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9

—————————————————————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仿生修复设计与试验研究
—————————————————————

Bionic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Restorations for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

作者姓名:张 红

专业名称:仿生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丛 茜 教授

学位类别:工学博士

论文答辩日期:2019 年 5 月 28 日

授予学位日期: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组成: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主席 任露泉 教授/博导 吉林大学
委员 刘喜明 教授/博导 长春工业大学
张心明 教授/博导 长春理工大学
韩志武 教授/博导 吉林大学
刘 燕 教授/博导 吉林大学
吉 林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文 原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 重声 明 :
所 呈 交 学 位 论文 ,
是本 人 在 指 导 教 师 的 指 导 下 ,
独立

进行 研 宄 工 作 所 取 得 的 成 果 。 除文 中 己 经注 明 引 用 的 内 容外 ,
本论文不 包

含 任 何 其 他 个 人 或集 体 己 经 发 表或 撰 写 过 的 作 品 成 果 。 对本文 的 研 宄做 出

重 要 贡 献 的 个 人和 集 体 ,
均 己 在 文 中 以 明 确 方 式标 明 。
本人 完 全 意识 到 本

声 明 的 法律 结 果 由 本 人 承 担 

学 位 论文作 者签名
办 


曰 期 : 年 /

/ 


关 于学 位论文 使用 授权 的 声 明

本 人 完 全 了 解 吉 林大 学 有 关 保 留 、 使 用 学位 论 文 的 规 定 , 同 意吉 林大

学 保 留 或 向 国 家 有关部 门 或 机构 送交 论文 的 复 印 件和 电子版 ,
允许论文被  

查阅和借阅 ; 本人授权吉 林大 学 可 以 将本学 位论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编 入



有 关数 据库 进行 检索 ,
可 以 采用 影 印 、 缩 印 或 其 他 复制 手 段 保 存 论 文 和 汇

编 本学 位论文 


保 密 论 文 在解 密 后 应 遵 守 此 规 定 

论 文级别 : 口 硕 士 0 博 士 j 

学 科 专业 :
仿 生科 学 与 工程

论文题 目 :
根 管 治疗后 的牙 齿 仿 生修 复 设 计 与 试验研宄

作者签名 :

多 衫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年 /
月 / 

作者联 系地址 ( 邮编 ) 

作 者联系 电话 


摘 要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仿生修复设计与试验研究
全瓷冠强度高,颜色和层次感强,生物相容性极佳,将逐步取代桩核冠修复,成
为 21 世纪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修复发展趋势。然而陶瓷材料的脆性仍是制约其发展的致
命弱点,承受较大咀嚼力时容易发生形变而发生脆性失效。尤其当剩余牙体组织较少
时,应力分散不均,导致牙体折裂。虽然有大量的研究致力于提高全瓷修复体的强
度,增加冠修复后剩余牙体组织的抗力,但以上问题并未解决,临床中冠修复后的牙
齿依旧容易出现裂纹破损至最终失效,有时裂纹还会牵连至牙根,导致只能全部拔
除。如何提高冠修复后的牙齿使用寿命,设计出实用性更强、抗疲劳折裂能力更优的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修复方案已成为当今口腔修复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本文的研究依托于试验室在仿生非光滑结构形态领域的研究探索,并根据口腔临
床修复的实际情况和全瓷冠修复的实际特点,以人天然牙齿作为研究对象与仿生原
型,对其分层结构及牙颈部特殊解剖结构进行探索与研究,获取其优良抗疲劳折裂性
能的内在机理,分析釉牙本质界面的非光滑形态及颈部箍效应对天然牙齿抗折裂性能
的作用。探讨仿生设计提高全瓷修复体性能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
供试验依据。
本文首先根据人天然牙齿的分层结构作为试验考察因素,选取完整无磨损的离体
上颌第二前磨牙作为标本,经 Micro-CT 扫描获取图像,应用 Mimics、Geomagic
Studio 和 Solidworks 建立 2 层直线型、弧线型、波纹型仿生冠修复的上颌前磨牙模型。
同 时 根 据天然牙齿颈 部结构特点,设计出 颈部缺损的 牙齿仿生 修复模型。应 用
ANSYS Workbench 进行有限元静力学结构分析,应用 FKM 进行疲劳模拟分析,通过
对冠修复的牙齿冠部、牙体组织等部位的等效应力和疲劳寿命的分析,得到具有分层
波纹型仿生冠修复后的牙齿等效应力峰值最小,应力云图分布更为均匀,疲劳寿命更
高。而颈部缺损时应用 SDR 大块树脂颈部修复的牙齿改变了传统修复时应力分布范
围,更有利于力的传导,与天然牙齿接近。
为验证仿生修复的牙齿抗疲劳折裂性能,本文设计并搭建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
对冠部仿生修复的牙齿和颈部仿生修复的牙齿进行了咀嚼模拟疲劳试验和万能试验机

I
抗折能力测试试验,并与常规修复方案进行对比,得到具有分层波纹型仿生冠修复的
牙齿断裂载荷最大,断裂模式中出现可修复性冠折的概率更高,颈部缺损时 SDR 大块
树脂颈部仿生修复的牙齿同样表现出最优的力学性能。与前期静力学结构有限元分析
和疲劳寿命分析结果一致,即仿生修复的牙齿可有效减缓应力冲击,有利于降低剩余
牙体组织的应力集中,提高了牙齿的抗折能力。
根据耦合仿生学理论,将界面形态最优的二层波纹仿生冠与材料最优的颈部仿生
修复方式耦合,对冠部与颈部耦合仿生修复的牙齿进行了咀嚼模拟疲劳试验和万能试
验机抗折能力测试试验,发现耦合仿生修复的牙齿力学性能更接近于天然牙齿,为临
床牙齿修复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对颈部仿生修复的牙齿进行了微渗漏测试,得出颈部仿生修复的牙齿虽然粘结界
面增多,但是并没有影响龈壁的微渗漏情况,SDR 大块树脂颈部仿生修复后,牙齿的
抗微渗漏能力更强。而颈部仿生耦合二层波纹仿生冠修复的牙齿获得了更优的抗微渗
漏能力,延长了修复体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髓腔固位冠,有限元,仿生,抗折,微渗漏,疲劳

II
Abstract

Bionic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Restorations for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All-ceramic crown has high intensity and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which will
gradually replace post-core crown restoration and become the trend of tooth restoration after
root canal treat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However, brittleness of ceramic materials is still the
Achilles' heel that restricts its development, deformation and brittle failure shall occur easily
when the chewing force is large. Especially when the residual dental tissue is less,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is uneven, resulting in fracture of the dental body. Although a lot of research has
been done to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all-ceramic restorations and increase the resistance of
residual dental tissues after crown restoration. But above problems have not been solved,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teeth after crown restoration are still prone to crack damage and
ultimate failure, sometimes the crack even can also lead to the root of the tooth, which can
only be completely removed. How to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eeth after crown restoration
and design a better tooth repair scheme with higher practicability and better anti-fatigue
cracking ability after root canal treat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dire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sthodontics.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relies on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the field of bionic
non-smooth structure morphology in the laboratory 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linical prosthodontics and the a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all-porcelain crown prosthodontics,
taking human natural teeth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bionic prototype, the layered structure
and special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tooth neck were explored and studied to obtain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its excellent anti-fatigue cracking performance and analyze the
function of the non-smooth morphology of enamel dentin interface and the effect of collar
effect on the fracture resistance of natural teeth. The reli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bionic
design shall be explor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ll-ceramic prosthetics, and to
provid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stratification structure of human natural teeth and the non-smooth inter
layer interface morphology of the glaze dentin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factors, Adult
maxillary second premolars without abrasion were selected as specimens, Micro-CT scan
was used to obtain the images, and Mimics, Geomagic Studio and Solidworks were used to
III
establish 2 layer models of maxillary premolars with straight, curved and corrugated
biomimetic crowns.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al tooth neck, the biomimetic tooth repair model of the neck defect is designed. ANSYS
Workbench is used for finite element statics structural analysis, FKM was used for fatigue
simulation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n the equivalent stress and fatigue life of the
crown with crown restoration and the tooth tiss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eth with the
layered corrugated bionic crown had the smallest equivalent stress peak, the stress cloud
pattern was more evenly distributed, and the fatigue life was higher. In the case of neck
defect, the teeth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DR block resin-neck restoration changes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range of traditional neck restoration,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transmission of force and close to natural teeth.
In order to verify the anti-fatigue fracture performance of the biomimetic crowns,this
paper designs and builds a chewing simulation fatigue machine, the simulated chewing
fatigue test and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fracture test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teeth with
biomimetic prosthesis of the crown and the teeth with biomimetic prosthesis of the neck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repair pla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ooth with layered
corrugated bionic crown restoration has the largest fracture load, and the probability of
repairable crown fracture is higher in the fracture mode. The tooth with SDR block resin
bionic neck restoration also shows the optim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when neck defect is
found. The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 of the previous sta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fatigue life analysis, that is to say, the biomimetic restoration of teet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tress impact, help to reduce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of the remaining tooth
tissues, and improve the anti-fracture performance of teeth.
On the basis of the coupling bionics theory, coupled the bionic two-layer corrugated
bionic crown with optimal interface shape with the bionic neck repair mode with optimal
structure, the simulated chewing fatigue test and the flexural ability test of 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teeth with the coupling biomimetic restoration of crown and
neck. It is found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upled biomimetic restorations are
more similar to natural teeth,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clinical
dental restorations.
The microleakage test of the teeth of the bionic neck restoration showed that the
bonding interface of the teeth of the bionic neck restoration increased, however, the
microleakage of gingival wall was not affected. After SDR block resin bionic neck

IV
restoration, the tooth had stronger microleakage resistance. The teeth with the bionic
coupling of the neck with the bionic two-layer corrugated crown can obtain better
anti-microleakage ability and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rosthesis.

Keywords:
Finite element, Endocrown, Fracture resistance, Microleakage, Bionic, Fatigue

V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I
目 录 ............................................................................................................... VI
第 1 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牙齿修复研究现状.................................................................................. 2
1.2.1 天然牙齿研究现状............................................................................ 2
1.2.2 根管治疗的牙齿修复研究现状........................................................ 5
1.2.3 牙齿仿生修复的研究现状................................................................ 8
1.3 存在的问题 ............................................................................................ 10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1
第 2 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13
2.1 引言 ........................................................................................................ 13
2.2 冠部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 13
2.2.1 常规冠三维模型建立...................................................................... 13
2.2.2 仿生冠修复设计.............................................................................. 16
2.2.3 仿生冠修复牙齿有限元分析.......................................................... 18
2.3 颈部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 28
2.3.1 颈部仿生修复牙齿三维模型建立 ................................................. 28
2.3.2 颈部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 29
2.4 本章小结 ................................................................................................ 41
第 3 章 仿生修复牙齿疲劳寿命分析............................................................ 43
3.1 引言 ........................................................................................................ 43

VI
3.2 理论基础 ................................................................................................ 43
3.2.1 疲劳及疲劳寿命.............................................................................. 43
3.2.2 疲劳分析方法 .................................................................................. 44
3.2.3 基于 ANSYS 结构疲劳分析 .......................................................... 44
3.3 仿生冠修复牙齿疲劳寿命分析 ........................................................... 45
3.4 颈部仿生修复牙齿疲劳寿命分析 ....................................................... 48
3.5 本章小结 ................................................................................................ 50
第 4 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53
4.1 引言 ........................................................................................................ 53
4.2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的研制................................................................ 54
4.2.1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的设计背景与意义 ..................................... 54
4.2.2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的搭建.......................................................... 57
4.3 仿生冠修复牙齿咀嚼模拟疲劳及抗折能力试验 ............................... 61
4.3.1 牙齿样品准备 .................................................................................. 61
4.3.2 仿生冠修复牙齿咀嚼模拟疲劳试验 ............................................. 64
4.3.3 仿生冠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65
4.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66
4.4 颈部仿生修复牙齿咀嚼模拟疲劳及抗折能力试验 ........................... 74
4.4.1 样本处理及分组.............................................................................. 74
4.4.2 仿生修复牙齿的制作...................................................................... 74
4.4.3 3D 打印仿生修复牙齿的制作........................................................ 76
4.4.4 样本咀嚼模拟疲劳试验.................................................................. 76
4.4.5 颈部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 76
4.5 耦合仿生修复牙齿咀嚼模拟疲劳及抗折能力试验 ........................... 85
4.5.1 牙齿样品准备 .................................................................................. 85

VII
4.5.2 耦合仿生修复牙齿咀嚼模拟疲劳试验 ......................................... 86
4.5.3 耦合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 86
4.6 本章小结 ................................................................................................ 92
第 5 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微渗漏试验............................................................ 95
5.1 引言 ........................................................................................................ 95
5.2 颈部仿生修复牙齿抗微渗漏试验 ....................................................... 95
5.2.1 样本处理 .......................................................................................... 95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96
5.3 耦合仿生修复牙齿抗微渗漏试验 ....................................................... 98
5.3.1 样本处理 .......................................................................................... 98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98
5.4 本章小结 .............................................................................................. 100
第 6 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103
6.1 结论 ...................................................................................................... 103
6.2 创新点 .................................................................................................. 103
6.3 研究展望 .............................................................................................. 104
参考文献 .......................................................................................................... 105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15
致 谢 .............................................................................................................. 117

VIII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龋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国内外患病率高达 30%-50%,若未能得到
及早发现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面部美观,甚至引起部分患者的心理障
碍。依据我国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近年来,人们预防龋病的意识逐
渐提高,龋病患病率下降,但龋病仍是危害国民口腔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龋病所
造成的牙体缺损改变了牙齿正常的外形和功能,不仅影响了牙齿的美观,还会进一步
影响发音和咀嚼,给人们带来心理和生理的压力。
后牙龋坏是口腔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一旦龋坏引起牙髓炎症,则需要进行根管治
疗,但进行根管治疗后,牙冠会因为营养的缺乏而导致继发牙本质形成的间断,从而
使牙齿的抵抗力下降[2-4]。同时,根管治疗过程也会损失一部分正常的牙体组织,造成
剩余牙体薄弱,而缺损的牙体组织不能自我再生,所以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发生折断或
劈裂的机率更大,因此需要使用各种修复体进行修复,恢复患牙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使用寿命不仅与根管治疗的质量有重要关系,而且也受最终修复体
的影响。
由于修复体首先是一个机械结构,它必然应该符合力学或工程学的基本规律,否
则它不能结实耐用、满足周而复始的咀嚼功能要求。但它更是一个恢复缺损的生理机
械结构,与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机械外力施于修复体上时,通过它可以使机械的
外力由于机体的生物性反应而转变为生理功能。因此对修复体的要求必须符合生物学
的原则,无论其形态还是使用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恢复口腔功能的
同时,应有助于口腔卫生、促进组织健康、预防疾病发生。另一方面,修复体的结构
设计要重视机械力学原理的应用,否则不但容易使修复治疗失败,也常使基牙与支持
组织遭受损害,致使缺损范围逐渐扩大。对于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修复体主要包括直接
修复体及间接修复体。直接充填修复,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实现对牙体组织的有效保
留,但往往因为对余留牙尖的保护不周而导致牙尖的薄弱,最终会造成牙尖的折裂。
传统的间接修复是将牙齿受到的拉应力变换为压应力的过程,这样可以增加牙冠的抵

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抗力,从而将牙齿折断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通常被认为是防止冠部牙体组织发生折裂
的有效方法[5]。
然而理想的修复体是与缺损的牙体组织有着相同的组成和结构的生物组织,修复
体能够多大程度上模仿原有牙齿的生物机械性能和结构完整性,一直是口腔修复的研
究热点,而目前应用于临床的直接充填修复体还是间接修复体均是采用各种材料制作
完成的机械体,就目前情况和发展而言,还未能研究出基本符合完美的仿生修复方
案。而我国口腔修复的服务对象以老年人居多,并且我国逐渐进入老年社会,因此口
腔修复学的发展迫在眉睫,我们希望加大口腔修复技术的研究,利用仿生学基础,参
照天然牙齿冠部分层结构和颈部结构特点,对现有修复形式进行改进与创新,通过合
理的修复设计制作出不同的仿生修复体,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为口腔修复等相关
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牙齿修复研究现状

1.2.1 天然牙齿研究现状

1. 天然牙齿的结构和功能
从外部结构观察,牙齿由牙冠、牙根及位于牙冠及牙根间的牙颈三部分组成。牙
齿解剖如图 1.1 所示。牙冠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牙冠的外形随其功能而异,
功能较弱而单纯的牙,牙冠形态比较简单,功能复杂的牙冠外形也较复杂。牙根整个
包埋于牙槽骨中,是牙体的支持部分,对于行使简单功能的牙多为单根型,功能较强
且复杂的牙齿,牙根多分叉为 2 个以上,以增强在颌骨内的稳定性。牙颈是牙冠与牙
根衔接的区域,呈弧形的曲线[6]。

2
第1章 绪论

图 1.1 牙齿结构
人类牙齿按外形特点和功能特性分类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种类型,
并按一定规律排列在牙弓上[7],如图 1.2 所示。切牙位于口腔前部,主要用于切断食
物。尖牙功能是穿刺和撕裂食物,牙根长大。前磨牙主要功能是协助尖牙撕裂食物和
协助磨牙捣碎食物。磨牙承担主要的咀嚼任务,用于磨细食物,结构比较复杂,牙根
多为 2 个及以上。

图 1.2 人体天然牙列示意图

牙齿由外而内则主要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硬组织和一种软组织—牙髓
所构成。
牙釉质覆盖在牙冠的表面,直接参与咀嚼功能,保护牙齿内层的牙本质、牙髓等
组织。牙釉质具有很高的钙化程度,是牙齿中最硬的部分。因为牙釉质是无细胞组

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织,它形成后不能再发生修复和再生,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牙釉质磨损程度也随之
加重。虽然牙釉质是高度矿化的组织,结构中没有细胞,没有血液循环,但其仍是有
生命力的组织,具有一定的代谢能力,它的活性可以通过牙本质和牙髓维持。
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位于牙体的内部,主要功能是保护内部的牙髓和支持表面
的牙釉质。牙本质围成的腔隙内充满牙髓组织,称为髓腔。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水使
牙本质硬度远低于牙釉质,但是却表现出较好的弹性,当牙齿受到咬合应力时,牙本
质能为牙齿提供缓冲作用。牙本质能感受外界的冷、热、酸、甜等刺激,具有一定的
再生能力。
牙本质和牙釉质的交界区域通常被称为釉质牙本质界(DEJ),该区域是两种不同
矿化组织的交界面,显得十分突出。其外形呈贝壳状而不是一条直线,此种连接增大
了牙釉质和牙本质的接触面,有利于两种组织更牢固地结合如图 1.3。釉牙本质界处
的釉质形成许多突向牙本质的弧形结构,这种结构可能有助于釉质和牙本质之间的结
合作用,也可能吸收牙齿表面的咬合作用产生的能量[8]。

图 1.3 扫描电镜下釉牙本质界形态

牙骨质覆盖于牙根部表面,硬度与骨组织相当。其包含较高含量的无机物和有机
物,牙骨质一般与牙周膜紧密贴合,通过牙周膜纤维与牙槽骨连接在一起,汲取牙周
膜上的营养,获得部分再生能力。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龈、牙周膜和牙骨质,
能为牙齿提供支持、固定和营养。
牙髓是位于由牙本质所形成的髓腔内的疏松结缔组织。其中主要含有神经、血
管、淋巴和结缔组织等。牙髓中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仅通过根尖孔与根尖部的牙周
组织相通连。牙髓的主要功能是形成牙本质、营养、感觉、防御及修复。牙齿产生的
疼痛就是牙髓神经对外界刺激作出了反应。
2. 天然牙齿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牙齿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材料,它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研究认为牙釉质内部是一

4
第1章 绪论

个梯度变化的复合材料,外层的牙釉质包裹着内层的牙本质,类似一种特殊的涂层材
料,外层牙釉质具有较小的塑性变形和较低的抗裂纹能力;内层的牙釉质具有较大的
塑性变形,能够吸收较多的能量。因此当牙釉质在载荷作用下,牙釉质作为梯度变化
的复合材料有助于提高它的韧性,从而降低裂纹产生的可能。有研究结果显示[9-11],牙
齿在咬合过程中,牙齿上的应力分布随着承载区域、载荷大小的改变而变化;在咬合
过程中,应力主要集中在牙冠表面的窝沟处和牙颈部。
受釉牙本质界几何尺寸的限制,釉牙本质界的力学性质的研究较少。有研究结果
显示,从牙釉质到牙本质的方向,釉牙本质界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均出现降低的趋势。
釉牙本质界的弯曲强度比牙釉质的弯曲强度小,而比牙本质弯曲强度大。通过观察 DEJ
的断面形貌发现 DEJ 具有更多的纤维组织而没有像牙釉质一样的晶体结构。失水状态
的 DEJ 表现出脆性材料的断裂力学性质,而含水状态的 DEJ 表现出韧性材料的断裂力
学性质,具有较强的阻止裂纹扩展的能力。在牙釉质的裂纹扩展到 DEJ 时会发生明显
地偏斜,而且大部分裂纹在 DEJ 处停止扩展,而整个 DEJ 处发生了塑性形变。

1.2.2 根管治疗的牙齿修复研究现状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应选择何种修复方案到目前为止仍然存有争议。尽管传统的桩
核冠修复方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成功而且仍然被广泛应用,但其缺点亦较明显,一
些文献资料显示,根管内插入根管桩后,牙齿的整体生物力学行为受到影响,此外不
得不移除较多的牙体组织以满足根管桩固位的需要,因此桩核冠修复因其较高的破坏
性饱受批评。目前,新型材料及完全基于粘结固位的治疗方法已经出现,其中就包括
髓腔固位冠。
1.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变化
(1)牙体组织的缺损程度较大、抗力减弱:由于龋病或磨损、冠折等多种因素的
破坏,根管治疗前的牙齿已有硬组织丧失。根管治疗时不得不进一步磨除牙体组织,
使本就薄弱的牙体更加脆弱。冠方特别是牙颈部牙体组织的减少是牙体强度降低的主
要原因。此外,根管治疗中对髓室底和髓室壁的破坏进一步降低牙齿的抗力。因此临
床操作中应尽可能少地切割牙体组织,尤其是牙尖、嵴等主要的咬合应力承受区。
(2)牙齿发生生物与理化性能的变化:因为失去了牙髓的血运,使牙齿的触觉神
经反馈受损,因此根管治疗后牙齿无法受到保护,进而更容易发生折裂 [12] 。另一方

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面,胶原纤维网变性和牙本质持续营养状况改变,牙齿的强度和韧性可能有一定程度
的改变。而且根管充填时用力过大,也有可能促进根裂的发生。
(3)牙齿颜色改变:如果髓腔原有色素或腐质未去净,更多的是残余牙髓清除不
彻底,导致血红蛋白分解变性,含铁血红素渗透进入牙本质导致牙齿变色,也有可能
是根充材料或垫底材料中颜色的透出。
2.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冠部修复设计
根管治疗后的最终修复方案取决于剩余牙体组织的量和牙齿在牙弓中的位置。同
时,也一定要考虑牙齿的功能和美学需求。
(1)牙体缺损情况:重点分析牙齿剩余组织是否具备足够的抗力,以支持牙体修
复后是否能够行使功能。有研究表明,保留牙齿的边缘嵴可以限制牙尖异常的侧方偏
移从而降低牙尖劈裂的可能性。此外,在根管治疗中,髓室顶和侧壁的去除也是导致
牙体薄弱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特别深的 MOD 洞在根管治疗后的修复体必须要覆
盖牙尖以避免过大的挠曲强度并且要注意咬合力的平衡。坚硬的牙体组织是死髓牙粘
结修复的重要保证。剩余牙体必须坚固、没有裂纹且厚度必须至少达到 1mm。有裂纹
和过薄的洞壁在做根管治疗时就应提前磨除。
(2)牙齿类型:在决定治疗方案时,磨牙和前磨牙的解剖和生理学差异也起到重
要作用。首先,磨牙比前磨牙有着更大的牙体和髓腔,因此其粘结面积也更大。当有
大量牙体缺失时,这一特性非常重要。其次,两者的负荷量不同。在正常的咬合情况
下,前磨牙的牙尖受到包括轴向力和剪切力在内的复杂应力,可能导致潜在的风险。
因此,在大多数病例中,磨牙可以单纯进行粘结性修复,而前磨牙往往需要打桩以防
剩余牙体的折裂。
(3)咬合力:为了使根管治疗后牙齿恢复咀嚼功能,咬合力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依照患者的自身咬合情怳,进行个性化地咬合设计,以此增加根管治疗后牙齿的使用
寿命[13]。磨牙症患者在晚上磨牙的时候,往往比平常具有更大的咬合力且持续时间更
长,这样也会更加损害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同时,咬合过紧的患者长期过大的咬合力
也会对牙齿造成更严重的破坏。因此全冠或桩核冠的修复方式更适合磨牙症患者和咬
合过紧患者。
(4)龋易感性评估:应根据患者和患牙的龋易感性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对于龋
易感者来说,应该得到饮食和口腔卫生指导,积极采取各种防龋措施,降低龋病发生

6
第1章 绪论

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牙修复疗效、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
(5)牙周病危险性评估:如牙周情况较差,应首先进行牙周治疗,必要时应做冠
延长术或正畸牵引,改善牙周组织的生物学宽度,以利于牙体修复。
(6)美学考虑:对于变色牙,可以先进行牙髓腔内漂白。修复时选择适当的牙色
充填材料充填髓腔,可以进一步矫正牙齿的颜色。另外,当有一部分剩余牙尖位于
“微笑区”时,要尽量保留其原始形态。
(7)综合口腔修复设计:如果口腔里面存在个别的牙需要修复,就要对修复计划
进行全面考虑。尤其是根管治疗后的患牙,当被做为固定桥或基牙使用时要考虑到
位。Bergman 等表示,经过根管治疗的患牙如果经过合理的设计、获得可靠的质量、
得到良好的维护,是可以做为可摘局部义齿或固定桥的基牙,并能达到与活髓牙相似
的修复效果[12]。但此时推荐选用全冠或桩核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的牙齿。
(8)治疗选择
前牙的牙冠缺损仅是小范围的牙体缺损,或是仅在髓室入口处的缺失,则用复合
树脂行直接粘结修复就足够。如果有大量的牙体组织缺失,则考虑行全冠修复。剩余
牙体组织少于牙体一半或是功能性应力较大(如存在咬合过紧、磨牙症或做为基牙)
时可用桩核冠修复。而前牙建议选择非金属桩,但需要注意牙本质肩领的高度对应力
传导的作用。对于前磨牙是否行牙尖覆盖式修复结果存在争议。但是,前磨牙因为单
根管,髓腔小,不能提供足够的固位力而通常选择桩核冠修复,但同时也要考虑临床
实际需要。磨牙因为必须承受较大的咬合力,所以缺少支持的牙尖容易折裂,在根管
治疗后大多应行全冠保护。大多数病例中,不必设置桩以保护牙齿,因为磨牙较大的
髓腔和多根管可以提供足够的固位力。而只有当剩余的牙体组织不足以提供核的固位
和支持最终修复体时,才需要使用桩。
3.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颈部修复方案
后牙邻面颈部龋坏由于位置隐蔽,患者自已很难发现,一般就诊时牙体已经发生
大面积的缺损,严重时引起牙髓炎症,甚至拔除。当邻面颈部缺损深达龈下时,操作
视野小,常规排龈方法难以完全暴露肩台、临床修复操作难度较大,同时龈沟液及唾
液的污染使印模制取、冠就位、临床粘结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从而影响修复体的粘结强
度。此外,此位置牙釉质少,粘结界面均位于牙本质和牙骨质上,进一步影响了修复
体的粘结强度。粘结效果直接影响了修复体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修复体的粘结,对

