,对双馈风电机及其机端出口处箱式变压器进行序阻抗建模。如图 2.25
所示,为馈风电机与箱式变压器等效电路,Z dgN 为两者的等效阻抗。为求取 Z dgN ,
可以先把受控电流源设为零(开路),然后求出双馈风力发电机与出口处变压器的
等效正负序阻抗分别如式(2.23)和式(2.24)所示。
1
ZdgN,p  Zdt1N  , N  1, 2,3, (2.23)
1 1

kdt2 ZDFIGN,p  Zdt2N ZdtmN
1
Z dgN,n  Z dt1N  , N  1, 2, 3,  (2.24)
1 1

k dt2 Z DFIGN,n  Z dt2N Z dtmN
其中,Z DFIGN,p 和 Z DFIGN,n 分别为馈线上第 N 台双馈风机正、负序阻抗,箱式
变压器为无源元件,所以其正负序阻抗一样,为方便行文,此处不做区分。

2.5.2 风电场中接入同一馈线的机组群序阻抗建模
双馈风电场中的风机组排列采用多台风机并联成一串机组群,多串风电机组
30
硕士学位论文

并联连接的结构。进行阻抗建模时,可先对单串风电机组建模。风电场中,单条
馈线的风电机组的等效电路如图 2.26 所示。

图 2.26 双馈风电场接入同一馈线机组群等效电路
图 2.26 中,Z dgN 为接入同一馈线的风电机组的中第 N 台双馈风电机组及其机
端出口箱式变压器的等效阻抗;Z sdgm 为第 m 条馈线的机组群的等效输出阻抗。为
了方便建模,图 2.27 所示为简化等效模型。

ZL1 ZL2
Zsdgm
YL1 YL1 Zdg1 YL2 YL2 Zdg2 Zdg(N-1) YLN ZdgN
YLN

ZdgL1 ZdgL2 ZdgLN

图 2.27 双馈风电场单条馈线的机组群等效电路简化图
图 2.27 中 , Z dgLN 为 Z dgN 与 线 路 阻 抗 Z LN 、 导 纳 Y LN 的 串 并 联 阻 抗 ;
Z dgLi (i=1,2,…,N-1)为 Z dgLi 与线路阻抗 Z Li 、导纳 Y Li 以及 Z dgL(i+1) 的串并联阻抗。由
图 2.27 所示的等效电路简化图中,为了得到端口等效阻抗,首先把机组的受控电
流源置零(开路),根据图中的阻抗关系,得到单串(第 m 串)机组群的正序阻
抗 Z sdgm,p 、负序阻抗 Z sdgm,n 表达式分别如式(2.25)、式(2.26)所示:

31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 1
 Z sdgm,p  Z dgL1,p,Z dgL1,p  ,
1
 YL1 
 1
Z L1  || Z dg1,p || Z dgL2,p
 YL1

Z 1
dgL2,p  ,
 1
 Y L2 
1
 Z L2  || Z dg2,p || Z dgL3,p
 YL2

 , N  2且为整数
 1
 Z dgL(N-1),p 
 1
YL(N-1) 
 1
 Z L(N-1)  || Z dg(N-1),p || Z dgLN,p

Y L(N-1)
 1
 Z dgLN,p 
 1
YLN 
 1

Z LN  || Z dgN,p (2.25)
 YLN
 1
 Zsdgm,n  Z dgL1,n,Z dgL1,n  ,
1
 YL1 
 1
Z L1  || Z || Z
 YL1 dg1,n dgL2,n

Z 1
dgL2,n 
 1
 YL2 
1
 Z L2  || Z dg2,n || ZdgL3,n
 YL2

 , N  2且为整数
 1
 Z dgL(N-1),n 
 1
YL(N-1) 
 1
 Z L(N-1)  || Zdg(N-1),n || ZdgLN,n

YL(N-1)
 1
 Z dgLN,n 
 1
YLN 
 1

Z LN  || ZdgN,n (2.26)
 YLN

2.5.3 风电场包含主变的整体输出序阻抗建模
根据上面两小节的所建立的序阻抗模型,可以把整个风电场的总输出阻抗等
效电路简化为如图 2.28 所示。Z wf 为整个风电场的输出阻抗;Z sdgm 和 i sdgm 分别为
第 m 条馈线的机组群的等效阻抗和输出电流;Z zt1 、Z zt2 和 Z ztM 分别为风电场主变
压器的一次侧阻抗、二次侧阻抗以及励磁阻抗。要获取整个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
表达式,可以先将所有的受控电流源置零(开路),然后利用串并联关系,求出风
电场的正负序阻抗如式(2.27)、式(2.28)所示。

32
硕士学位论文

图 2.28 双馈风电场等效电路简化图
kzt2 Zsdgm,p ( s)
Z ztM  ( Z zt2  )
Z wf,p ( s)  Z zt1  m , m  1且为整数 (2.27)
kzt2 Zsdgm,p ( s)
Z ztM  Z zt2 
m
2
k Zsdgm,n ( s)
zt
Z ztM  ( Z zt2  )
Z wf,n ( s )  Z zt1  m , m  1且为整数 (2.28)
kzt2 Zsdgm,n ( s)
Z ztM  Z zt2 
m
2.5.4 风电场阻抗扫描仿真验证与阻抗特性分析
为了验证上述所建立的双馈风电场正负序阻抗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搭建了双
馈风电场的 simulink 仿真,并使用电压型谐波源对其进行扫频验证。双馈风电场
中单机组电路和控制参数如表 2.1 所示,风电场中箱式变压器、主变压器以及 35kV
集电线路参数如表 2.2 所示。仿真搭建了单条馈线由三台风机并联接入,三条馈
线并联的风电场(即为 N=3,m=3),并对其进行扫频。
阻抗验证仿真的主体思想是,当双馈风力发电场稳定运行时,在其与 110kV
电网 PCC 点处注入小信号正负序扰动电压,测量相应的正负序电流相应;然后,
提取相应的注入小信号电压的频率点处的电流和电压值;接着,正负电压电流幅
值对应相除得到正序阻抗幅值,正负电压电流相角对应相减得到正序阻抗相角。
然后继续进行其他频率小扰动电压的注入,电压电流的提取、计算,直至全频段
(10Hz 至 1000Hz)频率的电压扰动注入完毕和阻抗计算结束。最后,画出仿真测量
值与理论值的正负序阻抗幅值与相位曲线,对比验证所建阻抗模型的正确性。
双馈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特性图如图 2.29 所示,图中蓝色实线代表正序阻抗
的理论值,而黑色虚线代表负序阻抗的理论值。仿真测量值与理论值对比结果显
示,双馈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扫频结果在 10Hz 至 1000Hz 频段内均与理论值基本
33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一致,验证了所建的双馈风机系统的正负序阻抗的正确性。
表 2.2 双馈风电场其他主要器件的电路参数

参数 符号 数值

箱式变压器一次侧电阻 R dt1 0.3675Ω

箱式变压器一次侧漏感 L dt1 0.07602H

箱式变压器二次侧电阻 R dt2 9.52e-5Ω

箱式变压器二次侧漏感 L dt2 1.97e-5H

箱式变压器励磁电阻 R dtM 7.6e5Ω

箱式变压器励磁电感 L dtM 229.33H

箱式变压器变比 n dt1 /n dt2 35e3/690

主变压器一次侧电阻 R zt1 0.1154Ω

主变压器一次侧漏感 L zt1 0.0206H

主变压器二次侧电阻 R zt2 0.0119Ω

主变压器二次侧漏感 L zt2 0.0021H

主变压器励磁电阻 R ztM 4.968e11Ω

主变压器励磁电感 L ztM 24965.6H

主变压器变比 n zt1 /n zt2 110e3/35e3

35kV 汇集线单位长度电阻 RL 0.132Ω/km

35kV 汇集线单位长度电感 LL 1.21mH/km

35kV 汇集线单位长度电容 CL 8.59e-9F/km

机组之间 35kV 汇集线长度 l 1km

如图 2.30 所示为双馈风电场与单台风电机组的正负序阻抗对比图,红色实线
与虚线分别为单台风电机组的正负序阻抗,蓝色实线与虚线分别为双馈风电场的
正负序阻抗。对于正序阻抗而言,风电场与单台风电机的阻抗特性在相角上几乎
一样,只有在 200Hz 至 400Hz 附近有微小的角度差;而在幅值上,风电场的阻抗
幅值曲线与单台风电机的趋势一致,但是,风电场的阻抗幅值比单台风电机多
70dB,主要原因是风电场中的箱式变压器与主变压器对阻抗幅值进行了放大。对
负序阻抗而言,风电场与单台风电机的阻抗特性在相角在 10 至 1000Hz 频段内相
差不大,相角差小于 10°;而在幅值上,因变压器放大阻抗幅值,风电场的阻抗
幅值在 10 至 1000Hz 频段内均比单台风电机多 50dB,且幅值曲线趋势一致。
对比图 2.30 中风电场与单台风电机的阻抗曲线,由相角曲线可知风电场阻抗
主要由单台风电机的阻抗特性决定,受箱式变压器、集电线路和主变压器的影响
较小。而风电场的阻抗幅值主要受到变压器变比的影响,由于箱式变压器与主变
压器的两极放大,风电场阻抗幅值为单台风电机的箱式变压器与主变的变比乘积

34
硕士学位论文

的平方倍。

图 2.29 双馈风机电场的正负序序阻抗特性及其仿真验证结果

图 2.30 双馈风机电场与单台双馈风机的正负序序阻抗对比
由于风电场的阻抗与风电机组的阻抗特性相似,只是有阻抗幅值的倍数差,
故不同转速、不同锁相环带宽以及不同电流控制环带宽对风电场正负序阻抗的影
响与作用于单台风电机的影响与 2.3.4.3 小节所描述的相似,在此处不在赘述。本
小节主要分析不同馈线数 m 和单条馈线上并联不同机组数 n 不同时,对风电场阻
抗特性的影响。
如图 2.31 所示,为 N 值不变,改变 m 的值时,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对比图,
图中实线为正序阻抗,虚线为负序阻抗,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 m 值的正负序阻抗。
观察图 2.31,不难看出在阻抗相位上,正负序阻抗的相角几乎不受 m 值改变的影
响,意味着其阻抗特性不受 m 值的影响;反观阻抗的幅值,正负序阻抗的幅值均
受到 m 值改变的影响。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幅值随着 m 值的增大而减小,这是因
为风电场内馈线数目增加,场站内并联接入 35kV 母线的风电机组数随之增加,
35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阻抗便会随之减小。
如图 2.32 所示,为 m 值不变,改变 N 的值时,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对比图,
图中实线为正序阻抗,虚线为负序阻抗,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 N 值的正负序阻抗。
观察图 2.32,与图 2.31 类似,在阻抗相位上,正负序阻抗的相角几乎不受 N 值改
变的影响;而正负序阻抗的幅值受到 N 值影响较大。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幅值随
着 N 值的增大而减小,这是因为每条馈线内并联机组数目增加,场站的输出功率
增大,输出电流增大,风电场作为电压源为保证输出电压不变,输出阻抗便要减
小。

图 2.31 不同 m 值时,双馈风机电场的正序阻抗特性对比图
100
80

60
N=3 ZWf,p(s)
40 N=3 ZWf,n(s)
20 N=7 ZWf,p(s)
200 N=7 ZWf,p(s)
N=11 ZWf,p(s)
N=11 ZWf,p(s)
0

-200
10 100 1000
(Hz)

图 2.32 不同 N 值时,双馈风机电场的正序阻抗特性对比图

2.6 小结

本章分别建立了网侧变流器、机侧变流器加电机系统的序阻抗,然后把二者
并联得到单台双馈发电机的序阻抗模型。然后建立了风电场中 35kV 集电线路、
主变压器以及箱式变压器的阻抗模型,最后,得到了双馈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模
36
硕士学位论文

型。
在 MATLAB/simulink 仿真软件上分别搭建了网侧变流器、机侧变流器加电机
系统、单台双馈风电机以及双馈风电场的仿真平台,证明了本章的风电场正负序
阻抗是正确且符合理论分析的。分 析 所 建 立 的 正 负 序 阻 抗 表 达 式 可 得 到 以 下 结
论:
1)双馈风电机网侧变流器的正负序输出阻抗在 50Hz 至 200Hz 频段为容性,
其并入弱电网时,系统有发生振荡危险;机侧变流器与电机系统的正序阻抗在 50
至 100Hz 频段为电阻分量为负且呈容性的阻抗特性,在风机实际接入弱电网运行
时易发生次/超同步振荡;双馈风机的整体输出阻抗主要受机侧变流器与电机系统
的影响。
2)锁相环控制参数、电流控制环参数以及运行转速的改变仅影响双馈风电机
的中、低频段的阻抗,其高频段的阻抗特性主要受风电机组的电气参数决定,与
控制参数及稳定运行工作点无关;
3)双馈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特性受单台双馈风电机的阻抗特性的影响,而受
风电场内的主变压器、箱式变压器以及 35kV 集电线路的影响较小。在阻抗特性
上,风电场与单台风电机相似,在超同步频带为电阻分量为负且呈容性的阻抗特
性,容易与弱电网发生交互振荡。

37
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第3章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振荡机理分析

当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时,由于电网的感性较强,会导致并网系统发生振
荡。为了探明双馈风电场并入弱电网时,造成系统失稳的主要原因,本章基于第
2 章所建的双馈风电场正负序阻抗模型,根据阻抗稳定性判据分析其接入感性弱
电网的振荡机理,并深入研究了不同控制参数、不同工况下,双馈风电场与弱电
网交互时的稳定性。

3.1 阻抗法分析双馈风机并网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基本原理

采用阻抗分析法分析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时,先在并网公共
耦合点处把弱电网与双馈风场系统分别看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然后根据所
建的双馈风电场序阻抗模型和电网模型和 Nyquist 稳定性判据,分析系统的阻抗
比,从而得到整个并网交互系统的稳定性。
双馈风电场的控制系统中,控制内环为电流环,所以其阻抗的外特性主要受
电流环的影响,表现为受控电流源特性。双馈风场与电网连接时,向电网输出功
率,在并网公共耦合点看进去,双馈风电场可以等效为其等效阻抗与一个电流源
并网,电流方向为流入电网侧。对于电网而言,不管是强电网还是弱电网,其阻
抗外特性都是为独立电压源特性。在并网系统中,电网主要起电压支撑作用,因
此,电网可以等效为其等效阻抗与一个理想电压源的串联结构。所以,双馈风电
场并网系统可以等效为如图 3.1 所示的简化小信号等效电路图。图中,v g 电网电
网电压,i g 电网电流,Z g 为电网等效阻抗;i o 为公共耦合点的输出电流,v o 为公
共耦合点的输出电压;i wf 为双馈风电场等效输出电流,Z wf 为双馈风电场的等效
输出阻抗。

