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前太平洋電線電纜董事長孫道存於 2021 年 11 月癌逝,享壽 72 歲。因生


前掏空案被求償新台幣 74.5 億元之鉅額債務。其中與第二任妻子何念慈所
生子女孫瑩瑩、孫芸芸、孫智宏,日前依民法第 1174 條規定,在知悉繼承
之時三個月內向法院聲請「拋棄繼承」(包含全部財產、債權、債務)。(補
充一)
目前孫道存遺孀吳逸玲其女友顏寧所生之 3 名子女尚未提出聲請。若是逾
期被辦理,將會以「限定繼承」方式處理。意即:所繼承之負債大於資產時,
將以所得遺產能償還的範圍為限。(補充二)
 
由於法定繼承人之第一順位為配偶(當然繼承人)及子女,故遺孀吳逸萍與 6
名子女為孫道存之第一順位繼承人。【圖中藍色邊框之 6 人】
若 6 名子女皆聲請拋棄繼承,其繼承權則輪到次位 孫道存之孫 繼承。
【圖中綠色邊框之 3 人】
假使這 3 名孫子也選擇拋棄繼承,則由第二順位 孫道存父母 繼承。【圖
中黃色邊框之 2 人】
倘若父母不健在,則由第三順位 兄弟 孫道濟、孫道亨繼承。【圖中紫色
邊框之 2 人】

但實際上因申請文件中有許多個人資料 (身分證字號、戶籍地址等等 ),故


通常不同房的子女都會傾向各自分別申請。
 
補充一:民法第 1174 條:「繼承人得拋棄其繼承權。前項拋棄,應於知悉
其得繼承之時起三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拋棄繼承後,應以書面通
知因其拋棄而應為繼承之人。但不能通知者,不在此限。」
 
補充二:民法第 1184 條第 2 項:「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
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

一、「特留份」與「特留分」意思一樣嗎是?與應繼

分差別為何?

(一)特留分是什麼?

遺產特留分基於讀音的原因,常與「特留份」搞混,但是特留分非特留份,使
用「分」才正確。
簡單來說,民法特留分意思就是讓每位繼承人有一個最低的繼承比例,避免因
為偏愛的原因,讓遺產都只留給特定一人,而是可以透過法律保障遺產的分配
方法,確保公正性。不過特留分除了用字易錯外,還常常與「應繼分」搞混,
所以在聊特留分之前,我們先透過例子來了解一下「應繼分」與「特留分」的
區別。

(二)特留分應繼分差別

寡婦阿霞如果死了,想要分配給 2 位分別 10 歲及 8 歲的孩子時,可能會因為有


無立遺囑而有以下 2 種不同情形。

1.沒有寫遺囑:

在沒有交代遺產分配的情況下,阿霞的 2 名孩子會依照法律規定的「應繼分」
依比例分遺產,拿到應該拿到的錢。簡言之,應繼分就是在沒有明確遺產分配
(沒有遺囑)時,提供一個分配的準則,讓每位繼承人至少知道有「應該」拿
多少錢。

2.有寫遺囑:

假使阿霞有寫遺囑,也不可以因為偏心比較愛老大,把全部的遺產給老大。因
為,根據「特留分」所述,每位繼承人應該有「最少分配」的遺產比例,除非
繼承權被拔除,不然不可以因為偏愛而分不到 1 毛錢。

簡單來說,會發生「應繼分」跟「特留分」的情形不太一樣。
 「應繼分」比較像是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大家不知道怎麼分遺產時,
有一個標準告訴大家,每個人「應該」分配到多少錢。

 「特留分」則是在已經立遺囑的情況下,為了避免遺產分配有失公平,
法律保障一個比例,讓繼承者可以拿到最低該拿的遺產。

二、特留分計算方式是什麼?如何規避特留分?

特留分計算方式不難,主要依照繼承順位不同,而有比例上的差異。但是你可
能會疑惑,某位子女就真的很不孝,實在很不想讓他分到遺產,難道遺囑特留
分不能改變?如何對抗特留分才能避免把錢留給不想留的人?