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于颈部缺损较大的病例,临床上一般会采取牙周冠延长术或是正畸牵引,情况复杂时
二者方式联合应用。
(1)牙周冠延长术
牙周冠延长术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将龈缘的位置降低,健康的牙齿结构暴露出
来,增加临床牙冠的长度,从而有利于牙齿的修复和解决美观问题。但此方法损害了
牙龈和牙槽嵴的高度。若缺损区位于龈下较深时,去除了过多的牙槽骨,导致牙根暴
露,不利于后期的口腔卫生控制,牙根的支持力也会受到影响;同样能够引起患牙冠
根比例的变化、患牙牙周力量的下降及临床牙冠及邻牙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而且牙
周术后多需要 6-8 周才能行正式修复,临床耗时较长。
(2)正畸牵引
当患者的牙齿缺损严重,特别是牙槽嵴顶下的牙齿残根或冠折位于牙龈下时,无
法接受完善的牙齿桩冠修复术治疗,若仅凭借根管固定的力度,容易造成修复体折断
或脱落,且牙槽嵴顶下残根易诱发牙龈增生、牙龈炎及继发性龋齿等,进而造成修复
失败。通过及时的正畸牵引治疗后,能够及时解决单独修复治疗时的问题。牵引治疗
后,有利于患者牙体的后期预备,并且能够保证在完成修复后牙齿根面与桩冠修复边
缘的密闭,进而提高治疗成功率。但正畸治疗临床耗时更长,而且不适用于身体状况
较为复杂的患者。
(3)冠延长联合正畸牵引
当患牙情况较为复杂时,可以采取冠延长联合正畸牵引暴露牙根边缘以适应冠修
复。但这种方法创伤较大,甚至失败时牙齿出现松动而导致拔牙的后果。

1.2.3 牙齿仿生修复的研究现状

1. 牙齿仿生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
医学研究的现代概念涉及对生物 “复合材料” 结构和物理功能的研究,以及对新
型和改良材料的设计。 这种新出现的材料科学称为“生物仿生学”。基本意义是指材
料在类似口腔环境中处理 ,例如软组织的钙化。生物仿生学引伸义是指用修复材料
模仿或恢复原来牙齿的生物机械性能。
进入 20 世纪以来,口腔材料发展的特点是对各种已经被采用的材料进行精制和改
进,并进行化学合成和物理改性。1969 年,L L. Hench 研制出生物活性玻璃,标志着

8
第1章 绪论

“生物活性”这一核心概念的形成[14]。1972 年,Aoki 成功烧结了羟基磷灰石,制得了羟


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发现,烧结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活
性[15]。羟基磷灰石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植入体内不仅安全、无毒,还能传导骨生
长。1978 年羟基磷灰石等生物陶瓷作为植入材料应用于口腔临床促进了模拟人体组织
成分和结构材料的发展。美国安阿伯市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员们设计了一种具有超常震
动吸收能力的模仿牙釉质的刚性材料。牙釉质因其渗入带有保护涂层的蛋白质基体的
陶瓷晶体圆柱结构特性,可以承受较大的冲击。当坚硬的纳米尺度圆柱在应力或压力
的作用下向其周围柔软聚合物弯曲时,将会发生断裂,较大接触区域会消耗具有破坏
性的能量。
2. 牙齿结构形态仿生修复的研究现状
一般从两个方面即牙齿的微观结构及牙齿的宏观形态进行研究。前者考虑的是材
料构成对牙齿力学性能的影响,前者的研究主要是运用于复合材料或者是涂层材料的
开发,而后者是考虑牙齿形态和几何尺寸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因此后者大多是用于
结构仿生,如刀具的结构设计和工程机械的相关仿生设计。
通过对天然牙齿结构的研究发现,在牙釉质与牙本质交界面存在厚度约 100μm
的釉牙本质界,使得天然牙在受到负荷时,力能从硬而脆的釉质向软而韧的牙本质平
稳的传递,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增韧作用。因此,有学者将功能梯度陶瓷结构的概念
引入了氧化锆全瓷修复研究当中,通过玻璃渗透技术在氧化锆核瓷表面形成梯度结
构,使得全瓷修复体各结构层之间弹性模量得以平稳过渡,从而减少在受力过程中界
面产生应力集中,起到增韧作用,提高修复成功率。通过构建双层瓷/仿生功能梯度
层/粘结剂/牙本质基底的三维曲面有限元模型,并对之进行在垂直加载和斜向加载
两种情况下进行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同样发现仿生界面功能梯度层能有效降低全瓷
修复体核瓷底部的应力集中,其内部弹性模量的形成梯度变化,在低弹性模量的界面
处拉应力显著减小,从而增强了整个陶瓷结构的强度。
瓷贴面修复技术可以部分模拟釉质牙本质复合体生物机械性能和结构完整性。依
赖于足够的牙体预备和表面处理,将瓷贴面成功的粘结于牙齿上。有研究表明瓷贴面
利用改良的 DBA 方法粘结于牙齿的生物仿生治疗方法恢复了牙齿的生物机械性能和
结构完整性[15]。
1995 年 Bindl 等把髓腔固位粘结修复方法称之为髓腔固位冠,在髓腔以及髓壁的

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周围得到宏观层次的机械固位,还有树脂材料粘结层存在的微机械固位,从而使修复
体更加稳定[16]。髓腔固位冠修复无论是在牙齿还是在修复体颈部都表现出较低的应力
值。从生物力学角度出发,平面对接式有利于修复体应力的分布,更接近于天然牙齿
的受力情况,在仿生修复方面更有优势。而且平面对接式能更好地保护牙釉质,增加
修复体的稳定性[17]。

1.3 存在的问题

牙齿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不仅能咀嚼食物,参与消化,还能帮助发音,而且
影响着人体健康的各个方面。但是牙齿在长时间的使用和维护不当的情况下,难免会
发生牙齿的缺损,牙齿缺损较严重时会继发牙髓感染,根管治疗可以消除感染但同时
也造成了牙齿结构的进一步缺损,牙齿缺损会使牙齿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继而可以
引发身体的其他疾病。因此,研究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
人们生活水平和平均寿命的日益提高,人们逐渐关注口腔健康,牙齿缺损后不可再生
的特点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牙齿缺损后的修复问题。如何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以及
预防剩余牙体组织折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全瓷髓腔固位冠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
性和美学性能,并耐腐蚀耐磨损,受到患者和口腔医生的青睐,逐步取代传统的桩核
冠成为 21 世纪口腔修复的发展趋势。但由于目前常见的全瓷髓腔固位冠的机械力学
性能与天然牙齿相差甚远,使得应力无法在整个全瓷修复体中平稳而顺畅的传递,通
常在瓷牙结合处的界面、牙体组织结构薄弱处产生应力集中,剩余牙体组织越少,产
生的应力集中也就越大,其所受的拉应力及产生的破坏作用也越大。尤其是颈部牙本
质厚度可影响牙齿的抗折能力,该区域是牙齿折断和修复失败的多发部位,完整未受
损的颈部牙本质对牙齿的长期稳定有重要作用。
目前,全瓷髓腔固位冠的相关研究大多关注全瓷材料的选择以及冠修复后的边缘
适应性。很少考察冠内部结构对牙齿抗折能力及边缘适应性的影响,以及如何恢复牙
齿颈部抗力,减少应力集中。而根管治疗后的牙齿经冠修复后,颈部应力集中以及抗
折能力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修复设计方案对
牙齿抗折能力及边缘适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临床中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修
复方案的选择。

10
第1章 绪论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本文主要针对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修复设计,旨在通过改良修复设计方案,提高牙
齿的抗折性能及修复体的粘结强度,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本文以人类天然牙齿作
为仿生原型,研究其分层结构与抗折性能的关系,并将其应用到现有髓腔固位冠修复
的结构形态设计过程中,进行逆向工程重构,试图得到一种修复设计方案能够最大程
度模仿天然牙齿的生物机械性能和结构完整性。为临床中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修复提供
一种新的思路与手段。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
(1)天然牙齿三维模型的建立
研究天然牙齿的结构,分析天然牙齿的微观结构与宏观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 Micro-CT 获取天然牙齿的结构参数,建立天然牙齿三维模型。
(2)牙齿仿生修复设计
根据天然牙齿釉牙本质界及颈部结构特点,制定出冠部仿生修复体及颈部仿生修
复体,冠部仿生修复设计主要包括:仿生形态(直线形、弧线形、波纹形)、排布方
式(水平两层);颈部仿生修复主要包括:龈壁提升修复及修复材料的选择。
(3)牙齿仿生修复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依据仿生修复设计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加载,对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力
学分析及疲劳寿命分析,选择力学性能最优的仿生修复方案。
(4)咀嚼模拟疲劳测试试验台的研制
分析获取人类咀嚼运动参数,研制出一种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模拟冠修复后的
牙齿在口腔内咀嚼工作 5 年后的实际情况,为后续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裂性能试验奠定
基础。
(5)仿生修复牙齿制作工艺研发
根据仿生冠的界面形态特征,探索仿生冠的制作技术,制作出不同界面形态的仿
生冠修复牙齿。根据颈部结构特征,制作不同材料龈壁提升的仿生修复牙齿。将逆向
工程建好的三维模型转换为 stl 格式,利用 3D 打印成型系统打印仿生修复牙齿。
(6)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研究
仿生修复牙齿及 3D 打印牙齿进行咀嚼模拟疲劳试验及抗折试验,验证有限元分
析结果及分析仿生修复牙齿抗折机理
(7)仿生修复牙齿抗微渗漏能力试验研究
1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不同仿生修复设计对牙齿抗微渗漏性能的影响,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龈壁微渗
漏情况,并通过分析来确定抗微渗漏能力最优的仿生修复设计方案。

12
第2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第 2 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2.1 引言

全瓷髓腔固位冠修复后的牙齿抗折能力及疲劳性能受到多方面影响,其中由于全
瓷材料的脆性所导致的内部放射状裂纹,是导致冠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剩余牙体
组织量尤其是颈部组织是决定牙齿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在重复的咀嚼及轴向载荷
下,陶瓷材料内部裂纹不断发展而产生疲劳损害,剩余牙体组织量不足以承担较大的
咬合力量时会发生牙齿折裂,最终在临床上导致修复失败。本章节对天然牙齿结构及
其优异性能进行了分析,以因正畸拔除的上颌第二前磨牙(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提供)
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采用 Micro-CT、逆向工程软件、Solidworks 建模等软件进行
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的系统建模,然后利用 ANSYS Workbench 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常
规修复的牙齿和仿生修复的牙齿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分析常规修复与仿生修复的牙
齿等效应力确定修复设计与牙齿受力的变化,从数值模拟上探讨仿生修复增强牙齿抗
折能力的机理。

2.2 冠部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在真实的口腔环境中,核瓷底部张应力集中导致的放射状裂纹,会在应力作用下
不断扩展而造成全瓷冠的破坏。而且髓腔固位冠的全瓷修复体体积较大,并且由于全
瓷材料的弹性模量如果远高于牙体组织,应力作用下冠修复体形变量低,应力会传导
至剩余牙体组织,会增加牙折的风险。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受到天然牙齿
分层结构的启发,在全瓷冠基础上设计仿生的分层结构,试图做到仿生修复增强剩余
牙体的抗力。并且探讨何种界面形态才是最优的仿生修复设计方案。

2.2.1 常规冠三维模型建立

临床常规的髓腔固位冠修复一般采取整体的髓腔固位冠粘结到患牙缺损部位,此
种修复方式称为常规冠修复,本文以上颌第二前磨牙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常规冠修复
的牙齿进行三维模型设计与建立。

1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三维有限元的关键是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几何相似性、力学相似性、网格的划分
直接影响数值计算的结果。由于口颌系统三维结构复杂,几何形态不规则,造成数据
的采集和建模的困难。牙齿的几何模型中考虑牙齿的各解剖部分,包括牙釉质、牙本
质、牙髓、松质骨及皮质骨。由于牙齿牙合面形态复杂且不规则,因此本试验中如何
建立好准确、科学的上颌前磨牙各解剖部分的外形尤为重要。本试验选择 Micro-CT 扫
描技术获取牙齿模型数据。Micro-CT 扫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分辨率可
达微米级,其在不破坏牙齿结构的前提下,能够精确、详细地观察到牙齿形态特征,
对牙齿根管形态改变、龋齿的范围、牙齿各部分组成密度变化、牙周膜和牙槽骨结构
提供三维可视化数据,现已广泛应用于口颌系统的三维建模研究。
本试验通过 Micro-CT 扫描获得的医学影像数据,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建立包含牙齿
各部分的前磨牙几何模型。再通过 Mimics 软件对根管治疗后的前磨牙进行建模,最后
在 ANSYS Workbench 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模型。
上颌第二前磨牙几何模型的建立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为了保证模型的生物相似、
形状相似、力学性能相似,几何模型中应考虑牙齿的各解剖部分,即模型应该包含牙
釉质、牙本质、牙髓等几部分。由于构成牙齿各解剖部分的形状的曲面复杂且不规
则,因此如何建立好准确、科学的前磨牙各解剖部分的几何外形尤为重要。本试验通
过逆向工程软件对获取的 Micro-CT 医学影像数据进行图像分割、曲面拟合,利用
Mimics 软件建立临床上的髓腔固位冠几何结构。
因前磨牙颈部结构特点较明显,因此本文以上颌第二前磨牙为研究对象。选择一
颗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牙冠完整、根尖发育正常,无龋坏、无裂纹、无明显磨损的
上颌第二前磨牙作为建模对象。确定该牙齿尺寸符合中国人前磨牙牙体测量统计平均
标准。刮除牙齿周围组织,清洗干净,保存在生理盐水中备用。
基于 Micro-CT 的各项优点以及人天然牙齿的结构特殊性,本试验采用 Scanco
uCT50 Micro-CT 扫描机(如图 2.1)对样本进行断层扫描,上颌第二前磨牙被垂直固
定在样品管中,使得牙齿长轴与扫描射线垂直,扫描过程由冠部至根部,由近中到远
中依次进行。扫描分辨率为 40μm,图像格式存储为:DICOM。 扫描时间持续 200
分钟,其中共获得断层图像 537 张(如图 2.2)。
将 DICOM 断层图像数据导入到医学建模软件 Mimics19.0 中进行牙齿三维模型的
还原。调整冠状位、矢状位和水平位。调整图像阈值,观察到在牙体结构中,牙釉质

14
第2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的灰度值最高,牙本质次之,牙髓腔最低。设定不同的分割阈值,获取牙釉质牙本质
的区域图像。分割图像过程中,先分割牙髓腔区域,再分割出包含牙髓腔的牙本质,
最后分割出包含牙釉质的全牙,之后运用布尔工具单独分割出牙本质与牙釉质区域。

图 2.1 Micro-CT 图 2.2 牙齿扫描断层图像

在整个图像分割过程中,灵活运用区域生长、布尔、消除小区域等工具,并辅以
手动的细微调整,以完善图像分割,使图像更精确细致。图像分割完成后,进行牙釉
质、牙本质、牙髓几何模型的三维重建,测量该牙全长 20.26 mm,冠长 8.92 mm,根
长 11.34 mm,冠宽 7.66 mm,颈宽 4.47 mm,冠厚 9.69 mm,颈厚 8.58 mm,解剖数据
与参考文献基本相符[18],不完全一致为个体差异所致。并以实体方式将 STL(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 标准模板库)格式的模型导出,Mimics 生成图像(如图 2.3)。

图 2.3 Mimics 生成图像

运用 Geomagic 12.0 软件依次读取 STL 格式的 3 个模型,保护所有应有细节的前


提下适当对全牙、牙本质 STL 模型进行去除噪声及光滑处理。全牙模型偏置 0.2mm 生
成一个较大的全牙模型用于后续生成牙周膜模型,全牙、牙本质、牙髓、偏置全牙模

1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型全部输出 STP 文件。STP 导入 UG 软件,通过在牙冠底部切割全牙模型并布尔减运


算减去牙本质模型得到牙冠模型,偏置的全牙模型在牙冠底部 2mm 处切割后布尔减运
算减去牙本质模型得到牙周膜模型。通过截面扫掠的设计方法建立与牙髓腔相匹配的
牙胶模型,牙本质模型中布尔减运算去除牙胶模型得到最终的牙本质模型。测量正常
成年人 CBCT 中牙槽骨参数与上颌前磨牙相对位置参数,在 UG 中按照相对位置参数
生成一个相似的立方体块用于模拟牙槽骨。
至此,建立完整的牙齿模型所需的各个部分已经完备,将牙槽骨、牙周膜、牙本
质、牙髓腔、牙釉质装配到一起,即为完好的牙齿模型。在此模型上通过“删减”、
“剪切”、“拉伸”、“圆角”、“布尔运算”等命令对原模型进行修改和创建新的
模块。按照临床操作标准创建常规髓腔固位冠修复后的牙齿模型如图 2.4。
髓腔固位冠的修复设计如下:釉牙骨质界向上的 3mm 处,垂直于牙体长轴截冠,
固位腔设计成 5mm 深,6°的外展,再往下根管区域用古塔胶填充。所有线角都做成
圆顿, 无洞斜面。

图 2.4 牙齿各结构三维模型

2.2.2 仿生冠修复设计

在进行冠部仿生修复设计时,本文主要对冠修复结构形态进行设计,主要考虑不
同界面形状对修复后的牙齿抗折性能的影响,其它因素均设为统一值。
传统的冠修复体无论在内部结构还是形态组成上都与天然牙齿有着非常大的差

16
第2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别,由此导致修复体强度明显下降,对牙周组织和牙槽骨也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为克
服常规冠修复体出现的不足之处,本文对现有冠修复体的结构进行改进,将人天然牙
齿的分层结构形态特点应用到对现有的牙齿冠修复设计中,在结构上采取分层修复形
式,力求仿照人天然牙齿分层的优良结构形态,在层间界面形态上采取直线、弧线和
波纹三种形态,力求仿照人天然牙齿釉牙本质界面的非光滑形态,从而达到更接近于
人天然牙齿结构形态的冠部修复体(如图 2.6),其具体设计参数如下:
1.分层结构上,因天然牙齿冠部分为釉质与牙本质两层,所以本文设计二层冠修
复体,分层位置在冠修复体窝沟距离冠底部的二等分处。
2.层间界面形态上,人天然牙齿的釉牙本质界为有规律的波纹形,根据人天然牙
齿的釉牙本质界表面存在的波纹形形状,综合考虑临床冠修复操作过程中的实际情
况,并保证冠修复模型的后续有限元和疲劳模拟分析,设计了直线形、弧线形和波纹
形三种界面非光滑形态,分别在冠修复体窝沟距离冠底部的二等分处进行切割。其示
意图如图 2.5。

图 2.5 分层界面示意图

设计了 3 种分层修复的牙冠模型,其结构如图所示。0 号为常规冠,仿生冠 1、


2、3 号为两层分层冠:仿生冠 1 号为两层直线形,仿生冠 2 号为两层弧线形,仿生冠
3 号为两层波纹形(如图 2.6)。

图 2.6 分层牙冠三维模型

1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2.3 仿生冠修复牙齿有限元分析

1. 模型导入
将不同仿生冠修复形式装配好的模型分别以 step 格式导出到计算机。将模型导入
Ansys Workbench 软件,对模型各部分进行重命名(如图 2.7)。

牙冠
粘结层
釉质

牙本质

图 2.7 有限元分析模型牙齿各部分命名

2. 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是有限元建模过程非常关键的步骤,它直接影响着后续数值计算分析结
果的精确性。有限元网格划分就是将工作环境下的物体离散成简单单元的过程,常用
的简单单元包括:一维杆元及集中质量元、二维三角形、四边形元和三维四面体元、
五面体元和六面体元。它们的边界形状主要有直线型、曲线型和曲面型。对于边界为
曲线型的单元,有限元分析要求各边或面上有若干点,即可保证单元的形状,又可提
高求解精度、准确性及加快收敛速度。不同维数的同一物体可以剖分为由多种单元混
合而成的网格。
有限元分析的精度和效率与单元的密度和几何形状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相应的
误差准则和网格疏密程度,避免网格的畸形。网格数量的多少将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
和计算规模的大小。一般来讲,网格数量增加,计算精度会有所提高,但同时计算规
模也会增加,所以在确定网格数量时应权衡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在静力分析时,如果
仅仅是计算结构的变形,网格数量可以少一些。如果需要计算应力,则在精度要求相
同的情况下应取相对较多的网格。
本试验使用 ANSYS Workbench 中网格生成工具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对模型各部
件进行网格划分(如图 2.8)。为了确保加载位置的一致性,以及避免模型间应力应变
值的定量差异,所有模型的网格划分使用自动划分统一网格模式;最后根据面网格,

18
第2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划分体网格;设置网格大小为 0.2mm,生成四面体网格。其各结构的节点数和单元数
如表 2.1。

表 2.1 各结构节点数和单元数

Model Nodes Elements

牙周膜 15770 8092

松质骨 32922 20087

牙冠 26282 16334

牙釉质 14213 7810

牙本质 82782 51360

牙胶 44030 9656

粘结剂(Variolink II) 12191 5995

皮质骨 9961 5479

图 2.8 牙齿装配模型网格划分图

3. 参数设置
根据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本文将所有材料均假设为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线
弹性材料,因为牙骨质很薄,且牙骨质和牙本质的弹性模量相差很小,所以将牙本质
和牙骨质视为同一种物质。各组成材料的参数如表 2.2。

表 2.2 牙齿材料参数

弹性模量(MPa) 泊松比

牙本质 18600 0.31

牙髓 2 0.45

牙釉质 84100 0.33

牙胶 0.69 0.45

1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续表 2.2 牙齿材料参数
弹性模量(MPa) 泊松比

松质骨 21500 0.3

皮质骨 14500 0.3

粘结剂(Variolink II) 5000 0.29

牙周膜 68.9 0.45


4. 边界条件与加载约束
牙齿在口腔内的受力情况较为复杂。本文建立了简化的牙槽骨模型,设置牙槽骨
的四周及底面完全固定。设置接触方式为粘合(Bonded),即假设在各接触面加载过
程中无相对滑动,具有独立的稳定性。
对于上颌第二前磨牙,其主要受到来自腭侧的侧向力和来自平行牙体长轴的垂直
向力。所以本文将模型设置为静态加载,加载方向为垂直和斜向两种。
垂直加载:模拟前磨牙正中咬合的情况。确定正常咬合时上下颌咬合接触面为垂
直加载区域,为近中颊尖的三角嵴、远中尖以及近中舌尖三角嵴。由于咬合面并非水

平,所以加载的合力为垂直向下的 100N,加载区域总面积约 13.62mm ,平均到各个
加载面上的压强数值为 7.348 Mpa。
斜向 45°加载:模拟前磨牙侧方咬合情况。斜向 45°加载主要接触区域为近中舌
尖三角嵴区域,加载的力方向与牙长轴呈 45°,大小为 50N。以上的加载位点和加载
方向见图 2.9。

图 2.9 牙齿载荷加载图

5. 有限元结果分析
因模拟咬合力垂直和斜向加载过程中牙齿各部分的应力大小及分布状态能直接反
应牙齿各部位的应力集中,在假设各条件理想的情况下,应用 ANSYS Workbench 模
拟牙齿咬合咀嚼加载过程,为研究冠修复后的牙齿抗压强度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20
第2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有研究表明牙本质是一种抗压不抗拉的脆性材料,牙本质所能承受的压应力是拉
应力的 10 倍,根据牙本质的失效形式,选择反映牙体所承受拉应力情况的 Von Mises
应力做为本实验的观察指标。等效应力(Von Mises)即综合应力,是材料内部一点综
合应力的反应,能很好的反应空间的应力状态,在有限元分析中通过分析等效应力的
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应力集中的区域,从而反映模型某一区域的折裂风险[19]。Von Mises
应力常被用来分析牙体组织应力,其值越大的部位越易发生破坏。因此,本文选取
Von Mises 应力作为牙齿的性能分析指标。
按照约束载荷设置加载过程,对常规冠 (0 号)和仿生冠修复(1 号-3 号)的牙
齿整体、牙冠部、牙本质进行有限元静力学结构分析,得到 Von Mises 应力云图。
(1)4 种冠修复牙齿整体在不同载荷下的等效应力峰值及应力分布情况
不同仿生冠修复牙齿整体在不同载荷下的等效应力峰值见表 2.3。

表 2.3 常规与仿生冠修复牙齿整体等效应力峰值(MPa)

等效应力
模型
垂直 斜向
常规 43.81 62.66
直线形 43.52 58.80
弧线形 43.95 67.87
波纹形 39.32 57.31

在等效应力峰值对比上(如图 2.10),无论是垂直还是斜向加载,3 号(仿生波纹


形)修复的牙齿整体应力峰值是所有牙齿中受力最小的,2 号(仿生弧线形)应力峰值
最大。其中在所有仿生冠修复的牙齿中,1 号(仿生直线形)和 3 号(仿生波纹形)的
应力峰值低于 0 号(常规冠)。