图 3.1 双馈风电场接入电网的小信号等效
图 3.1 中,根据叠加定理,可以得到电网与双馈风电场连接后的公共耦合点
的输出电压 v o (s)和电流 i o (s)分别如式(3.1)和式(3.2)所示:
38
硕士学位论文

vg ( s ) Z wf ( s )iwf ( s )
io ( s )   (3.1)
Z g ( s )  Z wf ( s ) Z g ( s )  Z wf ( s )
Z wf ( s ) Z g ( s)
vo ( s )= vg ( s )  Z wf ( s )iwf ( s ) (3.2)
Z wf ( s )  Z g ( s ) Z wf ( s )  Z g ( s )
经过等价变换可以变换为:
vg (s) 1
io (s)  [  iwf ( s)]  (3.3)
Z wf (s) Z (s)
1 g
Z wf (s)
1
vo ( s )=[vg ( s )  Z g ( s )iwf ( s )]  (3.4)
Z g (s)
1
Z wf ( s )
此时,双馈风电场与弱电网交互的稳定性决定于公共耦合点的输出电压 v o (s)
和电流 i o (s)的稳定性。
分析双馈风电场与电网互联的稳定性问题的重要前提是:两个子系统分别在
独立运行的情况下都能稳定工作。对于双馈风电场而言,当其接入阻抗几乎为零
的电网时能稳定运行,在此情况下,说明双馈风电场等效输出电流 i wf (s)和双馈风
电场等效输出阻抗 Z wf (s)是稳定的;对于电网侧来说,当空载运行时,电网能保
持自身的输出电压的稳定,此时可以等同认为电网电压 v g (s)和阻抗 Z g (s)是稳定的。
根据式(3.3)和式(3.4)可知,公共耦合点的输出电压 v o (s)和电流 i o (s)的稳定性均取
决于共同拥有的部分乘式 T(s),如式(3.5)所示:
1
T (s)  (3.5)
Z (s)
1 g
Z wf ( s )
根据式(3.5)可知,T(s)可以看作是一个闭环传递函数,其前向通道的增益为 1,
反馈函数为 Z g (s)/Z wf (s),且为负反馈 [71,72] 。等效闭环传递函数系统框图如图 3.2
所示。根据自动控制原理,T(s)的开环传递函数 Z g (s)/Z wf (s)满足 Nyquist 稳定性判
据,可以认为 T(s)是稳定的,进而判定双馈风机与弱电网交互的稳定性决定于公
共耦合点的输出电压 v o (s)和电流 i o (s)的稳定性。

图 3.2 T(s) 等效闭环系统


对于三相系统而言,在稳定工作点处,对系统进行谐波线性化建模,会得到
正序和负序两个系统,其小信号正负序等效图如图 3.3 和图 3.4 所示。

39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图 3.3 双馈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正序小信号等效

图 3.4 双馈风电场接入电网的负序小信号等效
类似的,公共耦合点的正负序电流和电压分别为:
v ( s) 1
iop,n ( s )  [ gp,n  iDFIGp,n ( s )]  (3.6)
Z wfp,n ( s ) Z (s)
1  gp,n
Z wfp,n ( s )
1
vop,n (s)==[vgp,n ( s)  Z gp,n (s)iwfp,n ( s)]  (3.7)
Z gp,n ( s)
1
Z wfp,n ( s)
双馈风电场与电网交互的正负序系统的稳定性决定于公共耦合点的正负序电
流和电压,最终也是决定于电网正序阻抗与双馈风电场正序阻抗之比 Z gp (s)/Z wf,p (s)
和电网负序阻抗与双馈风电场负序阻抗之比 Z gn (s)/Z wf,n (s)。只有电网与双馈风机
正负序阻抗之比同时满足 Nyquist 判据,系统才能稳定运行。

3.2 双馈风电场接入 110kV 弱电网的稳定性分析

双馈风电场中的各种电气参数和控制参数以及实际工况都会对其阻抗特性产
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其并网稳定性。本小节将分析风电场中的主要器
件、不同的电气和控制参数以及不同工况下的并网稳定性。

3.2.1 场站内变压器与 35kV 集电线路对风电场阻抗稳定性的影响


根据 3.1 节所述的小信号稳定性的基本原理可知,用于判定双馈风电场接入
电网稳定性分析的正负序阻抗比 IR wf,p (s)和 IR wf,n (s)分别为:
40
硕士学位论文

Z gp ( s )
IRwf,p (s )= (3.8)
Z wf,p ( s )
Z gn ( s )
IRwf,n (s )= (3.9)
Z wf,n ( s )
式中,Z wf,p (s)、Z wf,n (s)分别为双馈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

图 3.5 机组间的集电线长度 l 变化时,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图

图 3.6 不同机组间集电线长度 l 下,双馈风电场与电网交互的阻抗示意图


图 3.5 所示为不同风电机之间的集电线长度 l 下,双馈风机与弱电网电网交
互的正负序阻抗比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图,此时电网电路比 SCR 为 2.04。
图中,同一颜色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 l 相同时的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曲
线;不同颜色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不同的 l 值时的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通过极点计算可知,IR wf,p (s)和 IR wf,n (s)都没实部大于零的极点。观察图 3.5
可知,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在不同的集电线长度下,都没有包围(−1, j0)点,
IR wf,p (s)的 Nyquist 曲线都包围(−1, j0)点,根据 Nyquist 判据可知,此时并网系统

41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处于不稳定状态,双馈风电场并网容易出现振荡现象。
观察图 3.5 中的曲线,当风电机之间的集电线长度 l 从 0(即忽略集电线路阻
抗)变化至 1km 时,IR wf,p (s)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在中低频处几乎重合,而在高
频处会出现轻微的差别;观察如图 3.6 所示的阻抗交互图可知,这是因为在中低
频时,线路阻抗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当频率较高时,线路阻抗较大,会对风电
场的整体发生影响。对于风电场的而言,场站内风机之间的集电线长度对其阻抗
稳定性的影响尽管存在,但是影响力较小。

图 3.7 考虑或忽略变压器阻抗时,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图

图 3.8 考虑或忽略变压器阻抗时,双馈风电场与电网交互的阻抗示意图
图 3.7 所示为考虑或忽略风电场内变压器阻抗时,双馈风机与弱电网电网交
互的正负序阻抗比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图,此时电网电路比 SCR 为 2.04。
图中,红色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考虑变压器阻抗时的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黑色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忽略变压器阻抗时的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 通过 极点 计算 可知, IR wf,p (s)和 IR wf,n (s)都没 实部 大于 零 的极点 。观 察图

42
硕士学位论文

3.7 可知,考虑或忽略风电场内变压器阻抗时,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都没有包


围(−1, j0)点, IR wf,p (s)的 Nyquist 曲线都包围(−1, j0)点,此时双馈风电场并网容
易出现振荡现象。
观察图 3.8 所示的阻抗交互图可知,在 100Hz 以下的中低频段,忽略或者考
虑变压器的阻抗时,对风电场阻抗的影响较小,导致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在低频段几乎重合;当频率较高时,变压器阻抗对风电场整体输出阻抗影响
较大,不考虑变压器阻抗时会导致分电场阻抗幅值减小,相位降低;从而导致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在高频处相差较大。对于风电场的而言,场站
内变压器阻抗对其阻抗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不能忽略。

3.2.2 电网短路比与控制器锁相环带宽对风电场阻抗稳定性的影响

图 3.9 不同电网电路比 SCR 下,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图


图 3.9 所 示 为 不 同 电 网 短 路 比 下 , 双 馈 风 机 与 电 网 交 互 的 正 负 序 阻 抗 比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图。图中,同一颜色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 L g 相同时
的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不同颜色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不同的 SCR
值时的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通过极点计算可知, IR wf,p (s)和 IR wf,n (s)
都没实部大于零的极点。因此,当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稳定时,IR wf,p (s)和 IR wf,n (s)
的 Nyquist 曲线不能包围(−1, j0)点。观察图 3.9 可知,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在
不同的电网阻抗下,都没有包围(−1, j0)点;在 SCR 为 4.08 时,IR wf,p (s)的 Nyquist
曲线没有包围(−1, j0)点。当 SCR 减小至 2.04 时,IR wf,p (s)的 Nyquist 曲线开始包
围(−1, j0)点,且随着电网等效电感值的增大,IR wf,p (s)的 Nyquist 曲线包围且远离
(−1, j0)点,此时双馈风电场并网时,越容易出现振荡甚至是失稳。
图 3.10 所示为不同电网短路比下,双馈风电场与电网交互的正负序阻抗示意
图。双馈风电场的负序阻抗在全频段为感性,不易与感性弱电网发生振荡。风电
场正序阻抗在 50Hz 至 70Hz 频段,具有很强的电阻分量为负且呈容性的阻抗特性,
而在相同频段下,电网为正阻值感性的阻抗特性。在双馈风电场与电网的互联时,

43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若发生交互系统的整体阻值为负时,系统阻尼为负,容易发生超同步振荡。观察
图 3.10 不难发现,当电网短路比 SCR 为 4.08 时,双馈风电场与电网的阻抗幅值
无交点。当电网的阻抗增大,短路比减小时,双馈风电场与电网的阻抗幅值出现
交点,且交点会随着电网电感值的增大而向低频处移动,导致交点处两个阻抗的
相角差越大,整个互联系统的负阻尼越大,使得双馈风电场并网越容易出现振荡
现象。

图 3.10 不同电网电路比 SCR 下,双馈风电场与电网交互的阻抗示意图


图 3.11 所 示 为不同锁 相 环带 宽 下, 双 馈 风 电 场与 电 网 的 阻 抗 比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图。图中,同一颜色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锁相环带宽相同时的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不同颜色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不同锁相环
带宽时的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通过极点计算发现 IR wf,p (s)和 IR wf,n (s)
都没有正实部极点。观察图 3.11 可知,只有当锁相环带宽为 500Hz 时,正序阻抗
比的 Nyquist 曲线没有包围(−1, j0)点,此时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当双馈风机锁相
环带宽减少时,正序阻抗比的 Nyquist 曲线开始包围并且远离(−1, j0)点,此时双
馈风电场并网越容易发生振荡。
图 3.12 所示为不同锁相环带宽控制参数下,双馈风电场与电网交互的正负序
阻抗示意图。双馈风电场的负序阻抗在全频段为感性,不会与电网发生振荡。正
序阻抗在超同步频段,具有很强的电阻分量为负且呈容性的阻抗特性,而易与感
性弱电网发生超同步振荡。观察图 3.12 不难发现,当控制器的锁相环带宽增大时,
在双馈风电场的正序阻抗的超同步频段内的负阻容性随之减小,其正序阻抗幅值
曲线与电网的幅值曲线的交点会向高频处移动,两个阻抗的相角差减小,整个互
联系统的趋向稳定。所以,适当增大锁相环带宽,能有效保证双馈风电场并网时
的稳定,但是,会使得工频附近的的阻抗增大,降低风电场功率输出的能力,影
响其电源特性,故锁相环带宽不能设置得过大。

44
硕士学位论文

图 3.11 不同锁相环带宽,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图

图 3.12 不同锁相环带宽下,双馈风电场与电网交互的阻抗示意图

3.2.3 风机并网台数与输出功率对风电场阻抗稳定性的影响
图 3.13 所示为馈线数 m 为 3,每条馈线上并入 N 台风机时,双馈风电场与电
网的正负序阻抗比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图。图中,同一颜色实线和虚线
分别表示 n 相同时的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不同颜色的实线和虚线
分别代表不同的 n 值时的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通过极点计算发现
IR wf,p (s)和 IR wf,n (s)都没有正实部极点。观察图 3.13 可知,并入馈线上的双馈风电
机台数 n 变化时,负序阻抗比均没有包围(−1, j0)点;当 N 为 1 时,正序阻抗比的
Nyquist 曲线没有包围(−1, j0)点,此时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稳定。当并入馈线的
风电机台数继续增大时,正序阻抗比的 Nyquist 曲线开始包围且逐渐远离(−1, j0)
点,系统随之出现了振荡现象甚至失稳。说明了,当并入馈线的机组数增大时,
整个双馈风电场并网的稳定性变差,稳定裕度降低。
图 3.14 所示为线数 m 为 3,并入馈线的风电机台数 N 变化时,双馈风电场与
电网交互的阻抗示意图。双馈风电场的负序阻抗在全频段为感性,不会与电网发
生振荡。观察图 3.14 不难发现,当双馈风机并入馈线的台数 N 增大时,阻抗在超

45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同步频段内的负阻容性几乎无变化,风电场序阻抗幅值减小,其正序阻抗幅值曲
线与电网的幅值曲线的交点会向低频处移动,两个阻抗的相角差会随之增大,导
致整个风电场与电网交互时的稳定性降低。所以,随着双馈风电场中的风电机台
数的增大,双馈风电场并网时的不稳定性会随之提高,稳定裕度变差。

图 3.13 不同 N 值的,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图


100
Zg(s)
80
60 65
m=3,N=1时的Zwf,p(s)
40
60
m=3,N=1时的Zwf,n(s)
20
200 m=3,N=2时的Zwf,p(s)
55
100
m=3,N=2时的Zwf,n(s)
100
93° m=3,N=3时的Zwf,p(s)
0
0 m=3,N=3时的Zwf,n(s)
-100 251° 229° 213°
-100 m=3,N=5时的Zwf,p(s)
-20056 58 60 62 m=3,N=5时的Zwf,n(s)
-200
10 100 1000
图 3.14 不同并 N 值的,双馈风电场与电网交互的阻抗示意图
图 3.15 所示为风电场不同输出功率 P s 时,双馈风电场与电网的正负序阻抗
比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图。图中,同一颜色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相同输
出功率相同时的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不同颜色的实线和虚线分别
代表不同输出功率时的 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曲线。通过极点计算发现
IR wf,p (s)和 IR wf,n (s)都没有正实部极点。观察图 3.15 可知,并入馈线上的双馈风电
场输出功率 P s 变化时,负序阻抗比均没有包围(−1, j0)点;当 P s 为 0.4pu 时,正序
阻抗比的 Nyquist 曲线没有包围(−1, j0)点,此时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稳定。当风
电场输出功率继续增大时,正序阻抗比的 Nyquist 曲线开始包围且逐渐远离(−1, j0)
点,系统随之出现了振荡现象甚至失稳。说明了,当双馈风电场输出功率增大时,
整个双馈风电场并网的稳定性变差,稳定裕度降低。

