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从审题入手破解“创新”题目

(讲义+笔记)

主讲教师:王楠楠
授课时间:2021.07.30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从审题入手破解“创新”题目(讲义)

【例 1】2017 河南:“德国制造”成为精品的代名词,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
共同努力,请根据“给定资料 2~3”,对此进行概括。(25 分)
要求:紧扣资料,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 350 字。

【例 2】2020 国考地市:根据“给定资料 1”,请你谈谈老马是怎样“当好


基层这根‘绣花针’”的。(10 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 200 字。

【例 3】2018 河北:根据给定资料 3,Y 县在乡镇招商引资工作中应当注意


的问题?(20 分)
要求:简明准确,条理清晰,分析透彻,不超过 400 字。

【例 4】2019 国考地市:根据“给定资料 3”,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


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10 分)
要求:准确全面,恰当提炼,条理清晰。不超过 200 字。

【例 5】2019 国考地市:根据“给定资料 1”,请概括小张家乡出现的新变


化。(15 分)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 200 字。

【例 6】2019 年河南:请分析理解“给定资料 4”中划线部分“新的方式”


的内涵。(15 分)
要求:全面、准确、深入;层次分明。字数不超过 200 字。

【例 7】2018 国考地市:
“给定资料 1”和“给定资料 2”反映了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发展过程,请你概述这一发展过程。(10 分)
要求:(1)准确、全面,有条理;(2)不超过 200 字。
1
【例 8】2014 山东 B:请根据“给定资料 1~2”,概括当前我国专利申请的主
要特点。(15 分)
要求:概括准确、内容全面、表述清晰,不超过 200 字。

【例 9】2014 山东 A:请根据给定资料 5,概括 C 机场在航班延误处理工作


方面体现的特点。(15 分)
要求:概括准确、内容全面、表述清晰,不超过 200 字。

【例 10】2016 联考江西卷:根据“给定资料 1、2”,概括当代社会中“90


后”群体开展创业的优势。(10 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语言简洁。不超过 200 字。

【例 11】2015 山东 B:请你结合“给定资料 8-9”,谈谈对文中划线句子“从


贴牌生产到打造自主品牌,中国企业势在必行。”的理解。(20 分)
要求:全面准确,分析透彻,不超过 300 字。

【例 12】2018 甘肃:给定资料 3 中提到“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


要‘错位’又‘对位’的”,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5 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字数不超过 200 字。

【例 13】2020 安徽 B:根据“给定资料 3”谈谈你对划线句子“人在制物的


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和自己的手艺融到里头去,在前人的基础上,留一点新的
痕迹,这样这门手艺才能历久弥新”的理解。(20 分)
要求:(1)紧扣资料;(2)分析透彻;(3)条理清楚;(4)不超过 300 字。

【例 14】2013 辽宁:
“给定资料 5”中有学者指出“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
的关键”。请结合“给定资料 5”,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0 分)
要求:内容全面,认识透彻,表述准确,不超过 400 字。

2
【例 15】假设你是 C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请你根据“给定资
料 4”,就市民关注的有关 C 市天际线清理工作的若干质疑,在单位网站的政民
互动栏上写一份回应。(20 分)
要求:
(1)内容具体,有针对性;
(2)语言流畅,条理清晰;
(3)不考虑格
式要求;(4)不超过 500 字。

【例 16】“给定资料 4”中摘录了一篇 Y 街道网上信箱的居民来信。假如你


是该街道一名信访工作人员,请你针对来信反映的问题,写一篇回信。(20 分)
要求:
(1)针对性强,条理清楚;
(2)语言得体,有说服力;
(3)篇幅不超
过 500 字。

【例 17】2018 江苏 C:
“给定资料 2”中,Y 县县委书记、县长联名给 16 万
在外务工人员发出了返乡就业邀请。如果你是该县县委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
请拟写该邀请信。(25 分)
要求:
(1)内容完整,条理清晰;
(2)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3)情感真挚,
有感召力;(4)涉及人名用“XXX”代替,篇幅 350 字左右。

【例 18】2012 联考广西卷:为维护 M 县的声誉,挽回“虐猫事件”造成的


负面影响,请以 M 县政府的名义就“虐猫事件”的处理情况写一份宣传稿,在县
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布。
要求:1.态度诚恳,对象明确;2.内容全面,条理清楚;3.不超过 500
字。