图 2.10 常规与仿生冠修复牙齿整体等效应力峰值对比

分析牙齿整体的有限元应力分布云图(如图 2.11),垂直加载时牙齿在承受来自
2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冠部上方的垂直咬合力后,除了应力直接加载位置外,牙齿的颈部是应力集中最严重
的位置,等效应力值也很大,牙颈部的应力集中可能是因为该区域牙釉质比较少也可
能与牙釉质和牙本质在此处结合比较薄弱所致 [20]
。从 0 号(常规冠)与 1-3 号仿生冠
的应力总体分析,各组模型与天然牙齿的应力分布趋势总体上相似,但也有不同,常
规冠在釉牙本质交界处应力集中面积较大,而仿生冠应力集中面积缩小,说明分层结
构起到了层间形变缓解牙齿受力从而减少应力对牙齿的损伤,分层结构同时也起到了
能量消耗的作用,对保护整个牙齿起到很大的作用。而 3 号波纹形仿生冠等效应力峰
值最小,因为 3 号波纹形态设计与釉牙本质界宏观界面形态相一致,而釉牙本质界形
态与牙尖方向以及牙合面窝沟走向相似,牙尖嵴以及窝沟的凹陷起到了分散咬合应力
的作用,将受到的咬合应力吸收集中在该区域,从而降低其他区域的咬合应力,这样
就有可能提高牙齿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牙齿的抗折能力。而层间波纹形界面形态正
与釉牙本质界宏观结构即牙尖嵴及窝沟形态走向一致,从而起到了与釉牙本质界同样
的作用,可以分散及吸收一部分咬合应力,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

0号 1号 2号 3号

图 2.11 垂直加载常规与仿生冠修复牙齿整体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在斜向加载情况下(如图 2.12),0 号(常规冠)与 1-3 号仿生冠的等效应力集中


位置分布在牙齿颈部以及牙根偏舌侧位置;3 号波纹形仿生冠修复的牙齿应力分布面
积最小,1 号直线形仿生冠次之,而常规冠和 2 号弧形仿生冠应力集中面积较大且沿
牙根近远中方向扩展。

22
第2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0号 1号 2号 3号

图 2.12 斜向加载常规与仿生冠修复牙齿整体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从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垂直还是斜向加载,2 号弧形仿生冠修复使牙齿整体所
受应力最大,这可能与 2 号仿生冠界面弧线形态突度正与咬合力加载方向相反有关。
牙齿承受咬合应力时,分层结构虽然能起到缓冲应力的作用,但咬合应力传导方向一
旦与界面形态相反,咬合应力分散不均,对牙齿造成损伤,长期应力集中则导致牙齿
疲劳失效[21]。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咬合应力加载后,无论牙冠界面形态如何改变,应
力都在牙颈部集中,这与天然牙齿应力分布一致,说明冠部的仿生形态设计没有改变
牙齿的整体应力分布。
(2)不同载荷下 4 种冠修复体等效应力峰值及应力分布情况
常规冠与仿生冠等效应力峰值如表 2.4

表 2.4 常规冠与仿生冠等效应力峰值(MPa)

等效应力
模型
垂直 斜向
常规 33.75 58.80
直线形 32.35 57.31
弧线形 38.37 67.87
波纹形 31.06 52.64

在等效应力峰值对比上(如图 2.13),垂直加载时 3 号(仿生波纹形)冠应力峰


值是所有冠修复结构中受力最小的,2 号(仿生弧线形)冠应力峰值最大。可见仿生波
纹形优于直线形优于弧线形,在所有仿生冠中,1 号(仿生直线形)和 3 号(仿生波纹
形)冠的应力峰值低于 0 号(常规冠),而 1 号与 0 号等效应力值相差最小。但斜向
加载条件下的冠修复体应力值远远高于垂直加载情况,其应力向下传递趋势较大。说

2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明 3 号波纹形冠修复体使用寿命最长,1 号直线形次之,冠修复体直接承受咬合力,
随着长期的磨耗,冠修复体的使用寿命逐渐缩短,咬合应力越大,冠修复体出现裂纹
及破裂的可能性就越大,再加之长期咀嚼所产生的应力集中,而加大了冠修复体的破
坏速率,3 号波纹形冠修复体能够消耗一部分咬合应力,延缓裂纹的扩展,延长冠修
复体的使用寿命。

图 2.13 常规冠与仿生冠等效应力峰值对比

在冠修复体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应力云图中,垂直加载时(如图 2.14),牙冠直接
承受上方咬合力后,在加载位置处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并有向下传递的趋势。在垂
直加载情况下,0 号常规冠与 1-3 号仿生冠的等效应力集中位置都出现在咬合力加载位
置并向下传递,仿生界面形态设计并未影响等效应力的分布位置和分布趋势。

0号 1号 2号 3号

图 2.14 垂直加载常规冠与仿生冠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从应力峰值比较(如图 2.13)上可以看到斜向加载时,冠修复体所受应力大于垂
直加载时,说明在受到侧向咀嚼力时冠修复体受到的破坏最大。0 号常规冠与 1-3 号仿
生分层冠的等效应力集中位置都出现在斜向加载 45°加载的牙尖斜面上,应力由上至
下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冠修复体的底部,与髓室底相对应位置应力再次增大,即
不同材料的交界面上是裂纹及破坏发生的主要位置。

24
第2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0号 1号 2号 3号

图 2.15 斜向加载常规冠与仿生冠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3)不同载荷下 4 种冠修复牙本质等效应力峰值及应力分布情况
不同界面形态冠修复的牙本质等效应力峰值见表 2.5。

表 2.5 常规冠与仿生冠修复牙本质等效应力峰值(MPa)

等效应力
模型
垂直 斜向

常规 15.42 16.22
直线形 14.40 16.01
弧线形 18.01 18.82
波纹形 13.05 13.34

在等效应力峰值对比上如图 2.16,3 号(仿生波纹形)冠修复后的牙本质应力峰值


低于其他冠修复后的牙本质应力峰值,3 号(仿生弧线形)冠修复后的牙本质应力峰值
最小。在所有仿生冠修复的牙本质中,1 号(仿生直线形)和 3 号(仿生波纹形)冠修
复的牙本质应力峰值低于 0 号(常规冠),1 号与 0 号等效应力峰值最接近。而 2 号(弧
线形)仿生冠修复的牙本质应力峰值最大,说明弧线形界面形态不利于吸收及分散应
力,如果高应力长期集中,使剩余牙体组织所受应力逐渐增大,导致剩余牙体组织疲
劳,增加了牙折的风险。有研究表明釉牙本质界能吸收从牙釉质向下传导的能量,形
成裂纹向上扩展,裂纹在扩展过程中会发生桥联、偏斜和分叉等现象[22]。同时认为釉
牙本质界能够阻碍和减缓裂纹在釉质中扩展,而且能够耗散来自釉质传导的能量,分
析这主要是与牙齿内部结构具有密切联系 [22] 。3 号波纹形与釉牙本质界界面形态相
似,有限元结果显示波纹形冠修复的剩余牙体组织受力最小,从模型上证实了上述观
点。因此波纹界面形态发挥了与釉牙本质界相同的作用,起到了保护剩余牙体组织的
目的。

2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2.16 常规冠与仿生冠修复牙本质等效应力峰值对比

在垂直加载情况下如图 2.17,0 号常规冠与 1-3 号仿生冠修复后的牙本质等效应力


集中位置都出现在颈部偏舌侧的一面,并在颈部釉牙本质界处出现明显的红色应力集
中区域,在根部呈近似圆形向周围逐渐扩散并递减。虽然仿生层间非光滑的形态设计
未影响等效应力的分布位置和分布趋势;但从云图中可以看出,3 号波纹形仿生冠的
应力集中面积较小,尤其是在根尖区应力有减小趋势。

0号 1号 2号 3号

图 2.17 垂直加载常规冠与仿生冠修复牙本质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在斜向加载情况如图 2.18,0 号常规冠与 1-3 号仿生冠修复后的牙本质等效应力集


中位置都出现在颈部偏舌侧一方,并且红色应力集中区域明显多于垂直加载情况,但
在应力集中面积上比垂直加载情况稍有减少。而仿生冠在颈部应力集中区域明显减
小,应力分布更加均匀。

26
第2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0号 1号 2号 3号

图 2.18 斜向加载常规冠与仿生冠修复牙本质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通过对不同结构形态设计的仿生冠三维有限元模型应力云图的分析,发现采用波
纹形态的仿生冠修复后的牙本质等效应力值最低,应力集中面积更小,应力分布更加
均匀,其次是直线形,最差是弧线形。弧线形仿生冠使牙体组织易出现应力集中的原
因是其向上的拱形与牙齿咬合面的凹状形态相反,出现了应力的不稳定,从而更易将
应力向下传导。采用波纹形态的仿生冠修复后的牙齿因其与人天然牙齿的釉牙本质界
界面形态相似,增加了界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界面之间的稳定性,因此波纹的
形态设计更有利于应力的分散与缓冲。
直线形仿生冠修复后的牙本质等效应力介于波纹形与弧线形之间,但因其界面属
于偏光滑的直线形,层与层之间接触面积没有变化,因此其与常规冠修复的牙齿应力
值相差不大。
由以上的等效应力云图和应力峰值对比分析可以得到冠部仿生形态设计会对冠修
复体、牙本质和牙齿整体的应力大小产生影响。3 号波纹形仿生冠修复后的牙齿各部
分受力较常规冠小,说明 3 号波纹形仿生冠设计结构更加合理。有限元研究结果显示
常规冠和 3 种界面形态仿生冠均在颈部和冠咬合面应力加载处出现了应力的集中现
象,这与天然牙齿的应力分布情况一致,说明冠部仿生形态设计并没有改变应力传导
方向,使应力沿着牙体长轴方向传导,符合牙齿生物力学原则;有利于保护剩余牙体
组织,避免牙折发生。
由等效应力分布云图可以看出,不论是在常规冠修复还是不同仿生冠修复后的牙
体受力时,颈部区域均为高应力区域,原因可能与上颌前磨牙的牙体解剖外形和组织
结构有关。尤其是在斜向加载时,牙颈部应力集中较垂直加载时更加明显,说明在侧

2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向力的作用下,牙颈部成为了更加薄弱的区域,牙体组织易于在牙颈部发生折裂。

2.3 颈部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后牙颈部龋坏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当龋坏引发牙髓炎症时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然
而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较易发生折断或劈裂。牙齿抗力取决于牙体组织量及其结构的完
整性。由牙槽嵴顶冠向 4mm 至根向 4~6mm 的范围称为颈周牙本质,这部分牙本质的
健康完整有利于分散牙合力,对牙齿的长期稳固有重要作用[23]。而当颈部龋坏位于釉
牙骨质界下时,龋坏已经破坏了颈周牙本质,导致抗力大大下降,加之根管治疗还会
从髓腔内侧过度切削颈周牙本质和根部的牙本质,从而进一步降低牙齿抗力。而临床
髓腔固位冠为了保证远期效果必须在颈部位置形成可靠的粘结,而颈部缺损直接降低
了冠修复体的粘结强度。针对以上陈述的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修复不足之处,我们设计
使用接近牙本质的复合树脂修复颈部,恢复天然颈部形态,作为仿生模拟的第一步,
而髓腔固位冠基于微创理念,进行牙体预备,从而努力进行颈部缺损的类天然牙的复
制,为牙体颈部仿生修复提供新的思路。

2.3.1 颈部仿生修复牙齿三维模型建立

髓腔固位冠的固位力会随着颈部牙体组织的缺损、粘结面积的减少而逐渐降低。
为了能更多地保存牙体组织,我们首先采取龈壁提升技术修复牙体颈部结构,然后再
行髓腔固位冠修复,这样不但减少了牙体的预备量,还会使牙体组织得到更多的保
留。
1. 根据颈部缺损程度设计四组模型(如图 2.19)
龈下组:近中龈壁位于釉牙骨质界下 2mm ;龈壁提升组:近中龈壁位置位于釉
牙骨质界下 2mm,Z350 XT 龈壁提升 3mm,提升后近中龈壁位于釉牙骨质界上
1mm;龈上组:近中龈壁位于釉牙骨质界上 1mm;正常组:近中颈部无缺损。
根据不同形态的基牙预备体,分别设计牙冠修复体进行修复:模型包括牙槽骨、
牙本质、牙周膜、牙釉质、牙胶尖、龈壁提升树脂、粘结层及 IPS e.max CAD 全瓷修
复体。不同修复形式中均设置了 0.1mm 的粘结层。结构精细,为了使试验情况和临床实
际相近,网格的划分方法同上。在牙齿进行缺损修复后,得到的各组网格划分情况如表
2.6。

28
第2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龈下组 龈壁提升组 龈上组 正常组

图 2.19 各组模型三维结构图

表 2.6 颈部缺损不同修复方式模型节点数和单元数

Model Nodes Elements

龈下组 170986 104877

龈壁提升组 207121 124809

龈上组 210415 127066

正常组 210446 127167

2.3.2 颈部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1.参数设置、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参数设置如表 2.7

表 2.7 模型各部件参数

材料类型 弹性模量(Mpa) 泊松比(u)


牙本质 18600 0.31
牙釉质 84100 0.33
牙髓 0.002 0.45
牙骨质 13700 0.30
牙周膜 70.3 0.45
松质骨 215 0.30
皮质骨 14500 0.30

2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续表 2.7 模型各部件参数
材料类型 弹性模量(Mpa) 泊松比(u)
牙胶 0.69 0.45
树脂(Z350 XT) 11000 0.28
IPS e.max CAD 95000 0.24
粘结层(Variolink II) 8300 0.35
Adhesive bonding 4000 0.30
加载方式如图 2.20,2.21 所示。

图 2.20 垂直加载 100N 图 2.21 斜向 45°加载 50N

2.有限元结果分析
(1)颈部不同修复设计牙本质的应力峰值
垂直和斜向载荷下,不同修复形式的牙本质等效应力峰值见表 2.8,牙釉质等效
应力峰值见表 2.9。

表 2.8 颈部修复牙本质等效应力峰值(MPa)

等效应力
模型
垂直 斜向
龈下组 29.4 32.02
龈壁提升组 18.95 27.03
龈上组 17.87 22.85
正常组 15.42 16.22

表 2.9 颈部修复牙釉质等效应力峰值(MPa)

等效应力
模型
垂直 斜向
龈下组 49.11 64.38
龈壁提升组 39.08 53.41
龈上组 36.08 51.80
正常组 30.26 35.07

30
第2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髓腔固位冠修复受力时,应力主要由与修复体接触的牙体组织承担。牙釉质和牙
本质的弹性模量都较高,尤其是牙釉质,可以起到支撑修复体的作用,因此不同修复
方式中牙釉质受应力较大。根据文献报道,牙釉质抗拉强度为 10-40.3 MPa,抗压强
度为 261-400 MPa,牙本质的抗拉强度为 40-105.5MPa,抗压强度为 232-305 MPa[24]。
从应力峰值比较图中可见,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时,随着颈部缺损的逐渐增大,剩余
牙体组织的等效应力峰值逐渐增大,所以颈部高度的降低对剩余牙体组织的应力有较
大影响,这与 Mangold 和 Kern 对下颌前磨牙的力学研究结果不一致[25],分析原因其
研究对象为下颌前磨牙,下颌前磨牙的解剖形态与上颌前磨牙不一样,而且两个研究
中颈部高度降低的程度也不一样,本试验中颈部高度降低最大程度为釉牙骨质界下
2mm,这些可能是导致试验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本试验中4种修复形式修复后的
牙体组织产生应力峰值均未超过其自身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因此髓腔固位冠适用于颈
部缩窄更为明显的上颌前磨牙,但牙体预备时也应尽量保证髓腔固位冠的轴面高度;
图 2.22 和图 2.23 显示龈壁提升组牙体组织的等效应力峰值低于龈下组,龈下组牙体组
织的应力主要集中在缺损区颈部牙本质,且等效应力最大。当颈部修复后,修复材料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颈部的结构,颈部的牙本质应力降低,应力转移至提升材料与瓷
修复体的接触面,提示应力传递至瓷和提升材料之间被阻断,而此时应力要通过提升
材料进行应力的继续传导,直至颈部牙本质,所以龈壁提升组的应力值呈减小趋势。
Moscovich 等研究指出[26],垫底材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嵌体的应力集中,使应力分
布趋于合理。本试验结果提示龈壁提升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和吸收了一部分应力,
龈壁提升材料可以起到缓冲应力的作用,对于颈部缺损的前磨牙颈部修复后可以很好
的保护剩余牙体组织。在斜向加载过程中,剩余牙体组织的等效应力值远大于垂直加
载时,这可以认为咀嚼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力会加大牙体组织的负担,发生破坏的可能
性更大。因此推测颈部缺损的牙齿修复后,受到的侧向力值越大修复失败的可能性越
大。尤其是像上颌前磨牙这样在咀嚼过程中会受到较多侧向牙合力的牙齿修复时,一
定要降低侧向牙合力对修复体的破坏。

3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2.22 不同修复方式牙本质等效应力峰值比较

图 2.23 不同修复方式牙釉质等效应力峰值比较

(2)颈部不同修复设计粘结层的应力峰值
应力加载时,剩余牙体组织和修复体都会受到粘结层所受应力的影响。粘结层所
受应力越大,修复体越不稳固,发生边缘微渗漏的可能性就越大,最终导致修复体的
失败[27]。垂直和斜向载荷下,不同修复形式的粘结层等效应力峰值见表 2.10。垂直加
载时如图 2.24:应力峰值龈下组>龈壁提升组>龈上组>正常组。对于粘结层,颈缘位
置越深,修复体的边缘线越长,当修复体的边缘线长度增加时,与其增大的还有粘结
层的应力峰值,同时也增加了粘结层破坏的几率。由于粘结层材料的弹性模量低,而
且粘结层厚度又较薄,并且龈下组修复体边缘线最长,导致粘结剂形变较大,所以在
瓷的应力传递过来后并不能很好的起到缓冲作用,应力峰值也最大。斜向加载时粘结
层的等效应力峰值:龈壁提升组>龈上组>龈下组>正常组。结果说明龈下组在受侧向
力时,由于粘结剂面积较大,受力时表现比较稳定。而当修复体受到侧向力时,龈壁
提升组由于结构复杂,存在多种粘结界面,而粘结层实现对颈部缺损的较大剪切应力
的分散,一旦应力超到粘结剂的极限强度,将造成牙槽骨平面以上各粘结界面粘结剂

32
第2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的崩解。而且斜向加载时,龈壁提升组粘结层侧面受到的应力增加,导致整个粘结层
受力不均,使得应力分散度不够。一旦应力值剧增,粘结层发生破坏,将造成修复体
稳固性降低,以此导致微渗漏及其他问题的产生[28]。
无论垂直和斜向载荷龈上组、龈壁提升组和正常组粘结层应力锋值均出现在髓室
底接触的冠底部,除此之外与颈部牙本质相对应的位置也出现了应力集中区,龈下组
则在颈部牙本质相对应的位置出现了应力集中区,提示这些部位是最早出现粘结剂碎
裂的地方。龈壁提升后使粘结剂应力集中区转移至牙本质内部,恢复了天然牙齿髓腔
固位冠修复的应力分布。

表 2.10 不同修复方式粘结层等效应力峰值(MPa)

等效应力
模型
垂直 斜向

龈下组 12.37 8.92


龈壁提升组 10.47 9.84
龈上组 8.14 8.99
正常组 8.11 8.91

图 2.24 不同修复方式粘结层等效应力峰值比较

(3)颈部不同修复设计牙冠等效应力峰值
冠修复体的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修复体接触面所受的等效应力,较大的
应力也会降低修复成功率。垂直和斜向载荷下,不同修复形式牙冠修复体等效应力峰
值见表 2.11。

3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 2.11 不同修复方式牙冠等效应力峰值(MPa)

等效应力
模型
垂直 斜向

龈下组 57.61 74.52


龈壁提升组 41.92 54.58
龈上组 41.9 54.22
正常组 38.37 52.64

图 2.25 不同修复方式牙冠等效应力峰值比较

正常组牙冠修复体应力峰值最小,而颈部不同程度缺损时,牙冠修复体应力峰值
均明显增大。说明随着颈部缺损程度逐渐增加,虽然修复体冠部逐渐增厚,修复体受
应力也随着增大。也就是瓷修复体厚度的增加并不能增强修复体的强度,这与一些研
究结果不同 [29] ,可能原因是本试验中修复体厚度增加的不明显,而且厚度增加在邻
面,而其他学者的研究均考虑修复体垂直向的厚度。本试验中修复体冠部等效应力峰
值都出现在应力加载区域,此处有较大的应力集中。这就说明牙冠修复体容易在应力
加载区域出现破坏,提示临床操作中要保证修复体有一定的瓷层厚度来抵抗来自咬合
的应力。而斜向加载时龈下组牙冠修复体薄弱部位也出现在其与颈部对应的位置上。
说明龈下组把咬合力更多的传递到了下面的牙体组织上。而龈壁提升组、龈上组及正
常组应力只是集中在冠表面,并没有过多传递到下面的牙体组织上。龈下组颈部出现
的应力集中区提示颈部缺损较大直接进行髓腔固位冠修复时,在这个地方修复体可能
会发生破损,以此发生微渗漏从而导致修复失败。这也提示临床进行牙体预备时,要
保证此处的点线角圆钝避免应力集中。

34
第2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4)不同修复设计牙本质应力分布情况
垂直载荷:分析各组模型中牙釉质的等效应力分布云图(如图 2.26)可知,不同
修复体颈部均为高应力集中区,无论是否行龈壁提升,此情况都会发生,这也是天然
牙齿的应力分布现象。主要与牙齿的外形及其结构等因素有关。上颌前磨牙在牙颈部
明显缩窄,使得此处形成外形的转折区域,应力更易在转折区域发生应力集中。牙颈
部还存在一部分牙釉质,釉牙本质界处的牙釉质形成锐利边缘,形成应力集中。并且
牙釉质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在力的传导和分散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导致牙颈部釉
质边缘附近易形成应力集中区域,是牙体组织中承担力量的组织。龈壁提升组虽没有
改变釉质的应力集中位置 ,但从四种修复形式中牙釉质的应力峰值比较得出颈部缺
损达龈下时,龈壁提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冠部残余釉质上的应力。但从云图中可以看
出龈壁提升后釉质应力集中区域较龈下组小,提示在临床中进行冠修复时,尽量要保
证余留牙釉质有足够厚度。

龈下组 龈壁提升组 龈上组 正常组

图 2.26 垂直载荷时颈部修复牙釉质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分析各模型中牙本质的等效应力分布云图(如图 2.27),各组中牙本质的应力主
要集中在牙根的近中面,龈下组剩余牙本质应力峰值出现在位于颈部缺损最深处的龈
上,而对于颈部缺损的患牙,颈部缺损深度越深,颈部越薄弱,直接髓腔固位冠修复
容易在此位置出现牙体组织折裂[30]。龈上组及正常组牙本质应力主要集中在舌侧颈 1/3
偏近中处,这是天然牙所固有的现象[31-33]。垂直加载的位置位于中央窝处,而上颌前
磨牙的中央窝却位于牙合面中央偏舌侧,所以在舌侧颈部出现应力集中。可见髓腔固
位冠有利于应力向根方及牙周组织传导,减少了冠部薄弱组织的应力,有利于保护冠
部牙体组织,这与王慧媛等的研究结果一致[34]。龈下组牙本质应力主要集中于颈部牙
体组织上,同时这个位置又是冠与牙体组织的粘结界面。由于颈部缺损靠近牙根深

3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部,位置偏低不易清洁,问题发生时也很难发现,而长期的应力集中将导致微渗漏、
继发龋的发生,影响修复体的使用寿命。临床研究中发现,全瓷嵌体使用 1-2 年后在
修复体边缘都会检查到边缘的缝隙,这在修复初戴时是检查不到的。此外,龈上组及正
常组可以均匀地分散牙合力,是因为龈上组及正常组剩余牙釉质较多,在牙齿受力
时,坚硬的牙釉质不会明显变形并且能够将咬合的力量传递到相对具有弹性的牙本质
层,从而分散牙合力。龈下组因为颈部牙体结构的缺损,破坏了牙齿的“弹性结
构”,应力集中于薄弱的颈部,大大增加了牙折的风险。而龈壁提升组使用与牙本质
弹性模量接近的树脂材料恢复了牙齿颈部的“弹性结构”,使龈壁提升组牙本质的应
力分布与龈上组及正常组基本相同。龈壁提升使用的材料弹性模量与牙本质相似,应
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程度与牙本质接近,可以与牙本质视为一个整体,使颈部整体应
力分布规律与天然牙齿更为接近。

龈下组 龈壁提升组 龈上组 正常组

图 2.27 垂直载荷颈部修复牙本质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此试验结果一方面说明当颈部缺损较大时,剩下的牙体组织较薄,而在颈部剩余
牙体区域较易发生应力集中,容易发生牙体组织的破坏。另一方面也提示,龈壁提升
设计可以避免薄弱颈部的应力集中,让牙合力的传导沿着牙长轴的方向,符合牙齿生
物力学原则。
斜向载荷:分析各模型中牙釉质的等效应力分布云图(如图 2.28),牙釉质的应
力主要集中在近远中颈部,除龈壁提升组外峰值均位于舌侧釉牙本质交界处,龈壁提升
组峰值位于邻面舌侧洞缘的釉牙本质交界处,说明龈壁提升组受到斜向应力加载时,
洞缘处牙釉质可能受到破坏,牙体预备时在此处应保留更多的牙釉质,避免洞缘斜面
的产生。

36
第2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龈下组 龈壁提升组 龈上组 正常组

图 2.28 斜向载荷颈部修复牙釉质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分析各模型中斜向加载时牙本质的等效应力分布云图(如图 2.29),牙本质的等
效应力主要分布在牙根舌侧,峰值位于舌侧釉牙本质交界处。斜向应力加载时四种修
复方法牙体组织均在应力加载部位和舌侧的根颈 1/3 牙颈部出现应力集中,因为斜向
加载时,加载部位与全瓷髓腔固位冠修复的特殊修复形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这同时也证实了上颌前磨牙在临床咀嚼过程中若受到侧向应力较大,冠修复后缩窄的
颈部难以承受侧向力多在颊舌侧牙颈部形成斜折的原因。当修复体承担斜向载荷时,
颈部产生的应力水平会超出平行于牙齿长轴承受载荷时的状况,这提示牙齿咀嚼时出
现的斜向作用力是影响修复体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35]。因此为了避免侧向力对修复体
造成的影响,当颈部缺损较大采用髓腔固位冠修复时,可以适当降低牙尖斜度使咬合
力尽可能沿着牙体长轴方向传导。此外本试验选取的边缘设计模型是属于产生极小应
力的平面对接式模型,这是由于预备肩台时会磨除更多健康的牙体组织,而平面对接
形式边缘可以最大程度地使余留的健康牙体组织得以保留,同时平面对接式的预备可
以有效地避免多重平面交接界面所导致的应力分散不均,使得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合
理。许多研究结果也相继证实了平面对接形式的边缘设计,与肩台设计模式相比,在
牙体和修复体颈部产生的应力集中更小,从而分散了一部分修复体就位后的应力[36]。