46
硕士学位论文

图 3.15 不同输出功率 P s 下,IR wf,p (s)和 IR wf,n (s)的 Nyquist 图

图 3.16 不同输出功率 P s 下,双馈风电场与电网交互的阻抗示意图


图 3.16 所示为双馈风电场输出功率 P s 变化时,双馈风电场与电网交互的阻
抗示意图。双馈风电场的负序阻抗在全频段为感性,不会与电网发生振荡。观察
图 3.16 不难发现,当双馈风电场输出功率 P s 增大时,其阻抗在超同步频段内的
负阻容性增强,风电场序阻抗幅值减小,其正序阻抗幅值曲线与电网的幅值曲线
的交点会向低频处移动,两个阻抗的相角差会随之增大,导致整个风电场与电网
交互时的稳定性降低。所以,随着双馈风电场输出功率 P s 的增大,双馈风电场并
网时的不稳定性会随之提高,稳定裕度变差。
综上所述,在次/超同步频段,双馈风电场的阻抗为电阻分量为负且呈容性的
阻抗特性,弱电网阻抗为感性,两者的阻抗相角差大于 180°。若双馈风电场接
入弱电网,当双馈风电场序阻抗的负电阻大于电网序阻抗中的正电阻时,整个并
网系统的电阻为负,会使得并网系统呈现负阻尼特性,使得双馈风电场的容性阻
抗与弱电网的感性阻抗容易在次/超同步频段发生负阻尼 LC 电磁振荡,且该振荡
并不需要振荡源。另外,由上文分析可知,随着电网阻抗增大、锁相环带宽减小、
并网风机台数增大以及输出功率增大,双馈风电场的序阻抗与电网序阻抗幅频特
47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性曲线的交点向低频处移动,使得交点处双馈风电场与弱电网的阻抗相角差变大,
导致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的负阻尼特性越来越强,最终导致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
越容易在次超频段里发生振荡失稳。

3.3 仿真验证

为了验证本小节对于风电场的阻抗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使用 simulink 搭建
了如图 2.2 所示结构的双馈风电场并网仿真平台。仿真采用三馈线(m=3)结构,每
条馈线上并联接入相同数量的风电机组,且机组之间 35kV 集电线长度 l 为 1km。
风电场中的双馈风电机具有相同的电气结构,且控制器的结构、控制方法以及控
制参数保持一致。具体的仿真参数与第二章的双馈风力发电装置的阻抗扫描仿真
参数(表 2.1)及本小节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接入弱电网的振荡机理分析中的一致。风
电场的电路和变压器参数如表 2.2 所示。

图 3.17SCR 从 4.08 减小到 2.04,N=3,BW pll =80Hz 时的仿真电流波形

图 3.18BW pll 从 80Hz 增加到 300Hz,N=3,SCR=2.04 时的仿真电流波形


图 3.17 所示为电网短路比 SCR 从 4.08 减小到 2.04 的仿真结果,此时锁相环
带宽 BWPLL 为 80Hz,并入单条馈线的双馈风机台数 N 为 3。从图 3.17 可知,当
电网短路比 SCR 为 4.08 时,双馈风电场的并网电流保持稳定;当 SCR 减小至 2.04
时,并网电流出现了明显的振荡现象,此时风电场失稳。此仿真波形验证了图 3.9

48
硕士学位论文

和图 3.10 所示的阻抗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
图 3.18 所示为锁相环带宽 BWpll 从 80Hz 增加到 300Hz 的风电场并网仿真结
果,此时电网短路比 SCR 为 2.04,并入单条馈线的双馈风机台数 N 为 3。从图
3.18 可知,当锁相环带宽 BWpll 为 80Hz 时,双馈风电场的并网电流出现持续振荡
现象;当锁相环带宽 BWpll 增大至 300Hz 时,并网电流的振荡现象消失,系统趋
于稳定。此仿真波形验证了图 3.11 和图 3.12 所示的阻抗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

图 3.19N 从 1 增加到 3,BW pll =80Hz,SCR=2.04 时的仿真电流波形


图 3.19 所示为双馈风电场中,并入单条馈线的双馈风机台数 N 由 1 增加到 3
的仿真结果,此时电网短路比 SCR 为 2.04,锁相环带宽 BWPLL 为 80Hz。从图 3.19
可知,N 为 1 时,双馈风电场稳定运行,并网电流无振荡现象;当 N 增大至 3 时,
并网电流发生持续性振荡,风电场并网失稳。此仿真波形验证了图 3.13 和图 3.14
所示的阻抗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
图 3.20 所示为双馈风电场输出功率由 0.6pu 增加到 1pu 的仿真结果,此时电
网短路比 SCR 为 2.04,锁相环带宽 BWPLL 为 80Hz。从图 3.20 可知,P s 为 0.6pu
时,双馈风电场稳定运行,并网电流无振荡现象;当 P s 增大至 1pu 时,并网电流
发生持续性振荡,风电场并网失稳。此仿真波形验证了图 3.15 和图 3.16 所示的
阻抗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

图 3.20P s 从 0.6pu 增加到 1pu,BWpll =80Hz,SCR=2.04 时的仿真电流波形

49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3.4 小结

本章分析了双馈风电场接入 110kV 感性弱电网的振荡机理,研究得到了影响


双馈风电场并网时引发电系统振荡的重要因素,并得到如下结论:
1)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振荡属于系统负阻尼振荡,根本的原因是:双馈
风电场在超同步频段的负阻性大于电网的正阻性,导致导致并网后系统呈负阻尼
特性,使得振荡发生。
2)风电场内机组间的集电线长度对风电场阻抗特性影响较小,而变压器阻抗
对于风电场阻抗和稳定性分析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能忽略;电网短路比、双
馈风电场锁相环控制带宽、风电场内并网风机台数都会影响双馈风电场的阻抗特
性;特别是在与 110kV 电网出现交互振荡的超同步频段,以上三个因素对其影响
较大;
3)双馈风电场并网时,若电网等效电感过大,阻抗短路比太小时,会引起超
同步振荡;风电场控制器锁相环带宽过小,同样会引起振荡,但是带宽过大,也
会降低风电场的功率输出能力;双馈风电场内的并网风机数增大时,整体输出功
率提升,但是并网稳定性会随之减弱,引起振荡。

50
硕士学位论文

第4章 基于阻抗重构的双馈风电场次/超同步振荡抑制

由第三章的分析可知,双馈风电场接入到弱电网时,容易在发生交互振荡问
题,原因是双馈风电场并网后,会导致系统出现负阻尼现象。为了抑制该振荡,
本章提出了基于阻抗重构的振荡抑制方法,增加双馈风电场阻尼特性。然后采用
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了阻抗重构控制下双馈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模型。接着,
基于所建正、负序阻抗模型和阻抗稳定性判据,对比分析了采用传统双环控制方
法和所提的阻抗重构控制方法下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稳定性。当采用本章所
提的阻抗重构控制方法时,能够有效降低双馈风电场并网时给系统带来的负阻尼
特性,可大大提高双馈风电场在弱电网或极弱电网条件下稳定运行的能力。最后,
通过仿真验证了基于阻抗重构控制的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4.1 基于双馈风电机输出阻抗重构的系统阻尼增强方法

4.1.1 阻抗重构控制的基本原理

 
  

  

图 4.1 双馈风电机的主电路拓扑和阻抗重构控制方法
通过 第 三 章的 阻 抗 分 析可 知 , 双馈 风 机 出 现振 荡 的 原因 是 : 风 机本 身 在 50

51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至 100Hz 频段处,有很强的电阻分量为负且呈容性的阻抗特性,而电网为感性。
当其与电网交互时,系统出现负阻值的情况,使得系统出现负阻尼而无法抑制电
网与风机发生的无源 LC 振荡。基于此原因,解决此情况的最根本与最直接的方
法就是在转子侧串联一个电阻,以抵消双馈风机的负阻值,增加并网时的阻尼,
达到抑制系统振荡的目的。但是,在电路中引入无源阻抗,必然会产生功率损耗,
为了避免损耗而又能抑制振荡,本章在风电机的机侧变流器的控制环中引入阻抗
重构控制环节,以增强系统阻尼。阻抗重构控制的输入量为 i rd 、i rq ,经过控制器
的比例环节和带通滤波环节后,得到只含有振荡频带频率内的的抑制信号,输出
到调制波中。具体的控制方法如图 4.1 所示。
图 4.1 所示为双馈风电机的主电路拓扑和阻抗重构控制方法。图中:C dc 为机
侧变流器的直流侧电容;V dc 为机侧变流器的直流母线电压,可以认定其稳定不会
突变;e ra 、e rb 、e rc 为机侧变流器交流侧输出电压;v sa 、v sb 、v sc 分别为双馈风电
机定子侧输出并网电压;i ra 、i rb 、i rc 为双馈风电机转子侧电流;i sa 、i sb 、i sc 为双
馈风电机定子侧输出电流;v g 为电网电压;L g 、R g 分为电网等效电感、等效电阻;
v sd 、v sq 分别为双馈风电机定子侧输出并网电压经 Park 变换后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
的 d、q 轴分量;i rd 、i rq 分别为转子侧输出电流经 Park 变换后在旋转坐标系下的 d、
q 轴分量;I rdref 、I rqref 分别为机侧变流器在同步旋转 dq 坐标系下的输出电流指令
值;c ra 、c rb 、c rc 为控制器输出三相调制信号;c rd 、c rq 分别为三相调制信号在同步
旋转坐标系下的 d 轴、q 轴分量;k dam 为阻抗重构的比例系数,G BF(s)为阻抗重构
环节传递函数,其表达是为:
h s
GBF ( s )  2 (4.1)
s    h   l  s   h l
式中,ω h 和 ω l 分别为阻抗重构环节的控制器的上限截止角频率和下限截止角频
率。
由图 4.1 和图 2.6 可知,双馈风电机机侧变流器控制回路的等价电路模型如
图 4.2 所示。图中,K pwm =V dc /2。
由于采用了解耦控制,解耦系数 k rd =ωL lr /(Vdc /2),使得 dq 轴电路完全解耦。
所以,可以对此控制结构进行简化,得到独立的 d 轴和 q 轴等效简化等价电路模
型。现在以 d 轴电流控制环为例,对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如图 4.3 所示为 d 轴等
效电路模型。
图 4.3 中 H ri (s)为 电 流 控 制 器 ; K p wm /(T s s+1)为 PWM 延 时 环 节 。 保 持 基 于
双 馈 风 电 机 转 子 电 流 反 馈 的 阻 抗 重 构 环 节 的 G R (s)和 k dam 不 变 ,将 反 馈 点 往 后
移 动 到 风 机 转 子 侧 电 阻 R 'l r 和 漏 感 L 'l r 的 输 入 端 ,可 得 到 阻 抗 重 构 回 路 经 等 效 变
换 后 的 虚 拟 阻 抗 Z dam ,eq (s)。 变 换 后 的 双 馈 风 电 机 等 效 阻 抗 模 型 如 图 4.4 所 示 ,
从 图 中 可 知 , Z dam , eq (s)可 视 为 与 转 子 侧 电 阻 R 'l r 和 漏 感 L 'l r 相 串 联 的 虚 拟 阻 抗 。

52
硕士学位论文

Z dam, eq (s)可 表 示 为 虚 拟 电 阻 R dam, eq 与 虚 拟 电 抗 X dam, eq 相 串 联 的 形 式 ,为 风 机 并


网 系 统 增 强 阻 尼 , 抑制系统振荡。



 K pwm 
 1
  Ts s  1  Llr s  Rlr


  K pwm 
 1
 Llr s  Rlr
 Ts s  1 

图 4.2 加入阻抗重构后,双馈风电机机侧变流器等价电路模型图



 K pwm 
 1
 Ts s  1 
Llr s  R lr

图 4.3 加入阻抗重构后,双馈风电机机侧变流器 d 轴等价电路模型图

L'lr Rlr'

vr'

图 4.4 加入阻抗重构后,双馈风电机等效电路图
图 4.4 中的经 等 价 变 换 后 的 虚 拟 阻 抗 Z da m ,eq (s)可 表 示 为 :
K pwm kdamh s
Z dam,eq ( s)  (4.2)
(Ts s  1)[ s  (l  h ) s  lh ]
将 Z da m, eq (s)视 为 电 阻 R dam, eq 和 电 抗 X da m, eq 相 串 联 , 可 以 得 到 :
Zdam,eq ( )  Rdam,eq ( )  jX dam,eq ( ) (4.3)
然后将 s=jω 代入式(4.2)中,根据式(4.3)可以得到虚 拟 电 阻 R dam ,eq (ω)与 虚 拟
53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电 抗 X dam, eq (ω)的 表 达 式 分 别 为 :
K pwm kdamh[ Ts 3  Tshl  (h  l ) ]
Rdam,eq ( )  (4.4)
[ Ts 3  Tshl  (h  l ) ]2  [ Ts (h  l ) 2   2  hl ]2
K pwm kdamh[ Ts (h  l ) 2   2  hl ]
X dam,eq ( )  (4.5)
[ Ts 3  Tshl  (h  l ) ]2  [ Ts (h  l ) 2   2  hl ]2
根据式(4.4)和式(4.5),可以得到 R dam, eq (ω)和 X dam , eq (ω)的频率特性如图 4.5
所示,图中蓝色实线代表 R da m, eq (ω),红色实线代表 X da m, eq (ω)。

图 4.5 虚 拟 电 阻 R dam,eq (ω)和虚 拟 电 抗 X dam,eq (ω)的 频率特性


观察图 4.5 可知,串联进入风电机系统的虚拟电阻 R d am, eq (ω)的阻值在 50Hz
至 100Hz 的振荡频段为正阻值,降低了双馈风电机的输出阻抗的负阻性质,可以
为双馈风电场并 网时提供正阻尼,增 加了 系统的整体阻尼 。虚 拟电抗 X dam , eq (ω)
在 50Hz 至 100Hz 的振荡频段的电抗值很小,接近于零,不会为风电机系统引入
额外的容性导致增加系统阻抗的容性特性。整体而言,阻抗重构后引入风电机系
统的 Z dam , eq (ω)几乎为正阻值特性,降低了双馈风电场在 50Hz 至 100Hz 频段的电
阻分量为负且呈容性的阻抗特性,增大了并网阻尼,减少了阻抗交互的不稳定性。