3
从审题入手破解“创新”题目(笔记)

【说在课前】
1.本节课是专项课,不讲解做题的方法和技巧,而是讲解审题,这是做题的
第一步。拿到一道题目,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审题,审题非常重要,如果题目
没有审好,接下来的工作都白做。
2.老师上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有些同学把题目看完了,
翻到材料部分找点,找着找着就会忘记题目问的是什么,这就是第一步审题的时
候囫囵吞枣,特别敷衍,在作答任务不明确的情况下就去找要点,一定会浪费很
多时间。因此,要把第一步走踏实、走稳,接下来再分析材料,才能有目的性、
有的放矢。当然,也有同学审题特别认真,也不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随着考试
难度的升级,现在很多题目出得越来越灵活,题干中的信息有时候会比较隐晦,
所以,要把题目分条缕析地理清楚。
3.本节课不做题,课前讲义中的题目只有题干,没有材料,也没有答案,只
是把题目审清楚。

题干变形
“德国制造”成为精品的代名词,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请根据“给
定资料 2~3”,对此进行概括。(25 分)
要求:紧扣材料,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 350 字。
根据“给定资料 1”,请你谈谈老马是怎样“当好基层这根‘绣花针’”的。
(10 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 200 字。
【审题】
1.第一题:
(1)作答任务很明确,“对此进行概括”,“此”指的是“共同努力”,
即对“共同努力”进行概括。“共同努力”不太像平时学习的词(问题、原因、
影响、对策),可以将其与对策划等号。
(2)“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说明题目的结构也很清楚,分为政
4
府和企业,答案可以直接写“政府:1;2;3”“企业:1;2;3”,只要到材料
中找政府做了什么、企业做了什么让德国制造的产品质量精良。
(3)今后遇到“努力”这一词,就知道它等于对策。
2.第二题:
(1)先不用管“基层‘绣花针’”是什么意思,“怎样当好”可以联想到
“你是怎么学好申论的”,要做题、听课、复盘,所以,仍然是要求写对策。
(2)同样都是写对策的题目,方法可能有很多种。
①题目问“怎样当好”,说明老马现在已经当好“绣花针”了,他已经做过,
并且做得非常好了,只要抄即可。
②老马当基层“绣花针”过程中有很多问题,请问如何解决,材料可能会给
出一小部分对策,但是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通过所给的问题进行推导或
概括,直接摘抄对策的情况大概率不太可能。
③比如 H 市在基层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对此进行概括;我们的文化
要怎样修好“内功”;我们如何实现 XX 的蝶变,以上题目都是要求写对策。对
策在题干中有各种各样的表达。

根据给定资料 3,Y 县在乡镇招商引资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20 分)


要求:简明准确,条理清晰,分析透彻,不超过 400 字。
【审题】
“应当注意的问题”,可以换成“申论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回答是审
清题目、多做题、认真听课,这些都是动词。因此,本题仍然是答对策。

参考答案:
一、不能脱离实际、贪大求洋。注重吸引外来人才、资本、技术,吸收先进
理念和管理经验……
二、要合法、诚信、理性招商。充分考虑相关法律法规、部门管理职能等问
题……
三、仔细甄别投资方,避免盲目招商。严格审核其背景、资质,避免被皮包
公司、诈骗集团利用……

5
四、提高招商门槛。转变唯经济论的招商理念,树立正确政绩观,注重环境
保护……
五、转变观念,树立长远眼光。项目选择不要急功近利,应注重长远利益……
【解读】
答案中“不能”“要”、动词+名词都可以是这道题的答法。审题的时候,
不要只看要素本身,就开始判断题目作答的内容,一定要看清楚合在一起的作答
任务,不要只看题干的最后一个词。