(一)遺產特留分計算

根據民法第 1223 條內容,特留分計算是以「應繼分」作為計算對象,並非直


接從遺產內容計算。意思就是會先從遺產算出應繼分後,再從算出來的應繼分 ,
算出特留分。
至於詳細的比例,律師再這邊製作了一份應繼分特留分表格,幫助你更快掌握
計算的訣竅。另外,如果是不動產,特留分的計算就是會「估價換成錢」來算,
所以如果房子換算的錢與財產差不多,就可以子女各自分配一項。

應繼分特留分表格
直系血親
繼承人 配偶 父母 兄弟姊妹 祖父母
卑親屬
應繼分 會依照與誰分而 子女與配 父母與配偶 兄弟姊妹與配 配偶 2/3,祖
計算 比例不同 偶均分 各 1/2 偶各 1/2 父母 1/3
特留分 應繼分的 應繼分的
應繼分的 1/2 應繼分的 1/3 應繼分的 1/3
計算 1/2 1/2

舉例:如果小明有名下有 2400 萬財產的話,要分給 A 老婆及 3 位子女 BCD 的


話,可能會這樣分。

BCD 加上 A 各自應該會拿到 600 萬(應繼分,4 人平分);但假使 A 偏心,想


給某位小孩比較多錢,也不能全部都給,這 4 位最少都要拿到 300 萬元(特留
分,4 人皆為應繼分再 1/2)。
(二)如何規避特留分?

被繼承人如果想要規避特留分,可以透過 2 個方法,分別為降低遺產的金額及
喪失子女的繼承權。

1.降低遺產金額怎麼做?

★拉低遺產總額

特留分計算是以遺產的內容為基準,如果透過生前贈與去減低遺產總額,死後
的特留分計算,會因為遺產總額減少而被拉低。簡言之,被繼承者可以透過生
前贈與財產,讓財產不是以「遺產」的形式給心中的繼承人人選。

2.子女的繼承權如何喪失?

★民法第 1145 條

如果覺得子女極為不孝,也可以參照民法第 1145 條,讓子女的繼承權喪失。根


據民法所述,如果繼承人致被繼承人或其他繼承人於死地;妨害、迫害、偽造,
或是煙滅遺囑;對被繼承人有重大虐待及侮辱時,都有可能喪失繼承權。

只要繼承人有符合這些行為,讓被繼承人認為應該喪失其繼承權,就可以在遺
囑裡寫明原因,讓子女的繼承權失效,自然就沒有特留分。但是如果繼承人對
「喪失繼承權」感到不服,可以向法院提出抗告,爭回自己的權利。
三、侵害特留分如何抗告?特留分拋棄可以嗎?

(一)侵害特留分如何抗告?

有時候也不是子女不孝,單純就是父母偏愛,好比傳統重男輕女的家庭,認為
女兒是「潑出去的水」,根本不配繼承。

如果遇到侵害特留分的情形,便可以透過法律,在特留分時效內,討回屬於自
己該有的權利。

★提起侵害特留分訴訟時效

根據民法第 1146 條所述,繼承權如果被侵害,可以請求回復。通常侵害特留分


的處理方式為「扣減回復」,意思就是全部遺產會重新分配,甚至請法院進行
裁判分割。不過要特別注意,提起特留分訴訟是有時間限制的,建議知道遺產
分配不公時就要在 2 年內提出。。

但如果發現金額分配不公平時,已超過 2 年怎麼辦?沒關係,如果是不知道,
時效的計算方法就會是「繼承權生效的 10 年內」,只要把握住黃金期,還是有
機會討回失去的權益。但如果都超過時效,就等於失去追討的權利,拿不回最
低的遺產金額,繼承人務必要把握住時效內上訴。

(二)特留分拋棄可以嗎?

特留分的內容只有遺產沒有債務,是為了保護被繼承人該有的權利而存在,並
非義務;繼承人可以拋棄特留分的權利,並且不會影響其他繼承人。

繼承人如果想要拋棄特留分,只要向其他繼承人告知即可,不用特別向法院聲
請。但這邊要注意的是:拋棄特留分不等於拋棄繼承!如果需要辦理拋棄繼承,
還是要按照法律上明訂的流程辦理,避免之後因為錯過拋棄繼承的辦理,不但
遺產沒拿到,還需要多負擔債務內容。