图 4.6 阻抗重构环节比例系数 k dam 变化时系统的闭环极点图


根据图 4.3 所示,加入阻抗重构控制后,双馈风机机侧变流器控制系统的闭
环传递函数 H closeloop (s)为:

54
硕士学位论文

K pwm
H ri ( s )
(Ts s  1)( Rlr'  sL'lr ) (4.6)
H closeloop ( s ) 
K pwm
1  [ H ri ( s )  kdam GBF ( s )]
(Ts s  1)( Rlr'  sL'lr )
根据式(4.6),得到阻抗重构控制环节的比例系数 k dam 变化时的 H closeloop (s)的
闭环极点图如图 4.6 所示。
采用阻抗重构的系统阻尼增强方法后,随着 k dam 的增加双馈风机机侧变流器
的闭环极点均位于负半平面,闭环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机侧系统的稳定会辐
射至整个单机系统,风电场中的单台机组的稳定性提高从而增加整个风电场的并
网稳定性。

4.1.2 阻抗重构控制的双馈风电场序阻抗模型
采用第二章的序阻抗建模方法,根据图 4.1 所示的阻抗重构方法控制框图,
在 dq 旋转坐标系下阻抗重构控制器的输出调制波 c dam,rd 和 c dam,rq 为:
cdam,rd  [ H ri ( s )  kdam GBF ( s )]ird  H ri ( s) I rdref  krd irq
 (4.7)
cdam,rq  [ H ri ( s )  kdam GBF ( s )]irq  H ri ( s) I rqdref  krd ird
可得 c dam,rd 和 c dam,rq 在频域的表达式如下所示:
( I rdref  I r1 cosi ) H ri (s)  krd I r1 sin i  H R ( s) I r1 cosi , dc

 j  I r1 sin i [ H ri ( s)  kdam GBF (s )]  I r1 cos i krd  GPLL (s)Vp 

Cdam,rd [ f ]  [ H ri (s)  H R ( s)]  jkrd  I rp , f  ( f p  f1 ) (4.8)

 j  I r1 sin i [ H ri ( s)  kdam GBF (s )]  I r1 cos i krd  GPLL (s)Vn 
 [ H (s)  H ( s)]  jk I ,
 ri R rd  rn f  ( f n  f1 )
( I rqref  I r1 sin i ) H ri ( s )  krd I r1 cos i  kdam GR ( s ) I r1 sin i , dc

 j  I r1 cos i [ H ri ( s )  kdam GBF ( s )]  I r1 sin i krd  GPLL ( s )Vp 

Cdam,rq [ f ]   j[ H ri ( s )  kdam GR ( s )]  krd  I rp , f   ( f p  f1 ) (4.9)

 j I r1 cos i [ H ri ( s )  kdam GBF ( s )]  I r1 sin i krd  GPLL ( s )Vn 
  j[ H ( s )  k G ( s )]  k I ,
 ri dam R rd  rn f  ( f n  f1 )
式(4.8)(4.9)经反 Park 变换后,得到频域表达式 C ra (s)为:
 1
 j 2 GPLL ( s  j 2 ( f1  f r )) H ri ( s  j 2 ( f1  f r )) 

( I rqref  jI rdref ) Vp  [ H ri ( s  j 2 ( f1  f r )) 
k G ( s  j 2 ( f  f ))  jk ]I , f  ( f p  fr )
 dam BF 1 r rd rp
Cdam,ra [ f ]  
(4.10)
 j 1 G ( s  j 2 ( f  f )) H ( s  j 2 ( f  f )) 
 2 PLL 1 r ri 1 r


( I rqref  jI rdref ) Vn  [ H ri ( s  j 2 ( f1  f r )) 
k G ( s  j 2 ( f  f ))  jk ]I , f  ( f n  f r )
 dam BF 1 r rd rn

最后代入双馈风机的电路模型,得到阻抗重构控制的双馈风机的正、负序阻
抗模型 Z dam,rcp (s)、Z dam, rcn (s)为:
55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Vsp ( s )
Z dam,rcp ( s )   
I sp ( s )
Rr n2
 s( s2 Llr  Lm )
s 2 L2m V n  p ( s) nr
[ s ( Lls  Lm )  rs   dc s 
ns2 Rr ns2 2 nr Rs  s ( Lls  Lm )
 s ( Llr  Lm )
nr2  p ( s ) nr2
H ri ( s  j 2 f1 )  kdam GBF ( s  j 2 f1 )  jK rd 1 Vdc ns
H delay ( s )]  [1  2 
 p (s) ns rr 2
ns 2 p ( s ) nr (4.11)
 s ( 2 Llr  Lm )
nr2  p ( s ) nr
Vdc ns sLm
 H ri ( s  j 2 f1 )  kdam GBF ( s  j 2 f1 )  jK rd  H delay ( s)  2

4 p ( s ) nr ns rr ns2
 s ( 2 Llr  Lm )
nr2  p ( s ) nr
Gpll ( s  j 2 f1 ) H ri ( s  j 2 f1 ) H delay ( s )( I rdref  jI rqref )]1
Vsn ( s )
Z dam,rcp ( s )   
I sn ( s )
Rr n2
 s( s2 Llr  Lm )
s 2 L2m V n  (s) nr
[ s ( Lls  Lm )  rs   dc s n 
ns2 Rr ns2 2 nr Rs  s ( Lls  Lm )
 s ( Llr  Lm )
nr2  n ( s ) nr2
H ri ( s  j 2 f1 )  kdam GBF ( s  j 2 f1 )  jK rd 1 Vdc ns
H delay ( s )]  [1  2 
 n (s) ns rr 2
ns 2 n ( s ) nr (4.12)
 s ( 2 Llr  Lm )
nr2  n ( s ) nr
Vdc ns sLm
 H ri ( s  j 2 f1 )  kdam GBF ( s  j 2 f1 )  jK rd  H delay ( s)  2

4 n ( s ) nr ns rr ns2
 s( 2 Llr  Lm )
nr2  n ( s ) nr
Gpll ( s  j 2 f1 ) H ri ( s  j 2 f1 )  H delay ( s )( I rdref  jI rqref )]1
由于只是改变了对机侧变流器的控制策略,所以网侧变流器的阻抗与第二章
所建的阻抗表达式一致,所以,采用阻抗重构的双馈风机的正负序阻抗表达式为:
1
Z dam,DFIGp ( s )  (4.13)
1 1

Z gcp ( s ) Z dam,rcp ( s )
1
Z dam,DFIGn ( s )  (4.14)
1 1

Z gcn ( s ) Z dam,rcn ( s )
采用阻抗重构控制时的正负序阻抗 Z dam,wf,p (s)和 Z dam,wf,n (s)为:
kzt2 Zdam,sdgm,p ( s)
Z ztM  ( Z zt2  )
Zdam,wf,p ( s)  Z zt1  m , m  1且为整数 (4.15)
kzt2 Zdam,sdgm,p ( s)
Z ztM  Z zt2 
m

56
硕士学位论文

kzt2 Z dam,sdgm,n ( s)
Z ztM  ( Z zt2  )
Zdam,wf,n ( s)  Z zt1  m , m  1且为整数 (4.16)
kzt2 Z dam,sdgm,n ( s)
Z ztM  Z zt2 
m
式中,Z dam,sdgm,p (s)和 Z dam,sdgm,n (s)表达式分别为采用阻抗重构控制后,风电场
中 35kV 交流母线处输出正负序阻抗。

4.1.3 阻抗重构控制的参数设计
为了探讨阻抗重构控制中的控制参数 k dam 、 h 和 l 对风电场并网系统的影响,
并设计并确定合适的参数值,首先,假设阻抗重构控制的其他参数  h 和 l 不变,
以及其他的控制与电气参数不变,当 k dam 取不同的值时,双馈风电场与电网的正
负序阻抗比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曲线如 4.7 所示,其中电网的短路
比 SCR 为 2.04。

图 4.7k dam 变化时, IR dam, 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图


图 4.7 为 k dam 变化时,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曲线。经过极点计
算,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都没有正半平面的极点。观察图 4.7 的曲线,可以看
出,当 k dam =0.001 和 0.03 时,IR dam,wf,p (s)的 Nyquist 曲线包围了(-1,j0)点,此时 k dam
取值不当导致系统不稳定。所以可知,只有当 0.001<k dam <0.03 时系统稳定,有
较好的振荡抑制效果。
图 4.8 为 k dam 变化时,双馈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图。而正序阻抗在超同步频
段的阻抗特性随着 k dam 的增大,其振荡频段的相位会提高,电阻分量为负且呈容
性的阻抗特性减小,而最后 k dam 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阻抗特性从阻容性变化为感性,
从而破坏了风电场并网引发振荡的条件,有利于振荡的抑制。但是当 k dam 增大时,
双馈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幅值逐渐增大,使得双馈风电场作为电源的输出阻抗增
大,降低了其电能输出的能力。当 k dam 取 0.003 时,双馈风电场的负阻容性得到
减小,达到抑制振荡的同时,阻抗幅值也不会过大,保证了风电场的电能输出能
力。综合考虑之后,本文 k dam 取值为 0.003。

57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图 4.8k dam 变化时,双馈风电场正负序阻抗图


由于阻抗重构控制针对的是双馈风电场的次超频段的振荡问题,所以控制器
的下限截止角频率 ω l 的取值范围为:0<ω l ≤100π。然后,假设 k dam 等于 0.003,
而其他控制参数和电路参数不变,当 ω l 取不同的值时,双馈风电场与电网的正负
序阻抗比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曲线如 4.9 所示,此时电网的短路比
SCR 为 2.04 。 当 ω l 取 不 同 的 值 时 , 双 馈 风 电 场 的 正 负 序 阻 抗 IR dam,wf,p (s) 和
IR dam,wf,n (s)波特图如图 4.10 所示。
虚轴

图 4.9 当 ω l 变化时,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图


如图 4.10 所示,当 ω l 变化时,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曲线均没
包围(-1,j0)点,且经计算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都没有正半平面的极点,此时系
统稳定。观察图 4.10 的双馈风电场的阻抗图可知,当 ω l 取值较大,等于 80π、100π
时,正序阻抗在振荡频带的电阻分量为负且呈容性的阻抗特性几乎没有得到改善;
当 ω l =20π、40π 时,阻抗的相位提高,负阻容性明显降低,阻抗特性得到改善。
但是当 ω l =20π 时,正序抗的幅值过大,降低了同等条件下风电场的输出电压,使

58
硕士学位论文

其作为电源的特性变差,不利于其电能的输出。故综合考虑后,本文 ω l 取值 为
40π。

图 4.10 当 ω l 变化时,双馈风电场正负序阻抗图
与 ω l 类似,因为阻抗重构控制针对的是双馈风电场的次超频段的振荡问题,
所以控制器的上限截止角频率 ω h 的取值范围为:ω h ≥100π。但是,如果 ω h 取值
太大,会影响到风电场中高频段的阻抗特性,可能还会对其他频段的稳定性产生
不确定的影响,故 ω h ≤500π。在此范围内,假定 k dam 等于 0.003,ω l 等于 40π,
且系统的其他参数不变,当 ω h 取不同的值时,双馈风电场与电网的正负序阻抗比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曲线如 4.11 所示,此时电网的短路比 SCR 为
2.04。当 ω h 取不同的值时,双馈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波
特图如图 4.12 所示。

图 4.11 当 ω h 变化时,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图


如图 4.11 所示,当 ω h 变化时,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曲线均没
包围(-1,j0)点,且经计算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都没有正半平面的极点,此时系
统稳定。随着 ω h 变大,取值为 400π、500π 时,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59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曲线远离(-1,j0)点,系统稳定性提高,且有较好的稳定性。观察图 4.12 的双馈风


电场的阻抗图可知,当 ω h 等于 400π、500π 时,正序阻抗在振荡频带的相位得到
较大的提高,电阻分量为负且呈容性的阻抗特性得到较好改善,但是当 ω l =500π
时,正序阻抗在工频附近的幅值过大,增加了风电场的内阻,导致其电源特性变
差,不利于其电能的输出。故综合考虑后,本文 ω h 取值为 400π。
90 65

80
Zdam,wf,p(s)
70 60
50 60 70 ωh=160π
ωh=250π
60 ωh=400π
ωh=500π
50
200 Zdam,wf,n(s)
ωh=160π
100 ωh=250π
-50 ωh=400π
0 -100 ωh=500π
-150
-100 -200
50 55 60

-200
10 100 1000
频率(Hz)
图 4.12 当 ω h 变化时,双馈风电场正负序阻抗图

4.2 基于阻抗重构方法的双馈风电场阻抗稳定性分析

4.2.1 阻抗扫频验证与阻抗特性分析
为了验证所建采用阻抗重构控制的双馈风电场的正负正负序模型的正确性,
本章搭建了采用阻抗重构控制的双馈风电的机的 simulink 仿真,并使用电压型谐
波源对其进行扫频验证。双馈风电机的电路和控制参数如表 2.1,风电场内的线
路和变压器参数如表 2.2 所示。其中,阻抗重构的参数为:k dam =0.003,ω l =40π,
ω h =400π。风电场的馈线数 m=3,单条馈线上的并联风机数 N=3。正负序阻抗扫
频结果如图 4.13 所示。图 4.13 所示为采用阻抗重构控制后,双馈风电场的正负
序阻抗特性图,图中实线代表正序阻抗的理论值,而虚线代表负序阻抗的理论值。
仿真测量值与理论值对比结果显示,双馈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扫频结果 10Hz 至
1000Hz 频段内均与理论值基本吻合,验证了所建的双馈风机系统的正负序阻抗的
正确性。与采用传统双环控制方法的双馈风电机阻抗(图 2.19)相比,最显著的差
别在与 50 至 100Hz 频带处的阻抗幅值增大,相位提高,电阻分量为负且呈容性
的阻抗特性减弱。且在 100 至 200Hz 频段的阻抗特性在加入阻抗重构后,容性减
小,甚至在 70Hz 附近变成弱感性。接下来,本节将在不同的电网强度的工况下,
对比分析阻抗重构控制与传统双环控制方法下的双馈风电场的阻抗特性。

60
硕士学位论文

90
Zdam,wf,p(s)
80

(dB)
Zdam,zf,n(s)
70

60

50
200
Zdam,wf,p(s)
100 Zdam,wf,n(s)
(°)

