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DOI :

10.
137
37/j.cnki.ta.
200
9.0
5.0
07
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戏剧艺术 2009年第 5期 (总 151期 )


格洛托夫斯基和格洛托夫斯基人
[美 ]理查德·谢克纳  著
曹路生  译

耶日·格洛托夫斯基于 1
999年辞世‚但他的影响仍在继续增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
2
009年定为 “格洛托夫斯基年 ”。我们可以期待有大量的活动会举行‚包括研讨会、演出、书籍
出版以及对波兰大师作品的再评价。总之‚对于格洛托夫斯基的束缚将是不可能的。他的影
响并不像布莱希特那样在于经常上演的剧作、详尽描述各个具体作品的 《
范本剧作选读 》
‚或
在于大量的理论写作。格洛托夫斯基也不太像他自己认为是他导师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
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他的著作中试图系统并技巧地勾画出学习表演的入门途径。①
格洛托夫斯基的文章‚技术性的和灵感性的‚常常来自于对他在不同场合时演讲的精心编
辑的文字记录。由于这些文章产生于演说‚因此它们的结构跟一般的文章很不一样。格洛托
夫斯基不管在演说或是在写作方面都有他自己独特的传达风格。他的公开演讲常常有准备好
的稿子。格洛托夫斯基与他在意大利蓬蒂德拉的耶日·格洛托夫斯基和托马斯·理查兹工作
中心的同事们紧密合作‚为他要出版的文本进行精心的翻译。在他还有精力做这件事的时候‚
他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地进行翻译。他知道他的表达听起来是多么特别 (甚至说波兰语时 )。
对他来说很重要的是表达他自己高度个性化的习惯用语、风格、语音、以及意义。就像他的戏
剧作品显示的那样‚格洛托夫斯基的文笔近乎完美的洗练‚他是一个蒙太奇大师。在他的文章
中‚他希望尽可能地表达清晰‚避免引起误解的双重含义。格洛托夫斯基辞世以后‚马里奥 ·
比阿基尼 (Ma
rioBi
agi
ni)和托马斯·理查兹 (Th
oma
sRi
cha
rds)继续出版格洛托夫斯基的著作‚
试着尽他们最大努力凭直觉去感受格洛托夫斯基是如何完成这项艰难的工作的。
我认为‚格洛托夫斯基希望超越他的写作‚就像 “作为媒介的艺术 ”一样‚他希望达到一个
更高的层面。②格洛托夫斯基的表述渴望达到 《
福音书 》
的水准:大师的言语是具有说服力的‚
几乎是异常谨慎的‚只有当他自己预先确信时才向公众传达。我们从编辑这一期的 《
戏剧评
论》
感觉到‚每一字或每一句‚不管用英语表达是多么特别‚对托管格洛托夫斯基著作的理查
兹和比阿基尼和对格洛托夫斯基本人一样都是极为重要的。

∗ 译自 Ri
cha
rdSc
hec
hne
r‚Gr
oto
wskia
ndt
heGr
oto
wski
an‚TDR(Summe
r‚2008).
·4·
戏剧艺术 格洛托夫斯基和格洛托夫斯基人 2009年第 5期

对于公开出版的这种极为小心翼翼的关注表明了格洛托夫斯基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之间
的另一种巨大差异。甚至在斯坦尼活着的时候 (在他死后越来越多 )许多人声称得到了斯坦
尼的 “真传 ”。他们这些人有的教斯氏系统‚有的教斯氏方法等等。斯坦尼逝世以后‚他的著
作引起了许多争议和重新诠释。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被斯坦尼承认是他的著作的唯一或主要的
传承人。斯坦尼从来没有指定任何一个人 “传承 ”他的表演理论。斯坦尼遗产的变异导致了
一个非常开放的强有力的活的斯氏传统‚虽然有时候是偏离的甚至是错误的。艺术创造有时
候阴错阳差地成功于错误之中‚或者甚至是由于错误而成功。
而且‚很明显‚格洛托夫斯基没有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剧团———比如柏林人剧团和莫斯科
艺术剧院———来上演他的轮演剧目。③ 格洛托夫斯基的轮演剧目‚在他的质朴戏剧阶段以及
以后‚都是有目的地上演的‚然后就消失了‚就像咧嘴而笑的柴郡猫一样 (让我们想知道这消
失的微笑到底是什么意思 )。 [柴郡猫是 《
艾丽丝漫游奇境记 》
里的角色———译者注 ]格洛托夫
斯基表示只有他最后一个阶段‚即他和托马斯·理查兹一起创作的作为媒介的艺术‚会持续下
去。格洛托夫斯 基 挑 选 理 查 兹 来 接 受 “关 于 词 语 的 古 老 传 统 意 义 的 传 承 过 程 ” (Wo
rk-