“变化类题目”
【解读】
题目本身有千千万,老师不可能通过一个半小时把所有题目问法都列全,老
师列出同学们感觉无从下手、感觉问法简单却写不出答案的题目。

根据“给定资料 3”,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
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10 分)
要求:准确全面,恰当提炼,条理清晰。不超过 200 字。
【审题】
1.题干告知了一种结果,以前大家对小吴的称呼都是“那个大学生”,现在
变成了“小吴”,从不太好的称呼到现在比较亲切的称呼,即称呼从不好变成好
的了,是变化的前和后,也就是小吴肯定不止一个方面发生变化,让大家都开始
喜欢她了,并且从题干的“哪些”也可以知道是有多方面的,答案要写
“1.2.3.4.”,要罗列一系列小吴的变化。
2.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变化,比如和同学过了好几年见面了,他可能会说你变
了,变漂亮、有气质或肚子大了、头发有点秃,这些都是变化,是以前和现在的
对比,也就是说,变化类的题目要找时间轴,材料中要有以前和现在的对比。
3.材料中体现变化的要点大概会长什么样,看到某一句话,如何判断它是不
是变化:
(1)可以到材料中找时间标志词,比如过去小吴说话特别不中听、现在说
话好听多了,材料可能出现“以前、如今、曾经、当下、眼下、那些年、这些年”

6
等,都是与时间有关的标志词。
(2)到材料中找变化的标志词,比如:越来越……(比如你越来越好看了)、
日益……、变得……。
(3)虽然给出时间变化,但不意味着什么都要写。
①比如你以前头发没这么长,现在头发变长了;你以前没有这么白,你现在
变白了;你以前没有这么好看,你现在变好看了,材料中把过去和现在都给出了,
此时都要写。
②比如你最近感觉气色不太好,并没有说以前你气色可好了,即材料没有交
代过去,只交代现在,这也是变化。
③比如小张家乡以前都是泥巴路,但是没有说现在小张家乡变成什么路,我
们无法猜测小张家乡现在变成什么路(水泥路、柏油路、石子路),此时不用写
成答案。虽然多写不会扣分,但是空间有限,会挤压答案要点的空间。
4.如果材料中提到小吴以前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很了不起,农民什么都不会,
只有她自己最厉害,就是自视甚高、自负、以自我为中心、自傲;现在她开始和
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受到农民的不易,感受到脚下泥土的力量,这就是变化,
变得融入群众、理解群众,即思想上的变化。答案可写位“1.思想上发生变化,
由自视甚高、自负自大变成融入群众、理解群众”。

一、思想观念认识上,从自视甚高到理解农民,融通群众;从固执己见到听
取领导意见,服务人民。
二、工作作风态度上,从空谈务虚到注重实践务实,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
共同劳作,帮大家解决教育、医疗等生活问题。
三、工作能力方式上,从不懂沟通到深入交流,从不懂变通到全面考虑,原
则、方法、人情并重。
四、工作成果上,从无所事事转变为发挥专业优势,创建杂粮优质品牌并打
入市场,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解读】
答案呈现形式为“从……到……”。

7
根据“给定资料 1”,请概括小张家乡出现的新变化。(15 分)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 200 字。
【审题】
本题与上一题的不同点在于“新变化”,变化就是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新
变化”强调的是后者,即现在,过去的一些点可以不体现。如果题目明确说到以
前他们家是泥巴路,现在他们家修了水泥路,老师建议最好把以前也写上,这是
很明显的时间脉络。很多情况下,材料里不交代过去,只给现在的情况,这也是
一种变化(小张家乡道路通畅了,水泥路修到各家各户),从表达方式可知一定
是有变化的,只是不知道以前的情况,此时可以不写以前的情况,重点写现在。

一、生产方式变化。利用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从个体变为园区、农场化、
规模化、现代化。
二、销售方式转变。借助快递电商平台,从线下转到线上,从本地变为全国。
三、生活水平提升。收入增加,低保户减少;消费力增强,网购增多;闲暇
时间增多,娱乐更丰富。
……
【解读】
1.与上一题答案一样,前面都会有总括词,接下来没有写“从……到……”,
而“提升”说明以前没有那么高,“增加、增强、增多”也是有一个过程的体现。
2.答案不是一定要写成“从……到……”,这是一种方式,也可以用变化词
来体现,比如提升、增加、变多、越来越、更。