0
Zdam,wf,n(s)
-100
Zdam,wf,p(s)
-200
10 100 1000
(Hz)

图 4.13 采用阻抗重构控制的双馈风电场正、负序序阻抗特性及其仿真验证结果
如图 4.14 所示为不同电网阻抗特性下,采用阻抗重构控制的双馈风电场与
110kV 电网阻抗交互的幅值和相位曲线。与第三章中的图 3.10 对比可知:
当电网的短路比 SCR 为 4.08 时,此时电网强度不弱,在传统双环控制方法
下,双馈风电场与电网阻抗幅值在 50Hz 至 100Hz 附近无交点,在其他频段处的
交点的相角差较小,系统稳定。在阻抗重构方法下,50Hz 至 100Hz 附近,风电
场阻抗幅值曲线更远离电网阻抗幅值曲线,而其他频段的幅值交点处的相位相差
不大,不会引起交互振荡。两种控制方法下,双馈风电场并网都是稳定的,而阻
抗重构下,风电场并网更稳定。
当电网的短路比 SCR 减小至 2.04,电网为弱电网。在传统双环控制方法下,
在超同步频段,双馈风电场与电网阻抗的幅值交点处的相位差为 221°,系统不
稳定。在采用阻抗重构控制后,改变了双馈风电场的阻抗特性,此时,在超同步
频段,双馈风电场与电网阻抗的幅值有两个交点,相角差分别为 105°和 122°,
此时系统稳定,且具有比较大的稳定裕度,大大提高了双馈风电场并网的稳定性。
当电网的短路比 SCR 减小至 1.58,此时电网强度进一步减弱。在传统双环控
制方法下,双馈风电场与电网阻抗的幅值交点处的相位差为 243°,系统失稳。
在采用阻抗重构控制后,双馈风电场在 50Hz 至 100Hz 的阻抗特性得到改善,使
其与电网阻抗幅值的交点处的相位差大幅度降低至 156°,此时系统处于稳定状
态,提高了双馈风电场在弱电网工况下的稳定运行的能力。
当电网的短路比 SCR 继续减小至 1.02,此时电网为极弱电网。在传统双环控
制方法下,双馈风电场与电网阻抗的幅值交点处的相位差为 254°,系统处于不
稳定状态。在采用阻抗重构控制后,优化了双馈风电场在振荡频段的阻抗,使其
与电网阻抗幅值的交点处的相位差得到降低至 171°,此时系统恢复稳定,使得
61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双馈风机在弱电网的稳定运行的能力得到改善。

图 4.14 不同电网阻抗参数下,阻抗重构控制的双馈风电场与电网交互的阻抗示意图
如 图 4.15 所 示 为 不 同 锁 相 环 带 宽 下 , 采 用 阻 抗 重 构 控 制 的 双 馈 风 电 场 与
110kV 电网阻抗交互的幅值和相位曲线,此时电网短路比 SCR 为 2.04。与第三章
中的图 3.12 对比可知:
当双馈风电场的锁相环带宽为 500Hz 时,在传统双环控制方法下,双馈风电
场与电网阻抗幅值在 50Hz 至 100Hz 频段内的交点相角差为 165°,系统稳定。
在阻抗重构方法下,双馈风电场阻抗幅值曲线与电网阻抗幅值曲线的交点往高频
处移动,交点处的相位相差为 103°,此时并网系统的稳定裕度更大,稳定性更
好。两种控制方法下,双馈风机并网都是稳定的,而阻抗重构下,风电场并网更
稳定。
当双馈风电场的锁相环带宽减小至 150Hz 时,在传统双环控制方法下,在超
同步频段,双馈风电场与电网阻抗的幅值交点处的相位差为 213°,系统不稳定。
在采用阻抗重构控制后,优化了双馈风电场的阻抗特性,双馈风电场在 50Hz 至
100Hz 的阻抗特性得到改善,使其与电网阻抗幅值的交点处的相位差大幅度降低
至 108°;而其他频段处的交点的相位差为 108°,此时系统稳定,且具有比较大
的稳定裕度,大大提高了双馈风电场并网的稳定性。
当双馈风电场的锁相环带宽减小至 80Hz 时,在传统双环控制方法下,双馈
风电场与电网阻抗的幅值交点处的相位差为 236°,系统失稳。在采用阻抗重构
控制后,双馈风电场在 50Hz 至 100Hz 的阻抗特性得到改善,使其与电网阻抗幅
值的交点项向高频处移动,交点处的相位差降低至 109°,此时系统处于稳定状
态,且有很大的稳定裕度,提高了双馈风电场在弱电网工况下的稳定运行的能力。
当双馈风电场的锁相环带宽继续减小至 40Hz 时,在传统双环控制方法下,
双馈风电场与电网阻抗的幅值交点处的相位差为 242°,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
在采用阻抗重构控制后,优化了双馈风电场在振荡频段的阻抗,使其与电网阻抗

62
硕士学位论文

幅值的交点处的相位差得到降低至 168°,此时系统恢复稳定,使得双馈风机在
弱电网的稳定运行的能力得到改善。

图 4.15 不同锁相环 带宽 下,阻抗 重构控 制的双 馈 风电场与 电网交 互的阻 抗 示意图

如图 4.16 所示为并入同一馈线台数 N 不同时,采用阻抗重构控制的双馈风电


场与 110kV 电网阻抗交互的幅值和相位曲线,此时此时电网短路比 SCR 为 2.04,
锁相环带宽 BWpll 为 80Hz。与第三章中的图 3.14 对比可知:
当 N 为 1 时,在传统双环控制方法下,双馈风电场与电网阻抗幅值在 50Hz
至 100Hz 附近无交点,在其他频段处的交点的相角差较小,系统稳定。在阻抗重
构方法下,50Hz 至 100Hz 附近,风电场阻抗幅值曲线更远离电网阻抗幅值曲线,
而其他频段的幅值交点处的相位相差不大,不会引起交互振荡。两种控制方法下,
双馈风电场并网都是稳定的,而阻抗重构下,风电场并网更稳定。
当 N 为 2 时,在传统双环控制方法下,在超同步频段,双馈风电场与电网阻
抗的幅值交点处的相位差为 213°,系统不稳定。在采用阻抗重构控制后,改变
了双馈风电场的阻抗特性,此时,在超同步频段,双馈风电场与电网阻抗的幅值
无交点,而交点出现在 100Hz 以上的中频段,相位差为 129°。此时系统稳定,
且具有比较大的稳定裕度,大大提高了双馈风电场并网的稳定性。
当 N 增加至 3 时,在传统双环控制方法下,在超同步频段,双馈风电场与电
网阻抗的幅值交点处的相位差为 229°,系统失稳。在采用阻抗重构控制后,双
馈风电场在 50Hz 至 100Hz 的阻抗特性得到改善,使其与电网阻抗幅值的交点后
移至 100Hz 以上的中频段,且相位差大幅度降低至 117°,此时系统处于稳定状
态,提高了双馈风电场在弱电网工况下的稳定运行的能力。
当 N 继续增加至 5 时,在传统双环控制方法下,在 50Hz 至 100Hz 频段,双
馈风电场与电网阻抗的幅值交点处的相位差为 251°,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在
采用阻抗重构控制后,优化了双馈风电场在振荡频段的阻抗,使其与电网阻抗幅
值的交点处的相位差得到降低至 166°,且在 110Hz 附近有一个交点,相角差较
小为 106°,此时系统恢复稳定,使得双馈风机在弱电网的稳定运行的能力得到
63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改善。

图 4.16 并入同一馈 线台 数 N 不同 时,阻 抗重构 控 制的双馈 风电场 与电网 交 互的阻抗 示意图

如 图 4.17 所示为 不 同 输 出 功率 P s 时, 采 用 阻 抗重 构 控 制 的 双 馈 风 电场 与
110kV 电网阻抗交互的幅值和相位曲线,此时此时电网短路比 SCR 为 2.04,锁相
环带宽 BWpll 为 80Hz。与第三章中的图 3.16 对比可知:
当 P s 为 0.4pu 时,在传统双环控制方法下,在超同步频段,双馈风电场与电
网阻抗的幅值交点处的相位差为 161°,系统稳定。在阻抗重构方法下,在超同
步频段,风电场阻抗幅值曲线与电网阻抗幅值曲线无交点,而其他频段的幅值交
点处的相位相差不大,不会引起交互振荡。两种控制方法下,双馈风电场并网都
是稳定的,而阻抗重构下,风电场并网更稳定。
当 P s 为 0.6pu 时,在传统双环控制方法下,在 50 至 100Hz 频段,双馈风电
场与电网阻抗的幅值交点处的相位差为 202°,系统不稳定。在采用阻抗重构控
制后,改变了双馈风电场的阻抗特性,此时,在超同步频段,双馈风电场与电网
阻抗的幅值无交点,而交点出现在 100Hz 以上的中频段,相位差为 118°。此时
系统稳定,且稳定裕度较大,大大提高了双馈风电场并网的稳定性。
当 P s 增加到 1pu 时,在传统双环控制方法下,在超同步频段,双馈风电场与
电网阻抗的幅值交点处的相位差为 233°,系统失稳。在采用阻抗重构控制后,
双馈风电场在 50Hz 至 100Hz 的阻抗特性得到改善,使其与电网阻抗幅值的交点
后移至 100Hz 以上的中频段,且相位差大幅度降低至 118°,此时系统处于稳定
状态,提高了双馈风电场在弱电网工况下的稳定运行的能力。
当 P s 继续增加至 1.2pu 时,在传统双环控制方法下,在 50Hz 至 100Hz 频段,
双馈风电场与电网阻抗的幅值交点处的相位差为 248°,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
在采用阻抗重构控制后,优化了双馈风电场在振荡频段的阻抗,使其在超频段与
电网阻抗幅值的交点消失,此时系统恢复稳定,使得双馈风机在弱电网的稳定运
行的能力得到改善。

64
硕士学位论文

与传统双环控制方法相比,本章所提阻抗重构控制方法改善了双馈风电场的
阻抗特性,使得双馈风电场的超同步频段的相位提高,有效地降低了风电场本身
的负阻值的阻抗特性,提高了双馈风电场在极弱电网工况下稳定运行的能力。

图 4.17 不同双馈风 电场 输出功率 P s 下, 阻抗重 构控制的 双馈风 电场与 电 网交互的 阻抗示 意图

4.2.2 接入 110kV 弱电网的阻抗稳定性分析


当研究采用阻抗重构控制方法的双馈风机接入弱电网的系统稳定性时,与第
三章类似,采用阻抗稳定性分析方法。双馈风机的阻抗外特性可以成为受控电流
源,电网可以看作是电压源。因此用于判定系统稳定性的阻抗比是电网阻抗除以
风电场输出阻抗,如式(4.17)、式(4.18)所示。
Z gp ( s )
IRdam,wf,p (s )= (4.17)
Z dam,wf,p ( s)
Z gn ( s )
IRdam,wf ,n (s )= (4.18)
Z dam,wf,n ( s )
接下来,会从不同电网强度、锁相环带宽以及风电场中接入每条馈线的双馈
风电机台数三个方面,使用阻抗比的 Nyquist 曲线来对比分析阻抗重构控制的双
馈风机稳定性。
图 4.18 所示为不同电网短路比下,110kV 电网与采用阻抗重构控制的双馈风
电场的正负序阻抗比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曲线。此时风电场的馈
线数 m 等于 3,每条馈线上并联风机数 N 为 3。图中,同一颜色实线和虚线分别
表示短路比 SCR 相同时的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曲线;不同颜色的
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不同短路比 SCR 时的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曲
线。在经过极点计算后,得知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极点实部均大于零。观
察图 4.18 可知,随着短路比 SCR 减小,电网强度变弱,正负序阻抗比的 Nyquist
曲线都不包围(−1, j0)点,此时,双馈风电场并入弱电网时,能稳定运行。对比图
65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3.9 可以看出,采用阻抗重构控制后,双馈风电机适应弱电网工况的能力增强,
稳定性得到提高。

图 4.18 不同电网电路比 SCR 下,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图

图 4.19 SCR=2.04, 不同 锁相环带 宽下的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图

图 4.19 所示为不同锁相环带宽控制下,采用阻抗重构控制的双馈风电场与
110kV 电网的阻抗比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图,此时风电场的馈线数
m 等于 3,每条馈线上并联风机数 N 为 3,短路比 SCR 为 2.04。图中,同一颜色
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锁相环带宽相同时的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曲
线;不同颜色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不同锁相环带宽时的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
的 Nyquist 曲线。通过极点计算发现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都没有正实部极点。
观 察 图 4.19 可 知 , 随 着 双 馈 风 电 场 控 制 器 锁 相 环 带 宽 变 化 , 正 负 序 阻 抗 比 的
Nyquist 曲线均不包围(−1, j0)点,此时,双馈风电场接入 110kV 弱电网时能保持
稳定运行。对比图 3.11 可以看出,采用阻抗重构控制后,相比传统控制而言,双
馈风电场的锁相环稳定控制带宽变大,使其动态响应性能增强,故障穿越运行的
能力得到提高。

66
硕士学位论文

图 4.20 每条馈线上不同并联台数 N 的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图


图 4.20 所示为风电场馈线上的风电机台数 N 变化时,采用阻抗重构控制的双
馈风电场与电网的阻抗比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图。此时风电场的
馈线数 m 等于 3,电网短路比为 2.04。图中,同一颜色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 N 相
同时的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曲线;不同颜色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代
表 N 不 同 时 的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曲 线 。 通 过 极 点 计 算 发 现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都没有正实部极点。观察图 4.20 可知,随着 N 增大时,
阻抗比的 Nyquist 曲线均没有包围(−1, j0)点,此时双馈风电场能稳定并入弱电网
运行。对比图 3.13 可知,本章所提阻抗重构控制方法下的双馈风电场在每条馈线
上并联多台风机的情况下均能稳定运行,其稳定性强于传统双环控制方法。

图 4.21 不同输出功率 P s 的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图


图 4.21 所示为风电场输出功率 P s 变化时,采用阻抗重构控制的双馈风电场
与电网的阻抗比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图。此时风电场的馈线数 m
等于 3,每条馈线上并联风机数 N 为 3,电网短路比为 2.04。图中,同一颜色实
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输出功率 P s 相同时的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Nyquist 曲线;
不同颜色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输出功率 P s 不同时的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的
67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Nyquist 曲线。通过极点计算发现 IR dam,wf,p (s)和 IR dam,wf,n (s)都没有正实部极点。观