ent
er1
998:
13)。格洛托夫斯基打算把他所知道的一切竭尽全力传承给理查兹‚因为他知道他
的作品不应该是凝固的‚不应该成为一个博物馆。格洛托夫斯基希望理查兹用一种动态的方
式来发展他的作品:“我之后将继续存在的不是一个模仿的状态而是一个超越的状态。”
(Th
iba
uda
t19
95)
格洛托夫斯基作为媒介的艺术以外的作品有大量的记录———电影、照片、描述、回忆———
但是从没有确切地公开过‚或者像斯坦尼和布莱希特所留下的那样被严谨地系统化地整理过。
但格洛托夫斯基的影响与日俱增。这种影响来自于格洛托夫斯基的各个阶段‚即演出戏剧、类
戏剧、源头戏剧、客观戏剧以及作为媒介的艺术。那是一种活在口头传统中的影响‚比一个系
统更有振动力‚或也许是一种滋味或是一种香气‚某种弥漫渗透的东西。
格洛托夫斯基在遗嘱中把在意大利蓬蒂德拉的耶日·格洛托夫斯基和托马斯·理查兹工
作中心的托马斯·理查兹和马里奥·比阿基尼指定为他的 “全权继承人 ”;两个人继承了格洛
托夫斯基的大部分遗产‚包括他的文本的版权。实际上理查兹和比阿基尼的作用是不同的:对
理查兹来说‚格洛托夫斯基把他作品的最核心的部分传给了他‚而比阿基尼不仅在艺术上协助
理查兹‚他实际上还是格洛托夫斯基的主要 “遗稿管理人 ”。④这些术语的意思是什么‚它们在
实际运用中该如何解释‚那不是一个法律定义的状态具有非常精确的含义。格洛托夫斯基在
一个遗传和 “直接传承 ”的系统中工作‚就像日本能剧的五大流派传承传统一样。⑤
除理查兹和比阿基尼之外是在波兰弗罗茨瓦夫的波兰实验室剧院格洛托夫斯基中心的格
洛托夫斯基档案馆。此外‚还有一个关于格洛托夫斯基人实践活动的巨大的非官方全球网络。
格洛托夫斯基在 1
970年代后期永久地离开了波兰。波兰实验室剧院在 1
984年解散。五年
后‚冷战结束‚也有了格洛托夫斯基流亡回归的可能性。但是为什么回归?回归后做什么?实
验室剧院已经不存在。格洛托夫斯基二十年以上的研究和实践使他脱离演出戏剧而进入到类
戏剧、源头戏剧、客观戏剧以及作为媒介的艺术。客观戏剧和作为媒介的艺术是在波兰之外发
·5·
戏剧艺术 格洛托夫斯基和格洛托夫斯基人 2009年第 5期

9
展的。189年波兰共产党的统治结束时‚格洛托夫斯基已经和不是波兰人的理查兹一起工作
了。此外‚格洛托夫斯基在波兰国内还是一个争议人物‚因为有些反共的波兰人鄙视他在团结
工会时期拒绝采取一种积极的姿态来反对共产党的政权。 (Ty
mic
ki1
986;Fi
ndl
aya
ndFi
li
pow-