请分析理解“给定资料 4”中划线部分“新的方式”的内涵。(15 分)
要求:全面、准确、深入;层次分明。字数不超过 200 字。
【审题】
1.申论有单一题、综合题、公文题、作文题,本题要求分析理解内涵,有点
像综合题,又有点像单一题。老师给出题型是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理论,掌握
方法和做题技巧,而命题老师手里并没有题型的划分,有时候会模糊题型之间的
界限。本题有点像披着综合题外衣的单一题,“新的方式”中有“新”,而有“新”

8
就会有“旧”,即现在和过去,等于变化。
2.作答本题的任务:到材料划线部分看“新的方式”指的是什么,材料提到
有一首歌叫“背二歌”,挑山工在挑重物上山的过程中会唱歌给自己加油打气,
给这首歌新的方式,就是这首歌发生的变化,答案呈现和前面的题目很像,但是
有点区别,即“新的方面体现在 1.2.3.4.”,如歌词、歌曲、歌的作用的变化。

这是指“背二歌”的内涵发生了新变化。
一、背景新:过去农村贫困闭塞,村民生活艰苦;如今交通条件和人居环境
改善,乡村旅游业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提高。
二、场景新:从在劳动时唱起到对游客唱起。
三、内容新:从歌颂自然伟力、顽强生命、爱情生活到描述农村的新生活。
四、情感新:从寂寞艰辛、沉郁悲凉,到传承坚强乐观、努力生活的精神,
承载乡村历史记忆。
五、作用新:从消除寂寞,缓解疲劳,疗愈心灵到成为旅游资源,可以吸引
游客。
【解读】
1.只要材料中提到了过去的情况,就要把过去和现在都要写。
2.现在明确了这个新的方式是“背二歌”,要到材料中找与之相关的信息,
方方面面(歌词、曲调、表达情感、作用等)都要写上。

“给定资料 1”和“给定资料 2”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


策的发展过程,请你概述这一发展过程。(10 分)
要求:(1)准确、全面,有条理;(2)不超过 200 字。
【审题】
1.“发展过程”本身没有问变化,但是也是变化类的题目,所有的题目都是
从生活中来。
(1)比如“描述一下你和女朋友恋爱发展过程”,一开始上学的时候,我
们俩是同学,我特别爱慕她,看了她一眼就无法忘记她的容颜;经过我追求不舍
的追击,到了毕业的时候,她终于答应了我,我们成了情侣;工作之后,感情越

9
来越稳定,她答应了我的求婚,我们变成了夫妻;现在我们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变成了陌生人。
“上学、毕业、工作、现在”都是时间,
“同学、情侣、夫妻、陌
生人”是感情发展的内容。
(2)再比如打游戏也有发展过程,一开始从青铜开始,玩着玩着有感觉了,
就变成了白银、钻石,最后登顶变成王者,这也是发展的过程。
(3)假如题目对自己来说比较陌生,可以转化为身边比较熟悉的场景、话
题,把申论与生活相结合,联系实际。此类题目就是时间+内容,类似写简历,
“XX-XX 年是小学,XX-XX 年是中学,XX-XX 年是大学”,很生活化的内容就可
以帮助解决审题当中的困境。
2.本题中,如果写“从……到……”,就会显得有点麻烦,比如“大学到毕
业的时候,我们从同学到情侣”,也就是毕业才成了情侣,不需要把这两个时间
线索都加上,发展过程就是变化阶段的展开。本题问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过
程,可以写“1980 年,土地政策的内容是 XX”,中间经历了几次变革,接着写“1985
年,XXXX(内容发生的变化)”。发展过程不需要写成“从……到……”,它是
“A→B→C→D”的过程,而变化是“A1-A2、B1-B2、C1-C2”,因为不只是一个方
面发生变化,比如“思想上,以前、现在;作风上,以前、现在”。发展过程是
一条线,直接罗列即可。

一、1980 年前后确认承包权。将土地经营、使用权包产到户,推行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
二、1984 年起延长承包时间。将承包时间延长到十五年,然后再延长三十
年;
三、20 世纪 90 年代确立承包原则。确立家庭承包权“减人不减地、增人不
增地”的原则;
……
【解读】
发展过程本质上来说仍然是变化。

“变化类”:

10
1.发生变化:过去和现在,在同一个角度下的状态,从 A—B
答案呈现形式:XX 方面:从 A——B;
2.新变化:现在呈现的跟以往不同的状态
答案呈现形式:XX 方面:从 A——B(可以没有 A);
3.发展过程:体现的是一种持续变化的过程,从 a 到 b 再到 c……
答案呈现形式:时间+内容。
答题技巧:关注时间线索及变化标志词
【解读】
1.发生变化,过去和现在,一定要在同一个状态下进行对比,比如相亲遇到
了两个人,不能说“A 的身高一米 8,B 的体重 160”,而是说“A 的身高 1 米 8、
B 的身高 1 米 6,A 的体重 160、B 的体重 180”,即体重和体重对比、身高和身高
比、职业和职业比,不能身高和体重比,这就是同一角度下的状态。
2.新变化:与“发生变化”的区别在于可以没有 A,A 就是过去重点写的是
现在。
3.发展过程:体现的是一种持续变化的过程,从 A 到 B 到 C,呈现形式为时
间+内容。
4.答题技巧:
(1)关注时间线索:过去、现在、曾经、如今等。
(2)变化标志词:更、越来越、日益、增加了、提升了等。
5.如果问的是现在乡村振兴政策实施后,M 村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中描述
“老百姓腰包鼓了、越来越有钱了”,这是变化,答案写“腰包鼓了”有点口语
化,可以写“生活水平提高了”,而写“生活水平高”不能得分,没有体现出变
化,只是陈述了一种结果,感觉不出以前水平是否高。
6.提示:答案呈现方式要用变化词来体现,否则即便找到了答案要点,写出
来也是不得分的,变化词就是变化标志词(从……到……、由……到……、提高、
提升、丰富、更、越来越)。

特点 VS 优势
【解读】

11
可能同学们会经常混淆特点和优势,二者共同点是都是对主题词的表述,比
如问某同学的特点、优势,
“他非常高”是特点,也是优势,
“高”既可以是特点,
也可以是优势,它本身没有任何倾向,不属于任何一种表达方式,比如对策的表
达方式是动词+名词,问题要找负面的,而特点、优势的表达方式不确定,比较
难判断。

“特点”
【例 1】请根据“给定资料 1~2”,概括当前我国专利申请的主要特点。(15
分)
要求:概括准确、内容全面、表述清晰,不超过 200 字。
【例 2】请根据给定资料 5,概括 C 机场在航班延误处理工作方面体现的特
点。(15 分)
要求:概括准确、内容全面、表述清晰,不超过 200 字。
【审题】
特点就是特别之处,指的是某个人/某个事物与其他人/事物不同的地方、突
出的地方,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一种描述性的信息。从题干中无法判断出
特点是正面还是负面的。

参考答案:
第一题:
一、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失衡。专利申请数量高,专利创新能力和影响力低。
二、发明专利质量不高。专利申请总量比重低;获授权比例低,大部分申请
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不足;高新技术领域比例低,集中于中药、非酒饮料、
食品等领域
……
第二题:
一、响应及时,方式多样。完善预警机制,增加播报频率,畅通沟通渠道。
二、服务全面,保障到位。优先安置老弱病残等特殊乘客,全面解决吃饭、
饮水、住宿、交通等问题

12
……
【解读】
1.第一题为负面的信息,第二题为正面的信息,而凭借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是
判断不出正面、负面的。
2.特点与优势之间的区别:
(1)特点没有情感色彩,无法预判,只能预判出主题(专利申请、机场处
理),无法确定到材料中找什么信息,而优势是有情感的,通过题干本身可以判
断出是正面的。
(2)我们之所以分不清特点和优势,是因为它们的描述信息是一样的,比
如“高”既可以是特点,也可以是优势。二者还有一个共同点是无需比较,比如
问“某人有什么特点”,答案是“特别丑”,而与其他人比,还有更丑的,他不
是最丑的,但不影响“丑”成为他的特点,再比如“刘亦菲美,我也美”,但不
影响“美”成为我的特点;优势也是如此,比如“考上公务员有什么优势”,答
案是“聪明、一听就懂、一做就会、做题特别快”,肯定还有更聪明的人,但不
影响它成为某人的优势。因此,只要关注自身即可,这就是优势,别人是否比自
己更好都不重要,找对自己的描述即可,而这个“自己”在题目中指的是主题。
在本题中,只要是讲专利申请即可,特点是创新力、影响力低,世界上其他国家
可能还有更低的,但这不重要,这也是我们的特点。