察图 4.21 可知,随着输出功率 P s 增大时,阻抗比的 Nyquist 曲线均没有包围(−1, j0)
点,此时双馈风电场能稳定并入弱电网运行。对比图 3.13 可知,本章所提阻抗重
构控制方法下的双馈风电场在每条馈线上并联多台风机的情况下均能稳定运行,
其稳定性强于传统双环控制方法。

4.3 仿真验证

为了验证本小节对于风电场的阻抗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使用 simulink 搭建
了如图 2.2 所示结构的双馈风电场并网仿真平台。仿真采用三馈线(m=3)结构,每
条馈线上并联接入相同数量的风电机组。风电场中的双馈风电机具有相同的电气
结构,采用阻抗重构控制,且控制器的结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参数保持一致。
具 体的 仿 真 参数 与 第 二 章的 双 馈 风力 发 电 装 置的 阻 抗 扫描 仿 真 参 数(表 2.1)及 本
小节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接入弱电网的振荡机理分析中的一样。风电场的电路和变
压器参数如表 2.2 所示。

图 4.22SCR 从 4.08 减小到 1.58,N=3,BW pll =80Hz 时的仿真电流波形


图 4.22 所示为电网短路比 SCR 从 4.08 减小到 1.58 的仿真结果,此时锁相环
带宽 BWPLL 为 80Hz,馈线数 m 为 3,每条馈线上的并联风机数 N 为 3。从图 4.22
可知,当 110kV 电网短路比 SCR 从 4.08 减小到 1.58 时,双馈风电场的并网电流
在经过暂态的小波动后,保持稳定,不发生振荡;与图 3.17 的对比仿真结果证明
了,用本章所提阻抗重构控制方法,可以在极弱电网条件下,保持双馈风电场的
稳定运行。
图 4.23 所示为锁相环带宽 BWpll 从 200Hz 减少到 40Hz 的仿真结果,此时电
网阻抗 L g 为 2.35H,此时,短路比 SCR 为 2.04,馈线数 m 为 3,每条馈线上的并
联风机数 N 为 3。从图 4.23 可知,当锁相环带宽 BWpll 减小时,双馈风机的并网
电流没有如采用传统控制时那样出现振荡现象;与图 3.18 相比,采用阻抗重构控
制时,双馈风电场的锁相环控制带宽增大,动态响应能力提高,而且风电场故障
穿越能力得到提升。
68
硕士学位论文

图 4.23BW pll 从 200Hz 减少至 40Hz,L g =2.53H,N=3 时的仿真电流波形

图 4.24N 从 1 增加到 3,BW pll =80Hz,L g =2.35H 时的仿真电流波形


图 4.24 所示为风电场中,接入单条馈线的双馈风机台数 N 从 1 增加到 3 的仿
真结果,此时 110kV 电网短路比 SCR 为 2.04,锁相环带宽 BWPLL 为 80Hz。从图
4.24 可知,风电场的并网电流没有随着 N 的增大而发生振荡失稳的现象,并网系
统稳定。与图 3.19 对比,本小节的仿真验证了,在采用阻抗重构控制时,双馈风
机的稳定性得到提高。相较传统双环控制方法,阻抗重构方法可以使得风电场在
不同有功功率输出下保持系统稳定运行。

图 4.25P s 从 0.6pu 增加到 1.2pu,BW pll =80Hz,L g =2.35H 时的仿真电流波形


图 4.25 所示为风电场中,接入双馈风电场输出功率 P s 从 0.4pu 增加到 1.2pu
的仿真结果,此时 110kV 电网短路比 SCR 为 2.04,锁相环带宽 BWPLL 为 80Hz。
69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从图 4.25 可知,风电场的并网电流没有随着 N 的增大而发生振荡失稳的现象,并


网系统稳定。与图 3.20 对比,本小节的仿真验证了,在采用阻抗重构控制时,双
馈风机的稳定性得到提高。相较传统双环控制方法,阻抗重构方法可以使得风电
场可以在不同有功功率输出下保持系统稳定运行。

4.4 小结

本章针对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时,容易引起系统振荡的稳定性问题,根据
第三章的阻抗稳定性分析得到的并网系统振荡机理,提出并采用了一种阻抗重构
控制方法。然后建立了采用阻抗重构控制的双馈风电场的正负序阻抗模型。并采
用阻抗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分析其对双馈风电场的影响,最后搭建仿真验证阻抗重
构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得到以下结论:
1)采用阻抗重构控制后,主要改善了双馈风电场的超同步频段的阻抗特性,
减少其阻抗的电阻分量为负且呈容性的阻抗特性,增大了风电场并网时的系统阻
尼,达到抑制振荡的作用,从根本上破坏了振荡发生的条件。
2)电网等效电感、双馈风电场锁相环控制带宽、风电场内接入馈线风机台数
都会影响双馈风电场的并网稳定性;但是,阻抗重构控制均能在以上因素发生变
化时,很好的抑制住振荡的发生;
3)阻抗重构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双馈风机在不同电网强度、不同锁相环带宽和
风电场不同规模、不同输出功率等各种工况下稳定运行,提高了锁相环稳定控制
带宽,使风电场能在不同有功功率输出和不同电网强度等各种工况下稳定运。此
振荡抑制方法使得风电场拥有较强的适应弱电网工况的能力和较好的功率输出能
力。

70
硕士学位论文

总结和展望

随着近年来风力发电的迅猛发展,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发生变革,以风电为代
表的新能源发电占比正逐年提升。由于新能源发电并入电网需要电力电子变换器
作为纽带,大量电力电子设备随之接入电网,使得传统电网电力电子化趋势明显,
使得电网强度减弱。双馈风机作为风力发电的主要机型,其装机容量连年攀升。
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双馈风电场并入弱电网时,易发生次/超同步振荡,导致大
量风电机组脱网,严重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风电并网消纳。以此为背景,本
文在双馈风电场正负序阻抗建模、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阻抗稳定性分析以及
双馈风电场振荡抑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阻抗的角度,揭示了双馈风电场接入
弱电网的宽频带振荡机理,解决了双馈风电场振荡抑制的关键技术难题,并取得
了如下创新成果:
(1)研究了双馈风电场的宽频带阻抗建模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电机励磁回
路、控制环节的锁相环、电流环等影响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装备在静止自然坐标
系下的正负序宽频带阻抗模型。并且建立了考虑风电场中箱式变压器、35kV 集电
线路以及主变压器的双馈风电场正负序阻抗模型。然后分析了不同控制参数和运
行工况下,双馈风电场的阻抗特性,阻抗扫描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阻抗模型的正
确性。该阻抗模型为揭示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宽频带振荡机理和相应的振荡
抑制方法提供了基础。
(2)采用阻抗稳定性分析方法,基于所建序阻抗模型分别分析了双馈风电场
接入 110kV 感性弱电网的振荡机理。双馈风电场的阻抗在超同步频段呈现电阻分
量为负且呈容性的阻抗特性,与感性弱电网交互容易使并网系统阻尼为负,容易
引发振荡。然后,通过阻抗稳定性分析探明了影响双馈风电场稳定域的主导因素,
发现电网强度的大小、双馈风电场运行规模、风电机控制器的锁相环带宽以及风
电场有功出力等因素都会影响风电场并网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双馈风
电场振荡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3)针对双馈风电场阻抗与弱电网阻抗交互而产生的次/超同步振荡现象,
提出了一种弱电网下阻抗重构控制方法。根据阻抗稳定性分析的结果,提出此振
荡抑制方法,旨在优化了双馈风电场在超同步频段处的阻抗特性,减小其负阻值
特性,提高并网系统的阻尼,有效地抑制振荡发生。然后根据阻抗稳定性分析方
法,在理论上分析了阻抗重构控制方法的正确性。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了本文
所提的阻抗重构控制方法对于双馈风电场抑制振荡的有效性。
本文在序阻抗的角度,针对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宽频带振荡机理及抑制
71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振荡抑制方法。但是,在一些研究需要继
续加深,值得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宽频带序阻抗建模方面,可以进一步考虑双馈风电机网侧变流器的电
压外环等因素的影响,建立其详细阻抗模型;可以进一步考虑双馈风电场的相序
耦合阻抗建模。
(2)在次/超同步振荡机理研究方面,可以进一步考虑双馈风电场经串补线
路或柔性直流输电后与电网交互的影响。
(3)在次/超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方面,将研究采用自适应控制和虚拟惯性控
制方法抑制双馈风电场的次/超同步振荡。

72
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能源发展报告 2018[R].北京:国家能源局,2019.


[2] 补萍.我国煤制油消费税[J].财讯,2016,(12):1-2.
[3] 刘志逊,刘珍奇,黄文辉.中国化石燃料环境污染治理重点及措施[J].资源·产
业,2005(05):53-56.
[4] 康荣.我国煤炭资源可持续供应的对策与建议[J].煤炭经济研究,2007(04):
27-28.
[5] 彭小娴.试论中国能源安全[J].商讯,2020(03):128-131.
[6] 林伯强.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三大挑战[N].第一财经日报,2019-10-24(A11).
[7] 丁耀.基于国际石油市场变化的中国能源安全启示分析[J].中国市场,2020(04):
7-8.
[8] 何团.煤炭型城市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02):11-13.
[9]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风电产业发展问题及展望
[J].电器工业,2014(11):15-21.
[10] Fachot M,孟子舒.风能发展强劲快速—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与日俱增,风力
发电发展加快步伐[J].电器工业,2016(09):70.
[11] 刘新宇.双馈风电场并网的电压稳定性控制理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9,2-3.
[12] 国家能源局.2019 年风电并网运行情况[EB/OL].http://www.nea.gov.cn/2020-
02/28/c_138827910.htm.
[13] 盛万兴,吴 鸣,季宇,等.分布 式可再生 能源发电集 群并网消 纳关键技术 及
工程实践[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39(08):2175-2186.
[14] 舒印彪,张智刚,郭剑波,等.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J].中
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37(01):1-9.
[15] 周孝信,鲁宗相,刘应梅,等.中国未来电网的发展模式和关键技术[J].中
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29):4999-5008.
[16] 凌禹.双馈风电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仿真与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2-9.
[17] 张胜男,潘波.双馈、直驱风力发电机特点分析[J].防爆电机,2012,47(03):
1-3.
[18] 朱金凤.
“ 直驱 VS 双馈”:风机主流技术大比拼[J].电气制造,2010(09):18-19.
[19] 谢鲁冰,张振华,武国洪.直驱与双馈风机技术流派对比分析[J].应用能源
73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技术,2012(08):42-44.
[20] 石岩,李凤婷,蒋燕.直驱与双馈风电机组的故障特性对比分析[J].可再生
能源,2012,30(08):53-58.
[21] 康重庆,姚 良忠.高 比例可再生 能源电力 系统的关键 科学问题 与理论研究 框
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09):2-11.
[22] 段青,盛万 兴,李振,等.电能 路由器接 入电力电子 化配电网 稳定性初步 分
析[J].电网技术,2019,43(01):227-235.
[23] 朱蜀,刘开培,秦亮,等.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综述[J].中
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37(14):3948-3962.
[24] 舟丹.世界风能资源分布[J].中外能源,2019,24(07):48.
[25] 肖湘宁,廖 坤玉,唐 松浩,等.配电网电 力电子化的 发展和超 高次谐波新 问
题[J].电工技术学报,2018,33(04):707-720.
[26] 刘巨,姚伟,文劲宇.考虑 PLL 和接入电网强度影响的双馈风机小干扰稳定
性分析与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37(11):3162-3173.
[27] 董晓亮,谢 小荣,李 江,等.大 型风电场 中不同位置 的风机对 次同步谐振 特
性影响程度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20):5173-5180.
[28] 高本锋,刘晋,李忍,等.风电机组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研究综述[J] .电
工技术学报,2015,30(16):154-161.
[29] Walker D N,Bowler C E J,Jackson R L,et al.Results of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test at Mohave[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Apparatus and Systems,
1975,94(5):1878-1889.
[30] Lawrence C Gross.Sub-synchronous grid conditions: new event, new problem,
and new solutions[C] . 37th Aunnal Western Protective Relay Conference ,
Spokane Washington,2010:1-19.
[31] Adams J,Pappu V A,Dixit A.ERCOT experience screening for sub-synchronous
control interaction in the vicinity of series capacitor banks[C].Proceedings of the
2012 IEEE Power and Energy SCRiety General Meeting.San Diego,CA,USA:
IEEE,2012:1-5.
[32] 李明节,于 钊,许涛,等.新能 源并网系 统引发的复 杂振荡问 题及其对策 研
究[J].电网技术,2017,41(04):1035-1042.
[33] Liu H, Xie X, Zhang C,et al.Quantitative SSR Analysis of series-compensated
DFIG-based wind farms using aggregated RLC circuit model[J] .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17,32(1):474-483.
[34] Liu H,Xie X,Liu W.An oscillatory stability criterion based on the unified
dq-frame impedance network model for power systems with high-penetration

74
硕士学位论文

renewable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18,33(3):3472-3485.