cz1
986)实际上格洛托夫斯基在冷战时期的政治态度至今仍然不清楚。我们所知的就是他不
愿再在波兰生活。
但格洛托夫斯基不愿在后共产党时代的波兰生活留下了一个空白点‚一种大家都想了解
的欲望。某些剧院‚比如加德泽尼茨剧院‚觉得 “喜欢 ”格洛托夫斯基‚虽然他们否认与格氏有
任何关系。其他一些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希望继续格洛托夫斯基的工作而不管格洛托夫斯基是
9
不是同意。首先‚这带来了一个学术上的转变。189年‚弗罗茨瓦夫成立了格洛托夫斯基作
品研究和文化戏剧研究中心。问题是‚这将是一个怎么样的 “中心 ”?在学者泽比格涅夫 ·奥
辛斯基的领导下‚它基本上是一个档案式的。但是年轻人希望中心不仅仅是一个档案馆或是
一个神龛。他们希望中心在艺术上更加活跃‚与波兰国内外的艺术家和剧团建立关系———包
0
括但不局限于蓬蒂德拉的工作中心。206年‚弗罗茨瓦夫中心变成了格洛托夫斯基学院‚院
长是雅罗斯拉夫·弗雷特和格拉泽高茨·泽奥考夫斯基‚不过他们俩在艺术上都没有和格洛
托夫斯基工作过。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弗罗茨瓦夫格洛托夫斯基学院将 “继续格洛托夫斯
基中心的工作线路‚并将更加着重于在教育、宣传、制作及出版方面的工作 ”。⑥
在格洛托夫斯基中心的邀请下‚格洛托夫斯基、理查兹和比阿基尼来到了弗罗茨瓦夫上演

动作 》(Ac
ti
on)⑦ (不在老实验室剧院的空间而在古老的奥索里涅姆科学图书馆 )。1
999年
格洛托夫斯基离开之后这种联系越来越多。此后‚工作中心几乎每年都访问格洛托夫斯基中
心 (现在的学院 )。目前‚由弗罗茨瓦夫市政府支持的格洛托夫斯基学院正在主持工作中心的
“地平线 ” (Ho
riz
ons)项目‚这是一个开始于 2
007年一直持续到 2
009年的三年计划项目 (Zi
-

lko
wsi2
k 0
08;Bi
agi
ni2
008)。地平线项目每年请工作中心到波兰来两三个月举行表演、实践
交流和开研讨会。
除了这种紧密的工作关系‚我不认为他们将会是一种网状的程序关系。理查兹和比阿基
尼是格洛托夫斯基最后几年以及他视为生命的工作方面的密友。而事实证明重要性在于档案
化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格洛托夫斯基学院并不参与格洛托夫斯基所谓的 “传统意识的传承 ”。
(Ri
cha
rds1
995:x)我认为格洛托夫斯基并不想建立一种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言辞充
满了宗教意象和典故。这些专用于他的作品之中的言辞‚比如格洛托夫斯基的内部工作中所
显示的‚具有一种宗教的性质……我应该用怎样的词汇?……一种宗教的文本、作品、实践和
知识。这种情形使我想起了其它的分裂:从 1
378年到 1
417年的两个教皇‚一个在阿维尼翁‚
一个在罗马;或是仍然疼痛的伤口:伊斯兰教分裂的逊尼派和什叶派;或是基督教世界目前不
太痛苦但仍然明显的分裂:东正教从罗马天主教分出来‚或是互相分裂‚罗马天主教从新教分
出来‚以及不同的新教互相分裂。这些伤口似乎很难治愈。
处于波兰国内的格洛托夫斯基学院所标志的是一个全球的 “格洛托夫斯基人 ”现象的一
个地方实例。世界范围内如果没有几百个至少也有几十个格洛托夫斯基式剧院、实验所、工作
·6·
戏剧艺术 格洛托夫斯基和格洛托夫斯基人 2009年第 5期