“优势”
根据“给定资料 1、2”,概括当代社会中“90 后”群体开展创业的优势。(10
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语言简洁。不超过 200 字。
【审题】
1.概括当代社会中“90 后”群体开展创业的优势,到材料中找正面描述,
因此此题看材料的时候,找围绕 90 后展开的,有利于/有助于推动创业成功的所
有条件。
2.比如年轻、学习能力强,是优势,摘抄。中国创业创新的氛围比较浓厚,
有利于 90 后创业,因此也是优势,也要写。只要对于创业有帮助,不管是对于

13
自己还是他人,都是优势,特点是对于自身的。

1.自身素质高。学历高,知识丰富;年轻,身体素质好;接受新事物快,学
习速度快。
2.创业环境好。行业新,成本低、门槛低;资本市场发达、投资多;政策环
境好,财税支持多,竞争公平。

“特点和优势”:
特点:描述主题的信息点,表达方式可能多样,没有感情色彩倾向。
优势:描述主题的信息点,但不局限主题本身,包括内在外在条件,情感色
彩积极。
【解读】
1.共同点:都是对于主题的描述性信息。比如高,既可以是优势,也可以是
特点。
2.不同点:特点没有感情色彩,而且必须紧扣主题,不可以写其他内容。优
势不局限于主题本身,内在、外在都可以,情感色彩积极。

词句解释题
【例 1】请你结合“给定资料 8-9”,谈谈对文中划线句子“从贴牌生产到打
造自主品牌,中国企业势在必行。”的理解。(20 分)
【例 2】给定资料 3 中提到“各个地方的人才引进工作,必须要‘错位’又
‘对位’的”,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 分)
【例 3】根据“给定资料 3”谈谈你对划线句子“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
要把自己和自己的手艺融到里头去,在前人的基础上,留一点新的痕迹,这样这
门手艺才能历久弥新”的理解。(20 分)
【解读】
1.属于综合题中的词句解释题。词句解释题只要审清楚题目,就可以做到要
素明确、结构现成。
2.例 1:不是单一题,因此不能只写对策,各个方面都要有。

14
(1)
“从……到……”是变化,不能只是写变化。要先解释这句话,然后对
于所有的相关要素进行展开,最后总结对策。
(2)围绕“中国企业”写,
“势在必行”提示对策,因此对策要素一定要写,
可能还会写为什么要打造自主品牌,即写意义、作用、原因,可能还会写贴牌生
产存在的问题。
(3)因此此题至少写三方面,贴牌生产的问题、打造自主品牌的意义、怎
么打造自主品牌。如果按照这三个步骤写,写全要点,20 分的题目可以拿到 15
分。
(4)答疑:为什么要写问题:贴牌生产有危害,后果严重,因此要打造自
主品牌。
3.例 2:只要做了近两年的真题,会发现这种命题方式很熟悉,给出 AB 要
素的词语。既要对位又要错位,树新貌、树新人,有形的、无形的。
(1)不用先列出思路,按照“错位指的是:……,对位指的是:……,对
策:……”写即可。
(2)最后往往给出总结。所以,人才引进工作要结合实际。
(3)第一步先解释,把错位、对位解释清楚即可。
(4)答疑:为什么不讲错位与对位的重要性呢:若是有重要性,分开写对
位和错位的时候就可以写了。
4.例 3:教怎么制物,第一是融入自己,第二是融入自己的手艺,第三是留
新,为三个层面。
(1)融入自己:体现人的价值坚守,如坚持使用手工制作,秉承老一辈的
做筷子思想,诚信经营、抵住诱惑、不扩招、不规模化生产。
(2)融入自己的手艺:即怎么做,使用手工、打磨的方式,手法、工序如
何。
(3)留新:创新品牌,融入新的内容,结合老百姓新的需求,把筷子变成
工艺品。
(4)把自己融进去是传承,创新是发扬。因此要历久弥新,需要坚守和创
新,坚守体现在于经营理念和手艺。