民法繼承編的重點就是遺產的分配,而遺產分配的前提就是確認死者有哪
些親屬,而這些親屬中有哪些有繼承權,他們的應繼分又各為多少。所以
在學習本章之前,同學應該特別複習一下前章的親屬部分,以免在計算應
繼分時,發生無法挽回的錯誤。
而繼承編的另一個重點就是遺產的計算,也就是被繼承人有哪些財產應該
納 入 遺 產 的 計 算 , 而 各 個 繼 承 人 實 際 上 可 以 分 得 多 少 遺 產 。 在 題 目 設 計 上,
出題老師常會出剛好的數字,所以如果同學發現有「除不盡」的情形時,
可能就要去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算錯繼承人,或是遺產的計算有問題。
最後就是遺囑的部分,遺囑的方式、內容都是考試的常客,而特留分的計
算也會牽涉到應繼分,同學應該多多留意。

繼承人

一、定義與原則
(一)定義
繼承,指因被繼承人死亡,法律規定由其一定親屬(繼承人),當然地、概
括地承繼其財產上一切之權利及義務而言。
(二)同時存在原則★★
指繼承人須於繼承開始時生存,始得繼承,若繼承開始前已死亡或繼承開
始時尚未出生者,即無繼承資格。因此若為民法第 11 條同時死亡推定之情
形,因互相皆不符合同時存在之原則,所以不得相互繼承。(但得代位繼
承)
(三)胎兒之繼承權
民法第 7 條:「胎兒以將來非死產者為限,關於其個人利益之保護,視為
既已出生」,因此妻之胎兒縱未出生,為保護胎兒繼承權之利益,仍視為
既已出生(即胎兒仍有繼承權)。

二、繼承人之順序
(一)法定繼承人及其順序
民 法 第 1 1 4 4 條 規 定 , 配 偶 有 相 互 繼 承 權 , 得 與 任 一 順 位 繼 承 人 同 時 為 繼 承。
又民法第 1138 條規定,除配偶外,遺產繼承人之順序如下: 
1.第一順位繼承人為直系血親卑親屬:
(1)直系血親卑親屬包括被繼承人的子女、孫子女…等從己身所出之血親。
另養子女為法律上所擬制的血親,故也屬於第一順位繼承人的範圍內。
( 2 ) 民 法 第 11 3 9 條 規 定 , 直 系 血 親 卑 親 屬 的 繼 承 順 位 以 親 等 近 者 優 先 。
2.第二順位繼承人為父母:
被繼承人的養父母也包括之,但此時因收養關係存續中,被繼承人之生父
母無繼承權。
3.第三順位繼承人為兄弟姊妹:
兄弟姊妹除同父同母外,亦包括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而婚生
子女與養子女及養子女間均為兄弟姊妹。
4.祖父母:
除父母的父母外,祖父母亦包括養父母的父母。
以上之順位應注意,先順位無人繼承時,後順位繼承者方得繼承
(二)同順序繼承人之應繼分
民法第 1141 條規定,同一順序之繼承人有數人時,按人數平均繼承,而配
偶的應繼分依 1144 規定與不同順位的繼承人有不同的應繼分分配方法。

三、代位繼承
民法第 1140 條:「第 1138 條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有於繼承開始前死
亡或喪失繼承權者,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代位繼承其應繼分。」
「代位繼承」制度的設立係基於對於繼承期待權之尊重與維持公平之原理
而設立。在其性質方面,有代位繼承人是代替被代位繼承人的地位而為繼
承的「代位權說」;以及代位繼承人是以自己本身固有的繼承權繼承直接
被繼承人,僅在繼承順序上代襲之的「固有權說」,現在以「固有權說」
為通說。

四、配偶之應繼分
民法第 1144 條規定:

五、繼承權喪失之事由(民法第 1145 條)