[35] 张剑云.哈密并网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的机理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38(18):5447-5460.
[36] 吕敬,董鹏,施刚,等.大型双馈风电场经 MMC-HVDC 并网的次同步振荡
及其抑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19):4852-4860.
[37] Krein P T,Bentsman J,Bass R M,et al.On the use of averaging for the analysis
of power electronic system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1990,
5(4):182-190.
[38] Sun J.Small-signal methods for AC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s-a review[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09,24(11):2545-2554.
[39] Wang Y,Wang X,Blaabjerg F,et al.Harmonic Inst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State-Space Modeling and participation analysis in inverter-fed power
system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17,64(1):806-816.
[40] 朱鑫要,孙海顺,陈萌,等.一种构建网络状态空间模型的新方法及其在 SSR
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04):605-612.
[41] 陈新,王赟 程,龚春 英,等.采 用阻抗分 析方法的并 网逆变器 稳定性研究 综
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38(07):2082-2094.
[42] 解大,冯俊 淇,娄宇 成,等.基 于三质量 块模型的双 馈风机小 信号建模和 模
态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S1):21-29.
[43] 马皓,林钊,王小瑞.不平衡非线性负载下三相逆变器的建模与控制[J].电
工技术学报,2015,30(18):83-95.
[44] Wester G W,Middlebrook R D.Low-frequency characterization of switched
DC-DC converte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1973,AES-9(3):376-385.
[45] Middlebrook R D , Ćuk S . A general unified approach to modelling
switching-converter power stag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1977,
42(6):521-550.
[46] Wen B,Boroyevich D,Burgos R,Mattavelli P,Shen Z.Analysis of D-Q
small-signal impedance of grid-tied invert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6,31(1):675-687.
[47] 辛焕海,李子恒,董炜,等.三相变流器并网系统的广义阻抗及稳定判据[J].中
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37(05):1277-1293.
[48] Mauricio C , Sun J . Impedance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grid-connected
voltage-source convert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4,
29(3):1254-1261.
75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49] 刘津铭,陈燕东,伍文华,等.孤岛微电网序阻抗建模与高频振荡抑制[J].电
工技术学报,2020,35(07):1538-1552.
[50] Wu W,Chen Y,Zhou L,et al.Sequence impedance modeling and stabilit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oltage-controlled VSGs and current-controlled
VSG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19,66(8):6460-6470.
[51] Liu H,Guo H,Liang H,et al.Impedance-based stability analysis of MVDC
systems using generator-thyristor units and DTC motor drives[J].IEEE Journal of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Power Electronics,2017,5(1):5-13.
[52] Vieto I,Sun J.Sequence impedance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type-III wind
turbines[J].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2018,33(2):537-545.
[53] Ostadi A,Yazdani A,VarmaRK.Modeling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DFIG-based
wind-power generator interfaced with a series-compensated line[J] .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09,24(3):1504-1514.
[54] 董晓亮,谢 小荣,杨 煜,等.双 馈风机串 补输电系统 次同步谐 振影响因素 及
稳定区域分析[J].电网技术,2015,39(01):189-193.
[55] 栗然,卢云,刘会兰,等.双馈 风电场经 串补并网引 起次同步 振荡机理分 析
[J].电网技术,2013,37(11):3073-3079.
[56] Ebrahimzadeh E,Blaabjerg F,Wang X,et al.Mode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harmonic instability problems in wind farms[C].2016 IEEE Energy Conversion
Congress and Exposition (ECCE), Milwaukee, WI, 2016:1-6.
[57] 王伟胜,张冲,何国庆,等.大规模风电场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研究综述[J].电
网技术,2017,41(04):1050-1060.
[58] Sun J.Impedance-based stability criterion for grid-connected invert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1,26(11):3075-3078.
[59] Wen B,Boroyevich D,Burgos R,et al.Inverse Nyquist stability criterion for
grid-tied inverte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7,32(2):
1548-155.
[60] Wu W,Chen Y,Zhou L,et al.Sequence-impedance-based stability comparison
between VSGs and traditional grid-connected invert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19,4(1):46-52.
[61] 王赞程,陈新,陈杰,等.基于谐波线性化的三相 LCL 型并网逆变器正负序
阻抗建模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36(21):5890-5898.
[62] 李光辉,王伟胜,郭剑波,等.风电场经 MMC-HVDC 送出系统宽频带振荡
机理与分析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39(18):5281-5297.
[63] 葛俊, 童陆 园, 耿俊 成,等.TCSC 抑制 次同步 谐振 的机 理研 究及其 参数设

76
硕士学位论文

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6):26-30.
[64] VarmaR K,AuddyS,Semsedini Y.Mitigation of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in a
series-compensated wind farm using FACTS controll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08,23(3):1645-1654.
[65] 邓王博,王海云,常喜强,等.基于 SVC 的大规模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研
究[J].高压电器,2019,55(05):214-219.
[66] 郑重,杨耕,耿华.配置 STATCOM 的 DFIG 风电场在不对称电网故障下的控
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19):27-38.
[67] 徐明忻,金国锋,刘宇航,等.风电汇集区的 UPFC 优化配置方法[J].可再
生能源,2019,37(10):1459-1464.
[68] 胡应宏,邓春,谢小荣,等.双馈风机-串补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的附加阻尼
控制[J].电网技术,2016,40(04):1169-1173.
[69] 吉同军,马齐.基于 LCL 滤波的双馈风电变流器有源阻尼法[J].中国电力,
2011,44(12):7-10.
[70] 黄耀,王西 田,陈昆 明,等.双 馈风电场 次同步相互 作用的机 理仿真验证 与
实用抑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6,40(08):2364-2369.
[71] 杨洪雨.双馈异步发电机系统阻抗建模及稳定性分析[D]. 浙 江 大 学 ,2016.
[72] 伍文华.新能源发电接入弱电网的宽频带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D].湖南:湖
南大学,2019.

77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致谢

光阴似箭,时光飞逝,三年的硕士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在毕业论文即将完
成之际,回首在湖南大学走过的学习岁月,感触很多,心怀感激,感恩每个关爱
支持我的所有人,谢谢你们。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导师罗安老师和陈燕东老师。罗老师治学严谨,工作一
丝不苟,学术视野开阔,是我一生学习和工作的榜样。陈燕东老师学识渊博,在
科研上孜孜不倦,实事求是,思维敏锐,学术成果丰厚。两位老师在我的三年硕
士学习生涯中给以我悉心的指导与教诲,让我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知道了如何
踏实做学问。
衷心感谢罗老师团队中各位老师三年来给予我的帮助和指导,在这里,特向
周乐明、周小平、何志兴、徐千鸣、马伏军、汪洪亮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
谢他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鼓励;特别感谢伍文华博士在学习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对
我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韩旭、廖明园、彭上、姜捷、杨均权、徐元璨、谢露、郭健、骆坚等同
届学友在做科研项目过程中对我的帮助与支持;还要感谢杨晴天、蒲添歌、欧华
亚、张兵、刘家源等师兄在课题的研究和实验调试中给予的帮助。同时还要感谢
张松、曹世骧、王翔宇等师弟师妹们在日常学习中对我的帮助。
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多年来对我的培养,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正是他们
在在精神上的鼓舞和学业上的支持让我能够一直无后顾之忧地奋发向前。谨以此
文献给他们!
最后,还要感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902000)、博士后创新人才
支持计划(BX20190109)对本文的资助。

刘津铭
2020 年 5 月于岳麓山下

78
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情况(3 篇)

[1] 刘津铭,陈燕东,伍文华,等.孤岛微电网序阻抗建模与高频振荡抑制[J].电
工技术学报,2020,35(07):1538-1552.(EI 收录,已见刊)
[2] 刘津铭,陈燕东,张焜,等.序阻抗视角下离网型微电网高频振荡机理分析
[C].2019SPEED 年会,西安,2019.
[3] Wenhua Wu,Zhiwei Xie,Yandong Chen,Jinming Liu,et al.Analysis and
suppression of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between converter-based source and
loads in an island power 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2020,117:1-13.(SCI 收录,已录用)

2、申请发明专利(1 项):

[1] 罗安,刘津铭,伍文华,陈燕东,谢志为,王海宁,郭健,徐元璨,彭上.电
压 源 型 逆 变 器 的 阻 抗 建 模 方 法 , 2019.02.01 , 发 明 专 利 申 请 号 :
【CN201910102548.X】

3、获得软件著作权 1 项

[1] 电压型逆变器系统控制软件V1.0【2020SR0016935】

79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附录 B

假设在机侧变流器并网电网 PCC 点处有两组扰动源,同时向变流器注入同频


的正、负序扰动电压,且电压幅值的大小维持在工频电压幅值的 5%~10%,使得
注入的扰动电压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工作点,不影响网侧变流器的稳定运行状态。
在时域中,此时的 a 相的电压和网侧变流器交流输出电流为:
vsa (t )  V1 cos(1t )  Vp cos(p t   vp )  Vn cos(n t   vn ) (B.1)
ica (t )  I1 cos(1t  ci1 )  I p cos(p t  cip )  I n cos(n t  cin ) (B.2)
式中,V 1 是频率为 f 1 的工频基波电压的幅值,本文假定工频的电压相角为 0°;
而 V p 是频率为 f p 的正序扰动的电压幅值,相应的,φ vp 为正序电压扰动的初相位;
Vn 是频率为 f n 的负序扰动的电压幅值,对应的,φ vn 为正序电压扰动的初相位。I c1
是频率为 f 1 的工频基波电流的幅值,φ ci1 为工频基波电流的初相位;I cp 是频率为
f p 的正序扰动的响应电流幅值,φ cip 为正序响应电流的初相位;I cn 是频率为 f n 的
负序扰动的响应电流幅值,φ cin 为正序响应电流的初相位。根据式(2.2)与式(2.3),
可以得到在频域中,电压 v sa 和电流 i ca 的表达式分别为:
V1 , f   f1

Vsa [ f ]  Vp , f   f p (B.3)

Vn , f   f n
I c1 , f   f1

I ca [ f ]  I cp , f   f p (B.4)

I cn , f   f n
式中,V 1 =V 1 /2,V p =(Vp /2)e ±jφ vp ,其余各变量 V n 、I c1 、I cp 以及 I cn 的表达形式
与 V p 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网侧变流器的控制中需要进行 Park 变换,所以需要锁相环来提供旋转参
考角度 θ PLL 。然而锁相环是一个非线性环节,所以需要先对其进行线性化处理。
为了处理 Park 变换矩阵的非线性环节,本文将其分成两个部分的矩阵乘积:
 cos( ) sin(  ) 0 
T[ PLL (t )]    sin(  ) cos( ) 0   T[1 (t )] (B.5)
 0 0 1 

式中,θ PLL 包含由工频电压所产生的旋转角 θ 1 ,及小信号注入扰动分量对应


的 Δθ,即 θ PLL =θ 1 +Δθ。而 T[θ1 (t)]的表达式为:
 cos 1 (t ) cos(1 (t )  2 3) cos(1 (t )  2 3) 
2
T[1 (t )]    sin 1 (t )  sin(1 (t )  2 3)  sin(1 (t )  2 3)  (B.6)
3
 1 2 12 12 

让三相静止 abc 坐标系下的三相电流首先与 T[θ 1 (t)]相乘,再根据式(2.4)和


(2.5)进行 Fourier 变换和运用卷积定理,求出不考虑扰动电压的 dq 轴电压分量,

80
硕士学位论文

为:
V1 , dc

Vsd1[ f ]  Vp , f  ( f p  f1 ) (B.6)

Vn , f  ( f n  f1 )
0, dc

Vsq1[ f ]   jVp , f  ( f p  f1 ) (B.7)

 jVn , f  ( f n  f1 )
因为序阻抗建模是在网侧变流器稳定运行状态下进行的,在电压平衡且稳定
的情况下,为了简化推导过程,在稳定工作点 Δθ=0 附近,对变换矩阵 T[θ PLL (t)]
进行线性化,简化后矩阵 T[θ PLL (t)]的表达式为:
 1  0
T[ PLL (t )]=   1 0   T[1 (t )] (B.8)
 0 0 1 
当不忽略小信号扰动产生的分量 Δθ 时,由式(B.8)。可得同步 dq 旋转坐标系
下网侧变流器的并网点电压 v sd 和 v sq 的时域表达式为:
vq (t )   (t )vsd1 (t )  vsq1 (t ) (B.9)
据谐波线性化原理,我们可以忽略与二阶或者更高阶小信号扰动项,因此,
本文仅应考虑 Δθ(t)中与一阶扰动成比例的项。此处,由式(B.6)假设:
TFpllp ( s)Vp , f  ( f p  f1 )
[ f ]   (B.10)
TFplln (s)Vn , f  ( f n  f1 )
对式(B.9)进行 Fourier 变换,由式(B.6)、(B.7)以及(B.10),根据卷积定理可求
出:
0, dc

Vsq [ f ]  [ j  TFpllp ( s )V1 ]Vp , f  ( f p  f1 ) (B.11)

[ j  TFplln ( s )V1 ]Vn , f  ( f n  f1 )
由图 2.4 的锁相环控制框图中,易得 Δθ 和 v sq 在频域的函数关系为:
[ f ]  H pll ( s )  Vsq [ f ] (B.12)
其中,锁相环传递函数 H pll (s)=(k pllp +k plli /s)/s。
由式(B.11)与式(B.12),联立方程可解出扰动电压与 Δθ 之间的传递函数为:
TFpllp ( s )   jH pll ( s ) / [1  V1 H pll ( s )] (B.13)
TFplln ( s )   jH pll ( s ) / [1  V1 H pll ( s )] (B.14)
根据式(B.5)与式(B.6),可求出 cos(θ PLL (t))与 sin(θ PLL (t))的时域表达式为:
cos( PLL (t ))  cos(1 (t ))   (t )  sin(1 (t )) (B.15)
sin( PLL (t ))  sin(1 (t ))   (t )  cos(1 (t )) (B.16)
进而求出 cos(θ PLL (t))与 sin(θ PLL (t))经过拉斯变换后的频域表达式为:

81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1 , f  f1
2
 1 H (s  j 2 f )
 (B.17)
 {cos[ PLL (t )]}   pll 1
Vp , f   fp
 2 1  V H
1 pll ( s  j 2 f1 )
 1 H (s  j 2 f )
pll 1
 Vn , f   fn
 2 1  V1 H pll ( s  j 2 f1 )

 j 1 , f  f1
 2
 1 H pll ( s  j 2 f1 )
 (B.18)
 {sin[ PLL (t )]}   j Vp , f   fp
 2 1  V1 H pll ( s  j 2 f1 )
 1 H ( s  j 2 f )
pll 1
 j Vn , f   fn
 2 1  V1 H pll ( s  j 2 f1 )
为了下文叙述简便,将锁相环的闭环增益定义为:
H pll ( s )
Gpll ( s )  (B.19)
V1 H PLL ( s)  1
由于采用了锁相环,在经过 Park 变换的卷积后的 dq 轴输出电流反馈 i sd 、i sq
中包括与小信号电压扰动有关系的频率分量。忽略二阶项,由相电流与 Park 变换
矩阵 T[θ PLL (t)]的卷积可以求出 i sd 、i sq 的频域表达式,由式(B.4)、(B.17)和(B.18)
可以求出:
Icd [dc]  Ic1 cosci1 (B.20)
I cd [( f p  f1 )]   jI c1 sin i Gpll ( j 2 ( f p  f1 )) Vp  I cp (B.21)
I cd [ ( f n  f1 )]=  jI c1 sin i Gpll (  j 2 ( f n  f1 )) Vn  I cn (B.22)
I cq [ dc ]  I c1 sin  ci1 (B.23)
I cq [ ( f p  f1 )]   jI c1 cos i Gpll ( j 2 ( f p  f1 ))Vp  jI cp (B.24)
I cq [  ( f n  f1 )]   jI c1 cos i Gpll (  j 2 ( f n  f1 )) Vn  jI cq (B.25)
根据图 2.4,可求出网侧变流器的电感电流前馈解耦控制器输出的同步旋转
坐标系下的调制波 c sd 和 c sq 表达式为:
 csd  H si ( s )( I cdref  icd )  ksd icq
 (B.26)
 csq  H si ( s )( I cqref  icq )  ksd icd
其中,H si (s)为电流 PI 控制器,H si (s)=k sp +k si /s。
可得 c sd 和 c sq 频域表达式为:
( I cdref  I c1 cosci1 ) H si (s)  ksd I c1 sin ci1 , dc

 j[ I c1 sin ci1 H si ( s)  I c1 cos ci1ksd ]Gpll ( s)Vp 

Csd [ f ]  [ H si (s)  jksd ]I cp , f  ( f p  f1 ) (B.27)

 j[ I c1 sin ci1 H si (s)  I c1 cos ci1ksd ]Gpll ( s)Vn 
[ H (s)  jk ]I , f  ( f n  f1 )
 si sd cn