3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龈下组 龈壁提升组 龈上组 正常组

图 2.29 斜向载荷颈部修复牙本质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5)不同龈壁提升材料修复后的牙齿有限元分析
本文考虑应用传统 Z350 XT 及与牙本质弹性模量接近的 SDR 大块树脂材料进行颈
部修复,2 种用于颈部修复的树脂材料应力峰值的比较分析以及应力分布图说明,
SDR 树脂材料在相同的载荷情况下牙体产生的应力峰值较小并且应力分布较为均匀,
所以牙体发生断裂的可能性会很小。周岚、张丹等研究人员借助三维有限元分析得
出[37 , 38]
,在进行较深龋损的嵌体修复过程中,应该选择与牙本质弹性模量相近的弹性
材料进行牙体的垫底。本试验也表明了龈壁提升材料的弹性模量与牙体修复后产生的
应力分布是息息相关的,龈壁提升材料越接近于牙本质的弹性模量,牙体产生的应力
值就会越低,而其分布情况也会更加合理。所以相较于传统树脂材料而言,选用弹性
模量与牙本质更接近的 SDR 大块树脂修复颈部更能减小牙折的风险。有研究表明颈部
龈壁的形态对修复后的牙齿应力分布也有较大影响[39],如何通过合理应用材料或优化
设计龈壁提升洞型,以避免此处薄弱的牙体组织破坏,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表 2.12 不同材料颈部修复牙本质应力峰值(MPa)

等效应力
模型
垂直 斜向

龈壁提升(Z350) 18.95 27.03


龈壁提升(SDR) 18.67 24.32

38
第2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图 2.30 不同材料颈部修复牙本质等效应力峰值比较

Z350 SDR

图 2.31 垂直载荷不同材料颈部修复牙本质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Z350 SDR

图 2.32 斜向载荷不同材料颈部修复牙本质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就提升材料本身而言,垂直加载时,SDR 大块树脂的应力峰值较传统树脂大,说
明 SDR 弹性模量虽与牙本质接近,但低于牙釉质,在受到垂直咬合力作用时较传统树
脂更容易发生碎裂,但是 SDR 大块树脂能更好地保护牙本质,当受到较大外力时 SDR
大块树脂首先发生破裂,有利于临床及时发现,可以进行牙齿的再修复,避免长期的
咀嚼应力集中导致牙根折裂。

3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 2.13 不同颈部修复材料应力峰值(MPa)

等效应力
模型
垂直 斜向

龈壁提升(Z350) 7.07 12.95


龈壁提升(SDR) 9.85 13.44

图 2.33 不同颈部修复材料等效应力峰值比较

从龈壁提升材料应力分布情况分析,应力分布较均匀,应力峰值均出现在舌侧洞
缘与龈壁的转角处,提示在临床操作中注意此处线角要圆顿,减少应力集中。综合因
素考虑,对于颈部缺损的根管治疗后的上颌前磨牙,最佳的修复方案为 SDR 大块树脂
进行颈部龈壁提升修复。

Z350 SDR

图 2.34 垂直载荷不同颈部修复材料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40
第2章 仿生修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Z350 SDR

图 2.35 斜向载荷不同颈部修复材料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2.4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对冠部仿生及颈部仿生修复牙齿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设计二层不同界
面形态的仿生冠,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选择最优力学性能的仿生冠形态。根据颈
部缺损程度建立龈下、龈壁提升(仿生修复)、龈上及无缺损洞型,并对其进行有限
元分析,对不同的龈壁提升材料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优力学性能的修复方式。得出
以下结论:
(1)Micro-CT 扫描结合 Mimics、Geomagic、Solidworks 等软件建立的上颌前磨
牙及其缺损和相应修复模型具有良好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精准高效。
(2)无论何种冠修复形式,等效应力主要集中在牙冠加载部位和牙颈部,并由上
至下,由舌侧向颊侧传递。
(3)二层波纹形态仿生冠有效降低了牙齿的等效应力,对提高冠修复后的牙齿抗
折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4)颈部缺损修复时,龈壁提升能够恢复天然牙齿颈部的缓冲作用,修复后的牙
齿应力分布最优。
(5)SDR 大块树脂龈壁提升的力学性能优于传统树脂。

4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2
第3章 仿生修复牙齿疲劳寿命分析

第 3 章 仿生修复牙齿疲劳寿命分析

3.1 引言

冠修复后的牙齿使用寿命和仿生修复设计一直是口腔修复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但
是在临床上,冠修复后的牙齿在承受长期的咀嚼压力下,常常表现出不容乐观的远期
效果。冠修复后的牙齿使用寿命不仅仅与其能够承受多大的咀嚼力有关,还要能承受
长期咀嚼所带来的疲劳破坏。对冠修复后的牙齿而言,相对静态加载,循环加载对牙齿
整体强度的影响更大。在口腔咀嚼状态下,牙齿承受的是不断循环和变化的咀嚼压力,
因而修复体本身应该具有良好的抗循环疲劳性能,才能保证剩余牙体组织有尽可能长的
使用寿命。
本章基于上一章的静力学结构有限单元分析结果,选取适用于牙齿受力情况的高
周循环场合下的疲劳寿命分析准则,利用疲劳分析软件对仿生修复后的牙齿进行疲劳
分析并研究其疲劳性能,为仿生修复体的寿命预测和疲劳抗性提升提供了理论基础。

3.2 理论基础

3.2.1 疲劳及疲劳寿命

当材料或结构受到多次重复变化的载荷作用后,在应力值虽然始终没有超过材料
的强度极限,甚至比弹性极限还低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破坏。这种在交变载荷持续作
用下材料或结构的破坏现象,就叫做疲劳破坏。牙齿作为人体口腔中的最重要器官之
一,在口腔咀嚼食物过程中承受长时间、周期性冲击载荷和机械载荷的同时很容易造
成裂纹、脱落和根折,冠修复后的牙齿因为丧失了正常的牙体组织而更容易出现疲劳
失效。
疲劳寿命是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疲劳破坏时所经历的应力循环次数或时
间。影响结构疲劳寿命的因素很多,主要受到材料本身、零件状态和工作条件三个方
面的影响。其中,在实际情况中经常分析应力集中、尺寸大小和表面形态对疲劳寿命
的影响。

4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2.2 疲劳分析方法

确定口腔修复体疲劳寿命的常用方法有临床试验和体外实验。临床试验是医学研
究疗效评估的首选方法。然而,伦理和观察周期等因素限制了高质量临床试验的开
展。体外实验包括实验法和分析法。实验法是最传统的分析方法,可直接通过实验来
获得疲劳数据。但是由于口腔实际情况较复杂,体外实验很难与口腔实际情况相吻
合,所以部分实验研究结果与口内修复体的实际疲劳失效表现相差甚远。而分析法可
以弥补上述不足,分析法又称为科学疲劳寿命分析方法,是根据材料的应力-寿命曲
线或应变-寿命曲线,对照结构所受到的载荷时间历程曲线,选择合适的疲劳寿命理
论按分析模型来确定结构疲劳寿命的分析方法。本章主要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仿生修复
后的牙齿进行疲劳寿命计算。

3.2.3 基于 ANSYS 结构疲劳分析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试验利用有限元疲劳仿真技术进行
仿真分析模拟。与传统方法相比,它使用方便而且得到的结果易于观察,可以应用在
修复体设计的最初级阶段,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修复体的疲劳寿命,根据分析结果
对结构的薄弱位置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修改不合理的形态及结构分布,为研究者提供
了理论分析模型。
疲劳寿命准则的选取对疲劳寿命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疲劳寿命准则分为
以下几种:应力寿命(stress life) 准则,它假设在一定的循环次数以后产生疲劳。这
种情况适合应用于分析快速的交变应力的情况,比如高速齿轮的牙齿的分析;在这个
情况下,变形主要在弹性范围内。应变寿命(Strain life)准则发生在塑性变形中。有
两种准则: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这种情况下是应力变化比较小的情况下,但是
有可能出现某些塑性变形。Smith-Watson-Topper 在应变寿命公式中添加平均应力,这
更加适合使用在平均应力为零的情况,比如载荷半周期变化[40]。冠修复体的牙齿使用
属于高周循环场合,考虑到牙齿是多种应力综合作用效果,其疲劳寿命有限元分析应
采用 Smith-Watson-Topper 准则。
本试验分析采用 WB-FKM 模块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德国 CADFEM 公司开发的
WB-FKM 工具包是基于 FKM 规范(德国机械协会主持和通过的机械产品强度评估规
范)的基础上,在 ANSYS WB 内开发了一系列处理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功能上,

44
第3章 仿生修复牙齿疲劳寿命分析

利用 FKM 规范进行结构构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评估。该工具包的最大优势是:基
于有限元分析结果,自动嵌入 FKM 规范要求的静强度计算和疲劳强度计算流程和方
法,非常自动方便的将应力结果和相关物理量传递给工具包,采用名义应力和局部应
力两种方法,在 WB 内计算得到并在 WB 下显示得到基于 FKM 评估的疲劳强度安全
系数。

3.3 仿生冠修复牙齿疲劳寿命分析

目前,全瓷修复后的牙齿断裂强度远高于口腔正常咀嚼力,但修复后的牙齿在长
期反复咀嚼的功能状态下仍会出现折裂最终导致修复失败。这种在低于材料屈服强度
的应力水平发生的断裂,称为疲劳失效,除了受咀嚼力的大小、方向和速率等因素影
响,还与修复设计方案息息相关。为了避免修复后的牙齿在咀嚼过程中由于疲劳发生
破坏,还应进行疲劳寿命分析。根据上一节静力学结构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能够看出,
在正常咀嚼力作用下,不管采用哪种冠修复方式,剩余牙体组织的应力峰值均在牙本
质的强度极限范围内,体现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咬合力加载均不会出现牙折的风险。
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牙齿出现疲劳折裂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口腔功能状态下,冠修复
后的牙齿承受的是不断变化和循环的咀嚼压力。所以,本章主要根据第二章仿生修复
牙齿在静载荷的应力结果,对仿生修复后的牙齿进行循环加载的疲劳分析。
1. 仿生冠修复牙齿疲劳寿命分析
(1)疲劳分析原理
疲劳通常分为两类:高周疲劳是当载荷的循环(重复)次数高(如 104 -109)的情
况下产生的。因此,应力通常比材料的极限强度低,应力疲劳(Stress-based)用于高
周疲劳;低周疲劳是在循环次数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塑性变形常常伴随低周疲劳,其
阐明了短疲劳寿命。一般认为应变疲劳(strain-based)应该用于低周疲劳计算。牙齿
在口腔中的疲劳循环次数远高于 105,因此属于高周循环[41],由于牙齿疲劳失效是多种
应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疲劳寿命有限元分析采用应力寿命分析准则。
(2)有限元模型建立
利用 ANSYS 软件对分析对象进行结构疲劳分析时,一般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
方法:先将有限元模型导入 ANSYS 软件,逐步进行材料参数定义、网格划分、施加
载荷和约束等步骤,然后进一步进行疲劳分析计算,中间无其他结果输出,最终获得

4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分析对象的疲劳寿命;第二种方法:将之前对研究对象分析所得的应力结果保存备
用,然后直接将此结果导入至疲劳分析模块中,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对研究对象进行疲
劳分析并取得结果。
根据第二章中对仿生冠修复的牙齿进行应力计算分析的结果,为了使模拟计算结
果更加接近真实情况,获得更加准确的疲劳寿命,本文采用第二种疲劳分析方法进行
疲劳寿命计算分析。
(3)循环载荷
在进行疲劳模拟分析时,在此设置的疲劳模拟载荷为 100N,并假设,一个正常
成年人每日三餐,每餐咀嚼食物的时间为 10 分钟,咀嚼频率为每分钟 50 次,则每天
咀嚼 1500 次,每年按 365 天计算,模拟五年咀嚼时间,则咀嚼次数约为 120 万次。牙
齿的疲劳特性即牙齿的 S-N 曲线是进行疲劳分析的关键一步,通过的静力学结构有限
元分析可知牙本质是除冠部直接受力区外最易出现失效的部位,并且不可修复,在疲
劳分析中,只考虑因弹性变形造成的应力疲劳,不考虑塑性变形,因此获取牙本质的
疲劳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考资料与文献,牙本质的各项参数如下表所示:本文
选取与之相近似的抗拉强度材料进行 S-N 曲线的绘制与输入,完成疲劳寿命的分析。疲
劳评价标准主要采取疲劳安全系数,其主要代表的是在不断地载荷加载下避免材料出
现结构性破坏的安全系数,当安全系数低于 1 的区域会因为长时间的负载疲劳而导致
出现结构性破坏[42]。

表 3.1 牙本质材料疲劳力学属性

材料 疲劳极限/Gpa 屈服极限/Gpa 疲劳强度系数 疲劳强度指数

牙本质 1240 1178 1.293 -0.088


(4)疲劳分析结果
从疲劳安全系数值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常规冠与仿生冠修复的牙本质疲劳安全系
数均低于 1,说明经过五年的咀嚼疲劳,各组牙本质均未出现疲劳失效。在理论上,
这几种冠修复体均可以应用于临床,且能达到很好的使用效果。如图 3.1 牙本质疲劳
云图分析结果所示,在结果云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仿生冠修复后的牙本质发生破坏的
位置与等效应力分布位置一致,均环绕分布在釉牙本质界下的牙根近中侧,且疲劳安
全系数最小值出现在颈周牙本质上。

46
第3章 仿生修复牙齿疲劳寿命分析

常规冠 波纹形

弧线形 直线形

图 3.1 常规冠与仿生冠修复牙本质疲劳分析云图

疲劳安全系数对比如图 3.2,仿生波纹形冠疲劳安全系数为 0.62,是所有冠修复结


构中疲劳安全系数最高的,仿生弧线形冠疲劳安全系数为 0.69 是最低的,由此可见,仿
生波纹形冠修复结构最为合理。

表 3.2 不同仿生冠修复牙本质疲劳安全系数极值

牙冠形态 常规冠 直线形 弧线形 波纹形

疲劳安全系数 0.67 0. 64 0.69 0.62

图 3.2 常规冠与仿生冠修复牙本质疲劳安全系数对比

4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牙齿主要由牙本质构成,弹性模量较小,硬度低,当承受应力过大时易发生形变
甚至完全受损[43],本试验结果分析可知,经过高周循环交变载荷的作用,牙本质大部
分区域安全系数较高,但是牙齿颈部釉牙本质界处由于颈部缩窄较明显,疲劳安全系
数值较大,安全系数小,说明牙齿颈部是牙折出现的危险区域。体外疲劳试验也表
明,上颌前磨牙发生疲劳折裂的地方均出现在牙齿的颈部,此结论说明前磨牙颈部是
最易发生疲劳破坏的地方,与本文模拟结果一致[44]。
0 号常规冠修复的牙本质疲劳安全系数低于 1 号直线形及 3 号波纹形,说明分层结
构在受到长期咀嚼应力下,可以吸收及分散咀嚼压力,将来自冠方的垂直向应力分散
成一部分水平应力,减少了颈部牙本质的疲劳损伤。仿生波纹形态由于与人天然牙齿
釉牙本质界形态类似,在牙齿承受咀嚼力的过程中,波纹结构将来自冠部的应力适当
阻断与减弱,避免其全部快速向下传递至牙根颈部,很好的保护了剩余牙本质,从而
提高了冠修复后的牙齿疲劳寿命。结合常规冠和仿生冠修复后的牙本质应力应变分析
结果可以看出,牙齿颈部最容易出现疲劳,并且沿颈部边缘线向外部扩散延伸,仿生
冠修复后的牙齿减小了疲劳的扩散范围。采取直线形仿生冠修复方式时,分层结构会
适当吸收应力以减少疲劳的扩散与传递;弧形结构因其中间厚边缘薄,疲劳出现的面
积比直线形要大;波纹形的疲劳分布范围最小,因其界面形态更接近人天然牙齿,在
吸收应力阻止疲劳的同时波纹形态更有利于层间交界处的接触与融合,所以疲劳的扩
散范围最小,疲劳分布范围也更为均匀。

3.4 颈部仿生修复牙齿疲劳寿命分析

用龈壁提升方法重塑颈部结构,对颈部缺损上颌前磨牙疲劳失效机理分析,揭示
了牙体在临床使用阶段因颈部结构重塑导致疲劳失效现象发生的内在机制,可以作为
预测龈壁提升的使用时间以及提高其疲劳抗性的主要理论依据。各组修复方式经过
120 万次循环疲劳载荷的作用,牙本质疲劳安全系数均低于 1,说明各组修复方式牙本
质仍然处于安全状态,未发生疲劳断裂现象。
各组牙体修复后的疲劳安全系数的极值见表 3.3。从疲劳云图(图 3.4)分析牙本
质疲劳安全系数与应力分布基本相同,可预测出牙本质易发生疲劳损伤的区域。分析
得出龈下组牙颈部结构缺损最多,疲劳安全系数最低。除龈下组外,各组牙本质在舌
侧颈部釉牙本质交界处应力集中,安全系数为 0.5-0.65 的范围内。龈壁提升组在靠近

48
第3章 仿生修复牙齿疲劳寿命分析

舌侧洞缘转角处,较龈下组相比,提高了牙体的疲劳安全系数。而龈壁提升组由于恢
复了颈部的结构,使牙本质的疲劳安全系数接近龈上组。SDR 大块树脂龈壁提升组安
全系数大于传统树脂组,预计龈下组在舌侧洞缘转角处首先发生疲劳破坏,而 SDR 龈
壁提升后延长了牙体的使用寿命。李秉鸿、洪席超、张占利等的关于修复体在人体体
外模拟的疲劳试验证明了在持续地载荷的影响下,髓腔固位冠在其颈部的 1/3 处发生
了斜折,这主要是由于载荷作用下牙齿结构性损伤导致的[45]。其表现形式主要是材料
脱落,疲劳结构性破坏便会由安全系数极低值渐渐增大(但范围不超过 1)。如图 3.4
所示根颈 1/3 区域的安全系数在 1 以下,而且安全系数从舌侧向唇侧表面逐渐增加,
说明沿此区域发生牙体破坏,依据 Behr M、Jaap 相关的疲劳试验以及相关的理论基
础[45 , 46]
,可以发现在疲劳破坏处会有裂纹出现并且裂纹会在主应力的垂直延伸线的方
向上进行扩展,本文的研究结果如图所见,每组牙齿修复后会在载荷的影响下出现应
变,根据力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在疲劳结构损伤以及裂纹扩展的同时作用下牙齿出
现断裂。当以循环模式不断施加载荷时,最大拉应力导致修复体出现破坏,牙体上出
现较多的疲劳裂纹,致使牙体很可能出现横折现象。当以最大应力加载至修复体破坏
时,牙体上发生疲劳裂纹扩展速度增加,牙体就有可能发生斜折。

表 3.3 颈部修复牙本质疲劳安全系数

牙冠形态 龈下 Z350 SDR 龈上 正常

疲劳安全系数 0.70 0. 62 0.59 0.58 0.46

图 3.3 常规与颈部仿生修复牙本质疲劳安全系数对比

努力帕·阿布来等所做的试验是抗折性试验[47],相当于单次疲劳循环试验,结合
牙齿在进行试验前已经正常咀嚼过一段时间,可能已经出现了轻微的裂纹,所以疲劳
裂纹扩展现象和疲劳结构性损伤都有可能出现,最后牙齿会发生横折与斜折的现象。

4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由于修复体长时间的使用,牙体会出现结构性损伤,裂纹也会渐渐增加,导致出现斜
折的可能性便会增大,这和元莉莉所得出的研究结果是相符的[48]。综上所述,疲劳失
效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修复体随着长时间使用,导致疲劳裂纹扩展出现,致
使牙齿所承受的应力极值降低,当发生咬合力突然增大时,使得牙齿出现斜折的可能
性会增大。而龈下组发生斜折的概率更大,而且斜折多发生于牙根颈部,龈壁提升组
将斜折发生概率降低,但与天然牙相比,因颈部天然牙体结构的丧失而降低了牙体使
用寿命。龈壁提升修复颈部缺损前磨牙的使用寿命高于龈下直接全瓷髓腔固位冠修复
牙齿的使用寿命;颈部缺损的洞缘转角处即为牙体疲劳易损伤区域;髓腔固位冠修复
颈部缺损前磨牙的疲劳失效是疲劳结构性破坏和疲劳裂纹扩展的综合结果。

龈下 Z350 SDR

龈上 正常

图 3.4 常规与颈部仿生修复牙齿疲劳分析云图

3.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对冠部仿生修复及颈部仿生修复后的牙齿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分析评估
不同仿生冠及颈部修复后的牙本质疲劳寿命,探究牙体修复之后疲劳失效与牙冠界面
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疲劳失效与颈部修复方式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

50
第3章 仿生修复牙齿疲劳寿命分析

(1)仿生冠修复后的牙齿使用寿命高于常规冠。分层波纹形仿生冠修复后的牙齿
使用寿命最长。
(2)颈部修复后的牙齿使用寿命高于常规修复后的牙齿使用寿命。
(3)冠修复后的牙齿等效应力所在区域即为牙齿疲劳易损伤区域。
(4)冠修复后的牙齿疲劳失效是疲劳结构性破坏和疲劳裂纹扩展的综合结果。

5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2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第 4 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4.1 引言

用于髓腔固位冠修复的材料本身断裂强度要比其实际在口腔中可承受的咀嚼力高
很多,但由于口腔的环境因素和循环咀嚼应力的作用导致其很容易出现裂纹与破碎。
当载荷比材料的屈服强度低时,会产生疲劳失效,通常疲劳寿命是由裂纹的出现和扩
展的发生时间来决定的。口腔正常咬合力远远低于口腔修复材料的断裂强度,但修复
体进行反复咀嚼时,仍会出现崩裂的情况,这种在低于材料屈服度的情况下出现的断
裂,就是我们所称的疲劳失效,其产生与咀嚼的力度、方向、速度等原因有关。目
前,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主要是材料的研发,以及涂层技术的更新,以使近几年内材料
的相关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然而至今,对于口腔仿生修复的相关研究却很少。现在
对于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修复主要是桩核冠和全冠修复,以此来增强剩余牙体组织的抗
疲劳能力,但是,这种方式在增强牙齿抗疲劳能力的同时,也会损坏牙齿固有的天然
结构,使牙齿应力分布与天然牙齿相差较为明显。例如,桩核冠的修复提高了修复体
的固位,却往往导致牙根的应力集中,及牙颈部结构的破坏,从而影响其断裂强度。
而全瓷的髓腔固位冠在修复颈部缺损患牙时因粘结面积的减少,从而影响了髓腔固位
冠的粘结强度,影响了修复体的疲劳使用寿命。所以,口腔修复领域一直想要解决的
难点问题仍是修复体的疲劳问题。天然牙齿由于釉牙本质界以及颈部牙本质箍效应所
发挥的应力缓冲作用,使天然牙齿能够抵抗不断的咀嚼疲劳循环。
在已有的研究中我们了解到,人的牙齿历经长达数十年的咀嚼使用依然保持良好
的力学性能(除突然外力及不良口腔习惯外),与其内部的结构密不可分,对于仿生
修复设计影响牙齿抗折裂性能的各因素,如界面形态及颈部结构与其之间的关系,还
需要进行下一步的探究与试验验证。
因此,本文首先从牙齿冠部仿生分层结构抗折裂性能入手,基于对牙齿冠部的等
效应力、疲劳寿命的有限元分析和预测,对仿生冠的抗折裂性能进行体外试验与全面
分析,探讨仿生冠界面形态对整个牙齿抗折性能的影响。
在对颈部缺损模型进行冠修复时,是否行龈壁提升及龈壁提升材料均对牙体抗折

5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能力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在对模型以 SDR 材料进行龈壁提升时,修复体的力


学性能最优。
为了更好地验证前文对于冠部仿生修复和颈部仿生修复静力学有限元分析结果和
疲劳寿命分析结果,本文根据上述所设计仿生修复模型参数,选取因牙周病拔出的无
龋坏上颌前磨牙,并由专业修复技师进行统一修复,由于手工修复,势必出现一定误
差,因此在确保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又通过 3D 打印等比例牙齿模型,并在搭建的咀
嚼模拟试验台和万能拉伸试验机上进行体外验证试验,通过体外试验的验证进一步探
究仿生修复和常规修复在抗折裂能力的异同及机理分析。根据耦合仿生理论的基础,
对颈部缺损的牙齿进行冠部耦合颈部仿生修复,探讨耦合仿生修复方法对牙齿抗折能
力的影响。

4.2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的研制

为测试仿生修复牙齿的抗折裂性能,进一步研究分层结构和层间界面非光滑形态
以及颈部仿生修复对牙齿抗折裂性能的影响,进行适用于模拟常规修复牙齿及仿生修
复牙齿的疲劳性能测试试验是有必要的。

4.2.1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的设计背景与意义

咀嚼疲劳是口腔牙齿天然磨损的最普遍的现象,冠修复牙齿在经历口腔内的唾
液、食物和其它复杂条件的综合作用下,牙齿发生疲劳老化是一种常见现象。因此,
为能更加科学、合理的说明仿生修复牙齿的力学性能实验数据更具可靠性,在试验之
前进行一定年限的疲劳模拟是非常有必要的。
咀嚼模拟磨损试验机是一种测试牙科材料以及牙齿修复体性能的循环加载疲劳测
试机械。咀嚼模拟磨损试验机大多数是由电机提供动力带动传动轴进行循环加载,它
主要由电动机、传动轴、偏心轮、凸轮、对磨球、试件台、机架等关键零部件组成,
用于口腔牙齿咀嚼力的模拟,同时该试验测试装置也可适用于其它材料的疲劳磨损试
验等。随着人工关节、人工口腔装置以及其它人工健康关键部件的出现,采用咀嚼模
拟磨损试验机以及咀嚼机器人模式用于牙科修复材料的检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自 1980 年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都进行了咀嚼模拟试验机或口腔模拟平台等相关
性能测试试验装置的研制与开发,牙齿咀嚼模拟试验机是一种根据牙齿在口腔中咀嚼