15
【参考答案】
一、把“自己融入”指融入人的价值理念:对传统技艺秉持热爱,认真负责;
沉下心来将产品做小做精,走个性化、精品化路线;制作过程精选真材实料,保
证质量。
二、把“自己的手艺融入”指制物中融入传统技艺:严格按照工艺程序,坚
持手工制作;认真细致,精雕细琢。
三、“在前人的基础上,留一点新的痕迹”指的是在传承传统的过程中创新
发展:传承技艺,开发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坚持传统制品的高品质、
独立性,保有其艺术价值,开创品牌;沿袭祖辈们开创手工技艺的艰辛历程和执
着坚守,融入当下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精神。
四、因此,坚守与创新相结合,才能让传统工艺与时俱进。
【解读】
1.阅卷规则明确说明,就是需要写三点。
2.不担心大家会少写、漏写、分不清楚,但是担心大家写错,写为两个方面,
或者不按照这种表现形式。
3.比如 A 说“家乡不只是乡愁,还有诗和远方”,有并列连词“和”,要分开。
此时要写乡愁、诗、远方指的是什么,写三方面。
4.做题的时候看题目是否有“和、并、同时、也、还”,只要审清楚题目,
审出结构之后,方向就不会偏差。还要记住感情色彩帮助预判,把自己、手艺融
进去、留新,都是正面的,材料中出现的问题、不足不用写。

16
【解读】
1.题干中给出词语、句子,要求理解、说明意思、谈含义,此时为词句解释
题。按照“解释-展开-总结”的思路展开。
2.出现两个及以上方面的情况,要分开作答,体现逻辑性。根据目前的阅卷
规则,出现两个及以上方面的情况,答案呈现形式都是分开的,此时不用纠结思
路。

观点现象分析题
【例 1】“给定资料 5”中有学者指出“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请
结合“给定资料 5”,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0 分)
要求:内容全面,认识透彻,表述准确,不超过 400 字。
【解读】
1.综合题中,还有观点现象分析题,问法很相似,答题思路也是一样的。但
是既然分开,说明有不同之处。题目问的是“认识”不是“理解”,理解和见解
本身有区别,理解是客观的描述,材料中怎么说就怎么作答,见解要有评价、态
度、观点、立场,这些内容不是自己的,而是材料的,一定要注意“材料为王”,
不要自己写。
2.“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这句话是对的,为学者说的话。专家、
学者、博士、教授、领导人为权威人物。

17
(1)这句话观点正确。
(2)证明自己的观点,即说明为什么正确。作答的具体要素是意义,到材
料中找,提供就业岗位、提高生产效率、拉动内需等。
(3)但是不只是写意义,还有对策。
3.问题也可以写,如果制造业发展得不是很好,导致经济不繁荣,也可以证
明观点,是反面论证。因此如果材料中有问题,也要写。材料中举了美国、日本
的例子,造成经济低迷,日本还将制造业外包,引起制造业的萎缩,陷入产业空
洞化,这些问题要写。
4.第一步说明这句话正确,第二步说明意义,第三步说明不发展制造业的问
题,第四步谈对策。
5.谈认识、见解、看法都要表态,要求谈理解、含义、解释不用表态。

公文题的行文目的
【例 1】假设你是 C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请你根据“给定资料
4”,就市民关注的有关 C 市天际线清理工作的若干质疑,在单位网站的政民互动
栏上写一份回应。(20 分)
要求:
(1)内容具体,有针对性;
(2)语言流畅,条理清晰;
(3)不考虑格
式要求;(4)不超过 500 字。
【解读】
1.公文题没有陷阱,主要看行文目的,目的决定了内容。公文题格式包括标
题、称谓、落款,现在越来越不重视格式,只要备考了,格式是送分项,因此格
式赋分很少,重点在于内容。
2.写一份回应:要回应,首先要知道质疑的是什么,要说明有流程,大概需
要多久。此题的目的是解释清楚大家的质疑,根据质疑的内容不同,解释的内容
可能不同。分类的话有两大类,一个是质疑合理,要道歉,进行改正,一个是质
疑不合理,可以感谢大家提出的质疑,对于工作的关心、监督,再进行解释、说
明态度,说明会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工期,不影响大家的工作。
3.写回应的过程中,老百姓的质疑要写,若是不写,会发现不知道问题是什
么,就说要调整、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工期,没有针对性。质疑不止一个,因此