坊和个人艺术家。我所指的不仅仅在欧洲和美洲‚实际上在任何地方‚从伊朗的坦塔罗斯剧院
(Ta
nta
losTh
eat
re)和南非的索伊克瓦剧院 (S
oyi
kwaTh
eat
re)到台湾的优剧场 (UTh
eat
re) (许多
中的三个 )。假如格洛托夫斯基所选择的几乎是封闭的传承方法‚那么人们对他工作宗教般
的信念为什么会有如此广泛的传播呢?从这方面说‚我们必须在 “传承 ”和 “影响 ”之间作出区
分。格洛托夫斯基可以挑选一个人传承他的表演知识‚但格洛托夫斯基不能限制他自己的影
响。尽管大师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十年只在蓬蒂德拉工作中心一个地方工作‚只指定了一个
人托马斯·理查兹来接受 “传承 ”‚但格洛托夫斯基早期阶段的作品———不仅仅是演出戏剧‚
而且包括类戏剧、源头戏剧和客观戏剧———却向全球散布了。
格洛托夫斯基了解这些。在他传承给理查兹期间‚工作中心就 “邀请了许多戏剧院团来
交流工作 ”‚许多个人艺术家来观摩工作。直到现在‚仍然有一个 “开放项目 ”‚比阿基尼把它
描述为 “工作中心里一个非常广泛而年轻的学期 ” (2
008)。这些观摩者和参与者增加到几千
1
人之多。谁知道这些剧团和个人带走些什么?此外‚99
0年代晚期工作中心继续制定了几个
更广泛的延伸 项 目:“桥 ”计 划 (Br
ide) (1
g 998—至 今 )‚“探 索 交 叉 之 路 ” (Tr
anc
ingRo
ads
Ac
ros) (2
s 003—2
006)‚以及现在的 “地平线 ”。
自相矛盾的是‚格洛托夫斯基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把自己封闭起来⑧‚专注于传承自己
的内在作品给理查兹一个人‚而其他人则依据他们所看到的各取所需自由诠释格洛托夫斯基;
他们从他们所了解的格洛托夫斯基那里取其一点然后加以扩大。这些在正式承认范围之外的
格洛托夫斯基人的活动非常活跃。这些活动中的某些由早期实验室剧院的人和那些参与类戏
剧或客观戏剧的人来指导⑨。后来还有第二代和第三代:那些与格洛托夫斯基一起工作过的
人的人一起工作的人;以及那些只看过电影 《
卫城 》(Ak
rop
ols)和只读过 《
i 迈向质朴戏剧 》(To
-
wa
rdsaPo
orTh
eat
re)的人。我敢确定还有一些不属于上述之人的格洛托夫斯基人。最后‚格
洛托夫斯基自己希望非常精确地 “传承 ”‚他专注于此并把它限制在蓬蒂德拉的工作中心‚而
所有这个小圈子之外的人则希望向前走。无法使魔鬼再回到瓶子里去。某些人也许根本不知
道他们是受了格洛托夫斯基的影响‚就像一个经过汗流浃背的练习才学会 “动作 ”和 “情感 ”的
演员可能只知道斯坦尼的名字而没有多少斯氏知识一样。
要精确地描述出 “格洛托夫斯基人 ”到底意指什么非常不容易。但就像有一种来源于李
·斯特拉斯伯格 (Le
eSt
ras
beg)诠释斯坦尼所用的 “方法派演员 ”类型一样‚也有一种类型化

的格洛托夫斯基人风格。这种类型包括了把经过 “研究的 ”材料综合起来的 “仪式 ”‚而这些材
料来源于融合了表演者自己 “最深刻的 ”个人体验或 “联想 ”的文化 “原型 ”。表演者穿着非常
简单的服装———从来不穿当代服装———或只穿少量衣服‚但从未裸体。表演者或个人或以和
声歌唱或吟诵 “纯粹的声音 ”;他们背诵那些把古典传统文学作品或宗教文章的片段缀连起来
的拼贴文本。演出的手段是质朴戏剧所想象的表演:一个几盏灯或蜡烛照亮的空的空间;低声
吟诵词语‚有时强烈到嘶哑的地步;编舞不是芭蕾式的个人动作而是集体动作。演出不在镜框
式舞台的剧院里而在发现的空间、房间、教堂、谷仓、田野———都市和郊区的各种各样的另类空
间。观众是小众的‚通常在一百人以下‚有时候甚至更少‚少于十人‚因此这些少数人能够 “观
·7·
戏剧艺术 格洛托夫斯基和格洛托夫斯基人 2009年第 5期