54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食物的运动轨迹和人体口腔正常环境,以实现牙齿在体外性能测试试验时的咀嚼疲劳
模拟的机器。智能化的咀嚼模拟机器人则是国内外诸多学者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相
连,形成牙齿在咀嚼过程中的力学特性、运动轨迹等特性曲线,参数化的反馈牙齿受
力情况,更加形象直观。
在国际上,由于工业和机械化的迅猛发展,科学家们自然而然将目光更多的集中
到关乎人们健康,特别是口腔健康的实验中来,咀嚼模拟机械装置能够更好的将口腔
上下牙列在咀嚼食物时的运动轨迹直观展现出来,对探究牙齿受力、牙齿磨损与口腔
修复等其他疾病治疗有很大帮助。
在国外,首屈一指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和新西兰等。由于工业
和机械化的迅猛发展,自然而然科学家们将目光更多的集中到关乎人们健康,特别是
口腔健康的实验中来,咀嚼模拟机械装置能够更好的将口腔上下牙列在咀嚼食物时的
运动轨迹直观展现出来,对探究牙齿受力、牙齿磨损与口腔修复等其他疾病治疗有很
大帮助。
里斯本大学 F.santos 等人通过简单单轴咀嚼模拟机构[49],如图 4.1 所示,完成了上
下牙对磨试验,其下部有固定不动唾液槽并储存一定量 pH 为 7.0 的人工唾液。Dr
Muhamad Ghazal 等人也采用了相近似的原理研发出了可以同时进行 8 组试验的多轴单
自由度咀嚼模拟机[50],如图 4.2 所示,并进行了天然牙釉质和纳米填充复合树脂牙齿
的两种材料的磨损研究与对比分析。

图 4.1 单轴式咀嚼模拟机 图 4.2 单轴多组式咀嚼模拟机

除了以上的简单咀嚼模拟机构外,咀嚼模拟机器人的发展也随着智能化的进步发
展起来。日本在机器人研究方面位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口腔咀嚼机器人方面以 WY 系
列为代表,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的 WY 系列咀嚼机器人可以引导患者进行正常的张闭
口运动,在医生的操纵下,实现病人开口阶段的治疗。如图 4.3 所示,该机构能够实

5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现下颌 6 自由度的三维运动,并能帮助病人在咀嚼范围内确定咀嚼力的大小。咀嚼模
拟机器人的上颌保持固定不动,下颌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开闭口运动[51]。

图 4.3 WY 系列咀嚼模拟机器人

在国内,受发展因素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咀嚼模拟机械和咀嚼机器人的研究较
晚,水平也相对落后,但今年来随着仿生科学及材料制备工艺的不断发展,关于人体
牙齿修复、牙齿咀嚼模拟测试等方面的研究也是逐渐呈现增长趋势发展。吉林大学生
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孙钟雷、孙永海等学者利用仿生学设计思想,以人类咀嚼系统作为
仿生原型,通过逆向工程手段建立了包括仿生颌骨、仿生颌关节、仿生咀嚼肌、仿生
牙周膜和仿生牙齿在内的全套仿生咀嚼装置。该装置由调速电机带动偏心轮、凸轮等
间歇机构完成咬合动作,还具备了自动装卸料、自动调温和自动唾液循环系统[52]。中
山大学陈强等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用于咀嚼模拟的疲劳力学测试机,它的工作台呈斜向
布置,包括试件台和加载台,在试件台处配备了水箱,可实现根据实验要求随时调整
温度的功能[53]。

图 4.4 吉林大学食品咀嚼模拟机 图 4.5 中山大学咀嚼模拟疲劳测试机

咀嚼模拟机械以及更高端智能的咀嚼模拟机器人是研究口腔牙齿必不可少的试验
工具。但目前均未实现量产,因此为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需自行研制一台咀嚼模拟
疲劳试验机。

56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4.2.2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的搭建

为更好地测试仿生修复牙齿在接近实际口腔环境和咀嚼使用年限条件下的抗折裂
性能,本文参考了以往关于牙齿咀嚼模拟试验机搭建方面的相关文献,自行设计一种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模拟冠修复牙齿在口腔内咀嚼工作 5 年后的实际情况。
1. 试验机的功能及技术参数
本文基于凸轮连杆机构的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设计了一种用于测试人体牙齿等
相关部件或材料的疲劳试验机,该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通过采用上、下非光滑曲面接
触对磨式结构,即上部结构为数控铣削的不锈钢圆球,下部为牙齿。其中牙齿安置于
具有一定高度、用于盛放人工唾液的唾液容器。进行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时,电机分别
带动下部圆盘和上部与轴相连的不锈钢对磨小球在一定咀嚼压力,转速和行程下运
动,实现咀嚼疲劳模拟。
为全方面开展关于牙齿相关方面的研究及性能测试试验,本文设计的牙齿咀嚼模
拟疲劳试验机主要具有以下几种试验功能:
(1)口腔修复牙齿的咀嚼模拟磨损试验
(2)其他陶瓷,金属等材料的疲劳磨损试验
(3)溶液浸泡环境下的材料磨损试验
(4)材料抗间歇性冲击试验
本文设计的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总体尺寸(长×宽×高):1000 mm×800 mm×1700 mm,其中试验台架底座高
1000 mm;
(2)唾液槽圆盘尺寸:直径 100 mm,厚度 50 mm;
(3)对磨小球尺寸:直径 5 mm;
(4)试验机最大加载载荷:500N;
(5)唾液槽圆盘水平运动最大行程:5 mm;
(6)对磨小球垂直运动最大行程:50 mm;
2.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的工作原理
本试验机的工作原理是:试验机启动时,上颌模拟机构的变频电机通过传动轴带
动大偏心距凸轮旋转,实现由圆周运动转换为上下往复的间歇直线运动,在加载头与
传动轴之间设有减震弹簧,起到模拟牙龈、牙槽骨等口腔内组织结构的缓冲保护作

5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用,由此完成对上下颌咬合运动的模拟。当凸轮连杆机构运动到凸轮最大半径处时,
加载对磨小球位于最低点,与下颌牙齿试件咬合,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此时的弹簧力
即为咬合力。下颌模拟机构的变频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小偏心距偏心凸轮实现牙齿咀
嚼运动时的左右平移研磨动作。唾液槽通过螺栓固定并密封在下颌模拟机构试件台
上,唾液槽内设计了专门用于夹持试件牙齿的夹具。唾液槽通过 4 个定位螺栓与下部
机架固定,可随时改变与上方对磨小球的对接位置。
3.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的系统组成与确定
根据试验机的功能和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试验原理,本文设计的咀嚼模拟疲劳试验
机可分为动力传动系统、加载系统、装夹系统和测控系统如图 4.6 所示。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的运动系统主要包括交流电机、传动轴、凸轮以及旋转主
轴,通过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再将动力传递到旋转主轴为往复运动提供动力。其中,
往复运动即通过偏心凸轮机构将主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的加载系统为试验机提供试验的正压力,主要由丝杆及弹簧
组成。通过电机驱动加载轴和丝杠带动加载头下降,直至对磨小球与牙齿试件接触并
达到试验压力。
加载系统主要作用是为试验机提供可变、稳定的试验载荷,从而实现不同工况仿
真。目前,已出现多种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加载方式,主要包括机械式加载、电磁式加
载和液压式加载三种情况,其中,机械式加载可采用砝码、弹簧和杠杆的方式实现载
荷的加减变化;液压式加载主要包括动压加载和静压加载两种方式。对比上述所述的
几种加载方式,杠杆与砝码加载式优点在于设计结构简单,加载力准确,但是它的自
动化程度较低,通常情况下都只能采用人工手动多次更换加载,并且常适用于小载荷
场合;液压加载方式虽然可以克服杠杆、砝码加载的弊端,但液压加载方式的缺点在
于制作成本高、过于笨重且噪音大,并且对于模拟口腔咀嚼运动而言大材小用,并不
适宜;而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加载轴产生正压力,并由减震弹簧传递至加载头,一方面
实现了无极操控,并且可实时由传感器获取此刻的正压力数值,另一方面控制精准,
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并且加载速度快,载荷也更趋于稳定。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本试验机的试验参数与条件,需达到最大值为 500N 的加载
压力,且确保加载过程平稳流畅,压力载荷稳定持续,最终选用了步进电机带动加载
轴并通过减震弹簧的加载方式为试验机提供正压力。

58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1-电机;2-连接装置Ⅰ;3-连接装置Ⅱ;4-直线滑动轴承;5-压力头;6-唾液盒;7-导
轨;8-支架;9-控制开关;10-变频器;11-计算机;12-继电器
图 4.6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结构示意图

4.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间歇机构的确定
牙齿在咀嚼模拟的过程中,并不是进行连续的咬合与研磨,自身存在一定的间歇
周期,因此需要将电机输出的连续运动转换成周期性的间歇运动。在机械设计中,实
现间歇运动的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即槽轮机构、棘轮机构、凸轮间歇机构和不完
全齿轮机构。
槽轮机构利用拨盘圆销和槽轮槽的配合实现间歇运动,拨盘圆销进入槽轮时,锁
止弧分开,槽轮运动;拨盘圆销离开槽轮时,锁止弧又将槽轮锁住。槽轮间歇机构的
优势在于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并且可以控制转角,因此槽轮机构是最常用的间歇机
构之一。
棘轮机构具有棘爪和棘轮槽以及摆杆,利用棘爪与棘轮的配合来完成间歇运动的

5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有级调节,但是棘轮间歇机构的缺点在于齿尖磨损常伴有噪声,所以只适用于低速、
轻载下的送进、止动和超越等特定场合。
凸轮间歇机构包括圆柱凸轮机构和弧面凸轮机构。凸轮机构的主要工作阶段分为
推程、回程、远休程和近休程。相比于其他间歇机构,凸轮机构优点是定位可靠,并
且能够根据凸轮轮廓曲线改变运动规律,合理选择从动件,机构传动平稳,能够适应
中、高速转速,应用范围广泛。
各类间歇运动机构具有不同的性能。根据以上对各间歇机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的
介绍,由于凸轮间歇机构的构件数较少,结构比较简单,只要合理地设计凸轮的轮廓
曲线就可以使从动件获得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设计比较容易,故本试验机采用
凸轮间歇机构完成模拟上下颌咀嚼咬合运动。
5.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往复运动机构的确定
从电动机输出的运动多为连续直线的转动,但对于咀嚼模拟机而言,水平研磨的
动作需要将连续的转动变为直线往复运动,将连续转动变为往复直线移动的机械机构
常见的有以下几个类型:曲柄滑块机构、正弦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条传动机构。
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由齿轮与齿条组成,主动件为齿轮,从动件为齿条,齿轮齿条
传动机构即利用齿轮的旋转以及与齿条的啮合来完成转动变为直线运动的过程。凸轮
机构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当凸轮作匀速回转运动,由于半径的随时变化致使
凸轮的运动轨迹具有特定的轮廓,从而使从动件受主动件凸轮的影响完成特定规律的
间歇运动。曲柄滑块机构由曲柄、连杆、滑块和机架等组成,主动件为曲柄,从动件
为连杆,曲柄做圆周运动带动从动件连杆及滑块作往复的直线运动。

对于本研究中的试验机,考虑到凸轮机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运动规律简单,
所以决定采用凸轮机构,并利用用滑块和凸轮相结合来模拟口腔咀嚼运动时的研磨动
作。
人在咀嚼运动时上颌因与头骨相连基本保持不动,人的下颌按照一定的运动轨迹
上下往复运动完成食物的咀嚼。但对于咀嚼疲劳模拟试验机设计而言,因固定机架在
下部,为使机器结构更佳简单便于操作,将上下颌运动调换,即上颌模拟机构完成上
下咀嚼的往复运动,下颌模拟机构完成左右往复运动的研磨工作。
本试验机由机架、两个变频电机、两个偏心距不同的凸轮、5mm 不锈钢加载头、
唾液槽、减震弹簧等机构构成。本研究中搭建的牙齿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结构如图

60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4.7 所示。

图 4.7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机实物图

4.3 仿生冠修复牙齿咀嚼模拟疲劳及抗折能力试验

本试验设计模拟了口腔修复体损坏的模式,对仿生冠及颈部龈壁提升修复后的牙
齿进行疲劳模拟抗折能力试验,设置了疲劳试验组、空白对照组和 3D 打印组,疲劳
组行循环加载,对照组不进行循环加载,测定各组间抗折载荷并加以比较,进而评价
修复后的牙齿疲劳抗性。

4.3.1 牙齿样品准备

1. 样品准备
共收集来源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外科因牙周病拔除的上颌前磨牙样品 80 颗如图
4.8,手工刮除牙结石,牙周膜,清洗干净,显微镜下筛选得到外观形态正常,观察牙
齿发育完整、表面无裂纹、无过度磨损和龋坏的单根管牙齿,经游标卡尺测量其牙齿
总长、牙根总长、颊舌颈宽度等外形尺寸,均在我国王惠云发表的中国人牙齿尺寸范
围之内,暂存于 37℃生理盐水中备用。
为了排除天然牙样品的个体差异所造成的试验误差,本试验选择 3D 打印牙齿样
品进行体外试验,批量生产的 3D 打印牙齿可排除因牙齿本身差异引起的误差,改善
实验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3D 打印牙齿样品制造效率高、精度好,可供选择的材料

6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也多样,尤其对于试验室样品开发时应用便捷且广泛。本文采用的 3D 打印机型号为
STRATASYS FDM 250mc,采用的打印材料为光敏树脂如图 4.9。

图 4.8 离体样本牙收集

3D 打印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将建立完成的三维牙齿模型另存为 stl 格式并导入


到 Catalyst 软件中,然后设置打印精度和打印材料参数,调节打印位置,最后添加到
打印队列中依次打印。

图 4.9 3D 打印样本

2. 样品的预备与包埋
所有的样本,都按照标准进行根管治疗。在冷却水环境下,使用日本松峰公司生
产的金刚砂车针对牙合面进行开髓,当感觉到有落空感时,将其扩展到颊舌方向,对
于开髓洞口大小,依据能够进行直线通道根管预备为准则,将牙体组织的磨除减少到
最低,同时将操作的一致性尽量提高。拔除牙髓后,使用机用镍钛旋转锉对牙齿进行
根管治疗,使其根尖直径达到 30#,预备的止点止于解剖式根尖孔处内 0.5mm 的位

62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置,在进行预备的时候,使用 1%次氯酸钠与 0.9%生理盐水对根管进行清洗,纸尖干


燥,最后使用热牙胶连续波垂直加压充填方法进行根管充填,玻璃离子暂时充填。在
湿性环境中,将上述样本保存 7 天。需要注意的是,在试验的整个阶段,离体牙样本
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其目的在于防止样本干燥脱水。所有样本牙均按照有限元模型尺
寸制作基牙预备体(如图 4.10)。

图 4.10 髓腔固位冠牙体预备示意图

髓腔固位冠牙体预备时,使用标准的嵌体预备车针套装进行操作,牙合面功能尖
均匀降低 2mm,非功能尖降低 1.5mm。采用G钻去除根管口下 1mm 的牙胶,采用流
动树脂将根管口封闭并填平髓室底及髓室壁的倒凹,使用标准的末端锥度为 6°的车
针保证牙合面和邻面洞侧壁外展 6°,髓腔固位形深度 5mm,边缘设置为平面对接
式。按照仿生结构形态进行树脂髓腔固位冠修复如图 4.11。
利用事先自制的长×宽×高为 210×160×30 的长方形不锈钢通管作为牙齿疲劳试验
试件的固定模具,将牙科自凝树脂粉按 3:1 的比例在硅胶搅拌杯中搅拌至拉丝状后
期,并立即填充在长方体通管内,将所有试件在牙根的颊舌侧,近远中侧分别标记出
牙体长轴,在各侧釉牙骨质界下方 2mm 做与牙体长轴垂直之线,以此达到包埋离体牙
的牙体长轴垂直于包埋底座。将样本按照距离釉牙骨质界下方 2mm 的高度包埋于长方
体不锈钢通管中,为避免自凝塑料在凝固过程中发热膨胀使牙齿样品受损,将其置于
冷水中 3 分钟,待完全凝固后取出自然晾干,对各组样本牙进行编号如图 4.12。

6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4.11 仿生修复牙齿 图 4.12 包埋后样本

口腔中修复体出现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低应力的循环疲劳导致牙体弯曲强度以及弯
曲模量的下降,修复冠的整体机械性能改变,由此对外力的抵抗下降。在进行不断地
加载运动时,由于离体牙载荷会受到包埋物与牙体之间的应力作用,为了使样本在真
实口腔中生理状态重现,疲劳组的包埋采用高流动性硅橡胶来模拟牙周膜。自凝塑料
底座包埋至釉牙骨质界根方 2mm,模拟牙槽骨。
3. 试验分组
本试验的样本分为人天然牙齿修复样本和 3D 打印样本两种。试验分为 A、B 两
组:
A 组:疲劳试验组,共有牙齿 40 颗,均进行咀嚼模拟疲劳试验,包含树脂常规冠
修复的牙齿 10 颗,不同界面形态的仿生冠修复的牙齿 30 颗(即仿生 1 号-3 号牙齿各
10 颗)。
B 组:空白对照组,未进行咀嚼模拟疲劳试验。共有牙齿 40 颗,将 40 颗牙齿随
机分为 4 组,每组 10 颗。分别用来制作常规冠修复的牙齿和仿生冠修复的牙齿 1-3
号。
3D 打印组:共有牙齿 40 颗,牙齿模型为本文第二章三维有限元模型,包含常规
冠修复的牙齿 10 颗,不同界面形态仿生分层冠修复的牙齿 30 颗(即仿生 1 号-3 号牙
齿各 10 颗,计 30 颗)。

4.3.2 仿生冠修复牙齿咀嚼模拟疲劳试验

疲劳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口腔中的修复体在咀嚼力的反复作用下会产生
疲劳和磨损,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口腔修复体在疲劳交变应力的作用下经常会出现表
面裂纹甚至突然断裂而导致修复失败,严重时会出现牙根折裂而导致拔牙的后果,而
反复的疲劳交变应力则是最终修复出现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人们逐渐关注口腔中剩

64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余牙体的疲劳问题。目前疲劳实验是评估和预测口腔环境对牙齿抗折能力影响的标准
方法。
疲劳试验对牙齿在维持寿命期间抗折强度改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也是
非常必要的。低应力的循环疲劳导致牙体对外力的抵抗下降是口腔修复出现失败的主
要原因[54]。
以往国内外对牙科材料机械强度的测试多为静态加载条件下的抗折裂强度测试,载
荷为静态高强度外力, 试件发生瞬间破坏, 可描述材料的抗折能力, 但与实际情况有较
大差异。咀嚼模拟疲劳试验克服了静态加载的缺点,通过调整加载力大小和循环策略
达到更佳的疲劳模拟效果。
将标准试件固定于咀嚼模拟试验机上,直径为 5mm 的碳化钨对磨小球,形成球面
接触式,加载头固定于试件上端,加载方向平行于牙体长轴,加载点位于牙齿中央窝
处加载(如图 4.13),加载频率为 5Hz,加载力大小为 49N,加载次数为 120 万次(模
拟五年咬合情况),加载时随时进行人工唾液的添加。
疲劳组循环加载试验结束后,将所有试件从底座中取出,并准备下一步的万能拉
压试验机试验。在循环加载过程中疲劳组未出现冠修复体的损坏以及脱位,也未发现
牙体的折裂。

图 4.13 咀嚼模拟疲劳试验

4.3.3 仿生冠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由于丧失了牙髓的营养供应,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脆性增加,其物理及机械性也因
牙体组织的丧失发生了改变,出现牙折裂的几率比正常牙大大增加。因此,抗折裂强
度成为评价冠修复后的牙齿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试验拟分析合理的冠部仿生修复

6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设计提高牙齿抗折性能的机理。应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样本的断裂试验,电子万能
试验机及加载压头如图 4.15 所示。
将包埋好的牙齿样品通过夹具固定在加载小球正下方 1cm 处,使加载小球对准牙
齿咬合面中央窝,加载小球直径为 5mm,计算机控制加载速率为 0.5mm/分钟,从加
载小球接触牙齿咬合面开始直至牙齿发生断裂后自动停止加载,并利用计算机实时记
载加载应力变化(如图 4.14)。

图 4.14 抗折强度破坏试验

图 4.15 电子万能拉压试验机

4.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1. 样本牙抗折强度的分析
该试验针对几种仿生冠修复方案,研究仿生冠修复后的前磨牙抗折强度的差异,
以此确定最佳的仿生修复方案,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冠部仿生修复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0 号常规冠修复的牙齿断裂平均载荷为 709.3N,3 号波纹形仿生冠修复的牙齿断
裂平均载荷最大为 986.60N,1 号直线形仿生冠修复的牙齿抗折强度次之,断裂平均载
荷为 793.70N;抗折效果最差的是 2 号弧线形仿生冠修复的牙齿,断裂平均载荷为
480.50N。两两比较各组之间抗折强度均有统计学差异。

66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表 4.1 空白对照组样本平均折裂载荷值(N)

均值 95% 均值 95%
组别 N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置信下限 置信上限

0号 10 709.30 70.51 658.86 759.74 607.00 821.00

1号 10 793.70 56.75 753.11 834.29 710.00 879.00

2号 10 480.50 51.78 443.46 517.54 406.00 547.00

3号 10 986.60 53.13 948.60 1024.60 912.00 1055.00

表 4.2 空白对照组样本折裂载荷值的方差分析

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值 P

模型 3 1319524.875 439841.625 128.46 <.0001

误差 36 123263.100 3423.975

合计 39 1442787.975

表 4.3 空白对照组样本不同组间的抗折能力差异比较

LSD
95% 置信区间
(I)arm1 (J)arm1 均值差(I-J) 标准误 显著性
下限 上限
1号 -84.40000* 26.16859 .003 -137.4724 -31.3276
0号 2号 228.80000* 26.16859 .000 175.7276 281.8724
3号 -277.30000* 26.16859 .000 -330.3724 -224.2276
0号 84.40000* 26.16859 .003 31.3276 137.4724
1号 2号 313.20000* 26.16859 .000 260.1276 366.2724
3号 -192.90000* 26.16859 .000 -245.9724 -139.8276
0号 -228.80000* 26.16859 .000 -281.8724 -175.7276
2号 1号 -313.20000* 26.16859 .000 -366.2724 -260.1276
3号 -506.10000* 26.16859 .000 -559.1724 -453.0276
0号 277.30000* 26.16859 .000 224.2276 330.3724
3号 1号 192.90000* 26.16859 .000 139.8276 245.9724
*
2号 506.10000 26.16859 .000 453.0276 559.1724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由平均断裂载荷值的统计图可以发现(图 4.16),较 0 号常规冠修复的牙齿而言,
3 号和 1 号仿生冠修复后的牙齿抗折能力分别提高 39%和 12%。

6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4.16 空白对照组常规冠与仿生冠修复牙齿抗折载荷值对比

从疲劳模拟前后各组抗折载荷值对比可以得出,疲劳模拟后的牙齿抗折应力数值
明显降低如图 4.17,平均降低 53.21%,抗折能力变差,疲劳模拟在变化趋势上起到了
预想的效果,未经疲劳模拟的试验牙齿,不同的仿生冠修复在应力数值上相差较为明
显。

表 4.4 疲劳模拟前后样本抗压载荷值(N)

0 1 2 3
抗折应力
常规 直线 弧形 波纹

疲劳模拟前 709.3 793.7 480.5 986.6

疲劳模拟后 551.6 661.7 317.3 713

图 4.17 疲劳模拟前后样本抗压载荷值对比

对于 A 组疲劳模拟组,各组样本牙抗折载荷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 3 号(波纹形)、
1 号(直线形),0 号(常规冠)、2 号(弧线形)。两两比较各组间抗折强度均有统
计学差异。3 号分层波纹形仿生冠,抗折强度最高,说明了分层波纹界面形态有效地
吸收及阻断了一部分咬合应力,使剩余牙体组织抗折强度也相应地增大。2 号弧线形
仿生冠抗折强度明显降低,证明了层间的弧线形与咬合应力相反使其抗折强度下降。

68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由此推测出波纹形仿生冠修复可以提高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临床使用寿命。

表 4.5 疲劳组样本平均折裂载荷值(N)

均值 95% 均值 95%
组别 N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置信下限 置信上限

0号 10 551.60 52.43 514.10 589.10 465.00 615.00

1号 10 661.70 61.24 617.89 705.51 556.00 728.00

2号 10 317.30 50.46 281.20 353.40 235.00 381.00

3号 10 713.00 59.08 670.73 755.27 651.00 804.00

表 4.6 疲劳组样本折裂载荷值的方差分析

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值 P

模型 3 927225.000 309075.000 98.62 <.0001

误差 36 112826.600 3134.072

合计 39 1040051.600

表 4.7 疲劳组样本不同组间的抗折能力差异比较

LSD
95% 置信区间
(I)arm1 (J)arm1 均值差(I-J) 标准误 显著性
下限 上限
1号 -110.10000* 25.03626 .000 -160.8759 -59.3241
0号 2号 234.30000* 25.03626 .000 183.5241 285.0759
3号 -161.40000* 25.03626 .000 -212.1759 -110.6241
0号 110.10000* 25.03626 .000 59.3241 160.8759
1号 2号 344.40000* 25.03626 .000 293.6241 395.1759
*
3号 -51.30000 25.03626 .048 -102.0759 -.5241
*
0号 -234.30000 25.03626 .000 -285.0759 -183.5241
2号 *
1号 -344.40000 25.03626 .000 -395.1759 -293.6241
*
3号 -395.70000 25.03626 .000 -446.4759 -344.9241
*
0号 161.40000 25.03626 .000 110.6241 212.1759
*
3号 1号 51.30000 25.03626 .048 .5241 102.0759
*
2号 395.70000 25.03626 .000 344.9241 446.4759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6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4.18 疲劳组常规冠与仿生冠修复牙齿抗折载荷值对比

2. 样本牙折裂模式的分析
对于树脂髓腔固位冠修复后的牙齿而言,当折裂线位于釉牙骨质界以下属于不可
修复折裂模式,折裂线位于釉牙骨质界以上属于可修复折裂模式(如图 4.19);当折
裂模式为不可修复时临床中只能拔除全部牙齿,这对邻牙及整个口颌系统均造成不良影
响。

可修复性折裂 不可修复性折裂

图 4.19 折裂模式示意图

从折裂模式来看,疲劳模拟组与空白对照组牙齿样品的折裂方式以不可修复性折
裂模式为主,这主要与冠修复材料是椅旁复合树脂材料有关。有研究表明,树脂冠虽
然与牙齿弹性模量接近,可以使牙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但当受较大外力时,不能很
好地保护剩余牙体组织而发生不可修复性折裂[55],所以各组发生不可修复性折裂样本
数较多。而疲劳模拟并未改变牙齿的折裂模式,分析原因认为模拟口腔咬合所进行的
循环加载为低应力疲劳,两组样本接受静加载时,牙体产生的应力模式基本相近,所
表现出折裂模式也相近。各组虽然以不可修复性折裂模式为主,但空白对照组出现可

