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世说新语选》阅读计划一

阅读范围

导读+前言+知识链接+德行第一
(重点阅读割席分坐)

精彩片段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
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
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
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
吾友也。”
知识引领

作者生平
刘义庆自小就爱好文学,处在锦绣丛中,却性情
简素,才华出众。十五岁时,他担任秘书监一职,掌
管国家的图书著作,博览群书,深受宋武帝喜爱;十
七岁时,他升任尚书左仆射,身居高位。此后,他被
过继给叔叔,袭封临川王;二十九岁时,宗室间的权
势之争愈演愈烈,刘义庆主动奏请外调为荆州刺史,
远离政治中心长达八年之久;三十七岁时,他改任江
州刺史,次年开始编写《世说新语》,既为避开政治
斗争,也是沉醉于文学;四十一岁时,他完成了书稿
的编写,因病返回京师,不久后去世,谥号“康王”。
读后检测

1. 读书人以接受谁的教诲为“登龙门”?
A. 陈仲举
B. 李元礼
C. 郭林宗
D. 华歆

2.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华歆的行为?
A. 和管仲一起在菜园劳作
B. 乘船避难时主动帮助要来投靠的人
C. 放下手中的书去看外面华丽的车子和官员
D. 在锄地的时候发现金子就捡了起来

3.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请问本句中的“尝”
是什么意思?
A. 尝试
B. 经历
C. 品尝
D. 曾经
4. 顾荣后来遭乱渡江,推测一下是谁常在他身旁保护
他?
A. 家人
B. 朋友
C. 同僚
D. 烤肉的人

5. 面对王平子和胡毋彦国等人“以任放为达”的行为,
乐广为什么笑了?
A. 乐广很赞赏他们的行为。
B. 乐广觉得他们的行为很可笑。
C. 乐广感佩他们的行为。
D. 乐广羡慕他们可以放纵不羁。
答案揭秘

1. 读书人以接受谁的教诲为“登龙门”?
【答案】B. 李元礼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过程中的信息提取能力。李元礼
风度出众,品行端庄。后辈人都把接受他的教诲当作是
“登龙门”。选择B。

2.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华歆的行为?
【答案】B. 乘船避难时主动帮助要来投靠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过程中的内容归纳能力。王朗和
华歆乘船避难时,有人想要投靠他们。华歆考虑长远,
所以一开始并没有主动帮助投靠之人。选择B。

3.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请问本句中的“尝”
是什么意思?
【答案】D. 曾经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判断能力。本句翻
译为“顾荣在洛阳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应邀赴宴。”这
里的“尝”是曾经的意思,答案选D。
4. 顾荣后来遭乱渡江,推测一下是谁常在他身旁保
护他?
【答案】D. 烤肉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过程中的合理推想能力。烤肉
的人当初受到顾荣的恩惠,被赏赐了烤肉,他对顾荣
感念不已,就在危难的时候保护顾荣。选择D。

5. 面对王平子和胡毋彦国等人“以任放为达”的行
为,乐广为什么笑了?
【答案】B. 乐广觉得他们的行为很可笑。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能力。乐广
认为注重名分的儒家礼法之中就有让人快乐的境地,
不必放任过度到如此的地步。所以乐广不赞同他们的
做法甚至觉得他们很可笑。答案选B。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