(一)當然失權
1.絕對失權:
民法第 1145 條第 1 項第 1 款規定,故意致被繼承人或應繼承人於死或雖未
致死因而受刑之宣告者。一有此事發生即喪失繼承權,無需被繼承人有所
表示也不會因為經繼承人宥恕而回復其繼承權。
2.相對失權:
民 法 第 1 1 4 5 條 第 1 項 第 2 款 到 第 4 款 規 定 了 繼 承 人 對 遺 囑 侵 害 的 不 正 行 為,
當繼承人有第 2 款到第 4 款所列之行為時,不待被繼承人有所表示即喪失
繼承權。但此等不正行為與絕對失權事由相比較為輕微,故法律另於同條
第 2 項規定「如經被繼承人宥恕者,其繼承權不喪失。」,因此繼承權可
因被繼承人事後宥恕而回復,稱為相對失權。
(二)表示失權
有民法第 1145 條第 2 項第 5 款規定之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有重大之虐待或侮
辱情事時,並非當然喪失繼承權,須經被繼承人表示其不得繼承後始發生
喪失繼承權的效果,稱之為表示失權。
六、繼承回復請求權
(一)繼承權之侵害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437 號解釋認為:「凡無繼承權而於繼承開始時或繼
承開始後僭稱為真正繼承人或真正繼承人否認其他共同繼承人之繼承權,
並排除其占有、管理或處分者,均屬繼承權之侵害。」
(二)請求權人
1.真正繼承人。
2.其法定代理人。
(三)繼承回復請求權期間
1.自知係被侵害之時起,兩年內不行使而消滅。
2.自繼承開始其逾十年不行使而消滅。
(四)繼承回復請求權之性質
確認繼承人資格(確認之訴)+遺產標的物之返還請求權(給付之訴)以符「紛
爭解決一次性原則」,不必分別提起二個訴訟。

繼承

一、繼承之開始
依民法第 1147 條規定,自被繼承人死亡時,繼承當然開始,無須待繼承人
為意思表示或另為請求,稱為當然繼承主義。

二、繼承之標的(98 年 6 月 10 日修正,採全面限定繼承)

(一)概括繼承
繼承人依民法第 1148 條第 1 項規定仍為概括繼承,包括債務仍然存在且為
繼承標的,僅係依修正後同條第 2 項規定繼承人負有限的清償責任,就其
所繼承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
(二)有限責任(98 年 6 月 10 日修正)★★
1 . 民 法 第 11 4 8 條 第 2 項 規 定 「 繼 承 人 對 於 被 繼 承 人 之 債 務 , 以 因 繼 承 所 得
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
2 . 現 行 民 法 繼 承 編 係 以 概 括 繼 承 為 原 則 , 並 另 設 限 定 繼 承 及 拋 棄 繼 承 制 度。
97 年 1 月 2 日修正公布之法定限定責任之規定,惟僅適用於繼承人為無行
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之情形。鑑於社會上時有繼承人因不知法律而
未於法定期間內辦理限定繼承或拋棄繼承,以致背負繼承債務,影響其生
計。因此 98 年 6 月 10 日修正後,明定繼承人原則上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
之 一 切 權 利 、 義 務 , 惟 對 於 被 繼 承 人 之 債 務 , 僅 須 以 因 繼 承 所 得 遺 產 為 限,
負清償責任。
3.惟繼承人就其固有財產為清償時,債權人仍係於其債權範圍內受清償,
故無不當得利可言,在此敘明。
(三)財產贈與視同所得遺產之計算期限(98 年 6 月 10 日新增)
民法第 1148 條之 1 規定「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前二年內,從被繼承人受有財
產 之 贈 與 者 , 該 財 產 視 為 其 所 得 遺 產 。 前 項 財 產 如 已 移 轉 或 滅 失 , 其 價 額,
依贈與時之價值計算。」
修正理由指出,本條視為所得遺產之規定,係為避免被繼承人於生前將遺
產贈與繼承人,以減少繼承開始時之繼承人所得遺產,致影響被繼承人之
債權人權益而設,並不影響繼承人間應繼財產之計算。因此,本條第 1 項
財產除屬於第 1173 條所定特種贈與應予歸扣外,並不計入第 1173 條應繼
遺產,併予敘明。
(四)限定繼承利益之喪失(98 年 6 月 10 日修正)
我國民法第 1148 條第 2 項已明定繼承人對被繼承人之債務僅負有限的清償
責任,但若繼承人有民法第 1163 條所列之隱匿遺產重大情節、在遺產清冊
為虛偽之記載情節重大或意圖詐害被繼承人之債權人之權利而為遺產之處
分等情事,自應明定該繼承人不得主張有限責任之利益,以遏止繼承人此
等惡性行為。