82
硕士学位论文

( I cqref  I c1 sin ci1 ) H si ( s )  ksd I c1 cos  ci1 , dc



 j[ I c1 cos ci1 H si ( s )  I c1 sin  ci1ksd ]Gpll ( s ) Vp 

Csq [ f ]  [ jH si ( s )  ksd ]I cp , f  ( f p  f1 ) (B.28)

 j  I c1 cos ci1 H si ( s )  I c1 sin  ci1ksd  Gpll ( s )Vn 
[ jH ( s )  k ]I , f   ( f n  f1 )
 si sd cn

然后,对 c sd 和 c sq 进行反 Park 变换可以得到网侧变流器在三相静止 abc 坐标


系下的调制波 c sa 、c sb 和 c sc 的时域表达式为:
csa (t ) 
  1 cd (t ) 
csb (t )  T (PLL (t )) c (t )  (B.29)
csc (t )   q 

其中,
 cos  PLL (t )  sin  PLL (t ) 
  cd (t ) 
1
T ( PLL (t ))   cos( PLL (t )  2 3)  sin( PLL (t )  2 3)    (B.30)
 cq (t ) 
 cos( PLL (t )  2 3)  sin( PLL (t )  2 3) 
由式(B.27)、式(B.28)以及式(B.29)带入式(B.30),再求卷积可得到调制波 c sa
的频域表达式为:
 1
 j 2 Gpll ( s  j 2 f1 ) H si ( s  j 2 f1 )( I cqref  jI cdref )Vp 

[ H si ( s  j 2 f1 )  jksd ]I cp , f   fp
Dsa [ f ]   (B.31)
 j 1 G ( s  j 2 f ) H ( s  j 2 f )( I
cqref  jI cdref ) Vn 
 2 pll 1 si 1


[ H si ( s  j 2 f1 )  jksd ]I cn , f   fn
其 中 , H delay(s) 为 模 拟 PWM 控 制 和 采 样 延 时 的 延 时 函 数 , 表 达 式 为 :
H delay(s)=e -T s s ,式中,T s 为系统采样和控制周期。

83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附录 C

假设在机侧变流器系统的定子并网电网 PCC 点处有两组扰动源,同时向变流


器注入同频的正、负序扰动电压,且电压幅值的大小维持在工频电压幅值的
5%~10%,使得注入 的扰动电压不会 影响 系统的稳定工作 点, 不影响网侧变流器
的稳定运行状态。
在时域中,假设在机侧定子并网处加入正、负序电压扰动后,注入处的 a 相
输出端电压和输出电流为:
vsa (t )  V1 cos(2 f1t )  Vp cos(2 f p t   vp )  Vn cos(2 f n t   vn ) (C.1)
isa (t )  I s1 cos(2 f1t  si1 )  I sp cos(2 f p t  sip )  I sn cos(2 f n t  sin ) (C.2)
式中,式中,V 1 是频率为 f 1 的工频基波电压的幅值,本文假定工频的电压相
角为 0°;而 V p 是频率为 f p 的正序扰动的电压幅值,相应的,φ vp 为正序电压扰
动的初相位;V n 是频率为 f n 的负序扰动的电压幅值,对应的,φ vn 为正序电压扰
动的初相位。I s1 是频率为 f 1 的工频基波电流的幅值,φ si1 为工频基波电流的初相
位;I sp 是频率为 f p 的正序扰动的响应电流幅值,φ sip 为正序响应电流的初相位;
I sn 是频率为 f n 的负序扰动的响应电流幅值,φ sin 为正序响应电流的初相位。根据
式(2.2)与式(2.3),电压 v sa 和电流 i sa 频域表达式为:
 V1 , f   f1

Vsa [ f ]   Vp , f   f p (C.3)

 Vn , f   f n
Is1 , f   f1

Isa [ f ]  Isp , f   f p (C.4)

Isn , f   f n
式中,V 1 =V 1 /2,V p =(Vp /2)e ±jφ vp ,其余各变量 V n 、I s1 、I sp 以及 I sn 的表达形式
与 V p 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此时,因为定子与转子电压电流的频率存在转差,所以转子上的电压电流的
频率变为转差频率。转子的 a 相电压和电流为:
 Vr1 , f   ( f1  f r )

Vra [ f ]   Vrp , f   ( f1  f r ) (C.5)

 Vrn , f  ( fn  fr )
 I r1 , f   ( f1  f r )

I ra [ f ]   I rp , f   ( f1  f r ) (C.6)

 I rn , f  ( fn  fr )
式 中 , V r1 =(V r1 /2)e ±jφ vr 1 ; V rp =(V rp /2)e ±jφ vr p ; V rn =(V rn /2)e ±jφ vrn ; I r1 =(I r1 /2)e ±jφir 1 ;
I rp =(I rp /2)e ±jφ ir p ;I n =(I rn /2)e ±jφirn 。V r1 是转子上的转差电压,即系统工频电压转化至

84
硕士学位论文

转子上的电压值,φ vr1 为其初相位;V rp 为注入的正序扰动电压在转子上的响应电


压幅值,φ vrp 为其初相位;V rn 为负序扰动电压在转子上的响应电压幅值,φ vrn 为
其初相位。对应地,I r1 是转子上的转差电流(已折算至定子侧),即定子工频电流
响应至转子上的电流值,φ ir1 为其初相位;I rp 为注入的正序扰动电压在转子上的
响应电流幅值,φ irp 为其初相位;I rn 为负序扰动电压在转子上的响应电流幅值,φ irn
为其初相位。
与网侧变流器的控制器类似,机侧变流器的控制器是对 dq 同步旋转坐标系的
量进行控制,所以相关被控电气量必须由静止 abc 坐标系上转化至转子侧的 dq
同步旋转坐标系上。转化矩阵 T[θ s (t)]为:
 2 2 
 cos s (t ) cos(s (t )  3 ) cos(s (t )  3 ) 
 
2 2 2 
T[s (t )]   sin s (t )  sin(s (t )  )  sin(s (t )  ) (C.7)
3 3 3 
 
 12 12 12 
 
锁相环不仅会受到基波电压的影响,还会对注入的扰动电压产生响应,由图
2.4 可知,机侧逆变器的同步旋转变换转换角度为:
 t (t )   PLL (t )   r (t )  [ PLL (t )  1 (t )]  [1 (t )   r (t )] (C.8)
其中,
  (t )   PLL (t )  1 (t ) (C.9)
 s (t )=1 (t )   r (t ) (C.10)
式中,  1 为工频正序电压 V s1 所产生的正向旋转相角;  为小信号扰动电压
分量所对应产生的旋转角; s 为同步转速与转子转速的转速差。由于  为小信号
量,数值接近于 0,根据等价无穷小替换,可以将矩阵 T[θ s (t)]转换为两个矩阵的
乘积:
 1  0
T[ t (t )]=  1 0  T[s (t )] (C.11)
 0 0 1
其中,矩阵 T[θ s (t)]的时域表达式为:
 coss (t ) cos(s (t )  2 3) cos(s (t )  2 3) 
2
T (s (t ))   sin s (t )  sin(s (t )  2 3)  sin(s (t )  2 3)  (C.12)
3
 1 2 12 12 
与上一小节的网侧变流器锁相环阻抗建模方法一样,同理,可求出网侧变流
器的锁相环扰动电压与 Δθ 之间的传递函数为:
TFpllp (s)Vp , f  ( fp  f1 )
[ f ]   (C.13)
TFplln (s)Vn , f  ( fn  f1 )
其中,
TFpllp ( s )   jH pll ( s ) / [1  V1 H pll ( s )] (C.14)
85
双馈风电场接入弱电网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TFplln ( s )   jH pll ( s ) / [1  V1 H pll ( s )] (C.15)


式(C.14)、(C.15)中,锁相环传递函数 H pll (s)=(k pllp +k plli /s)/s。
为了避免下文叙述冗杂,使行文简便,将锁相环的闭环增益定义为:
H pll ( s )
Gpll ( s )  (C.16)
V1 H PLL ( s )  1
根据式(C.11)和(C.12),可以求出 cos(θ PLL (t))与 sin(θ PLL (t))的时域表达式为:
cos( t ( t ))  cos( s ( t ))    ( t )  sin( s ( t )) (C.17)
sin( t (t ))  sin(s (t ))   (t )  cos(s (t )) (C.18)
根据卷积定理,分别对式(C.17)和(C.18)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可求出 cos(θ t (t))
与 sin(θ t (t))的频域表达式:
1
2 , f  f1  f r

1 (C.19)
 {cos[ t (t )]}   Gpll [ s  j 2 ( f p  f r )]Vp , f  ( fp  fr )
2
1
 2 Gpll [ s  j 2 ( f n  f r )]Vn , f  ( f n  f r )

 1
 j 2 , f  f1  f r

 1 (C.20)
 {sin[ t (t )]}   j Gpll [ s  j 2 ( f p  f r )]Vp , f  ( f p  f r )
 2
 1
 j 2 Gpll [ s  j 2 ( f n  f r )]Vn , f  ( f n  f r )

其中,f r 为转子机械角频率。
有图 2.4 的双馈风机控制框图可知,风机的定子侧并网输出电流的 dq 轴分量
i rd 和 i rq 在时域的表达式为:
ira (t ) 
ird (t )   
i (t )   T(t (t )) irb (t )  (C.21)
 rq  irc (t ) 
由式(C.6)、式(C.19)至式(C.20),可以得到 i rd 和 i rq 在频域的表达式:
I rd [dc]  I r1 cos  ir1 (C.22)
I rd [  ( f p  f1 )]   jI r1 sin  ir1Gpll [  ( f p  f1 )]Vp  I rp (C.23)
I rd [  ( f n  f1 )]   jI r1 sin  ir1G pll [  ( f n  f1 )]Vn  I rn (C.24)
I rq [dc]  I r1 sin  ir1 (C.25)
I rq [ ( f p  f1 )]   jI r1 cos ir1Gpll [ ( f p  f1 )]Vp  jI rp (C.26)
I rq [( f n  f1 )]   jI r1 cos ir1Gpll [( f n  f1 )]Vn  jI rn (C.27)
根据图 2.4 所示的控制框图,可得双馈风机机侧变流器在 dq 旋转坐标系下的
电流控制器输出调制波 c rd 和 c rq 为:
crd  Hri (s)(Irdref  ird )  krdirq
 (C.28)
crq  Hri (s)(Irqref  irq )  krdird

86
硕士学位论文

其中,H ri (s)为机侧变流器电流 PI 控制器,H ri (s)=k rp +k ri /s。dq 轴的指令电流


为:
Pn (6 Lm  4 Lls )
I rdref  (C.29)
9V1 Lm
V1 2 f1Qn (6Lm  4Lls )
Irqref =  [  ] (C.30)
2 f1Lm 18 f1V1Lm
式中,P n 为双馈风电机的额定有功功率,Q n 为双馈风电机的额定无功功率。
可得 c rd 和 c rq 在频域的表达式如式为:
( I rdref  I r1 cos ir1 ) H ri ( s)  krd I r1 sin ir1 , dc

 j[ I r1 sin ir1 H ri ( s)  I r1 cos ir1krd ]Gpll ( s)Vp 

Crd [ f ]  [ H ri ( s )  jkrd ]I rp , f  ( f p  f1 ) (C.31)

 j[ I r1 sin ir1 H ri ( s )  I r1 cos ir1krd ]Gpll (s )Vn 
[ H ( s )  jk ]I , f  ( f n  f1 )
 ri rd rn

( I rqref  I r1 sin  ir1 ) H ri ( s )  krd I r1 cos ir1 , dc



 j[ I r1 cos  ir1 H ri ( s )  I r1 sin  ir1krd ]Gpll ( s ) Vp 

Crq [ f ]  [  jH ri ( s )  krd ]I rp , f   ( f p  f1 ) (C.32)

  j  I r1 cos  ir1 H ri ( s )  I r1 sin  ir1krd  Gpll ( s ) Vn 
[ jH ( s )  k ]I , f  ( f n  f1 )
 ri rd rn

然后,通过反 Park 坐标变换可得双馈风机机侧变流器在三相静止 abc 坐标系


下的调制波 c ra 、c rb 和 c rc 的时域表达式为:
cra (t )  crd (t ) 
  1  
crb (t )   T ( t (t )) crq (t )  (C.33)
crc (t )  0 
 
其中,
 cost (t )  sin t (t ) 1 2
T 1 (t (t ))  cos(t (t )  2 3)  sin(t (t )  2 3) 1 2 (C.34)
cos(t (t )  2 3)  sin(t (t )  2 3) 1 2
接着,把式(C.31)、(C.32)和(C.34)代入式(C.33),再利用卷积公式,求出 c ra
在频域上的表达式为:
 1
 j 2 Gpll (s  j 2 ( f1  f r )) H ri (s  j 2 ( f1  f r ))( I rqref  jI rdref ) H delay (s)Vp 

[ H ri (s  j 2 ( f1  f r ))  jkrd ]H delay ( s)I rp , f  ( f p  f r )
Cra [ f ]   (C.35)
 j 1 G (s  j 2 ( f  f )) H ( s  j 2 ( f  f ))( I  jI ) H ( s ) V 
 2 pll 1 r ri 1 r rqref rdref delay n

[ H (s  j 2 ( f  f ))  jk ]H ( s)I , f  ( f n  f r )
 ri 1 r rd delay rn

其 中 , H delay(s) 为 模 拟 PWM 控 制 和 采 样 延 时 的 延 时 函 数 , 表 达 式 为 :
H delay(s)=e -T s ,式中,T s 为系统采样和控制周期。

8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