70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修复性折裂的牙齿样品个数明显多于未经疲劳咀嚼模拟而直接进行抗压强度测试的空
白对照组。说明循环加载影响了牙齿的失效模式。本试验结果显示 3 号仿生波纹形冠
修复的牙齿发生可修复性折裂的样本数多于其他三组,分析得出仿生修复设计及界面
形态对患牙的折裂模式产生影响,分层结构将牙齿所受应力向水平方向分散,从而减
少了牙根颈部的应力集中,减少了根折发生的几率。而波纹形由于层间接触面积增
大,从而分散的应力越多,应力传导的越均匀因此发生根折的几率越小。

表 4.8 空白对照组样本折裂模式比较

组别 可修复性折裂模式 不可修复性折裂模式
0号 2 8
1号 4 6
2号 3 7
3号 5 5

表 4.9 疲劳组样本折裂模式比较

组别 可修复性折裂模式 不可修复性折裂模式

0号 1 9

1号 3 8

2号 2 8

3号 4 6
冠修复体发生疲劳损坏具有随机性,但受客观条件影响,很难在体外真实再现口
腔环境进行试验模拟,且牙齿的疲劳破坏是一个长达数十年的累积过程,李秉鸿和元
莉莉等人曾对修复后牙齿进行抗疲劳折裂试验发现牙齿的折裂位置均发生在颈部 1/3
处表现为横折或斜折[56],这与本文的牙齿折裂方式大体相同(如图 4.20)。综合以上
因素考虑,3 号(仿生波纹形)冠修复的牙齿表现最为突出,这对牙齿修复具有重要的
积极作用,因为在进行咬合力疲劳模拟时,牙齿受到的是高周循环的低应力作用,咬
合力通过分层牙冠向下部传递应力,分层结构可以起到分散应力集中的作用,而波纹
形界面形态在增加层间结合力的同时,将应力更改为水平传递,而不是继续向下传递
至根部,从而增加了牙齿的抗折能力。

7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可修复性折裂 不可修复性折裂

图 4.20 离体牙样本折裂模式

3. 3D 打印样本牙抗折强度分析
为了真实地模拟修复体与牙齿的关系,修复体的抗折破坏实验多采用离体牙作为
实验样本。但是由于离体牙牙齿外观形态不一致、提供者的年龄无法保证,离体牙的
储存方法和时间无法统一,牙体预备时很难保证标准一致性,这些原因导致了难以获
得标准化样本的数据。因此,许多学者用代型替代离体牙做为牙齿的样本[57]。代型可
保证样本的大小与冠修复体形态一致,从而提高实验的一致性和可信性。本试验以
3D 打印牙齿做为代型,探究层间界面形态对仿生分层冠修复后的牙齿抗折强度的影
响,为仿生冠修复后的牙齿抗折强度测试提供更可靠的试验数据与结论。
分析抗折载荷结果,3D 打印样本牙的抗折载荷值明显偏小,主要是因为样本牙
材料为弹性模量较小的树脂牙。0 号常规冠修复的牙齿断裂平均载荷为 250.61N,断裂
载荷值分布在 100N-300N 之间;3 号两层波纹形仿生冠修复的牙齿断裂平均载荷最大
为 312.55N,抗折强度最优。二层波纹形仿生冠牙齿样品断裂载荷值明显高于其他修
复方式的牙齿。与离体牙抗折能力趋势一致,3 号波纹形牙冠抗折能力最优。

表 4.10 3D 牙平均折裂载荷值(N)

均值 95% 均值 95%
组别 N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置信下限 置信上限
0号 10 250.61 1.82 249.31 251.91 248.50 252.90
1号 10 262.30 1.49 261.23 263.37 260.20 264.60
2号 10 245.63 1.16 244.80 246.46 243.40 247.90
3号 10 312.55 1.87 311.21 313.89 309.90 314.90

72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表 4.11 3D 牙折裂载荷值的方差分析

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值 P
模型 3 28198.14475 9399.38158 3617.66 <.0001
误差 36 93.53500 2.59819
合计 39 28291.67975

表 4.12 3D 仿生修复牙齿的抗折能力差异比较

LSD
95% 置信区间
(I)arm1 (J)arm1 均值差(I-J) 标准误 显著性
下限 上限
1号 -11.69000* .72086 .000 -13.1520 -10.2280
0号 2号 4.98000* .72086 .000 3.5180 6.4420
3号 -61.94000* .72086 .000 -63.4020 -60.4780
0号 11.69000* .72086 .000 10.2280 13.1520
1号 2号 16.67000* .72086 .000 15.2080 18.1320
*
3号 -50.25000 .72086 .000 -51.7120 -48.7880
*
0号 -4.98000 .72086 .000 -6.4420 -3.5180
*
2号 1号 -16.67000 .72086 .000 -18.1320 -15.2080
*
3号 -66.92000 .72086 .000 -68.3820 -65.4580
*
0号 61.94000 .72086 .000 60.4780 63.4020
*
3号 1号 50.25000 .72086 .000 48.7880 51.7120
2号 66.92000* .72086 .000 65.4580 68.3820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图 4.21 常规冠与仿生冠修复 3D 牙齿抗折载荷值对比

7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从折裂模式可以看出,所有 3D 打印牙齿均出现牙颈部横折(如图 4.22),因为


3D 打印牙齿的材料为光敏树脂,弹性模量较小,与人天然牙齿的力学性能有一定差
异,因此无法模拟天然牙齿的折裂模式。

图 4.22 3D 打印样本折裂模式

4.4 颈部仿生修复牙齿咀嚼模拟疲劳及抗折能力试验

4.4.1 样本处理及分组

样本处理同前,共分 4 组,每组 10 个样本。


E1 组(龈壁提升 SDR):近中龈缘位置位于釉牙骨质界下 2mm,37%磷酸酸蚀
牙釉质 30s,牙本质 15s,冲洗,吹干,并涂自酸蚀粘结剂 Tetric N-Bond,光固化
30s,SDR 大块树脂充填 3mm,将龈壁提升至龈上 1mm,抛光。
E2 组(龈壁提升 Z350):近中龈缘位置位于釉牙骨质界下 2mm,37%磷酸酸蚀
牙釉质 30s,冲洗,吹干,并涂自酸蚀粘结剂 Tetric N-Bond,光固化 30s,Z350 XT 分
层充填 3mm,将龈壁提升至龈上 1mm,抛光。
E3 组(龈下组):近中龈缘位于釉牙骨质界下 2mm,龈壁不做处理。
E4 组(龈上组):近中龈缘位于釉牙骨质界上 1mm。

4.4.2 仿生修复牙齿的制作

将样本牙放入仿生口腔中,CAD/CAM 设备扫描采集每组的光学印模如图 4.23,


在对边缘线进行绘制之后,依据进行根管治疗之前,已经保存的完整牙冠形态,对样
本牙的外形进行冠修复。将设计好的数据参数利用传输装置传输至 CAM 研磨系统,
选用 IPS e.max CAD 瓷块制作修复最后进行烧结如图 4.23。对于陶瓷修复体,首先使

74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用 5%氢氟酸酸蚀,然后冲洗干燥,在修复体的内表面涂布硅烷偶联剂。使用 37%磷
酸酸蚀牙体组织(牙釉质 40s,牙本质 20s),彻底冲洗后干燥,最后利用 variolink II
树脂粘结剂粘结修复体,去除多余粘结剂,使用 LED 灯光照。最终将处理后的所有样
本放置在同样的环境中进行保存,时长为 7 天。

图 4.23 CAD/CAM 制作修复体过程

E1 E2

E3 E4

图 4.24 常规及仿生修复牙齿制作完成

7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4.3 3D 打印仿生修复牙齿的制作

根据有限元模型为模板输出 STL 格式数据,用 Somos® EvoLVe 128 材料(DDP


机型)对设计保存的STL格式进行3D打印获得 Somos® EvoLVe 128 材料的根部模
型 40 个。分为 4 组,每组 10 个样本如图 4.25。修复体制作与粘结同前。

图 4.25 3D 仿生修复牙齿制作完成

4.4.4 样本咀嚼模拟疲劳试验

利用课题组最新研制的咀嚼模拟机,模拟修复体使用 5 年的疲劳情况。试验方法
同前。

4.4.5 颈部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1. 试验过程
咀嚼疲劳后的试件与 3D 牙齿都固定安装在万能试验机上(如图 4.26),试验方法
同前,计算机会将对应的折断点的载荷值进行记载。采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对试验
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各组折裂载荷值,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其断裂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I. 可
修复性折裂模式:折裂线止点位于釉牙骨质界下 2mm 内(位于包埋平面水平及以上),
II.不可修复性折裂模式:折裂线止点位于釉牙骨质界下 2mm(位于包埋平面以下)。
将试验后的样本在 10 倍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其折裂模式。

76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图 4.26 万能试验机抗折试验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1)折裂载荷值
对所有组的样本牙的折裂载荷值进行数据可靠性分析,发现结果服从正态分布(P
>0.05),每组离体牙样本的平均断裂载荷值(N)见表 4.13。E4 组(龈上组)折裂
载荷最高,为 1446.98±195.36N;E3 组(龈下组)折裂载荷最低,为 1011.61±203.90N。
采用单因素方差对折裂载荷值进行分析,对组间的样本均数进行两两比较(LSP
Test),结果见表 4.15:E1 组和 E4 组断裂载荷无显著性差异,而 E3 组与 E1,E4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1 组与 E2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图 4.27)。
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组全瓷髓腔固位冠的抗折载荷值的分散性均较大。这是因为陶瓷
材料的脆性来自于其化学键的种类,实际陶瓷体中大都以方向性较强的离子键和共价
键为主,多数晶体的结构复杂,平均原子间距大,因而表面能很小,位错的滑移、增
殖很难发生[58]。陶瓷很容易由表面或内部存在的缺陷引起应力集中而产生脆性破坏,
而缺陷的分布和尺寸大小均为随机且难以控制,因此,全瓷冠的抗折载荷值分散性较
大。

表 4.13 常规及仿生修复离体牙样本的平均折裂载荷值(N)

组别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95%可信区间 最小值 最大值

E1 10 1385.18 186.66 1251.65 1518.71 1033.60 1615.10

E2 10 1200.09 195.03 1060.57 1339.61 972.50 1582.50

E3 10 1011.61 203.90 865.75 1157.47 782.10 1504.80

E4 10 1446.98 195.36 1307.23 1586.73 1120.00 1745.42

7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 4.14 常规及仿生修复离体牙样本折裂载荷值的方差分析

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P

组间 3 1159146.281 386382.094 10.13 <.001

组内 36 1373587.799 38155.217

合计 39 2532734.080

表 4.15 离体牙不同修复组间的抗折性能差异比较

95% 置信区间
(I) (J) 均值差(I-J) 标准误 显著性
下限 上限

E2 185.09000* 87.35584 .041 7.9241 362.2559

E1 E3 373.57000* 87.35584 .000 196.4041 550.7359

E4 -61.80000 87.35584 .484 -238.9659 115.3659

E1 -185.09000* 87.35584 .041 -362.2559 -7.9241

E2 E3 188.48000* 87.35584 .038 11.3141 365.6459

E4 -246.89000* 87.35584 .008 -424.0559 -69.7241

E1 -373.57000* 87.35584 .000 -550.7359 -196.4041

E3 E2 -188.48000* 87.35584 .038 -365.6459 -11.3141

E4 -435.37000* 87.35584 .000 -612.5359 -258.2041

E1 61.80000 87.35584 .484 -115.3659 238.9659

E4 E2 246.89000* 87.35584 .008 69.7241 424.0559

E3 435.37000* 87.35584 .000 258.2041 612.5359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代表 P<0.05。

图 4.27 常规及仿生修复离体牙样本平均折裂载荷值比较,*代表 P<0.05

在本次试验中,对整个试验的过程以及步骤进行全面控制,同时试验人员也严格
限制为同一人。此外,试验中保证在模拟口腔环境下完成修复体制作以及样本牙粘结

78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的所有步骤。该试验对于颈部缺损的上颌前磨牙采取髓腔固位冠的修复方案是基于根
管治疗牙修复的黄金准则即髓腔固位冠可以实现最少量的牙体预备和尽可能地保留残
余牙体组织[59]。并且有大量的文献已证实髓腔固位冠可以用来修复根管治疗牙体组织
缺损较严重的前磨牙[60]。由于二矽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与天然牙本质弹性模量接近且
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因此本试验选择二矽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做为颈部缺损根管治疗
后上颌前磨牙的髓腔固位冠修复材料,以获得更好的生物学性能。
根据文献结果显示,上颌前磨牙区最大咀嚼力为 218N-298N(女性),263N-343N
(男性[61]。本试验结果显示,各组修复方案均可以满足日常咀嚼功能需要。这说明,
从抗折载荷值来说,全瓷髓腔固位冠应用于前磨牙是可行的。一些临床研究也支持这
一观点,Marquardt 等临床研究发现,前磨牙和磨牙髓腔固位冠修复 3-5 年的成功率
达到了 100% [62]。本试验中龈下组折裂载荷(1011.61±203.90N)显著低于龈上组及龈
壁提升组。龈下组样本牙因损失了颈部大量牙体组织,使剩余牙体组织抗力减少,这
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牙体组织的抗力与剩余牙体的量呈正比[63]。龈下组修复体边缘
位于薄弱的颈部,而陶瓷修复体由于脆性较大容易在修复体边缘出现应力集中而导致
牙体折 裂[64];龈壁提升组的折裂载荷较龈下组显著提高,虽然龈壁提升组样本牙剩
余牙体量与龈下组相同,但经龈壁提升进行颈部重塑后恢复了颈部的箍效应,使折裂
载荷提高,说明龈壁提升技术增强了牙体的抗力。Ilgenstein I 等学者通过试验研究发
现,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的牙齿,牙齿的抗折性没有受到龈壁提升的影响[65]。
本试验成功地证实了有限元仿真模型的结果,龈壁提升恢复了天然牙齿颈部的结构,
体现于牙齿在机械载荷下的生物仿生行为。龈壁提升恢复了牙齿的抗力,这可能得益
于几个方面的因素:通过粘结剂,树脂类材料能够有效的和基牙实现粘结,这就大大
的增加了固位力,在对牙齿进行修复后,牙齿与修复体更接近于一个整体,牙齿的抗
折能力和天然牙齿相比,相差不大。同时,龈壁提升后形成了不同于龈下缺损的预备
体外形,可以有效的解决填充不足的问题,使修复体的边缘线变短,这样为修复体的
粘结创造良好条件;而且龈壁提升的同时减少了间接修复体的厚度,有利于粘结修复
过程中光的传导,增加了修复体的粘结强度,提高了牙齿的抗折能力。龈壁提升同时
应用了即刻牙本质封闭技术(IDS),即在粘结修复体之前在牙本质表面涂布一层粘结
剂,有研究表明 IDS 能大大地增强修复体的固位力,降低临床修复体脱落的可能
性[66-68]。因此,龈壁提升借助 IDS 增强了髓腔固位冠的固位力,从而提高了牙齿的抗

7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折能力。
而经 SDR 龈壁提升后的样本牙折裂载荷值与龈上组无显著差异。说明 SDR 大块
树脂适用于龈壁提升进行颈部重塑。对于龈壁提升修复材料的选择,复合树脂以及流
动树脂这些材质的应用在临床上起到了较好效果[69 , 70]
;但进行颈部修复时,使用的材
料不同,也会影响后期间接冠修复体的修复效果,边缘适应性也存在较大差异[71]。故
本试验探讨了龈壁提升材料对牙齿抗力的影响。研究人员 Braga RR 等经过试验研究
发现,进行 II 类洞树脂修复过程中,与传统树脂相比,使用流动树脂并未显著减少应
力[72]。而本试验表明大块树脂 SDR 龈壁提升 (E1)较传统树脂 Z350 XT 组(E2)获
得了更高的折裂载荷,提高了 13%,说明 SDR 龈壁提升后样本牙的抗折力更强。SDR
属于改良的流动树脂,聚合收缩力低,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接近,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及粘结力。Al-Harbi 等试验结果表明粘结界面位于牙骨质界面时 SDR 等大块充填树脂
的粘结力明显高于传统复合树脂[73],这与龈壁提升的粘结界面相同,故与传统复合树
脂相比, SDR 大块树脂龈壁提升后与牙体形成较强的粘结力,牙齿能更好的抵抗外
界的压力而不被破坏。传统树脂在进行龈壁提升时,为了达到聚合充分的功效,以及
实现高粘结力,需要对树脂进行分层充填。但是分层充填存在的缺陷也很明显,比如
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将气泡等混入树脂、操作步骤繁琐、操作时间久等缺陷,这些也
会对充填的成功率造成影响。而 SDR 大块树脂一次可以充填 4-5mm,一次充填就能够
满足龈壁提升的高度,因此能够保证龈壁提升的成功率,从而使最终的修复体能够抵
抗更高的折裂载荷。SDR 与天然牙本质弹性模量接近,应用 SDR 进行龈壁提升更接近
于仿生修复,因此具有更突出的抗折强度。
(2)折裂模式
折裂模式可分为 2 类,可修复性折裂模式:折裂线位于牙槽骨以上;不可修复性
折裂模式:折裂线位于牙槽骨以下。

表 4.16 离体牙不同修复组折裂模式比较

组别 可修复性折裂模式 不可修复性折裂模式

E1 7 3

E2 6 4

E3 3 7

E4 8 2
各组牙齿折裂方式均以近远中向纵裂为主,折线经过颈部缺损的边缘,见到许多
80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条索状不规则破坏区。上述折裂模式与上颌前磨牙的牙合面解剖形态和受载方式导致
的应力分布密切相关。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龈上组与龈壁提升组多发生可修复
性折裂,说明对于颈部缺损的根管治疗后上颌前磨牙,二矽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髓腔
固位冠辅以龈壁提升修复使牙齿得以保存。龈壁提升组折裂线止于冠部或止于龈壁。
由于与牙齿的硬度相比,龈壁提升材料具有较大的硬度,所以能够起到阻断应力的作
用,同时可辅助吸收应力,因此折裂线多止于提升材料内部。龈壁提升后牙齿的折裂
模式与龈上组相似,SDR 龈壁提升修复组折裂强度也与龈上组接近,说明龈壁提升改
变了根管治疗后牙体受力的应力分布,使修复后的牙体更接近于一个整体,有效地分
散缓冲牙合力,起到了保护根部牙体组织的作用,使折裂后仍可选用全冠或桩核冠修
复使牙齿得以保存;这再次表明了颈部缺损的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龈壁提升可以起
到良好的修复效果。而选择哪种龈壁提升材料对牙齿的折裂模式没有显著影响,毕竟
牙齿的折裂模式取决于牙齿颈部的结构及外力所致的牙尖变形程度。
而龈下组多为不可修复性折裂模式(如图 4.28),既折裂多发生于牙槽骨以下,
颈部缺损达龈下直接行髓腔固位冠修复,使根部成为了较为薄弱的部位。由于玻璃陶
瓷脆性较大,修复体的边缘位于较为薄弱的根部,由于缺乏颈部组织的缓冲,使应力
直接传导至根部而发生根折。本试验中龈下组发生不可修复性折裂模式的样本数占
70%,这与 Irina Ilgenstein 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的观点互不相同[74],这可能是由于样本
选取的不同造成的,之前获得的多为磨牙的试验数据,但这次试验我们使用的是上颌
前磨牙,上颌前磨牙体积较小,同时与磨牙相比,其颈部更窄,这都不利于应力向牙
根及牙周组织的传导。因此由于上颌前磨牙颈部缩窄这一特殊的解剖结构,使龈壁提
升技术更适用于上颌前磨牙。龈壁提升恢复牙齿颈部结构的生物仿生行为被现有的试
验所证实。龈壁提升髓腔固位冠修复方案恢复了牙齿的结构完整性和生物机械性能,
是保存颈部缺损根管治疗后上颌前磨牙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而试验结果表明根管治
疗后无论采取哪种修复方式,尽可能的保留健康牙体组织至关重要。

8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4.28 不同修复方式折裂模式

(3)3D 打印牙齿折裂载荷值及折裂模式
修复体抗折试验中,通常使用的材料为离体牙 [75,76] ,然而患者的年龄、牙齿形
态、个体差异等都会对离体牙的实际试验造成影响,很难获取标准牙体的可靠研究数
据。为了进行试验,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使用代型来替代离体牙进行试验。3D 牙齿
能够达到牙根与冠修复体形态完全一样的目标,因此具有较好的试验效果。本试验选
择树脂材料作为打印材料,通过 3D 打印技术制作,全瓷髓腔固位冠以 CAD/CAM 技
术制作,保证了样品的一致性,提高了试验的可信度。从试验结果可知(如图 4.29),
3D 牙齿折裂载荷试验结果与离体牙一致,D4>D1>D2>D3,但断裂力值相对较小。文
献报道,全瓷冠的抗折强度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其中 3D 打印材料对其影响较大,随
着打印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相应的也会提高冠的抗折载荷值。由于 3D 打印材料为
光固化树脂,光固化树脂的压缩弹性模量比离体牙(12-18.6 GPa)低,故本研究各组
全瓷髓腔固位冠的断裂强度也较低。本试验中龈下组抗折载荷最小,因全瓷冠粘结界
面在 3D 牙齿与全瓷修复体之间,而且修复体的边缘线又较长,所以粘结界面的张应
力更高,全瓷髓腔固位冠容易发生断裂失效,测得的抗折载荷值也最小。而龈壁提升
组,因全瓷冠的粘结界面一部分在龈壁提升材料上,而龈壁提升材料接近全瓷冠的弹
性模量,因此,发生粘结界面失效的可能性小,测得的抗折载荷值也较大。

82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表 4.17 3D 牙齿各组平均折裂载荷值(N)

均值 95% 均值 95%
组别 N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置信下限 置信上限

D1 10 716.11 1.32 715.17 717.05 713.80 717.90

D2 10 598.40 1.57 597.28 599.52 596.20 600.70

D3 10 417.79 1.74 416.55 419.03 415.30 420.00

D4 10 717.36 1.35 716.40 718.32 715.70 719.40

表 4.18 3D 牙齿各组折裂载荷值方差分析

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值 P

模型 3 598414.1690 199471.3897 88411.6 <.0001

误差 36 81.2220 2.2562

合计 39 598495.3910

表 4.19 3D 牙齿不同组间抗折能力差异比较
LSD
95% 置信区间
(I) arm2 (J) arm2 均值差 (I-J) 标准误 显著性
下限 上限
*
D2 117.71000 .67174 .000 116.3477 119.0723
D1 D3 298.32000* .67174 .000 296.9577 299.6823
D4 -1.25000 .67174 .071 -2.6123 .1123
*
D1 -117.71000 .67174 .000 -119.0723 -116.3477
*
D2 D3 180.61000 .67174 .000 179.2477 181.9723
*
D4 -118.96000 .67174 .000 -120.3223 -117.5977
D1 -298.32000* .67174 .000 -299.6823 -296.9577
*
D3 D2 -180.61000 .67174 .000 -181.9723 -179.2477
D4 -299.57000* .67174 .000 -300.9323 -298.2077
D1 1.25000 .67174 .071 -.1123 2.6123
*
D4 D2 118.96000 .67174 .000 117.5977 120.3223
*
D3 299.57000 .67174 .000 298.2077 300.9323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8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4.29 3D 牙齿各组平均折裂载荷值比较

由于 3D 打印牙齿在受压时,其会产生较大的变形,所以在全瓷冠粘结界面产生
较大的应力,导致全瓷冠在载荷较小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断裂。所以 3D 牙齿的断裂模
式以冠从中线处折裂或冠折裂一半丢失为主。折裂线呈现牙合面中央“一”字形,折
裂线向邻面延伸,导致 3D 牙折裂或冠折如图 4.30。髓腔固位冠断面平齐,无塑性变
形,为典型的拉伸应力造成,试样破坏后树脂代型表面光滑而未见粘结剂残留。这与
Dong 和 Darvel、Lee 和 Wilson 的研究结果相似[77,78]。同时,离体牙粘结时树脂粘结剂
可进入牙本质小管中形成机械锁合,而 3D 打印材料则无多孔结构,无法形成机械嵌
合力,也无法与树脂粘结剂形成化学结合。在 3D 牙齿各组中,龈壁提升组及龈上组
多出现冠折,而龈下组多发生 3D 牙齿折裂如表 4.20。对 3D 打印牙齿来说拉伸应力对
全瓷髓腔固位冠的断裂起主导作用,而当拉伸应力超过 3D 牙齿本身的强度时,则会
同时发生基牙和 3D 牙齿的折裂,龈壁提升材料弹性模量大于 3D 树脂,因此当修复体
整体受力时,龈壁提升材料可以吸收一部分拉伸应力,减少了 3D 牙齿发生折裂的几
率。而不同的龈壁提升材料并没有影响 3D 牙齿断裂的模式。虽然本试验测得的断裂
力值偏小,但是各组断裂力值仍然可以满足正常前磨牙区咀嚼力的需要,说明 3D 打
印光固化树脂材料可以做为代型而应用于全瓷修复体断裂失效的力学试验中。

84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图 4.30 3D 牙齿折裂模式

表 4.20 3D 牙齿不同修复组间折裂模式比较

组别 可修复性折裂模式 不可修复性折裂模式

D1 6 4

D2 5 5

D3 3 7

D4 6 4

4.5 耦合仿生修复牙齿咀嚼模拟疲劳及抗折能力试验

前几章通过理论仿真分析和力学性能的研究,得出结论仿生冠修复可以有效降低
牙齿的等效应力,对提高髓腔固位冠修复的牙齿抗折性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对于
颈部缺损的前磨牙应用龈壁提升进行颈部结构重塑后,可以降低薄弱颈部的牙本质应
力集中,起到保护剩余牙体组织的目的,并实现了与天然牙齿相似的应力分布情况。
为了优化设计修复方案,本章拟将冠部仿生耦合颈部仿生修复牙齿,对颈部缺损
的牙齿耦合仿生修复后进行疲劳抗折试验,为临床选择修复方案提供参考。

4.5.1 牙齿样品准备

样本牙体预备及修复体制作同前。
G1,G2 组:近中颈缘位置位于釉牙骨质界下 2mm, SDR 大块树脂充填 3mm,
将龈壁提升至龈上 1mm。
G3,G4 组:近中颈缘位于釉牙骨质界下 2mm,龈壁不做处理。
修复方式:G1,G3 组:常规树脂冠修复;G2,G4 组:仿生树脂冠修复(二层波
纹状)。