摩 ”而不是观看表演。观众偶然会被邀请参与演出‚被邀请 “入门 ”。格洛托夫斯基式剧场的


观众欣赏它的严肃的意义、精神的层面以及永恒的特质。这些大杂烩中也许会诞生不朽作品
……也许。也许说得太早‚但为什么不会呢?
我的观点是质量难于把握。但蓬蒂德拉工作中心好象想要建立一个格洛托夫斯基派生和
散布的已控制的至少是可控制的界限。这将包括理查兹和比阿基尼创作的演出以及格洛托夫
斯基文本的发表———就像这一期 《
戏剧评论 》
上所发表的由比阿基尼编辑理查兹认可的格洛
托夫斯基文选。这些将非常有价值———演出和文章———但它们不能决定现在和将来发生什
么。许多人感觉到的或仍然还在感觉的格洛托夫斯基使他们感动的地方———他的生命和作
品‚正是戏剧所缺失的东西:精神层面、严肃、以及 “源头 ”的回归‚但不管怎样那些晦涩难懂的
术语被诠释了。通过他的鼓舞人心的公众形象和热情洋溢的演说———甚至远远超过他过去的
戏剧作品———格洛托夫斯基影响和打动了许多人。人们在为自己个人或艺术的需要寻找答案
时会解读或误读格洛托夫斯基。
关于这一切格洛托夫斯基本身的行为也好象他有着双重心理。是的‚他指定理查兹作为
他的 “基本合作者 ”。 (Ri
cha
rds1
995:i
x)但是当他还有精力做事的时候‚尤其是他早期阶段‚
格洛托夫斯基常常用更为普通的术语富有感染力地对大批观众进行演说。他演说的身份不仅
作为一个戏剧导演‚一个专注于技巧的人 (就像斯坦尼 )‚而且作为一个发明了一种像 “手术
刀 ”一样用于深刻解剖生活的 (他曾经说过 )特殊艺术的人。我最后一次与格洛托夫斯基会面
是1
996年在哥本哈根‚尤金尼奥·巴尔巴召开国际戏剧人类学学校的一次会议上。就像从前
一样我们私下进行了交谈‚他还是那么直率‚尽管身体很虚弱但精神还是那么坚强。
当然‚格洛托夫斯基式戏剧并不代表了戏剧所有的一切。我们正处于一个表演艺术大延
伸的进程之间‚一个对表演如何超越艺术的理解大扩展的进程之间。在这种语境之中‚格洛托
夫斯基人是一种返祖现象。无论外观如何———不管是质朴戏剧的典型作品还是格洛托夫斯基
“后戏剧 ”阶段的典型作品———格洛托夫斯基式戏剧都是非技术非数码的。它是一种手工‚人
对人的。它为小众而作。它是限于小圈子的。
从1
964年开始一直到现在‚《
戏剧评论 》
有着很长的发表格洛托夫斯基文章和有关格洛
托夫斯基文章的历史。在整个期间 《
戏剧评论 》
总共发表了 2
5篇以上格洛托夫斯基的和有关
格洛托夫斯基的文章。很明显‚我认为格洛托夫斯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与斯坦尼斯
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一起‚他是上世纪三个最有影响力的戏剧人物中的一个。总之‚格洛托夫
斯基是一个 “幕后操纵者 ”‚一个故意伪装的、约束自己的、部分隐藏的潜伏者。他的影响是渗
透性的‚但是‚就像我一开始所写的那样‚与其说是一种固定的东西‚不如说是一种色调、味道、
或香气。甚至当我列出格洛托夫斯基的套语时‚我都把它们看成是 “真格洛托夫斯基 ”的模仿
作品。
这个真格洛托夫斯基是不存在的。奇怪的是‚我不能完全解释我的意思‚许多格洛托夫斯
基式演出———不是理查兹的作品‚他的作品被指定是格洛托夫斯基的而不是格洛托夫斯基式
的———都给了我拙劣的模仿的印象。我尊敬某些这类演出‚但我也忍不住要笑。它们是如此
·8·
戏剧艺术 格洛托夫斯基和格洛托夫斯基人 2009年第 5期