三、共同繼承
(一)定義
指數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之財產。
(二)遺產公同共有★
民法第 1151 條規定「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
全部為公同共有。」可知各繼承人在分割前對於遺產無確定的應有部分。
(三)公同共有遺產之管理
民法第 1152 條規定「前條公同共有之遺產,得由繼承人中互推一人管理
之。」
(四)債務之連帶責任(98 年 6 月 10 日修正)
民法第 1153 條第 1 項規定,「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得
遺產為限,負連帶責任。」又民法第 1153 條第 2 項規定,「繼承人相互間
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另有約定外,按其應繼分比例負
擔之。」民法第 280 條有特別規定:連帶債務人相互間,除法律另有規定
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平均分擔義務。

四、遺產之分割
(一)自由分割原則★
依民法第 1164 條對遺產分割之規定,原則上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
但書有例外規定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
(二)胎兒應繼分保留★★
民法第 7 條規定「胎兒以將來非死產者為限,關於其個人利益之保護,視
為既已出生。」故胎兒有繼承能力,應此民法第 1166 條第 1 項規定:「胎
兒為繼承人時,非保留其應繼分,他繼承人不得分割遺產。」且於第 2 項
規定「胎兒關於遺產之分割,以其母為代理人。」
(三)債務扣還★
民 法 第 1 1 7 2 條 規 定 「 繼 承 人 中 如 對 於 被 繼 承 人 負 有 債 務 者 , 於 遺 產 分 割 時,
應按其債務數額,由該繼承人之應繼分內扣還。」屬於被繼承人生前對繼
承人之債權,應加入該繼承人的應繼分內扣還。
(四)贈與歸扣★
1.生前特種贈與之歸扣:
民法第 1173 條第 1 項規定,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前因結婚、分居或營業(特
種贈與),已由被繼承人受有財產之贈與者,於遺產分割時,為求繼承人間
之公平起見,應將該贈與價額加入繼承開始前被繼承人所有之財產中,為
應繼財產。另外有但書規定被繼承人於贈與時有反對之意思表示者,不在
此限。
2.充當計算主義:
同法第 2 項規定「前項贈與價額,應於遺產分割時,由該繼承人之應繼分
中扣除。」我國並非採現實返還贈與財產的原物返還主義,而係採返還其
贈與財產之價額的充當計算主義。
3.價值計算時點:
繼承人繼承開始前所受之特種贈與價額,超出其應繼分時,我國通說採
「繼承人不再受遺產分配亦不返還其超過價額部分」來解決遺產的分配。
民法第 1173 條第 3 項規定贈與價額,依贈與時之價值計算。

五、拋棄繼承
(一)繼承權拋棄之自由及方法(97 年 1 月 02 日修正)
拋棄繼承指的是繼承人為不欲為繼承主體之意思表示而拋棄繼承權,拋棄
繼承須全不為之不得一部拋棄,且繼承人應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三個月
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另外拋棄繼承之繼承人在拋棄繼承後,應以書面
通知因其拋棄而應為繼承之人。但不能通知者,不在此限。
(二)繼承拋棄之效力
民法第 1175 條規定拋棄繼承的溯及效力,「繼承之拋棄,溯及於繼承開始
時發生效力。」繼承權經合法拋棄者,該繼承人之繼承權即溯及於繼承開
始時而喪失,其應繼分歸屬於其他同一順序之繼承人。
(三)拋棄繼承之應繼分歸屬(98 年 6 月 10 日修正)
民法第 1176 條規定,依拋棄繼承人之不同,有不同效果如下:
1 . 第 11 3 8 條 所 定 第 一 順 序 之 繼 承 人 中 有 拋 棄 繼 承 權 者 , 其 應 繼 分 歸 屬 於 其
他同為繼承之人。其親等近者均拋棄繼承權時,由次親等之直系血親卑親
屬繼承。
2.第二順序至第四順序之繼承人中,有拋棄繼承權者,其應繼分歸屬於其
他同一順序之繼承人。
3.與配偶同為繼承之同一順序繼承人均拋棄繼承權,而無後順序之繼承人
時,其應繼分歸屬於配偶。
4.配偶拋棄繼承權者,其應繼分歸屬於與其同為繼承之人。
5.先順序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時,由次順序之繼承人繼承。其次順序繼
承人有無不明或第四順序之繼承人均拋棄其繼承權者,準用關於無人承認
繼承之規定。
6.因他人拋棄繼承而應為繼承之人,為拋棄繼承時,應於知悉其得繼承之
日起三個月內為之。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