8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D 牙齿组:牙齿及冠修复体均由 3D 打印完成,如图 4.31。

图 4.31 3D 牙齿万能试验机抗折试验

4.5.2 耦合仿生修复牙齿咀嚼模拟疲劳试验

本试验利用天然牙齿的分层结构以及颈部结构的箍效应对颈部缺损的前磨牙进行
仿生修复,探讨这种耦合仿生修复设计与牙齿抗折能力的关系。

4.5.3 耦合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1. 离体牙折裂载荷值
本试验显示龈壁提升耦合仿生冠修复的牙齿折裂载荷值最大,与龈壁提升常规冠
修复的牙齿载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龈下常规冠修复的牙齿折裂载荷值最小,与龈
下仿生冠修复的牙齿载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图 4.32。关于龈壁提升材料,大量
学者关注点都在边缘适应性,玻璃离子、复合体以及流体树脂表现出良好的边缘适应
性。也有学者证明流体树脂比传统树脂更适于龈壁提升[79-81]。而 Rocca 等人研究证明,
龈壁提升材料不影响修复后的边缘适应性[82-84]。有学者研究了龈壁提升时树脂的充填
方式对边缘适应性的影响,得出每一层 1mm 的充填方式可以提高边缘适应性[85]。而关
于龈壁提升材料是否会影响牙齿的抗折能力的研究较少。根据以往研究以及前几章分
析得出龈壁提升材料影响龈壁提升后牙体的抗折能力,而 SDR 大块树脂因其与牙本质
弹性模量接近,收缩应力小,变形率低等特点更适用于颈部缩窄的上颌前磨牙龈壁提
升修复。故本试验选择 SDR 为龈壁提升材料。本试验指出当不考虑牙冠修复形式时龈
壁提升提高了牙齿的抗折能力。这与第二章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使用仿生冠修复后,
经龈壁提升后的牙齿抗折能力提高更加明显。这说明仿生冠与龈壁提升的颈部修复发

86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挥了耦合的作用,达到了提高牙齿抗折能力的目的。Benazzi 等学者强调釉牙本质界
作为性能较为独特的结构,会影响牙齿的受力[86]。但是一些研究诸如 IMBEN 等却提出
了不同观点,其结果表明作为牙釉质和牙本质的连接界面,釉牙本质界即使具有很高
的韧性,但其韧性也只是牙本质的 75%[87]。第二章研究结果指出,以天然牙釉牙本质
界为仿生模型,二层波纹状仿生冠因其分层界面为相互交错的结构,这种连接方式增
大了接触面积,有利于树脂层间更牢固的结合,而树脂牙冠分层后提高了牙冠的韧
性,能够吸收更多的能量,从而能够抵抗更大的外界压力。而对于龈下组,仿生分层
冠修复后(G3),与传统冠(G4)相比,牙齿的抗折能力增强,但差异并不显著。因
此,说明龈下组牙齿的抗力主要与颈部缺损所产生的应力有关。在颈部缺损的患牙修
复时,仿生冠修复对牙体抗折性的影响较小。一些试验结果表明在牙釉质层附近出现
裂纹的时候,裂纹一旦向外延展,釉牙本质界很难阻挡裂纹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会使
裂纹进入釉牙本质界,但是当裂纹遇到牙本质层时,由于牙本质层的韧性较高,会阻
挡裂纹进一步的扩展[88-90]。由此可见,牙本质在对牙齿进行保护时具有重要作用。本
试验中龈下组由于颈部牙本质的破坏,较大的外力穿过仿生冠的分层结构时,虽有一
定的缓冲,但应力很快传导至薄弱的牙颈部,也不能保护剩余牙体组织,导致牙体折
裂。而只有龈壁提升时恢复了颈部的弹性结构,仿生冠的缓冲作用才能起效。Tjan 等
人在对修复后牙体抗折能力的研究中发现,牙齿抗折能力主要是由牙颈部剩余牙本质
肩领的高度决定的[91,92]。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牙本质肩领的全包绕状态才能对牙体
的抗折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一旦牙本质肩领的包绕出现问题,就会引起箍效应的弱
化[93]。本试验结果表明,颈部缺损时,颈部箍效应降低,仿生冠的吸收及缓冲作用降
低,而龈壁提升恢复了颈部的箍效应,也使仿生冠的缓冲作用最大化。因此,龈壁提
升耦合仿生冠修复颈部缺损的前磨牙,能够提高牙齿的抗折能力,恢复天然牙齿的生
理功能。

表 4.21 离体牙各组平均折裂载荷值(N)

组别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95%可信区间 最小值 最大值

G1 10 617.20 80.55 559.58 674.82 547.00 752.00

G2 10 706.10 62.40 661.46 750.74 625.00 809.00

G3 10 467.40 85.50 406.24 528.56 333.00 558.00

8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续表 4.21 离体牙各组平均折裂载荷值(N)
组别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95%可信区间 最小值 最大值

G4 10 527.50 60.14 484.48 570.52 451.00 632.00

表 4.22 离体牙各组折裂载荷值的方差分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P

组间 3 327192.5000 109064.1667 20.47 <.0001

组内 36 191779.4000 5327.2056

合计 39 518971.9000

表 4.23 离体牙各组间折裂载荷值比较

(I) 类别 (J) 类别 均值差 (I-J) 标准误 显著性


G2 -88.90000* 32.64110 .010
*
G1 G3 149.80000 32.64110 .000
*
G4 89.70000 32.64110 .009
*
G1 88.90000 32.64110 .010
*
G2 G3 238.70000 32.64110 .000
G4 178.60000* 32.64110 .000
*
G1 -149.80000 32.64110 .000
G3 G2 -238.70000* 32.64110 .000
G4 -60.10000 32.64110 .074
*
G1 -89.70000 32.64110 .009
*
G4 G2 -178.60000 32.64110 .000
G3 60.10000 32.64110 .074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代表 P<0.05。

a
与 G1 比 p<0.05,b 与 G2 比 p<0.05
图 4.32 单一仿生与耦合仿生修复离体牙抗折载荷值对比

88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2.3D 牙折裂载荷值
3D 牙的折裂载荷值如表 4.24

表 4.24 3D 牙各组平均折裂载荷值(N)

均值 95% 均值 95%
组别 N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置信下限 置信上限

D1 10 271.45 1.52 270.36 272.54 269.60 273.90

D2 10 300.38 1.19 299.53 301.23 298.70 302.90

D3 10 255.09 1.05 254.34 255.84 253.30 256.40

D4 10 262.62 1.35 261.65 263.59 260.20 264.60


因本试验样品的牙根及提升材料及牙冠均为光固化树脂,虽然冠与牙根的弹性模
量不同,但因树脂的强度不够,测得的抗折载荷值也较小,因牙冠材料不同,本试验
得出的抗力载荷值比之前讨论的 3D 打印牙齿全瓷髓腔固位冠的载荷值还要小。虽然
整体样本数值偏小,但从结果来看,龈壁提升组载荷值相对较大,而龈下组载荷值均
较小,这说明无论是离体牙还是 3D 牙齿的抗折强度都与颈部结构相关,颈部结构缺
失,所能承受的抗力越小,越容易发生折裂。而在龈壁提升组,颈部结构得以恢复使
修复体抗力增强。龈壁提升耦合仿生分层冠修复的牙齿抗折载荷最大,说明即使颈部
缺损的 3D 打印牙齿受压变形较大,但是龈壁提升颈部重塑之后,能缓冲及吸收一部
分来自冠的应力,使 3D 打印牙齿形变减小,而二层波纹状仿生冠的粘结界面应力也
会减小,说明龈壁提升耦合仿生分层冠修复能将应力均匀缓慢地传导给 3D 牙齿,增
加 3D 牙齿的抗折强度。而龈下组,无论是哪种冠修复,3D 牙冠都很快发生折裂,说
颈部缺损较大时,应力无法缓冲,在粘结界面很快发生脱粘结,而发生 3D 牙冠的折
裂。

表 4.25 3D 牙各组折裂载荷值的方差分析

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值 P

模型 3 11790.66500 3930.22167 2370.54 <.0001

误差 36 59.68600 1.65794

合计 39 11850.35100

8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表 4.26 3D 牙各组间的抗折能力差异比较
LSD
95% 置信区间
(I) arm2 (J) arm2 均值差 (I-J) 标准误 显著性
下限 上限
*
D2 -28.93000 .57584 .000 -30.0979 -27.7621
*
D1 D3 16.36000 .57584 .000 15.1921 17.5279
*
D4 8.83000 .57584 .000 7.6621 9.9979
*
D1 28.93000 .57584 .000 27.7621 30.0979
D2 D3 45.29000* .57584 .000 44.1221 46.4579
*
D4 37.76000 .57584 .000 36.5921 38.9279
D1 -16.36000* .57584 .000 -17.5279 -15.1921
*
D3 D2 -45.29000 .57584 .000 -46.4579 -44.1221
*
D4 -7.53000 .57584 .000 -8.6979 -6.3621
*
D1 -8.83000 .57584 .000 -9.9979 -7.6621
*
D4 D2 -37.76000 .57584 .000 -38.9279 -36.5921
D3 7.53000* .57584 .000 6.3621 8.6979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图 4.33 单一仿生与耦合仿生修复 3D 牙齿抗折载荷值对比

3. 离体牙折裂模式
各组折裂模式均以树脂冠联合牙根折裂为主,而 G1,G2 组可修复性折裂发生比
例相对多一些。牙齿的折裂模式除与牙齿形态与结构相关,修复体的材料也影响牙齿
的抗折能力。因试验中冠的材料为复合树脂,复合树脂虽与牙体弹性模量相近,能均

90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匀的传导应力,但是复合树脂不能很好保护牙体组织,受到较大的力时,复合树脂将
应力直接传导至牙根,导致牙根的折裂如图 4.34,这与 Soares CJ 等人研究结果一
致[94]。所以本试验中大部分样本都发生不可修复性的根折。在龈壁提升组中,龈壁提
升虽没能阻止牙齿的折裂,但能降低根折发生的几率,说明颈部结构的重建能缓冲树
脂冠将应力向根方传导。龈壁提升是通过充填方式进行颈部重塑,充填时牙体与提升
材料之间的粘结剂层也能吸收一部分应力。树脂冠的弹性模量大于龈壁提升材料 SDR
弹性模量,应力作用于弹性模量较高的树脂冠时,树脂冠吸收大部分应力,自身先发
生断裂,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剩余牙体组织,为牙齿提供了再修复的可能性。G2
组与 G1 组比较仿生分层冠修复的牙齿不可修复性折裂发生的概率相对低一些,说明
仿生分层冠耦合龈壁提升延长了牙体的使用寿命,为牙折后再修复创造了有利的条
件。而 G4 龈下组,无论用哪种冠修复,样本几乎都发生不可修复性的根折。说明上
颌前磨牙颈部缺损时不适合用树脂髓腔固位冠修复。

图 4.34 颈部缺损修复牙齿折裂模式

表 4.27 单一仿生与耦合仿生修复离体牙折裂模式比较

组别 可修复性折裂模式 不可修复性折裂模式

G1 2 8

G2 4 6

G3 1 9

G4 1 9
4. 3D 打印牙齿折裂模式
在分析修复体强度的体外模拟试验中,选择何种材料制作牙齿标准代型成为影响
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标准代型可排除因牙齿本身差异引起的误差,改善试验的
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但是代型材料和离体牙存在着力学性能不一致、粘结界面不同、
9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无法模拟牙周组织(主要是牙周膜)等方面的差异。有研究显示,代型材料的力学性
能尤其是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最大[95]。修复体的粘结性
能对陶瓷冠粘结后的强度有明显影响。而且代型材料无法形成与修复体-粘结剂-牙本
质复合体相似的结构,因此代型材料在试验中多只起到形态模拟和支撑修复体的作
用[96]。良好的粘结性能有利于修复体试样所受载荷均匀传递及应力分散,顺利传递牙
合力,并限制修复体组织面裂纹的扩展和延伸,因此,粘结剂的粘结力越大,修复体
的强度越大。然而,至今仍未见弹性模量与牙本质相近的代型材料的相关文献报道。
在 3D 打印牙齿体外试验中,虽然 3D 树脂牙冠要比 3D 打印的牙根弹性模量高,但是
差异并不是很大,所以在 3D 打印试验组中样本均以牙冠颈部折裂为主。无法模拟天
然牙修复后的断裂模式。
本研究结果提示,根管治疗后颈部缺损的上颌前磨牙髓腔固位冠修复时,颈部仿
生修复耦合二层波纹型仿生冠修复能够增强牙体的抗折能力,但是也要谨慎选取冠修
复材料。随着我国口腔修复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提升,3D 打印技术更是为口腔修复提
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在更适合冠修复的材料上实现二层波纹状仿生冠指日可
待。

4.6 本章小结

为了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本章采用体外离体牙及 3D 打印代型进行体外试验。
分析不同仿生冠修复的牙齿以及颈部仿生修复的牙齿抗折能力,得出以下结论:
(1)二层波纹形仿生冠修复的牙齿抗折能力最强。
(2)二层波纹形仿生冠修复的牙齿出现可修复性概率更大,体现出更好的抗折修
复能力。
(3)对于同种冠修复牙齿在经过疲劳模拟下的牙齿比直接进行抗压强度测试条件
下的冠修复牙齿抗折力明显减小,得知疲劳模拟对牙齿的影响很大。
(4)颈部缺损后的牙体抗折能力减弱,牙体的抗折能力与牙体缺损程度有关。
(5)龈壁提升能够恢复牙齿的颈部结构,同时也恢复了牙齿的抗折能力。
(6)SDR 大块树脂龈壁提升后的牙齿抗折能力与缺损达龈上的天然牙无差异。
(7)龈壁提升耦合仿生冠修复的牙齿抗折能力最强,仿生冠较小的形变及龈壁提
升材料的缓冲作用,增强了剩余牙体的抗折能力,延长了牙齿的使用寿命。

92
第4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试验

(8)颈部缺损树脂冠修复的牙齿均以不可修复性折裂模式为主,龈壁提升耦合仿
生分层冠修复的牙齿出现可修复性断裂模式的概率相对较高,而龈下组无论采用哪种
冠修复的牙齿断裂模式均以不可修复性为主,龈壁提升耦合仿生冠可以更好地保护剩
余牙体组织,即使一旦发生折裂,也有机会再行其他修复。

9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94
第5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微渗漏试验

第 5 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微渗漏试验

5.1 引言

冠修复体与牙体组织是否紧密贴合是冠修复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根管治疗后的牙
齿修复中,当其颈部缺损达龈缘或达龈下时,粘结修复过程中容易受到唾液、龈沟
液、血液等污染,进行隔湿干燥和放置修复体均存在一定难度。如果修复体与牙体组
织不能紧密贴合,修复体-牙齿界面处留有缝隙,口腔内的细菌、食物残渣、唾液等
极其容易通过这些缝隙渗入,从而会影响修复体边缘的密合性,即发生了边缘微渗
漏。这易引起修复体和牙体组织的边缘发生变色,导致继发龋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最终会使整个修复治疗失败。为了提高修复体的使用寿命,本文对根管治疗后的牙齿
颈部进行仿生修复,而颈部仿生修复的部位正是临床中容易发生微渗漏的位置。为了
提高颈部仿生修复材料与牙齿界面的边缘密合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离体牙进行实验,
比较颈部常规修复及仿生修复的牙齿微渗漏的情况从而来分析颈部仿生修复是否影响
修复体的抗微渗漏能力,哪种颈部仿生修复材料可以减少微渗漏,为改善颈部仿生修
复效果提供一定依据。

5.2 颈部仿生修复牙齿抗微渗漏试验

5.2.1 样本处理

经咀嚼模拟疲劳及冷热循环后的样本牙吹干,从洞缘外 1 mm 处均匀涂布 2 层指甲


油,根尖孔用流动树脂封闭。样本浸泡于 2%亚甲基蓝 37℃恒温浴 24 小时染色后,
流水冲洗 10 min。环氧树脂固定标本,用低速金刚砂锯沿牙体长轴近远中向切开,在
体视显微镜下分别放大 10 倍,观察龈壁染料渗漏情况。以 0~4 级评价染料渗透情
况:评价标准见表 5.1,示意图如图 5.1。数据 Kruskal-Wallis test 和 Dwass-Steel-
Critchlow-Fligner test 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 α= 0. 05 ,P<0. 05 为有统计学差
异。

9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5.1 微渗漏计分示意图

表 5.1 微渗漏评价标准

记分 标准

0 无染料渗透
1 染料渗透不超过轴壁宽度的 1/3
2 染料渗透超过轴壁宽度的 1/3,不超过轴壁宽度的 2/3
3 染料渗透超过轴壁宽度的 2/3,甚至达到髓壁
4 染料渗透沿髓壁延伸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本试验结果表明,龈壁提升组及龈下组的龈壁微渗漏等级主要分布为 1 级。但在
对龈上组进行试验时,结果却表明其等级分布主要的等级分布在 0 级。以上结果表明
没有哪种修复方式可以避免龈壁微渗漏,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97-100]。龈上组 0 级
居多,是因为龈上组的粘结界面在牙釉质上,而龈下组评分高是因为龈下组的粘结界
面位于牙本质或牙骨质上,一些研究表明树脂充填在牙釉质界面上,微渗漏发生少。
现有研究表明,充填材料、充填方法、固定模式以及光源、粘结技术的差异等都会对
树脂-龈壁界面最终的微渗漏情况产生影响。在对Ⅱ类洞进行树脂修复时,树脂-牙
体组织界面出现微渗漏可从以下方面寻找原因:(1)树脂聚合收缩或窝洞形状[101];(2)
牙齿和树脂两者之间热膨胀差异较大[102];(3)在承受咬合力时,树脂会发生形变[103];
(4)树脂的湿润性不足[104];(5)残余应力[105];(6)充填体及牙体组织的折断[106];(7)
粘结界面的严重污染[107]。在本试验条件下,树脂和牙齿界面对热膨胀的反应以及树脂
的聚合收缩所造成的微渗漏占主要原因。
本研究中龈下组及龈壁提升组微渗漏评分无显著差异如表 5.2,而且以 1 级为主,

96
第5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微渗漏试验

说明 SDR 大块树脂、传统树脂对牙本质的龈壁封闭效果都很好并没有明显差别。然而
虽然与其它组差异并不显著,SDR 大块树脂组评分仍然相对较低,这是由于与复合树
脂相比,SDR 树脂具有更强的湿润功能,从而可以实现对微小的点、沟等的渗入,而
复合树脂的粘度高,因此其对牙齿的湿润性较差,不能实现对龈壁上细小的点、沟等的
有效渗入。也有研究指出在水环境中 SDR 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可提高修复体在口
腔中的保留率。颈部缺损髓腔固位冠修复后,微渗漏是引起继发龋、修复体脱落导致
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108,109]。但是因为处于龈下缺损修复时由于视野不好,容易受龈沟
液等影响,造成龈壁提升在实际临床应用上困难大,更易产生微渗漏情况。本研究表
明,龈壁提升提高了牙齿的抗微渗漏能力,为临床上应用龈壁提升术提供了试验依
据。

表 5.2 常规及仿生修复牙齿龈壁微渗漏程度的比较

对比 DSCF 值 P
1 vs. 2 0.395 0.992
1 vs. 3 0.448 0.989
1 vs. 4 3.809 0.036
2 vs. 3 0.065 1.000
2 vs. 4 4.216 0.015
3 vs. 4 4.482 0.008

表 5.3 常规及仿生修复牙齿微渗漏计分情况

Groups Score 0 Score 1 Score 2 Score 3 Score 4

E1 3(15%) 10(50%) 4(20%) 2(10%) 1(5%)


E2 2(10%) 11(55%) 3(15%) 3(15%) 1(5%)
E3 1(5%) 13(65%) 2(10%) 2(10%) 2(10%)
E4 12(60%) 5(25%) 2(10%) 1(5%) 0(0%)

9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图 5.2 常规及仿生修复牙齿微渗漏计分比较

图 5.3 常规及仿生修复牙齿微渗漏情况

5.3 耦合仿生修复牙齿抗微渗漏试验

微渗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修复体与牙体间密合程度,是评价修复体质量的重要指
标之一。而且龈壁提升耦合仿生冠修复的牙齿有更好的抗折强度,这种耦合仿生修复
对龈壁的微渗漏是否有影响,直接关系到修复体的使用寿命。

5.3.1 样本处理

试验分组及修复方式、试验方法同前。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从图 5.4 可以看出龈壁提升组的抗微渗漏能力均高于龈下组,说明树脂髓腔固位
冠修复时,龈壁提升能够有效减少龈壁边缘微渗漏。与复合树脂进行直接充填过程相
同,龈壁提升时材料聚合收缩,导致龈壁提升材料之间界面产生应力,从而发生微渗

98
第5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微渗漏试验

漏。微渗漏的产生与牙体预备和粘结过程中每步操作都有关, 与粘结材料关系尤为
密切。本试验龈壁提升组得分均以 0 分为主,龈壁提升所使用的是 SDR 大块树脂,
SDR 大块树脂优势较多:光转化效率高,产生的聚合收缩应力小,与牙体洞壁适应性
好,而且作为龈壁提升材料时,在使用注射针头将这种材料直接注入龈壁的时候,不
会造成器械的相互粘结,因此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够和龈壁边缘紧密结合,因此其
具有较好的抗微渗漏能力[110-113]。但是学者 Cont 等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认为在釉-
牙骨质界下的牙齿界面,使用流动树脂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抗微渗漏效果[114]。而本试验
中结果与其不同,SDR 属于流动树脂同时表现出较好的抗微渗漏能力。因 SDR 弹性模
量大于普通流体树脂,同时与牙本质弹性模量接近,而且所含的新型光引发剂,可确
保树脂彻底固化。而龈下组髓腔固位冠直接粘结于龈壁牙本质上,修复体的边缘线较
长,粘结树脂产生较大的聚合收缩应力,导致微渗漏的产生。龈下组组内比较时,龈
下组仿生分层冠修复,龈壁抗微渗漏能力优于传统冠修复。本试验中所用的修复体属
于椅旁树脂嵌体,陈霞云等研究发现椅旁树脂嵌体修复材料的单体转化率、径向抗张
强度以及密合度等各方面理化性能均明显高于复合树脂直接口内充填[115-120]。但是由于
树脂体积较大,因此固化收缩体积变形也较大,仿生冠的二层波纹状界面会对树脂聚
合时的张力形变进行改善,以降低聚合收缩时产生的应力。微渗漏产生的原因之一是
修复体在口腔唾液环境中,当温度发生急剧变化时,由于牙体组织与修复体热胀系数
不一致而产生热应力,导致粘结剂的剥离,从而形成边缘裂缝。而二层波纹仿生冠体
积稳定,强度较高,与牙体组织产生缝隙较少,从而减少微渗漏的产生。本试验同时
发现在龈壁提升组内比较时发现,仿生分层冠的微渗漏分值低于传统冠的趋势,但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龈壁提升后树脂冠的边缘线变短,而且树
脂冠的粘结界面在提升树脂材料上,同为树脂材料,聚合收缩产生的应力差异较小,
而且我们考察的微渗漏界面在龈壁上,所以二层波纹状分层冠的形变补偿没有发挥出
优势。

表 5.4 单一仿生与耦合仿生修复牙齿微渗漏程度比较

对比 DSCF 值 P
1 vs. 2 0.5770 0.9771
1 vs. 3 6.8136 <.0001
1 vs. 4 4.0374 0.0224
2 vs. 3 6.9674 <.0001

9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续表 5.4 单一仿生与耦合仿生修复牙齿微渗漏程度比较
对比 DSCF 值 P
2 vs. 4 4.4341 0.0093
3 vs. 4 3.8877 0.0304

表 5.5 单一仿生与耦合仿生修复牙齿微渗漏计分情况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G1 15(60%) 2(10%) 3(15%) 0(0%) 0(%)
G2 16(50%) 2(10%) 2(10%) 0(0%) 0(%)
G3 2(10%) 1(5%) 1(5%) 7(35%) 9(45%)
G4 7(35%) 3(15%) 3(15%) 4(20%) 3(15%)

图 5.4 单一仿生与耦合仿生修复牙齿微渗漏计分比较

G1 G2 G3 G4

图 5.5 单一仿生与耦合仿生修复牙齿微渗漏情况

5.4 本章小结

本章根据第二章及第四章得出的结论,将颈部仿生修复耦合冠部仿生修复颈部缺
损的上颌前磨牙,采用离体牙进行微渗漏试验,分析不同修复方式对龈壁微渗漏的影
响。得出如下结论:

100
第5章 仿生修复牙齿抗微渗漏试验

(1)牙齿颈部发生缺损,任何修复方式都不能避免龈壁发生微渗漏,而颈部仿生
修复提高了修复后的牙齿抗微渗漏能力。
(2)颈部仿生耦合冠部仿生修复的牙齿发生微渗漏的情况最少,其次是颈部仿生
修复耦合常规冠修复的牙齿,龈下直接修复的牙齿发生微渗漏的的情况最多,说明颈
部仿生耦合冠部仿生的修复方式更适用于颈部缺损位于釉牙骨质界下的前磨牙,为修
复体的粘结提供保障。

10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2
第6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第6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6.1 结论

牙体缺损是口腔修复科很常见的口腔疾病,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人民生活质
量的提高,人们对牙齿的保留下来的意识大大增强。然而经根管治疗后,牙齿发生折
裂的风险增加, 一旦发生根折多数情况下会造成患牙不得不拔除,最终造成修复失
败。牙齿的抗折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剩余牙体组织的量以及冠修复方案的
设计等等。本研究受人天然牙齿结构形态的启发,将其应用于现有牙冠修复方案的设
计上,以达到降低牙折发生机率,提高牙齿使用寿命的功效。本研究设计了不同界面
形态的仿生分层牙冠,以及颈部缺损时的仿生修复方案,并对两种仿生设计进行耦合
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各种修复方案修复后的牙齿抗折能力、抗微渗漏能力。总结归纳
得出如下结论:
(1)分析仿生冠及颈部仿生修复的牙齿力学性能得出,仿生修复的牙齿所受应力
降低,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其中波纹形仿生冠及 SDR 颈部仿生修复表现出最优的力学
性能及抗疲劳能力。
(2)咀嚼模拟抗折能力及抗微渗漏试验得出波纹形仿生冠抗折性能力提高 23%。
SDR 用于颈部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提高 36%,耦合仿生比单一仿生冠修复牙齿抗
折能力提高 34%,比单一颈部仿生修复牙齿抗折能力提高 14%。颈部仿生修复的牙齿
抗微渗漏能力优于常规修复。
(3)分析仿生修复牙齿抗折机理,发现仿生结构可吸收及分散咬合应力,减少应
力集中,颈部仿生修复使咬合应力沿牙齿长轴传导,提高了牙齿抗折能力。
(4)分析颈部仿生修复牙齿抗微渗漏机理,颈部修复可以缓冲咬合应力对粘结界
面的破坏,提高了修复体粘结的耐久性,从而提高了牙齿抗微渗漏能力。