严肃!它们如此相象又与带有严厉 “亵渎神明 ”的猛药的格洛托夫斯基自己的作品是如此不


象。这些新皇帝穿了衣服没有?把格洛托夫斯基自己的作品放到这些伟大非凡的艺术作品的
名录中它们有些地方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些伟大的作品不可能如此相象也不可能是模仿或伪
造的。
理查兹和比阿基尼虽然他们同住在工作中心实施着 “传承 ”‚但在格洛托夫斯基创立中心
的作用上他们是不同的。然而‚尽管我尊敬理查兹和比阿基尼的献身、狂热、皈依和专注‚但我
不认为他们可能获得 “真格洛托夫斯基 ”。我觉得这不是他们固定的意图‚也不是格洛托夫斯
基的意图。但是工作中心的例行工作是严密地保护防卫格洛托夫斯基遗产的最本质的核心‚
文本和 “传承 ”。弗罗茨瓦夫格洛托夫斯基学院的档案馆和学术项目也不能等同于格洛托夫
斯基‚尽管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意图。
在我的 《
出走 》(Ex
odu
cti
on)一文中‚我把格洛托夫斯基称为一个 “伪装搬移工、萨满、魔术
师、艺术家、行家里手、导演和领导者 ” (1
997:
460)。这并不重要‚格洛托夫斯基本人在他接近
他的多彩生活的终结时‚在行为上表现出好象他希望 “居住 ”在工作中心‚被理查兹 “体现 ”和
被比阿基尼 “写作 ”。格洛托夫斯基将滑进所有这些罗网‚甚至他自己的罗网‚故意或非故意
地意图捕获、固定、规划自己迈向未来。我有感觉格洛托夫斯基知道这一切‚或渴望这样做‚甚
至在他竭尽全力传承他内部工作的时候。在理查兹 《
与格洛托夫斯基一起排练〈形体动作〉》
(AtWo
rkwi
thGr
oto
wsk
ionPh
ysi
calAc
ti
on)的后记中格洛托夫斯基发表了十五页的 “从戏剧剧
团到作为媒介的艺术 ”一文‚文章最后写道:
  不久以前有人问我:“你希望格洛托夫斯 基 中 心 在 你 消 失 之 后 继 续 存 在 下 去 吗?”我 坦 白 回 答 说
“不 ”‚因为我是在对 “意图 ”问题作回答;对我来说意图好象是:“你希望创造一种体系吗?这种体系在
你的研究停止时停止‚然后成为一种教育。”回答这个问题我说 “不 ”。但我必须确认意图假如是:“你希
望在某时某地你重新开始这个传统吗?也就是说你希望对作为媒介的艺术的研究某人继续下去吗?”我
也许不能用 “不 ”这个词作回答。 (Ri
cha
rds1995:
133)

这是格洛托夫斯基最滑头的地方。代替说 “是的‚我希望某人继续下去 ”他用了双重否定


作回答‚这就打开了所有的可能性。格洛托夫斯基活在对所有想束缚他、固定他、限制他的否
定之中。不管怎样‚理查兹会像格洛托夫斯基挑选了他一样及时挑选一个继承人;不管怎样‚
那个继承人会挑选另一个‚另一个会挑选另外一个;不管怎样‚蓬蒂德拉社区会代代相传‚就像
日本观世流能剧一样。格洛托夫斯基将在……别的地方。

注 释:
① 这些著作——— 《
演员自我修养 》(译于 1936年 )、《
创造人物 》(译于 1949年 )、《
创造角色 》(译于 1961
年 )———有一个很复杂的历史。伊丽莎白 ·雷诺兹 ·哈普古德 (El
iz
abe
thRe
yno
ldsHa
pgo
od)节译了这
些著作。由琼 ·贝尼德蒂 (J
eanBe
nede
tti)翻译的前两本书 (俄语版是一本 )的完整译本‚以及贝尼德
蒂译的 《
我的艺术生活 》
于 2008年由劳特利奇出版社 (Ro
utl
ege)出版。尽管有这些好消息‚由哈普古
德翻译的节选本由于它们的广泛实用性‚在英语戏剧界的影响力还是最大。
② 格洛托夫斯基在理查兹 (1995:
125)书中收录的 《
从戏剧剧团到作为媒介的艺术 》
一文中谈到了 “更高
·9·
戏剧艺术 格洛托夫斯基和格洛托夫斯基人 2009年第 5期