18
此题作答方式是“质疑+回应”,按照质疑的内容分开写。

【例 2】
“给定资料 4”中摘录了一篇 Y 街道网上信箱的居民来信。假如你是
该街道一名信访工作人员,请你针对来信反映的问题,写一篇回信。(20 分)
要求:
(1)针对性强,条理清楚;
(2)语言得体,有说服力;
(3)篇幅不超
过 500 字。
【审题】
回信也是回应,此处居民来信中反映的问题不用写。上一道题谈的是“若干”,
问题很多,若是不写的话不知道回应的是什么问题。此题就一个问题,可以不写
问题。

就问题回应类的公文题:
1.是否需要写问题具体看问题是由谁(几个人)来提出?
2.回应不一定只是对策,也可能是对问题的解释说明。
【解读】
通过题干、材料可以看出问题有多少个,若大于一个,此时要针对性回应。

【例 3】“给定资料 2”中,Y 县县委书记、县长联名给 16 万在外务工人员


发出了返乡就业邀请。如果你是该县县委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拟写该邀请
信。(25 分)
要求:
(1)内容完整,条理清晰;
(2)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3)情感真挚,有感召力;
(4)涉及人名用“XXX”代替,篇幅 350 字左右。
【审题】
写邀请信,行文目的是要让在外务工人员返乡。除了写家乡优势、政策扶持、
回乡意义之外,还可以打感情牌,可以说:家乡离不开大家,年轻人都外出务工,
留在家的都是小孩和老年人,“年初外出年尾回,妻儿老小盼亲归”是常态,家

19
庭幸福从何而谈?这些内容都可以写,最后可以进行呼吁,比如“朋友们、乡亲
们,我们向你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有经验、有技术、有能力的你为了家乡的发
展,为了家人的团聚,回乡共同创业,共建美丽家乡”。

【例 4】为维护 M 县的声誉,挽回“虐猫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请以 M 县
政府的名义就“虐猫事件”的处理情况写一份宣传稿,在县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布。
要求:1.态度诚恳,对象明确;2.内容全面,条理清楚;3.不超过 500
字。
【审题】
1.类似于公开信,属于公关危机,要认错、道歉。转变为生活中的现象,等
于做错事了。比如藏私房钱被发现,首先要道歉,然后上交私房钱(处理办法),
还要保证以后不会再犯,上交工资卡,便于知晓自己的每一笔开支(长效机制),
最后说明诉求,希望得到原谅。对于此题,首先要道歉,然后给出正确的处理办
法,要说明对于虐猫的人怎么处理,还要给出长效机制,保证之后不再犯。最后
要说明诉求,希望对方原谅。整体思路:道歉→处理办法→长效机制→诉求(原
谅)。
2.要先道歉,再说明对于虐猫的人怎么处理,接下来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要加大对于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宣传,进行考核,对于职业观、价值观、素质观
进行教育,出现问题进行严肃问责。最后欢迎大家继续监督,会引以为戒、积极
改进。

处理危机公关类别的题的答题思路:
体现态度——处理方案(亡羊补牢)——长效机制——提出诉求
【解读】
记住这四步,如果记不住,可以联系生活实际。

总结
1.慢读题干,注意细节。

20
2.单一题要素变形不可怕,结合生活剖析,转成可理解信息。
3.综合题中巧用感情色彩,判断要素指向,明确答案结构。
4.公文题要分析行文目的,目的决定了答案的结构和重点。
【解读】
1.这节课可能不会立马让大家学会做很多题,但是希望可以让大家树立正确
的意识,即题干不是一两秒就可以读完的,要仔细审题。多看两遍题目,比找要
点的时候忘了题干的要求,效率会更高。
2.单一题遇到要素变形不要慌,比如变化、努力、发展过程,可以转为生活
实际中好理解的场景,帮助做题。
3.综合题使用感情色彩,正面的找正面的,负面的找负面的,两个及以上的
关键词,答案结构要分开。
4.公文题要分析行文目的,不管是讲话稿、宣传稿,还是建议书,文种本身
不能决定内容,要看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有答案的重点、结构,大方向不会发
生偏差。

21
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Be your better self

22

You might also like