6.2 创新点

(1)基于天然牙齿的解剖结构,本研究旨在选择出最优的牙齿修复体结构。首次
以天然牙齿釉质牙本质界面形态为仿生模型,设计分层的波纹形、弧线形、直线形冠

10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部仿生修复体。
(2)对于颈部缺损的牙齿,应用与牙齿颈部弹性模量相似的材料进行颈部结构的
仿生修复。
(3)对于颈部缺损的牙齿应用颈部和冠部耦合仿生的修复方案。
(4)采用有限元及疲劳分析软件对不同的仿生修复牙齿进行寿命预测。
(5)考虑到离体牙样本的不一致性,首次应用 3D 打印牙齿来分析不同仿生修复
牙齿抗折强度。
(6)揭示了冠部仿生修复及颈部仿生修复设计均能保护剩余牙体组织,延长牙使
用寿命。同时揭示了颈部仿生耦合冠部仿生修复不仅可以保护剩余牙体组织免受破
坏,还可以在应力较大时自体先发生破裂,为临床预警,为牙齿的再修复提供可能。

6.3 研究展望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继续研究的部分如下:
(1)针对仿生修复设计进行临床试验,取得临床试验的验证,能真正地指导临床
实际,达到理想的临床修复效果。
(2)颈部仿生材料及仿生分层冠材料的完善,对仿生修复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3)后续还需继续完善即刻及老化后的颈部仿生修复组的边缘适合性及微观结构
的电镜观察。

10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王兴.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 Adolphi G, Zehnder M, Bachmann LM, et al. Directresin composite restorations in
vital versus root-filled posterior teeth: a controlled comparative long-term
follow-up[J]. Operative Dentistry, 2007, 32(5): 437-442.
[3] Wendt, SL Jr, Harris BM, Hunt TE. Resistance to cusp fracturein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J]. Dental Materials, 1987, 3: 232-235.
[4] Magne P, Knezevic A. Thickness of CAD-CAM compositeresin overlays influences
fatigue resistance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premolars[J]. Dental Materials, 2009, 25:
1264-1268.
[5] 陈智, 陈彬文. 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治疗方案选择[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5, (2): 115-120.
[6] 于凤至. 口腔组织病理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7] 皮昕. 日腔解剖生理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8] Chan Y L, Ngan A H W, King N M. Nano-scale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ities
of the human dentine-enamel junction[J]. Journal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2011, 4(5): 785-795.
[9] McKinney J E, Wu W.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urface damage and wear of dental
restorative composites.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1982, 61(9): 1083-1088.
[10] Eisenburger M, Addy M. Erosion and attrition of human enamel in vitro part II:
influence of time and loading[J]. Journal of Dentistry, 2002, 30(7-8): 349-352.
[11] Kaidonis J A, Richards L C, Townsend G C, et al. Wear of human enamel: a
quantitative in vitro assessment[J].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1998, 77(12):
1983-1990.
[12] Randow K, Glantz P O. On cantilever loading of vital and non-vital teeth an
experimental clinical study[J]. Acta Odontologica Scandinavica, 1986, 44(5):
271-277.
[13] Vârlan C, Dimitriu B, Vârlan V, et al. Current opinions concerning the restoration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basic principles[J]. Journal of Medicine & Life, 2009,

10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2): 165-172.
[14] Hench L L. Bioceramics: From Concept to Clinic[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1991, 74(7): 1487-1510.
[15] 李世普. 生物医用材料导论[M]. 武汉: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16] Lander E, Dietschi D. Endocrowns: a clinical report[J]. Quintessence International,
2008, 39(2): 99-106.
[17] El-Damanhoury H, Haj-Ali R, Platt J. Fracture resistance and microleakage of
endocrownsutilizing three CAD-CAM blocks[J]. Operative Dentistry, 2015, 40(2):
201-210.
[18] 张娜, 封纯真, 赵守亮, 等. 根管锥度和根管固位材料对牙体组织应力分布影响
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1, 46(3): 153-156.
[19] Sousa R M, Simamoto-Junior P C, Fernandes-Neto A J, et al. Influence of connection
types and implant number on the bio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ndibular full-arch
rehabilitation[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Implants, 2016,
31(4): 750-760.
[20] Dong X D, Ruse N D.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path across the
dentinoenameljunction complex in human teeth[J].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A, 2003, 66(1): 103-109.
[21] Hashimoto M, Ohno H, Sano H, et al. Degradation patterns of different adhesives and
bonding procedures[J].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B Applied
Biomaterials, 2010, 66(1): 324-330.
[22] Hiraishi N, Nishiyama N, Ikemura K, et al. Water concentration in self-etching
primers affects their aggressiveness and bonding efficacy to dentin[J].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2005, 84(7): 653-658.
[23] 何晓松, 黄益科, 张军. 根管治疗术后磨牙行高嵌体或全冠对患牙的保护作用比
较[J]. 浙江实用医学, 2014(2): 113-114.
[24] Lander E, Dietschi D. Endocrowns: a clinical report[J]. Quintessence International,
2008, 39(2): 99-106.
[25] El-Damanhoury H, Haj-Ali R, Platt J. Fracture resistance and microleakage of
endocrownsutilizing three CAD-CAM blocks[J]. Operative Dentistry, 2015, 40(2):
201-210.
[26] Sedrez-Porto, José Augusto, Rosa W L D O D, Da Silva A F, et al. Endocrown
restor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Dentistry, 2016, 52:
106
参考文献

8-14.
[27] BiacchiG R, Basting R T. Comparison of fracture strength of endocrowns and glass
fiber post-retained conventional crowns[J]. Operative dentistry, 2012, 37(2): 130-136.
[28] Roscoe M G, Noritomi P Y, Novais V R, et al. Influence of alveolar bone loss, post
type, and ferrule presence on the biomechanical behavior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maxillary canines: strain measurement and stress distribution[J].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2013, 110(2): 116-126.
[29] Van N R. The future of dental devices is digital[J]. Dental Materials, 2011, 28(1):
3-12.
[30] Lander E, Dietschi D. Endocrowns: a clinical report[J]. Quintessence International,
2008, 39(2): 99-106.
[31] Randow K, Glantz P O. On cantilever loading of vital and non-vital teeth an
experimental clinical study[J]. Acta Odontologica Scandinavica, 1986, 44(5):
271-277.
[32] Nissan J, Parson D A, Barnea D E, et al. Resistance to fracture of crowned
endodontically treated premolars restored with ceramic and metal post systems[J].
Quintessence International, 2007, 38(2): 120-123.
[33] Vârlan C, Dimitriu B, Vârlan V, et al. Current opinions concerning the restoration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basic principles[J]. Journal of Medicine & Life, 2009,
2(2): 165-172.
[34] Bergman B. A 25 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J]. 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 1995, 22(8): 595-599.
[35] Pissis P. Fabrication of a metal-free ceramic restoration utilizing the monobloc
technique[J]. Practical Periodontics and Aesthetic Dentistry, 1995, 7(5): 83-94.
[36] Bindl A, Mörmann W H.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dhesively placed cerec endo-crowns
after 2 years - preliminary results[J]. Journal of Adhesive Dentistry, 1999, 1(3):
255-265.
[37] Sevimli G, Cengiz S, Oruc M S. Endocrowns: review[J]. Journal of Istanbul
University Faculty of Dentistry, 2015, 49(2): 57-63.
[38] Biacchi G R, Basting R T. Comparison of fracture strength of endocrowns and glass
fiber post-retained conventional crowns[J]. Operative dentistry, 2012, 37(2): 130-136.
[39] Lise D P, Van E A, De M J, et al. Biomechanical behavior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premolars using different preparation designs and CAD/CAM materials[J]. Journal of

107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Dentistry, 2017, 59(Complete): 54-61.


[40] Lin C L, Chang Y H, Pai C A. Evaluation of failure risks in ceramic restorations for
endodontically treated premolar with MOD preparation[J]. Dental Materials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cademy of Dental Materials, 2011, 27(5): 431-438.
[41] Fasbinder D J, Dennison J B, Heys D, et al. A clinical evaluation of chairside lithium
disilicate CAD/CAM crown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2010,
141(2): 10-14.
[42] 郭靖, 王潇宇, 李学盛, 等. 不同边缘设计的髓腔固位冠修复下颌前磨牙的应力
分析[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6(2): 200-204.
[43] 王慧媛, 付强, 张春光, 等. 边缘形式对大面积缺损第一磨牙髓腔固位冠应力分
布的影响[J]. 口腔医学研究, 2015, 31(11): 1121-1124.
[44] Gaintantzopoulou M D, Eldamanhoury H M. Effect of preparation depth on the
marginal and internal adaptation of 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ssisted
manufacture endocrowns[J]. Operative Dentistry, 2016, 41(6): 607-616.
[45] Pissis P. Fabrication of a metal-free ceramic restoration utilizing the monobloc
technique[J]. Pract Periodontics Aesthet Dent, 1995, 7(5): 83-94.
[46] Sedrez-Porto J A, Rosa W L, Da S A, et al. Endocrown restor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Dentistry, 2016, 52: 8-14.
[47] Dietschi D, Spreafico R. Current clinical concepts for adhesive cementation of
tooth-colored posterior restorations[J]. Practical Periodontics & Aesthetic Dentistry
Ppad, 1998, 10(1): 47-54.
[48] Magne P, Spreafico R C. Deep Margin Elevation: aparadigm shift[J]. Am JEsthet
Dent, 2012, 2: 86–96.
[49] Spreafico R, Marchesi G, Turco G,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in vitro effects of cervical
marginal relocation using composite resins on the marginal quality of CAD/CAM
crowns[J]. Journal of Adhesive Dentistry, 2016, 18(4): 355-362.
[50] Dijken J W V V. A 6-year evaluation of a direct composite resin inlay/onlay system
and glass ionomer cement-composite resin sandwich restorations[J]. Acta
Odontologica Scandinavica, 1994, 52(6): 368-376.
[51] Sidhu S K, Nicholson J W. A review of glass-ionomercements for clinical dentistry[J].
Journal of Functional Biomaterials, 2016, 7(3): 16.
[52] 孙钟雷. 基于咀嚼模拟的食品质地评价研究[D]. 吉林大学, 2012.
[53] Schultz S, Rosentritt M, Behr M,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ree-body wear of
108
参考文献

dental restoratives and their comparative flowable materials[J]. Quintessence


International, 2010, 41(1): 1-10.
[54] Shinkai K, Taira Y, Suzuki S, et al. In vitro wear of flowable resin composite for
posterior restorations[J]. Dental Materials Journal, 2016, 35(1): 37-44.
[55] Dietschi D, Spreafico R. Evidence-based concepts and procedures for bonded inlays
and onlays. Part I.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nd clinical rationale for a biosubstitutive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sthetic Dentistry, 2015, 10(2): 210-227.
[56] Frese C, Wolff D, Staehle H J. Proximal box elevation with resin composite and the
dogma of biological width: clinical r2-technique and critical review[J]. Operative
Dentistry, 2014, 39(1): 22-31.
[57] Loguercio A D, Manica D, Ferneda F, et al. A randomized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
one- and two-step self-etch adhesive over 24 months[J]. Operative Dentistry, 2010,
35(3): 265-272.
[58] 樊明文, 周学东. 牙体牙髓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437.
[59] Dejak B, Mlotkowski A, Romanowicz M. Strength estimation of different designs of
ceramic inlays and onlays in molars based on the Tsai-Wu failure criterion[J].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2007, 98(2): 89-100.
[60] Dejak B, Młotkowski A. 3D-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molars restored with
endocrowns and posts during masticatory simulation[J]. Dental Materials, 2013,
29(12): 309-317.
[61] Konishi N, Watanabe L G, Hilton J F, et al. Dentin shear strength: effect of distance
from the pulp[J]. Dental Materials, 2002, 18(7): 516-520.
[62] 缪羽, 吴凯敏, 于蕴之, 等. 不同边缘设计的聚合瓷高嵌体修复后牙体组织的有
限元应力分析[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5(6): 440-445.
[63] Pissis P. Fabrication of a metal-free ceramic restoration utilizing the monobloc
technique[J]. Pract Periodontics Aesthet Dent, 1995, 7(5): 83-94.
[64] 张丹, 白保晶, 张振庭. 不同垫底材料对全瓷嵌体修复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
元研究[J]. 北京口腔医学, 2011, 19(2): 82-84.
[65] Biacchi G R, Basting R T. Comparison of fracture strength of endocrowns and glass
fiber post-retained conventional crowns[J]. Operative dentistry, 2012, 37(2): 130-136.
[66] Chang C Y, Kuo J S, Lin Y S, et al. Fracture resistance and failure modes of cerec
endo-crowns and conventional post and core-supported CEREC crowns[J]. Journal of
Dental Sciences, 2009, 4(3): 110-117.
109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7] Lin C L, Chang Y H, Chang C Y, et al. Finite element and weibull analyses to
estimate failure risks in the ceramic endocrown and classical crown for
endodontically treated maxillary premolar[J]. European Journal of Oral Sciences,
2010, 118(1): 87-93.
[68] El-Damanhoury H, Haj-Ali R, Platt J. Fracture resistance and microleakage of
endocrowns utilizing three CAD-CAM blocks[J]. Operative Dentistry, 2015, 40(2):
201-210.
[69] 连克乾, 王安训, 许鸿生, 等. 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带桩嵌体修复下颌第一磨牙残
冠的等效应力分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5, 9(30): 112-114.
[70] Dejak B, Mlotkowski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trength and
adhesion of composite resin versus ceramic inlays in molars[J].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2008, 99(2): 131-140.
[71] Mangold J T, Kern M. Influence of glass-fiber posts on the fracture resistance and
failure pattern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premolars with varying substance loss: an in
vitro study[J].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2011, 105(6): 387-393.
[72] 冯娟, 郭慧慧, 申晋斌, 等. 磨牙髓室底垫底厚度对全瓷嵌体冠应力分布的影响
[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7(1): 16-21.
[73] 闫嘉群, 朱焱, 王太和, 等. 不同粘接剂对中切牙全瓷冠应力分布的影响[J]. 口
腔医学研究, 2016(12): 1296-1298.
[74] 陈颖, 周岚, 杨锦波. 复合树脂充填窝洞聚合收缩应力的控制[J]. 国际口腔医学
杂志, 2008, 35(4): 393-395.
[75] Durand L B, Guimarães J C, Monteiro J S, et al. Effect of ceramic thickness and
composite bases on stress distribution of inlays -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J]. Braz
Dent J, 2015, 26(2): 146-151.
[76] Kanchanavasita W, Kuphasuk C, Banditmahakun S, et al. The effect of base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elastic moduli on the fracture loads of machinable ceramic inlays[J].
Operative dentistry, 2006, 31(2): 180-187.
[77] Scherrer S S, de Rijk W G, Belser U C, et al. Effect of cement film thickness on the
fracture resistance of a machinable glass-ceramic[J]. Dental Materials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cademy of Dental Materials, 1994, 10(3): 172-177.
[78] 吴帆, 曹谅, 姜晓南, 等. 下颌第一磨牙邻面不同高度缺损髓腔固位冠的生物力
学分析[J]. 口腔医学研究, 2018, 34(1): 65-68.

110
参考文献

[79] Verdonschot N, Fennis W M, Kuijs R H, et al. Generation of 3-D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restored human teeth using micro-CT techniqu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2001, 14(4): 310-315.
[80] Kierklo A, Tribiłło, Rościsław, Walendziuk A, et al. The influence of cervical lesion
on the stress state and strength of tooth with occlusal restoration: a numerical model
study[J]. Roczniki Akademii Medycznej W Białymstoku, 2002, 47-95.
[81] 王慧媛, 宁小昕, 刘玉红, 等. 不同修复方式对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组织影响的有
限元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 2012, 40(1): 172-174.
[82] 郭靖. 髓腔固位冠修复下颌后牙的力学相关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6.
[83] Abuhassan M I, Abuhammad O A, Harrison A. Stress distribution associated with
loaded ceramic onlay restorations with different designs of marginal preparation. An
FEA study[J]. 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 2010, 27(4): 294-298.
[84] Lise D P, Van E A, De M J, et al. Biomechanical behavior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premolars using different preparation designs and CAD/CAM materials[J]. Journal of
Dentistry, 2017, 59(Complete): 54-61.
[85] Costa A, Xavier T, Noritomi P, et al. The influence of elastic modulus of inlay
materials on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fracture of premolars[J]. Operative Dentistry,
2014, 39(4): E160-70.
[86] Ilgenstein I, Zitzmann N U, Bühler J, et al. Influence of proximal box elevation on
the marginal quality and fracture behavior of root-filled molars restored with
CAD/CAM ceramic or composite onlays[J]. 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 2015, 19(5):
1021-1028.
[87] Magne P, Kim T H, Cascione D, et al. Immediate dentin sealing improves bond
strength of indirect restorations[J].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2005, 94(6):
511-519.
[88] Magne P, So W S, Cascione D. Immediate dentin sealing supports delayed restoration
placement[J].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2007, 98(3): 166-174.
[89] Frankenberger, Lohbauer R, Taschner U, et al. Adhesive luting revisited: influence of
adhesive, temporary cement, cavity cleaning, and curing mode on internal dentin
bond strength[J]. Journal of Adhesive Dentistry, 2007, 9(2): 269-273.
[90] Frankenberger, Roland, Naumann, et al. Effect of proximal box elevation with resin
composite on marginal;quality of ceramic inlays in vitro[J]. Clinical Oral

111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Investigations, 2013, 17(1): 177-183.


[91] Frese C, Wolff D, Staehle H J. Proximal box elevation with resin composite and the
dogma of biological width: clinical R2-technique and critical review[J]. Operative
Dentistry, 2014, 39(1): 22-31.
[92] Lefever, Gregor D, Bortolotto L, et al. Supragingival relocation of subgingivally
located margins for adhesive inlays/onlays with different materials[J]. Journal of
Adhesive Dentistry, 2012, 14(6): 561-567.
[93] Braga R R, Hilton T J, Ferracane J L. Contraction stress of flowable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their efficacy as stress-relieving layer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2003, 134(6): 721-728.
[94] Al-Harbi F, Kaisarly D, Michna A, et al. Cervical interfacial bonding effectiveness of
class II bulk versus incremental fill resin composite restorations[J]. Operative
dentistry, 2015, 40(6): 622-635.
[95] Ilgenstein I, Zitzmann N U, Bühler J, et al. Influence of proximal box elevation on
the marginal quality and fracture behavior of root-filled molars restored with
CAD/CAM ceramic or composite onlays[J]. 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 2015, 19(5):
1021-1028.
[96] Good M L, Orr J F, Mitchell C A. In vitro study of mean loads and modes of failure
of all-ceramic crowns cemented with light-cured or dual-cured luting cement, after 1
and 30d of storage[J]. European Journal of Oral Sciences, 2010, 116(1): 83-88.
[97] Pallis K, Griggs J A, Woody R D, et al. Fracture resistance of three all-ceramic
restorative systems for posterior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2004,
91(6): 561-569.
[98] Dong X.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failure mode of dental ceramic structures under
Hertzian indentation[J]. Dental Materials, 2003, 19(6): 542-551.
[99] Lee S K, Wilson P R. Fracture strength of all-ceramic crowns with varying core
elastic moduli[J]. Australian Dental Journal, 2000, 45(2): 103-107.
[100] Sadeghi M. Influence of flowable materials on microleakage of nanofilled and hybrid
Class II composite restorations with LED and QTH LCUs[J]. Indian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2009, 20(2): 159.
[101] Osorio R, Toledano M, De Leonardi G, et al. Microleakage and interfacial
morphology of self‐etching adhesives in class V resin composite restorations[J].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B Applied Biomaterials, 2013, 66(1):

112
参考文献

399-409.
[102] Koliniotou-Koumpia E, Dionysopoulos P, Koumpia E. In vivo evaluation of
microleakage from composites with new dentine adhesives[J]. 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 2004, 31(10): 1014-1022.
[103] Koubi S, Raskin A, Dejou J, et al. Effect of dual cure composite as dentin substitute
on the marginal integrity of Class II open-sandwich restorations[J]. Operative
Dentistry, 2009, 34(2): 150-156.
[104] Bergenholtz G, Cox C F, Loesche W J, et al. Bacterial leakage around dental
restorations: its effect on the dental pulp[J]. 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1982, 11(6):
439-450.
[105] Jang K T, Chung D H, Shin D, et al. Effect of eccentric load cycling on microleakage
of class v flowable and packable composite resin restorations[J]. Operative Dentistry,
2001, 26(6): 603-608.
[106] Dietschi D, Olsburgh S, Krejci I, et al. In vitro evaluation of marginal and internal
adaptation after occlusal stressing of indirect class II composite restorations with
different resinous bases[J]. European Journal of Oral Sciences, 2010, 111(1): 73-80.
[107] Benazzi S, Nguyen H N, Kullmer O, et al. Exploring the biomechanics of
taurodontism[J]. Journal of Anatomy, 2015, 226(2): 180-188.
[108] Imbeni V, Kruzic J J, Marshall G W, et al. The dentin-enamel junction and the
fracture of human teeth[J]. Nature Materials, 2005, 4(3): 229-232.
[109] Soares C J, Giannini S. Fracture resistance of teeth restored with indirect-composite
and ceramic inlay systems[J]. Quintessence International, 2004, 35(4): 281-286.
[110] Pallis K, Griggs J A, Woody R D, et al. Fracture resistance of three all-ceramic
restorative systems for posterior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2004,
91(6): 561-569.
[111] Krejci I, Kuster M, Lutz F. Influence of dentinal fluid andstress on marginal
adaptation of resin composites[J].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1993, 72(2): 490-494.
[112] Feilzer AJ, de Gee AJ, Davidson CL. Setting stresses incomposites for two different
curing modes[J]. Dental Materials, 1993, 9(1): 2-5.
[113] Yoshikawa T, Sano H, Burrow MF, et al. Effects of dentin depth and cavity
configuration on bondstrength[J].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1999, 78(4): 898-905.
[114] Lutz F, Krejci I, Luescher B, et al. Improvedproximal margin adaptation of Class II
composite resinrestorations by use of light-reflecting wedges[J]. Quintessence

113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International, 1986, 17(10): 659-664.


[115] Weaver WS, Blank LW, Pelleu GBJ. A visible-light-activatedresin cured through
tooth structure[J]. General Dentistry, 1988, 36(3): 236-237.
[116] Donly KJ, Wild TW, Bowen RL, et al. An in vitro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glass
inserts on the effectivecomposite resin polymerization shrinkage[J].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1989, 68(8): 1234-1237.
[117] Friedl KH, Schmalz G, Hiller KA, et al. Marginal adaptation of composite
restorations versus hybrid[J]. Operative Dentistry, 1997, 22(1): 21-29.
[118] Carreiro A F, Ribeiro R F, Mattos M G,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castability of a
Co-Cr-Mo-W alloy varying the investing technique[J]. Brazilian Dental Journal, 2005,
16(1): 50-55.
[119] Jiang M X. All-ceramic Restoration Marginal Microleakage Research Progress[J].
Community Medicine Magazine, 2009, 79(11): 34-35.
[120] Pilo R, Ben-Amar A. Comparison of microleakage for three one-bottle and three
multiple-step dentin bonding agents[J]. Journal of Prosthetic Dentistry, 1999, 82(2):
209-213.

114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姓名 张红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83.01 民族 汉
出生地 吉林舒兰 学位 博士
职称 主治医师 学历 研究生
学校及工作经历 2001.9-2006.7 延边大学 口腔医学 学士
2006.9-2009.12 吉林大学 口腔医学 硕士
2015.9-2019.12 吉林大学 仿生科学与工程 工学博士
2009.7-至今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主治医师
论文及专利 发明专利:
1.张红,丛茜,金敬福。一种口腔内护舌撑架(ZL201610178767.2)
发明授权。
论文:
1. Hong Zhang, Qian Cong, Zhimin Zhang. Fracture resistance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premolar with Deep class II: In vitro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restorative procedures. 2019. Invest Clin
60 (1): 154-161.
2. Hong Zhang,Qian Cong,Zhimin Zhang.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ental Operating Microscope in Maxillary First Molar Root Canal
treatment: A Case Report.录用待排期.
参与的科研项目 1.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烯醇酶与变形链球菌
耐氟菌株致龋性增强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3D518Q183431。
2.吉林省省级产业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新型低聚合收缩性口腔复
合树脂单体的研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16C045-3。
3.吉林省卫生计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连续波热牙胶根管充填技
术, 项目编号:2016S025。

115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16
致 谢

致 谢

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我在导师丛茜教授的悉心指导和教诲下顺利完成课题研
究。在此,我要感谢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给我的指导、帮助和鼓励。充实的博士研
究生生活即将结束,这将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美丽回忆。
在这里,首先我真心地感谢我的导师丛茜教授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信任,以及
对我学习、工作和科研上的全力帮助。丛老师严谨的作风、开阔的思路视野以及敏锐
的洞察能力深深感染并影响着我,丛老师的教诲、指导、关怀和爱护,让我受益匪
浅,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谨向恩师的辛勤培养表示衷心的感谢!感
谢殷士琦老师在该研究中试验台搭建和试验方面给予的帮助。感谢金敬福老师对本研
究相关专利撰写的指导及对试验初期的方案的指导。感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马研老
师、徐源老师,感谢所有亲爱的老师们对我的教导与帮助。
特别感谢王思佳同学在整个研究中对我的支持和帮助,从试件的制备、到试验台
的拆装、再到试验数据的整理,其都付出了很多心血。感谢兄弟试验室的李立犇、宋
佳锋等同学的无私支持与帮助。
一直以来,课题组的各位师弟师妹对我的工作和生活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此向
所有课题组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同学严谨负责的态度,不懈努力的精神,让我
感动,备受激励。
感谢我的工作单位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在我读博期间给予的支持。感谢口腔医院张
志民书记和王成坤主任对我科研工作的支持和指导;感谢单位的其他领导和同事在我
就读期间给予我的宽待和帮助。
感谢我的家人多年来对我学业和生活的支持和关心。
感谢仿生楼的全体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
本文参考了大量的学术界前辈们的工作,在此,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最后,衷心感谢所有关心与支持我的老师,同学,朋友,家人!

作者:张红
2019 年 3 月

11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