的联系 ”。
③ 这些剧院既保留传统剧目又上演新的剧目。创立于 1949年的柏林人剧团并不想成为一个 “博物馆剧
院 ”。剧团有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轮演剧目库‚既有对布莱希特重新诠释的剧目同时也有保持原作原
样的剧目。在 2008年 1月我写这篇文章时‚剧团正在上演罗伯特 ·威尔逊执导的布莱希特 —库尔特
·韦尔 (Kur
tWe
ill)版的 《
三分钱歌剧 》
‚2月将上演莎士比亚的 《
理查三世 》
‚同样在 2月‚剧团将到伊
朗去巡演布莱希特的 《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 》
。创立于 1898年的莫斯科艺术剧院上演的剧目非常广
泛‚从契诃夫的 《
海鸥 》
和《樱桃园 》
到《李尔王 》
‚以及 “狂闹的 ”英国喜剧 《
第 13号 》
。这里不评论柏
林人剧团在共产主义以及后来统一的德国中的生存情况‚也不评论莫斯科艺术剧院从沙皇到革命到
斯大林‚到叶利钦以及现在的普京时代的盛衰状况。
④ 比阿基尼在 2008年 1月 31日给我的电邮中解释说:“有关格洛托夫斯基文本的事务是托马斯和我在
照管:我们俩都持有文本的版权‚每一个决定都由我们俩协商同意后作出。……在 《
戏剧评论 》
上发
表文章之事主要是我在跟克里斯 (Kr
isSa
laa)和利萨 (Li
t saWo
lfo
rdWy
lam)联系和协作。但托马斯阅
读了不同阶段的所有文章也作了编辑工作。我们总是这样一起工作的。”
⑤ 也许波兰犹太教哈西德派强烈吸引了格洛托夫斯基并影响了他的传承方法‚相类似的例子是犹太传
统口头教谕‚Pi
rke
iAv
ot(上帝的教谕 )传说是由在西奈的摩西直接传承给约书亚‚然后传给长老、先
知和拉比。 《
上帝的教谕 》
最先的三条戒律:“作决定时要小心。培养众多学生。修建防护物来保护
全部希伯来经文。”
⑥ 弗雷特和泽奥考夫斯基‚格洛托夫斯基学院的领导者‚他们俩都只有三十几岁。弗雷特在加德泽尼茨
剧院短期工作过‚是弗罗茨瓦夫查剧院 (The
atr r)的创始导演。泽奥考夫斯基是一个对格洛托夫
eZa
斯基和彼得 ·布鲁克作品怀有特殊兴趣的教授、演员和导演。关于中心的详细情况‚它的历史及工
作‚请上网://
www.g
rot
o ki—i
ws nst
it
ut.a
e r
t.pl
/inde
x.php.
⑦ 工作中心创作的几个作品都有非常相同的剧名‚在演出上也有某种程度的重叠:《
楼下动作 》(Do
wn-

tai
rsAc
tin)、《
o 动作 》(Ac
tin)、《
o 创作中的动作 》(Ac
tio
ninCr
eat
ion)。 《
楼下动作 》
来自于理查兹与格
洛托夫斯基一起创作的作品‚开始于 1986年。 《
动作 》
‚比阿基尼写道‚是 “一个不一样的独特的作品‚
开始诞生于 1994年‚我们仍在创作中 ” (Bi
agni2008)。2000年‚一个新作品开始创作‚持续于 2003

年‚取名为 《
双胞胎:创作中的动作 》
。该作品结束于 2004年。目前‚理查兹正在创作关于这个作品的
一个新的舞台呈现‚《
创作中的动作 》
‚利萨关于这个作品的文章发表于 《
戏剧评论 》(Bi
agni2008)。

所有这些作品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被拍成了电影。
⑧ 担任法兰西大学戏剧人类学教授的格洛托夫斯基 1997年和 1998年访问巴黎 “讲学 ”‚实际上是演说。
他的演讲主题含盖了仪式、雷德塔的作品、波兰实验室剧院、蓬蒂德拉工作中心、演员训练、梅耶荷德、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等。他上了七次课:一次在 1997年 3月、一次在 6月、三次在 10月‚还有三次在
1998年 1月。 (译注:应该是八次‚原文如此。)格洛托夫斯基计划讲更多但因为生病不能继续。他逝
世于 1999年 1月 14日。欲听格洛托夫斯基的演讲录音可上网://
www.c
oll
ege—de—f
ranc
e.f
r/me
dia/
pub_dv
d/UPL36046_P_8_CASSETTES_AUDI
O.pdf

⑨ 实际上还在工作、经常教授或举办工作坊的实验室剧院成员是:Zy
gmuntMo
lik‚Ludwi
gFl
asz
en‚Re
na
Mi
rec
ka‚Te
oSpy
lcha
ls ‚El
ki iz
abe
thAl
baha
ca‚以及 Ma
jaKo
mor
ows
ka。同样‚与格洛托夫斯基在类戏剧和
客观戏剧阶段一起工作的人们也有他们自己的剧团‚也在办班开授。其他格洛托夫斯基人如 Zbi
g-
ni
ewCy
nkut
is和 St
ephe
nWa
ngh去世了但是他们的影响仍活着。这是一个很长的名单‚可以跟斯坦尼
斯拉夫斯基的移民社群相比。
·10·
戏剧艺术 格洛托夫斯基和格洛托夫斯基人 2009年第 5期

参考文献:
Bi
agi
ni‚Ma
rio
2008 Ema
ilst
oaut
ho‚31J
r anua
rya
nd5Fe
brua
ry
Fi
nal
ly‚Ro
ber
t‚a
ndHa
linaFi
li
powi
cz
1986  “Gr
oto
ws ’sLa
ki bor
ato
ryThe
atr
e:Di
sso
lut
iona
ndDi
aspo
ra.” TDR30‚
3(T111):
201—25.
Ha
rlw‚J
o ule

1985  Si
ddurSi
mSha
lom.Ne
wYo
rk:TheRa
bbi
nic
alAs
sembl
yoft
heUni
tedSy
nag
ogueo
fAme
ric
a.
Ri
cha
rd‚Tho
mas
1995  AtWo
rkwi
thGr
oto
wskio
nPhy
sic
alAc
tio
ns.Lo n:Ro
ndo utl
edg
e.
Sc
hec
hne
r‚Ri
cha
rd
1997  “Ex
oduc
tin:Sha
o pe—s
hif
te‚s
r ha
man‚t
ri
cks
te‚a
r r
ti
s‚a
t de
pt‚di
rec
to‚l
r e
ade
r‚Gr
oto
ws .”I
ki nTheGr
o-

ows
kiSo
urc
ebo
ok‚e
dit
edbyRi
cha
rdSc
hec
hne
randLi
saWo
lfo
rd‚
462—94.Lo n:Ro
ndo utl
edg
e.
St
ani
sl
avs
ky‚Ko
nst
ant
in
2008a
 AnAc
to’sWo
r rk.Tr
ans
lat
edbyJ
eanBe
nede
tt.Lo
i n:Ro
ndo utl
edg
e.
2008b MyLi
fei
nAr
t.Tr
ans
lat
edbyJ
eanBe
nede
tt.Lo
i n:Ro
ndo utl
edg
e.
Thi
bauda
t‚J
ean—Pi
err

1995  “Gr
oto
ws ‚unv
ki éhi
cul hé
edut a
tr.” Li
e ber
ati
on‚
28J
ul:
y28—30.
Ty
mic
ki‚J
erz
y[Ka
zimi
erzBr
aun]
1986  “Ne
wDi
gni
ty:ThePo
lis
hThe
ate1970—1985.” TDR30‚
r 3(T111):
13—46.
Wo
rkc
ent
ero
fJe
rzyGr
oto
wskia
ndTho
masRi
cha
rds
1998  “Wo
rkc
ent
ero
fJe
rzyGr
oto
wskia
ndTho
masRi
cha
rdsa
ndAc
tin.” TDR43‚
o 2(T162):
13—14.
Zi
olko
ws ‚Gr
ki zeg
orz
2008  Ema
ilt
oaut
ho‚28J
r anua
ry.

《哈姆雷特:那是一个问题 》
应邀参加
——— ———
“20
09格洛托夫斯基年国际戏剧节 ”

2
009年 6月下旬‚我院 《
哈姆雷特:那是一个问题 》
剧组应邀到波兰参加 “2
009格洛托夫
斯基年国际戏剧节 ”‚该剧由我院名誉教授理查德·谢克纳执导、我院师生共同演出。该剧以
诙谐的表演风格‚独特的观演空间和演出中的影像刻画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